服装辅料

2022-03-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服装辅料

服装设计对服装结构与服装管理的影响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无论是服装的实用性还是时尚性,人们对于服装的要求越来越高。服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在人们的整体素质提高后,对于服装的整体风格有了新的要求,如样式、颜色、面料舒适度等。服装设计对服装结构与服装管理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主要介绍服装设计的概念,研究服装设计与服装结构、管理的相互联系,分析服装设计对两者的影响。

关键词:服装设计;服装结构;服装管理;影响

我们常说“衣、食、住、行”是日常生活的四大基本要素,而“衣”排在基本要素的首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服装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发挥着重要的功能作用。从物质生活上来看,服装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和水平;从精神生活层面分析,服装是能反映出人们的审美品位甚至是文化知识水平。服装设计是服装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直接反映服装层次高低的重要环节,而服装结构是服装设计基础的进一步延伸,并且设计对于品牌的销售和推广,即服装管理有一定影响。

1 服装设计的概念

服装设计是人们运用一定的思维方式加以美学特点而形成的,借助绘画的形式进行展示,选择合适的材料配合剪裁的方式理念,最后完成样衣实物的制作,它是整个服装的基础部分。服装设计工作包含多个方面,如服装的结构构思、面料选择、剪裁方式、工艺运用甚至是配饰装饰等一系列的设计,服装设计同时也能够体现设计师的思想理念、审美水准。每一件服装的设计都能传达出设计师的思想,代表了其设计的态度。消费者对于服装的选择是结合自身的外在体态结构和内在审美水准,服装的穿戴会影响一个人在他人心中的印象,从更深层次上来讲,服装设计的结构反映出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水平、社会文明程度、民族宗教信仰等。服装是设计者与消费者之间沟通的重要方式,也是设计师与社会联系的纽带,传递了设计师自身的观念,所以服装的设计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 服装设计对于服装结构的影响

2.1 服装设计对服装结构基本要素的影响

服装结构基本要素一般分为三大类:一是服装的整体造型设计,展现服装的整体表达效果和风格,也是消费者对服装设计层次的首要印象;二是服装的结构细节设计,具体体现在服装各个部分的裁剪方式和细节处理,像衣兜的设计、纽扣的颗数和排列方式等一系列细节设计都属于此;三是服装的工艺设计,这是服装从设计理念转化为样衣成品的重要过程,从设计图纸的平面设计转化为立体的表达效果,具体又可以细分为服装的面料材料选择、服装的附带装饰品设计等。由此可见,这三项基本要素在服装结构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在整个设计的过程中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只有把握好服装结构中的各个要素,才能更准确表现服装设计理念。

2.2 服装设计对不同人群服装结构的影响

不同的人对于服装结构有不同的要求,不同国家和民族的身形和体态会有所不同。比如,欧洲和美洲人的身形比较高大,而亚洲人的身形相对就比较瘦小。世界上不同的民族有各自的传统服饰,这就要求服装设计应针对差异性考虑服装结构的个性化;在同一地区也要考虑消费者的身份、年龄以及不同场合来设计不同的服饰,所以要针对不同的人群进行合理的服装结构设计,尽可能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因素,以达到完美的设计效果。

2.3 服装设计对服装结构艺术理念的影响

设计师在考虑服装设计的基本需求之后,要对其进行个性化设计,展现自己独具匠心的艺术追求,达到更完美的设计效果。在服装设计的整个过程中,设计师利用各种艺术手段,创造出具有个性的服饰作品,使服装设计达到更高的艺术效果。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通常采用一些独特的技巧展现自己的服装设计特色,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多样式的工艺,再搭配一些特色的饰品来凸显他们的设计理念,进而表现其个性化。很多知名设计师都是因为展现出自己与众不同的设计风格,其设计的服装才受到名人、明星的追捧。

3 服装设计对于服装管理的影响

3.1 服装设计对服装销售的影响

服装设计对服装销售总量的影响是最为直接的,消费者在购买时首先会考虑服装是否适合自己,如果服装的材质面料、工艺水平、整体结构以及上身效果都符合消费者对服装的期待,那么这件服装就会成为消费者的首选产品。只有服装的设计风格新颖、面料舒适、细节处理得当,才能充分展现服装设计的精良品质,从而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进而提高服装销售的总量。同时服装销售总量的提高也会影响设计师的设计积极性,对服装设计的发展有积极作用,所以两者间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

3.2 服装设计对品牌效应的影响

服装的品牌效应影响也是极其深远的,通常消费者在消费时,首先会选定一个服装品牌,再对其中的服装产品进行挑选,这是符合大众消费心理的。所以越是知名的品牌,竞争越激烈,知名品牌如香奈儿、LV、爱马仕等都是流行且奢侈的代表。好的服装设计能够带动良好的品牌效应,同时品牌效应也能吸引更多的设计人才加入,进而设计出更好的产品。

3.3 服装设计对大众趋势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自我个性的追求,人们对于服装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这种个性化的自我追求也是在大众发展趋势下进行的。服饰的流行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相对的,流行的服装设计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社会环境,高层次的服装设计受到大众的喜爱,代表了当下流行的大众趋势,如消费者对于服饰的选择和购买会受到晚会、影视作品中的主人公的穿戴风格的影响,设计师可以根据当下人们的关注内容设计出符合大众需求的服装。所以,可以说服装设计引导了大众对于服饰的购买方向。

4 结语

服装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包含了艺术学的各个方面,服装设计能够展现出设计师的独特理念,同时体现出其自身的艺术内涵,反映了消费群体的审美和物质生活水平。只有不断提升服装设计的水平,才能设计出符合人们的生活需求的服装,进而展现国家民族的精神风貌。

参考文献:

[1] 占琳.服装设计对服装结构与服装管理的影响[J].辽宁丝绸,2014(3).

[2] 史林.对服装设计创新问题的思考[J].紡织导报,2003(02).

[3] 蔡颖颖,钱伟.如何把握服装设计中的系列设计[J].华章,2011(22).

作者:曾静丽

第2篇:分析服装结构对服装工艺的影响

在服装制作过程中,服装结构造型设计十分重要,一旦某个结构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就会严重地影响到服装生产工艺的全部流程,使服装的艺术性、美观性不能得到很好的展现。与此同时,服装工艺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着服装结构的形成,使得服装制作很难符合设计的要求,从而大大地降低了服装的制作效果。服装结构与服装工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的辩证统一体。因此,要将者两者进行充分地融合,并注意服装结构对于服装工艺的影响。我们在服装结构设计过程中,应当结合新时代的审美潮流,传达服装设计美学理念。作为一项综合性艺术集于一身的服装艺术,服装艺术是包含设计、造型、工艺、色彩、图案于一身的横跨许多学科的一门艺术,并且承载了设计者和使用者的文化素养与内心审美意向。服装是时代发展的标识。

服装制作融合了制作工艺、造成结构、色彩艺术、图形图案等不同的元素,在传达设计者的设计理念同时,也彰显出穿衣者的个人气质与性格特征。可以说,服装是社会发展的标准,也是潮流的象征。在服装制作过程中,服装的结构往往决定服装的制作工艺,不同结构的服装都需要不同的服装工艺来配合完成,两者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作用。因此,只有确保服装结构,并对服装工艺进行规范,力求做到精准与严谨,才能够有效提高服装造型,突出服装特色。文章对服装结构与服装工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服装结构及服装造型之间所存在的问题;最后分析了服装结构对服装工艺的影响。

1.服装结构与服装工艺间的关系分析

服装结构与服装工艺间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通常,服装的决定着服装的工艺,而服装的工艺有能够体现服装结构上的特征。不同的服装结构,包含着不同的文化底蕴与服装特色,如:西式服装开放张扬,而中式服装相对来说就显得内涵收敛。因此,在服装设计中,应该结合服装种类,有意象地对服装工艺进行创作。在中式服装的制作中,手工饰品、人工刺绣、立体服饰等,都能够对服装结构积极性凸显与烘托。而西方晚礼服就能够大大地突出身材造型,并以亮片、串珠等作为装饰,进而彰显女性魅力。任何一件都需要通过制作工艺得来,若想要将服装的结构充分的体现出来,就需要通过相应的制作工艺,并将服装结构与服装工艺进行完美结合,才能够营造出一种独特的美感,并传达设计理念,达到良好的造型效果。

2.服装结构及服装造型间存在的问题

(1)服装在设计过程中,对服装架构进行细致严密地研究,使之形成鲜明的服装结构,这是服装设计的重要一环,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否则,就会是服装在制造过程中,尤其是在流水化生产过程中,使得服装的造型不能够得到有效的凸显,并造成设计样品与服装成品上的差异。

(2)在服装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为了让服装的造型更加的鲜明,并具有一定的特色,通常都会使用一些饰品进行修饰或使用特殊的针法,通过细节来提升服装造型的特征,突出服装的品质。而在服装投入实际生产后,由于人工制作技能相对较低,使得一些特殊的服装工艺被忽视,导致服装在造型上面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3)服装工艺在流程化的设计中,通常会为了提高生产效率,而简化工艺流程。这在很多程度上能够提升服装生产效率,并降低制作成本,都会严重影响到服装的结构,尤其是在一些特殊工艺、精细工艺上,更是会使服装的造型结构受到严重影响。

3.服装结构对服装工艺的影响分析

服装的构成是一种艺术形式的完美集合,它不但能够反映出服装设计师对服装造型的精心设计,同时还能够反映出服装的结构和服装的工艺二者之间的相互融合、互为影响的完美程度。服装结构的每一个细节都会对服装工艺有着相应的要求,服装结构影响着服装工艺全部流程的始终。

(1)服装结构对制作工艺上的影响

服装的结构直接决定了服装的造型,而不同的造型必然需要搭配不同的制作工艺,才能够有效体现出服装的艺术性,并有效传达设计者的设计理念,起着文化传承的作用。例如:休闲类的服装,其结构就较为简约,主要以舒适为主,适合人们的日常休闲穿着。休闲服装的这一特性就要求在设计过程中,本着舒适、休闲的原则,确保服装不张扬、不浮夸,并尽量少用装饰品,以简约、大方的图案为主。在制作工艺上,可以通过流水线生产、针织、高稳定性等制作工艺,将休闲服装简单、舒适的特征得到体现。

(2)服装结构对装饰工艺上的影响

不同的服装结构,有着不同的服装造型,而不同的造型,必配有不同的服装饰品。例如:童装需要结合儿童的活波好动性,在服装中融入一些生动可爱的元素,若造成以动物为主,则需要搭配与之相应的动物饰品,若造型以植物为主,则需要配以花朵、绿叶,而青蛙造型的童装,就可以搭配青蛙爪子、大眼睛帽子等作为服装的配套搭配。在传统中式服装的制作过程中,要依据其结构特征,配以同色系饰品,如:腰包、围巾、流苏等。而西装服饰的制作过程中,要结合其严谨的风格,搭配与之相应的腰带、领带、衬衫等。可以说,不同的服装结构,对于饰品都有着特使的要求。因此,在服装饰品工艺的选择上,应该结合服装的结构特征,符合其文化理念,搭配与服装想适应的饰品,形成完整的服装。

(3)服装结构对图案工艺上的影响

服装的色彩艺术上有着严格的要求,在服装的设计过程中,通常为了提高服装的色彩性、生动性,需要搭配不同形状、不同色彩的图案。不同的服装结构对于服装的图案工艺,也有着不同的要求,例如:传统性的服装,尤其是对襟服装,需要配以刺绣图案的工艺,或是以传统的花样、祥云图案来进行搭配,才能够将东方文化的内涵、风韵充分的展现出来,以传达一种欣欣向荣、吉祥如玉的一项。而运动类的服装,由于较贴近人体结构,因此舒适性要求较高,在图案工艺中,通常采用胶黏或印制图形,来彰显出运动主体。

(4)服装结构对面料工艺上的影响

除了上述内容,服装结构对于服装的面料工艺的影响也较为显著。不同结构的服装,其面料要求也各不相同。例如:婴儿服装主要以柔弱的棉质为主,而成人睡衣要求面料较为柔软、宽松,吸收性能良好;西装因其自身的严禁性,其面料需要有良好的定型性,能够突出笔挺的造型效果,形成科学、严谨的生活理念。服装设计将服装面料作为载体,服装设计一旦离开了服装材料,一切设计都是空谈。服装结构对面料工艺上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服装结构并非是单一形式的存在,而是在众多因素的构成中产生,因此,服装结构与面料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二方面,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五花八门、各种时代潮流的面料层出不穷,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到服装结构和面料工艺二者相互融合和影响。

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们对服装的要求越来越高,服装已不再是仅仅具有御寒和护体的功能性作用,而是传达着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彰显着穿衣者的气质,人们要求服装的文化内涵的完美体现。因为人们越来越重视礼仪服饰,在特定的环境下穿着定制的服装有助于提升个人魅力和出席场合融洽感,服装在人们生活和社会交往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显著,人们对服装设计要求也不断的提出新的要求,也让当今服装材料的科学技术水平日益提升,现代服装的结构包含了对人类工程、人体结构、当下审美观念、生活习性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性的科学研究, 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人们生理和心理的需求,为人类在生活中创造更为舒适完美的服装打下了基础。服装是一种将设计学、结构学、美学、色彩学、艺术学等多学科融为一体的制作工艺。一个时代的服装,通常能够传达出那个时代的时尚气息与文化内涵。在服装设计过程中,服装的结构直接决定着服装的造与整体框架,而服装造型决定着服装的色彩搭配、饰品搭配、面料选择、制作工艺。要想体现出服装独特的造型感,艺术感,还需要将服装结构与服装工艺融为一体,进行科学的、合理性的服装设计。

(作者单位: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作者:陈莉芳

第3篇:传统服装教育与现代服装教育探究

[摘要]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服装教育不断发展与完善。传统的服装教育以师徒传承方式为主,对服装文化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随着我国加入WTO,服装世界化的趋势使现代服装教育与市场的结合更为紧密,服装教育要适应市场需求,不断开阔视野,改革课程设置,培养综合性人才。

[关键词]服装教育 传统服装教育 现代服装教育

[作者简介]高毅(1969- ),男,上海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师,主要从事服装设计的研究开发及教育工作。(上海200235)

一、我国服装行业现状

1.服装市场分析。上世纪80年代,我国的服装企业比较分散,规模较小,服装设计水平、制作技术水平不高。90年代,出现了“百业经商”的局面,服装数量供求趋于平衡,市场对服装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传统工艺和仿制已不能适应市场多变的需求。进入21世纪以后,服装市场的需求更趋旺盛,品牌意识增强,除世界各大品牌更多地进入我国外,我国的服装企业也逐步从“订单加工厂”走向了“品牌的创立”,国产品牌服饰越来越得到认可,但仅停留于中低端市场,对高端市场份额的占领仍很小。

2.服装人才现状。当前服装业竞争激烈,其实质是对人才的竞争。目前,我国的服装人才现状存在着明显的缺陷,表现为:(1)服装人才不断涌现,但领军性的人才、综合能力顶尖的人才奇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前瞻性设计师寥寥无几。(2)在全国,甚至在国际各大比赛中获奖或实际工作中做出成绩的设计人才,由于缺乏进一步深造发展的长效机制而不断流失,当然也难得到国际承认。(3)企业领导层对服装人才的重要性缺乏认识,仍乐于依靠廉价劳动力产生短期效益。同时,对服装设计的概念也产生误解,认为新的款式只需在国外流行式样上稍加修改即可产生,使服装人才逐渐丧失了生存空间。因此,服装教育任重而道远。

二、传统服装教育探究

1.服装教育的兴起。中国服装文化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即有“上国衣冠”之美誉。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传统设计艺术就已有相当丰富的设计理论。中国服装的悠久历史,不仅是我国服装设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宝库,而且对日本、韩国、泰国、老挝等国的衣着有着深刻的影响。中国服装业在过去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主要以个体裁缝铺的手工操作为主,以来料加工解决老百姓的衣着问题,因此,最初的服装教育是师徒传承式的。这种方式固然能在反复的实践中造就优秀人才,然而,这种方式的从业人员以解决温饱为目的,他们的受教育程度较低,理论贫乏,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很难满足后来的现代化大生产的发展。

2.传统服装教育的重要性。传统的服装教育方式仍然很有意义,因为没有牢固、持久的传统,就不会有鉴赏和鉴赏的标准。传统服装教育采取经验传递的方式为现代服装教育奠定了各种范畴,使服装文化能够持续、稳定地流传下来。同时,也正是由众多小作坊进行小规模生产的历史传统使服装领域的规范变得更宽容并敦促它承认了价值的多样性,为各个历史时期服装文化的发展变化提供了巨大的空间,也为今天服装设计的多样性和多元化提供了可能。

3.传统服装教育的特点及其作用。模仿与借鉴是传统服装教育的特点,尽管现代服装人才的主要工作是“创造”而不是“模仿”,然而,模仿与借鉴仍是非常重要的。毋庸置疑,真正独创性的天才是罕见的,对一般有创造性的人来说,至关重要的是怎样从历史传统和现实生活中得到滋养。模仿与借鉴不是死记硬背和简单重复,通过不断的模仿和借鉴,再进行改正,具有创造性的作品就可能产生。不只如此,还必须在做出改正之后概括出新的教育法则来影响更多的人,开始新的模仿—创新—模仿的循环,这才是模仿与借鉴的最大作用。因此,盲目的借鉴与模仿当然需要摒弃,但是一味地反对传统方式,同时也就抛弃了有益的经验,也是不可取的。所以,服装教育应该是在传统基础上的多元性实践。

三、现代服装教育探究

1.我国现代服装教育的分类。做好服装教育的分类,有助于对服装教育领域更好地进行探究,按照层次的不同,服装教育可分为三类:(1)高等服装教育。它属于高等教育层次,包括两种,一种属于综合研究型。注重设计、工艺、管理、营销等各环节的训练,主要培养能熟练掌握高科技手段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领军人才,以及理论知识深厚、能与国际接轨、可以走在国内服装业最前沿的人才。为了实现培养目标,综合研究型高等服装教育要在现有基础上不断提高,在教学中提高高科技的应用比例。另一种偏向于应用型,主要是高职高专及相关成人教育学校,除了理论教育之外,这类教育更注重对服装职业技术的培养,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应用型高等服装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服装领域中的高级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因而,它是一种具有特定功能的高等教育类型,与服装生产及服务的现实结合得更为紧密,与传统高等教育形成了有效的互补。(2)中等服装教育。中等服装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具有一定文化技术素质的、以实际操作为主的技术人员,主要由中等职业学校来承担。中等服装人才在服装领域生产一线中起着重要作用,他们不但可以熟练地从事制造工作,而且可以参与、协助一线的管理工作,还具有不断提高自身理论知识的空间。(3)在职服装教育。由于种种原因以及地区差异,目前,服装企业中许多一线员工的职业素质参差不齐,需要参加各种职业培训,同时,服装企业为了长远发展的需要,对在职员工进行培训,使他们取得相应的岗位职业技能证书,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也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在职服装教育逐渐兴起,而且前景广阔。

2.外部环境对现代服装教育影响很大。服装是艺术载体,服装教育是人类发展过程中必然的需求。纵观世界各发达国家服装教育的历史和现状,不难看出,大环境对服装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如三百多年来,巴黎服装一直处于世界领袖地位,其原因是法国政府十分重视著名设计大师的作用,对服装业给予了极大的支持。首先,表现在对设计师的扶植和鼓励,国家出台法律规定服装业的作品应享有与其他艺术、文学作品同样的荣耀。政府高层领导经常出席各种时装活动,接见时装设计师,这对服装人才与服装教育备受推崇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其次,法国政府还为服装教育提供了良好的艺术环境,许多博物馆、图书馆、剧场可供学生免费参观、阅读、欣赏。这些都使法国的各种服装学院长盛不衰,为全世界服装爱好者所向往。

3.现代服装教育需要大力开展校企合作。现代服装教育是面向市场的,服装院校只有与服装企业紧密合作,才能使双方长效发展。一方面,合作可以促使学校实现新技术的推广,进行产学研究,使学生更适应市场需要;另一方面,合作也为企业员工专业理论知识的再培训建立了良好的平台,可以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目前,高等服装院校大部分仍停留在自身的学术性研究中,“深藏闺中”,而多数企业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也未向相关院校伸出“橄榄枝”。校企合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还是企业缺乏主动性,因此,高等服装院校应主动出击,积极联系企业,通过对企业的优质服务来取得他们的信任,并在合作过程中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

4.现代服装教育课程探索。当前,我国的服装教育水平正处在高速发展阶段,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小差距,要缩小差距,必须适应新形势,改革服装教育的课程设置。(1)增加实践课程比例。目前,服装院校的课程设置一般是设计课的数量大于工艺课,理论重于实践,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待提高,这不符合企业对设计与工艺并重的综合性需求。所以,要加强实践环节教学,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2)增加外语课程。我国加入WTO以来,服装领域的国际交流日渐频繁,需要增加对外语课程的设置,除英语外,还应让学生选修法语、日语等多国语言。(3)强化对网络技术的教育。计算机网络缩短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网络技术与高新软件的熟练运用对服装领域越来越重要。因此,要强化网络技术与高新软件训练,并与理论知识紧密结合,不断完善和更新,保证服装教育的内容与世界接轨。(4)加强对“新面料”课程的设计及开发。这个领域十分重要,因为所有服装设计作品的实现都要靠面料来完成,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通过开发设置“新面料”课程,培养专业的面料设计与开发人才。(5)加强德育工作。能力和责任感、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创造的个性,对服装人才的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些素质在目前的服装人才中不尽如人意,因此,要在课程设置和教育手段上创新,加强德育工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高 毅

第4篇:浅析电影服装与流行服装的关系

电影服装是电影主题所表现的那个时期服装元素的表象代表,是体现一个时期的服装走向与服装主要元素的标识。可以说电影服装来源于生活里的流行服装,同时又影响着一个时期的服装流行的走向。往往有时候由于一部电影,一个时期内某款式的服装就会火爆的流行开来,并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而一个成功的电影服装的设计,是要根据电影所表述的时代的服装元素,设计出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戏剧服装。因此说,电影服装与流行服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互为影响,也互为源泉,共同发展。

一、电影服装的内涵

电影服装,顾名思义就是电影里人物所有服饰的总称。电影是综合艺术,是集摄影、美术、音乐、表演、服装、道具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强的艺术综合体。大艺术家乔治·梅里爱曾说过:“电影是各种艺术中最吸引人、最迷人的艺术。”而电影给人以视觉冲击力的主要是场景和人物的服装,随着电影艺术的发展和进步,服装在电影中的地位也在不断的提升,服装所起到的作用不再是道具,而是电影的一个亮点,是另一个展示服装艺术的舞台。如今大有引领服装潮流的趋势,而服装对电影主题的解释也是无可替代的。最早的无声电影就是完全依靠服装来标识人物的身份、时代背景、所处时间等。服装使电影艺术丰富多彩,电影艺术使服装不断推陈出新。随着电影最佳服装奖项的设立,电影服装引领服装的流行趋势,服装的流行趋势影响电影服装的良性循环正式开启。更有甚者称其为时装电影,就是把服装作为电影的主要展示主题,来进行电影的拍摄,这样的电影更是引领服装流行的风向标。

二、电影服装对流行服装的引领

1.现代电影服装对流行服装的引领

电影作为一项综合的艺术,从诞生以来就备受人们的广泛关注,是人们生活里必不可少的娱乐项目。流行影片也是大众茶余饭后的主要话题,而电影服装是最贴近大众生活的道具,每个人都有明星梦,但是绝大多数人是无法实现的,而对电影服装的宠爱却是触手可得。因此电影服装引领着大众的审美观,从而也就引领了服装的流行趋势。从电影初始的那一刻起,穿和电影里人物类似的服装,就成了人们对美的追求的一个基点,尤其是在服装匮乏的年代。比如七十年代,一身草绿色的军装,一个军用挎包是当时最流行的装扮,这就是源于那个年代的样板戏里的人物的电影服装,人们对当时的服装之美的概念,更多的来源于电影服装;告别了祖国河山一片灰、绿,八十年代电影服装有了鲜艳的色彩,大众的审美观跟着转移到更丰富的色彩上来,因此在八十年代有了当时所谓的时装,无论是款式还是色彩,都脱离了原来的灰、绿时代。仔细研究其款式和颜色的内容,都离不开当时所流行的电影服装的窠臼,都能寻到当时电影服装的影子。比如那时流行的韩式有飘带的女衬衫、喇叭裤、长裙,男士的西装、夹克衫、牛仔裤都来自相应的一些电影服装,基于电影服装的设计主题。这个时期是电影服装引领服装流行趋势最明显的时期。到了九十年代,随着电影制作的增多,电影服装也随之更加丰富多彩,而电影服装对流行服装的引领也丰富了许多,言情片里服装的高雅、浪漫、自由、洒脱;武打片里服装的大气、超凡、硬朗;职场片里服装的干练、洒脱、庄重;皇家戏里服装的高贵、奢华、精致都在潜移默化地引领着当时服装设计的走向,而电影服装也用无声的语言告诉观众,服装是一个人的标识,是能够标注出一个人的真实身份的。由于不同的电影情节,而采用的不同电影服装,电影服装又引领了服装的流行趋势。不能不说电影服装刺激和引领服装由综合性的穿着向分类化转变,导致如今的服装分类也丰富起来,比如:户外、街头、职场、晚会、休闲、通勤等,不同的类别,而且大有越来越功能单一化的趋势。这些恐怕都要归功于电影服装。

2.古装电影对复古服装的引领

随着服装发展的潮流,复古风也逐渐流行起来。这不得不归功于近几年的古装戏的热播。近年来的复古风和民族风在服装界的流行,究其根源来说,是来源于古装戏里的服装。而古装戏里的电影服装又无法拿到现实生活里来穿着。于是,设计者就把流行服装融入了古装电影服装的元素,设计出了复古风和民族风的服装。比如近年来的刺绣,在各类服装中的应用,使流行服装越来越有民族风味和精致大气的感觉;而立领、阔袖口、盘扣等古装元素的应用,使复古风以清新的姿态徐徐吹来。这些原本来自于古装戏里的电影服装,经过改良成为了街头丰富多彩的时尚元素,引领了服装的流行趋势。

3.外国电影服装对服装的流行趋势的引领

近年来我国悄悄流行起来的英伦风和学院风,究其根源也是来自于我国近年来对外国电影的引进和网络信息的支持,使国外电影服装也带来了服装的流行元素,设计师为了适应这一部分有外国服装情结的人们的心里需求,把外国电影服装里的流行元素,融入到我国的服装设计中来,设计出具有我国特色又包含外国电影服装元素的服装,于是便有了英伦风和学院风的服装,而且大有不断蔓延的流行趋势,使我国的流行服装更加丰富起来。

三、电影服装与流行服装的关系

电影服装与流行服装的关系,简单地说就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二者互为影响,互为推动和发展。影视服装来自于流行服装,同时又引领着流行服装的流行趋势,起到了服装流行的风向标的作用。而与此同时,由于电影服装来源于生活中的流行服装,又受到流行服装的影响,包含着众多的流行服装的设计理念与设计元素。总的来说,电影服装与流行服装,进入了一个电影服装引领服装的流行趋势,服装的流行趋势影响电影服装的设计的良性循环轨道。从而开启电影服装的 新天地,同时也开启了流行服装的新天地。

结语

电影是综合性的艺术,是最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的艺术,也是最贴近生活,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艺术。这一综合艺术,不仅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愉悦,同时也给老百姓带来了艺术的享受,更给人们对流行服装一个引领和把握的导向。电影服装是流行服装的风向标,引领着服装的流行趋势。服装的流行趋势又影响和限制着电影服装,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我们有理由期待着能够有更多更好的电影带给我们更多的愉悦,也带给我们更多的服装流行导向;与此同时,我们也有理由期待着在电影里能看到更多更美的流行时装,看到我们的影子,看到生活的美丽和多姿多彩。

作者:李琴

第5篇:浅析电影服装与流行服装的关系

电影服装是运用来对电影中相关元素进行表现的服装设计元素,是一个时代的主要标志,同时也是一个时期当中服装的走向以及服装设计元素的核心代表。需要注意的是,针对电影服装的设计,其主要是取决于生活中的流行服饰,同时也对整个社会的潮流产生一定的影响。有些时候一部电影中的服装设计,其中的元素会使整个流程服装的设计思想和理念出现巨大的变革,并且持续一段时间。而成功的电影服装,不仅需要通过电影对其中的时尚元素进行表达,同时还可以借助生活当中的相关戏剧元素,形成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所以需要注意的是,电影服装以及流行服装的设计之间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互相的进行影响和约束,并且互相的成为彼此之间的源泉,达到共同发展的目标。

一、 电影服装的内涵分析

明确电影服装的内涵和设计的主导性思想,是真正意义上明确电影服装以及流行服装设计之间存在关系和内在联系的关键点,所以在实践当中,还应当重点对此方面的内容进行系统性的分析。电影服装有着深刻并且丰富的内涵因素,需要注意的是电影服装的设计,是电影中相关服饰的总称,电影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其很好地将美术、摄影、音乐、服装、表演以及道具等等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综合性较强的艺术综合体的形式。而电影之中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就是电影服装的设计思想。由于当前时代不断向前发展,在实践的电影服装设计过程之中,传统的工作方式逐步被摒弃,并且一些相关新的理念和思想,在实践中的应用也变得更加广泛。电影服装在整个电影中是一个亮点,而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道具,同时电影服装也是整个电影中的艺术的平台发展,当前电影服装的设计和发展有着潮流性的趋势,而服装对于整个电影艺术的影响是相当深远的。随着当前针对电影服装的奖项不断成立,电影服装在整个艺术之中的重点价值也不断凸显出来。需要注意的是电影服装以及流行服装的设计之间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电影服装的流行,是一个时期服装的走向以及服装设计元素的核心代表。与流行服装设计之间的良性循环模式也顺利开展起来。电影服装的设计过程应当是一种艺术性的加工过程,其中的元素会使整个流程服装的设计思想和理念出现巨大变革,其应当是心灵和思想之上的双重体现。而对于广大电影服装研究者来讲,还应当注重对电影服装与流行服装的关系的分析,这一点相当关键。所以,从整体上分析电影服装,是整个艺术的风向标,是其中的关键性元素,同时也将影响着流行服装设计工作的发展和改革。

二、 电影服装对流行服装的影响

电影服装对流行服装的影响表现在多个层面,并且二者之间还存在一定的相互影响关系,加强对此环节内容的分析有着重大的意义和深远的价值。随着服装发展的潮流,复古风也逐渐流行起来。这不得不归功于近几年古装戏的热播。近年来复古风和民族风在服装界的流行,究其根源,是来源于古装戏里的服装。而古装戏里的电影服装又无法拿到现实生活里来穿着。于是,设计者就把流行服装融入了古装电影服装元素,设计出了复古风和民族风服装。比如近年来的刺绣,在各类服装中的应用,使流行服装越来越有民族风味和精致大气的感觉;而立领、阔袖口、盘扣等古装元素的应用,同时还可以很好地借助生活中的相关戏剧元素,使复古风以清新的姿态徐徐吹来。这些原本来自于古装戏里的电影服装,经过改良成为了街头丰富多彩的时尚元素,引领了服装的流行趋势。

近年来我国悄悄流行起来的英伦风和学院风,究其根源也是来自于我近年来外国电影的引进和网络信息的支持,使国外电影服装也带来了服装的流行元素,设计师为了适应这一部分有外国服装情结的人们的心里需求,设计出具有我国特色又包含外国电影服装元素的服装,于是便有了英伦风和学院风的服装,使我国的流行服装更加丰富起来。

三、 电影服装与流行服装的关系

根据上文针对当前电影服装以及流行服装之间的内涵等进行分析,可以明确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的具体表现形式和表达方式。下文将针对电影服装以及流行服装之间的关系等进行综合性分析,旨在以此为基础更好实现设计思想和设计理念的同步革新。

电影服装和流行服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相互依存并且相互影响的关系,二者之间相互推动和发展,互相产生影响。所以在实践中还应当深入分析电影服装以及流行服装的设计特征,需要注意的是,电影服装的设计思想主要来自于流行服装,同时电影服装的设计理念也会对流行服装的设计以及最终的发展趋势产生影响,进而起到一种风向标的作用。另外一个层面进行分析,电影服装的设计思想,也会来自于生活当中的一些流行性的元素,所以也会受到流行服装设计理念的影响,其中包含着相当多的设计元素以及设计的理念。从整体上加以分析,电影服装以及流行服装之间的设计,是一种相互影响的关系,电影服装的产生会对流行的元素产生一定影响,对其最终的发展趋势产生影响,而流行服装的设计元素则会使电影服装设计进入至一种良性轨道。同时对设计的难点和重点等进行集中性的分析,电影服装以及流行服装的设计之间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而电影服装的设计开启出一片全新的天地,同时也使得流行服装设计和发展进入至一个全新的阶段。最后,还需要注意的是,电影服装的设计和发展,也会使得流行服装之中的元素变得更加丰富,旨在以此为基础更好地实现相关工作改革,更好地促进理念的创新与发展。使得整个设计工作进入至崭新的发展阶段当中。

结语

电影服装是电影主题所表现的那个时期服装元素的表象代表,是体现一个时期的服装走向与服装主要元素的标识。可以说,电影服装来源于生活里的流行服装,同时又影响着一个时期的服装流行的走向。加强电影服装以及流行服装之间关系的分析有着重大意义,正如上文所分析到的,电影服装是运用来对电影之中相关元素进行表现的服装设计元素,是一个时代的主要标志,同时也是一个时期中服装的走向以及服装设计元素的核心代表。根据对当前电影服装以及流行服装之间的关系等进行系统性的分析,从实际的角度着手对设计过程应当注重的思想理念和设计的基本原则等进行系统性的分析,从实际的角度着手对设计的主导内涵和主导性的政策等进行系统性的研究,旨在以此为基础更好的实现设计思想和理念的创新发展。

作者:冯霖

第6篇:关于服装结构对服装工艺的影响分析

摘 要:在服装制作过程中,服装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围绕服装结构对服装工艺的影响价值展开探究,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意见和建议,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服装结构;工艺;融合;制作;审美

服装设计作为一项综合性的艺术表达形式,包括设计、造型、工艺、色彩、图案等不同的元素,承载了设计者和穿着者的文化素养与审美水平。从整体上说,服装结构和服装工艺之间具有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关系。服装设计师需要根据人们的需求对服装结构进行合理的设计,在满足服装实用功能的基础上,增强服装设计的美观性和实用性。

一、服装结构和服装工艺之间的关系

服装工艺通常指的是服装的制作流程,包括布料的质量检验、缝制、熨烫等不同的步骤。服装结构与服装工艺都是完成服装设计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方面,服装结构对服装工艺起决定性作用。通过艺术元素中点、线、面等视觉元素的相互融合,能够使服装结构体现不同的面料和款式。不同的服装结构表现出不同的形态基础。例如上衣与裤子、男装和女装等。这些不同的服装结构决定了更多的发展空间,也为设计师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服装工艺是服装结构最为直接的体现。服装的制作过程就是服装工艺的具体体现。成功的服装作品,能够凸显人体线条的美感,将服装结构更加完美地体现出来。这也要求设计师在进行服装结构设计的过程中,深入了解服装工艺的发展特点,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通过具体的服装工艺,展示出人们对服装结构的理解。

二、服装结构对服装工艺的影响

1. 对服装制作工艺的影响

服装的结构能够使人眼直观地感受到服装的造型特色。而不同的造型艺术,必然需要搭配不同的制作工艺才能体现出服装设计的艺术性,在传达设计理念的同时,起到文化共享的作用。不同的服装结构对服装制作和设计工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例如,休闲类的服装结构上较为简约、流畅,主要被人们应用于运动、休闲场所。因此,其服装结构在注重舒适度的基础上,通过简约的结构设计,减少装饰品和琐碎的细节,体现更加简洁、大方的服装结构。

2. 对服装装饰工艺的影响

刺绣、镶嵌、串珠、编织等装饰工艺使服装结构呈现出不同的造型形态。针对不同的服装结构,服装装饰工艺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在巴拉巴拉品牌童装的设计风格中,以植物、花朵、动物为造型的服装设计元素十分常见。在具体的装饰方法上,通过拼贴、组合等不同的形式,使童装设计显示出孩童的天真可爱,体现出更加纯粹的服装结构。

3. 对服装造型颜色的影响

针对不同服装的颜色,设计师在设计时需要搭配不同的形状和色彩。在具体的颜色上,不同的服装结构对于服装的图案色彩也有不同的需求。例如,黑色长裙如果采取大面积剪裁,那么服装整体就会较为沉闷。设计者通过对领口、袖口、裙摆等地方进行镂空设计,巧妙设计露出肤色,就能使黑色裙子凸显女性的知性美。而反之,白色的裙子在一定程度上会显得圣洁、典雅,但是如果不经过具备审美价值的结构规划,白色衣服会显得拖沓、凄冷。因此,设计师可以通过A字型、包臀型等不同的服装结构设计裙摆,以喇叭袖、落肩袖等形式设计袖口,使服装彰显独特的视觉魅力。

4. 对服装面料的影响

服装结构决定面料使用。例如,婴儿服装主要以柔软、透气的棉质为主,因此在具体的结构上较为简单纯粹。成人西装因其自带的职业色彩,所以在具体的面料上,需要具有良好的定型性。而在睡衣的具体结构上,棉麻面料的睡衣设计结构较为宽阔舒适,绸缎面料的睡衣则较为贴身,曲线感较强。因此,面对不同的服装面料,设计师也要选择不同的服装结构去表现。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服装结构的基本要素可以分为服装的整体造型设计、服装的结构细节设计和服装的工艺设计三类。在服装结构对服装工艺的影响上,服装设计师要对服装制作工艺、装饰工艺、色彩工艺、面料工艺等方面融入强烈的服装结构设计概念,使这些设计要素在服装结构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汤瑞昌.论服装结构再解构运用[J].山东纺织经济,2013(4).

[2]冯峰,刘俊峰.动态服装结构的设计原理与应用[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

[3]罗桂兰.刍议服装结构对服装工艺的影响[J].纺织报告,2015(6).

作者简介:潘蕾(1983— ),女,汉族,吉林人,本科,中教二級,研究方向:服装设计工艺。

作者:潘蕾

第7篇:服装辅料钮扣知识

钮扣就是衣服上用于两边衣襟相连的系结物。最初的作用是用来连接衣服的门襟的,现已逐渐发展为除保持其原有功能以外更具有艺术性及装饰性,也就是个性化。好的钮扣它能够使你的服装更加完美,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起到一定的美观作用。尤其是现在女性服装出现了很多花花绿绿的装饰钮扣。详细来说:连接衣服胸襟的为钮,即我们现常说的钮扣另如风衣带连接扣等为非连接衣襟则为扣,但我们习惯于将二者合二为一,统称为钮扣。钮扣的分类及发展趋势

a、 按钮扣大小(即直径大小分)

即我们现在常说的14#、16#、18#、20#、60#等等!它的换标公式为:直径=型号*0.635(毫米)。如果我们手里有一粒钮扣,但不知它的型号大小,我们就可以用卡尺量出它的直径(毫米)再除以0.635即可。

b、 按材料分:

天然类:真贝扣、椰子扣、木头扣

化工类:有机扣、树脂扣、塑料扣、组合扣、尿素扣、喷漆扣、电镀扣等等其它:中国结、四合扣、金属扣、牛角扣、仿皮扣、激光字母扣、振字扣等

c、 在树脂扣当中,从坯料上可分:

棒料扣:珠光扣、花纹扣、普通棒等等

板料扣:珠光波纹板(包括假波纹、真波纹)、珠光板、条纹板、单色板

曼哈顿:五彩扣、单色扣

d、 从孔眼分:

暗眼扣:一般在钮扣的背面,经钮扣径向穿孔。

明眼扣:直接通钮扣正反面,一般有四眼扣和两眼扣(但也有特殊情况)

e、 从光度分:

有光扣、半光扣、无光扣(特殊情况下还有按客户的要求抛光)

f、 以造型来分

这就有上千万种,谁也没有一个统一的称呼,你家说一样,我家又说一样,没有一种国标或行业标准,国际标准的统称。现以我们公司的钮扣区分法来说,我们的钮扣都由四个或五个阿拉伯数字组成即207

8、200

1、600

6、600

1、9D0

18、9D032具体的区分方法为:2字头开始的为棒料,6字头开头的为板料,9D为异形扣,后面三位为钮扣生产的序号,及对应的钮扣名称。

以上为基本的钮扣分类法,但钮扣做为一种衣服的附属品以外,刚才已经说了,它在服装造型的艺术中,被称为"服装的眼睛",因此钮扣的使用足以称为服饰的"点眼"之笔,但是它同时在发展中逐渐变换它的款式及要求,以男装为例,男装钮扣的演变来说,它的变化就没有女装的变化大,多以庄重、严肃、沉稳为主。20世纪20-40年代,男装普遍使用人

工合成的塑料扣,如"电木"、"赛璐璐"为材料制成的钮扣;50年代新发明的塑胶钮扣代之而兴起;90年代随环保意识的提高,各国极力提倡重新使用天然材料制成的钮扣,因此除贝壳扣、果仁扣以外,木材、皮革、奶酪、金属、树脂、尿素等均被用来制造钮扣,在男式服装中,由树脂扣、果仁扣、奶酪蛋白扣三分天下。

果仁扣:又叫果实扣,主要坯料产自南美的厄瓜多尔,以果壳为基坯,加工而成,果仁扣的制造完全有别于传统树脂扣的制作工艺。在制造过程中对抛光和着色有着较高的要求,其特点是质地坚硬、质感好、耐熨烫,可用激光雕刻加工,是目前国内高档男装的首选,但其价格高,有吸湿性,梅雨季节容易发霉,而且随时间的推移会有不同程度的变质,成为服装辅料中质量最难保证的辅料。

酪蛋白扣:国内称为奶酪钮扣,主要成份为奶酪中提取的蛋白质,经过特殊的物化技术处理精制而成。新一代的酪蛋白钮扣除具有果仁扣的全部优点外,还耐湿气浸蚀,外观色泽清纯。然而因其加工制造工艺复杂,成本相对较高,因此国内只有极少数高档名牌西服采用,主要在欧美及日本等国家流行,我们公司受香港迈利企业集团委托,国内独家代理酪蛋白钮扣销售。

第三种就是我们公司生产的树脂扣,其全称为不饱和聚脂树脂钮扣,是现代钮扣中最受人们宠爱的钮扣,也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钮扣,同时也是世界上流行最广、产量最多的一种。加入色浆制成的钮扣不变色,折光性强、耐热、耐烫、耐腐蚀、耐磨等特点,因此树脂扣在女性服饰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男性服饰中,树脂钮扣花色款式相对单一,在电脑程控镭射用于钮扣制造后,使得激光钮扣图案,文字雕刻精细完美,大大丰富了树脂钮扣的饰品文化内涵,在中、高档服装中得到了普通运用。

钮扣的制造过程

不饱和树脂+固化剂|+促进剂+色浆拌匀--》

棒料车间 加工--》 棒坯

---》选坯车间--》制扣车间

板料车间 加工--》板坯

特种扣车间

--》抛光车间

成品车间

A、棒料的生产工艺:

B、板料的生产工艺:

C、选坯的作用及标准:

将不合格品排除在下一道工序之前

①坯厚按公司对该品种的要求:棒±0.2mm为正品,板±0.1mm为正品(合格品)超过则为废品。

②颜色、花纹变样,不符合该品种要求为废品。

③型号做差,烂边、抽心、汽泡均为废品。

D、制扣车间生产要求及标准

①形状与样品一致,包括细边扣边大小,面背弧度等。

②检验标准,有以下现象均为废品:

a、 针眼:针眼打破,打裂,眼孔不在钮扣中心位置,四孔位置不呈正方形,眼孔与扣面不垂直,断针后少孔或针没打透,前大后小,暗眼扣,孔边缘打炸,无孔等。

b、 扣边:一边厚,一边薄;钮扣整体厚度正确,而边一边厚一边薄。

c、 整体厚度与样品扣比较,钮扣整体变厚或变薄及机器车削时连续四粒钮扣有厚有薄。

E、 产成品验收标准

a) 产成品标准

1、 颜色、花纹、型号与样品或该产品要求相同。

2、 针孔端正、对称,针距及针孔大小符合标准。

3、 光度符合要求。

4、 面背无车炸、车破、边厚薄不匀现象。

5、 按款式、颜色、花纹、型号分类包装。

第8篇:14服装辅料二

长兴职教中心高一服装《服装材料》导学案

编号:zhfzcl014 编制人: 陈露审核人: 李健联系领导:日期:第 2 次修改课题:服装辅料二

班级:学生姓名:组别:评价:

【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1.了解服装辅料中线类材料、扣紧材料、装饰材料等的种类及特点。

2.掌握各种线类材料、扣紧材料、装饰材料在服装设计与制作中选用和搭配原则。

3.掌握线类材料、扣紧材料、装饰材料的作用及应用。

能力目标:能够正确使用和选择线类材料、扣紧材料、装饰材料。

情感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养成团结协作的共赢意识。

重点:线类材料、扣紧材料、装饰材料特点、作用、选用及搭配原则。

难点:线类材料、扣紧材料、装饰材料的选用及搭配原则。

【预习案】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通读教材P174-P190,完成预习案,重点关注线类材料、扣紧材料、装饰材料的种类和特点。

2.在预习案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出来,并写到后面“我的疑惑”处 预习自测——把简单的做好就叫不简单

一、名称解释

线类材料:

扣紧材料:

装饰材料:

二、填空

1、线在服装中起到______和______的作用,有时也有______的作用。

2、缝纫线必须具备的三种基本品质即______、______和______。

3.缝纫线分为______、______、______等;按绕制方法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缝纫线的规格及命名的表示方法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纱线的______、、______和______。

5.钮扣按结构分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6.扣紧材料在服装上主要起到______、______和______的作用。它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7.拉链主要由______、______及______构成。

8、服装的装饰材料对服装起到______和______的作用,同时还能增加服装的______及______。

9.商标通常用______、______或______来表示。

【我的疑惑】(在预习过程中你认为难以理解的内容是什么)

【探究案】

一、学始于疑——我思考,我收获!

1、 ()丝线一般呈绞状,粗丝线用于缝制呢绒服装、锁眼钉扣,细丝线用于缝制绸缎薄料。

自主管理快乐学习

长兴职教中心高一服装《服装材料》导学案

2、 () 涤/棉混纺线较适合用于高速缝纫机,可用于制作各类衣服,用途广且量大。

3. ()缝纫线的规格及命名是有一定顺序的,一般从左到右的顺序为:原料种类、纱线粗细、色泽、加工方法。

4. ()金属钮扣常用于牛仔服及有专门标志的职业服装,但不可用于轻薄常洗的服装。

5. ()按钮又叫子母扣,这种扣强度高,不易开脱和关闭。

6. ()商标须经服装企业注册,有关部门批准后才能使用。

7.()包装袋、衣架、裤裙夹、卡片纸、拷贝纸、封口胶带、纸盒等是目前生产管理中不可忽视的方面。

二、质疑探究——质疑解疑、合作探究

1.选择缝纫线需注意哪几点?

2.选择扣紧材料的原则?

3.标志包括哪六种?

【训练案】

一、自我完善

判断:

1. ()涤纶线是目前最主要的缝纫用线,但不适合过高速度地缝纫服装。

2. ()宝塔线适合高速缝纫,是工业化大生产的重要卷装形式。

3. ()胶木纽扣一般用于布制服装或棉服等低档服装。

4. ()木质钮扣一般用于休闲服装。

5. ()包布纽扣一般用于中式服装。

6. ()尼龙钮扣一般用于皮革服装。

7. ()绦子的形状既可以是花边形的,也可以是扁平的带子。

8. ()纸制商标即标志,编织商标即吊牌,革制商标即皮牌。

自主管理快乐学习

上一篇:第三方检验下一篇:基建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