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社会传递正能量

2022-08-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为社会传递正能量

发展生态体育,为构建和谐校园传递正能量

【摘要】由于环境危机的进一步加剧,这一态势在体育领域也无不例外地得到了体现。为了顺应社会文明的进程,构建和谐校园,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调查法探讨发展生态体育对构建和谐校园的积极作用,以促进生态体育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生态体育和谐校园高校体育持续性

在生态环境的快速发展下,体育正从外在形式的表达向内在价值进行转变,生态体育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生态体育(EcologySports)就是指体育、文化和生态环境的相互协调、相互关怀、共生共融、共同发展所构建的关系或联系的体育活动,即通过在自然—社会、生态环境中开展的体育运动,来展示人类的健康体格和人格,体现人类在体育运动中对自然—社会这一生态环境的关怀和人道主义精神,倡导健康、文明、和谐的生活方式,从而达到维护世界的和谐与发展。根据构建和谐大学校园文化的现状,及在此过程中引进生态体育的意义,很多高校努力尝试建设符合时代需求的生态大学,为构建和谐校园传递正能量。

一构建和谐大学校园存在的问题

1.由于城市内的生态环境逐渐恶化,校园生态环境单一

第一,生态环境是体育运动产生的摇篮。中国改革开放后,国内社会经济持续迅速发展,这在世界上被称为“奇迹”。中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与此同时,也要反思为了快速发展而背后付出的相当大的代价,尤其是在工业化和城市化急剧推进的同时给城市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污染。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都市人口过度集中,生活空间减少、各种污染使得环境危机的进一步加剧,这种恶化的态势蔓延到学校的各个领域,同时在体育域中也无不利外地得到了体现,从而阻碍了生态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近年来随着体育教学的变革与进步,全国各大高校在体育教学模式上的不足和缺陷日益暴露;由于缺少生态体育文化知识,在体育活动与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不文明现象。如:在运动场上乱扔垃圾、故意破坏运动设施等。运动设施和经费不足,运动场地空间减小,生态化建设滞后于生态学校建设。运动场区管理力度不够,教学环境和锻炼环境受到干扰;运动场上灯光光线太暗或未准时开灯等问题,使学生的自身安全受到威胁、运动条件不够环保,因此很难展开人性化的锻炼,最后就直接影响到体育生态系统在校园的有效运行。

2.大学生文化生活的多元化趋势

随着各项大学建设目标不断地改革完善,校园文化生活也不断地发生着动态变化。大学的教育是不同文化的“发源之地”,体育文化更要重视与不同学科以及国内外体育的交流,因此大学生文化生活呈现出多元化。体育作为朝阳产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也不仅仅只局限在校园以内,更多的是开展多元化的校外运动活动。

3.生态体育的发展逐渐完善

第一,生态体育是文明发展的产物。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势在必行。体育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理论做指导,体育科学的建设与发展,特别是学生体育科学的创建已成为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源泉。为此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开始走进了现代体育的体系之中,生态体育从此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第二,体育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生态体育的发展。生态体育的实质是使身体运动实现绿色化,它给予体育运动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生态体育的本质:是指人、体育、环境三者相互协调、相互融合、共同发展所构建的人与生态的关系或联系的一系列活动——即在社会生态环境和自然生存环境中所开展的体育运动。它是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和谐的整体动态和谐的具体表现。生物学话语中简单的“生态”语意并不能表明生态体育中的“生态”的体育内涵,在生态体育中,整体的动态语境和哲学的思维方式来表达体育深层而宽广的影响应被理解为生态体育体系。因此,生态体育是体育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第三,生态体育是体育发展的新理念。弘扬什么样的精神?秉承什么样的价值?对体育的发展模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体育发展生态化,描述了体育新的价值观念。体育运动是文化的一种社会现象,它不但是对人的一种形体改造、锻炼成绩的超越,而且还是人们对价值的一种自我追求,更是一种内在人文价值观的历练。它对人的道德升华、文明导向、行为选择等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和感染力。现代体育理想表达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但是频繁出现的球场暴力、执法不公、商业炒作、贿选丑闻严重玷污了人们对体育运动向往的崇高理念,使公平竞争的精神遭受严重的践踏,使文化、教育、体育三者相互融合的理想化为乌有。体育文化生态化的发展理念与体育运动理想化的发展理念为体育文化生态化创造土壤,让体育运动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克服异化,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实现生态环境和体育运动、人文修养和体育成绩、人格培养和体育文化发展的和谐共存。

二生态体育在和谐大学校园传递正能量的途径

1.丰富大学和谐校园文化

现如今很多大学都注重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并成为一种大学文化标志,在大学校园内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和比赛。各大高校在组建校园文化的生态特色时必须要强调体育文化的组建,而且应该把体育的课程改革和体育文化建设放到具有生态特色的大学建设中去。不止如此,在学校校园内的体育景观、潮流体育运动项目的吸收、体育课程的设置、体育馆等硬件设施的维护与绿化、运动场地的设施建设等方面,都应该考虑到“和谐”“生态”的大学学校建设特色。校园体育文化活动是大多数老师及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一环。应该积极地组织各种体育文化活动,提升大学校园内的体育生态文化大环境,从而吸引更多的老师与学生积极地参与到生态校园的文化建设之中,这既丰富了师生们的课余活动又能使他们在参与的同时完善自我。

2.提高大学生的素质

人体的生命与自然和谐整体观是生态体育锻炼的基础,是把心理状态作为定性,从而让身体和精神达到一种平衡,内外兼修,形神一体,让人的阴阳达到平衡,如此才能充分地挖掘出人的潜能。

第一,通过生态体育的锻炼可以达到缓解学生焦虑情绪的目的,从而让自己在一定的环境下有一个好的心情,以此来缓解过多的焦虑情绪。

第二,通过生态体育的锻炼可以很好地提高自信心和改善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通过生态体育锻炼会大大改变学生对社会的看法,可以让学生更快地融入社会的大环境中去,学生还可以学会以一种和谐、友好、平等的态度去一起练习,可以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亲近感,他们不需要过多的语言交往,只需要几个动作就可以直接和间接地沟通消息、交流心声,也会获得更多的安全感和自信心。人际关系也会呈现多元化,这种多元化的人际交流和互动,可以极大地满足交往和归属的心理需要,熏陶学生的感情和人际关系的改善。

第三,生态体育的锻炼主体是松静,可以很好地影响着心境状态。生态体育的锻炼还很注意人的精神和外界环境的相协调,用意识来达到人的心理平衡。在这种人和自然环境相融合的状态之下进行生态体育锻炼。人体是非常放松自然的,不会有很大的运动负荷量,也不会有竞技体育那样的紧张感和疲劳感,它是一种相对宁静、轻快的心境。如此便能让学生不用消耗太多的体力,也不会有高度的精神紧张感。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第一,以生态体育为宗旨的运动项目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传递着各种各样的现代高校文化,并且高校也急需生态体育的加入,为高校文化传递正能量。

第二,生态体育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可以缓解学生的焦虑情绪,有利于提高自信心与改善人际关系,对心境状态有良好影响。

2.建议

第一,野外实践活动要做好充分准备以便应对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做到防患于未然。

第二,教师在把学生带入大自然之前应对学生做好教育和引导工作,尽量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小学生对生态环境和生物链的破坏。

参考文献

[1]余谋昌.文化新世纪:生态文化的理论阐释[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6

[2]成守允、刘东辉.论教育生态环境和体育教育生态系统[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6(3):12~15

[3]许传宝.体育生态学:绿色体育的理论基础[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1(4)

〔责任编辑:林劲〕

作者:许苗 邓露林 刘思帅

第2篇:传递正能量

摘 要:大学生道德教育要注重道德榜样力量的运用,引导青年学生正确认识道德榜样,并通过同伴教育、新媒体平台构建、情境体验等途径,树立正确的道德认识,有效传递正能量。

关键词:道德榜样;正能量;大学生

榜样即指理想人格,泛指道德榜样,道德榜样即各个时代、各文明发展过程中,人们最为拥戴的先进典型,展示了社会及其思想文化的主流方向、价值标准,以及对人价值塑造的基本要求,有着强大的正能量。道德模范是“我们民族的优秀分子,在他们身上体现着我们的民族精神,体现了民族的希望”,有力地推动着社会与人的进步。并且,这一点特别要贯彻落实及运用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因此,大学生道德教育必须注重道德模范与榜样的传播、引导、教育,逐步树立正确的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有效传递正能量。

一、道德榜样正能量的内在表征

1、道德榜样正能量是一种客观存在

道德榜样有其客观存在的特点,即是指道德榜样是一种客观现象。“榜样产生于人类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榜样产生的效果是客观存在的。”我们所推崇与追求的道德榜样必须以真实性与客观性为基础,因为道德榜样必定产生于道德实践当中,体现了特定时期的社会发展情况,折射出该阶段的道德水准,这就在客观上要求在全社会建立起一种新型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道德榜样自然是大学思政教育中的重要素材与基础。也正是基于道德榜样力量存在的客观性,才可以更加直接有效的引领大学生思政教育选择榜样的说服力与感染力,产生一定的教育效应,并在精神层面,鼓舞和激励大学生积极向上。

2、道德榜样的理想主义

“任何一个社会都要树立一种理想人格作为人们在道德上奋斗的目标和方向。榜样作为一种理想人格,体现了人们的道德理想。历史上的榜样,其成长的道路各不相同,但是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体现了其自身对于理想的追求。”道德榜样的理想主义是指道德榜样作为社会所认可、推崇的道德人格,完美阐释了一定社会发展所要求的较高道德境界、品质、信念。对大学生思政教育要抓住榜样同一般大众,同大学生自身在道德理想实现上的距离,正由于这种思想、信念以及行动上的差距,体现出榜样在道德境界方面的修为,更激发大学生树立崇高的道德理想和坚定的道德信念的决心,通过比较差距,实现道德境界的升华。

3、道德榜样具有时代性

道德榜样具有时代性即指在特定社会关系中的道德榜样,必然具有其所处时代的阶级色彩、政治色彩、时代色彩,并受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对道德榜样的崇尚与追求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这是因为榜样本身所赋予的适应性、代表性、时代性等特点,使之我们在选择榜样的时候既可以发扬学习雷锋精神等老一辈的道德楷模,也可以选择新时代的道德模范,引领社会道德风潮。因此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继承发扬历史上的优秀精神,更要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将新时期社会进步与发展同个人优秀的道德品质紧密联系在一起,使之自觉以榜样为楷模,塑造自己。

二、道德榜样是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珍贵财富

道德榜样是社会推崇的主流价值观,是引导社会风气积极向上的宝贵资源,更是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珍贵财富。

1、道德榜样的引领功能

道德榜样功能的引领功能主要体现为其行为与品质的模范、引导作用,利用其正能量去影响、引领向上、向善的青年。榜样的引领功能主要体现为:一是思想启迪,通过认识、学习道德榜样实在的光辉力量,通过“进课堂、进社团、进网络、进活动”等途径,构建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进一步坚定广大青年学生主动提升自我道德修养的意识与行动。二是行动启迪,道德理论知识可以通过教导习得,而要使这种知转化为行,知行一致,才能收获美好的德性,这应该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最重要的原则。大学生德性的养成需要道德主体参与到道德实践中,在实践中体会、认可、内化直至成为一种习惯。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我们是先有了感觉而后才用感觉。德性也是一样的,我们先运用它们而后才获得它们”。

2、道德榜样的激励功能

道德榜样的激励功能正是其正能量的直接体现,道德榜样身上就具有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不仅引导社会道德健康向上,更是作为一定社会道德评价的价值标准,它具有价值肯定性和行为引导性,鼓励人们在实际生活中践行社会鼓励的道德要求。集中表现为精神激励与价值肯定:道德榜样凭借其富有穿透力与感染力的正能量,从精神层面认可、内化具有高尚品质的道德行为,进而在行动上予以效仿;大学生思政教育中要注重发展符合社会道德倡导的价值理念,通过肯定道德榜样的价值观念,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取向。

三、榜样能量传递中面临的困境

道德榜样力量的传递在现行环境中,因多元化的价值观的不断涌现,其教育的有效性要求也愈发严格,现行的榜样教育与精神传递则面临着以下几个问题:

1、榜样教育机械化,落后时代步伐

大学生道德榜样教育中,往往以课堂教学的模式展开,以《思想品德修养》课为主要载体,长期以来,形成了教条化教学方式,将课本中榜样教育内容的掌握与记忆程度作为最终衡量与考评的依据;另外,在内容的选择上,存在时时间上距离感,某些榜样因为时空限制,其普遍性、真实性、体验性大打折扣,在榜样形象的塑造和宣传上,推出的榜样形象比较单一,难以满足越发多样的思想与选择,流于教条。在具体调查中,虽然98%的受访者都肯定了榜样教育的重要性,但86.4%的人表示大学榜样教育中,时代感不强。

2、榜样教育中缺乏情感的体验与共鸣

教学考核的主要方式是考试,以分数判断学习情况的优良,过分推崇分数检验个人的学习成果,高校道德榜样教育亦是以分数来评价是否达到教学期望值,这种评价方式肯定是行不通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德观念,关键是要在情境中去体验高尚的德性,把握榜样的精髓,切实认可善的品质,才能做出善的行为。97%的受访者都表达了对情感内化的认同,并否定了分数等同于道德品质。

3、榜样教育的时代性与变化

榜样所指示的形象或者观念都是相对固定的,指示社会瞬息变化,不断发展,要求道德榜样所传递的能量与信息也要根据社会选择的方向去变化发展,导致了相对稳定的榜样教育与外部变化环境的一个巨大错位。

四、提高榜样正能量有效传递的对策选择

1、发掘身边同伴的力量

属于相同社会群体的人,尤其在年龄、等级或社会地位方面等同的个体更加愿意彼此接受,在提高传递道德榜样教育的有效性中,同伴教育的力量不容小视。从青年自己身上找到向上、向善的方向,无距离感,无陌生感,无疑是最具感染性的教育方式。同时也可避免时代局限性、教育机械化等不足。在高校学生群体中,寻找优秀的学生模范,侧重于态度和核心信息的传达,如高校“自强之星”的推选,“高校大学生励志先锋人物”的评选等都是从学生自身角度出发,用最真切的正能量来打动青年,强化自我教育。

2、注重新媒体平台建设

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大学生思想教育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榜样正能量的传递就是需要这样网络的媒介,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信息传递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发展“微媒体”平台,以微信、微博、易班等为网络媒介,发挥信息即时、互动、传播广泛特点,充分纳入学生的生活系统,融入大学生的认知生态圈,让道德传播更生动、直接、有效,拓宽传播渠道,并用新媒体聚合向善的力量。

3、创设情境,内化德性价值

大学生在课堂上所受到的道德教育能够帮张掌握知识,但知并不等于行,榜样正能量有效传递,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青年自觉去践行善的行为,不断的自觉实践,在具体情境中,内化榜样的精神力量。榜样正能量的传递不是静态的,而应是一个动态的实现过程,体现并行动出来的才是善。因此,要努力创设情境,开展系列的道德体验活动,例如校园的第二课堂、团日活动、学生社团建设等各方面,增加青年学生道德情感体验的机会,只有在实践中,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物质条件下,才能不断认识自己 发展自己和完善自己,从而更好地把握自己和世界。

参考文献

[1] 毕世响.教育的直接意义是人教育的实践意蕴[J].江苏教育研究,2009

[2] 亚里士多德.廖申白译.尼各马可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 成云雷.当代中国建设中的榜样作用[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03)

(上接第1页)是当时受过教育的传统文人——也偏爱文言文。在腐朽的晚清,要唤起全民的觉醒,必须先从这些文人着手,因为这一阶层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更容易被启蒙思想,较之一般的劳苦大众,对政治也有一定的影响力。林纾正是心怀祖国,抱着这样的政治抱负,使他在翻译时加持使用文言文。

三是林纾的爱国思想在书名的翻译策略上的体现。“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孝”字不仅经常出现的他译作的字里行间,更实在其译作的书名中频繁出现,如《孝儿耐女传》、《英孝子火山报仇录》、《双孝子喋血酬恩记》等等。“义”更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传下来的做人准则,如有《双雄义死录》等。另一方面,林译著作的书名都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如《魔侠传》、《鬼山狼侠传》、《洞冥记》等,这些书名的翻译也都运用了归化的方法,吸引了大量的读者,以便“开民智”。不管是要“开国之民智”,还是宣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这些都表现了林纾的拳拳爱国之心。

三、结语

林纾是近代半殖民半封建中国的文学家、翻译家,他热爱祖国,以救国救民为己任,以“翻译”为精神武器,翻译了大量的文学著作,“开民智”、“救危亡”,爱国思想伴随着他一生的翻译生涯。

林纾的爱国思想首先体现在其翻译时文本有所选择。他选择的多是或是能够反映社会现实,揭露人民命运,或是能够拓宽人民视野的著作,使人们能够认识新思想,接受新思想,为民族觉醒、反抗帝国而奋斗。其次,林纾的爱国思想体现在其翻译策略上。归化和意译使得林纾能够不拘泥于原文,在翻译时有选择的增补或删减原文,把重点放在与中国社会、中国人民相关的描写上。书名的翻译是林译的一大特色,有些更是直接体现了林纾热爱传统美德的爱国思想。

林纾的爱国思想贯穿林译著作的始终,因为他的爱国思想和救国救民的理想,广大的国外积极的先进的思想被传播进来,他的译著极大地宣扬了爱国思想,激起了中国人民广泛的爱国热情,激励着千千万万的中国人为国家的独立自主、富强统一而奋斗。

参考文献:

[1] 朱 瑜.《林纾的翻译和时代》,中国现代文学研 究丛刊2 008年第5期.

[2] 康有为.《琴南先生写〈万木草堂图〉,题诗见赠赋谢》,《庸言》第1卷第7号.

[3] 林 纾《黑奴吁天录》,上海:商务印书馆,1981.

[4] 林 纾.《爱国儿童子传·达旨》,参见薛绥之、张俊才:《林纾研究资料》,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14页.

[5] 钱钟书.《林纾的翻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6] 付 悦.《从林纾的翻译看有意误译》,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第9卷总第35期).

[7] 《林纾与翻译》,百度文库.

[8] 丁彧藻.《林纾翻译爱国思想研究综述》,福建工程学院学报,第10卷第5期.

[9] 朱耀先.张香宇.《林纾的翻译:政治为灵魂,翻译为实业》,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2卷第5期

作者:毕建敏

第3篇:传递正能量

摘 要:春的气息,涌动着爱的暖流,暖流荡漾起层层的涟漪,相激起点点的石光,应该“做个怎样的思品教师?”“培育出什么样的孩子?”面对“青少年犯罪率直线上升、违法犯罪渐趋低龄化”“不少孩子的道德品质严重缺失、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严重失范”的现状,教师应结合学校实际,采取多种形式的跟踪调查,在高深理论指导下,对现状与问题进行剖析,总结出坚持“以生为本”,走进孩子心灵;孕育出“育分先育人”“育人先育德”“育德引高质”的教育理念。经过近两年艰苦探索,探讨出“求真知、用真书、说真话、造真境、显真情、做真人”的研究策略,付诸实践,收效颇丰,它能让学生感受到思品课堂的乐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促使学生开开心心地生活,认认真真地学习,健健康康地成长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价值追寻;调查研究;教育对策

一、聚焦课堂与研究构想

1.从“一堂爱心画面展示课的意外事件”

一次课堂上,我在上八(上)第一课第三框《难保三春晖》时,先播放一位患病的妈妈渴望儿子好好学习的录像画面,接着展示了四川汶川大地震的画面,其中一张画面上,一位母亲满身尘土,整个身子护着自己的儿子,儿子偎依在母亲身下,手里还拿着碗筷。母爱的伟大令人唏嘘,然而,有位学生竟然嘲笑画面上这位农村孩子的衣服“好土”!

2.从“一位优秀学生竟经常逃学上网”

课后我找他谈心时他说:“现在大学生还不如农民工、保姆、理发的。我去上网还可以找赚钱机会……”

3.从“一次似乎无效的对话”

师:“你为何上课老是走神,朝窗外看?”生:“我对读书没兴趣!无非是父母、你们老师叫我来而已!”师:“你脑子里想些什么呀?”生:“你是指谈恋爱吗?”师:“你认为呢?”生:“如果说实话,我是想谈恋爱!”面对孩子对自我价值的追寻,我不禁想问:“孩子的自我价值去哪儿了?”作为一个“思品”老师,怎样做才能点亮她们心灵的那一盏灯?

二、研究框架

在思品课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应享有等同地位,师生地位平等,教学相长。因此,要在思品课堂上让学生朝着正确的自我价值方向追寻,需充分发挥师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引领师生积极营造主体大本营。我们努力培育学生“说真话、用真书、造真境、求真知、显真情、做真人”,并以这六个纬度为出发点,进行交互穿插、整体推进,让思品课转型,改变学生“价值追寻”方向,养育学生的健康心灵,锻造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心路之旅。下面是学生《思想品德》课“价值追寻”转型升级基本架构图:

三、实践策略

“教育是科学,其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其生命在于创新。”正如著名哲学家、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李德顺所说“价值观”——“核心价值就像苹果核种下去会长出一棵树。”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一点一滴开始,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这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唯一阶梯。

(一)求真知——开发资源,活用真书

思想品德课程建设应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深层的设计是要向真实生活情境转化,是当今世界课程改革的大趋势,而教材中有很多内容已明显滞后,缺乏初中生的生活需求。为此,我校思品组一方面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另一方面改变学生的求知观,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中获取教材,筛选加工,合理开发,让学生活用真书,走进现实生活,学到生活真知。

1.走出教材“用”教材

进行课外实践是思品课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课程教学的需要,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参加实践的过程中自觉地把间接的认识与直接的体验联系起来。

(1)开发和利用学校现有资源

例1.在上七(上)第二课《珍爱生命》时,针对学校课桌椅经常破损修理的状况,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来开发课程资源:一位医生接待三位特殊的“病人”,甲:缺一只胳膊;乙:少一条腿;丙:满面都是伤痕。究其原因:甲:受人拳打脚踢;乙:遭人推拉损伤;丙:被人乱画。学生们听了这则故事后,都开心地笑了,对课文的理解也加深了。

(2)开发和利用乡土课程资源

例2.在上七(上)第三课第一框《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时,我和班主任一起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向过路群众和当地居民宣传环保知识,为街头饰“美容”。这大大地增长了同学们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2.跑进教材“变”教材

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生离不开社会,也不断地在参与社会生活实践,与社会发生多元联系。他们接受信息快,长期累积,形成了大量的感性知识,对学生的这些认识,教师要进行细心的分析研究,特别要注意挖掘其中对教学有益的资源,剔除其中的糟粕,为教学服务。例如:我在教學九年级第二课第一框《我们社会主义祖国》时,结合建国60周年,组织学生观看电视录像“国庆大阅兵”和建党9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并把搜集到的一幅幅取得成就的精美画面用多媒体课件展现在同学们面前,然后展开讨论,从而使学生加深对“热爱社会主义”的认识与理解。

3.跳出螺丝壳“编”教材

寓教于乐,提升求知价值。孔子“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给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启示;教育教学活动一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就会快乐主动地去学习、钻研。”例如:我在教学八(上)第三课第一框《同学、朋友》时,让学生们自己编导了小品《我的孩子怎么了》,主人公李娜升入初中后,好像变了个人似的,原本活泼开朗的她逐渐变得孤僻起来。每天除去在学校上课,大部分时间都独自在家看书、看电视,同学、朋友都慢慢地都疏远了她。当学生们看到这里时,李娜的“妈妈”恳求同学们的帮助,“谁知道我的孩子怎么了?谁能帮助学生克服这种心理啊?”同学们纷纷举起了手,课本的知识顿时活生生呈现在同学们面前,引发大家的思考。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不仅轻松地掌握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树立起到积极作用。

(二)用真书——真人真事,激活真情

毛泽东说:“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可见,我们思品课教学运用形象而具体的真实事例与亲身实践至为重要。

1.情动于生活体验之中

“只有先感动自己的生命,才可以谈论好实施教育。”感动是教育,也是生命最动人的节拍,是教育得以发生的精神引线。例1.教学八(上)第一课《爱在屋檐下》第三框《难报三春晖》时,我先播放了两组录像画面。一是一位母亲靠卖水果的微薄收入,为了维持一家人生活,让儿子上完中学,她不舍得花一元钱;儿子为了不让母亲冬天受冷,用零花钱给妈妈买了一件棉袄。二是一位已患癌症的爸爸,为了使女儿在国外安心地好好学习,在他化疗时,嘱咐爱人不要告诉女儿,临死前他还写了10多封信,并把这些信由他爱人定时寄给在国外深造的女儿。生动的画面,使一种对父母的爱在孩子心中油然而生。

2.情动于有效活動之中

教学要指导学生的生活,就要与学生的生活同步。用细微、真切的事例渗入课堂,组织教学,收效倍佳。例2.在教学七(上)第五课第一框《日新又新我常新》时,我要求学生针对课文中的案例《公交车上的一幕》作一个“假如是我”的“自我告白”式发言。班里有一位比较漂亮的女孩子说:“假如是我,我不会让座。谁规定一定要年轻人给老人让座的?”这时,教师要寻找与孩子的价值认同。我对她的发言做了幽默式评价:“你可千万不能有这种想法,不然别人会说,这个女生有美貌但没有美德!”她一听,马上红着脸说:“对不起,我只是说说而已,以后不会再说了!”

3.情动于生活的行动之中

教学中,教师怀情而教,学生领情而学,以此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例3.我在另一个班上教学《难报三春晖》时,一位学生谈到父母每天晚上陪他学习到深夜,还不时地问寒问暖,心里真是感激不尽时,我就以充满敬佩的语气说道:“你的父母真好,你也很懂事,已懂得感恩了,所以老师也很感动。”在我饱含深情的评价下,同学们纷纷举手讲述一个个父母与子女间感人的故事,有的说:“在我妈妈生病住院时,我帮她洗过脸,倒过小便盆。”还有的说:“我老爸干活回家很累躺在沙发上时,我帮他洗过一次脚。”等等。在以真心换真心的感恩旅行中,学生的情感在道德心灵感动中得到了升华。

(三)说真话——知情促行,平等引领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培养学生讲真话,首先自己要讲真话。走近学生,使学生能与教师“面对面的对话”。老师要做孩子们忠实的听众,认真倾听他们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

1.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

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灵活编排座位,为孩子们营造一个自由、轻松的学习环境,如:“品字形”“圆桌形”“U字形”“T字形”等,与学生一起探究、体验、交流,或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补充学生的发言,同时教师要以欣赏的眼光看、听,适当地做些点拨和鼓励性的评价。只有创设宽松、平等的氛围,学生才敢说、敢问,构建讲真话的平台。

2.完善教师个性,展现人格魅力

教师要得到学生的爱戴,就得有内在的人格魅力。努力完善自己的个性,使自己拥有热情、真诚、宽容、负责、幽默等优秀品质,这是优化师生情感关系的重要保证。例1.一天,一位女生上课打哈欠,我就说了一段郭德刚的相声:“有一个女孩,会讲英语、法语、南斯拉夫语、西斯拉夫语、北西拉夫语……反正和八国联军对骂没问题,我喊她听我讲课,她不去,说听不懂。会讲七八国外语,听不懂我讲课……”那位女生跟着全班同学大笑起来,继而脸颊绯红,然后聚精会神地听讲我课了。

3.走进学生,使课堂教学主体化

在思品课教学中,教师要放下架子,作为学生的朋友参与课堂学习,真挚、坦率地与学生平等相处,互相交流思想,与学生平等对话,给学生创设一种畅所欲言、勇于思考、敢于创新的开放性教学氛围,从而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直接体现课堂教学的主体化,恰如其分地达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统一,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四)造真境——才艺表演,走向立体

在思品课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内容要求,借助典型事例或现实生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等创设情境,营造真境。如:让学生自编或创编一些小品,让他们模拟情境中承担或扮演一定的角色,变他人的经历为自己的处境。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自己在校园中存在的价值,唤起学生改造和提升自我的强烈愿望。

1.创设表演情景,培养学生对生活思维的深刻性

例1.我在教学七年级(上)第九课《保护自我》时,给学生出示了一幅关于买假货的漫画,接着让学生扮演,然后让学生立足教材、洞察现实、各抒己见。最后,他们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鼓励自导自演,在学生的活动中渗透生活化教育

例2.在教学七年级(下)第一课《珍惜无价的自尊》时,我以艺术手段实现中心,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课上,学生们有独唱的,有表演舞蹈的,有吹口琴的,有演小品的,有当场表演粉笔素描的,老师只是在旁边指导。随后,老师充分肯定了各个小组同学们的优点和特长,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本堂课中,学生的交际能力、合作能力都得到了培养,教师的精彩点评更使学生们在游玩中提高了自我认识,感悟到自尊自信的含义、特点及自尊自信是个人成功的重要条件等比较抽象的概念,进而引导学生主动去思考自尊自信对人生的影响,使学生在兴趣中求知,在快乐中实现自我价值。

3.开辟“第二课堂”,为学生搭建“参与、感悟、创造”的舞台

为配合七(下)第八课《法律护我成长》的教学内容,我专门组织了——模拟法庭活动课。成立了“审判委员会”“小律师事务所”等机构,负责案件的受理、审理工作。课堂上,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扮法官、当律师、写诉状、写答辩状、写辩护词、写处理意见,自己开庭审案。“模拟法庭”既精彩,又风趣,知识性与趣味性有机结合。

(五)显真情——困难援助,人生引路

初中生还处在幼稚状态,他们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面对学习、生活上的困难,有时会失去信心。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最困难时期拉一把,有时能决定他的一生幸福。”学校老师应时刻关注每一个学生,尤其是思品老师和班主任要对困难生给予困难援助,人生引路,激励他们的人生斗志,扶持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例1.让丑小鸭树立信心。我在讲八(上)第六课第二框《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有位姓李的女同学,我发现她平时总是沉默寡言,喜欢独来独往,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我从与她几次谈话中了解到,她认为自己像一块木头,不是读书的料。上课她根本不敢接触老师的目光,“只怕老师提问她,同学笑她。”有一天,她突然站起来说:“现在我的价值观取向是正确的,如果不是我一放学就到网上与他们聊天,我怎能成为某聊天室的当红美眉(妹妹)呢!只要我发言,总有很多人跟帖鼓励我。”在网上被人欣赏的感觉真好,还可以将现实生活中的苦恼和心事向他们倾诉。近几天,我在网上认识了一个名叫天马的网友,我们很谈得来,正在想,他长什么样?多大年龄?帅不帅?我特别想一睹真实天马的风采。因此,我每天都想上网,连上课时我们聊天的情景都会一幕幕浮现在我眼前,我真的无心读书了,反正读书也没用,父母也不管我了。

针对她思想和迷恋上网聊天的情形,若不及时加以引导,就会越陷越深,不能自拔,后果将不堪设想。一方面,我定期与小李的家长联系;另一方面,我提出与她交朋友。我与她每周上网聊天一小时,给她讲了一些名人成长的故事和迷恋上网影响身体,造成经济损失、家人伤害等事例,同时我还在班级中开展同学与同学“一对红”等活动,她感受到了“老师在关爱我,同学在帮助我”的温暖,从而恢复了自尊心,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人也变得开朗起来,现在她终于明白了。我在班里听到了她和同学玩耍时银铃般的笑声。

(六)做真人——传递真话,解开心结

在教学中,我们会发现,中学生自信心的产生,往往来源于教师不经意的表扬。相反,一句不经意的轻蔑嘲讽也可能让他们丧失信心。因此,在思品课教学中,要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和导之以行结合起来,要传递真话,才能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解开心结。

例1.铺台阶走路。一天,我在思品课作业本上发现一位女生夹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坐在窗前看到一群白鸽在天空中翱翔,心中叹惜:鸽子呀,鸽子,你是多么快乐!你没有考试,你不要读书,你不会受到老师、家长的指责,你成天都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我真想变成你,在天空中自由飞翔,让头脑中‘读书、考试、分数’的阴影永远都抹去!”短短几句话,道出了她心中的抑郁与困惑,我看到这张纸条后主动找她谈心,在交流中她告诉我:“平时我学习挺认真,可每次考试总考不好,爸妈责骂我无能,苕脑瓜,怎么会生出你这样的孩子呢?有时也受到老师批评。

这位女生名叫小杨。针对小杨的心理现象,起初我给她讲了一些“笨鸟先飞”“勤能补拙”“学可医愚”等名人成长故事,效果不甚理想。

后来我决定以学生的真实情感为主线,让学生得到真实的情感体验。我请了二位校友给小杨和全班同学讲他的亲身经历。小杨在校友亲身经历的叙述下,慢慢有所觉悟,并试着去尝试,一段时间之后,她高兴地告诉我:“心理轻松多了,考试结果反而出乎意料地好起来了!……下学期期终我有信心每学科进步10分,争取全年级进入前50名。”接着我也每天说一句鼓励话给她,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结果从升初中的100多名,到初一第二学期真的进入38名,每门提高了10分以上;到初二第二学期已进入26名,去年初三期末考已跃到全年级第15名,现在她正在向更高的目标进军。

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在上思想品德课时,我们对每一个学生都要量身后再定制学生的成长方案,还要传递身边所发生的故事,因为故事很容易入眼、入耳、入脑,并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使他们学有目标、追有标杆,从而使学生改变他们的朦胧意识,学会做真人。

四、实践成效

(一)酿造出了一道“为孩子追寻正确自我价值实现”的培育公式

通过调查、研究、分析、试教、养育和锻造,他们开始自信了、开朗了、文明了,看到了一个个“学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逐步提高,学习态度改变,学习成绩进步,思想品德、行为习惯转型,我们感到由衷的欣慰。我们思品老师用真心换取了他们的真诚,在通过“六大实施策略”后,酿造出了一道“为孩子追寻正确自我价值实现”的培育公式:失败-失望+希望+引路+养育+赏识+锻造=成功(自我价值实现)。

(二)孕育出了以“三个为中心”的“价值追寻”优良品种

经过三年的艰苦探索,我们找到了思想品德课转化学生学习思想品德和品德转型的基点、力点和重点,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机械接受知识为学习思想品德为重点的创新过程”;让每位学生享受到学习思品的乐趣,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这个实践中概括出来的教育思考中,孕育出三个为中心的“价值追寻”优良品种:“以培养学生思想品德为中心,以养育学生健康心理为中心,以锻造学習积极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为中心。”

(三)打开一把把“学困生”的心锁

由于我校思品教师关爱每一位学生,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不仅仅使学生思想品德学习成绩提高,尤其是对待学困生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使学生感觉到自己的能力,进而树立了自信。让学生在“尝试—犯错—失败—再尝试—成功”的过程中成长起来,冲淡了上思品课紧张感和枯燥感,促进了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

(四)孵出了一个个“奇迹的金蛋”

我校思品老师打破了“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模式,把诙谐幽默的漫画、美妙动听的音乐、引人入胜的故事、发人深省的小品表演、直观生动的电视录像情境和现代化教学的多媒体教学课件等引入课堂,让学生每上一节课都有新的感受、新的发现、新的体验。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滋养了他们的心灵,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和参与度,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上了思品课,把学习思品课作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负担。2012年3月17日,《浙江教育信息报》作了详细的专题报道,题目是《让品德教育更直观更形象》。

五、问题与展望

思想品德课的转型教学研究只是我们的一种尝试,我们必须在新的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正确把握,深入实践,不断规范与完善,使之上升为教育理论,形成有效的教育体系。作为“思品老师”应放开思想,善于学习,体验生活,勇于实践,不断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模式也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同时,学科之间的合作也需进一步加强。

总之,只要敢于探讨,齐心协力,师生和谐,一定能让思想品德课成为滋养孩子心灵的沃土,绽放出实现自我价值追寻的教育之花。

(作者单位 浙江省建德市更楼初中)

作者:杨金香

第4篇:我为中国梦传递正能量

实现中国梦,传递正能量

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用习总书记的话说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它既深深地植根于中国人民千百年的探索与创造之中,又与当今时代跳动的脉搏紧紧贴合;中国梦是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伟大梦想,又被中国共产党赋予了新的内涵、新的动力、新的力量。

中国梦本质上是民族复兴梦,是国家强盛梦。习近平指出: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西方帝国主义坚船利炮的蹂躏之下,遭受了沉痛的灾难,中国梦几乎折翼,民族几乎危亡。在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民族面临危难的时刻,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改变了中国的命运,激活了中华振兴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的。为探索民族复兴和国家强盛之路,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做出新的探索和努力,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国梦的科学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共产党人从来就是远大理想与现实目标的最好结合者,他们目标远大而不好高务远,关注当前而不迷失方向。中国共产党每一个时期都有自己的奋斗目标和现实任务。正是因为做到了远大理想与现实目标的结合,才使党无论在哪个历史时期和任何复杂的历史条件下,都能够始终沿着正确的道路奋勇前进。

在当前改革发展处在关键阶段的历史时期,习总书记鲜明地提出了“中国梦”这个令人振奋的命题。这个梦就是当前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之奋斗的目标,是对之前我们党所完成的一个一个奋斗目标的接续,也是实现最终理想的必经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21世纪头20年的“中国梦”。这是实现21世纪头50年“中国梦”和两个百年“中国梦”的最重要的发展阶段。当前,我们要围绕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振奋精神,凝聚力量,改革创新,使国家综合实力不断提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民族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只有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家园,美丽的“中国梦”的实现就在其中了。

身为一个有思想有觉悟的军校大学生,有责任有义务为实现我们的中国梦传递一份正能量。为实现这一梦想,我要坚决做到以下两点:

一、让自身充满正能量,做好自己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是古人给予我们的教训。今天,我们的社会道德领域存在着一些知行脱节的现象。比如,一方面抱怨“人心冷漠”,一方面又告诫自己“少管闲事”;一方面抱怨别人不守公德,一方面又时常纵容自己。这种相互矛盾的“双重标准”,正是时下道德水准滑坡的原因之一。我们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把方便留给别人,不给别人添麻烦。做好我们自己,就能为我们的班级、我们的学校、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做更多的事,就会如有人所说:“无论中国怎样,请记得,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

二、让学习充满正能量,创立认真、勤奋、刻苦、求实的学风

我们要在全校创立一种优良的学习风气,凡事从“认真”开始,认认真真地读书、认认真真地上课、认认真真地完成作业,学业成功的过程离不开勤奋和刻苦,“天才处于勤奋”,“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些名言讲的都是这个道理。

第5篇:为实现中国梦传递正能量

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作为新闻媒体人,我们都是实现中国梦的“积极因子”,特别是在现在,举国上下正在为实现“中国梦”而凝聚力量、奋力拼搏,我们新闻工作者更应牢记自己的神圣使命,努力营造一个昂扬向上的良好舆论环境。新闻工作者要肩负起实现“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新闻工作者是时代发展的记录者,是先进文化的生产者、传播者,这是由我们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决定的。我们要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为实现中国梦为实现“中国梦”鼓与呼。

新闻工作者要保持清醒头脑,为实现中国梦尽职尽责。在新的历史时期,新闻工作者肩负着“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神圣使命。我们必须忠实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深入基层、农村一线,看看人民群众在想什么,在干什么,把基层的好经验好做法,总结好带回来,为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新闻工作者要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作为新闻工作者,以什么角色来履行自己的职责使命,这是根本问题。新闻工作者必须牢牢把握舆论导向,要打造精品栏目,做出优秀电视新闻,同时对社会不良现象进行舆论监督,达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目的。

作为最基层的新闻工作者,我们一定要实现“中国梦”和实现“韩城梦”相结合,充分发扬“韩城精神”,推进全市社会经济建设,始

终站在践行“中国梦”和“韩城梦”的前沿。无论时空如何变化,我们都应坚守社会责任,正确把握自己的角色定位,担当社会主义建设者的角色,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

作为最基层的新闻工作者,对于中国梦的理解有我们独特的视角,也肩负了自己的责任。从我的个人的工作实际来看,在日常的电视新闻报道,接触到大量关乎全市社会、经济民生、法治的新闻事件,我们要用镜头促进各项社会事业的不断发展,从而为全市经济建设加油鼓劲,为实现中国梦传递正能量。

展望未来,我将尽更大的努力,付出百倍的艰辛,投入在新闻事业中,推出更多、更好的高质量新闻报道。进一步提高新闻工作综合统筹、编辑能力,使我市的广播电视新闻事业能够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更好地服务于我市省内计划单列市试点各项工作。

我们广大新闻工作者应找准社会责任的新闻落点,要坚持“走”、“转”、“改”的要求,用“政治家的头脑”和“艺术家的手法”,以“娓娓道来”的方式,真正把社会责任落实到电视屏幕上。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中国梦,我坚信,只要努力工作,向着目标前进,我们的“中国梦”、“韩城梦”就一定可以实现。

第6篇:为实现中国梦传递正能量]

据新华社电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闻媒体应该承担怎样的社会责任?16日上午,中国记协和全国三项教育办公室举行“我为实现中国梦传递正能量记者社会责任”主题讨论会,来自中央有关部门和主要新闻单位的70余位代表齐聚一堂,就新时期增强新闻工作者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新闻工作者社会责任感的丰富内涵和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的基本要求等进行深入探讨,并发出“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实现中国梦传递正能量”的倡议。

此次讨论会结合前不久湖北新闻界开展的“我是建设者”大讨论活动,首先介绍了“湖北经验”,随后,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网、中央电台、中央电视台和京华时报、上海广播电视台、南方日报等新闻单位的编辑记者代表结合自己的新闻实践,围绕“为什么要特别强调媒体的社会责任感”、“记者的社会责任感是什么”和“记者应当怎样承担社会责任”等议题,畅抒胸臆。

大家认为,当今社会思想多元化,一些新闻工作者角色迷失和错位,固守“看客”和“旁观者”心态,以“打酱油”的姿态采写编发新闻报道。有的媒体在市场压力下“腿发软”,在全媒体裹胁下“方向迷失”,出现价值追求和职业精神滑坡、党和人民喉舌定位模糊的现象。

讨论会最后,中国记协党组书记翟惠生进行了总结。他表示,面对思想领域多元多变多样,强调媒体社会责任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坚守和传承,是媒体为实现中国梦鼓与呼的思想基石。广大新闻工作者应找准社会责任的新闻落点,责无旁贷地为实现中国梦传递正能量,做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同时要坚持“改文风”的要求,用“政治家的头脑”和“艺术家的手法”,以“娓娓道来”的方式,真正把社会责任落实到版面和屏幕上。

第7篇:立足本职求发展传递社会正能量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来宾:

早上好!我是号选手xxx,来自xx。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立足本职求发展传递社会正能量”。

首先,请允许我跟大家分享这样几个词汇:2010,有一种美女叫“凤姐”,有一种帅哥叫“犀利哥”,有一种女朋友叫“小月月”,有一种爸爸叫“李刚”;2010,有一种住宅叫“蛋屋”,有一种理财叫“群租”,有一种集装箱叫“蜗居”,有一种别墅叫“经适房”……当这些时尚名词极大地颠覆人们心中的审美观、价值观时,你的心中是否涌出一种怪怪的、酸酸的味道?那是一种完美与缺憾相撞时的尴尬,更是一种理想与现实相背离的无奈!是的,谁的心中都装着一个梦想:希望拥有更好的容貌,渴望拥有更好的工作,期望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当理想与现实稍有差池,总会心生抱怨。抱怨社会不公,人心不平。但是,那些虚华与浮躁并非时代的主流,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促进社会进步的仍旧是那些激励人们勇于面对生活、努力创造财富的正能量!最美乡村教师虽贫困,却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甘为人梯,点亮孩子成长的希望;最美村官虽饱经沧桑,却时刻心系百姓,带领村民走上致富之路……他们那份坚定与执着令无数国人的心为之一振!他们的感人事迹所彰显的那份追求与坚守、努力与拼搏、无私与奉献正是立足本职的完美展现,唯有立足本职,谋求发展,才能将触动人们心弦的正能量得以长久传递!

立足本职求发展,必需要爱岗敬业,努力作为。什么是爱岗敬业?孔子称之为“执事敬”,朱熹解释为“专心致志,以事其业”。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爱岗敬业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职业道德、职业素质!作为一名教师,唯有热爱这份职业,才能从孩子的成长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唯有热爱这份职业,才能远离尘世的喧嚣,静心徜徉于教育这块沃土;唯有热爱这份职业,才能甘于清贫,引领孩子在求知的路上一路拼搏!有人说,“教育是一门慢的艺术”,我们必须有足够的耐心与爱心,足够的善待与包容,才能欣赏到生命成长过程中绽放出的夺目光彩!因为热爱,所以我们敢于担当;因为热爱,所以我们竭尽所能;因为热爱,所以我们乐于付出!

立足本职求发展,必需要关注细节。“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老子这段论语恰到好处地揭示了“细节决定成败”的精神内涵。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刻地体会到细节的重要性:一个赞赏的笑容,可以成就孩子心中的梦想;一句关切的话语,可以温暖留守孩子孤独的心灵......只有从细微处着手,才能把工作中的每一桩事做好、做细、做实,才能促进自己各方面得到发展,才能创造出卓越的工作业绩。

立足本职求发展,必需要加强学习,处变不惊。“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习是我们的立身之本。以前,我们说“学生要一碗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在今天看来,教师的这一桶水早已满足不了孩子们对未知世界的渴求。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现代孩子的认知早已由单一转为多元,由简单转为复杂。教师要想让自己面对

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能淡定从容,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努力把自己打造成多面手,以足够的知识储备,做好孩子成长的引路人!

我们羡慕那些光鲜亮丽的企业家,却没有看到那是他们艰辛付出、岁月砺炼后的远见卓识;我们往往更关注名字后面的头衔,殊不知那是一种责任而非一个职务,是一种能力而非一种抱负。这样想就找到了差距后面的正能量。小事虽小,却极为关键;小我虽小,但千千万万个你我共同发出的声音足以响彻云霄!

“实干兴邦,空谈误国“,习主席语重心长的话语还在我们耳畔回响,勤劳朴实的xx人民在xx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早已迈开发展的新步伐。三大产业稳步增收百姓腰包渐鼓;乡亲们手捧各种惠农政策所得喜上眉梢;xx河治理一期工程初见成效;教育均衡发展惠及全乡各校……朋友们,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恩施州委州政府所绘就的发展蓝图中,必然有我们xx人民在发展的道路上创造的辉煌;在xx美好梦想实现的征程中,定然有我们每一个三xx人付出的辛劳!

让我们做好本职工作,谋求发展,把无私的精神刻在人生奋斗的旗帜上,化作一片云彩,只为湛蓝的天空再增添一抹新的色彩;让我们把忠诚的誓言写在人生奋斗的旗帜上,只为让在人类进步历程中发挥重大作用的正能量在我们手中继续传递;让我们把敬业的豪言壮语落实在行动中,只为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成就我们每一个xx人的“中国梦”!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鞠躬)

第8篇:弘扬时代主旋律、传递社会正能量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同事们:

大家好,我是xxx。我很荣幸能站在这个演讲台上,我演讲的题目是“弘扬时代主旋律、传递社会正能量” 。

中国梦需要伟大的文学塑造民族灵魂,于是我们收获了莫言,中国梦需要激励一代人的偶像力量,于是我们收获了宁泽涛,榕江体操文化媲美林莉、肖莎;中国梦需要每个人的坚持不懈的努力,于是我们收获了千千万万个为美丽中国、和谐中国、富强中国付出的人。

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创造了美,劳动首先使劳动自身成为审美对象,使劳动过程、劳动工具、劳动场面、劳动产品成为审美对象。既然思想存在于劳动之中,人就要靠劳动而生存:只有辛勤劳动,才能点燃智慧的熊熊烈火;只有辛勤劳动,才能获得宝贵的生活、生产知识;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攀上事业成功的巅峰;只有辛勤劳动,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

一、让劳动共筑中国梦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习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来的“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未来,劳动创造奇迹,劳动也必然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坚实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人民用实践沉淀出最具中国特色的劳动精神,虽然很朴素,但内涵与外延都无比丰厚,“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如:在人流穿梭的街巷,在寒风刺骨的严冬,是环卫工人用勤劳开启了城市的黎明,环境因他们而整洁,城市因他们而美丽,他们是当之无愧的城市美容师。你看那一座座宏伟的楼宇,一片片美丽的花园,它们是建筑工人通过自己的双手一砖一瓦给镶嵌而成。当你开着汽车在那宽阔平坦的中心大道上疾驰而过时,是否会想起劳动工人不顾风吹日晒的艰辛,他们是幸福的缔造者,是最可爱的人。正是这些美丽的劳动者在平凡的岗位上构筑了一条条独特的风景线,也正是因为他们倾尽全力在为个人梦奋斗,为中国梦在奉献,所以才托起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梦。

二、让劳动者共享中国梦

梦想是人类对于美好事物的一种憧憬和渴望。中国梦诱人,但绝不虚幻。中国梦是国家、民族的,也是个人的。每个不同社会阶层的人都拥有不同的梦想。工作安定、生活美满、家庭幸福是千千万万普通劳动者甘愿辛劳的最原始动力。让每一位劳动者共享中国梦,就能聚集起更大的怀梦、追梦的能量,就能形成集体的意识和共同的行动。

随着科学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我国各项事业也在蓬勃发展之中并且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然而,这些成就不仅是属于国家的更是属于用汗水辛勤耕耘和兢兢业业坚守岗位的每一个劳动者的···为此,我们更应该懂得并遵循“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一原则。所以,如今的劳动者首先在政治上受到了更多的尊重,利益方面享受到了更大的保障,尊严得到体现,有充分的话语权,人大政协有其席位,报刊电台有其声音,舞台论坛有其形象;其次经济收入逐渐提升,能共享改革开放成果,工资收入很少受拖欠,子女教育不受歧视;其三,文化上受到了尊重,如今的劳动者实现了更体面的劳动,发展也更加全面了,劳动环境也有了更安全的保障,教育机会越趋平等,管理制度更加人文化。

三、让劳动模范传递正能量

“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最根本的力量”劳动是开启大脑的按钮,只有劳动最光荣、最崇高,也只有劳动最伟大、最美丽。

俗话说:“成功的工作者就是把平凡的工作做到极致”。这让我想起一名奋斗在汉江河道堤防管理处的技术工陈振文,他20年如一日的坚守在炊事员岗位上默默工作、无私奉献。为了让同事们按时吃上早餐,同时节省成本,他每天凌晨四点多就起床骑车去上班,忙完上餐忙下餐,忙完工作餐忙客餐,即使再苦再累都坚持将每一餐做好,保障同事们的后勤供应。有一次他身患膀胱结石,医生多次要求他手术治疗,他却仍然坚持工作,直到领导强制要求他住院治疗。正是这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人世间的美好梦想才能得以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才能得以破解。

当下,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首获诺贝尔医学奖,不仅得到国际上的认可同时也在为祖国争光。这已成为人们关心和热议的话题。但是,不能忘了这一切都是来自于劳动。屠呦呦教授以85岁之身获得诺奖,确属不易,而更不易的是,她自1955年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工作,可以说默默无闻、尽职敬业,潜心一个单位60年而不变的研究工作,这难道不是对劳动的最好诠释吗?

实现中国梦,最重要的是见诸行动,需要向劳模学习,以劳模为榜样,传递正能量,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用劳动美托起中国梦。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各行各业劳动模范、先进人物的光荣事迹,看到了大力弘扬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理念,更看到了劳动者在自己的行业里、在本职岗位上默默的付出与奉献。所以人们常说,劳动模范是时代的领跑者,老黄牛的精神永远不会过时。

中国梦·劳动美”的良好氛围,引导全县广大职工群众把实现个人理想追求与实现伟大的中国梦结合起来,弘扬“时代主旋律,传递社会正能量。

一句“中国梦”归根结底是整个民族的梦,这就倒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质与关键。习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需要我国上下13.6亿人的共同努力,为中国梦的实现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有坚持量的积累才能实现质的飞跃。要让“中国梦”变成现实,需要每个人把劳动当作最光荣的事业,需要每个人把智慧的源泉变成创新的动力;立足岗位,将圆梦的目标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转化为每一个劳动者一钉一锤的劳作、一砖一瓦的建设;用最美的双手,用最美的劳动,用最美的付出,将梦的基石,一点点垫起、垫实、垫高,托举起我们这个时代的“中国梦”。中国梦,劳动美,创造中国梦的劳动者最美!

2015年10月

草稿备注:

让劳动成就中国梦

只有重视劳动才能凝聚力量,只有实干才能兴邦。多少辉煌的成就,在埋头苦干中铸就;多少豪迈的跨越,在挥汗如雨中实现;多少伟大的梦想,在胼手胝足中变为现实。正是劳动,成就了一个充满活力魅力的现代中国;也正是劳动,让我们今天无比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让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成为铿锵的时代强音,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蔚然成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厦是靠一砖一瓦砌成的,人民的幸福是靠一点一滴创造得来的。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从创业之初的手提肩扛,到数控时代的电脑控制;从永不褪色的“铁人精神”,到赶超一流的“载人航天精神”;从都市快递员的忙碌身影,到互联网时代的创业创新„„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历史的辉煌;也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今天的成就。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让劳动方式不断改变、劳动内容不断丰富、劳动价值不断升华,但无论劳动形态怎样变化,伟大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价值永恒;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社会主义国家广大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不会改变。

“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使自己变得更加高尚的人,历史承认他们是伟人;那些为最大多数人们带来幸福的人,经验赞扬他们为最幸福的人。”当前,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艰巨繁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根本上靠劳动、靠劳动者创造。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挑战,始终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就能够发挥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主力军作用;始终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就能够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汇聚强大正能量。

让劳动创造成为时代强音,离不开榜样的力量:我们要大力宣传劳动模范和其他典型的先进事迹,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理念。

从1950年至2015年,中央先后召开了15次全国劳模表彰大会。60多年沧桑巨变,劳动模范始终是时代的领跑者,是引领时代奋发向上的中坚力量。今天,伟大的事业呼唤着我们,庄严的使命激励着我们。让我们更加勤奋劳动、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勇于创造,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征程上再创新的业绩,以劳动托起中国梦。

正能量像是正在闪烁的火种,在实现中国梦的舞台上跳跃,我们全体员工正用青春的力量传递着、灌溉着这粒火种。实现梦想需要正能量,共筑中国梦更需要正能量,在我们这片勤劳、勇敢、善良的沃土里,“正能量”正绽放崭新的光芒。

第9篇:专题:倡导核心价值观,传递社会正能量

苏溪镇中九年级备课组

【背景材料】

材料一:2013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观的意见》 。《意见》指出,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5年2月28日,总书记在北京会见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材料二:【感动中国】2015年2月27日,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感动中国”201 4人物评选活动揭晓。获得201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荣誉的分别是:“两弹一星”功勋于敏;国家最高科技奖的获得者师昌绪;坚持义务支教的退休外交官朱敏才和妻子孙丽娜;为南水北调做出奉献的基层干部赵久富;默默捐款不留真名的“炎黄”张纪清;和儿子同桌1 6年的陶艳波;被誉为大漠“猎鹰”的新疆特警木拉提·西日甫江;守望麻风村近40年的医生肖卿福;无微不至照顾瘫痪父亲的孝女朱晓晖;几代人接力帮助残疾邻居的陇海大院居民。此外,“感动中国”还向远赴非洲的中国埃博拉医疗队表达了致敬。

材料三:【最美少年】

◆2014年“六一”国际儿童节期间,中央文明办、教育部等联合开展“学习和争做美德少年”活动,引导未成年人学习身边榜样,传承中华美德,积极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4年10月10日,中央电视台播出“众里寻你——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公益活动颁奖典礼。生动讲述了王丹、张俊兄弟、梁蓉等10位“最美孝心少年”孝敬长辈、阳光向上、自立自强的感人事迹,通过塑造孝心少年的最美形象,充分挖掘新时期孝心少年的榜样力量。

材料四:【最美人物】近年来,中国大地涌现出许多“最美人物”,深深感动着人们,传递着一种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2014年5月31日,在江西宜春一辆公交车上,一名男子突然持刀行凶,伤及多名乘客,危急关头,宜春三中学生柳艳兵和易政勇,奋不顾身将歹徒按倒、夺下菜刀,避免了更大的伤害,两人因此身负重伤。“夺刀少年”柳艳兵获授全国首个“中华见义勇为楷模”称号。

◆2015年1月19日,广西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教师苏慧敏,在马路上推开即将被摩托车撞到的3名学生,自己却被撞飞10多米,身受重伤。她被人们称为广西版“张丽

1 莉’’。

◆“最美浙江人-2014浙江骄傲人物”评选。2014“最美宁波人”评选;宁波荣获“文明城市”四连冠。杭州公交车放火案见义勇为英雄群体。温州跳江救人女教师被追授“最美温州入”称号等。

材料五:【设立烈士纪念日,缅怀革命先烈】

◆2014年8月3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做出关于设立烈士纪念日的决定,将9月30日设立为烈士纪念日,并规定每年9月30日国家举行纪念烈士活动。

◆2014年9月30日,中国迎来首个“烈士纪念日”,党和国家领导人与首都各界代表一起,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缅怀追思。当天,全国各地举行了一系列纪念活动。

材料六:2014年,我国出境旅游首次突破1亿人次大关。近年来,关于中国式不文明旅游的消息频见报端,随地吐痰、大声喧哗、到处刻字等不文明旅游行为使中国游客给世界留下了不良印象,并间接影响了国家形象。为此,我国将从2015年开始,分级建立游客旅游不文明档案,制定并实施《游客旅游不文明记录管理办法》,与航空公司、旅行社、旅游饭店等涉旅企业联动,形成游客旅游不文明信息通机制。

【知识点链接】

1.思想道德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作用。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及重要性。

3.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

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4.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5.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敬业奉献、诚实守信、艰苦奋斗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6.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7.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做一个富有正义感的人。 8.珍爱生命,实现和延伸生命价值;维护生命健康权。

【热点问题及解答】

一、 践行核心价值观,培育社会新风尚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什么?有什么重要性?

(1)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2)重要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凝聚社会共识。

2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哪些内容?(注意与第1题的比较)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层面的取向),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怎样?

二者密不可分、有机统一。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与前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发展的原则与依据。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4.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属于什么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其中的思想道德建设)。

5.为什么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或意义)? 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培育文明道德风尚;有助于提高整个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6.怎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①加强思想道德修养。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参加精神文明创建活动。④增强社会责任感。

7.对照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青少年应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①作为学生:认真履行受教育义务,与同学、老师和谐相处,为建设良好班集体贡献力量等。②作为子女:关心孝敬长辈,自觉承担家务劳动等。③作为社会成员:诚实做人做事,遵守社会规则,自觉维护社会秩序,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等。

二、 学习先进人物,传递社会正能量

1.举办各类先进人物评选表彰活动(如“感动中国”人物,全国道德模范,最美人物)属于精神文明的哪一方面建设?它在发展先进文化中的地位怎样?

(1)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2)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3 2.为什么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①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②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培育文明道德风尚,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为现代化建设提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3.举办各类先进人物评选表彰活动(如“感动中国”人物,全国道德模范,最美人物)有什么意义?

①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②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培育文明道德风尚,弘扬社会正气,促进社会相谐稳定。③有利于增强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培养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的意识等。

4.先进人物身上集中体现了哪些优秀品质(正能量)?(根据各位先进人物的事迹介绍选用。依据:①事迹介绍,先进人物的言行。②题目的角度要求,如责任、义务、民族精神、传统美德、基本道德规范、和谐社会的特征、生命价值等)

①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精神。②热心公益、服务社会,无私奉献精神。③直面挫折,意志坚强,自强不息精神。④团结友善,助人为乐,与人为善,富有爱心和正义感。⑤强烈的社会责任感。⑥舍己救人、见义勇为、无私奉献。⑦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⑧珍爱生命,关爱他人,甘于奉献。⑨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⑩爱岗敬业、忠于职守。诚实守信。尊敬老人、孝敬父母等。

5.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角度,说说 “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的意义。

(1)有利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2)有利于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3)有利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6.“孝心少年”自觉承担对父母家人的责任,对他们个人成长有什么意义?

有利于增强责任意识和使命感,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和境界,促进健康成长; 承担责任是自尊自信的具体表现,是自立自强的必然选择,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7.孝心少年,感动你我;传递孝心,有你有我。请谈谈自己今后将以怎样的实际行动向“最美孝心少年”学习,做一个“最美少年”。

(1)增强社会责任感,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积极参加公益活动;

(2)主动关心帮助他人,看到他人有难及时伸出援手;

(3)努力学习,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团结同学;

(4)热爱关心集体,奉献集体,为集体分忧等。

8.我们青少年应怎样向先进人物学习?

①树立远大理想,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努力学习,②增强社会责任感,勇担责任,立志成才,报效祖国。③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关心他人,助人为乐,服务社会。④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努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等。

9.请你为学习先进人物宣传教育活动拟写一个活动主题。

学习先进人物,树立责任意识;学会承担责任,做负责任的公民;承担责任,无怨无悔;学英雄事迹,做英雄传人等。

10.请你为学习先进人物活动设计几种具体形式。

主题班会、报告会、图片展览、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

11.你参加了哪些学先进的实践活动?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1)活动:环保志愿者活动、慰问孤寡老人、向希望工程、地震灾区捐款等。 (2)收获:①提高了思想道德修养。②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③提高了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④养成了健康的行为习惯等。

(3)体会:如①我们的社会是互帮互助的社会,是人人相互关爱的社会。②参与学先进实践活动,既承担着社会责任,又在帮助他人,并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③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

【例题解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为切实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某校开展了一次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以下为部分图片资料: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设立的根本依据是什么?该目标设

5 计划在图2中的哪一阶段实现(填写序号)?(2分)

(2)请用一句话描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与“共同理想”之间的联系。(2分)

(3)“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一直是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社会形态。请列举20世纪 初相关史实加以佐证。(至少2条,4分)

图3:打还是不打

图4:扶还是不扶

(4)请结合图1以及所学知识,帮助图3和图4中的主人公作出正确选择并至少从两1 角度阐明理由。(6分)

(5)请你从“公民”层面任选两点,谈谈你将如何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2分

答案1.(1)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C。(2分) (2)我国现阶段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分)

(3)孙中山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思想;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并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新文化运动提出“民主、科学”等口号;等等。(4分) (4)图3:不能打。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可侵犯。图4:应该扶。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友善”,要学会与人为善,乐于助人;学会尊重和关爱他人的生命,当他人的生命遭遇困境时要伸出援助之手。(6分)

(5)爱国: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敬业:努力学习,做好本职工作;诚信:增强诚信意识,做诚信的人;友善:懂得理解与宽容,做到换位思考、与人为善。(2分)

上一篇:业务员工资下一篇:日语专业毕业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