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局免疫规划工作方案

2022-05-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方案在我们工作与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我们进一步开展工作与学习,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那么一份科学的方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卫生局免疫规划工作方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卫生局免疫规划工作方案1

各区卫生计生局、局直属各医疗卫生单位、育才卫生院:

为了解我市2016年的免疫规划工作实施情况,及时发现各区各免疫规划责任单位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下一年的免疫规划工作,我局组织人员于2015年10月19日—11月19日对全市5个区5个农场共22家免疫规划责任单位(包括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一次综合考核。现将考核情况通报如下:

一、考核方法

在每个免疫规划责任单位辖区随机抽取1个村(居)委会或农场作业区作为考核点,全市共抽取22个考核点。从抽取到的每个免疫规划责任单位考核点中随机抽查符合条件的17名儿童,其中2012年10月1日至2013年9月30日出生儿童7名,2013年10月1日至2014年9月30日出生的儿童7名,2015年出生的儿童3名。全市需抽查2012年10月1日至2013年9月30日年龄段儿童154名,2013年10月1日至2014年9月30日年龄段儿童154名,2015年出生的儿童66名,共计374名儿童。

二、考核内容

(一)根据不同的年龄段,分别考核适龄儿童的入册率、建证率,“八苗”全程合格接种率、单苗基础合格接种率、乙肝首针及时接种率,麻腮风、百白破、乙脑疫苗的加强免疫接种率。

(二)从每个考核点的接种卡上抽查3岁组儿童A+C群流脑疫苗、4岁组儿童糖丸疫苗的接种情况、从入托入学查验工作中收集到的6岁组儿童接种证上抽查白破二联和A+C流脑疫苗的接种情况。

(三)全面考评免疫规划工作资料、免疫规划档案、卡证管理、冷链运转、疫苗管理、预防接种补助经费的使用、报表的报告、预防接种查漏补种、安全注射等工作内容。

三、考核结果

(一)各免疫规划责任单位免疫接种、冷链运转、安全注射、免疫规划档案填写,报表、异常反应报告,疫苗管理、查漏补种、入托入学查验证工作等逐步规范。

(二)2012年10月1日至2013年9月30日及2013年10月1日至2014年9月30日年龄段儿童现场抽查考评结果:入册率为100%、建证率为100%、“八苗”全程合格接种率为98.70%、卡介苗接种率为100%、脊灰疫苗全程合格接种率为100%、百白破全程合格接种率为99.35%、麻疹(含麻疹成份疫苗)合格接种率为100%、麻疹(含麻疹成份疫苗)基础及时接种率为93.18%、A群流脑基础全程合格接种率为99.35%、乙肝全程合格接种率为100%、乙肝首针及时率为98.70%、乙脑基础合格接种率为100%、甲肝疫苗合格接种率为98.70%。

2015年度出生的儿童现场抽查考评结果:入册率98.48%、建证率为100%、乙肝首针及时接种率为100%。(详见附件2)

考评结果显示全市“八苗”全程合格接种率、各种疫苗单苗基础免疫、麻疹(含麻疹成份疫苗)基础免疫及时率、乙肝疫苗首针及时率、卡疤率均超过省级目标要求。

(三)在应种儿童的加强免疫接种率中,麻疹(含麻疹成份疫苗)加强接种率、麻疹(含麻疹成份疫苗)加强及时率、百白破、乙脑加强接种率均为100%,均超过到省级目标要求。

(四)“八苗”全程合格接种率、单苗合格接种率工作开展较好的单位有崖城卫生院、梅山分院、天涯区河西第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单位;较差的单位有南滨农场医院、天涯卫生院、南田农场医院。(详见附件2)

(五)综合考核评分前三名的单位为崖城卫生院、梅山分院、天涯区第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评分较低的单位为南滨农场医院、天涯卫生院、藤桥分院。(详见附件1)

四、存在主要问题

(一)规范化接种门诊建设仍滞后。一是有些单位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面积较小,陈旧老化,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滞后,如高峰分院、河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红沙社区卫生服务站、月川社区卫生服务站、大东海社区卫生服务站、南边海社区卫生服务站、鹿回头社区卫生服务站、儋州社区卫生服务站、新建社区卫生服务站、金鸡岭社区卫生服务站、南田农场医院等。二是有些预防接种门诊未设有侯种室(区)、预诊室(区)及接种室(区),预防接种门诊建设不规范,如藤桥分院、立才农场医院、高峰分院等单位。

(二)个别单位“八苗”全程合格接种率不高。如天涯卫生院、南滨农场医院等单位。(详见附件2)

(三)业务人员业务能力不足。个别单位存在免疫接种人员免疫规划专业知识及业务能力不足,对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程序把握不清,导致部分疫苗出现漏种、提前或超期接种、活疫苗接种之间时间间隔不足28天等,如天涯卫生院、南滨农场医院、吉阳卫生院、南田农场医院等单位。

(四)业务人员不足。个别单位仍存在人手不足现象,尤其是具有预防接种资格证的人员。如高峰分院、南新农场医院、藤桥分院、河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河西第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单位。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区卫计局要加强领导,进一步完善辖区免疫规划工作相关的规章制度,选派业务素质高、责任心强的工作人员来抓免疫规划工作,真正落实免疫规划责任单位一把手负责制。

(三)完善管理机制,强化责任追究。各区卫计局要建立完善基层单位免疫规划工作管理机制,强化对基层防保人员责任追究制度,细化基层防保人员绩效工资改革,坚持多劳多得,绩效工资发放向关键岗位、责任心强、工作成绩突出的防保人员倾斜。各区各单位要实行免疫规划工作奖罚制度,对责任心不强,导致免疫规划工作出现问题的单位或个人,按误事责任追究给予处罚。

(三)加强内部学习和免疫规划管理工作。各责任单位每季度要组织本单位相关人员开展一次包括《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和《市2015年免疫规划工作计划》等相关卫生法律法规和操作技能学习及考核,把握好各种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原则,利用奖惩机制提高预防接种人员的责任心。

(四)加强督导检查。各区卫计局要加强辖区免疫规划责任单位的督导检查工作,强化业务技术的指导,加强监督管理;各免疫规划责任单位要定期开展自查自纠,以便及时发现并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卫生局免疫规划工作方案2

卫生防疫站免疫规划工作科学发展观工作总结

免疫规划是一项造福子孙后代的工作,是提高人口健康素质、保持民族繁荣昌盛、搞好“两个文明”建设、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二十多年来,在各级党政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我县广大卫生防疫工作者,坚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在消灭和控制相应传染病中,已显现出免疫规划工作的良好效果。08年我县与全省同步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以来,为保证该项工作的顺利实施,我县及时制订了《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和《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民生工程工作督导方案》,以科学发展观为先导,积极探索新时期工作新模式,取得了较好工作效果。

一、加强领导,认真贯彻落实《条例》和《方案》。

我县把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作为卫生工作的重点,切实加强了领导。成立了**县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民生工程工作督导活动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活动的组织实施,以保证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各项工作落实到位,确保全县适龄儿童享受一类疫苗免费接种政策。

二、进一步加强预防接种单位管理和人员培训工作。

继续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预防接种单位认定和人员培训工作的通知》,完善接种单位资质认定工作。20xx年6月底前已认定25家预防接种单位(包括4家只接种乙肝疫苗首针和卡介苗的县级医疗卫生单位)。20xx年以来对预防接种人员进行了多次培训,今年4月15日,再次对从事免疫规划工作人员74人进行了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知识与技能培训,培训结束后进行了考试,对考核合格者发给了上岗证。

三、加大免疫规划知识的宣传。

免疫规划知识和免疫规划国家政策的宣传对免疫规划接种工作的开展十分重要。根据省、市卫生厅(局)关于开展预防接种宣传周活动的通知精神,为落实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向公众宣传国家免疫规划政策和预防接种知识,每年的4月21至25日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根据宣传主题在电视台播放了预防接种知识光碟,各预防接种门诊今年悬挂了“及时接种疫苗,人人享有健康”的宣传横幅,张贴宣传画,在街头开展了现场宣传咨询活动,发放了宣传单等。通过宣传,广泛普及了预防接种知识,提高了全社会参与国家免疫规划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了全社会参与实施国家免疫规划的氛围。

四、进一步加强冷链、疫苗和注射器使用管理。

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以后,一类疫苗的种类和注射器的种类都增加了,给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县疾控中心根据《规范》要求统一印刷了疫苗出入库登记簿、注射器出入库登记簿、冷链温度记录簿、疫苗发放登记簿、冷链设备档案记录表等,免费发放给各接种单位。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完善疫苗贮存、运输温度记录和库房管理、领发手续等冷链运转机制,实行专人负责、专帐管理和冷链专用。

五、全面加强规范化接种门诊建设和常规免疫接种工作。

我县自20xx年县疾控中心预防接种门诊率先达到a级规范化接种门诊后,20xx年至20xx年先后有12家乡级预防接种门诊通过了县卫生局b级规范化接种门诊的考核验收,实现了定时、定点、定人员为适龄儿童提供及时的免疫接种服务,确保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到目标要求。为适应扩大免疫规划接种服务的需要,县疾控中心新建设了设施和功能更为齐全规范的预防接种门诊,提高了接种服务水平。

我县20xx年通过省卫生厅“以乡(镇)为单位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90%达标”考核以后,进一步加强了常规疫苗的接种工作,巩固了90%达标的成果。近三年接种率调查显示均在95%左右。08年以来,为了确保新增的一类疫苗接种率达80%以上,各乡级接种门诊改变了以往按月接种模式,乡级实行按旬或按周接种制度,确保了适龄儿童得到及时、有效、安全的预防接种服务。

六、进一步提高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

目前,我县有21家预防接种单位,由于地域关系及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的增多,使得以往的免疫接种服务形式很难适应如今的扩大免疫规划工作。为此,我县下发了有关文件,每年开展两次以上免疫规划查漏补种工作,要求各乡结合学校查验儿童预防接种证有效开展免疫规划疫苗查漏补种工作,特别是加强新增一类疫苗和脊灰疫苗等加强免疫的查漏补种工作;加强免疫薄弱地区、流动和留守儿童的接种,并积极宣传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相关政策,进一步提高全县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

七、实行“分片包干”和督导检查制度。

为保证实现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各项目标落到实处,我县实行了“分片包干”和督导检查制度,划分了责任人和责任范围。各片责任人对责任范围内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负责,预防接种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承担的责任区域内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预防接种工作负责。每年督导检查不少于8次,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意 见,并对各次督导情况进行了全县通报。根据督导和接种率调查结果,我县原一类疫苗接种率达95%以上,新增一类疫苗接种率均达85%以上。

八、积极争取扩免经费和规范预防接种补助经费的发放。

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以后,我县一类疫苗接种100%实行了免费。但原先的二类疫苗变成了一类疫苗,各预防接种单位在经济收入方面有了大幅度的减少,为了保证我县免疫规划工作能及时有效的运转,县局及县疾控中心依据国家政策积极向县政府争取预防接种补助经费,并严格按照《预防接种补助经费使用管理办法(暂行)》的规定,制定了我县经费使用管理办法。目前,县财政已部分解决了县级免疫规划工作经费。对中央下达的每针剂3元的接种补助已按规定及时足额下拨到了各预防接种单位,以保证扩大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工作顺利开展。

九、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由于地方财力不足,免疫规划工作经费尚未全部到位。我们将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免疫规划政策经费足额到位。

2、冷链设备严重缺乏。随着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种类增加后,冷链设备显得严重缺乏,特别是县疾控中心常规冷库设备。

3、专业人员缺少。虽然各乡(镇、区、场)卫生院成立了防保站,但由于目前农村卫生院缺乏医技人员,防保站的防疫人员都是兼职,有的兼职较多,免疫接种管理工作就不能到位,影响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的有序开展。

4、随着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种类的增加,二类疫苗相对减少,农村卫生院创收的途径也相应减少,造成了工作经费的困难。

上一篇:灾后恢复重建的工作方案下一篇:地方工作评议整改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