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局医院工作方案

2022-05-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方案是对一项活动具体部署的安排和计划,那么方案的格式是什么样的呢?如何才能写好一份方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卫生局医院工作方案二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卫生局医院工作方案1

为贯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精神,落实公立医院改革各项工作任务,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全面改善我市医院服务,根据《关于印发省优质医院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体部署,紧密围绕公立医院改革各项工作任务,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维护公立医院公益性,进一步加强医院内部管理,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提高医院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改善群众看病就医体验,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二、工作目标

通过多种途径改善医院服务,全面系统推进优质医院创建工作,引导医院加强内部管理,改善医疗服务,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提高运行效率,做到“安全上更有保障,质量上更加可靠,成本上更为合理,效率上更加提高,服务上更为改善”,充分发挥公立医院公益性质,改善医疗行业形象,提高患者满意度,努力缓解我市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问题。截止到活动结束,全市力争创2所“区域优质医院”和3所“优质县医院”,以点带面,引领全市医疗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全面提升。

三、活动主题与范围

(一)活动主题

以病人为中心,保障安全,提升质量,改善服务,提高效率。

(二)活动范围

全市各级各类非营利性医院全部参加创建工作。

四、创建依据

(一)卫生部制定的各级各类医院的评审标准和省的实施细则;

(二)卫生部、省卫生厅、市卫生局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的有关文件。

五、主要内容

(一)深入开展争先创优活动。认真贯彻落实《市卫生局关于转发中共省卫生厅党组《印发<关于在全省卫生系统深入开展“创先争优、争做齐鲁先锋”活动中实行公开承诺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威卫发[2012]15号)和市卫生局《关于在全市卫生系统开展“擦亮窗口、服务百姓”活动的通知》等有关文件要求,把创建工作与创先争优活动密切结合,充分发挥医院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战斗堡垒和示范带头作用。

(二)深入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认真贯彻落实市卫生局下发的《全市卫生系统“三好一满意”活动实施方案》的各项要求,各地各单位要结合实际,客观准确、实事求是地分析当前关系群众利益和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突出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通过改善服务态度,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水平,努力做到“服务好”;通过加强质量管理,规范诊疗行为,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努力做到“质量好”;通过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弘扬高尚医德,严肃行业纪律,努力做到“医德好”;通过深入开展行风评议,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努力做到“群众满意”,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医疗服务改善带来的实惠。

(三)继续开展“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和医院评价工作。将“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督导检查、医院评价与评审紧密结合,评出一批优质医院。

1、医疗机构对照卫生部《三级综合医院评价标准(2012年版)》、《二级综合医院评价标准(2012年版)》以专科医院评价标准,积极开展自查,发现问题积极整改。力争通过创建活动,全市三级综合医院力争达到三级甲等医院标准,每个县都有一所综合医院达到二级甲等医院标准。

2、市卫生局制定完善2012年“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检查标准,并按照年度工作计划,完成对全市二级以上医院的检查工作,并启动本辖区内二级综合医院的评审评价工作。

(四)继续推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2012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安排、公立医院内部运行机制改革试点工作指导纲要各项工作要求,在试点县医院重点改革管理体制和补偿机制的同时,大力推进公立医院内部运行机制改革,在二级以上医院抓好预约诊疗服务、医院志愿者服务、优质护理服务、出院病人随访、远程医疗会诊、院务公开、新农合病人优惠、临床路径管理、规范医疗服务、绩效考核共“十项改革措施”的贯彻落实,继续推动卫生强基工程和城乡医院分工协作机制建设,切实加强内部管理,确保医疗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医疗服务,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努力完成各项改革目标任务。

(五)贯彻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工作任务。各地广泛深入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健全监督管理体系,各医疗机构建立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机制,使广大医务人员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能力得到明显提高,进一步保障群众的用药安全,控制医药费用。

六、实施步骤

(一)启动部署(2012年8月)

1、市卫生局根据省卫生厅有关要求研究制定优质医院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我市创建目标要求和工作任务。

2、各市区卫生局和市直各医院根据本实施方案,研究制定具体的工作安排。

(二)自评自建(2012年9—12月)

1、各有关医院对照本实施方案和卫生部相关标准要求,开展自评自建工作。

2、各市区卫生局组织对辖区内各医院的创建工作进行督查、评价、检查和指导。

(三)推荐遴选(2012年1月—5月)

各市区卫生局根据标准评出本辖区内的“优质县级医院”,原则上每个市区评选出1所“优质县级医院”,在此基础上推荐成绩突出的医院参评“区域优质医院”。

七、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开展优质医院创建工作是卫生行政部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重要举措,也是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各医疗机构要对此高度重视,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加强领导,认真组织,抓好各项内容和要点的落实,不断改进医院的内部管理,提高服务效率。

(二)突出重点,抓好结合。各地各单位要根据本实施方案的具体要求,按照卫生部和省卫生厅的总体要求,根据本地本单位实际,将优质医院创建活动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创先争优”活动、“三好一满意”活动、医院评审评价等有关工作紧密结合,确定本地本单位的工作重点和工作措施,创新途径和方法,创造性开展工作。既要全面完成本实施方案工作任务,又要在重点和难点工作上有所突破。

(三)加强督导,确保实效。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创建工作的督导检查,注意收集反映医疗质量、医院效率和诊疗水平的数据信息,运用信息化手段和统计学方法进行科学分析、综合比较,客观全面地评价医院工作,挖掘先进典型和事迹,及时总结推广。要通过创建工作的督导检查,引导医院在改革体制机制、完善制度规范等方面多下工夫,促进医院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可持续,全面提升医院工作水平,有效缓解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问题。

卫生局医院工作方案2

为贯彻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见和公立医院改革精神,加强县医院医疗救治能力建设,方便群众看病就医,根据《2010年省县医院能力建设项目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0年县医院能力建设项目信息化建设技术方案的通知》,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项目目标

加强县医院信息化基础建设,重点建设医院HIS、EMR、PACS、LIS系统。

二、项目内容

按照“结合实际、满足需求、统一标准、互联互通”的原则,分层次推进县医院信息化建设。逐步将医院信息系统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对接,支持日常监测信息自动采集、上报和开展远程会诊。

信息化建设资金用于HIS(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门急诊挂号系统,门诊收费系统,分诊管理系统,住院收费系统,住院病人入出转管理系统,药品管理系统(门诊、住院),输血管理系统,医疗保险及新农合系统等接口,病人咨询(触摸屏)服务系统,漏费控制系统,病案管理系统,综合查询(院长查询)子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成本核算系统,绩效考核系统,固定资产管理,设备材料管理,物资供应管理系统,医务管理系统,医疗质量管理系统,科研、科学管理系统,护理管理系统,院感、传染病管理系统等;电子病历(EMR):门诊医生工作站,输液管理系统,住院医生工作站,住院护士工作站,临床路径管理,手术安排、麻醉管理系统,重症监护管理系统,合理用药管理系统,远程会诊、远程教育对接等;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ACS):CR/DR/CT/MRI/DSA/数字胃肠,超声、心电、内镜、病理等系统;检验信息管理系统(LIS)。

三、项目实施

(一)组织机构

根据省厅项目建设要求,成立以卫生局、财政局、项目单位相应负责人组成的县人民医院信息化建设项目管理工作组,具体组成如下。

(二)资金安排

中央财政安排的130万元全部用于医院信息化建设,不足部分由医院自筹解决。

(三)招标采购

严格执行“采用分离”原则,软、硬件配置由县卫生局根据卫生部有关要求,结合医院实际,按照有关规定组织招标采购,签订合同。项目验收合格后,报省卫生厅向由省财政申请统一付款。

四、项目进度

2011年10月底成立项目建设管理工作组,制定项目实施方案;2011年11月底前县卫生局会同项目单位确定采购品目及招标要求;2011年12月底前开始招标采购,2012年2月底前完成信息系统的招标采购;2012年4月底前完成设备的安装调试及验收评估工作。

五、项目监督

(一)根据《卫生部、财政部关于下达2010年医改补助资金的通知》要求,严格按照规定的用途使用资金,确保专款专用。

(二)项目联系人与各方及时加强沟通协调,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三)项目工作完成后,及时将项目总结报卫生厅医管处,随时接受督导检查。

上一篇:农经局信息公开工作方案下一篇:野生动物违法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