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工作汇报

2022-04-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工作汇报具有重要的价值,一方面,通过撰写工作汇报,个人能对于近期工作状态和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总结、梳理,有利于接下来工作的有效开展。另一方面,工作汇报也是一次进行自我展示的机会,上级领导能通过工作汇报来发现员工的闪光点。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新型城镇化工作汇报》,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篇:新型城镇化工作汇报

**街道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汇报

今年以来,**街道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活力**、魅力山城”建设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积极构建区域经济繁荣、生态环境优美、社区服务优良、居民幸福文明、社会平安和谐的宜商、宜居、靓丽、和谐新**。突出创新项目建设,区域经济持续发展,

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坚实基础。坚持高标准引进项目的原则,科学谋划,准确定位,确定一批投资强度大、带动性强的重点项目加以推进。2012年,淄博博机福利水泥机械厂扩建项目和工业泵制造厂扩建项目竣工投产,新增销售收入8000万元、利税800万元,工业经济实现平稳运行。总投资7.2亿元的龙凤缘开发项目、李家窑老工矿区改造等6个重点服务业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立足区位优势,2012年引进招商项目7个,引进资金1.26亿元,同比增长21.8%,招商引资工作实现新突破。引进本科以上高科技人才60多人,研究开发新产品4项,发明专利申请50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完成1.2亿元,科技创新工作扎实推进。突出改造提升,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实施工矿区改造提升工程。对美琉工矿区、山东建材厂、原**电机厂工矿区、柳杭·尚都一期二期等进行整体改造。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对核桃园、税务街、凤凰园等老旧小区进行了升级改造,拆除小区内乱搭乱建,栽植各类苗木,扩大小区绿化面积,建设小游园,并为小区居民更换排污管网,安装暖气管道,对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的税务街小区居民楼外墙保温改造工程。实施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健全环境综合整治长效机制,建立起了保洁、绿化、执法检查三支队伍,全力做好卫生保洁工作。突出落实民生保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坚强支撑。以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为平台,进一步完善社区工作制度,规范工作流程,深入开展预约、上门现场咨询等服务,为居民提供了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促进了社区工作的规范化,社区服务功能不断完善。扎实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实现应保尽保,动态化管理,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认真做好卫生应急及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为社区居民免费健康查体,建立健康档案。扎实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计划生育整体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全面加强文化阵地、文化队伍、文化活动内容和方式建设,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网络日趋完善。突出固本强基维稳工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重要前提。全面启动了社区事务“网格化”管理工作模式,将辖区划分为15个二级“网格”,76个三级“网格”,建立了调委会16个,居民调解小组532个,楼宇调解员2150个,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三级网格化管理服务网络,以“网格化”的方式整合社区资源,强化综合管理。开展“查民情、听民意、解难题、促和谐”大走访活动和“万人下基层”面对面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活动,坚持矛盾纠纷“日排查、周分析、月化解”制度,完善了干部下访、领导公开接访、三级联点工作机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对安全隐患排查力度。扎实开展防火、防汛等工作,确保了安全形势的持续稳定。

第二篇:新型城镇化工作情况汇报

****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情况汇报

****区人民政府 (2014年9月24日)

根据会议安排,我简要汇报一下****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情况。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区紧紧围绕淮安苏北重要中心城市新型特色空间拓展区的定位要求,坚持城镇化和工业化同步,政府投入和市场运作并重,完善功能和改善民生并举,发展商贸和提升形象齐抓,全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城市空间提升拓展。坚持老城、东城、西城协调并进,每年投入100亿元以上、实施项目100个以上,重点实施一批基础性、功能性、民生性城市工程,形成了以淮海北路、宁连路、黄河路、长江路等为主体的八纵八横的内引外联路网格局,建成区面积扩大到34.5平方公里,城市化率达到46.5%。人居环境日趋优化。围绕放大“两河三岸”生态特色,寓爱心文化于建筑之中,先后建成东方母爱公园、爱心塔等历史人文景观,古黄河生态风光长廊基本建成,全区建成绿地面积1000万平方米,城市人均公共绿地达12.5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0.3%。镇村建设步伐加快。深入实施富民壮村强乡镇工程和镇村建设计划,着力构建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发展新格局,镇村实力、形象显著改善。2013年底,全区有8个农村乡镇财政收入超8000万元;着力培育****、****等重点特色乡镇,

- 1业,带动赵集、韩桥、吴城、码头等乡镇发展;以三树、凌桥为中心,重点发展机械电子产业,带动袁集等乡镇发展;以渔沟为中心,重点发展有色金属和机械产业,带动吴集、丁集、西宋集等乡镇发展;以老张集、棉花为中心,重点发展汽摩配等产业,带动王兴等乡镇发展。每个工业园区规划用地3000亩,一期启动1000亩,容积率1.0以上,实行区级配套、乡镇服务的管理模式。目前,园区规划全部完成,正在实施招投标程序,近期开工建设。

三是注重发挥好公共服务的带动作用。我们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积极组织实施一批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民生工程,每年将新增财力的70%以上用于改善民生。一是改善民计民生。扎实推进区域供水工程,建成淮沭河水厂一期,水质达到106项新标准,并向城区和渔沟、丁集等9个乡镇供水。近三年累计投入近400亿元,新建了农贸市场、停车场、垃圾中转站等一大批民生实事工程。不断提升城乡保障水平,公共就业服务、城市住房保障、社会养老保险、城乡低保等综合保障体系形成,城乡居民实现应保尽保。设立 “爱心****慈善救助金”,为政府救助提供了重要补充。二是加强生态建设。深入推进国家生态区创建,注重景观设计,重点打造“两河三岸”生态长廊,着力营造城水相依、绿水环绕的城乡风貌。按照量力而行、逐步到位的原则,不断加大对环境基础设施的投入,****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行,徐梅污水处理厂正在规划设计。累计建成乡镇污水处理厂20座,铺设污水管网140

- 3制订退出宅基地农民进城购房优惠政策,有序引导进城农民市民化。

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淮安苏北重要中心城市新型特色空间拓展区的定位,进一步创新思路,攻坚克难,全力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一是进一步突出规划引领,启动中心城区空间发展概念研究及重点地块城市设计工作,完善“一城五片”城乡发展规划,发挥城市和渔沟、徐溜等重点中心镇辐射带动作用,形成更加合理的生产、生活、生态布局,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布局和发展梯次。在此基础上,加快推进城镇道路、供水、污水处理、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二是进一步强化产业支撑,坚持产城融合,以高新区为龙头,大力推进5个新型工业园区建设,促进产业向城镇和工业园区集聚,积极培育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主导产业,使其成为支撑城镇发展的强大动力。三是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积极整合存量建设用地,扎实开展增减挂钩试点和土地整理工作,为城镇化和工业化提供用地空间。在做大做优政府融资平台的同时,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资源向城镇集聚。健全农村公共服务投入机制,在完善户籍改革的同时,加快与其相关的就业、就学、就医、社会保障等配套制度改革,逐步实现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切实让进城务工者在住房、子女上学等方面与城镇居民享受同等待遇。

- 5 -

第三篇:赣县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去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融入赣州中心城区为目标,以新型城镇化为统领,以项目建设为主抓手,以统筹城乡一体化为突破口,更新规划理念,创新体制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提升我县城镇化水平,着力建设实力赣县、宜居赣县、生态赣县、幸福赣县,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去年我县作为全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赣州市代表之一接受了检查,得到了省检查组的充分肯定。一年多来,我县投入城市建设资金38.5亿元(其中2011年完成15.3亿元),新增县城建成区面积4.68平方公里,达到16.3平方公里;新增城镇人口1.92万人,达到29.36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7.2%。县城框架进一步拉大,规划控制区面积达163平方公里,城市品位显著提升,功能更加完善,一座特色鲜明、充满活力、文明和谐、宜居宜业、富有魅力的客家新城正在贡江河畔崛起。

一、坚持规划调控引领,提升城市发展科学化水平。我县牢固树立规划是生产力的理念,坚持以科学规划为发展先导引领各项建设,不断提高规划管理质量和水平。一年多来,我县先后投入1800多万元高标准编制了县城空间发展概念规划、县域城乡统筹规划、县城各社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县域旅游总体规划、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等200多项规划,较好地指导了城乡各项建设。一是推行先谋后动策略。我县坚持谋划与规划相结合,“先谋后动”、“先

1 策划后规划”,引入市场理念实施规划开发的策略,将市场需求作为规划定位的首要分析工具,确保规划的市场弹性和活力。如我县在县城新区规划中,从区域发展的高度充分考虑各区域不同的地理区位、自然条件、资源禀赋、服务半径,确定其主体功能定位后,再进行形态分析、空间布局、景观营造,从而达到了以策划提升规划、以规划引领开发的目标,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规划的综合调控和引导作用;二理顺村镇管理体制机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属地管理职责,除规范了项目报建审批程序外,建立了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按照“划片分区、统筹管理”的原则,县城新设了经济开发区规划建设分局。在乡镇则撤销了原分散在各乡镇的规划管理所,重新设置了江口、大田、南塘、田村、王母渡、湖江、五云七个规划建设分局,由规划建设部门垂直管理,每个规划建设分局原则上按6-8人左右配置,村镇规划管理工作人员编制扩增到46人;三是推行规划执法网格化管理。随着我县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城区已由原来的不足8平方公里拓展至现在的16.3平方公里,增长了一倍多,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任务日益繁重,特别是受利益驱动,违法违章建设时有发生。我县将县城规划区按干部职工居住地划分责任区,使每个区域有专人值守、瞭望,发挥社区和广大居民群众监督作用,使违法违章建筑无所遁形,真正实现了群策群力、共建共管。完善城乡规划执法联动体系。整合规划、国土、城管三个部门执法力量,专职负责查违拆违工作。与去年同期相比,违法违章建设行为下降了50%。

二、坚持完善园区功能,提升城市承载能力。我县推行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战略,相互配套,相互促进。一是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按照功能混合的理念,始终坚持把工业园区作为城市的新区来打造,完善园区商贸、餐饮、休闲、医疗、学校、银行、公租房、廉租房、社区中心等配套设施,改善了园区环境,使务工人员足不出园即可满足基本的生活消费需求,有效地解决了园区企业招工难、留工难的问题。二是夯实发展平台。创新工业园区开发模式,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和三产载体建设。先后建设了鞋业产业基地、钨和稀土产业基地、食品产业基地、电子产业基地、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全民创业园等承接平台,使工业园区应为引人入城的主阵地。中瑞材料、红金稀土、赣州铝业、谱赛科、菊隆高科等一批高产值、高附加值龙头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全面提高了产业集中度和支撑力,促进了充分就业,更增强了经济发展实力。赣县经济开发区主营业务收入去年突破140亿元,今年1-7月,又达108.8亿元,列省、市县属园区前茅。

三、坚持以项目为抓手,提升城乡统筹发展能力。我县加快新型城镇化和城市建设转型发展步伐,由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向城乡统筹发展转变。按照“拉开框架、完善功能、提升品位、打造亮点”的原则,去年我县组织实施了城镇化重点项目40个大项54个子项目,完成建设投资23.2亿元。今年我县新型城镇化重点项目30项共45个子项目,项目总投资108亿元,计划完成投资28.2亿元,已完成城镇化建设投资15.3亿元。一是创新项目推进机制。 创

3 新责任落实机制。加强领导,创新城镇化建设模式,去年以来,城镇化建设由片区推进转变为由城南、城北、义源、开发区、储潭试验区等五个新区同步推进。每个项目坚持“一块牌子、一个目标、一个项目部、一支队伍、一张联系卡、一套制度”的“六个一”推进机制,将任务分解到人,兼顾日常工作和项目建设,双岗双责,一线倾斜;创新督查督办机制。成立县委、政府综合督查办,实行一周一调度,两周一会商、一日一督查、一月一通报、一个重大项目召开一次以上现场推进会,一个重大项目建立一套档案的“六个一”工作机制。为解决社会投资项目建设调度难和进展慢问题,我县建立了县领导和投资开发商定期约谈制度,及时解决项目建设存在的实际问题。狠抓项目的开工竣工,倒逼时序、限时办结,未按时完成任务的均要问责;推行一线工作机制。开展了征地拆迁项目建设百日会战,发展“5+2”、“白+黑”、“晴+雨”精神,做到“一线办公、一线协商、一线调度、一线解决问题”,四套班子领导带头现场办公,牵头单位协助施工单位倒排工期,安排技术人员全天候跟踪指导、监管项目建设,现场及时解决和处置影响施工的问题,确保了工程安全、质量和进度按计划安排有序推进;创新差异化绩效考核机制。年初即制定各单位绩效考核表,将量化评分作为绩效考核的重点内容,根据职能、侧重点不同实行个性化、差异化考核,奖惩分明。对项目建设任务未完成的单位主要领导和具体责任人,扣除其绩效考评分,取消个人评先评优,按完成任务的比例发放奖金和个人津补贴。考核成绩与单位干部职工提拔任用挂钩,未评为先进的单位,下一

4 不得提拔干部;建立标兵评选“四化”激励机制。在“四化”一线开展标兵评选,被评为标兵的,可为自己调动工作一次,或为配偶、子女安排工作,或为配偶、子女调动工作,或奖励出国考察一次,或一次性奖励2万元。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全县2010年55名“四化”建设标兵中与城市建设有关的就占一半以上,县城重点项目建设也得到迅速推进。二是探索统筹城乡新路径。我县树立“城乡统筹、全域规划”的新理念,按照“散居变聚居、管理社区化,农民变市民、保障均等化,发展互动区、产业联动化,打造综合体、城乡一体化”的基本思路和“赣江画廊、低碳新区,客家风韵、休闲福地”的定位,打破了行政区划和城乡之间的壁垒,编制了100平方公里赣州市中心城区统筹城乡发展储潭试验区总体规划和社会保障、户籍管理、农业产业化等10个配套政策,通过招商推介引入社会资金,边干边试,力争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实现试验区“规划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管理体制”六个一体化,基本建成发展更加科学、经济更加繁荣、环境更加优美、城乡更加融合、生活更加美好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区,创出一条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子。

四、坚持绿色个性化崛起,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良好的生态是江西的名片,更是绿色提款机。我县坚持以保护和建设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屏障为已任,推动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建设产业化,做大做强绿色产业。我县以创建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园为目标,大力发展生态低碳经济,打造了有色金属、食品、建材等一批循环经济示范产业园。

5 一是按照“农业+旅游”“农业+文化”的理念,建立了赣县清溪、大湖江、桃江三大现代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又节约了资源、保护了青山绿水的生态环境。二是在实施“一大四小”、园林城市创建过程中,我县紧紧围绕“打造赣州乃至全省宜居和休闲养生后花园”的定位,按照大地园林化的目标,着力推进城乡绿化、香化、彩化工程。按照适地适树原则,大力推进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及林相改造工程建设,强化全社会的绿色环保观念,切实保护和改善赣江源头水源,创建了一批生态园区、生态乡镇、生态村庄,三是绿化种植以一花为主、多花结合、四季有景、规模种植、各具特色,形成了城南樱花、湖江杜鹃、麂山红枫、白鹭梅花等特色景区,也成为了我县特色的旅游资源。特别是赣南客家名人(樱花锦绣)公园樱花怒放时节,吸引了外省及周边县市众多市民前来赏樱休闲,有力地推动了我县的经济社会发展,也成为了我县一张响当当的城市名片。四是突出建筑地域文化特色。为解决城乡千城一面,缺乏灵性与个性的问题,我县注重挖掘县域文化、生态、历史、人文、自然等特色和优势,特别是从文化张扬入手,将文化特色与产业特点、建筑个性、地形地貌相结合,按照“城建+文化,旅游+文化,生态+文化”的模式,把赣州客家文化、红色文化、佛教文化、生态文化等融入到我县的城市建设、旅游发展和项目建设中去,形成持久的生命力。如我县县城城南新区重点突出客家文化,整个3平方公里区域、5000米长贡江岸线均以客家文化为主线,由西向东、由七里古镇至鞋业总部基地,客家建筑也由具象至抽象渐变,演绎了客家文

6 化由古及今、与时俱进、生生不息的张力和亲和力,令人回味无穷、追思无限。文化与城市在这里相得益彰,文化魅力熔铸成城市之魂。

五、坚持以人为本,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以人为本是城市发展的目标,改善民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我县牢固树立关注民生就是关注发展,改善民生就是加快发展的理念,坚持规划向民生工程倾斜、新增财力向民生工程倾斜,全面推进“民生工程”建设,扎扎实实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在征地拆迁时,建立征地拆迁专项资金,在法律和政策框架内,安置补偿款可给可不给的给,可多给可少给的多给,真正做到让利于民,实现和谐征迁;在项目建设前,按照安置先行的原则,优先搞好安置区规划配套建设;在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承载能力过程中,着力提高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服务水平,新规划建设了赣县中学北校区、城关三小、四小、五小、职区园区、文体中心、第二人民医院、梅林卫生院、福利中心、环卫总站等一大批民生工程。为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我县正在以每年10万平米以上的规模大力推进廉租住房、公租房、经济适用房、棚户区改造建设,通过保障房的建设解决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让更多的引进人才和打工工人留得住、有发展。

二〇一一年八月三十一日

第四篇:新型城镇化建设汇报

心之所向,所向披靡

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

为实现“两个率先”做好规划服务工作

——****县新型城镇化建设情况汇报

2011年是****县实现“两个率先”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规划局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建设部门的具体指导下,按照年初的目标任务,以打造*****,建设****为目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完善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着力提升城市的品位和档次,为实现****的战略目标做好规划服务、当好参谋助手,积极描绘*****城市规划发展的新蓝图。

一、规划编制及经费投入情况

1、总体规划编制情况

《*****县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由*****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于*****年*****月编制完成,同年7月由*****人民政府批准实施。总体规划对*****的定位为*****城市。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办法》规定,我局于*****年3月委托*****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院对总体规划进行了实绩评估,2011年5月,*****城

市规划建设委员会对评估报告初稿进行了评审,近期内将完成评估定稿。

2、近期建设规划编制情况

《*****县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11-2015)》于2010年4月,由我局委托*****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进行编制,将*****县城市近期发展区域、发展重点、发展规模和空间布局全部作为编制内容,明确了我县城市近期的发展方向。目前,该规划已编制完成,拟于近期上报*****县人民政府及地区建设局审查。

3、控制性能详细规划编制完成情况

为更好的塑造*****良好的城市发展环境,提高城市建设品味,我局组织编制了建成区内大部分地块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一是截止目前,共计完成编制项目*****项,编制面积*****公顷,分别是《*****火车站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编制面积*****公顷;《*****县*****路以西、*****路以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编制面积*****公顷;《*****县*****路以东、*****路以西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编制面积*****公顷;《*****县*****路以东、*****路以西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编制面积*****公顷;《*****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编制面积*****公顷;《*****农产品市场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编制面积*****公顷;《*****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编制面积*****公

顷;《*****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规划编制面积*****公顷;《*****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编制面积*****公顷;《*****区控制详细规划》,规划编制面积*****公顷。二是正在编制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分别有《*****商贸物流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编制面积*****公顷,年内将编制完成。目前,全县已编制完成控规总面积*****平方公里,按照《*****县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11-2015)》中确定的近期建设用地面积*****平方公里的目标要求,实际已完成控规编制覆盖率为*****%。

4、专项规划编制情况

为有效应对*****发展环境的变化、发展机遇的显现以及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引导未来的城市发展,今年以来,我县已组织编制完成了《*****县基础设施完善“十二五”规划》、《*****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规划(2008-2020)》、《*****县城绿地系统规划》、《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县城消防专项规划(2008-2020)》、《*****县抗震防灾规划》、《*****县城供水管网专项规划》、《*****县城排水管网专项规划》、《*****县集中供热工程专项规划》、《新疆*****城市燃气规划(2008-2020)》、《*****县城市地下空间专项规划(2008-2020)》等*****项专项规划。目前,正在编制的专项规划有《*****县住房建设规划》和《*****县环卫设施规划》。

5、示范镇、村规划完成情况

目前,我县共有示范村*****个,为充分利用各自地理优势,全面发展农村经济,我局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坚持“先规划、后建设、政府推进、群众自愿、坚持标准、分步实施、逐步到位”和“改建为主、新建为辅、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坚持标准、逐步到位”的原则,以“五清五改五通”为突破口,于*****年全部完成了*****个示范村的建设规划编制工作。

二、城市特色风貌塑造及实施情况

为努力实现*****的目标,我局先后组织编制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景观规划》、《*****城市雕塑设计》、《*****商业街修建性详细规划》、《*****区规划》等具有本地特色风貌专项规划,对我县城市色彩,特色建筑、街道、绿化、水体等方面均作出了具体的控制要求。在编制完成的《*****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片区城市设计》,和正在编制中的《*****县公园景观规划》、《*****县城市主干道重要节点景观设计》中,形成了*****商业街、*****商业街、*****广场、*****广场等一批反映*****文化、经济的特色建筑及广场。

三、增强产业支撑方面

近年来,*****县经济技术开发区按照园区建设的实际,先后编制完成了《*****化工园区总体规划》、《*****化工园

区产业发展规划》、《*****化工园区环境影响评价》及园区消防、安全、地灾、水资源、压覆矿产、土地集约利用等专项评价工作。特别是经过几年来的发展,累计投入财政资金*****亿元,全部用于开发区道路、供水、排水、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一期*****平方公里基础设施配套基本完成。开发区已建成*****公里“三纵四横”的道路框架,*****公里供水管线和***公里排水管线,已建成日供水能力***万立方米的水厂一座,日供水能力*****万立方米的*****水厂建设工作已进入实施阶段。两座110KV的变电站已建成运营,一座220KV变电站于*****年底建成。完成了园区内库容*****万立方米的中水回用储存库和日处理*****万立方米的污水处理厂修建工作,从根本上解决了入区企业排污难的难题,为建设“绿色生态型开发区”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产业规划及布局上,我县经济技术开发区依托本地丰富的油气资源,按照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模式,重点发展天然气化工、稠油加工及其化工综合利用、凝析油制芳烃三大产业链,真正实现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的转换;依靠良好的区位优势,重点发展物流集散储运产业;依托当地特色农业产业资源优势,重点发展高效特色现代农副产品深加工业等惠农富农产业,依托丰富的煤炭和岩盐资源发展电力建材产业。截至目前,进驻开发区企业**家,2010年开发区实现销售收入***亿元、工业总产值*****亿元,工业增加勤劳的蜜蜂

有糖吃

值*****亿元,产业集聚效应开始显现。

第五篇:一季度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今年以来,全县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城区“10平方公里、10万人口”发展目标以及建设绿色生态、宜居宜业、健身养生的欧洲型旅游城镇发展定位,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林业立县、旅游热县、生态扬县”发展战略,着力加大城市建设投入,拉大城市发展框架,强化城镇管理,优化城市环境,城市的吸引力、承载力、扩张力、辐射力不断增强,新型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一季度,主要抓好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抓好城镇规划编制工作。一是做好县城控规编制工作。城西控规聘请深圳城市空间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编制,已拿出初步成果,并召开了初步方案汇报会向县分管领导进行了专题汇报,现设计单位正在根据汇报会反馈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城东、城南、城北控规委托浙江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现正在结合城市规划建设发展实际对规划成果进行优化调整。二是督促指导建制镇圩镇控规编制工作,扬眉、关田、长龙、过埠、铅厂等建制镇争取上半年完成控规编制或报批工作。三是做好规划审批工作。元月10日和2月23日分别召开了2011年第

一、二次规委会审批小组会,对部分建房用地规划申请和规划设计方案进行了审批。

二、扎实推进重点工程建设。一是加速拓展城市建设框架。重点抓好城北新区的开发建设,正在全力加快实施完成绕城公路、萝卜巷办公区、城北大道等工程的扫尾工作,并做好配套设施建设,通过各项工程的启动带动整个板块的组团式开发,逐步将城北新区建设成为交通便捷、功能齐全、环境优美、商贸繁荣的现代化新城区。二是加速推进旧城改造。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为重点,着手抓好了北门农贸市场搬迁、沿江路改造等工程的前期工作。三是加速打造城市节点亮点。大力推进县城周边生态住宅小区开发建设,重点抓好坪盘山生态住宅小区、云天花苑和盛世广场等工程的开工建设。

三、突出抓好村镇建设工作。 结合新农村建设工作,着力推进铅厂、关田、过埠、长龙、扬眉中心镇建设。一是大力开展圩镇建设。已着手开展了各试点圩镇环境卫生整治、街道绿化、杆线整治、立面亮化等工作;二是开展农民住宅小区建设。重点抓好农民住宅小区示范点建设,推广美观、实用、现代的新户型提高农民住宅小区品位。三是开展特色村庄规划建设。积极创新村庄整治理念,按照“一村一业、一村一景、一村一韵”思路,围绕“节能低碳”型、“文化内涵”型、“生态旅游”型等内容,打造旅游景点式村庄。

四、加大建筑市场监管力度。一是大力加强建设行业监管。突出质量保障,实行差别化管理,建立工程动态巡查机制,全面加强对建设工程尤其是住宅、大型公共建筑、建筑节能等重点领域的质量监管;狠抓安全管理,重点开展以强化大型机械管理、预防高处坠落和施工坍塌事故等为重点的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确保施工安全。二是扎实推进建筑节能工作。严格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对民用建筑、公共建筑的节能减排指标均严格按照要求落实执行。在项目设计时,明确要求业主单位推广实行各类新型轻质的建筑节能材料,并在规委会审批时把建筑节能设计列入重要审查内容。在实施中,加强配合,强化监管,严格执行项目“三同时”制度。对建筑节能不达标的,不予开工建设和验收备案。三是加强建设工程招投标监管。严格执行招标投标各项政策法规,重点加强工程标后管理,严管严查围标串标、买标卖标、挂靠转让、肢解工程、小头大尾等招投标违法违规行为,全面实行招标投标“阳光操作”,努力维护工程建设领域的市场公正。

崇义县城乡规划建设局

二0一一年三月二十三日

第六篇:新型城镇化建设汇报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为实现“两个率先”做好规划服务工作

——****县新型城镇化建设情况汇报

2011年是****县实现“两个率先”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规划局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建设部门的具体指导下,按照年初的目标任务,以打造*****,建设****为目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完善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着力提升城市的品位和档次,为实现****的战略目标做好规划服务、当好参谋助手,积极描绘*****城市规划发展的新蓝图。

一、规划编制及经费投入情况

1、总体规划编制情况

《*****县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由*****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于*****年*****月编制完成,同年7月由*****人民政府批准实施。总体规划对*****的定位为*****城市。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办法》规定,我局于*****年3月委托*****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院对总体规划进行了实绩评估,2011年5月,*****城市规划建设委员会对评估报告初稿进行了评审,近期内将完

1成评估定稿。

2、近期建设规划编制情况

《*****县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11-2015)》于2010年

4月,由我局委托*****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进行编制,

将*****县城市近期发展区域、发展重点、发展规模和空间

布局全部作为编制内容,明确了我县城市近期的发展方向。

目前,该规划已编制完成,拟于近期上报*****县人民政府

及地区建设局审查。

3、控制性能详细规划编制完成情况

为更好的塑造*****良好的城市发展环境,提高城市建

设品味,我局组织编制了建成区内大部分地块的控制性详细

规划。一是截止目前,共计完成编制项目*****项,编制面

积*****公顷,分别是《*****火车站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规划编制面积*****公顷;《*****县*****路以西、*****路

以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编制面积*****公顷;

《*****县*****路以东、*****路以西片区控制性详细规

划》,规划编制面积*****公顷;《*****县*****路以东、*****

路以西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编制面积*****公顷;

《*****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编制面积*****公顷;

《*****农产品市场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编制面积*****

公顷;《*****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编制面积*****公

顷;《*****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规划编制面积

*****公顷;《*****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编制面积*****

公顷;《*****区控制详细规划》,规划编制面积*****公顷。

二是正在编制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分别有《*****商贸物流园

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编制面积*****公顷,年内将编制

完成。目前,全县已编制完成控规总面积*****平方公里,

按照《*****县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11-2015)》中确定的

近期建设用地面积*****平方公里的目标要求,实际已完成

控规编制覆盖率为*****%。

4、专项规划编制情况

为有效应对*****发展环境的变化、发展机遇的显现以

及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引导未来的城市发展,今年以来,

我县已组织编制完成了《*****县基础设施完善“十二五”

规划》、《*****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规划(2008-2020)》、《*****

县城绿地系统规划》、《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县城消防专

项规划(2008-2020)》、《*****县抗震防灾规划》、《*****县

城供水管网专项规划》、《*****县城排水管网专项规划》、

《*****县集中供热工程专项规划》、《新疆*****城市燃气规

划(2008-2020)》、《*****县城市地下空间专项规划

(2008-2020)》等*****项专项规划。目前,正在编制的专

项规划有《*****县住房建设规划》和《*****县环卫设施规

划》。

5、示范镇、村规划完成情况

目前,我县共有示范村*****个,为充分利用各自地理

优势,全面发展农村经济,我局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

总体要求,坚持“先规划、后建设、政府推进、群众自愿、

坚持标准、分步实施、逐步到位”和“改建为主、新建为辅、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坚持标准、逐步到位”的原则,以“五

清五改五通”为突破口,于*****年全部完成了*****个示范

村的建设规划编制工作。

二、城市特色风貌塑造及实施情况

为努力实现*****的目标,我局先后组织编制了《*****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景观规划》、《*****城市雕

塑设计》、《*****商业街修建性详细规划》、《*****区规划》

等具有本地特色风貌专项规划,对我县城市色彩,特色建筑、

街道、绿化、水体等方面均作出了具体的控制要求。在编制

完成的《*****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片区城市设计》,

和正在编制中的《*****县公园景观规划》、《*****县城市主

干道重要节点景观设计》中,形成了*****商业街、*****商

业街、*****广场、*****广场等一批反映*****文化、经济

的特色建筑及广场。

三、增强产业支撑方面

近年来,*****县经济技术开发区按照园区建设的实际,

先后编制完成了《*****化工园区总体规划》、《*****化工园

区产业发展规划》、《*****化工园区环境影响评价》及园区

消防、安全、地灾、水资源、压覆矿产、土地集约利用等专

项评价工作。特别是经过几年来的发展,累计投入财政资金

*****亿元,全部用于开发区道路、供水、排水、污水处理

等基础设施建设,一期*****平方公里基础设施配套基本完

成。开发区已建成*****公里“三纵四横”的道路框架,*****

公里供水管线和***公里排水管线,已建成日供水能力***万

立方米的水厂一座,日供水能力*****万立方米的*****水厂

建设工作已进入实施阶段。两座110KV的变电站已建成运营,

一座220KV变电站于*****年底建成。完成了园区内库容

*****万立方米的中水回用储存库和日处理*****万立方米

的污水处理厂修建工作,从根本上解决了入区企业排污难的

难题,为建设“绿色生态型开发区”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产业规划及布局上,我县经济技术开发区依托本地丰

富的油气资源,按照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模式,重点发展天然

气化工、稠油加工及其化工综合利用、凝析油制芳烃三大产

业链,真正实现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的转换;依

靠良好的区位优势,重点发展物流集散储运产业;依托当地

特色农业产业资源优势,重点发展高效特色现代农副产品深

加工业等惠农富农产业,依托丰富的煤炭和岩盐资源发展电

力建材产业。截至目前,进驻开发区企业**家,2010年开发

区实现销售收入***亿元、工业总产值*****亿元,工业增加

值*****亿元,产业集聚效应开始显现。

上一篇:薪酬管理岗位工作计划下一篇:新闻工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