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红安第五集

2022-09-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铁血红安第五集

细讲弟子规第五集

细讲弟子规

第五集

蔡礼旭老师主讲 2005年02月

诸位朋友,大家好!上一节课我们提到家庭有两个很重要的主轴,一个是经济,就是物质生活;另外一个是精神生活,孩子的教育这方面。刚刚也提到现在的家庭情况都是夫妻一起赚钱,孩子大部分是留给安亲班,或者留给佣人,留给爷爷奶奶来带。人生的智慧在哪里看到?在取舍当中看到,有舍才有得。少赚些钱,多教育孩子;还是你要多赚钱,忽略孩子教育,得到的结果一定会不一样。

我们看看上一代,现在

五、六十岁的人,跟我们现在

二、三十岁的人,这两代我们来比较一下。上一代的人很有责任心,很孝顺父母。我们这一代?诸位朋友,您不要客气直接讲,有没有上一代的这些人生态度?是进步了还是退步?退步。上一代有钱还是我们这一代有钱?这一代。对!为什么有钱了反而人生的态度退步了?所以有钱不一定解决问题。

我父亲那一代,基本上都很穷,因为很穷,所以特别节俭。记得小时候在吃饭的时候,剩菜都是谁捡?都是爸爸妈妈,因为他们已经很习惯不能糟蹋食物。所以生活比较拮据,第一个养成了勤俭的习惯,第二个,生活愈困难人愈懂得感恩父母,友爱兄弟姐妹。所以我父亲那一代,他们在念书都不是父母催他们的,都是自己很积极主动,因为希望透过自己在学问上有所成就,能够往后让父母过好一点的日子。你看生活的贫穷、生活的拮据,让一个人更有志气,更有孝心。所以贫穷,我们要感谢它。

这一代因为从小生活就很优厚,要什么有什么,所以习惯挥霍,习惯花钱,又不懂孝道,又没有生活的历练、承担。所以现在我们这一代,不只自己赚的钱花掉了,还要去花谁的钱?父母的钱。你们怎么知道?很多年轻人已经喜欢消费、享受到什么程度?一个月的薪水一拿到,马上怎么样?走,我们去好好的shopping一下!可能把整个月的薪水在前面十五天就花光了,后面的日子怎么熬?后面的日子买泡面一包一包慢慢吃。然后后来撑不下去了,回去找他老爸,说:爸,我没钱了。他的爸爸很生气:「告诉你不要乱花,你都讲不听,来!要多少?」还是拿给他。所以生活的优厚,不见得能够带给你孩子正确的人生态度。

古代很多读书人看清楚这一点,在汉朝开国,刘邦打下天下分封了一百多个功臣,都有封地,给他们很多田宅。这一百多个功臣经过了一百年,汉朝的史学家突然想说:我去了解看看,这一百个功臣的后代,经过一百年后是什么样的情况?结果这个史学家非常惊讶,这一百多个功臣的后代,基本上都已经没落了,很多已经流落街头在讨饭。其中只有几个人的后代还很好,其中有一个人叫萧何,当初在分封土地的时候,萧何要了一块很贫瘠的土地。因为贫瘠的土地,你只要不耕作就没饭吃,他深谋远虑,希望他的孩子以后懂得勤劳节俭。其它分封很好的地,好吃就懒做,而且好的地你喜欢,别人也喜欢,就会引来很多人觊觎,很多人的设计陷害。所以萧何看得到,不要留钱给子孙,更重要的是要留智慧传给子孙,还有留榜样给子孙。

司马光先生曾经提过,「留钱给子孙,子孙未必能守得住;留书给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于冥冥之中留阴德,以为子孙长久之计」。《易经》有一句很重要的教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阴德一定可以庇荫后代。阴德不只在往后可以庇荫后代,当我们在行善,当我们在立身行道的过程,已经给下一代最好的身教。所以,这是有智慧的父母会这样去抉择。

好,我父亲那一代因为生活比较拮据,有五个兄弟姐妹,他们念书都不用父母推,兄弟姐妹感情都很和睦。所以只要生活过得去,好好的提升孩子的智慧、孩子的精神生活,还是可以把家庭经营好。

我们再来看,是不是一个人赚就会赚得比较少?是不是两个人赚就会赚得比较多?很多夫妻一起赚钱,但是也没剩多少钱;那边又被朋友倒了,这边又买了哪些东西又被骗了。我们要理解到财富的真正因在哪里?怎么样的人生才能得到财富?要把这个道理搞清楚,不然你可能一辈子都在赚钱,但是一辈子也没剩多少钱。

古代中国的财神是范蠡,俗名陶朱公,他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人。范蠡辅佐越王勾践,他跟文种辅佐越王勾践,然后恢复越国。后来范蠡他就跟文种说,越王勾践可以共患难,但是不可以同富贵。范蠡很会看人,所以会看人很重要,不会看人可能一辈子都会受到很不好的影响。你看,文种不会看人,他看到眼前荣华富贵就要来了,怎么可以让我现在把它放下,不愿意!后来越王勾践就赐文种自杀。范蠡带着西施就离开,到了江南一带开始做生意,从小生意开始做起。做了没多久,发了大财,范蠡马上把这些财富统统捐出去;过没有多久,过了几年他又发财了,他又把钱统统捐给这些贫穷困苦的人,之后再从小生意做起。历史上记载「三聚财,三散财」。

所以,人为什么能够有财富?真正的原因在他懂得财布施出去。范蠡这样的做法也是谨遵圣贤教诲,《大学》里面有提到「财散则人聚」,当我们把财散出去的时候,什么聚过来?所有人对你的爱戴,人心都向着你。不管你做什么生意,他们都要来给你买,要来支持你,因为你赢得的是人心。财散出去不是没有了,不能看不到就是没有,它无形当中的影响力只要遇到缘就会起现行。所以我们分析,财富有因、有缘才会结果,「因」在财布施,「缘」加上你的努力、加上贵人相助、加上机会来了,自然而然就会结财富的「果」。所以,经营家庭的财富,一定要如理如法去经营,不然你一辈子的努力到头来可能是枉然。

我的姐姐她怀孕以后,就把她的公职工作辞掉,很多的亲戚朋友都觉得怎么样?很可惜。连她的婆婆也常常跟她说:你去工作,我来帮你带孩子。但是人生有舍有得,她辞掉公职就在我们家待产,之后做月子,到之后小孩都是自己带。我姐姐辞掉工作以后,就是我姐夫一个人赚钱,但是我的姐夫愈赚愈多。为什么愈赚愈多?因为我姐夫拿给我姐姐的钱,我姐姐说,我一个人在家带孩子也没什么用,常常都会拿给我,她说你帮我拿去印印经书,做些善事。我姐姐懂得帮先生布施财,所以她的先生愈赚愈多。有一次他们夫妻一起出去买东西,刚好遇到大卖场开幕,可以抽奖,第一特奖是一台轿车,我姐姐也写了一下就把它放进去。过没多久,大卖场打电话来,他说蔡女士,你抽到了一台轿车。所以懂得布施,「命里有时终须有」,不是你很多人去赚就赚得比较多,你要懂得要种财布施的因下去。

很多朋友说:我又没钱,怎么种财布施的因?这个财绝对不是只有钱而已,财布施包含「内财」跟「外财」。我们工作很努力,这是内财,劳力,还有你的经验、你的智慧,这都属于内财布施;外财才是金钱跟财物、跟物品,这些都可以修财布施。在钱财的布施是不是捐愈多福报就愈大?不见得!我记得曾经看过一个报导,有一对农夫他们已经年纪很大了,一辈子攒了一些钱,刚好他们附近盖医院,是个很好的医院,他们夫妻两个就把一生的积蓄捐出来买了一台救护车。跟大企业家捐几十万,他们也捐几十万,哪一个福报大?农夫是把一生的积蓄都布施了,他那一分爱心可以造福多少人的生命?而企业家那几十万对他来讲只是什么?零头而已。所以福田靠心耕,福分也是由心生,当我们能够尽心尽力去布施,不管钱多少都可以种无量的福分。

古代有一位女士,刚好经过一个佛寺,她就进门很虔诚的礼佛,刚好身上只有两文钱,她就完全把它奉献出来。方丈看了很感动,亲自出来帮她念佛祈福,帮她回向。后来真的嫁到宫中去,也富贵了,拿着几千两到这个佛寺来,也是要把它布施出来。结果方丈没出来,找了他一个徒弟出来帮她念经回向。这位女士就很好奇,之前我才捐两文钱,这次拿了几千两,两文钱是方丈亲自帮我忏悔回向,可是现在捐几千两,居然只叫徒弟出来。这位女士也很有智慧,她懂得去请教,把问题搞清楚。她就主动去找方丈,询问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情况?方丈告诉她:你这两文钱是发自你的真心,所以我不出来帮你回向,对不起你;这一次你虽然拿了几千两,但是你的心已经没有像那一次这么真切,请我的徒弟就可以了。

所以一个人的福田,根源还在他的存心。我们只要有这一分心常常懂得舍财来救济他人,我们的福报点点滴滴都在积累。好,财富的问题我们有了正确的认知,就不会患得患失,看到别人赚很多钱,你的心就怎么样?就忐忑不安,不需要!我们扎扎实实修我们的财布施,自然果报就会现前。

经济面解决了,接下来教育孩子这个问题,夫妻要取得好的共识。当然教育首重以身作则,古代说的「三从四德」、「夫义妇听」,就是当丈夫的人要有恩义、要有情义、要有道义;要做到恩义、情义、道义,就能给孩子当好榜样。对自己的父母有「恩义」,孩子就懂得也要孝顺父母;对太太要有「情义」,太太跟我们一起胼手胝足,一起经营这个家庭都很不容易,要时时念着太太这个恩情。太太有一个恩情是我们这一辈子都报答不了,就是帮我们怎么样?传宗接代。这个使命很重大,不然我们自己做行不行?不行!无人可以代替,我们要感恩。所以当先生的,每次想到就是我有这个太太帮我传宗接代,当我们时时把这个恩德放在心上,夫妻会相处不好吗?不可能!然后对孩子要有「道义」,一定要把孩子教好,这是为人父母的责任跟本分。

太太要「四德」:妇德、妇言、妇功、妇容。太太要有德行,假如太太没有德行,可能嫁到人家的家里会搞得人家怎么样?鸡犬不宁。你们怎么知道?鸡犬不宁,本来家里还没事,嫁过去就搞得乱七八糟,所以「德」很重要。所以,儿子孝比不上媳妇孝,古代有说到,娶个好媳妇,家族可以旺三代;那娶一个不好的媳妇,家庭会怎么样?会败三代。所以娶妻第一个标准是什么?德行,娶妻要娶德。现在有这种认知的男士多不多?不多了。所以我们要教育孩子,以后要找对象要首重德行,要有「妇德」。

而这个妇德,自然而然妈妈的言语、行为给孩子就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我的母亲常常在说我爸爸的时候,说「你就是心肠太软」,讲了以后就说「你们全部都一样」。本来是在说我爸爸,到最后全部都被她说了,我还要补一句:那你不是也一样。我记得小时候刚好回外婆家,坐计程车回去,计程车司机技术不大好,在开一条小路的时候,一个轮胎跑到水沟里面去了。掉下去的时候因为排气管撞到了水泥就松掉,所以后半路程是这个排气管这样叩叩叩叩这样到了我外婆家。结果我母亲就把车费拿给他,额外又拿了五百块给他。

那时候我还小,当我母亲拿钱出来的这个动作,请问我妈妈有没有告诉我她在干什么?她没有,她甚至于不知道她儿子在看。但是我的大脑里面出现几排文字,就是妈妈觉得他们是劳力赚钱的人,很不容易,这个修车的费用一定会造成他家庭的负担,我们生活比较充裕,给他一些帮忙。我母亲那个动作我很感动,所以母亲一言一行给孩子都是潜移默化的影响。事后,因为我是后来在讲课当中突然回想到这一幕,我打电话给我妈妈讲这件事,她怎么样?她早就忘记这件事情,甚至于根本不知道孩子都在学习,都在感动。所以「妇德」确确实实在一言一行当中都在影响小孩。

再来,「妇言」。母亲的言语什么时候开始影响小孩?在胎教的时候。母亲的言语假如很柔和,孩子在胎中感受就很舒服;母亲假如大嗓门,假如讲话很刻薄,这个孩子从胎里面就学习。所以我们常常到一些朋友家里面去,就觉得他们家在讲话好像怎么样?好像在吵架一样,都很大声,那就是一种习惯。所以讲话太大声,讲话刻薄,你的孩子都在学习。假如我们的言语很温和,言语很能包容他人,孩子就会学到好的。我回想到,我的父母从来没有在我们小孩的面前讲过他哪个朋友的不是。这个很重要!当为人父母在孩子面前讲这个人很不好,那个人很不好,请问你的孩子学到什么?学到处处看别人不好,处处批评,会很傲慢。所以,我们言语也要谨慎。

再来,「妇功」,古代女人会织衣服,会做很多家事,这个叫「妇功」。换作现代的状况,女子还要不要去织毛衣干什么?比较不需要,因为现在纺织业比较发达了。古代跟现代整个家庭状况不一样,但是一个母亲要把家庭维系好,还是要有很多好的能力。比方说要把家里怎么样?整理干净。孩子在整齐清洁的环境当中成长,他无形当中就会觉得东西就要擦干净,东西就要摆整齐。他假如看到东西乱,他会不由自主自己动手去摆好。

除了整理家庭,还要能煮一些拿手的好菜,因为假如孩子跟先生都在外面吃,会有什么结果?都在外面吃,家庭气氛不融洽,很少聚在一起。然后常常去吃外面,外面的食物怎么样?又油又咸,所以现在什么疾病最多?心血管疾病。这个心血管疾病一位难求,你要一个病床位都要排半天。所以现在中风、心肌梗塞的人特别多。家里面假如常常煮些清淡的菜,让家里的人都很欢喜回到家里来吃。我记得小时候,还有一句很好的口号叫「爸爸回家吃晚饭」,就有很好的家庭气氛。

再来,「妇容」,女子的容貌,当然不是要涂的跟结婚当天一样。是,妇容代表很端庄、很朴素,不能生完孩子以后就自暴自弃。很多女人生完孩子,觉得我注定要像老妈子一样,所以不修边幅。很可能先生走进门吓了一跳,然后又赶快跑出去,这样就不好;要让先生看起来赏心悦目。而且你仪容端庄给谁好榜样?孩子。对,我们要看得远。所以,妇容也是很重要。

好,当先生太太都能够端正自己的品行、言行,那一定会把孩子教育好。现在说要男女平等,所以这个「四德」,女人要,男人也要!夫也要有德,夫的言也要懂得轻声细语,言语也要常常都是口吐莲花,给孩子好榜样。「夫功」,男人没本事还得了,怎么维系家庭!再来「夫容」,你当爸爸的在家里面都乱穿,那都给孩子不好影响;还有爸爸坐的时候都把脚翘到桌子上面去,这也是夫容!孩子学到什么?所以,我们要时时提醒自己给孩子好榜样,以身作则很重要。

再来教孩子要恩威并济,恩威并施,再换白话一点,就是有人要演黑脸,有人要演白脸。恩威并济,刚柔并济,中国人讲中庸之道,不能太过,也不能不及。假如今天只有恩,对孩子好得不得了,他会怎么样?他不怕父母,会骑到父母头上去。假如只有威,对孩子都很凶,孩子跟我们就有距离感。所以,恩威要掌握好。

刚好我的小外甥,他做月子,还有很多时间都在我们家,我的姐夫工作比较忙。在我们家的时候,我也身负教育这个外甥的责任。你看我适合演黑脸还是白脸?你们觉得呢?黑脸!怎么一眼就把我看穿了。我记得我第一年教书,有一次学生不守规矩,我训斥了他们一顿。从二楼走到一楼进办公室,全校的同仁都看着我,说:你还会发脾气?他们都很惊讶。其实该发的时候假如不发,就不能把学生教好,我们发脾气是要让孩子警觉到,以后不能再犯这个过失。人生如戏,该怎么演就要演得像样。所以,我对我这个外甥我就是黑脸,他妈妈是白脸,黑脸跟白脸一定要配合得好。

我记得也是在前几年,刚好也是过年前夕,在我们家吃饭,这个小朋友他刚好拿筷子就拿在下面夹菜的地方。我就跟他讲,说:伟伟,这样拿会有细菌,你拿筷子一定要拿在上面。他看着我,又往下一抓,我很有耐心,我说:这样拿会有细菌,所以你应该拿上来。他又看看我,他虽然没有讲话,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他说我看看你的底限到哪里?很多小孩会看父母的底限,当他超越你的底限,他就对你可以予取予求,你就会节节败退,他就可以用情绪来威胁你。我看他劝了三次没有用,我马上把他抱起来,往我的房间走。为什么要往房间走?要把他所有的援兵都截断,他才会知道大事不妙。我就把他抱起来,我妈妈马上说:都快过年了,就别打了!要不要打?哪有过年犯错就不用处罚,那孩子他根本就不知道规则在哪儿!

现在很多的家长,逢礼拜

六、礼拜天就可以睡到中午,有没有这种情况?他五天正常,礼拜

六、礼拜天不正常,他的生活就乱了、就没规律了。所以现在礼拜一上学的时候,学生的表情都怎么样?懒洋洋的。所以,规定的规则不能因为任何情况而改变,不然孩子一定会好逸恶劳,一定会往玩乐的方向去走,而不遵守规则。我都跟我姐姐交代,你纵使带他出去爬山,出去玩几天,每天一定要固定把该背的经典怎么样?要背好。所以孩子的心中会了解到,不管在家或在外,自己学习的作业都要怎么样?做到。当你的原则愈明确,他就觉得这是他的本分,他就不会侥幸,他就不会在那里:妈,今天就算了!在那里讲好话给你听。这个原理原则一定要抓稳。

当我把他抱进房间里面,其实那个时候最重要的是要让他知道自己错了,是不是我们喜欢处罚小孩?不是!我就告诉他:你再哭没关系,你哭得得愈大声,舅舅就处罚的愈重。结果你这么一讲,他会怎么样?他会哭愈大声,你就马上打他一下。其实他那时候还包尿布,根本不会痛,只是你那种气势把他怎么样?震住了。你就告诉他,情绪绝对不可能达到你的目的,今天你再怎么哭都没有用。当你很坚定的时候,他一听,他这样的方法绝对不能够达到他的目的,他就不哭了。当他不哭了,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告诉他,把道理跟他讲清楚,「舅舅这样教你是为你好,你应该接受长辈的教诲」。就开始从很凶变怎么样?变得很慈祥。跟他讲完以后,我就出来了。

黑脸演完了,谁要上演?白脸要上演,所以我姐姐就走过来。一走进来,那个孩子马上到她前面来,就抱着她撒娇。我姐姐马上把他抓起来,说:你刚刚犯了什么错?自己讲!孩子不讲,又抱过来,她还是很坚持,对着她儿子说:刚刚犯了什么错?自己讲!要让他记忆当中不是停留在舅舅处罚他,而是要停留在哪?自己犯了什么过失。讲完以后,我姐姐就跟外甥讲:去跟舅舅道歉。还要他来跟我道歉,这就是把机会教育做了很好的结束。很多父母教孩子只是处罚完,情绪发泄完,都没有做收尾的动作,所以孩子的记忆当中就觉得我爸爸的脾气很不好,我妈妈的脾气很不好。所以恩威并济,黑白脸的搭配要谨慎。

现在黑脸有没有人在演?现在的父亲愿不愿意演黑脸?不愿意!为什么现在父亲不愿意演黑脸?因为他们工作很忙,觉得对孩子怎么样?愧疚。难得跟孩子相处,都希望看到孩子的笑脸,所以他们每次回家就拿着什么?礼物、玩具。不只没有演黑脸,都演白脸,然后孩子一跑过来:爸爸你真好!赶快把玩具拿走。一而再,再而三都是这样子拿礼物给孩子,过了两三个月,这个孩子冲过来,「爸爸」,他不是看着你,都看什么?看礼物,拿了就走了。突然有一天你回来没有拿礼物,他说爸爸,你怎么这样就回来了。所以不能用物质去建立父子关系,这样很不好,应该用你的爱心跟关怀去建立父子关系。

父亲不演黑脸,谁来演?母亲演。女人天性就比较有爱心,对孩子都很关怀,所以她们演白脸是最自然的。现在不只要演白脸又要演什么?黑脸,很多女性跟孩子扮完黑脸,自己心里面会觉得很难受。这一头要演黑脸,可能一下子又要变成白脸,好不好演?不好演。脾气刚发完,又要对孩子很慈爱,所以现在女人最严重的病是什么?叫内分泌失调,是不是?常常要演黑脸,一下子又要转成白脸,对她的身心负担很大。所以还是先生,因为男属刚,女属柔,还是先生演黑脸,这样子孩子才不容易造次。我们记得小时候,只要父亲的眼睛瞪我们一下,我们马上就会懂得收敛。

我常常会建议现在的父亲,因为工作比较忙,建议他们其实陪孩子的时间并不是一定要很长。不是要很长孩子才会觉得你很关怀他,最重要是你有没有这一颗心。假如你每天拿出十分钟,这十分钟,大哥大要怎么样?要关掉。这一段时间就是你跟你的孩子相处的时间,你就把圣贤书拿出来,把《德育故事》拿出来,每天给他讲两则。你持续不断这样做,孩子会觉得你很在乎他,他听完故事,到学校去他会跟同学讲:我爸爸每天都给我讲两个故事。那同学会怎么样?投以羡慕的眼光,然后他会说「来,我告诉你们这两个故事」,同时训练他如何把这些圣贤的故事跟人家分享。所以,最重要的是你有这颗心。好,这是能把孩子教育好。

刚刚我们提到五伦关系,就是夫妇关系最重要,夫妇正,五伦就正。所以「一门深入」,这一门掌握了道德的纲领,而《弟子规》就掌握了道德的纲领,所以我们学习先从《弟子规》这一门去深入。如何深入?深入要做到「解行相应」,理解之后,一定要去落实。你去力行就会帮你更体会到圣贤道理,体会得愈深解得就愈深,解得愈深你行得就愈扎实;解帮助行,行又帮助解。所以,我们学一句一定要懂得赶快去力行。「长时熏修」,长时是指时时刻刻。我常常会跟很多朋友讲,只要你持续不断,每天早晚把《弟子规》念一遍,保证三个月以后,你会觉得道德、学问有很大的进步,三个月。这一帖药目前吃的人效果都很好,你们要不要吃吃看?

我在海口的时候,有一个老师真正做到了,这个老师第一次来上课的时候,我印象很深,是去年的元宵节。他听课的时候目不转睛,我在讲很多圣哲的故事,他都会振笔疾书把它记下来。他学了三个多月,就走向前来跟我说,他说:蔡老师,这么好的圣贤教诲,不能只有我的家庭得利益,我希望回到我自己的故乡去教《弟子规》。他因为有立志,他因为长时不间断,早晚念一遍,所以提升得特别快。早上念的时候,提醒自己,今天要做到《弟子规》当中的这些教诲;晚上念的时候,我们反省一下,今天哪些做到了,给自己一些鼓励;哪些没做到,要更加警惕,后不再造,后不再犯。这样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可以长期熏修。

而修是修正。在想法、看法、说法、做法当中时时提醒自己去修正。修正往往都是在你面对与人相交往当中就要去修正,不能错了时候再来修正。有一位朋友他就跟我分享,他说他最难修正的就是「人有短,切莫揭」,因为几十年来说长道短习惯了,所以他也是很用功,早晚念一遍。结果每次当他要说长道短的时候,突然《弟子规》这句经文就怎么样?就出现了。这一句「人有短,切莫揭」就进了他的大脑,他的嘴巴马上怎么样?盖住了。这叫历事 炼心,经历这些事情,不断的在自己的想法、看法修正,在说法、做法当中去修正。

我们提到了整个学习的态度,包含第一个要立志;第二个要力行;第三个学习的次序很重要,一定要先长道德的根基,再来读其它的经典;第四个,学习的方法要能一门深入,长时熏习。

我们有了正确的态度,接下来我们要进入《弟子规》的学习。学《弟子规》,一般的人听到「弟子」,他会有错误的认知,觉得是谁学的?小孩学的。其实这个「弟子」不是指小孩,弟子是指圣贤人的学生都叫弟子。「规」也是会意字,左边一个「夫」,右边一个「见」,叫大丈夫的见解。当然大丈夫的见解一定是随顺圣贤教诲,也就是人生的真理,来做事、来处事待人。《弟子规》我们来学才能把孩子教好,「教儿教女先教己」,要把儿女教好,首先要提升自己,自己先学好,这样才能够当好身教的工作。

我们翻到六十页,我们先把「总叙」一起念一遍: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诸位朋友,假如你回去坐在书桌上读得这么有精神,一定会让你的孩子对你怎么样?肃然起敬。你的好学会感动孩子。我们这一节课先上到这边。谢谢。 细讲弟子规 第五集

蔡礼旭老师主讲 2005年02月

诸位朋友,大家好!上一节课我们提到家庭有两个很重要的主轴,一个是经济,就是物质生活;另外一个是精神生活,孩子的教育这方面。刚刚也提到现在的家庭情况都是夫妻一起赚钱,孩子大部分是留给安亲班,或者留给佣人,留给爷爷奶奶来带。人生的智慧在哪里看到?在取舍当中看到,有舍才有得。少赚些钱,多教育孩子;还是你要多赚钱,忽略孩子教育,得到的结果一定会不一样。

我们看看上一代,现在

五、六十岁的人,跟我们现在

二、三十岁的人,这两代我们来比较一下。上一代的人很有责任心,很孝顺父母。我们这一代?诸位朋友,您不要客气直接讲,有没有上一代的这些人生态度?是进步了还是退步?退步。上一代有钱还是我们这一代有钱?这一代。对!为什么有钱了反而人生的态度退步了?所以有钱不一定解决问题。

我父亲那一代,基本上都很穷,因为很穷,所以特别节俭。记得小时候在吃饭的时候,剩菜都是谁捡?都是爸爸妈妈,因为他们已经很习惯不能糟蹋食物。所以生活比较拮据,第一个养成了勤俭的习惯,第二个,生活愈困难人愈懂得感恩父母,友爱兄弟姐妹。所以我父亲那一代,他们在念书都不是父母催他们的,都是自己很积极主动,因为希望透过自己在学问上有所成就,能够往后让父母过好一点的日子。你看生活的贫穷、生活的拮据,让一个人更有志气,更有孝心。所以贫穷,我们要感谢它。

这一代因为从小生活就很优厚,要什么有什么,所以习惯挥霍,习惯花钱,又不懂孝道,又没有生活的历练、承担。所以现在我们这一代,不只自己赚的钱花掉了,还要去花谁的钱?父母的钱。你们怎么知道?很多年轻人已经喜欢消费、享受到什么程度?一个月的薪水一拿到,马上怎么样?走,我们去好好的shopping一下!可能把整个月的薪水在前面十五天就花光了,后面的日子怎么熬?后面的日子买泡面一包一包慢慢吃。然后后来撑不下去了,回去找他老爸,说:爸,我没钱了。他的爸爸很生气:「告诉你不要乱花,你都讲不听,来!要多少?」还是拿给他。所以生活的优厚,不见得能够带给你孩子正确的人生态度。

古代很多读书人看清楚这一点,在汉朝开国,刘邦打下天下分封了一百多个功臣,都有封地,给他们很多田宅。这一百多个功臣经过了一百年,汉朝的史学家突然想说:我去了解看看,这一百个功臣的后代,经过一百年后是什么样的情况?结果这个史学家非常惊讶,这一百多个功臣的后代,基本上都已经没落了,很多已经流落街头在讨饭。其中只有几个人的后代还很好,其中有一个人叫萧何,当初在分封土地的时候,萧何要了一块很贫瘠的土地。因为贫瘠的土地,你只要不耕作就没饭吃,他深谋远虑,希望他的孩子以后懂得勤劳节俭。其它分封很好的地,好吃就懒做,而且好的地你喜欢,别人也喜欢,就会引来很多人觊觎,很多人的设计陷害。所以萧何看得到,不要留钱给子孙,更重要的是要留智慧传给子孙,还有留榜样给子孙。

司马光先生曾经提过,「留钱给子孙,子孙未必能守得住;留书给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于冥冥之中留阴德,以为子孙长久之计」。《易经》有一句很重要的教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阴德一定可以庇荫后代。阴德不只在往后可以庇荫后代,当我们在行善,当我们在立身行道的过程,已经给下一代最好的身教。所以,这是有智慧的父母会这样去抉择。

好,我父亲那一代因为生活比较拮据,有五个兄弟姐妹,他们念书都不用父母推,兄弟姐妹感情都很和睦。所以只要生活过得去,好好的提升孩子的智慧、孩子的精神生活,还是可以把家庭经营好。

我们再来看,是不是一个人赚就会赚得比较少?是不是两个人赚就会赚得比较多?很多夫妻一起赚钱,但是也没剩多少钱;那边又被朋友倒了,这边又买了哪些东西又被骗了。我们要理解到财富的真正因在哪里?怎么样的人生才能得到财富?要把这个道理搞清楚,不然你可能一辈子都在赚钱,但是一辈子也没剩多少钱。

古代中国的财神是范蠡,俗名陶朱公,他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人。范蠡辅佐越王勾践,他跟文种辅佐越王勾践,然后恢复越国。后来范蠡他就跟文种说,越王勾践可以共患难,但是不可以同富贵。范蠡很会看人,所以会看人很重要,不会看人可能一辈子都会受到很不好的影响。你看,文种不会看人,他看到眼前荣华富贵就要来了,怎么可以让我现在把它放下,不愿意!后来越王勾践就赐文种自杀。范蠡带着西施就离开,到了江南一带开始做生意,从小生意开始做起。做了没多久,发了大财,范蠡马上把这些财富统统捐出去;过没有多久,过了几年他又发财了,他又把钱统统捐给这些贫穷困苦的人,之后再从小生意做起。历史上记载「三聚财,三散财」。

所以,人为什么能够有财富?真正的原因在他懂得财布施出去。范蠡这样的做法也是谨遵圣贤教诲,《大学》里面有提到「财散则人聚」,当我们把财散出去的时候,什么聚过来?所有人对你的爱戴,人心都向着你。不管你做什么生意,他们都要来给你买,要来支持你,因为你赢得的是人心。财散出去不是没有了,不能看不到就是没有,它无形当中的影响力只要遇到缘就会起现行。所以我们分析,财富有因、有缘才会结果,「因」在财布施,「缘」加上你的努力、加上贵人相助、加上机会来了,自然而然就会结财富的「果」。所以,经营家庭的财富,一定要如理如法去经营,不然你一辈子的努力到头来可能是枉然。

我的姐姐她怀孕以后,就把她的公职工作辞掉,很多的亲戚朋友都觉得怎么样?很可惜。连她的婆婆也常常跟她说:你去工作,我来帮你带孩子。但是人生有舍有得,她辞掉公职就在我们家待产,之后做月子,到之后小孩都是自己带。我姐姐辞掉工作以后,就是我姐夫一个人赚钱,但是我的姐夫愈赚愈多。为什么愈赚愈多?因为我姐夫拿给我姐姐的钱,我姐姐说,我一个人在家带孩子也没什么用,常常都会拿给我,她说你帮我拿去印印经书,做些善事。我姐姐懂得帮先生布施财,所以她的先生愈赚愈多。有一次他们夫妻一起出去买东西,刚好遇到大卖场开幕,可以抽奖,第一特奖是一台轿车,我姐姐也写了一下就把它放进去。过没多久,大卖场打电话来,他说蔡女士,你抽到了一台轿车。所以懂得布施,「命里有时终须有」,不是你很多人去赚就赚得比较多,你要懂得要种财布施的因下去。

很多朋友说:我又没钱,怎么种财布施的因?这个财绝对不是只有钱而已,财布施包含「内财」跟「外财」。我们工作很努力,这是内财,劳力,还有你的经验、你的智慧,这都属于内财布施;外财才是金钱跟财物、跟物品,这些都可以修财布施。在钱财的布施是不是捐愈多福报就愈大?不见得!我记得曾经看过一个报导,有一对农夫他们已经年纪很大了,一辈子攒了一些钱,刚好他们附近盖医院,是个很好的医院,他们夫妻两个就把一生的积蓄捐出来买了一台救护车。跟大企业家捐几十万,他们也捐几十万,哪一个福报大?农夫是把一生的积蓄都布施了,他那一分爱心可以造福多少人的生命?而企业家那几十万对他来讲只是什么?零头而已。所以福田靠心耕,福分也是由心生,当我们能够尽心尽力去布施,不管钱多少都可以种无量的福分。

古代有一位女士,刚好经过一个佛寺,她就进门很虔诚的礼佛,刚好身上只有两文钱,她就完全把它奉献出来。方丈看了很感动,亲自出来帮她念佛祈福,帮她回向。后来真的嫁到宫中去,也富贵了,拿着几千两到这个佛寺来,也是要把它布施出来。结果方丈没出来,找了他一个徒弟出来帮她念经回向。这位女士就很好奇,之前我才捐两文钱,这次拿了几千两,两文钱是方丈亲自帮我忏悔回向,可是现在捐几千两,居然只叫徒弟出来。这位女士也很有智慧,她懂得去请教,把问题搞清楚。她就主动去找方丈,询问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情况?方丈告诉她:你这两文钱是发自你的真心,所以我不出来帮你回向,对不起你;这一次你虽然拿了几千两,但是你的心已经没有像那一次这么真切,请我的徒弟就可以了。

所以一个人的福田,根源还在他的存心。我们只要有这一分心常常懂得舍财来救济他人,我们的福报点点滴滴都在积累。好,财富的问题我们有了正确的认知,就不会患得患失,看到别人赚很多钱,你的心就怎么样?就忐忑不安,不需要!我们扎扎实实修我们的财布施,自然果报就会现前。

经济面解决了,接下来教育孩子这个问题,夫妻要取得好的共识。当然教育首重以身作则,古代说的「三从四德」、「夫义妇听」,就是当丈夫的人要有恩义、要有情义、要有道义;要做到恩义、情义、道义,就能给孩子当好榜样。对自己的父母有「恩义」,孩子就懂得也要孝顺父母;对太太要有「情义」,太太跟我们一起胼手胝足,一起经营这个家庭都很不容易,要时时念着太太这个恩情。太太有一个恩情是我们这一辈子都报答不了,就是帮我们怎么样?传宗接代。这个使命很重大,不然我们自己做行不行?不行!无人可以代替,我们要感恩。所以当先生的,每次想到就是我有这个太太帮我传宗接代,当我们时时把这个恩德放在心上,夫妻会相处不好吗?不可能!然后对孩子要有「道义」,一定要把孩子教好,这是为人父母的责任跟本分。

太太要「四德」:妇德、妇言、妇功、妇容。太太要有德行,假如太太没有德行,可能嫁到人家的家里会搞得人家怎么样?鸡犬不宁。你们怎么知道?鸡犬不宁,本来家里还没事,嫁过去就搞得乱七八糟,所以「德」很重要。所以,儿子孝比不上媳妇孝,古代有说到,娶个好媳妇,家族可以旺三代;那娶一个不好的媳妇,家庭会怎么样?会败三代。所以娶妻第一个标准是什么?德行,娶妻要娶德。现在有这种认知的男士多不多?不多了。所以我们要教育孩子,以后要找对象要首重德行,要有「妇德」。

而这个妇德,自然而然妈妈的言语、行为给孩子就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我的母亲常常在说我爸爸的时候,说「你就是心肠太软」,讲了以后就说「你们全部都一样」。本来是在说我爸爸,到最后全部都被她说了,我还要补一句:那你不是也一样。我记得小时候刚好回外婆家,坐计程车回去,计程车司机技术不大好,在开一条小路的时候,一个轮胎跑到水沟里面去了。掉下去的时候因为排气管撞到了水泥就松掉,所以后半路程是这个排气管这样叩叩叩叩这样到了我外婆家。结果我母亲就把车费拿给他,额外又拿了五百块给他。

那时候我还小,当我母亲拿钱出来的这个动作,请问我妈妈有没有告诉我她在干什么?她没有,她甚至于不知道她儿子在看。但是我的大脑里面出现几排文字,就是妈妈觉得他们是劳力赚钱的人,很不容易,这个修车的费用一定会造成他家庭的负担,我们生活比较充裕,给他一些帮忙。我母亲那个动作我很感动,所以母亲一言一行给孩子都是潜移默化的影响。事后,因为我是后来在讲课当中突然回想到这一幕,我打电话给我妈妈讲这件事,她怎么样?她早就忘记这件事情,甚至于根本不知道孩子都在学习,都在感动。所以「妇德」确确实实在一言一行当中都在影响小孩。

再来,「妇言」。母亲的言语什么时候开始影响小孩?在胎教的时候。母亲的言语假如很柔和,孩子在胎中感受就很舒服;母亲假如大嗓门,假如讲话很刻薄,这个孩子从胎里面就学习。所以我们常常到一些朋友家里面去,就觉得他们家在讲话好像怎么样?好像在吵架一样,都很大声,那就是一种习惯。所以讲话太大声,讲话刻薄,你的孩子都在学习。假如我们的言语很温和,言语很能包容他人,孩子就会学到好的。我回想到,我的父母从来没有在我们小孩的面前讲过他哪个朋友的不是。这个很重要!当为人父母在孩子面前讲这个人很不好,那个人很不好,请问你的孩子学到什么?学到处处看别人不好,处处批评,会很傲慢。所以,我们言语也要谨慎。

再来,「妇功」,古代女人会织衣服,会做很多家事,这个叫「妇功」。换作现代的状况,女子还要不要去织毛衣干什么?比较不需要,因为现在纺织业比较发达了。古代跟现代整个家庭状况不一样,但是一个母亲要把家庭维系好,还是要有很多好的能力。比方说要把家里怎么样?整理干净。孩子在整齐清洁的环境当中成长,他无形当中就会觉得东西就要擦干净,东西就要摆整齐。他假如看到东西乱,他会不由自主自己动手去摆好。

除了整理家庭,还要能煮一些拿手的好菜,因为假如孩子跟先生都在外面吃,会有什么结果?都在外面吃,家庭气氛不融洽,很少聚在一起。然后常常去吃外面,外面的食物怎么样?又油又咸,所以现在什么疾病最多?心血管疾病。这个心血管疾病一位难求,你要一个病床位都要排半天。所以现在中风、心肌梗塞的人特别多。家里面假如常常煮些清淡的菜,让家里的人都很欢喜回到家里来吃。我记得小时候,还有一句很好的口号叫「爸爸回家吃晚饭」,就有很好的家庭气氛。

再来,「妇容」,女子的容貌,当然不是要涂的跟结婚当天一样。是,妇容代表很端庄、很朴素,不能生完孩子以后就自暴自弃。很多女人生完孩子,觉得我注定要像老妈子一样,所以不修边幅。很可能先生走进门吓了一跳,然后又赶快跑出去,这样就不好;要让先生看起来赏心悦目。而且你仪容端庄给谁好榜样?孩子。对,我们要看得远。所以,妇容也是很重要。

好,当先生太太都能够端正自己的品行、言行,那一定会把孩子教育好。现在说要男女平等,所以这个「四德」,女人要,男人也要!夫也要有德,夫的言也要懂得轻声细语,言语也要常常都是口吐莲花,给孩子好榜样。「夫功」,男人没本事还得了,怎么维系家庭!再来「夫容」,你当爸爸的在家里面都乱穿,那都给孩子不好影响;还有爸爸坐的时候都把脚翘到桌子上面去,这也是夫容!孩子学到什么?所以,我们要时时提醒自己给孩子好榜样,以身作则很重要。

再来教孩子要恩威并济,恩威并施,再换白话一点,就是有人要演黑脸,有人要演白脸。恩威并济,刚柔并济,中国人讲中庸之道,不能太过,也不能不及。假如今天只有恩,对孩子好得不得了,他会怎么样?他不怕父母,会骑到父母头上去。假如只有威,对孩子都很凶,孩子跟我们就有距离感。所以,恩威要掌握好。

刚好我的小外甥,他做月子,还有很多时间都在我们家,我的姐夫工作比较忙。在我们家的时候,我也身负教育这个外甥的责任。你看我适合演黑脸还是白脸?你们觉得呢?黑脸!怎么一眼就把我看穿了。我记得我第一年教书,有一次学生不守规矩,我训斥了他们一顿。从二楼走到一楼进办公室,全校的同仁都看着我,说:你还会发脾气?他们都很惊讶。其实该发的时候假如不发,就不能把学生教好,我们发脾气是要让孩子警觉到,以后不能再犯这个过失。人生如戏,该怎么演就要演得像样。所以,我对我这个外甥我就是黑脸,他妈妈是白脸,黑脸跟白脸一定要配合得好。

我记得也是在前几年,刚好也是过年前夕,在我们家吃饭,这个小朋友他刚好拿筷子就拿在下面夹菜的地方。我就跟他讲,说:伟伟,这样拿会有细菌,你拿筷子一定要拿在上面。他看着我,又往下一抓,我很有耐心,我说:这样拿会有细菌,所以你应该拿上来。他又看看我,他虽然没有讲话,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他说我看看你的底限到哪里?很多小孩会看父母的底限,当他超越你的底限,他就对你可以予取予求,你就会节节败退,他就可以用情绪来威胁你。我看他劝了三次没有用,我马上把他抱起来,往我的房间走。为什么要往房间走?要把他所有的援兵都截断,他才会知道大事不妙。我就把他抱起来,我妈妈马上说:都快过年了,就别打了!要不要打?哪有过年犯错就不用处罚,那孩子他根本就不知道规则在哪儿!

现在很多的家长,逢礼拜

六、礼拜天就可以睡到中午,有没有这种情况?他五天正常,礼拜

六、礼拜天不正常,他的生活就乱了、就没规律了。所以现在礼拜一上学的时候,学生的表情都怎么样?懒洋洋的。所以,规定的规则不能因为任何情况而改变,不然孩子一定会好逸恶劳,一定会往玩乐的方向去走,而不遵守规则。我都跟我姐姐交代,你纵使带他出去爬山,出去玩几天,每天一定要固定把该背的经典怎么样?要背好。所以孩子的心中会了解到,不管在家或在外,自己学习的作业都要怎么样?做到。当你的原则愈明确,他就觉得这是他的本分,他就不会侥幸,他就不会在那里:妈,今天就算了!在那里讲好话给你听。这个原理原则一定要抓稳。

当我把他抱进房间里面,其实那个时候最重要的是要让他知道自己错了,是不是我们喜欢处罚小孩?不是!我就告诉他:你再哭没关系,你哭得得愈大声,舅舅就处罚的愈重。结果你这么一讲,他会怎么样?他会哭愈大声,你就马上打他一下。其实他那时候还包尿布,根本不会痛,只是你那种气势把他怎么样?震住了。你就告诉他,情绪绝对不可能达到你的目的,今天你再怎么哭都没有用。当你很坚定的时候,他一听,他这样的方法绝对不能够达到他的目的,他就不哭了。当他不哭了,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告诉他,把道理跟他讲清楚,「舅舅这样教你是为你好,你应该接受长辈的教诲」。就开始从很凶变怎么样?变得很慈祥。跟他讲完以后,我就出来了。

黑脸演完了,谁要上演?白脸要上演,所以我姐姐就走过来。一走进来,那个孩子马上到她前面来,就抱着她撒娇。我姐姐马上把他抓起来,说:你刚刚犯了什么错?自己讲!孩子不讲,又抱过来,她还是很坚持,对着她儿子说:刚刚犯了什么错?自己讲!要让他记忆当中不是停留在舅舅处罚他,而是要停留在哪?自己犯了什么过失。讲完以后,我姐姐就跟外甥讲:去跟舅舅道歉。还要他来跟我道歉,这就是把机会教育做了很好的结束。很多父母教孩子只是处罚完,情绪发泄完,都没有做收尾的动作,所以孩子的记忆当中就觉得我爸爸的脾气很不好,我妈妈的脾气很不好。所以恩威并济,黑白脸的搭配要谨慎。

现在黑脸有没有人在演?现在的父亲愿不愿意演黑脸?不愿意!为什么现在父亲不愿意演黑脸?因为他们工作很忙,觉得对孩子怎么样?愧疚。难得跟孩子相处,都希望看到孩子的笑脸,所以他们每次回家就拿着什么?礼物、玩具。不只没有演黑脸,都演白脸,然后孩子一跑过来:爸爸你真好!赶快把玩具拿走。一而再,再而三都是这样子拿礼物给孩子,过了两三个月,这个孩子冲过来,「爸爸」,他不是看着你,都看什么?看礼物,拿了就走了。突然有一天你回来没有拿礼物,他说爸爸,你怎么这样就回来了。所以不能用物质去建立父子关系,这样很不好,应该用你的爱心跟关怀去建立父子关系。

父亲不演黑脸,谁来演?母亲演。女人天性就比较有爱心,对孩子都很关怀,所以她们演白脸是最自然的。现在不只要演白脸又要演什么?黑脸,很多女性跟孩子扮完黑脸,自己心里面会觉得很难受。这一头要演黑脸,可能一下子又要变成白脸,好不好演?不好演。脾气刚发完,又要对孩子很慈爱,所以现在女人最严重的病是什么?叫内分泌失调,是不是?常常要演黑脸,一下子又要转成白脸,对她的身心负担很大。所以还是先生,因为男属刚,女属柔,还是先生演黑脸,这样子孩子才不容易造次。我们记得小时候,只要父亲的眼睛瞪我们一下,我们马上就会懂得收敛。

我常常会建议现在的父亲,因为工作比较忙,建议他们其实陪孩子的时间并不是一定要很长。不是要很长孩子才会觉得你很关怀他,最重要是你有没有这一颗心。假如你每天拿出十分钟,这十分钟,大哥大要怎么样?要关掉。这一段时间就是你跟你的孩子相处的时间,你就把圣贤书拿出来,把《德育故事》拿出来,每天给他讲两则。你持续不断这样做,孩子会觉得你很在乎他,他听完故事,到学校去他会跟同学讲:我爸爸每天都给我讲两个故事。那同学会怎么样?投以羡慕的眼光,然后他会说「来,我告诉你们这两个故事」,同时训练他如何把这些圣贤的故事跟人家分享。所以,最重要的是你有这颗心。好,这是能把孩子教育好。

刚刚我们提到五伦关系,就是夫妇关系最重要,夫妇正,五伦就正。所以「一门深入」,这一门掌握了道德的纲领,而《弟子规》就掌握了道德的纲领,所以我们学习先从《弟子规》这一门去深入。如何深入?深入要做到「解行相应」,理解之后,一定要去落实。你去力行就会帮你更体会到圣贤道理,体会得愈深解得就愈深,解得愈深你行得就愈扎实;解帮助行,行又帮助解。所以,我们学一句一定要懂得赶快去力行。「长时熏修」,长时是指时时刻刻。我常常会跟很多朋友讲,只要你持续不断,每天早晚把《弟子规》念一遍,保证三个月以后,你会觉得道德、学问有很大的进步,三个月。这一帖药目前吃的人效果都很好,你们要不要吃吃看?

我在海口的时候,有一个老师真正做到了,这个老师第一次来上课的时候,我印象很深,是去年的元宵节。他听课的时候目不转睛,我在讲很多圣哲的故事,他都会振笔疾书把它记下来。他学了三个多月,就走向前来跟我说,他说:蔡老师,这么好的圣贤教诲,不能只有我的家庭得利益,我希望回到我自己的故乡去教《弟子规》。他因为有立志,他因为长时不间断,早晚念一遍,所以提升得特别快。早上念的时候,提醒自己,今天要做到《弟子规》当中的这些教诲;晚上念的时候,我们反省一下,今天哪些做到了,给自己一些鼓励;哪些没做到,要更加警惕,后不再造,后不再犯。这样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可以长期熏修。

而修是修正。在想法、看法、说法、做法当中时时提醒自己去修正。修正往往都是在你面对与人相交往当中就要去修正,不能错了时候再来修正。有一位朋友他就跟我分享,他说他最难修正的就是「人有短,切莫揭」,因为几十年来说长道短习惯了,所以他也是很用功,早晚念一遍。结果每次当他要说长道短的时候,突然《弟子规》这句经文就怎么样?就出现了。这一句「人有短,切莫揭」就进了他的大脑,他的嘴巴马上怎么样?盖住了。这叫历事 炼心,经历这些事情,不断的在自己的想法、看法修正,在说法、做法当中去修正。

我们提到了整个学习的态度,包含第一个要立志;第二个要力行;第三个学习的次序很重要,一定要先长道德的根基,再来读其它的经典;第四个,学习的方法要能一门深入,长时熏习。

我们有了正确的态度,接下来我们要进入《弟子规》的学习。学《弟子规》,一般的人听到「弟子」,他会有错误的认知,觉得是谁学的?小孩学的。其实这个「弟子」不是指小孩,弟子是指圣贤人的学生都叫弟子。「规」也是会意字,左边一个「夫」,右边一个「见」,叫大丈夫的见解。当然大丈夫的见解一定是随顺圣贤教诲,也就是人生的真理,来做事、来处事待人。《弟子规》我们来学才能把孩子教好,「教儿教女先教己」,要把儿女教好,首先要提升自己,自己先学好,这样才能够当好身教的工作。

我们翻到六十页,我们先把「总叙」一起念一遍: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诸位朋友,假如你回去坐在书桌上读得这么有精神,一定会让你的孩子对你怎么样?肃然起敬。你的好学会感动孩子。我们这一节课先上到这边。谢谢。

第2篇:《旗帜》第五集:历史转折 解说词

文献纪录片《旗帜》第五集:历史转折 解说词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24日 07:50 | 来源:新华网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两次会议对中国的前途命运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具有重大的转折意义。一次是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另一次是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它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从此,中国共产党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领导下,克服重重困难,一步步地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从此,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粉碎“四人帮”后,举国欢腾,人心思变,百业待举。广大人民群众强烈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彻底扭转十年内乱造成的严重局势。

一些新的气象在神州大地涌动:动荡局面迅速结束,不少工作开始走上正轨。

然而,1977年2月7日的“两报一刊”发表的社论提出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给满怀希望的人们泼了一盆冷水。同年8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大,在揭批“四人帮”和动员全国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方面起了积极作用,但没能承担起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为实现历史转折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这一任务。

中国共产党人究竟怎样才能打破旧的思想束缚,开辟一条发展新路?人们把希望寄托于尚未复出的邓小平。

1977年3月,在中央工作会议上,陈云、王震等老一辈革命家提出,为天安门事件平反,让邓小平重新参加党中央的领导工作。

4个月后召开的党的十届三中全会全票通过了恢复邓小平职务的决议。被毛主席称赞为“人才难得”的邓小平第三次复出。

【邓小平讲话同期声】

我出来工作,可以有两种态度,一个是做官,一个是做点工作。我想,既然是共产党员,既然当了,就不能够做官,不能够有私心杂念,不能够有别的选择。

面临“文化大革命”后百废待兴的局面,邓小平以战略家的眼光指出: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他主动要求分管科技和教育工作,表示愿当大家的“后勤部长”。

在1977年8月召开的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一些学者建议恢复已中断10年之久的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邓小平当场拍板:今年就恢复。

1977年冬,全国有570多万人走进考场。第二年夏又有610万名考生参加高考。两届共录取68万名大学新生。

恢复高考改变了整整一代人的命运,更改变了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和社会风尚。他们圆了自己的大学梦,青春、热血、责任和希望,在他们心中激荡。团结起来、振兴中华成为当时学子们的共同心声。

1978年阳春3月,党中央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5500多名科技工作者参加了这次大会。

【邓小平同期声】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力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工人阶级自己培养的脑力劳动者已经是无产阶级自己的一部分。

短短几千字的讲话,数次被热烈的掌声打断。很多科学家都说,这是他们的第二次解放。

86岁的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抱病参加了大会。他在书面发言中,用诗一样的语言表达了广大知识分子的心声:这是科学的春天!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

在这个美好的春天,文化艺术领域也恢复了生机和活力。许多文艺工作者重新开始了艺术创作,一批优秀的文艺作品相继问世。一大批中外优秀文艺作品陆续重新上映和出版,再次唤起人们对真善美的向往。

1978年5月10日,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发表了经胡耀邦审定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5月11日,《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的名义公开发表,新华社向全国转发。5月12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全文转载。

这篇5000多字的文章,锋芒直指“两个凡是”,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

针对当时一些人不理解甚至不接受、不赞成的情况,6月2日,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讲话,对这篇文章给予了充分肯定。邓小平说:现在发生了一个问题,连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都成了问题。有一些同志天天讲毛泽东思想,却往往忘记、抛弃甚至反对毛泽东同志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

与此同时,陈云、叶剑英、李先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旗帜鲜明地支持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各省、区、市和各大军区主要负责人也以不同方式表示支持,一场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反映党心民心的大讨论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展开。

【李景田 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我们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也为我国迈进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作了重要的思想准备。

在进行历史总结和放眼世界时,人们首先强烈感受到我国在经济和科学技术上同世界发达国家之间的巨大差距。要想把经济搞上去,就要学习世界先进技术。

1978年10月到11月,邓小平走出国门,对日本、泰国、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国进行访问。

在日本访问期间,邓小平在乘坐时速210公里的新干线列车时,谈到自己的感受说:就感觉到快,有催人跑的意思,我们现在正合适坐这样的车。他表示,中国要努力学习外国的一切先进经验和先进技术。

邓小平在东南亚访问时,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已经开始。会议原定的议程主要是讨论经济问题,并确定首先讨论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问题。

在分组讨论中,陈云等率先提出要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平反冤假错案,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引起强烈反响。会议转向了讨论平反冤假错案和解决思想路线等问题上。

11月14日,经中央政治局常委批准,中共北京市委宣布,天安门事件完全是革命行动,对于因此而受迫害的同志,要一律平反,恢复名誉。

出访回来的邓小平关注着会议进程,思考着他将要在闭幕会上发表讲话的内容。他亲笔写下了3页纸、400字左右的提纲。

12月13日,在闭幕会上,邓小平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这篇讲话,实际上成为随后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邓小平讲话同期声】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1978年12月18日,首都北京瑞雪飞扬。这一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京西宾馆隆重召开。

历史记住了这个日子,这个日子创造了历史。

这个雪白的日子,注定成为中国历史又一个崭新的开端。

这次会议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从那时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春风吹拂下,神州大地万物复苏、生机勃发。我们伟大的祖国迎来了思想的解放、经济的发展、政治的昌明、教育的勃兴、文艺的繁荣、科学的春天。党和国家又充满希望、充满活力地踏上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全会结束后的第一个阳历新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指出:实现中国的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同日,国防部长徐向前发表声明,停止对大、小金门等岛屿的炮击。1981年国庆前夕,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向新华社记者发表谈话,阐明了中国政府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九条方针。从此,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掀开了新的一页。

也是在这一天,1979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美利坚合众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在经历了20多年的隔绝和对立之后,中美两国终于实现了关系正常化。

1979年1月28日,邓小平到访美国,这一天正好是中国的大年初一。这也是新中国领导人对美国的第一次访问。

在此后的几天里,邓小平同美国各行各业进行了广泛接触,也了解了世界现代化的水平和趋势。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党开始系统清理重大历史是非,拨乱反正全面展开。

全会结束后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在北京为彭德怀、陶铸举行追悼大会,为他们恢复名誉。

1980年2月,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为刘少奇平反昭雪。到1982年底,基本完成了平反冤假错案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任务。

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抚平了很多人的心灵创伤,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国农村还有2.5亿贫困人口,人民公社体制严重束缚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为摆脱窘迫局面,一些农民自发地分田到户,改革悄然从农村开始突破。

1977年11月,安徽省委制定了《关于当前农村经济政策几个问题的规定》,规定生产队可以实行定任务、定产量、定工分的生产责任制,只需个别人完成的农活可以责任到人。

这一措施,受到农民的广泛欢迎。在安徽的肥西县和凤阳县,就有一些社队悄悄地把土地分给农民,搞起了包产到户。

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的代表,在大包干的契约上摁了鲜红的手印。

在此前后,四川、内蒙古、甘肃、河南、贵州等地也出现了包产到组、包产到户、联产计酬等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

包产到组和包产到户,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粮食产量明显增加。但是,也有人提出异议。关键时刻,邓小平说,不要争论,就这么干下去就行了,实事求是干下去。

1980年9月,党中央召开的各省(区、市)党委第一书记座谈会,以会议纪要的形式肯定了包产到户。随后,从1982年开始,党中央连续5年发出中央一号文件,把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推向全国。从此,农村改革大潮势不可挡,广大农村出现了生机盎然的局面。

【陈锡文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地还是那些地,人也还是那些人,就是把这个农业经营体制改变了,实行了家庭承包经营之后,极大地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必然冲击到在“大跃进”运动中兴起的人民公社体制。

1980年6月18日,四川省广汉县“向阳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的牌子被悄然摘下,换上了“向阳乡人民政府”的牌子。

1983年1月1日,中央颁发的农村工作一号文件,要求对实行20多年的人民公社体制进行改革,实行政社分开,撤社建乡。人民公社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为其他领域的改革进行了创造性探索。在农村改革悄然兴起的同时,城市改革也开始起步。

1978年召开的国务院务虚会,提出了改革企业管理,适当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要求。这年10月,重庆钢铁公司、四川省宁江机床厂等6家国有企业在全国率先开始“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第二年,首都钢铁公司等8家大型国有企业也开始试点。

从1981年起,扩大企业自主权的工作,在国营工业企业中全面推广。

对外开放,这时也取得重大突破。

1979年1月6日,广东省和交通部联合向中央提交报告,提出由交通部驻香港招商局在广东宝安建立工业区的设想。

当年4月,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到北京参加中央工作会议。他在发言中希望中央能根据广东紧靠港澳,华侨众多的特点,给予特殊政策,在深圳、珠海、汕头建立出口加工区。这一设想得到了邓小平的大力支持。

邓小平说:可以划出一块地方,就叫做特区。陕甘宁就是特区嘛!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经过党中央、国务院的反复酝酿和筹备,1979年7月20日,广东蛇口响起隆隆炮声,人们移山填海,兴建码头。

在当年林则徐、关天培率领中国军队向英国侵略者打响第一炮的蛇口左炮台下,中国经济特区的发轫地——占地2.14平方公里的蛇口工业区诞生了。

1980年8月,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审议批准了《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时任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的江泽民,受国务院的委托,向会议作了关于在广东、福建两省设立经济特区和《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的说明。从此,中国的“经济特区”以国家立法的形式正式诞生。

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发挥了对外开放的窗口作用,给国人带来了新的气象和新的感受。一时间,两天半就能建好一层楼的“深圳速度”被传为佳话。蛇口工业区喊出的“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更是发人深省、催人奋进。

伴随着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上千万人的就业问题凸现出来。1700万上山下乡知识青年陆续返回城市;同时,城市还有300多万的待业人口。两项数字相加大体上相当于当时中国城镇人口的十分之一。

如何解决如此巨大的就业问题?党和政府采取了解放思想,放宽政策,广开就业门路的措施。

不久,人们发现,街头巷尾陆续出现了不少个体的小吃摊、补鞋摊和自行车修理铺。

1979年,北京前门大栅栏街道办的干部尹盛喜,带着几个知识青年,在天安门广场边上,办起了北京大碗茶青年茶社,卖起了大碗茶。

在个体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安徽芜湖“傻子瓜子”的经营者年广久成了有争议的人物。年广久的瓜子名气大,销路好,自家人手不够用,他就找人帮工。很快,雇工人数达到了12人。有人对此表示担心。

这件事惊动了邓小平。他表示:“让„傻子瓜子‟经营一段,怕什么,伤害了社会主义吗?”

邓小平的话保护了年广久,也推动了中国个体经济的发展。1981年全国从事个体经营的达到261万户,从业人员320万人。个体经济的迅速发展,解决了很多人的就业,也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进步。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必须逐步健全社会主义法制。1979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成立法制工作委员会。

很快,一批包括《刑法》、《刑事诉讼法》和《选举法》在内的7部法律相继拟定,并在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这些法律的制定和实施,迈出了加强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一大步。

从1980年11月开始的为时两个多月的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公开审判,是历史的审判、正义的审判,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体现,也使广大人民受到了一次特别的法制教育。

在这一时期,党的建设也有了新的重要举措。

继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恢复设立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后,1980年2月,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决定重新设立中央书记处。全会还讨论通过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强调集体领导,强调党员权利,发扬党内民主。

1980年8月,中央政治局在北京召开扩大会议,邓小平作了题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提出要改革现行制度存在的官僚主义、权力过分集中、家长制、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等各种弊端。这一讲话,成为此后指导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献。

现代化建设需要一大批年富力强的各级领导干部。1981年,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要求,一大批有专业知识的年轻干部脱颖而出、担负重任。到1982年6月底,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各部门的新的领导班子中,新选拔的中青年干部占66%。

1982年2月,中央作出《关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决定》。这一年,有3万多名老干部办理了离职休养手续。

告别过去、开辟未来的一个关键,就是如何正确处理既要纠正毛泽东的晚年错误,又要维护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的问题。

1979年3月,针对党内和社会上出现的一些错误思潮,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明确提出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实行改革开放,全面拨乱反正,必须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重大历史问题作出结论,以便统一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团结一致向前看。

从1979年11月起,中央决定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全面总结新中国的历史。邓小平先后11次召集起草小组负责人谈话,对决议的起草和修改提出重要指示。他最强调的是确立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邓小平同期声】

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这丝毫不是什么夸张。毛泽东思想培育了我们整整一代人。没有毛泽东思想就没有今天的中国共产党。

1981年6月,历时近20个月,经过反复修改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在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上通过。决议否定了“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的“左”的错误,科学评价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这一文件,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胜利完成。

1982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提出了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并确定了到20世纪末实现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的奋斗目标。大会还审议通过了新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作出了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一系列规定。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一条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发展的新路。

大会引人注目的一个内容是实现新老干部的合作和交替。

大会根据新党章,选举出中央顾问委员会作为中央领导层新老交替的过渡性机构,以发挥许多从第一线退下来的富有经验的老同志对党的事业的参谋作用。

在大会选出的348名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中,新当选的达到211名。其中包括当时任电子工业部部长55岁的江泽民,和当时担任甘肃省建委副主任39岁的胡锦涛。

【邓小平十二大同期声】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此成为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第3篇:大国外交第五集心得体会

当前,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快推进,全球增长和贸易、投资格局正在酝酿深刻调整,亚欧国家都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需要进一步激发域内发展活力与合作潜力。“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契合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

“一带一路”在平等的文化认同框架下谈合作,是国家的战略性决策,体现的是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社会上“中国威胁论”的声音不绝于耳。“一带一路”的建设,正是中国在向世界各国释疑解惑,向世界宣告和平崛起:中国崛起不以损害别国的利益为代价。

“一带一路”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战略构想,更是沿线各国的共同事业,有利于将政治互信、地缘毗邻、经济互补等优势转化为务实合作、持续增长优势。通过“一带一路”建设,无论是“东出海”还是“西挺进”,都将使我国与周边国家形成“五通”。“一带一路”战略合作中,经贸合作是基石。遵循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中国与沿线各国在交通基础设施、贸易与投资、能源合作、区域一体化、人民币国际化等领域,必将迎来一个共创共享的新时代。

“一带一路”是开放包容的经济合作倡议,不限国别范围,不是一个实体,不搞封闭机制,有意愿的国家和经济体均可参与进来,成为“一带一路”的支持者、建设者和受益者。在共同建设的未来,“一带一路”无疑将释放更大的活力。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正在世界各国人民心中落地生根。复兴丝绸之路,一幅横贯东西、共谋发展的宏大蓝图正在铺展开来。有梦想,有追求,有奋斗,一切都有可能。中国人民有梦想,世界各国人民有梦想,这将给世界带来无限生机和美好前景。

第4篇:永远在路上之第五集观后感(模版)

《永远在路上》之第五集《把纪律挺在前面》观后感该片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高度,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

为什么要坚持“纪”在“法”前?习主席反复强调,党章等党规对党员的要求比法律要求更高,党员不仅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而且要严格遵守党章等党规,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同一件事,对普通公民来说,法无禁止即可为。但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可能就不能为。严是爱,松是害。让纪律和规矩挺在法律前面,既是防病于未发、治病于初起,也是对干部的爱护和保护。党员干部“破法”者,无不从“破纪”开始。任何违法行为都有一个由小到大的发展变化过程,犯罪分子也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蜕变规律。因此,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时时牢记遵纪守法,把纪律停在前面。

把纪律挺在前面,首先要强化“政治意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首先要服从党的领导,必须要敢于担当,把忠诚刻在心里,把责任扛在肩上,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就要冲着纪律去,就是要按照党章的要求,严格执行和维护好党的纪律。

把纪律挺在前面,其次要强化“学习意识”。党员干部要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贯彻落实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坚持党性修养,建立稳固的政治责任、意识,把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加强党章以及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等相关内容的学习放在首位,加强自我修养,不断增强党员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提高自身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能力。

把纪律挺在前面,第三要强化“从严意识”。一些党员干部错误地认为,只要不违法犯罪,违反纪律是“小事”、“小节”。我们必须认识到,“小节”不可“小视”。“小细节”内藏“大问题”,“小现象”影响“大风气”。很多案例表明,领导干部腐化堕落往往都是从搞不正之风、从作风问题开始的,不守小节、不守规矩,最终就会突破纪律的底线、国法的防线。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一定要有从严意识,防止由小错酿成大错,由违纪演变成犯罪。

把纪律挺在前面,第四要强化“纪律意识”。唯有以身作则、带头守纪律讲规矩,方能以上率下,以正率下,赢得尊敬,带出好风气,干成大事业。党员干部要遵守政治纪律、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意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自觉遵守上下班纪律,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密切联系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以良好党风带动政风民风,真正赢得群众信任和拥护。下决心改进作风,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做一个廉洁办公,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好干部。

纪律是重要的,纪律是必须遵守的。遵守纪律,对党和国家的事业是有利的,对党员干部个人也是好事。党员干部要把严明纪律贯穿于日常的工作生活学习中,对违纪行为和苗头性要及时发现,该提醒提醒,该制止制止,真正做到内心有敬畏、言行有底线,做一名共产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

第5篇:筑梦天下——《百年潮·中国梦》解说词(第五集)

学问牛工作室提供

【解说】

当我们仰望苍穹,寻找梦想星空的时候;当我们回眸文明,寻找辉煌岁月的时候;当我们追溯历史,寻找沧海桑田的时候„„人类的梦想正在伴随着时代发展而日新月异地变化着。

斗转星移,亘古不变的是人类追求梦想的百折不移的信念。

显然,各个民族的梦想,既有不同,又息息相通。不同的是文化与历史,相通的是对于美好幸福生活与经济社会进步的共同追求。

毫无疑问,中国梦是一个拨动人心弦的意蕴,连接着过去与现在、历史与未来,连接着国家与个人、中国与世界,是人类社会共同梦想中的一块美妙画图,独具东方文明神韵的一道亮丽风景。

“闻道寻源使,从此天路回。牵牛去几许?宛马至今来。”杜甫沉郁顿挫的诗句中表达着对寻源使张骞的敬意。2100多年前,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始了“凿空之旅”,夕阳下,悠远苍凉的牧歌声中,拖曳着张骞疲惫的身影,大漠戈壁留下他沉重的脚印。“广地万里重九泽,威德遍于四海”。于是乎,丝绸之路搭架起了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和思想交汇的友谊之桥。

学者余秋雨指出:“相比世界其他通过战争等手段打开的文明通道,我们的丝绸之路,是以经济和文化为主轴的,延续时间之长、效果之好,我认为它是第一通道。”

翻开东西方人类文明交流史册:“丝绸之路”留下的是互利合作的足迹;鉴真和尚东渡日本,传播的是佛教的慈悲与智慧;郑和“七下西洋”,播撒的是友谊交往的种子„„讲信修睦、善待他人的传统伦理,塑造了中华民族敦厚平和的秉性;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传统哲学,孕育着中华民族推己及人的文化;协和万邦的传统历史,影响决定了中华民族和谐共通的和平理念。

中国是礼义之邦,古语曰:“礼者,敬人也,敬人者,人恒敬之。” 中国哲学家奉献给联合国幕墙上的一句话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水至柔却有着无穷的力量,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有如大海一般的浩瀚广阔——这就是中国文化的包容性,以及巨大的融合力量。

【采访】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教研室主任 张 帆 中国古代的这个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政治文化,在对外关系方面它是强调和平,以和平为主,反对动武、反对动兵的,所以后来我们看到那个郑和下西洋,那样一次很大规模的远洋航行,其实带了很多军队,但那个军队主要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安全,所到之处并没有用兵,而是跟当地的居民、部落、政权和平交往。

我们今天提出走和平发展的道路,维护世界和平,是继承和发扬了我们中国的优良传统,把发展建立在和邻国友好相处的基础之上,这也是中国自古以来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理念。

【解说】

历史是现实的基础,也是开创未来的启示。 面对动荡变幻的国际政治舞台,中国外交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广交朋友,合作共赢,营造有利于国家建设与发展的外部环境,中国大踏步走向世界,建交国由初期的18个增加到现在的172个,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变得丰富而多彩。

2013年的春暖花开时节,随着习近平出访的脚步从俄罗斯大地到非洲大陆,开启了中国的友谊之旅。

- 123456 -

第6篇:2020年观看纪录片《英雄儿女》第五集《万众一心》观后感

《英雄儿女》第五集《万众一心》观后感一

这一仗铸就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彰显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革命精神。

抗美援朝战争不仅奏响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之歌,而且锻造出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即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以及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崇高风范的生动写照,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正是靠着向死而生的英勇决绝,才形成了压倒一切的英雄气概。据统计,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杨根思式英雄有44名,用身体堵敌人枪眼的黄继光式烈士有6名,舍身炸毁敌人火力点的董存瑞式烈士有9名,为救朝鲜妇女儿童而牺牲的罗盛教式烈士有6名。他们身上展现出为了国家和民族、为了党和人民随时准备牺牲一切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铸就的中华民族魂。经过两年零九个月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志愿军创造出人类战争的奇迹,用鲜血和生命赢得了历史性的伟大胜利,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和尊严,十几万英雄儿女长眠在朝鲜半岛的土地上。如此巨大的牺牲、如此重大的胜利,得益于中国人民不畏强敌、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上下一致、同心协力、团结对敌,汇聚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决心和力量,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

_曾说,“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自力更生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抗美援朝精神就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就是“越是艰险越向前”,真正体现了中华民族血战到底的气概,彰显了“_思想化”的人民军队一往无前的精神。

没有这场立国之战,就没有新中国建立以来数十年的和平环境和强势崛起。中国共产党人、中国人民志愿军、中华民族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凝聚成的抗美援朝精神并没有随着战争的胜利和志愿军的凯旋归国而结束,它像中国革命的其他精神一样深深地镌刻在中国革命史、中国人民解放军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不仅在对外战争中,而且在国内实践中影响、渗透、凝聚和创造出许多新的精神。《英雄儿女》第五集《万众一心》观后感二

荧屏上的画面,网络上的资料,还有那铭刻的石碑——无不让我惊讶!这样一场战役,这样一场国与国之间帮助的战役,伤亡竟有36万余人!来自东方之都的中国血液,铺撒在如今飞速发展、朝鲜的国土上!

惊讶之余,我也为中国自豪着。有多久,看到关于中国的字眼,都会不自觉的微笑;有多久,体味祖国千疮百孔,会泪眼朦胧;有多久,看到中国作为礼仪之邦,在国际伸出救援之手,会心生感触;有多久,每每见到那飘扬在世界还有那宇宙中的红旗而骄傲、自豪?这个数字没有界限,因为我是中国人,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我就履行着作为国人的义务、领略着作为国人的祖国山川美好!

这一刻,有多想赞美祖国——赞美您的博爱:在中国复苏还没有多久时,便站在了正义的角度,去帮助;这一刻,有多想缅怀先烈——正是因为那洒在异乡的红色血液,辉映着故国美好的前程!这一刻,有多想高声说上一句——朝鲜,勿忘·勿忘中国,那个60年前为你们领土而付出的国度!

帮助·勿忘中国,那个为朝鲜崛起而努力的中国

洒在朝鲜土地上的鲜血,留在祖国心中的名字。烈士们用握紧枪的双手,守护着另一方国土。尽管,那土地上没有我们端庄的方块字、没有我们熟悉的中国话,但我们仍然为它的兴旺而骄傲,为它的沉寂而不平!因为,60年风霜雪雨,中国与朝鲜从未忘记!

中国,从未忘记。从未忘记冒着枪林弹雨为战士送打糕的阿妈尼;中国,从未忘记。从未忘记那水火两重天里,飘动的、声势的浩荡!那是朝鲜人民对中国的赤诚,那是对英雄的赞歌!

朝鲜,从未忘记。不论是今天的中朝友谊,还是昨日的鲜血遍地。朝鲜,用它的旗帜辉映着东方——中国,生死兄弟!一份用几十万生命构筑的友谊,一篇用朝鲜新纪元换来的历史足迹。《英雄儿女》第五集《万众一心》观后感三

见到吴晓岚的时候,她穿着一袭深蓝色的长裙在门口迎接记者。86岁高龄的吴晓岚谦逊而优雅——鼻上架一副细边框眼镜,胸前别一枚小银花胸针,一头长发利落地盘在头顶。这位身材娇小、慈眉善目的老人家,竟是一位14岁就参军的沙场老兵,一位为救治伤员永远冲锋在前的白衣女战士。“很多人都问我,当年那么小就做了战地卫生员,怕不怕?”吴晓岚声音不高,话语却掷地有声,“我说我不怕!战士们在前方不顾性命地流血拼杀都不怕,我们怎么能只顾自己、畏缩不前?”吴晓岚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回答。两次集体二等功、三次个人三等功、四次集体三等功……军装上缀满左襟的勋章,就是吴晓岚用青春谱写的最美白衣战歌。一夜手术帐篷外堆起截肢

1950年10月,年仅16岁的吴晓岚随部队跨过鸭绿江,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二分部13兵站医院担任护士,开始了抗美援朝的艰苦作战。

“最受不了的就是敌机的轰炸,叫你根本抬不起头。”当时,吴晓岚所在的医院就驻扎在紧挨前线的山坡上。“飞机贴着山坡飞过来,掀起的风都能把帽子刮掉,你甚至能看清飞行员的样子。我们只能在天黑后才能转移伤员,白天汽车根本没法开,一露头就容易挨炸。”

大部分的危重伤员都是被炸伤的。前线医疗条件有限,救治任务以保住性命为先。经常是一夜手术做完,帐篷外就堆积了大量被截下的断臂残肢。

“那会儿说是医院,其实都并没有医院的实体形式了。”山坡上也没有房子,全炸没了,吴晓岚他们只能在树底下、草窠里扒拉,找出相对平整的地方安置伤员,再拽一拽边上的草,把伤员们隐蔽起来。

伤员中,一个17岁的上海籍小战士令吴晓岚印象深刻。“他四肢都被炸伤了,全部要截肢,否则命留不住。”小战士的遭遇让在战地见过许多生死的吴晓岚也忍不住流泪。“但他特别坚强,还反过来安慰我们,说他哪怕没有了手脚,也还有清晰的头脑,好了之后肯定还能找到用武之处。”

常常跪在冰面上搓洗绷带

当时,医院的绷带用完了,后续的物资又运不上来,吴晓岚就带着班里的小护士到冰河上洗绷带。“冰层特别厚,我们只能在上面凿出一个洞,然后跪在冰面上洗。”跪在寒气逼人的冰面上搓洗绷带,加重了她关节炎的病情,回国后差点没保住双腿。

为了避免白天做饭冒烟被敌机发现,吴晓岚他们当时一天只吃两顿饭,早上天不亮时一顿,晚上天黑之后一顿。但伤员多,医护人员少,很多时候吴晓岚连这两顿也顾不上吃。有段时间,医院甚至断了粮,物资运不上来,吴晓岚他们只能去玉米地里捡点掉落的玉米粒回来做着吃。

“我印象最深的是1951年春节前后,国内给我们准备了很多好吃的,我那会儿真是盼得不得了,结果粮食车在半道上被炸了。后来食堂还是给大家做了简易版的甩袖汤,也是没等吃上呢,锅就给炸漏了。”

敌机扫射下往返防空洞取药

因为敌机持续轰炸我方的运输线,药品送不上来,卫生员们甚至在为伤员换药时,只能用“汽油棉球”进行消毒。

“伤员漫山遍岭,我们每个医护人员都随身携带一瓶汽油棉球和两把镊子,好随时为伤员换药处置。”经常是一次巡视下来,就要好几个小时。有的伤员前一次巡视时还好好的,下一次巡视时就出现了典型的破伤风症状。

“他们只能从牙缝里挤出模糊不清的声音,但我能听出来,他们在跟我说,‘吴班长,救救我’。”战士强烈的求生意志让吴晓岚心疼不已,她每次都坚定地回答,“你放心,我马上去取药。”

伤员所在处距离放药品、器材的防空洞仅两百多米,可白天取药却是一段“漫长”历程,需要冒着极大的生命危险。敌机在空中不停轰炸扫射,吴晓岚只能抓住间隙,一有机会就马上冲刺。有时好不容易取到药品,又在往回跑的路上遭遇敌机俯冲,一个跟头栽下去,药品就全废了,只能返回再取。

每一天,吴晓岚都在这样的艰险中不断往复着。她的身材几乎是班里最娇小的,却像是蕴藏着总也用不完的无穷力量。“我们就是伤员的保护神啊,你必须逼自己坚强。”

人物简介

吴晓岚,1934年出生于吉林省磐石县黑石镇。1948年2月参加革命工作,历经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抗美援朝战争,历任护士、护士班长,荣获集体二等功两次、个人三等功三次、集体三等功四次,获得华北解放纪念章、抗美援朝纪念章、和谐社会建设荣誉勋章等奖章。1982年因病提前离休,离休前系辽宁省本溪市中心医院医师。《英雄儿女》第五集《万众一心》观后感四

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涌现了很多为了他人的安全而放弃自己的生命的英雄。

罗盛教也是其中之一,他是1950年7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1年4月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号召,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任某部侦察连文书。一天,连观察所附近的山村遭美军飞机轰炸,他冒着浓烟烈火,抢救出一位朝鲜老大娘和一名儿童。1952年1月2日晨,4名朝鲜少年在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里附近的栎沼河上滑冰,其中一位少年不慎掉入2.7米深的冰窟,另3名少年大声呼救。

罗盛教路经那里,听到喊声,立即向出事地点飞奔。他边跑边脱掉棉衣棉裤,冒着-20℃的严寒,纵身跳入冰窟,潜入水中找寻。他两次把少年托出水面,都因冰窟周围冰层破裂,又跌入水中。几经周折,他冻得全身发紫,浑身打颤,难以支撑,但仍以惊人的毅力再次潜入水中,用尽最后的力气,把少年顶出水面。这时一名战士赶到,遂将那位少年抢救上岸。他却因力气耗尽,无力浮出水面,而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志愿军为朝鲜人民付出了自己的生命,这也证明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之深。《英雄儿女》第五集《万众一心》观后感五

面对二十一世纪,人类们追求和平,可是战争却每一天都在发生,小到同学之间的分歧,邻居间的争吵;大到将一亿人送入天堂的二战,这也包括一九五零年在世界最不适合大兵团作战的朝鲜爆发的战争,主角就是中国和美国。

在朝鲜战争中,中朝以一百一十万人打败了联军一百二十万超级大军。说到朝鲜战争,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士兵。志愿军虽然衣着简陋,饥肠辘辘,但就是这样,他们往往能够穿着单衣,在大雪地中埋伏数天,然后徒步追击美军的坦克;能够冒着无数飞机大炮穿过死亡屏障,用胸膛将手榴弹顶进敌人的__口;能够在大冰河上一个接一个用身体滚过雷区,为部队开路……每一个都那么年轻,却牺牲得惊天动地。正因为他们,三年后,战争终于停止在了它发生的地方。

其次,在志愿军的背后,还有成千上万的人民群众时刻支援他们:

在前线,朝鲜人民顶着炮火为志愿军送食物,范文参考网把他们当自己的儿子看待,拿起斧头,木棒,甚至菜刀冲向联军,保卫祖国;在祖国的东北,无数人民,志愿军家属在家里做炒面,支援志愿军。志愿军四十二军就是从我们齐齐哈尔出发的,我们的祖先,可能就在他们的队伍中,一家人一起努力,打走美军,这样才体现出我们中国人民的团结一致。

最让我感动,也最让我难忘的,是战争的最后时刻。停战谈判结束,距最后时刻两小时前,一个士兵冒着炮火将停战的消息送往前线,一个个炮弹在他身旁爆炸,他刚把消息送到就牺牲了,仅差两小时。最后两小时,双方把所有的弹药尽力打出,证明自己的强大,好像又发生了一场大战。停战的那一刻终于来了,那是成千上万人民以及军队一直盼望的事,没想到一盼就是三年。那一刻,没有一丝动静,一种奇特的寂静后,双方他探了头,让后一起欢呼,庆祝,赠送礼品,他们之间拼过命,有分歧,语言不通,但他们都懂得和平,盼望和平。

是啊,谁喜欢战争?其实在朝鲜战争中,谁也没有获胜,双方都因为这场战争让无数家庭破碎,让无数人留下伤疤,谁都不想要战争,但战争却一定要发生。

长大以后,我一要让世界和平,没有战争,才能有美好的人间。到现在为止,叙利亚问题还没有解决,美国的军队,还在世界各地“捣乱”,各种核武器还在秘密研发,来往的船只还在忍受海盗的劫持。虽然战争的利益像一座金山,但不要忘记,金山是无数人的生命堆积成的,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生命越多,金山才会越高。我们更不要忘记五星红旗就是无数解放军战士用鲜血染成的,我们不要让它,让中国在染上鲜血。让世界和平,没有战争,这是七十亿地球人共同的心愿!

上一篇:法院扫黑除恶承诺书下一篇:综合部年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