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档案管理论文

2022-04-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行政事业单位在信息化档案管理过程中也充分应用大数据的相关优势,使传统的管理模式得到有效的变革和优化,从而确保档案管理质量和效率得到显著的提升。下面重点探讨和分析大数据背景下的行政事业单位信息化档案管理存在的不足和对策,希望能够为同行提供一定的借鉴。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信息化档案管理论文 (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信息化档案管理论文 篇1:

电子信息化档案管理模式在档案管理中的作用

摘 要:电子信息化管理模式指的就是使用现代的计算机技术,将档案的相关资料存储在硬盘等磁性材料中的一种方法,管理的内容多种多样,包括电子图书、文书和信件等等。对档案进行电子信息化管理,增加管理的方便性,简化操作过程,使得档案管理不同于传统的管理方式,更加便捷。基于此,本文对电子信息化在档案管理中的作用进行论述和分析,并对电子信息化档案管理进行具体的叙述,为电子信息化在檔案管理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电子信息化;管理模式;档案管理;作用

相比于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电子信息化管理更加便捷,因为它主要针对的是信息化的电子文件,这些文件都是以计算机语音进行存储,所以不具备纸质版版档案可读性的特点,对于电子类档案的浏览需要借助相关的计算机设备。虽然电子类文件不具备直接可读性,但是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所以对于电子类的档案方便进行处理和归档,大大提高了档案管理的效率,同时,电子类档案还打破了空间和地域上的限制,可以实现档案的快速共享。它的存储条件和纸质版的档案不同,对于档案室的面积没有太多的要求,但是对环境的温度等环境因素具有较高的要求。

一、电子信息化管理模式的特点

传统的档案管理主要由各个部门单独负责,对于档案的管理相对来说比较封闭,对事业单位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对于档案管理的要求,所哟,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需要在传统档案管理模式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对于档案管理的要求,对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进行创新,电子信息化的模式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电子信息化管理模式是一个更具开放性的管理模式,是对传统档案管理的一种补充,以数字的形式存储在计算机中,使得档案管理的质量和速度都得到大幅提高。

二、电子信息化管理模式在档案管理中的具体作用

将传统记录模式的文字、声像等信息依靠计算机的数字编码处理,能够形成数字记录的电子文件,因而具有快捷、可更改、可共享、便于传递、便于存储等特点,对电子文件的管理依靠计算机网络来实现电子档案管理的自动化、信息化与智能化。因此,电子信息化管理模式在档案管理中具有以下作用:

第一,电子信息化管理模式对于档案的管理可以实现不同区域和空间之间的共享,建立档案管理系统,通过这个系统可以实现电子档案收集到利用的一体化,使得档案的生成和归档更加及时,保证档案的完整性和真实性,提高档案的自身价值。

第二,将档案以电子信息化的方式进行存储之后,对于档案的查阅更加方便,不需要像传统的档案管理,需要手动进行查找,增加工作难度,浪费工作时间,同时档案查找的速度和准确性都无法保证。电子化信息管理避免了传统档案管理中误差大,效率低的弊端,可以通过关键字等条件对于档案进行查找,可以实现对档案的快速检索,而且准确率高,节省大量的时间,增加工作效率。

三、电子信息化档案管理的具体工作

档案管理包括收集、整理、鉴定和保管等环节,具体工作内容如下:

在收集方面,对于电子档案的存储需要借助一定的设备,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档案管理系统,对电子档案进行收集,通过电子档案的积累形成相应的数据库。便于对档案的管理。在整理方面,需要根据档案的不同,进行系统的区分,并将不同档案进行分开存储,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档案进行有序处理,最后形成具有一定逻辑的电子档案集合。在鉴定方面,需要对存储的电子档案信息进行鉴定,并对存储的环境的安全性进行评估,主要包括主要包括软件环境、病毒、可读性、介质状况鉴定等,这是一个需要高技术的环节,必须得到工作人员的重视。在保管方面,需要针对介质的不同确定相应的保管条件标准,做好装具的选择、防磁、防尘、防光、温湿度控制、防有害气体等工作,对于相同介质的电子档案,应制定规范的保管标准。

结论:

现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为档案的管理提供了更好的选择,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子信息化的档案管理模式区别于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它可以保证信息收集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跨越空间和地域的影响,实现档案的共享,提高了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简化工作环节。现在电子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在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中已经得到了应用,这也必然是今后的发展趋势。同时,档案管理人员应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与时俱进,学习先进的档案管理经验,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不断不断完善电子信息化管理工作,才能真正使档案管理实现信息化,为企事业单位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冀鑫燕;探讨数据管理中通信及互联网技术的应用[J];信息通信;2014年01期

[2]韩秀荣;宋连进;於越波;;通信及互联网技术在数据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创业家;2014年08期

[3]邢立强;关于我国数据管理与交换标准化的探讨[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2年12期

[4]肖莉;数据管理是油田信息化建设的关键[J];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5]邹明红;李贞;;论保险公司数据管理经理的设立及职责[J];保险研究;2008年08期

作者简介:

李冬和 1976年12月 28日 汉族 籍贯 黑龙江鸡西

学士学位 副高职称 档案管理专业 鸡西市人才服务局

作者:李冬和

信息化档案管理论文 篇2:

试论人数据下的行政事业单位信息化档案管理

摘要:行政事业单位在信息化档案管理过程中也充分应用大数据的相关优势,使传统的管理模式得到有效的变革和优化,从而确保档案管理质量和效率得到显著的提升。下面重点探讨和分析大数据背景下的行政事业单位信息化档案管理存在的不足和对策,希望能够为同行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大数据;行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

从实践情况来看,在当前的行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仍然普遍存在,而这样的情况与大数据技术不断推进和普及的时代背景和发展趋势不相融合,必须从根本上推进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步伐,切实提升档案管理的实用性和高效性,这样才能顺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需要,确保行政事业单位信息化档案管理质量能够显著增强。

1 当前行政事业单位信息化档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信息化档案管理观念比较落后

当前,信息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信息化管理方式和大数据在相关领域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而从当前行政事业单位信息化档案管理工作中可以看出,在信息化管理观念、应用意识等相关方面仍然比较落后,单位领导层或管理者没有高度重视信息化档案管理建设工作,对其深远的作用和现实价值都没有充分的认知,认为档案管理工作只是针对档案进行收集、保存以及存档等,并没有真正意义上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地位,没有为其提供应有的资金支持和物质保障,不能有效确保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技术与时俱进,而技术方面的落后导致行政事业单位信息化档案管理工作很难适应大数据背景下的发展要求,由此造成档案管理工作比较低效。

1.2 信息化管理环节仍然存在很多方面的缺陷

在大數据时代背景下,必须针对传统档案管理模式进行不断的改变和创新,这样才能使行政事业单位各项管理工作能够有序进行。在行政事业单位的信息化档案管理工作中,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例如,大数据技术、物联网技术等等,以此使信息化管理水平和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这样才能使行政事业单位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能够更有针对性和高效性。但是,从当前的行政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实际情况来看,在信息化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在管理档案的过程中,往往仍然采取传统的档案管理方法,没有充分体现出大数据管理的优势和信息化管理的价值。

1.3 缺乏现代化、信息化档案管理体系

在具体的实践中能够看出,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并没有健全完善的现代化信息化档案管理体系,没有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信息化管理,由此导致资源配置不够科学合理。除此之外,因为不具备现代化信息化管理体系,导致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很大程度的安全隐患或者风险,在管理环节有很多漏洞,在这样情况下就会导致档案资料外泄,对资料的安全性造成严重影响。

2 大数据下的行政事业单位信息化档案管理策略

2.1 要进一步有效提升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

行政事业单位决策层和领导层要高度重视信息化档案管理,提升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高度关注在大数据背景下档案信息化管理观念的更新,认识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思想上高度关注,然后进一步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来,从而进一步有效加强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在软件、硬件配备等方面进一步着重加强,在网络化工作环境、信息化设施建设等相关方面都显著增强。除此之外,也要着重针对大数据等相关内容进行切实有效的探究,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的应用,使管理者和员工能够通过网站积极有效的查找资料,进一步提升档案的利用价值和利用率。

2.2 针对信息化档案管理制度和机制进行不断的完善和优化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要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档案信息化管理,针对各项管理环节进行有效加强,并且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建立健全更系统完善的信息化档案管理制度和机制,通过大数据技术对数据库进行切实有效的维护和更新,把新数据和旧数据进行充分的对比,然后进一步收集整理和归档各类档案资料,这样能够确保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精准性和完整性。

2.3 进一步有效完善档案信息化建设体系

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行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呈现出多多种优势,在实现信息化管理的相关环节,需要针对信息化建设体系进行不断的完善和优化,以此充分降低档案管理的成本,使整体工作效率进一步提升。

3 结语

总之,大数据技术在各行各业中都得到充分的应用,特别是在行政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充分应用大数据技术,这样能够使档案管理工作呈现出创新的发展优势,进一步提高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效率和质量。因此,在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理念方面要不断的转变,更新和优化,建立健全更系统完善的管理机制和体系,同时匹配与之相对应的专业人员,并促进事业单位实现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付彩霞,钱桂森.大数据背景下档案管理模式的转换与创新[C]//建设与文化强国相匹配的“档案强国”论文集.2016.

[2]李济平.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分析探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9 (5):54-55

作者:宋升辉

信息化档案管理论文 篇3:

企业会计信息化档案管理

【摘要】目前,我国的企业会计信息化档案管理的研究还处在一个局限于资料的保存和管理的操作层面上,对于如何深入理解会计档案管理的标准方面的探索一直没有进展。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使得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怎样应用好电子档案,并使其在企业今后的会计信息管理中发挥作用成立了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

【关键词】企业会计;档案管理;信息化;研究

在我国,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让信息化早已成为了企业的核心思想。如何正确运用信息化成为每个想要提高自身竞争实力的企业都必须思考的问题。会计信息化作为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会计信息化下的会计信息可以瞬间生成,这样不仅可以使企业的会计信息使用者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最有效的信息服务,了解企业经营和财务方面的最新动态,还可以对企业决策的产生一定的影响。会计档案信息化管理是我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信息是会计核算的源头,只有保证其准确性、及时行,才能使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会计信息化建设达到一定高度之后,企业的整体实力自然也会随之攀升。

1会计信息化档案的特点

1.1会计信息化档案的载体多样性

传统的会计档案指的是一些以采用纸质材料才记载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以及会计报表等。它们是记录、反映企业一段时间内经济业务的重要资料和证据。但是这种纯手工的记载方式,不仅耗费人力、物力,同时也会产生一些不可避免的认为误差,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现象。企业会计信息实行电算化后制成的会计档案就很好地摆脱了传统会计记载模式存在的弊端,既保留了传统意义上的纸质会计档案,又将同样的信息记载存储在计算机硬盘中,这样可以避免信息的丢失,同时也便于信息需求者查阅。

1.2表现形式的特殊性

我们都知道,传统会计档案都是通过书面纸质记载和表现出来的,这样虽然不需要借助任何技术手段就可以直接查看,但是如果记载量稍大,就不利于信息需求者快速、准确地找到所需的信息记载。此外,这种记载方式占用的空间较大,信息包含量极其有限。截然不同的是,信息化会计档案需要借助计算机等科技手段方可使用,其信息科技记录量很大,占用空间很小,查询和处理也很方便、快捷。

1.3信息处理的便易性

由于信息化会计档案管理是在计算机上实行的信息数字化,这样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会计信息存储和处理的效率,通过技术手段对庞大的会计信息群进行科学地、分门别类的管理,是企业的信息管理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这样做还可以确保企业会计信息的安全性,有效防止信息泄露。

1.4保管条件较高

会计信息化档案在享受了高科技带来的好处之外,也需要做出一定的“补偿”,信息化档案存储介质十分精密,这些电子数据往往会受到温度、湿度大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信息丢失情况,所以企业需要妥善保护好其存放环境,时刻关注存储介质的状态。

2会计信息化档案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2.1信息安全性问题

资源共享是互联网最大的优势之一,但是,这却给企业会计信息的处理、传递和使用带来了不小的安全隐患。一是软件漏洞带来的隐患,二是恶意攻击计算机所带来的威胁。会计信息化使得企业会计信息记载不再停留在传统的手工记账、查账的阶段,通过电子存储介质,会计信息资料可以随意查询可拷贝,从而带了企业会计信息的安全性问题。要知道,会计信息是企业财务状况最全面的反映,如果被不法分子获取将会带了预想不到的后果。确保信息化档案安全成为了当下最重要的问题。

2.2主观因素造成的安全隐患

内部控制工作的不完善。如一些单位内部控制不完善,没有严密的管理制度,使得会计信息化不能正常健康地运转。会计基础工作薄弱,导致手工与计算机并行时间过长,增加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同时由于数据安全保密方面的制度不健全,导致我国会计信息化软件的数据安全保密性弱。有数据安全保密性的会计信息化软件很少,多数软件中,数据完全暴露在所有用户面前,容易造成数据的随意查询、修改和破坏。

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理解不全面。很多企业片面地认为会计信息化就是使用财务软件进行简单的记账和处理,习惯性地认为会计电算化就是会计信息化档案管理,这样的认识误区降低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会计工作的作用和意义。

3对策及实施

3.1确保安全性

确保会计信息安全的首要前提是完善管理制度,企业需要在审度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制定和完善本企业内部档案管理制度,实行分级管理,管理人员各司其职,对不同岗位赋予不同的权限,严格岗位责任制,加强相互监督和约束。

企业还需要建立内置系统级的安全策略。给计算机设置入网访问控制,访问是需要验证用户账号和口令,另外设置防护关口,譬如防火墙。对信息查看者做查看记录,定期检查存储介质的情况和防护软件的效果。对传输、存档的会计信息化档案要提供保密功能,最好使用相关的档案管理软件能对产生的会计数据提供相应的加密措施,即使数据丢失,没有特定软件解密仍不能读取数据,保证其不会泄密。对一些内部重要财务信息要与互联网断开,只接入财务系统内部局域网,这样可以有效防止信息泄露。

3.2建立数据安全系统

通过准则类法规对会计信息化进一步约束,使会计信息化工作走上规范化的道路。应注意数据库的加密技术,防范非法人员的入侵,设计增加在重要数据修改前的自动备份功能。嚴格机构和人员的管理与控制,严格系统操作环境管理和控制系统。操作环境包括两个方面:系统操作过程和系统的维护。操作过程控制主要通过制订一套完整且严格的操作规定来实现。操作规程应明确职责、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并形成一套信息化系统文件。建立计算机机房管理制度,给计算机设备创造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保护机器设备,同时防止各种非法人员进人机房,保护会计运行程序和数据的安全。

结语:

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蓬勃发展,会计业务的执行主体也相应地发生了改变,现代化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也随之发生变化。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生推动着企业会计工作逐步走向信息化,企业财务人员也从传统的手工记账纸质凭证中解放出来,转而实现了会计档案管理的电子化、数字化。

企业在享受网络带来的便利性的同时也要注意防范风险,重视信息化的安全,才能使计算机技术在企业信息化档案管理中发挥越来越多的作用,才能确保企业安全、稳定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瑾. 会计信息化档案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 人力资源管理,2010,04:269.

[2]张雪珍. 会计信息化档案安全与维护问题及对策[J]. 财会通讯,2010,13:148-149.

[3]欧阳琦. 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档案管理论析[J]. 才智,2013,13:309.

[4]宋建琦. 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化问题及对策研究[A]. 中国会计学会会计信息化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上)[C].中国会计学会会计信息化专业委员会:,2010:6.

作者:蒋艳晖

上一篇:小学老师工作总结(精选2篇)下一篇:行政人事部工作总结(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