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化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研究 ——以H大学为例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数字化的蓬勃发展,人们已经进入到信息化的时代,全面加强财务信息化建设成为高校财务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几年国家一直在增加对高校建设的投入,高校规模逐渐扩大,资金的来源变得多元化,需要核算的主体增多,业务种类日益繁多,而高校传统的财务工作模式由于缺少现代信息化技术的辅助,处理复杂的业务显得力不从心,并且耗费工作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显然已无法适应当前的发展趋势。尤其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给国家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给各个行业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也为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新冠肺炎疫情下,防疫工作和财务工作都要稳步进行,疫情防控要求减少人员流动,避免人群聚集,传统的财务报账模式显然不合时宜。可见,高校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并完善合适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平台以适应当前的形势,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在参考财务管理信息化、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信息不对称理论、业务流程重组理论和耦合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以H高校为案例研究对象,探讨建设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平台的问题。通过分析H高校的财务管理信息化现状,发现其财务管理信息化在疫情下暴露出如下四个问题:第一,尚未建立预算信息化系统;第二,尚未建立网上报账系统;第三,财务信息查询系统信息量少且缺乏安全性保障;第四,信息化平台建设资金不足、设施老旧、缺乏新型专业人才等问题。进而,针对上述四个问题,本文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可操作性强的优化建议:第一,预算管理信息化,建立预算系统并设置专门的科研预算申报入口,建立项目评议小组对申请预算的项目进行评议,对科研项目实施全周期管理,预算系统与会计核算系统实现信息互通;第二,开发财务应用程序,增加网上审批系统,添加电子签名功能,固定网上报销审批的反馈时间,改进网上报账系统,增加在线审签和财务助理模块,对接财政支付系统;第三,加强信息公开与沟通,公示财务制度与管理办法,建立分校区子帐套,实现平台内沟通交流,设置登录角色与查询权限,优化财务信息管理平台,提高信息安全性等;第四,引进现代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加强财务人员培训与学习,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系统,提供雄厚的资金保障,配备高性能软硬件设施,加强信息安全的风险防控。可以帮助H大学解决问题,提升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同时对其他高校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具有借鉴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信息化平台;财务管理;高校;新冠疫情

学科专业:会计(专业学位)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财务管理信息化文献综述

二、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文献综述

三、疫情下财务管理信息化文献综述

四、文献述评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一、研究内容及研究框架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创新点与不足

一、创新点

二、本文不足

第二章 理论基础

第一节 财务管理信息化概述

一、财务管理信息化含义

二、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发展阶段

三、财务管理信息化平台模块与职能

第二节 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概述

一、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含义

二、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特征

三、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

第三节 相关理论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

二、业务流程重组理论

三、耦合理论

第三章 H大学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

第一节 H大学的概况

一、简介

二、财务组织结构

第二节 H大学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情况

一、H大学财务管理发展历程

二、H大学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总体情况

第四章 H大学财务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预算信息化系统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工具效率低下

二、信息闭塞缺乏交流

第二节 会计核算系统存在的问题

一、纸质票据不能及时取得

二、电子票据纸质化增大财务风险

三、报销业务处理效率低下

四、缺少与支付系统的对接

第三节 财务查询系统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更新不及时

二、信息内容少且沟通不畅

三、信息安全存在隐患

第四节 平台建设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

二、缺少资金支持且硬件设备陈旧

第五章 H大学财务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的优化建议

第一节 整体建设H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平台

第二节 预算信息化系统优化建议

一、预算管理信息化

二、互通预算系统与会计核算系统

第三节 会计核算系统优化建议

一、开发高校财务应用程序

二、增加网上审批系统

三、改进网上报账系统

四、对接财政支付系统

第四节 财务查询系统优化建议

一、加强信息公开与沟通,接受师生监督

二、优化财务信息管理平台,加强数据安全

第五节 平台建设实施的保障

一、引入人才和加强人员培训

二、提供有力的资金和设施保障

三、加强信息安全的风险防控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气象预警地质灾害论文提纲下一篇:企业个人资本投资风险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