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嫁女的故事

2023-01-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老鼠嫁女的故事

民间故事“老鼠嫁女”东传的流变及其历史价值

“老鼠嫁女”是古印度王族教科书《五卷书》中收录的一则民间故事,该故事经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并在中国民间经历了文人与民间共同的本土化过程。这一过程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本土动物故事类型吸收外来民间故事的融合过程。虽然中国最早有文献记载的“老鼠嫁女”故事是明代的,但有文献表明,“老鼠嫁女”故事于唐朝年间传入东亚朝鲜、日本等国。通过比较研究发现,民间故事“老鼠嫁女”由《五卷书》的译介路径不仅曾沿陆路丝绸之路向东流传,对我国和东亚等地的动物故事有明显影响,还借海上丝绸之路向东南亚流传,东亚和东南亚各地的老鼠动物故事可能就是该故事的不同变体。理清“老鼠嫁女”故事在丝绸之路上的流变,对探讨动物故事的来源,发掘其体现出的丝绸之路文化,对我们讲好中国故事具有积极意义。

中国是民间故事的大宝库,随着人口的迁移,许多本土民间故事紧随儒家文化圈的扩展被带往远方,向外流传至周边,如中日韩“狗耕田”型故事,但同时也有吸收和改造的外来故事。钟敬文和季羡林等学者研究发现,民间故事“老鼠嫁女”是由古印度发端,经陆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再由历史上汉民族的南迁带入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并于大唐年间东传相继进入朝鲜、日本等国。对于民间故事“老鼠嫁女”的东传路径及故事流变已有颇多论述,而其具体情况和变体对比所论不多。笔者不揣谫陋,妄提拙见,望求教于方家。

一、民间故事“老鼠嫁女”的分类及在中国的流变

民间故事“老鼠嫁女”因异文繁多和流传甚广的原因,引发了民间文学研究者的讨论。

将民间故事“老鼠嫁女”正式引入中国的语言学家、文学家季羡林说道,中国最早由明代文人刘世卿的《应谐录》记载的《猫号》故事和印度《五卷书》的“老鼠嫁女”故事都属于“循环式”故事。这类故事的特点是先从一件东西说起,一件一件地说下去,前后的次序一点也不牵强,看起来很自然,但结果绕一个弯子又回到原来的东西上,或者扯到一件同原来的东西绝不相容的、放在一起让人觉得滑稽的东西上。

季羡林提到的“循环式”也被其他学者称为“強中更有强中手”型故事,这一点可以参考壮族的石匠故事。这一点也见于民间文艺学家丁乃通的分类法中,其中将石匠故事、老鼠嫁女故事和猫号故事都归为“强中更有强中手”型故事。

民俗学者钟敬文则将中日“老鼠嫁女”型故事进行分类,分出“鼠女择婿”和“异猫命名”两种。“鼠女择婿”是典型的“老鼠嫁女”型故事,和印度的故事如出一辙;“异猫命名”是变异,经过文人的加工。

季羡林译制的《五卷书》中提到了“老鼠嫁女”故事的最古老记载。

在恒河边上的净修院里住着一位族长。当他在恒河沐浴之时,有一只小老鼠从鹰嘴里掉下来,落在他的手掌上。他把它变成了一个女孩子,抚养她直到十二岁。隐士想把女儿许配给太阳神,但女儿嫌它太热。太阳神说云彩比他强,能遮住自己。隐士喊来云彩,女儿嫌云又黑又呆。云彩说风比他强。隐士喊来风,女儿嫌风太喜欢流动。风说山比他强。隐士把山喊来,女儿嫌山太硬不能动。山说老鼠比他强。隐士喊来老鼠,女儿想这是同类,求隐士把她变成老鼠以嫁过去。于是隐士用苦行神力把她化成老鼠出嫁。

民间故事“老鼠嫁女”的出现与当时古印度的时代背景有关,季羡林在译本的序中告诉人们,动物故事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印度婆罗门统治者利用百姓喜闻乐见的民间故事形式向古印度劳苦大众传播的悲观哲学。而老鼠嫁女故事的流传为广大亚洲人民的再创作和给予新寓意提供了可能。

我国现存最古老的“老鼠嫁女”故事记载在明朝学者刘元卿的《应谐录》中,这则印度故事传入中国后变为一则名为《猫号》的短寓言。

齐奄家有猫号“虎猫”。客说之改名“龙猫”。又有客说之更名“云”。又有客说之更名“风”。又有客说之更名“墙猫”。又有客说之更名“鼠猫”。东里丈人嗤之曰:猫即猫耳,胡为自失其本真哉?

在中国文人的改编之下,故事的情节由老鼠择夫变为给家猫起名,经过众人讨论,由“一物降一物”的“相生相克”观念最后竟然给猫取名“鼠猫”,在故事的结尾,老者“东里丈人”的一句话道破荒诞,阐释出文人改编这则故事的寓意:万事万物最重要的就是本质,做人做事莫要失其本真。另外,季羡林在讨论《猫号》时,指出日本也存在《猫号》故事。

这一“老鼠嫁女”的印度故事在中国文人的笔下被赋予了更贴近中国传统的“五行”文化,使之更符合中国人的传统观念。而这则故事仅是“老鼠嫁女”故事在中国大地散布开来的众多变体的冰山一角,“老鼠嫁女”型故事演变成为中国民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这一点人们还可以从“老鼠嫁女”题材的众多民间戏剧和美工作品中看出其影响层面的广泛,“老鼠嫁女”故事俨然变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故事。不仅如此,“老鼠嫁女”故事在中国南方逐渐被节日和民间禁忌所吸收。这则生动有趣的故事继续东传,或经朝鲜或跨海进入日本,根据日本学者野村纯一的相关研究,日本版的“老鼠嫁女”故事与中国版的“老鼠嫁女”故事相差无几,可看作是中国“老鼠嫁女”故事的东传变体。

综合以上关于民间故事“老鼠嫁女”的讨论和观点,本文所讨论的“老鼠嫁女”以符合“主角是老鼠”“粘连强中更有强中手”和“招婚主题”为标准。

二、国内的“老鼠嫁女”系列故事

“老鼠嫁女”故事传入中国大地后在广阔的民间土壤中孕育出了广泛的异文变体,其中又分为两大故事体系:中国本土的民俗型鼠婚故事和外来的招婚型鼠婚故事。而根据马昌仪的研究,中国本土的民俗型鼠婚故事又集中于吴地。而本文以研究外来招婚型鼠婚故事为主,因此不涉及上述地区的故事类型。根据笔者的搜集情况,发现中国北方地区的招婚型鼠婚故事居多。

(一)河南曲剧“老鼠嫁女”

鼠妈妈要将女儿嫁给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所以看不上鼠小弟。母女俩一会儿羡慕太阳,一会儿又羡慕乌云。大风能将乌云散,她们就追大风,墙壁能挡风,她们又崇拜墙壁。鼠小弟能将墙壁打洞,可鼠妈妈就是嫌弃鼠小弟。母女俩被大花猫用黄金珠宝、大房酷车所蒙蔽,将鼠小妹嫁给了猫。刚入洞房,大花猫就要将老鼠母女作为点心享用,鼠小弟及时赶到,召集同伴打败了大花猫,救下鼠母女,成就了一段美好姻缘。

中国化的“老鼠嫁女”故事不仅流传于民间故事层面,还广泛存在于戏曲、民歌、美术等文化艺术方面。中国化的“老鼠嫁女”最明显的特征是增加了猫吃鼠的结局,这样的结局更符合中国民间的观念。历史上老鼠带来的灾害是可怕的,因此老鼠的形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卑贱的,但在民间同时又存在着“鼠崇拜”观念,这一点也体现在生肖排行中。

(二)河北涉县“鼠妈妈选婿”

鼠妈妈生的俊女儿到了婚配年龄,但鼠妈看不上鼠青年。鼠妈想把女儿嫁月亮,月亮说怕云彩。鼠妈想把女儿嫁云彩,云彩说怕风。鼠妈又找到风,风说最怕墙。鼠妈和女儿找到墙,墙说最怕老鼠。最后鼠妈选了长相很好的鼠青年,青年说猫才是英雄。大花猫抓走了母女俩。

河北地区的“老鼠嫁女”版本不仅故事名发生改编现象,而且在结尾也接近本土的猫灭鼠的传统结局,只是未交代确切的结局,为听众留下想象的余地。

(三)北京“老鼠嫁女”

早年间,法术老人从鹰爪下救出小老鼠。老鼠愿做女儿,老人施法变身。老人安排女儿出嫁太阳,太阳说不如云有权势。云让他们找风。风说墙挡住自己,风就没了。墙说鼠打洞他就立不住了。老人施法把女儿变回老鼠。老鼠进洞那天是正月二十五,这天,家家不许点灯,以求老鼠嫁娶平安。

北京的“老鼠嫁女”源于民间木版年画,因此具有年味,具体是将外来“老鼠嫁女”同本地节日习俗相结合进行中国化。但从其开头可以看出其源于国外的影响,具体可参见原版“老鼠嫁女”和其西传变体。

(四)辽宁“耗子嫁女”

传说有耗子心比天高,想高攀日头做亲。日头说自己不行,云能遮住自己。云彩不同意,说自己会被风吹跑。风也说不行,耗子又去找雨。雨又说自己浇不开石头。而石头说自己早晚被垒墙。墙又说自己会被鼠打洞。于是耗子回洞找对象去了。

辽宁的“耗子嫁女”因讲述者是不识字农民,因此也更多保留了口语的原本色彩,并在推理过程中蕴含着民间的思考方式。但结尾却不见猫吃鼠的传统部分。而民间的称谓“耗子”也表示了民间大众对老鼠的厌恶,意即损耗粮食。而一般的称谓“老鼠”,则可以说是一种“尊称”了。

总体看来,招婚型鼠婚故事的分布以华北和东北地区为主。这也体现出北方文化的共性,尤其是其以北方官话作为语言的纽带。历史上的陆上丝绸之路也正好是以北方为主。这一故事在传入中国后吸收了更具农耕文明观念的猫吃鼠环节,也有结合了民间节日因素的故事异文,总的趋势是本土化。这种本土化正如学者张道一在《老鼠嫁女:鼠民俗及其相关艺术》一文中提到的,“老鼠嫁女”故事是由歷史提炼出的童话。在中国民间文化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约定俗成的民俗事项不乏类似“老鼠嫁女”这种在吸收外来故事的基础上发展至今的实例。

三、民间故事“老鼠嫁女”东传系列故事

(一)朝鲜民间动物故事“野鼠之婚”

从前,有一对野鼠夫妇,想让自己的儿子与名门巨族联姻。它们首先向天求婚,天却说云比它更厉害。野鼠夫妇转而向云求婚,云说风比它更厉害。野鼠夫妇又去见风,风说石弥勒比它更厉害。野鼠夫妇又去见石弥勒,石弥勒却说野鼠比他更厉害。这时野鼠夫妇才发现原来世上再没有比野鼠更伟大的了,于是它们让儿子与其他野鼠结了婚。

“老鼠嫁女”故事不仅从印度发源,经由古丝绸之路向东进入中国,还继续向东传入了与我国一衣带水的友邻朝鲜。朝鲜半岛历史和文化上都与中国的历史文化有着紧密的关联。

关于这则“老鼠嫁女”的变体,《朝鲜民间文学》给出的解释是讽刺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盲目唯我独尊的人。但今天看来,这则寓言也可以用来警戒那些妄自菲薄、毫无自信、认识不到自身能力的人。这与古印度版本的解释“跳出自己的族类,实在很难”相去甚远。这也反映出民间故事流传的特点是没有固定的寓意。不同的信仰,不同的民族文化对于同一种来源的民间故事会给予符合当地民间传统价值观的解释和寓意,并在相应的场合使用和流传。不过,在这则版本中,人们也能发现其具有佛教故事影响的影子,如石弥勒形象。《朝鲜民间文学》里说明了该动物故事源于韩国传统史料《三国史记》,而石弥勒形象的出现正好反映出新罗(古朝鲜国家)佛教思想的特点。这里的新罗存在的时期也恰好是中国文化对外输出最为繁荣的大唐盛世。新罗时代的《三国遗事》也作为对《三国史记》的补充,收录了大量民间故事。因此可以断定,“老鼠嫁女”故事在唐朝就已经传入朝鲜。

(二)日本新潟县南蒲原郡民间故事“田鼠的婚事”

有一只田鼠,它有一个极其可爱的姑娘。有一天它和许多田鼠在一块儿商量,打算把姑娘嫁给日本第一大将太阳公。有的说天空要被云彩遮住,云彩才是第一名大将。有的说云彩能被风吹散,风才是第一名大将。有的说不论刮风下雨,土堤都毫不在乎,所以日本的第一名大将是土堤。有的说土堤能被田鼠挖成洞,日本的第一名大将是田鼠。经过一番议论,那只田鼠的姑娘依旧嫁给了田鼠。

“老鼠嫁女”故事能从印度发源,经由朝鲜向东进入日本,也说明了朝鲜半岛作为联系日本和中国的文化纽带作用十分明显,历史上中日朝(韩)三(四)国之间的恩怨情仇也是十分漫长和复杂的。

“老鼠嫁女”故事从印度发源,经由海路向东进入日本的历史可以参见日本历史上的大化改新引进唐朝文化。而这则日本版的“老鼠嫁女”演变得更加本地化,主角也由老鼠变为田鼠。故事中对于“伟大”或“有权势”的概念更是用“大将军”来形容。这也反映出日本历史上漫长的“幕府大将军”统治时期,所谓的“天皇”被架空,形同虚设,而权力的核心集中于“幕府”的历史写照在民间心理的反映。

四、民间故事“老鼠嫁女”系列故事的分析

民间故事“老鼠嫁女”的传播十分广泛,从印度一路向东,远达日本。从这些故事的传播地区背后,人们能够瞥见古代民族迁徙与交融的历史痕迹。例如,中国南方荆楚苗族民间巫文化与日本民间节日之间的相似关联,还有历史上“骑马民族”对日本的影响等折射出的东北亚地区广泛的文化交流。

如表1,综合以上故事,人们可以看出“老鼠嫁女”故事的东传路径是从印度出发经过唐朝时的丝绸之路进入中国,在沿途发生了不同的变体。当然还有南方丝绸之路进入中国的路径,这就涉及“老鼠嫁女”故事的南传路径问题。在中国文化繁盛的唐朝,“老鼠嫁女”故事得以在唐朝周边有文化联系的新罗(朝鲜)、日本地区内传播,并且在中国本土发展出新的结局。当然,各地的故事也具有地方性特点,如中国的不同地区融入了本地区的社会环境因素等。这也是民间故事集体创作的结果。中国本土化的“老鼠嫁女”故事正体现出农耕文明视角下猫鼠关系的特点,即媚鼠崇鼠又怕鼠灭鼠的矛盾。

按照文化传播的理论分析“老鼠嫁女”的故事在东传路径上的演变,人们可以发现其背后的历史意义。在推动亚欧文明进步的历史潮流中,亚洲人民的民间文化交流也逐渐在反帝反封建、追求民族解放的历史进程中自发走向了构建命运共同体的目标,这一点可以参照历史上的“万隆会议”和“不结盟运动”。而其民间的自发性背后是亚洲人民在共同的历史背景下,由于共同的生产生活方式,或者说是马克思提到的“亚细亚生产方式”而产生了具有相似性的民间文化土壤。在这种宏观历史的角度下,人们也就能更好地理解为什么广大的东亚地区民间故事具有高度相似性,和为何同一故事更易于被不同亚洲地区的人民所乐于接受并延续至今的事实。

(北方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研究生创新项目民间故事“老鼠嫁女”的历史流变与文化考释(项目编号:YCX1900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木拉迪力·木拉提(1992-),男,哈萨克族,新疆阿勒泰人,硕士在读,助教,研究方向:民间文学。

作者:木拉迪力·木拉提

第2篇:老鼠嫁女的故事

远古的时候,有一对相貌丑陋的老鼠夫妇。因为他们对自己的相貌感到十分自卑,所以他们就整天呆在又湿又暗的洞穴里很少外出,即使是寻找食物也是速去速回。虽然这对老鼠夫妇的相貌丑陋,可他们却生了一个如花似玉的女儿。因为这个女儿是他们唯一的孩子,所以老鼠夫妇把她视为掌上明珠。时光飞逝,老鼠夫妇眼看着女儿一天天的长大,一晃就到了该谈婚论嫁的年龄。可是该把如花似玉的女儿嫁给谁呢?可不能把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啊!为了女儿的婚事老鼠夫妇费尽了心思。

这对老鼠夫妇不但相貌丑陋,而且还很爱慕虚荣,都是势利眼。他们决定:谁最强大,谁最有能力就把女儿嫁给谁。给女儿找个好婆家做父母的也能跟着沾光,也能过上荣华富贵的日子。

这一天,老鼠夫妇把女儿安顿好,然后就一起出洞为女儿找如意郎君去了。老鼠夫妇走出洞外,阳光刺得他们好半天才睁开眼睛,他们抬头仰望,发现金灿灿的太阳挂在天空。老鼠夫妇心想,太阳照到哪里哪里就有温暖和光明,他一定是这世界上最强大、最有能力的。于是他们就对太阳说:“太阳啊!你一定是这世界上最强大、最有能力的,把我们的漂亮女儿嫁给你好吗?!”太阳听后笑着说:“那可不行,因为我也不是这世界上最强大的,我怕乌云,乌云能遮挡住我的光芒。”

于是老鼠夫妇就去找乌云,他们走了一会儿,就碰见一大块乌云从空中压了过来。他们就对乌云说:“乌云啊!你一定是这世界上最强大、最有能力的,就连太阳都说怕你呢,把我们的漂亮女儿嫁给你好吗?!”乌云听后皱起眉头说:“那可不行,因为我也不是这世界上最强大的,我怕风,一阵风过来就会把我吹散。”

于是老鼠夫妇又找到了风。“风啊!你一定是这世界上最强大、最有能力的,就连乌云都说怕你呢,把我们的漂亮女儿嫁给你好吗?!”风听后耸了耸肩膀说:“那可不行,因为我也不是这世界上最强大的,我怕墙,一堵墙就可以挡住我的去路。”

于是老鼠夫妇又找到了一堵漂亮的墙。“墙啊!你一定是这世界上最强大的,就连风都说怕你呢,把我们的漂亮女儿嫁给你好吗?!”只见墙面色惊慌,浑身颤抖地说:“求求你们千万不要靠近我,难道你们不知道我最怕你们老鼠吗?如果我娶了你们的女儿,不出一个月她就会把我钻得满身是洞,不出一年她就会把我给钻塌。”老鼠夫妇听了墙的话之后,互相指着对方的鼻尖说:“原来我们才是这世界上最强大的?不,我们也不是最强大的,我们怕猫。既然是这样,那就把我们的漂亮女儿嫁给猫吧。”可是他们又不敢直接去找猫,于是就请鸭媒婆向猫提亲,没想到猫很痛快地答应了这门婚事。

鼠女嫁猫的消息不胫而走,十里八村的老鼠们都来帮丑老鼠家准备婚事。因为他们都知道丑老鼠家与猫结了亲,巴结丑老鼠家就等于向猫讨好。

鼠女出嫁这天,天空格外晴朗。送亲的队伍排成浩浩荡荡的长队,吹喇叭的、抬花轿的、敲锣打鼓的,欢天喜地好不热闹。经过一番折腾,老鼠们终于把新娘子送到了猫宅。猫穿着新郎官的衣服,胸前戴着大红花,高高兴兴地出门迎接新娘子。可他并没有请前来送亲的老鼠们进屋休息,更谈不上请他们吃酒席了。猫满脸堆笑地谢过送亲的老鼠们,然后就抱起漂亮的鼠新娘入洞房了。送亲的老鼠们既不能进屋休息,又不能吃到酒席,心里自然不痛快,可又不敢表露出来,只好挤出笑脸,散吧哒的各回各家了。

丑老鼠夫妇把女儿嫁给猫之后,他们似乎完成了生命中的最大心愿。有了猫这样的女婿,仿佛荣华富贵的梦想就要实现了。

一眨眼就到了鼠女出嫁的第三天,该是鼠女回娘家看望父母的日子了。如果女儿能带着猫女婿一起回来,那将是一件多么荣耀,多么体面的事情啊!老鼠夫妇恨不得能马上见到宝贝女儿,因为自从女儿出生后就从来没有长时间的离开过他们。可是他们从日出盼到日落,就是盼不到女儿回来。老鼠夫妇非常惦念女儿,他们整夜未眠。

第二天一大早,兔邮差送来一个非常漂亮的包裹,说是他们的猫女婿给寄来的。老鼠夫妇一边接过包裹,一边夸赞着猫女婿的好。

可当他们打开包裹后却惊呆了,原来那是一张还带着血腥味的鼠皮。这皮毛的色泽是他们再熟悉不过的,鼠皮的背面还写着一首打油诗:二老太势利,选猫做女婿,荒唐又滑稽,鼠女颜如玉,肉嫩骨头细,吃罢剩张皮,寄回表心意。老鼠夫妇看罢,当场昏了过去。他们知道都是自己的势利眼害了女儿,但现在后悔已经来不及了。(作者:侯佣,根据民间故事改编)

第3篇:《老鼠嫁女》结尾改变大班故事教案[定稿]

活动准备

废旧彩笔帽,颜色艳丽的小长方形即时贴。

教室内墙上、窗户上贴有大红喜字,屋顶挂有幼儿自制的彩色吊环。

《老鼠嫁女》PPT,图片(太阳、乌云、大风、围墙、老鼠爸爸、老鼠女儿、猫),图卡每人一份。

和家长一起搜集关于太阳、鸟云、大风、围墙、老鼠、猫各有什么厉害的本领,以及其他小动物本领的资料。

重点难点

能够运用已有经验,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和理由。

通过分组讨论,迁移经验,能把心里所想的老鼠女儿所嫁的对象画出来,并说出理由。

活动目标

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风格。

理解故事内容,了解故事中人物之间的关系。

通过分组讨论,运用已有经验,大方、自然地表述改编后的故事结尾。

活动过程

1.导入环节,以谈话形式引出故事

请幼儿观察班级环境,有什么变化?

幼儿A:门上贴有喜字。

幼儿B:屋顶有我们做的彩色吊环。

师:今天班里装扮得这么漂亮,你们猜猜有什么事情发生?

幼儿A:结婚的时候才贴喜字呢!

幼儿B:对,对,结婚的时候还要吃喜糖呢!

师:“今天有一个小动物也要结婚了,咱们一起看一看它要嫁给谁?”

(析:在课前我问过几名幼儿,他们或有过参加婚礼的经验,或在电视上看过结婚的场面。我首先在环境中营造出喜庆的氛围,并引导幼儿细心观察,给幼儿留出悬念,带着问题去欣赏故事。)

2.观看PPT,了解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及情节,并用回忆提问法把图片贴在黑板上,帮助幼儿掌握故事中人物之间的关系。(边提问边贴图片。)

(欣赏故事后)提问:

(1)故事中谁家要嫁女儿? (老鼠)

(2)老鼠爸爸最开始想把女儿嫁给谁?(太阳)

为什么老鼠爸爸想让女儿嫁给太阳呢?太阳有什么厉害的本领?

幼儿A:太阳能发出光,能把衣服晒干。

幼儿B:太阳能让小草、小花和大树长高。

幼儿C:太阳照在身上暖暖的,很舒服。

师:“太阳这么厉害,为什么老鼠爸爸没有把女儿嫁给太阳?”(因为乌云能把太阳给遮住。)_

“乌云有什么厉害的本领呢?”

幼儿A:乌云把太阳遮住就什么都看不见了,全都是黑的。

幼儿B:乌云能下雨、闪电,特别吓人!

师:“乌云这么厉害,那老鼠爸爸把女儿嫁给乌云了吗?”(没有,因为风能把乌云吹走啊!)

“风有什么厉害的本领?”

幼儿A:我在电视上看的,大风能把房子吹走。

幼儿B:大风还能把树吹倒。

师:“你们说的是龙卷风,风力特别大。现在你们看看窗外,树叶在动,今天外面也有风,是微风,但是你们能感觉到吗?为什么?”(感觉不到,因为我们坐在教室里。)

“对,咱们坐在教室里面,有围墙挡着,我们就感觉不到风了。围墙有什么作用呢?”

幼儿A:如果下雨,我们就淋不着了,下雪也淋不到了。

幼儿B:刮风也不怕了。

师:有了坚固的房子、围墙,我们才能在这里学习,做游戏。那老鼠爸爸把女儿嫁给围墙了吗?(没有。)

谁比围墙厉害?(老鼠。)

为什么?(老鼠能在墙上打洞。)

但是老鼠又怕谁呢?(猫。)

(析:在本环节,利用图片回忆故事情节、内容及人物关系,为幼儿创设宽松的语言环境,激发幼儿的积极性,幼儿再现已有经验,能准确地说出故事中各人物的本领、作用,并初步明白故事中一物比一物强的寓意。)

(3)和幼儿一起看图片,了解故事中的人物关系,知道一物比一物强的道理,并发挥想象创编故事结尾。

师:你们看(看黑板上的图卡),老鼠爸爸最开始想把女儿嫁给最厉害的太阳,可是(乌云能把太阳遮住),老鼠爸爸又想把女儿嫁给乌云,可是(大风又能把乌云吹走),它又想让女儿嫁给大风(大风被围墙档住了),它又想让女儿嫁给围墙,可是(老鼠在围墙上打洞)”,故事中每一个形象的本领都特别厉害,但是和其他的形象一比较,它就不厉害了。

(析:强化幼儿一物比一物强的寓意,让幼儿知道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强大。)

师:“故事的结局是什么?”(老鼠女儿嫁给了猫,可是猫把老鼠给吃了。)

你们觉得这个结局好吗?(不好,老鼠女儿太可怜了。)

你们能想到比猫厉害的动物吗?

幼儿A:老虎。

师:“有人知道有比老虎还厉害的动物吗?”

幼儿B:大象一抬脚就把老虎给踩下去了。

师:“有人知道有比大象还厉害的动物吗?(没有了。)

如果老鼠女儿没有嫁给猫的话,嫁给大象可以吗?你们还能想到更好的答案吗?

(析:发散幼儿思维,让幼儿大胆思考。)

3.引导幼儿改编故事结尾,运用已有知识经验进行大胆猜想。

(1)个别幼儿回答老鼠女儿应该嫁给谁?为什么?

幼儿A:应该嫁给大象,因为大象能保护老鼠女儿。

幼儿B:应该嫁给白云,带着老鼠女儿到天上玩儿。

(2)分组讨论,讨论出一个本组认可的最佳答案,派出一个代表告诉大家本组答案。(其他组可找出理由反驳。)

4.迁移经验,把自己心里想的老鼠女儿应嫁的形象画出来。

(可提问

三、四名幼儿来说一说自己的故事结尾。)

5.延伸活动

制作喜糖,渲染气氛。(活动自然结束。)_

第4篇:老鼠嫁女

老鼠嫁女儿

老鼠家里要办喜事了,什么喜事呢?老鼠姑娘要出嫁。

“女儿嫁给谁呢?”鼠妈妈问鼠爸爸。这个鼠爸爸呀!是个老糊涂。“嗯!谁最厉害,咱们就把女儿嫁给他。”

于是,鼠爸爸就去找太阳,他认为太阳最厉害,什么东西都离不开他。可是太阳说:“我并不是最厉害的,乌云有时候会遮住我,乌云比我厉害多了。”

于是鼠爸爸去找乌云,乌云又说:“我也不是最厉害的,大风有时候就把我吹散了,大风比我厉害多了!”

于是鼠爸爸又去找大风,大风却说:“哎呀!遇到围墙,我就出不去了。围墙比我厉害多了!”

于是鼠爸爸又去找围墙,围墙说:“哎!老鼠会在我身上打洞,老鼠比我厉害多了!”

就这样,太阳怕乌云;乌云怕大风;大风怕围墙;围墙怕老鼠;老鼠怕谁呢?鼠爸爸笑哈哈:“原来猫最厉害,我女儿应该嫁给猫啊!”

于是,敲敲打打,打打敲敲,老鼠的女儿要出嫁!猫姑娘上花轿,新郎是只大花猫,你说可笑不可笑!

第二天,鼠爸爸、鼠妈妈一起来看女儿。

“咦?女儿不见了!女儿在哪呢?”“女儿出来呀!”

老猫笑嘻嘻:“亲爱的岳父岳母!我呀,怕别人欺负她,就把她藏在了我的肚子里!”

第5篇:老鼠嫁女教案

老鼠嫁女

教师:贾菲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体验童话故事传达的民俗风情。

2、探知事物相克相生循环往复的有趣现象并能自信地表达自己的长处,欣赏同伴的长处。 活动准备:

课件,太阳、云、风、墙、老鼠、猫的图片,音乐《抬花轿》、《猪八戒背媳妇》,绣球

汉字:照、遮、吹、挡、打洞、抓、扬长补短。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欣赏唢呐演奏的音乐《抬花轿》 师:听了这段音乐,你有什么感觉!

师:放这样的音乐,一定是有什么喜事发生。

2、引发对故事的想象(出示花轿)

师:这是什么,它是做什么用的?(这是花轿,是新娘结婚时要做的,今天的新娘会是谁呢?)

师:哦,新娘是老鼠姑娘,有新娘就会有新郎,可是鼠爸鼠妈都是老糊涂,它们要给老鼠姑娘找一个全世界最强的新郎,你们帮老鼠姑娘选选,它可以找谁做自己最强的新郎?

(二)、欣赏理解

1、边欣赏幻灯片,边听故事

鼠姑娘会找到怎样的新郎,老鼠村里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一起来听故事: 2.理解事物之间的强弱关系

师:孩子们,鼠爸鼠妈找到世界上最强的新郎了吗?它去找了哪些新郎啊? (幼儿说,教师放图片)

师:尽管他们不是世界上最强的新郎,可是,他们都有自己最强的地方,你们知道它们最强的地方分别是什么?(出现汉字照、遮、吹、挡、打洞、抓)

3、讨论:你有没有最强的地方,想一想,待会儿每个孩子来说一说。你还要记住朋友们的长处,看谁记得最多,这也是你强的地方哦!(这里是为了让幼儿关注自己的同伴,并学会倾听,对幼儿来说,这是对其习惯和心理的挑战。) ·鼓励幼儿自信地说出自己最强的地方。 ·请幼儿记住自己朋友的长处。 你有什么不强的地方吗?

你想变得很强吗?怎么办?(提醒幼儿互相弥补)

(三)游戏感受

1、讲述故事结尾

师:鼠姑娘找不到世界上最强的新郎,怎么办?

在故事中,一直有一个勇敢、机灵的老鼠伴随着鼠爸鼠妈和鼠姑娘,是谁? 师:办喜事,坐花轿,可是需要抬轿子的人呀,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2、游戏:抬花轿

师:办喜事真开心,老师今天想做一回新娘,谁愿意来当我的新郎?老师手里的绣球抛到谁的跟前谁就是新郎好不好?其他小朋友你们就是抬轿子的。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玩。

小白菜,地里黄,老鼠村,嫁姑娘,宝贝女儿鼠姑娘,想找新郎比猫强, 太阳最强嫁太阳,太阳不行嫁给云,云不行,嫁给风,风不行,嫁给墙, 墙不行?想一想,还是嫁给老鼠郎。一月一,年初一,一月二,年初二,一月三,早上床,今夜老鼠嫁姑娘,一拜堂,二拜堂,三拜堂来入洞房。

第6篇:老鼠嫁女(最终版)

《老鼠嫁女》

1、嘀嘀嗒,嘀嘀嗒,敲锣鼓,吹喇叭,老鼠家要办喜事,什么喜事呢,老鼠的姑娘要出嫁。女儿嫁给谁呢?鼠妈妈问鼠爸爸。鼠爸爸是个老糊涂,他说: “谁最神气就把女儿嫁给他。”

2、于是,鼠爸爸就去找太阳,他认为太阳最神气,什么东西都离不开他,可是太阳却说: “我并不是最厉害的,乌云有时候会来遮我,乌云来了我害怕。”

3、于是,鼠爸爸又去找乌云,乌云说: “我也不是最厉害的,大风有时候会把我吹散了,大风比我厉害多了。”

4、鼠爸爸又去找大风,可是大风又说: “遇到围墙我就出不去了,围墙比我厉害多了。”

5、于是,鼠爸爸又去找围墙,围墙说: “哎,老鼠会在我身上打洞,老鼠比我厉害多了。”

6、就这样,太阳怕乌云,乌云怕大风,大风怕围墙,围墙怕老鼠,老鼠怕谁呀?鼠爸爸乐得哈哈笑: “原来猫最厉害,我女儿应该嫁给猫呀。”

7、于是,嘀嘀嗒,嘀嘀嗒,敲锣鼓,吹喇叭,老鼠姑娘坐上了花轿,一抬就抬进了老猫的家。

8、第二天,鼠爸爸和鼠妈妈一块儿来看女儿。咦,女儿不见了!女儿在哪里?女儿在哪里?老猫笑着说: “我怕人家欺负她,啊呜一口就吞下。我把它藏在我的肚子里了。”

幽默笑话:

一只猫正在追一只老鼠,老鼠钻进洞里不出来,猫等了很久老鼠还是不出来,于是它学狗叫:“汪汪!”然后又惨叫了一声!老鼠高兴了,以为猫被狗吓跑了,于是哼着小调大摇大摆的走了出来,刚踏出洞口,被猫一把按住:“小样你终于出来了!” 老鼠哀求道,我死之前你能告诉我是怎么回事吗!“都这年头了,谁不会几句外语呢!

有一个人,晚上在宾馆睡觉。第二天一早,他叫来服务员,说:“昨天晚上有两只老鼠吵着我睡觉,害得我一夜没有睡好,我要赔偿!!!”服务员说:“那也不至于吵到您睡不着呀!”“可是后来居然有几十只老鼠跑来劝架,你叫我怎么睡?”

老鼠去方便,见熊也在,吓得不敢吱声,熊看了老鼠一眼,说:“你掉不掉毛?”老鼠哆嗦了一下不语。熊又问:“掉不掉毛啊,你?”老鼠战战兢兢地说:“不掉„„”熊一把抓住老鼠擦擦屁股走了!

小偷偷了一只鸡,正在河边给鸡拔毛,这时一个警察走了过来,小偷急忙把鸡仍到了河里。警察问:你在干什么?河里是什么东西?小偷说:那是一只鸡,它要过河去,我在这里帮它看衣服„

一双胞胎聊天,哥哥说:“我是妈妈生的。”弟弟听了就赶紧问:“哥哥,那我是从那来的。”哥哥神回复到:“接生的医生说妈妈中奖了,你是再来一个,送的。”

第7篇:大班语言活动——老鼠嫁女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讨论,逐步了解故事中各形象之间的关系,理解故事内容。

2.尝试用语言、动作、表情大胆地表现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3.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风格。

活动准备

Flash动画课件《老鼠嫁女》

图片:老鼠,猫,太阳,乌云,风,墙.

音乐:百鸟朝凤

活动过程实录

(一)、激趣导入

1、欣赏唢呐演奏的音乐《百鸟朝凤》

师:听了这段音乐,你觉得大家在做什么呢?

幼:好像在过年;结婚;开业。

师:放这样的音乐,一定是有什么喜事发生。那么,今天在这段音乐下,会发生了什么事?

2、引发对故事的想象(出示花轿)

师:这是什么,它是做什么用的?

幼:花轿,结婚用的。

师:对,这是结婚用的花轿,给谁坐呢?

幼:新娘(出示老鼠新娘坐花轿的图片)

师:新娘是老鼠,有新娘就会有新郎,想找个世界上最强的新郞,她找到了•(•出示有太阳、乌云、墙、风、老鼠、猫的图片)你们猜猜这个老鼠新娘会选谁做自己最强的新郎。

(二)、欣赏理解

1、边欣赏动画片,边听故事

2.理解事物之间的强弱关系

师:你们认为谁是世界上最强的新郎(动画片停在“老鼠爸爸迷糊了,到底谁是最强的新郎”。)

幼:我认为太阳最强。

师:你们都同意吗?

幼:不同意,因为乌云比太阳强。

师:那么,你认为谁最强?

幼:风最强。

师:有反对的吗?

幼:墙比风强;墙怕老鼠;老鼠没猫强;猫又怕太阳;太阳最强,又回到了开头了。

师:?尽管他们不是世界上最强的新郎,可是,他们都有自己最强的地方,你们知道它们最强的地方分别是什么?(出现汉字照、遮、吹、挡、打洞、抓)

3、讨论:

(一)游戏感受

1、讲述故事结尾

师:老鼠嫁到猫眯家会是什么样的后果呢?(继续欣赏动画片)

(二)理解故事的内涵10分钟

1.师: 老鼠爸爸,妈妈听到女儿被猫吃了,他们怎样了?(会哭,会很伤心)因为每个爸爸妈妈都会非常爱自己的还子的。老鼠爸爸妈妈把女儿嫁给猫对不对呢?为什么?

(因为他们太糊涂)是不是最神气的人就一定能当新郎呢?

2.小结:由于老鼠偷别人的食物,是不好的行为。所以人们想尽办法赶走它。消灭它。就编了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一个是最好老鼠都被猫吃掉,一个是嘲笑老鼠爸爸的愚蠢。一个人除了聪明,能干还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爱心,一颗善良的心。所以小朋友做什么事情都要辩别是非,在去做你应该做的事情。

四、活动延伸:分角色表演。

游戏:抬花轿

师:办喜事真开心,我们也来玩玩抬花轿的游戏吧!我来抛绣球,我要找步调一致的朋友圈为我抬花轿(师有意将乡球抛给步伐协调的朋友圈,师念童谣,朋友圈一起原地走步,师提示“看着朋友的脚步一起走”,游戏可反复进行。)

本次教学观摩活动我能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及时捕捉幼儿的兴趣点和注意点进行有效提问,例如:听了这个音乐你想到了什么?看看我们猜得对不对,(出示轿子)猜对了,有顶漂亮的轿子。那轿子里的新娘会是谁呢?这个问题既抓住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又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2.尽可能的提开放式的问题,如多提为什么、怎么样等问题,例如:老鼠爸爸会觉得谁最神气,会去找谁呢?这个问题是能引起幼儿积极思考的。又如:他们的做法对不对啊?为什么?鼓励幼儿动脑思考,拓展幼儿的思维空间的,更好的培养幼儿思维的品质。

3.活动目标之一是让幼儿理解故事深刻的内涵。要让幼儿理解这一点是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提的问提是分层次,从易到难的递进。例如:老鼠爸爸,妈妈听到女儿被猫吃了,他们会怎样?为什么他们会非常伤心呢?爸爸妈妈这么爱女儿,为什么还要把女儿嫁给猫?是不是最神气的人就一定能当新郎呢?你觉得要怎样的人才能当你的新郎呢?教师在提一个较难问题之前,先提一系列简单的问题作为铺垫,层次递进。最终让幼儿理解故事给人带来的哲理。

本环节教师让幼儿看课件完整感受并学习故事,幼儿在这样宽松、开放的时空里边看课件边跟读学习朗故事,这样既可以提高学习的质量,又可以培养孩子的看图用语言表达能力。在幼儿基本学会故事后再让幼儿用各种道具来表演故事情节,体现了语言教学课堂学习的节奏感。

上一篇:大学英语四级词汇讲解下一篇:中国梦我的梦演讲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