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群众工作

2023-02-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如何做好群众工作

如何做好基层群众舞蹈辅导工作

摘要:群众舞蹈具有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其他群众文化一样起源于劳动和人类特有的精神生活需求。它不仅具有赏心悦目的直观形体美,而且已经从反映表象走向表现更深刻的内涵,使人们从中获得极大的审美情趣和美感享受,在人们心目中的审美价值也越来越高。如何做好基层群众舞蹈辅导工作则是摆在我们每个群众文化活动辅导者面前的一项艰巨的任务。

关键词:做好 群众舞蹈 辅导

文化馆是人民群众接受艺术教育、开展文化活动、传承民族民间文化的空间和场所。而群众舞蹈,顾名思义,必与广大群众切相关。观赏也好参与也罢,一旦失去了群众,也就失去了它自身存在的根基与理由。它能吸引广大群众观赏并参与的最大吸引力就是健康性、娱乐性。这是群众舞蹈的最大特色,也是我们进行群众舞蹈辅导要遵循的规律。

如何做好基层群众舞蹈辅导工作则是摆在我们每个群众文化活动辅导者面前的一项艰巨的任务,通过从事十多年的舞蹈教学工作及群众舞蹈辅导工作,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做好基层群众舞蹈辅导工作。

一、了解群众舞蹈的特点和规律,是做好基层群众舞蹈辅导工作的前提要求

群众舞蹈和其他群众文化一样起源于劳动和人类特有的精神生活需求。我们的祖先,为表达生活、劳作中的欢乐心情,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以自我娱乐。倘若群众舞蹈没有了“自娱性”,也就不能成为群众舞蹈了。随着社会的发展,群众舞蹈在内容上日益丰富,形式上多姿多彩、多方面地反映表现人民群众的生活、思想、情感及审美需求。群众性的舞蹈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群文舞蹈具有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它不仅具有赏心悦目的直观形体美,而且已经从反映表象走向表现更深刻的内涵,使人们从中获得极大的审美情趣和美感享受,在人们心目中的审美价值也越来越高。群文舞蹈这个艺术门类同时容纳各种年龄层次的人们,这样的吸引力是其他门类可望不可及的,现在部分群文舞蹈的参与者都具有一定的舞蹈基础或文艺特长,根据这一情况,群文舞蹈辅导时要摆脱地域和地区性束缚,在内容和形式上,吸收不同民族的舞蹈精华,采众家之长为我所用。要广开门路,除了举办各种类型的舞蹈讲习班、还必须重视普及舞蹈文化的教育,向群众讲授舞蹈基础知识,启发群众自觉的舞蹈意识,提高艺术修养、舞蹈素质及审美能力等等。

群众舞蹈不是模仿专业舞蹈的蓝本,它是舞蹈一书中的一个分科,是自身特征的表现,是群众自身对客观生活的认识,思想情感的反应,是满足群众自我生活的需要。它的本质属性是来自群众,服务群众,表现群众。它创作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它要具有历史意识、社会意识和群众意识,它必须建立在群众生活上,要把握群众的价值观、审美观、思维方法和艺术追求,不能以编导的主观意念为价值取向,这是它的支撑点。在进行基层群众舞蹈辅导时要把握好它的特点,要符合于群众文化工作的总体要求,立足与群众,要着眼于向群众普及舞蹈文化,取材与表现手法也应采用通俗易懂的表现形式,同时又必须有一定的艺术表现力,要为群众所乐于接受和参与,并因地制宜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群众的舞蹈文化素养,最终达到满足群众对舞蹈文化生活的需求,从而完成它自身的艺术使命。

二、具备扎实的舞蹈专业素养和技能,是做好基层群众舞蹈辅导的必备条件

作为群众舞蹈辅导员,在多元化信息时代,不断更新调整自身的人文素养和知识结构才能适应现代群众舞蹈的发展。“唱、弹、跳”是群众舞蹈辅导员应具备的三大基本功。歌唱是训练群众对音乐感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在辅导中,我声情并茂地范唱能给广大群众带去最直接的美的感受。“弹”即键盘弹奏能力和即兴伴奏能力。只有具备娴熟的、能为各种风格的歌曲伴奏的即兴能力,才能组织好辅导,营造良好的辅导气氛。“跳”即舞蹈表演能力。群众舞蹈辅导中强调群众与辅导员的互动性,使整个辅导处于一种轻松、愉快、活泼的氛围中。群众舞蹈辅导员的舞蹈表演能力对于辅导过程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二十一世纪是现代信息技術发达的世纪,信息网络从生活、学习到工作无处不在。群众舞蹈辅导的职业特点要求辅导员的辅导内容不应只是局限在专业方面,特别是在高速发达的信息化时代,群众获取信息的途径是多元的,因此,也必然会产生一些非专业性的困惑。群众文化发展的需要,群众舞蹈辅导员有责任和义务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所以,要求辅导员要不断加强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面,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做一名现代知识型的群众舞蹈辅导员。

三、激发群众主动参与群众舞蹈活动,是做好群众舞蹈辅导的关键所在

群众舞蹈是一门富有创造性的情感艺术,它能影响人的修养,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灵魂。兴趣,是人力求认识和趋向某种事物的个性倾向。人有了某种兴趣,就会对一定的事物或活动表现出积极的情绪。如果在群众舞蹈辅导过程中,群众有了参与活动的兴趣,也就有了参与群众舞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源泉。激发群众的参与群众舞蹈辅导积极性,提高群众的参与兴趣,是每个辅导员的重要使命。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乐于接触认识某种事物并力求参与相应活动的一种积极的意识倾向。”古人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柏拉图说过:“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爱因斯坦也说过:“热爱是最好的教师。”这些话都点明了兴趣在辅导中的重要性。因此,必须高度认识和重视兴趣在群众舞蹈辅导中的动力作用,千方百计地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激发群众对舞蹈的兴趣,使群众能自觉、持久、主动地参与舞蹈,热爱舞蹈,是做好群众舞蹈辅导工作的关键。

总之,做好基层群众舞蹈辅导工作,任务十分艰巨,需要我们增强信心,克服困难,勇于进取。使群众舞蹈真正承担起建设和谐社会的新使命。

作者:易晓梅

第2篇:如何做好乡镇群众文化建设工作

【摘要】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乡镇群众文化建设成为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新农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需要做好乡镇群众文化建设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群众文化;建设;新农村;基础设施;人员素质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农民也开始重视精神生活,这也使乡镇群众文化建设被提到了重要日程上来。乡镇群众文化建设对于农村的和谐展及乡镇文化建设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有利于带动乡镇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在我国文化建设工作中,乡镇群众文化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仍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这对新农村建设起到了一定的制约影响,因此需要重视乡镇群众文化建设工作,进一步对乡村文化阵地进行改善和巩固,加快推动我国文化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一、高度重视乡镇群众文化建设工作

群众文化建设工作的水平与各级领导的重视度息息相关,这就要求乡镇领导在将群众文化建设工作当作一件大事来抓,精心进行组织和策略,从而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一个良好的交流沟通平台,充分的发挥文艺队伍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做为乡镇领导,需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处理好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关系,重视文化工作,丰富广大农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使其能够更好的享受到文化建设的成果。在乡镇群众文化建设工作中,各级领导需要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文化的重要作用,积极全面的发展乡镇群众文化。特别是乡镇文化部门,更要树立文化的自觉和自信,根据乡镇文化工作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改善文化设施和设备,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良好的服务。

二、实现乡镇群众文化建设内容和方式的创新

乡镇群众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其建设内容和形式进行不断创新,能够更好推进乡镇群众文化工作的顺利开展。作为乡镇文化工作人员,需要针对自身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切实可行的创新性发展策略,突出当地文化的特色和民族特点。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还存在着不均衡的问题,但整体处于上升的趋势,这也有效的带动了农村文化的发展,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也日益提升,而且广大农民群众对于文化需求也有了新的变化,这就需要文化工作者要能够把握当前农民的文化需求,从而抓住当前乡镇群众文化建设工作的重点。首先,乡镇文化工作者要深入基层,全面了解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并此来基础来创造出与农民审美需求相符合的文化作品。其次,乡镇群众文化内容要与普遍民众生活相贴近。文化主题要与农村居民生活息息相关,通过对乡镇群众文化生活内容进行不断丰富,体现出真实的情感,从而带给广大农民群众思想上的启迪和审美上的享受。最后,大胆创新文化内容的表现形式。文化内容要以当代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展现,有效的冲破传统文化形式的束缚,采用多元化的形式来对乡村文化进行宣传,增强乡村文化对村民的吸引力。另外,还要将当地优秀文化与外来文化进行有效融合,从而更好的推进乡镇文化的繁荣发展。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乡镇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离不开基础设施建设,只有在具备完备的基础设施情况下才能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同时乡镇领导还要给予充分的支持,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保持人、财、物的充足供应。可以在各村建设群众文化活动广场、文化中心户及文化大院,加大文化阵地的拓展。各乡镇也要重视综合文化站的建设,并将综合文化站有效的利用起来,使其充分的发挥文化场所的重要作用。另外还要利用现代的科技技术手段,加快推动先进文化的传播,进一步提高群众文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构建完善的群众文化网络。

四、加大资金投入

任何工作没有资金作保障都是一名空话,恢复重建乡镇文化站,除了文化站专干的基本待遇要列入县财政预算,各乡镇文化站的设施设备的添置与更新、文化站办公环境的改善以及每年各项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乡财政每年庖根据实际需要本着节约的原则,适当安排经费。因为文化站是一个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单位,靠自身的努力来支出这些项目实在是无能为力。提供办公场所、添置必要设施设备只能完全依靠乡政府的财力。文化站即使能开展“以文补文”的项目,所创造的经济效益也只能作为群文活动开展不足部分的补充。同时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吸引社会力量参与乡镇文化建设,这样才能使群众文化活动规范化、经常化、多样化、制度化。

五、丰富乡镇群众文化活动

乡镇文化站是乡镇各区域各种文化的集结点,是乡镇文化的核心,以合适的集结方式把广大群众的各种文化活动联系起来,组成一个完整的大众文化活动群体。完备地组建结合点是完善乡镇文化网的重要措施。为此,乡镇文化站要积极吸收各种专业文化艺术团体和业余文艺团队,增强乡镇文化的实力,促进群众文化活动的多元化建设;融合各种文化艺术团体的组成力量,促成以大托小、以强扶弱的发展策略,带动群众文化活动多元化建设。

六、加强农村文化工作队伍的建设

各级部门应将文化馆、文化站队伍建设纳入议事日程,切实落实农村文化工作者的相关政策,保障他们的工资、福利待遇,以此调动工作积极性,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农村文化能人、文化中心户,特别要重视培养年轻的专业文化人才,形成农村老、中、轻相结合的良性专业人才队伍梯队,充分发挥他们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七、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乡镇群众文化活动越来越丰富,各地也加快了文化资源重建工作,这对于乡镇群众文化传播都起到了有效的辅助作用,有效的丰富了农村居民的文化生活,加快推动了文化知识的传播,为农民生产技术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通过加强乡镇群众文化建设,还有效的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黃河.创新发展乡村群众文化建设[J].当代江西,2013(04).

[2]潘家德.论社会主义新农村视域下的乡村文化建设[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6).

作者:赵彬

第3篇:如何做好乡镇群众文化建设工作

摘要:

改革开放使得我国居民的文化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这对于整个社会的稳定发展给与了足够的帮助。然而,乡镇群众的文化生活总体上仍存在着一定的不足,而乡镇群众文化站的建设工作在此发挥着巨大作用,因此有必要进行强化。本文基于对当前乡镇群众文化站建设工作存在的不足的认识,提出了一系列强化乡镇群众文化站建设工作的措施,从而为乡镇群众文化站的建设工作高效开展提供必要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乡镇;群众文化;建设工作

新农村经济文化发展状况的社会形势越来越受到重视,要全面建設社会主义新农村。 至于如何建设新农村,在农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基础上,保证社会和谐稳定,也要注重精神文明的发展,实现农村素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共同进步。 乡镇文化建设机构作为基层机构,提高农民的精神生活,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是农村精神文化建设的主要战场。 因此,目前重点乡镇文化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各种需要,听取广大农民的意见,不断丰富农民的日常生活。

一、开展乡镇群众文化工作的意义

乡镇群众文化工作是基层的文化工作,要起到宣传国家政策、活跃地方文化的目的。要以优秀的文化感染人,以扎实的文化活动丰富基层工农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实现地方精神文明建设的丰收,所以,开展乡镇群众文化工作意义重大。乡镇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要以广大工农群众为主体,依托地方有利资源,开展文化创新,不断丰富群众文化形式,让广大基层工农群众能够获得快乐,寻求更高的精神享受。此外,开展乡镇群众文化工作是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环节极其必要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目前我国乡镇群众文化工作的现状

(一)文化建设经费不足。

乡镇文化建设中存在建设经费不足的问题,导致文化活动难以正常开展。虽然一些乡镇使用了拉赞助或者采用乡镇补助等方式来增加群众文化的活跃系数,但仍然缺少固定的经费用于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没有足够的经费用于乡镇文化的发展,使得文化站一些设施得不到及时维修。甚至有一些乡镇的财政支出中文化建设支出的比例极小,从而使得文化设备出现萎缩现象。

(二)乡镇群众文化建设过程中管理队伍不稳。

乡镇群众文化建设过程中管理队伍不稳的现象主要指的是,当前我国乡镇群众文化建设过程中不仅存在着相关管理队伍人员数量过于稀少的现象,还存在着管理队伍人员流失严重的现象。事实上,当前我国基层群众文化管理单位一直都存在着专业素质不高、综合技能过低、人才流失现象严重、工资待遇较为低下等等问题,对于我国乡镇群众文化的有效开展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由于缺少了健全良好的管理队伍,造成我国乡镇群众文化建设开展过程中一直缺乏明确科学的引导和管理,也造成了我国乡镇群众文化建设质量和开展水平始终无法有效的达到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的现象。

(三)乡镇群众文化站建设工作缺乏足够的创新缺乏人才支持。

受地域限制,乡镇经济的发展潜力有限。而且一般情况下,乡镇的生活方便程度等各方面都低于城市。所以,乡镇文化站建设工作无法吸引到优秀的人才。这种情况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更加促使乡镇群众文化站建设工作的人才缺失,这不仅导致了文化站日常工作开展的效能降低,而且也从长远角度影响了乡镇群众对于文化站建设工作的支持,以及对群众文化事业的热衷。

三、如何开展乡镇群众文化工作

面对上述问题,乡镇群众文化站的建设工作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并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手段来对这种工作进行强化,从而确保乡镇群众文化站的建设工作具有科学性,为广大人民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必要的支持。一般而言,相应的强化措施可从如下几点入手加以考虑。

(一)加大对群众文化的资金投入力度。

文化发展不能与基础设施建设脱节,文化创新也是如此,所以在乡镇文化创新过程中要加大对乡镇的投入力度,建设文化活动中心,文化场所设施更新,知识共享项目,形成一个新的乡镇文化网络体系,为人们的文化活动提供了一个满足人们实施文化活动需求的地方。另外还要聘请一些专业的大众文化研究人员来解释和培养乡镇文化中的群众的专业知识和培养,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素质,鼓励群众自发组建文化表演团队,给予他们一定的表演费用,通过各种活动,使乡镇文化团队和专业学者面对面交流,使文化知识得到快速提升。

(二)加强对乡镇群众文化建设过程中管理队伍的能力建设。

各级政府部门还应该加强对乡镇群众文化建设过程中管理队伍的能力建设,保证相关文化建设管理队伍能够具备基本的文化工作开展能力、文化工作适应能力以及文化工作宣传能力和文化工作组织管理能力,进而保证相关文化建设管理队伍能够依靠良好的基础文化设施更好的开展乡镇群众文化工作。具体来讲,各级政府部门可以通过管理队伍集体培训、高级管理人才引进等诸多方式完成乡镇群众文化管理队伍的建设工作。

(三)优化人员队伍结构,发掘文化创新能力,确保乡镇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完善乡镇文化队伍梯队建设。针对如今的乡镇文化站队伍老化和青黄不接的现状,切实保证乡镇文化站人员应有编制,确保专人专职专用,坚决杜绝随意占用编制和挪用的现象发生。要引入竞争机制,可通过人事招聘平台积极引进具有文艺特长的专业人才充实队伍,或选调优秀文化人才进行有益补充,让经验丰富的老站长培养年轻人尽快熟悉文化工作的规律和方法,并锻炼独立操作和组织协调等能力。另外,努力提升乡镇文化创新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强化措施之一。

总的来说,我国近些年的乡镇群众文化建设以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不足之处也有不少。乡镇群众文化不仅关系着乡镇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时也关系着党与政府的工作执行力。所以,我们在发展乡镇群众文化时,应该充分结合当今时代发展的脉络,立足于当地的文化底蕴,积极创新。政府在这方面也应该加强自己的投入,发挥其作用,增加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只有秉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才能真正的实现乡镇群众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浅析现阶段乡镇群众文化的现状及发展建议[J].黄光奎.赤子(中旬).2014(18)

[2]浅谈乡镇群众文化建设的创新与发展[J].朱邦威.艺术科技.2014(06)

[3]乡镇群众文化活动变化及文化站的重要性分析[J].张文谷.科教文汇(上旬刊).2014(02)

作者:韦先和

第4篇:如何做好群众工作

根据安排,今天我和大家起学习的一起交流的题目是《如何做好群众工作》,这个题目比较大,内容也比较广,我觉得今天 我在这里交流这个话题好像点不妥,因在坐和各位领导和各位同事都比我更有经验,我在这谈一些肤浅内容。希望大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一、做好群众工作的前提我觉得先是要做好村干部的工作(为什么这

样讲呢)因为村干部他起到一种承上启下的作用,上面的政策需要村干部去宣传去落实,下面群众的所思所想需要他们带上来,如果一个基层村部的思想没通,下面群众的工作就难以开展,难以沟通,更谈不上群众工作怎么样的做的更好。比如说我们现在的计划生育工作,有些村上村干部的家属或本人违反了的都不去征收社抚费和落实节育措施的话,那么村民怎么会先行呢,说明他本人的思想就和政策相低触。又比如说现在的这农村低保的评议,有些村干部给自已家属评低保,那么村民会不会有意见呢,如果确实困难的,或是天灾人祸的,本村的村民都可以接受的,除此之外,群众就想不通,他自己当村干部,还给他爸,他妈评这个低保,为什么我们不可以啊,这一点高陂村林村长是做的比较好的,在开代表会时村民代都评里给他父亲,因当时他父亲得了重病,花了好多钱根据我们低保政策看了3万元以上可以吃低保的,但他还是把指标让给了其他贫困人员,还有我们南溪村的李村长也是做的很好的,评议团的成员评到了他父亲,但当时在会上他就表态自已家父亲不要,让给其他人。但有些村干部就不同了,他不但爸妈要吃,还有什么叔,大伯都要吃,前年我们搞整治活动去他们村上户,调查情况后他怕取消他家属低保,找到我讲,有点带命令式的口气对我说兰所长,我看他们二户

的低保今年也只剩下二个用季度了,我觉得这个通过了大家评议的,又没有什么意见就发给他们,我觉得没有什么不妥。据我了解,大家也是评给他们家属和亲属,因为村小本来代表和党员就不多,怕得罪他,没有办法,但是他自己应该对家属和亲属讲不要写申请,或评到后也做个解释让出来,这样村上的工作也更好做了,前年我们搞整治取消了,据说他就换种方式享受。我觉得如果这个村干部的私心太重太不公平,不公正的话很多矛盾纠纷也会随之而来,所以说要做好这个群众工作的前提关健要先做好村干部的工作。思想思路一定要通,与国家政策要同步。

二、做好群众工作要有一种意识(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我们要了解民间疾苦、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的情感基础。我们对老百姓的感情深不深,关键看我们的服务意识强不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矛盾较为集中,尤其是贫富分化问题较为突出,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存在着许多社会矛盾。(就象首先讲到的低保问题,有些生活条件好的享受倒了,相比之下生活困稍微困难因在当地不会做人所以评不到低保),也就会存在着许多社会矛盾。我们与群众保持一种比较良好的互动关系,发自内心地体会群众的疾苦,真心实意地帮助群众解决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创建公平、正义的社会,是我们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关键所在。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对象,质问我们,我们的钱怎么又少了,你又扣倒哪子去了啊,湖南的标准都比我们高多了我们怎么敢少的钱?你们政府的人真坏。在接过他的折子仔细的一看,钱早就到了折子上取到用完了啊,只慢慢地给他解释,说老人家钱几月几号就到了你账上,你记得么,几月几号又取了多少钱,所以折子上现在没有钱了,下个季度的钱要几月几才到。哦,他又接着说:你们发钱标准的文件我要复印,

叫我儿子到网(芒)上去查。听到他讲老人家讲这个芒上是又气又好笑,只好耐着性子,慢慢的解释。以一张笑脸,一张凳子,一杯热接待好来所办事的每一位对象,你不耐着性子,不服务好,让他满意而归的话,搞不好他老人家就昂昂当当跑到这跑到那乱反映情况去了,关键是讲又讲不清,这样影响又不好,上次有一个永庆村优抚对象不分清红皂白,走到民政局,信访局搞得我们和财政所够解释了。所以说我们做群众工作要有一种好服务的意识和好的服务态度。

三、做好群众工作必须精通政策 对待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以制度管人”、“按程序办事”,减少随意性。讲到政策我们村干部他不是不懂政策,好多事他就怕得罪人好多时候遇到难做点的点事他们就一指,你到镇上去,就象现在的民政工作,以前的救灾资金不要通过“一卡通”有困难的群众来申请要求救助时,通过审核后可以给批

二、三百元,那么现在有困难的群众找的来村上公章一盖,情况属实,那我们接到不管他是天灾人祸还是生活困难的都只能做好解释工作,其实我们早就和村上讲了,确实有困难要求申请救助的,镇上分配救灾资金后你们村帮他解决点,村上接到申请解释好,人情也做了,但是村上基本都不会那样做,都是你到镇上去找某某,这样我们工作量无形的增大了好多。就像前几个星期曾溪村一个精神病把自己的房子烧掉了,他妈妈找到我们所里哭哭啼啼要我们出钱帮他建房,反正自己是一分钱都没有的,我就只好做好政策的解释,等下次有救灾资金给你重点考虑,明年有低保户建房的优先考虑你,讲了大半天也没用,没钱就是不走,因他老公得重病也借了好多钱,又死掉了,也确实困难。最后我也没有办法,只好找到村上叫村上先垫钱帮他建简易的房

子。

四、做好群众工作必须关心群众 一句话就是关心群众衣食住行问题,也是做好群众工作最起码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更重要的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更多地满足人民群众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等各方面的合理需求;关注民生民利,确保人民群众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我们镇上在开人大代表会镇长在报告里面讲到的几件事,比如做广场啊,装路灯啊,说明对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提高了,也就是关心群众。民主权利进一步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存条件、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群众的需求也在不断调整、变化。我前年在民政局里开年终总结会李晓楚县讲到我们做民政者工作要充满热情,对群众要满怀真情,要带着感情去做工作,只有你真心去和群众交朋友,他们才会把你当做朋友,当亲人。带着感情去做群众工作。俗话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做群众工作的道理也是一样。要做好群众工作,首先要了解群众,善于和群众交朋友,知道群众所思所想。把群众当亲人看,是相信群众、尊重群众的体现。感情是装不出来的,而是长期、经常深入群众中摸爬滚打培育出来的结晶。有了亲近群众的感情,人和人之间就多了份坦诚,社会就多了份和谐。

第5篇:如何做好群众工作

如何做好群众工作对党的新考验

新时期做好群众工作,首要是要解决好群众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工作方式亦需契合现代民主法制,制度平台仍有待创新

面临21世纪第二个十年,尤其是“十二五”期间的诸多考验,群众工作仍是执政党极为重视且力图加强的政治优势。

日前,中央再次重点强调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要求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站稳群众立场,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联系近期颇有回潮的强拆现象,尤其是在一些基层干部中颇有市场的“强拆为了现代化”心态,这一重申和相关要求透射出高层的忧虑和紧迫感。

多位党建领域资深专家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解读道,对于党的群众工作,既要高度强调其重要性,也要清醒认识其复杂性。在新形势下,直面新的挑战,关键作为:一是解决群众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二是工作方式需契合现代民主法制,三是亟需创新制度平台。

群众工作越来越难

群众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传统优势。今时今日,近至“十二五”目标任务,远至中国社会发展转型,也都必须紧紧依靠群众以及群众工作。

然而,从党内外的反映来看,普遍认为群众工作越来越难了。一些基层干部认为,传统依赖的群众工作方式逐渐失灵,部分群众“不顾大局”给改革发展稳定添乱,社会情绪极不稳定一点就着。江西省宜黄县某官员甚而称之“人们不愿相信政府一方的说法,哪怕是这种说法合情合理”。

在一些群众眼里,相反看见的是自身利益受到不当侵害,部分基层干部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只做表面文章,对群众呼声置若罔闻甚至动辄打压,对群众利益麻木不仁进而见利忘义、以权谋私。党群距离由此拉开。

“应该讲,我们今天做群众工作,比过去具有更好的条件、更高的技术手段。但究竟„难‟在哪里?”中央党校党建部教授高新民分析,首先难在宏观制度方面,主要是群众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社会分配制度还存在一定问题,某些群众把怨气撒到基层干部头上,导致基层具体工作难做。

其次,宏观上党和政府控制的资源很多,但具体到每一单位、每一地方,可利用资源并不平衡,有的地方乡镇政府负债率较高,很难为群众办实事;而今天的群众如果看不到“实事”就很难认同基层干部。

其三,权力来自上级,很多事情是做给上面看的,导致了群众观念冷漠,作风漂浮。

再有,工作方式缺少创新,群众心里不能认同。

还有,缺少干事的心态,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难得接近群众,等等。

面临诸多困难,群众工作从理论到实务都有待创新。2009年以来,中央党校为参加培训的部分领导干部准备了“党的群众工作”研究专题,高新民即是主讲人之一。

在中央党校党建部另一位教授张希贤看来,有的地方和部门群众工作制度不健全,已有制度贯彻落实不力,一些工作领域和环节缺乏制度安排,工作系统性、协调性、持续性不强,都是现实困难。

“华北某县的一把手曾经私下跟我说,现在是解放了农民,也解散了农民。农村大量的群众失去了组织平台,分化严重,对话困难,传统的群众工作也就力有不逮。”张希贤说。

但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体制上理顺党政官员的授权问题。张希贤认为,一方面近年来党内民主、人民民主不断创新完善,另一方面在实践中仍有待真正落实。虽然绝大多数党政干部有群众立场,但乌纱帽是“上面”给的,必然首先考虑上级领导和组织部门的考核,因此在树政绩的过程中有意无意忽视与人民群众的协商,出现了“代民作主”、越俎代庖、强拆强迁种种行为。

而少数干部经由群体性事件免职之后,重能平调甚至升迁,更是树立了一种错误导向:只要不捅大娄子,只要能及时“摆平”,领导干部可以在谋划当地发展时不惜违背群众的意愿。

“对党负责要与对人民负责相一致,”张希贤说,“不能总认为培养一个干部不容易,更要看到保住这样一个干部,对执政党的威信损伤有多大。”

背后是利益问题

在与基层党政干部接触中,高新民发现其普遍反映现在思想工作难做,“因为所有思想问题的背后都是个利益问题”。如果利益问题不解决,思想工作收效甚少,“这是最大的问题”。

高新民认为,党的群众工作的经验十分丰富,但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党的群众工作出现了很大变化。一方面,群众基础发生了多方面变化,主要特征包括:代际更迭,群众对党的认同已经从过去的感情认同,转变为法理型认同和利益认同;市场经济导致社会利益多元化、格局复杂化,群众划分为多个不同利益群体;社会价值观多元、利益诉求碎片化。

另一方面,作为群众工作的施行者——执政党自身,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是党员社会身份复杂化,社会上有多少利益群体,党员的社会身份就来自多少利益群体;二是党的干部队伍发生重大变化,经历几次代际更迭,其价值观、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与战争年代老一辈党的干部相比也有很大变化。

两个方面的变化相互交织,又与中国社会快速转型结合在一起,对党形成了重大考验与挑战。“首先考验了党能否公正协调利益关系,”高新民说,从宏观层面看,主要是指社会分配格局能否公正协调,从微观层面看,主要是基层各种利益矛盾能否得到公正、及时化解。

对此,来自高层的新要求十分明晰:确定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政策和工作目标任务时,充分考虑不同群众的利益和承受能力,有利于群众的就干,不利于群众的就不干,决不能干劳民伤财、违反群众意愿的事。同时,要坚持正确把握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共同利益、不同群体特殊利益的关系,兼顾好各方面群众关切。

“当务之急是解决底层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比如县域以下城镇化进程中失地、拆迁群众的利益补偿问题,”张希贤说,“相对而言,富人、权贵的利益,已经有了更多保障。”

高新民指出,利益协调的含义,还包括如何使群众利益诉求以制度化的渠道合法地表现出来。这又考验了党如何应对民主政治。

她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群众的民主诉求日渐强烈。群众首先关注的是利益,但利益能否得到公正协调,需要特定的制度、法律保障,这与公共事务的民主决策、权力制约等紧密联系在一起。这就要求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转变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而我们有的领导干部的工作方式能够与这种变化相适应,有的则明显不能适应,习惯于用传统的强制性手段对待群众。少数地方甚至出现过领导一句话就决定一条街道、一个村庄是否拆迁的行为;出现过仅因上访就把群众抓起来的行为;出现过仅因在互联网发表批评政绩工程就导致牢狱之灾的现象,等等。这与社会主流价值理念有很大差距。”高新民说。

同时,还有党风廉政问题能否最大限度解决的考验。近些年来群体性事件居高不下,其深层次原因之一与党风廉政问题有关。就干部队伍总体而言,出现的问题大多数属于作风层面,如对群众冷漠,方式简单粗暴,只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等,导致群众难以接受。就其价值取向而言,本质上还是没有把群众当做国家权力和权利的主体。

“所有的考验,汇集到一点,就是群众工作事关党的执政合法性问题。”高新民说。

工作平台亟待创新

从中央的要求看,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一方面要坚持传统有效的经验,另一方面也要不断创新,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改进群众工作方式。高新民认为有几个问题需要重视:

一是转变理念,树立“四观”——“大群工”观,即群众工作是一个蕴含在整个政治体系运作之中的过程,党群关系是整个政治体系运转的结果;服务观,即以服务作为党政机关、基层组织的主要功能和业绩考核内容;民主与依法执政观,即群众基础变了,民主与依法执政是群众工作应有的基本观念,也是基本的工作方式;民众利益本位观,即公权力不得与民争利。

二是进一步改进决策方式,通过民主决策,给利益相关方以平等的机会介入到决策过程中来,防止少数人控制话语权。以民主与法制的途径确保公正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使人民放心。

三是把服务融入到社会控制中,以服务的良好形象获得群众认可与社会的稳定。

四是进一步在基层实行选举制度改革,以授权方式的改革,迫使各级领导干部为群众服务,迫使各级组织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结合起来。

五是进一步改革、完善人大代表制度,使其真正反映选民意志。

此外,还需创新领导方式、工作方式,以民主、法制的手段为主解决群众问题,同时充分运用高科技时代提供的一切手段、渠道,如互联网留言版等,热线电话等,及时了解群众意见,排查矛盾,解决群众困难。

“但一切高科技手段的运用,最终还得依赖各级领导机构的重视,因此,关键在领导。”高新民说。

正确方式方法是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保障,采取临时抱佛脚的态度是做不好的,必须提高规范化、制度化水平。张希贤认为,改革与创新党的群众工作,首先需要构建开展党群工作的新平台。现今党群工作中的困难,一个重要原因是平台的“老化”与缺失。

比如,农村可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和各种专业协会,城镇可以街道和社区为基础,大力发展各种新型社会组织,把人民群众按市场化要求重新组织起来,使党群工作在新的平台上推进。

与此同时,创新基层党的领导体制。张希贤认为,今天的城市城镇,居委会和城中村、近郊村的党组织,已经很难适应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需要,应当创新城市基层社会党的领导体制。农村的青壮年主力走了,年轻党员和积极分子队伍进城了,许多农村党支部已经无法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因此也可依据实际情况,逐步推进农村社区化发展,用农村社区党工委逐步取代村党支部。

比如,一些地方探索创建了社区“大党委制”,在城市拆迁和城中村、近郊村的改造过程中,避免了群众的震荡;一些地方以农村社区服务中心为依托,力图满足农村群众的生活和文化需求。

“实践证明,党群工作中暴露出来的很多问题,是党在基层的领导体制问题。因此,新时期党群工作,必须有体制创新作保证。”张希贤说。(

第6篇:如何做好群众工作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群众路线,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既对我们做好群众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为我们开展群众工作明确了方向。

一、树立牢固的宗旨意识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是我们做好群众工作的基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们的力量之源、胜利之本、执政之基。党的发展进程,就是一部与群众血肉相连、唇齿相依的发展史。新形势下,党员干部必须要明白不是群众离不开干部,是干部离不开群众,没有群众的支持,就等于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心里一定要装着群众,做什么事、开展什么工作,都要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做到亲民、爱民、敬民、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样才能永葆党的坚强的生命力和执政基础。

二、具备必要的能力素质

做好群众工作,除了要具备主观上的思想认识以外,在客观上还要具备学习创新的精神、履职尽责的能力、脚踏实地的作风和敢于担当的勇气。做好群众工作要永葆学习创新的状态。经常学习法律法规、学习部门业务、学习本职岗位所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要明白学无止境,懂得自觉加强学习,不断丰富、充实自己,做到每天多学一点,每天都有进步。做好群众工作要增强履职尽责的能力。包括学习的能力、做事的能力、沟通的能力、协调的能力、决策的能力、分析判断的能力。年轻干部要培养基本的能力素质,首先要有政治素质,其次要有职业素质。增强履职尽责的能力,不仅要具备做好本职工作的能力,还要具备解决、分析、协调处理群众问题的能力。能力素质的提升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作为年轻干部要肯于付出,不断地磨炼自己,提高履职尽责的能力。做好群众工作要锤炼脚踏实地的作风。年轻干部要牢记“唯有脚踏实地,才能走得稳健”。当前,有的干部好高骛远,好大喜功;有的光说不练,摆花架子;还有的不敢触及矛盾,遇事绕着走,不愿意亲临一线靠前指挥,这些都是作风不实的具体表现。在工作中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脚踏实地,学会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做好群众工作要具备敢于担当的勇气。担当就是一事当前、勇挑重担、敢于负责。敢于担当,是党员干部一项极为重要的素质,是高度责任感和强烈事业心的体现,是一种政治品质。一言一

行,一岗一位,都能见责任、见担当。作为一名尽职的党员干部就要有“干事之心、为民之意、担当之气”。关键时刻要勇于担当,勇于“拍板”,这样周围人才会把你当作依靠,你才能成为一个团队的“核心”。

三、掌握一定的方式方法

解决群众问题要结合工作实际和工作对象,从理念、制度、机制等多方面创新。从抓思想意识入手,统一思想、凝聚民心。作为基层干部要善于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的工作,让群众了解上级方针政策和党委政府的工作动态,认清发展形势,起到“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形成思想上的共识。学会用群众的语言、群众思维进行平等对话,以群众关注的话题、容易理解的语句和乐于接受的方式,让群众信服和认同,从而感染群众、凝聚群众。依靠强有力的组织,强化制度建设、促进工作规范。做好群众工作,需要一个坚强的组织做后盾,需要有一支强有力的干部队伍作支撑。严格执行村内重大事项向片长报告、村级公章由镇统一代管、农村财务专项审计等制度,村务工作认真履行相关程序,做到依法依规行政。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力,我们广大干部在增强制度意识的同时,需要切实注重把制度规定转化为自觉行动,让群众真正得到实惠。强化法律约束,运用法律手段、坚持依法办事。束之以法、立之以信。解决群众

问题,需要按原则办事,运用政策、法律手段,坚持依法办事。越是群众关心、事情重要、矛盾突出的问题,越要坚持依法办事。

第7篇:如何做好公安群众工作

公安群众工作

作为公安机关的工作人员,尤其是一个社区民警,最主要的就是和老百姓打交道。如果没有群众工作的一些方法和技巧,恐怕群众工作做起来会很难,往往自己的工作做不好,老百姓长可能还会埋怨你。因此就迫切需要提高民警处理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方法,这样才能创造和谐警民关系,推动公安群众工作的顺利发展。

为此,我们特别进行了3次实训。实训中,通过我们亲自模拟表演设定的情形,我们对如何处理好与群众的关系,如何为群众办实事有了一定的体会。

第一次我们实训的内容是敲门。在这次实训中,我们全班分成7个组分别进行模拟。模拟的内容是民警为了工作而去走访群众,应对各种反应,沉着应对,敲开群众的大门,当然更要敲开群众的心门。实训中,我们遇到了很多问题,但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或是劝说,或是引导,我们逐步做好开门人的工作,成功的敲开群众的门。第二次实训的内容是接待。在这次实训中,我们给出了好几个场景,如鱼塘断电了要求民警解决,小孩丢了钱包来派出所报案等等。民警面对不同群众提出的不同问题和要求要进行各种各样的应对。第三次则是调解纠纷。演习中,民警采用了各种方法使原本有矛盾的两个人解除矛盾,平息事态。通过三次实训,我收获良多。实训中,我不仅体验到了群众工作的艰难,也掌握了一些做好群众工作的方法,结合实训,我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做好群众工作,耐心是第一位。在现实中,很多民警对待群众的态度是冷漠的,完全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毫无一点亲和力,让群从有一种陌生和遥远的感觉。有的甚至态度十分恶劣,这也是为什么群众对公安有意见的一个重要原因。久而久之,这种情况导致警民关系越来越紧张,民警在做工作时也得不到群众的支持,困难重重。要想改变这种局面,就要拉近和群众之间的关系,要让群众信任你,亲和你,理解你,就必须要做到耐心。俗话说,微笑是拉近彼此关系的一把利器。不管群众是什么事,什么态度,一个微笑往往能让他们的火气消了大半。火气消了就会冷静下来,工作也更好做,群众也会更容易接受。反之,不但会让群众质疑,更可能火上浇油,给工作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在我们的调解纠纷实训中,出现了双方各执已见,争论得很激烈。这时民警应当耐心地听他们讲述自己的意见,反复调解,直到他们解开心节,而不应当嫌麻烦,打断他们,或者直接对一方进行处罚,生硬地制作一个调解书就完了。有的组经过调解,当事人虽然当面同意和解,但是却说回来再算帐,这样,其实民警的工作并没有作好,调解也名存实亡了。

二,做好群众工作,尊重也很重要。一个请字,一声您好,一句您放心都会给群众打上一针宽心剂。群众感觉得到了尊重和理解,自然就会配合民警的工作。全国民警模范李国安第一次来到他的小区义达里的时候,一个年长的人都不让他进门。但是他借“请教这的文化”的名义,让那个大爷感到了民警对他的尊重,主动请他进门。就这样,在对老百姓的尊重中,李国安敲开了一家又一家的门。在我们敲门和接待的实训中,有些群众态度生硬,一副不配合的样子,几句您放心,麻烦您,谢谢您就让他们的态度有很大的转变。民警对群众客气,群众自然会以同样的态度回应你,警务工作在这种相互尊重的关系下则更容易进行。

三,做好群众工作,要从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从群众的角度为群众思考,会让群众有一种安全感,会觉得民警理解他的处境,会为他从心里解决。比如在接待实训中,民警表示自己理解鱼塘断电对鱼塘造成的损失,并表示会尽力帮其解决,这样就让其在心里上平静很多,会对增加对民警的信任感。

最后就是要真正为群众办实事。说的再好,态度再诚恳,不能为群众办事群众也不会相信你,依赖你。久而久之,群众对这种现状产生了麻木,甚至抵触的情绪,便不利于民警做好群众工作。影片《民警王法金》中,盗窃现象时常发生。王法金面对群众的怀疑,却还是真心想着为群众办事,发明了“黄手帕工程”,防止车辆被盗的“落地生根法”等利民点子,最后终于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肯定。

群众工作的确难做,正所谓众口难调。一个人一个脾气,民警做好一个人的工作已经不容易,更何况一个社区有几百上千人。但是群众工作也好做,只要民警真心想和群众沟通,真心想为群众办事,那就什么困难都可以克服。

第8篇:乡镇如何做好群众工作

乡镇如何做好群众工作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党校校长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结业式上总结讲话时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同做好群众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深入研究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变化对群众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把群众工作贯穿到社会管理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从源头上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乡镇如何做好群众工作。

乡镇是接触基层群众,沟通群众,了解群众生活的最直接的渠道。乡镇干部是做好群众工作最基本、最直接、最有效的力量。乡镇干部如果能把“知民情、解民忧、化民怨、暖民心”作为经常性工作,按照“情况掌握在基层、问题解决在基层、矛盾化解在基层、工作推动在基层、感情融洽在基层”的要求做好群众工作,就能从基础上,自下而上逐步改善与群众的关系,积极探索出做好群众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

乡镇干部做好群众工作,领导干部要放下身段,擅于与百姓拉家常。

作为基层党组织,乡镇干部有更多与老百姓接触的机会。农村工作有着其鲜明的特色,农民生活随着时代的进步有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在生活水平和思想观念上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改变。同时,新的变化也带来了新的问题。乡镇干部走近农村,与农民交谈,就会知道村里发生的新鲜事,知道农民现在生活又有哪些新的要求,有哪些困难需要解决。很多有经验的乡镇干部都愿意与农民打交道,将村民的想法记下来,能够促进工作有更大的进步,帮助农民解决实际困难能够获得更广泛的群众基矗

乡镇干部做好群众工作,要充分利用群众工作站等途径密切干群关系,工作总结《乡镇如何做好群众工作》。

各地的乡镇因地域的不同,有点乡镇所辖村子较多,分布范围广,想要经常到每一个村子了解群众生活状况,在时间上有一定的局限性。有了群众工作站,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乡镇干部在这方面的困扰。群众工作站将领导干部分派到各个村,该村的日常工作和党建方面的工作一般都由包村干部负责。通过包村,领导干部每个月在群众工作日都能够到村里坐班,一来省却了群众跑乡政府的麻烦,二来也提高了乡镇干部的办事效率。乡镇干部利用每个群众工作日到村里了解村里当下发生的事情,知道村民最想解决的事情,无论事情大小,这都体现了乡镇干部关心群众的一份真心。在给村民把事情办好的同时也拉近了与村民的距离,密切了干群关系。

乡镇干部做好群众工作,要在接访上面下大气力。

都说“民无难处不上访”。因此,乡镇干部要想做好群众工作,就要在接访方面下一番大气力。信访工作其实对每一位乡镇干部而言都是一件“苦差事”。群众来访,有些是因为政策不清,有些是政策清楚但是村干部没有将政策落实到位。乡镇干部在接访时,首先要热情礼貌,群众来访是因为信任政府信任干部才来到,就是为了能够解决切实困扰他们的问题。其次是要耐心讲解。群众来访问题有的比较严重,比如城乡建设中涉及到拆迁改造,有的可能只是因为群众对于相关的政策不熟悉造成误解的事情。群众来访,无论事情大小,都事关群众的切身利益。乡镇干部接访时,都应该尽己所能,耐心细致地稳定好群众的情绪,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将政策性的东西给村民讲清楚,将群众的困难竭尽全力解决到群众最满意的水平。

做好群众工作,乡镇干部要时刻把群众的冷暖安危放在心上。如果乡镇干部不能够做好群众工作,就有可能使工作处于被动,对推进今后的各项工作就有可能形成障碍。习近平同志强调“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旨在引起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不断加强和改进做好群众工作的方法,以期更好的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努力把我们党和国家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做好乡镇一级的群众工作,有其实施的客观困难,但是只要能够发挥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就一定能够将群众工作做实做好。群众工作无小事,作为与群众接触最密切的乡镇一级政府,干部的一举一动群众都看得见,我们常说“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体现在乡镇就是要深入群众,擅于同群众拉家常,擅于解决群众最关注的问题,擅于给群众谋利益谋幸福。古人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群众就是“水”,为群众做实事、办实事、解难事,真真正正为人民服务,干部就能顺风顺水地开展好工作,开拓工作的新彼岸。

第9篇:如何做好群众工作,化解群众之间的矛盾

如何做好群众工作,化解群众之间的矛盾 经历过春、夏、秋、冬四季,一年就这样匆匆而过,2012年11月17日,我以一名大学生村官的身份来到凌源市庙东村居委会任书记助理一职,转眼过了近一年,亦有些收获,现对关于如何做好群众工作,化解群众之间的矛盾发表下自己的浅见。

一、解决农村矛盾纠纷必须树立新思维。

树立新思维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前提,我们必须改变重堵轻疏,压制和牺牲弱势群体利益表达的作法。要从公共政策的公平、正义角度来解决农村长期积累的问题。树立政府为全民公器的观念,真正落实我国公民依照宪法和现行法律应该享有的公民权利。求“化解”而不求“破解”,求“对话”而不求“对抗”。

二、做好群众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我国正处于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农村矛盾呈现出一系列新特点:普遍表现为权力之争、利益纠纷;突出表现为村级组织乱批乱占耕地、不公开、不透明、不公平、腐败等问题;集中表现为干群矛盾;“触点”多、“燃点”低,如果处置不当可能积累激化。“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政之所兴,在顺民心”“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这些思想是华夏历史长河的智慧结晶,是经过

实践检验的真知灼见,也是我们党一贯的政治主张和执政理念的渊源。2013年4月,由于电线改网,位于我村内的多处电线杆需要重新树立,这样就涉及到多家村民的占地问题,其中我村二组的两户村民王某和孙某,因为电线杆占地的问题导致纠纷找到村委会解决,王某认为电线杆应该埋在临近孙某家的墙外,而孙某认为这样的办法是不正确的,因为孙某家有重型汽车,如若将电线杆树立在他家院外位置回影响车辆的进出,据此问题争执不下,最终村委会找出折中方案,在不影响电力网络以及二人利益的情况下建起电力杆,才将事情解决。作为一个基层干部我们要解民之忧,才能使基层的战斗堡垒更坚固。

三、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2012年2月,我们在我村一组马家走访,他家唯一的奢侈品是旧式21英寸电视还是民政局几年前的帮扶的,土坑上有几床破不保暖的被子。马家的女儿是捡来的,但是智力不健全,生活不能自理,马家夫妇,妻子略有智障,丈夫也有残疾,全家3口人只能靠四亩半农地相依为命。虽然马家入了低保还是解决不了生存问题,在他家我们仅看到了少量白面、小米和一些玉米。走访团几个人看了、听了不由一阵心酸,眼泪湿润了眼框。当前农村一些因病、因老、因残、因智导致贫困的农户,仍在贫困线下挣扎,房不避风、衣不保

暖、食不果腹、冷无暖取、病无钱看、老无人养。我们没有理由不以正确的世界观立身,以正确的权力观用权、以正确的事业观做事。权力在手就意味着责任在身,权力是责任不是组织对个人的补偿,权力是义务不是捞取好处的资本,权力是重担不是安逸享乐的温床。我们要时时处处、切切实实关心群众生活,紧抓民生之本、解决民生之急、排除民生之忧,努力使农村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四、建立健全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进一步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深入开展领导接访和干部下访回访工作。完善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建立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为主,仲裁调解、行业调解、民间调解等为补充的大调解工作体系,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把矛盾控制在源头、纠纷化解在基层、问题解决在一线。坚决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

五、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不断提高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认真落实宪政体制下的公民权利,切实保障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努力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和公信力;创建“以村党组织为领导核心,村民代表会议为权

力中枢,村民委员会为执行机构”的村民自治体制,并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环节上创新, 探索出一条强化乡村治权,促进基层官民良性互动机制,实现党的领导、村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村的有机统一;构建信访新模式,用民主的理念、服务的方式,通过平等对话、亲切沟通、民主协商来化解矛盾、解决问题。要善于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信得过的方式处理问题,做到说服而不压服,换位思考而不居高临下,体谅包容而不斥责训示。要善为小事、乐做小事,在做小事中锤炼政治品质,在做小事中拉近群众的距离。把做信访工作作为了解社情民意的“必修课”、培养锻炼工作能力的“实践课”。

六、深入基层转变作风是化解矛盾纠纷的前提。

见困难就缩,见问题就推,见矛盾就躲,对群众的诉求敷衍了事,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久拖不决,不谋事、不作为、不尽责,是存在的普遍现象。这次“带案下访”能够在短时间内解决大量陈年旧账,化解矛盾纠纷,就是因为王琦书记的严格要求和以身作则,带领全体参战队员,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以实干求实效的结果。我们要把上门走访、深入田间地头、蹲点体验生活、与基层群众结对子等方式作为常态,统一思想、增进感情、凝聚力量,在全区形成上下同心、率先发展的浓厚氛围。

上一篇:高速公路收费班组管理下一篇:散文阅读语言品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