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师晋级论文

2022-03-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工程师晋级论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在技术治理理论的视域中,大工程是技术治理的重要战略之一。2018年8月,在《光明日报》上一篇短文中,我提出中国进入了名副其实的“工程师时代”或“工程时代”。而作为时代精神的结晶,哲学必须对工程与工程师时代进行回应。

第一篇:工程师晋级论文

浅析混合式教学在士官晋级培训中的应用

[摘 要] 为充分贯彻“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有效提升士官晋级培训课程的教学效果,探索了士官晋级培训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通过对教学实践的效果分析得出,采取混合式教学的士官晋级培训课程,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优化课堂教学氛围,培育自学能力。

[关 键 词] 混合式教学;士官晋级培训;教学效果;课堂氛围

[

当前我军士官队伍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士官晋级培训是为士官晋升更高等级而开展的相关培训工作,通常参训人员对相关专业岗位工作较为熟悉,具备较强的学习自主性,但基础理论知识较薄弱,导致工作中缺失故障处置的理论依据。此外,士官晋级培训课程还面临学时少、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师生互动频次少、课堂氛围较为沉闷、教学效果差等问题,限制了士官学员在学习过程中主体作用的发挥,不利于其通过晋级培训达到难点知识的突破和能力提升的目的。

近年来,混合式教学方式得到了越来越多高校教员的认可,这种方式变革了传统课上、课下教和学的过程,借助线上慕课资源,给学员充分的学习自主性,满足其个性化学习需要并为养成终身学习提供了可能。此外,混合式教学强调师生互动交流,有利于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明显改善教学效果。

本文以船舶辅机专业晋级士官“船舶制冷装置与维修”课程为改革对象,尝试开展混合式教学方法,重新进行了教学设计并对教学效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以期充分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实现难点知识的突破和能力提升的目的。

一、混合式教学的内涵及适用性分析

(一)混合式教学的内涵

混合式教学的概念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最初主要是指学习理论的混合[1]。到2010年左右时,由于网络信息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尤其是移动网络的普及,混合式教学的内涵逐渐转变成面对面教学与在线教学情景的混合[2]。此后,混合式教学的内涵逐步清晰具体化,但也根据学者不同而各有侧重点。例如,美国斯隆(Sloan)联盟(在线学习联盟)将在线学习时长比例作为划分依据,认为当在线学习比例达到30%~79%的课程都可称为混合式学习[3]。国内学者李逢庆连续用了5个“适当的”来定义混合式教学,以突出该教学模式所关注的学习主体是学员:混合式教学是指在适当的时间,通过应用适当的多媒体技术,提供与适当的学习环境相契合的资源和活动,让适当的学习者形成适当的能力,从而取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的教学方式[4]。冯晓英等将混合式教学概念的演变进程划分成技术应用、技术整合与“互联网+”三个阶段,并提出当下混合式教学要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的在线技术与面授相结合方式[5]。岑华锋通过分析当前高职教育混合式教学开展的三重矛盾,从组成、前提、目标、途径和手段五维角度提出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新内涵[6]。张锦等提出混合式教学是教学空间的混合、教学时间的混合、教学方式的混合以及教学评价的混合[7]。

(二)混合式教学适用性分析

士官晋级培训具有课时少、人数少的显著特点,以船舶辅机专业晋级培训士官为例,培训涉及专业课程仅80学时,不利于课程重难点内容的展开学习,但课下时间较为灵活,利于开展在线上自主学习;同时,近3年来年均培训人数不超过10人,属小班化教学,这就为专业知识翻转学习及学员充分讨论创造了条件。由此可见,在初晋中士官晋级培训课程中开展混合式教学方法具有先天的优势,能够满足以下教学需求。

1.能够满足学员个性化学习需要,提供任务驱动

线上课程自主可控的播放速度及可反复回看能够保证不同接受能力的学员对基础知识进行有效学习。针对来自非船舶辅机专业的学员,还能提供更为个性化的学习方案。

2.能够提升学员的学习积极性,优化课堂氛围

混合式教学线下授课采用讨论交流、提问、翻转讲解等强互动教学环节,有助于从根本上增强学员课堂参与度,激发积极性,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由于初晋中学员多具有丰富的装备操作经验和实践专业知识,为混合式线下教学课堂互动水平的提升奠定了学情基础。

3.有利于构建翻转课堂,实现学员高阶能力培养

混合式教学从教学条件和资源上来说很好地满足了学员课前预习需要,为课上实现部分知识内容的翻转教学创造了有利条件。翻转课堂中学员的发言、交流、讨论和思考次数得到大幅度提高,高阶能力得到进一步培养。

4.能够引导学员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培训模式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学员课前—课后自主学习,引导学员养成自觉的学习习惯,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二、士官晋级培训混合式教学实施

区别于课上开展学习、课后完成作业的传统课堂模式,混合式教学模式将任务和地點的匹配进行了转换。有学者将混合式教学实施环节划分为知识准备、知识内化和知识巩固三个过程[8],考虑到军校课堂特点,采取面授课程与在线课程不同步的混合式教学[9],因此将士官晋级培训混合式教学实施过程划分为课前自学、课上精讲及课后总结三个阶段。学员课前利用在线课程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在课上完成讨论、重难点讲解、测验和答疑等过程,如图1所示。

(一)课前自学

该阶段对应图1虚线框中线上自主学习环节。学员通过观看课程视频、预习PPT课件以及相关参考资料,完成“船舶制冷设备操作使用”在线课程的自主学习。针对在线课程总学习资源量较大而学员单次线上预习时间有限的特点,基于任务驱动式学习理念,制订了混合式学习任务书和预习作业,对每讲需要预习的在线课程及PPT课件等参考资料进行了具体明确;预习作业内容作为课上小组发言交流的材料,在小组间良性竞争机制下,会激发学员完成任务的积极性。同时,将其分数计入课程形成性考核的一部分,将学员考核的压力转化为日常学习的动力。

为了满足个性化学習需求,针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员制订了选修内容,帮助学员系统掌握整门课的进度情况,提升了预习指向性和预习效果。

(二)课上精讲

课上精讲环节对应图1虚线框中的线下局部翻转课堂。该阶段采取的教学方法包括学员提问、讨论交流、学员讲解、教员对重难点精讲等,旨在引领学员完成专业知识内容学习的同时,促进能力生成。

具体来说,经过课前自学阶段,学员将完成的预习作业及学习疑问带到课堂上,根据教学计划安排,以小组形式进行知识内容的讲解,其他小组可以进行补充、提问,针对讨论交流后仍无法解决的问题,即为课堂的难点内容,由教员进行重点精讲和疑问解答。

针对学员提问较少的课堂教学情景,教员可综合往届教学过程汇总的重难点知识,对学员进行提问,检测学员预习效果,同时引发进一步思考,加强装备知识学习。

(三)课后总结

课后总结是构建课前—课上—课后双循环的关键一环(如图2所示),真正使教学过程成为循环生长的过程。

在教员层面,课后总结通常以教学后记的形式,通过分析教学实际和教学内容设计之间的偏差,进一步校正对学员知识水平及听课接受能力的评估,为结合课程内容和学情特点精准设置下一讲重难点提供依据。在学员层面,课后总结既包括对课次知识重难点的巩固加深,又是一次对装备学习方法的梳理过程。尤其是深化对装备“六要素”学习逻辑思路的体会,能帮助学员形成新装备自主学习的方法,做到授之以渔。

例如在活塞制冷压缩机拆装实作课一讲中,课前要求学员观看压缩机拆装过程视频资料,据此各小组总结形成一份压缩机拆装步骤初稿。课上通过完成压缩机拆装实作,体验拆装过程。在课后完善汇总形成拆装步骤终稿并提交。本讲基于课前自主观看视频、课上实作训练及课后总结梳理的实作训练流程,能够引导学员自发对比拆装步骤初稿和终稿的区别,进而思考压缩机拆装过程的关键操作点和注意事项,并为后续同类型机械设备的拆装打下基础。

三、教学效果分析

以2020级船舶辅机专业晋级士官“船舶制冷装置与维修”课程作为混合式教学方法改革进行了首次尝试,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预习效果较好,作业完成率高

产生该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三点:(1)预习作业作为形成性考核一部分,与最后成绩挂钩,化学员考试压力为学习动力;(2)划分小组,组员互相监督,激发新的学习动力;(3)课上讨论交流环节需使用作业文稿,化组间良性竞争为学习动力。

(二)学员积极参与,促进能力生成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基于课前预习和预习作业引导,能够引发学员主动思考;师生互动及学员讨论交流次数显著增加,有助于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与此同时,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作课能够帮助学员形成“制订预案—课上实作—修改完善终稿”的开放生长式学习,有助于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的结合,促进反思能力和动手能力的锻炼生成。

(三)精讲针对更强,提升教学效率

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课上精讲更加针对教学重难点的解决,同时留出更多时间用于学员的发言、提问、讨论等环节,有利于高阶能力的培养。

(四)课堂氛围优化,效果明显提升

学员的自由提问使得课堂氛围得到极大优化,几乎所有学员整堂课下来都能集中注意力,参与课堂教学过程,学习效果有了明显提升。例如,在一次翻转教学过程中,一名学员上台讲解完某机组内容后,在接下来的整堂课注意力都高度集中,与教员的互动次数相较以往课次也明显增多。

通过课终调查问卷分析发现,全部学员均认同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大幅提升课前预习和课上学习效率。针对课前自学无法解决的问题,经过课上小组内部讨论、组间问答以及教员解答等环节,学员对分析得出的答案印象更加深刻。此外,针对部分知识内容设置翻转课堂环节,小组轮番上台讲解的效果要好过教员的“一言堂”,增加学员注意力的同时,有效提升教学效率。

四、结论

士官晋级培训采取混合式教学方式后,能够极大地提升课堂时间利用效率和学员学习效率,最大限度调动学员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经验和教训可为后续课程建设提供重要参考。同时也发现为了充分发挥混合式教学方法的作用,在课程建设方面存在以下亟待优化之处。

(一)在线课程建设需一步完善优化

课程基础知识需进一步扩展,装备知识需更新深化,满足学员深入学习的需要。

(二)教员自身素质能力需不断提高

混合式教学中课堂提问和讨论次数大幅增加,对教员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新挑战,同时也要求教员能够更好地把控课堂节奏,具备良好的课堂组织能力。

(三)学习任务书需更科学、细化

对预习内容进一步分类,在全部预习内容中梳理重难点知识,合理设置问题牵引。

参考文献:

[1]余胜泉,路秋丽,陈声健.网络环境下的混合式教学:一种新的教学模式[J].中国大学教学,2005(10):50-56.

[2]黄荣怀,马丁,郑兰琴,等.基于混合式学习的课程设计理论[J].电化教育研究,2009(1):9-14.

[3]IE Allen,J Seaman,R Garrett. Blending in:the extent and promise of blended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J].Proceedings of The Sloan Consortium,2007(5):35.

[4]李逢庆.混合式教学的理论基础与教学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16(9):18-24.

[5]冯晓英,王瑞雪,吴怡君.国内外混合式教学研究现状述评: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分析框架[J].远程教育杂志,2018,36(3):12.

[6]岑华锋.高职教育特色混合式教学:内涵新解与教学模式建构[J].职教通讯,2019(9):6.

[7]张锦,杜尚荣.混合式教学的内涵、价值诉求及实施路径[J].教学与管理,2020(9):3.

[8]魏朝晖,骆紫燕,杜鹃.以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为目标的混合式教学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 40(33):59-61.

[9]王晶心,冯雪松.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效果与趋势:基于SSCI和ERIC数据库的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9(10):7.

◎编辑 栗国花

作者:张垚鹏 蒋以山 张琦超

第二篇:基于决策树C5.0算法的员工职称晋级评估研究

[摘 要]本文在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数据库的基础上,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企业职工的人事档案信息进行深度挖掘。基于决策树的C5.0算法,构建企业员工职业晋升的评判模型,生成职业晋升评判规则集,从而实现对企业员工职业晋升的自动评判,并针对不同员工进行定向信息推送,帮助人事部门有效提高管理效率,为企业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助力。

[关键词]人事档案;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决策树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8.08.029

[

0 引 言

企业的人事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已保存了大量的员工档案信息。如何在海量的信息中快速、准确地获取、分析信息,进而提供更加个性、精准的服务是摆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其中,如何通过对系统中庞大的人事档案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尝试找出数据之间隐含的关联关系,构建员工的多维能力模型,进而据此实现职称升级推荐功能,为企业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丰富完善人事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智能应用是企业探寻人力资源数据挖掘的核心应用点。

1 算法的选择

在进行数据挖掘时,可以通过构建分类模型实现对数据的全面刻画以及对新数据的分类预测。数据分类一般包括两个阶段,学习阶段通过对历史数据的深度学习构建分类模型,分类阶段则利用模型对给定数据进行分类预测。决策树是用于分类和预测的主要技术之一,通过将大量数据有目的地分类,从中找到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供决策者作出正确判断。

1.1 决策树算法及特点

决策树学习是以实例为基础的归纳学习算法,着眼于从一组无次序、无规则的事例中推理出决策树表示形式的分类规则。它采用自上而下的递推方式,在决策树的内部节点进行属性值的比较,并根据不同属性判断从该节点向下的分支,然后进行剪枝,最后在决策树的叶节点得到结论。决策树的每个节点都有一定量的样本,从根节点开始往下各节点样本量逐级减少,决策树算法挖掘其实是对数据进行不断分组的一个过程。决策树的类型有两种,使用哪种类型的树取决于输出变量的类型,输出变量为分类型变量,则选用分类树;输出变量为连续型变量,则使用回归树。

1.2 常用的决策树算法

基于决策树的分类有很多实现算法,比较常用的主要有ID3算法、C4.5算法、C5.0算法、CART算法等。

1.2.1 ID3算法

ID3算法是较早提出并被普遍使用的决策树算法。在信息论中,期望信息越小,那么信息增益就越大,从而纯度就越高。ID3算法的核心思想就是以信息增益来度量属性的选择,选择分裂后信息增益最大的属性进行分裂。

1.2.2 C4.5和C5.0算法

C4.5算法是对ID3算法的一种改进和扩充,克服了ID3算法应用信息增益选择属性时偏向选择取值多的属性的不足,并且在树的构造过程中就可以进行剪枝,且能够完成对连续属性的离散化处理。C5.0是C4.5应用于大数据集上的分类算法,核心算法与C4.5保持一致,主要在执行效率和内存使用方面进行了改进。相比C4.5,C5.0在处理数据遗漏和输入字段较多的问题时更加稳健,可以提供更强大的技术来提升分类的精度。

1.2.3 CART算法

CART算法是一种二分递归分割技术,把当前样本划分为两个子样本,使生成的每个非叶子结点都有两个分支,因此CART算法生成的决策树是结构简洁的二叉树。CART算法的特点是只能生成二叉树,即每个父节点只能生成两个子节点,在确定分组变量时主要根据Gini系数来进行选择。

ID3、C4.5、C5.0、CART算法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ID3算法选择最佳分组变量使用的标准是信息增益值,存在选择属性时会偏向于选择值多的缺陷。C4.5算法虽然修正了ID3算法的不足,但其算法本身只能处理留驻在内存中的数据集,并不适用于大数据集的处理,数据量的大小会直接影响运算的效率。CART算法只能生成二叉树,属性所受局限较大。C5.0算法是用信息增益率来确定最佳分组变量和最佳分割点,相较C4.5算法拥有更强大的数据处理技术,耗用内存更小,分类精度更高,适用于处理数据量较大且不在内存中存储的数据集。

经过对以上几种方法的综合比较,本文选择用C5.0算法生成决策树来对企业员工的职业晋升进行评判分析。

2 基于C5.0算法的职业晋升评判分析

在已有系统用户信息数据库的基础上,可以借助数据挖掘技术对企业职工的人事档案信息进行深度挖掘。基于决策树的基本思想及C5.0算法,构建企业员工职业晋升评判模型,生成职业晋升评判规则集,根据企业员工的实际工作情况判断其是否能够晋升,并针对不同员工进行定向信息推送,如图1所示。

在构造决策树模型时,需要从多方面对企业员工的人事档案信息进行综合考量。本文以员工年龄、学历、工龄、工资和是否晋升等基础信息为例,基于C5.0算法构造决策树模型,如表1所示。根据员工的基础信息,选择年龄、学历、工龄、工资作为决策属性集,以“是否晋升”作为类别标识属性。C5.0算法的核心是通过信息增益率来判定决策属性,选择信息增益率最大的属性作为决策属性。

将员工基础信息数据表示为训练样本数据集D,其中决策属性年龄、学历、工龄、工资分别用A1、A2、A3、A4來表示。训练样本数据集D中总共有15个元组,分类属性将这15个元组分成两个子集,每个子集中对应的元组个数分别为8和7。由此可以计算得到集合D关于分类的期望信息量。

(1)

假设将训练元组D按决策属性A进行划分,则A对D划分的期望信息如下。

(2)

决策属性的信息增益分别如下。

(3)

属性A的信息增益率如下。

gainratio(年龄)=0.213 80,gainratio(学历)=0.060 25

gainratio(工龄)=0.329 66,gainratio(工资)=0.192 24

计算结果表明,gainratio(工龄)>gainratio(年龄)>gainratio(工资)>

gainratio(学历),工龄属性的信息增益率最大,因此选择工龄这一属性作为分裂属性。由于工龄属性共有5个变量值,因此可以把以上样本分为5棵子树,在决策树中对应5个分枝。按照同样的方式在每一个子树中分别计算剩余属性的信息增益率,仍选择信息增益率最大的属性作为分裂属性,将其分解成更小的子树,逐层向下,直到不能进一步分解为止,此时决策树的生长结束,如图2所示。

从生成的是否能够晋升的模型中可以看出,参与决策树构建的主要属性是工龄和学历,也就是说,影响企业员工职业晋升的主要因素是工龄,其次是学历。从模型预测准确率来看,该模型对员工是否晋升的预测准确率为93.33%,错误率为6.67%。基于生成的决策树及其相应规则集,可以对企业员工人事信息做出能否晋升的评判,并将评判结果针对个人定向推送。

3 结 语

数据挖掘作为一门交叉学科,虽然兴起时间并不长,但在大数据时代已经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极其广泛的应用。决策树算法以历史数据为基础进行归纳和学习,利用生成的规则集对新数据集做出分类和预测。本文将决策树算法应用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以员工人事档案信息作为基础数据来构建决策树,得出企业员工职业晋升的规则集,从而实现对企业员工职业晋升的自动评判,并将评判结果向员工个人定向推送,能够有效提升人事部门的管理效率,为企业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助力。

本文所提出的算法已经在贵州省烟草公司贵阳市公司“人事檔案管理信息化项目”中得到应用,极大地提升了人力资源管理效率,是贵阳烟草商业企业精益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具体体现。

主要参考文献

[1]毛国军.数据挖掘原理与算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杨静,张楠男,李建,等.决策树算法的研究与应用[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0(2).

[3]龙丽琴,张拥军,胡文,等,烟草商业企业精益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探究[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2017.

作者:涂波,张炜,胡文,张健伟,冯媛媛

第三篇:工程与工程师时代的哲学反思

在技术治理理论的视域中,大工程是技术治理的重要战略之一。2018年8月,在《光明日报》上一篇短文中,我提出中国进入了名副其实的“工程师时代”或“工程时代”。而作为时代精神的结晶,哲学必须对工程与工程师时代进行回应。

一、何为工程与工程师时代的来临

实际上,一些人认为,“工程时代”与“工程师时代”两个说法太“大”了,提出来站不站得住脚,值得商榷,不能说某种东西越来越多就是进入了某物时代。的确,此种质疑并非毫无理由。当说“工程与工程师时代”时,并不意味着抓住了当代社会唯一的、最深刻的“本质”,并不意味着除了这种说法,不能说现时代是“信息时代”“智能时代”“技术治理时代”“虚无主义时代”“后工业时代”或其他什么时代。也就是说,可以从不同侧面来把握现时代,而不只有某个唯一正确的侧面。并且,社会“本质”是一种隐喻用法,社会并没有物理学意义上的本质,也很难说某种社会本质说法比另一种更“本质”。但是,很多对“时代的概括”很快就无人问津,所以类似提法最重要的是要有启发性、有创造性,要真正说出一点什么,才能流传得长远。

西方工程史往往被追溯到中世纪的教堂、罗马的引水渠甚至埃及金字塔,而中国工程史起码会从长城和都江堰讲起。即使将工程理解为以现代技术和科学的应用为基础的现代工程,它也出现于17或18世纪。为什么现在谈论工程与工程师的时代呢?在西方发达国家,工程师和工程的急速扩展时期是在19世纪下半叶与20世纪上半叶,自从20世纪70、80年代以来已经逐渐放缓,但不断前进的趋势仍然在继续。而在新中国,工程与工程师的急速扩张主要是发生在过去40年间,工程从业者和工程师数量急剧增长,一大批大工程举世震惊,最新的例子是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简单地看数量,似乎可以谈中国的“工程与工程师时代”。

更重要的是,工程时代的到来意味着一些更深刻的东西。其一,工程成为有意识改造世界的主要方式。其二,各种工程对每个人的生活都带来深刻影响。其三,同时改造自然和社会因素的大工程激增。最后,社会技术和社会科学在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年逐渐成为独立的知识领域,以此为基础的社会工程在20世纪下半叶大规模出现。当然,社会工程在西方招致大量批评,很多人认为社会与自然有根本区别,不能以工程方式来对待。总之,工程时代到来的深刻之处在于:以工程的思维和方式,来对待世界,包括自然、社会与人本身。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思维和方式呢?我认为是:以造福人类福祉为目标,用技术原理、方法和手段来控制人类的生存环境。科学要描摹世界图景,工程试图控制人类未来。工程要实现目标,必须要完成控制,而完美的控制必须以测量、预测以及选择为基础,需要诸多技术工具。当代大工程的实施如三峡工程,牵扯到水文、地质、气候、环境、经济、国防、移民和文化保护等复杂的变量,所需要的技术控制工具就更为复杂,因而大工程是体现当代技术治理的重要战略措施之一。

的确,工程时代到来,并不等于工程师时代到来。比如说,传统中国是农业社会,但很难说处于“农民时代”。“工程师时代”意味着:首先,工程师数量激增,工程师成为受人尊敬的社会主流职业。其次,工程师在当代社会影响越来越大,掌握了越来越大的社会权力,成为最重要的政治力量之一。第二点尤为重要,它起码表现三个方面:第一,越来越多工程师作为顾问,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决策,如环境保护、食品安全和公共交通的政策制定;第二,越来越多的工程师因为专业能力转入政治领域,成为技术型官员;第三,越来越多社会公共事务以工程方式来对待,社会工程师在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所谓社会工程,主要指的是运用社会科学如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公共卫生学和心理学等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法来改造社会的控制活动。一些人不同意“社会工程”的概念,因为他们认为社会是不可能控制的。我认为,对社会实施完全而总体的控制的确是不可能的,但局部的、某个侧面、一定程度的控制不仅是可能的,而且在现实社会中一直在发生。

二、工程与工程师时代对于哲学意味着什么

显然,工程哲学伴随工程与工程师时代自然而然兴起,是理解工程与工程师时代的必然理论产物。简言之,工程哲学乃是对工程与工程师时代的哲学反思。因此,必须要深挖工程与工程师时代的内涵,才能为工程哲学的研究指明大方向。我想,至少有如下问题值得思考。

其一,大工程的负面效应需要防范。

世界上没有绝对好的东西,工程也是有利有弊,兴利除弊是题中应有之义。涉及好坏利弊,就不再是科学技术能决定的,就需要人文力量介入工程事务,哲学和伦理学是其中重要的反思视角。哲学反思为人性工程、制度设计和公众参与等打前站,找门路。当然,对大工程的哲学反思并非玄远的清谈,应该尽力对解决实际问题有所启发和帮助。

其二,工程师的专家权力需要限制。

工程事务虽然不如自然科学研究尤其是基础研究那样专精,但仍然具有极强的专门性,没有自然科學的背景教育以及多年的工程实践,难以窥其堂奥。工程事务必须由工程师主导,工程之力量赋予工程师极大的权力。权力必须进行约束,尤其是工程师权力以真理和知识的名义而信誓旦旦地实施,容易为“效率至上”的信条所遮蔽。工程师权力限制需要外部约束,更需要对工程师进行伦理教育,使之对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和风险性有深刻认识,在知识上也更加健全,而不仅仅只见效率不见人。

其三,社会工程师与社会工程风险更大。

广义的工程师不仅包括科学专家、技术专家和技术人员等自然工程师,还包括社会工程师,如一些经济学家、管理学家、心理学家、职业经理人、金融专家、精神病专家、城市规划师、社会学家等,他们不同于大学教授和媒体知识分子,参与实际社会工程的设计和实施。由于当代社会科学的自然科学化,社会工程师同样接受过基本的自然科学教育,坚信将科学技术运用于人类事务当中是有益的。社会工程尤其是总体主义和国家主义的社会工程风险极大,已经被波普《历史主义的贫困》和哈耶克《致命的自负》等著作所批评。按照美国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曼瑟尔·奥尔森的看法,经济学家、管理学家在20世纪末逐渐超过自然科学工程师成为工程师中的权力者。因此,社会工程的兴利除弊,社会工程师权力的约束,更不可忽视,也更为困难。

其四,工程师的未来左右人类社会的命运。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从社会成员构成的角度来说,西方发达国家稳定发展的秘密,就是所谓中产阶级成为主体,进而整个社会成为纺锤形社会。中产阶级是稳定的力量,两端极富与极穷的人口都很少,整个社会就很稳定。实际上,广义的工程师构成了中产阶级的绝大部分,这也就是为什么中产阶级以专业知识和技能而非出身作为遴选资格的入门证的原因。从这个意义来说,工程师的未来左右人类社会的命运,在中国也是如此。莱顿在《工程师的反叛》中勾勒了一则美国工程师理想主义幻灭的故事,说工程师曾为整个人类谋福祉的理想而斗争,但最终在资本和权力中沦落。我怀疑这是莱顿的“黄金源头”臆想,因为他的故事回避了工程师的军队起源,在军队中职业主义自始至终被国家主义碾压——至今军队中工程师的力量和水平都是工程时代的拳头产品。在中国,一百年来的中国工程师史根本不存在莱顿所谓“黄金时代”,他们接续的是“学而优则仕”的老传统,开创“富国强兵”的爱国主义新传统。总之,工程师的历史很值得反思。

其五,工程的命运联结着科学技术的命运。

今日之科学更多地是用适用而非真理为自己正名,技术就更不用说了,因而现代科学技术转化成的工程以其造福人类的力量,成为当代科学技术“家族相似物”中的佼佼者。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往往应用于大工程,尤其是军事工程中,反过来科学技术的研究发展方向亦受到工程的极大影响。简言之,科学-技术-工程-产业-军事复合体已经是既成事实,并且力量惊人,这也是为什么艾森豪威尔会呼吁警惕此复合体的背景。

其六,工程研究经验是总结改革的重要工作。

过去40年间,中国究竟发生了什么,一跃成为GDP世界第二?大家有各种不同的理解,但没有人否认:工程和工程师为主的各类专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也就是为什么海外会有很多人将中国崛起归结为技术治理模式之胜利的一个原因。当然,他们错误地理解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但大规模的铁路、水利、路桥等工程建设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驱動作用有目共睹。

三、工程哲学对于哲学研究有何价值

从学科发展的角度看,工程哲学研究有重要的价值。

首先,工程哲学是科技哲学专业突围方向之一。一般认为,工程哲学是广义的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的一个问题,甚至是属于技术哲学之下的小问题。这种认识有待商榷。反科学思潮在20世纪70、80年代的喧嚣,在90年代科学知识社会学(SSK)甚至占据了欧美各大讲堂的主流,但随之而来的科学大战(Science Wars)实际对欧美的科学技术之哲学反思造成了重大乃至可能未来会致命的冲击。在科学时代,人文研究如果以攻击科学为标榜,结局只有衰落——不管有多少理由,但有点常识都会明白这个道理:吃科学的“饭”,怎么能只会砸科学的“锅”呢。说点诤言和忠言乃至风凉话都是必要的,但以此为主业,就很荒唐了。这一点在今日之美国已然悄悄在发生,被SSK攻陷的科学技术研究(STS,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y)传统已经在萎缩,一些项目已经在收缩,而科学史研究一直都是个被养起来的尊贵小圈子,学的人不多,工作也很不好找,是典型的“有闲学问”。相反,工程哲学最近在美国兴起,很火,因为工科学校有很大的需求量。当然,大家也在探索,不知道工程哲学和工程教育到底怎么搞法。但是,很多美国同行都提过,要与科学家、技术家和工程师团结起来,再像SSK一样反科学,整个“饭碗”都可能弄没了。我想,借工程哲学这个“壳”,科学技术研究要转变形象,重新“上市”。

其次,工程哲学要指向人的理解成为“大哲学”。很多人说,哲学是人学。实际上,21世纪以降,人类关于自身理解新观念已经不再是宗教和哲学、艺术、文学的自留地了,自然科学技术尤其人类学、心理学、认知科学、医学等对何为人之观念的影响,与前述诸种相较已不相伯仲。大技术哲学家米切姆(Carl Mitcham)提出“新轴心时代”的概念,认为第一个轴心时代人类思考主题是人之为人的意义,而今日对该问题思考的历史情境由技术-人类境遇(techno-human condition)取代了单纯的人类境遇(human condition),因而我们进入了“新轴心时代”。这是非常重要的命题,值得进一步思考和深挖。今日之人类境遇,从根本上说乃是一种工程境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工程哲学可以从“第一哲学”的深度和高度来深入研究,这对当下死气沉沉、急速坠落、影响日衰的哲学研究亦是有益的。总之,中国的技术哲学和工程哲学界对于工程哲学的意义理解需要极大地提升,才能真正理解“工程与工程师时代”。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哲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尚国敏

作者:刘永谋

第四篇: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初探

摘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举措,是解决国家急需的高端工程技术人才而采取的具体步骤。本文对于华中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近年来开展卓越工程师培养实践进行了总结,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改进的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计划;生物医学工程;卓越班培养;工程教育

一、华中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卓越工程师实验班介绍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1]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华中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指导思想是:依靠学校强大的工科,结合优势的医科,按照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要求,结合医疗器械产业对高水平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借鉴世界先进国家高等工程教育的成功经验,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工程教育模式,大力培养适应目前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强大发展后劲的卓越生物医学工程师,为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提供高端的工程技术人才支持。

总体思路:针对医疗器械领域急需研究开发型专业技术人才的现状,在学科建设及科研平台建设、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及精品课程、师资队伍、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实践基地及教材等方面深化和推进改革,夯实具有医疗器械产业特色的办学机制,逐步形成与建设適应市场化需要的产学研联盟,并着力培养具备生命科学与光、电、计算机等基础知识,以及医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科学研究能力,能在医疗器械领域相关产业部门从事研究、开发与管理的卓越工程师,为同类型高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和建设起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

目标定位:针对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培养能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进行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与国际接轨的卓越工程师。

培养层次:整个培养途径实行三段式,即四年制本科阶段、两年制硕士阶段和三年制博士阶段,各个阶段之间设计相应的竞争分流机制与衔接机制。其中,四年制本科教育实行“3+1”培养模式[2]。前三年在学校完成理论与实验课学习,注重人文素质培养,强化基础,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第四学年起,进入国内外知名医疗器械企业进行为期一年的工作实习,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生物医学工程卓越班培养采取的措施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近年来我们制订了卓越工程师实验班的培养方案,包括2011—2018年版(见图1、图2)。其中,2011年和2012年版是专门的一册,见图1。完成了2011—2018年八届学生的遴选工作,其中除2013届由启明学院统一面试录取外,其余七届均由学院统一组织面试。每届生物医学工程卓越班录取学生30名。其中,从应届高考志愿生中直接录取10名(俗称“直通车”),其余20名面向全校各专业选拔。学生自愿报名,经过学校组织的统一笔试和学院组织的面试后,择优录取。2018年共有来自全校的78名新生报名,其中来自外专业考生34名。经过考试筛选后确定40名参加面试,最终确定录取20名,即录取率大约在25.6%。迄今为止,共有四届毕业生,其免推研究生比例为60%,远高于普通班的25%。

此外,学院还制定了较为具体完善的学籍管理等相关规定,具体明确了校企合作分工及实习协议的签署,并结合学校综合试点改革,在教师评聘与考核中具体规定了有关卓越工程师班培养的相关规定,明确了职责,成立了由学校教务处统一领导,由启明学院统一进行管理的体制,为卓越工程师班的培养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证。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领导班子

明确从学院的角度进行实验班的建设、规划和管理工作,成立由主管副院长、教务科以及生物医学工程系等组成的强有力的班子,认真抓好生物医学卓越工程师计划实验班学生的培养工作。

(二)明确分工

任命学院院长助理、生物医学工程系系主任丁明跃教授作为该项培养计划的总负责人,并每年选派学术水平高、工作能力强、科研教学业务好的骨干青年教师担任卓越工程师实验班班主任。并在学校统一部署下,实行了入学半年后双向选择确定校内导师,对导师实行动态管理,对不合格的导师,学生有权提出转换导师的申请。

(三)逐步补充、完善卓越计划班培养计划

在原有计划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补充管理、政策法规等工程技术所需的知识与技能,开设由企业家主讲的业界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校曾经多次召开研讨会,进一步压缩学时数,凝练课程体系,加强骨干课程的建设工作。同时,积极与楚天激光、华大基因、深圳迈瑞、上海联影等公司联系,逐步建立和完善校外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并建立完善的企业培养计划与方案,确保第一批学生能获得好的教学效果。

(四)建立校外工程实践教育基地,落实企业实习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校外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发挥着主要作用[3]。为此,我们先后与武汉楚天激光集团、北京天智航公司、深圳蓝韵、深圳安科、深圳蓝网等企业签订了校外工程实践教育基地合作协议,并从2014年起选送卓越班学生到这些基地进行为期8—12个月的企业实习,完成包括专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在内的实践培养环节,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从2018年毕业的四届学生来看,其成绩和整体素质远均远高于同届生物医学工程普通班学生,取得了较好的培养结果。此外,对于生物医学工程本科生而言,由于卓越班学生的带动,其学习风气、学生成绩都有很大的改进与提高。

然而,在近八年的培养过程中也发现了以下问题。

第一,对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总体目标不清晰,从上到下认识较为模糊,将卓越班与理科基地班、生命科学基地班等混为一谈,或者与普通班培养计划大同小异,忽视了对于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目标的明确和关注。有的人认为,卓越工程师培养就等同与创新能力培养,有人认为企业实习是浪费时间,误人子弟;甚至有人认为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是二流、三流学校的培养目标,“985”学校只需要培养科学人才就够了。因此,在培养过程中往往容易造成领导、老师、学生之间的不一致,严重干扰了培养计划的顺利实施。

第二,培养方案在突出特色方面有待加强。目前的卓越班培养方案虽然在课程设置、课程要求、实践环节等方面与普通班的培养方案已有较大变化,然而对于绝大多数课程来说,仍然与普通班同堂上课,在理论课程的教学与实验环节变化不大。对于如何培养应用型的工程技术人才,缺乏有针对性的课程改革,且力度有待加强。

第三,在学生选拔过程中,学生往往对于卓越工程师班存在不正确的认识。认为卓越班就是尖子班,有优越性,所以要进入,然而,对于从事应用型研究或者是到企业工作不感兴趣,对于在企业实习抵触情绪很大。

第四,专业硕士是我国为了加快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而采取的一种有效措施,然而目前我院专业硕士的培养与学术硕士的培养除学制不同外,几乎没有差别,即所谓的“小硕士”与“大硕士”。因此,在学生中造成一种专业硕士低于学术硕士的印象。

第五,培养计划与企业需求嚴重脱节。考虑到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交叉学科特点,卓越工程师计划仅仅停留在本科阶段是不够的。事实上,绝大多数医疗器械企业从事研发的人员都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在目前的免试推荐过程中,由于没有与卓越工程师硕士阶段的培养相衔接,因此很难有学生留到企业,降低了企业参与卓越工程师计划的积极性。

三、生物医学工程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改革建议

针对目前培养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改革建议。

(一)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突出培养特色

2018年9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召开了题为“生物医学工程卓越工程师培养教学研讨会”,来自清华大学、天津大学、东北大学等知名生物医学工程高校和企业、医院等代表进行了充分地交流与讨论,进一步明确了“生物医学工程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应当是为我国医疗器械等产业提供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达到此目标,需要采取有别于一般创新人才培养的特殊方式,探索一条新的培养道路与途径。

(二)建立适合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的学业评价体系

2016年以来,我们在湖北省及华中科技大学教学研究项目资助下开展了生物医学工程卓越工程师培养学业评价体系的建立与探索研究,并结合正在进行的国际工程认证工作,将逐步改变传统的以获取知识为导向、以发表论文为目的的学术型人才学业评价标准。改革教学方法,尤其是增大解决工程问题、提高实际动手能力所占比重,从而引导更多学生投身于国家急需的创新型产业及重大工程中。

(三)卓越工程师培养必须拓展到硕士,甚至博士阶段

这一点,对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而言尤其重要。由于生物医学工程是一门涉及面广、对于理论与工程实际和伦理道德修养等多方面要求高的学科,因此,仅仅具有本科学历与基础是不够的,必须至少拓展到硕士阶段,与工程硕士培养相衔接。同时,解决目前研究生培养所遇到的校内导师名额少、不愿意带领工程硕士做企业课题等问题,寻找出一条能够实现双赢的道路。

四、结论

要建立创新型国家,没有一流的企业不行。要建设一流的企业,没有一流的工程技术人才不行。现有高校,尤其是双一流建设学校,所实行的大多是面向理论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方式,难以满足企业对于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需求。如何担当起高校所肩负的国家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历史重任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生伟.普通高校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4,(5):78-79.

[2]戴梓茹,张晨晓,王培,牛改改,董庆亮,陈德强.应用型本科院校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改革——以钦州学院食品卓越工程师培养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8,(23):1-2+9.

[3]李晓晓,孙付春.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与管理研究——以成都大学成大川汽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为例[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2):115-120.

作者:丁明跃

第五篇:电气工程“卓越工程师”工程能力培养的探索

【摘要】根据我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要求,结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育现状,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工程能力培养进行探索,阐述了“工程能力”的内涵,例举了在“卓越计划”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并对工程能力培养机制进行探索研究,提出若干促进工程能力培养的途径。

【关键词】工程能力 卓越工程师 电气工程

一、引言

我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已于2010年正式实施,计划中指出:目前工程教育的紧要任务是借鉴世界先进国家高等工程教育的成功经验,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模式,通过教育和行业、高校、企业密切合作,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大批各种类型的工程师。本科主要培养应用型(制造、施工、运行)工程师,全日制工程硕士主要培养研发型工程师(包括设计型、高技术型、复合型、交叉型工程师)和管理型工程师,工程博士主要培养工程学家。“卓越计划”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个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和提高。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被列为本科试点专业,贯彻实施“卓越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以本专业2009电气卓越班30人,2010电气卓越班27人共57人实施跟踪研究,针对培养学生“工程能力”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二、“卓越工程师”工程能力的内涵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计划”的培养模式实际上就是培养能引领未来工程技术发展方向的卓越工程师强大储备人才,满足行业企业对本专业的要求,促进我国未来工业水平快速发展的需要。“卓越计划”培养模式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而学生“工程能力”培养又是重中之重,直接关系到“卓越计划”实施的成效。

所谓工程能力,是人脑对事物、经济环境、自然环境这个“大工程”的能动反应,就是在充分掌握自然规的基础上,要有能够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合理合法开发利用自然条件,去完成某项工程,创造出新的物质财富的能力。从根本来说,工程能力的内涵包含知识的学习应用能力、思维判断与分析能力、工程设计与实践能力、表达与交流能力、创造创新能力,还包括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竞争意识、环保意识、经济意识、协作意识和道德意识等许多方面。而对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工程能力,就有更为具体的含义及有机组成(见表1)。

尽管工程能力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积淀的过程。但是,本科教育是培养卓越工程师最重要的阶段,许多基础理论和工程知识,都是在这一阶段奠定,这一阶段学生最善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可塑强,对工程意识的形成、工程能力的培养,对大学生将来能否取得较大的工程创新成果有着关键的、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有必要从工程能力的内涵出发,贯彻实施“卓越计划”。

三、工程能力培养的现有问题

2011年开始,2009电气卓越班30人,2010电气卓越班27人分批次进入合作企业实施“卓越计划”企业实践环节。到2012年底,每人实践时间已达20周。在这段时间,我们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和重要启示,但同时也发现了一些现实问题。

1.学生对企业岗位有陌生感

学生经分配进入企业,对企业、岗位不熟悉,普遍具有陌生感,表现出诸多不适应。究其原因,首先是学生已经习惯课堂学习,现在一下子进入企业,定岗定位“实战”,两者之间的转换十分不流畅,学生思想上的准备还是显得不够充足,似有断裂之感,这是我们之前预料到的,但没有预料到其普遍性;其次,学生对企业、岗位不熟悉,不清楚这个企业的特点、优势等因素,也不熟悉自己所处岗位的作用、功能及任务和职责,导致学生陌生感顿生,而对企业实践的热情受到压抑。这些陌生感、低落情绪在实践初期较为普遍,随着实践进程的深入,大多数同学确有较大的改善,逐渐适应,但仍有个别同学的适应过程不够理想。针对这种情况,如果在学生进入企业之前,我们作更全面、更到位的动员工作,可以有效解决这类问题。

2.企业方向众多,学生年级不一

本专业“卓越计划”首批签订合作协议的有7家企业(详见表2),这些企业虽然都是行业内上规模、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其中不乏上市公司。但这些企业的产品多样,专业方向众多,比如有的偏重于过程控制,有的注重电机制造,有的偏电器制造,有的偏电力设备的制造,有的专注于机电一体化,有的注重电子制造,而学生在学校的专业方向一般不会超过3个,而且课程学习也只能就一个方向做出选择,这就会引起一些匹配问题。

从学生实践工作日记及反馈来看,也确实存在这样的问题。比如有的同学在强电方面学习较有心得,而进入的实践企业又是电力设备公司,那么这样的学生的实践效果就相当不错,但如果进入的是弱电或是偏控制的企业,可能效果就有所差别了。虽然在学生进入实践环节之前也做了统筹安排,但不可能做到一一对应,企业学生达到完全匹配。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工程能力也就得不到全面、系统的培养。另外,学生进入企业实践环节期间,一部分同学正处大学三年级,一部分同学已经步入毕业班,他们掌握的专业知识层次不尽相同,那么在企业实践中所处的阶段也不尽相同,实践目标也有层次性,实践效果也有所差异。如要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3.对“工程能力”理解不够

从两个班学生的实践结果来看,学生在各方面也有所进步,总体效果基本达到预期。但有一项还是做的不到位,就是对于“工程能力”的理解,这也制约着学生实践效果再上一个台阶,也关系到学生能否成为“卓越工程师”的强大后备人才。这个问题的产生应有三个方面:一是学校师资队伍,学校教师擅长于课题教学,而自身“工程能力”普遍较弱,亟须提高。二是企业师资队伍,企业教师大多由工程经验丰富、“工程能力”卓越的工程师担任,但在教学方面的经验略显不足。三是学生自身没有做好各自的实践计划,或者说学生没有做好自身的职业规划或人生规划。这三方面的因素就导致了学生对“工程能力”理解不足,实践过程动力不足,激情不足,最终的培养效果也就差强人意。

四、工程能力培养机制探索

1.建立与企业特点相结合的培养方案

在“卓越计划”实施中,虽然有相应的培养方案,但这个方案是针对于整个“卓越计划”的总体方案。而当这个方案落实到具体企业的时候,还是显得不够细致。企业与企业有不同,企业有自身的特点,这也是企业的生存之本。当学校、企业和学生一起实施“卓越计划”的时候,其差异性就体现出来了,这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针对每个企业特点,制定一些特定的、“量身定做”的具体培养方案细则,对“卓越计划”总体方案进行补充。在每个培养方案细则中,更要体现出每个企业独特的“工程能力”的培养方案,使得学生实践的目的性更强,实践过程也更加系统、饱满。只有这样,学校、企业和学生三者才会有机结合起来,共同高效实施教育部“卓越计划”。

2.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工程意识

“工程能力”培养的主旨应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能力”培养不应完全放在企业,学校、课堂也应是“工程能力”培养的重要舞台。通过卓越计划的实践,得出一个“面向工程对象的课程设置”方面的经验。基于这种经验,可以促进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比如在理论教学中跟课程的内容分“单片机”“模电”“数电”“检测技术”等课程。而卓越计划是面向一个工程实际的项目,如“伺服驱动开发”该一个项目就包含以上各科程,另加“电子线路CAD”“电子产品工艺”等课程,学生完成了一个工程项目,就等于给学生开了几门课程。因此,不再像理论课那样一门课一个老师。而卓越计划是通过一个工程项目学习和实践,掌握多门课的知识,也不像原来那样认为划清课程名称,而卓越计划包含的课程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事实上讲单片机就可以联系到检测。讲检测也可以应用到模电数电等内容,原学校的课教学中,各门课各自为主,而卓越计划就让这些课做到融会贯通。最终形成具有现代工程能力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人才培养计划和配套的教学大纲。

3.创建新型工程实践模式

在必要改革现有的课程体系基础之上,应尽早面向工程实际,强化工程实践,培养工程能力。突出一条主线,两个重心:一条主线,即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两个重心,即一二年级的教学重心在于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三四年级的教学重心在于动手实践能力和工程能力的培养,把培养学生工程能力与创新精神的问题放在突出的位置来考虑。并由此创建新型的实践教学模式。一是通过校内外实验、实践基地,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践项目,使学生由“被动实践”转为“主动实践”,让学生尽可能真正作为主体参与实践活动的各个环节,包括对象的确定、方法的制定、程序(路线)的设计、问题质疑、分析总结等,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得到训练。二是参加项目训练与研发,通过参加教师或合作单位应用技术项目开发,让学生进入真实的技术开发环境,培养与训练学生技术开发能力。

4.注重师资队伍工程能力的培养

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对于教学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工科教师不但要求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特别重要的是应具备一定的工程经验。否则,很难体会到工程工作的真正特点,也就不能在教学中突出工程问题的特殊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发达国家对工科学校的教师要求是:多元教育背景、工程经验、教学的经验和技巧、沟通的能力、学术水平、参加本专业的工程学会或是成为注册工程师。这种教师与工程界的紧密联系,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缩短了学校与工程实践的距离。这也是我们师资队伍建设的方向。具体的说,教师应了解相关学科知识,并能结合目前的科研方向,把本专业最新的动态和发展、最新的科研成果引进课堂。在教学工作中,既有感性认识,又有理性思维。讲课不再照本宣科,而是结合自身经历,把科研工程实践取得的新成果、新技术、新资料及时转化为课堂知识。把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融为一体,使教学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此外,教师在教学中还应注意德育教育的因素,教学过程中将道德、诚信、职业修养与“卓越计划”进行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品格和道德意识。

五、结束语

工程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从初级到高级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培养具有工程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是“卓越计划”的根本目标。在“卓越计划”实施工程中,必须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进行不断地探索,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开辟全新的且行之有效的实践途径,全方位、多角度地快速提高学生的工程能力,逐步完善“卓越计划”培养方案。为社会培养更多能综合应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的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

参考文献:

[1]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C].“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启动会会议手册.2010.

[2]尹必峰,汪洋,王国林.专业课程与教材中学生工程能力培养的实践 [J].中国电力教育,2011,(23).

[3]王贵和,吕建国.工科大学生工程意识的内涵与培养途径 [J].中国地质教育,2006,(4):62-64.

[4]吴洪特,甘光奉,胡达.探索应用型工科大学生工程能力培养的途径 [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6):70-72.

[5]吴鸣,熊光晶.以工程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工程教育改革研究 [J].理工高教研究,2010,(6).

作者:俞霖 陈伦琼

上一篇:护士长论文下一篇:化学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