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全媒体传播论文

2022-04-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我国高校的新闻媒体一直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但随着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崛起,传统的高校新闻媒体对大学生的有效传播力在下降,导致其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不足,传播效果有限。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高校全媒体传播论文 (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高校全媒体传播论文 篇1: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全媒体传播研究

目前,以互联网、手机等为代表的新兴传播介质,深刻地影响着传播方式,给高校宣传工作带来了一场变革。在这种背景下,如何运用新媒体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工作,成为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课题。

当下高校宣传媒体生态

高校媒体主要由纸质媒体、视听媒体、网络媒体构成,不同的媒体扮演了不同的角色。校报是纸质媒体的主干,但基本上是十天半月一期,读者数量较小,新闻时效性弱,活力和吸引力渐弱。校园广播仍普遍存在,但其功能和作用出现了边缘化趋向。校园扩建造成一些学校的校园广播覆盖面缩小,播出内容有限,其主要功能逐渐过渡为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办好校园电视需要雄厚的实力和高水平的人才。许多有电视媒体的高校并没有自办的电视新闻节目,一些学校虽然有自办节目,但质量不高,内容形式单一,尚未承担起高校宣传主体的作用。网络媒体几乎所有高校都已经建有,逐渐成为校内外不同群体了解学校发展信息的主渠道,但大多以校园新闻网或者校园网主页新闻板块形式出现,少数高校推进到校报电子版,远远跟不上信息时代的发展。

QQ、博客、微博、微信、网络视频、手机信息等是新媒体在当前的主要表现形式。新媒体对社会大众已经产生了一种无法回避的包围性力量,并正在形成新的文化生态。从现实来看,高校还缺乏对新媒体的深度把握,没有形成对新媒体的完整认识链条。与此同时,由于技术更新的加快,使得人们来不及适应已有的新媒体就必须重新面对更新的新媒体。陌生感与疏离感加重导致排斥更新的新媒体。

借助新媒体的高校宣传工作,可以拓展自己的表现领域和表现能力,也可改变自身的构成和组成。同时,高校宣传工作固有的知识系统的介入,也可不断修正新媒体发展,两者互为倚重,繁荣共生。这对高校宣传工作者而言,是一次机遇,也是对自身素质和水平的一次全新考验。

建立在稳固合作关系上的媒体融合

媒体联动和融合不是简单地组合和拼装,而是建立在稳固合作关系上的一种互补,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协作关系。“全媒体校园”是在具备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和视频等各种媒体表现手段基础之上进行不同媒介形态(校报、校园电视、校园广播、网络媒体、手机媒体)之间的融合,产生质变之后形成的一种新的传播形态。“即时通信传播+互联网传播+平面传播”的组合,使得宣传更具立体优势。

要建设“全媒体校园”,必须考虑流程再造:一是在内搭建起一个统一的发布平台:“全媒体数字复合出版系统”,支持图文、音视频、彩信、微博等多种信息录入,这是实施全媒体战略的一个重要标志;二是在学校层面构筑一个统一的全媒体方阵,即组建全媒体新闻中心,一方面使传统媒体内容全部数字化进入网络,另一方面建构新媒体各种表现形式,如微博新闻、手机报、新闻网、网络电视、移动宣传平台终端等,各种信息在这里集散,发挥协同效应。三是整合新旧媒体形成统一的全媒体内容生产链,力争实现从“第一时间采写”向“第一时间发布、即时滚动播报”转变。

完成“全媒体校园”布局,要注意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比翼齐飞”。比如,传统媒体通过“全媒体校园”开通网络主页、手机报、微博等,采用网友评论、相关帖子等作为补充,进行整合报道。传统媒体通过网络进行延伸和放大,然后再重新“反馈”回来,推动更深入更活泼地开展有关报道。

在校园各种媒体共存的情况下,新闻报道的同质化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根据各种校园媒体的优劣,扬长避短,统筹安排功能定位。新闻网要以海量、快捷、新鲜、详尽的图文新闻吸引读者。校报因为出版周期长,则应对新闻网上的信息进行深入挖掘,多角度地对社会价值高、读者认可度大的新闻进行连续和深入的报道,同时适合多种文体的展示,如散文、诗歌、理论文章、纪实等。校园广播可在大学生关注度高的各类活动和赛事上下功夫。校园电视可在文化建设上做文章。手机报特别适合发布简短、标题式的新闻及图片,可以视为新闻网的“精编版”。

增强“全媒体校园”的宣传时效

分析受众的心理,尊重宣传的客观规律。宣传是一定社会组织有目的地传播事实和观点以引导和改变社会公众的思想、信仰、态度和行为的社会传播活动。宣传一定要与大学生的经验、习惯相对应、相契合。在心理学上看,个体在一定需要得到满足后所引起的愉快情绪体验,会使今后的兴奋点能专注于那些满足需要的因素或强化达致需要得以满足的相应行为。因此,宣传不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一定要契合大学生的经验、习惯,这种经验是人们理解与接受外部宣传的“试剂”和“稀释剂”。“全媒体校园”虽然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但如果在内容、活动、语言组织等方面不考虑受众的需要和实际,盲目地、自以为是地出击,只会在师生思想核心外围“转圈圈”。

提高参与性,给师生提供充分表达意愿的空间。大学生虽然文化程度较高,但毕竟缺乏社会经验和人生阅历,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惑。由于网络具有隐蔽性和非面谈性,学生通常都倾向于通过网络渠道分享真实观点。因此要主动在不同平台开辟微博,设置不同话题,吸引学生参与。既能集中很多大学生的观点,又能让他们倾吐心声,宣泄情绪,如果引导得力,它还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宝贵阵地。 再加上各种网上调查、新闻讨论等方便大学生网民及时有效表达意见、传递信息的渠道,为了解校园舆论及有效的舆论引导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及时的交互是“全媒体校园”相对于传统媒体的优势。可开发运行在智能手机平台上的“掌上校园”,注重师生应用性功能的开发,比如,提供随身随地课表查询、考试安排查询以及常用电话、生活服务等常用功能等。

用正确的观点和评论形成健康的主流舆论。在当前的新媒体环境下,居高临下式的、单边性的信息传输已经不易被接受。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要想占据意见中枢地位,达到引导舆论的目的,一方面必须做好正面宣传,用正面声音占领“全媒体校园”,形成昂扬向上的舆论氛围;另一方面,要运用多种方式实现立体式引导,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必须拥有一批舆论专家或者“意见领袖”,使网络信息更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成为一种深入人心的文化力量。高校人才济济,其中有些人跟踪事件的言论,常给学生带来对事件的不期而至的奇特理解。若能迎合大学生们的需求,及时给出有见地的言论,往往能很快吸引他们跟进和参与,形成舆论场,促使舆论的理性化,从而形成健康的主流舆论。

(作者:陈松青,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副研究员;肖倪,北京邮电大学数媒学院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魏晔玲

作者:陈松青 肖倪

高校全媒体传播论文 篇2:

“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新闻媒体传播效果“破困”路径研究

[摘要]我国高校的新闻媒体一直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但随着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崛起,传统的高校新闻媒体对大学生的有效传播力在下降,导致其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不足,传播效果有限。因此,文章主要探讨在各高校积极构建“三全育人”大思政育人体系和我国各级融媒体建设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如何通过改革解决高校新闻媒体有效传播的问题,找到高校新闻媒体传播效果“破困”的最佳路径。

[关键词]高校新闻媒体;困境;融媒体;路径

高校新闻媒体自诞生以来就一直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渠道和平台,然而,随着手机、自媒体等新媒体形式的崛起,高校新闻媒体却逐渐不为其主要受众—大学生所关注,其对大学生的有效传播力不足,传播效果不尽如人意,进而导致其在“三全育人”大思政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如以前。因此,高校新闻媒体如何在积极参与“三全育人”大思政教育体系构建的过程中,通过积极参与“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提高自身的有效传播,从而走出传播效果困境,充分发挥其在“三全育人”大思政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就成为高校宣传工作者和思政工作者亟须解决的重要任务。

一、高校新闻媒体传播力减弱的原因

高校新闻媒体在传播媒介、传播内容、报道形式(风格)和管理体制等方面没有跟上时代发展变化,不能契合现代大学生的信息需求,导致其对大学生的有效传播不佳,传播效果不尽如人意。其中,手机媒介已成为现代大学生了解信息的主要渠道,故近年來很多高校开始建设新闻信息的手机传播渠道,但大部分是以微信订阅号为主。受订阅号本身的局限,其无法有效展现手机媒介的全部优势。比如,用户只有关注了该微信订阅号,才能收看里面的内容。一般来说,微信用户关注的订阅号往往不止一个,高校新闻的信息除非其标题非常契合用户的兴趣点,否则很容易被层层信息所湮没。而高校的新闻信息不可能每一条的标题都能吸引所有人,所以,受众从打开微信,到最后去看某一条高校新闻媒体推送的新闻,其概率是很低的。因此,微信订阅号这种传播渠道的传播效果并不理想。同时,除教育部融媒体建设试点高校等少数高校开始尝试建设融媒体外,有很多高校至今没有进行融媒体建设,各渠道的传播还是各自为政,没有很好地融合。

二、高校新闻媒体传播效果“破困”路径

要破解高校新闻媒体传播效果的困境,笔者认为最佳路径就是从造成困境的原因入手,针对相应原因进行改革调整,但需要对改革进行统筹考虑,避免顾此失彼。

(一)创新管理体制,激发人员的创新活力

高校领导和新闻媒体的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高校新闻媒体在高校“三全育人”大思政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创新管理体制。高校要树立起高校新闻媒体信息传播以受众为中心进行有效传播的理念,充分放权、大胆创新,以学生喜好的媒介为主要传播渠道,建立科学的管理和考核机制,形成以传播效果为标准的工作人员职级或职称晋升考核机制,以创作出更多学生喜闻乐见的新闻内容,创新新闻报道形式,吸引更多的学生主动关注高校新闻媒体,有效增强高校新闻媒体的传播效果。

(二)进行媒体融合改革,多平台立体传播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已经成为现在大学生了解和接收新闻信息的主要媒介。高校新闻媒体要想提高传播力,必须建立起以手机为主的信息发布平台。因高校新闻媒体有效传播不佳是多种原因综合叠加造成的,因此在“媒体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建立以手机为信息发布主要平台的改革,最好是以建立高校融媒体为目标,并进行综合改革,而不是仅以建立手机发布平台为目标的单一改革。结合高校新闻媒体工作的实际情况,其融媒体改革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制作端融合

高校新闻媒体要打破原有的各媒体各自为政的组织架构,按新闻制作、传播的流程将各媒体改组为新闻信息采写部、编辑部和传播部。采写部负责所有新闻信息(含视频、图片)的采写,实现新闻采写“中央厨房”式生产,报道内容主要为学校主要工作和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记者要具备全媒体记者的能力与素质,同时,根据各记者的兴趣和特点,其分工各有侧重,要有专门负责深度报道和通讯写作的记者。编辑部负责对采写部记者采写的新闻信息进行政治、语言文字和技术把关。传播部负责把编辑部把关后的新闻信息根据各平台的媒介特性进行再次编辑和排版,报送主管领导终审后,在各平台进行发布。

2.播出端融合

传播部包括报纸、广播、新闻网和手机端四个传播平台。四个平台信息发布各有侧重,要避免重复传播。报纸因制作流程相对较长,可以侧重时效性弱的深度报道、政治理论文章和其他内容;广播媒体因其线性传播和播出时间段多为课后的特点,为便于吸引学生收听,可侧重休闲娱乐性和生活信息的发布;新闻网因其资源海量和多媒体综合的特性,可侧重图文并茂(含视频)的详细报道;手机端因其便携性和信息传播的迅捷性,可侧重时效性强的短、平、快的信息发布。这样在人员有限的情况下,多平台传播既保证了多方的新闻稿源,又提升了网站和手机平台新闻的权威性和原创能力。其中,新闻网和手机端两个平台是媒体融合的主要平台,其平台上除了有符合自己平台媒介特性的传播内容,还要有报纸、视频和广播的展示窗口,让受众在一个平台上能查看到不同媒介和不同类型的信息。通过建立以高校融媒体为目标的媒体综合改革,各媒体信息的发布形成了多位一体的信息立体传播,能满足高校里大部分受众多方面、多层次的校内信息需求,从而提高校园媒体的传播效果。

因融媒体的建设较为复杂,人力和财力的投入都较大,难以一蹴而就。因此,高校新闻媒体融媒体的建设要分阶段逐步推进。首先,高校要建设财力和人力投入相对较少的微信公众号,逐渐形成以手机和PC端为主、其他媒介为辅的新闻传播架构,待各方面条件成熟时正式推出高校融媒体手机客户端。

(三)将融媒体建设与学校相关工作相结合

由于高校新闻媒体没有那么多具有持续吸引力的内容,加上各媒体的制作、传播周期的影响,师生对校园新闻媒体缺乏连续的关注度,他们对校园新闻媒体的关注是不定期的。这就导致他们在接收校园新闻媒体信息的时间上存在间隔期。经调查,部分师生接收信息的间隔期较长,而新闻传播追求时效性,因此,对这部分师生而言,因为间隔期的存在,很多新闻信息会变成旧闻,并且因为新闻信息的持续更新,其在网络平台首页上的排位显示就会靠后。这样这些师生就有可能错过对这些新闻信息的接收。因此,为保证高校新闻媒体的有效传播,高校的融媒体建设还要有相关配套措施保障,从而让这些不定期关注校园新闻媒体的师生养成定期关注校园新闻媒体的习惯。为防止引起师生的反感,这些措施不能过分强制。

1.与考勤相结合

高校可以将教务部门对师生课堂考勤工作放到融媒体手机客户端上进行。我国大部分高校都会对师生的到课情况进行考勤,只是以前方式各不相同,现在改成在融媒体手机客户端进行,只是换了一个方式,还减少了学校在上课考勤上的人力和财力投入。师生在课堂考勤时登录高校融媒体客户端,会让师生顺便关注到客户端上的新闻标题。如果师生对其中某个新闻有兴趣,就会在空闲时间登录融媒体并查看该新闻。这样既推广了学校融媒体的影响力,提高了关注度,又压缩了师生查看高校融媒体的时间间隔,起到很好的传播效果。

2.与师生校园生活相关的数字化功能相结合

我国高校大多建有数字化校园系统,用来处理学生宿舍门禁、校园生活消费和图书借阅等与校园生活相关的事情。不同高校处理的方式各不相同,使用的方法有校园卡、微信小程序、企业微信或手机客户端等。这些方式虽然用数字化的手段大大方便了师生的校园生活,但其实对构建“三全育人”体系的作用不大。而如果将这些校园生活数字化功能集成在融媒体客户端上,不仅不影响相关功能的使用,且有助于解决校园媒体新闻传播效果和构建“三全育人”体系,还节约了数字化系统的开发成本。

3.与高校各部门信息发布相结合

现今很多高校都有通知、文件等信息的手机发布渠道和方式,但不管是哪种渠道和方式,都要开发一套信息手机发布系统,甚至交费使用。在融媒体建设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开发一套单独的信息手机发布系统,既是资源的浪费,也不利于“三全育人”体系的构建。如果将高校各部门,尤其是教务、招就、学工、后勤等跟学生课程学习与考试、就业信息、奖助金评审、后勤维修、各学院通知等面向师生的信息放在融媒体客户端上发布,必然会吸引与该信息有关联的师生登录融媒体客户端了解信息,同时也可以让师生关注到客户端上的新闻。这样就可以用一套信息手机发布系统解决两个问题,既节约系统开发费用,又能有效提高融媒体的关注度。

4.与二级单位年度考核相结合。

高校一般每年都会对下属各二级单位进行年度“思想政治和意识形态工作”的考核。如果将各二级单位人员(包括学生)阅读融媒体文章量作为该项目考核的一个指标,就会让各二级单位主动思考如何提高本单位的新闻阅读量。比如,二级单位可以将学生阅读融媒体新闻的数量作为选拔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甚至评优的一个指标等。这样高校新闻媒体信息传播就由被动等待阅读转为受众主動阅读。考虑到各单位人数的不均等,这个阅读量考核不以绝对阅读量来排名,而以各单位人均阅读量为考核指标。当然,这个结合在实施前必须要求各二级单位做好引导教育,不能强制学生阅读,以免引起学生逆反心态。

(四)将融媒体建设与思政课程教学改革相结合

上述路径解决了新闻接收间隔期的问题,但在高校新闻传播的实际过程中,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高校有少部分对政治宣教类信息有抵触情绪,对趣味性和娱乐性信息有重度偏好的学生。这些学生媒体信息的选择基本上是娱乐趣味性信息或游戏、影视剧等。而政治类新闻是对学生进行正面思想教育和舆论引导的主要新闻作品,高校新闻媒体的报道内容免不了会有政治宣教类信息。虽然高校新闻媒体在报道内容和形式上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娱乐性和趣味性,但其不能为了迎合学生而完全娱乐化和趣味化。因此,高校新闻媒体的信息对这部分学生的吸引力比不上网络上的纯娱乐趣味性信息或游戏、影视剧等。这种情况下,即使这部分学生每天都登录高校融媒体客户端进行考勤、查阅相关信息或新闻,也很大程度上不会浏览上面的政治类新闻,从而导致这类新闻对这部分学生的传播无效。

要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认为还需要一个配套措施让这部分学生定期去浏览高校融媒体上的信息,但又不能引起学生反感。经过调查分析,笔者认为将高校融媒体建设与学生的课程学习结合起来是比较合适的解决路径。高校可以要求学生选择一门课程,其内容跟新闻有关联,并将这门课程的部分内容放到高校融媒体里,要求学生在融媒体上学习,或者直接要求学生学习融媒体上的新闻,然后将学习情况转换成平时学分。这样这部分学生因为学习的需要就会浏览融媒体上的新闻信息了。以吉首大学为例,76%的学生能接受这种尝试。

经调查,我国高校思政课程体系里的“形势与政策”课程因为内容与融媒体传播内容具有相近性、受众具有广泛性和总开课时间长三个特点,是高校课程中比较适合与融媒体结合的课程。这种将新闻信息传播与课程教学有机融合的方式,可以弱化这部分大学生对主旋律宣传的抵触情绪,从而强化高校新闻媒体的传播效果。同时,融媒体上及时、鲜活的来自学生身边现实社会的新闻信息也可成为思政课的辅证材料,以丰富思政课的内容,验证思政课的理论知识,增强思政课的时代感和吸引力,强化思政课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思政理论课和高校融媒体建设的良性互动,助力高校“三全育人”体系的构建。因此,将高校融媒体建设与“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结合起来是非常值得尝试的路径。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新闻媒体在“三全育人”的理念下,抓住我国高校积极构建“三全育人”大思政育人格局的契机,通过以建立高校融媒体为目标的改革,以受众需求为标准,从管理体制、传播媒介、传播内容和形式等多方面进行资源整合和综合改革,并将登录和浏览高校融媒体与高校教学考勤、信息发布和学生课程学习等相结合,可切实提高高校融媒体的有效传播。高校新闻媒体的这种创新发展必将使自身走出目前的传播效果困境,充分发挥出宣传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引导主流思想舆论主阵地的重要作用,进而与高校“三全育人”体系中的其他渠道和方式相互配合、良性互动,构建高校“三全育人”大思政教育体系长效机制,扎实有效地推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李玮.跨媒体·全媒体·融媒体——媒体融合相关概念变迁与实践演进[J].新闻与写作,2017(06):38-40.

[2]任陇婵.媒体融合的梦想如何照进现实[J].视听界,2015(01):18-22.

[3]张津君.融媒体背景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探究[J].产业创新研究,2020(04):74-76.

[4]肖伟华.探究融媒体环境下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中国农村教育,2020(05):1-2.

作者:彭克锋 王艳 吴红波

高校全媒体传播论文 篇3:

新媒体传播人才的核心能力及校企联合培养路径

摘 要 当前高校新媒体传播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缺口较大。新媒体人才应具备三个核心能力:互联网思维、大数据分析处理能力和复合创意能力。据此形成新媒体传播人才校企合作培养路径:文理术兼融,打造跨学科校企合作平台;实践平台前移,充分利用新媒体产业链资源,打造融合媒体校企合作平台;夯实传统媒体校企合作基地,带动新媒体传播人才培養。

关键词 新媒体;传播人才;核心能力;校企合作

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CNNIC)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6.49亿,其中手机网民5.5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7.9% [1],这表明我国已进入数字化和信息化时代。传播技术的发展使得新闻信息的传播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在新型主流媒体建设以及与传统媒体的融合过程中,新媒体传播人才格外稀缺。但与行业需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新媒体传播人才培养相对滞后,无论人才规模还是质量,与产业结合都不够密切。另外,新媒体作为一个新兴事物,学界、业界对其研究刚刚开始,对于什么是新媒体传播人才、如何培养新媒体传播人才并无结论。本文提出了新媒体传播人才的几个核心能力和校企合作培养路径,希望能为新媒体行业人才培养提供一点思路。

一、新媒体传播人才供需现状

(一)新媒体传播人才需求现状

目前,社会对新媒体人才的需求集中在以下三个方向:以新媒体编辑、记者为主体的传播人才,以新媒体产品开发为主的设计人才,以新媒体经营为主的管理人才[2],本文讨论的是第一种。据专家估算,2014-2015年,全国新媒体专业编辑、记者总缺口为60万~80万人。余红、李婷在比较了全国17个门户网站、网络媒体、网络公司2011年、2012两年的招聘信息后得出结论,未来新媒体岗位人才需求中,新闻编辑、记者需求量排在第二位,占11.57%(第一名为后台研发:26.25%,第三名为产品经理:11.36%)[3]。

业界的新闻实践也显示出对新媒体人才的强烈需求。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为例,其策划部新媒体业务集中在微博、微信、客户端的日常运营上,由10名编辑、记者负责。部门采取轮班、24小时实时关注、专人负责值守的基本工作模式,平时尚能维持,但一旦需要进行大型新闻专题策划,便捉襟见肘。另外,有些媒体的新媒体账号由传统媒体记者、编辑轮班维护,由于缺乏新媒体专业传播技能,经常出现微博复制报纸、微信复制微博的现象,传播效果难以实现。

(二)高校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与行业求贤若渴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高校对新媒体人才的培养尚处起步阶段。我国高校对新媒体人才培养的探索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清华大学、人民大学分别开设新媒体专业研究生班、网络传播方向。直到2010年,教育部组织了首次“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申报。2011年,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开始招收该专业本科生。2012年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新媒体与信息网络”调整为“网络与新媒体”专业。2011年教育部批复招生仅有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2012年批复8所高校,2013年至2015年之间又陆续批复85所高校。以本科阶段高等教育的一般学制四年计算,2015年7月,我国首批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本科生从中国传媒大学毕业。这与新媒体类职位的人才需求相比,缺口很大。

二、新媒体传播人才核心能力构成

(一)具备互联网思维

通俗地讲,所谓互联网思维,是指互联网时代以连接、开放为典型特点的思维方式。2015年3月5日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与较早的互联网企业讨论的互联网改造传统产业相比,“互联网+”是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无所不在的网络、数据,已经泛在并应用于各个传统行业。而新闻行业由于离传播技术最近,对传播技术的依赖性较强,首当其冲在所难免。

新媒体之所以为“新”,是因为具有互联网基因和数字基因,这是与传统媒体的根本区别。在这样的背景下,就传统新闻行业而言,新闻产品生产、制作、设计、发布、传播等各个流程,均被打上了数字化的烙印。今后的新媒体传播人才,如果不具备“互联网思维”,不懂得数字开发,不懂产品设计,不懂用户体验,不懂互动交互,便无法实现新闻信息的有效传播。

(二)具备大数据分析处理能力

根据维基百科的定义,大数据是指无法在可承受的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人类社会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互联网快速更新产生的海量信息,需要采用专业技术进行分析和处理,挖掘大数据价值、提供大数据服务能力是大数据时代的核心竞争力。调查显示,在新媒体岗位需求中,与数据分析相关的招聘信息占8.73%,在所有岗位需求中位列第五[4]。从2012年开始,新京报、东方早报新媒体岗位招聘信息中出现了一个新岗位——“信息数据编辑”,要求应聘者在具备较强新闻敏感性的同时,要有较强的数据梳理及分析能力。

由此可见,具备大数据处理能力是时代背景给新媒体传播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当前的新媒体信息传播,无论是通过微博、微信或者其他网络平台,都需要大量数据来确定传播效果。像新媒体后台数据、全行业数据、用户体验数据等,更需要时时监测、科学统计和分析。系统、精确的数据能够表明,哪些是受众现在关注的、哪些是需要引导用户关注的、哪些是能产生社会效益的、哪些是能引发讨论的,等等。具备数据分析能力,以精确的数据为依据,把握受众需求,准确定位受众,为受众提供专门信息,传播才有意义。因此,提高对数据的敏感度,善于分析并利用数据,是当下新媒体传播人才能力培养的一个重点。

(三)具有复合创意能力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新媒体传播人才的培养目标之一,是打造具有复合创意能力的人才[5]。这里的复合指的是互联网思维,创意则指创新思维。新媒体时代,新闻信息源分散,信息量大质次,多数新闻报道后如石沉大海。同样一个新闻事件,通过精心策划再进行传播,才会吸引更多受众阅读、互动和转发,从而产生超过新闻事件本身绝对价值的社会效用。新媒体背景下的新闻竞争没有第二,只有第一,比的不仅是谁首发多、独家多,还要比谁的创意多。而且,创意能力是多元的:内容创意、传播创意、视觉创意、技术创意等。总而言之,新媒体背景下的新闻同质化竞争,比的已经不是谁独家多,而是谁创意好。可见,复合创意能力应作为新媒体传播人才的核心能力之一。

三、校企联合培养新媒体传播人才新思路

(一)文理术兼融,打造跨学科校企合作平台

新媒体传播活动的内涵、外延不断拓展,工作手段不断丰富,新媒体传播人才培养也应打破原有的学科界限。我国有学者在美国“学科互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新媒体的学科将整合搭建桥梁和重新建构两种路径,即在搭建成熟学科互通桥梁的基础上,批判性地重构新媒体专业[6]。目前,我国高校在理论课程的设置上已经开始了以传播学、信息科学和传媒经济学三大学科集群为主体的探索,但跨学科实践平台的构建还未引起足够重视。

基于以上考虑,当前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培养新媒体人才,不能局限在单一的新闻学或传播学专业,而要打破专业界限,实现文、理、术兼融,跨学科、多技能发展。在具体操作上,要把视野放宽到全校,给更多专业的学生提供学习机会。多学科碰撞往往是创新的根源,好的新媒体创意往往来自学科交叉,这与互联网思维开放、连接的特点是契合的。

(二)实践平台前移,充分利用新媒体产业链资源,打造融合媒体校企合作平台

目前我国高校的校企合作模式中,学生多在大三开始进入,以教学周为实习期,实习结束获得相应学分。这样的实习形式单一,且过于模式化,不符合新媒体即时传播的运作规律,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互联网思维。更恰当的做法是,学校在学生大一时开始,与转型中的媒体、新媒体建立联系,开展新媒体导向型教学,通过建立实习基地、研发基地、开展项目合作等不同层次、不同方式的实践平台,建立技术、产品、项目研发合作机制,力争把高校建成新媒体产业的实验室、孵化器和“生产车间”,推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在实践平台前移的同时,高校在实践平台的打造上还要具前瞻性。既然新媒体属于融合媒体,新媒体实践平台就不应局限在某一种特定的媒体形式,比如,微信、微博,而至少应该是集合了网站、微博、微信、客户端的融合平台。以阿里巴巴为例,除电子商务以外,其产业链还有新浪微博、优酷、高德地图、UC浏览器、阿里健康、阿里影业等。如果高校与企业合作时,能从全局出发,对其链上所有资源充分利用,创设融合媒体的工作环境,对于学生互联网思维、创新意识的培养是极为有利的。

(三)夯实传统媒体校企合作基地,带动新媒体传播人才培养

新媒体传播,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为新闻传播学原有优势在互联网上的延伸,其“新”主要体现在技术手段上,传播内容本质上与传统媒体无异。在新媒体校企合作平台打造过程中,必须保持传统媒体实践平台的优势。相较于新媒体,传统媒体的新闻操作更规范,每天都有选题会、编前会、定稿会,并有严格的审校程序。这些流程虽然繁琐,但节奏固定,不易出错,从制度上保证了新闻的质量。而这一点恰恰是新媒体所欠缺的。新媒体信息传播追求快、追求新,加上编辑记者从业时间短、行业规范性差,生产的新闻难免良莠不齐,整体水平不高,从而限制新媒體的发展。因此,在打造新媒体传播人才校企合作平台时,应保留原有传统媒体实践基地的优势,两者取长补短,以老带新,促进新媒体传播人才的培养。

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S. Shyam Sundar指出,新闻传播学课程,必须紧紧跟上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7]。在当前新媒体主导的传播语境中,通过校企合作培养新媒体传播人才,一定要立足传统媒体优势,走跨学科发展之路,逐层渐进,实现人才培养与行业接轨。

参 考 文 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5.1.

[2][6]谭天,刘方远.试论新媒体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J].渤海大学学报,2013(6):95-99.

[3][4]余红,李婷.我国网络与新媒体人才需求调研与专业培养[J].现代传播,2014(2):134-138.

[5]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新华社需要怎样的新媒体人才[J].新闻与写作,2015(3):8-10.

[7]匡文波,孙燕清.美国新媒体专业教育模式分析及对中国的借鉴[J].现代传播,2010(8):110-113.

作者:宋国华

上一篇:基层卫生工作要点(精选2篇)下一篇:工作证明书(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