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流产妇产科论文

2022-04-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目的:分析清宫术在药物流产不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进行药物流产的114例病人,根据病人要求分为两组,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的病人73例(观察组)与传统流产的41例病人(对照组),针对药物流产后使用清宫术的应用效果进行比较。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药物流产妇产科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药物流产妇产科论文 篇1:

药物流产失败的临床观察及原因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药物流产失败的原因。方法对236例在我站门诊行药物终止妊娠健康妇女的年龄、孕囊直径、子宫位置、分娩史、经期时间、孕龄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年龄>35岁、有剖宫产史、孕囊直径>2cm、子宫后倾后屈位、经期>5天、停经40~49天者,药物流产失败率明显增高。结论药物流产的效果受妇女的年龄、分娩史、孕囊直径、子宫位置、经期时间、孕龄的影响。

关键词:药物流产 人工流产 失败原因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文献对药物流产的效果报道不一, 临床观察发现由于存在个体差异及其他原因,仍有部分患者出现药物流产不全及无效。为了更好地掌握药物流产的使用及提高完全流产率,本文试对可能导致药物流产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4年1月~2005年12月在我站门诊要求药物终止妊娠的健康妇女236例,年龄18~40岁,平均24.2岁,平时月经规律,停经时间≤49天,尿HCG(+)。妇科检查:子宫大小不超过孕50天,B超见孕囊直径10~30mm,无严重心、肝、肾疾病、出血性疾病及前列腺素使用禁忌证。

1.2 用药方法

第一天在家顿服米非司酮75mg,第二天同第一天服法,服用米非司酮前后2h禁食水。第三天同一时间在我站门诊顿服米索前列醇600μg,留院观察6~8h,如服用米索前列醇后3h,仍未排出孕囊,再加服米索前列醇600μg,对5h后仍未排出者行清宫术,以免发生药物流产不全大出血[1]。

1.3 药物流产失败的标准

1.3.1用药后未排出绒毛和孕囊,或留站观察过程中出血过多,而行清宫术。

1.3.2用药10天后仍有阴道流血,B超检查发现宫内仍有残留物需行清宫手术。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36例中药物流产失败31例,失败率为13.1%。

2.1 年龄

236例中年龄≥35岁(平均38.23岁)79例,药物流产失败17例,失败率为21.5%;<35岁(平均23岁)157例,失败8例,失败率为5.1%。经统计学分析,二者失败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表明≥35岁者药物流产失败率明显高于<35岁者。

2.2 既往分娩方式

此研究中有剖宫产史者12例,药物流产失败5例,失败率为41.6%;自然分娩史者123例,药物流产失败16例,失败率为13.0%。经统计学分析,二者失败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表明有剖宫产史者药物流产失败率明显高于有自然分娩史者。

2.3 孕囊直径

B超测得孕囊直径1cm以内及1~2cm者,药物流产失败率明显低于孕囊直径>2cm者(P<0.05)。

2.4 分娩与流产史

有自然分娩和流产史者的药物流产失败率明显高于无自然分娩史者,且随着流产次数增加,药物流产失败率明显增高(均P<0.05)。

2.5 子宫位置

后倾后屈位子宫者药物流产失败率明显高于前倾位及水平位子宫者(P<0.05)。

2.6 经期时间

经期>5天者79例,失败19例,失败率为24.0%;经期<5天者157例,失败8例,失败率5.1%。经统计学分析,二者失败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表明经期>5天者药物流产失败率明显高于经期<5天者。

2.7 孕龄

停经35~39天者共72例,药物流产失败5例,失败率为7.0%;停经40~49天者164例,药物流产失败21例,失败率为13.1%。经统计学分析,二者失败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表明停经40~49天者药物流产失败率明显高于35~39天者。

3 讨论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的完全流产率已达86.9%,但仍有13.1%失败。本组药物流产失败率为13.1%,分析其失败原因有以下几点:(1)年龄。年龄≥35岁者药物流产失败率明显高于35岁以下者,年龄越大越易导致药物流产失败;(2)既往分娩方式。有剖宫产史者,药物流产失败率明显高于有自然流产史者。剖宫产术后由于子宫瘢痕及粘连,致使宫腔形态和子宫位置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子宫的节律性收缩,使胚胎组织不能及时顺利排出,导致不全流产,因此对有剖宫产史者,应慎重选择药物流产,一旦选择应密切注意其阴道流血的情况。(3)孕囊直径。药物流产中孕囊的大小与完全流产率的高低密切相关。孕囊直径在1cm以内及1~2cm时,药物流产的成功率较高,而孕囊直径>2cm时成功率相对较低。孕囊大小是胚胎发育的基础,孕囊越大蜕膜越多,在孕囊完整排出后,常有不等量的蜕膜残留,可能是由于米非司酮剂量不足,或维持时间不够,不能有效地抵消孕酮对靶组织的作用,导致流产失败,因此孕囊直径>2cm,药物流产后出现异常出血,应考虑清宫处理[2]。(4)孕产次数。有分娩史者药物流产失败率明显高于未产妇,流产次数越多,药物流产失败率越高。人工流产术后可引起子宫内膜的机械性损伤,术后可发生子宫内膜炎,再次妊娠后蜕膜发育不良致胎盘粘连,流产次数越多,造成子宫内膜损伤感染的机会就越多,导致胎盘粘连的可能性就越大,再次妊娠行药物流产时蜕膜不易彻底排出,致不全流产。提示对有人工流产史尤其是流产次数多者,一旦选择药物流产应特别注意阴道流血情况,及时清宫,并适量使用缩宫素。(5)子宫位置。药物流产效果与宫体位置有一定的关系,后倾及后倾后屈位子宫者药物流产失败率明显高于前倾位及水平位子宫者,其原因在于药物流产是阻止妊娠发展,引起子宫节律性地收缩而达到终止妊娠的目的。后倾及后倾后屈位子宫,其宫腔与子宫的宫颈口之间形成一定的角度,当子宫节律性收缩时胚胎不易顺利通过宫腔与宫颈形成的角度及重力的作用排出体外,而造成后倾及后倾后屈位子宫者药物流产失败率高于前倾位及水平位[3]。(6)经期长短。正常经期≥5天者药物流产失败率显著高于<5天者,可能是经期较长,子宫内膜修复缓慢,宫内膜容易感染,蜕膜不易从宫壁脱落所致。(7)孕龄。停经40~49天者,药物流产失败率与停经35~40天比较,随着停经天数增加,药物流产失败率也随之增加,差异有显著性;因孕期越长,体内孕酮水平越高,难以被米非司酮拮抗,所以一旦确诊早孕,应尽早用药[4]。

通过对导致药物流产失败原因的分析,说明首先要加强育龄妇女的避孕意识;同时在使用药物流产时,临床医生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及禁忌证,根据药物流产常规观察,如有阴道异常流血,应及时清宫;在现阶段药物流产情况下,仍强调清宫术对药物流产失败者的必要性和及时性,以免发生不良后果。

参考文献

[1] 张静,盛迎伦,王晓霞等.米非司酮配终止早孕出血性清宫物的临床病理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1998,13(2):125~126.

[2] 千玉梅.药物流产后出血原因分析[J].职业与健康,2004,20(10):49.

[3] 唐国峰.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原因及药物治疗[J].天津医药,2001,13(4):13~15.

[4] 廖爱华.米非司酮的作用机理及临床应用[J].实用妇产科杂志,1994,10(1):15.

作者:李秀香

药物流产妇产科论文 篇2:

清宫术在药物流产不全中的应用效果

【摘要】 目的:分析清宫术在药物流产不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进行药物流产的114例病人,根据病人要求分为两组,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的病人73例(观察组)与传统流产的41例病人(对照组),针对药物流产后使用清宫术的应用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清宫术29例占39.7%,对照组行清宫术5例占12.2%,观察组阴道出血量、持续时间、流产后出血率,盆腔炎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药物流产不全或失败者内行主动清宫术,能够解除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过多、过长,减少药物流产并发症对孕妇造成的痛苦和对子宫内膜的破坏及并发症,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关键词】 清宫术; 药物流产; 应用效果

目前临床上使用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配伍进行流产,这种终止早孕的措施,在临床上已推广使用近十年,该措施具有操作简便、安全系数高、创伤小、疗效可靠等优点。随着方法的不断完善,操作的规范,完全流产率已达到90%以上。李胜桥报道[1]指出:小部分病人药物流产由于各种原因引起流产不全的情况,若不能及时、有效的对症处理,会直接影响到病人的健康以及预后生活质量。覃肖丽报道[2]指出:药物流产后阴道异常流血是影响药物流产安全性的重要因素,药物流产后出血时间过长和失血量过多仍是药物流产急需解决的问题。为进一步探讨清宫术在药物流产不全中的应用效果,现将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清宫治疗的药物流产不全114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月共114例来我院妇产科门诊收治的病人,其中个体诊所及药店购药者81例,占71%,经市级医院确诊后服药者33例,占29%,年龄在21~37岁之间。未婚32例、已婚82例,有过流产史的病人37例。所有病人来我院妇科就诊,要求药物终止妊娠,选取其中的114例病人作为观察对象。药物流产前对所有病人给予常规妇检,腹部B超检查正常,尿hCG值正常,肝肾功能良好、及凝功能正常范围,所有患者均无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的禁忌证。所有病人病种、病程相似,两组研究对象在基本信息上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流产不全的诊断标准

宫腔残留物中主要包括有羊膜囊、绒毛膜、蜕膜排出等绒毛组织,或绒毛残影。

1.3处理方法

观察组服药方法:每日饭前服用米非司酮20~30mg,一天2次,服用3日至第4天凌晨6时左右,改服用米索前列醇600~800ug,2小时候到妇产科门诊检查。处理标准:I、发现羊膜囊、绒毛膜或大部分绒毛膜、蜕膜排出认定为完全流产,暂不处理,继续观察;II、发现小部分的绒毛膜以及蜕膜排出,认定为不完全流产,有发生出血量大、出血时间长的可能,应劝告病人行清宫术;III、若发现单纯羊毛囊排出,或未见任何绒毛膜以及蜕膜的排出,表明流产不完全或者是流产失败,应即刻使用清宫术,帮助排除残留物。

对照组服药方法与观察组基本一致。处理标准:I、胎囊未见排出者,需观察5~8h,胎囊排出者,需观察1~2h后方可离开,定期(1~2周)复查;II、复查时结合B超等辅助手段,重点排查阴道流血及胎囊的排出情况,胎囊未排出者采用其他流产术流产,胎囊排出者需预约用药2~3周后,定期复查;III、再次复查时,根据B超和临床表现,酌情处理,必要时采用清宫术。

1.4随访

对于本次研究的所有对象,两组均随访至下次正常月经时复查,主要检查项目为:流产后的总出血量和时间,以及月经时的基本情况,并对所有在院治疗患者的基本情况给予详细记录,并在出院后做定期随访,随访时间为1~6个月,平均时间3个月。

1.5统计学方法

本组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检验水准为0.05,当P<0.05时,认为两组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次研究结果中,针对我院妇产科行药物流产的114例病人应用清宫术在药物流产不全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具体情况见下列表格。

2.1服用米索前列醇6h内,观察组较对照组孕囊排出情况未见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行主动清宫术29例占39.7%,对照组行清宫术5例占12.2%,2例因流产失败,3例因流血过多而行被动清宫术,观察组清宫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由于药物流产的有效率高、操作简便、无痛、不需要手术的特点,是年轻孕妇的首选[3]。药物流产最大的副作用是出血量多、出血时间长以及因此而产生的一系列并发症,如子宫内膜炎、盆腔炎等等。刘凤杰报道[4]认为:米非司酮具有一定的激素活性,大剂量使用易导致蜕膜不易剥离,进一步引起流产后流血时间过长、出血量过多的特点。蒋俭英研究[5]报道:药物流产后阴道流血行清宫术的308例患者中,88.7%病理检查可见绒毛。说明绒毛或滋养细胞的残留是导致药物流产出血时间过长、出血量大的主要原因。张妮研究[6]中发现:子宫过度后屈的病人在服用药物后,可能是药流不全或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曾勤[7]对于上述报道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后,提出了药物流产后适当的使用缩宫剂、中药、雌孕激素、抗生素等缓解出血量及出血时间的方案,由于各种条件的不足,至今该方案的治疗效果尚未得到肯定。鉴于以上各种报道,对于药物流产当日服用米索前列醇后6h后孕囊是否排出,不仅要依靠是否有羊膜囊排出或是绒毛膜是否排出作为标准,同时还要加服米索前列醇后再观察,以利孕囊的排出。若加服米索前列醇后,病人依旧未能排出孕囊或流产不全的病人应当行主动清宫术,来缓解药物流产引起的流血量多、流血时间长所带来的一些列并发症。

作为各种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作为药物流产不全或未排出孕囊者,本次研究重点解释清宫术应用于药物流产不全的效果及最佳时机。清宫术对孕妇子宫内膜破坏程度较轻,腹痛也较轻,对孕妇后期的生育影响较小[8]。传统的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流产方法是年轻孕妇的首选,是以前多数文献报道的重点,各种报道都在报道药物流产的成功率,而关于预防因出血引起的并发症发生率都未得到强调。部分文献为了强调提高流产的成功率,排斥使用清宫术,直接的结果就是引起出血量的增加和出血时间的延长,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选择清宫术,严重危害到病人的生命质量[9]。本文资料中虽然观察组的清宫率增加了,但显著减少了药物流产所带来的一系列并发症,达到了人工流产的目的。关于药物流产不全后及时应用清宫术的具体效果如下:(1)药物流产后当日主动采取清宫术,因出血量不大、出血时间不长,引起感染的机率也会大大的降低,同时不需再次扩宫,减少病人痛苦,减少因清宫术流产引发的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率。(2)主动、及时的采取清官术,能够快速完成流产,有利于病人早期缓解思想压力,同时也降低了病人和医生的后顾之忧。(3)对于子宫已经收缩、子宫内膜基底层紧密的病人,更应及时的行清宫术,因为及时的清宫,不仅操作简便而且能够保护基底层内膜或子宫肌层免受损伤,大大的降低了子宫腔产生粘连,减少了再次妊娠时发生胎盘残留的机率。

综上所述,对于药物流产不全或流产失败者行主动清宫术,有利于减轻孕妇的痛苦,有利于降低流产并发症发生率。同时辅以必要的心理护理,结合体贴和鼓励的语言,帮助病人缓解心理压力,减少思想顾虑;另外帮助病人放松,增加对于疼痛的耐受性,提高痛阈,帮助病人早期、顺利地度过药物流产过程。药物流产不全或失败者内行主动清宫术,能够解除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过多、过长,减少药物流产并发症对孕妇造成的痛苦和对子宫内膜的破坏及并发症,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李胜桥,梁宁祥.药物流产后持续阴道流血的治疗.中国医药指南,2011 ,09(18):239-240.

[2]覃肖丽,刘杰,何远红,等.口服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配合清宫术治疗稽留流产的疗效.中国医药导报,2011,8(20):115-116.

[3]李立.药物流产联合清宫术终止12-16周妊娠的临床体会.实用医学杂志2011;27(4):716-717.

[4]刘凤杰, 景原.药物流产后清宫术299例患者的临床分析.中国当代医药,2011, 18(31):189-190.

[5]蒋俭英.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联合清宫术治疗38例过期流产疗效观察.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11,21(3):468-469.

[6]张妮,何远红,刘福兰.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配合清宫术在终止不同妊娠周期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中国医药导报,2011,8(26):160-161.

[7]曾勤,韩飞琴,梁玉杰.宫腔镜诊治胚物残留与常规清宫术对比研究.中国基层医药,2010,17(22):3080-3081.

[8]周明,周燕莉,郭蓉,等.宫腔镜检查指导清宫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22例分析.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1,27(12):937-939.

[9]朱春雅.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加清宫术用于纵隔子宫流产的疗效观察.江西医药,2011,46(12):1124-1125.

作者:朱振萍 向思阳 贺书陶

药物流产妇产科论文 篇3:

甲氨蝶呤辅助早孕药物流产的临床观察

【摘 要】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辅助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64例妊娠34~49天妇女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进行药物流产,观察组额外加用甲氨蝶呤辅助药物流产,对两组药物流产成功率、孕囊2h内的排出率、阴道出血持续时间、尿HCG 10天内转阴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药物流产成功率、孕囊2h内的排出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阴道出血持续时间10天内干净与尿HCG 10天内转阴发生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种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次口服25mg甲氨喋呤片辅助早孕药物流产,可以明显提高流产成功率、缩短孕囊排出的时间,可以缩短阴道出血持续时间,药物副反应无明显增加。

【关键词】 甲氨蝶呤; 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药物流产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methotrexate auxiliary medical abortion of early pregnancy

LI Chunmei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520 Hospital of PLA, Sichuan Mianyang 621000, China

【Key words】 Methotrexate; Mifepristone; Misoprostol; Medical abortion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应用于终止≤49天的早期妊娠,是医疗机构十分常用的非手术措施终止早孕的一种方法,流产效果肯定、痛苦小、安全、副反应少或反应轻,但由于药物流产过程用时较长,开始用药至孕囊排出大都需要3~4天,且需要妇女到医院留观数小时,与手术流产相比相对费时又不方便,且存在药物流产不全、出血时间长等不足。当前的无痛人流让女性尤为担心的流产疼痛得到了有效解决,加上医疗市场化等原因,更可观的经济效益,方便省时,以及担忧药物流产的副作用等原因,使无痛人流得到了广泛推广,药物流产的优越性越来越受到忽视。因此,探寻有效的增强药物流产疗效、减少其副作用的方法对重新树立药物流产的优越性以及减少手术流产的并发症均极为重要。氨甲蝶呤是一种抗肿瘤药物,其治疗的安全性已通过大剂量治疗滋养细胞肿瘤得到证实,目前临床上用小剂量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显示效果肯定,且既无明显副作用,也无远期不良后果[1]。本研究采用口服25mg甲氨蝶呤片与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并用进行药物流产,以观察流产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8年10月至2010年9月,在我科门诊要求药物流产的健康妇女264例,年龄为19~38岁,孕周在34~49天,经尿妊娠试验、妇科检查、B超证实为宫内妊娠,无使用米非司酮、前列腺素、甲氨蝶呤禁忌症,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正常,随机分为观察组132例和对照组132例。观察组均知情并同意加用甲氨蝶呤辅助药物流产。

1.2用药方法对照组:米非司酮50mg口服,每天1次,共3次(总量150mg),第4日上午服米索前列醇0.6mg。观察组:第1次服用米非司酮时同时加服甲氨蝶呤25mg,其余给药方法同对照组。米非司酮25mg/片,米索前列醇0.2 mg/片,由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甲氨蝶呤2.5mg/片,由上海信谊药厂生产。

1.3观察随访项目由专门的医务人员向两组妇女交代注意事项及随访事项,流产成功者于第10天门诊随访,有特殊情况如阴道出血多等随时来医院处理。明确医患双方的联系方式以确保有问题及时沟通,以及避免失访影响研究结果。观察随访项目包括:(1)妊娠组织排出情况及排出时间;(2)尿HCG转阴情况;(3)阴道出血持续时间;(4)药物副反应;(5)复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

1.4疗效标准(1)药物流产成功:在医院门诊观察6h内妊娠组织完整排出(经专业医务人员确认完整),妊娠组织排除后腹痛逐渐停止,阴道出血逐渐减少、停止,全过程未清宫处理者;(2)药物流产失败:包括用药后6h以上仍未见妊娠组织排除,或用药后无论孕囊是否排除但阴道出血量过多而行清宫处理者。

1.5数据的管理与分析全部数据采用SPSS11.0建立数据库进行管理与分析。两组各指标之间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或χ2检验。

2结果

2.1一般情况比较

具体见表1。观察组与对照组妇女的年龄、停经天数、孕囊大小、妊娠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2.2流产效果比较结果见表2。从表2可见,两组药物流产成功(全过程未清宫处理者)发生率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

2.3孕囊2小时内的排出情况比较

结果见表3。记录两组药物流产成功者从服用米索前列醇起至孕囊排除时止的时间长短,将服用米索前列醇之前孕囊已排除者(观察组有16例,对照组9例)统计在内,但仍按计划服用米索前列醇片。两组孕囊2h内的排出率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

2.4尿HCG 10天内转阴情况比较

两组药物流产成功者均在孕囊排出后第10天复查尿HCG情况,观察组尿HCG 10天内转阴人数占82.5%(104/126),对照组占72.1%(75/104),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65,P<0.05)。

2.5阴道出血持续时间比较结果见表4。为避免阴道出血时间过长引起盆腔炎症,将药物流产成功者孕囊排除后阴道出血持续时间大于10天的妇女列为需要干预的对象,结果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6药物副反应结果见表5。两组各种药物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孕囊排出后第10天复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均无异常。

3讨论

3.1本研究的依据甲氨蝶呤属叶酸类似物,是一种抗肿瘤药物,能抑制滋养细胞增生,破坏绒毛,使胚胎组织坏死、脱落[2]。小鼠抗早孕实验[3]发现HCG和孕酮可拮抗甲氨蝶呤抗早孕的作用,米非司酮可增加甲氨蝶呤的抗早孕作用,提示两药合用抗早孕有协同作用。刘青[1],王雪玲[4]等通过临床病例观察,均证实甲氨蝶呤辅助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用于早孕药物流产,可提高完全流产率,减少药物流产的并发症,且不增加其副作用。

3.2流产效果及孕囊排出时间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一般在医院妇科门诊开展,无需住院,但出于安全考虑,一般要求妇女到医院门诊服用米索前列醇片并等待孕囊排除,一些妇女在服用米索前列醇片后孕囊排出时间较长,这势必导致不必要的清宫处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为了省事,在早孕妇女服用米索前列醇片后的短时间内即做清宫处理,这就失去了药物流产的价值。本研究观察组口服25mg甲氨蝶呤片辅助药物流产,6h内药物流产成功(全过程中未清宫处理者)者占95.5%,其中孕囊在2h内排出者占81.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因此,甲氨蝶呤辅助药物流产,可使流产成功率更高,孕囊排出更快,这将使医务人员与非意愿妊娠的早孕妇女均更乐意接受这种非手术流产方式,特别对年轻的未曾生产过的妇女意义更大,可以减少手术流产所致的不孕症等后遗症以及由此带来的身心困扰。

3.3阴道出血持续时间药物流产后出血时间过长和出血量过多是其主要副反应。国外文献提出超过15天即为阴道出血时间过长,阴道出血过多一般指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短时间内达到或超过200ml[5]。本研究对两组阴道出血量过多者均行清宫处理,主要观察流产成功未清宫者阴道出血持续时间。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一般持续10天至2周,最长可达1~2个月[2]。阴道出血持续时间过长,宫颈口持续开放,增加了宫腔、输卵管等内生殖器感染的机会。甲氨蝶呤可以加速子宫蜕膜绒毛的剥脱,在药物流产中发挥缩短阴道流血时间的作用,但其作用机制有待于深入研究[1]。本研究将阴道出血持续时间超过10天的妇女列为需要干预的对象,采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及性激素止血等措施加以处理,以缩短阴道出血时间,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本研究观察组尿HCG 10天内转阴以及阴道出血持续时间在10天内干净的比例均较对照组高,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口服25mg甲氨蝶呤片辅助药物流产可以缩短阴道出血持续时间及由此带来的并发症。

3.4药物副反应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部分妇女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副反应,特别是在使用米索前列醇片后,引起与分娩类似的子宫肌阵发性收缩以排出孕囊,但持续时间短、阵痛程度较轻,两组妇女的接受度均极高。本研究采用甲氨蝶呤25mg单次给药用于早期宫内妊娠,剂量较国外口服甲氨喋吟治疗异位妊娠的用量60mg/m2[6]明显更小,且无需重复用药。本研究结果亦表明,观察组在加用25mg甲氨蝶呤口服片后药物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副反应无明显增加。

综上所述,单次口服25mg甲氨喋呤片辅助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可以明显提高流产成功率、缩短孕囊排出的时间,可以缩短阴道出血持续时间,药物副反应无明显增加,具有用药量小,一次性服药,方便、经济等优点。本研究不足之处在于,没有设计甲氨喋呤不同的口服用药剂量的临床资料比较,今后需要增加更小的甲氨喋呤用药剂量的研究,以达到最小的剂量最优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青.药物流产中加用甲氨蝶呤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综合临床,2002,18(2):185-186.

2 乐杰,主编.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10-115,397-398.

3 王乃功.甲氨喋呤对小鼠抗早孕作用的研究[J].药学学报,1998,33(1):10-13.

4 王雪玲,马恩平,王健.甲氨蝶呤辅助早期妊娠药物流产182例临床观察[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5,21(9):544-545.

5 朱慧玲,程利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原因分析和治疗现状[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6,131(9):569-571.

6 胡寒摘.口服氨甲喋吟治疗异位妊娠研究[J].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2003,30(2):126.

[收稿日期:2011-01-17]

作者:李春梅

上一篇:督查工作安排(精选2篇)下一篇:财务年度工作计划(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