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基睾丸素在药物流产中的应用

2023-02-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终止49 d之内的早期妊娠在我国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完全流产率达90%以上,但其流产后阴道出血多、时间长仍然是急待解决的问题。2010年12月—2012年3月在该计生局要求行药物流产现分析42例早孕妇女选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行药物流产后加服甲基睾丸素临疗效并观察其阴道出血时间,并与33例仅常规加服益母草冲剂的妇女进行对照比较,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75例妊娠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2例,对照组33例,年龄为23~40岁,平均为26.5岁,停经<49 d,B超确诊为宫内妊娠,自愿要求实行药物流产的健康妇女,特别是人工流产的高危对象(多次人工流产史、对手术流产有恐惧与顾虑心理者),均详细告知患者手术风险、术后可能出现并发症,均取得患者理解,并自愿要求行药物流产的健康妇女,均无应用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药物禁忌症。

1.2 方法

观察组口服米非司酮75 mg,每日上午8时顿服1次,连服2 d,用药前后2 h禁食,第3天上午8时顿服或阴道后穹窿塞用米索前列醇600 ug,在该院观察见胚囊排出后,加服甲基睾丸素25 mg,3次/d,连服5 d,益母草冲剂15 g,2次/d,连服5 d;对照组药物流产方法和剂量同观察组,胚囊排出后只加服益母草冲剂15 g,2次/d,连服5 d。随访并记录阴道出血时间。

1.3 药流疗效判定标准

完全流产:服用药物后可以看见完整孕囊排出或者未见孕囊排出但B超证实宫内孕囊消失,HCG(-),少量出血或出血自然停止B超检查显示宫内回声均匀,内膜线呈线性、完整。不全流产:服用药物后孕囊排出,但由于出血过多进行刮宫者或者阴道出血时间长达2周以上,B超显示宫内残留>1.0 cm。失败:服用药物后观察8 h还未排出孕囊,B超证实宫内仍有孕囊存在,胚胎继续或停止发育,采用人工流产手术终止妊娠者。

1.4 疗效观察及随访方法

叮嘱患者服用药物第3 d来院留观,胚囊排出后,观察1 h后方可离院。观察组给予抗生素、甲基睾丸素和益母草冲剂服用,对照组则给予抗生素、益母草冲剂服用,均预约第8、15 d及月经来潮时随访。

1.5 统计方法

采用SSP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比较用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的流产结果

观察组完全流产率95.24%,对照组完全流产率90.1%,两组完全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阴道出血时间的比较结果

观察组出血平均时间为7 d,对照组出血时间平均在8~14 d左右,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在出血时间7 d之内、14 d以内及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终止49 d以内的早期妊娠,效果虽然肯定,完全流产率达90%以上,而且较人工流产手术痛苦小,但因仍存在不全流产率偏高约达5%~10%,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长、出血量偏多的不足,出血时间平均在15 d左右,有部分甚至延长至30~40 d以上[1,2],故仍受到广泛的关注。

药物流产中的米非司酮为甾体类激素,与孕酮受体结合能力为孕酮的3~5倍,主要通过竞争内膜(蜕膜)的孕酮受体,阻断孕酮的作用,使妊娠蜕膜变性、出血、坏死,直至流产。而米索前列醇则是一种前列腺素衍生物,有抑制子宫颈胶原纤维合成、扩张和软化子宫颈的作用,同时可兴奋子宫肌、加强子宫收缩,促使坏死的胚囊排出体外。药物流产后出血有多方面的原因:如绒毛或蜕膜残留、子宫收缩乏力以及继发的宫内感染等,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蜕膜变性退化不全及孕产物排出不全。段云葵等[3]利用B超监测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患者蜕膜残留量由少变多的动态变化并由此提出了“蜕膜三明治”构造模式。此模式为:表层(朝向宫腔面)是药物作用后变性不全或兼有未变性的正常蜕膜层,中层是反复出血、血肿形成的机化层,内层是新生的子宫内膜层。因为表层蜕膜上残留的滋养叶细胞的侵蚀性以及内分泌功能的持续作用,中层出血机化,使两层像胶水一样把内层紧紧粘牢。随着“蜕膜三明治”的形成,使子宫腔的容积增大,从而加重子宫内膜的负担,在各种诱因的作用下,使原已脆弱的“三明治”出现了局部瓦片样坍塌,引起阴道反复出血。阴道反复出血可以造成子宫与盆腔继发感染,使盆腔始终处于充血与淤血的病理状态之中,使阴道出血进一步加重。

甲基睾丸素属雄性甾体激素,在30~50年代就有学者发现雄性激素有抗生育的作用,近年来临床研究表明:早孕的妇女服用甲基睾丸素可以降低蜕膜组织雌、孕激素受体含量,造成蜕膜及绒毛组织退化变性,其与前列腺素合用能促使蜕膜及绒毛组织大片或完整排出,减少出血量,缩短出血时间。另有学者[4]称甲基睾丸素为肌肉紧张剂,可直接作用于子宫肌层血管,使之收缩,减少子宫血流量,从而减少阴道出血量,缩短出血时间。现通过应用甲基睾丸素缩短药流后阴道出血时间,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并减少了因持续的阴道出血导致的宫内感染、盆腔感染、宫外孕、继发不孕等不良反应。

摘要:目的 探讨甲基睾丸素对缩短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的疗效。方法 将75例妊娠49d以内的妇女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药物流产胚囊排出后加服甲基睾丸素,对照组行药物流产胚囊排出后只加用益母草冲剂,以观察阴道出血时间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完全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平均阴道出血时间,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基睾丸素具有缩短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的作用。

关键词:甲基睾丸素,药物流产,阴道出血

参考文献

[1] 桑国卫,翁黎驹,邵庆翔,等.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的临床研究[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4,29(12):735-738.

[2] 巫义秦,刘佩灵,富炜,等.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两种给药途径抗早孕256例临床观察[J].中华计划生育杂志,1997,32(6):364-365.

[3] 段云葵,闫素文,吴海燕,等.甲基睾丸素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31例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0,16(6):383.

[4] 童晓霞.甲基睾丸素辅助早期妊娠药物流产100例临床观察[J].中国航天医药杂志,2004,6(3):29-31.

上一篇:理念教育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下一篇: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