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读后感

2022-06-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文心雕龙读后感

文心与画意:韩子勇《蓝靛金箔—西域观画记》读后

【摘 要】 韩子勇所著《蓝靛金箔—西域观画记》围绕一群寻梦新疆的绘画艺术创作者及其在新疆的艺术创作而展开,是一部关于视觉表现及其得失的审思记录。得益于多年研习绘画,韩子勇对书画作品的语言、形式的理解能够深入本质,并不仅仅借助一些社会学、文化学、哲学的观念来解构作品。作为一位文学家,韩子勇有着极强的语言驾驭能力,他的评论文字表意丰富、直抒胸臆,是融合了个人情感的性情书写。韩子勇对没有根由的創作是持保留态度的,他认为创作之难并不在于如何“无中生有”;而在于如何在现有条件下,生发出与传统完全不一样的“新”来。文集中的评论文章,既反映出新疆绘画评论的发展趋势,又为新疆绘画艺术的发展前景勾勒出一个模糊的轮廓。其价值或许早已超越一本评论文集本身的意义,而其中更多的学术价值,还有待未来的研究者去挖掘。

【关键词】 《蓝靛金箔》;情感体验;真性情

自汉朝张骞“凿空”西域以来,新疆地区就成为中国西北的边陲和屏障,是沟通中国与西亚地区的关键结点、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更是东西方文明交汇、融合与传播的重镇,著名的汉代织锦护膊(上书篆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便出土于新疆和田的尼雅遗址,这里不仅有古希腊、古罗马人想象中的“赛里斯人”,更是周穆王舟车劳顿、不远千里与西王母会面的圣地。《山海经》中所提及的很多奇幻而神秘的事迹均与之相关;中国境内繁衍生息的许多民族的口头传说与神话故事多发生在神秘莫测的昆仑仙境。此外,文献中还记载了在这片土地上曾经辉煌的、有着优美名字的古国,如柔然、月氏、高车等。可以说,新疆不仅是一片令人浮想联翩的地域,一片物产富饶的广袤土地,还是一处可以给人带来无限灵感与激情的“远方”,吸引着无数艺术家到那里体验生活、创作采风。

韩子勇所著《蓝靛金箔—西域观画记》(以下简称“《蓝靛金箔》”),收录了他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撰写的30余篇评论,书名的副标题“西域观画记”将书中所收录的评论圈定在“西域”的范围。《蓝靛金箔》便是围绕着一群寻梦新疆的绘画艺术创作者及其在新疆的艺术创作而展开的,是一部关于视觉表现及其得失的审思记录。

书中所谈及的新疆绘画作品的创作者,其实是一个有着多元身份的画家组合体,他们中既有生于斯、长于斯的新疆本土画家;也有虽长于斯,却活跃在异地他乡的新疆籍画家;还有一些与新疆并无乡土关联,只是短期旅居新疆,在那里进行写生与创作的艺术家。毫无疑问,这些画家的人生旅程或艺术创作都与新疆有过一段或长或短的交集,他们的绘画作品为那一方水土所滋养、所成就。而这些作品便是韩子勇所关注的对象,作为一位文化学者,他长期关注着那些来了又走了的艺术家,凝视着那些在绘画风格和语言上一点一滴发展、变化的作品,并不断参观那些或热闹、或寂寥的展览。他坚持不懈地记录与剖析,最终积累成了《蓝靛金箔》这样一部富有诗意的评论文集。书中的评论文章呈现出一种不同寻常的“批评”文风,构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书中的许多观点与笔者的艺术创作理念不谋而合,于是我将阅读这本评论文集时的一些心得感悟整理成文,以为分享。

一、从情感体验中升华

要想真正理解韩子勇的艺术评论及其意义与价值,需要首先了解他的成长环境与生活经历,透过他的视角来理解相关的艺术创作。虽然因为工作原因,他已经离开故土多年,但在骨子里他仍然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新疆人。他曾在那片辽阔无垠、变化万千、色彩斑斓的土地上生活了几十年,对那个占中国近六分之一国土面积的省级行政区域中的草原、雪山、沙漠、盆地、湖泊、峡谷,乃至古城遗址、歌舞艺术、民族风物了如指掌。

正因为了解,从而产生了一种发自内心、深入骨髓的认同感,每当面对表现新疆自然景观与人文风貌的画作时,他的那些“烙在心底、烙在记忆深处的景象”[1]便会立即被激活,仿佛曾经熟悉的一切又重现眼前。那种刻骨铭心的情感体验难以言表,却又时时令他心潮澎湃,于是他一遍又一遍地试图用文字去描写那种细腻而又悠远的感受—面对连绵起伏的沙漠,峰峦叠嶂的山脉,渐行渐远的驼队,时而低吟,时而高歌。可是他依然觉得未能尽言,似乎仍没有把那种令他魂牵梦萦的感受说清、说透,觉得还可以一直写下去。而当他看到有画家将这种感受用图像的方式呈现,便会欣喜不已,“这景象,即使没人画,仍莫名闪动。如果有人真画出来,便惊讶欣喜,一见如故,引为永远的知己”[2]。

正因为有这种对自然环境、乡土民情、风俗文化、日常生活的熟稔与热爱,韩子勇在品评和讨论关于新疆的艺术创作时,便有了他人无可比拟的天然优势,他无须情绪的酝酿或者情境的代入,心中便会浮现出对艺术作品最为直截了当,同时也最能直击本源的认识,例如:

那些纠缠一生、萦绕于心底和梦中、说不清道不明、挥之不去、反复显影的景象,就是你生命隐秘的底色。在新疆的画家中,许洪卫也许算不上特别有才的那种画家,他这个人和他的画,都是质朴的。他的质朴是新疆荒野的质朴,坦荡而寂寥,辽阔而边远。[3]

又如:

我常常感到,绘画是有气味的。有的如小麦,飘出淡淡成熟的醇香;有的如水草,清幽或湿热、颤动或宁静;有的似果香,清清淡淡,酸酸甜甜,小巧可人;有的如坚硬朔风,带着一份雪意的凛冽和荒寒。在千千万万的气味中,老克的画,是奶酪的香味,很稠很浓那种,凝结成块,经久不散。这香味来自一个民族的身体和心灵,那么浓郁,浓郁到有很重的分量,浓郁到弥漫很大空间,浓郁到一股一股喷发出来,浓郁到令你晕眩陶醉、融化其中。[1]

有些评论者习惯挪用西方当代哲学理论强行构建话语体系,虚拟出一个逻辑框架,并用佶屈聱牙的辞藻堆砌其间,依赖华而不实的语法规则写成八股文式的文字,往往让人读后不知所云。而韩子勇的评论则直指作品的精神内核,这种直觉把握能力,更容易让读者心生共鸣,不再有隔靴搔痒之感。

二、透过现象谈本质

当然,仅仅凭借情感体验上的先天优势,对于撰写一篇精彩的艺术评论而言,还远远不够。因为艺术的真相本来就难以说清道明,即便是观者在面对作品时,内心强烈地感受到了某种意象的冲击,也未必能够准确地将它描述出来,形成文字。得益于热爱绘画并且多年研习绘画,韩子勇对书画作品的语言、形式的理解能够深入本质,对作品的品评不会流于浅表,或者只借助一些社会学、文化学、哲学的观念来解构作品;他在评论艺术家们的作品时,总能信手拈来,做到举重若轻。因为对艺术实践有切身的体悟,他在讨论艺术作品时,能够寥寥数语便切中要害,把一个复杂的精神体验过程,用准确的语言轻松地传达出来;把作品中所蕴含的艺术价值与精神品质,概括得恰到好处。他这样形容这个过程,“就让直觉做主、判断。好像轮盘赌上滚动的那颗小球,一圈一圈,每跳一格都像要停下来,结果又滑过去。沿着一幅幅作品串起的展线,保持浏览的速度,如同有心无意的散步。让心成为磁力微弱的小磁石,只有足够纯正的精钢,才能使它偏转、投身”[2]。

这里不妨举几个例子,比如对刘小东作品的评论,通常观者容易为其作品中具有冲击力的随性构图与鲜亮色彩所吸引,进而不由自主地陷入对其作品泼辣与率性的表现技法的探讨中。而韩子勇在《刘小东在和田》一文中,摒弃了这种千篇一律的解读视角,认为这种视角并不能反映画家对新疆独特的民族传统和地域文化的犀利知觉与艺术感悟。

画新疆的画,绿洲的这一面,画得多些,夸张的欢腾随处可见。戈壁的这一面,画得少,劉小东的这四幅画,高质量地抓住了这一面,抓住了久违的平静、隐忍和淡漠。[3]

这种感受,颠覆了我们对于那片热土的想象,如果没有对现实长久的凝视,没有对艺术语言的深谙,相信很难做到在评点这些绘画作品时,既深入浅出又犀利逼肖。我们作为旁观者,对新疆艺术的认识通常容易停留在以“载歌载舞”为基本形式语言的“嘉年华狂欢”图像表现层面上。而韩子勇敏锐地指出,新疆人的热情只是其中的一面;另一面却潜藏着这样的事实,“其实,热情这种东西,往往因为封闭、因为偏僻,因为交流的缺乏和孤寂。比如,孤独、分散、陷落于大自然中的游牧者,往往更加热情一些。陌生人的到来,会带来极度稀缺的外界信息,而这,一瞬间显得甚至比放牧的牛羊更有价值”[4],一针见血地揭示出浮华的表象背后所潜藏的无助感。深刻地阐释一些事实,有时绝非单凭勇气便可达成,还需要长时间地驻足于那些画家或精心、或随性塑造出来的憨态可掬或者热情洋溢的生动形象前,静静品读,体会个中三昧。

又如,在《画之道 道之画》中,他对艺术家杨健的画作如是评价:

杨健的水墨,不仅仅是用来欣赏的,不能仅是看一看、议论两句,像个游客或看热闹的人,满足一下好奇。他作品中有严峻的倒逼,带出普遍的困难:道的困难,寻道问道的困难,读道听道的困难。这困难,也是今天的困难。[5]

“倒逼”二字用得非常好,如果没有对水墨画技法语言的熟稔,是无法准确描述出个体在面对极具张力的笔墨时那种微妙感受的。这些解读娓娓道来,却又精辟独到,这样的剖析在《蓝靛金箔》中俯拾皆是,可见作者在这方面有着深厚的积累。

三、书写真性情

韩子勇的评论形象生动,不仅与他对艺术的理解、对生命的领悟有关,还与他扎实的文字功底有关。《蓝靛金箔》中所收录的评论文章,都反映出作者对绘画艺术所传达的精神的高度把握,这种把握能力并不是把具体的图像抽象成哲学观念,而是把不可捉摸、游离的意象,或者纷繁杂乱的色彩与图案的交响转化成简洁、可视化的语汇的能力。比如,“不屈的绿”“吐鲁番是个圆”等,在这些表述中,作者把不同性状的事物进行大胆提炼,并加工成具有可视化特征的意象。

作为一位文学家,韩子勇有着极强的语言驾驭能力,他的评论文字表意丰富、有血有肉,是融合了个人情感的性情书写,颇堪回味。在笔者看来,这些评述有两个鲜明的特点。

第一,评论直抒胸臆。韩子勇的文字并不晦涩难懂,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直抒胸臆、畅所欲言。他的文字很好地诠释了“真诚”之意,对作画之人的真诚,对所评论作品的真诚。我们常说,艺术作品如果不能感动观众,观众就无法通过构成作品物质形态的形式语言与艺术家产生心灵共鸣,那么作品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同样,评论文章如果在观点上不能令人耳目一新,在语言上又陈词滥调,读来令人味同嚼蜡,这样的评论很难让人有读下去的欲望,它便失去了其表达观点、引领艺术鉴赏和审美导向的批评功能。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是以《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1]韩子勇深爱着那片土地,他对新疆的情感是真挚而深沉的,因此感受也便更加敏锐、细腻。一旦遇到能够打动他的作品,便会不由自主地想要提起笔,表达出他对作品的真实感受。例如,谈到马泉艺所绘的马时,韩子勇说:

徐悲鸿是画马的大师,留下了非常好的反映中国人民不甘被奴役、反抗侵略者的《奔马图》。当代在世的还有一些画家画马,也画得非常好。但是我觉得马泉艺画的马,是新疆各族人民心目中的马,带有新疆人的性格,带着这片土地的文化基因。……有人说,马泉艺画的马,结构上有时候会失了准头。但我觉得马泉艺画出了马的精神结构、性格结构,画出了马之韵、马之灵,画出了我们新疆各族人民心中的烈马。[2]

这段评论干脆利落,直抒胸臆。有时他也会忍不住说:“我们一些油画家,其作品最让人难以忍受的,就是里面有一种手足无措的混乱和不干净,甚至是偷懒、堕落的痕迹,这样的创作,也叫失败。”[3]笔下毫不留情,却又切中肯綮,正所谓“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第二,评论深入浅出、内蕴悠长。这点看似容易,但其实很多评论文章都难以达到。有些评论者既对被评论对象的创作语言、创作机制不甚了解,又无法从艺术家或观众的视角切入作品进行讨论,虽然经过“精心炮制”后,有一篇“雄文”横空出世,看似惊艳无比,实则却是对作品进行生硬的文字品藻,乃至观点的堆砌,读者要想通过这些文字来了解艺术家及其作品,恐难解其中真意。韩子勇撰写的评论文章,或长或短,或严肃或轻松,无论表层呈现出的是高歌猛进的酣畅淋漓,还是幽远如诉的婉转低回,深层潜藏的都是静水流深的厚重。这样一本将文字之美与情感体验(无论是个人的,还是普遍的)紧密结合的评论文集,其本身就是令人想要反复品读的文学精品。艺术评论在很多人眼中只能起到联系艺术作品与观众的桥梁纽带作用,但实际上,它还可以有更高的追求。一位出色的评论家可以把他从作品中获得的细腻体验,内化到自己的认知体系之中,然后以个性鲜明的语言输出,呈现给读者或观众;如果评论家对作品的体验不够深刻,那么所谓的评论,大概也只能是在方法论大旗下强行拼缀的肤浅“八股文”。

四、批评的建构与使命

阅读这本评论文集时,可以强烈地感受到韩子勇心中所具有的使命感。他把自己对那些或有名、或无名的艺术家,那些可能一辈子都默默无闻地生活、工作在新疆地区的艺术家的敬意;对艺术家们用真诚的、充满敬畏的心创作出的艺术作品的真实感受,诉诸文字,结集成册,铸成思想与观念的“纪念碑”,用个人的方式记录和梳理他们的才情与技艺,传之于后世。长期以来,他坚持不懈地撰写评论,意在推动新疆绘画艺术创作持续、健康地发展,并努力把杰出的新疆绘画艺术家推向全国、全世界。人常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但在互联网时代、自媒体时代,却是即便不在深巷,也常有“美酒”滞销,传播与推介非常重要。作为长期工作在文化领域的专家学者,韩子勇深知这一点,因此他格外关注西北地区那些憨厚朴实的绘画艺术家。无论是在新疆工作期间,还是离开新疆之后,他始终关注着新疆画家,走访他们的工作室,与他们面对面地交流,出席他们的作品展览,在各种媒体发表评论。在他的印象中,有些画家正在成长,作品风格逐渐成熟;而有些画家已经离去,留下大量的优秀作品,却鲜为人知。为这些埋头创作、令人尊敬的艺术家构建起一座“纪念碑”,这理想既是韩子勇个人的情怀使然,也是他希望更多人了解那虽地处偏远却保留着神秘气息的艺术圣地的愿望推动而成。他今日的写作,必将为明日书写新中国艺术史、艺术批评史积累下重要而宝贵的素材。

关于这本评论文集的意义,其实已无须多言,因为韩子勇早已在书中有意无意地点明了:

每个地方,都有底色。如果为新疆取像,应该是—“蓝靛金箔”。

蓝靛金箔,是新疆的天地之色。新疆的天,万里无云,深蓝沉醉,有临渊蹈虚的晕眩。天风吹拂,靛蓝荡漾,其间有无数金星的微茫闪耀,游丝般传颂着阿尔泰语系中一个令人敬畏的词:腾格尔(tang’ri)。

蓝靛如盖,天光流转。这高深莫测的圆形大帐,覆盖着坦荡辽远的塔里木、准噶尔、吐鲁番—哈密三大盆地。天边合围成圆弧的地平线,颜色渐淡,好像撩开一线的缝隙,给漂泊的旅人,明灭交替,闪动两个词:希望、绝望。四野阒寂,金箔灿然,内亚黄金腹地这一碗碗金沙,正是飘动丝绸之路最重要的底色。[1]

韩子勇说“所谓创造,就是极致的吸收”[2],这一点笔者非常赞同。从《蓝靛金箔》对艺术家作品的评析可以看出,韩子勇对于没有根由的创作是持保留态度的,创作之难并不在于如何“无中生有”;而在于如何在现有条件下,生发出与传统完全不一样的“新”来。“你得有内在的秩序和结构,你得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你得同时拥有你的‘前生后世’,你用一生抵押的,到底是什么?这要想清楚。”[3]

新疆是艺术家的天堂,但是创作现实却常常令人尴尬,那些“新疆人经常路边可得的经验,在我们的油画创作中还少有令人满意精致的求证。老实说,油画家们还没有画出我心中的天山塔松”[4]。甚至“一些新疆画家,或慕名而来的创作者,是那么偏爱刺激性的感受,一些标志性的景点、风情、人文,被标签化、符号化,在空洞、苍白、重复和无聊中死亡”[1]。究其深层原因,可能就在于那里尚缺乏“理论的探讨、艺术的分析、具体作品的争鸣交流”[2],当画家们埋首画布时,更在意的是自己的“独白”;因为缺少交流,一些“昙花一现”的精彩表现,被其他画家、甚至是画家自己无情地忽视;更遑论推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有影响力的艺术风格流派。

所以,韩子勇一直在努力地呼吁、推动,希望有更多学界才俊关注和从事与西域美术相关的评论、研究,这也许便是他出版这本评论文集更深层的用意所在。[3]他通过这本文集所抛出的“砖”是厚重且坚实有力的,能否达到“引玉”的效果,尚不得而知;但是這种孜孜以求的态度本身,便已经非常有意义,其价值也许远胜“金玉”。文集中的评论文章,既反映出新疆绘画评论的发展趋势,又为新疆绘画艺术的发展前景勾勒出一个模糊的轮廓。其价值或许早已超越了一本评论文集本身的意义,而其中更多的学术价值,还有待未来的研究者去挖掘。

这本文集所收录文章的写作时间跨度较长,在话语体系的建构上,未做专门的规划,而略显零散。但对于学术性评论稀缺的新疆绘画艺术研究而言,我们不妨把这点不足看成是一种建构的召唤。[4]由此,作为一部绘画评论文集,《蓝靛金箔》在当代新疆绘画艺术发展史上的意义,便显现出来了。

[1] 韩子勇:《洪荒之花》,《蓝靛金箔—西域观画记》,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7年版,第69页。

[2] 韩子勇:《洪荒之花》,《蓝靛金箔—西域观画记》,第69页。

[3] 韩子勇:《洪荒之花》,《蓝靛金箔—西域观画记》,第70页。

[1] 韩子勇:《热烈如诗 馥郁如酪》,《蓝靛金箔—西域观画记》,第8页。

[2] 韩子勇:《天阶上》,《蓝靛金箔—西域观画记》,第45页。

[3] 韩子勇:《刘小东在和田》,《蓝靛金箔—西域观画记》,第11页。

[4] 韩子勇:《刘小东在和田》,《蓝靛金箔—西域观画记》,第11页。

[5] 韩子勇:《画之道 道之画》,《蓝靛金箔—西域观画记》,第60—61页。

[1] 王志彬译注:《文心雕龙 · 物色第四十六》,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519—520页。

[2] 韩子勇:《老马画马》,《蓝靛金箔—西域观画记》,第29页。

[3] 韩子勇:《青草与白雪之歌》,《蓝靛金箔—西域观画记》,第21页。[1] 韩子勇:《蓝靛金箔》,《蓝靛金箔—西域观画记》,第99页。

[2] 韩子勇:《洪荒之花》,《蓝靛金箔—西域观画记》,第71页。

[3] 韩子勇:《画之道 道之画》,《蓝靛金箔—西域观画记》,第60页。

[4] 韩子勇:《纵到底 横到边》,《蓝靛金箔—西域观画记》,第96页。

[1] 韩子勇:《天阶上》,《蓝靛金箔—西域观画记》,第47页。

[2] 韩子勇:《纵到底 横到边》,《蓝靛金箔—西域观画记》,第96页。

[3] 参见仇春霞:《康书增新疆少数民族人物画的新境界》,《美术观察》2014年第8期;卓然木·雅森:《新疆油画创作的区位优势及其地域特色》,《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8期;孙石磊:《西部情结—谈新疆少数民族题材创作》,《美术观察》2021年第3期。

[4] 实际上,在这方面的影响已日益显现,一些来自新疆的年轻学者正在尝试进行相关的研究,如胡西丹·阿布都克里木:《新疆油画研究—三个不同时期新疆油画家的探索》,博士学位论文,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作者:练春海

第2篇:《文心雕龙》读后感

我读《文心雕龙》时被里面的句子被吸引了:“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存着,何哉?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道之文也……”刚读几句,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了。这是多么大气的文笔,多么宏伟的站位。“文”,自古以来就被人们重视,它的产生是自然而然的,天地一产生,它就产生了;天地多久,它就会有多久。仰望苍穹,有日月交相辉映,天空就是纸张,日月就是最美好的文字,流淌出圣洁,照耀千古;俯瞰大地,有山川竞相争秀,大地就是纸张,山川就是最美好的文字,勾画出锦绣,美丽万载。读着读着,心胸都变得阔大了,思想都变得辽阔了。读这样的文章,才会让人有写文章的冲动。

《文心雕龙》是一部好书,不仅对为文,对做人,对思想都是大有利处的,值得一读。

第3篇:文心雕龙读后感

导语: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联系实际。这“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文心雕龙读后感3篇,希望有所帮助!文心雕龙读后感最初知道刘勰,是因了他的那句话,“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写出我心中所想,只是觉得这些真是妙不可言的东西,没怎么就给他说出来了,然后就开始想了解他,就买了这《本文心雕龙》,今日决定研究国学,才开始认真去了解他,学习他。

至今,刘勰的去世,将尽15个世纪,但他的名字在人们的心目中,并不陌生,比起他当年的身世,甚至还显赫些。这不是偶然的,他在文学批评,建树了一套有系统的理论,这套理论在历放出了异彩,有很大的贡献,即使到今天,还同样具有现实意义。在此,主要阐述他在文学理论上提出的问题之一:他的宇宙观点是唯心的,但文学观却是合于唯物的。

在《文心雕龙》前三章强调儒学是文学的根底,这是因为刘勰的崇儒思想是根深蒂固的。从刘勰的生活时代看,在刘勰之前,从两汉以来,出现了一些朴素的唯物主义者,如桓谭、尹敏、王充、张衡等。与刘勰同时,刘孝标的《辨命论》,范缜的《神灭论》,也是进步的作品。刘勰显然受了他们的影响。另外,他在写《文》的时候,正是佛学盛行之际,他早年在钟山的南定林寺里,跟随僧佑长期研读过佛书,而之后他却宁愿打着儒家旗号来达到使自己的作品为后世所重的目的,这正是儒家入世的传统心态。可见,他在关于文学的一般论述上,他的宇宙观虽然是唯心的,但文学观却是合于唯物的。

在《原道》中,刘勰认为美并不始于人为美,在人为美之外,先有客观的自然之美存在。他在本篇内明确的指出:孔夫子之所以伟大,就在于“写天地之辉光,晓民生之耳目矣”。这就是刘勰的文学观所以合于唯物论的基本立足点。再者,他不把代表客观本体的道,看成是无知无识的器,却把他看成是有心之物。因而所谓“道之文”,就是这个有心之物的外在表现形式。合于自然之美的人文,就以合于天地神明之心而可贵。归根到底,就不可不把刘勰的宇宙观归于唯心主义了。但是,又不能说刘勰是一个成熟的客观唯心主义者,因其从客观美得观点出发,正确地回答了文学上两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文学与现实的关系,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在《明诗》里说:“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在《诠赋》里说:“原夫登高之旨,盖睹物兴情。”在《物色》里说:“物色之动,心亦摇焉”。都提出了客观的物,为创作对象,认为文学是反映客观事物的。此外,刘勰又不主张自然主义的模化外物,认为感物写形,是带有主观爱憎的。因为“情以物迁,词以情发”,所以进一步说:“情以物兴,故义必明雅;物以情睹,故词必巧丽”。这就不仅合于唯物论,而且带着辩证的观点。

总结起来说,刘勰的宇宙观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但他的文学观是合于唯物主义的,他探讨了人为美与客观美的关系,文学与现实的关系,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文》的整套理论体系,在历自然是难能可贵的,对今天来说在整个文学理论发展过程中,也应该是一块里程碑。

除了这些大块的来说关于他的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之外,其实好多时候我们这些后人在研究他的作品受益的时候,反而是在一些字句里面受益不少,这就是唯物主义的好处了。像宗经里面,“至根柢盘深,枝叶峻茂,辞约而旨丰,事近而喻远,是以往者虽旧,余味日新,后劲追取而非晚,前修久用而为先,可谓太山遍雨,河润千里者也。”经典着作在刘勰眼里就是这样的,经典可以泽被万年,以至于到现在我们读这些经典的文集都觉得特别受惠,刘勰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有没有想到他自己的书有朝一日竟也会成为经典呢!只是这个"辞约而旨丰,事近而喻远",的确成为了我们写作的一个典范要求。是我们追求的方向。我对这句话就是尤其的喜欢。

刘勰的《诠赋》。有文是这样说的,原夫登高之旨,盖睹物兴情。物以情兴,故义必明雅,物以情睹,故词比巧丽。丽词雅义,符采相胜。文章是先要有情感然后配以丽词佳句才能是好文章,但是若没有睹物兴情的基本条件,不知道作赋的基本要求,那么这样的赋就是花朵太繁,把骨头都压断了。所以不论是什么时候,什么情况,有一点是不能变的,那就是真情,而且是永远的。到现在我们写作,是;离不了这些东西的。

《哀吊》里面有几句话是这样说的,隐心而结文则事惬,观文而属心则题奢,奢体为辞,则虽丽而不衰;必使情往会悲,文来引泣,乃其贵耳。依然是指写文章先要心情先定下来,自己先有情,然后才能感动别人。如果只是追求问题奢华,那么必是华丽但是情必不哀,一定是自己爱情之所至,才能使读者哀痛,才更可贵!讲的都是这个道理!直至今天我们好多的文章这样讲那样讲写法,其实何如让学生多读点书,多积累点真感情!下笔如有神才能得千古佳句,而不是写成新时代的八股文!

十七篇《诸子》讲,身与时舛,志共道申,标心于万古之上,而送怀于千载之下,金石靡矣,声其销乎!六国以前的作者,在当时虽说不得意,但是他们的主张缺流传下来了,他们写的时候是千古以前,但是他们的感情想到的是千古以后,他们的名声不会消失的。所以千古之前刘勰就已经认定他们的光芒以后也是不会磨灭的,定是要有于后人有益的,有一定的贡献于人类,必定会使人类记住他!从这个角度讲,刘勰是让人佩服的,也值得人学习!

研究刘勰是需要很长时间的,很大的精力,才能探得他的精髓,我知道,这一时三刻也不过是得起皮毛,但是读一点得一点,我会继续努力,一直最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做这个课题了,我一样去读他的书,继而带动我去读其他的读点名着,受益颇深!文心雕龙读后感

我读《文心雕龙》时被里面的句子被吸引了:“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存着,何哉?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道之文也……”

刚读几句,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了。这是多么大气的文笔,多么宏伟的站位。“文”,自古以来就被人们重视,它的产生是自然而然的,天地一产生,它就产生了;天地多久,它就会有多久。仰望苍穹,有日月交相辉映,天空就是纸张,日月就是最美好的文字,流淌出圣洁,照耀千古;俯瞰大地,有山川竞相争秀,大地就是纸张,山川就是最美好的文字,勾画出锦绣,美丽万载。读着读着,心胸都变得阔大了,思想都变得辽阔了。读这样的文章,才会让人有写文章的冲动。

《文心雕龙》是一部好书,不仅对为文,对做人,对思想都是大有利处的,值得一读。文心雕龙读后感

时至刘勰去世,将近十五个世纪,但是他的名字在现在并不陌生,他的作品《文心雕龙》更可以称得上是绝世大作。《文心雕龙》这种文学巨作顷刻间注入我的脑海,冲击着我的感官,我想,是刘勰的智慧洞彻了我的灵魂,让我在这一刻与之共鸣。

刘勰在《文心雕龙》里勾勒出一个以“道,圣,人”为核心的和谐之圆,同时又从“道,圣,人”流动地,动态地,自然地过度到“宇宙,想象,语言”。在这由外因到内涵的发展过程中,在这和谐之圆的中心,我品味到两个字——体会,文学的根本在于理性,感性,灵性的融合。这样一来遵循这种思路的开展,我一路走下去,在风光旖旎,芳草鲜美,惊奇迭现的精美文字景观中,感性地滋养自己文学的灵性,在文化的芳香和缤纷中,重新感受到一次高贵的文学“灌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的泪光朦胧了苍颜白发;“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的云帆点缀了沧浪之水;“金戈铁马去,马革裹尸还”陆游的梦乡回荡着铁骑铮铮;“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挣脱并超越了自己的苦难,显露出普度众生的情怀;“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徐志摩柔情似水地掀开了文学神秘的面纱;“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当我站在《文心雕龙》的高度重新去细细体会,品味文学,我发现了文学的真实足以穿透时空,足以穿透心灵。

诚然,《文心雕龙》用将古典的才智和韵律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得淋漓尽致,让人赏心悦目;它有关写作的具体建议直到今天仍具有无可厚非的价值;它有关文学批评的精辟见解比曹丕的《典论·论文》,陆机的“文斌”和挚虞的“文章流别论”都更具深度和广度。但是,在我看来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文心雕龙》的真正魅力所在是它向世人表达了一种文学观。这是我从未思考过的,但是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刘勰却把它那么清晰地渗透在它的作品中。刘勰的文学观,视文学为人生之根本,而人生是宇宙法理之根本。他把人生观,世界观,文学观巧妙地结合,从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和广度去审视这三者的因果循环。这一观点为中国文化和生活注入了文学的精神,具体来说就是一种人文精神。文学和文学的活动是人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们是人文的诉求。刘勰通过对文学外因的追溯,把文学的重要性提高到宇宙法理的位置,再通过揭示文学的内因,把文学的创作提高到神圣的地位。

宇文所安在《中国传统诗歌与诗学:兆世之言》曾写:“模仿、表现、甚至表达这类概念永远不会改变文学的从属地位,也就是说文学总是晚于又仅次于“原作”。”刘勰的文学观摆脱了这种缺陷,因为刘勰把文学看作是宇宙呈现过程的必要阶段,用刘勰的话讲就是“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我是这样理解的:文学既是物质和精神世界的纽带,又是它们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而它们相应的也是文学的根源。我们不必穿洋过海,但是我们在文学的世界里却可以身临“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庐山瀑布,“当胸生成云,决眦入归鸟”的泰山极顶,还有那“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黄河九曲,“两岸猿声啼不住”的长江三峡,“秦时明月汉时关”的古朴塞北,“日出江花红胜火”的秀丽江南。你可以在梅雨潭边陶醉于朱自清描述的绿色,你也可以在西湖边聆听柳浪与黄莺的对话;你可以“小桥流水人家”,也可以“古道西风瘦马”;你可以手持长剑,独立朔漠,感受“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壮,你也可以手握画笔,船头簪花写韵,领略一下“斜风细雨不须归”的闲适。从西域到东海,从朔北到江南,绮丽的风光为文学增添了一笔耀眼的亮色。

《文心雕龙》在整个文学史上,在整个文学发展过程中,应该算是一座里程碑了。我想刘勰正在通过《文心雕龙》与我们共鸣,给我们带来最直接震撼。

第4篇:文心读后感

(一)

吐露内心,品评写作

文 | 王亮湄

为期十天的《文心》阅读结束了,在这本书里面收获了很多的幸福感。最大的感受就是我们需要挣脱阅读写作的束缚,用心品读文章,踏实走上写作之路。写作不需要过于华丽的辞藻,表达真实内心和需求,融入情感,日积月累定能将文章写得通透深意。

《文心》这本书以王仰之及他的学生们对于写作的讨论来论述作文精进的方式,避免了过往对于写作的套路和固定认识,将乏味的文字故事化,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字里行间也融入了作者对于写作的喜爱与思考。本书里乐华等对于写作各抒己见,对写作中字,词,写作思路,文章组织,读书笔记,文章鉴赏等进行探讨,全面而深刻。传统的写作方法讲授多涉及文章结构,写作手法,修辞,主要是套用式的讲解,出现什么样的词表达了什么,凸显了什么,而并没有站在作者的角度去想象作者的思路。

写作便是生活本身,写作的素材来源生活。生活是所有艺术的起源,生活的日常会带起情绪和思考,缺乏写作思路的原因或是观察不够细致,或是情感共鸣不足,或是思考的广度和深度不够……我们要学会多去找找原因,多做总结反思。在具体的时代背景下去剖析文章和写作。

本书作者结合了写作的时代性,在文中列举了陶渊明的田园诗和工场诗,并进行了对比,不同的时代特征必然引领着文体和写作内容变革。文化必然根植于时代背景,就像一阵阵的网络用语的爆红,一定是时代的变革的产物。在这一前提下可从大的框架去解剖文章的知情意,写作的知识层次展现,情感带入和表达,事物意欲安置传达。这都是作者在写作前需要考虑的要点。这样在写作中将人的发展规律运用到写作分析中,表达认知的层次递进,也将写作的意义发散开来。既能有血有肉自我的抒发,也能带给人力量、启发。当素材及思路已经具备了,我们还需要去组织。不明如何组织就如一盘散沙,各个部位是分列的,整体就会显得拥挤,凌乱。组织文章,我们先需看清文章的类型分析,学会从写法去剖析文章。

书中从写法上文章将游记类的文章的写法进行归类,分为记叙即风景的路程图、印象描写即风景的描写刻画。另外,将叙事文和小说进行区分。"叙事文的本质是事情,叙事便是它的目的,小说的本质却是作者从人生中间看出来的意义,叙事只是手段。"小说的情节跌宕起伏,所有的线索和情节人物设置都服务于作者要揭示的主题和意义,每一个读者对这个意义的体会有所区别。所以读者只能通过想象,分析,判断,推理等思维过程,接近或达到或超越作者的境界。每篇文章或每本书的作者也仅仅是抛出一个引子,让读者能够从中体悟到属于自己的感受和意义。叙事多为记录,将事件表达清楚。接下来,在新体诗和散文解析上,新体诗在精粹程度和诗的意境都比散文强,那么新体诗也就更加简洁和高阶。文章这样的细节解读也非常的引人入胜,余味十足。区分文章类型是为了把握写作重点,细化自我写作的注意事项。而文章的品评又从另外一个侧面提升读者的格局。

对于文章的鉴赏,文中从"见""视""观"三个表看的程度词的区分度去谈鉴赏的看的层次,另外还从鉴赏的态度,鉴赏的共鸣,预备知识,想像辅助,坏作品的评议,和他人的赏评来讨论鉴赏,文章的鉴赏能力既是写作的水平的体现。当我们对某类文章具备很强的鉴赏能力,说明我们已经基本掌握写作这类文章的要义,在这一类型的写作中也会占优势。平时写作训练也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去观他人作品之长,对于他人文章的写作错误并进行规整,分类,避免重复犯错。写作输出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事情,如何将写的过程做得完善,仍需要我们勤思多写,写读书笔记也是其中的一种方式。

写读书笔记是读书时思考的产物和判断,去辨别文中内容是真是假?文中是存在哪些疑问的?如何与头脑中过去经验做链接……很多东西都需要沉淀。写好读书笔记是一门艺术,也是写作的入门。另外,写作输出可从内容、形式和方法这两个方面去辨析。写作如同说话,都是告知事件信息,通过语言去影响其他人,这是内容的传递。具体的表达方式,如说话时你的动作,面部表情,语音语调等非语言形式一定是配合传达内容,会随着传达内容的改变而变化。写作也需要内容和形式的结合,动笔便是你的开始。

吐露内心,品评写作,《文心》带你飞向更高的写作高峰,愿你翻开这精彩的书页,然后,开始书写你的故事,你的故事也一定精彩。

文心读后感

(二)

关于写作,一般我们会在怎样的情形下,才会提笔开始呢?

我觉得可能是经历了一些事情,让我们有触动,想通过文字来表达出来。也有可能是看到了一些事情,让我们有冲动把它记录下来,这些都是我们情感与思想的真实体现。我想,很多作家,他构思小故事也好,长篇小说也罢,也是一样来表达思想与情感的。

今天看了叶圣陶与夏丐尊先生一起写的一本书《文心》,建议大家看看,对写作很有帮助。第三章说的是〈题目与内容〉。里面有一段写到:"我们把所要写的东西叫作"内容’,把标举全篇的名称叫作"题目’,依自然的顺序,一定先有内容,后有题目。例如,看见了新开的蔷薇,心里有好多欢喜的情意要写出来,才想起《新开的蔷薇》这个题目;看见了姊姊害病,心里有好多愁苦要想发泄,才想起《姊姊病了》这个题目。但是,在练习作文的当儿,却先有题目。诸君看到了题目,然后去搜集内容。这岂非又是颠倒的事情吗?颠倒诚然颠倒,只要练习的人能够明白,也就没有害处。()练习的人应该知道作文不是遇见了题目,随便花言巧语写成几句,就算对付过去了的事情。更应该知道在实际应用上,一篇文字的题目往往是完篇之后才取定的;题目的大部分的作用在便于称说,并没什么了不起的关系。这些见解很关重要。懂得这些,作文才是生活中间的一个项目;不懂得这些,作文终于是玩意儿、文字把戏罢了。本来,出题目可以分作两派。刚才提起的是一派。这是不管练习的人的,要你说什么你就得说什么,例如要你论秦始皇你就得论秦始皇;要你怎么说就得怎么说,例如要你说‘我国之所以贫弱全在鸦片’,你就得说‘我国之所以贫弱全在鸦片′。另外一派就不然,先揣度练习的人对于什么是有话说的、说得来的,才把什么作为题目出给你作。而且这所谓什么只是一个范围,宽广得很,你划出无论哪一个角来说都可以。这样,虽然先有题后作文,实则同应付实际需要作了文,末了加上一个题目的差不多;出题目不过引起你的意趣罢了,所写的内容还是你自己原来就有的。

我觉得非常精彩,写的特别好。对于出题,那是我们以前上学的规定,是用来考试的,是不得已的。我想,我们现在还保持写作的都是成年人吧,也就是说大家都是把写作当成自己的兴趣爱好来做的。我一开始写东西,就是自己写,可是呢,自己也不是一直有灵感,写的写的,就没有主题了,不知道该从那下手。所以才考虑加入了实践群,跟大家一起战斗,有时候老张出的题,因为本身自己对主题有表达的东西,所以,很容易就能写出来,可是很多时候每个人的故事是不一样的。他所经历的毕竟不是我们每个人都能经历的。有一段时间,我没在群里分享,我觉得我写的跟老张出的题目不一样,不好意思拿出来献丑。可是,我也没有停止继续实践,我每天会上来看看今天的题目,有时候也看大家的留言,看对我有没有感触,能找到触碰的灵感才会按主题写。没有的我也会记下来关键字,等有灵感的时候写。我也在跟大家一起坚持,日更也没停止过,不过是我把自己的随笔发表在了自己的公众号上。

文心读后感

(三)

昨天回来的晚了,有点累就没有更新文章了,对不住自己,更对不起阅读者!!

《文心》的作者是一对亲家合作写的书,这本书写了三分之二的时候两家的孩子喜结连理,两个作者成了亲家。这本书的作者是夏丐尊和叶圣陶两位前辈著。在这里再补充一句选书的方法,尽量选择那些xxx著的书,而不是xxx编的。

这是一本关于读书和写作的著作,但又不止这些知识,推荐大家读一读。虽然是之前的大家编写的书籍,但是这本书到现在也不过时,将来也不会过时的。

现在我读到了,第六篇《知与情与意》。与大家分享下前五篇的读后感。

第一篇是《忽然做了大人和古人》中的说法是文章是作者关于外界事物和自己理解或者经验的表达。要理解文章就得能够经历或者想象到当时的环境,然后理解的深刻与否在于自己的经验是不是和作者的一样或者比作者的经验更高。看来现在看文章就需要注意自己的方式方法了,学习了知道了做到了才算成长了进步了,这样读书的目的和意义就达到了指导生活和工作,开启心智的目的了。

第二篇是《方块字》讲的是字词分为名词、动词、代词、形容词、介词、助词、和感叹词。要形成在生活处处识别字词的属性和意义的习惯,这样才能在写文章说话中表达清晰准确。

第三篇是《题目与内容》,是先有题目还是现有内容呢?现在人们受到教育考试的影响,认为应该先有题目才能作文。这其实是错误的,应该是现有内容之后,才有题目的。作文就是生活,生活中我们有了想法感受后,想要表达出来、写出来,这样就是内容,然后我们再想个题目即可。但是练习是现有题目然后再写内容,练习作文又分为命令作文和话题作文。命题作文题目是固定的,根据题目来写内容,内容一般也是固定的;话题作文就是你根据话题从自己一个或几个熟悉的角度来写内容。其实写文章也是需要刻意练习的才能进步。另外,平时注意积累身边的素材,字句斟酌,做一个有心作文的人。

第四篇是《一封信》主要是讲大文和乐华给自己的李老师写信中,转折和承接关系的错误使用,造成理解上的混乱。所以,平时在说话和写文章时一定要特别注意转折、承接关系的词语。另外,一点就是表达感情的时候一定要感情充分真挚。

第五篇是《小小的书柜》中主要说的是读书要有章法,读书要有主线和先后次序,书柜里一定要一本词典,随时可翻阅查询字词,然后就是经典书籍,也提到了四大名著、《论语》等。

目前就看了这么多,日后再给大家更新,敬请期待!

后天就是父亲节了,祝天下所有的父亲和母亲身体安康,节日快乐!

第5篇:文心雕龙名句

逍遥以针劳,谈笑以药倦。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养气》。针劳:诊治劳累。药倦:医治疲倦。这两句大意是:通过安闲自在来消除劳累,通过谈话说笑去医治疲倦。人的体力或精神的疲倦劳累,大多是由于连续劳作,大脑和肌肉高度紧张所致。使身体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与人谈天说地,神情愉快,这种积极休息,可以使大脑和肌肉松弛,精神趋于和缓,疲倦劳累也就会自然消除。这两句可用以指导人们消除疲劳。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 文心雕龙名言语录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知音》。缀文者:指作者。观文者:指读者。披文:阅读、分析文章。入情:进入作品规定的情景中,指被打动。这两句大意是作者只有当感情奔腾涌动时,才能文思如泉,运用文字形成作品;读者只有认真阅读、仔细分析作品,才能与作者产生共鸣,为作品的情所打动。这两句话从作家、作品、读者三方面论述了审美活动的完整过程,并强调了真情实感对于作品的重要性。可供引用论述或说明只有当作家胸中感情澎湃,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时,才能写出好作品,打动读者的心灵。如果仅仅为文而文,矫情造饰,那么即使勉强成文,也不会具有感染力。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知音》。操:掌握。声:指音乐。器:指武器。这两句大意是:只有掌握了上千支曲子之后,方能通晓音乐;只有观察过上千口宝剑之后,方能识别武器。刘勰这段话的原意是:要想全面透彻地理解一部文学著作,首先必须阅读大量作品。《意林》引《新语》:“子云(扬雄)曰;能读千赋则善赋;君大(王君大)曰:能观千剑则晓剑”,刘勰语盖自此化出。我们今天在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工作中,仍须提倡刘勰的这一唯物的观点。鉴赏文艺作品,既要善于识别香花与毒草,还要善于鉴定砾石与宝珠。提倡“观千剑而识器”,就是强调比较。刘勰的这种强调亲自实践.积累大量的感性材料,通过充分比较来鉴别事物性质的观点,同佯也适用于其他领域。

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句。

南朝·粱·刘勰《文心雕龙·附会》。章:章节。易:变换。代:取代。这两句大意是:修改章节比童写一篇文章更困难,更换一个字比取代一句话还艰苦。修改文章,既要保持原作的内容风格,又要字斟句酌,精益求精,确实是十分艰苦时。有时为了修改一个字、一句话,付出的劳动地重写一篇文章还多。可引用用以反映修改文章的艰苦。

权衡损益,斟酌浓淡,芟繁剪秽,弛于负担。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络裁》。权衡:衡量。掼益:减少增加。斟酌:考虑。芟(shān山):腿除。弛、:解除。这几句大意是:衡量文字哪里要增,哪量要减;考虑笔墨哪里该浓,哪里该淡,删击多余的字句,剪除芜秽韵内容,使文章减轻负担,避免冗长累敷。~几句告诉戎们:文章写成后,要反复修改,去粗存精,删繁就简,务使文字精练,中心突出,这是创作的经验之谈,值得记取。粗率的急就之作,是很难取得成功的。

善删者字去而意留,善敷者辞殊而意显。 —— 文心雕龙好句摘抄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熔裁》。敷:铺陈,排列。殊:不同。这两句大意是:善于删削的人,文章中一些多余的字虽然去掉了,但意思仍保留下来;善于铺陈的人,文章中所用的辞藻各不相同,而意思愈来愈明显。古人写文章讲究熔炼剪裁,即用尽可能少的文字,表达尽可能多的意思,同时,又讲究铺张扬厉,即表情达意务求淋漓尽致。因此好文章有时泼墨如云,有时惜墨如金.可见“删”和“敷”是对立统一,相反相成的。什么时候该简,什么时候该繁,要根据文章的内容面定。这两句可供论述文章要认真剪裁,力求繁简得当时引用。

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

南朝·梁·刘《文心雕龙·熔裁》。疏:粗蔬,指文意联系不紧密,中间有多余的、无关宏

旨的语。这两句大意是:文章中有可以删削的句子,足见其粗琉;文章中没有一个可以削减的字,才知道其精密。古人云,“文不惮改”,而在修改时,要注意尽可能地去掉那些多余的或可有可无的字句,这样,文章才会精练细密。这几句可供论述文章删削的基车原则时引用。 意少一字则义阙,句长一言则辞妨。

南朝·粱·刘勰《文心雕龙·书记》。孵(quē缺):欠缺。这两句大意是少一个字意义就不完整,多一句话辞采就受妨害。文章写得一字不能少,一句不能多,足见其简洁凝练。炼字斟句如能达到述个水平,文章的语言文字就无可再改了。

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

南朝·粱·刘勰《文心雕龙·明诗》。俪:对偶。采:辞采。百字:五言诗二十句,指全篇。这几句大意是:讲究全篇的对偶辞采,争取一句的奇特警策;在情景上一定尽力刻画形貌,在用辞上一定尽力要求新颖。《文心雕龙·明诗》是专题论诗的。它分别论述了各代的诗,指出了各代诗的特点及其优点、弱点,不乏精辟的见解。~讲的是南朝刘宋初期的诗风特点:讲究对偶,讲究辞采,刻画细致,用辞新颖.对东晋的诗风既有继承又有革新。特别是“俪采”二句对讲究骈俪辞采的诗风作了典型的概括,因此常被人们征引。

物色尽而情有采。 —— 文心雕龙名言语录

南朝·粱·刘勰《文心雕龙·物色》。物色:景物。本句大意是:景物描写得十分详尽而感情的抒发还含蓄有余。我国古代抒情的诗文作品,历来讲究即景抒情,情景交融。同时坯大都注意写景时穷形尽相,务求充分,而抒情则含蓄蕴藉,作到“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这句可供引用论述作品中情与景的关系,也可用以表现丰富而含蓄的辞采。

以少总多,情貌无遗。

南朝·粱·刘勰《文心雕龙·物色》。少:指语言简练。总:总括。这两句大意是:用简清的语言概括丰富的内容,把事物的情态状貌表现无遗。这两句的原义是赞美《诗经》的语言虽极其简练,却具有根强的表现力的。在这两句之前,作昔还举了很多倒子,如:“‘灼灼曲’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出日之容,‘漉漉’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学草虫之韵,‘皎日’、‘#星’.一言穷理,‘参差’、‘沃若’,两字穷形。”这里的“灼灼”、“依依”、。喈喈”、“##”等,确实是“以少总多”,把桃花、杨柳之状貌,黄鸟、草虫之声情,绘声绘包地刻画出来了。现在可引用~以说明文学作品言简意骸的重要性,或用于赞美某些作品的言约义丰。

晦塞为深,虽奥非隐;雕削取巧,虽美非秀。

南朝·粱·刘勰《文心雕龙·隐秀》。晦塞:同“晦涩”,隐晦难懂。隐:指含蓄。秀:指精警。这几句大意是:把晦涩当作深,虽然奥秘却不是含蓄;用雕琢去求工巧,虽然华丽却不是精彩。文章如果故作高深,写得人们读都读不懂,正好说明它“虽奥非隐”,很可能还是故弄玄虚,用来文饰浅薄;文辞如果雕琢堆砌,虽然华丽却决不精辟,只能是华而不实之作。可见“晦涩”和“雕削”,都是文章的大忌。

夸而有节,饰而不诬。

南朝·粱·刘勰《文心雕龙·夸饰》。夸:夸张。节:节制。饰:修饰。诬:捏造事实,无中生有。这两句大意是:夸张而有分寸,修饰而不捏造。夸饰(或称夸张)是一种修辞方法,指用夸大的字句来形容事物,以启发读者的想象力,增强文辞的表现功能。但夸张和修饰都必须适度,如果过了头,反会使人感到荒诞虚假,其效果就适得其反了。

谈欢则字与笑并,论戚则声共泣偕。 —— 文心雕龙好句摘抄

南朝·粱·刘勰《文心雕龙·夸饰》。戚:忧愁,悲哀。偕(xié斜):在一起。这两句大意是:谈到欢乐时文字和笑声并至,论到忧伤时语言和哭泣同来。这里说的是一种渲染的写作手法。在写抒情性的诗文时,作者将感情凝于笔端,对欢乐或悲伤的情态进行绘声绘色的刻画,以激起读者的共鸣,使自己的作品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读者将随着你酃充满感情的

辞采,或悲或喜,不能自己。

文以辫洁为能,不以繁缛为巧;事以明核为美,不以深隐为奇。

南朝·粱·刘勰《文心雕龙·议对》。辨:道理明晰。事:指文章中所阐述的道理和列举的事实。核:准确。这几句大意是:文章以说理明晰、行文简洁为高,不以冗长繁复为巧;文中所阐述的道理或列举的事实以明白准确为要,不以艰深隐晦、难于理解为奇。这几句是针对论说文而言的,论说文都是阐述某种观点和说明某些道理的,因此,首先在内容上应该观点明确,道理清晰,而且作为论据所列举的事实要准确翔实,使读者易于接受。其次在写法上要注意行文简洁明了,既不能冗长繁复,使自己的观点反而隐而不彰,又不能一味地追求艰探隐晦,难于为人们所理解。本名句可供说明论说文的创作原则时引用。

论山水,则循声而得貌;言节候,则披文而见时。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辨骚》。论:此处是写的意思。循声:顺着声音。貌:样子,此指山水的形貌.节候:节令物候。披文:阅读文辞。见时:感受到时令的特点。这几句大意是:说到山水,就能使读者仿佛可以顺着声音看到山光水色的样子;说到节令物候,就能使读者在阅读时似乎可以感受到所写时令的寒暖特点。这几句可供引用论述在创作写景状物的篇章时,要尽可能地描写得细致准确,形象逼真,要能使读者阅读时仿佛可以身临其境。也可引用形容某些作品描写精彩,生动传神。

篇之彪炳,章无疵也;章之明靡,句无玷也;句之清英,字不妄也。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章句》。彪炳:文采焕发。疵(Cī雌):缺点,毛病。明靡:明白细腻。玷(diān店):白玉上的斑点,比喻缺点。清英:清新英挺。这几句大意是:一篇文章文采焕发,是由于章节没有毛病;章节明白细腻,是由于句子没有缺点;句子清新英挺,是因为文字没有虚妄。刘勰认为:“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因此,要使全篇好,必须“章无疵”;要使章节好,必须“句无玷”;要使句子好,必须“字不妄”。确实,要写出好文章,谋篇布局、炼字琢句的工夫不能忽视,粗制滥造是写不出“彪炳”之文的。

搜句忌于颠倒,裁章贵于顺序。 —— 文心雕龙名言语录

南朝·粱·刘勰《文心雕龙·章句》。搜:搜集,寻求。裁:剪裁,比喻写文章时对材料的取舍安排。这两句大意是:搜集句子时切忌颠倒,剪裁章节时贵在顺序。忌颠倒和贵顺序是一个意思,都是说写文章时要文理通顺,脉络分明,层次清晰,无论是集句成章还是积章成篇,都不能颠三倒四,语无伦次,缺乏逻辑性,使读者不知所云。这是创作的经验之谈,谋篇布局时应该切记。

启行之辞,逆萌中篇之意;绝笔之言,追媵前句之旨。

南朝·粱·刘勰《文心雕龙·章句》。启行:原义是起程,出发,这里指文章的开头。逆萌:预先发端。绝笔之言:指文章的结尾。追腠(yīng硬):追继,承接。这几句大意是:文章的开头话中,就应该预先稍稍显露出文章中心部分的意思;文章结尾处的语言,也要能承接照应前面中心部分的主旨。这几句以骈四骊六句法,指出散文创作在谋篇安章上文气贯通、意脉不断、前后呼应的重要性。可供引用论述作者在构思时应注意文章首尾照应,一气呵成。 义贵圆通,辞忌枝碎。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论说》。义:道理。圆通:圆熟通达,指既合乎常道,又能自圆其说。辞:文辞,语言。枝碎:支离破碎,指语言枝蔓横生,细碎繁杂,不能围绕中心,简明扼要。这两句大意是:文章中所阐述的道理强贵圆熟通达,易被人们理解和接受;文辞最忌讳支离破碎,冗长繁杂,脱离中心。写文章如果总是阐发一些奇谈怪论,既违背常情,又不能自圆其说,自然很难有说服力。而道理虽正确,但语言繁复庞杂,散漫不着边际,也难算好文章。因此作者就内容和语言两方面强调“~”。可供说明写作论说文应注意的事项时引用,当然也可用于说明其它散文的创作方法。

屈平所以能洞监风骚之情者,抑亦江山之助乎。

南朝·粱·刘勰《文心雕龙·物色》。屈平:屈原。洞监:明察,深入地理解。风骚:原指《诗经》、《楚辞》,这里泛指诗赋等文学作品。抑:或者,也许。这两句大意是:屈原之所以能深入地领悟诗赋等表情达意的功能,写出那么好的作品来,或许是江山对他有所帮助吧!楚国名山大川的壮丽风光开阔了屈原的眼界,陶冶了屈原的情操,唤起了他对乡士的热爱,因而他的所有作品中,几乎都渗透着对祖国的深情,历来被誉为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作者看到了这一点,所以说~。本名句可用于说明山水风光、自然景物时作家创作的重要作用。 繁采寡情,味之必厌。 —— 文心雕龙好句摘抄

南朝·粱·刘勰《文心雕龙·情采》。采:文采。“繁采”指词藻华美而繁多。味:体会,玩味。这两句大意是:华美的词藻过于繁多而真情实感很少的作品,让人品味起来必然生厌。在文学创作中,形式要为内容服务,缺乏真情实感、一味堆砌辞藻的作品,往往没有长久的生命力。可供论述内容苍白、感情贫乏的诗文没有艺术感染力时引用。

为情而造文。

南朝·粱·刘勰《文心雕龙·情采》。造文:作文。本句大意是:为了抒发思想感情才去写诗作文,这句以简洁的语言,说出了“情”与“文”的正确关系。人们先有了某种感触、认识,然后再去写诗作文,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这样“~”的作品才能打动人心。如果反过来“为文而造情”,或为文而造文,那么写出来的作品矫揉造作,无病呻吟,必然苍白无力。清人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七:“文以情生,未有无情而有文者”.说的也是这个意思。~可供引用强调真情实感对于文学创作的重要性。

义典则弘,文约为美。

南朝·粱·刘勰《文心雕龙·铭箴》。义:道理。典:明白正确,合乎常情。弘(hōng红):大,此指雄辩,有感染力。约:简练。这两句大意是:道理正确,合乎常情,文章才有分景,能说服人;文辞简洁精练,才显得优美。在原书中,这两句是阐述铭箴文(类似今天的格言、警句、座右铭式的两种文体)的创作原则的,这种文体不仅辞约义丰,而且对位工整,因此优美而易于记诵。本名句意思与“文以辨洁为能,不以繁缛为巧;事以明核为美,不以深隐为奇”(刘勰《文心雕龙·议对》)相近,可供引用说明一般议论文的写作方法。

志足而言文,情信而辞巧。

南朝·粱·刘勰《文心雕龙·征圣》。志:思想。言:语言。文:文采。信:真实。辞:文辞。巧:美好。这两句大意是:思想内容要充实,语言要有文采,感情要真实,文辞也要美好。这是强调写作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即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干巴巴的语言,单调而艰涩的词汇,绝不会写出生动感人的文章,即使有美好的心志,丰富的感情,但言粗辞拙,可读性差.也很难打动人心,感染读者。

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客,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钠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 —— 文心雕龙名言语录

南朝·粱·刘勰《文心雕龙·神思》,吐纳:偏义复词,指吐,发出。眉睫(jié节):眼毛,指眼前。这几句大意是:(创作活动进入艺术构思时,想象飞翔得很远)默默地聚精会神地思考,思绪可上接千年前的生活;悄然转动眼神,视线好像看副万里外的景物;吟咏之间,发出了珠圆玉润的声音;凝思之际,眼前就呈现出风云变幻的景象。这几句讲创作构思时,想象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飞越千载,神游万里,任意翱翔,随心驰骋。想象飞腾起来了,各种念头会随之而来,这时就会出现文思泉涌的现象。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南朝·粱·刘勰《文心雕龙·神思》。这两句大意是:一想到登山,作家的感情就倾注到高山之中;一想到观海,作家的情意就洋溢于大海之间。在文学创作对程中,神思起着重要作用。创作构思时的想象,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可以不受客观事物实际形态的制约,任意翱

翔,浮想联翩,作家能移把自己思想感情融入于被想象的事物中,“„„”。这两句常引来说明神思、想象在文学创作活动中的重要性,也可用来形容某人文思敏捷,灵感丰富,才情横溢。

意得则舒怀以命笔,理伏则投笔以卷怀。

南朝·粱·刘勰《文心雕龙·养气》。意得:指文思涌现。命笔:执笔写作。理伏:指文思阻塞。投笔:掷笔。卷:收。这两句大意是:文思涌现就舒展情怀执笔书写,文思阻薯就收起情思放下笔来。要写出好的作品,不仅要有创作的愿望,更需要有灵感,有冲动。光凭冥思苦想,是写不出好文章的。所以刘勰主张文思畅达时就命笔行文,文思枯竭时就干脆投笔卷怀,不要硬去搜索枯肠。这种见解是可取的。

情往似赠,兴来如答。

南朝·粱·刘勰《文心雕龙·物色》。这两句大意是:把感情倾注于客观景物就像赠与一样,客观景物触发的意兴就像酬答一样。这里说的是创作过程中主观与客观的关系,情与景的关系:作者用充满感情的眼睛观察景物,而景物又触发了作者的意兴,使作者产生了创作的冲动,获得了刨作的题材,写出了情景交融的作品。作者用“似赠”、“如答”形容“情往”、“兴来”的过程,既形象又恰切。

箴者,所以攻疾防患,喻针石也。 —— 文心雕龙好句摘抄

南朝·粱·刘勰《文心雕龙·铭箴》。箴(zhēn珍):古代的一种文体,以规劝告诫为主。攻:攻克,这里有治疗的意思。针石:古时治病的石针,现已失传。这几句大意是:箴这种文体,是用来规劝告诫、治病防患的,好比针石一样。这两句以治病防患的针石为喻,强调箴的劝戒作用。这种文体现在已经没有了,但人们还常把劝戒的话称为“箴言”。

论如析薪,贵能破理。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论说》。论:古代的一种主要用于说理的文体。析薪:劈柴。破理:按木料的纹理破开》这两句大意是:论中的说理应该像劈柴一样,贵在能按照木材中固有的纹理自然破开。这两句可供引用说明论说文中的观点应顺应事理,能被人们接受,说理时应层层分析,入情人理。

将赡才力,务在博见。

南朝·粱·刘勰《文心雕龙·事类》。将:要。赡(shān善):丰富。这两句大意是:要丰富自己的聪明才智,务必做到扩大视野,博闻广见。此条以含蓄的表达方式说明这样一个道理:学习不可以孤陋寡闻,独学而无友。要想成为有才干的聪明的人,必须做到博闻广见,融会贯通。此句句式整齐、文字简净而说理明白透彻,然而失之文雅,不够通俗,因而限于“典藉文化”的圈子之内,很少行之于口。

若夫骏发之士,心总要术;敏在虑前,应机立断。覃思主人,情饶岐路;鉴在疑后,研虑方定。机敏故造次而成功,疑虑故愈久而致绩;难易虽殊,并资博练。若学浅而空迟,才疏而徒速;以斯成器,未之前闻。是以临篇缀虑,必有二患:理郁者苦贫,辞溺者伤乱。然则博见为馈贫之粮,贯一为拯乱之药;博而能一,亦有助乎心力矣。

文思敏捷的人,心里熟悉创作的技术,很快地考虑问题,当机立断。构思迟缓的人,情思纷烦,徘徊岐路,要弄清疑点,深思孰虑,方能定稿。文思快所以能在匆促中写成,疑虑多所以要费时久才完篇;他们的快慢、难易虽然不同,都靠学识广博,技巧熟练。要是学识浅陋,写得慢也是空忙,才学荒疏,写得快也是白费;这样而能写出有才华的作品的,从未有过。因此,在创作构思时,常会出现两种困难:思路不畅的人苦于文章内容贫乏,辞藻空滥的人陷入文辞杂乱。增进见识可以作为内容贫乏的粮食,突出重点可以作为文辞杂乱的药物;见识广博而又能重点突出,对于创作构思是极有帮助的。

第6篇:读《文心雕龙》

刘勰的《文心雕龙》上部主要以《原道》、《徵圣》、《宗经》3篇为核心,要求一切要本之于道,稽诸于圣,宗之于经。从《明诗》到《书记》的20篇,以“论文序笔”为中心,对各种文体源流及作家、作品逐一进行研究和评价。下部则以“剖情析采”为中心,重点研究有关创作过程中各个方面的问题,主要是文学史论和批评鉴赏论。同时也是整部作品的精华所在。

下部的《时序》篇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唯一一篇非常完整的至刘勰所在的南朝齐梁代的“中国古代文学史”,刘勰在文中提出的“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的观点,系统地梳理了从传说中的唐尧时代至刘勰所在的南朝齐梁时代的文学发展史,并且从外部社会关系、政治原因、君主喜好等方面总结了影响文学发展的几方面原因,顺带也指出了各个时期文学的不同特点,进行了一个简单但不失中肯的评述。在叙先秦时期文学发展时,刘勰指出政治教化都会影响到文学的发展,文学是对当时政治环境和政治人物、政治事件的反映,同时,政治对文学的影响则是推动文学发展的外部力量;叙述汉代文学发展时,则以史为例阐述了统治者喜好对文学发展也有着一定的或抑制或推动的作用;而叙两晋时期文学发展时,好谈玄学的社会风气逐渐反应到了文学身上,这从侧面又说明了社会风气和时代变换和文学是密不可分的。这让我系统地了解了我国古代文学史文学发展的各类因素,扩大了我的知识面。

刘勰有关文学批评的理论,主要集中在《知音》篇。他总结了历代文学评论存在的弊病有贱同思古、崇己抑人和信伪迷真。同时还指出了文学评论者应有的品质素养,包括处理文辞、贯通创新、善用典故以及音韵声律的素养,让我意识到文学批评是怎样一门高深的学问,公正理性地评论作品也是一件很严肃也很难的事情。《神思》篇刘勰针对艺术的构思,提出了“神与物游”“ 构成文思,贵在虚静”等观点,并对思——意——言”的关系作了说明,思指神思,即精神活动;意指意象,即文思;言指语言,即文辞。刘勰看到了语言表达存在着难以尽意的一面,承认了语言在表意功能上的不能尽善尽美,并且寻求克服这种差距的途径,强调创作之前必须作好充分的生活准备和学养准备。这让我明白创作之前丰富的素材或丰富的诗意以及丰富的情意是完成一部好的作品的必备条件,同时养成好的文学创作修养也是至关紧要。而在《原道》篇中,刘勰对于文学本质发表了他的看法。刘勰认为文学的本质是:道是其内容,文是其表现形式。在这里,刘勰向世人表达了他的的文学观,视文学为人生之根本,而人生是宇宙法理之根本。他把人生观,世界观,文学观巧妙地结合,从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和广度去审视这三者的因果循环。这一观点为中国文化和生活注入了文学的精神,具体来说就是一种人文精神。文学和文学的活动是人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们是人文的诉求。刘勰通过对文学外因的追溯,把文学的重要性提高到宇宙法理的位置,再通过揭示文学的内因,把文学的创作提高到神圣的地位。这跟高尔基所说的“文学即是人学”不谋而合,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了文学和文学创作的意义。

《文心雕龙》用将古典的才智和韵律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得淋漓尽致,让人赏心悦目;它有关写作的具体建议直到今天仍具有无可厚非的价值;它有关文学批评的精辟见解比曹丕的《典论·论文》,陆机的“文斌”和挚虞的“文章流别论”都更具深度和广度。《文心雕龙》

一书,不愧为被誉为“体大精思”,在古代文学批评著作中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的一部集大成的文学发展史,于今天而言,也是我们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古代文论不可绕过的一座弥视弥高的大山。

第7篇:文心雕龙篇章结构

《文心雕龙》的篇章结构

一、上篇:

1、枢纽论(文原论):《原道》《征圣》《宗经》《正纬》《辨骚》 《正纬》和《辨骚》虽列入“文之枢纽”,但并不是《文心雕龙》的总论。属于总论的,只有《原道》、《征圣》、《宗经》三篇。其中《征圣》和《宗经》,实际上是一个意思,就是要向儒家圣人的著作学习。因此,刘勰的总论,只提出两个最基本的主张“原道”、“宗经”。

2、文体论

这二十篇分别论述了骚、诗、乐府、赋、颂、赞、祝、盟、铭、箴、诔、碑、哀、弔、杂文、谐、隐、史、传、诸子、论、说、诏、策、檄、移、封禅、章、表、奏、启、议、对、书、记等三十五种文体。刘勰对每种文体都讲了它的发展概况及其特点,所以,通常称这二十篇为文体论。但这二十篇,并不仅仅是论述文体,更主要的还是分别总结晋宋以前各种文体的写作经验。 (1)、论文: 《明诗》《乐府》《诠赋》《颂赞》《祝盟》 《铭箴》《诔碑》《哀弔》《杂文》《谐隐》 (2)、论笔 《史传》《诸子》《论说》《诏策》《檄移》 《封禅》《章表》《奏启》《议对》《书记》

二、下篇

1、创作论 《神思》《体性》《风骨》《通变》《定势》《情采》《熔裁》 《神思》主要是讲“物以貌求,心以理应”的心物交融问题。《体性》是从“情动而言形”,“因内而符外”的道理来论个性和风格的关系;《风骨》是从“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沉吟铺辞,莫先于骨”两个方面,对创作提出情和辞的统一要求;《通变》则主张“凭情以会通,负气以适变”;《定势》是讲“因情立体,即体成势”的创作规律;《情采》更是论“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的相互关系;《熔裁》是要求做到“情周而不繁,辞运而不滥”。以上各篇,都是围绕着情和言的关系,从不同角度进行的论述。 《声律》、《章句》、《丽辞》、《比兴》、《夸饰》、《事类》、《练字》等七篇,主要是论述修辞技巧的一些问题。 《隐秀》《指瑕》《养气》《附会》《总术》《物色》创作论的其余问题。

2、批评论 《时序》《才略》《知音》《程器》 《时序》、《物色》两篇,兼有创作论和批评论两方面的内容。《时序》从历代政治面貌、社会风气等方面来评论作家作品及其发展情况;《物色》从自然景物、四序变迁方面来评论《诗经》、《楚辞》、汉赋及“近代以来”的创作情况。两篇比较起来,《时序》侧重于文学批评,《物色》侧重于文学创作。《才略》从创作才能方面评论作家,《程器》从品德修养方面评论作家。

3、《序志》是全书序言。

上一篇:开展扶贫政策宣传下一篇:赴衡水二中学习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