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神思篇感想

2023-05-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文心雕龙神思篇感想

读《文心雕龙·神思》谈创作构思

戏九九单茵

《神思》是《文心雕龙》的第二十六篇,主要内容是探讨艺术构思问题。构思对于一个艺术作品来说无疑是最重要的基础部分,作品中的一切东西都在构思时开始萌芽,忽视了这个基础,那么整篇文章就显得不够扎实了。

作者在写作前构思时,他的精神活动是十分活跃的,会联想到千年之前,也可以观察到万里之外,构思的妙用就是可以使作者的精神与客观事物融会贯通。我在构思时也是这样,有些素材也许是很久以前,在很远的地方发生的事情,那么我便去回忆当时的情景。如果语言运用的好,事物的行貌就可以完全刻划出来;若是情志和气质有缺陷,精神就不能集中了。因此要求在构思的时候要沉寂宁静,思考专一,使内心通畅,精神净化,否则思路不清晰,受外界环境的干扰,作者本身便心浮气躁起来,作出的文章自然就有缺陷了。没有激情,没有感觉是写不出好作品的,但是也需要运用技巧。这要求我们在豪放、张扬、兴奋的同时,要灵敏地感觉到有什么地方不对,横纵梳理好思路,越庞大的作品起点越具体。

为了做好构思,那么就要认真学习积累自己的知识,辨明事理来丰富自己的才华,参考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获得对事物的彻底理解,训练自己的情致来恰切地运用文辞。在这方面我是深有体会的。在写作《拉神的名字》之前,我只是粗略地读了一个埃及神话故事,并没有对埃及的历史做深入的了解,结果那个乱伦的故事便闹了一个大笑话。原来埃及的王位必须是与自己的兄弟姐妹通婚才可以继承,即便是孪生也没有不妥,这与我所知的大部分国家和民族的道德传统不太一样,然而我没有去仔细考证,完全是知识浅薄的体现。只有做好上述的四个要点,才能探索写作技巧来更好地完成文章。那么我平时在构思时也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原本头脑里有了很好的情节和画面,然而一落笔时又发生停滞,最后写出的文章便一点也不如构思时的精彩了。因为文意是出于想象的,所以容易出色,而语言又是实在的,所以不容易见巧。文章的内容来自作者的思想,而语言又受内容的支配,这就需要我们驾御好自己的心灵,锻炼好写作手法,就不用苦思焦虑了,掌握好写作的规则,就不必白白劳累自己的心情。

不同的作者写作有快有慢,文章的格局也有大有小。在《神思》中,刘勰列举了司马相如、王充、张衡等人做文章的不同,其实在我们平时完成作业也是这样的。比如唐宇、周兴、万两、杨丹若同学在完成作业的速度上是比较快的,而我和温蓉、张亮、周亮同学就是速度比较慢的一类。那些构思快的人,写作的主要方法是心中有数,仿佛不经考虑就能当机立断;而构思迟缓的人,心中充满了各式各样的思路,几经疑虑才能看得清楚,细细推究才能决定。但假如学问浅薄但是单得慢,才能疏陋单是写得快也同样不能在写作上有所成就。无论构思的快慢难易如何不同,都需要经常练习写作,努力增进见识,在文章中突出重点,以免内容贫乏,文辞杂乱。

在《神思》全篇的第三部分,对文章的内容和风格做了分析。“若情数诡杂,体变迁贸”,作品的内容是非常复杂的,风格也是各式各样的,但“拙辞或孕于巧义,庸事或萌于新意”,粗糙的文辞中也许会藏着巧妙的道理,平凡的叙事中也会包含着新颖的意思。刘勰以麻与布作为比喻“视布于麻,虽云未费;杼轴献功,焕然乃珍”,麻比布虽说并不更贵重些,但是麻被织成了布,变得光彩夺目而就珍贵了。但对于有些文章中一些体会不到的细微含义,或者一些文辞所难表达的曲折情致,就不用去细究其义了。“伊挚不能言鼎,轮扁不能语斤,其微矣乎!”正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也就是说,好的文章是不限于内容和风格的差异的。要求我们必须有精细的文笔,才能阐明其中的微妙,也必须有懂得一切变化的头脑,才能理解各种写作方法。曾有说法“文章是改出来的,而不是写出来的”虽然这样说过于绝对了一些,但其中充分体现了仔细修改推敲文章的重要性。

总之,作者的精神活动和事物的现象想接触,从而构成作品的各种内容。外界事物以它们不同的行貌来打动作者,作者的内心就根据一定的法则而产生相应的活动;然后仔细推敲修改作品。倘若掌握了构思的法则,创作便能够成功。如果把一个作品比作大树,那么构思就是树的种子,所以说构思是非常重要的。

第2篇:《文心雕龙神思》的创作论探析

丈心雕龙的创作论散见于全书的各篇之中,特别详细地表现在第二十六篇神思及以下十多篇里。刘勰在《神思篇中提出了“三情”、‘‘三化’的创作理论、创作构思,同时也强调了加工修改的重要性。

中国古代的文学理论家很早就开始探讨文学的创作法则,重视作品的质量。孔子《论语·_l几灵公》说:“词达则已矣!”《荀子·LE_命》说:“君子之言,涉然而粗,挽然而类。”这些议论只是零星的观点。陆机的《文赋》则对创作中各个环节的艺术技巧问题进行了细致的论述,尤其是对构思过程作了比较深入的探讨,这是前人未曾做过的。刘姗正是在这一基础上,研究了大量的作家和作品,总结了丰富的文学理论著作,才建立起自己的文学理论体系—《文心雕龙》,他论述了有关文体、创作和批评中的重要问题,因而刘姗的创作理论比前人要丰富得多。有学者称刘祝是中国占代文学史仁最伟大的文学理论家和批评家,称《文心雕龙》博大精深,空前绝后,实不为过。

《文心雕龙》分为五大部分,而创作论无疑是这五部分的“脊梁”,那么《神思》篇作为统领创作论的首篇,其地位和作用就可想而知了。关于文学创作的过程,刘腮在《神思》篇中作了系统的论述。就构思内容而言,刘姗提出了著名的“三情”、“三化”说。“二情”即物情、辞情、神情。“二情”之间的关系是以物情导辞情、以辞情表神情,神情又凭借于物情。它们的关系具体表现为“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心以理应”、“神用象通”、“物以貌求”。构思与创作的最高境界是物、情、辞的有机统一,具体而言就是主观心理的物化、客观外貌的情化,最后达到物、情、辞的高度融化,简称“三化”。而“二情”与“二化”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总之,如果做到了物、情、辞的有机统一,即达到了“三情”、“三化”的最高境界,就会产生“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的动人效果,就做到了“景以情和,情以景生”,从而达到“借景表情、情景交融”。做到了这一点,诗文才会兴趣盎然,才能达到文学创作的最高境界。

简而言之,刘栅认为“物”一一客观世界与“神”—主观世界相接触后,“神”就有了“思”一一精神有了活动,继而就产生了“意”—要写的内容,然后由“意”所决定的“言”—语言表达出来。这个过程看似简单,直线发展,但在实际创作中却矛盾重重。客观现实通过精神活动最后用语一言表达出来,不一定能得到典实的反映。原因大体有两方面,一是对客观现实的认识能力问题,三是是对语言运用的问题。为了解决创作中存在的这两方面问题,刘姗在《神思》篇中主张文学创作者应加强四个方面的修养:即“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绎辞”。其大意是以积累知识来存贮珍宝的材料;以分析事理来丰富思考的能力;以研究生活经历来洞察客观事实的本质;以掌握事物的情态来培养语言运用的技巧。因此文学创作者要积累学识,储存写作的材料;分析事理,丰富自己创作的才能;要深入学习研究经历的事物,提高洞察能力;顺着思路选择恰当的文词。然后用深解妙理的头脑,按照声律安排文辞,这就是驾驭文思的首要方法,布局谋篇的根木途径。概括起来这就是“才(文才)”与“学(积学)”的修养问题,这是进行文学创作的先决条件。虽然文思有迟速之分,写来有难易之别,但是不注意这四个方面的修养,就写不出成功的作品。为了突出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刘姗在《神思》篇的最后一句话“结虑司契,垂帷制胜”中,再一次强调了“积学”对作家的重要性,为文构思匠心独运必得通过窗前苦读,提高白己的知识和修养,这样才能顺利地完成预期的创作任务。因此,“积学”是《神思》创作论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刘解在《神思》篇中花了大量笔墨集中论述了创作中的构思问题。就构思方式而言,他提出了“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的动静说。这一观点是对陆机

《文赋》中“观占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恢万里而无阂,通亿载而为津”的继承与发展。他认为酝酿文思,贵在虚静,排除杂念,净化心神。就动静的关系而言,静是动的前提,动是静的深入:静是手段,动是目的。在这里首先强调了静在构思中的作用,只有“寂然凝虑”,才能“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即只有心静,构思时才能聚精会神,才能突破时空的限制,驰骋丰富的想象力,使思路开阔。其次谈到由静而动的转换,其中“悄焉动容”就是由静而动的开始。由静而动最明显的表现是“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即构思满足了人味觉、听觉的艺术享受;“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即构思满足了人视觉的艺术享受。

尽管艺术构思是比较复杂而抽象的思维活动,然而《神思》篇却把它描写得十分生动,“神思方运,万涂竟萌;规矩虚位,刻镂无形”。这就是说:想象活动刚一开始,千头万绪竞相涌起,既要按一定写作规矩虚构意象,又要对不够具体的形象精细刻画,使之形象生动、栩栩如生。这不仅把“神与物游.’,的情况具体化,而且还提出了艺术构思的作用,即使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这是艺术创作独特的手段,也是艺术创作的基本特征。只有把作者的思想感情,经过作者精雕细刻的艺术加工并通过具体形象表现出来,才能创作出形象鲜明、生动感人的艺术作品。这就说明,形象思维是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

另外,刘翩在《神思》中还谈到了创作中的两个问题:一是创作构思有迟速难易之不同,但总的要求是博而能一。如“张衡研《京》(《二京赋》)以十年,左思练《都》

(《三都赋》)以一纪”,“枚皋应诏而成赋,子建援犊如日诵”,对比是如此鲜明!尽管如此,还得要求“难易虽殊,并资博练”。二是文章修饰、艺术加工的必要性。刘鳃用“视布于麻,虽云未贵,杆轴献功,焕然乃珍”予以形象生动的说明,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神思》篇中的“神思”作何解释呢?《序志》篇解释《文心雕龙》一书的命名时指出:“文心”即“言为文之用心也”。具体而言,“神思”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创作过程中“聚精会神”的构思;二是指“天马行空”的运思,类似于平常所说的形象思维。即“神思”是文学创作中精心构思与形象思维的总称。

上一篇:民主座谈会村发言材料下一篇:采购部门年度工作总结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