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教案设计表格

2023-03-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藤野先生教案设计表格》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1篇:藤野先生教案设计表格

《藤野先生》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线索,找出文中主要事例。

2.理解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和作者强烈的爱国精神。

3、品味课文中意义深刻的句子和反语的运用。

教学重难点:品味课文中意义深刻的句子和反语的运用。

一、导入新课

学生回忆鲁迅的《朝花夕拾》

二、释题及写作背景

1.学生速读课文注释①,了解文章的出处及藤野先生。

2.介绍写作背景:这篇散文记叙了作者1902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学的生活片断。写作年代则是在鲁迅离别了藤野先生二十余年后的1926年10月12日。鲁迅到日本求学,本想以学医来救国救民,可在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习时,有一次观看反映日俄战争的影片,片中中国人看日本人枪毙给俄国人做侦探的中国人的麻木神情给鲁迅以很大的刺激。从此,他弃医学文,决心用文艺作为武器进行战斗,从而唤起国民的觉醒。鲁迅作此文时,正当“三·一八惨案发生之后,鲁迅积极支持爱国学生的正义行动,与反动军阀以及反动文人进行英勇斗争,用战斗的文章来抨击“正人君子”的迫害,抒发自己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歌颂没有民族偏见、正直、热情的藤野先生所代表的日本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三、学生默读课文,疏通有关阅读障碍

要求:1.标注出难字难词。 2.注意:文章变换了几个地点? 3.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说各部分的大意。学生默读后,讨论明确: 1.需要注意的字词列举如下:

绯(fēi)红:鲜红。 会馆:旧时同乡或同业的人在京城、省会或大商埠设立的寄寓和机构。

流言:流传的毫无根据的坏话。 瞥(pīe)见:很快地看一下。 畸(jī)形:不正常的形状。

遗民:a.留下的在国外的人;b.改朝换代后仍效忠前一朝代的人;c.大乱后遗留下来的人民。不逊(Xùn):不客气;无礼貌;骄傲、蛮横。 美其名曰:(把不美的事物)美化它的名字叫。

2.文章变换的地点有三个:(1)“我”在东京;(2)“我”在仙台;(3)“我”离开仙台后。

3.全文共有38段,划分时可以“我”活动地点的变换为标志。可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写“我”在东京的见闻及感受。

第二部分(第4—35段):写“我”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和离别,赞扬先生的崇高品质。

第三部分(第36—38段): “我”离开仙台后怀念藤野先生的感情,以及先生的崇高精神对我的激励与鼓舞。

四、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学生自由朗读第一部分内容。

2.思考:(1)请标出最能表现清国留学生丑态的词语和句子。 (2)对于这些清国留学生,“我”是持什么态度?哪些词语表明了“我”的态度? (3)从“我”的态度,可以看出作者的什么思想?

学生思考后明确:在文章的第一部分中,作者着重描写了清国留学生的不男不女、不伦不类的丑恶形象。“形成一座富士山”和“宛如小姑娘的发髻”,加上“油光可鉴”,生动形象地描绘与讽刺了清国留学生的奇特打扮。“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实在”是“的确”的意思,“标致”是“漂亮”的意思,用“实在”修饰“标致”,说思想腐朽的清国留学生“的确漂亮”,这是反语,同时,还以“上野烂漫的樱花”之美来反衬这群清国留学生之丑。而“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无非”是“只不过”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东京“清国留学生”的恶浊生活的憎恶、失望和不满,强有力地讽刺了这些顽固维护清王朝统治的“遗少”,强烈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极端憎恶的感情。 (这一部分内容,从侧面反映了鲁迅不愿与清国留学生同流合污的爱国主义思想,也为下文与藤野先生相识埋下伏笔。)

第二课时

一、简单回顾上课时的内容,引入新课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这一部分内容较多,请学生先默读课文,然后思考:这一部分可以分为几层? 讨论后明确:

第一层(第4—5段):写到仙台的途中所见所闻和初到仙台受到的优待。 第二层(第6—23段):写与藤野先生的相识和相处的故事,赞扬他的高贵品质。 第三层(第24—31段):写匿名信和看电影,激发作者的爱国热情。 第四层(第32—35段):写作者离开仙台与藤野先生依依惜别。

2.提问:在去仙台的途中,作者对“日暮里”和“水户”这两个地点记得很清楚,这是为什么?

明确:“日暮里”,触发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印象深刻;“水户”则是反清志土客死的地方。这两处作者牢记不忘,表现了爱国的思想感情。

3.提问:作者到仙台后,受到了哪些优待? 明确: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

4.请细心体会以下几个句子:

(1)大概物以稀为贵罢。 (2)我在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 (3)在这呼吸不息的地方,蚊子竟无从插嘴,居然睡安稳了。 (请体会一下:作者对这种种优待有什么感受? )

明确:作者感到受到的不是尊重,包含着一个弱国国民的辛酸,表现出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5.带着以下问题,阅读课文第6—-23段:

作者写了与藤野先生交往中的四个典型事例,分别表现藤野先生的思想品质

添改讲义 (工作认真负责)纠正解剖图 (对学生严格要求)

关心解剖实习( 热情诚恳 )了解女人裹脚 (求实精神)

6.学生阅读第二部分第三层次内容,要求学生思考:这一层次中写了几件事情?

明确:写了两件事情,一是匿名信事件,二是看电影。

7.指名学生分别复述这两件事的基本内容。

思考:这两件事情给作者怎样的刺激?

学生讨论后明确:这两件事对探索救国救民之道的鲁迅刺激很大。匿名信事件使作者深感弱国弱民倍受歧视的悲哀,激发了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为拯救民族、富国强民的斗争精神。“终于这流言消灭了”,鲁迅的正义斗争终于取得了胜利。“看电影事件”更深深地刺激了鲁迅。他极为沉痛而愤慨地写道:“中国是弱国……也无怪他们疑惑。”用这样的反语来表达作者的自尊心所受到的挫伤,思想上所受到的极大的震动,以及改变志向,弃医学文的决心。

可以引导学生诵读文章第31段,进一步体会作者所受到的刺激。

8.教师补充讲述,作者为什么要弃医从文,进一步了解作者的爱国精神。

具体解释请参看课文有关注释。教师引导学生明确:作者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中国民众的愚昧、麻木,使他深感医学只能解救病人肉体的苦痛,要真正解救自己的民族,首先要救治人的精神,唤醒民众的觉悟。鲁迅的这种将个人的志愿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精神,是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

9.阅读第32—35段。引导学生想像作者与藤野先生分别时的情景。

三、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1、齐声朗读课文第三部分。

2.与藤野先生分别后,作者说:“又因为状况也无聊,说起来无非使他失望,便连信有怕敢写了。”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

学生讨论后明确:作者对中国在辛亥革命后依然是黑暗混乱的局面感到失望和不满,而又不愿意将这种情绪带给他敬爱的老师,对良师的期望无以告慰,用一个“竟”字将自己的这种无限遗憾和内疚之情表达出来。

3.作者为什么说藤野先生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教师之一?

学生讨论后明确:因为藤野先生品格高尚,尤其是他毫无民族偏见——他对“我”的热心期望,“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大而言之,是为学术……”。这种精神与品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怎能不感到伟大呢?怎

能不感激他呢?又怎能不从中受到鼓舞、激励呢?一个“最”字分量极重,真挚地表达了作者的崇敬、感激和怀念之情。

四、综合评价

1.学生迅速默读全文,思考:这篇散文是以什么顺序记叙的?又是以什么作为中心记叙的?以什么为线索来记叙的?

明确:文章是按事情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组织典型材料的。以藤野先生为记叙的中心,以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2.总体认识藤野先生的主要特征:

要求学生再次结合课文第6—23段进行分析概括。总体性格请参看前面的分析。

3.再次感受藤野先生的主要事迹。

可以引导学生精读藤野先生事迹中的某一个片段,深入理解。如精读“订正讲义”一事,教师可以引导性地提出以下问题:①“大约是星期六”和“第二三天便还我’’当中交代了时间,有什么作用?②鲁迅看了订正后的讲义有什么感受?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③冒号后并举的学科名有什么用意?

通过这些问题的解答,可以培养学生推敲词句内涵的能力,领会词语或者句子中所蕴涵的深刻意义。对于学生的回答,不强求一致,只要合理即可,主要把握学生的思维是否活跃,答案是否合理。

五、课文学习总结

这篇文章虽然主要是歌颂藤野先生,怀念藤野先生,但字字句句都倾诉着鲁迅先生爱国的心声,处处散发出鲁迅先生强烈的无法抑制的爱国激情。全文组织严密,脉络分明,选用了典型事例,运用了白描、对比、映衬等方法刻画人物,人物形象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六、布置作业

夜深人静之时,面对东墙上藤野先生的照片,想到恩师已阔别二十多年,鲁迅一定有很多话要说。把握文章主旨,展开合理想像,模仿作者的口吻,给藤野先生写一封信,表露作者当时的心迹。

第2篇:《 表格格式的编排》教案设计(模版)

表格格式的编排教案设计

嘟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在Word文档中插入表格的方法;能熟练编辑制作的表格。 (2)过程与方法: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了解绘制表格的方法,以及采用理论学习与直观操作相结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对表格的修饰,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培养 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成果展示培养学生们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表格的编辑。 (2)难点:表格的美化。 [教学过程]

一、观察引入课题

1师:老师这节课给大家带来两张表格,我们一起观察一下,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生)你更喜欢哪一张?(生)你想制作第二张表格吗?(生)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制作第二张表格。板书课题《表格格式的编排》 2创建简单的表格学生独立完成并说出操作方法

二、新授

1美化表格(比较两张表格,找出不同)

(1)加斜线 单击工具栏中“表格和边框”,弹出表格和边框“工具栏”

单击“线型选择框”的黑色三角形,选单线;或单击“数值”框选0.5磅,或直接输入0.5也可以。

单击工具栏中左上角的铅笔工具,鼠标指针呈笔形。移支指针到第一行的第一个单元格内,画斜线。(学生操作) (2)同样的方法,用“画笔”画表内的两根粗线。(学生独立完成) (3)画边框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画笔(同上方法)

第二种是用“边框和底纹”对话框。(学生自学)

利用“边框和底纹”画边框 ①单击菜单栏中的 格式——边框和底纹

②单击边框——线型选双线

③单击方框,在“预览”框内显示所选择的边框线型。

所以参数设置好后,单击确定按钮。

3输入内容

出示一组数据把内容输入表格中①输入“科目”右对齐;输入“姓名”左对齐。记住先选定在设置。 ②输入的数据为了美观,除第一列以外,全部选定。单击表格和边框中的格式按钮。单击你选择的格式。 4公式计算

鼠标定位在最后一列的第一行单元格内,选择表格——公式命令。

弹出公式对话框,选粘贴函数框内的求和函数“SUM”,在“()”内输入“LEFT”在数字格式输入“0.00”,单击确定。 三知识拓展

结合本节课的学习自己制作一张表格 四展示成果 五总结:

六作业:设计不同的表格

板书设计

表格格式的编排

美化表格

斜线

单线加粗

边框

输入内容

先选定后设置

公式计算

=SUM(LEFT)

第3篇:《金岳霖先生》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对细节描写的品读,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学会抓住人物的主要特点来描绘刻画人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抓住外貌、言语、举止、所作所为等细节描写,学会概括人物性格特征。

2、体验文中大量的“闲笔”,说明其在文中的作用,加深理解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情感与价值观:

1、感受金岳霖先生天真、率真、真诚的品格,体会汪曾祺先生对金岳霖先生和西南联大教授的崇敬之情和怀念之情。

2、感受西南联大宽容个性、思想自由,学术气氛浓厚的校风、学风。

教学重点

1、通过抓住外貌、言语、举止、所作所为等细节描写,并对其进行鉴赏,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学会概括人物性格特征及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1、感受金岳霖先生天真、率真、真诚的品格,体会汪曾祺先生对金岳霖先生和西南联大教授的崇敬之情和怀念之情。

2、感受西南联大宽容个性、思想自由,学术气氛浓厚的校风、学风。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位教授他智商绝不低于我们其中的任何一位,而且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但是有时他居然会把自己的名字忘记有一回他给陶孟和打电话,陶家的佣人问:“您哪位?”他张口结舌答不出来,又不好意思说忘记了,只好说:“你不要管,请陶先生接电话就行了。”但那个人说不行,他便又请求了两三次,还是不行。于是他跑去问给他拉洋车的王喜,谁想王喜也说不知道。他急了,问:“你有没有听别人说过?”王喜这才想起:“我听见人家都叫你金博士。”“阿弥陀佛,原来自己姓金!”多么有趣的一位教授!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位有趣的教授。(板书课题:金岳霖先生)

金岳霖先生简介(金岳霖(1895-1984),著名的哲学家、逻辑学家。1911年考入清华学堂。1914年考取官费留学生。1920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1921年到英国学习。1925年回国。历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他是最早把现代逻辑系统地介绍到中国来的逻辑学家之一。把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相结合,建立了独特的哲学体系,创立了清华大学哲学系。)

如此以为满腹学问的大学者却在打电话的时候突然就忘记了自己的名字,我们不禁好奇地想问金岳霖先生是怎样有趣的一个人呢?今天让我们一同随着现当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的汪曾祺去看看金岳霖先生的有趣表现在哪里?

二、整体感知

(一)、快速浏览全文,在文中,汪曾祺写了金岳霖先生哪些“有趣” 的事?

1、样子古怪:呢帽、姿态、眼镜、黄夹克

2、问答幽默:提问、回应方式

3、对专业独特见解

4、对话式的教学方式

5、行为举止古怪:抓跳蚤、斗鸡、比水果大小

(二)、讲了金岳霖先生这么多“有趣”的事,从整篇文章看,你觉得金岳霖先生是一位怎样的人?

明确:天真:古怪的样子

和云南斗鸡同桌用餐

同教授孩子比水果大小

坐三轮车“接触社会”

率真:别出心裁的提问方式

幽默的答问

对话式的教学

讲座时抓跳蚤

追问:有人说:金岳霖抓跳蚤的动作体现了魏晋名士扪虱而谈的风度 ,你认同么? 明确:学生各抒己见

真诚:林徽因死后,他还为她过生日。

林国达死了,他在课堂上表现出悲哀

明确:文章中找出相应的文段:林徽因死后,有一年,金先生在北京饭店请了一次客,老朋友收到通知,都纳闷:老金为什么请客?到了之后,金先生才宣布:“今天是徽因的生日。”

金岳霖先生本性率真、坦诚、善良与正直,珍视朋友。他一生未娶,用一颗纯净的心,爱着一代才女林徽因。他爱得坦荡,与林徽因和梁思成是好友,好邻居。金岳霖先生那颗真纯爱着的心,值得人们敬重,梁家的后人都以尊父之礼待他,亲切的称“金爸”。

“有一年”,这一年是什么时候?正是金先生去世的那一年——1984年,他九十岁,那一年,距离林徽因去世,已经整整二十九年。望着白发苍苍的他,在座的所有人都红了眼眶。这就是这份情感的厚度、纯度和重度。全都系在简单的话语上——“今天是徽因的生日”。总结:通过学生的讲述,我们看到了一个天真、率真、真诚的金岳霖,生活上不拘小节,学术上满腹经纶,重情重义,为人有趣。

汪曾祺在《金岳霖先生》中说“金岳霖先生是一位一肚子学问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大哲学家”。在《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提到“金岳霖先生对工作、对学问热爱到了痴迷的程度”“为人天真到像一个孩子,对生活充满兴趣,不管在什么环境下永远不消沉沮丧,无心机,少世俗”。

青年批评家王晓渔谈到“金岳霖先生是一个‘顽童哲学家’,不管在别人的回忆文章还是他自己的回忆录里,他都是一个‘天真汉’的形象”。

三、鉴别赏析

(一)金岳霖先生并非是唯一的一位有趣的教授,“西南联大有许多很有趣的教授,金岳霖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文章当中还写了哪些有趣的教授?(闻一多、朱自清)

(二)文题是《金岳霖先生》,但作者为什么还用许多的笔墨来描写其他的教授?能否删去?

明确:金先生不另类,西南联大对教师的仪表要求其实是很宽松的,当时正是国难时期,物质条件相对困难;更主要的是西南联大的宽松氛围不只体现在衣着仪表上,学术研究与争

鸣是很正常的事,对教师的个性也是持很大的包容性的。西南联大具有宽容个性、思想自由,学术气氛浓厚的校风、学风。有了这样的背景,这些学者们才个性张扬,才很立体化。西南联大也培养了很多杰出人物: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邓稼先、朱光亚

作者有“抛砖引玉”的意图,金岳霖先生是西南联大教授这个群体中的一个缩影,他身上折射出了诸多在西南联大的知识分子共同的独特的人格魅力。

所以汪曾祺提到“西南联大有许多很有趣的教授,金岳霖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希望熟知金先生的人把金先生好好写写”、“联大的许多教授都应该有人好好写写”。

四、小结

“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金岳霖先生的至纯至真、至诚至真正是西南联大教授的一个缩影。当日军的铁蹄践踏疆土,学术的种子仍在重压下悄然崛起,西南联大文人学者的铮铮傲骨,在贫穷困窘中闪射的精神,感动着至诚至真的汪曾祺。随着时光的沉淀,留在心中的是西南联大文人学者身上天真、率真、真诚、求真的精神,这就是汪曾祺想着力表现的吧!

五、板书设计

金岳霖先生

汪曾祺

样子古怪:呢帽、姿态、眼镜、黄夹克

提问方式别出心裁:

问答幽默:

对专业独特见解

对话式的教学方式

行为举止古怪:抓跳蚤、斗鸡、比水果大小

第4篇:《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的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略读课文应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尤其是这样一个简短易懂的童话故事。因此,本课教学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更大的合作交流空间,让学生运用上一课学到的预测方法阅读故事,在阅读中学会思考。其次,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鼓励学生的个性表达,引导学生在想象中编讲故事,培养想象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在与故事原结尾的比较中,了解预测的合理性及编故事的巧妙性,初步认识童话故事表达的特点,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了解故事的后半部分。2.制作重点词句的课件。

学生准备:

找一些故事或书的题目。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揭题,学习猜想

1.出示胡萝卜图片,引导学生说说生活中见过的胡萝卜。相机认读“萝卜”,读好轻声。能根据形声字的记忆方法记住“萝”。

2.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3.引导猜想:读了题目,你来猜猜,里面可能写了什么内容?(学生自主表达)

设计意图:通过看图让学生认识胡萝卜,指导读准轻声,在揭题的过程中识字,提高教学效率。指导学生抓住题目猜想文章内容,既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为接下来的教学做铺垫,也渗透了紧扣题目预测的阅读策略,帮助学生积累阅读的方法。

二、读文识字,练习猜想

过渡:大家有没有猜对呢?我们赶紧来读读这个童话故事。

1.提出要求:学生自学课文。

(1)自由读课文,遇到生字或难读的地方拼拼读读,多读几遍,读准音,读通句子。

(2)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用上一课学到的方法,把自己的猜想简单地写在旁边。

2.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萝卜、发愁、沾上、晾尿布。

(1)请学生当小老师领读,齐读。

(2)用加一加的方法记忆“萝、愁、沾、晾”。

3.四人小组合作交流:

(1)每人轮流读读课文,互相检查是否读正确、通顺。读后互相评价,还可以提出改进的意见。

(2)互相交流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猜想的内容,并说说为什么这么猜想。

4.集体交流。

(1)说说在读的过程中不太确定的字的读音。

教师重点指导“长了多长了”中“长”的两个读音。

(2)请学生说说自己在读的过程中猜想的内容以及这样猜想的理由。(学生自由发言)

(3)你怎么看待自己读故事时的这些预测?(有的和原文一样,没有原文丰富,有的和原文不太一样,但也是有依据地预测的。)

(4)当你发现自己的预测和故事的实际内容不同时,你怎么办?(调整自己的思路,继续阅读,再猜测后面的内容。)

5.小结:同学们学会了运用上节课学到的方法来预测。预测时,我们可以联系生活常识,可以联系课文内容,可以观察插图,当自己的预测和故事实际不太一致时,还学会了调整自己的想法,接着阅读,接着预测。

6.请学生分角色读一读课后第1题中同学们的宝典。

设计意图:鉴于课文比较浅显,课前准备中没有安排学生读课文,也是为了给学生一个更为自然真实的预测过程。出示自学步骤与要求,给学生自学的时间,指导学生运用已学方法预测,温故而知新,反复练习,形成技能。运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每个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发挥同伴学习的效能,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朗读、交流,让每个学生经历学习,也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三、读懂课文,想象续编

1.读到这儿,你知道课文讲了什么故事吗?(胡萝卜先生的胡子越长越长,被其他人派上了各种用场。)

2.请学生读读小男孩用胡子当风筝线的部分。说说,小男孩为什么这样做?(风筝线不够了,胡子够长,可以用。)

3.读读小男孩的话,你从他的话中读出了什么?(绳子很长,就是不知道牢不牢。)

4.小男孩是怎么做的?你能演一演吗?

5.齐读课文第

5、6自然段,想象小男孩用胡子的情景。

6.故事还没有讲完,你认为后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呢?你为什么这么想?先自己仿照着课文说一说,再和同桌交流一下。

7.请学生全班交流。

预设:

(1)“这正好有根绳子,就是不知道够不够牢。”鸟太太说完扯了扯胡子,她确定不牢,就去别的地方找绳子了。

(2)“这正好有根绳子,就是不知道够不够牢。”鸟太太说完扯了扯胡子,她确定足够牢固,就剪了一段用来晾尿布。

8.胡萝卜先生继续往前走,还会发生什么事呢?展开你的想象,继续猜想后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仿照着课文自由编故事。

9.把你编的故事在四人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并互相评价一下。

10.听老师把故事讲完。听后说说和自己的预测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11.你更喜欢哪个结尾?为什么?

设计意图:猜测故事后面的内容是比较容易的,但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讲出来,需要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回到文本,了解小男孩的说法、想法以及做法,让学生仿照着编讲故事,让学生学会有条理地表达,发展学生的言语能力。在学生会说的基础上鼓励想象,自由表达,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让学生交流更喜欢哪个结尾,在交流中学会思考,学会判断。

四、据题猜想,布置作业

1.小结:童话故事真有趣,大家学到很多预测的方法,还学会了续编故事的方法。

2.出示课后第2题中的故事或书名,请学生来猜想里面可能会写些什么。

3.布置作业:课后把这些故事或书找来读一读,看看自己猜得对不对。

设计意图:在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进行开发,变封闭为开放,教学活动犹如快乐的翅膀,让阅读从课内走向课外,课堂上对题目的预测既帮助学生回顾了本课学到的读书方法,也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第5篇:课时2-34-猫是老虎的先生-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识本课10个生字“株、芭、蕉、扇、谜、趾、搔、傅、授、侥”,理解“传授、侥幸”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继续学习提出问题。学习用“如果„„就„„”的句式,把句子写完整。

4、初步知道在日常生活中要谨防那些不怀好意的人。

2. 教学重点/难点

1、将文章中较拗口的句子读流利。

2、通过阅读,了解故事内容。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给课文换个题目。

3.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读词语:开小火车

2、正确、流利地齐读课文。

二、研读课文,感受内容

1、学习课文重点段落——第2小节。

(1)猫究竟是不是老虎的先生呢?我们一起再来听听这个故事吧。 (2)听课文第2小节部分录音。 (3)学说文中关于猫的故事。

①自读课文

②轻声准备

③集体交流

(4)齐读课文第二小节,评一评故事中的猫和老虎。

(料事如神的猫、聪明的猫等。)

(心术不正的老虎、亡恩负义的老虎等。)

2、质疑问难,学习第3小节。 (1)指名读。

(2)小组讨论,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预设:“这是侥幸的,我想,幸而老虎很着急„„”这句比较难理解,可抓住主要词语“侥幸”帮助理解。 ① 进一步联系上下文理解“侥幸”

由于什么偶然的原因,猫幸免于难?(因为老虎很性急,猫还没将一切本领传授给他,他就想吃掉猫。)

②再读第3小节,思考:

a)既然老虎如此凶猛,猫为什么要教它本领?(预设答案:因为猫比老虎多会一样本领——爬树。这样就能避开老虎。)

b)究竟是猫早就知道老虎要吃它所以没教老虎上树,还是因为时间来不及? (预设答案:奶奶说猫早知道老虎的来意,所以我认为:猫不愧为老虎的先生,料事如神,把最绝的一招“爬树”留到最后 ,以防不测,真是高明得很。 ③说话训练:

用上教师给的句式回答上列问题。

课堂小结

三、巩固练习

1、朗读全文。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指名说

(2)齐读

3、你还能给课文换个其他题目吗?

(1)理解课题中“先生”的含义

(老师、教人本领的人。)

(2)给课文换题目

(聪明的猫、棋高一着、居心不良的老虎、自作聪明的老虎)

4、你们知道作者是谁吗?

(师简单介绍鲁迅及鲁迅的作品:鲁迅,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1918年首次用“鲁迅”笔名发表小说《狂人日记》。他的一生写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

课后习题

五、拓展作业

1、 学习续编故事。

(1)猫和老虎还会相遇,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师启发学生:猫和老虎再次相遇会出现什么情景?他们会说些什么?又会有怎样的结果?)

(2)想一想,再说一说,比比谁的故事最精彩。

2、作业: (1)默写词语。

(2)照样子写词语,看谁写得多。 (翻)来(覆)去

(

)来(

)去 (

)来(

)去

(

)来(

)去

(3)请记住文中有关这只猫的故事,并有声有色地讲给爸妈听。

第6篇:《藤野先生》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教学重点:

理解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教学内容:

理清文章结构层次,围绕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来分析文章

教学要求:

掌握本文通过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当堂练习作文片段

教学步骤 :

一、 引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已学过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散文,从中了解到三味书屋中的老先生虽然施行的是封建书塾教育,但思想还算开明,因此,鲁迅对他“很恭敬”。虽是“很恭敬”,但并不是很有感情。藤野先生是鲁迅在日本仙台学医时的一位日本医专的教授,他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呢?鲁迅对他的感情又是如何的呢?让我们来一起学习鲁迅的这篇散文《藤野先生》弄个明白。

明确本文出处、教学重点、写作背景以及与《回忆我的母亲》写法上的不同。

二、 简介作者留学目的

鲁迅是抱着寻求救国道路的心愿到日本学医的。1904—1906年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他原准备毕业回来救治像他父亲一样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来实现治病救人,救人救国的人生梦想。可鲁迅最终并没有成为一名医生,他后来放弃了医学,从事了文学,成了一位著名的文学家,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三、 理清全文结构层次

提示:根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将全文分成三个部分。

投影显示文章结构层次图如下:

相识前 相识相处时 相别后

东京(离 往、初到、在)仙台 (回)北京

见闻感受 相 识 肖像 声调 深切怀念

相 处 四件事例 珍藏讲义

悬挂照片

相 别 神情 话语 多写文章

明确:从结构表中可知全文是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的,这是全文的一条明线。那全文的暗线是什么呢?

四、 分析讲解直接写藤野先生的文字:

1.学生浏览6—10段,找出有关描写人物外貌、语言等方面的语句。

明确这些语句体现了人物什么特点。(投影显示如下)

(1)外貌描写的句子 符合人物身份

(2)动作 体现人物特点

(3)说话声调 治学严谨

(4)介绍解剖学历史 生活俭朴

(5)忘带领结,穿旧外套

读到此,一个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已展现在我们的目前了,这是作者,也是我们读者对藤野先生的初步了解。让我们继续读下去,看作者为我们叙述了藤野先生的哪些事情,透过这些事情,我们将更深入地了解藤野先生的内在品质。

2.学生默读11—23段,要求学生给每件事情拟一个小标题。

明确每件事情分别体现了藤野先生什么思想品质。

(1) 添改讲义

提问:“我”很吃了一惊的原因是什么?“我”为何感到“不安”?

(2)纠正解剖图

藤野先生对学生要求严格,工作一丝不苟,循循善诱,平易近人,和蔼地指出鲁迅图中的错,可当时的鲁迅有点任性,口头答应着,心里却不服气。哪个成语可恰当地概括这中情形?试着找出与此成语相反的词语。

(3)关心解剖实习

由“很担心”到“总算放心了”,从中我们了解到藤野先生对鲁迅真诚的关心,为人是多么热情诚恳。

(4)了解女人裹脚

投影显示如下:

事 情 思想品质

添改讲义 工作认真负责

纠正解剖图 对学生要求严格

关心解剖实习 为人热情诚恳

了解女人裹脚 可贵的求实精神

提问:学了6—23段文字,我们懂得了学写类似作文要注意哪几点?

投影显示如下:

明确:①学会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②叙事应该有详略

③上下文注意过渡

④叙事时要注意刻画人物的神态

读到此,我们更深地了解到藤野先生为人正直,他真诚地关心着鲁迅,热情地帮助鲁迅,对待鲁迅没有丝毫的民族偏见。读到此,我们会想:在这样一位老师的真诚帮助下,鲁迅定然能实现自己做医生的梦想,学成回国后去治病救人,救人救国。可鲁迅最终却作出了弃医从文的决

定,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因有二:一是因为日本学生怀疑鲁迅考试得了60分是先生泄露了题目,他们根本看不起中国人,因为当时中国是弱国。二是因为看电影时,鲁迅看到中国人为俄国人作侦探被日本人抓获要枪毙时,日本学生拍掌欢呼,对中国人民大肆污*。鲁迅的民族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同时感到中国人思想的麻木。这时鲁迅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要唤醒人们麻木的思想,当首推文艺。为此,他决定弃医从文。

从上述两件事情,我们可知像藤野先生一样关心鲁迅的人非常少,这就使得藤野先生的真诚帮助、热情关心在鲁迅心中显得犹为珍贵。因此,鲁迅对他特别感激,感情也特别深挚。

3.请一个学生朗读32—35段,要求学生找出师生惜别时两人的神情言行的语句,并仔细揣摩,体会出师生间的真挚情感。“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凄然”、“说了一个慰安他的谎话”、“叹息”、赠照片、题字、“叮嘱”寄照片和写信。

4.齐读36—38段,明确这一部分主要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鲁迅后来给藤野先生寄过照片了吗?写过信了吗?

他把老师忘了吗?

鲁迅时时记起藤野先生,怀念他,感激他,赞美他,鲁迅对先生的怀念之情具体表现在哪里呢?

①珍藏讲义 ②悬挂照片 ③多写文章

有关直接写藤野先生的文字,我们今天都讲了,余下的内容没有直接写藤野先生,这些事情与藤野先生有何联系?作者是用什么中心意思来统摄全文的?这也就是全文的一条暗线。

五、 小结(投影显示如下):

1.把握全文的结构层次。

2.明确本文的叙事线索。

3.了解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

4.掌握本文通过典型事例突出人物思想品质的写法。

六、 作文片段练习:

通过写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

提示:先确定写谁,然后确定要表现人物什么思想品质,最后围绕中心选择事例,组织成文。

七、 布置作业 :

1. 抄写词语(投影显示)

绯红fēi 宛如wǎn 驿站yì 解剖pōu 油光可鉴jiàn 毫不介意

落第 畸形jī 不逊xùn 匿名nì 杳无消息yǎo 美其名曰

诘责jié 凄然qī 教诲huì 瞥见piē 抑扬顿挫cuò 深恶痛疾wù

2.完成课后练习一。

上一篇:南航金工实习答案下一篇:部门工作计划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