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学习规划

2022-05-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产业经济学学习规划

制定学习型企业的战略学习规划

当企业把学习提高到战略层面时,就会发现一连串的问题(见图表1):如何用规划学习来支持企业的商业战略?哪些培训是首要的?如何区分主和辅?谁应该学什么?为什么要学?如何学?谁来管学什么?如何管?用什么管理?组织和流程是什么? 如何投资在企业学习?如何衡量学习投资回报?如何评估学习效果?

学习战略制定七原则

学习型企业如何确保有限的学习投入会获得最大收益呢?领先的学习型企业在制定学习战略时一般会遵行以下几个原则:

选择战略焦点,开发和执行战略计划

学习型企业需要与员工个人和团队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意味着企业从全面提升个人、团队和企业绩效的角度来规划学习。然而,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当前企业更看重短期的应急措施,期望能多快好省地通过学习提高自身能力抵御危机。

准确地选择战略焦点,迅速地进行学习战略规划,配备一套有效的学习管理机制,定能够帮助企业最大程度地优化学习投资和加速提高企业智慧和商业应变能力。

确认并杜绝浪费

建立学习投资管理委员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习投资的管理和应用上,努力分辨出各种不必要的花费,确定投资方案和投资回报。主动与有关业务负责人联系,与利益相关者结成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合作进行以战略为中心的有效投资。

组织架构和技能再造

对一个大型学习型企业而言,很容易在职能、人员、流程和系统方面存在冗余现象。引入新的想法和能量,使用组织再造方法,锁定流程,并努力去除不必要的或多余的系统,将人员选拔、任职、绩效、才能和学习管理纳入一个以企业人力资本管理为目的的综合架构系统。这样可以建设一个更高效、更迅捷的学习型企业。

优化顶级课程资源

对大多数企业而言,各种课件的购买、开发和交付耗费了大部分的资金。通过学习战略规划,企业可以筛选出最直接的100门与建立核心能力相关的课程进行全方位优化,包括减少面授时间、增加受众、采用e-Learning网络教学,混合式、嵌入式学习方式或者采用更先进的3D v-Learning三维虚拟世界游戏学习等。

优选供应商名单,并强化关系

对一个大型甚至全球型企业而言,从地区性的众多小供应商进行采购,其成本往往高于寻找全球级别供应商进行统一采购。学习资源和学习平台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学习的有效性和时效性。 寻找优良的和符合企业学习战略的学习管理和交付技术是一个极为严峻的课题,应全面评估,慎重决策。

持续测评,并报告影响结果

对一个大型的复杂企业进行管理,学习管理是必要的。基于调研和响应性数据外,还必须考虑在学习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因果链条关系。这一原则尤其适用于当学习对个人、团队和企业层面关键指标产生重要影响的情况。有关学习方面的指标,可以同其他运营方面指标结合起来,得出有意义的结论。例如,综合考虑部门和员工学习成本与运营和绩效指标,可以用来评估学习的影响作用。

学习战略方法论

学习战略帮助IBM在无数的市场变革中一直保持了强而有劲的组织能力和竞争力。IBM在多少次世界经济风暴中屹立不倒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即是IBM的学习型企业特质。IBM借助内部学习经验、强大的知识资本和世界级顶尖学习专家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学习战略方法论(见图表2)。

学习型组织的建设流程

那么,如何将企业转型为一个学习型的组织?IBM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开发了一套五维度的学习变革模型(见图表3),强调按照“对焦”、“设计”、“计划”、“文化”、“监督”5个维度使建设学习型企业成为一系列能够为企业创造当前和未来价值的流程。我们特别针对每一个维度给出一个实证案例,以便更好地说明这5个维度的具体含义。

“对焦”维度:根据战略目标的优先次序,建立配套的学习战略,有效利用学习投资实现预期目标。

“对焦”维度要求企业设计一个能够直接支持企业业务和绩效目标的学习战略。这个过程通常起始于一些简单的问题:你的企业需要什么技能的员工来支持你的商业战略?根据战略需求你的员工应该学习什么?如何学?等等。只有根据这些问题确定清晰的目标以后,企业才有可能制定支持该目标实现的最有效的学习战略规划。有效的企业学习要围绕员工的核心能力,而此核心能力必须与员工工作岗位职责匹配,才能使学习为企业创造最大的效益。

ADVO公司是美国最大的邮寄购物公司,每周发送货物量超过1600万件。当公司决定采用新的学习方式时,其主要目的是支持其组织变革的实现。ADVO希望简化、标准化并整合其核心流程。但是,它知道要成功实现流程重组,ADVO员工们必须调整并适应上述公司范围内的剧烈变革。

ADVO根据其商业目标制定了一个培训课程,主要关注于重组后的公司结构及系统、新组织架构下员工的角色以及具体支持这些角色实现的任务及技能。同时,ADVO选择了灵活、模块化的学习方式组合,包括一系列自行决定节奏的课程、协作式虚拟课堂以及传统课堂培训。如今,ADVO已经拥有了一个完善的学习战略,帮助员工快速并恰当响应客户、伙伴和股东的需求。ADVO正有条不紊地推进该学习战略,并且在实施的每一阶段都强调利用学习支持公司目标的实现——以性价比最高的方式保证员工拥有完成本职工作所需的最佳技术或能力。

“设计”维度:根据学习战略,设计适合企业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从而更快地说明企业弥补内部知识技能组合与预期绩效要求之间的差距。

学习真正的意义在于帮助员工在关键的时间和地点获得期望的成功,而恰当的学习设计是实现这个目的的核心。简单而言,有效的设计应根据学员特性、学习内容和学习环境,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

马来西亚电信服务商Maxis拥有非常具体的商业目标:提升客户服务水平。Maxis深刻理解如果因为服务人员技能不足导致客户不能获得及时的技术支持,那么将很难建立客户忠诚。更好的服务不仅能够帮助通信企业在竞争激励的市场中提高客户保留度,同时有助于促进公司利润增长。

为实现上述目标,Maxis投资引入了一个功能齐全的学习管理系统来帮助其客服人员提升服务技能。该解决方案采用了一系列学习模块,使得员工和一线经理能够管理个人学习计划,根据注册课程跟踪学习进度等等。由于上述学习模块全面覆盖了员工的工作职责,客服人员能够基于客户服务的真实场景建立具体的知识和技能。该学习解决方案最后帮助Maxis通过优质服务赢得客户,并实现了利润的增长。

“技术”维度:根据学习战略要求,评估企业内部技术设备和应用的实际情况,通过提供先进的技术,确保知识与信息的易得性、成员之间更顺畅的沟通及工作与学习的融合。

当企业确定了结果导向的学习战略后,使用先进的技术能够使学习者更快速地通过学习体验获得知识,并确保获得正确且统一的信息。“技术”维度的目的是应用新技术使人们之间的互相联系更为紧密,将学习嵌入日常工作,并借助有效的知识管理,使知识有形化和系统化,以建立通向知识和信息更便捷的途径。

海尔集团为了响应自身的高速发展和全球化战略的需要,对公司的人才培养和供给模式进行了重新规划。根据集团的战略,要求海尔的员工和管理者能够始终保持创业的激情和创新的文化,这就要求人力资源管理能够在体制和流程上将这些元素贯彻融入,为业务的发展提供合格的人才以帮助业务目标的实现。

海尔引进了世界100强中超过半数都使用的一流LMS学习管理系统和量身度造的培训机制和教学内容。在新的LMS系统和先进的IT架构的帮助下,员工能够以之前无法做到的方式进行创新型学习,因此能够以更高的效率创造成果。同时,以先进技术作后盾的顶级学习管理系统使公司能迅速按照市场和业务的变化与动态,及时调整学习计划和人才建设方案。

“文化”维度:通过对文化的调整,建立支持性、开放性和协作式的内部学习环境,支持和促进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改变一个企业的文化是学习变革中最具挑战性的一个维度。文化具有较高的复杂性,能够潜在地影响并引导企业行为的价值观和运作规则。建立一个乐于学习的企业文化对于实现学习变革、取得竞争优势具有关键性意义。

IBM作为综合性商业和IT解决方案的提供商,近年来通过新蓝培训项目(目前IBM领导力开发项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强化了其支持性组织文化,且取得了显著成效。在1999年和2004年间,新蓝项目帮助IBM遍布70个国家的25000位经理强化了领导技能,并最终帮助IBM公司节省了8800万美元的运营成本。

“监督”维度:建立学习监督机制,监控并保证学习战略及具体措施与企业目标之间的持续匹配。

“监督”维度变革的目的在于监控企业学习战略的实施,它要求企业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并且要求该机制可确保企业的学习战略和企业目标之间的持续性匹配。低层次的监督机制在于学习人数的统计、进度的完成以及一年之中共提供学员学习课程。而高层次的监督机制会根据企业目标的优先级,分配学习资源,管理资金流向,并利用获得普遍认可的方法,在学习实践、学习技术等方面的投资进行监督、评估和协调企业的各项学习活动,从而支持学习变革的实现。

监督机制在帮助某全球领先电信企业实现学习变革方面扮演了关键角色。这家全球财富100强公司建立了一套学习监督程序和一个监控委员会,用于监督学习标准设置、学习目标优先次序和学习投资进展状况。该企业的监督机制包括3个层次:

第一层包括高级经理和股东,确保所有的学习措施和投资获得高层支持;第二层的培训负责人以及第三层的运作团队,为学习措施实施提供持续支持。在每一层次内部或跨层次之间,包括成本控制、业务表现和学习有效性在内的关键性指标必须得到持续识别和跟踪。通过建立监督体制,这家电信企业已经成功将学习决策制定程序变成公司范围内的职责。通过跟踪关键指标,学习已从支持性工具转变为组织绩效促进工具。

作者:李立民

第2篇:网络学习空间平台规划与设计

摘要:网络学习空间平台是一个以教师、学生和家长为服务对象的网络化社交学习平台,能够建立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机制,让教师在网络上开展教学和教研活动,让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推进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变革,实现教育的公平均衡发展。网络学习空间平台是实现“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的重要支撑,因此规划和设计好网络学习空间平台,对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参考国际空间站的设计理念,以未来教育空间站为例,详细论述了网络学习空间平台的发展构想,通过对网络学习空间平台发展目标、功能价值定位和技术定位等方面进行建设规划,进一步分析设计出网络学习空间平台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的逻辑架构层次关系,并总结得到网络学习空间平台的建设策略。

关键词:网络学习空间;教育信息化;云计算;物联网

一、引言

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的影响,这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2012年9月5日,时任国务委员的刘延东副总理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推动‘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促进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为师生建立个人网络学习空间,体现着教育信息化未来发展方向。今明两年要把网络学习空间从目前的60万个提高到600万个,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使所有教师和初中以上学生都拥有实名的网络学习空间,促进教与学、教与教、学与学的全面互动,努力在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方面走在世界前列。”由此,能够提供网络学习空间的教育平台像雨后春笋一样涌现出来,未来教育空间站就是其中之一。未来教育空间站利用目前知识工程、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虚拟仿真和移动学习等先进技术,为粤西区域教师和学生建立多维度、立体化、高效的网络学习空间平台。未来教育空间站能够使每人都拥有一个实名的网络学习空间,把信息技术和教育的深度融合落实到日常的教学、学习和管理中,实现中小学校教师跨校际、跨区域、跨城乡的网络教学研修,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家校互动,实现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师生共享,对继续教育和终生教育都有重大意义。

二、网络学习空间平台的发展构想

(一)国际空间站设计的经验借鉴

国际空间站是人类进行太空科学研究和开发太空资源的平台,促使人类发展从地球走向太空。网络学习空间平台的总体发展构想也是要促进教育科学研究从传统的“自然时空”向信息技术所支撑的“数字时空”进行延伸和跨越。因此,认真研究借鉴国际空间站的结构和设计经验,对于网络学习空间平台的规划和设计再合适不过了。国际空间站包括三大部分:轨道站、地面站、控制中心。

1 轨道站

轨道站,就是在太空飞行的实体部分,最具有技术性和代表性,所以通常就被叫做“空间站”,其主要结构包括基础桁架、居住舱、服务舱、功能货舱、实验舱、节点舱、穹顶舱、移动服务系统、能源系统和太阳能电池帆板等部分。对应网络学习空间平台,轨道站的设计启发我们应该设计一块相当规模的物理空间作为平台的立足点,并且要根据平台需求做必要的电源、通信、结构等基础设施及装修工作;要注意实验舱是空间站最核心价值体现所在,而在空间站中可做的实验内容是极为广泛的,因此不能用僵化的方式来建设实验舱,而要能够不断发展、升级和变化;平台设计应尽可能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建设多个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实验室,组件化、移动式的实验机柜是非常好的方式;平台应该采用开放的架构,便于有相关专长的合作单位接入;平台要在有线网络、无线网络双重覆盖的基础上,部署物联传感网络,能够实现“泛在学习”,支持老师、学生在移动环境下自主、合作、探究式地开展教学。

2 地面站

地面站是为了与空间站协同互动而建设的,主要包括两部分:与空间站之间的通讯系统、地面站的职能系统。地面站对应着网络学习空间平台覆盖的实习基地、继续教育基地以及地方中小学校。网络学习空间平台与所覆盖的外围中小学之间的应用,完全是建立在数字网络通讯的基础之上,而且多媒体网络应用是主要的应用形态。因此,要重点解决好所覆盖的外围中小学与网络学习空间平台的互联互通和带宽问题,并要保障其质量和可用性。由于粤西中小学校发展极不均衡,网络学习空间平台需要设计多种方式的通讯系统。要想实现网络学习空间平台的目标,就需要根据各个领域应用职能的不同,设计配置相应的职能系统。例如,如果希望中小学校的学生参与到课堂的互动反馈之中,就有必要在这个地面站配备相关的互动反馈设备。

3 控制中心

国际空间站使用七个地面控制中心,采用这种分布式的控制中心是国际合作的需要,而不是技术上的必需。从国际空间站的控制中心的建设经验中,我们可以借鉴到:控制中心不仅仅是维护空间站设备的运行,更重要的是空间站中各项任务的调度;网络学习空间平台中的每项任务,要能够事前规划、计划,方方面面按照指令执行;一个强大、可靠的内部通讯系统是保障及时协调控制地面站、轨道站、控制中心相关人员、设备的关键;开放的体系、可移动的架构非常重要;要做好数据的备份工作,应急的时候可以接管控制,必要的时候可以扩展分控制中心。

(二)未来教育空间站的发展构想

未来教育空间站总体的发展构想是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建立以岭南师范学院为中心,服务于粤西区域中小学校,覆盖教育实习基地和继续教育基地,辐射全体互联网络用户,实现传统课堂与网络课堂、高校课堂与中小学课堂、城市课堂与农村课堂、普通教育与继续教育在实践、空间、内容及方式四个维度的融合,建成国内先进、广东领先的网络学习空间平台。根据国际空间站的建设经验,未来教育空间站选定面积1600m2的整栋综合实验楼作为项目的轨道站和控制中心,进行电力、网络、计算、存储、安全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建立一系列教学科研的“实验舱”,开展未来教育的创新实验。实验舱能够开展复合现代教育理念的教学实验,并且空间站中可以不断地扩展开设有学科特色、阶段特色的实验,比如英语、语文、数学、科学等。建立一个“穹顶舱”,让人们可以领略到未来教育空间站给教育带来的不一样的风景。建设一个控制中心,重点是监控、内部通讯、调度系统的建设,使得整个空间站可以集中管理、无线控制,并实现远程管理。未来教育空间站能够根据所需要覆盖的不同用户建立各种类型的地面站,建立与空间站主体协作的通讯系统、职能系统。未来教育空间站希望将来能够覆盖粤西地区的所有实习基地、继续教育基地和中小学校,并能够向社会提供终身教育服务。未来教育空间站的外围建设,应能适应外围中小学校接人条件、装备能力的差异,要能支持、兼容多种接入方式和装备水平。未来教育空间站在主体和外围建设的基础上,支持一系列的教育业务应用,如实习、见习的远程指导及管理,优质教师资源的远程推送等。

三、网络学习空间平台的建设规划

(一)未来教育空间站的发展目标

网络学习空间平台发展目标的清晰确立,有利于统—认识协调发展,有利于集中各方面的资源并优化资源的配置,有利于抓住重点和明确方向,从而保障平台的成功建立。经过梳理,未来教育空间站的发展目标可以概括为:—个中心平台、两项外延职能、三级服务对象、四维八角融合,如下页图1所示。

1 一个中心平台

以教育现代化理念为指导,建设国内先进、广东领先的现代教师专业发展及教育创新服务平台,服务于师范生培养及教育创新,促进教师教育培养模式、课程教学内容方法改革,为提高学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增强师范生就业竞争力和打造学校教师教育品牌做贡献。

2 两项外延职能

未来“教育”空间站之所以不仅仅是个未来“教师”空间站,还在于其强化和扩展了两项外延职能:教师职后教育职能和数字化教育公共服务职能。这两项外延职能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扩展了未来教育空间站的应用,使之能够服务于地方教育,为校地合作、综合教育改革试验区、粤西教育高地的建设服务,并促进社会终身教育体系的完善。教师职后教育职能为粤西区域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新任教师培训、骨干教师培训、校长培训、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提供服务;数字化教育公共服务职能为偏远地区农村中小学输出优质教学资源及教学创新成果,构建区域中小学教育发展状况数据库,并为学习型社会提供数字化公共教育服务。

3 三级服务对象

按照应用服务的状况及网络状况的不同,未来教育空间站的服务对象可以分为三级:一级服务对象是岭南师范学院的教师学生,网络规划建设以岭南师范学院为中心,覆盖各教育实习基地及对口支援单位,主体采用内部专网,辅以有质量保证的VPN接人;二级服务对象是粤西区域的中小学生,空间站服务能力覆盖各继续教育基地,服务粤西中小学生,网络通讯方面以VPN为主;三级服务对象是数字化公共教育的社会学习者,空间站服务能力涵盖社区教育和终身教育,辐射全体Internet网络用户,网络通讯方面以互联公网为主。

4 四维八角融合

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特点,消除师范生培养、在职教师继续培训、教学创新与教学实践相脱节的痼疾,实现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课堂教学、城市课堂教学与农村课堂教学、师范高校课堂教学与中小学课堂教学、普通教育教学与在职教师继续教育教学等八个角度在时间、空间、内容及方式四个维度的融合。

(二)功能价值定位

网络学习空间平台要能够为学生、老师、家长提供一个专属的网络学习空间,构建创新型学习沟通生活方式,以学生成长记录为核心,以智慧校园文化建设为纽带,以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为驱动,满足教学研讨、个性化学习、互动交流等信息化需求,进而实现“数字化学习”环境下教与学的变革与创新。根据网络学习空间平台的功能需求,未来教育空间站应建设成为:

1 教学科研的平台

目前,我国中小学正处于课程改革蓬勃期,其中特别强调互动式教育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创建多维、互动的教学组织形式。网络学习空间平台要为粤西区域教师开展教学科研提供环境支持。这要求未来教育空间站具备相当的先进性,顺应教育理念及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为教学科研活动提供探索性的装备条件;具备相当的灵活性,场地、设备和功能服务尽可能灵活复用;同时需要具备相当的开放性和可扩展性,适应教学科研的不断发展。

2 教学实践的平台

未来教育空间站应该为粤西区域教师提供教学模式创新的实践平台。这除了要求未来教育空间站能够提供常规教学的必要支撑外,还要能够真实准确地记录教学实践的数据,并能够提供评价、反思的功能服务。与未来教育空间站建立之前相比较,最直接的变化还在于实习、见习、观摩方式的变化。未来教育空间站将打破空间、时间上的障碍,让师范生的实习、见习、观摩可以实现远程高清互动。师范生还可以进入未来教育空间站开展教育实践类课程,借助教育空间站内的各种实时互动性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体验和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并通过师生网络面对面试讲的方式培养教育技能。

3 教学观摩的平台

未来教育空间站能够实现大量实时、非实时教学活动的音视频直播和点播功能,并提供观摩师生参与指导、讨论、评价的机制。未来教育空间站是教师接受职后继续教育的平台,是参与、观摩、学习其它中小学优秀教师课堂教学的窗口。更重要的是教师还将获得未来教育空间站内产生的优质教育资源及其他成果的服务。

4 网络教学的平台

未来教育空间站将成为教师打破时间、空间的障碍,指导学生实习、见习的平台。未来教育空间站的数字化教学服务功能完善后,能够提供强大的学生个性化学习功能,外围中小学也可以借助未来教育空间站软硬件资源开展网络教学。

5 教育资源的平台

未来教育空间站能够从教学一线获取、再生最有生命力的教育资源,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自动生成强大的教育资源库。未来教育空间站具有良好的在线调查的功能,具备搜集第一手教学资料的能力,支持资源的搜索、点播、评价、分享、排行、分类等功能。

(三)平台技术定位

未来教育空间站是一个肩负着教育创新任务的网络学习空间平台,因此在技术定位上要求未来教育空间站要符合信息技术及教育技术发展趋势,适度超前,实现跨越式发展。云计算和物联网是当今IT领域已经确认的发展大趋势。云计算“按需配置”的特性,以及物联网在师生互动反馈、智能控制等方面的应用,都符合未来教育空间站的技术定位。技术选型应遵循“百家争鸣”“共容互通”的原则,整个未来教育空间站建设不能依赖于一家产品,而应该取各家之长,并有机整合。

四、网络学习空间平台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网络学习空间平台要基于开放式的云计算架构,融合教与学相关信息、资源和服务,为教师、学生、家长和教育管理者提供互动学习网络空间,提升教育科研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实现课堂教学远程辐射,增强名校名师效应,扩大优质资源受众群体,实现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网络学习空间平台要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智能化的绿色学习环境,实时、非实时的跨时空互动交流,直播、自主点播相结合,不仅可以实时聆听名师课程,还可以按照个人兴趣爱好自主选择课程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教师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平台能够观摩优秀同行教师课堂教学,并与其他教师进行区域或跨区域的教学研讨,提升个人专业能力;同时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利于因材施教,开展教学及辅导工作。家长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平台能够全面地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加强家校互动,同时可以与其他家长们交流育儿心得;同时因学生公平享受到优质的师资及学习环境,大大减轻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担忧,进而缓解择校热、农村空心化现象。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平台能够解决区域教育不均衡、优秀教育资源共享难的问题,缩小了学校间差距,促进优秀教师资源科学和合理配置,推动教育体制改革。

未来教育空间站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来实现网络学习空间的功能,其中横向侧重于物理结构,主要从划分空间站主体系列功能实验室和外围系列地面站建设来实现;而纵向侧重于逻辑结构,主要从划分空间站逻辑架构的层次关系来实现。

(一)横向两个系列

1 主体系列

(1)云计算数据中心

云计算数据中心是最关键的基础服务设施,特色是采用云计算技术,建立最新一代的数据中心,为未来教育空间站提供按需分配的、可靠的、容易管理的计算、存储、网络、安全等服务。

(2)用户体验中心

用户体验中心要建设成最吸引人的部分,起到未来教育空间站展示、推广、用户培训的作用,扩大平台的影响,保障平台的普及应用。体验中心可以充分利用电梯、走廊的空间,综合凸现平台内各部分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采用“裸眼3D”演示平台的各项功能内容。实体设计上要引入VI视觉识别的要素,将技术与艺术有机地结合。

(3)管理服务中心

管理服务中心是保障未来教育空间站正常运营的管理机构,综合了控制中心、设备管理、客户服务的职能。管理服务中心的建设重点是对各种设备及应用系统的集中监控、远程控制、移动控制、协同调度、功能互通等。

(4)3D打印教学中心

3D打印技术的崛起引起了社会各行业领域的强烈关注,3D打印技术对教学教育的积极作用也得到了各国教育专家的普遍认可。未来教育空间站探索3D打印技术在教学当中的应用,有助于增强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能力,为互动式课堂教育提供感观空间,为3D打印技术在基础教育方面实践积累宝贵的经验。

(5)网真课堂

网真课堂是未来教育空间站最重要的应用。网真课堂是以实体教室为载体,构建在宽带基础上,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支持多个异地课堂的远程音视频高清实时互动教室,把物理上分割的多个教室,转换成逻辑上、感受上像是真的单一课堂。网真课堂能够开展远程互动教学、观摩,进行远程实习、见习指导,是实现四维八角融合的集中体现。

(6)虚拟课堂

虚拟课堂是以网络空间为主的课堂,构建在互联网基础上,支持大量的桌面用户以及手持终端,支持数据、音视频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下的实时互动,可以用于网上的公开课、在线辅导答疑及网络数据视频会议应用,是开展继续教育的理想平台。

(7)物联网反馈课堂

物联网反馈课堂,这是新型的实体教室,以物联网、无线网络为基础,支持多种形态的互动反馈终端,包括表决器、智能手机、电子书包、平板电脑、上网本、笔记本电脑等,方便学生参与互动;支持主观、客观各种题型,采用先进的实时反馈统计分析理念及方法,帮助老师更有效地进行课堂及课后的互动教学。

(8)网络教育电视台

网络教育电视台是基于视频分享技术并符合web2.0设计理念的集视频点播、直播、广播、视频会议为一体的综合视频技术应用系统。它主要有两大功能:一是演示观摩体验中心在数字空间的延伸和扩展;二是提供未来教育空间站优质教育视频资源服务的平台。

2 外围系列

未来教育空间站外围系列主要是不同类型地面站的建设,主要包括:网真课堂地面站,用于配合主体部分的网真课堂开展网真教学;虚拟课堂地面站,支持会议室、办公桌面、宽带、窄带等多种条件进入虚拟课堂参加教学;互动反馈地面站,配合主体部分的互动反馈课堂开展互动反馈教学;3D教学地面站,配合主体部分的3D实验室开展教学科研;自主学习地面站,配合主体部分的自主学习实验室开展相应学科的自主学习;数字电视地面站,支持电脑、机顶盒、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多种终端接入空间站,实现音视频的泛在学习。

(二)纵向五层

未来教育空间站的纵向建设可以划为五个层次,逻辑架构的层次关系大致如图2所示,从下到上分别为:基础设施层、基础服务层、应用支撑层、应用系统层和门户层。

1 基础设施层

基础设施层包括必要的装修、配电、照明、消防、安全、空调等内容。基础设施层的主要工作是云数据中心的机房工程,体验中心、演播室的装修设计,服务中心及各个功能课室的基础设施,制定各种地面站的装修规范,如配电、照明、天花、地面、墙壁、窗帘等。基础设施层建设要引入基本的视觉识别VI设计,包括logo、基本字体、基本颜色、标牌、展板等VI应用,统一平台视觉感官方面的基本风格。整体风格需要适合教育环境的特色,贵洁而不贵华,整体上简洁、明亮、朴素、文雅,并充满空间科幻感。

2 基础服务层

基础服务层包括网络覆盖(含物联传感网络)、计算、存储、安全等内容。建立云数据中心相关的信息系统,实现多种形式的网络互联,提供多个网络出口,通信容量应满足现有业务和将来需求的增长。云数据中心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充分地应用身份认证、数字签名、防火墙、入侵检测防护、信息过滤、病毒防范等相关安全技术,以保证系统和信息的安全性;具有健壮性、可靠性、可用性,能处理海量数据存取访问,支持数量庞大的并发用户访问,快速响应。未来教育空间站主体实现有线、无线网络全覆盖,关键区域的物联传感网络覆盖。基本的教育终端设备也规划进人这一层。平台所采用的硬件设备应符合相关的业界标准,除了一些需要固定安装的设备之外,尽可能采用便携、移动台车、航空柜之类的形态,便于设备的复用和场地功能的多样化。

3 应用支撑层

应用支撑层将多个应用系统所需要的、共性的功能抽象出来以便于复用,保障整体项目能够支持各应用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实现应用系统的数据集成、应用集成、业务集成。未来教育空间站所采用的软件应符合相关的业界标准,并具有完整的应用系统接口规范,提供与遗留系统、新开发系统的有效集成接口;专门设立“音视频综合应用”的系统,将音视频以及终端信息产品(如电子白板、计算机、平板电脑、互动反馈设备)信号的编码、传输、解码统一设计,实现视频监控、录播等基础应用有机整合,提高相关软硬件的利用率。

4 应用系统层

应用系统层面向网络继续教育、远程实习管理、教学督导、教学评价、监控、资源管理、网络电视台等各种业务应用,每一种业务应用都会在应用系统有其体现。应用层系统的开发越来越趋向于“微应用”,如远程教育与学习,可以分解为远程互动课堂、网上课堂、在线辅导、在线资源管理、学习过程管理等功能服务性的应用,然后通过业务流程管理,整合为完整应用呈现在系统门户中,从而适应业务流程的不断变化和发展,最终演化为SOA架构的应用。这层采用XML、Web Services、EAI、,NET、J2EE等业界主流技术构建应用系统,利用标准的三层或多层架构进行应用系统开发,并预留必需的Web服务接口,以便实现应用集成。应用系统具有先进、稳定的体系结构,支持软件组件复用,支持系统互操作,支持跨平台及分布式应用。

5 门户层

门户层为未来教育空间站的各类用户提供个性化的门户服务,提供方便、灵活、友好的用户操作界面。门户层是用户进入未来教育空间站的人口,用户能够在空间站中得到的服务和数据都在这里呈现。强大的门户系统包括应用系统集成、单点登录、个性化服务、门户内容管理、搜索引擎等功能。门户建设从简单到复杂有很多种方式,可以随着平台的发展阶段选择不同的方式,但要注意用户的使用习惯和用户体验,不断优化而不要出现倒退。

五、网络学习空间平台的建设策略

建设教育信息化的大型项目,必须有策略地推进,才能保障项目的成功。根据未来教育空间站建设过程中经验,可以得到网络学习空间平台项目的推进策略。

(一)以用户为中心,应用建设为导向

未来教育空间站的目标是要进一步提升粤西区域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与应用水平,因此网络学习空间平台的建设首先要确立“以应用拉动建设”的推进策略,以应用建设为主线,重点关注应用价值的体现,同时充分考虑基础设施建设的科学性。规划时应优先安排那些直接给用户提供服务的应用和体现网络学习空间核心价值的应用,并根据“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分期分批逐步建设平台中的各个应用子系统”。在建设网络学习空间平台各应用子系统的时候,优先建设统一的门户系统,同时确保新建各个应用子系统与用户门户的整合。

(二)基础设施建设要先行

未来教育空间站每个应用系统的开发建设都依赖于应用支撑平台与基础软件服务。基础软件服务与应用支撑、运行维护和安全管理是网络学习空间平台体系中最稳定的基础设施部分,技术相对成熟,因此这部分系统的建设应首先统一建设完成,否则上层应用系统建设就会成为“空中楼阁”,或者造成重复建设,浪费投资,并给未来的整合工作造成高额成本和巨大难度。例如项目组开始设计时更多地是从应用的角度去构思平台功能,没有考虑数据中心的建设。但后来发现未来教育空间站所需要的计算、网络、存储、数据、应用、安全、可扩展性、可用性都非常依赖于数据中心,因此将“数据中心”作为一个基础的子项目优先建设。

(三)加强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对于网络学习空间平台建设的成功有重要影响。世界范围的统计数字表明,信息化建设特别是大型项目建设的成功率非常低,失败率高达30%左右。提高项目建设成功率的有效途径是采用科学成熟的项目管理。在未来教育空间站的建设中,引入专业的信息化建设监理服务机构,大大提高建设项目的成功率。

(四)注重用户培训和推广使用

在信息化项目的成功要素中,用户培训和推广使用是不可轻视、忽视的因素。任何信息系统只有得到用户认可并广泛使用才有可能产生效益。此外,领导的认同和重视也是现有体制内搞好信息化建设不可或缺的一环。因此,需要充分重视网络学习空间平台的用户培训和推广使用环节,通过领导推动、资金落实、人员保障等措施推进平台的用户培训和推广使用。

六、结束语

网络学习空间平台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具有相当规模和复杂性的系统工程,它的应用需求种类繁多,调研、建设和开发周期长,资金投入大,受时间、资金、人力资源的限制,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且针对同样的功能需求,会有多种技术实现方案。在网络学习空间平台建设中,力求将需求分析、功能设计、技术产品选型、预算控制、调整优化五个环节形成一个有机的循环,不断迭代求精。特别是可以根据平台项目的发展需要,进一步从优秀合作伙伴之中引入“外脑”,通过与高素质的系统集成商和产品供应商的密切合作,形成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借助合作伙伴在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规划、系统设计、开发建设、安全部署、运行维护及项目管理等过程的经验和方法,获得覆盖整个信息系统建设生命周期的方法论和管理经验的支撑,有效地减小建设大型教育信息化项目的技术风险,提高项目的成功率。

作者:张子石 金义富 吴涛

第3篇:学习新《档案法》规划企业档案未来发展

摘 要:本文将新《档案法》中的精神与内容同企业档案实际工作场景相结合,力求通过对照新《档案法》相关内容对企业档案工作开展相关的基础工作、核心工作、保障工作三个工作层面发展的探究,达到规划企业档案未来发展,对我国企业档案工作未来发展的理论思考和实践工作的预判的目的。

关键词:《档案法》;企业档案

2020年6月20日,经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新《档案法》经由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于2021年1月1日正式施行。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治建设过程中一个新的里程碑,也是1988版《档案法》自施行以来的首次修订,新的《档案法》的修订和完善有利于各级档案部门进一步规范档案工作,更好发挥档案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基础作用,《档案法》的修订必将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档案事业更高质量的发展产生重大而且深远的影响。

作为国有大型企业,认真学习好新修订的《档案法》,做到学懂弄通悟透,是我们做好企业档案工作的基础,也必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内我们做好企业档案工作的行为准则。本文将新《档案法》的精神、内容同企业档案工作实际场景相结合,通过对照新《档案法》相关内容对企业档案工作发展体系的构建以及基础工作、核心工作、保障工作三个层面发展的探究,达到规划企业档案未來发展,对我国企业档案工作未来发展的理论思考和实践工作预判的目的。

一、对于企业档案基础工作层面的思考

1.突出做好企业档案基础工作的定位

企业档案基础工作是巩固和做好企业档案工作的基础,是做好企业档案工作的根基和立命之本。如何做好企业档案基础工作,新《档案法》提出了包括依法建立相关企业档案工作责任制、依法健全企业档案管理制度、加强对档案的开发利用、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档案保护工作、保证档案安全、做好档案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要求。因此,做好企业档案基础工作,应该把握好“新”与“旧”的关系,明确“新”指的是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档案文化需求而改变的档案业务场景;“旧”指的是企业档案基础工作的责任和环节,是长久以来形成的企业档案工作的基础和固有模式。人工智能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代表,其核心要素包括事物规则、数据信息、计算设备与算法。企业档案部门产生庞大数据资源,对于企业发展和社会相关领域的进步是不可缺少的“资源”,因此将企业档案基础层面工作做好,顺应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站位需求,才能确保数据资源的质量和利用效率。

2.强化档案规范和安全思维

企业档案工作的未来发展离不开档案工作精细化流程的规范和各类标准规范的贯彻执行,以及档案意识的坚持和恪守。关于如何做好档案规范和安全思维工作,新《档案法》提出要严格做好档案工作相关责任制度的落实,严格按照归档制度做好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等管理工作,确保档案管理各个环节的规范、达标;对于特定时期,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加了委托协议、服务内容、保密安全规定等方面要求,并对相关联的法律责任要求也做出了规定;对于档案新载体的管理模式以及档案的处境形式等提出了相关要求,这些对于依法健全档案管理制度的新条款规定有利于企业档案工作机构在科学总结、总体立足企业治理和把握档案工作实践的基础上,深刻贯彻、领会新《档案法》中蕴含的规范、防控风险等具有指导意义的观点和思路,推动企业档案工作体系向着更加系统、合规的方向发展。新《档案法》中对于建立安全工作机制、落实问责制度的安全思维体现出档案工作为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而推进的系统性制度安排,在维护企业档案工作安全管理方面发挥作用,有效提升企业档案安全能力,防止突发风险,更加有力地推进企业档案基础工作的发展。

3.加大对专业和业务思维的强化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攻坚的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压缩管理层级,施行扁平化管理工作的要求,档案部门面临着被“合并化”和“边缘化”的可能,如何保持独立和避免“被合并”“被边缘”已经成为企业档案机构需要思考的课题。首先,要在基础工作层面中更多融入档案“专业思维”,强化档案专业自信,否则企业档案工作就可能成为无源之水或者无本之木。档案专业自信的培养需要在开展基础工作中做到学思践行,知行合一,用专业档案理论指导实际工作。这体现在档案基础工作各个环节所展现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其次,档案基础工作既包括专业理论,又要结合专业实践与方法,进而形成“档案专业素养”,最终养出“档案专业自信”。因此,强化档案专业自信,应该秉持专业自觉才能够更好地为企业档案工作“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指明方向。

二、对于企业档案核心工作层面的思考

1. 实现“档案信息化的再出发”

第一,要有“再”的数据思维。新《档案法》增加了“档案信息化建设”专章,在推动信息化建设,开辟档案管理现代化新的发展途径方面提出“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的新主张。新《档案法》将档案信息化纳入各级档案部门信息化发展规划的要求,为各级档案部门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做好档案信息化时代的电子档案保护、利用等方面做了明确的规范。比如,如何巩固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成果,做好档案数字资源的安全保存及有效利用,关于电子档案来源可靠、程序规范、要素合规的规定,尤其是电子档案可作凭证使用,其与传统载体档案具有同等效力等等,为企业做好档案信息化工作提供了明确的规范和具体的做法,必将对各级档案部门更好开展档案信息化工作指明方向、拓展思路。在实际工作中怎样利用数据技术对完成的数字化的电子档案内容进行分析、整合,是企业档案部门要考虑的问题,这一点也是档案学界普遍关注的热点。要实现档案从数字化到数据化的转型,就要实现档案数据组织粒度细化,从面向目录信息管理档案的粗粒度管理,到面向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档案页面的中粒度管理,到面向字符管理档案内容信息的细粒度管理,不应只重视存储或存档的文档或记录的数量,而应该关注怎样实现数据资源的识别、抽取、使用与分析。笔者认为企业档案部门通过强化“数据”思维在未来OCR技术智能发展的情况下,可以达到促进企业档案机构档案信息化从数据化向智慧化方向发展的目的。

第二,要有“全”的延展思维。档案信息化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笔者认为企业档案信息化工作可以从三个方向延展:(1)全面统筹,确定文件归档制度。关于文件的归档不管是纸质文件还是电子文件,确定好“谁形成”“谁归档”“归哪些”“怎么归”“归时限”“怎么用”等问题,就可以实现各类档案信息数据的有效归档管理。(2)全面协同,保证归档效果。建立企业档案管理网格化系统,实现企业档案管理的各个环节各个部门协同努力,全面推進信息化,实现信息化协同。(3)全面自检,查漏补缺,弥补短板。根据年度档案归档情况,结合档案利用情况分析档案信息化工作中的短板和漏项,查漏补缺,补齐短板,实现档案信息化水平和质量的双提升。

第三,要有“真”的用户思维。档案的资政功能进一步明确,新《档案法》在旧法“各级各类档案馆应当配备研究人员,加强对档案的研究整理,有计划地组织编辑出版档案材料,在不同范围内发行”的基础上对于档案工作研究人员研究整理档案,档案开发利用的内容、范围及方式等做出了明确规定。强调公民对于依法利用档案的权利,档案开放和提供利用的要求,需要公布的档案目录、需要完善的利用规则以及如何创新档案利用服务的形式,档案开发相互协作、利用现代化的档案载体档案信息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等等方面。作为企业档案部门应该明确档案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高效利用,在实际工作中加大对档案信息的研究整理,将档案工作的重心适当向档案信息整理研究方面倾斜,注重对档案信息的编研和整理;档案信息化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实现档案开发利用,让有限的档案资源充分发挥作用,实现档案开发利用效益的最大化。之前企业档案信息化工作更多地集中于档案实体的“收、管、存”,档案信息资源“用”的少,很少“用”,基于档案信息资源的“用”,就是要在找到所需档案信息资源并利用的同时,找寻到档案信息资源之间的同与异,找到其发展的联系,从而增强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档案信息利用的最大化,从而挖掘出细粒度、可供利用与计算分析的关联档案数据,实现档案信息的“真利用”“真有用”“用得好”。

2. 实现档案文化的“再布局”

档案全面记录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与每一个社会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示“档案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经验得以总结,规律得以认识,历史得以延续,各项工作得以发展,都离不开档案”。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体现了档案作为历史载体承担起的文化作用和凭证作用。新《档案法》对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新法第三十四条明确要求:国家鼓励档案馆开发利用馆藏档案,通过开展专题展览、公益讲座、媒体宣传等活动,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体现了国家对于档案社会教育功能的重视,贯彻新《档案法》的相关规定就要求各级档案部门要更好利用档案、开发档案,充分发挥社会教育功能,传承红色基因,增加文化自信。作为国有企业,我们应自觉增强工作政治性,提升工作标准,提高政治站位,自觉按照档案法要求狠抓落实,同时要积极利用企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优秀档案资源转化为根基开展文化记忆工程,挖掘企业改革发展典型案例、劳模事迹、优秀创新成果、攻坚克难重点工程等。一方面展现企业文化遗存,实现以文化作为精神核心,以文化建企,文化兴企、文化强企;另一方面将“档案”作为积淀企业文化记忆的根基。文化记忆工程衍生出的企业历史画面、情节,为利用者展现企业的过去、现在,同时也无声地传达了当下或未来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从而实现最大作用发挥档案原始记录作用。

新《档案法》第三十三条第二款指出:档案馆应当配备研究人员,加强对档案的研究整理,有计划地组织编辑出版档案材料,在不同范围内发行。国有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主力军,拥有丰厚的档案信息资源,各级企业档案部门应积极探索企业档案品牌建设、创作档案文化精品,重点关注企业发展中的重大事件、重大纪念日、重大活动等主题性项目、珍贵档案文献、专题档案数据库等。

三、对于企业档案工作保障层面的思考

档案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历史记录,每一个公民,无论是国家层面的领导者、管理者、决策者,还是社会层面的普通劳动者;每一个组织,无论是社会团体还是国家机构,都与档案密切联系,都应当是档案资源的形成者、档案资源的保护者和档案资源的利用者,档案工作的有序开展需要全社会每一个细胞的共同参与。新《档案法》增加档案宣传教育、全社会档案意识的内容,进一步明确了档案宣传、管理、利用、保护等各个环节中各类义务主体的责任和义务,必将对于全社会全民族档案意识的提升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作为企业档案部门应该深刻领会立法原意,做好档案知识、法规的普及工作,讲好档案法,宣传好档案文化,准确把握档案法修订的精神实质,做好企业档案工作保障层的构建,因为保障层的缺位或失误可能影响工作体系的效率或效果。合理协调有序的保障层的建立,可以有效促进基础工作层面和核心工作层面实施、推动、保障等问题; 将保障工作层面划分为组织性、管理性和制度性三个保障机制,关注的是企业档案工作所依赖的环境、氛围的营造,是确保企业档案工作完整体系有效开展的支撑。

坚持档案工作政治定位,实现组织性保障机制。档案工作人员应该牢记“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神圣职责,这体现了新时代档案工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属性。因此,实现组织性保障机制要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要坚持档案工作的政治定位,新《档案法》第三条旗帜鲜明把坚持党对档案工作的领导写入法律,从根本上回答了档案“为谁而管、为谁所用”的问题,充分发挥党管档案工作的体制优势。为我们做好保障层面的工作提供了坚定的政治要求。

第二,要做好内部总体部署,建立与企业实际工作相适应、能够更好促进档案事业发展的保障制度,将企业档案信息化工作纳入企业信息化工作规划,纳入企业长期发展规划,将企业档案文化建设融入企业文件建设环节,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支撑。

第三,构建工程思维,实现管理性保障机制。工程思维是以价值目标为导向和以价值目的为灵魂的一种实践性思维,重点关注的是“建构”问题,其最重要特征是整体性、复杂性、动态性和组织性。过去,企业档案部门多运用科学思维,对应成果性目标,伴随档案信息化和档案文化建设的深入,档案数字化工程、数字档案馆项目工程、档案记忆工程和档案文化阵地工程等更多地涉及如何“建构”问题,因此必须强化工程思维。

第四,突出整合思维,实现制度性保障。用整合思维实现制度性保障,侧重于问题导向、综合协同、众中集优的内涵,主要来自档案部门内部制度控制的保障、行业标准规范控制的保障以及政策法规控制的保障三者的合力。因此,企业档案部门应做好内部制度体系的设计与构建,注重各参与部门之间的协同与配合,加强内部制度体系的监测和完善,从而达到通过内部制度来规范和约束企业档案工作相关活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金 波,添志鹏.档案数据内涵与特征探析[J].档案学通讯,2020

[2]杨来青.再信息化:档案馆发展战略的思考[J].浙江档案,2019

[3]顾基发,唐锡晋,朱正祥.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综述[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7

(作者单位: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济宁二号煤矿)

作者:庄辉

第4篇: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科导论学习规划范文

国际经济与贸易学习规划(学科导论作业)

一、 学习目的

1、 为什么要报考国际经济与贸易

选择大学对我来说是人生中的第一次重要抉择。大学的好坏、专业的市场、自己对大学以及专业的满意度等,决定了我能否充实得过完大学本科四年的生活。起初,我因为自身原因,报考了南昌大学这个211学校,第一志愿是临床医学,但是事与愿违,由于临床医学太过热门,本来有把握以后从事医学生涯的我被调剂到了第二个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商务英语)。幸运的是,在选择专业时,我就做出了临床落选的准备,于是我按照自己对专业的喜爱程度以及以后的市场需求,将自己比较喜欢并且比较有市场的国贸放在了备选的行列,于是,在漫长的暑假中的期待中,我来到了南昌大学经管学院,成为了国际经济与贸易班的一员。现在,我正在努力适应大学生活,学习大学的科目任务,并且按照自己的兴趣报了一些社团,努力做事。总体来说,国际经济与贸易虽然不是我最喜欢的专业,但是的的确确是我比较能把握并且对未来有比较大的希望的专业,当然,身为一个理科生,最近学的政治经济学对我来说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课程。

2、 本专业学习的意义和背景

几个月的短暂学习并不能让我对国贸这个专业充分了解,我查阅了网上的相关资料,一下是专业资料对国际经济与贸易该学科的解读:

国际经济与贸易是包括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国际技术转移的重要国际经济活动。也是旨在培养具有从事国际贸易及其他国际化经营与管理活动和相关政策研究所需技能的人才的一门重要学科。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世界市场的日益完善,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地位日趋凸显。而其发展前程,无疑也是相当广阔的。一.从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历史看,其强盛趋势具有必然性。 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经历了资本主义时期之前,资本主义时期,以及“二战”以来三个发展时期。在资本主义时期之前,伴随这货币媒介和商品货关系的发展,国际贸易从物物交换向以交换为目的,有货币媒介的商品生产和流通转变,国际贸易逐渐扩大发展。而今,政治经济全球化已成必然趋势,可见,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既是必然的,又是必要的。它不是时代的偶然产物,而是经历了长久的历史发展考验,一步步适应时代发展,适应市场经济和全球化发展的一大洪流。二.从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现状看,其发展具有强大生命力。 现代国际经济与贸易正进入21世纪的历史转换期,呈现出新的发展特点和演变趋势。而今,全球贸易和金融投资迅速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经济相互依存,多边贸易体制不断取得心得发展,推动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并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趋势。三.从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机制看,其发展动力十足。概括说来,国际贸易促进一国经济发展,是通过下述这些机制的作用而实现的。开展国际贸易,必然使市场竞争机制充分发挥作用,从而刺激企业素质的提高,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开展国际贸易,必然带来市场的扩大。国内外市场的不断开拓,无疑会有力地带动经济增长。开展国际贸易,必然会激发企业的创新机制,推动技术进步,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开展国际贸易能加速资金积累,促进经济增长。开展国际贸易,有利于促进一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开展国际贸易,必然带来人员的交流、文化的传播和思想的交换,从而对一国的政治、文化和社会进步产生积极影响,从而反过来促进经济发展。四.从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条件看,其发展是有较大保障的。

总结:对我来说,与外国发展贸易关系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只有打开国门,吸取外界技术资源,到海外寻找资源,将中国特色输向各国,才能够真正发展自己的经济、文化,强大国家综合实力。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正是从事这项崇高任务的职业,不仅仅是个人对资源的需要,更是社会国家对资源的需要,造就了这一专业,我觉得国际经济与贸易这个专业的市场十分强大。虽然,从客观上看,近年来各大学都开设了有关经济金融的专业,经济类毕业生暴增,对我们就业造成了一定的压力,但是我认为,对一个专业,在同样的背景下,资源掌握量完全取决的每个人对专业的态度、对专业知识的渴求程度以及个人对自己人生、职业的重视程度,所以,对一个认真学习知识的人来说,许多困难将不再是困难了。

二、 学习内容

1、 课程学习(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160个学分怎么完成、

在大一起初的这几个月中,我上了政治经济学、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形势与政策、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英语语法等相关课程。具体来说,因为我是在国贸三班,也就是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分流专业——商务英语,因此,我需要上更多的有关英语的课程,侧重点也与真的的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同学有些许的不同。 目前,我的基础课与许多大一的同学一样,有高等数学、大学英语等,我觉得基础课是为我们的专业打基础的课程,也许在以后的专业学习中,我们并不会用到我们学习的全部内容,但是上层建筑需要好的地基,我们需要这些基础知识来武装我们自己。 关于专业课,我觉得政治经济学是很重要的一门课程,尽管很难理解,但我还是要认真学习,其实作为商务英语专业,我会把重点放在英语上,争取这个学期达到英语六级水平,能够参加考试。

由于现在还没有选修课,所以我并不是很了解,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再探讨这个问题。我觉得选修课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的需要,其他的就了解的不太多了。

2、 重点学习(外语、外贸等) 作为国贸的学生,学好英语什么重要,因为这是我们以后参与外贸项目的工具,没有优秀的外语技能,很难很好的发展和把握机会。

3、 能力学习(科研能力、学习 能力等)

关于科研成果,我在开学的时候听过白彩全学长关于挑战杯的介绍,当时觉得自己也要参与一些项目的研究,也要研究出一些举世瞩目的项目。但是,在后来的参与中,我发现大一的自己并是不十分适合参与科研项目。因为科研项目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作为大一的我并不能掌握,其次,科研项目需要很长时间的准备、调研,现在的我并没有这么多的时间也没有足够的耐心。大一的我不具备研究项目的条件和能力,因此,很遗憾,我在大一的时候并不准备参加有关科研项目,至于以后,我想,还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看。关于学习能力,我上大学的最大感悟就是大学的学习模式与高中时完全不一样的,高中学习的范围很小、很狭隘,大学更加开放自由,我有很多空闲时间,也有更多的知识技能要学,也需要自己把握自己,控制自己,这是个很大的挑战,但是我愿意接受。的确,大学培养的是自主学习的人才,在大学这个看似轻松实则竞争激烈的小社会,我有信心把握自己,让自己不虚度这四年的时光。

三、 学习方法

1、 课堂学习及课前、课后学习

当我发现大学学习生活与高中生活有极大的不同的时候,我的确有些迷茫。我很努力的在调整自己的学习习惯、学习模式,甚至我现在依旧在尝试适合自己、适合大学的学习模式,这很难,很费时间,但是我觉得是值得的。现在,我很抱歉的说我并没有把很大的精力放在学习上,就像今天,我还是在临时赶作业,我知道这很不好。但是,在上课时,我努力让自己在上课时间全神贯注,不看手机不走神,我正在努力做,尽管做的不是很好。至于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学习,我觉得自己现在做的并不是很好,但是我在做,这很重要,态度比什么都重要,老师你觉得呢? 大学很轻松,也不轻松,大学的意思在于个人,我希望我的大学是有意义的。

2、 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

理论学习:对大一的我来说,理论学习很重要,是基础,我需要理论去指导自己以后的工作。

实践学习:现在我并没有很多实践学习的机会,或者唯一有的实践的机会也并没有多少含金量,我想,我现在需要学的还是理论学习。

四、 职业生涯规划、考研、就业、出国深造 以下是我的职业规划:很多同学准备在本科学习后考研,希望进一步的深造。我的观点则是,作为经济类的毕业生,我们需要的不是更高的文凭,而是足够的、有含金量的经验。文凭可以在以后的职业中进一步学习,但是机会错过了就是错过了。所以,我准备在结束四年的大学学习后,就进行职业训练,真正投身于有关国贸的工作领域去。对于喜爱学习的人,任何地方都是课堂。

第5篇:经济建设规划院经济规划处处长竞聘演讲稿

今天我在这里竞聘经济规划处的处长。首先要感谢各位同事和院领导对我的信任,感谢我们规划所的全体同仁对我的支持,让我有机会站在这里向大家汇报我们在过年的两年中的工作情况和对未来两年的设想。其次我要表达一个意思,支持和理解院领导关于处室负责人竟聘上岗的改革措施,因为这一举措能够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发现人才,鼓励人成才,正是因为支持和拥挤这一改革措施,我才站到了这个讲台上。今年是第一年,作为规划院的老同志,我应该带个头,希望下一次有更多的人站出来,那个时候我便能跟大多数人一样坐在下面来当裁判了。下面我先汇报一下过去两年的工作情况。

首先,实现了业务的快速增长。

20xx年虽然只增长了xx%左右,但我们都很努力,因为,这一年,xx总调到院里任全职副总,对处里的影响是很大的,高级职称人员一下子下降了一半,到年底才破格恢复到两人。今年的业务增长更快,达到了50%左右,可以说是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第二,业务结构进一步优化,主导产业得到加强。

在工程咨询和城市规划业务额稳步上升的同时,经济规划的比例大幅增长,从20xx年的不到zz%上升到去年的xx%,今年达到xx%,两年翻了两番。业务领域的演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规划院的发展趋势。

经济规划类项目的影响也在逐年增大。从规划对象看,以前不少是小镇的规划,现在有很多是区域性的和地市级的;从合同额看,20xx年时经济规划的平均单项收费为xx万元,今年上升到xx万元,增加了xx%。可以看出,正在走向“有影响、有地位”,正在接近“谋划全省”。

第三、职工队伍建设得到加强,人员结构不断优化。

1、总量扩张。人员从20xx年的xx位发展到今年的xx位。

2、结构优化。专业结构上增加了经济类的人员,学历结构上,平均学历有所上升,高级职称人员从1人增加到3人。

3、学习气氛浓郁。鼓励岗位学习,三人次通过学习在学历上比以前上了一个台阶,有二位正在进行研究生课程学习。

以上取得的成绩首先要归功于处里年轻的处员们,在这里要向他们表示感谢,特别要感谢周世锋同志,他不仅承担了大量的管理工作,也具体承担了大量的项目工作,没有他的配合和帮助,我们处的工作是不可想象的。也要感谢其他处室的大力配合和支持,包括办公室、综合处、开发处和各业务处室,我们与一处、二处、研究所都有很好的项目合作。也要感谢院领导,特别要感谢傅总,他任规划处长多年,给我们创造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即使是在离开规划处以后,还是在各个方面给我们以帮助,我想我们的处员们都是能感受到的。

第四、存在问题。

1、城市规划业务没有大的起色。(跨行业经营,受行业歧视;机制不够灵活;努力不够)

2、内部管理和对同事的关心上做得很不够。

这是对前两年处室工作的简单回顾。

今后两年工作的设想:总体上可以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来概括,就是以发展为中心,以事业和效益为基本点。

首先,是以院的定位为指导,实行一体两翼发展,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为主体,以城市规划和工程咨询为两翼,做大、做强、做优主体,丰满两翼。

1、经济规划:要做出几个在省内有影响的精品。国家正在进行规划体制改革,十一五规划改革的一个方向就是在原有规划的基础上增加空间规划的内容,我们处可以在这方面有所作为。

2、城市规划:能够在省内做出规划的特色,扩大影响,新开辟一到二个根据地。

3、工程咨询:巩固阵地、提高质量。

第二是实现业务量的稳步增长。由于国家宏观政策的作用,用地紧张、园区控制,业务上会有一些影响,我们要克服困难,积极寻找新的增长点,实现业务的稳步增长。可能的方向是经济规划与城市规划的结合点,一是区域规划,二是城市的战略规划。

第三是加强队伍建设。适应业务发展的要求,继续引进高素质人才。特别是区域规划和经济规划方面的人才,并考虑人才的适应性。进一步发挥现有人员的作用,使每个人都能得到最大发挥,实现自我价值。根据我们处现有人员的特点,不主张每个人都能独立做好一个项目,而是强调专业化分工,培养团队精神,让每个人都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这样,形成一个项目组,便能做出好项目来。

第四是加强内部管理。随着处室规模的扩大,内部管理的任务会越来越重,越来越复杂。在院的制度框架内,考虑出台一些配套政策,强化激励机制,使每个人都有压力和动力,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让每个人在手头有项目时千方百计地把项目做好,在手头暂时没有项目时,千方百计地找项目,千方百计地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最后,我再讲一句在这里应该讲的话:我如果继续被聘任为处长,我将很高兴地在处长的岗位上加倍努力,继续为大家做好服务工作,如果竞聘未能成功,我同样会很高兴,因为这样我就可以沉下心来,有更多的时间认认真真地做几个项目。

第6篇:经济建设规划院经济规划处处长竞聘演讲稿

聘经济建设规划院经济规划处处长演讲稿

今天我在这里竞聘经济规划处的处长。

首先要感谢各位同事和院领导对我的信任,感谢我们规划所的全体同仁对我的支持,让我有机会站在这里向大家汇报我们在过年的两年中的工作情况和对未来两年的设想。

其次我要表达一个意思,支持和理解院领导

关于处室负责人竟聘上岗的改革措施,因为这一举措能够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发现人才,鼓励人成才,正是因为支持和拥挤这一改革措施,我才站到了这个讲台上。今年是第一年,作为规划院的老同志,我应该带个头,希望下一次有更多的人站出来,那个时候我便能跟大多数人一样坐在下面来当裁判了。

下面我先汇报一下过去两年的工作情况。

首先,实现了业务的快速增长。

2002年虽然只增长了20左右,但我们都很努力,因为,这一年,傅总调到院里任全职副总,对处里的影响是很大的,高级职称人员一下子下降了一半,到年底才破格恢复到两人。今年的业务增长更快,达到了50左右,可以说是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第二,业务结构进一步优化,主导产业得到加强。

在工程咨询和城市规划业务额稳步上升的同时,经济规划的比例大幅增长,从2001年的不到10上升到去年的20,今年达到39,两年翻了两番。业务领域的演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规划院的发展趋势。

经济规划类项目的影响也在逐年增大。从规划对象看,以前不少是小镇的规划,现在有很多是区域性的和地市级的;从合同额看,2001年时经济规划的平均单项收费为6万元,今年上升到18万元,增加了200。可以看出,正在走向“有影响、有地位”,正在接近“谋划全省”。

三、职工队伍建设得到加强,人员结构不断优化

总量扩张―――人员从2001年的11位发展到今年的14位。

结构优化―――专业结构上增加了经济类的人员,学历结构上,平均学历有所上升,高级职称人员从1人增加到3人。

学习气氛浓郁―――鼓励岗位学习,三人次通过学习在学历上比以前上了一个台阶,有二位正在进行研究生课程学习。

以上取得的成绩首先要归功于处里年轻的处员们,在这里要向他们表示感谢,特别要感谢周世锋同志,他不仅承担了大量的管理工作,也具体承担了大量的项目工作,没有他的配合和帮助,我们处的工作是不可想象的。也要感谢其他处室的大力配合和支持,包括办公室、综合处、开发处和各业务处室,我们与一处、二处、研究所都有很好的项目合作。也要感谢院领导,特别要感谢傅总,他任规划处长多年,给我们创造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即使是在离开规划处以后,还是在各个方面给我们以帮助,我想我们的处员们都是能感受到的。

四、存在问题

城市规划业务没有大的起色(跨行业经营,受行业歧视;机制不够灵活;努力不够)

内部管理和对同事的关心上做得很不够。

这是对前两年处室工作的简单回顾,下面谈一下今后两年工作的设想。总体上可以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来概括,就是以发展为中心,以事业和效益为基本点。

首先,是以院的定位为指导,实行一体两翼发展,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为主体,以城市规划和工程咨询为两翼,做大、做强、做优主体,丰满两翼。

经济规划:要做出几个在省内有影响的精品。国家正在进行规划体制改革,十一五规划改革的一个方向就是在原有规划的基础上增加空间规划的内容,我们处可以在这方面有所作为。

城市规划:能够在省内做出规划的特色,扩大影响,新开辟一到二个根据地。

工程咨询:巩固阵地、提高质量。

第二是实现业务量的稳步增长。

由于国家宏观政策的作用,用地紧张、园区控制,业务上会有一些影响,我们要克服困难,积极寻找新的增长点,实现业务的稳步增长。

可能的方向是经济规划与城市规划的结合点,一是区域规划,二是城市的战略规划。

第三是加强队伍建设。

适应业务发展的要求,继续引进高素质人才。特别是区域规划和经济规划方面的人才,并考虑人才的适应性。

进一步发挥现有人员的作用,使每个人都能得到最大发挥,实现自我价值。

根据我们处现有人员的特点,不主张每个人都能独立做好一个项目,而是强调专业化分工,培养团队精神,让每个人都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这样,形成一个项目组,便能做出好项目来。

第四是加强内部管理。

随着处室规模的扩大,内部管理的任务会越来越重,越来越复杂。在院的制度框架内,考虑出台一些配套政策,强化激励机制,使每个人都有压力和动力,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让每个人在手头有项目时千方百计地把项目

第7篇:产业规划框架

产业发展规划

一、产业发展的意义

(一)

国家战略层面

(二)

宏观 政策

(三)

行业 发展 前景

(四)

企业自身发展需要

行业宏观政策环境、行业发展前景、公司目前业务发展现状

二、产业现状分析

(一)产业发展基础

1 1 、经济指标

2 2 、技术与产品基础

3 3 、市场 资源 基础

4 4 、组织基础

5 5 、人才基础

(二)产业发展优势

(三)存在的不足

三、行业分析

(一)

产业总体 概况

1、产业发展现状

2、市场容量与预测

3、市场竞争分析

(二)

市场 概况

1、产业发展现状

2、市场容量与预测

3、市场竞争分析

(三)

核心部组件 市场

1、产业发展现状

2、市场容量与预测

3、市场竞争分析

四、发展规划

(一)产业定位

(二)发展思路

(三)发展目标

1 1 、总体目标

2 2 、具体目标

(1)经济目标 (2)产品目标 (3)技术目标 (4)市场目标 (四)发展步骤

五、重点业务规划

六、能力建设规划

( 一 )

人员投入

( 二 )

场地

( 三 )

软硬件设备

( 四 )

其他投资 (收并购)

第8篇:乡镇产业规划

XX 镇现辖 XX 个行政村,全镇域总人口 XXXX 人,实现乡镇总产值 XXX 亿元,公共财政收入 XXX 万元,主导产业为扣件铸造、建筑仪器。

一、XX 镇产业现状 XX 镇自古以商贸为重,镇域园地极多,基本农田很少。现有经济果木种植业大多采取直栽模式,果木下方土壤裸露,生态群落单一化,生态系统脆弱。劳动力集中于第二产业,一产从业人员少,知识结构不完善,出现人少地多,地多产少现象。现有果木经济林主要以枣树为主,套种作物局限在传统的豆类、小麦、玉米等。枣树花果期集中于全年的5-10 月,有效利用期较短且成熟期受阴雨天气影响大,需考虑引种其他类型经济作物补充景观资源和季节短板。农副产品生产特色鲜明,已形成以大牲畜为主的养殖副业,存栏量达到万余头。

XX 镇第二产业主要以劳动密集型工业企业为主,从业人员多、企业数量多、规模大,经济贡献突出,劳动力能够充分就业,但耗能高,效率不高,且多分散于镇区以外。XX 镇现有重点大型企业主要以扣件铸造和建筑仪器为主,分布区域广,生产产品单一,门槛低,竞争激烈。

XX 镇第三产业主要以商贸服务、交运物流为主,经济产出相对可观但层次低端,尚处于行业发展初期。

二、XX 镇产业分区

结合镇域产业现状布局,一产方面,规划镇域东部及东北部为果粮传统间作片区,延续 XX 镇传统红枣种植。镇域中部为大地景观实验片区,在镇区东西两翼试点大地景观,实现农业景观多元化。镇域南部为果粮多元间作片区,积极推广立体套种种类多样化。镇域西北部为特色牲畜养殖片区。二产方面,在镇域西部打造建仪铸造、特色食品聚集区,与郭庄工业区协同谋划,集聚发展。镇域南部打造互动体验、纪念品制造聚集区,积极转型现有低端工业业态。三产方面,镇域中部以镇区为核心形成镇域服务产业中心,完善镇区配套设施。镇域中以各个生态聚落为单位形成镇域服务节点,改善村庄生态环境。

三、XX 镇产业展望 (一)优化一产,保特争优。以生态多元目标优化 XX镇第一产业,解决生态群落单一,劳动力水平有限,平面利用相对传统等问题,逐步推广经济植物篱,试点大地景观,利用“金丝小枣原产地保护区域”、“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金字招牌的同时,实现农业景观多元化,集中建设牲畜养殖基地,提高生产效率。

(二)转型二产,保强上新。以绿色环保要求转型 XX镇第二产业,解决行业类别单一、耗能高,生产方式粗放等问题,响应国家环保治理要求,升级保留现有重点企业,转型迁移现有非重点企业,使产业向园区集中,向绿色环保发

展。围绕一产三产大力引进相关配套产业,以加工业为主,使 XX 镇产业链延长,形成有机整体。

(三)做强三产,保质增容。以“都市游憩带”视角强化 XX 镇第三产业,在都市游憩带空间特征中定位 XX 镇坐标,借助区位优势、政策红利,挖掘 XX 镇特色,积极提升现有休闲娱乐、田林风光和观光体验产品向中高端发展;丰富旅游产品,让游客停留时间延长。打造新的特色旅游产品,摆脱“水果批发”式的单一购物消费;提供特色或特定时间的度假住宿产品,满足小众游客需求;增辟观光道路,以自驾游出行为主,服务中高端人群。

第9篇:湖北汽车产业规划

湖北省汽车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武汉、十堰领军汽车产业带

汽车产业一直是湖北省经济产业发展的领军行业,十二五期间湖北省就汽车产业的发展做出了明确规划,以十堰、武汉为代表的相关各市也根据自身汽车产业的发展情况制订了“十二五”期间汽车产业的发展目标。

就湖北全省而言十二五期间,将建成中西部最大汽车产业基地,2012年汽车工业产值突破2000亿元,根据湖北“十二五”规划,湖北将投资101个重大项目,投资金额达到1205亿元,依托武汉—随州—襄樊—十堰汽车产业带,以整车生产为龙头,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核心,建设城市圈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着力完善汽车自主研发体系,重点发展发动机、变速箱、机电一体化等关键零部件,形成中西部最大汽车产业基地。预计,到2012年湖北省整车生产能力将达到130万辆以上,其中新能源比例达到10%左右,主要汽车零部件配套能力100万辆以上,汽车产业主营业务收入2000亿元以上。根据武汉市“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武汉市汽车工业将形成180万至200万 辆整车生产能力。其中节能和新能源汽车产能达20万辆,特种车、专用车和客车等商用车生产能力超过8万辆。未来5年,武汉市汽车工业总产值将突破三千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的20%。此外,该市还将扩大新能源汽车的使用范围和比例,并制定相关优惠政 策鼓励市民个人购买新能源汽车。

据了解,2010年“武汉造”汽车已突破66万辆,汽车产业成为武汉有史以来首个千亿产业。

据了解,“十二五”期间十堰市规划的汽车产业重点项目包括:1.东风公司“863”计划。到2015年,东风商用车公司总投资100亿元,实现整车产品的升级和能力提升,突出抓好核心总成的研发与生产。形成中重型商用车20万辆、发动机20万台、变速箱20万台的生产能力;2. 东风实业公司的汽车及零部件项目。规划投资20亿元,重点发展微型车、经济型商用车、专用车和客车,形成专用车3.5万辆、农用车5万辆、客车1.5万辆、微型车50万辆的生产能力,力争新建微型轿车生产基地,产销量达到5万辆。3. 地方整车、专用车和零部件项目。地方汽车及零部件工业要坚持依托东风,力争到2015年地方整车(除东风品牌以外)达到35万辆。

汽车产业是十堰市“十二五”发展的重点产业,“十二五”期间十堰市将着力实施“百万量级汽车城”建设目标。通过培植10大整车企业、10大专用车企业、100家过亿元汽车关键零部件企业,力争到2015年全市汽车产销量突破100万辆,汽车工业产值达到1800亿元,把十堰市建设成为中国最大的商用车和关键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在东风“十二五”规划中,为了实现500万辆的产销目标,东风提出了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自主发展步伐的两项重点任务,以及包括自主品牌、合资事业、国外事业、新能源汽车、汽车关键总成、自主创新能力、人才队伍在内的七大重点战略领域。依靠湖北省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东风汽车公司十二五目标将更有保障。

上一篇:中国城市名称别称下一篇:全民共同富裕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