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综生物测试

2022-07-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理综生物测试

2019年高考全国I卷理综生物试题的情境分析及教学建议

摘 要:试题的情境应真实新颖、指向明确和素材广泛,有多重价值。对2019年高考全国I卷理综生物试题的情境进行分类,分为变化型情境、实验型情境、材料型情境和信息类情境4种类型,并对情境教学提出了3个建议:加强对生物学科的理解,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努力创设真实新颖、富含价值的情境,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收集科学文献和生本素材,提高命题质量。

关键词:2019年高考全国I卷;情境;建议

1.试题的情境特点与价值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2017年版课标”)对高考命题情境要求是:“根据考生的生活经验和理解程度选择有关的知识内容设计情境,尽量做到情境真实、科学、适切;情境要新颖,有相当的信息量和一定的复杂性,注意考查知识点与核心素养的对应,将考查的知识点置于情境之中”。1因此,2017年版课标要求试题的命制情境材料和来源要真实新颖、富含价值。

高质量试题的情境是现实问题的再现,是命题者应用文字图表把生产生活中的素材,以简洁的方式设置问题、呈现信息。其特点是:①情境真实存在。情境是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情境设定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②情境指向明确。情境尽可能清晰、直接,确保题目的公平性、科学性和规范性。③情境素材广泛。情境以文字形式、数据表格、图形曲线或模型定义等,考查学生的信息获取和迁移能力,测量出学生的4个核心素养水平。因此,试题的情境对试题命制与学科教学具有导向引领作用,引领学业水平测试试题的命制或提高测试质量和教学效果;有力保证试题的科学性,确保试题的命制科学准确;规范标准命制原创试题,维护考试的公平公正;全面考查学生的学科素养,促进核心素养的养成;体现了学科与生产、生活和社会之间的关系,真实反映了学科的特点与独特价值。2

2.全国I卷理综生物试题的情境分析

例1(2019课标全国Ⅰ·3)将一株质量为20g的黄瓜幼苗栽种在光照等适宜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植达到4g,其增加的质量来自于(A)

A.水、矿质元素和空气B.光、矿质元素和水

C.水、矿质元素和土壤D.光、矿质元素和空气

[分析]实验型情境,生物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科学的学科。本题的情景来自荷兰科学家海尔蒙特种植柳树的称重实验:把一棵重2.5kg的柳树苗栽种到一个木桶里,木桶里盛有事先称过重量的土壤。以后,他每天只用纯净的雨水浇灌树苗。为防止灰尘落入,他还专门制作了桶盖。5年以后,柳树增重80kg,而土壤却只减少了100g,海尔蒙特为此提出了建造植物体的原料是水分这一观点。

例2(2019课标全国Ⅰ·29节选)将生长在水分正常土壤中的某植物通过减少浇水进行干旱处理,该植物根细胞中溶质浓度增大,叶片中的脱落酸(ABA)含量增高,叶片气孔开度减小,回答下列问题。

(3)有研究表明:干旱条件下气孔开度减小不是由缺水直接引起的,而是由ABA引起的。

请以该种植物的ABA缺失突变体(不能合成ABA)植株为材料,设计实验来验证这一结论。要求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

[分析]信息类情景,这类试题提供新的信息,学生根据这些信息进行推理判断,以考查学生理解信息,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应用的能力。本小题的关键情境是题中给的信息:干早条件下气孔开度减小不是由缺水直接引起的,而是由ABA引起的。根据单一变量原则,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有:水和ABA,分为两部分实验:①证明干早条件下植物气孔开度变化不是缺水引起的:②证明干早条件下植物气孔开度戒小是ABA引起的。

实①:取ABA缺失突变体植株在正常条件下测定气孔开度,经干旱处理后,再测定气孔开度。预期結果是干早处理前后气孔开度不变。说明缺水环境不影向ABA缺失突变体植株气孔开变化,即干早条件下植物气孔开度变化不是块水引起的。

实②:将上述干旱处理的ABA缺失突变体植株分成两组,在干早条件下,一组进行ABA处理,另一组作为对照组,一段時同后,分别定两组的气孔开度。期结果是处理组气孔开度小,对照细气孔开度不变。说明干早条件下植物气孔开度减小是ABA引起的。

3.教学建议

3.1加强对情境教学的理解,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挖掘学科中的把生活性、问题性、情感性、形象性和学科性的情境,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应积极开展富含情境的教学实践。在教学设计与教学监控诊断中,挖掘教学内容的情境价值,引导学生在构建知识结构中理解生命观念、科学思维,设计出基于真实情景的问题解决任务,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发展自己的生物核心素养。

3.2努力创设真实新颖、富含价值的情境,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2017年版课标对命制试题要求:“根据考查目标,围绕问题情境选编设问,在情境中设置问题,问题要有层次性和递进性1。”针对这一要求,教学时教师应创设真实新颖、富含价值的情境,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开展构建学习、探究式学习和项目式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3.3收集科学文献和生本素材,提高命题质量

高中生物学学业水平考试的目的是检验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学水平,命题中应始终依据课程标准的质量要求,发展学科核心素养,做到对学生学科创造力和核心素养全面考查。基于核心素养的命题框架要求利用真实情境和生物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根据学业水平的要求,设计情境问题联系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结合科学、技术、社会发展的成果,融入真实新颖、有价值的情境。在选择试题素材过程中,既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境素材,也可以关注科技前沿、生物期刊等文献资料,为提高试题命制积累素材,达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林亮,刘洪军.新高考中真实应用性问题情境的价值研究与教学启示[J].化学教学.2019(5):88-93.

作者简介:郝为炎(1985-),男,本科,中学一级。

作者:郝为炎

第2篇:2014届高三调研测试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

2014届髙中毕业生调研测试

理科综合试卷(生物)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生物大分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物大分子都是以碳链为骨架

B.生物大分子以主动运输方式出入细胞膜

C.多糖、蛋白质、核酸都可以水解生成大量的单体

D.DNA双螺旋结构解旋后仍可表达遗传信息

2、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实验中需要另设置对照实验

B.模拟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表明细胞体积越大,物质运输效率越高

C.绿叶中色素的分离原理是色素能溶解在无水乙醇中,且不同色素溶解度不同

D.恩格尔曼的水绵实验中好氧细菌的作用是确定水绵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部位

3、下图是研究物质A和物质B对某种酶活性影响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A能提高该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B.物质B能提高该种酶的催化活性

C.减小底物浓度可以消除物质A对该种酶的影响

D.增大底物浓度可以消除物质B对该种酶的影响

4、将甲种伞形帽伞藻的A部分与乙种菊花形帽伞藻的B部分(如

图)嫁接在一起,第一次长出的帽状体呈中间类型,若切除这

一帽状体,第二次长出的帽状体为与甲相同的伞形帽。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甲、乙两种伞藻细胞均含有多种具膜的细胞器

B.中间类型可能同时含甲、乙两种伞藻的蛋白质

C.若再次切除帽状体,长出的帽状体仍为伞形帽

D.该实验证明了帽状体的形态建成只受细胞核控制

5、某健康人感染流感病毒后,出现了发热、肌肉酸痛等症状。

该患者体内一般不会发生的是:

A.浆细胞通过与病毒结合抑制其增殖

B.效应T细胞裂解被病毒侵入的细胞

C.下丘脑的部分神经细胞活动增强

D.肌肉细胞中无氧呼吸的比例增加

6、玉米属雌雄同株异花植株,雄穗着生于植株顶端,雌穗位于茎杆中部叶腋间。隐性突变b基因纯合使植株不出现雌穗而变成雄株,隐性突变t基因纯合会使原来产生花粉的雄穗变成雌穗而转变成雌株。若要后代只获得雄株和雌株,则最佳的杂交组合是:

A.BbTt(♂)XBBtt(♀)B.BbTt(♂)Xbbtt(♀)

C.bbTt(♂)Xbbtt(♀)D.bbTt(♂)XBBtt(♀)

Page

1二、非选择题

7(一)、(10分)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有氧条件和无氧条件下都能生存,常用于科学研究。某小组在注射器中加入3mL含酵母菌的培养液,吸入9mL空气后加塞密封(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发现针管内的气体体积增加。请回答:

(1)在缺氧条件下生长的酵母菌,细胞中线粒体的数目会逐代减少。若用高倍显微镜观察这种变化,通常用____染液将线粒体染成蓝绿色。

(2)吸取少量培养后的培养液,滴加适量的酸性重铬酸钾溶液,若

溶液颜色变为____,则说明气体体积增加是由于酵母菌进行了

____(“有氧”、“无氧”或“有氧和无氧”)呼吸。

(3)为排除气体体积增加是由外界环境条件改变引起,应在实验时

增设一对照组同步实验。请描述对照组的设置,并预测实验结果。

(二)、(9分)植物激素突变体是研究植物激素合成、代谢途径

以及生理功能的重要实验材料。某课题组为了研究生长素和赤霉素

对遗传性矮生植物的作用效应,将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和赤霉素分别

喷施到5个不同突变体(生长速率分别为

lg1.2,lg1.4,lg1.6,lg1.8,lg2.0毫米/7天)的矮生豌豆幼苗上,实验结果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赤霉素能促进____从而引起植株增高;生长

素也具有促进生长的功能,其作用表现出____性。

两种激素在植物体内都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是给

细胞传达一种____代谢的信息。

(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图中设

置③组的作用是____。

(3)根据实验结果可知,体外喷施____能明显促

进矮生豌豆的生长,生长速率越慢的品种,对该激素生长反应越____(显著、不显著),其原因可能是遗传性矮生植株体内缺少____。

8、(11分)一个正常眼色的果蝇种群由于受到射线照射,出现了两只褐眼雌果蝇,分别记为果蝇A和果蝇B。为研究果蝇A和果蝇B的突变是否为同一突变,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果蝇A X 纯合正常雄果蝇→F1中40正常(♀):38褐眼(♀):42正常(♂) 实验二:果蝇B X 纯合正常雄果蝇→F1中62正常(♀):62褐眼(♀):65正常(♂):63褐眼(♂)

实验三:实验二中F1褐眼雌雄果蝇互相交配→F2中25正常(♀):49褐眼(♀):23正常(♂):47褐眼(♂)

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

(1)果蝇A发生的突变是____(显、隐)性突变,且该突变具有致死效应,突变基因位于____染色体上。请解释实验一出现异常比例的原因,用遗传图解表示(基因D、d表示)。

Page

2(2)果蝇B发生的突变时____(显、隐)性突变,该突变也具有致死效应。果蝇B的突变发生在____上,理由是____。

(3)若上述突变基因均能独立控制褐色素的合成而表现褐眼,让果蝇A与实验二中F1代褐眼雄果蝇杂交,则褐眼的遗传遵循____定律,其后代出现褐眼果蝇的概率是____。 9

(一)、(9分)随各地规模化养殖快速发展,养殖场污水的排放造成环境污染问题日渐突出,下图是利用人工湿地对养殖业污水进行处理和生态综合利用的示意图。请回答:

(1)人工湿地中属于第一营养级的生物有____和绿化区植物,生物D属____级消费者。输入该湿地生态系统的能量有____。

(2)该人工湿地主要通过物理沉降、动植物吸收和____,达到净化的目的。为避免环境污染,在加剧净化同时,还应加强对污染源的控制,其生态学理由

是____。

(3)上图中A、B、C、D为该湿地中的四种鱼,其中C种群的数量变

化曲线如图所示,则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为____;若人工全部移

除B种鱼,则C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将____。

40、

(二)(15分)

下面是有关胚胎工程的相关问题,请回答:

(1)胚胎工程是对动物____或____所进行的多种显微操作和处理技术。胚胎工程任何一项技术获得的胚胎,都必须通过____给受体才能获得后代。

(2)哺乳动物的体外受精主要包括____、____和受精等几个主要步骤。若要充分发挥优良母畜的繁殖潜能,可给供体注射____,使其排出更多的卵子。

(3)卵子需要发育到____时期,才具备受精能力。此时的卵子____(能、不能)与直接取自附睾尾部的精子受精,原因是____。

(4)精子与卵子在体外受精后,应将受精卵移入____中继续培养,以检查受精状况和受精卵的发育能力。

Page

3生物答案

1-6 BDDDAC

29.(1)健那绿(2)灰绿色无氧(3)另取一相同装置,将注射器中的含酵母菌的培养液换成等量的灭活的培养液,其它都相同。若对照组实验前后气体体积不变,表明气体体积增加不是外界环境条件改变引起的(其它合理答案也给分)

30、答案:(1)细胞伸长两重调节(2)不同生长速率的突变体喷施的试剂种类对照(3)赤霉素显著赤霉素(或合成赤霉素的酶、基因)

31、答案:(1)显X

(2)显常实验二与实验三中子代眼色性状与性别无关

(3)基因的自由组合

32、答案:(1)芦苇区植物、浮游藻类次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污水中有机物的能量

(2)微生物的分解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3)b增大

39.答案:(1)胚状体阶段愈伤组织激素的种类及其浓度配比

(2)完全未开放醋酸洋红不适宜

(3)花蕾消毒不彻底

(4)单染色体加倍缩短了育种周期

40.答案:(1)早期胚胎配子胚胎移植

(2)卵母细胞的采集精子的获取促性腺激素

(3)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不能精子未获能

(4)发育培养液

Page 4

第3篇:2013理综(生物)高考试卷评析

今年高考生物卷(全国新课标卷1)试题更侧重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与2012年相比,没有题型和分数的改变,主要侧重考查了考生对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但考查的内容综合性比较强,对考生的实验分析能力和识图能力、知识迁移能力有一定要求。整体试卷难度不大,但区分度较大,试题灵活性强,对课本重点知识进行了适当的拓展和延伸。

2013年生物高考题的知识点覆盖比较全面,重点内容比较突出,具体考查内容如下:1题——— 蛋白质合成的场所和过程(6分)

2题——— 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联系和区别(6分)

3题——— 主动运输(6分)

4题——— 免疫调节(6分)

5题——— 生态学(6分)

6题——— 分离定律(6分)

29题——— 种子萌发实验分析题(11分)

30题——— 胰岛素调节、穿膜运输方式(10分)

31题——— 多对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及实验设计考查(12分)

32题——— 生态学(6分)

39题——— 泡菜的制作(15分)

40题——— 生物工程(15分)

从知识点分布来看考题知识点分布较全面,注重考查基础,同时更注重对识图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灵活解决问题能力、实验分析及设计能力的考查。

对2014年高考备考启示

1、狠抓基础知识,重点对教材上的重点概念、原理、知识细节理解和熟练掌握,加强前后知识的联系训练。

2、对课本实验重视的同时,还应对实验设计能力、实验分析能力有所提高,如

6、

29、31题都对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能力、审题能力有所考查,要求也比较高,这也是学生比较薄弱的环节,也是新课改的趋势。如果只是背概念,而不掌握实验方法,提高审题能力,即使考查知识简单,也是拿不到分数的,所以建议在平时的备考复习中多注重实验能力及审题能力的训练。

3、平常复习备考中还应重视对所学知识的迁移应用。不能学一是一学二是二,应知其一,而推知二三四。高考考原题的机会不多,所以要学会知识的迁移,才能轻松应对高考。

4、重视教材图表的掌握及提高对图表的分析能力。近三年高考都有一定数量题目对图表分析能力的考查,如:第

4、29题,第2题也需要对所学知识的图示进行记忆和理解才能解答好。

第4篇:高考理综生物仿真练3

高考理综生物仿真练习(3)

一.选择题:

1.为了研究香烟浸出液对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影响,在蒸馏水中加入一定量的香烟浸出液,培养洋葱根尖一段时间,显微镜下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可以用紫色洋葱鳞片叶的表皮细胞来代替根尖,更便于观察

B.低倍镜下,多数细胞处于分裂间期,需要移动装片寻找处于中期的细胞进行观察 C.预计根尖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都已加倍,但形态都不同

D.依据的原理是“香烟浸出液含有致癌物质,会使细胞发生基因突变”

2. 卡尔文为了研究光合作用做了如下实验,在某种绿藻培养液中通入14CO2,在给予不同光照时间后,从培养液中提取并分析放射性性质,最可能的实验结果是A.光照时间越长,产生的放射性物质种类越多B.光合作用时间越长,积累的C3化合物越多C.只要给予光照,放射性物质就会出现在C6H12O6中D.无论光照时间多长,放射性物质都会分布在类囊体的薄膜上

3.下图为反射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刺激a点,检测各位点电位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检测到c、d点有神经冲动,说明神经冲动在同一神经元上是双向传导的B.神经冲动由d传导到e时,需要组织液为传导煤介C.b处检测不到神经冲动,是由于上个神经元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处处于抑制状态D.如果de距离等于cd,在刺激d点时,c处先

测到电位变化,这与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耗时较长有关 4.某实验小组将玉米幼苗置于一密闭容器内,测定温度对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影响(用

容器内CO2的变化量表示)。实验结果如下(“+”表示增加,“-”表示减少),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由表中数据可知,不合作用酶和细胞呼吸酶的最适温度相同 B.在适宜光照下,35℃时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

C.由表可知,在适宜光照下,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温度是30℃ D.在黑暗情况下,叶肉细胞内无ATP的形成

化液的成分、pH及部分酶的最适pH。则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5.下图表示水稻淀粉酶在不同温度下的催化效率的部分曲线,下表表示人体胃、小肠中消

A.水稻淀粉酶在30℃时催化效率高,因此该酶的最适温度为30℃

B.水稻淀粉酶在a点与b点的化学本质不同

C.胃酸会随着胃液进入小肠,故胃蛋白酶进入小肠后仍能催化蛋白质的分解 D.胃酸的进入改变了小肠中的pH,因此小肠中的消化酶将失去活性

6.某雌雄异株植物,其叶型有阔叶和窄叶两种类型,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在三组杂交

()

下列有关表格数据的分析,错误的是

A.用第2组的子代阔叶雌株与阔叶雄株杂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 B.用第1组子代的阔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后代窄叶植株占1/4 C.仅根据第2组实验,无法判断两种叶型的显隐性关系 D.根据第1或3组实验可以确定叶型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7.下列是有关生态系统的概念图,其中的①②③④分别是

()

A.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种类食物链和食物网信息传递

B.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信息传递

C.生态系统的种类生态系统的成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 D.生态系统的成分生态系统的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 在0~5℃的低温下1~2个月,就可以使种子提前萌发,这种方法叫层积处理。下图表示糖枫种子在层积处理过程中各种激素含量的变化情况,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8.种子的休眠、萌发与植物激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将休眠状态的糖枫种子与湿砂混合后放

A.从图中可看出,脱落酸对种子的萌发起抑制作用 B.赤霉素与脱落酸之间存在协同作用

C.此图说明植物生命活动不是受单一激素的调节,而是由多种激互相互作用、共同调 D.马铃薯块茎收获后立即用细胞分裂素处理可提前萌发

节的

二.生物必做题:

26.(17分)下图表示突触结构及神经纤维上膜电位的变化情况。请据图分析回答:

(1)在图一的结构中,[1]的形成主要与[3]的化学本

质是,对递质的识别起着重要作用。神经冲动由A→B的过程中,信号转换的具体过程是。

(2)图二表示神经纤维上膜电位的变化情况,据图可知BCD段表示的膜电位变化情况

为。BC段电位变化的原因是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使兴奋部位膜内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产生电位差。

(3)乙酰胆碱酯酶能催化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水解,使神经递质在完成神经兴奋的

传递任务之后,尽快分解。许多有机磷杀虫剂能专门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有机磷的作用下,乙酰胆碱不能很快分解,神经细胞就会处于持续兴奋中,表现为震颤不已,直到死亡。为验证有机磷杀虫剂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具有抑制作用,请依据所给材料,补充完成下列实验。

实验材料:剥制好的两个相同的青蛙神经——肌肉标本、适宜的放电装置、有机磷杀虫剂、生理盐水、培养皿等。

本实验的实验变量是。

①取两上培养皿,编号

1、2,各加入等量的生理盐水,分别将青蛙的神经——肌肉标本浸泡在生理盐水中。

②同时用电刺激两神经——肌肉标本的神经纤维,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③。 ④一段时间后,同时给两个神经——肌肉标本的神经纤维施加适当的电刺激,观察到的现象是。

实验结论:有机磷杀虫剂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具有抑制作用。 27.(16分)在碗豆中已知D和d分别控制碗豆的灰种皮和白种皮,R和r分别控制圆粒和

皱粒,且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用两个纯合的碗豆品种甲(DDrr)

和乙(ddRR),培育出纯合白种皮皱粒碗豆种子,过程如下图,请分析回答:( 1)为保证杂交成功,需对母本植株的碗豆花进行的处理措施是

(2)第一年收获的碗豆种子的表现型是。

(3)第二年收获的碗豆种子中,从理论上分析,基因型有种。其中

表现型为灰种皮皱粒所占比例为。

(4)第三年应如何操作。

(5)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脱落后能抑制碗豆核酸、蛋白质的合成,促进叶片衰老。而

细胞分裂素则抑制叶绿素、核酸和蛋白质的降解,抑制叶片衰老。所以在生产中可利用细胞分裂素作保鲜剂。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细胞分裂素有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①实验原理:叶片衰老最明显的特点是叶绿素逐渐丧失而失去绿色,离体叶片很快就会出现衰老的特点,因此,可通过用细胞分裂来处理离体叶片,记录叶片失绿变黄所需的时间来证明。②实验步骤:

第一步:选取同种植物的相同叶片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标记为甲组、乙组。

第二步:在甲组叶片涂上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乙组叶片。 第三步:记录甲、乙叶片失绿变黄所需的时间。

③实验结果预测:。 ④实验结论:。

三.生物选做题:

34.(8分)【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果胶是植物细胞壁以及胞间层的主要成分之一。果胶酶能够分解界胶,瓦解植物的细胞壁及胞间层。请你完成以下有关果胶酶和果汁生产的内容。

(1)在果汁生产中应用果胶酶可以提高 和 。

(2)某实验小组进和了“探索果胶酶催化果胶水解最适宜的pH”的课题研究。

本课题的实验步骤中,在完成“烧杯中分别加入苹果泥、试管中分别注入果胶酶溶

液、编号、编组”之后,有下面两种操作:

方法一:将试管中果胶酶溶液和烧杯中的苹果泥相混合,再把混合液的pH分别调至

4、

5、6„„10。

方法二:将试管中果胶酶溶液和烧杯中苹果泥pH分别调至

4、

5、6„„10,再把pH相等的果胶酶溶液和苹果泥相混合。

①请问哪一种方法更为科学:,并说明理由:。

②实验操作中要用玻璃棒不时搅拌,其目的是

,以减

实验误差。

③如果用曲线图的方式记录实验结果,在现有的条件下,当横坐标表示pH,纵坐标表示时,实验的操作和记录是比较切实可行的。根据你对酶特性的了解,在下图中选择一个最可能是实验结果的曲线图;。若实验所获得的最适宜pH=m,请你在所选的曲线图中标出“m”点的位置。

35.(8分)[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快速繁殖、培育无

病毒的植物。据图回答问题:

②①③植物体 离体植物器官、组织、细胞胚状体

(1)紫草细胞中提取的紫草素是制造治疗烫伤和割伤的药物以及染料和化妆品的原料。

若要从大量培养的紫草愈伤组织中提取紫草素,不需要经过图中②过程,且哪项条件是不需要的。

A.消毒灭菌B.适宜温度C.充足光照 D.适宜养料和激素

(2)用植物组织培养方法诱导离体的植物组织形成具

有生根发芽能力的胚状体结构,若包裹上人造种 皮,制成人工种子,则图中的C相当于种子结构 中的,主要作用是。

高考理综生物仿真练习(3)答案

1-8 BCCCBABB

26.(17分)(每1个空1分,其余每空2分)

(1)高尔基体糖蛋白(糖被)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2)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然后又变为外正内负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加,Na+

内流

(3)有机鳞杀虫剂

②肌肉收缩后再舒张

③在1号培养皿中滴加一定量的有机磷杀早剂,2号培养甲中滴加等量的生理盐水 ④1号标本震颤不已(或持续收缩),2号标本正常收缩和舒张。 27.(1)花蕾期去雄或去雄后雄后异花授粉或授粉(2)白种皮圆粒(3)91/

4(4)从F2种子中选择灰种皮皱粒种子种植,果实成熟后,选取白种皮皱粒即可。(5)②相同位置涂等量的蒸馏水③甲组叶片失绿变黄所需的时间比乙组长。

④细胞分裂素有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每空1分,共8分)(1)出汗率、澄清度

(2)①方法二方法二的操作能够确保酶的反应环境从一开始便达到实验预设的pH

环境(或回答“方法一的操作会在达到预定pH之前就发生了酶的催华反应”也得分)

②使酶和反应物(果胶)充分地接触 ③果汁体积甲

35.(8分)(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1)再分化C(2)胚乳为胚状体提供营养

第5篇:2012高考理综生物仿真练3

101家教网http:///

高考理综生物仿真练习(3)

一.选择题:

1.为了研究香烟浸出液对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影响,在蒸馏水中加入一定量的香烟浸出液,培养洋葱根尖一段时间,显微镜下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可以用紫色洋葱鳞片叶的表皮细胞来代替根尖,更便于观察

B.低倍镜下,多数细胞处于分裂间期,需要移动装片寻找处于中期的细胞进行观察 C.预计根尖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都已加倍,但形态都不同

D.依据的原理是“香烟浸出液含有致癌物质,会使细胞发生基因突变”

2. 卡尔文为了研究光合作用做了如下实验,在某种绿藻培养液中通入14CO2,在给予不同光照时间后,从培养液中提取并分析放射性性质,最可能的实验结果是A.光照时间越长,产生的放射性物质种类越多B.光合作用时间越长,积累的C3化合物越多C.只要给予光照,放射性物质就会出现在C6H12O6中

D.无论光照时间多长,放射性物质都会分布在类囊体的薄膜上

A.检测到c、d点有神经冲动,说明神经冲动

()

3.下图为反射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刺激a点,检测各位点电位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在同一神经元上是双向传导的

B.神经冲动由d传导到e时,需要组织液为传导煤介

C.b处检测不到神经冲动,是由于上个神经元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处处于抑制状态

D.如果de距离等于cd,在刺激d点时,c处先

测到电位变化,这与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耗时较长有关

容器内CO2的变化量表示)。实验结果如下(“+”表示增加,“-”表示减少),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4.某实验小组将玉米幼苗置于一密闭容器内,测定温度对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影响(用

A.由表中数据可知,不合作用酶和细胞呼吸酶的最适温度相同 B.在适宜光照下,35℃时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

C.由表可知,在适宜光照下,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温度是30℃ D.在黑暗情况下,叶肉细胞内无ATP的形成

化液的成分、pH及部分酶的最适pH。则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5.下图表示水稻淀粉酶在不同温度下的催化效率的部分曲线,下表表示人体胃、小肠中消

A.水稻淀粉酶在30℃时催化效率高,因此该酶的最适温度为30℃

B.水稻淀粉酶在a点与b点的化学本质不同

C.胃酸会随着胃液进入小肠,故胃蛋白酶进入小肠后仍能催化蛋白质的分解 D.胃酸的进入改变了小肠中的pH,因此小肠中的消化酶将失去活性

6.某雌雄异株植物,其叶型有阔叶和窄叶两种类型,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在三组杂交

()

下列有关表格数据的分析,错误的是

A.用第2组的子代阔叶雌株与阔叶雄株杂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 B.用第1组子代的阔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后代窄叶植株占1/4 C.仅根据第2组实验,无法判断两种叶型的显隐性关系 D.根据第1或3组实验可以确定叶型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7.下列是有关生态系统的概念图,其中的①②③④分别是

()

A.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种类食物链和食物网信息传递

B.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信息传递

C.生态系统的种类生态系统的成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D.生态系统的成分生态系统的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 8.种子的休眠、萌发与植物激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将休眠状态的糖枫种子与湿砂混合后放

在0~5℃的低温下1~2个月,就可以使种子提前萌发,这种方法叫层积处理。下图表示糖枫种子在层积处理过程中各种激素含量的变化情况,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B.赤霉素与脱落酸之间存在协同作用

C.此图说明植物生命活动不是受单一激素的调节,而是由多种激互相互作用、共同调 D.马铃薯块茎收获后立即用细胞分裂素处理可提前萌发

节的

二.生物必做题:

26.(17分)下图表示突触结构及神经纤维上膜电位的变化情况。请据图分析回答:

(1)在图一的结构中,[1]的形成主要与[3]的化学本

质是,对递质的识别起着重要作用。神经冲动由A→B的过程

中,信号转换的具体过程是。

(2)图二表示神经纤维上膜电位的变化情况,据图可知BCD段表示的膜电位变化情况

为。BC段电位变化的原因是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使兴奋部位膜内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产生电位差。

(3)乙酰胆碱酯酶能催化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水解,使神经递质在完成神经兴奋的

传递任务之后,尽快分解。许多有机磷杀虫剂能专门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有

机磷的作用下,乙酰胆碱不能很快分解,神经细胞就会处于持续兴奋中,表现为震颤不已,直到死亡。为验证有机磷杀虫剂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具有抑制作用,请依据所给材料,补充完成下列实验。

实验材料:剥制好的两个相同的青蛙神经——肌肉标本、适宜的放电装置、有机磷杀虫剂、生理盐水、培养皿等。

本实验的实验变量是。

①取两上培养皿,编号

1、2,各加入等量的生理盐水,分别将青蛙的神经——肌肉标本浸泡在生理盐水中。

②同时用电刺激两神经——肌肉标本的神经纤维,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③。 ④一段时间后,同时给两个神经——肌肉标本的神经纤维施加适当的电刺激,观察到的现象是。

实验结论:有机磷杀虫剂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具有抑制作用。

27.(16分)在碗豆中已知D和d分别控制碗豆的灰种皮和白种皮,R和r分别控制圆粒和皱粒,且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用两个纯合的碗豆品种甲(DDrr)

和乙(ddRR),培育出纯合白种皮皱粒碗豆种子,过程如下图,请分析回答:

( 1)为保证杂交成功,需对母本植株的碗豆花进行的处理措施是

(2)第一年收获的碗豆种子的表现型是。

(3)第二年收获的碗豆种子中,从理论上分析,基因型有种。其中表现型为灰种皮皱粒所占比例为。

(4)第三年应如何操作。

(5)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脱落后能抑制碗豆核酸、蛋白质的合成,促进叶片衰老。而

细胞分裂素则抑制叶绿素、核酸和蛋白质的降解,抑制叶片衰老。所以在生产中可

利用细胞分裂素作保鲜剂。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细胞分裂素有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①实验原理:叶片衰老最明显的特点是叶绿素逐渐丧失而失去绿色,离体叶片很快就会出现衰老的特点,因此,可通过用细胞分裂来处理离体叶片,记录叶片失绿变黄所需的时间来证明。

②实验步骤:

第一步:选取同种植物的相同叶片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标记为甲组、乙组。

第二步:在甲组叶片涂上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乙组叶片。 第三步:记录甲、乙叶片失绿变黄所需的时间。

③实验结果预测:。 ④实验结论:。

三.生物选做题:

34.(8分)【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果胶是植物细胞壁以及胞间层的主要成分之一。果胶酶能够分解界胶,瓦解植物的细胞壁及胞间层。请你完成以下有关果胶酶和果汁生产的内容。

(1)在果汁生产中应用果胶酶可以提高和。

(2)某实验小组进和了“探索果胶酶催化果胶水解最适宜的pH”的课题研究。

本课题的实验步骤中,在完成“烧杯中分别加入苹果泥、试管中分别注入果胶酶溶

液、编号、编组”之后,有下面两种操作:

方法一:将试管中果胶酶溶液和烧杯中的苹果泥相混合,再把混合液的pH分别调至

4、

5、6„„10。

方法二:将试管中果胶酶溶液和烧杯中苹果泥pH分别调至

4、

5、6„„10,再把pH相等的果胶酶溶液和苹果泥相混合。

①请问哪一种方法更为科学:,并说明理由:。

②实验操作中要用玻璃棒不时搅拌,其目的是

,以减

实验误差。

③如果用曲线图的方式记录实验结果,在现有的条件下,当横坐标表示pH,纵坐标表示时,实验的操作和记录是比较切实可行的。根据你对酶特性的了解,在下图中选择一个最可能是实验结果的曲线图;。若实验所获得的最适宜pH=m,请你在所选的曲线图中标出“m”点的位置。

35.(8分)[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快速繁殖、培育无

病毒的植物。据图回答问题:

胚状体植物体

(1)紫草细胞中提取的紫草素是制造治疗烫伤和割伤的药物以及染料和化妆品的原料。

若要从大量培养的紫草愈伤组织中提取紫草素,不需要经过图中②过程,且哪项条件是不需要的。

A.消毒灭菌B.适宜温度

C.充足光照 D.适宜养料和激素

(2)用植物组织培养方法诱导离体的植物组织形成具

有生根发芽能力的胚状体结构,若包裹上人造种 皮,制成人工种子,则图中的C相当于种子结构 中的,主要作用是。

高考理综生物仿真练习(3)答案

1-8 BCCCBABB

26.(17分)(每1个空1分,其余每空2分)

(1)高尔基体糖蛋白(糖被)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2)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然后又变为外正内负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加,Na+

内流(3)有机鳞杀虫剂

②肌肉收缩后再舒张

③在1号培养皿中滴加一定量的有机磷杀早剂,2号培养甲中滴加等量的生理盐水 ④1号标本震颤不已(或持续收缩),2号标本正常收缩和舒张。 27.(1)花蕾期去雄或去雄后雄后异花授粉或授粉

(2)白种皮圆粒(3)91/

4(4)从F2种子中选择灰种皮皱粒种子种植,果实成熟后,选取白种皮皱粒即可。(5)②相同位置涂等量的蒸馏水③甲组叶片失绿变黄所需的时间比乙组长。

④细胞分裂素有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每空1分,共8分)(1)出汗率、澄清度

(2)①方法二方法二的操作能够确保酶的反应环境从一开始便达到实验预设的pH

环境(或回答“方法一的操作会在达到预定pH之前就发生了酶的催华反应”也得分)

②使酶和反应物(果胶)充分地接触 ③果汁体积甲

35.(8分)(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1)再分化C(2)胚乳为胚状体提供营养

第6篇: 2010年高考理综生物阅卷小结

汪细炎

今年我省高考理科综合阅卷点设在南昌航空航天大学前湖校区,本人于6月10日至17日参加了这次阅卷工作,作为一名理综生物阅卷老师,希望自己的一些阅卷感言能对广大考生高考备考有所帮助。下面我就这次阅卷工作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 2010理综生物试题分析

今年理综生物部分仍保持09年风格和趋势,难度是稳中有升,知识点的考查是突出主干,非主干知识有所涉及,主要涉及的知识有遗传,调节,生态,还有三大工程。这些知识在平时的复习中已是反复强调和重点强化,但有些问题不是很好回答。 1..选择题分析

五个选择题从题目设计及表述上看,属于考生喜欢答的类型,不会让人看上去摸不着头脑,唯一需要考生对知识的掌握要全面,对课本要非常的熟悉,能力方面不是很注重,所以大部分考生能拿满分。 2.简答题分析

理综试卷的31,32,33,34等4题为生物部分,题号与去年一致,但这部分考查知识与去年有很大变化,具体体现在31题考查的是有关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和两重性,这题难度同去年31题比更难,主要是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从阅卷情况来看,此题未做的很多,全省平均分为0.36分。32题考查的是有关神经调节和反射弧内容,这种类型的题目在以往的选择题做过,08年重庆高考也考过一个青蛙脊髓的反射弧,但此题有一空很不好填,学生很难想到,所以这题得分不是很高,全省平均分为4.59分。33题考查的是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复习过程中关于孟德尔的两个定律非常重视,学生也很熟悉,遗传定律很能考查学生的能力,真正掌握了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用遗传图解的形式进行转化语言信息,这道题就变得很容易,第1,2两小问很多学生能够答对,但第3问只有极少数学生做对,所以导致了这道年年都考的遗传题得分创历年之最了,全省平均分为3.65分。34题考查的是微生物与发教工程内容,作为三大工程必考内容今年首次出现在简答题当中,看似耳目一新,实际早有预见,所以对学生而言不会感到意外和恐惧,因为三大工程试题一向以容易著称,今年也不例外。全省平均分居各题之首,为5.81分。对于三大工程内容,只要将高中课本内容掌握即可。

二.2010年理综生物答题存在问题分析

有句话我们经常说,没有你做不到的,只有你想不到的,用这句话来形容高考试卷答题中存在的问题是非常合适的,这次我改的是理综生物33题,我想结合我所改的这题将存在的问题归纳成一下几条:

1. 字迹潦草,书写过快导致阅卷老师看不清楚也看不懂 当然这里存在两重情况,一种是有的学生平常就字写得很潦草,让老师很难看清楚,写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这几个字,每个字都让你认半天,实在是让阅卷老师哭笑不得,我想最终吃亏的还是我们考生。还有一种情况是字写得还可以的,但是写得过快导致字写错了,比如第一空要填的是两,但一些学生将其写成了丙,其实我们阅卷老师也知道,但对于错别字高考阅卷是很严格的,所以这种情况是最不应该发生的。有些时候一个字都是关系着考生的命运。 2. 答题不规范,未按要求答在指定的区域里

本来这种情况应该是可以避免的,是可以不发生的,但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啊,这类问题也有几种情况,一种是不同题目的序号对错了,有的学生将化学答案答在生物答题卷上,还有将物理的答在生物答题卷上,当然这种情况非常少,局限于个别。另一种就比较多了,就是同一个题目不同小问之间颠倒了答案,遇到这种情况说老实话我们阅卷老师有些时候很难下手扣分,先请示下评卷组长,但是还是没有办法。有些同学本来如果不填错位置,可以得6分,但是位置错了,就是零分了。我们把它比做是一个天上,一个是地下。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悲哀。 3. 审题不仔细,盲目答题

有些同学不管你三七二十一,随便填个答案,题目根本都没看,这样答题命中率能高吗?像33题这道遗传题只要考生花一分钟的时间,我想至少可以得两分,也就是第一小问等于送分给考生,而第二和第三小问就需要考生去理解和分析了。所以审题是做题的关键,审题是得高分的前提。 4. 答题过于繁琐,简单问题复杂化 高考这样一种考试,我想对每一个考生及其家给无疑是很重要的,而高考改卷也同样关系到每个考生及其家长。我们都希望考生尽量得到应有的分数,但是你的答题有时很难让阅卷老师手下留情,该扣得还是要扣。写个基因型,本来很简单的,如正确的应填A_B_,但是问题出现了有的考生填AaBb,AABB,AaBB,AABb.这样写实可以的,还有考生将A和B颠倒,这样我们也给分,我个人认为这个不应给分,有种叫潜规则,就是我们默认这种A在前B在后的写法为正确写法。你破坏了违反了这种规则当然就错了。还有一种就是小写字母放前大写字母放后,当然这个明显错了。本来答案很简单,但我们考生写得很复杂,并且还写错。考生容易写错,阅卷老师也容易看错,如果是你的运气不好,两个老师都看错了,那你的试卷还会进入三评吗?

三.给2011届高三生物复习的一些建议

参加高考阅卷虽然很辛苦,但对于我们在一线教学的老师我想通过阅卷能增加我们教学内容的把握,还有能有效的指导学生学习。所以对高考阅卷我想说的是我阅卷我成长。每年我们高三老师都会参加市里的,省里的高考研讨会,都会邀请一些专家就复习工作为我们支招。在这里我想三点建议,仅供参考。 1. 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高考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我想跟学生平时的学习有着很大的联系,在平时的教学中就应指导学生如何答题,如何使卷面清洁工整,如何审题等等。 2. 加强指导学生对课本的阅读

高考生物试题非常对课本知识的考查,所以指导学生阅读课本,让学生对课本内容做到滚瓜烂熟的地步。 3. 主干知识应重点复习强化

每年的生物高考都离不开主干知识,也就是遗传变异,生态与环境,生命活动调节,三大工程以及新陈代谢等内容,在高三总复习时应着重复习,在深度和广度方面下功夫,在平时的训练中应选择不同类型和难度的试题进行强化。 总之,高考是一项系统工程,学生要想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不仅需要平时的刻苦努力,老师的辛勤指导,还有高考时良好的心理素质护驾。

第7篇: 2010年高考理综生物阅卷小结

今年我省高考理科综合阅卷点设在南昌航空航天大学前湖校区,本人于6月10日至17日参加了这次阅卷工作,作为一名理综生物阅卷老师,希望自己的一些阅卷感言能对广大考生高考备考有所帮助。下面我就这次阅卷工作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 2010理综生物试题分析

今年理综生物部分仍保持09年风格和趋势,难度是稳中有升,知识点的考查是突出主干,非主干知识有所涉及,主要涉及的知识有遗传,调节,生态,还有三大工程。这些知识在平时的复习中已是反复强调和重点强化,但有些问题不是很好回答。 1..选择题分析

五个选择题从题目设计及表述上看,属于考生喜欢答的类型,不会让人看上去摸不着头脑,唯一需要考生对知识的掌握要全面,对课本要非常的熟悉,能力方面不是很注重,所以大部分考生能拿满分。 2.简答题分析

理综试卷的31,32,33,34等4题为生物部分,题号与去年一致,但这部分考查知识与去年有很大变化,具体体现在31题考查的是有关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和两重性,这题难度同去年31题比更难,主要是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从阅卷情况来看,此题未做的很多,全省平均分为0.36分。32题考查的是有关神经调节和反射弧内容,这种类型的题目在以往的选择题做过,08年重庆高考也考过一个青蛙脊髓的反射弧,但此题有一空很不好填,学生很难想到,所以这题得分不是很高,全省平均分为4.59分。33题考查的是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复习过程中关于孟德尔的两个定律非常重视,学生也很熟悉,遗传定律很能考查学生的能力,真正掌握了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用遗传图解的形式进行转化语言信息,这道题就变得很容易,第1,2两小问很多学生能够答对,但第3问只有极少数学生做对,所以导致了这道年年都考的遗传题得分创历年之最了,全省平均分为3.65分。34题考查的是微生物与发教工程内容,作为三大工程必考内容今年首次出现在简答题当中,看似耳目一新,实际早有预见,所以对学生而言不会感到意外和恐惧,因为三大工程试题一向以容易著称,今年也不例外。全省平均分居各题之首,为5.81分。对于三大工程内容,只要将高中课本内容掌握即可。

二.2010年理综生物答题存在问题分析

有句话我们经常说,没有你做不到的,只有你想不到的,用这句话来形容高考试卷答题中存在的问题是非常合适的,这次我改的是理综生物33题,我想结合我所改的这题将存在的问题归纳成一下几条:

1. 字迹潦草,书写过快导致阅卷老师看不清楚也看不懂

当然这里存在两重情况,一种是有的学生平常就字写得很潦草,让老师很难看清楚,写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这几个字,每个字都让你认半天,实在是让阅卷老师哭笑不得,我想最终吃亏的还是我们考生。还有一种情况是字写得还可以的,但是写得过快导致字写错了,比如第一空要填的是两,但一些学生将其写成了丙,其实我们阅卷老师也知道,但对于错别字高考阅卷是很严格的,所以这种情况是最不应该发生的。有些时候一个字都是关系着考生的命运。 2. 答题不规范,未按要求答在指定的区域里

本来这种情况应该是可以避免的,是可以不发生的,但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啊,这类问题也有几种情况,一种是不同题目的序号对错了,有的学生将化学答案答在生物答题卷上,还有将物理的答在生物答题卷上,当然这种情况非常少,局限于个别。另一种就比较多了,就是同一个题目不同小问之间颠倒了答案,遇到这种情况说老实话我们阅卷老师有些时候很难下手扣分,先请示下评卷组长,但是还是没有办法。有些同学本来如果不填错位置,可以得6分,但是位置错了,就是零分了。我们把它比做是一个天上,一个是地下。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悲哀。 3. 审题不仔细,盲目答题

有些同学不管你三七二十一,随便填个答案,题目根本都没看,这样答题命中率能高吗?像33题这道遗传题只要考生花一分钟的时间,我想至少可以得两分,也就是第一小问等于送分给考生,而第二和第三小问就需要考生去理解和分析了。所以审题是做题的关键,审题是得高分的前提。 4. 答题过于繁琐,简单问题复杂化

高考这样一种考试,我想对每一个考生及其家给无疑是很重要的,而高考改卷也同样关系到每个考生及其家长。我们都希望考生尽量得到应有的分数,但是你的答题有时很难让阅卷老师手下留情,该扣得还是要扣。写个基因型,本来很简单的,如正确的应填A_B_,但是问题出现了有的考生填AaBb,AABB,AaBB,AABb.这样写实可以的,还有考生将A和B颠倒,这样我们也给分,我个人认为这个不应给分,有种叫潜规则,就是我们默认这种A在前B在后的写法为正确写法。你破坏了违反了这种规则当然就错了。还有一种就是小写字母放前大写字母放后,当然这个明显错了。本来答案很简单,但我们考生写得很复杂,并且还写错。

三.给2011届高三生物复习的一些建议

参加高考阅卷虽然很辛苦,但对于我们在一线教学的老师我想通过阅卷能增加我们教学内容的把握,还有能有效的指导学生学习。所以对高考阅卷我想说的是我阅卷我成长。每年我们高三老师都会参加市里的,省里的高考研讨会,都会邀请一些专家就复习工作为我们支招。在这里我想三点建议,仅供参考。 1. 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高考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我想跟学生平时的学习有着很大的联系,在平时的教学中就应指导学生如何答题,如何使卷面清洁工整,如何审题等等。 2. 加强指导学生对课本的阅读

高考生物试题非常对课本知识的考查,所以指导学生阅读课本,让学生对课本内容做到滚瓜烂熟的地步。 3. 主干知识应重点复习强化

每年的生物高考都离不开主干知识,也就是遗传变异,生态与环境,生命活动调节,三大工程以及新陈代谢等内容,在高三总复习时应着重复习,在深度和广度方面下功夫,在平时的训练中应选择不同类型和难度的试题进行强化。

总之,高考是一项系统工程,学生要想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不仅需要平时的刻苦努力,老师的辛勤指导,还有高考时良好的心理素质护驾。

上一篇:专题社会调研报告下一篇:初二600字入团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