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发生的不安全因素

2022-11-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事故发生的不安全因素

农业机械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因素与措施

摘 要: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的迅速发展,农业机械安全方面也面临了新的挑战,如机械作业和农业运输等,农业机械安全生产问题已经被广泛的关注,同时也是农业机械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本文首先对当前影响和制约我国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关键词:农业机械;制约;安全生产;事故

1 当前影响和制约农机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

1.1 农机使用者的安全意识和法制意识淡薄 近年来,“村村通”使农村道路得到改善,农用变形车替代了三轮、四轮拖拉机;特别是中央实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农民购机数量急骤上升,大量的新型农用机械涌入农村,由于年轻人出门打工的较多,年龄偏大且安全意识差、法制观念落后、驾驶技术不到位、文化素质较低的农民成为了农机操作队伍的一员,由于缺少操作技术培训和安全宣传教育,他们的表现令人担忧,他们在工作中违反交通法规,对农村道路安全产生了极大隐患。尤其一部分人,没有经过相关培训就无证上路行驶、超载超速、农用车载客及酒后驾驶等违法违章行为;虽然有些人有驾驶执照,但缺乏农机安全的相关意识,没有系统的对农机进行维护和修理,这样对农机的安全生产造成严重的威胁。

1.2 政府对农村农业机械管理缺乏协调性 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管理范围不确定,缺乏监管协调性。例如对于农用车(拖拉机)的管理,交警部门、交通部门、《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前的农机部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有一定的管理权,可确定农用车的范围一直在修改,管理缺乏协调性,存在一些盲区。

1.3 农田和道路安全检(审)查力度不够年度检审率和交强险率不高 农机安全检查是使用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的前提,年度检审和交强险是农业机械及其驾驶人的安全及安全事故处理赔偿的保障。但是,目前的农田与道路安全检(审)查无法满足山村农机使用率低、使用范围小、新舊更新快和日益增长的农业机械数量等要求。检测用的相关的设备老化落后或严重缺失,向机手收取检测费用无法落实让年检(审)工作陷入被动。许多农机驾驶员对购买农机和办理驾照的意识有所提高,但是对农机年度检审验及交强险的观念不健全。

1.4 农机安全防范意识不够安全宣传和事故应急体系不健全

由于农机生产因季节性、独立性导致全社会对农机方面的法律、法规宣传和安全常识教育和培训重要性认知不足,安全防范意识不够。农机生产范围广,影响小,导致专门的农机安全事故应急体系还不健全。

2 预防农村农业机械事故发生的几点措施与建议

2.1 加大宣传力度,争取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以前,一些相关领导对农机安全管理的必要性、重要性缺乏了解和指导,导致了农机安全管理工作效果不明显。政府和社会应更多地支持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关注农机生产安全,充分利用各种舆论资源如电视、农村广播、黑板报、报纸、短信及(农村大队散发宣传单、)举办农机相关知识讲座等,创造一切宣传机会,全力以赴、坚定不移地宣传农业机械安全法律法规、安全生产常识。只有广大农民的法制观念,安全意识再上一个档次,当农民自觉遵守法律,按规章办事,才能实质上减少农村农机事故的发生。

2.2 组织农机安全检查加强机手安全学习 农机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农机安全生产检查,此项措施可以及时补救驾驶员违章操作,可减少和避免相关事故的发生,是农机安全科学管理的诀窍之一。农机安全管理部门应加强基层特别是村组农机管理队伍的建设,加大对农田,道路检查的力度。教育机手严格要求自己,不放松警惕,及时改正不当行为。对于农机驾驶和操作人员,应充分利用农闲时间学习操作技能,提高自身安全操作意识,应该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测试。对于没有通过考试或不参加考试的人,都将拿不到驾驶执照,严禁其驾驶和操作农机,这样一来有助于农机手素质的提高。要根据当地实际和自身特点,在春耕、秋收农机作业旺季前夕,采取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和周围的操作员进行技术经验交流,在原有的基础上更进一层楼,成为大家的模范。

2.3 保障农机监理资金改善监理装备 各级政府应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保障农机管理所需的资金,建立健全农机安全管理责任制,加大力度管理农机管理项目资金,为农机管理部门装备具有针对性为机手服务的设备,使此部门团队化,专业化,使得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使农机安全管理执法条件不断完善,而且在保障宣传教育、安全检查等工作的开展的同时,要将参与农机管理的工作人员纳人公务员的指导范畴,这样才能确保依法行政,使执法更具有专业性。

2.4 加强农业机械质量监测严格遵守报废规定 首先,农机管理相关部门要对本区域的农业机械进行详细的检查,对那些使用时间较长的老旧农业机械要进行全面系统的安全评估,评估报告要尽可能详细,凡是符合要求的农业机械应该记录在案,定时定员的进行检查和管理,不容忽视。凡是没有通过检查的机械,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进行封存、报废等处理。对进行报废的农机主,农机部门应该予以重视,相关部门应给予补贴。如果发现封存、报废的农业机械参加农业生产,应该通知农机主管部门,对违规操作者进行严厉的处罚。农业机械的可靠性相当重要,它影响着农业生产的质量,是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的重要前提之一,只有真正的重视起来,才能最大限度的保障我们农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 杨永明. 浅析《农业机械实地安全检验办法》及其实施[J]. 农业机械,2012,32:88.

作者:于新建?李霞

第2篇:体育课堂安全事故发生的成因与对策

摘 要: 近年来,学校体育课堂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这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热点。如何有效地预防和减少教育事故的发生,是每一位体育教师要时刻铭记的重要方面。本文主要从思想因素、教学安排、准备活动、场地器材、备学生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体育课堂 安全事故 成因 对策

体育课堂教学是为了增强学生体质和增进学生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但往往在体育教学中,由于忽视了运动安全事故的预防,没有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就可能发生各种伤害事故。运动损伤不仅会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而且会给教师和学生的心理造成很大的伤害。研究分析运动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可以有效地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更好地为学生营造学习锻炼的良好条件。

1.思想因素

成因: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的安全性缺乏足够的认识,思想上还存在一些错误片面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没有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即使发生安全事故后也不进行分析总结。男生在运动中由于好强而盲目地从事一些的运动,导致运动事故发生;而女生在体育运动中,由于胆小、紧张等也会造成动作失误而受伤。

对策: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体育教师应从思想上加强安全防范意识,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从科学锻炼的角度出发,认真备课、上课,将可能造成运动损伤的安全隐患抹杀在萌芽中。要注意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教育。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特点,把安全教育列为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体育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及面部表情,及时掌握学生的活动情况及身体状况,以便及时调整运动量。如有的学生面色苍白、呼吸急促、虚汗满头、走跑摇晃、动作失调、运动能力明显下降,说明他体力不支,应让他休息,并及时注意观察他的变化。对有轻微慢性病、生病刚好的学生及月经期的女生,均应调整练习内容与密度,安排轻微的活动或见习,不能让他们参加剧烈运动,切忌急于求成,强令学生一味追求运动量,这样就容易造成伤害事故的发生。此外,教育学生做好自我医务监督,当运动中身體若有不良反应时,应及时报告体育教师。

2.教学安排

成因: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运动量的安排不合理,不但不能提高学生的运动成绩,反而会引发运动损伤。在运动安排上没有遵循运动负荷从小到大,技术动作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提高的循序渐进原则。教师在上课前应对每位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了解,教学中应做到区别对待。

对策: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所教学生的身体素质合理地安排运动负荷。运动负荷安排不足,不能达到提高身体素质目的;运动负荷安排过大,超出人体能承受的负荷,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疲劳、机能下降、协调性下降、注意力减退,从而容易发生损伤。教师应严格遵守体育锻炼原则,根据学生的具体身体情况合理安排运动负荷。此外,准备活动还要有针对性,就是根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安排,例如:在上篮球课时,为了防止膝关节损伤,就要注意加强股四头肌力量练习。为预防大腿后肌群拉伤,在发展其肌内力量的同时,还应注意加强发展股后肌群的伸展性。

3.准备活动

成因:准备活动没有做,或准备活动做得不充分,造成的教学事故。准备活动的目的是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特别是克服植物神经的惰性。通过全身的关节、肌肉的活动加速血液循环,使肌肉组织得到充分的血液供给,以便增强肌肉的力量和弹性,减少肌肉的粘滞力,并恢复技术动作的条件反射联系,为正式活动做好充分准备。

对策: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向学生着重讲述准备活动的重要性,把准备活动当成体育课堂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准备活动真正成为学生进行锻炼时的习惯行动。准备活动的目的是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通过全身各关节、肌肉的活动加速血液循环,使肌肉得到充分的血液供应,以增强肌肉的力量和弹性,为正式活动做好充分的准备。

4.场地器材

成因:场地设施不良,场地不平并有碎石、杂物;跑道太硬、过滑,沙坑沙量过少、过硬并含有碎石杂物等;器械过于陈旧年久失修,安装固定不牢等都是引起运动损伤的重要原因。

对策:教师在上课前应对场地器械进行检查、修理,将安全隐患抹杀在萌芽状态。此外,服装不合适、鞋不合脚也都引起损伤。因此,应加强易伤部位和相对薄弱部位的练习,提高其机能,这是预防运动损伤的积极措施。课前对运动场地、器械设备进行安全检查。要定期检查体育场地及设施,及时维修、精心管理,特别是在课前要进行检查,及时排除不安全因素,防患于未然。检查跑道是否平坦,有无碎玻璃碎石;沙坑是否松软,坑沟有无杂物;投掷场地是否有醒目的标志线和安全线;单双杠、跳箱、山羊等器械安装是否牢固,周围有无致伤物件,这些都应细致检查、周密考虑。对木质腐朽和破裂的器械要及时清除,搬出操场,严禁凑合使用,消除一切安全隐患。对于铁饼等投掷场地,周围一定要设立防护栏(铁网式的、其他的),加强对现场的管理。此外,在进行器械练习时,教师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降低教学难度,减少因恐惧而造成的意外运动损伤,还要避免因负责的学生太多缺乏必要的保护或男教师对女学生的保护不便而造成的运动损伤。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体育骨干,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在学生分组练习时,教师要加强巡回辅导,从而有效地预防意外运动损伤。

5.备学生

成因:学生带病上课。由于学生对自身健康状况不了解,机体存在疾病不能从事体育活动自己不知道或没有让教师知道。因此教师于教学前应对每位学生的健康状况了如指掌,让有病的学生见习或休息,避免因过度运动而造成运动损伤。

对策:对学生应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对体检不合格者,不让其参加或少量参加体育活动;对伤病初愈的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在取得医生的同意下进行康复性练习,要根据学生的身体情况安排适当的运动量。平时体育教师要主动了解掌握学生的体质与健康状况,以便在安排课的练习密度和强度上予以区别对待,避免因运动量过大,使身体有特殊情况、体质弱、运动基础差的学生承受不住而酿成伤害事故。

总之,学校和体育教师如果都能够积极重视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从思想上加强对安全性认识,加强对学生安全地进行体育锻炼的监督管理,就能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要尽最大可能预防和消除体育教学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通过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真正在“安全第一”和“健康第一”的前提下,不断提高各项身体素质和体能,从而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杨建文.甘肃省大学生体育课伤害事故的成因与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04,(11).

[2]章继峰.中学体育课中意外运动损伤的预防[J].新作文,2009,(7):55-56.

[3]杨铁钢.对体育课堂安全事故的反思[J].中国学校体育,2007,(10):64-65.

作者:李 新

第3篇:防止安全意识淡化 杜绝塔机恶性事故发生

摘要:针对塔式起重机恶性事故时有发生的现状,从安全意识的形成与淡化、影响和损毁安全意识的因素、防止安全意识退化的措施、强化企业职工安全教育和培训等方面,阐述了如何防止安全意识淡化、杜绝塔机恶性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安全意识;培训;教育

随着建设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塔式起重机以其自身的性能优势在建设施工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塔式起重机也有事故危害性大、经济损失大、社会影响大等特点,让使用者和管理者在安全生产中存在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特别是一些恶性事故的发生,给使用者和管理者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虽然关于塔机的安全使用和安全管理,方方面面的管理制度、文件、法规、法令层出不穷,几乎是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但令人遗憾的是,一些塔吊倾覆的悲剧仍时有发生。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和对各类事故案例的分析,笔者认为其关键因素还是使用者与管理者的安全意识淡漠退化。

要想在塔式起重机使用和管理中杜绝恶性事故的发生,应从以下角度去分析和寻找解决方法。

安全意识的形成与淡化

人的安全意识是通过其所经历的和观察到的事故建立起来的,即所谓存在决定意识。人们使用塔机初期安全意识是很高的,从使用者到管理者都对它有一种敬畏心理。但随着应用的广泛和数量的增加,以及给施工带来的便捷和效益,人们对它的依赖和需求也日益增加,对其敬畏的心理也随之淡漠,于是就减少安全投入,忽视安全教育。特别是管理者,开始违反塔机使用规定以及使用周期,导致员工上行下效,为了效益进度,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的事便时有发生。

影响和损毁安全意识的因素

制度的建立与破坏往往都是从管理者开始的。一些企业的领导者长期对企业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抓安全生产时形式主义严重,重效益轻安全,漠视生产工人合法的劳动保障权益,肆意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使其长期处于高负荷、高强度的工作状态。所以,领导对安全工作重视不够,直接会导致员工的安全意识淡漠。由于理不清安全与建设、安全与效益、安全与稳定的关系,势必会采取违反制度和规定的生产方式,导致事故发生。对违规、违章、违法行为的处罚不够具体,可操作性不强,违规违章成本几乎为零。当然,这些成本最终是由事故责任人和企业为之埋单。我们现今的管理制度、法规、机构已相对健全,但根本性的执行力往往大打折扣。培训机构对安全管理人员及特种人员持证上岗培训不规范,针对性不强,力度达不到国家要求,甚至出现交钱就能拿证的现象,中间的培训环节只是走走过场而已,从而导致监管和从业人员素质较低、管理不到位。

防止安全意识淡化的措施

管理者应提高监控能力和信誉度管理者和使用者是塔机安全管理和使用过程中的两个行为主体,由于各自的利益取向不同,他们之间存在矛盾,塔机的安全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二者博弈的结果。使用者出于对利益的追求会逃避责任,故管理者应有足够的能力以较低的成本完成安全检查,并让使用者确信,如被检查发现安全问题会蒙受更大的损失,让使用者主动采取技术手段改善塔机安全使用。

建立完善的监控体系要加快塔机安全监控保障体系的建设。安全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保证监控正常进行,必须辅以组织、制度、设施等保障体系。采用高新技术手段进行监控预警可以有效防止事故的发生。

加强监管队伍建设,强化安全培训教育强化塔机安全管理,关键是要有一支业务熟练、作风过硬的安全监控队伍和一个安全意识强、操作技能高的技工群体。因此,对塔机安全监管机构的设立、人员的配备、培训教育考试方式等,应有可操作性强的法规或政策。而提高塔机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基本操作技能是当务之急。操作人员培训取证过程必须是严肃认真的,要有深度和难度以及相应的文化基础。现在,很多取证的农民工塔司几乎都是半文盲,这与监控职能失效有着直接的原因。安全培训同样需要强有力的监督,这是防止安全意识淡化的根本措施。

建立向公众开放的信息系统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建立一个向社会开放的建筑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已成为可能。建立企业安全信用档案,将发生塔机伤亡事故的情况计入企业和监理单位项目经理信用档案,通过系统进行曝光,从舆论上监督所有的施工单位和企业,促其狠抓安全管理工作。对安全管理成绩突出的向社会公示,供其他企业借鉴学习,以提高整个行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可有效防止安全意识淡化。

加强企业职工安全培训,强化安全意识(1)企业应在抓实、抓严、抓细上下工夫,整体形成重培训、抓实效的安全宣传教育氛围,以增强全员的安全意识,为实现安全生产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2)健全机制,夯实安全宣传培训工作的基础。安全宣传、教育与培训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是确保安全生产的第一道关口。建立以企业经理人为榜样的安全行为与意识示范模式,实施考评机制,注重抓长效、抓实效,通过检查、督导把安全思想教育培训抓到位、落到实处,摸清安全思想教育工作的重点。领导者应深刻认识到,“摸清问题、对症下药”是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根本,并开展调研分析,才能进一步提高企业安全思想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3)按季度考评,突出特色。按过程性考评、结果性考评和特色教育三部分对基层单位的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工作情况进行联查。基层单位应大力开展有针对性的特色教育,积极与管理部门互动联动,推动企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整体上水平,及时消除安全思想隐患,提高安全可控度。(4)拓宽平台,多措并举,增强全员的安全思想意识。注重开展形势任务教育与培训,积极将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经营形势向广大员工讲述清楚,打造积极的舆论氛围。对员工进行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时间、安全与效益等关系的引导培训,反复进行安全生产重要性、长期性和复杂性教育,进行防骄满、防麻痹、防松劲、防厌战的“四防”意识教育,使员工时刻绷紧安全弦。组织开展员工安全大讨论,人人结合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安全事故和遇到的险情讲述体会,这种“身边人讲身边事”的形式,对提高员工安全思想教育质量,增强员工的危害辨识能力将产生较强的刺激作用。(5)更新培训理念,弘扬企业文化。传统的说教方式已不被新一代的知识型员工所认可,融入科技手段和以人为本的培训方式才能使他们有触动、感兴趣,才能增强培训效果,使企业和员工真正受益。

塔式起重机是一种电气和机械性能都较复杂的大型设备。在日常管理工作中,除了加强安全管理外,还应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与培训,详细掌握塔式起重机的有关原理。对危险源的辨识控制,对消除和减少塔机作业的风险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防止安全意识淡化的同时,还要防止安全技能的退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杜绝塔机恶性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朱森林.塔式起重机实用技术及高空拆除方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顾迪民.起重机械事故分析和对策[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3]范俊祥.塔式起重机[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4.

[4]邹臻颖.浅谈建筑安全管理常见问题与对策[J].建筑安全,2010,(6).

作者简介:

刘鹤南(1960—),山东掖县人,天津市第四市政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设备站工程师,副站长,主要从事设备管理。

作者:刘鹤南

第4篇:消除安全管理中人的不安全因素

一、员工的不安全心理和意识是安全管理的关键:

1、人的不安全心理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

(1)侥幸心理

侥幸心理是支持违章作业的主要心理因素,也是各种安全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有这种心态的人,大多不是不懂安全操作规程,缺乏安全知识,也不是技术水平低的原因,而是“明知故犯”。例如,我们现场的“低、老、坏”现象反复出现,就是操作人员图省事不按章操作,当有人监督检查时,能够劳保穿戴齐全,检察人员一走,马上又会故伎重演。在他们的思想中存在一种“违章不一定出事,出事不一定伤人”的侥幸心理。

(2)、麻痹大意,盲目自信

麻痹大意是造成违章和事故的主要心理因素之一。在生产现场,劳保护具穿戴不齐全、不采取任何措施盲目进入大罐、高空作业不进行防护、坐岗观察不认真等行为都是盲目自信、麻痹大意的表现。这种人平时操作时不认真,马马虎虎,时间久了形成“我经常这样干就没出过事”的想法,平时安全就只挂在嘴边,而心里却放松了警惕,觉得无所谓。

(3)、逞能心理和习惯、从众心理

表现为一些人为了显示自己“艺高人胆大”的能耐,往往会头脑发热,不遵守操作规程,干一些愚蠢和冒险的事。例如:不系安全带上井架,安全设施不齐全、防范措施没有到位、不具备开工条件而盲目施工。还有一些人,在日常工作中用经验代替标准、用习惯代替操作规程。看见别人违章作业,明知不对,不仅不进行监督和制止,自己还照着做。

(4)、惰性心理

一些员工在工作中总想省点事,偷点懒,为了少出力,常常简化程序,而忽视了安全。对生产现场出现的小漏洞、小问题不够重视,有的甚至认为出现这些小问题是不可避免的、是合理的,不主动去整改。现场巡检中,对这些问题不重视、视而不见,纯粹是“走过场,完任务”,这种现象在我们身边最为常见。

(5)、情绪波动,思想不集中

一些员工往往受到社会、家庭、人为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要么烦躁不安,思想分散,注意力不集中,工作上不专心,操作中顾此失彼手忙脚乱;要么兴奋、得意忘形。这两者都会增大工作中的安全风险。

2、纠正员工的不安全心理,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1)管理者

第一、管理干部要有主动管理意识。平时对本单位队伍现状、员工素质进行认真分析和研究,对管理目标、方法和方向要进行系统思考,制订行之有效的针对性制度和措施并严格执行。特别是员工的思想动态管理上更应具备主动性和预见性,要随时分析掌握其情绪,观察其行为,发现不良倾向,及时进行教育和纠正,做到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

第二、管理干部应具有较为全面的安全知识,熟悉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对本单位各岗位的安全风险、操作规程熟练掌握。只有具备这些素质,自己才不会违章指挥,抓安全才能抓到点子上,才会抓住关键。反之、日常的安全管理就会无的放矢。

第三、对员工坚持不懈的开展技能教育、素质教育、岗位安全知识、岗位操作规程教育,对关键装置、岗位、重点要害部位进行重点培训。定期组织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活动提高操作技能。认真开展“反三违”和整治“低、老、坏”专项活动,组织职工开展事故案例教育,切实吸取事故教训,遵守操作规程。

第四、在行为准则上加以诱导、用制度进行管理和约束。首先要求员工认真学习法律法规、管理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干部要不厌其烦的讲、踏踏实实扑下身子去抓,同时执行制度的力度要大,对违章行为要从严从重处罚。只有各项制度执行到位,无违章指挥,安全风险就会大大降低,事故就会远离身边。

第五、安全管理不能忽视细节。隐患无大小,一个小小的安全隐患,有可能会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对安全工作也应当实行精细化管理,加大日常隐患排查力度,查找管理死角,堵塞管理漏洞,特别是员工的习惯性违章行为,要下大决心进行彻底杜绝。另外,不能因目前较为平稳的安全形势而产生盲目乐观、骄傲自满、妄自尊大思想,而应当考虑到目前机组扩充、新增人员多,再加上生产提速带来的人员紧张,安全风险进一步增大,应该相应加大管理力度来应对出现的各种风险。

第六、抓好基层的管理者—班组长。因为安全隐患和事故常常发生在这些最基层的管理者身边。首先抓好班组长责任心的培养,平时要严格要求,采取压担子、定指标,定期进行考核等有效措施,使其认真履行班组安全员的职责。其次提高其管理能力,对班组长的日常班组管理勤检查、常指导,使其管理水平真正达到班组的日常安全管理、自查自改、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班前班后会、一日一练等班组活动正常有效开展。

(2)、被管理者

员工是现场操作者,也是各种安全事故发生后最大的伤害者,因此抓好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行为教育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首先,员工安全意识要彻底转变。因为,只有员工自身防范意识提高了,才能保证自身本质安全。分析事故案例,大多数事故发生的原因要么是安全意识不强、违章操作造成的,要么是自身的无知造成的。员工安全意识提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加强学习,学习操作规程和安全管理制度,靠规程和制度来约束自己的意识和行为。二是主动服从管理,自觉克服急躁心理,不盲目蛮干。三是自觉分析岗位风险、自觉进行隐患排查,只有知道风险才会知道害怕,才能避免无知和违章,真正做到预防为主。四是严格自身要求,不简化程序操作。五是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能把家庭或其他矛盾造成的不稳定情绪带到工作中。六是正确处理安全与效益的关系,认识到安全是最大的效益,做到日常一切工作要为安全让路。

其次、安全工作要人人参与。因为安全事故在各种工作场所、各种工况和环节都有可能发生,因此安全管理需要全员、全过程参与,动态监控。员工不仅要做到自身不违章,而且要主动监督和制止他人违章。做到人人参与,上下互动,齐抓共管,不留死角。

第三、强化执行力。安全管理和制度的落实是否有效关键体现在执行力上。执行力要靠安全制度、安全责任、员工安全意识、激励机制、考核机制来保障。这些保障因素无论哪一方面不健全或在执行上打折扣,都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二、安全管理“没有任何借口”

“没有任何借口”是美国西点军校奉行的最重要的行为准则,是西点军校传授给每一位新生的第一个理念,其核心是敬业、责任、服从、诚实。它强化的是每一位学员无条件去完成任何一项任务,而不是为没有完成任务去寻找借口,哪怕是看似合理的借口。

安全管理“没有任何借口”,就是要做到像执行军事命令一样不折不扣的执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不能因管理上的问题而找出这样或那样的借口,因为借口会淡化管理者和员工的安全意识、甚至给安全管理设下屏障,类似事故就会重复发生。因此抓安全没有任何捷径可走,更不能以任何理由去逃避责任。

据统计,在石油行业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中,大多都是由于违章指挥、违章操作等引起的责任事故,但在追究责任时,事故责任者总是千方百计寻找各种借口,井喷事故说成是地层原因或设计缺陷,其它事故要么说是设备原因引起的,要么说自己非常忙没有时间顾及,要么说自己没有受过专业培训等等,尽量来为自己推脱责任。

殊不知,如果说是地层原因或存在设计缺陷,当初为什么没有采取防范措施?为什么还按该设计施工? 如果说是设备原因,在事故发生之前,为什么不对设备进行保养、检修、更换? 使用过程中为什么不加强检查? 为什么事先没有制定应急预案致使事故发生后不知如何进行控制? 使用过程中为什么没有发现而等到发生事故以后才提出来? 如果说是没有受过专业培训,那为什么不培训合格后再上岗? 这些看似合理的借口,任何一个为什么都可以将其推翻。

“没有任何借口”体现的是责任心、是完美的执行力,体现的是管理者认真履行管理职责、执行者不打折扣的具体行动,体现的是每一位员工对待安全的态度。

总之,安全管理是针对人的行为的管理,只要每个人都有高度的安全意识、积极负责的安全态度,那么安全风险就会大大降低,我们的企业就会变得更加安全、更加和谐。

综上所述,人在从事安全生产活动或安全管理工作中是第一主动的积极因素,尤其是我们井筒工程技术服务行业中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经历无数触目惊心的惨痛教训,虽然我们从事的风险极高的井筒工程技术服务行业,随着时间的推移,工艺在不断的更新,工况在不断的变化,底下状况在不断的改变,所以对安全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严。我想只要大家深入学习宣传“六条禁令”,使“六条禁令”入脑入心、入身入行,在每个岗位、每道工序、每个细节上,践行“六条禁令”。消灭习惯性违章是我们要长期抓的一项工作,根除习惯性违章这个绊脚石也是每一个管理者、操作者的应尽义务,要谨慎那些老的违章行为得到整治,新的违章行为又产生的不良现象,只要我们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认真履行各项规章制度,从辩证的观点来分析看待并处理问题,安全管理工作并非是谈虎色变的工作,用严谨、严格、严肃的工作态度对待安全管理,用法律、法规、制度来从事安全管理,通过不断的排查、梳理来消除隐患,集全公司、全社会之力来保障我们的生命在阳光下健康,来保护我们的财产不受损害,只要我们用踏实的作风和严谨的态度来对待安全管理工作,我们的事故一定会减少、杜绝。

第5篇:电力生产现场的不安全因素

1、发电厂大部分设备庞大、构造复杂,并且是多层布置,工作人员需要在不同高度的工作面交叉工作,容易造成高处坠落和高处落物伤害。

2、在发电厂由很多压力容器和高温高压管道,一旦发生容器或管道破裂,就可能发生人员烧烫伤事故。

3、发电厂使用许多易燃易爆物质,如煤粉、燃油、氢气等,如使用不当,很容易造成爆炸和燃烧事故。

4、生产现场电气设备多,如变压器、开关、母线、配电柜等,大部分带有高电压,许多设备带电部分裸露在外,如不注意就很统一产生触电事故。

5、电力生产设备自动化程度高,各种控制按钮、开关遍布各处,如不小心误碰和误动,就可能发生误操作事故。由于设备系统之间相互并联,某一设备发生故障,将可能引起其他系统故障,甚至造成停机、停电,产生的影响和损失都很大。

6、生产现场有很多转动、移动设备,容易发生机械创伤或绞伤。

7、进入生产现场,要听从指挥,遵守纪律,不准随意走动,不得擅自离队。

8、在生产现场行走要小心,以防滑倒跌倒。

第6篇: 换个角度看人的不安全因素

我宣誓:从现在开始,从我做起,拒绝违章,规范作业,消除隐患,精心操作,干好今天,谋好明天,持续发展,确保平安。

这是每天运行人员上岗前都要说的一段话。安全在化工厂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我们常说安全促进生产,生产必须安全。安全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而且,我相信,任何一个来到北元工作的员工,都想平平安安上班来,高高兴兴回家去。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我们身边发生了安全事故。

安全生产中的不安全因素大体来说有两种,一种是物的不安全因素,一种是人的不安全因素。美国工厂的事故统计中,有80%的事故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我国的工矿企业有70%以上人身伤亡和设备损坏事故是由于人的不安全意识不强造成的。纵观北元集团《安全事故案例汇编》,几乎每一起事故都存在人的不安全行为。

安全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健康的、良好的心理,对安全生产有积极的作用。而不良心理会对安全生产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甚至会引发事故。一般来说,事故发生前人的不良的心理状态有以下几种:

一、侥幸心理

侥幸心理是许多违章人员在行动前的一种重要心态。把出事的偶然性绝对化,在现实工作中,对发生侥幸心理的人时有所见。他们不是不懂安全操作规程,不是缺乏安全知识,也不是技术水平低,而是“明知故犯” 。比如,这类员工认为违章不一定出事,出事不一定伤人,伤人不一定伤己等。有研究表明如果发生了330次同类事故,其中造成伤害的仅有30次;其余300次虽属事故,但不发生伤害,伤害事故与不伤害的事故,二者的比例为:1:10。这就促使存在侥幸心理的人,更是“变本加厉”的继续侥幸下去。

二、惰性心理

一些员工在工作中总想省点事,偷点懒,为了少出力,常常简化程序,而忽视了安全。对生产现场出现的小漏洞、小问题不够重视,有的甚至认为出现这些小问题是不可避免的、是合理的,不主动去整改。现场巡检中,对这些问题不重视、视而不见,纯粹是“走过场,完任务”, 例如,11年5月21日,水泥有限公司制成分厂运行二班包装主操白某发现2#包装机运输带被水泥袋卡死,在未断电的情况下,用手去处理被水泥袋卡死的运输带,水泥袋拉开后输送带转动讲其左手无名指和小指夹伤。那么,白某不知道安全规程么?不知道这种情况下该断电处理么?那为什么还会发生这种低级错误,就是人们的这种惰性心理,图省事心理在作祟。

三、麻痹心理

麻痹大意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心理因素之一。表现为马马虎虎,大大咧咧,口是心非,盲目自信。这类人往往还都是公司的老员工,对工作中的反常现象反映迟钝,之前多次做也无问题,对反常习以为常并不感到有什么危险,开始了习惯性作业,他们盲目相信自己的以往经验,认为技术过得硬,保准出不了问题。亦或是高度紧张后精神疲劳,产生麻痹心理。

四、个性因素

一贯松松垮垮,不求甚解的性格特征。自以为绝对安全。对什么事情都反映迟钝。还有一些人,在日常工作中用经验代替标准、用习惯代替操作规程。

五、 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一种无视社会规范或管理制度的对抗性心理状态,一般在行为上表现“你让我这样,我偏要那样、越不许干,我越要干”等特征。

逆反又可分为显性对抗和隐形对抗。显性对抗就是当面顶撞,不但不改正,反而发脾气,或骂骂咧咧,继续违章。隐性对抗是指表面接受,心理反抗,阳奉阴违,口是心非。

逆反心理产生的行为是一种与常态行为相反的对抗性行为,它受好奇心、好胜心、思想偏见、虚荣心、对抗情绪等心理活动所驱使。这种心理和行为一般多发生在青年工人身上,特别是90后(不过,这里绝没有歧视90后的意思哈)。

六、逞能心理

争强好胜本来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但如果它和炫耀心理结合起来,且发展到不恰当的地步,就会走向反面。特别是新进员工,技术不熟,能力不强,但又不肯虚心学习,盲目自大。长时间做相同冒险的事,无任何防护,终有一失。还有一些人为了显示自己“艺高人胆大”的能耐,往往会头脑发热,不遵守操作规程,干一些愚蠢和冒险的事。例如:不系安全带上井架,安全设施不齐全、防范措施没有到位、不具备动火条件而盲目动火作业等。

七、冒险心理

冒险也是引起违章操作的重要心理原因之一。一种是理智性冒险,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例如,2011年10月6日发生在化二分公司动力检修分厂的未佩戴防护用品烧伤右手的事故,大家都知道操作带电配电柜时,需要带绝缘手套,防止过电。在明知有可能触电的情况下,仍然去冒险。另一种是非理智性冒险,受激情的驱使,有强烈的虚荣心,怕丢面子,硬充大胆。

八、从众心理

是指个人在群体中由于实际存在的或头脑中想象到的社会压力与群体压力,而在知觉、判断、信念以及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中大多数人一致的现象。从众分为自觉从众(心悦诚服、甘心情愿与大家一致违章)和被迫从众(表面上跟着走,心理反感)。

从众心理是一种很普遍的心理现象,很容易造成违章的后果。例如几乎每个人对交通规则都十分的了解,但是在马路上时时可见闯红灯者。你可以出淤泥而不染,但每次都是你站在斑马线上,其他人都冒险安全通过,次数多了,你可能就开始怀疑自己,也就随大流了。再例如看见别人违章作业,明知不对,不仅不进行监督和制止,自己还照做。

九、无所谓心理

表现为对操作规程、规章制度心不在焉,满不在乎。一种是本人根本没意识到危险的存在,认为章程是领导用来卡人的。例如2011年12月1日,发生在盐业分公司的,因为风险分析不到位致使左脚骨折的事故。还有2011年6月27日发生在化二分公司聚氯乙烯分公司的,因为不清楚现场作业环境压伤左脚的事故,就是操作工无视操作规程、规章制度,粗心大意造成的。

十、依赖心理

依赖别人,心存侥幸。这一点很明显的事在工作中看到了问题,心想反正有人管,或者那不是我的事。尤其反映在普通员工身上:反正有主操和班长顶着呢。

十一、情绪影响 受情绪的影响,思想不集中。这种情况往往是因为操作人员情绪起伏特别大而导致事故发生。例如。某操作人员上班前,刚跟老婆孩子吵过架心理不痛快,或刚被领导说了两句而有情绪。亦或是家里刚发生了什么高兴的事情,正处在兴奋地浪尖上,工作中,必然无法集中精力。

十二、应急处理能力

这个说起来是个比较复杂的心理过程,是指当突发事故发生或当遇到突发事件伤害时,克服紧张情绪,沉着冷静并学会如何与人沟通的一种心理素质。例如2011年4月14日发生在化二分公司乙炔分厂的由于紧急停车,导致DCS操作人员紧张过度,操作失误,在急停B线时误将A线紧急停车。

说了这么多影响事故的不安全因素。那么,如何改善这些不安全因素,克服这些不良的心理,显得尤为重要。

身体是自己的,我们应该比任何人都要爱惜我们自己的身体。在日常生产工作中,我们自己要注意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使其以一种正常的心态、稳定的情绪投入生产。分析事故案例,大多数事故发生的原因要么是安全意识不强、违章操作造成的,要么是自身的无知造成的。我们在工作生产中,一是要不断加强学习,学习操作规程和安全管理制度,靠规程和制度来约束自己的意识和行为。二是要主动服从管理,自觉克服急躁心理,不盲目蛮干。三是自觉分析岗位风险、自觉进行隐患排查,只有知道风险才能避免无知和违章,真正做到预防为主。四是严格自身要求,不简化程序操作。五是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能把家庭或其他矛盾造成的不稳定情绪带到工作中。六是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遇到大的问题,可以真正做到遇事不乱,冷静处理。

最后希望所有同事们都可以安全生产,幸福生活。

第7篇:在施工现场怎样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因素

技术问答题:

在施工现场怎样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因素?

答: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几点意见:

1、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基层管理者的安全意识是关键

必须落实基层管理者的安全生产责任,实施安全生产责任管理。要将安全生产目标控制、安全设施经费投入、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施工安全技术交底、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安全奖罚、安全专职人员的落实、安全检查和实施标准化作业等纳入基层管理者的安全职责。其次,抓好基层管理者法律和法规的学习教育,从思想上筑起“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的安全防线。在对管理者的安全生产素质培训上,实行管理者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资格认证制度。培训实行分级负责,针对不同施工项目,不同作业内容,由待业主管部门分级对基层管理者进行培训,做到持证上岗。第三,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完善管理者重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对安全培训考核不合格者、施工现场管理混乱以及违章指挥,任凭员工冒险作业的施工负责人,坚决不予任用。

2、坚持以人为本,提高操作者的安全技能是基础

只有从操作者的思想中真正树立了自我保安的意识,才能从“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的自觉行动。其次,坚持新工人“三级教育”、岗前安全技术和劳动安全常识教育培训是提高操作者安全操作能力的关键。其三,在培养人的安全操作能力方面必须坚持“严字当头、思想领先、令行禁止,标准化作业”的原则,同时也要注意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断结合新形势、研究解决新问题,在施工现场作业中力争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遏制事故的发生,并通过培养安全操作习惯,去造就一支既懂施工生产工艺,又知安全,思想过硬、技术超群的施工现场作业的劳动队伍。

3、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安技人员的素质是保证

要加大对安技人员的培训力度,使他们具有较高安全素质,真正成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明白人”,同时,要求他们要以对企业安全管理负责的精神,敢于向违章违纪、冒险蛮干行为作斗争,抓好施工现场的过程控制,消除事故隐患,确保安全生产。

4、坚持以人为本,建立激励机制是手段

建立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和奖罚制度,增强全体员工的责任风险意识,使安全生产成为每个员工的自身需要和自觉行为。

5、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事故的前提

通过全方位的分析预防手段,把施工中所发生的事故苗子和检查中所发现的问题与下次施工中人员、设备、气候、作业条件及周边环境等变化而可能产生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全面深入分析,找也可能引发事故的主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对策,提高安全预防水平。

控制物的不安全因素的几点意见:

1、做好防护保险方面的措施,做好危险点的安全技术交底;

2、做好物品的放置,不乱放或乱扔物品;

3、作业环境场所必须维持良好,现场要做好围蔽措施,做到不让非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

4、注意外部及自然界的不安全状态,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5、设备、设施、工具、附件等要确保安全可用,存在缺陷的严禁使用;

6、个人防护用品用具必须配备齐全,缺少或使用存在缺陷的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人员不得进行施工作业。

第8篇:安全事故发生

安全事故发生(发现)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领导小组组长和本室主任,组长接到报告后马上通知信息联络负责人,由信息联络负责人通知所有领导小组成员即刻赶到事故发生现场。到现场后,领导小组应立即对事故进行调查确认、评估,根据评估确认的结果,提出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工作程序和措施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有关工作小组立即启动,组织、协调、落实各项应急措施,中心相关科室应全力协助配合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四、紧急处置

安全事故发生后,现场的有关人员除需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还需同时进行现场应急处置。现根据遇到不同的安全事故制定不同的紧急处置措施:

一)火灾事故

火灾事故发生后,火势较小的,应立即组织现场人员进行灭火,同时组织人员有序疏散和对现场物资进行转移;如初期扑救无效,火势无法控制并进一步蔓延时,现场人员应立即拨打119报警并等待引导消防员到火灾现场。

二)人身安全事故

事故发生后,如造成人员伤亡,应立即拨打120呼救,在外部救援机构未到达前,现场人员应对伤者进行必要的抢救(如人工呼吸、包扎止血、防止受伤部分受污染等应急措施)。

三)财产安全事故

值班人员如发现盗窃事件时,应立即拨打110报警和监控好录像以便提供给警察必要的证据,同时密切关注盗窃者的动向,必要时要跟盗窃者作斗争制止盗窃发生。

五、及时报告

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时,领导小组在知悉安全事故后2小时内向上级主管部门做出初次报告;根据事故处理的进程或者上级要求随时做出阶段报告。

一)初次报告

应尽可能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等。

二)阶段报告

既要报告新发生的情况,也要对初次报告的情况进行补充和修正,包括事故的发展与变化、处置进程、事故原因等。

六、后置处理

一)善后处理

事故处理小组负责组织安全事故的善后处理工作,尽快消除事故影响,妥善安置和慰问受害和受影响人员,尽快恢复正常秩序。造成安全事故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受害人给予赔偿。

第9篇:发生安全事故的原因

发生安全事故的最根本原因:一是人的思想不够重视,安全意识差;二是机械设备安全保护性能差,施工人员在操作当中不规范;三是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应对措施: 一:提高自我意识,完善机构。

提高企业各级领导的认识。认识到安全生产对企业信誉,名声,国家财产,施工人员的重要性。做到“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处理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进度的关系。当三者与安全发生矛盾时,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小组。其责任是:执行法规,政策,措施,计划,完善制度,解决难题,主持调查,提出改进措施。

二:健全制度,严加防范

1. 建立,健全各级各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使任何人,任何部门都负有安全生产的责任,增强各级管理,施工人员的责任心,如对机械组人员要求必须做到施工前检查机械各项性能,施工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施工后做好保养,维修工作,确保机器无故障,无超负荷运转等等,消除一切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的隐患,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2. 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制度。建设工程结构复杂,交叉作业,多层作业多,安全隐患无处不在,因此

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针对工程施工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预防分析,从而进行控制和消除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隐患,从技术和管理上采取措施,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3. 建立安全检查制度。实行每个分项工程均配备安全员。 三:加强培训,提高素质

1. 加强对管理层人员培训,提高安全生产管理素质。企业必须定期,定时,分批培训各级领导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和生产管理人员,认真学习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提高管理安全的素质,做到对生产能管,会管,管得好。

2. 加强对施工人员岗前培训,提高其安全生产意识。对参加施工的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技术教育,使其熟知和遵守本工作和各项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定期进行安全技术考核,合格者方准上岗工作。

总结:施工安全事故涉及范围广,原因多,突发性强,必须提高思想认识,完善管理机构,健全安全制度。

提升技术

技术:它是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要素

条件性

技术是有条件的,或者说是有前提的,或者说是有特定环境要求的。一种技术必然是在一个或几个明确的或默示的条件规定下的特定环境内有效的方法。因为世界是客观的,科学规律是客观的、有条件的,技术必须符合科学规律才能发挥作用,显然要受到客观环境的制约,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能起作用。技术的条件性要求我们在应用技

术时认真考察我们的目标环境是否适合这项技术的应用。 抽象性

技术是总结出来的一种方法,不是活动,而是一种抽象。源于实践活动又高于实践活动。技术对环境的要求是随着人们的认识深入而变化的,在一个生产活动中,一种技术的应用只考虑环境中的一个或几个特定变量,而其他环境变量被忽略了,这是必然的,这些被忽略的环境因素也可以影响技术发挥作用,人们对技术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技术抽象性要求我们在应用技术时必须有意识的把技术和实际联系起来,并注意到任何总结出来的技术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有待我们进一步完善。

目的性

技术之所以不同于科学就在于技术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的人的行动方法。术是有目的,是以人为本的,技术的价值也正在于此。没有目的,技术就不成为技术了。比如在地上挖一条沟,如果不告诉我们为什么要挖这条沟这个行为就没有技术的意义。如果挖这条沟是为了修水渠灌溉,或是准备引水当护城河,或是排水设施,或是为了种地,种树,埋东西,挖东西,总之,必须有目的,一种行为方法才会带有技术意义。技术的目的性要求我们在应有技术时要认识到我们应用这种技术除了造成我们想要的结果还会有一些我们不在意的结果,而这些结果产生的影响可能对我们有间接的意义。另外,相同或相似的技术方法可以用在不同的目的中,这提示我们技术的可迁移性,灌溉时总结的技术方法很可能在排水时也有用,我们在解决特定问题是

可以到其他活动的技术方法中寻求灵感。技术涵盖了人类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性事物,是生存和生产工具、设施、装备、语言、数字数据、信息记录等的总和!

技术有多个方面的。但是最终会首先归结到学习基础知识是否扎实,然后是应用的能力。建议如果有条件去专门的学习机构学习的话,还是先学习系统的知识。再去找相关工作,以加强经验。只要有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技术会逐渐提高的

上一篇:教师培训个人学习计划下一篇:鉴藏家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