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专业职业道德论文

2022-04-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本文基于当前土木工程的发展现状,阐述了现代土木工程的发展特点,并提出针对性的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以期构建科学合理的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指导土木工程学院更好的开展教学活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土木工程专业职业道德论文 (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土木工程专业职业道德论文 篇1:

土木工程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模式探讨

[摘 要]高校对专业知识传授的片面追求,导致了学生毕业后职业道德的缺失。通过资料收集和整理,总结目前土木工程学生获得职业道德知识的可能途径,并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将职业道德教育和专业知识传授相结合的重要性和方法。通过练习,学生在碰到工程(案例)问题时,已经能培养起一定的职业道德情操。这说明本文提出的方法是有效果的,能为学生今后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职业道德基础。

[关键词]土木工程 职业道德教育 学生 教育模式

土木工程作为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很多高校抓住这一机遇,纷纷招收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通过几十年的发展,一大批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从高校迈入社会,为国家建设发展做出了贡献。但是,由于高校片面追求专业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一系列人为因素造成的工程问题见诸媒体,老百姓统称这些工程为“豆腐渣工程”。在工程质量问题屡屡发生的今天,加强土木工程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刻不容缓。

近几年,部分学者开始研究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问题。[1] [2] [3] [4] [5] [6]武晓华[7]分析了当前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并结合高校的教学实际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孟卿等[8]对高校法学教育中法律职业道德教育进行了研究;赵磊[9]就高校旅游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了阐述,并揭示了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和途径。本文通过资料搜集,总结了目前土木工程专业在校大学生的职业教育途径,并重点探讨了将职业道德教育和专业课程相结合的重要性和方法。

一、土木工程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

(一)职业道德教育课

笔者通过文献查阅发现,国内尚没有高校开设专门针对土木工程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课,即使部分高校开设了职业道德教育课,也是面向全校各专业的职业道德教育,不具有针对性。

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1.高校过多关注专业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重要性。习总书记在国内外多次强调,要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这也从侧面表明,学生在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需努力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2.针对土木工程专业的职业道德教育,主讲教师不仅需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需要具有丰富的工程经验。

(二)企业或基地实习

土木工程是一个实用性很强的专业。因此,在大学四年中,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需多次进入企业或基地实习。从目前的情况看,通过企业和基地工作人员对工程案例的分析,尤其是对“失败”案例的讲解,具有间接职业道德教育的作用。和传统的职业道德教育课相比,学生更喜欢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学习职业道德知识。但这种途径有其自身的局限性:1.学生进入企业和基地实习的时间有限;2.职业道德知识的讲授不系统,学生只能通过仅有的几个“失败”案例来获得职业道德知识;3.职业道德知识的讲授具有个体性,这主要体现在企业和基地工作人员自身的素养方面。工作人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未来的职业道德观。

(三)专业教师的渗透

土木工程专业教师在专业知识讲授过程中,会渗透部分职业道德知识。这种途径不仅可以将专业知识传授好,还可以潜移默化地将职业道德知识传输给学生。有学者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金融类应用型本科院校哈尔滨金融学院的在校大学生进行了系统调查统计。统计结果表明:只有约10%的学生是通过这一途径获得职业道德知识的。

二、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教育的融合

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可充分发挥和拓展“专业教师的渗透”这一途径,真正将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教育融合起来。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又能将职业道德知识深深地烙在了学生心中。以笔者正在进行的土木工程施工课程为例(班级规模:41人;授课对象:土木工程学院大三学生),在此简单探讨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教育相融合的方式,以供各位教师参考。

相比于专业知识,职业道德知识的传授更多地以学生为中心。对于土木工程施工这门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课程,笔者制定了“三步走”的方案(如图1所示)。拟通过整个教学过程,重复进行“审问—慎思—解惑”这一过程,使学生逐步建立职业道德的基本观念。

(一)审问

一般来说,土木工程施工的首堂课,为引起学生的注意或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专任教师会给学生播放一些国内外著名的土木工程(如杭州湾跨海大桥等)图片或视频。本次课,为能够和职业道德教育有效融合,笔者选择播放一些典型的存在质量问题的工程(譬如:某省投资3.8亿元修建的公路,正式通车才18天,就出现路基沉陷、路面开裂的情况)。

从实际课堂情况看,选择播放这些工程也同样能够起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效果。通过对上课学生的随访(随机抽取20位学生),笔者得出几个结论。1.学生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尤其对是造成人员伤亡的工程,学生普遍觉得“内心很难受”。2.大部分学生都有了一个疑问,为什么会产生这些问题?作为将来的设计、施工、管理人员,我们应该怎么做?随着问题的产生,并经过部分专业知识的讲授,笔者给学生布置一个开放式的题目。如:学生以3-5人为一组,经过一周的时间,通过3-5分钟的时间用PPT汇报地震对建筑结构的破坏作用。

(二)慎思

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以组为单位,充分运用学校资源(图书馆)以及互联网,进行相关资料的查找和学习。这一独立思考的过程,不但巩固和拓展了课堂知识,更让学生明白建筑结构安全的重要性(避免人为因素产生的工程质量问题)。

选择一次课,作为学生的汇报时间。从汇报的情况笔者发现:1.学生具备独立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和填鸭式的教学相比,启发式教学能够让学生对知识掌握得更好;2.通过第一步的审问,以及课后的慎思,大部分组在汇报时,都强调了人(设计、施工、管理人员)的重要性。比如,有些学生以砌体结构为出发,重点阐述了砂浆的重要性。学生认为:施工人员在进行砌体砌筑时,如果普通烧结砖没有提前进行浇水浸润,砂浆中的水分就会被普通烧结砖吸收,砂浆的黏结性会降低,最终导致砌体结构的受力变差。另外,监理在现场监督时,如果没有对施工单位就此问题提出意见,就丧失了第三方监督的职责,丢失了应有的职业道德。学生通过这些开始有所感悟,内心开始埋下职业道德的种子。

(三)解惑

三步走的最后一步是解惑,其大体可分两点。1.配合学生的汇报,教师对学生所汇报的内容进行讲解。譬如:当提到“深基础”时,如采用柴油锤打入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在吊桩到位后,需进行垂直度检查。如未进行该项检查,基础的承载力就会受到影响。当地震来临时,房屋就有可能倒塌。2.在专业知识讲授的过程中。针对某一知识点,专任教师需事先补充大量工程案例,并结合专业知识的讲解,传授学生职业道德知识。

三、结论

通过练习,土木工程施工的学生在碰到工程(案例)问题时,已经能培养起一定的职业道德情操。这说明本文提出的方法是有效果的,这也为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职业道德基础。

[ 参 考 文 献 ]

[1] 雷艳平.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促进大学生就业[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3):129-130.

[2] 刘欣颖.新时期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途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

[3] 周蓉,那贵玲,郑广峰.基于学生主体诉求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职业道德教育模式构建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7):94-96.

[4] 唐小洁,黄仕强.大学生职业道德培养与“跳槽”现象研究[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4(3):56-57.

[5] 于加洋.高校多渠道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7(13):62-63.

[6] 黄朗.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论略[J].探索,2003(2):95-97.

[7] 武晓华.当前加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J].高校理论战线,2009(9):49-51.

[8] 孟卿,于禄娟.高校法学教育中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33):69-70.

[9] 赵磊.谈高校旅游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与途径[J].教育与职业,2007(3):78-79.

[责任编辑:陈 明]

作者:金浩

土木工程专业职业道德论文 篇2:

探析现代土木工程人才的培养模式

摘 要:本文基于当前土木工程的发展现状,阐述了现代土木工程的发展特点,并提出针对性的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以期构建科学合理的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指导土木工程学院更好的开展教学活动。

关键词:现代土木工程;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一、現代土木工程的发展特点

作为各种类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土木工程主要包括设备、材料及设计、保养、勘测等多种技术活动,涵盖多个专业的知识和技术,土木工程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综合性强、跨领域、跨学科。科学技术所占的比重逐渐增大是现代土木工程的必然发展要求,先进信息技术、软件的广泛应用,为现代土木工程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现代土木工程凸显科技化和多元化的特征[1]。“物”和“人”是土木工程师主要的两个工作对象,要想成为优秀的土木工程师,必须要充分地了解多个领域的知识。

二、土木工程人才的培养模式

(一)强化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意识

自我管理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基础,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只有拥有较高的管理能力,才能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更好的适应当前社会企业工作的要求。思想决定着行动,要让土木工程学生意识到自身管理的重要性,在学习中不断提升工程意识,根据土木工程专业的特点,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责意识,深入的了解专业理论知识,熟练的掌握专业技能,灵活的运用理论知识,使自己成为高素质人才。学生在平时也要主动学习有关土木工程专业的多方面知识,分析和研究当前社会、环境的实际需要,不断进行创新和钻研,形成系统、完善的思维模式,强化工程意识[2]。

(二)提高土木工程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

在师资建设方面,学校应加强专业教师团队的建设,注重对教师素质的培养,把开发教师资源摆在重要的战略位置,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和教育,逐步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还可以制定相关政策和优厚的待遇吸引专业性较强的教师,以“双师型”为目标强化教师素质培养,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保证教学质量。学校还可以加强同社会土木工程企业的合作力度,要求企业选派一些专业技能水平较高的技术骨干,担任土木工程专业的指导教师,同学校教师共同制定教学和实训计划,对学生实习进行考核。将教师的实习实训和师资培训按照土木工程企业形式进行组织和管理,借鉴企业实践操作经验,由企业技术骨干负责指导实习实训和师资培训,以企业标准,按培训指标对实训教学和师资培训进行评价,将技术服务、实训研究列入聘用教师的标准中。这样教师才能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培养出高素质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

(三)侧重土木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

土木工程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然而教学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实际工作同教学内容相脱离的现象,这就要求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通过教学化的方式对社会实践进行管理,让学生参与专业知识教育、设计土木工程建设等教学实践,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强化实践操作能力[3];2)将土木工程建设引入实际教学中,建立相应的实训平台,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让学生进行训练,转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参与到土木工程的现代化建设中,从而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储备,提高专业技能。

在对土木工程专业进行实践教学安排的过程中,应以人才培养规律为依据,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培养,为学生更好的应用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应结合土木工程建设的社会人才需求状况,发挥PKPM结构设计软件、PROJECT项目管理软件、工程管理P3软件、建筑CAD软件等现代先进的软件和技术的教学优势,进一步锻炼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际过程中,增强综合素质,发挥创新能力,成为土木工程企业所需求的人才[4]。

三、结语

在长期实践发展和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土木工程学科也得了极大的完善,分支越来越细,内涵逐渐深化,结构也日益复杂。对培养人才的各大高校来说,构建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一项复杂、艰巨的任务,应从土木工程的建设发展现状出发,迎合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站在整体层面上,多角度入手,对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土木工程院校要将教学改革落到实处,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优化高校教师资源配置,理论联系实际,构建专业教学体系,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从而达到培养优秀土木工程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谢晓杰,刘建伟,李志鹏. 浅谈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 河南建材. 2011(06)

[2]王琰,周戒. 对现代土木工程专业教育的几点探讨[J]. 高等建筑教育. 2003(03)

[3]郭子雄,陈颖. 加入WTO后我国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J]. 高等建筑教育. 2003(04)

[4]邹昀,王中华,华渊. 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实践[J]. 高等建筑教育. 2007(03)

[5]夏栋舟. 现代土木工程课程特点及教学创新探讨[J]. 中国城市经济. 2011(06)

作者:李军 李振永 李东坡

土木工程专业职业道德论文 篇3:

浅谈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管理措施

摘 要: 随着我国现代化经济的迅速发展,土木工程行业的发展也更为迅速,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增长。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其建筑施工管理具有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木工程整体建设质量和施工效率,且可以对土木工程进行合理的成本预算,不断提高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但,我国现阶段的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土木工程的建设质量。本文将对土木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 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措施

前言

随着我国当代经济的不断发展,土木工程建设对人们生活具有重大意义,是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相关施工单位要重视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管理,提高土木工程整体建设的质量和施工效率,不断加强建筑的稳定性和科学性。同时,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带动企业的长久发展,促进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但,现阶段我国的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管理还存在很多问题,在一定程上影响了工程施工进程。本文将对此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有效措施。

1.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管理现状

现阶段的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管理可以在有效范围内,对施工单位所有的资源进行科学的配置,提高土木工程整体的建设质量。这种合理资源配置的方式,在完成施工合同目标的基础上,对施工单位资源进行科学配置,不断壮大施工单位的工程实力和施工技术,提高施工单位在土木工程市场竞争中的地位,促进施工单位把握好土木工程面临的挑战,加强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目前我国在土木工程相关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机制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各施工单位质量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不到位,不能发挥好积极作用,且土木工程施工质量存在较多的问题,影响了土木工程的建筑施工的进度和效率,降低了施工单位的竞争力度,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阻碍了建筑单位的健康发展。同时,影响了土木工程整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降低了土木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2.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管理存在的問题

2.1施工质量不高

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的问题,直接对工程建筑施工管理造成较大的影响,降低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工作质量。在实际的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如果相关施工单位不能保证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工程使用的安全性,甚至影响到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导致施工单位很难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一定地位。但,我国目前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存在很多的施工质量问题,降低了土木工程的建设效率和施工进程,严重影响了人们对土木工程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容易造成人们自身和财产安全的损失。在施工人员方面,很多施工单位对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素养要求不高,导致在实际的土木工程施工中存在很多的技术缺陷,不利于土木工程的建设质量。

2.2管理制度不完善

我国现阶段的土木工程管理制度不完善,对实际的工程建设缺乏合理的保障。在成本管理制度方面,相关管理人员不能结合实际的土木工程施工状况制定合理的制度,缺乏制度的科学性,不利于施工单位的发展。同时,我国建筑单位对建筑资金的分配也不合理,部分建筑单位对资金管理存在收拢的严重问题,容易在实际的土木工程建设中出现资金短缺的问题,影响土木工程的正常建设。在人员管理制度方面,施工单位没有设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对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没有进行考核和审查,不能保证人员的施工质量和管理质量。在施工管理制度方面,缺乏相应的科学管理,不能对实际的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管理起到指导作用,且管理制度缺乏相应的落实。

2.3施工进度监管不到位

目前我国的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是一项综合性的建设,所以其建筑施工管理的范围相对较广,包括了土木工程整体的质量、工程施工的进度、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等方面的具体管理。但在实际的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因其施工的局限性,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和自然天气的影响,对建筑材料中混凝土的应用和性能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阻碍了土木工程的正常施工进度,对土木工程的建筑施工质量和效率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同时,因为部分单位对施工进度监管不当,使土木工程建设中不同工作不能进行科学的连接,影响了土木工程的正常进度。

3.提高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管理水平的措施

3.1提高施工质量

在我国现阶段的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施工单位提高施工质量是保证土木工程建筑质量的基础。首先,相关施工单位要对土木工程建设施工运用的建筑材料进行严格的检验和管理,对混凝土、钢筋、砂石等材料逐一进行检查,选择符合质量指标的建设材料,并对材料进行科学的管理。然后,土木工程的高层管理人员要树立明确的建筑观念,对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起到足够的重视,将建筑的质量放在建设的第一位,加强对员工进行责任教育,培养员工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并落实到实际的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不断加强土木工程建设的质量。

3.2完善科学的管理体系

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可以为实际的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提供有效的保证,是提高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所以,相关施工单位一定要重视完善科学的管理体系,切实做到“有法可依”,为土木工程建设提供最有利的管理体系。首先,相关管理人员要树立良好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不断加强自身的法律知识,在签订实际的土木工程施工合同时,明白每一条条款的建设质量目标和法律意义,在保证自身利益和土木工程质量的基础上,逐渐达到双赢的目的。同时,在土木工程建设中要结合实际的施工情况,严格执行好合同上的相关条款和要求,不可随意对合同的条款进行更改。相关施工单位要加强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专业技术,对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专业培训,不断完善科学的合同管理制度,提高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管理水平。

3.3发挥质量管理人员的积极作用

相关施工单位要重视质量管理人员的积极作用,不断加强土木工程的建筑施工管理,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稳定性。首先,施工单位高层管理人员要将监理人员的工作范围有效的扩大,对质量工作进行细化,落实到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的每个步骤。同时,要加强对市场的质量管理力度,不断完善市场的质量制度,促进施工单位质量管理人员的工作实施,发挥好质量管理人员的积极性。相关施工单位要注重对质量管理人员进行合理的培训,对质量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和职业素养进行教育,逐渐培养质量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另外,相关施工单位要加强对质量管理人员的控制,科学的设立相关考核制度,对质量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和职业素养进行定期的考察,并制定合理的资格测试,聘用成绩较为优秀的高素质管理人员。开展相关的经验交流活动,吸取国内外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管理的良好经验,不断加强质量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进一步发挥好质量管理人员的积极作用。

4.结论

随着我国现代化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达到大幅度增长,随之对土木工程建设的质量要求不也断提高。相关施工单位一定要提高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不断完善科学的管理体系,发挥好质量管理人员的积极作用。同时,施工单位要重视对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和职业素养的教育,培养员工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加强员工的职业道德素质,不断提高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的质量和效率,带动我国土木工程的健康、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国栋.有效探讨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J].农村科学实验,2017(04):51+50.

[2]韩毅,董军虎.浅谈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门窗,2016(05):193+197.

[3]金鑫,朱竑霏,李峰.土木工程施工管理问题及对策浅述[J].建材与装饰,2016(03):187-188.

作者:李宗国

上一篇:劳动保障站工作总结2篇下一篇:地方农业院校新闻传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