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财政政策论文

2022-04-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任务,也是制定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基本出发点。文章借鉴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国际经验,在分析财政政策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重要性和我国现行区域经济发展中财政政策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政政策建议。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区域经济财政政策论文 (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区域经济财政政策论文 篇1:

区域经济周期与财政政策关系综述

摘要:经济周期的存在影响着财政政策的实施效果,同时,财政政策也应根据经济周期的不同而相机抉择。财政政策对经济周期的影响同时具有凯恩斯效应与非凯恩斯效应。文章从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实证模型等方面对现有经济周期与财政政策关系的文献做了较为系统的梳理。以期对当前财政政策如何更好的促进省级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省级区域;经济周期;财政政策;效应

一、 引言

近期我国财政政策的运行在受到越来越多关注的同时也面临着较大的争议。方红生和张军(2010)认为,由于财政政策或者积极或者消极的方向选择,对财政政策效果的分析需要采用非线性研究方法,以便对财政政策效果中来自其他因素尤其是经济周期运行阶段的影响进行识别。郭庆旺和贾俊雪(2006)利用我国1998年~2004年各省财政政策和产出数据进行研究,结论认为2003年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退出中存在非凯恩斯效应,即财政收入变量、基本建设支出变量、文化教育科学卫生支出具有非凯恩斯效应,行政支出变量则不具有非凯恩斯效应。郭庆旺、贾俊雪、刘晓路(2007)利用1992年~2005年的数据却得到几乎相反的结论,即税收变量和财政支出变量具有显著的凯恩斯效应。

二、 财政政策的凯恩斯效应

在凯恩斯理论中,也存在非凯恩斯效应的可能,而且非凯恩斯效应产生的途径非常多元化。最常见的情况就是通常所说的“挤出效应”,即政府在经济衰退时期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来扩大财政支出,从而增加了资金需求,挤出了私人部门的投资和消费,进而压缩了社会总需求,那么积极的财政政策反而可能抑制了经济复苏的步伐;再者,政府在经济膨胀时期采取减少财政支出的方式来执行消极的财政政策,那么财政支出的减少可能带来财政盈余的提高,并通过降低违约概率抑制了利率水平,那么这种消极的财政政策反而可能促进经济的增长。总体说来,诸多因素均可以造成财政政策调控的非稳定性。

Perotti(1997)、Giavazzi和Pagano(1996)分别从财政政策环境背景和财政政策规模及组成等角度对非凯恩斯效应产生的原因给予了一定的解释。首先,在跨期最优的模型中,决策期限长短、税收的扭曲作用、未来财政政策都有能对凯恩斯效应的发挥产生影响。考虑典型的情况:政府通过一次总赋税来筹集资金,偿还政府债务或削减未来一代人的税收水平。在有限期问题中,私人部门的消费和投资水平会受到长期影响,但是暂时的税收增加额要大于各期消费的减少额,所以税收增加与储蓄的增加保持了正向相关的关系,根据哈罗德多马模型,与经济增长也保持了正向的关系。但是,如果决策期限为无穷期,那么政策效果就有可能具有中性特征。如果私人部门的预期是完全的、理性的,那么税收的增加与可支配收入完全匹配,并不受私人部门边际消费倾向的影响,只是资源在政府与私人部门之间的转移。其次,决策时间范围也很重要。Blanchard(1990)认为税收的净福利损失并不是税率的线性函数。如果该函数是税率的递增函数,那么可能的情况是,随着税率的增加,福利净损失的增长速度逐渐加快,从而使得税收对产出的负效用可以大于税收增加和财政支出增加所能带来的产出增加。最后,在公众对财政政策和财政本身的信心方面,也可能产生非凯恩斯效应。在这种情况下,税收水平的提高会降低政府部门负债违约概率,由此会降低必要报酬率,提高经济增长率。而财政运行情况和公众对于财政的信任水平也是随着时间发生变化的。当财政运行良好或公众的信任水平有所转变的时候,财政政策的调控结果可能出现方向性变化。

此外,预期的作用和劳动力市场因素也是产生非凯恩斯效应的主要原因。预期会将较大规模和时间持续较长的财政政策视为影响经济人持久收入的重要原因,从而消费水平和投资水平受到了结构化的冲击,可能导致非凯恩斯效应产生的可能。Bertola和Drazen(1993)指出,财政政策的初始条件对财政政策效果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当财政支出水平处于较高水平时,出于可持续性的考虑,财政支出变量必然要有所调整,基于私人部门的预期作用,私人部门的持久性收入水平有所上升,从而使得财政支出增加所带来的边际总需求为正;当财政支出水平处于较低水平时,私人部门会预期财政支出水平长期保持上升趋势,从而减少其持久性收入水平,进而使得边际财政政策的总需求效应为负。这也就是说,财政政策的凯恩斯效应与非凯恩斯效应取决于初始条件,即财政支出水平的高低。由于财政政策存在从高支出水平向低支出水平以及低支出水平向高支出水平的循环变化,财政政策的凯恩斯效应与非凯恩斯效应之间也存在循环往复的运动规律。在劳动力市场方面,Ardagna(2004)提供了一种非凯恩斯效应的影响机制。当政府实施积极或消极财政政策的时候,对家庭部门劳动力就业成本有可能带来潜在的影响,包括增加或减少失业救济、政府部门劳动力支出等,这样私人部门劳动力供给的相对成本将有所增加或减少,从而产出水平将会减少或增加,从而体现出财政政策的非凯恩斯效应。

三、 财政政策对经济周期调节作用

在宏观经济管理中,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是:财政政策是否具有熨平经济周期的作用。市场经济的缺陷体现在诸多方面的市场失灵,包括应对信息不对称性、外部性导致的资源配资低效率、垄断导致的无效率、收入分配不公问题等等。其中,经济自身运行的不稳定是政府凭借经济行为介入市场经济的主要依据。同时,为了增加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减少经济波动给社会福利带来的负面影响,也需要有政府部门适当地介入和管理。

当财政政策的凯恩斯效应和非凯恩斯效应与顺周期或反周期操作方式相结合的时候,才能证明财政政策是否真正能够起到稳定经济的作用。当财政政策具有凯恩斯效应的时候,如果采取反周期操作的调控方式,则财政政策具有稳定经济的作用;如果采取顺周期操作的调控方式,则财政政策不能起到稳定经济的作用。同理,当财政政策具有非凯恩斯效应的时候,如果采取反周期的调控方式,那么财政政策不具有稳定经济的作用;如果采取顺周期的调控方式则能够取得稳定经济的效果。所以,需要结合财政政策的凯恩斯效应与非凯恩斯效应来讨论如何针对经济周期变化来制定和执行财政政策,而不能认为财政政策一定要采取反周期操作才能稳定经济运行。如果政策方向与政策效果未能有机结合,反而可能造成加大经济运行波动性的后果,这不仅有违政策制定的初衷,更会给社会经济长期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现有文献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经济体制改革对我国全国和地方经济影响的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中有部分研究集中讨论了我国财政政策改革对全国经济和地方经济的长期和短期影响。其中长期影响着重讨论财政政策分散化与长期经济增长的关系,短期影响着重讨论财政政策与经济周期和经济波动的关系。从长期影响来看,Zhang和Zou(1998)发现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央集中化趋势导致经济增速下降,这给经济体制和财政体制改革提供了负面影响的证据。但是也有研究持相反意见,比如Ma(1997)以及Lin和Liu(2000)得到了相反的结论,他们的研究认为财政体制的分散化带动了经济快速增长。Jin等(2005)同样认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分散化趋势在财政方面给省级地方政府带来了更加强烈的预算方面的刺激,正是这种改革趋势成为支撑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从短期影响来看,财政政策分散化管理趋势可能会提高或降低各个省份之间经济周期协同性水平。如果各个省份之间经济波动性和周期性的相关性降低,那么中央政府在执行财政或货币政策方面会面临巨大的挑战,因为各个省份之间虽然所处的经济政策背景大致相同,但是会因为各自经济周期相关性不足而出现经济运行的分散化,即有些省份处在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而其他一些省份则处在经济下降阶段。如果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降低了各个省份之间经济周期的相关性,那么这也就意味着改革给短期经济运行带来了负面的影响。而长期影响的的正面效应和短期影响的负面效应需要进行一定的权衡以便为财政管理体制分散化趋势给予全面的评价。Carmingnani和Laurenceson(2011)利用几种不同的方式来求得省级经济周期变动因素,他们的研究表明全国经济周期和地区经济周期是不一致的,地区间经济周期的相关程度与地区间空间距离成负相关关系,即省份之间距离越大则经济周期同步性越低。与此同时,我国财政政策方面责任和行政机构的划分人为割裂了经济整体性,加之立法和监督层面漏洞较多而并不完善,地方政府在执行所属地区财政政策时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自我管理的权力。这样,财政政策就有可能被地方政府用来熨平地方经济周期波动,成为地方经济管理的一个政策工具,而不是以全国经济周期为基础来进行调节。这样的政策能否起到应有的作用取决于政策效果是否具有凯恩斯效应以及政策本身是否是逆周期调节的。

现有文献同时也研究了高等收入国家财政政策对经济周期波动性所造成的影响。Levinson(1998)研究了美国财政政策与经济周期的关系,他们指出财政政策方面的约束导致经济周期波动性的上升。Clark和Wincoop(2001)认为美国区域间经济周期的相关性相对于欧洲国家来说更加具有同步性,并指出美国全国统一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各个区域间经济周期同步性的重要影响因素。但是,如果各个区域受到的随机冲击缺乏对称性,那么统一的财政政策不得不需要考虑经济周期同步性下降,从而不能达到调整地方经济运行的目标,而地方性财政政策可能被用来抵消区域经济冲击。Fatas和Mihov(2006)讨论了以上这些不同观点,研究了美国48个州所执行的预算准则对财政政策效应影响,他们认为对财政政策的约束降低了经济周期的波动性,并由此得到结论,财政政策是造成美国各州经济周期波动性的重要来源。Kose等(2003)研究了全球化对各国经济周期协同性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政策增加了各个国家的经济波动性。Fatas和Mihov(2003)以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为研究目标,讨论了91个国家相机抉择财政政策与总产出波动性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对财政政策施加一定的约束可以起到降低经济周期波动性的效果。Lane(2003)以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为研究对象,发现顺周期调节的财政政策对总产出和收入水平的波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Darvas等(2007)在讨论以上问题时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他们以21个OECD国家为研究对象,使用预算赤字与总产出比重指标的差别来衡量区域间财政离散度或趋同度。然后,他们对这些地区之间财政政策离散程度与总产出增长率相关程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两个国家间财政趋同性会有助于两个国家之间经济周期同步性水平的提高。

四、 经济周期对财政政策效果影响

经济周期对财政政策效果的影响,不仅需要考虑周期是否具有同步性,并依此考察财政政策的同步性,同时也要考虑各经济周期阶段对财政政策效果的影响。对于某一个省份来讲,如果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财政政策乘数大小不同,则说明省级财政政策乘数在经济周期之间具有非对称性。

当前用于对财政政策乘数效应研究的方法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线性计量向量自回归模型,比如VAR模型,一种是线性结构宏观经济模型,比如DSGE模型。VAR模型主要强调需求冲击,利用该模型对财政政策乘数效应的研究尤其侧重财政支出分类和结构对经济的影响。但问题是该模型不能区分不同经济周期阶段政策效果的大小。同样,DSGE模型的线性化处理简化掉了经济状态的作用,利用单一状态的反映方式和约束关系来解释不同经济状态下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这些线性的研究方法需要假设经济主体能够在各个经济周期之间根据实际收入的变化而平滑消费水平,摆脱信贷约束和劳动力市场所发生的变化,并且需要假定市场处于出清状态。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当经济处于上升周期时,家庭部门和厂商很少受到来自劳动力市场和信贷市场的约束,货币政策可以通过灵活的调控来影响经济主体的行为;当经济处于下降周期的时候,家庭部门和厂商将不得不调整自己的最优化选择,但是由于以上约束的存在,此时财政政策更有可能通过对这些约束的放松而扩大对经济的影响效力。所以,在不同经济环境下财政政策的乘数效应可能是不同的。

这样的理论分析在实证研究中也得到了初步的证实。Christiano等(2009)和Ramey(2009)的研究认为财政政策时间的选取对充分发挥政策的效力起到决定性的作用。Woodford(2010)研究表明,当经济长期处于零利率水平并且价格和工资调整相对滞后的情况下,财政支出更有可能发挥较大的效力。Cogan等(2010)利用DSGE模型研究了美国财政政策乘数的变化,认为在2009年初之后的几个季度乘数显著大于1,但随后逐渐减小到不足0.5。如果采用单一经济状态的线性模型,那么可能导致错误的结论:财政政策乘数偏弱甚至对促进经济增长和恢复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目前,对我国财政政策效力的研究也存在忽略经济周期影响的倾向。李生祥和丛树海(2004)分别从财政支出、税收和转移支付的角度对我国财政政策的乘数效应和对总产出的贡献度进行了估计,认为三种政策乘数在长期分别为1.8,0.4和-0.4左右;卢永艳和杨晓华(2006)同样基于IS-LM模型和回归分析研究了财政支出、税收和转移支付的乘数效应,认为三种政策乘数分别为1.2,0.6和-0.6左右;马拴友(2001)估计了中国的IS-LM模型,计算得到我国的财政政策乘数大约等于2。以上研究所使用的模型基于IS-LM理论模型框架,过于简化宏观经济运行系统,也没有区分经济阶段的不同影响。高铁梅等(2002)建立可变参数模型研究财政支出乘数,考虑到了系数的时变性,但是并没有说明参数随时间变化的经济含义。因此需要结合我国经济实际特征,从不同经济状态出发来测量我国财政政策效力,进一步加强对财政政策乘数效应的估计。

可以选择的分析模型需要同时满足处理多元问题和非线性问题两个要求,这样的模型包括MSVAR(Markov-Switching VAR)和MRVAR(Multi-Regime VAR)等。前者对马尔科夫过程齐次性假设依赖较高,后者则没有这方面的困扰。借助于阙值变量对整个序列的划分可以达到对问题进行非线性处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方红生,张军.中国财政政策非线性稳定效应:理论和证据.管理世界,2010,(2).

2.付一平,刘金全.我国财政政策作用机制与经济周期波动的相关性研究.当代经济科学,2005,(4).

3.黄玖立,李坤望,黎德福.中国地区实际经济周期的协同性.世界经济,2011,(9).

4.黄赜琳.中国经济周期特征与财政政策效应:一个基于三部门RBC模型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2005,(6).

5.郭庆旺,贾俊雪,刘晓路.财政政策与宏观经济稳定:情势转变视角.管理世界,2007,(5).

6.郭庆旺,贾俊雪.政府公共资本投资的长期经济增长效应.经济研究,2006,(7).

作者简介:张洋,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博士生;周大鹏,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博士生。

收稿日期:2014-08-11。

作者:张洋 周大鹏

区域经济财政政策论文 篇2: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政政策选择研究

[摘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任务,也是制定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基本出发点。文章借鉴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国际经验,在分析财政政策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重要性和我国现行区域经济发展中财政政策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政政策建议。

[关键词]区域经济 财政政策

[作者简介]周金荣,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经济学博士,博士后,中国税务学会学术研究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宣武区财政局局长助理,北京100036

目前,我国社会处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转换、经济体制转轨的关键时刻,缩小区域发展的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实现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对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有着重要意义。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任务,也是制定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基本出发点。

一、财政政策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重要性

国内外关于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缩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研究表明,主要有两种机制或途径来协调区域发展:一种是利用市场机制进行资源配置,通过推动国民经济总体发展,使得各个区域之间自动达到协调发展,也就是通过市场途径来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问题;另一种就是政府机制,即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协调是市场失灵的表现,需要通过政府来进行干预和宏观调控,采取积极的政策,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也就是通过行政途径来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市场协调是基础,政府协调是补充,它以市场协调为对象,弥补市场失灵。

美国发展经济学家赫尔希曼(Hirsehman。1958)指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市场力量的作用倾向于拉大而不是缩小地区经济差距,审慎的政府干预有助于抑制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的“极化效应”(Polarized Effect),增强“涓滴效应”(Trickling—down Effect)。财政的资源配置、收入分配不仅直接影响到区域间的利益关系和一定区域的发展条件,而且制约市场主体的行为选择及要素流动的方向。

财政政策是政府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集中分配所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它作为一种投资、消费和就业的信号,通过影响区域经济主体的行为,最终引导资源、要素和产品在区域之间重新调整,以缩小由于资源禀赋、历史原因及市场机制自发作用而形成的地区经济差距。因此,财政政策对于区域经济的干预不是取代市场,而是在市场调节的基础上,针对市场机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失灵领域进行调节和引导,是发挥政府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保持发达地区经济持续增长,促进落后地区经济发展,实现区域经济协调的重要工具。

因此,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应该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与适当发挥政府作用这两种协调手段、机制相结合,共同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区域经济发展中现行财政政策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区域之间固定资产投资差距扩大,公共服务水平相差悬殊

资金投入的增长及其流动对地区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心开始东移,国家投资的地区布局也向东部地区倾斜。对国有企业比重相对较大又长期依靠国家资金投入的中西部地区则拉大了同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另一方面,区域的各项公共服务和公共设施的资金投入,对于建设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有着重要意义。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良好的公共服务和公共设施是吸引人才和资金流入、促进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条件,各企业及各种投资会根据并比较各地投资环境,采用“用脚投票”的方式来选择基础设施、投资条件和环境占优势的地区进行投资。经济发达地区正是得益于政府提供了优良的公共服务和较发达的公共设施,在经济上得到了迅速发展;而欠发达地区经济得不到迅速发展在相当程度上也正是因为地方财力匮乏而无力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设施。

(二)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亟需完善

我国目前的财政转移支付规模尚小,而且财政转移支付结构不尽合理,在我国的财政转移支付构成中,用于税收返还及补助的数额偏大,而用于缩小地区差距的数额又偏小。我国现行的财政转移支付采取“存量不动、增量调节”的原则,并在此基础上采取“基数法”计算财政转移支付的资金数额,一方面影响财政转移支付的公正性,同时也降低了转移支付的效率。这样的财政转移支付标准不仅不能适当解决地区间财政收入的差异,而且加剧了地区间的公共服务水平的差异。无条件转移支付应以财政能力均等化为目标,即侧重于分配的公平。从当前的情况看,均等化的内容主要是保障财政收入水平较低地区公共消费支出的基本需要,如行政管理费、教育经费、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费用等,但即使按最低标准的均等化要求,我国当前的无条件拨款安排也是难以适应的,目前的以税收返还为主的无条件转移支付实际上加剧了地区间财政能力的非均衡性。

考察世界上其他分税制国家,有条件拨款(即专项补助)的范围一般都限定在具有明显的外溢性、需要两级或多级政府共同分摊其成本费用的某些基础性项目和公益事业项目内,专项补助资金的分配使用一般都有基础设施建设法规或单项事业发展法规作依据。与之相比,我国目前的专项拨款范围太宽,几乎覆盖了所有的预算支出科目。并且补助对象涉及到各行各业;同时,不少专项资金的分配使用缺乏事权依据,亦无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法规和单项事业法规可依,费用分摊标准和专项资金在各地区之间的分配方法都缺乏严格的制度约束,难免出现资金使用的分散和低效率。

我国传统财政体制下的“基数法”对于提高欠发达地区公共服务水平的转移支付总量及比例都过小,因此,应该借鉴国际通用的“因素法”确定其财政转移支付额,中央财政每年用于欠发达地区的转移支付总量必须加大,从总量上加大均等化转移支付力度。另外,世界各国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大都采取复合型,即多种转移支付方法综合地运用;就我国具体情况看,应建立一种以有条件转移支付为重点、与无条件转移支付相配合的复合型转移支付制度为宜。

(三)欠发达地区政府财力不足和财政支出结构不尽合理问题并存 我国欠发达地区目前不但存在着地方政府财力不足问题,而且财政支出结构也不尽合理,主要表现为:一是行政管理支出比重普遍较高,“吃饭财政”的问题较为突出。二是财政用于基本建设、城市维护、科教文卫等公共项目的支出严重不足,造成欠发达地区经济落后,与发达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差距拉大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整体科技水平不

高、基础教育滞后、劳动者素质偏低。三是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后,欠发达地区财力更加不足。而财力分配同样存在着偏向城市的问题,县乡财政收入相对较少,并且税收很不稳定;同时。县乡财政又要承担包括基础教育、卫生保健等的支出。现在一些县乡财政比较困难,更加难以保障在基础教育、基础卫生保健方面的投入,使同一省内区域之问的发展也存在严重的不平衡。

三、完善现行财政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一)用全面、系统和长期的观点估量财政投资效益的区际差异

由于区位条件、产业结构、技术和管理水平、劳动力素质等方面的影响,投资效益在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但估量财政投资效益,应当有系统和长期的观点。如对社会基础设施及公益项目的财政投资效益,往往难以用一定期间内投入产出的货币价值加以衡量,从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过程看,财政投资应当具有先行性,即通过市场条件的改善对民间资本的进入发挥诱导作用,而总体效益的形成,则具有一定的时滞性。国际上对落后地区开发的实践也表明,提高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需要有累积和蓄势的过程,如美国的西部开发实际上经历了100多年,其中政府投资起了重要的作用,而其最终结果是造就了20世纪美国经济的整体繁荣。

(二)财政政策的制定以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为指导

从世界各国的实践看,通过财政政策向相对落后地区提供发展支持,是以国家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为指导的理性选择和自觉行动。西欧各国历来重视区域规划。德国甚至把区域规划的内容纳入法律框架,而且区域经济发展规划越来越成为各国政府干预和调节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形式。总体上看,各国的区域规划日益细致,规划的内容呈微观化趋势。各国促进区域开发的财政政策,都是以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为依据制定和实施的,有的国家还直接把财政政策的具体安排纳入区域规划。由于财政政策的目标具体、清晰,受援区域明确,援助标准定量化。这就使财政政策实施具有实效性,既能突出政策差异,便于实际操作,又便于对政策效果的评价、考核和比较,还有利于控制财政支出的数量和·规模,增强支出效果。

(三)完善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国家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实现地区间公共服务水平均等化和扶持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基本手段。例如,美国财政由联邦、州和地方三个级次组成,联邦对州和地方的财政转移支付,包括分类补助、宽范围用途补助和一般目的补助三种形式,其中分类补助是主要形式。其分类补助大多是按因素法确定的,一般是以人口、人均收入或财政能力等作为衡量需要程度的标准,合格者可获得这种补助,补助项目主要有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交通、农业、环境保护、能源开发等。因素法的基本特征是,选取一些不易受到人为控制的、能反映各地收入能力和支出需要的客观性因素,如人口数量、城市化程度、人口密度等,可以在《过渡期转移支付办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设计出一套科学的公式,对各地的标准化收入能力和标准化支出需要进行测算,以此确定转移支付的数额。在因素的选择上,应全面、客观,用税制因素、人口因素、自然环境因素、经济实力因素、社会发展因素和特殊因素等确定各地的需求水平。既要考虑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财政能力的强弱,又要考虑到各地公共商品和服务支出成本的差异。改革过程中,可以先选取一些最主要的和数据取得相对容易的因素,逐步扩大采用“因素法”核定的范围,完善评估体系和公式设计。

(四)完善财政补贴政策

财政补贴在各国经济发展中,尤其是开发落后地区的过程中运用相当普遍。借鉴其他国家经验,我国在欠发达地区开发中运用财政补贴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和外国资本是十分必要的,在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可以向重点发展的产业和部门提供贴息补贴、就业补贴和投资补贴等,这既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下减轻政府的负担,又有利于建立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开发投资机制。

(五)加快财政公共化改革步伐,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公共财政为市场提供服务,是通过财政支出来完成的。调整财政支出政策。目的是通过改善政府的财政支出结构,致力于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一是压缩行政经费支出,减轻财政负担;二是加大财政对科技、教育、基础设施、环境保护、公益事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支出力度。

目前,欠发达地区财政支出结构的特点是行政管理比重较高,而基础建设支出与社会公共管理支出比重较低。按照构建市场经济的公共财政框架。政府必须转变职能,加强宏观调控功能,加大提供公共物品、管理公共事务的力度。政府在退出竞争性投资领域、压缩一般项目投资的同时,应重点投向公共设施、基础设施、基础教育、社会保障等领域和高新技术等产业,应采取综合治理措施,控制行政人员和经费的膨胀,以提高政府行政效益,增加财政的调控能力。

(六)完善财政监督机制

财政监督既是财政管理的延伸,同时又保证各项财政管理措施到位,监督主体从内部到外部,从政府到公众,多层次、多角度对预算管理实施监督,有助于提高政府干预透明度、公开性、规范性,现阶段应尽快完善适应公共财政框架的管理型财政监督模式。

[参考文献]

[1]施祖麟,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时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2]哈维·阿姆斯特朗,吉姆、泰勒,区域经济学与区域政策[M],刘乃全,贾彦利,张学良,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3]张馨,财政公共化改革[M],北京:中国财政出版社,2004。

[4]孙开,多级财政体制比较分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5]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完善对策[EB/OL],http://www.crifs.org.cn,2009—01—04。

[6]国家统计局课题组,我国区域发展差距的实证分析[J],中国国情国力,2004,(3)。

[7]Albert Breton,Competitive Governments:An EconomicTheory of Politics and Public Finance[M],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1998。

[责任编辑:清 泉]

作者:周金荣

区域经济财政政策论文 篇3: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与财政政策对策

【摘 要】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的经济快速发展,但是我国东西部的区域经济发展出现较大的不平衡。主要体现在东部发展较快,但是中西部由于受地理位置的约束,造成经济发展迟缓。东部和西部的人均GDP和居民收入存在显著的差异,因此,国家需要出台一系列的区域发展政策来实现宏观调控,通过运用财政政策,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现状;财政政策

1 引言

国家只有通过制定区域的税收调节政策来为落后的地区带来较大的优惠,这样才能够实现新企业落户西部地区,从而振兴区域经济。同时,中央政府可以制定一系列完善的转移支付、财政支出的政策,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

2 调整区域税收政策

第一,制定的税收优惠政策,要以产业作为主体。由于国内的西部地区投入的有效资本量不足,而且资本产出效率低下,这种现实情况难吸引社会企业到西部地区投资建厂。政府通过制定税收优惠政策降低西部地区省份的企业税收,以吸引社会投资。制定产业的导向,优化完善西部地区产业结构,逐步化解地区收入与输出政策及经济目标调整之间的矛盾。运用税收政策来鼓励社会企业和外资企业到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发展,并统一内外部企业的所得税,适当降低税率。实现税收政策体系优化完善,调整国内的区域产业结构。要关注税收政策的重点,放在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设施完善、能源及原料产业优化及高新产业的建设中,这样才能够使中部、西部地区建成一个以资源开发为主、加工高附加值的产业集群。税收优惠政策可以以减税的优惠政策为主,以免税为辅,采用加速折旧、税前列支、投资抵免税收、信贷等各类方式,调节税收政策,逐步突出落后地区的发展不平衡,滿足区域经济增长的客观需要。逐步实现对中部、西部不发达地区的税收有效减免,以中央税收减免作为主体,这样才能够展现出国家对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第二,要通过科技进步促进教育发展,要逐步改善西部地区生产人才资源投入力度不足,以及人才人力产出效率低下的现实。重点要通过政府的各类支持政策去转变过去税务筹划工具单一的不良问题,政府可以通过与科学技术、知识产权等相关的激励方式,实现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并加强人员培训,颁布更多的优惠政策,通过应用更多的政策来吸引人才在企业落户。对于优秀的高科技人才可以减免个人所得税来吸引人才落户,对于科技水平高的公司可以适当地减免税收以支持企业的发展。加大科技企业科研成果的研制和科研资金的投入,对这些研发企业也可以出台税收减免政策,对公司购买的高端仪器设备,可以使公司加速折旧,鼓励公司购置新设备。并且鼓励社会上的企业通过建立风控资金、开发基金的模式,实现对关键技术的突破。

第三,要推动中西部城市的旅游业快速发展,为旅游产业设计更优惠的政策。国内西部省份,在全国占有近23%的人口,国土面积达到了近57%,旅游资源约占全国总量的35%。西部地区拥有优越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这些旅游资源开发价值很高,因而就可以制定针对旅游业的税收减免政策,加快推动西部地区旅游产业发展[1]。

第四,逐步改革农业税制度,逐步实现统一的城乡税制目标。当前,我国的税制不能够体现出税务的公平性,主要是实现了二元税制,则不利于调节城市与乡村区域经济的差距和居民收入的差距。农业税收政策不合理,就会影响到农民的收入,也会影响到农村区域的发展,以及农民的需求增长,也会限制到当前现代化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税收不合理就会为农民带来更多税务负担,也会进一步拉大农民与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这就会造成基层的政府部门财政困难。

3 调整转移支付政策

通过调整国内的转移支付政策,可以进一步积极地突出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作用,支持落后区域的经济发展,这样才能够尽量地缩小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针对西部区域的人力资源匮乏、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水平不高、财政支持资金力度不足的问题,通过转变现有的转移支付模式,确定转移支付的标准,以及规范转移资金的使用方式,促使区域经济快速稳定发展。

应用财政资金的转移支付政策,实现财政资金拨付,可以应用中央政府转移支付政策,且也要使用横向转移支付。优化转移支付制度,应用因素法,实现支付更加精准化。建立资金使用监督管理制度,有效协调中部和西部各省份税收的返还系数,这样才可以调动公司纳税的积极性,而且也可以使财政向西部区域转移更多的资金,促进西部区域的发展。

4 调整财政支出政策

调整现有的财政收入政策,要基于中部、西部地区落后的现状以及结合各区政府财政支出结构状况。通过调整支出政策,有效改善当前西部地区政府财政支出结构,这样才能够提高财政资金支出对区域资本劳动力投入和区域产出效率的激励作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仍存在一些地方政府部门财力严重不足以及财政支出不够合理的问题,并且也存在行政管理费用的支出高于全国水平的现象,导致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科教文卫、城市维护管理和基本道路设施建设的资金支出不足。造成我国东部与西部地区之间经济差距较大的主要原因就是当前西部地区教育水平落后、劳动力素质偏低、科技水平不高。

5 调整财政投资政策

通过调整不利于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投资政策,使社会上的资本资金更多地偏向于投资西部不发达地区。改善西部区域的投资环境,通常,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东部沿海地区的投资环境要明显优越于西部地区,尤其是在税收体制机制、财政分配机制的投资环境上,发达地区明显好于西部地区。地方政府部门要将财政投资作为拉动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要选择重点的投资方向和领域,提高投资质量水平,可以进一步拉动区域经济快速增长,转变经济增长的模式。在较短的时间内,不但需要有效改善当前西部区域自然条件和投资硬件环境,还要逐步处理好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以此才可以实现经济协调稳定发展,最大限度发展西部地区经济,优化完善税收体制机制。创建良好投资环境,让财政资金的投资方向更多地倾向于西部地区,尤其是在西部地区的道路建设方面,吸引外部资本的投入。

要针对中部、西部地区不发达省份投资环境不佳的现实,国家加大对中部、西部地区道路设施、电网设施、通信设施、桥梁基础设施的投资,要逐步压缩中央政府向东部区域提供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将投资重点放置于处理中部、西部地区经济不平衡方面。重点在农业、交通业、通信业、能源业等方面加大投资力度,弥补之前在基础设施投资中的不良问题,重点考虑改善中西部省份的投资环境,同时,保证政府的投资资金能够在社会上产生引领作用,引导社会的民间资本跟进投资。政府部门鼓励社会资本、外资资本加大对落后地区的投资力度,并拿出一定的财政资金的补贴和优惠。优化完善现有的改革、财政投融资机制,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制度,逐步加大对西部区域投资的力度。在社会上建立风投基金、担保基金来加大对社会企业科技创新资金扶持。利用多种融资渠道加强对西部高新产业、环保产业的资金扶持。此外,要有效改善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落后的现状,并将旅游的发展、农业的发展与扶贫开发相融合。应用政府采购机制支持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加大对西部地区政府采购支持力度,并重点支持西部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自然生态环保的政府采购。应该在社会上加大对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企业化运营支持,以及实现公用事业的企业化运营管理,实现社会资本投资于西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优化投资模式,使社会资本能够享受城市基础设施运营带来的收益。制定促进中西部投资的相关法律制度,优化完善区域财政政策机制,完善对落后区域的投资立法。

6 结语

政府部门要正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性,要充分地了解导致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因素,应用更多的经济政策、财政政策,实现对中西部区域经济的宏观调控。另外,要合理地利用财政转移支付、税收管理、财政资金支出等各类政策,调控各区域的经济发展,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平衡发展,这样才能够促使东部与西部经济统筹,实现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参考文献】

【1】李昕宇.区域财政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J].中外企业家,2020(18):89-90.

作者:齐政霞

上一篇:主题班会发言稿(精选2篇)下一篇:大学毕业典礼发言稿(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