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经济的区域经济论文

2022-04-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对中观经济的中外定义进行考察,概括出中观经济的主要形态,提出创新的中观经济定义和扩展的中观经济形态。目的在于建立基本概念,明确研究对象,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和实践提供理论框架。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流域经济的区域经济论文 (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流域经济的区域经济论文 篇1:

澜湄流域经济发展带建设将成为新的区域经济引擎

8月24日,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第三次领导人会议以视频方式举行。多国人士认为,此次会议全面规划澜湄六国未来合作蓝图,有助于六国加强伙伴关系,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共同应对新冠疫情并推动社会经济复苏,共同打造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

柬埔寨外交部国务秘书卢伊戴维:澜湄合作机制发展迅速,已成为六国之间共同推进和平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平台之一。会议提出的推动澜湄合作与“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对接,助力建设澜湄流域经济发展带,将促进湄公河国家产品直接进入中国中西部大市场,进而输往中亚和欧洲市场。在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前所未有冲击的背景下,澜湄流域经济发展带建设将成为新的区域经济引擎。

泰中商務委员会主席邱威功:在疫情冲击世界经济的大背景下,此次会议将为地区合作和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澜湄地区近10多年来保持着较高的经济增长率,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有着独特的区位、交通物流、文化相融的优势。在澜湄合作机制下,各国政府在海关、产能合作、跨境贸易方面提供了一系列的优惠措施,该地区的合作将成为全球开展区域合作的典范。

缅甸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所联合秘书长钦貌林:在新冠疫情背景下,澜湄合作应当进一步深化。农业发展对所有澜湄国家发展都非常重要,各国需要在农业科技、物流和环境保护方面加强合作。中国在减贫领域经验丰富,能够给湄公河国家提供帮助。区域国家应该在帮助贫困女性、应对自然灾害、提升农村地区卫生意识和其他社会责任活动领域携手合作。现在是时候向世界证明,澜湄国家可以通过团结与合作来取得区域的繁荣发展。

流域经济的区域经济论文 篇2:

中观经济定义与形态的再研究

摘要:对中观经济的中外定义进行考察,概括出中观经济的主要形态,提出创新的中观经济定义和扩展的中观经济形态。目的在于建立基本概念,明确研究对象,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和实践提供理论框架。

关键词:中观经济;区域经济;产业经济;区际经济;产业链经济

一、引言

通常把国民经济按层次分为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实际上介于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之间的还有中观经济。宏观经济研究的是国民经济的总体状况,以国民经济总量为考察对象;微观经济研究的是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经济个量为考察对象。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经济现象,比如区域经济、城市经济、部门经济、行业经济等,它们是国民经济活动在某一特定地域或部门行业展开的,它们构成国民经济的重要的子系统,但它们毕竟不等于整个国民经济,不能归之于宏观经济领域;同时,区域、城市、部门和行业又是一个自成体系、相对独立的经济系统,这些经济现象也无法归于微观经济领域之中。而它们必须归于介予微观与宏观经济领域之间的特殊经济领域——中观经济领域之中。

就中观经济理论研究而言,从哪一点切入为宜?笔者认为,其逻辑起点首先应是中观经济的定义和研究对象。而且,关于中观经济的定义和研究对象的确定也应该持有动态的,开放式的观点,应该随着形势的需要和发展不断地重新加以分析和拓展。

二、中观经济的研究状况及内涵、外延与对象分析

中观经济相对于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层次,是客观存在,但它的界限不及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那样清晰。

关于中观经济的涵义,首先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中观经济应作为国民经济独立层次加以系统研究的德国奥斯登堡大学教授汉斯·鲁道夫·彼德斯认为。中观经济是有别于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独立层次。按其规模是介于个体经济和总体经济之间的中间聚合体。中观经济研究的出发点是部门、地区和集团。

由于理论界对于中观经济的研究一直比较滞后。直到今天,西方经济学界对中观经济研究的文献仍属凤毛麟角。虽然在微观和宏观两个领域的研究中国相对落后了,但对中观经济学的开拓我们可以做出特有的贡献。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经济理论界的视线开始进入中观经济领域,并进行了初始阶段的研讨。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在一次关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讨论会上提出和强调了“中观经济问题”,随后发表了《狠抓一下“中观经济问题”》的文章。同时,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围绕中观经济等问题进行了长达两个月的讨论。虽然那次讨论未能给中观经济确定明确的界限,但却是我国经济理论研究中划分宏观、中观、微观三大层次的开始。1988年王慎之出版了我国第一本《中观经济学》专著,该书没有提出研究对象。作者当时的想法是:“中观经济学尚处于草创阶段,一开始就规定研究对象,很容易把我们框死,而且很容易把我们引入无所适从的争论之中。一旦经历了具体内容的陈述,其研究对象最后也就有了一个清晰的轮廓。”王慎之将中观经济的含义确定为,凡是介于整个社会和一个经济单位之间的经济活动,也就是非“宏”非“微”,亦‘宏”亦“微”的中介状态的经济结构。具体地说,也就是某一区域或某一部门的经济活动。

后来,陆续看到中观经济学研究的两个新版本。张朝尊等在《社会主义中观经济学》中指出,所谓中观经济系指介于整个国家和单个企业之间的经济活动,其包括部门(行业)经济、地区经济、城市经济。刘克田在《中观经济概论》中,以系统理论为指导,深入研究了中观经济的内涵与结构,把中观经济界定为组合结构,即由多种微观结构组合而成,且以区域经济、城市经济、产业经济为典型结构形态,并认为其为微观经济组成宏观经济的中间媒介。

中观经济的内涵。应该说已经具有较高的确定性。然而,关于其外延,至今仍具有明显的非确定性。预计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还难于形成共识。目前,至少有以下几种看法:

中观经济就是区域经济;

中观经济是区域经济和部门(行业)经济;

中观经济是区域经济、部门(行业)经济和城市经济;

中观经济是区域经济、部门(行业)经济和集团经济;

中观经济是区域经济、产业经济和城市经济;

中观经济是区域经济、产业经济、城市经济和集团经济等等。

关于上述观点,可以说见仁见智,各有短长。比较一下。原先提出的“地区经济”与现在多使用的“区域经济”总体基本相似,多可互称、通用,只不过前者具有一定的行政区划色彩,而后者的这一色彩则相对淡化;“行业经济”与“产业经济”总体也有相似关系,同样可互称、通用,只不过行业概念侧重反映外在门类特征,而产业概念则侧重反映内在经济特征;“部门经济”一般以行政主管部门为标志,部门经济与产业经济为从属关系;“城市经济”是农村经济的对立物,城市经济与区域经济也为从属关系。至于“集团经济”,它是部门经济和地区经济在同一经济组织内的集合体。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企业集团经济就具有中观经济的某些特征。

可以看出。对“中观经济”研究的主要对象的确认。目前尚无定论。但其研究对象主要应是介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的集合体经济。虽然目前尚难于做出统一的结论。但“区域经济”和“产业经济”无疑是中观经济的十分重要的和非常基本的两个不同概念。

三、中观经济的重新定义

中观经济既是整个国民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有其特殊的经济活动方式和经济活动成果。中观经济是以特定的空间为组织形式,在运动形式上是一种区域性、产业性的综合经济。各个区域、产业作为经济主体,其行为的动机在于本区域、本产业的中观利益,其经济行为的取向具有明确的界限。因此,在考虑中观经济的定义时,不仅应该考虑其空间层次,还应该考虑其行为利益。首先,活动空间相对独立。相对于宏观经济,中观经济只是宏观经济系统中的子系统;相对于微观经济,中观经济则是集合若干微观经济子系统的大系统。其次,经济利益相对独立。就部门而言,存在部门利益;就地区而言,存在地区利益。

中观经济既不同于宏观经济的总量运行,也不同于微观经济的个量运行,它由国民经济总量在特定空间和部门行业的细化以及无数经济个量在特定空间和部门行业的聚合而形成的,它既受制于国民经济宏观运行态势而趋其大势,又得益于其内部各类微观经济主体行为的聚合而形成独特优势,从而具有独特的中观色彩。因此,中观经济一方面要符合宏观经济调控的总体目标,不能突破宏观经济之调控,其经济行为必须始终保持适度性;另一方面,在微观经济以市场为导向进行资源合理配置的过程中,中观经济则起着指导性的重要作用。可见,中观经济具有明显的中介作用。这主要表现为,各

部门、各行业、各地区根据国民经济宏观发展目标所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可以直接影响微观经济领域各企业的经济行为。

关于中观经济的定义,以往的多从层次结构考虑,可以说是坚持了系统论的观点。笔者认为,在此基础上,还应该进一步导人控制论的观点,重视其功能行为。另外,在坚持中观经济的中介作用的同时,应该看到,以往的定义多强调纵向的协调关系,而往往忽视横向的协调关系。所以,我们试着对中观经济定义做出比较完整的概括:

中观经济是居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的中间层次。是介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的多种经济形态的总和,它以对特定微观经济群体作系统组合的结构形式,发挥协调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运行的中介功能,其中包括纵向协调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系统的关系和横向协调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之间的关系,甚至包括纵横协调如交叉、复合等复杂经济关系。

四、扩展的中观经济形态

根据前面的分析和定义,我们明确了中观经济的两个主要研究对象:区域经济和产业经济。为了有助于对中观经济认识的深化。更加全面看待中观经济形态,便于进一步开展对中观经济的研究,这里强调以下三个与中观经济相关的经济形态新概念。

1 区际经济

我们知道,区域经济是相对国民经济或世界经济而言的空间经济形态。相对于国民经济而言的区域经济,可以是省(区)经济,内河流域经济等;相对于世界经济而言的区域经济,可以是国际经济联合体经济,跨国流域经济等。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区际经济”及区际经济关系的协调是我们必须应该考虑的问题。我们的眼光不能仅仅局限于本地区的内部经济,而应该面向全国,放眼世界,重新思考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比如,我国现存的东、西部地区经济关系,就是典型的区际经济问题。由于东西部地区自然条件,生态环境,传统经济方式,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以及对外开放早晚的差异等。目前的经济发展差距甚大。要尽快缩短这种差距,对于地处我国东、中、西部不同地区经济来说,都不同程度的面临着担负协调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任务。

2 产业链经济

产业经济是西方经济学首先提出的概念。依据按劳动对象加工顺序进行的产业分类方法,第一产业直接利用自然资源;第二产业对资源进行加工;第三产业则以提供服务为己任。我国对三次产业大体划分为第一产业为农业;第二产业为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为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它产业。但我们可以清楚看到,三个产业经济不是绝对独立的、不相干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地形成了“产业链经济”。这是从大的范围看的。从中、小范围看,产业间、部门间、行业间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产业链关系。无论从经济理论研究和现实经济生活中出发,产业链经济都应该成为中观经济的重要形态,而且这是一个比较复杂一些的中观经济形态。

3 区域——产业经济综合与整合

如果说区际经济是把区域经济的范围扩大,产业链经济是把产业经济的联系深化,那么还有就是这二维(区域维和产业维)的交叉与复合。这就产生了“区域一产业经济综合与整合”的中观经济新概念。虽然说区域经济与产业经济的概念不同,但区域经济与产业经济是不可分割的。只不过是观察的角度不同而已。区域一产业综合就是要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性的问题来看;区域——产业整合就是要追求这个整体的最优化。实际上,中观经济网络可谓四通八达,纵横交错。在横向上,中观经济网络不仅打破国内行业部门、地区界限,而且与国际经济相联系。在纵向上,中观经济上与宏观经济相连,执行宏观经济指令;下与微观经济相接,进行微观经济指导。

五、结束语

许多经济问题,只从微观层次或宏观层次来解决是远远不够的。如果不解决中观层次的问题,往往宏观层次或微观层次的问题也无法解决,或者无法很好解决。经济理论研究必须在两极之间选定一个新的领域一中观经济展开研究。中观经济学是以特定区域、产业的经济活动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大量介于宏观和微观之间的复杂经济关系为具体研究内容的基础经济学。中观经济学的建立与发展,将会大大促进中观经济学科体系的形成,为具体的分支学科提供理论基础。可以断言,继续深化关于中观经济的理论研究,对于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责任编辑 刘凤刚

作者:杜 栋

流域经济的区域经济论文 篇3: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文化反思及创新

摘要: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参与和支撑,因此,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 一个文化问题。从历史文化观的角度审视,东北有许多优秀的文化传统。然而,又由于这种文 化存在种种缺陷,造成东北经济上的落后。因此,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新型工业社会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必须以文化创新为先导,以观念更新为动力,转变东北的文化观念,大力 倡导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思维、新理念,这也是振兴东北经济的关键。

关键词:东北;老工业基地;文化创新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新千年东北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和转折点,也是东北又一次新的伟 大创业。这次创业的实质,是东北老工业地区从传统工业社会向新型工业社会的深刻变革, 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深刻变革。东北的落后表面是经济上的落后,探究其深层原因, 则是思想观念上尤其是文化上的落后。作为东北老工业地区的第二次创业,需要一种新的创 业精神。而打造这种新的创业精神,就必须对东北文化进行历史审视,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 时,努力改造主观世界,改造传统的地域文化,追寻适应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文化精神。 因此,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更是一个文化问题。

一、东北文化的历史审视及特征

所谓文化,是由人类创造的各种物质构成的有意义的现象世界,即各种文化特质构成的意义的 复合体系[1]。作为人类的创造物,文化是对外部世界的思维肯定形式,它在一定的 地域环境中创造、积累、发展,逐渐稳定,形成特定的地域“文化模式”[2]。地域 文化的发展是一个整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文化特质被选择、吸收,逐渐规范化、制 度化、合法化,并被强化为人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另一些文化特质被排除和摒弃。文化的 这种整合就逐渐形成一种心理和行为模式,它通过社会化过程将人的意识显现并稳定下来。 通常特定的文化模式必定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文化对经济的影响就是人 的价值观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持与压抑。

具体到东北文化,其文化渊源可以上溯到辽西地区的红山文化。上古时期,殷商民族和东夷 文化就起源于东北的辽河流域。在中国历史上,东北民族曾先后六次南下中原,影响并统治 中国长达1400余年,东北各民族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为古代中国的繁荣和强盛,做出 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东北工业基地采取了重点建设的发展方针,将东北作为重工业基地, 加速了东北的工业化进程。东北成为全国的钢铁、煤炭、石油、动力、机械、精密仪器、运 输工具、林业、粮食和铁路运输中心,工业产值、比重均占全国的50%以上。东北地区在矿 产资源、工业、农业、林业、交通、文化、城市化以及生活水平诸方面,都位居全国前列, 一度成为除上海、北京外,全国最发达的地区,为新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东北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东北地域特色的东北文化传统和文化体系对其经济发展起到了促 进作用,其文化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文化的多元性。东北是一个受多种文化影响的地域。从民族构成上看,东北是一个多 民族的聚居区,多民族文化构成了东北文化的主体。同时,近代中原移民对东北区域文化有 很大影响。历史上东北移民主要指关内移民,在诸多的关内移民中,山东、河北、河南三省 最多,清代时三省移民就达1000万人,其中仅山东一省占70%~80%[3]。大规模 移民的到来,不仅能保证东北人口达到一定数量,而且带来了比较先进的科技文化、生产技术 以及比较活跃的思想。除此之外,殖民统治的日本文化和沙俄文化,也在东北文化圈中得到融 合。从生产方式上看,东北地区渔猎、游牧、农业经济长期并存,三种文化类型相互交织, 彼此交融,长期并存,共同发展。东北地域文化所呈现出的这种多元性和包容性,是东北经 济在一定时期内得到开发并取得较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证。

(2) 文化上的重感性。性格上,东北先人与其他边民和少数民族一样,具有热情豪爽、勇 猛剽悍、心胸广阔的秉性。东北人热情、坦率、实在,朴实、善良、大方,直言、豪爽、仗义 ,富有人情味儿。劳动方式上,由于东北有茂盛的森林,广袤的平原,丰 富的矿产,大自然给予东北人以慷慨的赏赐,加之东北地广人稀,使东北人不必像中原、江南 等地的农民由于地少人稠而精耕细作,加之东北特有的生产方式,如采矿、淘金、放牧、挖 参等,这些也构成了东北人吃苦耐劳、勇于承担责任的文化性格。除此,闯关东人群的家族 性和同乡性也共同构成了东北的感性文化。东北的这种感性文化特质构成了人际交往的 重要因素之一。

二、阻碍东北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化因素分析

东北特色文化在一定时期内推动了东北经济的发展,但是,改革开放之后,东北非但没有完 成社会转型的任务,反而使自己陷入传统与现代并存的尴尬境地,出现了东北地 区众多国有大中型企业陷入困境,东北三省经济位次不断后移,东北重工业、国有企业被市 场淘汰的“东北现象”,以及东北玉米、大豆等农产品大量积压,从原来行销全国到后来的难 出山海关,农民增产不增收,“三农”问题极为突出的“新东北现象”[4]。

若抛开客观因素而究其主观原因,制约东北经济发展的瓶颈应该是东北的文化问题,这一问 题的深层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自然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

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外部条件,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自然环境,对不同地区人类文化 活动的影响也就具有独特性,从而产生了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东北地理环境相对封闭,长 期处于资源型的农业社会,以满足自我需要为最终目的的自给自足的家庭式农业生产是其主 要生产方式;加之寒冷、漫长的冬季,不利于农耕经济的生产,使东北人形成了长达四个月无 所事事的“猫冬”的习惯,这些因素使得东北人形成了相对封闭的文化心态和浓厚的小农意 识。这些观念和意识束缚着人们的思想,限制着人们的行动,导致人们的眼界狭窄、思想保守 、信 息闭塞。对新事物、新观念反应迟钝,接受缓慢,进而养成了不愿冒风险、不愿吃苦的懒惰习 性,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缺少进取精神和挑战意识,因而势必会影响和制约社会生产力的 发展和进步。

2.东北的人文性格对文化的影响

东北文化的一个很大特点是重感性,这种特点往往既是优点同时又是缺点。一方面东北人重 感情、讲义气,另一方面往往缺乏理性思考,好冲动,易感情用事;一方面东北人具有实干 精神,另一方面却往往缺少反思意识。这种重感性而轻理性的特征,造成东北文化往往缺少 来自主体意识的理性思考,缺少成熟的文化自觉意识。这就决定了东北人更易于接受浅层的 、物质技术层面的文化,而对于高层次的、精神层面的文化相对不敏感,势必造成服从心理和 依赖意识。只有从根本上改变这种文化上的缺陷,才能焕发出人的主体意识、独立意识和创 新精神,才能形成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动力。

3.计划经济体制对文化的影响

东北地区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东北解放后,初步建成了以公有制经济为主、多种经济成分 并存的经济结构。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后,基本消灭了私营工商业,建立了集体所有制经济和全 民所有制经济,从而在单一公有制经济的基础上形成了硬性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计划经济下 ,东北国有企业不仅作为经济主体而存在,更作为负载着各种社会职能的社会组织而存在。 经济模式的计划性与行政权力的集中性的相互支持,使得东北整个社会生活的整体结构具有 极大的稳定性与封闭性。与此同时,它所塑造的文化模式与社会行动图式也必然是单一性和 依附性的。受其影响,东北人的服从心理、依附意识较强,而独立意识、自主意识、创业意识 、竞争意识、市场经济意识都相对较弱,靠资源、靠政府、靠单位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在 这种习惯于被支配的文化模式下所形成的依赖性和被动性制约了人们内在的主动求变的积极 性和创造性,加之东北人重人情、重关系而忽视法律规则,因而,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 轨的过程中,东北人缺乏开拓创新、勇于探索、敢于挑战的精神,这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 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直接影响了东北的经济发展。

三、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文化创新思考

经济是基础,文化是上层建筑,经济决定了文化的发展,但是文化对经济也起着巨大的反作 用。如果没有文化的推动和维护,现代经济高速发展是难以想象的。历史和现实一再表明: 一个地域如果不能与时俱进地进行文化创新,就难以促进本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黑 格尔说过,历史是由两条经纬线构成的,“第一是那个‘观念’,第二是人类的热情,这两 者交织成为世界历史的经纬线”[5]。因此,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首先就需要进行 文化模式的创新,而东北地区文化模式的创新即是建立一种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相适应的 具有东北特色的新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种新文化模式的构建,需要转变政府职能,以市场 意识为导向;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构建科学的人才机制;创建生态文化理念,发展循环经济; 弘扬民族精神,开放全球化视野。

首先,要解放思想,转变计划经济观念,转变政府职能,以市场意识为导向。思想解放是推 动文化创新、社会进步和事业发展的动力源泉。解放思想的核心和关键是更新观念。改革开 放以来,我国最大的一个变化就是从传统的计划经济,转向了现代市场经济,进行了各方面 的改革和创新。同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也仍要以市场意识为导向,冲破计划经济 意识的束缚,增强市场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和商品意识。同时还要在市场意识的指导下,大 胆进行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加速产业调整,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 制度。我们应当将东北文化的发展置于当代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之中,从转变政府的管 理观念入手,根据当代社会活动节奏的加速化、活动方式的信息化、活动群体的全球化,大 力弘扬科学精神,大力弘扬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发掘东北文化素质的优势,创 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探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市场经济文化新思路。

其次,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创建科学的人才机制。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文化的竞争,是人 的创造力的竞争。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 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 温家宝总理也曾指出:“东北能不能振兴,关键在劳动生产率,而劳动生产率关键又在科学 技术,科学技术关键在人。”人才问题是东北发展的关键问题。而人的创造力潜能发挥得是 否充分与文化环境有着直接关系。文化环境对于开发人的潜能,调动人的积极性,提高人的 创造力,促进创新成果的生成与转换,都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在开发大东北的今天,政府、 企业等用人单位应加大教育投入,开放人才观念,建立科学的人才机制。东北的人才潜力十 分巨大,因此营造一个能够激励人们勇于开拓、大胆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创建科学的人才 机制,对于东北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必须创建生态文化理念,发展循环经济。历史上,东北地区曾拥 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由于长期存在的高污染、高消耗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原来资源丰富的 优势早已不复存在,多种资源消耗殆尽或濒临枯竭,可采储量急剧减少。原有的资源型城市 已面临很严重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因此,在解决东北老工业基地面临的发展经济和保护环 境的双重任务时,要特别防止新一轮经济增长带来新的、更严重的污染问题,不能走回“先污 染 ,后治理”的老路上去。在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调整与改造的过程中,必须要实现东北老工 业基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形成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内生机制,树 立“生态系统的整体合理性,生态因子的有机、平等性”的生态文化理念。建立和完善生态 工业园,实行工业生态化,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进行绿色技术创新,推广清洁生产,走可 持续发展之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树立和落实生态理念,以人为本,正确处理“人与人 ”之间的关系,有效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循 环型社会,这是保障东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第四,弘扬民族精神,开放全球化视野。民族精神是区域文化先进因素的凝结和升华,民族 精神也是民族文化的核心、精华和灵魂。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离不开东北人的热情奔放、 吃苦耐劳、勇于承担责任的文化性格。同时,当今世界,全球化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 势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和二次创业,应辐射全国,放眼全球,在全球化的大视野下进行振兴和 改造。东北文化应在原有的多民族文化、移民文化等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并共享别的民族、 地区、国家的优秀文化成分,通过对这些文化资源的整理和提炼,使之与东北文化发生创造性 的交融、渗透,为东北振兴创建一种具有东北特色的新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模式。

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的视角来看,文化都是经济腾飞的基础。只有反思历史,开拓未来,推进 东北地域文化创新,创建一种科学、开放、交往性的文化模式,才能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提供理论认识和实践指导。因此东北振兴必须要以文化创新为先导,以观念更新为动力,转 变东北地域文化观念层面里与时代精神格格不入的陈旧观念,大力倡导与市场经济相适应、 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相协调的新思维、新理念,用先进的文化理念来思考、谋划东北的未 来,为东北的整体振兴提供文化支撑。

参考文献:

[1]司马云杰. 文化价值论[M].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9.7.

[2]罗丝·本尼迪克特. 文化模式[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2.80 .

[3]周春英. 试论近代关东移民对东北经济发展的影响[J]. 济南大学学 报(社会科学版), 2001,11(2):67-71.

[4]刘晓利,常华荣. “东北现象”的文化透视与启迪[J]. 行政与法, 2 005,(9):51-52.

[5]黑格尔. 历史哲学[M]. 北京:三联书店, 1956.62.

(责任编辑:王薇)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马兆俐陈红兵

上一篇:理论与实践工商管理论文下一篇:电子政务这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