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班级管理的思考

2023-02-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关于班级管理的思考

关于高职院校班级管理的思考

[摘           要]  在职教改革发展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对象、目标、方向等都在发生着改变,如何使当前的高职班级管理更适应当前的职业教育,尝试从安徽省高职生源的特点出发,将徽商精神融入班级管理,创建适应当前改革背景的一种管理模式。

[关    键   词]  高职;班级管理;徽商精神

国务院于2019年发布的“职教20条”中明确提出“由参照普通教育办学模式向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

转变”,伴随着职业教育的全面改革和发展,高职院校班级管理应该与时俱进适应新的变化。结合安徽省的经济特点和生源特点,摸索将徽商精神融入班级管理中,以期更适应当前的职业教育模式。

一、目前的高职班级管理模式类型分析

当前高职院校在班级管理模式大多还是采取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并不适应当前多元化的职业教育背景,存在种种弊端。查找相关的资料显示,近几年关于高职班级管理模式的研究有很多,比较有代表性的如基于“四位一体”的高职院校班级管理模式研究[1]、现代学徒制视角下高职班级管理模式创新研究[2]等,这些研究基本都是立足于当前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创新班级管理模式。针对目前高职教育复杂的生源特点以及培养模式的不断变化,如何更好地进行班级管理,让班级管理更加有效还需要更多的思考和摸索。

二、徽商精神的精髓

安徽地处祖国的中部,历经几千年的历史变革和发展,形成了独属于自己的特点,其中徽商帮派就是比较能代表安徽特色的团体。徽商的萌芽最早可以追溯到晋代,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到明清时期成为我国几大著名的商业帮派之一。因为地域和时代的影响,徽商帮派逐步发展出属于自己的一种文化精神,我们把它称为徽商精神。同样因为时代和地域的限制,徽商精神里有优劣,徽商精神中的精髓部分拿到现代企业中同样适用,徽商精神的精髓可以归纳如下:(1)面对国难时的自强自立的爱国精神;(2)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3)审时度势、出奇制胜的竞争精神;(4)同舟共济、以众帮众的和谐精神;(5)不辞劳苦、虽富犹朴的勤俭精神。[3]

三、将徽商精神融入高职班级管理中的思考

(一)结合生源特点分析目前高职班级管理模式的利弊

1.当前高职院校生源特点分析

目前,高职教育处于改革发展的新阶段,生源的构成不断复杂化,以我校为例,主要分为四类:第一类是传统职业教育的主要生源,通过高考进校的学生,这类生源大概占总生源的三分之一,这类学生对学习的态度相对比较认真,恒心和毅力较强,但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对工作环境较脏较差的工作接受度较低;第二类是自主招生进校的学生,这类生源占总生源的六分之一,这类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相对第一类学生来说要差一点,做事的恒心和毅力也较弱,但对各类工作的接受度较高;第三类是针对对口的中职学校学生进行自主招生的学生,这类生源占总生源的六分之一左右,这类学生对实践学习内容比较感兴趣,但对理论学习内容兴趣不高,对各类工作的接受度较高;第四类是针对社会人员进行扩招,目前占总生源的三分之一,这类学生基本都是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对学习的态度处于两极分化,部分专业对口的学生学习态度认真,而部分专业不对口的学生学习态度较差。目前前三类的学生在校期间有一部分处于混合编班的情况,这使得在班级管理中的工作更加复杂化。

2.目前高职院校班级管理模式的利弊分析

目前,高职院校班级管理模式主要有两大类: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和新兴的班级管理模式。

传统的高职班级管理模式如图1所示:通常是由辅导员和班

干部共同管理班級,班干部主要由班长、团支书及各委员组成,由辅导员下达任务,班干部协助执行。[4]这样的模式对班级管理来说最大的优势是可以更便捷快速地完成事务性工作,弊端在于:(1)对当前由复杂生源构成的高职班级管理来说并未考虑到生源

的差异性,在班级管理中容易出现“一刀切”的情况。(2)班干部在工作过程中因追求职能目标而忽视全局目标和最佳利益。[5](3)很多学生在班级管理中不容易产生主人翁意识,使得班级的良好班风和学风都很难形成。(4)在班级管理中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方面的培养很难做到个性化处理。

新兴的班级管理模式以企业化的管理为基础,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比如:基于“四位一体”的高职院校班级管理模式研究、现代学徒制视角下高职班级管理模式创新研究等。这样的班级管理模式对学生来说最大的优势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前体验到工作情境,比较适合当前的校企合作班。劣势在于对于在校的普通班级,尤其是生源情况比较复杂的班级,没有解决因为生源的不同而产生的学生管理问题。

(二)如何将徽商精神融入高职班级管理的思考

班级管理对学生的影响主要分为两个层面:行为层面和精神层面。从行为层面考虑,针对不同生源类型学生的特点在日常管理中将徽商精神的“进取精神、竞争精神、和谐精神”融入班级管理制度中。从精神层面考虑,结合日常管理、思想教育活动,将徽商精神中的“爱国精神、勤俭精神”由浅入深充分融入。

1.将徽商精神的优秀传承融入高职日常班级管理中,创建适合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型班级管理模型

以未来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为方向,将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和徽商精神的优秀传承相结合,创建适应未来多元化教育模式的新型班级管理模型。班级管理模式预期达到的目标:主要考虑从学生的“自我”和“班集体”两个层面进行班级管理,通过班级管理模式将“自我”和“集体”两个层面形成闭环,相互促进,相互验证以达到最终的目标。从学生的个体角度考虑个人的能力培养及个人对班级的需求,从集体的角度考虑集体对个体的要求和集体能回馈给个人的信息和评价,在个体和集体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使班集体每个个体的品质得以不断锻炼养成,同时在班集体的回馈中得到成功的体验,在这个过程中使每个学生体验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也是班级的一员。

班级管理的模式可以结合生源特点,同时借助心理学的手段了解学生的兴趣,根据生源特点和兴趣类型特点的分组分类别管理。日常的管理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日常的事务性工作主要采用线上的工作方式尽量优化工作模式节省工作时间;班级活动主要采用线下的工作方式,更好地在实际锻炼中磨炼品质。

在新型的班级管理模式确定后需投入实际教育管理过程中进行试验,并定期对选定实施新型班级管理模式和未实施新型班级管理模式的两个班级学生进行监测,关注最终的实施效果及学生各种品质的培养情况,并针对监测结果对模型进行修改调整和完善,最终形成完善的班级管理模型。

2.将徽商精神的优秀传承内化为学生的内在品德修养

徽商精神是安徽省比较有代表性的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目前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一大课题,作为思政教育一线的辅导员,日常班级管理是思政教育的一大阵地。在新型班级管理模式下潜移默化地将徽商精神的精髓渗透入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和思想塑造中去,只有将外在的优秀文化精神内化为自身的品德修养,才能保持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真正继承,对此需要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如图2所示,在班级管理中实现自我管理和班集体管理相互促进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品德养成起到积极的作用。

 3.对创建的新型班级管理模型进行跟踪研究,加以完善和推广

在条件允许的基础上,对实施新型班级管理模式的学生和传统班级管理模式的学生进行长期的跟踪研究和分析,尤其是对于毕业实习学生的跟踪研究,在跟踪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结合学生对就业创业的准备和对未来的职业规划情况,根据学生和企业的相互评价,对新型的班级管理模式的實用性和有效性进行深入分析,并加以完善和推广,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两个班级的学生进行长期的跟踪研究分析。

参考文献:

[1]袁庙新.基于“四位一体”的高职院校班级管理模式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23).

[2]孙士新;蒋祥龙.现代学徒制视角下高职班级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4).

[3]尚虎平,阚宇程.徽商文化市场精神的流弊与扬弃[J]. 管理学刊,2017(30).

[4]张艳宁.班级管理模式创新与新型学习共同体构建[J].智库时代,2018(40).

[5]聂云聪,张永.高校班级组织管理架构创新研究与实践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31).

◎编辑 张 慧

作者:罗玮玮

第2篇:关于大学生班级管理的思考

摘 要:大学生班集体是教师给所在班级学生传授知识、增长智慧、发展个性、体力、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场所。又是班级成员之间进行思想、友谊、娱乐、学习交流的中心、良好的班集体对大学生有感染、熏陶、激励、教育等作用。班集体在个人的成长中发挥着积极主动的作用,对大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树立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班级;管理;教育作用

一、大学生班级管理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走进了大学校园。生源的质量整体下滑,这给大学生班级管理带来了许多困难。目前,一些大学生班级管理制度不明确,现有的制度执行不力形同虚设。同学之间不团结,关系不融洽,以宿舍为单位形成几个人的小团体,与其他宿舍同学少有来往,个别人甚至与同舍的同学也不愿交流,平时,只是和几个自己关系好的人交往。参加班集体活动也不积极,这种现象尤其在校运动会等大型集体活动期间表现特别突出,有些学生自由散漫不履行请假手续,在集体活动期间私自外出或者干别的事情。缺乏集体观念,给班级管理带了安全隐患。

同学之间缺乏凝聚力与合理的竞争力,协作精神、包容之心,有些大学生平时学习不努力、集体活动不积极、上课经常迟到、旷课,个别人甚至逃课,这些人里面其中包括有些系学生干部。在奖助学金与‘三好学生’、优秀班干、优秀毕业生的评定中,有些学生干部常常一哭二闹,托关系、找导员、找领导。这种行为在老师与广大学生中造成了比较坏的影响,也影响了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

二、大学生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一)法治观念安全意识比较淡薄。在中学时代,学习任务占据了大部时间,大家没有充分的思想交流与游玩的时间,整天都处在忙碌的学习之中,缺乏相应的法制安全教育。对法制、安全、集体、爱国、奉献精神与意识比较模糊与淡薄。几年来,出现大学生盗窃、宿舍着火、同学之间群殴、意外伤亡等事件以及情感等极端问题的出现给班级管理与校园安全带来了很大困难,这些问题反映了我们教育在某些方面存在一定的缺失。

(二)班级管理制度不完善,执行存在一定的偏差。如对学生的量化考评制度过细或过粗,让学生有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班主任或辅导员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只是一味的依靠班长等个别学生干部管理班级,只起到常规事务性的作用,根本没有起到真正管理班级的作用。在奖助学金、‘三好学生’与优秀的评定中过分的偏向学生干部与个别人,依靠了少数人,忽略了大多数人,这种做法,在某种程度上把学生干部推到了大多数学生的对立面,人为制造了师生的心理距离。

(三)缺乏必要的人性化管理。一些班主任或辅导员在大学生班级管理中,延续了中学的管理方式,说教多、批评多、鼓励少、甚至个别老师以领导者、管理者自居,高高在上,对学生说话缺乏平等性,行政性方式特别明显。现在的大学生渴望自己的学习与工作能得到老师的支持与理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简单粗暴训斥性的管理方式常常挫伤了学生干部的积极性,形式性的学生活动太多,让学生干部大部分课余时间忙于学生工作,甚至个别时候,连学生干部上课的时间都占用了。一些学生管理工作者有时把自己的正常工作都让学生干部做了,这样做的结果使学生干部学习无暇顾及,不能很好地处理工作与学习的关系,久而久之,学生干部失去了工作动力,在班级的日常管理中疲于应付。

三、大学生班级管理的建议与对策

作为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要以学生为本,以管理制度为载体。确保教育方向正确的前提下要充分放权调动、班主任、辅导员自主管理与学生干部自我管理班级的积极性。

(一)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本就是在日常的教学与学生管理中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要因材施教,教育管理工作中所做的一切工作都要以学生的成才成长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学生是正在成长的、发展的、自由的、独特的、复杂的生命个体。要把学生当做朋友看待,坚信所有的学生经过教育的作用都能成长成才。然而在现实的大学生班级管理中,老师是老师、学生是学生泾渭分明,师道之尊严,在一些教育管理者思想中根深蒂固。学生和老师不能平等对话,尽管有些大学老师愿意和学生交流,但长期师威使学生养成了接受与敬而远之的习惯,不大愿意积极主动的与老师交流,尤其是在面对领导、班主任和辅导员时这种现象特别突出。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平易近人、态度和蔼可亲、积极主动和学生交流,给他们一定的鼓励与肯定。

(二)要加强大学生班级组织建设。教师的言传身教、学生干部的学习与工作态度对班集体成员都有迁移默化的作用,优秀学生干部对良好班风的形成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学生干部的选拔、班级组织建设非常重要,学生干部的选拔是关键,学生干部的选拔要把那些品学兼优的学生选拔到学生干部队伍中来。以大学生党员、性格活波开朗、积极上进、富有朝气的学生为选拔对象。在学生干部的选拔中要严格按照大学生干部选拔制度、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选拔原则。进一步完善班级组织建设,发挥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在班级管理中的模范带头作用。

(三)进一步完善班级管理制度。不成规矩,难以成方圆,班级没有好的管理制度,就如同一盘散沙。要形成紧张团结、勤奋努力、和谐、尊师爱生、互帮互助的良好班风就必须依靠好的班级管理制度的贯彻执行。制度的制定要客观公正合理,奖助惩制度的执行要公正、公平、人性化,班级管理目标的制定要有章可依、使管理目标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制度的制定要广泛的征求全班同学的意见,权衡利弊、反复论证、要有科学性、教育性、要符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制度的执行一定有持续性和稳定性,不可朝令夕改,树立制度管人、制度育人的教育观念。

(四)要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作为高校的辅导员对自己的工作,首先要有一种敬业精神,对个人管理的班级学生要有一颗爱心与真心,要时常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的思想、生活、学习、家庭、爱好与兴趣、特长等方面,做到全面了解学生。做到因材施教,对学习生活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尽可能的帮助,不但要有诚心,而且要有诚意。要尊重学生、鼓励学生、让学生真正感觉到老师对自己的关心与爱护。以品学兼优的学生作为榜样,号召同学之间要相互学习、关心、帮助、理解。积极举行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鼓励大家积极参与。要求学生要爱护班集体,增强集体荣誉感,努力营造良好的学风与班风,因此,来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大学生班级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师与学生间应该架起一座相互信赖的沟通桥梁,善于交流、勇于创新,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方法,从不同方面来提高巩固班级的文化建设,只有一个班级集体有了强有力的班级文化生命力时,才能推动班级各项工作顺利进行,为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促进大学生成才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沈博.新时期高校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的探索.知识经济,?2015(10).

作者:吴海潮

第3篇:关于高职院校班级管理的若干思考

摘要:高职院校区别于普通高等院校,学生综合素质参差不齐,给班级日常管理带来诸多困难。班级是学生开展日常活动和成长学习的主要场所;优秀的班风不仅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还能推动院校学风建设。因此,高职院校的班级管理直接关系院校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素质培养。本文围绕高职院校班级管理进行一些探讨。

关键词:高职院校;班级管理;管理艺术

班主任的管理内容又多又细,班级管理主要依靠班主任。高校的班级学生少则几十、多则上百,班主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同于普通本科院校,高职院校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学生整体素质不高,学习、生活习惯也不尽如人意,需要班主任的关心和重视。因此,怎样科学地管理班级,是每一位高职班主任的必修课。

一、语言艺术是有效的沟通途径

班主任的语言艺术是指用已掌握的知识及获得的信息,融入自己的思想、道德、意志、情感,通过简练、生动、有趣的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使学生愿意接受,达到教育的目的。说话方式,直接关系最终的结果。无论是传达学校领导的精神,还是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或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问题,班主任应通过语言技巧,将文件精神深入浅出地给学生讲明白,解决学生之间的矛盾,消除学生对自己的误解;用学生能够接受的语言讲道理,以期达到教育的最佳效果。

二、恰如其分的批评能激励人前进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处在青春期的学生。当学生犯了错误或者彼此间发生分歧,千万不要因为害怕做工作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绝对不能过分严厉指责。怎样把握批评的度,就要求教师平时加强对学生的关心,充分了解学生的内心,用一种学生愿意接受的方式进行批评,最终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一般不要在公共场合给出批评,比如在班级里。因为有第三者在场时,受批评的学生会因为自尊心而强烈排斥教师的言语,几乎达不到批评教育的初衷。此外,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真心帮助学生分析问题,让学生意识到问题所在,自省错误的本质,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学生往往更能接受。因为没有人会做对自己不利的事情,也不会反感对自己友好的人。在这种朋友式的融洽氛围中,有利于维护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批评过程中,应使用含有哲理的故事、双关语、形象的比喻等幽默的手段,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启发思考,增进感情交流,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在轻松的气氛下,学生放下戒备,畅谈心声,吐露真情,从而达到更加理想的教育效果。

三、公平公正是对学生的尊重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高职院校实则是个小社会,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生活在这个大家庭里。不同的家庭背景、成长环境、个人经历造就了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公平公正的核心地位不容撼动。

在学校,师生是合作伙伴,虽身份不同,但人格完全平等。陶行知先生说过:“唯有平等,才能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完全消除,才会发生人格的互相感化。’”。因此,教师应该放下所谓的架子,正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和内在潜能,重视师生交流,平等、礼貌地对待学生,增强教师的亲和力,密切师生关系,为教育教学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

自尊心是一种自己尊重自己、爱护自己,并期望受到他人尊重与爱护的心理。人人皆有自尊,高职院校的学生情感丰富、内心敏感,因此,教师一定秉持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们,特别是对于犯错误的学生,最忌讳当众羞辱甚至体罚,切忌用教师权威的身份给他们压力,迫使其服从管理。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个好老师,就是在他责备学生、表现对学生的不满、发泄自己愤怒的时候,也要时刻记住:不能让孩子‘成为好人’的愿望火花熄灭。”

大学生是处于叛逆期、心智不成熟的群体,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学生,综合素质普遍不高,教师要懂得包容学生的不足,宽恕学生的冒犯,切忌过分苛责学生。班主任要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获得学生的尊敬和信任,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接受教育、接受帮助,在正确的道路上成长。

讲究艺术的班级管理方式可以帮助师生创造和谐的关系,为教学营造积极的氛围,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健康的人格,有助于以后更好地融入社会。懂得班级管理艺术的班主任能将师生之间的距离拉得更近,以真诚换真心,管理好班级,创设班级文化。

参考文献:

[1]王楠.如何做好高职院校班级管理工作[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6(11).

[2]叶智耿.谈如何做好高职院校班级管理工作[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2010(8):79-82.

[3]吳娟.浅谈如何做好新时期高职院校班主任工作[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1(12):53-53.

作者:周智勤

第4篇:对幼儿园班级管理的思考-班级管理

对幼儿园班级管理的思考

3月10日—3月12日,山东省幼儿园班级管理实务与教师专业提升研讨会在济南百花剧院举行,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的董旭花教授就幼儿园班级管理问题与思考向来自全省各地的幼教工作者做了深入的剖析,淄博市直机关第三幼儿园的几位同行也向大家分享自己的做法,现将主要内容及体会整理如下:

一、班级管理的核心目标

有效的班级管理应该能帮助幼儿发展成为最好的自己,成为最好的社会人。

二、反思班级管理的误区

不是教师太惟我独尊下的孩子如机器人般大多数孩子个性被压抑,就是教师管理不到位引起的班级混乱不堪。

三、有效的班级管理从哪儿来

1、了解幼儿,对幼儿需要保持敏感

作为老师,要了解幼儿心理特点,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教育管理。要知道,小孩子是好游戏、好模仿、好奇心大、喜欢成功、喜欢野外生活、喜欢合群和得到称赞的,还要知道家庭生活经验、饥饿困倦、疲累、需要关注、感官刺激缺乏或过量、缺乏交往技巧、渴望加入团体而被拒绝等等因素是会影响幼儿情绪和行为的。老师应该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孩子幼小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一旦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

2、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

良好的关系胜过任何教育。教师要有足够的爱和宽容悦纳幼儿,要能积极应对幼儿的恼人行为,教育幼儿从错误中学习,对幼儿要有耐心,同时要让自己保持情绪的稳定和生活的平衡,不要带着负面情绪进活动室。比如和家人闹了不愉快,和路人怄气,和家长生气,和领导同事闹别扭,还有女人每月中那些特殊的日子……想发怒的时候离开孩子一会儿(当然要有另一个老师看护孩子),甚至去趟厕所或倒杯水转移一下即将爆发的“情绪”,让激动之火暂时熄灭,让沸腾热血冷却一下。对待孩子如此,对待家长,对待领导同事,对待自己的家人,也可采用此法。学会控制自己,不让自己丧失理智,努力建立良好的关系,尽量不要对立,这是非常重要的。

3、建立班级规则,帮助幼儿坚守规则

老师应该让幼儿知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自由与规则是对立而统一的,只有人人遵守规则,才能让人人获得最大限度的自由。比如遵守交通信号灯规则。如果一个人打破规则放任自己所谓的自由,就会破环、限制、影响很多人的通行自由,甚至给他人和自己造成不可预知的伤害。所以教师要告诉幼儿必须遵守六条基本规则:①粗野、粗俗的行为不能有。②别人的东西不可以随便拿,自己的东西由自己支配。③从哪里拿的东西放回哪里。④幼儿园里的玩具谁先拿到谁先使用,后来者必须等待。⑤不可以随便打扰别人。⑥做错事要道歉,并且有权利要求别人道歉。这六条规则其实是建立了最基本的社会化的秩序。老师们要智慧地帮助幼儿遵守这些规则:①示范说明。②在游戏、学习、生活等各种活动中反复练习,提高幼儿的规则意识和能力。③有效设计和利用简单的规则标识。④巧妙利用幼儿影响幼儿。⑤尽可能采用分组活动,减少拥挤和等待时间。同时,教师要注意表扬、奖励的灵活运用:表扬具体,指向幼儿良好的行为;幼儿已经形成习惯,就无需表扬和奖励;避免表扬成为教师权利控制的工具;避免对其他幼儿形成压力和伤害;不滥用,尽可能激发幼儿的内在动机;形式灵活,多样,选择幼儿喜爱的;(班级管理 )态度真诚,避免形式化和敷衍。老师们更要注意批评、惩罚的灵活运用:不滥用,坚决不体罚;教师情绪应平和而严肃;即时进行,不要算“总账”;事先和幼儿商量惩罚的实施;最好使用自然结果惩罚;惩罚之后要让幼儿学会适宜的行为;讲道理是必须的,但不必“苦口婆心”;对事不对人,不随意给幼儿贴标签。

4、有效应对个别幼儿的行为问题

个别幼儿的行为问题主要表现在欺负与暴力、争抢玩具、不遵守秩序和规则三方面,采取的措施应注意教孩子学会:理解公平、公正;用语言表达需要或者情绪;轮流、协商和等待;维护自己的权益;控制自己激烈的负面情绪;寻求关注和帮助;倾听和理解别人的感受;参与同伴游戏或发起游戏。

5、积极预防,避免幼儿消极情绪和不良行为的发生

对问题,要有预见性,事前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以前备课讲究备教材、备学生、背教法,是很有道理的。不吃透教材,不了解孩子,就难以确定最佳的方法,方法不对或不妥当,就完不成任务,甚至出问题。

因此,作为老师必须注意四点:①布置合理的活动室环境,不宜太空旷,也不宜太拥挤;玩具和材料要充足,因为孩子之间的冲突有90%以上是由所有物而引发的;创设一个安静、不受干扰的独立空间。②要制定稳定、有序、合理的一日生活,流程科学,什么时间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做什么,怎么做,怎么做才能做好,师生都要一清二楚,并努力形成习惯。③要有幼儿参与的、执行良好的班级常规。④教师良好的榜样和对幼儿积极地接纳。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于幼儿,父母和老师就是最直接的榜样。

6、创建良好的班级文化,用环境教育孩子,以文“化”人。

老师应积极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把班级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来做,并能和孩子、其他老师和谐相处,努力让班级成为师生向往的地方。

老师们可以试着从十件小事做起:①孩子入园,老师主动向孩子问好并给孩子一个拥抱。②对没入园又没请假的孩子主动打电话询问一下情况,表示出对孩子的关爱。③观察幼儿衣着是否合适,提醒增减衣服。④每天至少与两名幼儿单独交流。⑤活动前准备好教学具。⑥建立班级或个人博客,增加积累,增强交流。⑦下班不急于回家,想想还有什么要做的。⑧每天给孩子读或者讲好听的故事。⑨离园时把个别孩子情况及时反映给家长。⑩休息或下班回家,坚持读书学习。

7、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爱每一个孩子,尊重每一个孩子,把孩子当成和自己一样的人来看待。努力给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的童年。

8、让教室的环境干净,舒适,有序,安全,创设家的感觉。

9、把家长当作帮手,千万不要成为对手

真诚对待每一位家长,不和家长对立;了解孩子每一位家长的情况,建立档案,让班里的每一位老师都熟知每一个孩子每一位家长的基本情况,尤其是性格情况,做到知己知彼,因材施教,因人制宜;学习沟通艺术,理解家长,宽容家长,感动家长,向优秀的销售员学习,即使解决不了“上帝”提出的问题,但也能让“上帝”高兴地离开,切忌把一般问题激化、扩大化,或者不动脑筋直接推向领导——那是让家长告你的状。要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和形象,把家长化为自己的帮手,充分利用家长资源,为班级服务。良好的关系能让家长扩大对你的宣扬,也可以原谅你工作中偶尔的失误,这是你积累的无形的财富,甚至惠及家人。

班级管理工作千头万绪,但只要你抓住关键,只要你有足够的爱和宽容,并不断积累经验,反思并改正不足,你就会慢慢成熟起来。工作,就会慢慢得心应手;而你,也将被幸福环绕!

第5篇:对于班级管理的思考

在听了我们班学委对我们班上学期学习情况的分析之后,可想而知我们班出现了诸多的问题,可以说我们没有做好未雨绸缪的工作,导致了一些暂时不可挽回的结果出现,但是对于现在来讲,问题出现了,谁再去做事后诸葛亮,说我之前应该怎么做,班委应该怎么做,同学们应该怎样做,都无济于事,世上没有后悔药,千金难买早知道。所以,我觉得在出现了问题之后,意识到了这些之后,我们要做的不是再做无谓的自责与内疚,不是视而不见,而是应该面对问题不逃避,去实施积极方法解决问题。问题的出现绝不是空穴来风,看事情应该剖开现象究其本质,为什么我们有不爱学习的行动,那是因为我们有不想学习的念头和意志的不坚定,思维决定行动,一个人的思想出现了越轨的迹象,那行为更是离正轨之千里,在思维与行动之间完全存在着蝴蝶效应,思想上的差之毫厘,完全可导

分析这种思想存在于我们脑海的原因:

首先我想提一提一个人思想的重要性,到了大学大家看到的都是什么事;听到的都是些什么样的声音,有风云学长学姐的发迹史奋斗史,让我们钦佩;也有一些不可避免的投机取巧的事,让我们觉得原来这样也可以。在刚开学大家正处在迷茫期的时候,纷繁复杂的信息涌入了我们的脑海,可能使原本有所计划的同学陷入了动摇期,使原本就迷惑的同学更加迷茫。。。为什么?因为我们分辨不出对与错,优和劣,我们没学会取与舍,所以,有的同学在选择的时候出现了重视了活动重视了能力锻练,忽视了学生的本职--学习的现象。思想偏差的现象在这一学期的生活中难道我们自己都从来没有发觉过吗?我想答案是否定的,是我们对它的出现视而不见,对它肆意放纵,任其发展。我们肯定也想过我要好好学习了,从明天起改变一下,可是然后呢,明天的明天一切还都在周而复始,就如同我们面前有一个很浅很浅的小泥潭,只要我们迈那么一小步,对自己的重力做那么一小下功,完全可以过去,但我们就连这么一小步都没能迈过去,是我们的能力的不足吗?不是的,使我们只有去想而没有去做,凭空幻想,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凭栏远眺,永远也到不了彼岸的桃花园林。(名言名句)

由这个思想的反映,又引申出了另外的一个问题---目标的设定。大学生涯发展规划的课程我们都已经上了一个学期了,可又有多少同学对自己的未来做出了细致而又明确的规划呢?现在生活节奏的加快,我们很少有时间能驻足停步去好好思考一下我们未来的人生,好好看看我们周围的景色。其实正如毕淑敏所说其实我们的人生没有任何的意义,大家都是一样由生到死,眼睛一闭不睁一辈子过去了,

但是,这样的结果不是目的,关键的是在于享受生命的过程,(乐嘉给她女儿的日记)生命本没有意义,如同白纸一张,这需要我们为自己填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两笔,最终绘出属于我们自己的色彩斑斓,缤纷艳丽。有了目标的设定、个人的定位,剩下的就是行动,行动的立足点是什么,就是不灭的希望与坚持,肖申克的救赎大家都看过吧 ,肖申克花了20多年的时间,就用一把很小很小的石锤凿开了厚实的监狱墙壁,为什么?古希腊最著名的演说家德莫斯提伲原来竟然是有口吃病的少年,他成功了这是为什么?nick,没有手没有脚却能够活动自如,会弹钢琴,会翻跟斗,有超群的反应力,这又是为什么?为什么我们具有他们所没有的一切基础,却做不成什么值得称赞的事;还记得一个这样的小故事,下雨了,回来的路上,有伞的满身浇湿,没伞的一滴未浇,有拐杖的摔得浑身是泥,没有拐杖的鞋上却连泥都没有。这么多的为什么怎么解答?那就是一个人最大的优势往往成为自己前进发展的最大的劣势,大家原来认为这都不可能,但是这些事实摆在眼前又怎么能置口否认呢!有了希望与坚持,我们可以转劣为优,因为

PMA(positive metal attitude)我们的护身符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董思阳21岁就当成了总裁,王永庆16岁就能够搭档一面有自己的小米店,一点一点发展至今,成为首富等等这些成功人士的成才路,都如同拿破仑希尔在成功学和思考致富中所讲到的,都有规律可循。他们在做事情的时候没出现过问题吗?肯定有吧!但是他们依旧成功了,为什么,因为他们有永不放弃的精神,义无反顾的勇气,大不了从头再来的豪迈。。。说到这儿,就想起我们班级的特色建设初衷16个字:金玉其中、厚积薄发、激流勇进、敢为人先。为什么是这样呢?首先,我们班级同学在院学生会、年级学生会、社团干事的比重非常大,这说明了班级同学的能力卓著,金玉其中;其次,在定向越野、辩论赛、篮球赛、足球赛、新生晚会我们班同学参加的人数很多又有非常突出的表现,在面对活动当中的困难的时候也是迎难而上,毫不退缩,激流勇进;而对于敢为人先暂时还没有明显的体现,但是这一点相当重要,企业家之所以能成为企业家原因之一就是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其实她们的想法有时没有多么的独到,但就是因为她们的敢为,早了很多人一步,有多少人因为未知的风险而被吓退,在迟疑与犹豫之间,机会的蒲公英迎着行动的风飘向了别人。我感触很深的一回就是在橘子洲散步的时候,那儿有一块儿碑上面写着“指点江山”四个大字,很多游人在那儿围观诉说着古往至今奇才伟人的光鲜事迹,但我想为什么我们要这样盲目羡慕呢?为什么只有她们能指点江山写下激扬文字,有谁规定吗?没有吧,都是自己把自己装在了套子里了。可能有的人会说,这种大话谁都会说,这种想法谁都可以有 ,在这耍口舌之快又有什么用呢?那我想说了,这种大话是谁都会说,是发自内心的吗?你能天天都说吗?天天说难保你不成功,心理暗示的作用可是不容小觑的。周总理为中国之崛起而读书,这种壮志豪情我相信有不一定能成事,但没有一定会败事。 谈了这么多 再言回我们班,虽然我们班上学期成绩之差不可言语,但是我们不会自暴自弃,我们经历了挫折,才知道何足珍贵,才知道面对大学的纷繁诱惑我们该情何以堪?厚积薄发的我们正如我刚刚说的不会低迷而是壮志依旧在心中。谈了思想与目标,行动与发展,信心与希望等等,无不是想借此机会向我们班班委敲响警钟,让其他班班委引以为鉴,我们班将从班委做起,从思想的转变做起,认识不足,改善自我,虽然说人与人的发展轨迹是角形的(画一下)但是,我们相信在我们及时调转方向后,必能缩小差距,最后共同发展。虽然我们作为后生,但我们也相信后生可畏!谢谢大家!!!

最近知道有一个词非常好玩 impossible,其实应该这样读 I’m possible ,一切皆有可能,不要害怕未知的一切,准备好当下,一切就尽在掌握 。因为I’m possible。

第6篇:对班级管理的思考

后枣小学张凤英

期中考试已过, 各班的成绩都已揭晓,从各班成绩来看,班级管理较好的班,成绩就比较突出,而疏于管理的班级,成绩就比较差,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管理对于教学来讲,也是非常重要的。作为一名教师,仅仅只会讲授课本知识,那是不行的,还要学会做多方面工作,比如说:制度管理、思想教育、纪律教育、文明礼貌教育、崇尚科学反对迷信教育;不仅仅能讲解语文、还能讲解数学、对音乐、体育、美术都应该有所了解,同时还应该懂得心理学、教育学,这样我们在教学当中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才能提高教学成绩。管理,不仅仅是纪律约束,它的内含是很深的,这需要我们做教师的在教学工作中不断探索,不断研究。有的老师在上课时只顾自己讲,不管学生在干什么,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结果是自己讲的津津有味,教学效果却很差。这就是缺乏管理。如果教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那么教学效果就一定会很好。还有的教师在教学中不善于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怕耽误学生的学习时间,其实不然,做思想工作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可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教师如果能这样做,这也就是管理,也就能提高教学成绩。这正如人们所说的那样:“磨刀不误砍柴功”。

说起管理,人们往往认为是制度化管理。是的,一般讲管理,就是从制度方面来说的,什么条例、什么纪律、什么规章制度等等,大家都应该遵守。“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但是,在管理的过程中,我们也应该注意人文关怀。作为教师更应该在这些方面多加注意。因为我们教育的对象是小学生,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很差,如果在教学方面我们不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不经常表扬鼓励他们,而是一味的批评他们,斥责他们,强硬的用纪律加以管理,这样就会挫伤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管理不当,影响教学效果,影响教学成绩。

纪律是做好一切的保证,没有纪律任何事情都做不成,这就要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同时,我们也要做好思想工作,使大家从心里认可制度,这样,我们做起工作来就容易的多。教学工作也是这样,只要老师多与学生沟通,讲清学习目的,说明违犯纪律的坏处,教育学生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那么学生就会自觉的遵守纪律,努力的刻苦学习,也就起到管理的作用。总之,无论是制度管理,还是人文管理,在一切工作中都是不可缺少的,都需要我们认真地去做,只有认真地做好这些工作,我们的工作才会有所成就,才会得到社会的认可。

第7篇:关于校园文化建设中班级文化建设的思考

固东中学 明立钦

为了将学校建设成有自身特色且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窗口学校,并让学生成才,教师成名,学校成功。我校就校园文化建设进行讨论,挖掘,推广,建设,即形成特色文化。向校园文化要效益,向校园文化要质量。本校本着“较好一个学生幸福一个家庭,办好一所学校造福一方人民!”的办学理念,及“个个都重要,人人都提高!”的教育理念,深入思考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其中的一员,我就校园文化中的班级文化建设进行以下思考:

为什么一走进有的班就让人赏心悦目,精神振奋? 为什么有的班主任带出来的学生发展后劲相对大些? 为什么有的班比其它班更加朝气勃勃,凝聚力强? 为什么有的班主任工作很投入,但实效差?

为什么我们说有的班“班风好”,有的班“班风差”?

为什么有的家长认为不但要给孩子选一所好学校,更重要的是选一个好班主任?

„„

原因多种多样,但重知识轻文化,班级文化建设较弱是班级管理缺乏亲和力,实效性差主要原因之一。

所谓“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制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比如文艺学、天文、地理、教育、服饰等等。

作为班级文化,它与建筑文化、饮食文化一样有着自己的外延和内涵。首先,它是一种个性文化,代表着班级的形象,体现了班级的生命。其次,它是班级全体师生共同创造的财富,是全体师生共同劳动的结晶。第三,班级文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系统工程,它的主体是学生。

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是每个班级所特有的。它具有自我调节、自我约束的功能。班级文化涉及到与班级有关的各类人群,既包括我们以往比较关注的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包括我们容易忽略的教师之间以及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而教师与教师之间是合力的关系,教师与家长之间是互补的关系。

班级文化可分为“硬文化”和“软文化”。

(一)“硬文化”的建设

所谓硬文化,一个班级是否具有教育气息,是衡量这个班级优劣的重要标准。是一种“显性文化”,可以摸得着、看得见的环境文化,也就是物质文化,比如教室墙壁上的名言警句,英雄人物或世界名人的画像;摆成马蹄形、矩形、椭圆形的桌椅;展示学生书画艺术的书画长廊;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科普长廊;表露爱心的“小小地球村”;悬挂在教室前面的班训、班风等醒目图案和标语等等。在一个窗明几净,富有极厚文化氛围的班级中,全体学生会自发地形成一股浓郁的学习风气;学习和掌握丰富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热爱劳动,热爱科学;学会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真诚地与同学和老师相处,友好地进行合作,促进并加快学生的社会化。同时,学生的道德情操也得到了陶冶。班级文化通过加强文化之间的互动,潜移默化地使学生主动接受文化的熏陶,从而不断提升个人境界。在这样一种积极向上、温馨和睦的环境里也会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归属感,触动学生自发地加入建设班级文化的行列,使班级文化的建设与学生的发展构成积极的互动,取得教育的成功。从古时的“孟母三迁”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再到今天的“环境出人才”,无不证明了环境文化的重要性。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要使教室的每一面墙壁都具有教育的作用。可见,对于教育而言,一切都可以成为它有利的素材,有效的运用空间资源,创设具有教育性、开放性、生动性且安全性的“硬文化”环境,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激活学生的思维,融合师生的情感有着巨大的积极作用。

对班级“硬文化”环境建设的法则是:力求朴素、大方,适合学生,突出班级特点。

1、注重教室的卫生。

干净的教室不是打扫出来的,而是保持出来的。平时的工作中,要经常教育学生看到地上有纸屑就主动捡起来,课桌椅摆放整齐,小黑板、扫帚、水桶理整齐等,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主人翁的责任感——“教室就是我的家”。教室的卫生是班级文化环境的基础,有了这个“地基”我们就可以添砖加瓦了。(全校或年级进行卫生角评比、展示观摩;推门进班查保洁;先进班级在全校介绍经验展示照片或录像)

2、重视教室的布置。

2 教室的墙壁可以贴一些字画、人物等(由学生选出);教室的四角,可以把它安排成自然角、科技角、书法角、卫生角等;后面的壁报应经常定期更换,由学生干部组织,自己排版、策划;教室前面黑板的上方可以挑选一句整个班级的座右铭。教室的布置应使各个部分都和谐统一起来。如:如果要布置布置一个热爱自然的班级,就可以以四季的变化来布置,从而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如果要布置成为一个充满书香气息的班级,备有读书书角,缔造“书香班级”,做“书香少年”,或在教室后面都备有一个大书架,里面摆满了学生爱读的各类书籍。(还可以将这种文化内涵延伸到年级文化墙上,形成年级特色。)

3、讲究座位的排列。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可以根据班级教学和活动的需要排出便于师生交流的“马蹄形”,便于生生交流的“面面型”等(如公开课上)。优美的班级物质环境,具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特点,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自然而然地受到暗示、熏陶和感染,给他们增添了无穷的学习和生活乐趣,同时也带来希望和活力,把教室建设成一个“愉悦的场所”,给学生一种高尚的文化享受。

(二)“软文化”的建设

建设好班级“硬文化”环境,只是给这个班级做了一件好看的外衣。而软文化,则是一种“隐性文化”,包括制度文化、观念文化和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包括各种班级规约,构成一个制度化的法制文化环境;观念文化则是关于班级、学生、社会、人生、世界、价值的种种观念,这些观念弥漫在班级的各个角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因制度和观念等引发出来,从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言谈举止和精神面貌,则是行为文化。班级真正的精神体现还要看班级“软文化”环境的建设。班级“软文化”环境是班级文化环境的核心,是最能体现班级个性的,班级整体形象的优劣最终将取决于班级“软文化”环境是否健康。

1、班旗、班歌、班徽的设计及其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此三者是班级“软文化”环境建设起始点,像一场音乐会前的造势活动,令观众更加神往。在设计这些时,班主任应调动全班师生乃至家长人人参与,引起各方面对这个问题的关注。设计完成后,可通过上操、集结、各类比赛、年级活动等各种场合展示班旗、班歌、班徽,成为本班的形象标志。班旗、班歌、班徽作为班级和班级特色的标志有助于学生对班级产生认同感和自豪感;更为重要的 3 是他们的设计活动有助于挖掘学生的创造力、合作力,加强班级的凝聚力,增进学生间的了解和信任。

2、“班风”的建设及其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这是班级“软文化”环境建设的重头戏,也是整个文化环境建设的核心部分。它包括了班级风格和班级风气,是班级对外的形象。对它的建设,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①教师方面。要形成一种积极健康的“班风”,不能仅靠一个人的力量,它参与了多种力量,是众多因素的有机反应,但教师在这里却是一个关键的因素。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对班级的领导方式,与“班风”有着密切的关系。一种好的班级领导方式,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极大的鼓励作用。当前,大多数的学校采用的都是“专制”型的领导方式,它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丧失了自觉性,阻碍了学生的主动行为。 所以,在教师的领导方式方面,可以采用一种民主型的领导方式,或是一种参与式的领导方式。教师参与到班集体当中,与学生一起,共同制定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班级计划,或是对某事进行集体的裁决;给予某个学生帮助,或是指导,同时,接受他们的监督;教师要给班级活动以最大的支持,并尽可能的参与到其中;在学生做出选择时,教师要给予客观公正的表扬和批评,尤其在批评时,教师要注意对语言的使用,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在建立民主型领导方式的过程中,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应该是一个设计师,班级发展方向的设计师,而不是保姆、消防队员。(可以作为全员德育的集体落实)

②学生方面。学生是班级文化环境建设的主体,在班级“软文化”环境的建设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班级风气的形成,是一股巨大的力量。

首先,是合作与竞争的协调。在班级的活动中,尤其是在班级的学习当中,合作和竞争是影响班级风气的两个重要的变量。合作,就是为完成同一目标而协同活动,从而产生对双方都有益的结果。在班级中,它能增进集体的凝聚力,形成积极的班风,促进学生的和谐健康发展。它能够取长补短,让学生积极思考彼此间的差异,从而积极的改进自己的不足,提高学习的自觉性。竞争,就是为同一目标而与他人竞争,以实现自己的目标。它能够活跃课堂的气氛,使集体生活富有生气,避免学生对学习的单调感,增加他们的学习乐趣。还能够激发学生的 4 学习动力,提高他们的标准和报负,增强学习的效率。但是,激烈的竞争可能导致一部分学生过分紧张和焦虑,因而抑制学习,引起学生对学习的抵制,对解决问题的挫败感,同时,过分地强调竞争,会使学生之间产生矛盾,最后的胜利成为他们主要的目标,而对学习的内在价值和创造活动视而不见,对学生的内部团结也造成了伤害。所以说,协调好这两者的关系,对班风的建设显得非常重要。

其次,是同辈文化的影响。青少年时期是身心急剧发展的时期,身心机能的迅速变化使学生产生许多新的、尚不十分清楚的体验。所以,他们迫切希望从对同辈集体和伙伴的了解中来揭开心头的疑团和困惑。于是,逐渐把注意力转到同辈同伴和集体的身上来。随着对同辈集体力量的依赖以及与同辈集体的厉害关系的发展,学生遵从集体压力的倾向日益明显。 这当中有两个方面的工作需要重视:第

一、对舆论的引导。良好的舆论对班级的各项事物都会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它能让班级充满浓郁的学习气氛,同学之间团结友爱,师生之间互相信任。第

二、对小群体的引导。推动其积极参与班级的活动,维护集体的利益。

3、制度文化的建设及其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制度化的法制环境,还为学生提供了评定品格和行为的尺度,从而使每一个学生时时都在一定的准则规范下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之朝着符合班级的群体利益、符合教育培养目标的方向发展。学生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正确面对学习和生活,建立法制观念、按照法规办事、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维护自己的权利,不断提高自身的社会化程度。

学生一旦置身于班级集体的文化氛围之中,他们的思想观念就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日积月累就会形成一种与班级文化相融合的价值观。班级中全体成员的群体意识、舆论风气、价值取向、审美观念、制度文化和精神风貌的反映,是班级文化的核心与灵魂。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根据班级的实际制订一系列的班级规章、制度、公约和纪律等,在经过全体成员集体表决的基础上,认真组织实施,坚持“依法治班”,在班级制度的各项条文中,突出精神风貌、价值观念、作风态度等具有文化气息的条款,给制度以灵魂,共同发挥规章制度的强制作用和激励作用,使班级形成“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时时有事做,事事有时做”的良好局面。

5 例如:建立《班级公约》是班级工作中经常实施的一种制度,也是班级建设中最为完整的“班级宪法”,从“班歌”到“班训”,从“班级法庭”到“班级惩罚与奖励”,与学生一起讨论研究,制定得尽量地完整、全面。让学生在班级生活中体验“社会生活”。为帮助学生实现将班级制度文化从强制约束向自觉遵守的转化,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借助于晨检、班报、班日誌等方式,积极地进行宣传,同时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正确加以引导,以帮助学生养成自觉遵守日常行为规范的良好习惯。

面对丰富的班级制度文化,学生学习吸收内化,本身就是一个教育过程。班级的“软文化”要落实在班级的各个角落,时时撞击学生的心灵。学生经过长时间的耳濡目染,社会化的水平不断地得到提高。班级“软文化”的主体是班风。良好的班风是无声的命令,是不成规章的准则,使学生自觉地约束自己的思想言行,抵制和排除不符合班级利益的各种行为。建设优良的班风,在班级成员的心理上产生巨大的内在的激励因素,增强班集体的向心力和归宿感。班风巨大的激励作用,能使班级中的每个人精神振作,身心愉悦,人与人之间紧密团结,高度信任,人际关系和谐,班集体由此焕发出无穷的力量和生机,班集体与学生获得共同的成长与发展。

因此,班级文化最大可能地成为了塑造学生心灵的栖居地,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坚实基础。

总之,“化知识为智慧,积文化为品格”,文化育人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一种隐形的教育方式,现代教育需要用“文化”来支撑和引领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以及学校的发展。

第8篇:班级动态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班级管理如何,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教育教学目标的 实现,学生思想、道德等各种素质的养成。班级作为一个群体,具有群体的一般特征即遵守共同的行为规范, 在感情上互相依赖,在思想上互相影响,而且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但班级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这个群体 中的每一个成员——是处在成长过程中的人,且每个学生个性差异很大。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在班级管理上进 行了大胆探索,实行动态管理,有效地克服了以往班级管理的弊端,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班级动态管理的含义

动态,即变化发展的状态。班级动态管理就是在制定统一的目标和一定的考核标准的前提下,根据班级每 月的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定性、定量考核,作出现时评价,并与效益挂钩的一种班级管理制度。 在这一班级动态管理制度中,制定统一的目标和考核标准,体现了班级管理的目标指向性和可操作性;班级工 作内容除常规工作外随学校中心工作的需要而变化,每月都有新的调整,体现了班级工作的持续性和管理上的 动态性,根据每月的工作目标、任务及完成情况进行定性定量的考核,现时评价,体现了管理的时效性;改变 过去的年终一次性考核为每月考核一次,体现了班级管理考核的过程性;年终根据各班每月绩效进行综合评价 体现了管理的综合性、系统性。总之,实行这一管理制度,体现了班级管理工作的客观规律和人的动态成长规 律,调动了班主任及班级每一学生的工作、学习积极性,克服人为因素的影响,为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等各种 素质的养成,实现学校教育教学的总目标,开创了一条新路。

二、班级动态管理的实践

1、探索的两个阶段

我校从1993年下半年开始实施班级动态管理。四年多来的探索和实践。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93年下半年至1995年上半年,主要实行班主任工作动态管理。把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责任 人列入动态考核,制定班主任考核标准、内容及管理体系,并确定每一内容的考核分值,建立监督、检查、考 核机制。每个月底,对班主任各项工作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确定班主任工作等第,发给相应津贴。

第二阶段,从1995年下半年开始,实行班级动态管理,即在班主任动态管理的基础上,把动态管理的范围 进一步扩大到与班级有关的各个方面,对班级进行全方位管理,开展了扎扎实实地“创文明班级、文明寝室、 文明学生”活动。每月按统一标准,对班主任、学生以及班级、寝室等进行定性、定量检查考核,评出每月的 文明班级、文明寝室、文明学生,并根据班级的各项考核成绩,确定班主任津贴的等第。这样,就把对班主任 个体评价拓展到对学生个体以及学生生活的小集体(寝室)和大集体(班级)的整体评价,使动态管理形成一 个相互联动的统一整体,学生成了班级管理的中心和主体,调动了自主管理的积极性,班级凝聚力大大增强。

2.实施步骤

第一步:确定工作目标。

新学期一开始,政教处根据学校工作思路,确定本学期班级动态管理的工作目标。如95学年第一学期的工 作目标是中学生行为规范的达标;95学年第二学期的工作目标是新世纪明星工程的达标;96学年第二学期的工 作目标是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系列活动等。由于每一学期都有不同的工作重点,目标明确,为班级动态管理注 入了新的活力。

第二步:制订统一的标准。

根据每一学期的工作目标,政教处相应地制订了班级动态管理的考评内容及考评标准。班级动态管理的内 容一般由五个部分组成:一是四项红旗竞赛(即公德、纪律、卫生、体育)成绩;二是阶段性、临时性工作; 三是班团活动;四是劳动、好人好事及违纪情况;五是学习成绩。考核过程中采取以定量为主结合定性分析进 行。规定考核成绩达到90—100分的为优秀级;80—90分的为良好级;70—79 分的为及格级;70分以下为不及 格级。

第三步:明确月工作重点,阶段性、临时性任务。

班级动态管理是以月为基本时间单位进行考核的,因而每月月初政教处都要根据学期工作目标和分步实施 的要求,召开班主任会议,提出每月工作重点,阶段性、临时性工作任务,明确工作的要求和考评的内容。如 97年4月份阶段性、 临时性工作有四项:一是香港回归知识竞赛;二是我的一份献礼单活动;三是全国国防知 识竞赛;四是扶贫帮困学生的落实,并把这四项工作列入考核。本月考核的其它四部分内容即四项红旗竞赛; 班团活动;学习成绩;劳动、好人好事、违纪情况等作为常规性内容进行考核。第四步:组织实施,监督考核。

每月任务明确后,班主任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组织实施。政教处及有关部门实行监督、考核。四项红旗 竞赛由值周老师、以值周班的学生为龙头的值周学生监督、检查、考评;每月的阶段性、临时性工作由政教处 监督、检查、考评;班团活动由年级组长、团委学生会监督、检查、考评;其它方面:学习成绩;劳动、好人 好事及违规违纪情况分别由教导处、总务处、团委等部门监督、检查、考评。月底由政教处汇总。综合考评。 最后由校长审定。

第五步:总结反馈,进行有效调控。

根据考评结果,政教处组织总结反馈。在召开班主任会议前,有时先找个别班主任谈话,指出班级管理中 存在问题,分析原因,录求对策,提出改进办法。在此基础上,月初召开班主任会议组织反馈,公布上一个月 的考评结果,总结一个月来班级管理的成绩,指出普遍存在的问题,公布班主任考评等级及文明班级、文明寝 室、文明学生的审定情况,并提出新一个月的工作重点及注意事项。这样及时总结反馈,使班级工作管理进入 了有效调控之中。

第六步:学期、学年终端考核、考评。

一学期结束,政教处要根据一学期五个月各班动态管理的情况及每月考评结果,进行学期终端考核。一学 年结束,政教处要根据一年来的动态考核情况及两个学期的终端考核情况,作出学年终端考评。在终端考评中 ,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过程与终端相结合的原则,对各班级的动态管理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并根据学期 、学年考评、考核结果,按规定的标准评出先进班级、先进班主任予以奖励,成绩特别突出的予以庆功。

三、班级动态管理的成果

班级动态管理实施四年来,有效地促进了学校工作。班主任管理水平得到迅速提高,班级管理更加有序、 高效,学校出现了可喜的变化。

1、最大限度地调动了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核心,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如何直接关 系到班级管理的成效。实行班级动态管理后,一是班主任考核由过去的年终考核评价改为每月的过程考核评价 ,管理考核的时效性明显增强,班主任每月做了工作就能现时评价,调动了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二是这个月 得不到较好的评价,下个月仍可争取,改变了过去一件事做不好,全年抬不起头,得不到好评价的弊端,调动 了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三是班级动态管理的成效与班主任津贴挂钩,成就感明显增强。班主任说,过去是干 好干坏一个样,津贴一样发,评价不及时,时效性差,没劲。现在不同了,工作有成效,月底见分晓,班级得 第一,个个都珍惜。实行动态管理以来,班主任中获校级以上将励的达31人次。实行班级动态管理以来

班主任平均月考核情况 等级 优秀 良好 及格 不及格 比例 76.2% 19.3% 4.5% 0

2、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自主管理的积极性。 集体主义思想深入人心,班集体观念、主人翁意识明显增强, 班级合力形成。过去跳一跳可摘的“桃子”只有一个,怕争第一,甘居中游,不要挨批评就行,实现动态管理 后每个班级只要做好工作,达到一定要求都可以同时获得这个“桃子”,出现了班主任、班级全体同学齐心协 力摘“桃子”的新局面。一旦班级被扣了分,全班认真总结经验,寻求对策,争取下个月获奖。95年下半年实 行班级动态管理以来,52.3%的班级被评为文明班级,26.7%的寝室被评为文明寝室,96.4%的学生被评为文 明学生。

3、学风、班风、校风日新月异,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班级动态管理增强了班级凝聚力,调动了班主任及班级全体同学的工作、学习积极性,促进了班级管理的 整体水平的提高。而班级管理整体水平的提高,反过来又促使学校职能部门实施管理水平的提高。而职

能部门 管理水平的提高,更进一步促进了班级管理水平的提高。因而通过班级动态管理,学生的学风、班级的班风、 学校的校风都有了新的发展,大大促进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等各种素质的养成,学校精神面貌发生了新的变化 。

学风、班风、校风的变化带来了丰硕的教育教学成果。1996年12月,中学生行为规范通过市级验收合格达 标。近几年来,全校基本上杜绝了违规违纪事件,违法犯罪率为零。高考1994年至1997年,连续四年创上线总 人数、上重点线人数的新纪录。

四、班级动态管理的理论思考

1、实施班级动态管理,充分运用了激励的原则。 班级动态管理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动态激励管理。激励即 激发鼓励之意,它指的是激发人的动机,诱导人的行为,使其发挥内在潜力,为实现所追求目标而努力的过程 ,也就是人们所说的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的过程。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动机是由他所体验的某种未满足的 需要或未达到的目标所引起的,而人的需要和目标又是多方面的,一个人的行为动机总是由其全部需要中的优 势需要引发的,并朝着这种优势需要的目标努力的。这种努力的结果,又作为新的刺激反馈回来,调整人的需 要结构,指导人的下一个新的行为,这就是所谓的激励过程,也称动机——行为过程。班级动态管理,就是从 需要出发,不断引发动机、动机指导人的行为,行为促使目标实现,目标实现又引发了新的需要和动机的不断 循环反复,从而把班级管理推向纵深发展,实现班级管理目标。在班级动态管理中,一是改变了过去一个年级 一年只评一个先进班级的传统做法,而现在每个班级只要完成任务好,达到一定的标准,都可以成为先进班级 ,为每个班创造了存在预期目标的可能性,激发了班主任及班级的每个成员的积极性。二是由过去的年终终端 考核改为现在的每月过程考核,即每月考核评选一次,可不断地引发需要→动机→行为→目标之间的不断循环 ,每个月做了工作之后,能及时得到评价,时效性明显增强,推动班级管理任务的完成。

2、实施班级动态管理,强化了目标管理原则。 人的行为的重要特点就是其目的性,人的行为总是有目的 的,都是朝着一定的目标努力的。目标是引发行为的最直接动机,设置合适的目标会使人产生达到该目标的成 就需要,因而对人有强烈的激励作用。班级动态管理中,每个月初召开会议,布置工作,提出要求,确定目标 ,分步实施,分步考核,分步达标,现时评价,使每个班级每个人都有达标的机会,每个班级每个月都有达标 的可能,调动了积极性,促进了学校总目标的实现。在实施班级动态管理中,一是设置目标科学可行,根据客 观条件设置通过努力能够达到较高水平的目标。二是形成目标体系,根据学校的管理目标,各班都制定每月的 班级目标,使学校总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各班级及其成员身上。三是制订必要措施,使各班级及每一成员为 达到个人执行目标、班级目标及学校目标而自觉努力工作。四是在目标实施过程中,及时反馈调节,建立可调 控体系,同时对实施目标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及时予以帮助解决。五是做好目标的终结考核工作,为下一 个阶段的更高目标的实现奠定良好基础。

3、实施班级动态管理,运用了系统理论,强调自主管理, 增强主人翁意识。系统理论要求根据客观事物 的系统特征,从事物的整体出发,从整体与部分、整体与结构、整体与外部环境的相关中,综合地、精确地考 察对象,从而在运动与变化中及时地、正确地解决问题。实施班级动态管理就是根据系统论要求,从学校整体 出发,根据学校、班级、学生的系统特征,正确处理好班级及学生与学校管理的关系。强调自主管理、增强主 人翁意识,为班级每一成员提供参与管理的机会,培养其自主管理或执行各自任务的责任感,提高其工作的主 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为增强整个学校的活力,提供可靠的保证。如实施班级动态管理后,实行值周班制度,就 是为值周班学生在学校的一切集体活动中,如早操、课间操、眼保健操;早晚自修;午睡、晚寝;学校集队、 学校卫生等方面的管理中,充分发挥作用,真正实行自主管理,增强了主人翁意识,从而增强了整个学校的活 力,使班级管理上了一个新台阶。

当然,班级动态管理在理论上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在实践上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我们殷切期望各位领 导、专家提出宝贵意见,让班级动态管理之花,永远在校园盛开,焕发出它的生机和活力。

第9篇:小班化班级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一)与传统大班相比,小班孩子的“三多”与“三少”

1、机会多——树立自信。

15个人左右的一个小班,宽敞的教室、灵活的座位,变化的教学方式,无疑为学生提供和了一个优质的成长环境,在这样的集体中,学生能得到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表现自己。不论学生成绩是否优秀,小班化教育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特征,每一个孩子需要被肯定,需要被鼓励,在小班环境中让每个孩子找到自己的位置显得尤为重要。在小班中可以让每个孩子有平等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就是尊重并充分挖掘每个孩子的潜能。

小班课堂中,学生人数少,教师能够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了解每个学生的接受程度,适时的提问不同类型的学生,让每个人充分参与学习和讨论,在这样的成长氛围中,孩子能够很快找到自信,从而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

2、关爱多——感受幸福。

“让学生因班主任的存在而感到幸福”这也是小班化教育的亮点所在,因为“班级人数少一点,教师关爱多一点,沟通交流勤一点,课外辅导实一点、成长进步快一点”,从而极大的促进师生关系的融合,揭开了小班化精致教育的面纱,“关注生命质量,享受教育幸福”成为教育的追求目标。如通过教师为学生记录成长日记、为学生拍摄活动中的各种照片、精心设计各种特色活动、与每个学生坚持对话交流、让班级充满浓浓的人情味等,极大提升了学生的幸福指数。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爱是任何教育者成功的必备秘笈,小班教育让这种爱更加具体化、行动化,从而让爱洒满每个孩子的心灵。

3、 体验多——快乐成长。

体验是孩子成长中重要的生活经历,没有亲身的体验,难以刻骨铭心的记忆。因为班级规模小,学生能够在各项活动中充分参与、体验、感悟,通过各种特色活动让学生体验独特的生活经历显得格外珍贵。而学生各种各样的体验教育活动又可以各种形式精心记录下来,从而形成一种完整的成长历程。小班教育中不仅关注活动中的体验,更关注活动之后的感悟,而各种体验活动真正发挥教育功效的时候恰恰是过程之后的感悟与体会,使得学生在热热闹闹的活动之后能真正明白活动中蕴含的智慧和道理,以促进身心健康成长。

小班化教育为孩子创造了种种有利条件,但现有情况下,我国的中小学小班化教育仍处于实验探索阶段,小班教育中仍有许多明显的困惑:

4、 对手少——盲目自满。

班级人数减少,竞争的对手也自然减少,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学生易被眼前的成绩所满足,缺乏毅力与耐挫力,认为自己在班上名列前茅,恕不知在更大范围内的竞争还更加激烈,让学生明确自己对手与努力的目标显得十分必要。而在仅有20多人的集体中生活,学生的交友圈子也比较小,不易从更多的同学身上学到更多的长处,易产生以自我为中心的

小团体,在学习上如何树立远大的理想,在班级交往中更好的实施同伴互助,是值得小班教育深入研究的课题之一。

5、时间少——压力过大。

大多数人认为,从传统的大班40-50个人的教学转为20个人左右的课堂教学,小班中的孩子不仅应该学得轻松、而且应该玩的快乐。而实际上,目前来自社会、家庭、学校对小班教育的高期待值一旦与小班学生成绩简单的画上等号,对这些学生来说就将承担比大班学生更大的压力。各门学科的教师也有了充分的时间进行个别辅导,而教师之间如何有序的安排时间,避免给学生造成过重的学习与心理负担,是小班班主任迫切需要协调的重要工作。

6、样板少——缺少标准。

小班化教育中我们鼓励让孩子的个性得到尊重和张扬,现行的学生评价制度中可以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设立标准进行批评定,然而什么是个性化的学生的评判标准却让老师很困惑,我们每年可以轻松的评选出三好学生、学习标兵、各科学习进步之星、文体艺术之星等,但是这些仍然不是个性化学生的评判标准,因此教师最终还是以统一的尺度来衡量和评价小班学生,最终难使小班学生的个性真正得到彰显和发展。

(二)与传统大班相比,小班班主任的 “三易”与“三难”

小班化教育需要班主任更用心的去管理这个集体,去认真研读每一个学生,让学生选择合适的教育而不是让教育选择合适的学生,对班主任来说,小班化的教育管理模式比大班更精致、难度更大,要求更高。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1、变环境易,变理念难。散发着花香、书香、墨香的温馨、舒适及个性化的环境布置是小班的特色,独特的文化气息与浓郁的人文关怀是小班的魅力缩在,从环境开始改变是每一个小班班主任带班之初的工作落脚点,它利于班集体的在初期阶段的迅速形成,并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产生归属感,减少适应新集体的时间。然而小班环境的布置不能象家庭装修那样成形后便一成不变、主人懒得打理了,而是应该与学生成长同步、随生命季节更替。每个学校对班级环境布置都会有一定的要求,而小班教育更需要的是班主任能将环境育人的理念坚持三年,并在日常的每一个教育细节中体现环境育人的理念。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很多班主任简单的将班级环境布置的任务交给学生干部完成,缺乏统一的规划设计理念,难以将环境育人的功效真正落到实处,从而失去了一个极好的激发班级活力的阵地。

2、重个体易,重全体难。小班化教育中每个学生都需要得到班主任的悉心的关注和指导,受传统大班教育的思想影响,我们的许多小班班主任仍然习惯于重两头、带中间,习惯将工作中心放在班级个别学生身上,而那些在班级中听话的、个性不太显著的孩子往往因为不会给老师添麻烦而容易被忽视,老师在对同班学生中关注程度上的深浅不一易造成部分学生的心理压抑与失落,这在小班教育中应该尽量避免这种不均衡,让每个孩子觉得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地位很重要。

3、学经验易,成特色难。小把化教育也是个性化的教育,针对不同学生、不同班级、不同学校,各种各样的教育方法我们都可以尝试、学习和借鉴。然而独特的才是优秀的,一个班主任要在小班教育领域做出一定的成绩,如果没有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没有形成自己

的班级管理特色,是难以提升和超越自我的。我们在培养个性化的小班学生的同时,也寄希望于能通过小班班集体特色的建设打造一批有个性的优秀班主任,小班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沃土,一个能将自己发展与小班孩子生命成长融为一体的教师一定是优秀的,为实现这个目标,班主任必须走实践、积累、反思、创新之路, 只要这样,理想中的小班化教育才能与我们渐行渐近。

上一篇:供应商库合同下一篇:油用牡丹间作套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