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台风措施

2022-10-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预防台风措施

探讨台风区域10kV架空线路抗风加固及防御措施

【摘要】台风对配网架空线路的危害是相当巨大的,不仅会对电力设备进行毁灭性的破坏,甚至还会影响到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为了确保电力线路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减少电力事故的发生几率,本文将从台风区域10kV架空线路抗风加固与防御的特点和要求入手,分析了台风区域10kV架空线路抗风加固与防御中的常见问题,进而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台风区域10kV架空线路抗风加固与防御措施,希望对我国经济社会和电力事业的安全性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性意义。

【关键词】10kV配网;架空线路;抗风加固;防御措施

1.前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电力技术的不断提高,电力事业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建设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特别是加强台风区域10kV架空线路抗风加固与防御措施的分析与应用,对于整个电力事业和电网运行状况的可持续性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关系着经济社会发展稳定和社会和谐。当前,我国在台风区域10kV架空线路抗风加固与防御措施应用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立足于台风区域10kV架空线路抗风加固与防御措施的实际,针对经常出现的问题和管理过程中出现的空洞现象有针对性的采取多种措施加以预防和控制,从而更好地确保电力事业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创造良好的用电环境。

2.台风区域10kV架空线路抗风加固与防御的特点及要求

2.1 台风区域10kV架空线路抗风加固与防御的特点

台风区域10kV架空线路抗风加固与防御的一个突出特点就在于它的技术性。台风区域10kV架空线路抗风加固与防御工作是电力事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工作,台风区域10kV架空线路抗风加固与防御工作开展的的好坏与加固和防御技术具有很强的相关性。从当前因台风区域10kV架空线路抗风加固与防御不当而引起的事故发生的现实情况来看,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其技术规范性不强所造成的。因此,为了切实增强台风区域10kV架空线路抗风加固与防御工作的力度和效果,需要以技术性发展为依托,积极采用现代线路抗风加固和防御技术,进一步加强台风区域10kV架空线路抗风加固与防御人员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台风区域10kV架空线路抗风加固与防御的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使得每一位台风区域10kV架空线路抗风加固与防御技术工作人员分工合理,协同动作,有针对性地展开台风区域10kV架空线路抗风加固与防御工作,同时能够台风区域10kV架空线路抗风加固与防御工作的预见性,与当前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同步,构建常态化、宽领域、多层次的现代台风区域10kV架空线路抗风加固与防御工作管理体制,确保电力事业的安全有序进行。

2.2 台风区域10kV架空线路抗风加固与防御的要求

为了切实做好台风区域10kV架空线路抗风加固与防御措施应用工作,严格台风区域10kV架空线路抗风加固与防御措施应用工作岗位标准,明确岗位责任和权限是做好台风区域10kV架空线路抗风加固与防御措施应用的一个重要的环节。

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台风区域10kV架空线路抗风加固与防御措施应用负责制,将责任进一步细化,分工,建立和完善相应的追责与奖励机制,使得每一位台风区域10kV架空线路抗风加固与防御措施应用工作人员明确责任义务,切实做好本职工作。

其次,要嚴格贯彻和落实台风区域10kV架空线路抗风加固与防御措施应用工作办法的有关规定,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台风区域10kV架空线路抗风加固与防御措施应用,根据台风区域10kV架空线路抗风加固与防御措施应用周期和突发性情况的因素,有针对性地展开台风区域10kV架空线路抗风加固与防御措施应用工作。台风区域10kV架空线路抗风加固与防御措施应用工作要依法有序进行,对所管辖客户的电气设备安全运行和电工进网作业状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3.台风区域10kV架空线路抗风加固与防御中的常见问题

3.1 缺乏持久统一的规范,加固与防御工作相对混乱

缺乏持久统一的规范,加固与防御工作相对混乱是台风区域10kV架空线路抗风加固与防御中的一个常见问题。首先表现在配网环网率低,可转供电率不高,专线、专变用户对自己线路设备产权维护责任不强,供电部门监察性巡视管理不足,因用户线路设备引发的配网故障时有发生。

近年来大面积种植的速生桉林树杆特别高,10米线路保护区以外的桉树对线路安全运行威胁极大,线路维护难度大。瓷担为CD-10型,螺丝直接穿过瓷担与金具固定,螺丝生锈后会撑爆瓷担孔,造成断担故障。线路运行年限超过15年或20年,个别专用线路超过30年。电杆基础全部为直埋式,没有采用混凝土倒制,更没有卡盘。

3.2 台风区域10kV架空线路抗风加固与防御技术人员专业性较差

台风区域10kV架空线路抗风加固与防御技术人员专业性较差是架空线路抗风加固与防御过程中遇到的另一个问题。随着电力事业发展的不断深化以及电力技术的突飞猛进,由于相应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相对落后,对架空线路抗风加固与预防工作缺乏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保障,没有充分适应新形势下技术发展要求,从而降低了技术人员的专业性。

4.台风区域10kV架空线路抗风加固与防御措施分析

4.1 台风区域已有10kV架空线路抗风加固

首先,要进行线路清障措施,砍伐通道两侧的违规竹、树,尽量减少竹、树对线路运行的影响,保留树杆作档土防护作用,确保架空电力设施安全可靠运行。对于通过林区的架空配电线路,10千伏线路的通道宽度不小于线路两侧向外延伸5m。加强架空线路入地措施研究,台风频发(两次及以上)、有受灾记录的重要环网线路或对同一重要负荷供电的双回路可考虑选择其中一回架空线路改造为电缆线路。

跨越高速公路、铁路或一级公路的10千伏架空线路跨越段应改为电缆穿越。防御台风区域内已建架空配电线路应根据架空线路防风等级的优先顺序进行加固,其中一级、二级架空线路应按照以下措施进行加固,三级架空线路按照国标GB50061-2010《66千伏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的要求进行加固。

4.2 台风区域新建10kV架空线路抗风预防

首先要,提高电力线路自身抗风灾能力,首先应从设计入手采取有效手段提高电力线路自身抗风灾能力,采用加强型导线、加强型杆塔、加强型绝缘子及其他加强型金具等加强型材料,以增加线路强度。及时修编应急处置预案并组织演练,有针对性地做好预防。如台风迅速响应预案、10kV线路快速复电预案等,设专人通过网络实时监控台风动向,特殊地区应提前进驻抢险人员、车辆及配品备件,以利于应对,确保兑现服务承诺。增强抢修能力,为供电部门配备一定数量的电力设施故障检测设备及检修设备,如短路故障指示器、故障定位系统等,可快速、准确地进行故障定位及故障抢修,最大限度地节约抢修时间,有效地提高了管理水平。

5.结语

电力事业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是电力事业发展的核心与关键,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了解到当前我国电力事业运行中,特别是在台风区域10kV架空线路抗风加固与防御措施的分析与应用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缺点和不足,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技术与理论创新,规范施工制度和相关要求,进一步完善相应的管理和监督机制、提升台风区域10kV架空线路抗风加固与防御水平和质量,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型发展创造新的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0061-2010)[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0.

[2]广东沿海地区电网防御台风技术标准和加固措施.广电计部[2011]101号.

[3]覃忠民.浅谈防御台风区域10千伏架空线路抗风加固即防御措施[J].中国科技纵横,2012,08:56-57.

作者:麦宏辉

第2篇:塔吊防台风预防措施

海口如意岛填岛工程I(东)标段

沉箱预制场塔吊作业抗台防护措施

施工单位:山东港湾建设集团海口如意岛填岛工程I(东)标段项目经理部 编制日期:

2015年8月13日

一、工程概况

海口市如意岛项目造陆面积697.02公顷,护岸总长23934m,护岸以A、B两点为分界,划分为I、II两个标段。I标段长度为12795m,包括包括北侧护岸3919m,东圆弧护岸419m,东湾段1453m,中湾段1315m,南侧护岸5689m。其中直立式沉箱结构护岸长度为10548.5m(沉箱594个),斜坡式护岸长度为2246.5m。

预制场建设是沉箱预制安装施工主线的前期施工重点,本工程建设集散地预制场和填岛预制场2个预制场,工程开工后即开始集散地预制场建设,填岛预制场根据现场情况建设。

集散地预制场定位是临时预制场,负责预制填岛预制场建设所需的沉箱,以及填岛预制场形成后继续预制1000t以内的小型沉箱。

根据施工需求预制场配备2台龙门吊;4台行走塔吊。龙门吊负责支拆模板,塔吊负责钢筋及网片运输,兼顾临近沉箱的模板吊装。按此配备可达到4~5层/d的预制强度,符合要求。搅拌站建设150m³/h站一台,可满足预制强度要求。

本工程位于海口东北海岸,琼州海峡,东临南海,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典型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致使该地区天气气候复杂多变,灾害性天气频繁。主要灾害性天气:热带气旋、暴雨、雷击、短时雷雨大风,其中热带气旋具有强度强、频率高、灾害重,是影响工程建设最具威胁的因素之一,同时热带气旋带来的狂风、暴雨和风暴潮对工程都有一定影响。工程建设工期长,是跨工程,对塔吊防台制定预防措施。

二、应急预案目的

建筑工地塔机在强台风侵袭后易造成塔机倾斜、弯折、倒塔现象。给人的生命、财产造成极大的损失。为了保证施工现场工人、塔机的安全,减少台风期间经济损失,在台风来临之前,施工现场能够高效有力的对塔机采取加固。

1.台风灾害监测

三、台风预防、预警机制

项目部应负责台风、强台风(包括:所引起的雷、暴雨、风暴潮)等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信息的届时收集,并及时向防台指挥机构提供台风、降雨、风暴潮的实时信息和预报成果等灾害监测资料。

2.台风灾害预警

① 台风侵袭预警

项目部应加强台风监测和预报,及时对台风侵袭的影响情况进行预警。防台应急小组应根据可能受台风侵袭的影响程度,加强值班,跟踪台风动向,研究防御对策,明确防御重点,及时将有关信息向集团公司有关防台指挥机构汇报反馈。

② 台风侵袭准备

项目部应根据台风影响程度,及时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由防台应急小组负责,部署安排防台工作,明确防御目标和重点,发布施工人员转移命令;组织人力、物力做好防台救助准备;组织指挥进行塔式起重机防台救助工作。加强值班,密切监视台风、雷、暴雨、风暴潮,并予以及时预报、预警。

四、塔吊防台检查、加固措施

1.防台检查、加固措施 (1)防台检查

① 项目部防台应急小组及各相关职能部门,应按职责分工组织对台风危险区域的塔式起重机,进行逐台造册登记、技术状况及应急预案等备案审核检查。

② 在台风、强台风到来之前, 项目部的安监科、工程管理科要对塔式起重机司机进行培训及交底,要求各司机熟悉本预案内容,并使司机明白台风来临时应掌握的防范措施。

③ 防台应急小组及现场防台应急领导小组应部署相关部门与塔机维修工及机长检查塔机的风速仪及塔机的风标效应是否灵敏可靠。检查塔吊的基础节、标准节、附墙预埋件螺栓是否齐全及有无松动。检查各部位的销轴、开口销是否固定牢固可靠,如有问题应及时处理完整,不能留有任何安全隐患。

④ 防台应急小组及现场防台应急领导小组应的相关部门拆除塔机上的广告牌、广告布条等。同时将顶升套架降至地面,以减小塔身的受风面积。 ⑤ 塔吊的队长应组织操作司机等有关人员在台风、暴风雨来临前,清除塔机上不必要的工具、油桶及杂物,将其吊运至地面;露天的电控箱、电机等电器设备应采取防淋湿措施,并用彩条布或帆布包裹;电工负责检查现场所有塔机塔身上的电缆线,确保全部固定捆绑牢靠。

⑥ 在48小时接到台风警报时,塔机应立即停止作业,同时必须将小车收到臂端,吊钩上升至高度限位限制高度,关好驾驶室门窗,关闭主电源,打开回转的风标效应,切断塔机独立配电箱的电源,对于行走式塔机需将防风夹轨器恢复使用,确认有效后人员及时撤离到安全地带。 (2)塔吊加固措施

台风来临时塔机施工非工作状态的风载荷过大:塔机可以采取降节、拉缆绳锚固等抗台风措施; 塔吊本身应将加固器进行加紧检查,防风拉锁是否到位。

(3)龙门吊加固措施

在龙门吊两侧设置防风地锚满足2台龙门吊加固,当台风来临时用防风缆绳进行加固。

五、预防措施

塔吊设计时,均按照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GB/T13752—92设计,按现行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GB/T13752—92的规定,一般用途的塔机在非工作工况下,应能承受的地面最大风压为800-1300Pa(离地面0-20米为800 Pa,大于100米为1300 Pa),相当于风速36.1-45.6m/s。注意检查塔吊安装的附墙应符合规范和受力要求,能够保证最大风速45m/s的塔吊自身的安全。当风速大于6级时候,应按以下措施实施:

进入7月由专人负责收集每天的天气预报和台风警报。信息获取渠道主要有:网络、电台、电视台、报纸、电话、气象部门。

2、根据气象和台风情报进行分析,对有关本地区的台风要进行重点分析,对中心经过本地区的台风要组织防台风组织机构进行专门分析,并咨询气象部门,寻求应采取的应对措施的建议。

3、制定好防台风期间调度值班、通讯联络制度,如出现异常情况,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4、及时向施工现场发布台风信息。接到台风警报时,立即对塔吊进行防台风的各项准备工作。

5、具体防台风要求如下:

1)、台风来临前,停止塔吊的运行。

2)、台风来临前,停止场内的一切施工活动。所有管理人员及工人全部进入居住区室内安全房间。

3)、台风来临前,吊运的材料需集中码放整齐,有条件进行捆绑成团,覆盖、与地拉结等措施。并将小型机具、零星材料存入结构坚固的库房。 4)、台风来临前,将所有塔吊的回转刹车松开,小车收回根部,大臂摆置顺风方向,切掉电源。

5)、检查各连接部位的构件、销是否可靠且做好记录。 6)、台风来临前,严禁塔吊拆装、顶升作业。

6、台风过后的处理措施 1)、台风过后,对塔吊所有构件进行全面检查,并及时进行维修保养。 2)、台风过后,对塔吊的电气绝缘进行全面检查。

3)、台风过后,需对塔吊垂直度进行测量对比,查看是否有无结构变形。 4)、台风过后,须试运转正常后才能工作。

第3篇:防台风预防措施及实施方案

强台风梅花即将影响我市,所到之处受损严重,台风灾害性天气极易诱发各类安全事故,因此应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为了确保企业职工健康安全及生产活动正常进行,在强台风来临前的防范措施尤为重要,现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特制定防强台风的具体措施:

(一)人员及组织机构的准备

1、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和防台风抢险队伍,全面负责抗台风工作;

2、应急小组成员在出现台风时,要迅速出击,实施抢险工作;

3、做好值班和监控工作,由专人收集气象信息。及时、准确反馈到施工班组,做好防御准备。

(二)物资准备

1、材料员负责防台风物资的采购;

2、仓库管理员负责防台风物资的保管,负责日常检查,确保性能良好;

3、安全员负责防台风的执行情况和日常检查。

(三)预防措施

1、检查并疏通工地排水系统,防止施工现场大面积积水。

2、停止受台风的土方开挖砼浇筑等作业,做好善后安排;

3、采用可靠的手段对水泥材料进行保护;

4、对施工区域内的围挡和临时住宅进行加固;

5、 台风、暴雨期间,施工现场严禁施工作业人员滞留,台风、

暴雨前后加强对宿舍、仓库、食堂等临设、工地围挡、线路电箱的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防止发生倒塌、坍塌、触电等安全事故。

(四)应急预案

1、接到预报时,各部门立即组织人员对重要部位进行防护,施工现场的围挡、堆放的材料要采取加固措施;

2、台风来时,停止一切施工作业;

3、领导小组及时到位,指挥抢险工作,并向有关上级部门及时汇报;

4、各部门抢险突击队立即集合到位,在领导小组指挥下,实施抢险工作。

抢险小组成员 组长:张学可 成员:

周厚磊 韩帅 李云飞 范小龙 赵旭峰 史涛 朱浩 胡波廷

中山路省级示范路

工程项目部 2011.8.6

第4篇:台风的危害,及带来的好处,及预防措施

2011-2012学年秋季泰州科技学院

<<自然灾害专题>>课程

小组学习实践报告

报告题目:《台风的认识及预防》 中文摘要: 姓名学号:郑漠濛(0901010404)

亢垒(0901010415)

刘军(0901010423)

陆伟俊(0901010425)

王利星(0901010440)

王跃(0901010442)

吴季冯(0901010444) 教师评语:

中文摘要

俗话说任何事件都有双面性,这里所说到的台风也是一样. 台风给广大的地区带来了充足的雨水,成为与人类生活和生产关系密切的降雨系统。但是,台风也总是带来各种破坏,它具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的特点,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台风发生的规律及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有季节性。台风(包括热带风暴)一般发生在夏秋之间,最早发生在五月初,最迟发生在十一月。二是台风中心登陆地点难准确预报。台风的风向时有变化,常出人预料,台风中心登陆地点往往与预报相左。三是台风具有旋转性。其登陆时的风向一般先北后南。四是损毁性严重。对不坚固的建筑物、架空的各种线路、树木、海上船只,海上网箱养鱼、海边农作物等破坏性很大。五是强台风发生常伴有大暴雨、大海潮、大海啸。六是强台风发生时,人力不可抗拒,易造成人员伤亡。

这里我们会首先初步认识台风,然后再从台风的形成开始介绍,然后再通过介绍一些特殊的天气现象,让我们了解台风来临的一些预兆。此后我们来认识台风造成的一些影响,台风会造成大风,风暴潮,大雨等恶劣的自然天气。同时它还会造成很大间接破坏,如台风会破坏一些基建设施,而且台风过后会造成疾病,农业破坏等一系列后续灾害。最后我们还要普及台风的知识,及时做好预防工作把损失减到最低.

1

目录

2. 一.认识台风…………………..3

3. 二. 台风的形成………………...3

4. 三.台风来临的前兆 …………4

5. 四.台风的影响 ………………4 1.台风产生的天气现象……………………….5 2.台风对农业的影响 ………………………...5 3.台风对电网的破坏及防护措施…………….6 4.台风带来的好处……………………………..8

6.五.台风的预防………………..9 1.台风预防要点……………………………………………...9 2.台风是可以预防的………………………………………..10

7.引用资料………………………10

台风的认识及预防

一.认识台风

台风给广大的地区带来了充足的雨水,成为与人类生活和生产关系密切的降雨系统。但是,台风也总是带来各种破坏,它具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的特点,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台风的破坏力主要由强风、暴雨和风暴潮三个因素引起。

1、强风台风是一个巨大的能量库,其风速都在17米/秒以上,甚至在60米/秒以上。据测,当风力达到12级时,垂直于风向平面上每平方米风压可达230公斤。

2、暴雨台风是非常强的降雨系统。一次台风登陆,降雨中心一天之中可降下100-300毫米的大暴雨,甚至可达500-800毫米。台风暴雨造成的洪涝灾害,是最具危险性的灾害。台风暴雨强度大,洪水出现频率高,波及范围广,来势凶猛,破坏性极大。

3、风暴潮所谓风暴潮,就是当台风移向陆地时,由于台风的强风和低气压的作用,使海水向海岸方向强力堆积,潮位猛涨,水浪排山倒海般向海岸压去。

台风发生的规律及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有季节性。台风(包括热带风暴)一般发生在夏秋之间,最早发生在五月初,最迟发生在十一月。二是台风中心登陆地点难准确预报。台风的风向时有变化,常出人预料,台风中心登陆地点往往与预报相左。三是台风具有旋转性。其登陆时的风向一般先北后南。四是损毁性严重。对不坚固的建筑物、架空的各种线路、树木、海上船只,海上网箱养鱼、海边农作物等破坏性很大。五是强台风发生常伴有大暴雨、大海潮、大海啸。六是强台风发生时,人力不可抗拒,易造成人员伤亡。

二. 台风的形成

台风的形成 台风形成必须具备的条件:①广阔的高温洋面。台风的形成与发展要有巨大的能量,其能量主要来源于大量水汽凝结所释放的潜热。热带洋面上,海温高,蒸发强,通过湍流运动向大气输送大量热量和水汽,具有高温高湿不稳定条件,其大量内能是台风产生 3 和发展的巨大能量来源。②合适的流场。适宜的环流条件能起动和诱导高温高湿的空气产生扰动,使气流辐合上升。③合适的地转偏向力。气流产生拢动后,必须有一定地转偏向力作用。若地转偏向力达不到一定数值时,向中心辐合的气流则会直达低压中心,使之填塞不能形成气旋性涡旋,台风无法形成。所以台风大多发生在南、北纬5°~20°之间。④风的垂直切变要小。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辐合上升气流发展为气旋性涡旋。气流上升,绝热冷却产生凝结,凝结释放的潜热使空气增暖。风的垂直切变小,使潜热不向外扩散,保持台风的暖心结构。暖心的反馈作用,使台风中心气压继续降纸,空气涡旋愈旋转愈强,最后发展为台风。

三.台风来临的前兆

台风不是说来就来的,之前会有些预兆。一些特殊的天气现象将向你预示台风将至,你可以据此提前做好一些防范准备。

1.高云出现:在台风最外缘是卷云,白色羽毛状或马尾状甚高之云, 当此种云在某方向出现,并渐渐增厚而成为较密之卷层云,此时即显示可能有一台风正渐渐接近。

2.雷雨停止:雷雨突然停止, 即表示可能有台风接近中。

3.能见度良好:台风来临前两三天,能见度转好,远处山树皆能清晰可见。 4.气压降低:根据以上诸现象,如果再发现气压逐渐降低,显示将进入台风边缘了。

四.台风的影响

台风的主要灾害由强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造成。10级大风就可以拔树倒屋,而台风伴有12级以上的强风,具有可怕的摧毁力。强风会掀翻万吨巨轮,使地面建筑物和通讯设施遭受严重损失。特大暴雨(一天之中降雨量可达500毫米—1000毫米)会造成河堤决口,水库崩溃,洪水泛滥,瞬息之间使农田、村镇变成汪洋泽国。特大风暴更会产生毁灭性灾害。

4 严重的风暴潮,潮位可高出海平面5米—6米,能破坏海堤,淹没岛屿。

1.台风产生的天气现象

1.大风:飓风级的风力足以损坏以至摧毁陆地上的建筑、桥梁、车辆等。特别是在建筑物没有被加固的地区,造成破坏更大。大风亦可以把杂物吹到半空,使户外环境变成非常危险。

2.风暴潮:因为热带气旋的风及气压造成的水面上升,可以淹没沿海地区,倘若适逄天文高潮,危害更大。风暴潮往往是热带气旋各种破坏之中夺去生命最多的。

3.大雨:热带气旋可以引起持续的倾盆大雨。在山区的雨势更大,并且可能引起河水氾滥,土石流及山泥倾泻

4.热带气旋也为登陆地造成若干间接破坏,包括:1)疾病:热带气旋过后所带来的积水,以及下水道所受到的破坏,可能会引起流行病。 2)破坏基建系统:热带气旋可能破坏道路,输电设施等等,阻碍救援的工作。 3)农业:风、雨可能破坏鱼、农产物,引致粮食短缺。 4)盐风:海水的盐分随著热带气旋引起的巨浪被带到陆上,附在农作物的叶面可导致农作物枯萎,附在电缆上则可能引起漏电。 5)加强季候风寒流或大陆反气旋强度:当热带气旋遇上相当强烈的大陆寒流时,两者之间的气压梯度增加,后者会吸收热带气旋的能量,使寒流增强。

2.台风对农业的影响

台风不仅会直接毁坏农作物,还会改变登陆区域的田间小环境,导致病虫害流行蔓延。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使作物折枝伤根、叶片受损,抗病力大幅度下降,各种病菌趁机侵入为害。再加上作物淹水,表面始终保持高湿状态,有利于病菌的传播蔓延。一些迁飞型的害虫,比如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还会借助台风气流大规模迁入。

在台风消息发布后,对可能遭受台风袭击、发生洪涝灾害的地方,早作准备,及时采取防灾避灾措施。对大田作物采取以下措施:

5 疏通沟渠,开好田间排水沟,确保排灌畅通;备足救灾农用物资;对稻、玉米、大豆、瓜菜等大田作物已成熟的,及时组织抢收;对大棚等生产设施进行检修加固。及时组织田间作业人员撤离。

虽然台风给我们带来的多数是灾害,但台风也有其有利的一面。对农业有利的方面表现在:

一、台风带来大范围丰沛降水,对于缓解干旱地区的旱情非常有利,部分塘库也得到蓄水。

二、台风能增加捕鱼产量。每当台风吹袭时翻江倒海,将江海底部的营养物质卷上来,鱼饵增多,吸引鱼群在水面附近聚集,渔获量自然提高。

3.台风对电网的破坏及防护措施:

2006年,台风“桑美”给浙江温州和福建福鼎地区的电网及设备造成严重损坏。仅温州电网共造成500千伏线路跳闸8次,220千伏线路跳闸5次,110千伏线路跳闸40次,35千伏线路跳闸42次,10千伏线路跳闸318次。此次台风造成220千伏线路倒杆3基,110千伏线路倒杆98基。同时,损坏110千伏主变压器一台;两座35千伏变电站被摧毁。据不完全统计,此次台风给温州电网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近2亿元。

据了解,给电网设备造成损失的主要因素集中在输电线路的杆塔倾倒,尤其是126千伏以上杆塔设备被破坏的数量最多。

调查表明,受台风的袭击,在正常状态下安装的126千伏~550千伏开关设备本体很少有受损的记录。而该设备受损主要是由于断杆、倒杆摔坏或周边杆的拉扯等原因造成的。

与此同时,在历次台风中,阻波器下的隔离开关或瓷外套避雷器发生断裂,也是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而35千伏及以上等级的电力变压器本体被台风颠覆、倾倒的事故很少发生。

分析10千伏配电变压器的损坏现象,主要是由于配电变压器安装位置比较高,固定变压器的安装基础不牢固,在台风中发生断杆和倒杆后,使变压器从高处坠落后被摔坏。此外,在强台风的作用下,输电线路的导线舞动幅度大、频率高,10千伏设备的低压侧很容易发生断杆、倒杆、侧杆现象,使变压器外部线 6 路频繁发生短路。

据此,专家表示,今后不仅将对变压器抗短路能力的设计问题引起高度重视,同时建议,安装于经常受台风袭击的沿海地区电网中的设备,如变压器的释压器、温控器、端子箱和风冷控制柜等附件的要求,也要相应提高。尤其是要注重提高附件的质量和防风雨的等级,使其切实达到IP55的要求。

专家提出,今后输变电行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加强开关、变压器、断路器、互感器瓷套用的高强度瓷材料配方及工艺研究,进一步提高瓷套机械强度。这已成为电瓷避雷器行业应特别关注并尽快加以解决的问题。

调查结论还表明,为应对台风在我国沿海频繁登陆的现实,行业要从产品强度、设计风速等方面入手,研制适用于台风多发地区特殊用途的绝缘子避雷器产品。针对线路或特殊位置的设备,制定在台风状态下的相关标准,通过专项试验,进一步验证并提高抗台风的能力。

专家调研认为,为确保电网安全运行,进一步加强输变电设备抗击台风灾害的能力,在产品设计上采取一些措施,可有效减少其损失和影响。据此,业内专家提出对其技术改进的相关建议和应对措施。

一是,合理设计电站内各元件的布置和引线,解决阻波器下绝缘子的断裂问题。采取的方法主要有拆除阻波器及采用光纤通讯等。对于确实要保留的线路阻波器,解决方案可以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在阻波器上加装一组固定瓷套,减少阻波器向外摆动拉扯隔离开关的拉力;另一方面采用专门设计的加强型绝缘支柱作为阻波器下隔离开关的支撑。

二是,在今后设计沿海地区变电所时,有条件的尽量采用屋内布置或GIS。

三是,经常受大风影响的变电所选用户外设备时,应适当增加设备的相间距,选用相间距较大的开关和隔离开关,在确保各相导线舞动时有足够距离的同时,给安装人员对母线及引流线的安装调整工作留有更多的裕度。

四是,尽可能选择防凝露型的户内12千伏~40.5千伏开关设备,或处理好开关室房屋的密闭问题。

五是,加强配网的杆体自身强度和埋入方法,防止或减少倒杆等现象发生,从而减少柱上设备的损失。

专家同时建议,针对台风袭击,电网相关设备将新增技术标准和试验项目。 7 主要有:适当增加电器设备外绝缘瓷套的机械负荷试验参数,增大支持瓷套端子拉力试验;增加控制箱、机构箱的淋雨试验条件,模拟有风速要求时,箱门是否仍具有防雨能力;增加在有风速要求下、有甩线时的相间耐压试验,以保证有足够的相间距离。

八项措施提高电网抗灾能力

为进一步提高电网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为电网防灾减灾和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科技支撑。近期以来,国家电网公司加大推进实施《电网防冰减灾关键技术研究计划》,将在八个方面取得突破。

一是研究提出差异化的电网规划建设标准,进一步提高战略性输电通道、各电压等级骨干线路和向重要用户供电的输变电设施抵御冰灾的能力。

二是研究开发大电网应急通信系统和应急指挥技术支持系统,进一步提高应急保障和指挥能力。

三是研究灾害气象规律和输变电设备覆冰机理,开发冰灾气象预警和输电线路覆冰监测系统,进一步增强覆冰综合治理能力。

四是研究开发大容量、高效率、自动化的电气融冰装置和灵活实用的机械除冰装置,进一步提高输变电设备的除冰效率。

五是研究提出极端气象灾害情况下,电网及设备损坏最小、恢复最快的技术措施,把自然灾害给经济社会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六是研究开发用于电气设备的防冰冻、除覆冰的新技术、新材料,防止或减少电气设备的覆冰现象。

七是开展高寒高凌多发区域内农村配网抗冰减灾共性技术问题和措施研究,为农村配电网抗冰减灾提供技术支持。

八是加强应对自然灾害的试验能力建设,为深入研究电气设备抗拒自然灾害的特性提供条件。

4.台风带来的好处:

作为一种灾害性天气,可以说,提起台风,没有人会对它表示好感。然而,凡事都有两重性,台风是给人类带来了灾害,但假如没有台风,人类将更加遭殃。 8 科学研究发现,台风对人类也有如下几大好处:

其一,随着全球人口激增和工农业发展,对淡水的需求量日益扩大,加上陆地上有限的淡水资源分布不均匀,世界性水荒已日趋严重。而台风这一热带风暴却为人们带来了丰沛的淡水。台风给中国沿海、日本海沿岸、印度、东南亚和美国东南部带来大量的雨水,约占这些地区总降水量的1/4以上,对改善这些地区的淡水供应和生态环境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二,靠近赤道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受日照时间最长,干热难忍,如果没有台风来驱散这些地区的热量,那里将会更热,地表沙荒将更加严重。同时寒带将会更冷,温带将会消失。我国将没有昆明这样的春城,也没有四季长青的广州,“北大仓”、内蒙古草原亦将不复存在。

其三,台风最高时速可达200公里以上,其能量相当于400颗2000吨级氢弹爆炸时所放出的能量,所到之处,摧枯拉朽。这巨大的能量可以直接给人类造成灾难,但也全凭着这巨大的能量流动使地球保持着热平衡,使人类安居乐业,生生不息。

其四,能量巨大的台风在形成及运行时,借助闪电等作用,可以击碎水分子长链,形成具有活性的短链水分子。而地球上的生物在吸入这些短链水分子后,可增添生命的活力,从而使地球生态持久发展下去。

五.台风的预防

1.台风预防要点

1.台风伤害严重,千万不要忽视。不重视台风危害的人群伤害的发生率是重视人群的17倍。

2.台风伤害的预防重点时间是台风登陆前1~6小时,尤其是登陆前3~4小时,而不是登陆时。因此一切准备工作要在台风登陆前12小时完成,台风登陆前 1~6小时应避免外出,尽量留在屋内。不在屋内的人群发生伤害的危险是留在屋内人群的4倍。

9 3.台风伤害的预防重点是男性和老年人,尤其是70岁以上的老年人。 4.台风伤害和致死的主要原因是房屋倒塌、硬物击伤和跌倒,因此,危房人群一定及时要撤离。

5.台风来临12小时前要加固门窗,不要到临时再去关门窗或者修房屋。 6. 气象台发出台风警报后,不要到台风经过的地区旅游或到海滩游泳,更不要驾船出海;外出的人应尽快回家。

7. 住在大厦里的居民,应关好窗户,收掉阳台上的东西(花盆、晒衣架等);加固室外易被吹动的物体。

8. 市民应留意媒体播放、刊载的台风消息,并采取预防措施。

9. 清理排水管道、保持排水畅通。

10. 船只应及时驶入避风港。

11. 台风袭来时,切勿靠近窗户.以免被强风吹破的窗玻璃片弄伤。

12. 台风过後易生瘟疫的防范

台风过後,各处布满污秽杂物,病菌容易繁殖,加以蚊蝇之传播 ,

以容易有传染病流行,如痢疾、霍乱等。应注意在台风过後,立 刻整理环境、清除污物、喷洒消毒药品,发现有传染病立即迳往卫生 机关隔离医治,以防蔓延。

2.台风是可以预防的

台风是可以预防的,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用现代化设备以已经可以精确地预测出台风的具体移动方向、登陆地点以及时间。只要采取有效的防御措施,提高科学探测预警水平,全力做好防、抗、救工作,趋利避害,使受灾程度降至最低。

在台风来临前要注意收看各级气象台站发布的台风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为确保广大中小学生的生命安全,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尽量减少外出,远离低洼地区以及海边等危险地区及树木、广告牌等危险设施或物品;将地处在危险地区的学校及学生、居民提前转移至安全的地区。

引用资料:

1、《疯狂的“飞蝶”—— 台风》,崔树勋编著 2.《台风》,金传打著

3.《全民防台风知识读本》,王显琴著

10 4.《热带气旋动力学引论》,陈联寿著 5.《西北太平洋台风概论》

第5篇:台风及其预防

台风及其防御

关键字:台风 灾害 预防

我们平时常说的台风,是一种热带气旋。所谓热带气旋,是指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急速旋转的低压涡旋,常伴有狂风、暴雨和风暴潮。热带气旋是主要的灾害性天气系统之一。但热带气旋带来的雨水对久旱、酷热地区无疑也有缓解旱情和暑热的作用,一次直径不算太大的台风,登陆时可带来大约30亿吨降水。赤道地区气候炎热,若不是台风驱散这些热量,热带会更热,寒带会更冷,温带也会从地球上消失。台风太大太多不行,没有也不行。

一般来说台风也有分等级的,不同级别的台风对我们的影响各有不同 台风预警信号分五级,分别以白色、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

(一)台风白色预警信号图标: 含义: 48小时内可能受热带气旋影响。

(二)台风蓝色预警信号图标: 含义: 24小时内可能受热带气旋影响,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阵风7级以上;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平均风力为6~7级,或阵风7~8级并可能持续。

(三)台风黄色预警信号图标: 含义:24小时内可能受热带气旋影响,平均风力可达8级以上,或阵风9级以上;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平均风力为8~9级,或阵风9~10级并可能持续。

(四)台风橙色预警信号图标: 含义:12小时内可能受热带气旋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0级以上,或阵风11级以上;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平均风力为10~11级,或阵风11~12级并可能持续。

(五)台风红色预警信号图标: 含义:12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台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2级以上,或者已达12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台风在海上移动,会掀起巨浪,狂风暴雨接踵而来,对航行的船只可造成严重的威胁。当台风登陆时,狂风暴雨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尤其对农业、建筑物的影响更大。

那么我们怎么防止强台风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呢? 以人为本,避灾减灾

以人为本,把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防灾减灾的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危害。

面对自然灾害,科学防御,从早期盲目的抗灾到近年来主动地避灾,体现了在防灾减灾中的科学发展观。

监测预警,依靠科技

在防灾减灾中坚持“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把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并高度重视和做好面向全社会,包括社会弱势群体的预警信息发布。

气象灾害是可以有较长预警时效、较高预测预报准确率的一类突发公共事件,加强灾害性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加强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制作工作,加强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工作,是提高防灾减灾水平的重要科技保障。

防灾意识,全民普及

社会公众是防灾的主体。增强忧患意识,防患于未然,防灾减灾需要广大社会公众广泛增强防灾意识、了解与掌握避灾知识。在自然灾害发生时,普通群众能够知道如何处置灾害情况,如何保护自己,帮助他人。

政府与社会团体应组织和宣传灾害知识,培训灾害专业人员或志愿者。有关部门通过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广播、电视、网络等,广泛宣传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增强公众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通过开展“防灾(减灾)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村庄”行动,使最基层的社区居民、广大中小学生、企业员工、广大农村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农民、社会弱势群体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掌握基本的避灾、自救、互救技能,达到减灾目的。防灾减灾需要从娃娃抓起,把灾害、灾害应急知识纳入中小学教学内容。

分类防灾,针对行动

不同灾种对人类生活、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差异很大,防灾减灾的重点、措施也不同,如对台风灾害,重点是防御强风、暴雨、高潮位对沿海船只、沿海居民形成很大影响,沙尘暴灾害主要影响空气质量。根据不同灾种特点以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特征,采取针对性应对措施。

预防和减轻台风灾害,应根据台风预警级别,及时疏散沿海地区居民,人员应尽可能呆在防风安全的地方,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只走锚、搁浅和碰撞,拆除高层建筑广告牌,预防强暴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灾害。

对暴雨洪涝灾害,根据雨情发展,及时转移滞洪区、泄洪区人员、财产,及时转移城市低洼危险地带以及危房居民,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源。

风险评估,未雨绸缪

自然灾害风险指未来若干年内可能达到的灾害程度及其发生的可能性。开展灾害风险调查、分析与评估,了解特定地区、不同灾种的发生规律,了解各种自然灾害的致灾因子对自然、社会、经济和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以及影响的短期和长期变化方式,并在此基础上采取行动,降低自然灾害风险,减少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和人们生命财产所造成的损失。自然灾害的风险评估包括灾情监测与识别、确定自然灾害分级和评定标准、建立灾害信息系统和评估模式、灾害风险评价与对策等。

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区对自然灾害的敏感性和脆弱性不同,其防灾救灾能力也各不相同。灾区的经济实力与发展水平、社会制度、灾区自组织能力都是影响区域自救能力和恢复能力的重要因素。经济发达地区,一旦遭受重大自然灾害,灾后恢复能力强,速度快,但其损失也就越大;不发达地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弱。当致灾因子与自然、社会、经济和环境的脆弱性相结合,灾害风险也随着增加。

通过自然灾害的综合风险评估,并应用评估结果,可以进一步探讨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模式和预防措施,可以有针对性地控制灾害,规范对易灾地区的利用,提高对灾害的认识。

但是,台风也并非全给人类带来不幸,除了其“罪恶”的一面外,也有为人类造福的时候。对某些地区来说,如果没有台风,这些地区庄稼的生长、农业的丰收就不堪设想。西北太平洋的台风、西印度群岛的飓风和印度洋上的热带风暴,几乎占全球强的热带气旋总数的百分之六十,给肥沃的土地上带来了丰沛的雨水,造成适宜的气候。台风降水是我国江南地区和东北诸省夏季雨量的主要来源;正是有了台风,才使珠江三角洲、两湖盆地和东北平原的旱情解除,确保农业丰收;也正是因为台风带来的大量降水,才使许多大小水库蓄满雨水,水利发电机组能够正常运转,节省万吨原煤;在酷热的日子里,台风来临,凉风习习,还可以降温消暑;所以,有人认为台风是“使局部受灾,让大面积受益”,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以上所有资料来源于百度百科

第6篇:预防台风应急预案

组长:杨迎春

副组长:任建亭

成员:毛亚平 王天营 赵洋 张乐青 吴建 徐大伟 王铁军 刘镇东

一、职责分工:

①根据预案,在事故现场指挥行动,把事故消灭在初始状态。

②指挥现场人员有序疏散,撤离到安全区域。

③负责现场应急救援任务分配和人员调度。

④把情况或可能造成的危害和求援事项向上级部门报告。

⑤与消防等应急部门合作,提供建议和信息。行动协调组及各站站长职责:听从指挥部指挥,负责组织协调任务分配和人员调度,维持现场秩序,负责现场的警戒和保护。

医疗救护小组王天营、吴建、王铁军、赵洋)

职责:负责救护受伤人员或与公司和家人取得联系

二、站内防台风事故应急程序:

本应急程序的要点是:防范事故,确保人员安全,减少财产损失。

1、台风来临的整个时段,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应到位,安排领导小组成员小时轮流在站值班,值班人员应当注意观察站内,若发现险情,立即向应急领导报告

2、若设备在台风中发生倾斜、开裂:现场指挥应立即组织应急人员引导员工撤离现场,疏散至安全区域,同时切断设备电源。若有人受伤,医疗救护小组进行现场救治,或打送医院。在危险建筑及设备周围设置警戒线,派专人密切观察建筑物及设备状况。在领导小组检测后,经他们同意,方可在确保人员安全的前提下,组织搬迁贵重设备和重要资料。

3、若电线杆、树木或其它高架物倾斜,应立即组织人力进行支撑和加固。

4、对不牢固的空中悬挂物或屋顶材料要进行加固或拆除。

5、关闭单位所有的玻璃门窗。

6、在所有存在事故隐患的建筑物和高架物周围设置警戒线,把人员活动限制在安全区域内。

7、注汽队应当把人员受伤、财产损失和严重事故隐患情况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

第7篇:预防雨季台风、洪水应急预案

一、雨季施工应急预案

1、组织建立雨季施工组织机构

在雨季施工时间,项目部和项目各施工段分区组织成立防汛领导小组和抢险救灾队。注意气象预报,做好防范工作。如有险情,立即组织抢险,尽量将损失减少到最小,并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恢复生产。

防汛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抢险救灾队由项目副经理任队长,成员包括项目部各部室人员。

2、雨季期间防汛制度

(1)加强和气象站联系,密切关注雨期天气情况。

(2)雨季期间,工班设值班人员,24小时值班,发现意外情况立即向防汛领导小组成员汇报。

(3)雨季施工期间,加强对各种防汛设施、设备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立即处理,将隐患消灭在发生前,确保施工安全。

(4)下雨时,设专人对施工场地内及周围的管道,排水系统进行监视,发现问题须立即上报处理。

3、雨期施工预控措施

(1)雨期施工主要应做好防雨、防雷、防电、防汛等工作。

(2)雨期施工前要根据雨期施工项目编制雨期施工措施,所需材料要在雨期施工前准备好。

(3)做好施工人员的雨期施工培训工作,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一次施工现场准备工作的全面检查,包括临时设施、临电、机械设备等项工作。

(4)检查施工现场及生产生活基地的排水设施,疏通各种排水渠道,清理雨水排水口,保证雨天排水通畅。

(5)防暴雨措施:接到暴雨预报后,及时遮盖施工物资材料、机械设备、电器设备等,以保证其不被雨水淋打、浸泡。暴雨出现时,立即停止场内所有混凝土施工、吊装作业、焊接作业以及其他有危险性的施工作业;施工车辆暂停行驶;切断高压电源,关闭现场发电、用电设备。

(6)雨季防雷措施:场区内电站、发电房等处于雷击区的机械设备全部装设防雷保护设施,防止雷电击毁设备、击伤人员。防雷保护设施应符合有关规定的要求,并定期检查。雷电出现时,立即停止场内电器设备操作、焊接作业以及其他有危险性的施工作业。

二、台风施工应急预案

1、做好防备

台风季节随时做好防台风袭击的准备。设专人关注天气预报,做好记录,并与市气象台保持联系,如遇天气变化及时报告,以便及时启动应急措施。

2、成立防台风小组

成立台风期间抢险救灾小组,人员和分工原则上同防台风暴雨领导小组,另配备20人左右的抢险突击队,全体成员密切注意现场动态,遇有紧急情况,立刻投入现场进行抢救,使损失降到最低。

3、合理安排台风期间施工

科学、合理安排台风期间施工,当风力大于6级时,停止室外的施工作业,提前安排好各分部分项工程的雨期施工,做到有备无患。

4、临时设施防台风措施

对施工现场办公室、食堂、仓库等临设工程应进行全面详细检查,如有拉结不牢、排水不畅、漏雨、沉陷、变形等情况,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加固处理,问题严重的暂停使用。台风过后,组织人员随时检查,发现问题,重点抢修。

5、施工现场防台风措施

台风到来之前,对高耸独立的机械、脚手架、及未装好的钢筋、模板等用缆绳、钢筋、铁线等进行临时加固,堆放在楼面、屋面的小型机具、零星材料堆放加固好,不能固定的东西全部搬到建筑物内。

6、吊装机械防台风措施

吊装机械在台风来前停止作业,塔吊收起吊钩,并将回转刹车松开,使其处于自由回转状态;高空作业人员及时撤到安全地带。

7、台风过后及时处理措施 台风过后立即组织人员分专业、分部位对模板、钢筋尤其脚手架、电源线路进行仔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经现场负责人同意并报甲方、监理现场工程师批准后复工。

上一篇:语言桃树下的小白兔下一篇:你怎么知道风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