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改善项目计划表

2023-01-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开展一份新的工作或者任务之前,你是否会感到紧张和迷茫?而一份好的计划能为新的工作制定方向,更加胸有成竹。那么计划要如何书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营养改善项目计划表》,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

第1篇:营养改善项目计划表

营养改善计划实施的成效、问题及对策

2011年10月26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2011年秋季学期起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简称“营养改善计划”)。该计划包括:“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开展试点,中央财政按照每生每天3元的标准为试点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试点范围包括680个县(市)约2600万在校生;鼓励各地以贫困地区、民族和边疆地区、革命老区等为重点,因地制宜开展营养改善试点,中央财政给予奖补;统筹农村中小学校舍改造,将学生食堂列为重点建设内容,切实改善学生就餐条件;将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生活费补助标准每生每天提高1元,达到小学生每天4元、初中生每天5元,中央财政按一定比例奖补。”[1]营养改善计划实施一年来,该计划实施中取得了什么成效?存在哪些问题?本文对河南省N市的营养改善计划国家级试点县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调研,试图对上述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改进对策。

本次调查历时15天,4个调研小组共12名调研员分赴河南省N市的A、B、C、D 4个营养改善计划国家级试点县的农村学校进行了调查。此次调查以问卷和访谈为主要形式,通过对县级政府财政部门人员、教体局工作人员、中心校工作人员、学校食堂工作人员、送餐服务工作人员、农村学校校长和会计、农村学校教师和学生、农村学生监护人等主要对象的深入访谈和深度调查,全面掌握了河南省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情况的初步资料。

一、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成效

1.改善了农村学生的营养结构,外出务工家长不再担心留守学生的营养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农村社会生产力得到了长足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因受制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在我国中西部的一些边远贫困地区,农民还没有从吃得饱向吃得好方面转变,农民的生活还处在很低的水平。在我国中西部的农村学校中,留守学生占80%左右,寄宿生的吃饭和基本营养问题已得到解决。公办学校的留守学生吃饭由监管人负责,因监管人的身份较复杂,对留守儿童放任自流,让他们随便花钱购买零食现象较为普遍。有些留守儿童习惯于吃零食,即使监护人把饭做好,他们也没有胃口吃饭。留守儿童的吃饭问题难以得到保障,更谈不上学生的吃饭营养问题。“保证儿童营养,是儿童少年健康发育和成长的首要条件。营养改善计划的启动,是国家重视农村地区儿童营养问题的体现。”[2]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后,农村学生能在学校得到一份牛奶和面包或一份牛奶和鸡蛋等课间营养餐,不仅改变了农村学生经常吃营养不高的家常便饭的状况,而且大大减少了学生花零钱的现象,调动了农村学生上学的积极性。像这样的营养餐,以前农村学生只能在逢年过节亲戚送礼和父母外出返乡时才能吃到。如今农村学生在校期间天天都能得到一份营养餐,他们对吃饭越来越有积极性,把书包当作垃圾食品包的现象基本消失,父母留给监护人让留守儿童使用的零花钱也退出了历史舞台。外出务工家长卸掉了长期压在心里的一份重担,从此不再担心留守孩子的吃饭营养问题。

2.农村学校逐步建起了食堂

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前,只有农村中心学校和其他初中学校以及寄宿制学校里有食堂,其余的学校均无食堂。山区上学路途遥远的孩子在学校都是自己准备午餐,距学校路途较近的学生或教师每逢雨雪天气,没有食堂的学校给他们带来了诸多不便。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后,为了给送来的营养餐加热和学校自制营养餐及保证中午不回家的学生和教师的吃饭问题,学校食堂应运而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一年来,N市四县的农村学校建起食堂的达75%。其余25%的学校,在地方政府的重视和投入资金不断加大的条件下,学校食堂也会逐步建立起来。

3.有效利用了被撤并学校的教师

近年来,由于农村学校布局的调整,农村学校出现了教师超编现象。超编教师中,有的在学校从事后勤工作,有的到民办学校代课,有的外出打工,有的在家闲着。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建立农村学校食堂尤为必要。建立农村学校食堂不仅需要资金投入,而且需要人员支持。为解决农村学校食堂建设中的困境,农村学校重新起用了超编教师。调研中,98%的超编教师正在经营或管理农村学校食堂。农村学校食堂的建立有效地利用了超编教师。

二、营养改善计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营养餐结构单一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河南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豫政〔2012〕18号)指出,河南省营养改善计划供餐模式主要有四种:“一是加餐或课间餐,主要提供蛋、奶、肉、蔬菜、水果等;二是学校食堂供餐,主要提供午餐;三是向具备资质的餐饮企业、单位集体食堂购买供餐服务;四是偏远地区在严格准入的前提下可实行个人或家庭托餐等。”[3]营养改善计划由县级政府部门组织实施。N市A、B、C、D四县营养餐模式虽不同,但因营养餐食品由县级教育局负责招标,每个县的学生营养餐食品基本是一样的,要么是牛奶+鸡蛋模式,要么是牛奶+面包模式,要么是牛奶+水果模式,要么是馒头+肉模式。学生一开始都比较喜欢这样的营养餐,但几周之后,学生慢慢地对此类单调的营养餐感到厌倦。

2.学校虚报学生人数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补助政策实施以来,虚报学生人数套取国家补助资金事件频频出现。农村学校教学点多且分布较广,加上校长与县镇两级财政人员长期保持密切关系,准确核实在校学生数难度较大。一些学校校长和班主任常常编制两套学生报表来骗取补助资金。一套是上报国家的国家报表,一套是自己内部使用的实发补助表。据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发布的《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十年评价报告》显示,“2000年到2010年,在我国农村,平均每一天就要消失63所小学、30个教学点、3所初中,几乎每过1小时,就要消失4所农村学校。”[4]目前,农村学校中除了中心学校和极少数200人以上的学校外,大多数学校都属于不完全学校,在校学生数一般都在150人以下。从N市A、B、C、D四县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招标公告”看,每个学校的平均学生数都在200人以上;从C县实施营养改善计划情况报道资料看,一次报道该县受益学生近5万人,另一次报道该县受益学生近7万人。从D县上报到县财政部门的学校名单看,有两所已是人去楼空,竟然学校后面还附有上百人享受营养改善计划。营养改善计划实施中,农村学校存在不同程度的虚报在校学生数量的现象。

3.学校食堂建设滞后

调研中发现,因学生过少、学生和教师离家较近等原因,农村学校校长认为:学校里只要有微波炉或电饭锅等加热设备就够了,只为营养餐加热实在没必要新建一个食堂。还有些学校为营养改善计划购置的设备仍在储藏室堆放着,由于缺乏资金和后勤人员,学校食堂迟迟没有建立起来。做完课间操后,一些早上没有在家吃饭的学生依然到校门口的小商品店买早餐。

4.省级试点县尚未启动

营养改善计划国家级试点县达699个,受益学生为2542.4257万人。除国家级试点县外,广东省已启动3个营养改善计划省级试点县[5];四川省从2012年秋季学期起,在57个老少边穷县启动营养改善计划省级试点[6];云南在做好85个营养改善计划国家试点县工作的同时,把其余44个县全部列入省级试点[7]。从2012年的春期开学起,虽然河南的26个国家级试点县已全部实施营养改善计划,但无论从调研的N市看,还是从其他地市国家级试点县以外的县市看,河南省营养改善计划省级试点县尚未启动。

三、对策建议

1.营养餐应多元化

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对营养改善计划实行统一管理,对于营养改善计划的顺利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对营养餐实行统一招标对加强食品监管和保障学生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据了解,在N市四县实施营养改善计划过程中,招标的营养餐每个县模式虽不同,但同一个县的营养餐结构是一样的。经过对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过一个学期的B县调查得知,仅有2.6%的学生还想吃本县的营养餐;86.8%的学生已经不想吃该县的营养餐;10.6%的学生认为无所谓。98.2%的学生能把牛奶喝完,30.7%的学生不吃鸡蛋,19.4%的学生不吃面包。不想吃当前营养餐的学生中,有的把营养餐藏到书包里,有的把营养餐扔到校园外,有的把吃剩的营养餐送给其他同学吃。单一的营养餐模式,不仅影响学生的食欲,还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浪费。建议每个县实行多种营养餐模式,即一个乡镇实行一种模式且每月更换一次;有食堂的学校要保证营养餐一周更换一次或一天更换一次。

2.加强监管,核准学生数

虚报在校学生数骗取国家财政事件在全国出现多起,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相关部门监管不力。为使国家下拨财政资金发挥应有作用,真正使国家政策得到实效,营养改善计划实施的相关部门要加强监管。每所学校把在校学生数上报到中心校汇总时,上报人和校长要在报表上签字或签章;中心校上报到上级财政部门时,上报人和校长也要签字或签章。教育行政部门、财政部门和监察部门等在事先不通知学校的情况下,根据各校上报学生数对一个乡镇的所有学校同时联合督查,对发现虚报学生数的责任人实行问责制,视情节轻重给予责任人罚款或免职等处罚。

3.加快农村学校食堂建设

农村学校的现实情况迫切要求建立学校食堂。农村学校食堂对解决一些学生和教师的吃饭问题,对推进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和使学生营养餐多元化都有一定的意义。对于仍没有建立食堂的农村学校,上级部门要摸清原因,有针对性地推动农村学校食堂建设。若缺少后勤人员,中心校要及时就近协调;若缺少资金,上级财政部门要保证投入到位;若学校管理者缺乏责任心,上级部门要督促限期落实,多方筹措加快农村学校食堂建设。

4.启动营养改善计划省级试点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大决策,是一项重大的利国利民工程。以贫困地区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重点,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国家级试点,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民族素质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为响应国家号召,四川、云南、广东等地已启动营养改善计划省级试点,河南至今尚未启动营养改善计划省级试点。河南是全国第一农业大省、第一人口大省,农村人口占河南总人口的63%。2012年3月,国务院公布河南有31个县入围国家级贫困县,而河南仅启动26个营养改善计划国家级试点县,况且26个县中还有部分不是国家级贫困县,这说明河南至少还应启动5个省级试点县。2011年,河南生产总值达到2.7万亿元,经济总量稳居全国第五位。因此,河南有必要也有能力启动营养改善计划省级试点。启动营养改善计划省级试点,既能提升河南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又能得到国家的奖励性补助,何乐而不为呢?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正处于试点阶段,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只要社会各界正视该计划实施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及时改进并总结各地试点取得的成功经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定会在全国顺利推广。

参考文献

[1] 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10/26/c_111126186.htm.

[2] 史耀疆,王欢,田民正等.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前的现状分析和政策建议.教育与经济,2012(1).

[3]河南省将启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E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70731/17182828.html.

[4] 中国农村学校每天消失63所10年减少一半.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2-11/18/c_113714365.htm.

[5] 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省级试点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EB/OL].http://www.gdhed.edu.cn/main/www/149/2012-07/331408.html.

[6] 四川出台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方案.http://www.gov.cn/gzdt/2012-04/06/content_2107605.htm.

[7] 云南省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計划.http://www.km.gov.cn/structure/xwpdlm/zwdtxx_183409_1.htm.

(责任编辑 付一静)

作者:马文起

第2篇:西部地区义务教育与营养改善计划之间的矛盾与对策研究

青少年的营养状况,不仅关系着个人的成长发育和全面发展,也关系着整个民族素质的提升。以广西环江县为例,论述了营养改善计划的相关内容及目前广西环江县义务教育与营养改善计划之间的矛盾现状,最后重点论述了这种矛盾解决的相关对策建议。

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矛盾对策一、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1.充分认识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义务教育阶段是青少年身体发育和心智发展的关键时期,营养是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保障。青少年的营养状况,不仅关系着个人的成长发育和全面发展,也关系着整个民族素质的提升。“在我国,由于地域和经济发展的诸多原因,学生营养问题比较突出,尤其在低收入地区寄宿制中小学生人群中,营养不足的问题尤为突出”。“中西部地区一些学校食堂、宿舍等生活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一些中西部贫困地区的学生课间自己生火做饭,有的学生甚至需要自带做饭的炊具、调料、柴火等。这些孩子的饮食、营养现状确实令人心疼”。以边远贫困地区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重点,启动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对学生营养进行科学干预,是提高学生营养健康水平的一个有效途径,是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加快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对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巩固率,提高民族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2.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内容

一是开展试点。试点范围包括680个县市、2600万学生,国家投资试点地区的资金为每年160多亿,按每个学生每天3元的标准执行。

二是鼓励贫困地区、边疆地区以及革命老区因地制宜开展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工作,国家给以奖励和补助。

三是切实改善学生的就餐条件,把学生食堂的建设作为广大农村地区中小学校校舍改造和重建的重点内容。

四是提高困難家庭学生尤其是寄宿生的生活费补贴标准,每个学生提高1元,达到小学生4元、中学生5元的标准,国家按照贫困学生的比例给以奖励和补助。

3.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意义

当前,我国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具有诸多重要意义。一是有利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自身健康与智力的健康发育,促进农村学生健康成长;二是有利于提升农村地区学生的营养水平,缩小城乡差距,防止贫困代际传递,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三是有利于提升义务阶段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智力水平,提高整个国民的素质,进一步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

二、广西环江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情况及存在的矛盾

1.广西环江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开展情况

广西环江县于2011年年底列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县,该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膳食补助标准为每生每天3元,全年按照学生在校时间200天计算。自2012年秋季学期起,对农村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给予生活费补助(以下简称“一补”),以及开展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学生营养改善试点工作,农村学生营养状况显著改善。

2.广西环江县农村义务教育与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存在的矛盾

一是补助额偏低。与当前的物价水平比较,每生每人3元的早餐费水平确实偏低,再加上广西环江县多特有的情况,如果学校不管中午饭,家长就不会送学生来这个学就学,学校面临生源不足的问题;同时,学校为了吸引生源,管学生中午饭,无形中就把营养早餐的3元拆分为两部分来用,影响了营养早餐的质量,长期实施对正处生长发育的学生而言带来极大的健康危害。

二是教学质量无法保证。广西环江县大多数的学校没有财力雇用做饭师傅,就把这一部分活就交给了教师来做,教师每天在食物采购、做饭上花费了很大一部分时间没有备课时间,不利于教师技能的提升,学校教学质量也就无从谈起。

三是教师身体健康存在很大隐患。广西环江县周边学校为例,教师要在6点钟起床上街购物,然后运回学校,给学生准备早餐,学生吃完早餐后,教师还要对碗筷进行洗刷、消毒,之后就是准备中午的食材;接着就是上午课,课间没有休息,还是为学生中午饭做准备,中午饭之后还要洗刷消毒,午休时间还要填写营养表格、购物清单、入库清单、出库清单以及日报月报表。没有休息时间,对教师身体健康是个巨大的考验,也给教师身体健康带来很大的隐患。

三、解决矛盾和完善广西环江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对策建议

1.完善相关政策制度

一是国家应该动态地调整3元的营养餐标准,根据物价水平、消费水平的不同,因地制宜的实施营养餐补贴标准,不能“一刀切”。

二是除了政府拨款,还要多渠道争取各方资金。比如,增设营养餐配套资金,争取各种基金会、民间公益组织、企业和个人的资金支持。

三是建立健全学校食堂的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加强对食堂工作人员的技能和职业道德培训,从而确保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和卫生能够与国家相关的食品安全、卫生标准相适应。

四是加强政策宣传力度,要是广大广西环江县大部分家长都能充分了解营养改善计划的政策内容,提高其对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认同度。

五是完善营养改善计划政策的监督机制。“全面公开学校食堂和学生营养经费账目及配餐标准,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监督”。

六是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过程中,要建立起相关信息反馈机制,就食品原材料的采购和饭菜质量要广泛征求广大师生的意见和建议,及时纠正营养改善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七是完善政策执行的问责机制。首先,是要加大问责力度,就学校发生的食物中毒以及学生营养改善资金被侵占的问题,要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其次,是扩大问责范围,不仅要追究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者学校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还要追求教育局、食品安全监管局等相关部门的责任。

2.充分认识加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食堂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广大师生的健康安全,关系社会秩序安定有序,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广西环江县作为学生食品营养改善计划的试点县,政府和学校要高度重视,投入资金改变教师既授课又当厨师的现状,雇用专门人员从事学校食堂工作。这样既有利于进行科学管理、明确了责任,又解放了教师,让教师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中,有利于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3.关心关注教职工的身心健康

义务教育与营养改善政策在实施上并不矛盾,只要明确责任,分工明确,教师只负责教学内容,这样就能提高教学质量,能让教师得到充分的休息,对身体健康意义重大。最为重要的是,教师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对学生关心、关爱、关注更多,对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同样具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中国贫困地区寄宿制学校学生营养改善政策研究[EB/OL].2009-08-24.

[2]全面理解中央要求正确把握政策内涵[EB/OL].人民网,2011-12-31.

[3]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讨论通过《疫苗供应体系建设规划》决定开展深化增值税制度改革试点[EB/OL].中国政府网.2011-10-26.

作者:韦雅文

第3篇:中央财政安排资金9.4亿元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补助标准

为持续改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状况和身体素质,针对营养改善计划实施中的困难和问题,2014年中央财政安排资金9.4亿元,将营养改善计划国家试点地区补助标准从3元提高到4元,达到每生每年800元,新标准从2014年11月起执行。同时,继续鼓励各地以贫困地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革命老区等为重点,因地制宜开展营养改善地方试点,中央财政对开展地方试点的省份按照不高于国家试点标准的50%给予奖励性补助。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以下简称“营养改善计划”)自2011年实施以来,受到了试点地区的欢迎和社会的好评。截至2013年底,中央财政共安排营养改善计划膳食补助资金300.3亿元,安排食堂建设资金300亿元,用于支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开展营养改善国家试点和其他地区开展营养改善地方试点,惠及3200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2014年,中央财政共安排营养改善计划资金171.4亿元,比2013年增长了9.4%。其中,安排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国家试点补助资金139.4亿元,安排地方试点奖补资金32亿元。

(本刊编辑部根据财政部网站内容整理)

第4篇:营养政策--中国营养改善行动计划

营养政策(中国营养改善行动计划)-- 中国营养改善行动计划

一、前言

(一)食物与营养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也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食品生产以及人群的营养与健康状况有了较大的改善。1992年全国营养调查结果表明,我国人均热能日摄入量2328千卡,蛋白质68克,脂肪58克,已达到基本满足人体营养的需要。但是,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人群营养知识的不足,致使我国居民中仍然存在着不可忽视的营养不良问题。

国家统计局1992年进行的中国儿童情况抽样调查表明,我国5岁儿童体重不足检出率为10%-20%,生长迟缓检出率平均为35%,个别贫困地区高达50%以上,即全国约有2160万儿童体重不足和4200万儿童生长迟缓。另外,儿童中因铁、碘、维生素A、D缺乏等造成的营养性疾病也较多。这种状况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和智力的发育,甚至导致儿童死亡率的升高,进而将会影响国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提高,膳食结构及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营养过剩或不平衡所致的慢性疾病增多,并且成为使人类丧失劳动能力和死亡的重要原因。据卫生部统计,我国每天约有15000余人死于慢性病,已占全部死亡的70%以上,而且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惊人。

(二)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膳食结构的变化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居民对动物性食品的需要不断增加。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对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一项调查表明,1992年城乡人均谷类和薯类消费与1982年相比,分别下降了10.9%和49.4%,而肉、蛋、奶和水产品的消费分别增加了81.1%、200%、323%和97.4%,这种对动物性食品需求的显著增长直接影响到粮食生产和食物消费结构的改变和发展。目前,我国城乡食物消费正处于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的时期。这为调整和引导食物生产和消费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抓住这个机会,制定合理的营养政策,科学调整食物结构,不仅能有效地控制慢性病的发生,而且能正确地引导我国的食物生产,促进我国居民尽快形成合理的食物消费习惯,最终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三)1992年12月在罗马召开的全球性部长级营养会议通过了《世界营养宣言》和《世界营养行动计划》,包括中国在内的159个国家的代表作出承诺,要尽一切努力在2000年以前消除饥饿和营养不良。要实现这一目标,尽快改善我国居民的营养状况,特制定《中国营养改善行动计划》。

二、目标

(四)总目标。通过保障食物供给,落实适宜的干预措施,减少饥饿和食物供给 ,落实适宜的干预措施,减少饥饿的食物不足,降低热能--蛋白质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预防、控制和消除微量营养素缺乏症;通过正确引导食物消费,优化膳食模式,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全面改善居民的营养状况,预防与营养有关的慢性病。

(五)具体目标。

1、全国人均热能日供给量2600千卡,蛋白质72克,脂肪72克。贫困地区人均热能日供给量2600千卡,蛋白质67克,脂肪51克。

2、孕妇和儿童的缺铁性贫血患病率较1990年降低1/3。

3、提高4-6月以内婴儿的纯母乳喂养率,到2000年,使母乳喂养率以省为单位达到80%。

4、5岁以下儿童中度和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较1990年降低50%。

5、基本消除5岁以下儿童维生素A缺乏病。

6、到2000年,全国消除碘缺乏病。

7、减缓与膳食有关的慢性病发病率上升的趋势。

8、2000年全国主要农产品产量目标: 农产品名称 产量(百万吨) 粮食(含大豆) 490-500 大豆 17.8 肉类 68 禽蛋类 22 奶类 8 水产品 40 油料 25 糖料 90-110 蔬菜 260 水果 62

9、加工食品在食品中的比重由现在的30%提高到40%。

10、增加生产符合国家标准的富含微量营养素的粮食加工品和营养强化食品。

11、全民食盐加碘。

三、方针与政策

(六)将提高居民的营养水平作为国家长期发展战略的一部分。各级人民政府要在财力、技术和物质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为实现国家目标打好基础。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支持营养改善工作,积极争取国际援助,加强国际技术合作与交流,力求实现:减少贫困和消除致贫原因;增加食物的供应量及实现消费量,特别是婴幼儿食品消费量;提高医疗保健服务质量;增加生产能力和促进经济增长。

(七)加强部门间的合作。计划、财政、农业、轻工、贸易、卫生、教育、技术监督、工商管理、统计、盐业等部门要密切协作,以确保计划的实施、监测和评估。

(八)进一步加强促进农业发展的政策,以科学引导生产,因地制宜,不断扩大农作物品种,提高产量和质量。在保证市场需求的同时,实施相应的食物生产结构调整政策,大力发展草食家禽,加快发展禽、蛋、奶、牛羊肉的生产、加工,继续提高水产养殖和淡水产品比重,积极而有计划地开发食物新资源。

(九)实行引导消费和鼓励生产相结合的政策,从调整食物生产结构入手,促进食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同时引导城乡居民适度消费,使生产结构、消费结构和膳食营养结构配套协调。

(十)重点解决贫困地区的营养改善问题。在坚持从经济开发入手开展扶贫工作的同时,重视健康及营养问题并将之纳入扶贫计划。在营养改善行动中,应特别注重改善儿童、妇女、残疾人、老年人及低收入人群的营养状况。

(十一)继续推行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基本国策,保持人口、环境与食物供给的平衡。

(十二)加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和《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等与营养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加强预防保健工作,努力降低食源与水源性疾病的发病率。

(十三)加强对粮食、肉类、水果、蔬菜等食品流通渠道的管理,提高食品保鲜质量,建立合理的流通体系。

(十四)加强对食物生产、食品流通、食品工业、营养与健康等方面的人才培养及研究机构和科技队伍的建设,同时加强对各类人员的营养知识培训,促进人力资源的开发。

(十五)加强营养科研事业的建设,特别是营养基础科学研究的建设,重点扶持一批营养和食品工业与流通研究所,增强其开展基础研究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能力,大力推广研究成果和促进技术转让。

(十六)加强信息工作,促进营养知识尤其是母乳喂养、科学育儿、膳食平衡等知识的宣传和普及。

(十七)有计划地加强非政府组织机构的参与活动。

四、策略与措施

(十八)将营养目标纳入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计划。

1、将有关营养政策列入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各级财政部门应视情况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

2、各有关部门的工作计划要体现与本部门工作相关的营养目标和措施。

3、各地要依据本计划并结合有关部分的工作计划,因地制宜制定具体的营养改善行动计划,将营养目标列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

(十九)加强有关营养与食品卫生工作的法制建设。

1、认真实施《母乳代用品销售管理办法》。

2、制定《特殊营养食品专用标志管理办法》。

3、制定《营养标签管理方法》。

4、制定与营养和公共营养相关领域的法律、法规。

5、制定《婴幼儿食品管理办法》。

6、制定《儿童营养不良防治方案》。

7、进一步完善食品卫生的法律、法规及标准体系。到2000年,使我国食品卫生法规接近国际标准。

(二十)增加食物生产及改善家庭食物供应。

1、农业部门在继续抓紧粮食生产,提高粮食质量的同时,加快发展耗粮少,转化率高的畜、禽和水产品的养殖。到2000年,猪肉量占肉类总量的比重为67%,禽类和牛羊肉的比重分别为19%和12%,水产品人工养殖产量占水产品总产量的比重从目前的56%上升到60%以上。大力发展豆类产品的生产,并开辟其他增加蛋白质资源的途径。积极促进绿色食品生产,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2、进一步完善国家粮食及农副产品两级储备体系,重点扶持商品粮等生产基地。加强国家对粮、肉、蛋、奶、水产品和蔬菜、水果等食品价格的宏观调控,稳定市场,保障低收入人群及遭受自然灾害地区人群的基本食物供给。

3、积极发展食品加工业,使加工食品在膳食中的比重由目前的30%上升到40%左右。

4、不断改进保鲜和保藏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食物在加工、运输、销售和贮藏中的营养损耗。到2000年,使粮储技术及鲜肉、鲜菜等储运技术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5、各级人民政府要认真落实国家有关扶贫政策,鼓励贫困地区的干部和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国家扶持下,依靠科技进步,开发利用当地资源,合理安排家庭食物生产与消费,解决食物供给。

6、各级人民政府要组织推广科学种植和养殖技术,提高农、牧、渔业产品的产量,丰富家庭食物的品种,提高膳食质量,继续搞好菜篮子工程,丰富城乡农副产品市场。

7、调整酒类产品结构,实现粮食酒向果类酒转变,蒸馏酒向发酵酒转变,高度酒向低度酒转变,普通酒向优质酒转变,在适度满足市场需要的同时,大力节约酿酒用粮。

(二十一)提高食品和饮用水质量,预防传染性疾病。

1、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依法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假冒伪劣食品的活动,逐步扩大食品卫生监督覆盖率。到2000年,餐饮业(街头食品除外)餐具消毒合格率达到90%。

2、完善各类食品生产卫生规范的制定工作并在主要食品行业全面推行。建立健全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质量控制与管理体系,在各类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推广使用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HACCP)系统的方法。对肉类食品生产、贮藏、运输和销售的卫生管理与冷链化程度的提高要予以特别重视。到2000年,城市肉类食品冷链化程度达到80%。

3、加强对食品餐饮业和食品生产企业的管理,逐步建立并实行营养师(士)制度。

4、加强对食品安全与卫生监督检验人员、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和检验人员的培训,做到合格上岗。

5、加强对街头食品和卫生合格率较低食品的卫生管理与监督,大幅度降低食物中毒与食源性疾病发病率。到2000年,使食品卫生总合格率达到88%。

6、促进农业持续发展,减少农药使用量,加强对农药使用的管理与监督,做好农药使用技术培训,降低农作物中的农药残留量。

7、加强化学品管理,防止或减少有毒化学品对食物的污染。

8、搞好环境卫生,进一步加快农村改水步伐,保护水源,减少城乡生活饮用水污染,降低水源性传染病的发生。

9、降低腹泻病死亡率,使80%的腹泻病患者能得到口服补液治疗。

(二十二)提倡母乳喂养,改善儿童营养。

1、由卫生部门编制母乳喂养、辅助食品添加及婴幼儿科学喂养等方面的培训教材和健康教育材料,对卫生保健人员进行培训并通过他们对社会和婴幼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

2、推进爱婴医院计划,在所有医院的产科和家庭接生中推行母乳喂养。

3、提倡科学的家庭化辅助食品的制作,防治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和缺铁性贫血。

4、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学生营养午餐。

5、食品工业部门要加强对断奶食品、儿童营养食品、强化食品及学生食品的开发和生产,卫生部门要加强对这些食品的卫生监督和对婴幼儿配方食品及自制食品的监督指导。

(二十三)预防微量营养素缺乏症。

1、卫生部门要针对人群微量营养素缺乏情况,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和建议。

2、制定微量营养素缺乏病防治规划。

3、落实全民食盐加碘措施。

4、食品工业生产和加工部门要适应广大消费者需求,发展具有优势的营养强化食品和粮食加工品。居民家庭菜园应大力提倡种植富含微量营养素的蔬菜。

5、对3岁以下儿童实施补充维生素A的干预措施,由卫生部门在试点基础上扩大实施范围。

6、加强防治儿童佝偻病。

(二十四)保护处于困难条件下的人群。

1、采取有效行动,保障遭受自然灾害人群的食物供应。

2、对老年人营养予以足够重视。供应营养丰富的膳食并宣传健康的生活方式,以满足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健康状态人群的需要,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降低营养缺乏性疾病的发生。

3、有关部门制定帮助残疾人改善营养的计划。

(二十五)加强营养人才培训及营养教育。

1、加速培训营养人才,在办好正规的高等和中等医学院校有关营养类专业教育的同时,通过各种形式发展营养学教育,逐步在农业、轻工、商业、粮食等院校开设有关营养科学课。

2、加强培训在职营养专业人员,制定培训计划和作出相应的规定,使营养人才得到合理的使用。

3、有计划地对从事农业、商业、粮食、轻工、计划等部门的有关人员进行营养知识培训。

4、将营养知识纳入中小学的教育内容。教学计划要安排一定课时的营养知识教育,使学生懂得平衡膳食的原则,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5、将营养工作内容纳入到初级卫生保健服务中,提高初级卫生保健人员的营养知识水平,并通过他们指导居民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当地食物资源改善营养状况。

6、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广泛开展群众性的营养宣传教育活动,推荐合理的膳食模式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纠正不良饮食习惯。

(二十六)评估、分析和监测。

1、在现有卫生防疫机构内,设立营养监测系统和营养监测与信息中心,所需人员内部 调剂解决,完善营养调查和评估制度,为制定政策提供依据。

2、各地根据具体情况,将营养指标纳入本地区经济发展统计指标体系。

3、卫生部和国家统计局在做好年度监测的同时,每5年和10年分别组织一次全国中等规模的营养抽样调查和较大规模的抽样调查或普查。

五、组织与领导

(二十七)国家计委、国家教委、国家科委、民政部、财政部、农业部、国内贸易部、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广播电影电视部、卫生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中国轻工总会、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国家技术监督局、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等单位协同组织实施本计划。卫生部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二十八)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负责提供信息、建议,供有关方面实施本计划参考。

(二十九)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当地的营养改善行动计划。

(三十)各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部门工作计划并检查执行效果。

(三十一)进一步加强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银行、世界粮食计划署等有关国际机构的合作,将国际营养大会的后续行动与我国目前正在执行的有关项目相结合,争取国际上的技术和经济援助。 http://:80 政策法规 2005年4月6日

第5篇:营养改善计划标语

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工作宣传标语

1.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

2.改善农村学生营养状况,提高农村学生健康水平。

3.实施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是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4.改善农村学生营养,促进教育公平发展。

5.落实营养改善政策,惠及千万农村学生。

6.补贴“营养餐”,情暖农村娃。

7.营养改善,国家补贴,学生受益。

8.保证学生营养餐,开启健康成长路。

9.国家每天补3元,免费提供营养餐。

10.加强监管体系建设,优化学生营养供餐。

11.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关注孩子身体健康。

12.吃营养餐,感国家恩。

第6篇: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铁热木镇五村小学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意见》(国办发[2011]54号),为了加强我校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管理,规范学校食堂财务收支行为,发挥资金使用效益,推动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科学有效实施,提高学生营养水平和身体素质,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计划。

第一条 严格执行标准。严格按国家规定的营养膳食补助标准(每生每天4元,全年按200天计算,每位学生每年800元)和实施范围,确保每一分钱都落实到每位应该享受的学生口中,让这一惠民政策真正成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幸福工程。

第二条 确保专款专用。营养改善计划补助资金足额用于为学生提供等值优质的食品,不得直接发放给学生个人和家长,严禁用于补贴教职工伙食和其他学校公用经费支出。学校食堂坚持“公益性”和“服务性”原则,严格按“成本核算,收支平衡”的要求进行管理,不得盈利。严禁挤占,挪用,截留或套取专项资金。

第三条 实行专户核算。学校在“专款收入”科目下设立“营养改善计划收入”明细科目;在“专款支出”科目下设立“营养改善计划支出”明细科目。

第四条 控制支出范围。营养改善计划补助资金只能列支学生营养餐食品(含原材料)购置和加工费用。严格控制营养改善计划补助资金的开支范围,实行成本核算。食堂聘用人员工资,食堂设备设施购置和炊具添置的经费,食堂使用的房屋(含维修)等固定资产所需投入,设备折旧等不计入营养餐成本。

第五条 规范支出手续。采购营养餐的原材料或物资必须实行入,出库登记管理,保管人员对采购人员交来的原材料或物资进行验收入库,填写营养入库单,分类登记台帐。出库时,保管人员须填写出库单,出,入库须经相关人员核实,并有专人和分管领导审核签字。每月清查盘点一次,如实反映盈亏情况。原材料采购必须票据齐全,报销发票时必须有采购人,供货人,食堂收货人,校长签字后才能入账。食堂的账务凭证不得随意销毁,按会计档案保管年限。

第六条 实行财务公开。学校要定期公布经费账目,配餐食谱,数量和价格,以及享受补助学生名单等信息。食堂每学期期末应将食堂收支情况进行全面结算,并将结果向学校师生公布,接受学生及其家长,社会的监督。严禁克扣和浪费专项经费。

第七条 实行实名登记。建立营养餐实名制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对学生人数,补助标准,受益人次等情况进行动态监控,学生转学进出,学籍异动后,当月公示,次月上报增减信息。

第八条 学校设立营养改善计划公示栏,将每日菜谱,营养改善计划品种及数量价格,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全面公示。要建立财务公开制度,资金的收支情况定期公布,接受社会监督,中心校将不定期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抽查,对违返规定的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第九条 建立问责机制。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资金实行“谁使用,谁负责”的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学校校长是第一责任人,食堂负责人是直接责任人。查实出现下列情况的,必须迅速落实整改措施,从严追究当事人责任,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查处:原材料或物资明显不符合卫生质量要求仍采用的;价格明显高于市场,与供货商暗中勾结,牟取非法利益的;伙食账目不清,严重违反财经纪律,收支及原材料或物资管理存在明显漏洞的;免费营养餐食品没按要求落实到学生,管理混乱,师生反映强烈的;虚列支出,弄虚作假,私设“小金库”的;虚报,冒领,克扣,挤占,挪用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资金的。

铁热木镇五村小学 二0一六年三月

铁热木镇五村小学学生营

养改善计划

第7篇:小学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小学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工作汇报

为促进教育公平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切实提高和改善农村小学生健康水平,国家决定从2012年春季学期启动农村小学营养改善计划工作。我校学生营养早餐工程于2012年3月1日开展的;午餐工程于2012年5月28日开展的。自开展学生营养餐工程以来,我校非常重视学生营养餐管理工作。认真结合上级精神,认真工作,细心组织,努力做好各项工作。现就基本作法简要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校现有教职工10人, 在岗10人。在校学生总数为2012年3月---7月190人,2012年9月---2013年1月180人,2013年3月179人。

二、深入学习文件精神

深入学习文件精神,认真部署落实,我校组织召开了营养改善计划专题会,组织学习文件精神,确定了以“改善学生营养状况,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指导思想,成立了“营养改善计划”实施领导小组,制定了 “营养改善计划”组织机构及职责、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突发疾病应急预案等制度措施。明确责任人,落实工作职责及制度。各种表册收缴归档,并不营养医师王兴国饮食营养科普讲座

营养食疗

食补

健康饮食

减肥保健

,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自此项工作开展至今无任何因产品质量导致的安全事故发生,深受广大师生和家长的好评。

三、加大宣传力度

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为了让师生和家长明白“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的重要意义,教育学生怀着感恩的心态面对学习,珍惜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以优异成绩报答祖国的深切关怀,我们进行了广泛的宣传活动。我校高度重视营养改善计划工程工作,把这项惠民工程作实做好,把党中央、国务院对贫困地区孩子的深切关爱,对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的重视支持和促进教育公平、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决心送到广大家长和学生心中。我们利用校园板报等宣传阵地进行宣传,再通过下发告家长书的形式,向家长宣传营养改善计划的有关精神。通过大力宣传,做到家喻户晓,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同时也教育学生做到珍惜每一粒粮食。

四、健全制度 健全制度,,落实职责,加强监督学校成立“营养改善计划工程”领导小组,校长为第一责任人, “营养改善计划工程”专人专管。制定“营养改善计划工程”实施工作程序,明确职责,责任到人。要充分发挥食品卫生监督员的作用,做到操作规范、把关严格、监督到位的工作机制,建立食品出入库登记制度和发放、储存管理制度。配备专人进行具体工作,对每天供应的食品数量、食品质量、外观品质、卫生情况等进行严格把关和监督,既不能缺斤短两,更不准掺水供给。使“营 养改善计划工程”不仅成为“营养工程”,还要成为放心工程和安全工程。

五、加大投入、保证安全

1、为了保证食品的新鲜卫生,学校做到“当日食品、当日食用”,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

2、做到了教室内保持清洁。教室避免阳光直射。防蝇、防尘、防鼠设施到位,做到了室内无蝇、无鼠、无有害昆虫等。

六、建立档案

建立档案,实时监测,学校建立“营养改善计划工程”档案,将每学期学生人数分班登记造册,实行动态管理,严禁虚报、漏报、瞒报。

七、用餐管理细心到位,做到万无一失

1、班主任要经常性的对学生进行生活指导、健康教育等工作,负责用餐期间的秩序,监管用餐的全过程,统一实行集体用餐和监督用餐,防止学生烫伤、留餐、弃餐等行为,一旦发现要严肃处理。

2、学生食用中,发现有变质、有异味情况时,教育学生立即停止食用,变质食物立即收回,并立即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若发生腹泻、呕吐等不良反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第一时间确保学生及时治疗,通知家长,确保学生安全,然后调查原因,落实责任,及时整改。

八、工作人员严格要求,按章操作

食堂工作人员做到四勤: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洗澡理发、勤洗衣服,保持良好的个人卫 、生习惯。不对着食品打喷嚏、咳嗽、不准随地吐痰,不准乱丢废弃物等,杜绝出现所有易污染食品的不卫生动作。确保让每一位学生吃到放心、舒心的饭。

九、存在的困难

学生就餐没有场所,只能在教室就餐,很不卫生。

“营养改善计划工程”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事好事,学校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这项惠民工程作实做好,把党中央、国务院对贫困地区孩子的深切关爱,对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的重视支持和促进教育公平、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决心送到广大家长和学生心中。保证“工程”的营养、安全。以上是我校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做法。如有不妥之处请领导提出批评意见,我们诚心接受并努力改进。

第8篇:营养改善计划自查1

骆驼巷学校

学生营养餐改善计划自查工作的汇报

自《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以来,骆驼巷学校就在上级领导的统一领导部署下安全实施,我校严格执行相关制度,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并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认真自查自纠。为了贯彻落实榆教发(2012)220号文件的精神,现将我校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以来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完善了“营养改善计划”管理机制。

1、为了加强对学生集体用餐、食品卫生的安全,确保学生身体健康,进一步加强管理意识、提高管理水平、明确管理责任,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营养改善计划”实施领导小组,成员由校委会和各班主任组成,各成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同时成立了学生营养餐改善计划食品安全监督小组,落实了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食品分发人员、库房管理人员的职责,把各个环节的安全监管责任分解落实到了人。

2、我校建立了《营养餐采购制度》、《运送制度》、《储存保管制度》、《加工制度》、《发放与用餐制度》、《资金的管理与使用制度》、《营养餐改善计划责任追究制度》等管理制度,并将这些制度装框上墙。健全了营养餐接受入库、留样和学生食用三类台账,规范了营养餐操作、加工、分发食用和采购流程。

3、学校设置了营养餐计划专用库房(储藏室),配备了冷藏、保鲜、清洗、消毒、加工等设备,每周对营养餐改善计划的管理制度落 1

实情况、蛋奶食品卫生监管情况和学生的领取使用情况开展自查,并对存在的问题做到了及时整改。

二、加强了“营养餐工程”的过程管理。

1、我校的学生蛋奶食品由县上统一招标采购,统一配送和统一价格。其余食品有学校自行采购。

2、学校安排了一名管理人员专门对配送食品和原料进行验收和保管,食品及原料出入库记录和索证资料齐备详实。送到的鸡蛋和奶保证了短时期的食用,不长期存放,并且做到了先进先出的管理办法。

3、实行加工前一天对第二天加工的蛋奶进行全面检查,发现过期、变质、损坏的鸡蛋或纯奶及时清除。

4、严格蛋加工。鸡蛋加工前用清水洗冲干净,于早餐前煮熟,早餐时趁热食用。牛奶饮用前检查保质期和外包装。学生食用期间,每个班级均有班主任监护、指导学生食用,并做到:一看、二摸、三嗅、四尝。

5、严格落实卫生制度。我校严格执行国家《食品卫生法》,有各项卫生安全制度和措施,制定了卫生食品安全应急预案,从业人员能自觉按要求上岗和操作,其他各项卫生措施和规定能落实到位。

6、食品管理人员每天对食品做到留样一份,留样保存48小时以上。

7、“营养改善计划”分管人员每天营养餐时间到各班巡视、检查学生食用情况和班主任对食用的记录情况。

三、加强“营养改善计划”经费管理。

学校严格管理养改善计划的资金。做到专帐管理,专款专用,每天对蛋奶的发放造册登记,每月汇集成册入档,真正做到日清,月结,配合做好上级的检查、审计工作和校务公开。

四、切实加强质量监管,严格实行责任追究。

质量监督小组、安全小组必须把好质量关,凡因发放不符合国家卫生安全和质量标准的食品造成食源性疾病,要追究责任,因管理不善或工作失职,造成集体卫生事件或造成严重后果的,层层追究相应的责任人的责任。

五、存在问题

目前,我校的卫生条件还有待于改善;没有食堂。

六、整改措施

1、重视宣传教育,增强师生食品卫生安全意识。利用晨会、班会、校会以及校园广播、黑板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食品卫生宣传教育。

2、加大学校食品安全工作日常检查、加大监督力度,及时排查食品卫生安全隐患,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意识,服务师生,保障安康,努力营造学校安全、良好的食品卫生环境,不断构建人民满意及和谐校园。

3、继续与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巩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取得的成果,共同营造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的良好氛围,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4、进一步加大力度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让他们提高认识,

树立“安全无小事”的意识。

5、加强和相关部门的联系和沟通,共同加大力度对周边饮食摊点的整治力度。

6、进一步加大学校饮水、饮食卫生安全排查、整改力度,千方百计确保师生饮水、饮食安全。

学校营养改善计划旨在改善学生膳食营养,增强身体素质,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我校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坚持以人为本,把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作为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重大民心工程来抓,切实改善农村学生营养状况,提高农村学生健康水平,促进农村少年儿童正常发育和健康成长。

二〇一二年八月二十七日

第9篇: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制度

双路镇连丰完小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制度汇编

一、工作组及相关成员岗位职责

二、家长监督委员会

三、营养食品进校验收及储存加工制度

四、食品试尝和留样制度

五、管理、服务人员培训制度

六、宣传教育制度

七、民主监督与责任追究制度

八、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二0一四年二月

双路镇连丰完小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工作组成员及岗位职责

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领导小组:

组 长:秦小平(校长-管理) 副组长:赵春阳(后勤主任-检验) 黄小锋(工会主席-监督)

成 员:黄小锋(教务主任-营养健康监测)、陈林发(支部书记-宣传教育)、熊富(团长-保管)、代涛(日常事务)、冉霞(德育主任-学生教育)、秦宗荣(厨师-食品加工)、各班班主任(值班、陪餐)

相关成员具体责任:

1、校长:学校学生营养计划第一责任人,负责营养计划组织、实施工作。

2、伙食团长:学校学生营养计划具体责任人,对营养食品接收、验货。具体负责学校营养计划实施工作,对营养食品接收、验货、存储、配餐、留样;对从业人员加工、操作的监管;对学生食(饮)用 2

的情况的监控和调整等;负责建立学校营养计划工作档案。

3、工会主席:行使工会组织的民主监督权力,对学校学生营养计划实施的全过程进行民主监督,并参与过程管理。

4、教务主任:协助建立学生实名制登记档案,及时反馈学生的变动情况,申报学生数的核减与增加。

5、德育主任:负责学生营养健康情况的监测,并建立学生营养健康监测档案。

6、兼职人员:负责营养改善计划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各种形式宣传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的重大意义、主要内容、实施步骤、经费分担办法和保障措施等;宣传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宣传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典型。教育学生养成健康的营养观念和饮食习惯。

8、财务人员:确保营养计划资金专款专用,按时结算货款,保证资金使用情况的公示,建立相关账目。

9、伙食团长:对营养食品领取、发放,对从业人员加工、操作的监管。

10、班主任:负责学生营养计划实施工作中学生的日常管理。协助建立学生实名制登记档案;经常对学生开展营养健康教育;组织学 3

生按学校统一要求对营养食品进行领取、最终检验、分发、签字;及时反馈班级的各种情况;保证操作流程正确、安全、高效。

家 长 监 督 委 员 会

为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的透明度,发挥社会、家长的监督作用,及时发现调整营养计划工作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把党和政府这项阳光工程办得更好。特成立我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家长监督委员会”,成员如下:

主 任:周世华 副主任:秦虎林

成 员:秦国辉、秦渝明、曾红娟、秦培华、甘在兰

营养食品进校验收制度

为了加强过程管理,确保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食品合格卫生安全,储存、加工规范,责任分工明确,特制定以下制度: 对中标企业配送来校的营养食品由总务处组织按“一看二闻三手感”的原则统一验货收存,有问题的食品坚决不准进校。

一、严格食品验收过程,并做好每次验货记录。具体内容与方法如下:

(一)定性包装食物(如牛奶)的验收 1.验包装上内容是否与检验报告内容相符;

2.验生产日期、保质期,如果已超过保质期的决不能收; 3.验包装是否有厂名、厂址;

4.验食物外观:有无破损、污损、变形、杂物、霉变等; 5.嗅气味,是否有异味; 6.手感,是否有异样

(二)非定性包装食物(如鸡蛋、水果等)的验收 1.看:是否新鲜;是否有腐烂、霉变;

2.闻:是否有异味; 3.手感:有无异样;

二、营养食品分发:每天由各班主任亲自签字领取并组织学生在实名制登记表上签名,发放前再次仔细检查有无异样后方准学生开始食用。

营养食品储存加工制度

一、学校设置专用的食品储藏室,配备好食品储存设备,确保食品储存安全卫生。

二、营养食品储存库房由专人管理,营养食品保存应分类、分架、离地隔墙,并标明进货日期,先进先出,建立好进出台账。

三、管理员应切实履行岗位职责,积极认真地做好蛋、奶水果等的储存管理工作。不能有破蛋入库,更不能有过期、变质、污染牛奶入库。入库的蛋、奶等应认真登记,必须做到出厂时间和检验信息真实相符。

四、冷藏设备不准存放蛋、奶水果等以外的食品和物品。

五、每批食品入库后必须及时留样,留样时间为48小时。

六、鲜蛋在分发前要安排有关人员进行加热煮熟、煮透。煮前要严格认真清洗,并对其进行再次检查,剔除破蛋、坏蛋及其

它不合格蛋。煮时要文火慢煮,避免破损污染。

七、加强对储存室的管理与监督,任何人未经许可不得进入储存室。室内不准吸烟,不准在室内干与食品储存无关的事。

八、做好对储存保管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搞好室内卫生,确保室内整洁。管理员必须每天打扫室内卫生,定时对储存室进行消毒,定期检查处理变质或超保质期食品。

九、加强值班,防止不法分子投毒而造成中毒事件的发生。

食品试尝和留样制度

我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学生所食营养食品的试尝留样并安排教师陪餐是预防学生食品中毒的有效措施,是检验是否为食物中毒的重要依据。为确保我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安全、高效,特制订营养食品试尝、留样制度。

1、供学生享用的每餐、每种食品(蛋、奶、水果),须有专人提前进行试尝并做好记录,未发现有任何异常时,才能向学生供应。

2、每餐、供应的每种食品必须由专人负责留样。

3、留样用的容器,取样用的工具用前必须严格消毒,取样时无菌操作,防止污染。每种食品装1个留样容器,留样量不少于250克或一份。留样容器用保鲜膜密封后,放置于专用冰箱保存48小时。

4、留样期满,食用者无不良反应才能解封。

5、妥善保存食品试尝、留样与解封记录等资料。

管理、服务人员培训制度

“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管理、服务人员必须了解营养与学生健康及食品卫生知识,学校必须对“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管理、服务人员进行“营养与学生健康及食品卫生知识”培训,确保学生所食食品营养、卫生、安全。为此,特制订我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管理、服务人员培训制度。

一、“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管理、服务人员应坚持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相关“营养与学生健康及食品卫生知识”,增强营养意识、卫生意识和安全法律意识。

二、学校每学期对“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管理、

服务人员进行“营养与学生健康及食品卫生知识”培训二次,做到时间落实,人员落实,培训内容落实。

三、“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管理、服务人员必须积极认真参加培训,认真作好学习记录。

四、每次培训之后,组织“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管理、服务人员进行一次“营养与学生健康及食品卫生知识”考试,凡不及格者,必须补考直至及格。

五、学校应收集好培训资料,作好培训记录,将考试试卷收集好,整理存档备案。

宣传教育制度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和市关于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新部署,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广泛深入地宣传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的政策措施和实施情况,引导全社会各方面共同关心和参与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工作。普及营养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的营养观念和饮食习惯。特制订我校营养改善计划宣传教育制度。

一、宣传教育内容

宣传国家及省市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的重大意义、主要内容、实施步骤、经费分担办法和保障措施等;宣传营养改善计划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宣传在工作

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典型。

教育学生:吃好早餐、一日三餐有规律;偏食、挑食对健康有影响,应经常喝牛奶,食用豆类及豆制品等有利于成长的食物;营养不良、肥胖对健康的危害和预防;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膳食应以谷类为主、多吃蔬菜和水果。膳食平衡有利于健康、青春期充足的营养保证生长发育等。

二、宣传教育方式 (一)日常宣传教育

1、校园宣传。通过校园广播及时宣传国家及省市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的政策内容、最新进展情况,以及所取得的成效等。

2、发布公开信。学校定期给每位学生家长发公开信,介绍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主要内容、改革政策。

3、开展课堂教育及主题班会。制订每学期营养教育计划, 每期安排6-10个学时上健康课,向学生传授营养知识和平衡膳食理念。每学期必须举办1次以营养知识为内容的主题班会。

(二)集中宣传教育

配合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宣传月做好各项宣传工作。同时,按照县民生办的统一部署,4月作

为民生工程集中宣传月,开展全方位、立体式集中宣传。

1、召开班会和家长会。在开学之初专门召开家长会,举行主题班会进行教育。校长教师分片包干,分班负责,宣传、告知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有关政策。

2、墙报简报等专栏宣传。在主要路段和人口密集地区利用标语、横幅、板报、专栏、简报、广播、标语、墙报等多种方式,切实宣传营养改善计划的重大意义。

3、开展专项宣传。组织开展征文评选活动,及时总结宣传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典型,发挥典型带动作用,引导工作向深层次发展。

民主监督与责任追究制度

民主监督制度

一、健全学校民主监督组织机构。成立学校监督管理委员会,工会主席为组长,成员有教师代表,学生代表。成立家长监督委员会,成员有学校所在地村干、学生家长和社会知名人士。

二、把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情况作为学校校务公开的一项重要内容,及时公布,广泛接受学生、家

长和社会的监督。

三、建立实名制的学生信息系统,全面公开用餐学生名单等信息,防止出现冒领、套取国家补助资金的行为。

四、公开原材料供应、食品加工、食品配送、学生就餐、监督管理等各环节流程,实施全程监督。

五、定期召开民主监督组织会议,接受各方面的反馈信息,对工作中的疏漏和不足进行及时整改。

六、坚持每周公示制度。公示相关的营养食品质量标准、配餐标准、营养食谱、价格和账目,让师生看的清、弄得明。

七、广泛接受舆论监督,设立举报电话。

0839-5612055

责任追究制度

一、质量责任追究。

1、凡向学校配送不符合国家卫生安全和质量安全标准的学生食品和原辅材料,造成中毒事件或其他食源性疾病发生的企业或个体,将依照有关法律规定进行严肃处理并取消其供货资格。

2、学生营养工程食品出现质量问题,由供货厂家负责

赔偿因此引发的一切损失,承担由此导致的一切后果。

3、质量问题包括:变质、霉变、污染、劣质、以次充好的食品(生产日期不明、保质期不明等)。所有损失和后果包括:实物、人力、财力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损失和遗留问题。

二、管理责任追究。

1、学校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统一使用规定品牌及厂家的食品及原辅材料,因把关不严或管理不善或工作失职,造成集体卫生事件或其他严重后果的,由相关管理人员承担第一责任。

2、学校不得定购和组织学生饮(食)用非定点企业产品,因学校管理不善或工作失职,造成集体卫生事件或造成严重后果,由学校承担第一责任。

3、管理责任具体包括:对货物质量和有效日期把关不严;营养食品存放违规,导致合格食品发生污染、霉变、过期、变质;把污染、过期、变质、霉变的食品用作营养餐;鸡蛋、牛奶加工程序不规范等。具体管理人员和有关人员都要承担相应责任。

4、分工负责,明确责任,不按规定操作或不严格执行营养计划制度,造成食品卫生事故的,将严格追究相关人员

的责任,情节严重的要追究刑事责任。

三、资金违规责任追究

对挪用、挤占、截留、克扣、浪费和违规使用营养计划专款的将直接追究学校主要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情节严重的要移交司法机关查处。

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为了提高我校预防和控制“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过程中突发食品安全事故的应对能力和水平,指导和规范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减轻或者消除突发事故的危害,保障全体师生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

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组织管理

成立由校长为第一负责人的学校突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秦小平 副组长:陈林发

成 员:赵春阳、黄小锋、冉霞及各班班主任。

职责:具体负责落实我校的“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日常工作、突发食品安全事故预防、突发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二、突发事故预防

1、领导小组把“失误中毒”预防救治工作的安全职责落实情况纳入学校的综合考评体系,将食物发放工作纳入班主任量化考核之中。每月开展一次“食物中毒”相关常识教育,普及突发事故防治知识,提高师生员工的科学防病能力。由各班班主任具体负责教育落实。

2、班主任每天进行学生缺课登记和晨检,及时掌握学生的身体状况,发现“食物中毒”早期表现的学生,应及时督促其到医院就诊,并及时报告当日值班领导,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

3、开展校园环境整治和爱国卫生运动,每周开展一次专项

检查,由领导小组具体实施,经常对食堂、教学环境与生活区环境进行检查,尽早发现问题,及时消除卫生安全隐患。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卫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4、加强后勤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卫生条件,保证学校教室、食堂、宿舍、厕所及其他公共场所的清洁卫生,学校后勤力争每学期增加学校卫生投入,切实改善学校卫生基础设施和条件。具体由总务负责落实。

5、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师生的防疫抗病能力。

(1)按照教育部的要求,落实好健康教育课,普及公共卫生知识,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健康课任课教师必须上好健康教育课。

(2)结合季节性、突发性传染病的预防,通过黑板报、宣传橱窗、校园网等宣传途径,大力宣传、普及防治突发事件的相关知识,提高师生员工的公共卫生意识和防治突出事故的能力。

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

及时掌握学生健康状况,一旦发生校内食用“计划食品”而中毒或可疑食物中毒时,学校营养改善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应迅速做好下列工作:

1、知情人员必须第一时间(5分钟内)告知学校领导小组, 16

领导小组立即组织教师和相关人员抢救治疗食物中毒人员,尽可能按就近、就快和相对集中的原则进行抢救治疗。班主任及科任教师立即通知所有学生停止食用所领食品,并立即到现场,安抚学生。总务处及时保管好供应给学生的食物,对可疑的食物和留样食品立即封存。待现场调查取证结束后,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处理。同时联系医院医务人员到现场指导和实施急救。教务处及时集中患者,以便组织车辆及时运送患者。领导小组立即到现场维持秩序,关闭校门,防止校外人员涌入学校影响正常的急救工作。

2、领导小组组长立即用电话向县教委、县疾控中心、梅山镇政府汇报,报告中毒情况、发生时间、主要症状、中毒人数、处理情况等。

3、学校配合医院、医务人员妥善救治病人,并派中毒学生相应班主任守护中毒病人,病人发生呕吐时,切忌止吐,便于及时汇报情况、解决和处理有关问题。

4、工会同志全力维持学校的稳定,做好全体教职工和全体学生思想工作,做好舆论导向和家长群众的安抚解释工作,做好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其他方面工作,避免因不必要的恐慌而引起的混乱。

5、值日领导和值日教师要全力保护好现场,各班班主任组 17

织其余学生回到教室,并对学生实施心理疏导,避免造成其它后果。

6、患者送往医院后,领导小组成员或相关教师应到医院慰问、安抚患者。

7、领导组对发生营养食品中毒的学生逐一进行个案调查,内容包括主要症状、最早发病时间,如实说明24-28小时前的进餐情况等,做好学生思想工作,让学生积极配合医院医务人员进行治疗,遵守医嘱,争取早日康复。

8、事故后续情况报告:

事故发生后,领导小组组长除了第一时间按报告制度报告外,应按照教委及县疾控中心的要求进行处置,及时报告事故发生、处置、善后工作情况。

1、事故处理情况报告:准确的数字,初步的经济损失情况,在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救治和善后处理情况。如事故处理时间较长,应按要求多次、及时报送事故处理进展情况。

2、事故结案情况报告:事故发生经过,事故发生原因,经济损失,事故责任人的处理,事故教训总结,为了防止类似事故发生采取的相应措施。

上一篇:班主任成长叙事下一篇:学校德育简报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