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管理论文

2022-03-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文化产业管理论文(精选5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文化产品既具有商品消费的特点,又负载着精神文化的内涵,因此,文化产业是传播先进文化的助推器。在这个意义上说,积极发展健康的文化产业,解放中国的文化生产力,形成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具有优势地位的中华民族文化产业体系,具有現实的紧迫性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第一篇:文化产业管理论文

文化产业管理

你现在是不是对影视剧宣传这一职业充满向往和憧憬?开始幻想起自己和明星面对面的工作场景?打住!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影视剧宣传,你得先通过高考和选专业这一关,而对于叶荣挺学长,这一关的通关专业是——文化产业管理。

老师说

Q1:这一专业主要有哪些具体的发展方向,毕业学生会从事哪些工作呢?

李 阳: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一般有3个发展方向:影视制片管理、媒介经营管理和文化经纪人。这一专业学生毕业后一般在文化产业领域从事产品策划、市场营销、项目运营管理、媒介推广、资本运营等工作。

Q2: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更看重学生的哪些能力?

李 阳: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要培养学生“懂经营、能管理、善策划、会核算”的能力。具体来说,就是要有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能力、文化产品的创意策划能力、成本核算与资本运营能力、市场营销与宣传推广能力。对高中生而言,对文化产业具有浓厚兴趣,善于与人沟通,善于团队协作,具有创新精神的,会比较有优势。

學长学姐说

Q1:进入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后,学生要学习哪些具体课程?

甄碧莹:我们的主要课程有管理学、文化产业导论、媒介导论、会计学、财务管理、调查与统计、项目管理、文化产业法律法规、人力资源管理、投资学、传播学、国际文化贸易及一些广告电影方面的基础课程。核心的课程是传播学和管理学相关课程,比如项目管理、院线管理等,这对于我们之后的实际工作有很大帮助。

Q2:如果有高中生打算选择这一专业,对他们有什么建议?

甄碧莹:我们的课程和今后的工作会经常和影视剧打交道,所以建议学弟学妹可以先接触一些影视方面的基础知识,甚至学习一些拍片技能,这对于以后的专业学习和工作都很有帮助。另外,我们专业的学生经常要写一些论文,所以可能需要大家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逻辑能力。当然,对于这个专业来说,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也是很重要的。

对话嘉宾:

李 阳(浙江传媒学院文化产业管理系副教授)

甄碧莹(浙江传媒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在读学生)

我有问题,我有一个问题,我有许多问题……

有问题?与其纠结,不如来问他。

请把困扰你的问题写成2000字以内的信,寄给本刊特邀“知心哥哥”——夏烈老师;而他愿做一名“信使”,邀请一位合适的“神秘答主”,来与你笔上对谈,一起“为爱找方法”。

请将信件寄往“浙江省杭州市文三路求智巷3号中学生天地杂志社”,收信人注明“夏烈老师”;或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责任编辑(邮箱就在本页底)。

第二篇:地方文化产业对当地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建设的启示

摘要:地方文化产业与当地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互动发展,是文化与经济融合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文化产业日益勃发的今天,市场实际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较大的差异,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当地高校的人才供給关系密切。通过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推动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优化调整,是对促进地方高校文化产业管理内涵式发展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文化产业;实践

相对于国外而言,我们国家的文化产业起步较晚,但是在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发展速度很快,目前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形势。伴随文化产业的发展势头,社会上对此类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大,要求也逐渐提高。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开办十多年来,在全国高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至今仍然是最有争议的专业之一。“目前全国开办文化产业管理类专业的高校中,综合类大学共计36所,占半壁江山”,以中国传媒大学为代表的艺术类院校也比较多。但是当前各大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并无定式、各具特色,尽管它的设计是立足于本校已有教学资源的利用,具有某种合理性,但从客观上说,这种做法与市场需求及文化产业发展自身的规律是并不完全吻合的。当前新一轮高校发展战略调整中,很多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地方高校面临着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的重任。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更应借助应用技术型大学建设的东风,促进专业发展步人良性健康的快车道。

近些年,国内文化产业发展趋势良好,尤其“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发展目标。当前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在探索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文化产业必将成为解决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有力武器。地方政府紧抓机遇,将文化产业列为重点推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文化+”为主要形式,培育地方经济发展的新业态。与此同时,文化产业发展带来的巨大机遇也为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有效供给提出了挑战,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育与当地文化产业发展有效结合,促进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良性发展势在必行。

1立足当地实际,增加区域文化的教育

区域文化是指某一地域中具有特色的观念、思维方式、人文心态、民族艺术、风俗习惯等的总和。我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文化资源,这是一笔无法估值的财富,也是我们发展文化产业的良好基础和重要依托。我国有五千年历史,九百六十万平方千米的国土,五十六个民族,“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每个城市、乡镇,甚至村落都有独特的文化资源。“我国当前几乎每一个省、市、自治区都在国家战略的总体布局中,提出了自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战略目标和实施措施。”我国国内开展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高校有100余所,全国重点高校及位处大城市的高校享有国内最前沿的资源和信息,产业结构合理,可以立足更高的层面,为国家和社会服务。而地方高校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拥有的资源有限,更多地是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服务,因此,在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日常教学中,必须融入区域文化的教育,使得学生熟悉当地的文化资源及开发情况,从身边出发,利用专业所学为地方经济文化发展谋福利。

2优化课程体系。提高实践课程的比例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建设的首要目标应该是明确培养目标,各高校应该从当地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需求出发,结合本校的优势、特色专业,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发展之路,确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培养目标。在当今文化产业迅速勃兴的时代,全国高校掀起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建设高潮,在统一原则的指导下各有特色的课程体系才有利于专业的长远发展。根据地方文化产业的特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要特别强调其复合性与应用性,要增大对学生职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加强应用性的课程、调整理论性过于强的内容。此外,要根据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增设一些重要课程,减去一些次要课程,在此基础上调整基础课与专业课、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关系。

3完善考核体系。实现考核方式的多元

在专业课程的考核中,急需建立配套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近年来,我国高校在进行各种创新型尝试,尤其是在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创建中,高校实践课程的比例增加,但是配套的课程考核方式还很陈旧,考核体系无法跟上课程改革的步伐。首先,在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中,要明确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比例,实践和理论的分成必须合理,符合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应用型、技术型、复合型人才;其次,实践课程的考核方式要去旧迎新,与时俱进。传统的考核方式几乎都是期末考试决定一个学期的学习成果,评价具有片面性和非客观性。实践课程可以增加考试的次数,每个学期分阶段进行考试,每次考试是对前一阶段学习成果的测验,老师根据考试结果对学生进行反馈,从而有效指导下一阶段的学习。第三,降低考试成绩所占总成绩的权重,提高平时成绩所占的权重。除考试外,平时学生的出勤情况、上课表现、平时作业等都是该课程总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要“平时不努力,考前搞突击”。最后,建议地方高校学习名校的经验,比如中国传媒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均在暑假期间开设有第三学期,即“小学期”,该学期学生所修课程主要是实践课程。中国传媒大学在“小学期”内学生可跟随指导教师参与校内或者校外的集中实践,这一环节的学习成果均要计入学生在校期间的成绩。这个环节也需要学校制定合理且可行的实践考核方案,确保学生的实践成果能够得到合适的评判。

4推进产教融合,加强“双师”教师的培养

我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一大缺陷就是缺乏实践型教师队伍,因此应加强教师的职前培训,对在职教师继续教育,大量聘用行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整体水平。建设一支既有深厚扎实的理论功底,又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能在理论和实践结合层面胜任实践教学,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也可以通过产教融合的方式,利用完整的学期或者寒暑假鼓励专业教师前往企业进行挂职学习,提高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另外,学校应该多为专业教师提供参加国内外学术研讨活动的机会,与行业专家多交流,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工作充分结合。

5建立实训基地,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

服务社会,满足社会需求是中国高校的首要任务,而实践性与应用性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重要特征。为了真正实现课堂教学与就业的无缝链接,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学生还应该走出学校,走进实践单位。学校通过与当地文化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集中实践和实习基地。学生可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不定时参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实战项目,也可以在寒暑假作为实习成员集中参与实训基地的日常工作。学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运用日常所学,并发现课堂学习中的不足。同时,学生在实训基地锻炼过程中可以及时与教师反馈,教师通过学生的反馈可以修改人才培养方案、调整教学内容,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构建地方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与区域文化产业全方位互动发展的模式,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作为复合型、应用型的新兴专业,与时代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承担着服务地方经济的重要使命。但是,如何让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和地方文化产业机构共同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仍然需要做持之以恒的探索和实践。

作者:李晓敏

第三篇:文化产业管理发展策略探究

文化产品既具有商品消费的特点,又负载着精神文化的内涵,因此,文化产业是传播先进文化的助推器。在这个意义上说,积极发展健康的文化产业,解放中国的文化生产力,形成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具有优势地位的中华民族文化产业体系,具有現实的紧迫性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自我国十五届五中全会正式文件上使用了“文化产业”概念开始,“文化产业”一词便在以后的重要会议中被频频提及。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但较之于域外的文化产业,我国的文化产业仍存在诸如历史文化资源开发不足、政策法规建设滞后、文化市场体系的科学性乏力等问题。“目前我国文化产业总体呈现出健康向上、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正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动力和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还不高、活力还不强,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与日趋完善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还不相适应,与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及广泛应用还不相适应,与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新形势还不相适应。”①由此可见,要应对当下文化产业高度发展的需要,优化我国文化产业的管理模式、合理地完善发展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文化产业是21世纪最有前途的朝阳产业之一,已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十六大报告就将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国家重点战略:“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②文化产业政策和规划相继在国家、地方、企业三个层面铺开。

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进程中,一个制约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也日益显现——文化产业经营与管理人才在数量、质量、结构上不足。2005年4月,文化部部长助理丁伟在国家文化产业人才培训示范基地揭幕仪式上大声疾呼:“文化产业人才的匮乏已经影响到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加强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高等院校是相关人才的培养基地,应该成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最有力的支持,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达到以下四方面的基本要求:

(一)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探索有益的培养模式

人才需求是高校培养目标的向导,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确立必须遵循社会对特定人才的需求趋向。只有以产业需要为导向,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才能培养出符合广大的文化企业所要求的经营管理人才。高等院校在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专业设置、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中,要立足实际,具备面向市场的开放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一致,紧抓文化艺术发展的脉络,以产业需要、学生就业为着眼点;研究毕业生就业市场和生源市场,使专业定位、招生规模等都能按市场规律变化;树立培养理念,恰当定位培养目标: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培养的是经营、策划、管理人才,应该具备艺术鉴赏力、对政策的把握与理解力、管理经营能力等。

(二)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培养的是适应文化产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在课程体系建设中要实现纵横课程的交叉渗透,力求相邻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与结合,同时建立综合教育体系,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确立专业特色的主导位置,整体优化课程体系;以研究文化产业价值链为课程体系的基础;突出地域特色、学院优势。文化产业在整体的运行过程中必须尊重价值规律、把握市场需求,要进行战略设计、资本运作和品牌管理,要关注文化市场和公共关系。因而,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应当以文化学科为基础、以经营管理为主导、以其他课程为辅佐来构建。③这既对文化的基础性作用进行了强调,突出了文化产业价值链中基础课程的重要性,又对文化产业作为经营产业所不能缺失的管理层面的价值内核提出了新要求。

(三)以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核心,强化实践教学

对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来说,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性人才、复合性人才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高校应将其纳入专业教学体系当中。保证有足够的实践教学时间,并将实践性教学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过程,同时,扩大学校的开放度和社会化,加强校内实习基地建设,开展横向联系,与企业事业单位联合办学,建立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基地或联合体。

(四)建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首先要树立“教亦学”的理念。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教师要做到参与学科梯队建设,积极参与项目研究。其次,用产教研三位一体的模式加快师资队伍建设。

文化产业管理理念的新思路

从当今国际形势看,综合国力竞争强调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愈加明显,越来越多的国家将增强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发展战略,同时,文化产业管理的研究要为实践活动提供智力支持,就要明确在我国现今的产业转型升级的进程中文化要素和文化产业方法的作用,即对知识、信仰、艺术、道德、风俗、技能、社会关系、社会组织、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模式、语言符号、人造物品、物品的式样等文化要素的重视。换言之,以文化推动和提升产业价值实现、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是今后经济发展的基本任务。

(一)打破文化作为标签的旧观念,变外在表现为内在驱动

实现文化产业管理的理念突破,要转变固有观念,树立富有时代气息的新理念。文化产业作为新时期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其作用应该由外在的表现形式转换为经济质变发展的内在蕴含,发挥物质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

1.重视经济发展过程中文化要素、人力资源开发以及品牌文化的作用,摆脱传统制造业拘泥于自然资源挖掘和物质形态产品开发的短板。利用文化在经济活动各个环节的凝聚、提升、约束等积极作用,使各环节参与者的经济行为转化为文化环境下的惯性。

2.转变经济与文化之间“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传统观念。“只有文化消费,没有文化生产和创新,就是文化的沙漠化”,文化生态观的形成和现实经济发展的实际要求,使文化在经济中成为题中之要义。当今世界局势发展的现代化、文明化、集约化、全球性和人文性也促使文化产业管理研究的新形态、新阶段到来。所以,以市场为先导发展文化生产应该成为新时代产业理念的主流。

(二)树立与时俱进的宏观文化产业理念

在新时期的文化生态系统之下,文化产业应该注重推进文化与各项经济产业的交融,不单纯使用文化标签,而是努力促使文化产业具有更多经济含量,使经济产业更好地提升文化内涵,推动文化产业和产品升级换代。在经济环境之下,實现文化与市场、创意、科技等要素的联合,用产业的思维模式建立起现代化的文化产业网络,是文化产业真正实现经济价值的必要条件。

网络文化产业管理体制的完善

网络文化产业是以网络技术作为基础平台,以数字化技术为核心从事互联网的文化生产、流通和提供网络文化内容服务活动的经营性产业。以科学发展观审视当今文化建设工作,宏观视界的关键是紧抓文化发展主题,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探索新型的文化发展方式,通过加快文化自身发展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当文化进入产业概念之后,其经济价值的功能将必然与意识形态的诸多功能相伴相生,上升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部分,其中包含的价值观念,势必关系到区域文化、国家的形象以及社会的稳定。由此发展以意识形态传播为首的文化产业,是每个国家增强本国国际竞争力的主要策略。而今广泛存在于生活各个角落的网络也当仁不让地成为文化产业的主阵地,对于它的监管便成为文化产业管理的重要工作,不仅要做好,还要监管有力、有效。

由于长期受传统市场观的影响,对于网络文化产业的管理相对单一,缺乏多维度审视。针对网络文化产业的独特性,我国的管理体制应该在组织架构、前瞻视界、技术驱动等方面做出针对性的完善。

(一)以发展的视野看待网络文化产业,创新管理理念

应明确网络的技术创新驱动网络文化产业的特性,将管理体制改革发展为网络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资源,实现管理体制改革先于新时代网络技术创新,逐步实现前瞻性强、预见性高的网络文化产业管理体制改革模式。

1.重视“公共治理”管理理念,实现对于网络文化管理资源的科学化配置。建立技术创新与体制创新互动的网络文化产业轴心管理制度以及改革推进机制,实现对丰富多样的网络文化市场主体与协同一致的管理主体的培育。

2.树立共同效益理念和区别化管理理念。网络文化产业管理体制的变革,要充分考虑到不同网络文化产业形态的相异性,特别是他们各自存在的社会意识形态影响方向、方式,并以此作为在具体的网络文化产业发展与管理过程中对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进行共同考量的管理标准。

针对网络文化产业中存在着竞争性与非竞争性、营利性与非营利性等行业差异,基于“分管分制”的理念,对网络文化产品内容、网络文化从业者资格和资质、网络文化生产服务技术标准以及网络文化生产服务行为规范进行内容分级和分类管理,提高管理绩效。

(二)实现多方协调、公共治理的优化组织结构

现实的网络文化产业开放性极强,急需现有的文化产业管理部门做出切合实际的调整,以期建立专业针对性强、效率高的优化管理机制。首先,政府部门的宏观地位是明确的,所有的监管都必须依此开展;其次,网络文化企业作为产业的参与主体,应该在网络文化市场中实现自我发展、自主创新、自我管理,实现企业文化核心价值以期开放式发展;最后还应该包括网民参与管理的治理方式,以期完成参与者对产业活动的共同管理,使产业管理在结构上实现多方面、动态化、流动式的科学组合,优化网络文化产业的监管结构。

(三)培育前瞻性的产业管理制度

针对当下网络文化高强度、多层次的渗透力和权变效果,建立相对统一、前瞻性强的网络文化产业法律、政策体制势在必行。推进网络文化产业固化制度的突破,构建防止产业滞后的制度安排,提高网络文化产业监管的预先防御力、长期有效性与强大驱动作用。同时,基于网络产业创新内驱力强、版权纷争的特性,应积极加快相关网络文化产业版权保护制度的建设,为活跃的网络文化企业版权、产权交易等网络产业经济行为提供有效、有力和清晰的制度支持。

重视科技发展对文化产业管理的影响

综观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其进程与科技进步紧密相关,二者具有共时发展的特性,特别是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当今社会,科技的力量日益凸显。

(一)文化产品的创意化创作模式和创新性生产得益于科技发展

立足于现实科技的进步,文化产业不再受制于传统表现形式的限制,文化产业从业者的诸多创意构思能够得到较直接、完整的表达,使创意活动得到支持和发展,进而催生表现形式的多样性。科技创新不断激发着创作者更自由的创新意识,催生了极具个性、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表达方式、表现形态和表述技巧,更好地实现了文化产品的文化内涵、时效特性、附加价值和综合市场竞争力。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等新科技的出现,更是对文化产业的市场营销行为的全面革新,促进了文化产品的消费模式、消费心理、消费习惯等市场行为的巨大转变。

(二)文化产业的延伸性、渗透性发展基于科技支持

科学与文化之间日趋深入的交互关系,对于高技术、集约型的现代文化产业形态的形成意义重大。基于现代科技,传统的文化产业获得了更新换代、提升科技含量、产业能级发展的变化,特别是科技在网络化、数字化和多媒体方面的发展,更使原有的文化产业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另外,科技的创新性发展加速了产业间固有边界的淡化,直接促进文化产业探索自我更新、跨界发展的新型文化产业链条,呈现出相互交融、互为支持的复合型产业结构模式。特别是以数字化网络媒介为平台的多功能立体文化传播,是当今文化产业发展中科技对于文化产业影响巨大的有力佐证。

再造农村文化产业管理体系,传承民间文化系统

两千多年的农耕文明孕育的民间文化、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特别是农村文化,要得以重建、传承,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是最有效的途径。实现文化的产业化发展,传承民间传统文化,要努力做到:正视中国农村传统文化逐渐消失,农村文化生态无序的现实;发展农村文化旅游;整合有益文化资源,发展民间传统艺术产业;政府相关部门在政策上加大文化政策的扶持,促进农村文化基建,培植农村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加强文化产业管理、农村文化市场建设,开发农村民营文化产业。只有激活农村文化产业,民间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开发、传承、发展、保护。

我们要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并对具有特殊价值的村落或特定区域进行动态的整体性保护,逐步建立科学长效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传承机制。努力实现民间艺术向产业化发展,积极开发具有民族传统和地域特色的工艺项目、民间艺术及民俗表演项目,整合旅游、农业、人文景观等各方面资源,打造节庆文化经济品牌,实施特色文化品牌战略。

综上所述,新时期的文化产业管理应在培养专业管理人才、更新管理理念、完善网络文化产业管理、重视科技发展以及再造农村文化产业管理体系等方面做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加强我国文化产业管理,优化我国文化产业的管理模式。

注释:

①方彦富:《国内外文化产业管理若干模式探究》[J],《亚太经济》,2009年第6期

②《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61页

③方东:《构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思考》[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第2期

(作者单位:山东艺术学院职业学院)

作者:唐玮

第四篇:浅析文化产业项目管理特点

【摘要】文化产业一直被评为“21世纪新兴产业”、“朝阳产业”,近年来生产总值所占比重不断上升,不少地方更是将文化产业打造为支柱产业。文化产业带来的巨大经济与社会效益促使人们开始对文化产业进行研究探讨,2004年以来,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更是在高校层出不穷。然而,管理学已经是一个很成熟的学科了,具有完整的体系,但是文化产业又是一个新兴的产业,两者结合就像老年人与幼儿相扶著走路一样,之间必定会有矛盾与冲突。本文着重从文化产业的项目特点论述文化产业自身项目管理的特殊性。

【关键词】文化产业;项目管理;项目团队;大数据

一、文化产品的原创性以及知识性对文化产业的项目组织管理提出了更加灵活、更加复杂的要求

“现代文化产业项目已经不仅是个体设计师、艺术家的灵感和文化创作活动,而是更多的表现为一种集体的创作和互动的行为过程,是知识和社会文化传播所构成的产业发展形态以及社会运作方式的创新型文化活动,甚至是一种集群化、网络化的项目组织活动方式。文化产业项目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为文化产业项目创新活动提供组织方面的保障。”就文化产业的发展、运作方式来说,越来越多的文化相关行业会运用项目运作的方式来发展文化产业,与传统行业的项目组织管理不同,文化产业的项目组织管理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复杂性。

1、文化产业项目管理的灵活性——项目团队的选择

文化产业项目团队在人员选择上更加灵活,不必或较少考虑到该人员是否是原组织的成员,在选择上随时更加注重择优聘用。《舌尖上的中国》拍摄团队的形成就是一个证明。《舌尖上的中国》拍摄前任长箴在家里浇花,闫大众在拍广告,胡迎迎在给企业拍宣传片,马羽洁在找人要上一个片子的工钱……所有的制作团队成员基本都是自由职业者,都对自己所负责的项目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与之相反的是邓亚萍即刻搜索团队的组成,几乎全是体制内成员,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体制内的人都会对所在的项目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这也是失败的主要原因。这也就进一步验证了文化产业项目人力资源在招募与配备过程中需要从外部获得一些特殊资源的必须性,文化产业项目在选择团队或组织的时候必须注重变更,突破传统的在组织内部的选择。

2、文化产业项目管理的复杂性

文化产业管理的复杂性首先体现在项目团队更加注重品牌的号召力。传统的项目团队几乎不注重品牌的号召力,注重更多的是团队的整体能力。然而,对于文化产业项目来说,品牌就是制胜的法宝。在影视界,品牌可能就是票房和收视率的保证;在图书界,品牌就是图书销量的保证。《最小说》成功的主要原因就是借用青春文学作家郭敬明的品牌效应。它是由青春文学作家郭敬明创办,明星作家利用个人的明星效应为杂志提供了可靠的市场保障,从而获得巨大的市场利益。

文化产业项目经理也是品牌号召力的关键人物。传统产业就是根据薪酬来获取相应的利润,那么就文化产业来说除了一般的薪酬之外更加注重当文化产品消费出去之后的个人利益所得。项目经理的最主要职责就是努力争取项目所需资源,而这就必须考虑到名声与地位的品牌号召力。《我是歌手》在近几年的音乐秀节目中收视率一直保持前茅,其成功的最大原因就是将传统选秀做成了明星歌唱比赛。制作团队在选歌手的时候就遭遇闭门羹,即许多在歌坛拥有一定地位的歌手不愿意参加明星歌唱比赛。有的歌手在事后回忆时提到:看在洪涛导演面子上来的。所以说文化产业项目经理的名声及“面子”也是团队可利用的重要资源,更加体现于传统项目的区别。同时,文化产业项目的复杂性也对项目负责人提出了更多技能性的要求。除了要懂得基本的管理、营销等技能之外,还要具有专业的文化产业相关知识。动画电影制片人应该深入了解动画电影的特性及相关知识,具备这门一书中各方面的造诣,并了解它的制作流程。他必须是一个内行,一个专家,并具备艺术的综合素质。

二、文化产业项目管理的机遇与挑战

1、大数据时代的机遇

在大数据时代,对文化产业项目市场推广与营销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机遇。“一分钟之内,新浪微博发送上数万条微博,苹果应用商店下载次数以万计,淘宝卖出了几万件商品,百度产生了百万次搜索查询……所有这些行为都由海量的数据来呈现的。所以,大数据时代最重要的就是洞察力与价值……”。对文化企业或组织来说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就可以了解到哪种文化产品和服务更加适合消费者从而做出正确的市场判断力。视频网站爱奇艺依靠百度搜索引擎,通过对于用户行为数据进行价值挖掘,寻求流量变现,依靠百度大数据资源优势不断进行营销创新,为品牌提供更为精准营销推广。以用户在搜索平台上反映的真实需求为导向,建立和部署实时响应用户的视频内容网络,能够有效获得精准人群的关注和转化。在大数据时代视频网站表现出与传统视频相比截然不同的创新营销价值和丰富营销模式。就此看来对大数据的利用已经成为文化企业或组织在进行项目的市场推广与营销上的必争之地了,未来的市场细分也必定会借助大数据。

2、高风险带来的挑战

与其他传统项目比较来说,文化产业项目具有高风险性,消费者、企业主体以及政府都可能是风险的来源,不可抗力、不可遇见的影响因素都远高于传统项目管理。从项目运作整体来说,市场的不确定性和信息时代信息的快速流动性都是文化产业所面临的风险,无论影视作品、文艺作品都很难确定其市场表现。《我在路上最爱你》本来视为一部不错的电影,可是却因文章的出轨票房惨淡。林俊杰世界巡回演唱会·郑州站却临时因为发生于2015年01月01日的上海外滩踩踏事件后政府对大型活动的举办实行了严格的规定后而取消。对于文化产业项目本身来说,同样也包含较多的不可抗力因素。投资方撤资、资金预算等都是项目风险。所以,不可遇见与不可抗力因素的发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显得尤为常见。

三、结论

文化产业具有浓厚的意识形态属性,任何国家都不会放任自由发展,都存在较多的非市场性质的管制。但是,文化产业的发展应该结合自身特点,有效利用现有资源、创造自身发展优势,不断促进社会良好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舒 心. 文化产业项目风险管理体系研究[D]. 西南石油大学, 2014.

[2] 刘 彤. 文化产业项目管理的特点与关键环节[J]. 经济管理, 2008.

[3] 金青梅. 文化产业项目管理[M].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 2011.

作者:黄林

第五篇:中国文化产业管理之小议

摘 要:文化产业管理学术体系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热潮而涌入中国的,在三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产业管理发展模式,有“以效仿欧美国家文化产业发展路径”架构的模式,也有“以追求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的纯商业化模式。不论从何种角度思考,皆是学者们对文化产业在中国发展路径的一种探索,但是,随着文化产业商业管理模式的扩大化,也出现了文化内涵庸俗化、产业运营状况不佳等情形。基于此,本文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出发,为中国文化产业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向提出了新的思考。

关键词:文化产业 文化国情 文化事业

中国的文化产业管理发展模式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模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中国的文化产业管理包含了文化事业管理。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的文化产业管理由民营的文化产业转型为国有文化事业;自21世纪之后,又逐步从国有文化事业转型为经营性事业和一般企业。把握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方向,应该关注中国政治国情、文化国情,唯有如此,才能够不断为人民群众提供需要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

一、中国文化产业之内涵

“文化”一词的释义较多,广义上的文化概念是指以观念文化为主线,贯穿于制度、物质、行为等领域的文化,狭义文化的概念则专指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精神层面的观念文化。最早关于文化的概念来自于英国人类学家泰勒(1832-1917),他说:“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国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泰勒从民族学的角度出发,把一切与本民族相关的精神层面的知识体系都视为文化,这种民族学的文化概念是一个民族由内而外而显现出来的特征,是以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内在精神特质。文化与人相关,就意味着文化是人类创造出来的,并能够反应人们物质或精神的内涵,尤其是指向明确地反应不同民族之间的精神,它即是民族间的区别,也是不同民族的由内而外的特征。

文化产业管理中的“文化”泛指精神文化,文化产业管理是以文化作为组织管理对象的。中国艺术管理学专家田川流教授认为,文化产业管理主要对象是艺术或与艺术活动相关的文化产业,与艺术管理在大部分情况下是相通的。他说:“艺术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始终居于核心的部分。不仅艺术活动本身具有重要的生产能力,同时在诸如出版、新闻、电视、会展等文化产业的领域,艺术活动也渗入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有的学者指出,“文化产业管理在德国、法国、加拿大等国家称为‘文化管理’,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称为‘艺术管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文化产业’和‘内容产业’视为等同,中国台湾地区一般使用‘文化创意产业’这个概念。”由此可见,我国的文化产业管理是一个以精神领域的文化为管理对象,以产业化模式提供给大众获取精神享受的、有组织的活动。其中艺术是文化产业管理最重要的对象,究其原因,首先是由于艺术是人类文化的集中体现;其次艺术具有娱乐和审美两大功能,它是人们精神领域重要的補充。从历史来看,中国历经了不同朝代的更迭和文化的入侵,却始终能够保持中华民族的独立性,主要方面在于中华文化深邃的精神文化。我国的文化产业从古代中国经济方式来看,以农耕文化为主;从思想上来看,以儒、道等为主,追求内心世界与外在环境的相统一。所以,我国的文化产业,须以中国文化为核心,切不可盲目崇拜欧美国家的、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的文化产业。

我国的文化产业管理具有一个不同的内在特征,那就是中国文化产业管理内在的包含了社会主义体制下的文化事业,而文化事业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文化产业管理的一部分。梳理中国历史发展脉络可以发现,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管理的模式主要是由封建统治阶级所支持的“主流文化”与普通人民群众所支持的“民间文化”所构成;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文化行业均归属于国家或集体所有;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民营类文化行业才逐步发展起来,这些国有(集体所有)单位正随着新时代产业化浪潮的推进逐步走向市场化,但其中也保留了部分公益性事业单位。

时至今日,中国的文化产业管理发展模式已然演变出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两大类型,两者相辅相成。但是,人们对经济效益的追逐使得文化产业独占鳌头,做好中国文化产业管理,应明确文化产业管理中特殊的文化事业体制,使其成为我国文化产业管理的另外一个重要的方面。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管理话语体系的基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管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既追求经济效益也不可以忽视中国文化内涵,所以说,中国的文化产业管理的产业化与商品化,与资本主义仅仅追求利益最大化是有着本质的不同。因此,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管理的话语体系应充分考虑中国的政治因素、文化因素等不同方面的情形。

1.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

在我国,人民是掌握文化产业发展话语权的主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绝对不仅仅是以产业化为终极目标,它与资本主义资本自由化的文化产业有着本质的区别。

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1919-2011)说“资本主义是一种经济-文化复合系统。经济上它建立在财产私有制和商品生产基础上,文化上它也遵照商品交换进行买卖,致使文化商品化渗透到整个社会。”资本自由化产业中文化与产业之间的关系,完全是以产业化为主导的,它代表了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必然导致文化的商品化,从而激化了文化的功利性。阿多诺(1903-1969)和霍克海姆(1895-1973)首次提出的“文化工业(culture industry)”被认为是文化产业这一概念的原初形态,但大部分学者忽视了他们所批判的文化工业是基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完全以谋求商品交换价值的文化,而非现在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下的文化。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下的文化产业是以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把握好人民的文化产业话语权,就是为中国文化产业管理寻找到了服务对象。

在我国,人民群众获得精神文明的重要渠道之一就是文化产业,在物质得到满足的前提下,精神的富足能够带给大众发自内心的满足感和幸福感,国家对文化业的管理集中体现在宏观方面的调控,它能够为文化产业有序并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保证。熟悉中国特色的政治体系,为文化产业发展把控了宏观方向。

2.建立文化自信的心理关照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本土文化的认可,并由此产生的心理上的归属。百年前的中国,积贫积弱,受尽了资本主义的凌辱,进而导致了否认自身文化的畸形心理;百年之后,中国经济发展了,面对西方文化意识形态领域的侵袭,几千年文化沉积下的中国人,逐步开始意识到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扬与对外来优秀文化的接收,是文化自信的内在表达和发展文化产业的心理关照。

习近平说“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慶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讲话上,习近平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己所属文化的认可,尤其是面对外来文化侵蚀的时候,依然能够保持坚定的立场,坚信中华民族文化具有不可替代性。对于人民文化所产生的自信心理,应是扎根于我国传统文化下的、民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3.搭建符合中国国情的文化产业发展平台

如前所述,文化产业中的文化应当归属于意识形态领域,是精神层面的、它没有功利性,而文化产业中的产业是物质领域的经济基础,具有功利性。文化产业是非功利性的文化与功利性的产业相结合,并不是简单的相加,也不是以某一个为侧重点,而是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下的共同发展。

中国的文化产业在追求产业化的过程中,不能忽视中国人民对本国文化的接受背景,而一味追求国外的文化艺术形式。例如湖南卫视2018年综艺节目《声入人心》,该节目以不同角度诠释美声、民族、通俗唱法为节目宗旨,节目后期更是促进了音乐剧的推广,因此我们可以说传媒对扩大文化艺术影响力起着重要的作用,无形当中培养了受众对音乐剧的观赏能力、接受能力、审美能力。其实,音乐剧是流行于欧美国家的,是一种集多种艺术元素为一体综合艺术表演形式,自改革开放以后,进入了中国文化市场,但并没有在国内形成全面产业化市场,这与中国大众之前的文化接受心理不大相同。在古代中国,主流文化由封建统治者所占有,民间文化是普通劳动人民所共有,两种文化互相交融、互相影响,共同构筑了中国文化的主体。发展中国文化产业,不能仅仅以在国外大受欢迎的文化为主流文化,应考虑中国大众接受的文化背景。

CNNIC(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9年2月发布《第43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8年12月,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手机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5.90 亿,占手机网民的72.2%。”手机逐渐成为大众获取新媒体文化的重要途径,通过手机玩游戏、观看视频的用户数量与日俱增,手机承载下的新兴媒体是目前中国文化产业的一个数量巨大的发展潜能,由此派生出来的网络文化经济链条,也是我国文化产业管理需要关注的对象。当各种类似于“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在手机上火爆以后,手机的短视频媒体占据了大部分人的时间,追求“短、平、快”的视频媒体生活方式成为手机用户的一大选择。如何组织管理手机网络文化,提供更优秀的文化,是发展中国文化产业的另一个现实问题。

我国的文化产业是以文化自信为导向、以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的基本需求为目的,以中国国情为基本,共同建构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管理的话语体系。

三、中国文化产业管理中的文化事业

如前所述,我国文化产业管理的内在的包含了社会主义国家体制下所特有的文化事业,文化事业中又分为经营性文化事业和公益性文化事业两种,两者有截然不同的关注点。文化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固有的,它是人民的精神文化的集中体现。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下的产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下,也有属于我国国情的特殊的商品经济市场。正确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1.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之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下的文化产业是包含有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两个方面,与“文化产业”的“属加最近的种差”就是文化事业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精神文化需求,具有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等基本特征,不以追求商品利益为主;而文化产业是以市场为导向,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多方面的需求。

自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到“十九大”报告又再次重申了“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旨在“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文化事业的宗旨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我国的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共同组成了文化行业,并同时为丰富人民的业余生活、提升人民生活质量,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各司其职。

2.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的挑战与机遇

如前所述,文化事业是我国特有的文化行业,它一般不以盈利为目的。随着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文化行业蓬勃发展,首先在于对于欧美西方文化的引进,“好莱坞”电影、欧美流行音乐文化、动漫游戏、“日韩”明星等如潮水般涌入中国,受到了年轻人的喜欢和追捧。多元文化的引进,给中国文化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文化事业再也不能停滞不前,必须要面对中国特色化的市场,因而,文化事业的革新迫在眉睫。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18年第124号两个文件,其中,《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规定》划界了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其中包括图书、非时政类报刊、一般文艺院团、影剧院、演出中介、电影制片厂等。经营型事业单位转为企业,是国家对于这一行业大刀阔斧的革新,是对该行业的挑战,也为文化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提升个人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供了历史上的转折机会。文化事业再也不是“金饭碗”,如何创造出富有生命力的文化作品,如何满足大众的需求,既不曲高和寡,又不低俗谄媚的优秀作品,是每一个文化行业工作者的职责。

3.公益性事业的持续保有

公益服务型事业是指不以盈利为目的,以免费的形式服务于大众的文化事业单位。公益服务性文化事业主要包括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群艺馆、重点扶持的文艺院团、青少年宫、广播电视等。

我国依然保有这部分事业单位,是由中国国情所决定的:第一,我国不是全部资本化的文化产业管理,文化是几千年以来人民群众所共同创造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拥有享受文化的權利;第二,我国具有几千年优秀的传统文化,随着现代化进程和工业化发展,多元文化的呈现,导致我国的传统文化、非遗文化出现了步履维艰的情况。保护和传承多民族、多地区的文化,是公益型文化事业关注对象;第三,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最终目的仍然是满足人民群众不同的精神文化需求。国家仍然保有的公益服务型事业单位,就是为了以免费的形式提供给人民群众精神上的享受和满足,这足以证明,我国的文化是每一个人民群众所共同享有的、而不是某一部分人的特权。公益型事业的持续保有,为我国文化产业多视角发展提供了另一个视角的探索。

结语

文化产业是国家经济行业转型时期下的、现代第三产业的有力补充,发展好文化产业,为提供就业、扩充中国文化经济收入大有裨益。若想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下的文化产业管理,须立足中国文化国情,做好政治制度、文化艺术方面的研判,才可以不断发掘适合大众的、又能树立文化自信的文化产业发展要旨。

注释:

爱德华·泰勒. 连树声译.原始文化[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

田川流.中国当代艺术管理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6:3.

李向民,王晨.文化产业管理概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1.

张波.艺术创意产业的理论研究[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20.

丹尼尔·贝尔.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赵一凡,蒲隆,任晓晋,译.三联书店,1989:60.

[德]马克斯·霍克海默 西奥多·阿道尔诺.渠敬东,曹卫东,译.启蒙辩证法——哲学片段[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186.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9年2月28日.

摘自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摘自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参考文献:

[1]胡惠林.文化国情:新时代中国文化发展的逻辑前提与决策基点[J].中华文化论坛,2018(5).

[2]田川流.论我国文化与艺术管理的当代特征[J].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17(2).

[3]王国宾.新时代中国特色艺术管理学科建设思考[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8(6).

[4]张波.艺术创意产业的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作者:岳亚

上一篇:网络营销毕业论文下一篇:土木工程造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