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报告论文

2022-04-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企业财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在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的文件,它主要包括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及财务情况书。它也是财务会计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企业财务报告论文 (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企业财务报告论文 篇1:

制造企业财务报告与非财务报告核心内部控制探讨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信息生态环境与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问题研究”(项目编号:71332008);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与指数研究”(项目编号:10JJD630003) ◇

摘要:随着企业经济管理的向前发展,内部控制显得愈发重要。本文在《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框架基础上,把制造企业的核心内部控制分为了财务报告核心内部控制与非财务报告核心内部控制,并对其核心控制环节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制造企业 财务报告核心内部控制 非财务报告核心内部控制 控制环节

一、引言

为了促进企业建立、实施和评价内部控制,规范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审计行为,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制定了一系列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包括《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以下简称《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以下简称《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以下简称《审计指引》),自2011年1月1日起首先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施行,自2012年1月1日起扩大至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公司施行;在此基础上,择机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施行。同时,鼓励非上市大中型企业提前执行。执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大中型企业,应当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同时应当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其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我国财政部等五部委颁布的《内部控制应用指引》包括18个应用指引,分别规范了从组织架构到信息系统的相关内控具体要求。本文在结合《应用指引》框架的基础上,把制造企业核心内部控制划分为财务报告核心内部控制和非财务报告核心内部控制,并详细分类阐述了各核心控制环节的控制原则。

二、企业核心内部控制:财务报告核心内部控制与非财务报告核心内部控制

1992年,COSO委员会提出《内部控制——整体框架》,1994年进行了增补。COSO委员会指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阶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营运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令的遵循性等目标的达成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具体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监督。

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下简称《基本规范》)指出,内部控制是指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在2010年由五部委联合颁布的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之一的《审计指引》中多次出现“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这样的术语。《审计指引》总则第四条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当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并对内部控制审计过程中注意到的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重大缺陷,在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增加‘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描述段’予以披露。”本文对制造企业的核心内部控制采用了上述分类进行讨论,即将制造企业的核心内部控制分为财务报告核心内部控制与非财务报告核心内部控制两类。

《应用指引》由18个指引构成,有的涉及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的涉及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本文在《应用指引》的框架基础上,筛选出制造企业的核心内部控制,并分别财务报告核心内部控制与非财务报告核心内部控制阐述二者各自的治理原则,希望可以对制造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有所启示。

三、制造企业财务报告核心内部控制:八个核心控制环节

结合《应用指引》的框架基础,可以将制造企业财务报告核心内部控制聚焦在8个方面,分别是采购控制、生产控制、销售控制、研究与开发控制、资金活动控制、资产管理控制、会计信息系统和监督控制。

(一)采购控制。根据《应用指引第7号——采购》规定,采购是指购买物资(或接受劳务)及支付款项等相关活动。采购环节主要涉及编制需求及采购计划、请购、选择供应商、确定采购价格、签订采购合同、验收、退货、付款、会计控制等环节。采购环节的控制原则是:第一,选拔诚信、胜任的人员组成采购部门的成员;第二,设置相应的不相容职务,以把控好采购物资的质量和价格;第三,对自请购、审批、采购、验收、付款等整个流程进行完整的记录;第四,对采购部门的工作定期独立稽核。

(二)生产控制。生产是指自原材料投入制造至产品制成经验收进入产成品库房的之间的过程,主要涉及原料及燃料的耗费、生产工序的开展、考勤的记录、产品质量、数量的验收等。在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中并未专门就生产形成单独的指引,而是在社会责任、采购业务、业务外包、全面预算等应用指引中作了零星的介绍。生产环节的控制原则是:第一,对产品质量的严格把控,包括原材料质量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质量控制以及产成品入库后的产成品质量控制等多环节质量控制。第二,是对生产效率的注重与稳步提升。生产效率的提高除了需要严格按照制造企业的生产流程与标准严格执行以保证生产高效以外,还需要紧密关注本行业现代科技发展动态,及时引入科技新成果以更高效生产优质产品。

(三)销售控制。根据《应用指引第9号——销售》规定,销售是指企业出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及收取款项等相关活动。销售环节主要涉及销售、发货、收款、信用管理等环节。销售环节的控制原则是:第一,选拔诚信、胜任的人员组成销售部门的成员;第二,监督销售奖励制度的落实执行与反馈改进;第三,监察与控制产品的销售对象应是资信优良的单位;第四,在签订合同前重视合同的审核,在签订合同之后重视合同的执行;第五,严保销售款项的落实,紧抓应收款项的催收,划清与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第六,对资信评价、销售、发货、收款等整个流程进行完整的记录;第七,对销售部门的工作定期独立稽核。

(四)研究与开发控制。根据《应用指引第10号——研究与开发》规定,研究与开发是指企业为获取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等所开展的各种研发活动。对于制造企业来说,研究与开发是企业生存的重要命脉,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因此,一些大型有实力的制造企业都非常重视研究与开发。这一环节主要涉及立项、研究、开发、核算、保护等环节。研究与开发环节的控制原则是:第一,立项需要经过谨慎充分论证;第二,研究开发需要对研究、开发加强管理,注重研究过程的“高效”“可控”,促使研究成果转化从而早日进入市场;第三,研发阶段的核算需要依据企业会计准则做出相应会计职业判断,核算清楚;第四,研发成果的保护方面需要建立保护制度,加强保护措施。

(五)资金活动控制。根据《应用指引第6号——资金活动》规定,资金活动是指企业筹资、投资和资金营运等活动的总称。筹资环节的核心内部控制有两个方面:一是筹资决策之前的对筹资成本及还款风险的分析评估;二是筹资之后对还款风险的随时追踪与控制,务必将这一环节的风险控制在企业自身可承受的范围之内。投资环节的核心内部控制则需要做到项目的申请与论证相分离,项目的论证与决策相分离,这样做的目的是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充分分析论证,保障投资决策的正确性。对于资金运营环节,企业需要注意提高资金周转的速度、资金使用的效率,注意收支平衡,并保持足够的日常周转资金。

(六)资产管理控制。根据《应用指引第8号——资产》规定,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存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存货的管理主要涉及取得、验收入库、使用、保管、盘点处置等环节。固定资产的管理主要涉及取得、使用、维修保养、清理处置、投保、抵押等环节。无形资产主要涉及取得、使用、维护与更新等环节。上述三类资产管理控制原则是:周转合理、科学,避免浪费、流失资源,即用好、管好企业的资产。具体说来,第一,对于存货管理在数量方面需要注重存货收、发过程的严密性、记录的正确性,对存货的质量需要定期进行检查以便保证原料合格并及时清理腐败变质与不合格的原料;第二,对于固定资产需要注重定期的维修、减值测试与及时清理,以降低不必要的资金占用,同时有利于固定资产更新资金的来源;第三,对于无形资产需要注意其尚可使用年限,在定期作减值测试的同时需要考虑是否、何时、如何更新现有无形资产。

(七)会计信息系统控制。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信息系统,主要涉及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的核心内部控制,主要涉及开发、运行、维护等环节,需要注意的是运行的高效率、数据的安全。其中,数据的安全包括访问权限的设置与执行,数据的保密与备份,网络安全的维护等。会计信息系统控制原则是:第一,设计和执行保障财务报告数据正确安全的信息传递与存储的相应制度;第二,做好信息系统的维护和系统面临严重问题下的预案。

(八)监督控制。监督是指为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对上述核心内部控制执行情况所实施的监督活动,一般由审计委员会领导下的内部审计机构负责实施。这一核心内部控制需要做好:第一,对上述财务报告核心内部控制的执行进行定期检查和监督;第二,对监督过程中发现的内部控制制度与执行不合理之处向审计委员会等类似机构及时汇报并积极研究改善的途径,做好制度的修补和改进工作。

四、制造企业非财务报告核心内部控制:七个核心控制环节

结合《应用指引》的框架基础,可以把制造企业非财务报告核心内部控制分为七个方面,分别是:组织架构控制、发展战略控制、人力资源控制、社会责任控制、企业文化控制、信息系统控制以及监督控制。

(一)组织架构控制。根据《应用指引第1号——组织架构》规定,组织架构是指企业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股东(大)会决议和企业章程,结合本企业实际,明确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企业内部各层级机构设置、职责权限、人员编制、工作程序和相关要求的制度安排。组织架构这一环节对于整个企业来讲如同建造房屋,一般首先要搭稳房屋的架构,需要注意的就是合法、合理、制衡。合法是指企业的组织架构要符合国家相关法律规范,合理是指各部门权力分配要适当,制衡是指各个权力部门除了可以实施权力,还得有其他部门牵制它、监督它,否则,不受监督的权力是可怕的,必然滋生腐败。

(二)发展战略控制。根据《应用指引第2号——发展战略》规定,发展战略是指企业在对现实状况和未来趋势进行综合分析和科学预测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的长远发展目标与战略规划。企业发展战略控制需要重视审计委员会领导的内部审计,内部审计需要开展经营审计,对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实施与调整纳入到内部审计的审计范围中去。

(三)人力资源控制。根据《应用指引第3号——人力资源》规定,人力资源是指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而录(任)用的各种人员,包括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任何内部控制最终必定需要落实到“人”。内部控制从设计、执行以及执行之后的反馈、修正与补充无一不是与人紧密相关联的,甚至可以说,内部控制设计与执行的效率高低、效果如何,成功与失败均与“人”这个主体密不可分。吴水澎、陈汉文等(2000)提出,“所有的内部控制都是针对‘人’而设立和实施的,企业内部会因此形成一种控制精神和控制观念,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控制效率和效果。”由此可见,对人的重视务必提高到重中之重的位置上来。人力资源内部控制需要做好三个方面:第一,选拔人才以德为先。人才招聘阶段选拔品重才高的员工,“遵循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这为企业的发展和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起到最根本与最重要的保障性作用。第二,合理使用与培养人才。对于人才,要根据其特点安排在适合其长处发挥的岗位上,使得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为企业创造价值。企业在使用人才的同时还须及时为人才“充电”,即培养专业人才,使得人才与岗位需求相符合,提高工作的质量。第三,科学考核与激励人才。在人才聘用之后,若要其持续为企业创造价值,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考核政策和激励手段来使其保持良好的状态。做到重德、尽才、激励三个方面,即可把握住人力资源核心内部控制。

(四)社会责任控制。根据《应用指引第4号——社会责任》规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应当履行的社会职责和义务,主要包括安全生产、产品质量(含服务,下同)、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促进就业、员工权益保护等。制造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与社会责任内涵的领域息息相关。制造企业在经营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养成社会责任意识,明确自身应当履行的社会职责和义务,将其写入企业内部控制手册,定期检查企业自身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形成社会责任报告,以持续反映、监督、改进自身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

(五)企业文化控制。根据《应用指引第5号——企业文化》规定,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整体团队所认同并遵守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行为规范的总称。企业文化是一种“软控制”,它的建立需要企业花费时间、努力去积极营造属于自己独特的文化氛围,逐渐提炼和强化特有的文化精神,引导员工认同并保持这种文化理念和精神,这种“软控制”属于精神层面,既是企业这个主体的精神,也属于企业员工的精神领域,好的企业文化使得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与发展。若把企业比作一条大船,企业文化就如同船上的队长要求船员们喊的口号,它代表着一种宗旨,一种标准,它能使企业的员工如同龙舟划手一般,一个方向,合力用劲,共同努力帮助自己的企业“驶向”既定的目标。对于企业文化内部控制,重点需要把握:提炼和培育积极向上的、优秀的企业文化;将企业文化融入全体员工内心。做到这一点不仅需要花费时间,更需要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为普通员工们树立榜样,身体力行,使得每一个员工都认同并用企业文化指导自己的工作。

(六)信息系统控制。根据《应用指引第18号——信息系统》规定,信息系统是指企业利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对内部控制进行集成、转化和提升所形成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对内部控制搭建信息化管理平台是企业得以跨向管理现代化的一个标志性举措,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管理要实现高效、快捷、信息的快速传递与更新是不可或缺的。内部控制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和管理须注意:第一,内部控制信息系统保持良好运行,更新至先进水平;第二,信息传递和使用的安全;第三,信息系统倘若出现严重问题时的应对方案的预备。这三点可以使企业在内控管理方式和手段上保持先进、高效与安全,同时通过预设的方案应对可能面临的风险,从而做到采用现代化手段管理和发展企业。

(七)监督控制

监督是指对上述非财务报告核心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进行的监督活动。这一核心内部控制需要做好:第一,对非财务报告核心内部控制的执行进行定期检查和监督;第二,对监督过程中发现的内部控制制度与执行不合理之处向审计委员会等类似机构及时汇报并积极研究改善的途径,做好制度的修补和改进工作。

参考文献:

1.吴水澎,陈汉文,邵贤弟.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与启示[J].会计研究,2000,(5)

2.白华,高立.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一个悖论[J].会计研究,2011,(3)

作者简介:

吕珺,女,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财会系,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审计与内部控制。

陈汉文,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审计与内部控制,资本市场会计研究。

作者:吕珺 陈汉文

企业财务报告论文 篇2:

企业财务报告常见问题剖析

摘要 : 企业财务报告是揭示一个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书面报告。一份真实有效的财务报告可以使企业现在和潜在的投资者、贷款提供者以及与企业有经济利害关系的信息使用者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并据此作出有关经营决策。本文从企业财务报告的内容及作用出发,分析了当前企业财务报告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讨论了财务报告管理中应当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企业财务;财务报告;问题剖析;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国际国内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变化,我国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也日益复杂,对企业经营者的日常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因此,企业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要求易于获取全面、准确的信息,以指导企业经营者加强和改善企业经营管理,协助企业利益相关者做出准确的决策,这就要求企业财务部门提供一份真实、完整的企业财务报告。

一、财务报告的内容及作用

财务报告(financial reporting)是企业正式对外披露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书面文件,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附表及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在现实中,企业管理者一般都会根据自身企业的实际情况,要求财务部门编制各种财务报告,以满足企业管理者的决策需要。

企业财务报告可以揭示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使企业现在和潜在的投资者、贷款提供者以及与企业有经济利害关系的信息使用者能够了解企业的基本运营情况,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作出相关的经营决策,避免出现决策失误。

企业财务报告作为对企业的一个会计期间的总结,可以从纵、横剖面观察和分析企业一定时期的经营管理工作,又因为其需要对企业相关人的经营决策提供参考,因此,要求企业财务报告的编制必须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企业编制的财务报告应该客观、真实地反映企业经营管理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客观、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现金流动和资金运动,这样才能满足财务报告的使用者真正了解企业经营状况。

二、当前财务报告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社会经济的日益复杂,企业组织形式及其在社会和市场竞争中的地位不断发生变化,除了直接投资者、债权人外,企业内外还出现了大量不同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包括政府部门、顾客合作伙伴、社会部门等等,导致信息使用者对财务报告提出了新的不同的需求。而我国传统的企业财务报告中存在着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我国企业对信息使用者提供的财务报告内容比较单一,并且反映财务信息的会计报表数据不全面、不完整

我国企业财务报告中主要使用货币信息,很少有非货币信息,传统工业经济下信息使用者更注重财务报表中货币信息的披露,而在当前经济环境下,不仅要获取货币信息,还要更多地获取非货币信息;不仅要获取定量信息,还要更多地获取定性信息。在财务信息的反映上,当前的财务报告主要是以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为核心进行定量分析,现行财务会计报告很少将可以通过量化的方式反映的人力资源资产、无形资产价值、环境成本、社会效益等指标作为必需要素,列示于企业财务报告当中。因此,当前的企业财务报告不能适应经济发展、财务管理的新要求,无法满足信息使用者的不同需求。

(二)现行企业财务报告反映的信息时效性较差,更无法满足对前瞻性信息的需求

一方面。我国企业现行财务报告的披露无法达到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及时性。依据传统会计惯例,一般是按年度披露会计信息,这种基于会计分期假设定期编制的财务报告具有滞后性,而延迟滞后的信息则可能导致商家延误商机;并且披露的周期时限过长,如企业的而中期财务报告要求在中期结束后两个月内报出,在这个经济形势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两个月的时间内企业的财务状况可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这种长时间后报出的信息很可能已经成为无效信息。

另一方面,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信息使用者对预测性财务报告的需求日益增强。缺乏相关性前瞻性预测性的信息,不仅未能为金融监管部门和投资者发出预警信号,甚至还可能误导投资者使其判断失误。

(三)我国现行财务报告中会计信息失真、失实现象十分严重,无法满足信息的可靠性需求

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财务报告也会出现差错而偏离实事求是的轨道,造成会计信息失真,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企业财务人员素质低下,不适应工作常会造成财务报告中会计信息不客观、不真实;其次,为了合理地反映收入与费用的关系以报告企业的经营管理成果,企业财务人员倾向于粉饰报表。另外,在期末企业要根据配比原则进行大量的调整和转账处理,这种转账和配比处理带有主观性;第三,从企业的管理层到财会人员都希望财务报告能够反映企业良好的经营业绩,会人为调整财务指标和核算内容,编造、变造会计资料,提供虚假财务报告。

(四)企业财务报告的形式比较单一,会计核算手段落后,不适应当前日新月异的经济环境的需要

我国现行财务报告只包括中期(月、季、半年)报告和年终报告等定期报告的形式,不能满足实时报告财务状况的要求,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不能及时得到有关企业重大财务变化的信息而不能及时做出相关的调整决策。目前我国会计报告一般由手工编制或计算机打印输出,人工报送,现代化办公设备尚未普及,依托网络、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进行会计核算和编制报表还需要一段过程,这远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及时获取决策信息的需要。

三、企业财务报告管理对策

(一)完善财务报告的内容,关注企业人力资源资产、无形资产价值、环境成本、社会效益等指标,财务报告应体现多元性、全面性

财务报告多元性和全面性体现在信息披露范围上的扩展,要求企业提供全方位的货币信息及与之相关联的非货币信息,尽可能反映非货币信息,如企业的人力资源、无形资产以及与企业相关联的重要方面的信息。非货币信息的披露可

以帮助信息使用者更全面地理解企业的经营思想,弥补财务数据信息的不足。

(二)财务报告应体现及时性及瞻前性,特别要关注企业的未来价值趋势预测信息

企业编制财务报告的目的,是为信息使用者提供企业有关财务状况及其变动和经营成果等方面的财务信息,以便他们能够作出合理及时的决策。财务报告及时性势必影响到企业的存亡。这是因为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是不间断进行的,信息使用者特别是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管理者需要及时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随时得到决策所需信息,以防决策失误。

财务报告的瞻前性体现在,需要披露企业未来价值趋势信息,还要在财务报告外尽可能详细地披露与预测企业未来价值相关的一些信息,为信息使用者预测企业未来价值趋势提供有用的信息服务。

3.加强会计队伍建设,培养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提高财务报告质量与水平。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的财务人员必须紧跟时代潮流,加强业务培训和综合知识的培养,要努力掌握现代会计理论以及相关的经济知识,以适应企业管理现代化的要求。财务人员还需要转变观念,认识到会计是一门管理科学,财务人员不仅承担核算任务,还要承担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财务人员要提高掌握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的能力,要学习现代办公操作技术,应用科技新手段,进行会计核算与管理。

企业要经常对财会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明确职业道德标准, 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完整、准确, 杜绝伪造、编造会计信息的现象的发生,并且需要建立和发展行之有效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从源头上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

4.强化会计监督机制,加强中介机构的监督管理,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确保财务报告的真实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琳. 谈企业集团财务报告管理[J].交通财会, 2009, (8).

[2]田立新.浅析财务会计报告的作用[J].知识经济,2011, (15).

[3]李玉杰.当前财务会计报告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探讨[J].现代企业教育,2006, (21).

[4]杨肖肖.网络环境下财务报告编报管理分析[J].会计师, 2008,(7).

[5] 张先治. 会计目标与管理会计报告系统创新[J].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2008, (3).

作者:余冰

企业财务报告论文 篇3:

企业财务报告演进与预算管理研究

摘 要:企业财务报告演进的内在驱动力是资本保全观念,决定了财务会计报告体系的衍生。结合企业本质的界定,财务报告体系衍生的结果就是一系列底层因素的形成,它们构成了企业未来业务活动规划的基础,是企业预算管理的现实起点。

关键词:财务报告;传统资本保全观念;现代资本保全观念;预算管理

经济学家费雪在1930年出版的《利息理论》中以“收益是一连串事件(IncomelsaSeriesOfEvents)”作为开篇第一句话并构成了这本传世著作的第一个段落。在我们眼中,“收益”是一个太过平常的概念了。然而,费雪对资本和收益的性质做了多年研究,并在1907年写成《资本与收益的性质》一书,第一次指出了“收益是资产提供的服务”。资产提供收益必须经历一个过程,其中资产状态发生任何变化都要影响到收益额。关于这一点,张五常教授在其三卷本《经济解释》第二卷中写道“果树会结果,农地有收成,结果与收成都是收入,然而,这收入可不是在果熟或稻熟时才得到的。果树或农作物每天都在变,不停地变,而每一小变都是收入(或负收入),所以收入是一连串的事件了。”

将上述经济学思想置于财务会计领域,则指出了企业财务报告演进的内在逻辑,即财务会计系统经由资产变化导致收益变动之间逻辑关系的决定因素就是推动企业财务报告演进的驱动力,而该驱动力就是资本保全观念。本文将资本保全界定为企业各权益主体为使自己投入的资本保持原有价值而对企业资产计价及收益计量的规则进行博弈而形成的一种制度安排。资本保全的传统与现代之分的界限就在于资本保全主体的行为差异,差异后果之一就是不同境况下的制度安排特征描述了企业财务报告演进的具体路径。

一、传统资本保全观念与传统财务会计报告体系的衍生

在复式簿记出现之前的古代社会(一般指15世纪以前),交易方式极其简单的商业活动中,虽然私人财富的积累导致受托责任会计的产生,但这种受托责任主要是资产保管责任,其首要目的是保护委托人实物资产安全。显然,这种会计活动的核心就是数量角度的资产保值问题,这同时也表明了古典企业产权结构所内含的保值准则。

复式簿记体现了收益确定的思想,正如利特尔顿所言“收益决定着复式簿记的基本特征”。但是从复式簿记出现直至以后的近300年中由于当时商业活动的限制(当时商业活动特点可以归结为如下三点:其一,以个体或合伙经营为主;其二,大量的短期交易,典型的就是海外冒险性贸易;其三,业主经常直接参与公司业务,并亲自掌握和使用账簿。显然,在复式簿记出现前后的一段时期内,商业活动并没有发生本质变化),收益确定理论与实务发展缓慢。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收益方法还是获得了一些发展,比如开始对资本与收益进行区别,资本已经明确地被理解为资产大于负债的余额,收益被理解为两个不同日期资本数额的变化(不包括投人或撤出资本);稳健主义作为受托人自保的对策也开始萌芽,会计实务中出现低估资产和收入、高估负债和损失的倾向。

随着工业时代的来临及发展成熟,股份公司这种企业组织形式逐渐成为适应当时经济制度的主流,财务资本所有者与财务资本经营者分离,早期的“资产保管责任观”发展为“受托责任观”,这种受托责任要求经营者在保证财务资本所有者所投入财务资本完整的前提下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这样,财务会计报告的重点逐渐从资产负债表转移到利润表。这同时也表明了现代企业产权结构所内含的增值准则。

传统收益确定模式固有的不足集中体现于只反映已经实现的收益而排斥或忽视了其他未实现的价值增值。随着企业经济活动的多样化、物价变动的存在、金融工具创新及使用者信息需求的提高等因素使传统收益概念的信息含量越来越低。很多价值增值信息由于传统收益概念的局限性而进入资产负债表,如资产重估增值、外币投资净额的汇率变动、可销售证券公允价值变动等。这样,资产负债表的相关性有所增加,被重视程度重新抬头。显然,这种对资产负债表看法上的转变很大程度在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对资产价值认识上的深化,这也预示着资本保全观从收益基础转到了资产价值基础。

显然,上述演进表现为资产(实物形态为主)-收益(历史成本补偿为核心)-资产价值(资本化价值增值为主)的变革过程,其特征是以资产负债表或利润表为核心的相互环接(adjculaled)观念,然而从会计理论角度来看,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中使用相同的资产计价方法并没有充分的理论证据。非环接观念认为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各自有着独特意义,没有必要相互环接。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两表并重趋势得到认同,都从各自特有视角提供决策有用性信息。

但是,非环接观念的最大不足在于完全割裂了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所反映的具体财务会计要素之间的逻辑联系,作为财务会计要素的具体分类而形成的财务报告要素存在内在关系。本文认为科学解释两表并重但又相互联系的关键在于资本保全观念的选择。从企业本质角度看,企业与市场之关系并不是建立在简单的两分法基础上,而是互补的。比如现行会计计量规则中的不同计量属性的实质就是企业契约与市场契约组合的外在表现。体现在财务报告体系上就是利润表从成本补偿角度反映财务资本所有者投入资本的保值增值程度,资产负债表从净资产角度反映财务资本所有者投入资本的保值增值程度。由于成本补偿主要针对资产保值而言,关注企业内部分配,更多地体现着企业经营者行为;而净资产的保值增值主要是从资本角度考虑,关注外部市场标准,更多地体现着企业财务资本所有者行为。显然,这两者的行为并不完全一致。换言之,两张财务报告对资本保全观念有着不同的选择。

虽然两张财务报告对资本保全观念有着不同的选择,但两者又有统一的一面,这就是现金流量表的出现。现行财务报告体系中的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从不同的视角反映着财务资本所有者的资本保全情况,然而这种反映的内涵是资本数量保全,没有体现出资本质量保全。也就是说资本保全观念中没有顾及到利润质量及资产质量,因为财务资本所有者的最初投入资本在形式上无论以货币还是以实物或是无形资产,都是假定它们处在现金状态,因而,经过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的运营,评价资本保全程度必然要考虑到现金品质,体现在资产角度就是其变现能力,体现在利润角度就是成本补偿的现金回收状况。显然,应该有一张财务报告能综合反映利润质量与资产质量以体现资本质量保全程度,而现金流量表承担了这个责任。因而,现金流量表也可以定位于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的附表。

上述演进过程向我们展示了传统财务报告架构的内在逻辑,即坚持财务资本所有者(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就是普通股股东)投入资本的保值增值反映。这一内在逻辑高度概括了社会制度、法律结构、意识形态、资本构成等制度环境的

客观要求。当然,随着制度环境的变化,其内在逻辑还可能是债权人保护、税收政策导向等。传统资本保全观念向现代企业资本保全观念的演进就是制度环境变化过程,现行财务报告体系受到冲击也有其必然性。

二、现代企业资本保全观念对传统财务会计报告的冲击及重构思路

现行企业财务报告体系的内在逻辑是财务资本所有者投入资本的保值增值反映,而我们上面也提及财务报告体系的内在逻辑还可能是债权人保护、税收政策导向等,从传统资本保全角度看,现行财务报告的内在逻辑是“股东至上”的一元观;而从现代企业资本保全角度看,企业财务报告的内在逻辑是“共同治理”的多元观,增值表的出现一定程度从形式上体现了这种观点。

大量研究文献从多个角度探讨过现行财务报告体系受到的种种冲击,但并没有清晰地给出该问题研究的逻辑起点,因而所得结论就事论事,理论意义不大。那么,现行财务报告体系所受冲击的逻辑起点是什么呢?这就要从传统资本保全观念向现代资本保全观念演进角度来考虑,即对企业本质的不同认识决定了公司治理机制特征,而公司治理机制与资本保全观念及其实现程度存在对应性,资本保全观念又影响着财务报告的演进逻辑。

传统企业本质的思维是企业从其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是建立在财务资本所有者投入资本的基础之上,体现在财务会计理论上就是投入资本金额等于企业所有者权益,即企业所有者权益仅仅是财务资本所有者的财务资本求偿权,公司治理机制体现为财务资本所有者投入的财务资本保值增值。然而,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尤其是财务资本、人力资本、组织资本及社会资本共同形成企业资产,企业各资本主体都在企业形成了一定的专用性资产,它们之间呈现出竞争或合作性博弈关系时,传统财务会计理论受到最大冲击就是各种专用性资产的确认和计量及报告,且这种可以用金额表现的专用性资产又具有动态性。这样看来,现行标准性固化的财务报告模式是不现实的。

现行财务报告的重构思路同样包括“渐进式”与“激进式”,这与经济体制改革具有吻合性。虽然“激进式”改革是当前会计界相当多数人的观点,但我们认为“渐进式”可取。本文认为改进现行财务报告的思路还在于资本保全观念的演进。对于财务报告表内项目的界定上还是着眼于财务资本及其衍生,而对于财务报告表内不能确认及对信息使用者具有决策有用性的其他信息通过表外披露方式予以反念的完整内涵,并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披露方式。

上述现代资本保全的完整内涵向我们揭示了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中资本运动的复杂性,真正意义上的完整财务报告体系的层次架构应为如下内容:

第二,基于传统资本保全观念构建财务报告体系,并以此为基础从因果价值链的角度理顺现行财务报告之间的逻辑关系。也就是说能够从整体财务报告体系中清晰显示财务资本保值增值的因果价值链。具体而言,要完整反映出财务资本进入企业转化为各种资产并以货币计量形式记录于账簿后,在一定会计期间是如何经由资产变化而导致收益变动的,即描述财务资本在不断转化过程中与初始投入货币之间变化状况及原因。

比如从资产负债表来看,企业期末期初现金资产的变化是各种业务活动变化引起的,而总体变化又源于各类活动引起现金资产净额变化的明细业务,从而可以从更底层的信息来揭示现金资产净额发生变化的原因;期末存货变现以及存货总额及其结构变化的原因的分析要深入到存货总额和结构变化、存货供求状况变化、存货质量变化等内外部原因,并直至终极原因以获得存货变化的底层信息。资产负债表的其他报表项目都同样应遵循着自身因果关系链进行衍生扩展。

第二,披露衍生财务资本的保全及增值状况。由于第一个报告层次是基于传统资本保全观念以资产为核心的,而第二层次的报告要解决会计要素的资本价值表达。因为要素市场(包括证券市场)中的各种要素以资本形态存在,通过签订契约进入企业这种经济组织后便在财务会计规范的约束下,以一系列会计要素的形式来反映其变化,经过一定会计期间的运作,以财务报表这种综合方式体现出资本价值运行结果。然而,市场的资本观与财务会计的要素观终究存在差异,而且在特殊情况下(如高通货膨胀)有明显差异。站在股东角度披露诸如财务资本的货币时间价值、风险价值及股权资本成本等方面的内容。

比如,企业利益相关者依市场规则将财务资本置人企业而期望保值基础上的最大化增值,而基于历史成本的过程确认与计量显然与基于市场的结果确认与计量存在差异,如何协调两者的关键就在企业内部的历史成本与企业外部的市场交易价格,物价变动会计信息就成为协调后的结果。

第三,披露人力资本保全及增值情况。所有者视角的个体人力资本保值增值与经营视角的企业主体人力资本保值增值两者之间存在顺序连接关系。在未进入企业契约组合之前,人力资本所有者以个别价值形式在要素市场寻求保值增值机会,进入企业后就以社会价值形式出现,并通过人力资本运作财务资本来实现整个企业的价值最大化,这时,就转化为企业主体的人力资本保值增值问题。因此说,人力资本从企业外部进入企业内部是一个价值转化过程,这种转化表明人力资本保值增值具有两层次性,即人力资本所有者的资本保全及企业主体的人力资本保全。

人力资本所有者最初在企业外部以个别价值形式体现于生产要素市场,进入企业后就转化为企业主体人力资本,并对财务资本进行经营管理,目的是使两种资本充分结合实现最大化增值。这样,企业主体人力资本执行了财务资本职能同时保持着自己的虚拟资本职能。财务资本出资者执行资本保全的过程控制,而人力资本所有者循着资本保全的结果控制。对于两种资本在一定有机构成基础上产生的经营成果,应该基于过程控制与结果控制的统一而设计分配机制并实现透明性披露。

第四,披露一定程度的组织资本信息。组织资本的存在会通过其“粘合剂”作用来提高企业制度效率进而减少企业内交易费用,可以推理交易费用的减少很大程度来源于契约组合履行质量的提升,同时使企业的经济活动尽可能处于生产可能性边界上而且使企业生产可能性边界外移,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率。组织资本是人力资本转化为财富的基础,人力资本只有经过组织资本的整合才能上升为有效的知识资本。

第五,披露一定程度的社会资本信息。社会资本观念是弥补财务资本投入与企业价值产出之间不对称的有效工具之一。社会资本这种新资产的制度性质在于弥合了市场交易费用高而组织费用低与企业交易费用低而组织费用高,有助于交易费用与组织费用都低的实现。显然,企业社会资本也是企业的投入品并带来效益。在企业微观层面研究社会资本,就是将社会关系、社会网络等社会结构的某些特征视作一种资本并内化于企业组织中,成为人力资本与组织资本的一种补充或称为运作平台。这样,社会资本就与企业某些活动具体联系在一起,体现着信任、互惠和合作的主要

表征。

传统财务会计理论精于把分割的业务“集成”为综合财务数据,但没有注意到企业各种投入要素之间的协同及创新效应等无形资产,因此,很难从本质上分析企业发展中的根本问题。显然,企业价值构成的四类资本会产生协合力而创造出增值价值,而会计披露的核心竞争力就是要能够反映出这四类资本在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中的贡献,有助于企业利益相关者认识和评价各类资本体的价值的作用。它较传统的财务会计职能延伸至经济决策、公司治理及市场监管的会计观念,是超越“观念的总结”,而更是“观念的创新”。

三、企业预算管理的现实起点:定位于底层因素的企业未来业务活动规划

我们将企业本质界定为不完备要素使用权资本化交易合约履行的过程,从价值角度可以描述为财务资本、人力资本、组织资本与社会资本的一个不完全契约组合。企业制度的核心特征是基于各利益相关者资本保全的制度博弈,表现为企业财务会计制度具有经济后果性,而经济后果的达成就是各资本主体追求自身资本保全过程中实现的均衡,因为任何利益主体单独行动都很难实现自己的资本保全,而追求企业整体价值增值最大化则可以实现“多赢”。

传统企业预算管理的特征可以归结为:(1)强调数据与财务文化,而战略强调经营文化与或然性;(2)缺乏组织适应性,仍然是“命令—控制”型管理工具;(3)没有清晰的逻辑起点,经营预算、资本预算、利润预算等自成体系。伴随平衡计分卡思想在企业中的具体应用,平衡计分卡的战略功能与传统企业预算管理系统相结合的战略预算概念及运作过程开始被研究。事实上,平衡记分卡的核心在于如何理解“平衡”概念。本文认为,动态理解“平衡”概念的关键在于对企业本质的认识,即从价值形态看应该是四类资本的均衡保全,这样才可能实现企业资本价值最大化的经营目标。

经济增加值(EVA)的特点是关注价值增值,试图在一个高度分权化的管理系统下“模拟”股东所有权思维和回报方式,经济增加值从技术上决定了价值管理体系中的资本成本的计量标准。但作为一种管理控制系统,EVA尚存在诸多不足,比如现阶段还很难对组织内部的各种作业层面确定其必要的EVA目标,因此EVA管理重点可能只针对公司级层面。当然,项目、事业部等也都可以成为评价与计量对象。而且,由于EVA的逻辑就是企业剩余概念,构成企业的四类资本都适用于该计量范围,这样才能够形成企业共有的均衡价值预期。

以企业各资本保全主体的资本保全行为分析为基础形成的“平衡”观念的真正意义还在于融于市场的“平衡”,即重心从企业内部扩展至企业外部。构成企业的四类资本的均衡过程就是企业价值增值的创造过程。然而,当今的经济运行态势是从短缺经济状态转向了过剩经济状态,企业价值增值的实现必然也转向了企业外部,客户的认可决定着企业价值增值实现,客户资本这一概念在理论界与实务界开始出现并流行。这样看来,财务资本、人力资本、组织资本及社会资本共同造就的企业价值增值相对于顾客资本而言是一种企业内部价值增值创造过程,而顾客资本则代表着企业价值增值的实现能力,内外部的能力对接构成了未来企业价值增值研究的主流方向。

企业预算管理体系作为一个以目标价值实现为轴心的运行体系,其构造的基础和核心正好是联结企业内部各资本主体利益的一种机制。然而,现状却是借助于各种纯粹性概念衍生出的管理控制系统都存在固有的缺陷,我们认为当前人们热衷的超越预算(beyondthebudgeting)也与此有关。如何扭转这种状况则成为当务之急。

构建务实的企业预算管理体系的基本逻辑既包括基础理论架构,也要具备较强的环境适应性,企业预算管理体系的研究就是要在这两者之间确定合适的切入点。本文认为完整的指导性理论框架应包括如下内容:

第一,预算管理的逻辑起点问题。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完善离不开预算管理体系,预算管理成为企业内部管理现代化的基本标志。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之一是企业对出资者承担资本保值增值责任,企业本质决定了企业战略体现着企业契约组合中核心资本主体的意愿及实现途径的描述,而企业预算管理体系的基础与核心就是联结企业内部各资本主体利益的一种机制,因此企业战略的实现程度需要科学的预算系统支撑。企业预算管理的逻辑起点则就取决于构成企业的四类资本主体中居于权威地位的资本主体意愿。

第二,预算管理的基础是过程分析还是结果控制问题。传统预算管理仅仅是作为一种结果管理的工具,从而大大降低了预算管理的“全面整合”的涵义。预算管理要将企业内外部资本要求进行有效对接并通过自身机制予以规划,而在这一过程中又会融合其他管理会计方法并创新,比如与作业管理相结合形成的作业基础预算。

第三,预算管理的运行平台问题。传统预算管理的核心与出资者财务资本保全观念是一致的,偏重于股东利益,因而其功能被严重弱化。结合本文对企业本质的界定,企业资源最优配置的条件是四类资本的均衡保全,否则企业诸多利益相关者中的人力资本必须承担起资源整合的功能。

第四,预算管理向外的市场对接问题。由于顾客资本代表着企业价值增值的实现能力,影响甚至很大程度决定着人力资本、组织资本与社会资本三者的有效配置及充分利用状况。预算管理要有基于顾客视角的战略定位,然后影响企业的社会资本与组织资本,进而影响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的相互关系转化,最终影响到财务资本保值增值的实现状况。

第五,预算管理中的计量标准问题。以经济增加值(EVA)作为核心计量指标是主导,但由于传统EVA自身尚存不足,因而需要对其进行改造,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即伴随现代企业资本主体观念扩展而使EVA实践与现代企业资本保全观念的对应以及预算控制与EVA中心划分的对应问题。

第六,预算管理中的业绩评价问题。如果我们将预算管理业绩评价与EVA中心连接起来,则需要探讨一些专门问题,诸如EVA中心的数量问题、EVA中心之间内部关联性交易问题、EVA中心业绩独立性与转移价格的合理确定问题、EVA中心自身价值如何增大企业整体价值的方式问题,等等。

针对上述基本理论问题,现阶段务实的企业预算管理体系形成的基本内容应该是基于传统资本保全观念的财务资本保值增值基础的因果价值链描述,直至企业的“底层因素”,即能够影响企业核心结果性财务指标的基础业务活动,包括战略性、策略性与战术性三个层面。我们可以将这种因果价值链描述称为战略财务分析过程。企业预算管理系统将上述一系列“底层因素”与企业未来业务活动规划相结合并转化为具体的过程管理机制。这一过程管理机制可以针对不同的侧重点而存在相应的导向性,比如经营导向、资本配置导向等。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基于价值管理并利用资本保全理论在思想上整合各类管理控制系统,在行为上优化与再造管理流程、分析与判断成本动因及价值动因,分析标杆企业业绩指标、敏感反应市场环境的任何变化及企业内部各责任单位通力配合,等等。最后,要将预算管理与ERP系统或其他IT技术进行有效整合,从而大幅降低管理成本以完全发挥预算功能。

注:“本文中所涉及的角注,表格,注解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王仲兵

上一篇:逆向物流管理论文下一篇:国企人力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