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记录

2022-12-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精准扶贫记录

档案记录下的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城市扶贫工作

北京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在脱贫攻坚的战斗中始终迈步向前。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市人民政府就高度重视城市贫困人口的救助工作,先后采取各种政策措施维持城市贫困人口的日常生活,为北京城市的稳定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城市贫民状况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下,这座文化古城虽免遭战争破坏,但长期的战乱、频繁的自然灾害,以及国民政府长期疏于对城市的治理,导致北平城市街头乞丐遍地,广大城市贫民在饥饿和死亡线上挣扎。

北平和平解放后,中共北平市委立即责成公安部门对全市人口进行仔细排查,在全市200多万人口中,无业人口达到40万至50万人,几乎占到了全市人口的五分之一。很多无法维持生活的城市贫民“是摆小摊贩卖零食的、手工业工人、蹬三轮、开小店、理发等为业,还有一部分是推排子车的,拉洋车出卖零星苦力、耍手艺(匠人)、贩菜、卖报、拾箪、捡煤、变戏法、唱大鼓、耍马戏的,大部分都是过着很贫困的日子”[1]。第十一区在北京属于贫民窟所在地,大部分人在会馆、义园、寺庙等地讨生活,都是三轮车夫、洋车夫、粪夫等社会底层,其西北和西南部还有很多农户,颇有农村气味,他们连年辛苦工作,“终日不得一饱”[2]。居住在北京福长街二条的七十多岁老两口,“老头病着,专靠老婆讨饭为生,讨多少就吃多少,要不到只有饿肚子”[3]。

为维持生计,大量社会闲散人员涌入街头成为乞丐,他们“有唱数来宝的,不给就骂人;有手拿石头的,不给就打破玻璃窗;有拿大粪的;有数人拦阻买主,使商店无法经营的”[4]。遍布街头的乞丐不仅扰乱社会治安、破坏社会安定、阻碍工商业正常发展,更助长了社会不劳而获、好吃懒做的不良风气。更为严重的是,由于生活困苦,北京城市贫民因贫困而自杀的现象时常发生,并有逐渐增多的趋势。以1952年为例,北京市公安局统计的自杀数据显示,在5个月的时间内,全市因生活困难、债务逼迫而自杀的人数达到97名(其中男性71名,女性26名),职业遍及家庭妇女、无业游民、农民、小贩、工人、商人、职员和军警等各行业[5]。

由此可见,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整个北京城市貧困现象十分严重,已经严重影响到了首都新政权的建设。对城市贫苦市民进行社会救济和脱贫工作,已然成为当时中共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当务之急。

二、多措并举助力城市脱贫

为切实解决北京市城市贫困问题,中共北平市委、市政府在进城后迅速接管国民党各级政权,努力恢复发展城市经济,并迅速采取多项措施,将社会救济与社会动员相结合。接到指示后,城内12个区以及城郊6个区都迅速开展行动,完善组织机构、仔细核实区内贫民数量、精准施策,城内12区均采取不同程度的以工代赈措施,多措并举助力城市脱贫工作。

(一)完善组织机构建设,颁布各项政策法令

北平和平解放后,各区迅速按照中共北平市委、市政府统一指示,接管伪区公所,废除保甲制,粉碎旧政权,建立人民区政府。例如第十一区自1949年2月6日组建机构后,在民政科下设民政、优抚、社会、人事、户籍各组,分别管理城市工作。为加强对城市贫民的管理,区政府自1949年6月起改为区公所,取消原有的街政府,加强公安派出所的力量,保证了组织机构的高效运转。

1950年2月15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发布《北京市救济失业员工决定试行细则》,规定每个区要在“被解雇之失业员工五十人以上”的地方“设置区办事员一人至二人,附属于区公所民政科”。办事人员需要“政治纯洁、忠实可靠,能联系民众”,其文化程度需要能够“写简单工作汇报及计算账目”。办事员要在劳动局统一领导下进行工作,要“按时领取转发失业员工救济金,组织与推动失业员工生产、就业及半义务劳动,向失业员工传达与解释政府的法令,了解失业员工的生活和思想情况并及时汇报劳动局”[6]。办事员的设置,保证了城市扶贫工作形成专人专班,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二)核实各区贫民身份数量,精准发放救济物资

为做到精准发放城市救济物资,各区皆采取一系列措施核实城市贫困户身份数量,以杜绝冒领现象,维持社会公平。第二区区委会要求区内所辖各派出所要对居民仔细进行户口单核查,“进行审查时如果确系贫苦人民而生活又实在困难者,当即开具证明,若有怀疑时即进行详细调查”[7]。第十一区自1949年冬接到市政府民政局冬令救济工作指示后,立即制定冬令贫民救济调查表,根据调查结果将各户按实际情况划分为三等,并于12月19日开始按照不同等次发放救济粮,救济一等76户102人、二等119户196人、三等173户408人,共发放粮米27 040斤[8],做到了精准施策。

第八区在实施实物救济工作的时候,“密切地配合分局派出所和区街代表治安组长进行宣传和调查,采取重点调查再推行全区的方法,根据贫苦程度评定等级或迫切需要解决的困难,结合教育给予不同的救济”,并“根据实际情况和条件进行收容安置,经常救济、集中发放、零星救济的各种救济工作”[9],确保政府扶贫物资能够真正落到城市贫民手中。自1950年11月至1951年2月,第八区在4个月的时间内,共向区里贫民发放救济补助款30 958 500元(旧币),救济764户,令1760人渡过难关[10]。

总的来讲,从1950年3月10日至4月11日,在全市发放救济金的数额中,城区共计发放“1 126 621 801元(旧币),18 915户、70 758人”,郊区共计发放“634 203 900元(旧币),8 495户、24 858人”。[11]经过此次救济,北京市内大部分的城市贫民生活得到改善,例如,“朝外三轮工人普殿华五口人,半月前每日赚三四千元(旧币),白薯都吃不饱,现在每日能拉一万多元(旧币),妻子也有了零活作,生活马上好转”,他兴奋地说道:“政府救济真解渴,不然顶不到现在的日子。”[12]生活用品和救济物资的发放不仅初步解决了这些城市贫民的生存问题,更让他们在心理上建立起了对新生政权的信心,他们发自内心地开始相信“跟着共产党就能过上好日子”。

(三)协调多方力量,为城市脱贫提供便利

社会救济工作头绪繁多,并非一个部门便可独立完成,须在北京市及各区政府民政部门主导下,联合文教部門、医院、贸易公司等多方力量,一起为城市脱贫助力。第二区区委1949年8月23日发出通知,要求各派出所给辖区内的贫困人口开具证明,让贫困户拿着证明前往贸易公司购买粮食,从而保证“在粮价普遍上涨时,照顾劳苦人民的生活不受波动并避免受到市场粮价的影响”[13]。北京市人民政府民政局于1950年10月17日发出通知,要求文教局与市总工会青年团接洽,“多调派一些工作人员协助工作,以解决失业知识分子的训练问题”,并联系华北军区政治部及中央交通部,在失业知识分子内招聘工作人员,解决其失业问题。北京市人民政府卫生局第三医院在此期间,一直接纳各区公所介绍前来看病的贫困病人,并要求“区界内遇有急症重症确系贫苦者,可为介绍来院门诊,我院酌情减免,亦不致超过规定经费”,而对于普通病患,第三医院“可介绍至附近医院诊治,以免病人往返多花车费”[14]。从买粮吃饭、就业工作,再到看病就医,北京市以及各区政府与多处机构进行全方位协调,为城市贫困人口服务。

(四)兴修大型工程,以工代赈

紧急调拨救济物资支援贫困人口只能解决一时燃眉之急,终非长久之计,组织城市贫民参加生产劳动才是消除城市贫困的根本措施。北京市政府先后多次采取以工代赈的形式,组织大批失业人口、无业游民和城市贫民参与市政建设,自1950年2月至6月,市政府先后启动开挖护城河、“三海”(积水潭、什刹前海、什刹后海)、筒子河以及疏浚郊区各条河道等工程,共施工 590 000多个,发放粮米4 220 000斤,保证了参与工作的23 000人将近3个月的口粮,基本解决了城市贫民的吃饭问题。第八区在市政府启动“三海”工程后,立即在全区“动员了有劳动力的贫苦市民200余人,组成劳动大队在前三门工作。不足一个月的时间,共挖土方4583方(注:1立方米等于1方),共计挣小米23 361斤。在地面冻冰不能工作时,又将劳动大队的工人根据适合失业工人登记的条件,登记了80余人,以工代赈的方式,组成秽土垃圾队,每人每日工资伍仟元,维持最低的生活”;此外,第八区特别注意“根据实际情况执行以工代赈与实物救济二者相结合的方针,并以生产自救的精神经常给以教育,特别在发放时指出救济粮的来之不易与不劳动的耻辱”,[15]从而在全区形成劳动光荣、懒惰可耻的观念。此后,全市每月经常参加以工代赈的市民基本维持在2000余人,每人每天平均可得6斤米的实物工资。大规模的以工代赈不仅让很多城市贫民家庭中的青壮年逐步得到工作机会、摆脱懒惰涣散的毛病,也增加了北京市民对共产党领导下的新国家、新社会的政治认同,使整个北京市逐步恢复稳定秩序,从一个消费型城市变为了生产型城市,为接下来的社会主义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结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在国家处于初建、政权尚未巩固、经济一穷二白、战争仍在进行以及社会百废待兴的情况下,中共北京市委、市政府为救助城市弱势群体,从城市贫民本身生存与发展的角度考虑,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努力,全心全意救济贫民,恢复发展经济,从而安定了社会秩序,巩固了新生政权,在中国社会救助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

在整个社会救济过程中,党创造性地将积极的社会救济制度与革命性的社会动员运作方法相结合,采取实物救济与以工代赈相结合的方式,极大超越了中国传统社会的救助模式,既使广大城市贫困人口摆脱生存问题,又充分动员了城市各方力量参与到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设之中,保证了社会救济各项政策的成效,具有里程碑意义。

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贫民问题,都需要执政者采取智慧和力量消除贫困。如今,中国人民正紧紧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而努力着。“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脱贫攻坚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而是需要全体国人统一思想行动,汲取过去的经验智慧,一鼓作气,乘势而上,才能奋力夺取脱贫攻坚的最终胜利。

注释及参考文献:

[1][3]关于市民工作中的几个问题和意见,北京市档案馆藏,档号:1-6-238.

[2]第十一区民政科工作总结(1949年12月16日),西城区档案馆藏,档号:2-1-1-231.

[4]乞丐问题材料,北京市档案馆藏,档号:196-2-191.

[5]1952年2月—6月份因生活困难自杀统计表,北京市档案馆藏,档号:196-2-215.

[6]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北京市救济失业员工决定试行细则”(1950年2月15日),西城区档案馆藏,档号:2-2-98-17.

[7][13]第二区区委会“关于解决劳苦人民食粮问题总结”(1949年8月23日),西城区档案馆藏,档号:2-2-88-7.

[8]第十一区冬令救济工作总结,西城区档案馆藏,档号:2-2-1-7.

[9]第八区民政科1950年救济工作总结(1950年12月14日),西城区档案馆藏,档号:2-2-2-8.

[10][15]北京市第八区贫民救济方案救济粮发放工作总结(1950.11—1951.2),西城区档案馆藏,档号:2-2-2-10.

[11][12]临时救济总结报告,北京市档案馆藏,档号:1-9-244.

[14]北京市人民政府卫生局第三医院“关于区界内贫苦病人到附近院所诊疗发给第二区公所”的函,西城区档案馆藏,档号:1-23-146-15.

作者单位:1.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生院2.北京市西城区档案馆

作者:靳潇飒

第2篇:精准扶贫,让扶贫工作更高效

【摘要】2013年,习近平同志提出了“精准扶贫”的理念,他对当前中国的扶贫工作给予了长期的高度的关注,本文结合习近平同志精准扶贫的教育理念,从五个方面对民办高校精准扶贫工作的有效开展进行了相关的探索:心理健康教育为先导,引导贫困生正确认识现实;感恩教育为突破口,寻求贫困生积极的心理回应;明确受助学生的义务,促进贫困生成为社会公益活动倡导者;励志教育为手段,促使贫困生成为优良学风代表;校内勤工助学为平台,提倡“助人自助”指导思想。

【关键词】民办高校 精准扶贫工作 有效开展

精准扶贫是我国的新型扶贫理念及扶贫方式,自2013年习近平同志提出“精准扶贫”这一理念以来,对于彻底解决目前仍旧处于贫困的几千万人口来说,确实也取得了非常有效的成果,对于我国民办高校扶贫工作的后续开展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精准扶贫工作的理论基础

随着“十三五”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扶贫工作的实施和开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议程之一。结合我国改革开放数十年的努力,我国的社会经济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贫困问题依然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重点问题及难点问题。精准扶贫是我国为彻底解决贫困问题而提出的扶贫战略,这也是我国今后若干年扶贫工作的一个指导方向。

时光追溯到2013年,习近平同志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概念,他结合多次的调研,在多个场合就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诠释,并在他的调研下形成了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2016年习近平同志在安徽金寨考察时提出:“因病致贫、因残致贫问题时有发生,扶贫机制要进一步完善兜底措施,在医保、新农合方面给予更多扶持,坚持精准扶贫,认真落实每一个项目、每一项措施,全力做好脱贫攻坚工作,以行动兑现对人民的承诺,打好扶贫攻坚战,采取稳定脱贫措施,建立长效扶贫机制,把扶贫工作锲而不舍抓下去……”

二、高校精准扶贫工作的策略开展探索

结合精准扶贫工作的理论基础,我深深体会到作为民办高校,扶贫工作一直以来也是一项重点的管理内容。扶贫工作应该如何开展?仅仅是通过给予的方式吗?通过学习习近平同志的精准扶贫工作的理念,我有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

(一)心理健康教育为先导,引导贫困生正确认识现实

对于很多高校贫困生来说,他们自身的自尊心比较强,因为自己家境不好遭到同學的讥笑、嘲弄、排挤等等,很可能出现心理方面的偏差。所以在高校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中,我认为首先要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先导,引导贫困生正确认识现实,树立“我贫穷,但我坚强”的精神,为实现贫困生问题首先帮助这些学生解决思想上的迷茫和困惑,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让贫困生意识到磨难和贫困是人生的宝贵财富,可以磨练自己的意志和毅力。

(二)感恩教育为突破口,寻求贫困生积极的心理回应

感恩教育是当下比较流行的一个话题,从社会层面的角度来看,国家、社会的筹措帮助体现了对贫困生受教育权利的社会公平机制,从贫困生角度看,各种形式的助学金实际上是国家、社会对贫困生的个人关爱,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要积极引导贫困生形成积极的心理回应,以感恩教育作为突破口,引导贫困生克服不良的消极的情绪。

(三)明确受助学生的义务,促进贫困生成为社会公益活动倡导者

结合教育部新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内容:“大学生在享有申请奖、助学金和助学贷款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获得助学贷款等相应义务。”当前也有不少高校是按照捐赠人意图设置助学金的同时,将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工作作为学生受助的条件之一,让学生意识到他们是在社会和他人的关爱下成长的,他们在受到关爱的同时,应当将爱传递下去。高校在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中,也应当明确受助学生的义务,促进贫困生成为社会公益活动的倡导者。

(四)励志教育为手段,促使贫困生成为优良学风代表

有不少贫困生,由于自身心理上遭受了挫折,这种挫折感带来的消极情绪,促使这类学生成为了学困生、后进生,如果不能有效的对这样的问题加以重视并实施改革,很有可能促使这类学生成为“问题生”。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学校要培养贫困生坚强的意志,引导贫困生树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为学生设计合理的激励措施,引导贫困生成为校风学风建设的排头兵。可以设置一些专项奖学金,例如学校奖学金、勤工助学奖学金等,通过这类激励措施,促进贫困生不畏困难、奋发成才。

(五)校内勤工助学为平台,提倡“助人自助”指导思想

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勤工助学基金,在全校范围内设置一些勤工助学的岗位,深化勤工助学的思想内涵,渗透“助人自助”的指导思想,力促广大贫困生通过自己的劳动和努力获得经济报酬。贫困生还可以通过协助学校科研部门和教师进行科研工作,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

總之,高校精准扶贫工作的有效开展,可以促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今后努力着眼于“精准”二字,开启更为全面有效的探索。

【参考文献】

[1]张雨晴,镶嵌式公益扶贫模式与反思——对K基金会扶贫模式的个案研究,[J],学术论坛,2016年2期

[2]虞崇胜、余杨,提升可行能力:精准扶贫的政治哲学基础分析,[J],行政论坛,2016年1期

[3]洪名勇、洪霞,论习近平的精准扶贫思想,[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6年6期

作者:陈飞

第3篇:金融扶贫带动产业精准扶贫模式研究

摘要金融扶贫和产业扶贫作为精准扶贫“五个一批”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对我国的脱贫任务有着决定性影响。金融扶贫中目前应用最多的模式便是农业价值链融资模式,通过信贷、保险等金融手段为贫困地区的龙头企业、贫困人口提供所需金融产品和服务,促使我国的扶贫工作形成金融扶贫“输血”带动产业扶贫“造血”的模式。食用菌特征与扶贫目标的统一性、食用菌栽培环境与贫困地区的空间匹配性、國家政策的助推性共同显示食用菌产业扶贫合理可行。从食用菌产业扶贫的精准化、政府政策的权威导向作用、市场扶贫的“源头活水”作用、智力扶贫的保障作用和监督审查的透明化5个维度探讨了食用菌产业扶贫的运行机制,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金融扶贫;食用菌产业;精准扶贫;运行机制

Development Model of Poverty Alleviation through Industry Poverty Alleviation—Take the Edible Fungi Industry for Instance

WANG Wenzhe1,DONG Shixue2,GE Yanxiang3 et al

(1.College of Finance,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njing,Jiangsu 210095;2.College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Tai’an,Shandong 271018;3.Linyi Vegetable Office,Linyi,Shandong 276000)

Key wordsFinancial poverty alleviation;Edible fungus industry;Accurate poverty relief;Operation mechanism

中共十八大召开以后,扶贫工作被列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十三五”规划指出,要在5年内依靠“五个一批”的针对性策略帮助七千多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2015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明确表示,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党中央之所以紧锣密鼓地安排部署,组合拳频出,是因为我国的脱贫工作已经到了“攻坚拔寨”的决定性时刻,现余的贫困人口,在贫困程度和脱贫难度上都是“硬骨头”[1]。

扶贫作为关乎民生的社会焦点问题,向来是学者的研究热点。近年来,学者围绕产业扶贫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桂拉旦等[2]针对具有先天性旅游资源的贫困地区,提出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是科学的扶贫模式,通过融合地域文化和旅游资源来提升当地的经济和文化效应,以此作为扶贫路径。黄文宇[3]研究发现,茶产业是一个很好的产业扶贫项目,但现实中存在参与主体权责利混乱,绩效与目标存在差距。邢成举[4]对阳县的苹果产业扶贫进行了研究,发现这一扶贫方式取得了多方面的积极效应和正向价值,但也导致了一定水平的资源配置不均和贫困固化。王相华等[5]基于柳州市的资源禀赋条件,分析指出精准扶贫给食用菌产业扶贫带来了新契机,食用菌产业扶贫可有效帮助农户脱贫。白丽等[6]以易县的食用菌产业为例,探究了食用菌产业扶贫的运行模式及效果,并对产业扶贫模式的选择和相关主体的利益联合机制进行了细致解析。笔者通过对食用菌产业特征的阐释,剖析了食用菌产生与金融精准扶贫的契合性,详细探讨了金融扶贫带动食用菌产业的精准扶贫的运行机制。

1食用菌的产业特征阐释

食用菌产业是否适合作为金融扶贫带动产业精准扶贫的产业,食用菌是否能够完成精准扶贫这一任务,要回答这一问题,必须理清食用菌产业的属性特征。

1.1经济效应

食用菌生产成本低、见效快、经济效益高。食用菌的原材料涵盖范围广,主要包括棉籽壳、玉米芯、秸秆、稻草和木屑枝条等。这些生产原料大都属于农副产品下脚料和废弃物,价格低廉,因而食用菌的生产成本较低。生产周期短是食用菌的一大特性,相对于果树3~4年的生长期,食用菌的生长周期一般在3~4个月,草菇的生长周期甚至仅1个月。因此,见效快是食用菌的标签之一。与玉米、小麦等一般农作物相比,食用菌因自身营养保健价值显著,市场售价较高,部分高档品种价格甚至远超肉类。所以,食用菌的利润可观。例如,以玉米秸秆为主要原料栽培双孢菇,收益可达22.5万元/hm2。凭借生产成本低、见效快和利润高的特性,食用菌在产业扶贫中一直是重要选项。

1.2社会效应

食用菌不仅具有保健功能,还能丰富旅游和拉动就业。食用菌味道鲜美,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等重要营养物质,不仅抗癌、强心,还能护脏和养颜。这就使得食用菌在完善国民饮食需求、改善民众饮食结构和强建国民身体素质方面功不可没。随着消费模式的不断创新,食用菌采摘、食用菌观赏品尝和食用菌主题旅游成为新兴的食用菌消费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大众的休闲时光,也填充了娱乐文化和旅游产业。另外,食用菌作为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解决一部分人口失业问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这对于提高我国的就业水平、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和增强社会稳定有积极影响。

1.3生态效应

食用菌尤其擅长变废为宝。农业废弃物,尤其是农业秸秆,是食用菌的主要原材料之一。农业废弃物如若不能进行合理的处理,必然成为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恶势力,投入食用菌生产便可有效改善这一状况。例如,食用菌通过农业秸秆进行生产,不仅能够产生经济效益,还能缓解因秸秆焚烧导致的生态污染。此外,食用菌菌渣还可以作为饲料和肥料进行再利用,在养殖效果和改良土壤品质方面,成效显著。因此,食用菌产业对于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生态农业,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居民的健康消费意识是与经济发展水平同步上涨的。近年来,在食用菌宣传和居民健康饮食意识的双重作用下,食用菌的消费需求直线上升。另外,随着食用菌产业链延伸观念的逐渐增强,食用菌的深加工进一步拓展了食用菌市场。综合考量食用菌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应,食用菌可以称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食用菌产业与金融精准扶贫的契合性剖析

2.1食用菌特征与扶贫目的的统一性

扶贫的目的在于让贫困户脱贫,食用菌的经济效应能够很好地诠释其扶贫功能。我国现阶段的扶贫力求帮助贫困户从根本上脱贫,而不是救助性的暂时脱贫。将食用菌产业列入精准扶贫机制,食用菌的社会效应便有了用武之地。食用菌扶贫不仅能够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还能够进行技术支持培训和指导。食用菌产业扶贫能够帮助贫困户掌握生产技术,是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使贫困户拥有真正脱贫的技术法宝,而不是暂时性脱贫现象。此外,精准扶贫要求我们发展绿色经济,进行生态扶贫,食用菌的生态效应在这一层面上的表现可谓是可圈可点。因此,食用菌的特性与扶贫目的能够达成高度统一。

2.2空间位置的匹配性

生存环境致贫在我国的致贫原因中占据相当大的比例,而生存环境致贫主要源于当地环境恶劣。贫困地区大都是山区,地形崎岖不平,耕地面积少,但动植物资源相对丰富,这对于食用菌栽培来说是得天独厚的优势。尤其是在深山老林,存在野生菌种资源的概率更大,这对于仿野生食用菌栽培具有重要意义。2015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后6位的省分别为甘肃、贵州、青海、云南、西藏和陕西,这6个省(自治区)的共同特点是辖区内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优质农用土地资源的稀缺和贫困化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在具体的扶贫实践中,以甘肃、云南、陕西、大别山区、太行山区、秦巴山区为代表的贫困山区基于当地的地形环境考虑,70%选择通过食用菌进行精准扶贫。这说明贫困地區和适宜食用菌种植区域在空间位置上匹配性较高。

2.3金融扶贫工程中国家政策的助推性

国家“十三五”规划中提出,要凭借“五个一批”方案实现农户脱贫,达成我国的百年目标,实现小康社会。精准扶贫的“五个一批”为:发展生产脱贫一批、异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和社保兜底脱贫一批。所谓发展生产脱贫即指产业扶贫,而发展产业扶贫便需要政府机构,银行等金融机构通过金融扶贫对该产业的企业提供金融支持。“十三五”规划着重强调,要发展特色产业进行扶贫,将产业扶贫工作放在脱贫攻坚八大重点任务的首位,把产业扶贫看作是重中之重。

2016年5月,农业部、国家发改委等九部委联合出台了《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精准脱贫指导意见》,把发展特色产业视为提高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根本举措。由于产业扶贫涉及对象最多,辐射范围最广,异地搬迁脱贫、生态补偿脱贫和教育脱贫都要依托产业发展获取长期稳定的就业增收。为确保扶贫工作的有效开展,国务院办公厅在2016年印发的《关于支持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的意见》中指出,赋予贫困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的自主权,可建立产业扶贫专项基金,通过金融精准扶贫,将金融政策的优惠带给特定企业。

金融扶贫的社会背景以及政策要求为食用菌产业扶贫创造了条件。兼顾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食用菌产业,完全能够胜任产业扶贫任务。贵州省为助推脱贫攻坚,发布《黔西南州食用菌产业发展扶持政策》。目前,在全国的592个贫困县中,有420个选择食用菌产业进行扶贫。食用菌产业扶贫可以作为时代要求和国家政策下的一个良性选择。

3金融扶贫带动食用菌产业精准扶贫运行机制

3.1食用菌产业扶贫的精准化

食用菌产业扶贫的精准化必须涵盖扶贫地点精准化、扶贫对象精准化、扶贫过程精准化和脱贫成效精准化4个方面。为了确保脱贫成效精准化,在扶贫地点、扶贫对象和扶贫过程的具体选择实施中,应定向瞄准,科学执行。

食用菌产业扶贫必须将产业项目投放到贫困地区。贫困地区可以根据国家的相关贫困指标进行界定,但并不是所有的贫困地区都适合进行食用菌扶贫。这就要求在实际的选择中综合考量贫困地区的各方面具体情况,摸清贫困地区种植食用菌的优劣势,确定适宜的贫困地区进行食用菌扶贫。耕地面积的大小、资源丰富度、气候条件、有无食用菌种植历史、脱贫的迫切性、劳动力资源等都是判断是否适合食用菌扶贫的因素。

扶贫对象的精准化体现在扶贫群体的瞄准上,扶贫必须保证贫困农户是最终和最大的综合收益人。食用菌产业扶贫必须基于贫困地区已经确定的前提下,在该贫困地区识别需要进行扶贫的人口、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应作为重点扶贫对象。产业扶贫不同于低保扶贫,除去贫困户以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也可以作为扶贫的对象。通过加强对龙头企业和合作社的扶植,可以发挥他们的积极带头作用,有效带动当地居民生产致富。

扶贫过程的精准化强调食用菌产业扶贫的实施。食用菌产业扶贫必须贯彻因地制宜思想,分析不同贫困地区的差异性,选择合适的食用菌品种进行栽培。由于食用菌的富集属性,食用菌的场地选择必须无污染且远离污染源。此外,食用菌作为一种被食用的真菌,在其栽培过程中用药一定要精准,谨防病变和微生物污染。扶贫过程的精准化内涵在于使扶贫过程中的各项事宜都能够理清顺序、区分轻重、顾全大局、科学处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食用菌产业扶贫的成效,才能有效完成贫困户脱贫任务。

3.2金融扶贫惠农政策的权威导向作用

在食用菌的产业扶贫过程中,相关参与者必须重视政策的引导和帮助作用,以国家政策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将政策的权威性和带动性转化为生产力。食用菌产业扶贫项目的负责人员,要掌握国家在精准扶贫和产业扶贫等方面的相关要求和规定,以便在后续的实施中不仅可以做到有章可循,还可以做到章为我用。在食用菌的产业扶贫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国家在扶贫理念、扶贫资金、扶贫补贴和扶贫机构设置等细节方面的相关政策规定。

食用菌產业扶贫最适合采取金融精准扶贫产业链扶贫中“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龙头企业肩负大额资金投资、技术培训、信息收集、产品收购营销和产品加工等责任;合作社负责吸纳农户入社和日常生产管理;农户主要进行食用菌的栽培。而完善的利益联结机制是这种模式得以长远发展的基础。在此,要贯彻共享理念,以关键利益联结点为纽带,合理分配产业链条上各节点的利益,杜绝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科学进行政府扶植来激发龙头企业和合作社的带头作用,同时确保贫困户受益。对于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可以进行土地入股,通过股份分红增加收入。根据国家政策,食用菌扶贫可以还结合光伏项目,发展光伏食用菌生产。

在食用菌扶贫中,应高度重视扶贫资金和扶贫补贴的处理,根据涉农资金的倾斜政策,通过项目申报及时获取。关于扶贫资金,应根据国家规定设立专项资金账户,对资金的来往支出进行详细的核算记录,做到专款专用。对于食用菌扶贫的补贴,一定要根据措施精准到户要求,落实到户,严防以集体名义代领冒领造成的私吞侵吞补贴款。对于经济收入无法承担食用菌生产投资的贫困户,可以依据国家政策进行贷款,也可以申请扶贫资金。

扶贫机构的设置可以确保食用菌扶贫能够行之有效。在具体的食用菌扶贫管理中,应该设置县级扶贫负责部门,部门人员应包括了解食用菌产业的专业人员,并在县的基础上设立镇级和村级负责人。通过基层负责人迅速向上级反映扶贫执行中的一些问题和困难,便于上层机构及时商讨解决对策,这对于食用菌产业扶贫可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3市场扶贫的“源头活水”作用

市场扶贫是在扶贫中注入活水,形成扶贫的源泉作用。产业发展是一项经济活动,产业扶贫须以市场为导向,遵循市场和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因此,进行食用菌产业扶贫,首先应该对整体和当地的食用菌市场进行了解。摸清食用菌市场的细分状况、分析占有率,判断市场需求,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地资源禀赋确定食用菌的栽培品种和重点发展方向。

在现有的市场条件下,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龙头作用,对于还不存在龙头企业或者企业实力较薄弱的贫困地区,应加强食用菌龙头企业的培育。除此之外,食用菌产业扶贫还应将产业链延伸纳入重点工作内容,以此来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食用菌产业链中深加工环节比较薄弱,表现为深加工的企业较少、深加工的方式保守、深加工的力度欠缺。因此,在食用菌扶贫中需重视食用菌深加工,拓展食用菌的加工渠道,创新食用菌的加工方式,提高食用菌的市场需求。

食用菌产业扶贫不仅要把眼光放在既有市场上,还要创造新的市场,制造新的商机。国家鼓励金融精准扶贫鼓励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根据食用菌产业的具体情况,食用菌扶贫可以创造食用菌观赏品、食用菌采摘、食用菌主题餐厅、食用菌养生会馆和食用菌旅游等市场机会。而且食用菌扶贫还可以依托“互联网+”拓展电商业务,进行线上销售。“互联网+”不仅能够拓宽食用菌的销售渠道,还有助于食用菌企业和食用菌栽培区打造市场强势品牌,品牌效应又正向作用于食用菌的市场竞争力。因此,只有从食用菌市场视角进行扶贫,才能真正为扶贫带来活力和动力,更好地带动农民脱贫。

3.4智力扶贫的保障作用

我国的贫困问题不单纯是一个经济问题,它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贫困地区的人口质量。人口质量是指人们所具备的道德和文化水平、身体素质和劳动技能。贫困地区由于长期处于窘迫的生活状态,以致于部分贫困人口思想保守落后、不思进取,而这种麻木思想与贫困之间形成了恶性循环。因此,食用菌扶贫必须先扶智。

扶智主要表现为“扶志”和“扶技”,这也是食用菌“造血式”扶贫的两个方面。所谓“扶志”是指,通过对贫困户进行文化知识教育和思想教育,使他们能够正视自己的处境和能力,从而丢弃原有的“等靠要”思想。通过教育使贫困户增强脱贫信心,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充分发挥他们在脱贫工作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扶智教育中尤其要重视贫困户子女上学问题,对贫困户和贫困户子女进行双向教育,促使他们了解教育的重要性,切断由于教育问题导致的贫穷代际传递。所谓的“扶技”就是授人以“渔”,在食用菌扶贫中要对贫困户进行食用菌栽培技术的培训和指导,使贫困户掌握能够获取长期稳定收入的技术。只有这种内外兼修的“造血式”扶贫,才能够打破单纯金融扶贫“输血式”扶贫的时效性太短难题,真正杜绝“越扶越贫”现象和返贫现象。

安徽农业科学2017年

贫困地区容易存在人口结构不合理、科学素质欠缺和治理能力低下等问题。要真正解决贫困问题,不仅需要依靠贫困户的智力,还要借助外部智力。因此,在食用菌扶贫过程中,政府企业要实施人才引进战略,制定政策优惠吸引外部人才。这里的外部人才不仅指技术人才,还包括管理人才。大学生村官也可以作为人才引进的一部分,借助他们的高素质、高水平和高热情为食用菌扶贫进行规划、引导和管理。

3.5监督审查机制的透明化

为确保食用菌产业扶贫项目的高效进行,必须设置透明的监督审查机制,确保金融精准

扶贫将优惠的金融政策切实带给贫困地区所需企业。监督审查机制需要明确监督审查的对象、主体、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扶贫资金专项账户应作为食用菌扶贫的重点监督审查对象。食用菌产业扶贫的监督审查对象还应当包括项目的审查部门、实施部门和管理部门,要对食用菌扶贫项目的参与主体进行从上到下的监督审查。

鉴于食用菌扶贫的涉及层次和参与部门比较多、监审周期比较长,所以在监审指标和监审方法上的设计上都要合理化、透明化。监审指标的设计要融合扶贫的硬性指标和食用菌行业的特殊性,通过专家商讨来具体制定。监审指标出炉后要发送给相关部门和主体,使其了解食用菌扶贫的量化要求。在监审方法上要采取内外监审双行线,既要进行内部监审,还要通过毫无利益联系的第三方进行审查,对扶贫状况进行动态跟踪,定期公示。只有在这样透明的监督审查下,食用菌扶贫才能高产高效。

4结论与讨论

通過全面分析食用菌的产业特征和精准扶贫的内涵要求,发现食用菌产业和金融扶贫带动的产业精准扶贫存在较高的契合性,食用菌扶贫是产业扶贫的优质实现路径。为了食用菌扶贫能够更快更高效地帮助贫困户脱贫,仅仅依靠运行机制是不充分的,应综合借助多方面的力量。

4.1尽快完善相应的法律规定

“十三五”规划赋予精准扶贫5年的时效期,在小康社会和百年目标的追求中,现阶段的扶贫工作至关重要,刻不容缓。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尽快完善相关的法律规定,为扶贫工作中的关键行为和更多细节提供实施依据。相关法律可以考虑从扶贫部门的职能定位、扶贫资金的具体开支、扶贫人才的引进等方面进行补充。

4.2健全扶贫服务体系

健全的服务体系可以推动金融精准扶贫的顺利实施。在食用菌扶贫工作中应做好对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使贫困地区实现交通顺畅、网络通畅、公共服务便利。健全的服务体系能够解决贫困户的就业和教育问题,使贫困户毫无后顾之忧地投入到脱贫战斗中。健全的服务体系还能保障食用菌扶贫的物流和信息流顺畅,有利于更好地进行资金投入,取得更显著的扶贫成效。

4.3融合社会资源,加强食用菌扶贫的广度和深度

进行食用菌扶贫不仅要衡量扶贫的经济成效,还要考评食用菌扶贫的可持续性,因此要加强食用菌扶贫的深度。食用菌扶贫的深度可以表现为产业链的纵向延伸和市场的横向延伸,使食用菌产业能够在本地立足,使当地居民获得长期稳定的收入。加强食用菌扶贫的广度是指以扶贫引招商。过去的扶贫资金主要来源于中央财政的专项拨款和政府的配套资金,资金来源太单一。在食用菌扶贫中,应该以扶贫为契机进行招商引资,广泛吸引社会各界的力量,融合社会资源进行扶贫。

参考文献

[1] 葛志军,邢成举.精准扶贫:内涵、实践困境及其原因阐释:基于宁夏银川两个村庄的调查[J].贵州社会科学,2015(5):157-163.

[2] 桂拉旦,唐唯.文旅融合型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模式研究:以广东林寨古村落为例[J].西北人口,2016,37(2):64-68.

[3] 黄文宇.产业扶贫项目主体行为及其运行机制的优化:基于 P 县“万亩有机茶园”项目的考察[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8(1):56-61,92.

[4] 邢成举.科技扶贫、非均衡资源配置与贫困固化:基于对阳县苹果产业科技扶贫的调查[J].中国科技论坛,2017(1):116-121.

[5] 王相华,黄日保,陈华,等.食用菌产业精准扶贫的可行性探讨:以广西柳州市为例[J].广西农学报,2016,31(4):74-75,78.

[6] 白丽,赵邦宏.产业化扶贫模式选择与利益联结机制研究:以河北省易县食用菌产业发展为例[J].河北学刊,2015,35(4):158-162.

作者:王文哲董士雪葛颜祥王献杰曹荣利

第4篇:精准扶贫小组提名记录

组小组提名记录

分在

召开小组提名会议。主持人

,记录人

。应到

人,实到

人。经村民小组提名讨论结果如下:

错评人员:

人 。

漏评人员:

人 。

返贫人员:

人 。

清退人员:

人 。

错退人员:

人 。

第5篇:学校精准扶贫走访记录表

XX镇中心小学 精准扶贫春节走访表

帮扶教师: 工作学校:

帮扶对象: 帮扶对象联系电话:

帮扶对象春节准备情况:

一、猪肉200斤,是自家杀猪( 是 ),卖肉过年( )。

二、大米有(是),无( )。是自家种植( ),买米过年( 是)。

三、菜油 、食盐。有(是),无( )。

四、鸡、鸭、鹅有。(是),无( )。

五、煤炭、柴禾。有(是),无( )。

家人情况:

一、是否有人生病,有(是),无( )。生病是否就医是(是),否( )。 外出打工情况:

一、外出打工人员:回家( ),没回家( )。

二、外出打工人员今年收入( )元。 雪灾情况:

雪灾受灾情况。受灾( ),没受灾( 是 )。

二〇一六年二月 一 日

第6篇:【精准扶贫】在创新中推进金融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

在创新中推进金融精准扶贫

湖北长阳农商银行创新金融精准扶贫模式,并取得了良好效果。截至9月10日,该行累计发放扶贫贷款12480万元,其中:发放建档立卡贫困户扶贫小额贷款2559户,5868万元,占全县扶贫小额贷款总投放额的94%。

从20XX年10月开始,该行在走出去学习他行经验,不断总结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先后推出了一系列金融支持产业带动脱贫的模式:一是“自主创业”模式。给有生产经营能力的贫困户发放、由政府专项风险基金提供担保、全额贴息的10万元以内免担保、免抵押小额信用贷款。二是“投资分红”模式。给贫困户发放10万元以内的扶贫小额信用贷款,贫困户用获得的贷款投资入股到专业合作社,由专业合作社与贫困户签订带动脱贫协议,保证贫困户每年按一定比例获得分红。三是“土地流转(租赁)”模式。给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经营大户发放、由政府基金担保、金额30万元至200万元以内的扶贫贷款。借款人与贫困户签订协议,贫困户每年每亩土地可获得200元至500元固定流转(租赁)费收入。四是“订单回购”模式。给贫困户发放10万元以内扶贫小额贷款,企业提供贷款担保,财政贴息。由公司对贫困户生产经营进行培训指导、按约定的价格回购产品,保证贫困户获得固定生产收益,并代为偿还贷款。

在构建金融支持产业带动脱贫模式的同时,该行先后开发出了金准福贷、金链福贷、金社福贷、金企福贷和金旅福贷等五个信贷产品,并逐步构建起了以产业带动为轴心的贫困户+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家庭农场(社会能人)+金融的“五位一体”扶贫格局。

为了有效运用产品,该行先后与县扶贫办签订了《扶贫小额贴息贷款合作协议》,与县扶贫办、畜牧局、科技局等部门联合出台了《全县畜牧养殖精准扶贫“121”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全县中药材产业精准扶贫“211”工程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方案和办法。

自去年以来,该行的鸭子口支行先后为50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贷款500万元,贫困户入股到杨溪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每户认养10头肉牛,每头缴纳保险360元,保险金额每头6000元,由合作社集中喂养,每头牛按年分红500元,每户每年可获得红利5000元。对有管理能力的贫困户,可以领养2至3头回家饲养,由专业合作社提供培训、技术指导,并负责销售,每头牛可多获利2500元至3000元,单户年收入可达到1万元至1.2万元。对无管理能力的贫困户可到合作社务工,每名务工者可获得劳务收入1.5万元以上。

为了帮助贫困农户拔掉穷根,该行的龙舟坪支行向两河口村汇丰生态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发放贷款100万元、向胡家棚村雷竹专业合作社发放贷款70万元,支持合作社共流转46个贫困户的245亩土地,用于种植茶叶、雷竹,贫困户除获得土地租赁收入外,并就近在合作社务工,年工资可达1.8万元。

针对部分贫困户就近就业难的问题,自去年以来,长阳农商银行先后为一致魔芋、三品源茶业等11家企业发放优惠利率贷款4600万元,企业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达134个,每户每年可获得工资收入3万元以上。

在一致魔芋公司打工的覃小力一家五口人,因父母长期生病,他们夫妻不能到外地打工,加上一个小孩又正上大学,家里经济一直很困难。但自从去年他们夫妻俩在农商银行的帮助,就近到一致魔芋公司打工后,家里的经济状况就开始好起来了。覃小力说,他们夫妻俩从今年元月起,每月的工资收入就有6000多元。

第7篇:精准扶贫扶贫车间

ICS 03.100.99

DB37 省

山东

DB 37/ XXXXX—2017 精准扶贫 扶贫车间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XXXX - XX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7/ XXXXX—2017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菏泽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I

DB37/ XXXXX—2017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菏泽等市贯彻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探索创新了扶贫车间这一就业扶贫模式,不仅实现了贫困人口就地就近就业,挣钱顾家两不误,而且提升了乡村文明和村级治理水平,促进了农村和谐发展。山东省在总结和提炼菏泽等地扶贫车间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推出《精准扶贫 扶贫车间》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提升扶贫车间建设、运营和组织管理等内容,更好地带动贫困人口就业增收脱贫,激发劳动脱贫、光荣脱贫的内生动力,做到脱真贫、真脱贫,确保贫困人口与全省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II

DB37/ XXXXX—2017

精准扶贫 扶贫车间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扶贫车间的基本原则、规划建设、运营管理、长效机制、组织领导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内的扶贫车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894 安全标志及使用导则

GB 5083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 GB/T 13869 用电安全导则

GB 50011-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3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 50068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 50140-2005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 50222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GB 50300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 50345-2012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52-2005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 50763 无障碍设计规范

JGJ 203 民用建筑太阳能光伏系统应用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3.1

扶贫车间 aiding factory 建设在乡、村,以不同类型的建筑物为生产经营活动场所,以壮大贫困村集体经济、解决贫困人口就地就近就业为目的,以从事农产品初加工、手工业、来料加工经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要内容,实现贫困人口增收脱贫的就近就业扶贫模式。 3.2

土地增减挂钩 construction landuse balance 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拟整理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用地地块协调利用,实现城乡用地更合理。

DB37/ XXXXX—2017 4 基本原则

4.1 政府推动,市场运作

发挥政府的组织推动作用,实现对扶贫车间的资源统筹、科学布局、协调服务、有序推进;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鼓励引导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带动贫困人口就近就业脱贫。 4.2 因地制宜,注重实效

立足当地资源优势、产业基础,把企业生产需求和贫困人口就业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合理规划布局,杜绝建而不用、闲置浪费。 4.3 聚焦扶贫,长效运行

聚焦贫困人口就地就近就业的实际需求,建立扶贫车间长效运营发展机制,提高利用效率,实现扶贫车间标准化建设、高效化利用、规范化管理、长效化运行。脱贫攻坚任务基本完成后,扶贫车间要实现转型发展,成为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增收的“发展车间”、“致富车间”。 4.4 统筹兼顾,互促共赢

把扶贫车间建设与贫困村提升工程、美丽乡村建设、易地扶贫搬迁、省内扶贫协作、“千企帮千村”等工作结合起来,实现贫困人口、村集体、企业等多方共赢,发挥最大效益。 5 5 规划建设 5.1 建设用地 5.1.1 基本原则

5.1.1.1 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设用地规定。

5.1.1.2 村内空闲地和空闲宅基地能够满足扶贫车间用地的,不再新增建设用地。 5.1.2 用地来源

建设用地来源包含但不仅限于以下内容:

——村集体土地:乡(镇)、村、村民小组等类同性质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拥有的土地; ——建设用地: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审批的用于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 ——增减挂钩土地:采取建设用地置换、周转和土地整理折抵等办法,盘活的乡村建设用地; ——村内荒地:废弃坑塘及闲散地、滩涂地等; ——闲置宅基地:村集体收回的个人闲置的宅基地。 5.2 选址 5.2.1 基本原则

在符合村庄规划的前提下,统筹考虑建设用地实际、车间经营需要和贫困人口生产生活便捷,选择扶贫车间建设地址。 5.2.2 选址要求

DB37/ XXXXX—2017 5.2.2.1 新建扶贫车间应依据就地就近就业、环保、生态、绿色原则,宜选择学校、幼儿园、卫生室、村委附近或者村民集中的地方,方便贫困人口生产生活。

注:目前菏泽市已建的扶贫车间距村头不超过500 m,临沂市已建的扶贫车间距村头不超过1000 m。

5.2.2.2 改建扶贫车间宜整合村集体闲置或低效使用的办公用房、废旧校舍、厂房等房产资源。 5.2.2.3 应避开难以整治和防御的灾害高危害影响区,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易燃、易爆物品的生产和储存区; ——高压线路及其设施;

——行洪河道及输气管道附近;

——可能发生滑坡、崩塌、地陷、地裂、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场所; ——地震断裂带上可能发生地表位错的部位。 5.2.2.4 其他车间生产、经营需求因素。 5.3 建筑要求 5.3.1 建筑结构

新建扶贫车间宜钢结构、厂房式,在民族地区应尊重民族风俗,符合当地建筑习惯。 5.3.2 建筑面积

能满足生产经营需求,宜200 m2~1000 m2。 5.3.3 质量要求

5.3.3.1 建筑结构质量要求应符合GB 50068的规定,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应符合GB 50300的规定。 5.3.3.2 设计排风系统时,宜采用自然通风。当自然通风不能满足卫生、环保或生产工艺要求时,应采用机械通风或自然与机械的联合通风。

5.3.3.3 扶贫车间宜安装光伏,并应符合JGJ 203的规定。

5.3.3.4 车间内应最大程度利用自然光,当自然光线不足时,应补充人工照明。宜选择接近自然光的人工照明光源,并符合GB 50034规定。

5.3.3.5 建筑结构的抗震设防烈度应符合GB 50011-2010中7级及以上规定。 5.3.3.6 建筑及内部装修防火设计应符合GB 50016及GB 50222的规定。 5.3.3.7 屋面系统防水应符合GB 50345-2012防水等级Ⅱ级规定。

5.3.3.8 墙身材料宜采用新型建筑墙体材料,并采取保温、隔热和防潮等措施。 5.3.3.9 门窗的材料、尺寸、功能和质量应符合GB 50352-2005 6.10中的有关规定。 5.3.4 附属设施 5.3.4.1 5.3.4.2 5.3.4.3 5.3.4.4 5.3.4.5 配备生活生产必须的供电设施,并符合GB/T 13869中的相关规定。 宜配备厕所、车棚等附属设施。

宜配备采暖、制冷设备,并符合相应产品质量标准的规定。 应设置无障碍设施,并符合GB 50763的规定。 应配备消防设施,并符合GB 50140的规定。

6 运营管理 6.1 运营基础

DB37/ XXXXX—2017 6.1.1 运营主体基本要求 6.1.1.1 6.1.1.2 6.1.1.3 6.1.1.4 措施。 6.1.1.5 应依据法律法规和规章设立,具有相应的经营资质。 应诚信经营、规范服务、公平竞争。

应有较稳定的生产经营项目,且生产运营正常。

应建立完善运营管理规章制度,并加强监督,定期检查管理制度的实施情况,及时采取改善应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6.1.2 资金来源

扶贫车间的建设运营资金应多渠道筹措,包括但不限于: ——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

——企业、个人等捐助的社会扶贫资金;

——第一书记派出单位、结对帮扶单位援助资金; ——扶贫协作帮扶方援助资金;

——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经营、发包、租赁、投资、资产处置等集体收入,上级转移支付及相关补助补偿资金,集体建设用地收益资金等。 ——村民自筹资金;

——企业投资、个人投资、招商引资、返乡创业投资资金。 6.1.3 项目来源

扶贫车间的经营项目应依托当地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地方特色,符合国家政策、生态环保、门槛低、前景好、发展可持续、增收效果好等要求。项目来源包括但不限于:

——根据当地自然资源特点及劳动力情况,吸引有意参与扶贫的企业入驻;

——引导经济效益好、示范性强的当地龙头企业,将技能要求低、工序简单的生产项目在农村布局设点;

——支持本地有创业意愿、创业能力的个人,依托亲缘、地缘基础参与建设运营;

——通过政策扶持、返乡创业大会等手段,吸纳返乡创业人员带信息、技术、项目承租; ——借助“互联网+”与加工型企业合作; ——聚集壮大当地特色传统产业入驻;

——以政策扶持吸纳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驻;

——借助扶贫协作引导帮助方将当地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入驻; ——发挥借助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资源优势,引进项目入驻。 6.1.4 优惠政策

6.1.4.1 可按规定享受创业扶贫担保贷款及贷款贴息等优惠政策。 6.1.4.2 可按规定享受“富民生产贷”扶持政策。 6.1.4.3 可按照有关规定向人社、农业等部门申请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培训补贴和“扶贫车间”一次性奖补等。

6.1.4.4 可按规定向各级财政申请费用减免或资金奖补等优惠政策。

6.1.4.5 可向工商、市场监管、卫生等相关部门申请业务办理绿色通道或费用减免优惠政策。 6.1.5 用工来源

DB37/ XXXXX—2017 6.1.5.1 应充分发挥村两委、第一书记、帮扶责任人的作用,带动有就业意愿、有相应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到扶贫车间就业。

6.1.5.2 利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整合资金建设的扶贫车间,应把当地有就业意愿、有相应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吸纳就业,贫困人口用工占比不低于全部用工数的30 %。 6.1.6 产权与收益分配

扶贫车间应产权、收益分配明确:

——使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整合资金以及企业、个人等援建的扶贫车间,要和村集体签订资产移交合同,依法对产权公证后,扶贫车间产权归村集体所有;收益主要用于帮扶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根据贫困人口动态调整情况,适时调整受益对象。

——由政府、集体、部门和企业、个人等联合建设的扶贫车间,应签订资产认定协议,明确产权和分红比例;村集体收益所得主要用于帮扶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6.2 生产管理 6.2.1 环境设施管理

6.2.1.1 应建立车间环境卫生管护制度,车间内操作、仓储及员工休息应合理分区,并定期对区域内的地面、操作台面、设备进行清理。

6.2.1.2 生产中物料与成品要分区放置,摆放有序,破损物料或残次产品应及时清理,消防通道应畅通。

6.2.1.3 生产设备应符合GB 5083的相关规定。应建立设备管护制度,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检查、维修和管护。

6.2.2 安全生产管理

6.2.2.1 应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生产操作规程,保障操作环境、设备、流程正常运转。

6.2.2.2 特殊工作岗位应建立特殊工作要求,工作危险区应设置警戒标志,警戒标志应符合GB 2894的规定。

6.2.2.3 设备上可能对人产生伤害的零部件应设置防护装置。

6.2.2.4 应健全完善防噪声、防震动、防高温、防低温、防潮、防静电、防尘、防毒、防化学品污染的物理性、化学性及生物性危害的管理和技术措施。 6.3 产品质量管理

6.3.1 应建立与生产范围相适应的产品管理制度、检验流程及检验标准。

6.3.2 应对采购原材料的产品及信息进行检测审核,建立采购信息记录台账。台账应包括但不限于:

——供应商基本信息; ——采购合同基本信息; ——材料入库保管相关信息; ——产品质量检查或鉴定信息。

6.3.3 应对产品的质量进行检验,或送相关机构检验认证,不合格产品应及时处理。 6.4 营销管理

6.4.1 应开设线上、线下零售批发等多渠道经营,推广销售车间产品及当地特色产品。 6.4.2 应根据产品采购方的需求,介绍产品的质量、性能、价格,积极解答采购方的问题。

DB37/ XXXXX—2017 6.4.3 应与采购方签订销售合同,并根据合同规定的要求完成交易。 6.4.4 应做好产品销售的售后服务。

6.4.5 对传统手工业,尤其是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加强保护和传承,打造民族品牌。 6.5 人力资源管理 6.5.1 岗位设置

6.5.1.1 应配备满足生产经营需要的管理、技术和服务人员。

6.5.1.2 可根据贫困人口的文化程度、年龄结构、身体状况,灵活设置就业岗位和公益岗位。 6.5.2 岗前培训

应开展就业人员岗前培训,确保其掌握必要的生产技能及安全知识。 6.5.3 劳动保障

6.5.3.1 应为就业人员购买意外伤害保险,符合条件的应参加社会保险。 6.5.3.2 应备有急救药箱和常用药品,管理人员需具备简易急救常识。

6.5.3.3 对接触有害因素的就业人员,应提供工作服、口罩、手套等基础防护用品。 6.5.4 合同管理

6.5.4.1 可实行弹性工作制,方便贫困人口照顾家庭,应按照有关法律规定与就业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劳务合同或承揽合同。

6.5.4.2 应建立用工档案,做好就业人员的用工统计,按照同工同酬原则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6.5.5 财务管理 6.5.5.1 6.5.5.2 6.5.5.3 6.5.5.4 应建立财务管理制度,设置专人管理。

应建立账务明细,做好物料进出、账目收支、用工等相关记录。 应及时支付场地租金、水电消耗、税收、人员报酬等费用。 应据实核算分析生产经营效益,并依据合同支付分红报酬。

7 组织领导 7.1 县乡级政府职责

7.1.1 履行扶贫车间建设发展的主体责任,做好统筹协调、监督管理、政策宣传等工作。 7.1.2 对辖区内扶贫车间统一标识,统一编号,统一标准。 7.1.3 多渠道筹措资金,挖掘传统产业,大力开展招商引资。 7.1.4 精简扶贫车间审批事项,强化社会服务。

7.1.5 制定扶持政策,对入驻扶贫车间的企业、个体经营者按规定给予政策扶持。 7.1.6 指导制定扶贫车间规章制度,建立扶贫车间日常管理调度制度。 7.1.7 强化宣传引导,培树扶贫车间示范典型,发挥引领作用。

7.1.8 推进扶贫车间数据平台建设,实现扶贫车间信息全面公开、运行动态监管。

7.1.9 建立扶贫车间长效管理机制,加强对扶贫车间现有项目规范管理,定期开展督导检查,确保扶贫车间规范运行、高效利用、绿色发展。

DB37/ XXXXX—2017 7.2 村“两委”职责

7.2.1 立足村实际和贫困人口生产生活,合理选择扶贫车间位置。

7.2.2 协助上级相关部门完成扶贫车间规划建设,对建筑质量进行监管。 7.2.3 积极协助有关部门、个人引入项目入驻扶贫车间。

7.2.4 做好就业人员信息摸查工作,组织发动村贫困人口进入扶贫车间务工,确保本地有就业意愿、有相应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业服务全覆盖。 7.2.5 落实就业扶持政策,保障就业人员权益。

7.2.6 确保扶贫车间收益主要用于帮扶贫困人口脱贫。 7.2.7 为扶贫车间正常运营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8篇:精准培训助力精准扶贫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在这样一个美好的季节,由县委组织部、县农牧局和县扶贫办共同组织的瓜州县助推产业扶贫村干部培训班在瓜州宾馆举行了开班仪式。

本次培训是按照中共甘肃省委组织部、甘肃省农牧厅、甘肃省扶贫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甘肃省助推产业扶贫培训工作实施方案和甘肃省助推产业扶贫村干部培训实施方案的通知》的要求,为进一步提高深度贫困村村干部的政策落实水平、服务带动能力和扶贫攻坚本领,确保设施农业、中药材产业、肉羊产业和棉花等产业助推脱贫攻坚政策措施落地生根而举办的,重点围绕我县特色优势产业助推脱贫攻坚政策措施、戈壁农业技术及中药材、棉花、肉羊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和关键技术等方面开展精准培训,拓展工作思路,提升落实扶持政策和服务带动特困户脱贫的能力和水平。

参加此次培训班的学员有六个移民乡镇24个深度贫困村的村主任、村书记、村第一书记和帮扶工作队队长,共96人。 (瓜州县农牧局 俞雷)

第9篇:精准扶贫工作总结乡精准扶贫工作情况

精准扶贫工作总结- 乡精准扶贫工作情况 精准扶贫工作总结”>工作总结-乡精准扶贫工作情况 ?

现将我乡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

**乡总人口 35728 人,总户数 11516 户,按照我市扶贫开发工作实施方案标准要求,截止目前,实际录入贫困户 856 户,人口 1493 人。扶贫对象甄别后,通过入户登记,实事求是地获取了扶贫对象的各项信息资料,按照“六个一批”、“六个精准”进行了分类,并组织信息录入员将扶贫对象信息录入电脑,建立电子档案,做到户有表、村有册、乡有电子档案。

二、工作措施 ?

(一)强化组织,健全机制。一是成立了由我任组长,分管副职任副组长,民政所、农经站、财政所负责人,六个工作区区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精准扶贫工作的组织开展,并组建 15 个驻村工作组,分 6 个工作片区,分别进驻 15 个行政村,开展入户帮扶等工作。二是制定了《**乡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各成员单位及办公室工作职责及具体任务,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二)动员部署,强化宣传培训。召开了**乡精准扶贫工作动员大会,对工作人员及各村书记、主任进行了培训。并通过印发宣传资料等形式,广泛宣传精准扶贫工作的相关政策。各驻村工作组进村入户,召开村民小组会议。贫困户甄别分类期间,我乡共举办 3 次专题培训会,确保乡村干部精准掌握扶贫开发工作基本知识,发放宣传资料 3500 余份,极大地推动了精准扶贫工作快

速稳妥进行。

(三)落实责任,帮扶到位。按照帮扶要求,积极与市委选派的 8 个驻村帮扶单位联系,提供一切工作便利条件,实现与帮扶单位无缝对接。结合乡村综合条件,选派乡领导、干部等一共 38 名帮扶人员,与帮扶单位组成了共 103人的帮扶工作队,深入到**53 个村,856 个贫困户中去,摸清贫困户基本情况,按照“六个一批”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脱贫计划,发展生产和就业脱贫一批,危房改造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

一是继续加大扶贫开发宣传力度。切实转变贫困户脱贫致富观念,鼓励和帮助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通过自身努力摆脱贫困。

二是完善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由于我乡贫困户、贫困人员底数大,情况复杂,死亡、因病因灾致贫情况时有发生,将安排专人负责,继续完善档案数据库,实行退出机制,做到应进则进、应扶则扶。

三是结合实际,分类制定落实帮扶措施。根据贫困户的特点和需要,落实帮扶措施。根据上级安排的专项资金规模,结合村情,分类制定救助措施,落实帮扶计划。在帮扶形式上与整村推进、基础设施、产业扶贫、贴息贷款、技能培训、劳动力转移、社会保障等多种形式和措施结合。

? ?

免费范文网 77cn 小编推荐:

扶贫工作总结 银行-邮储银行扶贫工作总结 ?

扶贫工作总结 ppt-打赢扶贫攻坚战

?

扶贫工作总结范文-党建扶贫工作总结

上一篇:机电操作安全技术措施下一篇:青春的句子简短励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