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精准扶贫

2022-12-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乡村精准扶贫

“后扶贫时代”乡村旅游精准扶贫问题研究

摘要 随着2020年脱贫攻坚目标的实现,我国进入“后扶贫时代”。“后扶贫时代”的乡村旅游对于治理农村地区人口贫困依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实中乡村旅游精准扶贫面临产业融合程度低、旅游扶贫规划滞后、产品同质化、服务意识与管理水平偏低、旅游扶贫精准度不高等诸多困境。因此,“后扶贫时代”应当进一步推进旅游业与农村产业深度融合,加快区域旅游扶贫规划布局,通过旅游与文化融合实施差异化开发,加强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等。

关键词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政府扶持;“后扶贫时代”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2.05.057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Research on Rural Tourism Accurate Poverty Alleviation in the Post-Poverty Alleviation Era

ZHANG Xiao-han

(School of Economics, Nanjing Audit University, Nanjing,Jiangsu 211815)

Key words Rural tourism;Accurate poverty alleviation;Government support;Post-poverty alleviation era

作者简介 张笑寒(1968—),女,江苏通州人,教授,博士,从事农业经济与管理研究。

收稿日期 2021-04-24

乡村旅游涉及观光、度假、娱乐、购物等多个方面,它是一种基于乡村空间环境、自然景观和文化特征的综合性旅游活动,并且担当着保护和传承农村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在许多国家和地区被认为是一种增加农村收入、阻止农业衰退的重要手段。对于贫困地区而言,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的融合是“后扶贫时代”经济发展方式的一次重要变革和创新,也是实现农村产业兴旺、脱贫致富、农户增收的重要途径。

相比其他产业,乡村旅游业与第一、二、三产业的联动性更大,综合带动能力更强,因此,在“后扶贫时代”推动乡村旅游业与农业、工业、航空、科技、教育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具有重要的意义和现实迫切性。然而,各地区的乡村旅游大多数面临规划滞后、发展失衡、主体缺位等多重现实困境和问题障碍,从而阻碍了其在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增加农民收入、消除地区贫困等方面的积极作用。2020年底,中国已经如期完成了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重大贡献[1]。随着2020年脱贫攻坚目标的实现,我国进入“后扶贫时代”,但是农村的脱贫扶贫是一项长期性工作,消除贫困存量、遏制贫困增量、防止返贫现象以及边缘人口致贫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如何在“后扶贫时代”发展乡村旅游,完善旅游扶贫方式,全面构建旅游扶贫长效机制,已成为各地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课题。

乡村旅游在国外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各个国家和地区一直十分重视乡村旅游建设,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推动地区经济增长、促进扶贫减贫的一种发展战略——PPT(pro-poor tourism)戰略。该项战略将旅游发展与消除贫困直接相连接,为广大低收入群体和贫困人口提供各种就业机会,促进个体经济发展,使他们能够获得农业以外的其他多种收入,扩大增收来源渠道,改善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2]。我国的乡村旅游起步较晚,但是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推动和支持下,发展速度很快,取得的成效也十分明显,目前它正迎来黄金发展时期。近年来,各省市地方政府以及社会各界越来越关注旅游扶贫带来的实践绩效,尤其是旅游扶贫地区低收入群体和贫困人口的受益问题。然而,现实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旅游扶贫的效果受到一定质疑,贫困人口参与旅游开发的程度偏低,旅游扶贫的实际收益主要被少数社会精英分子所获得,这一结果显然有悖于PPT战略的根本初衷,也必然影响到社会各界对乡村旅游的评价与参与积极性。在“后扶贫时代”,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乡村旅游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但它同时也将面临各种新的发展困境与严峻挑战,如何让旅游扶贫帮助千千万万的贫困人口彻底脱贫,避免返贫,需要重新审视“后扶贫时代”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未来去向和根本路径。

1 乡村旅游对治理贫困的重要意义

贫困是除人口、污染以外长期困扰人类社会的三大问题之一,可以说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反贫困的历史,世界各国和地区历来重视贫困减缓和缩短贫富差距的问题,探索采取了许多实现脱贫致富的路径、方式和方法,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则是其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乡村旅游是现代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产业形态,也是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文化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实践证明,它对于带动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条件、帮助贫困人口脱贫减贫等具有重要的意义。2015年国务院扶贫办将旅游扶贫作为产业扶贫中重点推荐的一种扶贫方式,而列为全国十大精准扶贫工程之一。鉴于此,各地区结合特色景观旅游村镇、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和传统村落及民居保护等项目建设,纷纷加大政策、资金扶持的力度,有力地促进了乡村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实现了扶贫和富民的目标。

乡村旅游的初级功能就是经济功能,其发展历程也显示出旅游扶贫始于我国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贫困地区,这些地区产业基础薄弱,经济增长缓慢,旅游扶贫作为一种“自下而上”的民间扶贫方式,在推动地区经济增長和治理贫困中发挥了明显的推动作用。乡村旅游通过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带动区域内农业、工业、商业、服务业等其他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拓宽了农户的增收渠道,帮助低收入群体实现减贫脱贫,在四川省、湖北省、甘肃省、重庆市等中西部偏远贫困地区或一些传统革命老区,乡村旅游扶贫的效益尤为明显[3]。此外,乡村旅游开发还往往伴随地区的道路交通、信息技术、环境卫生等公共设施投资的增加,使得区域整体的投资环境得以明显改善,提高了当地的招商引资吸引力,进一步推动了地方经济迈入一个快速发展的轨道。

乡村旅游不仅在经济上具有脱贫功能,而且也有利于实现低收入群体和贫困人口的全面发展。众所周知,乡村旅游属于一种劳动密集型产业,又具有典型的区域性特征,因而有利于帮助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尤其是为众多的贫困人口提供一定的本地就业或创业机会,减少农村中的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等现象,促进贫困人口、家庭与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有效缓解基层社区治理困境,推动创建平安家庭和建设法制社会进程。

2 “后扶贫时代”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现实困境

反贫困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重要议题,作为减贫脱贫的重要工具之一,乡村旅游因其良好的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而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然而,在“后扶贫时代”,一些地区在乡村旅游精准扶贫中依然面临许多现实困境,并且还将面临各种新的挑战和压力。

2.1 产业融合程度低,文化融入不足

现代旅游业具有超强的整合力,它正在由单一的消费服务业逐渐发展为覆盖一二三产业的一项综合性产业。近年来,全国各省市迅速掀起了一股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等建设热潮,它们集乡村旅游与农业、工业、体育、健康、教育等多种产业于一体,形成了以旅游业为主导的产业融合新生态,使旅游消费市场焕发勃勃生机,使后脱贫攻坚时代的旅游扶贫更加大有可为。但是,在挖掘乡村旅游的特色文化和产业融合度方面,一些地区的旅游项目仅停留于低层次的休闲、农事等活动,缺乏深度开发,带动产业能力偏弱,融合程度偏低,文化融入不足,地域文化特色不突出,没有市场竞争优势和吸引力。例如,以麋鹿、湿地、知青等文化资源为标志的江苏省苏北地区盐城市大丰区,近几年开发了以古代实物、实景为主的草堰古盐运集散地,但是由于它缺乏具有代表性的旅游特色景点,使其盐垦文化价值以及景观观赏性均不高,文化与旅游融合的程度低,最终导致实际的运营效果低下,后劲不足,陷入持续发展的困境。

2.2 旅游扶贫发展规划相对滞后

规划是指各级政府旅游主管部门依据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历史情况、经济基础、现状特点等对全域乡村旅游扶贫的发展方向、土地利用等的总体部署和安排,确保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目前一些地区旅游扶贫发展规划相对滞后,甚至缺乏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乡村旅游的开发基本属于自发型,在运营和管理方面,既有归口林业局,也有旅游局,较为混乱。而且,一些地区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及乡村干部在旅游开发时急功近利,只注重眼前利益和短期利益,发展思路不清,导致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问题时有发生。据有关资料,江苏省苏北地区某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环境污染有80%以上来自周边工农业废水及其他废弃物排放,加上当地农民的围垦、捕猎及过度采伐,地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需要引起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加以解决。

2.3 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

各地乡村旅游在开发的过程中,一哄而上竞相模仿,每个地方都有农家乐、采摘、垂钓、花海、民宿、农庄等,产品缺乏区域特色,同质化现象严重,由此造成旅游市场的无序竞争。虽然近年来一些地区也提出了根据各自的区域资源特点发展乡村特色旅游,但是各自的特点和规划定位依然不明确。根据江苏省某县农委的统计数据,全县现已建成各种休闲农业和特色旅游村42个,包括农家乐在内的乡村旅游点达到126个,由于资源禀赋的相似性和成功景区的示范效应、模仿效应,景区重复建设现象十分突出,这一问题绝大多数发生在乡镇(街道)一级主导的项目建设中。例如,在江苏苏北某一乡镇“荷兰花海”项目取得成功以后,周边相邻几个乡镇(街道)也很快上马以花卉景观为主的“七色花田”“东方桃花洲”等类似项目,各乡镇(街道)花卉景区间的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2.4 服务意识与管理水平偏低

实践中,大多数乡村旅游的经营者是当地居民,没有受过系统的专业教育和培训,员工整体素质偏低。不少地方也没有制定相应的旅游服务标准和操作规范,从业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服务质量和水平难以提高,从而直接影响到乡村旅游者的消费体验。此外,一些经济薄弱地区的旅游服务配套设施依然落后,一些乡镇(街道)卫生条件差,网络不通畅,对游客没有吸引力。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相继投入了大量财政资金用于乡村旅游景点基础设施建设,整体效果改善了许多,但是相较于不断增长的乡村旅游市场旺盛需求,依然存在较大的缺口。值得一提的是,地区旅游市场管理、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与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密切相关,在国外,政府不仅制定乡村旅游的相关法律法规,从法制建设上提供扎实保障,而且积极参与旅游规划、经营、管理与推销等各类活动,在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这些做法均值得借鉴。

2.5 旅游扶贫精准度不高

旅游扶贫的核心目标是实现低收入群体和贫困人口的彻底脱贫,然而近几年部分较早开发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居民与旅游开发商冲突频繁,旅游扶贫目标偏离,即扶贫精准度不高的问题日渐突出。实际上,旅游扶贫开发中的目标偏离即精英俘获现象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各国、各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Shah等[4]通过调查研究指出,旅游开发收益常常被相对富裕和有一定人力资本、经济资本的少数人占据,而大多数普通人群却难以分享。因此,乡村旅游不是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万能药,如果开发不当也可能只是一种致富奔小康的富民而非扶贫途径,这与旅游扶贫的根本目标显然不符。

3 “后扶贫时代”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路径思考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是新兴的产业扶贫形式,也是旅游产业新的增长点,更是乡村振兴和贫困人口自我提升的新希望。贫困问题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因此在当前已经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的“后扶贫时代”,乡村旅游扶贫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如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彻底打赢脱贫攻坚战,化解发展中的各种现实困境,探寻“后扶贫时代”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根本出路,需要加以深思。基于此,该研究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3.1 推进旅游业与农村产业深度融合

乡村旅游是“后扶贫时代”破解“三农”问题、促进农户持续增收、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它与其他产业之间不是简单的相加,也不是农业产业化的“翻版”,而是以旅游为主导、文化为内核、多元产业的有机融合,具有更為丰富的内涵。只有通过旅游业的延伸以及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才是未来理想的乡村旅游扶贫路径,才能使地区旅游消费市场不断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例如,浙江省杭州市的西湖区龙坞茶镇素有“万担茶乡”之称,凭借其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等优势,它把乡村旅游与文创设计、运动休闲、养生健身、民俗体验等产业集于一体,正在打造成为一个具有茶文化竞争力的特色小镇,其市场前景非常广阔[5]。可见,加快推进旅游业与农业、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其他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6],实现优势互补的产业集群效应,将是未来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路径之一。

3.2 精准定位,加快区域旅游扶贫规划布局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最终目标不是为了发展旅游产业,而是通过旅游开发实现贫困地区和人口彻底摆脱贫困,走向共同富裕,因此,它的规划定位应该是一个用乡村旅游的方式进行农村贫困治理的更高层次的规划。各地区要明确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战略目标,精准定位,从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等多方位全面构建乡村旅游扶贫行动方案,探索旅游扶贫的长效机制。在具体的规划布局上,要抓住区域旅游业发展的核心问题、突出问题,运用全域旅游理念布局旅游业,科学探索旅游扶贫的新发展路径。要加快制定区域旅游开发总体规划,完成旅游市场细分,合理进行景点布局,增强区域乡村旅游的市场竞争力。还要注重与周围其他地区旅游资源的相互整合,共同形成旅游产业合力。例如,地处苏北的淮安金湖县,在旅游资源上与相邻的盱眙市、洪泽区存在一定的竞争性,应当通过整合各自的特色资源,将资源加以互补,联合打造出一个区域性的特色旅游品牌。

此外,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要坚持开发利用与保护建设相结合,既要重视生态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更要加强资源的合理保护,挖掘乡村民俗文化、农耕文化,为游客营造丰富的人文环境,促进乡村旅游扶贫的可持续发展[7-8]。

3.3 将旅游与文化融合,实施差异化开发

乡村旅游扶贫开发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是,同一地区因地理环境和文化资源等较为相近,产品同质化普遍[9]。因此,各地区在乡村旅游扶贫开发中应当按照“一村一景”的要求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优势,使旅游与文化深度融合,开发能带动贫困户参与的形式多样的乡村旅游产品,实施产品的差异化开发,只有这样,才能进入更高层次的品牌化建设。乡村旅游的核心要素是美丽的风景和浓郁的乡土文化,要将这种历史文化底蕴充分挖掘出来,保持乡村自然人文环境的原真性,才能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前来观赏,带动当地旅游消费市场发展。如地处苏北的徐州市沛县乃汉高祖刘邦之故乡,也是汉文化的发源地,应当注重与汉文化紧密相连,突出特色,继承和发扬当地的文化传统,赋予旅游景区深厚的汉文化底蕴。以农业为本,以生态为根,以文化为魂,这是“后扶贫时代”构建乡村旅游扶贫开发长效机制的根本路径。

3.4 加强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乡村旅游扶贫的效果取决于贫困地区和人口的自生发展能力,但是现实中人口自生能力不足现象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旅游扶贫的目标偏离或精准度低等问题[10]。因此,加快对贫困人口的教育和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激发贫困地区和人口脱贫的内生动力,已成为当前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一项重要工作。各地区政府旅游主管部门要加强旅游培训基地的建设,提高广大干部和村民的旅游服务意识,通过制定有效的人才政策吸引高层次的旅游管理人才从事乡村旅游事业。还要加强对旅游规划、管理、营销、市场开发、服务等专业人才培养,提升旅游服务专业品质,刺激旅游消费需求,推动地区经济增长和农民收入提高。

3.5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完善制度建设

“后扶贫时代”的乡村旅游精准扶贫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社会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密切合作,形成一体化旅游扶贫体系。目前,大部分地区的乡村旅游产品还处于早期开发阶段,投资回收期长,收益见效慢,应当充分利用各种投资和融资渠道,促进投融资体系的多元化,努力吸收各种财政扶贫资金,为乡村旅游开发提供全方面的经费支持。同时,要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和村组集体经济组织在乡村旅游开发中的引领和带头作用,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扩大公共设施投资,改善地区基础环境条件。此外,贫困人口往往是社会弱势群体,应当通过制度性约束来确保他们的合法权益,赋权于民,让其充分享有旅游开发的参与权、知情权、决策权和监督权,通过参与式扶贫增加获利机会,共享改革与发展之成果。在配套制度建设方面,还需尽快改革创新农村土地制度、财政税收制度、金融保险制度、行政管理体制等等,力求从土地供给、公共服务、金融服务、行业管理等各个方面为乡村旅游营造良好的软环境,全面提升“后扶贫时代”乡村旅游的扶贫效果,彻底打赢脱贫攻坚战。

参考文献

[1] 顾仲阳.脱贫高质量 大步奔小康[J].人民周刊,2021(2):58-59.

[2] ASHLEY C,BOYD C,GOODWIN H.Pro-poor tourism:Putting poverty at the heart of the tourism agenda[R].London:Overseas Development Institute(ODI),2000.

[3] 张莉,邵俭福.精准扶贫视角下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困境及路径探究[J].农业经济,2019(3):30-32.

[4] SHAH K,GUPTA V.Tourism,the poor and other stakeholders:Experience in Asia[R].London:Overseas Development Institute(ODI),2000.

[5] 张佩珊,陈颖,黄洪洲,等.产业融合背景下的国内文旅小镇发展现状研究[J].现代营销(信息版),2020(4):150-151.

[6] 李文庆.宁夏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J].新西部,2021(Z1):58-63.

[7] 董正秀,周晓平,刘庆友.苏南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4):15117-15118,15152.

[8] 付岩岩.农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农业经济,2013(7):42-43.

[9] 汪鑫鑫.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乡村旅游扶贫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7):266-268.

[10] 李燕琴.反思旅游扶贫:本质、可能陷阱与关键问题[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38(2):99-104.

作者:张笑寒

第2篇:从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

时间回到5年前。

2013 年11 月3 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南省湘西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在这个武陵山腹地的偏僻苗寨里,习近平首次提出精准扶贫,为脱贫攻坚提供了一把“金钥匙”。

这5年间,精准扶贫推进了时代进程,中国大地上,成千上万个“十八洞村”的命运得到根本性改变。

2012年到2017年,中国贫困人口减少近7000万,相当于每分钟至少有26人摆脱贫困;贫困发生率由10.2%下降到3.1%;贫困县数量实现了首次减少,减少了153个。创造了中国扶贫史上的最好成绩。

这组数据创造了中国奇迹,也为世界反贫困事业提供了中国方案。

2017年11月,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史无前例地写入党章,勾画了新时代“三农”蓝图。

实现乡村振兴,摆脱贫困是前提。而乡村振兴则为全面脱贫、全面小康提供了永续保证。习近平曾指出,要把脱贫攻坚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起来。

11月25日,在精准扶贫首倡五周年之际,《中国经济周刊》特别举办全国县域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经验交流会。座谈会上,多位中央部委有关专家学者,以及来自全国有代表性的县(市、区)主要负责人共同交流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实践经验,探讨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创新举措及发展路径。

选择发展优势产业

如何选择、发展、壮大当地的优势产业,始终是绝大多数欠发达地区主政者面临的共同困惑。

四川省樂至县县委副书记刘建华坦言,发展什么产业,谁来发展,走什么样的路,这正是困扰他们的问题。

湖南省新化县县长左志锋说,在过去相当长时间里,国家大量的扶贫政策养了一部分懒汉,造成了某种程度上“等靠要”的思想,一些县的扶贫资金没有按照市场机制运用发挥好,带动产业的发展。这是一个现状问题。

“贫困县要摘帽,如果经济不发展,摘了帽那也是假的。”一位县级官员直言不讳指出,脱贫攻坚一线的许多干部都很迷茫,国家给的政策太多,给的资金也非常多,但怎么用,很多县没有思路。不知道未来能不能持续?也不知道未来的方向在哪儿?

座谈会上,来自国家发改委的专家说,差异化的产业定位非常关键。他举例说,有一个省所有的县都种核桃,产业化怎么办?

国务院研究室专家的讲述则更为具象:现在有不少地方扶贫产业发展遭遇困境,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产业同质化,例如集中搞养殖业、种植业。“这个乡、那个村都说自己有特色,一个县都是一样的,盲目追求产业规模,这样的产业难以发挥持续脱贫的作用,甚至有些产业最终给农户反而造成了惨重损失,这种例子很多。”

“产业竞争力不强,带动就业能力弱,这是一个共性问题。”国家民委国际交流司副司长张庆安说。

座谈会上,来自国务院研究室的专家多次提醒说,无论是脱贫攻坚还是乡村振兴,既要围绕现代农业做文章,也要发展非农产业。

安徽省贫困县界首就是依靠工业的高速增长,使贫困发生率在4年之内从9.73%降至0.91%,还成为了全国唯一创建国家高新区的贫困县。

界首市市长何逢阳说,他们一直在探索脱贫攻坚当中高质量、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和措施。他认为,界首已经逐步在欠发达地区走出了一条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实现了科技创新对脱贫攻坚的有力支撑和带动。

国家民委国际交流司副司长张庆安曾到湘西挂职支援扶贫两年,经常跑贫困地区,他发现,干部思想的开放和创新是最大的原动力。“靠强刺激,靠督导、督战,可持续性并不太好。大部分基层干部都是领导怎么说,就怎么干;督查就干,不督查就不干。这就特别需要地方主要领导的思考和创新,思想不开放真不行。这是最核心的问题。”

同样也曾在湘西挂职支援扶贫的农业农村部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副主任孙法军深有感触:“贫困县当地发展产业,如果没有一大批能人,很难发展起来。”

值得欣慰的是,县一级的主政者们正表现出高学历、年轻化、专业化的趋势。当天交流会上的5位地方主政者中,3位是博士,均为75后。这些年轻的县级主政者,不仅思想、观念开放,而且善于思考,敢想敢干。作为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主官,这一点无疑很有裨益。

乡村振兴,人从哪里来?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在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乡村振兴也需要有生力军。要让精英人才到乡村的舞台上大施拳脚,让农民企业家在农村壮大发展。城镇化、逆城镇化两个方面都要致力推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也不能衰落,要相得益彰、相辅相成。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叶兴庆解读说,让企业家和精英从城到乡,是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

座谈会上,县级官员们一致认为:靠没有走出过农村的人实现乡村振兴并不现实。

而且必须正视的现实是,农村人口的“流失”和农村的“空心化”在持续提速。以四川省乐至县为例,30余万人常年在外务工,空心村较多,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因此面临一系列难题。

“像乐至这样的西部欠发达地区,要实现乡村振兴,必须要解决人从哪里来的问题。”据乐至县县委副书记刘建华介绍,村上只有30%的人口在家里,基本上是“386199”(即妇女、儿童、老人)部队,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必须靠工商资本进入。

当然,工商资本的进入不能造成对农村资源的掠夺。“进来可以,但必须要带动老百姓致富,带动地方基础设施改善。”刘建华认为,工商资本进入农村,一定要解决利益连接机制问题,一定是带动而不是剥削。

江苏省溧阳市市长徐华勤介绍说,溧阳采取的方式是鼓励溧商回乡创业,溧商回乡创业项目吸引了众多能人回到溧阳。一些社会资本也相继跟投农业产业,把当地的农民变成了产业工人。“这是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方式。”

新化县则是一方面促进工商资本下乡,另一方面对原来的农民进行基本技能培训。“这在贫困县尤为重要,否则茶叶怎么种,豆腐怎么制?这些基本技术都需要专业的技能培训来实现。”新化县县长左志锋说。

据农业农村部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副主任孙法军介绍,农业农村部这几年加大了对定点扶贫地区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力度,每年都免费培养上千人次。培训地点安排在农村农业部遍布全国各地的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如江苏无锡的华西村、辽宁凤城的大梨树村、陕西延川的梁家河村等,“这些地方的产业发展很有特色,值得学员学习借鉴。很多学员回来了,都活学活用所学知识,加快了本地产业发展步伐,成为产业脱贫的领路人。”孙法军说,农村培养出来的人是留得住的,这批人也是将来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而在中国扶贫基金会副会长江绍高看来,“外出打工以后又回去的人才很重要,土生土长更为可贵,因为他对当地的情况了解,也有感情。”

土地问题如何破解?

在乡村振兴所面临的“人、钱、地”三要素中,地的问题或许更为复杂。

溧阳市市长徐华勤直言,如果不把宅基地市场价值充分挖掘,让农民在宅基地用益物权上得到更多的收益,吸引更多的资本到农村去,那乡村振兴的空间就会被压缩。

另一位县级官员介绍,该县的土地后备资源非常多,“一千多平方公里土地,每年拿10个村整理,要60年才能整理完,但我们需要政策的支持,通过顶层设计改变禁锢农村主要要素自由流动的因素。”

多位县级干部认为,若不赋予农户对宅基地充分的用益物权,让更多的人和资本到农村去的目标就难以达到。

“宅基地问题比较复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叶兴庆说,他相信,未来随着宅基地改革进一步深化,通过本集体以外的人来运营,进一步彰显闲置宅基地价值的空间仍然存在。

地方也不乏土地改革探索的经验。例如,广东省肇庆市对基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乡村振兴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乡村振兴当中,我们碰到很多的矛盾和问题,首先破解的就是土地问题。”肇庆鼎湖区区委书记陈宇航说。

他在座谈会上分享的是肇庆新区以股份化改革实现农民土地资本化的探索。他们通过“两级土地股份化”改革,建立了公有制框架下“集体入股国有”混合所有制形态,使村集体能够以股权形式持续地享有土地开发增值收益。

陈宇航说,他们力争走出一条新时代乡村振兴共建共治共享模式的新路子。

“工业改到深处是产权,农业改到深处就是土地。”中国扶贫基金会副会长江绍高说,土地流转是一篇大文章,所幸,目前已经有了一些破题。

城乡融合是必由之路

葉兴庆坚定地认为,城乡融合发展是持续减贫乃至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

这也是溧阳市市长徐华勤的经验心得。在他看来,城乡融合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在这个过程中,只有把城乡融合问题解决好了,乡村振兴才可能是一个完整的方向。”

他认为,县域作为经济社会的基本单元,最能体现城乡融合的程度和水平。

而城乡融合发展首要的则是产业融合问题。“现在发展农业肯定和以前不一样,以前主要解决‘有没有’的问题,现在则是要更好地去适应城市居民新的需求。”叶兴庆强调说,乡村并非只适合搞农业,乡村产业已经走向多样化,比如,高端休闲、康养等新产业,而电商业态的到来,则使市场交易半径无限扩大。

从徐华勤的经验看,乡村振兴产业培育一定是城市产业到乡下进行,“乡村振兴要围绕城市转,不能在自己的范围里面单独来玩,玩不通。”

他主政的溧阳,乡村振兴产业培育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下乡的休闲经济,去年溧阳市858亿的GDP,休闲经济占了8.7%;二是进城的电梯安装产业,中国70%的电梯安装是溧阳人或者溧阳人所控制的公司做的,溧阳乡村农民收入的40%来源于此,GDP的40%来源于该产业。

在徐华勤介绍完之后,叶兴庆颇为兴奋地说,以县为单位,开始往城乡融合这个方向走,这是非常好的绩效。

关注2020年之后

当下,已经到了脱贫攻坚最关键的时期。

“这个阶段,成绩很大,但问题也很多,任务非常艰巨,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国家民委国际交流司副司长张庆安介绍说,目前为止,全国还剩下3046万人尚未脱贫,仅广西、贵州、云南3个省区合计贫困人口就达820万人,基本都是荒漠化、沙漠化地区。

这些地方的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

虽然没有纳入到深度贫困地区,但新化县县长左志锋表示,他们的任务远比深度贫困地区还重。“全县农村公路达到一万多公里,需要加宽、改造等任务极重,这十分罕见。”

尽管任务艰巨,左志锋说,新化县将在2019年底整体摘帽。而在张庆安看来,全国2020年全部脱贫也没任何问题。

但是,2020年以后怎么办?这几乎是扶贫攻坚战中所有人关心的问题。

“2020年以前的扶贫攻坚,依靠的是密集的政策支持,密集的资金投入,密集的人才进入。我们全县81个村,共有2000多名干部在扶贫一线,2020年这些人员要回来,怎么办?”一位县级官员表达了他的担忧。

“这些扶贫干部怎么办?内生动力怎么激活?造血功能怎么增强?”这位官员担心的是,扶贫工作队撤回来后,村上的干部能不能干好?产业能不能管控好?合作机制还能不能持续发挥生命力?农二代、农三代都不愿意回农村,有“三农”情怀的人愿意参与乡村振兴吗?

“这些问题都有待研究。我们也在想持续发展的问题,政策设计非常重要,还得靠市场导向和政策作用。”多位与会地方官员认为,国家层面需适时推出扶贫后续政策的顶层设计。

上述国家发改委专家的发言对地方的主政者们稍有安慰,这位专家表示:“贫困县摘帽以后,现行一些政策还要持续一段时间,得解决稳得住的问题。”

当然,产业是最有效、最稳定、最长远脱贫的根本保障。

这是当天交流会上的共识,也是全社会的共识。

作者:郭芳 曹煦

第3篇:致力精准扶贫促进乡村振兴

摘要:精准扶贫是新形势下国家扶贫开发战略的完善和升级,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六个方面明确要求。本文以湟源县巴燕乡下寺村精准扶贫实践为个案,在总结精准扶贫工作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分析梳理了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问题,提出了解决思路。

关键词:精准扶贫;乡村振兴;下寺村

扶贫工作经过近30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不菲成绩。但是具体工作中,由于贫困人数底数不清、情况不明、针对性不强,存在着“谁是贫困户”“贫困原因是什么”“怎么帮扶”“帮扶效果怎样”等不确定问题,帮扶工作存在许多偏差和问题,一些真正的贫困户没有得到帮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精准扶贫”新方略,通过对贫困村、贫困户的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优化资源配置,真正构建政策、项目、措施到村、到户、到人的精准帮扶机制,彻底改变“年年扶贫年年贫”的局面,进一步提高扶贫开发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严厉杜绝因人情扶贫、关系扶贫,造成应扶未扶、扶富不扶穷等社会不公,甚至滋生腐败问题。在精准扶贫工作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注重抓六个精准,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确保各项政策落到扶贫对象身上。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贫困问题不彻底解决,乡村振兴战略何以实施。按照总书记的要求,青海省各级党委和政府依据地区实际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措施,湟源县巴燕乡下寺村精准扶贫工作取得的成效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前期基础,有成绩,有差距,有奔头。

一、巴燕乡下寺村精准扶贫工作推进成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每个贫困村都有驻村工作队、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的“两覆盖”工作要求,及青海省委、西宁市委相关精神,湟源县针对2016年精准扶贫提出的“三年集中攻坚,两年巩固提升”的总体安排部署,对全县36个重点贫困村、11个后进村和2个维稳重点村派驻第一书记和扶贫工作队,笔者有幸被选派到巴燕乡下寺村担任第一书记,在乡党委的领导和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带领村“两委”和工作队员致力于抓好精准扶贫工作,感触颇深。

(一)做好贫困户识别工作

严格按县、乡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确保工作取得实效,做到有章可循。采取在农户提出申请的基础上,协同“两委”班子进村入户调查,全面了解掌握各户收入情况,逐户计算人均纯收入等方式,严把“申请—调查—评议—审核—报批”五个环节关。首先,把丧失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老弱病残等人员或家庭优先纳入贫困人口。其次,把收入低于新标准的农户拟定为贫困户,在此基础上组织召开村民代表民主评议小组进行民主评议,评议结果进行不少于7日的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如无异议,进行第二次公示,做到摸排准确,深入调查。最后,将确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名单报上级党委审批,共识别出精准扶贫户18户64人,占全村总人口的9%。其中低保贫困户17户61人,低保兜底户1户3人。

(二)实施“八个一批”政策,做到“一户一法”

通过进村入户走访群众,调查贫困原因(因残致贫9户33人、因病致贫5户21人、因缺劳动力致贫4户10人),制定具体脱贫措施,根据“八个一批”政策要求,结合各户实际进行分类和对接,实施“一户一法”,针对贫困户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办法。首先,依托下寺村建设实施整体搬迁政策,确保18户贫困户有安全住房。其次,通过资产收益、低保兜底、医疗救助、“雨露计划”、劳务输出等措施增加经济收入,实现脱贫目标。对无劳动能力的实行低保兜低,对有部分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采取资产收益办法,人均年收益540元,所有建档立卡户参与以药材种植为主的产业发展项目,户均收入3029元;转移就业7人,务工收入达1万以上,增加了家庭收入;大病救助4户4人,发放救助金4万多元,缓解了家庭经济压力;享受“雨露计划”大学生1人,金额6000元,职校生1人,金额3000元,并联系私企老板对贫困大学生资助学费4000元,解决了上学难的问题;针对因患重病或丧失劳动能力的3户家庭,安排护林员3人,每户收入1年10000-12000元,公益性岗位2户2人,每户收入1年15000元。目前,下寺村贫困户人均纯收入全部达到脱贫目标,顺利退出贫困村。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新村建设品位

2013年,下寺村实施新村建设因资金短缺,工程处于瘫痪状态。针对此种情况,2016年,派入的驻村干部与村“两委”班子多方奔波筹措资金,入户动员群众提前交纳部分自筹款,以缓解新村建设资金压力,加快新村建设进度,完成了96户新村农户房屋建设,目前入住70%左右,解决了新村建设几年的遗留问题。在新村建设顺利完工的基础上,多方协调,争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联系电力部门完成新村电路架设及通电工程,并协调下调电价,给村民优惠每度0.39元的电价,确保村民用得起电,烧得起电暖;在新村统一安装太阳能路灯,亮化新村环境;联系水务部门和环保部门投资125万元解决了3.8公里的人畜饮水工程,及800多米的污水管网铺埋工程,引泉水入户,让村民喝上安全用水;联系县委统战部投资45万元完成寺院门前民族广场修建和广场公共水侧修建;联系交通部门实施新村道路硬化工程,投资100多万完成主干道和分户道路的铺设工程;联系林业部门做好道路两旁和新村的绿化工作;联系扶贫办、旅游局等部门争取资金1060万,其中:投资200万元修建旅游篝火广场和停车场;筹资180万元投入服务业,以此来壮大下寺村集体经济;投资13万元完成90户农户卫生厕所改造。修建幼儿园1座,解决了下寺村孩子上学难问题。修建标准卫生室1处,方便群众就近看病。同时,积极争取更多政策和资金支持,大力开发挖掘扎藏寺悠久的文化内涵,依托旅游业来发展带动下寺村经济,惠及村民依托旅游發家致富、巩固脱贫成效。

(四)加强基层党建工作,促进精准扶贫攻坚

一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见成效。针对外出务工党员较多、卧病在床党员不方便学习等实际,开设上门辅导学、微信(短信)推送学等方式,扩大学习覆盖面,让每一名党员结合个人实际查摆存在问题,并进行整改,切实提高党员整体素质,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中发挥党员的带头引领作用。

二是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认真学习领会省、市、县相关会议精神,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做。将各项会议精神贯彻到为民服务的各项工作中,特别是全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同心协力,将困境重重的扎藏寺新村建设完成,让所有农户能够搬迁入住新居。

三是结合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按照“县委关于规范基层党组织十条措施”,开展“四项活动”、发挥党组织阵地“两个功能”作用等工作。形成村内大小事情通过“两委会”、党员大会、群众大会决定,设定“党员固定活动日”“党员服务日”,组织党员带头为村民服务,开展“一名党员一面旗帜”等活动,积极为村庄环境整治和经济发展尽力,树立良好的党员形象。

二、巴燕乡下寺村精准扶贫工作面临的主要困难

从上述具体数据可以看出,下寺村精准扶贫工作取得的成效非常明显,但同时也必须保持清醒认识,就是这些成效还具有阶段性特征,距完全意义上的脱贫还有明显差距,更何况,“脱贫”本身的内涵十分丰富,除物质生活富足外,更要有精神的富足、文化的富足、思想的富足等。单就目前情况看,精准扶贫工作存在的困难、问题、障碍依然凸显,在此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

(一)土地基础薄弱,抗风险能力低

下寺村位于湟源县城以西15公里、巴燕乡政府以东3公里处,全村有3个社,201户,720人。耕地1610亩,其中山旱地900亩,人均耕地面积2.23亩。有可利用草地2500亩、林地300亩。村域内有闻名遐迩的“千年古刹”扎藏寺和生态旅游风景区,315国道穿境而过,是环青海湖旅游的交通要道。但是下寺村处于浅脑山地区,这种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典型特征是土地基础薄弱,多半靠天吃饭,抗风险能力低,生产结构单一,经济收入来源较少,主要以种植业、畜牧业、运输业和外出打工为主。实施精准扶贫,虽然经过帮扶已经脱贫,但是多数贫困户抗病、抗灾能力依然很弱,一旦遇到天灾人祸就会造成生产受损、收入减少,甚至一夜之间就可能回到从前,因此,巩固扶贫成果十分不易。

(二)思想观念比较落后,自主发展能力不足

由于多数贫困人口文化素质低、思想观念落后,安于现状,没有发展动力,加上受自然条件限制和农产品、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大等因素影响,大量贫困人口自身发展能力不足,缺少自主发展产业的勇气和信心,“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依然严重,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致使产业发展后续动力不足。有些外出务工人员自身文化水平低、技术能力较差,加上信息渠道狭隘,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差、机会少,外出务工收入也相对较少,自我发展能力较弱,对家庭收入的贡献不大,往往寄希望于政府救济维持生计。

(三)“三缺”现象普遍存在,产业扶贫投入不足

调查中发现,下寺村贫困户贫困原因是多方面的,关键还是贫困对象发展“三缺”(资金、技术、劳力)现象普遍。通过对贫困户建档立卡发现,一些贫困户中,全年收入除了能够维持基本生活和简单生产外,没有多余的钱进行产业投资,尽管县上整合了许多项目和资金给予帮扶,大部分扶贫村发展资金仍然严重不足,实际工作中会出现较大的资金缺口。同时,需要扶贫的对象多,农村金融机构对群众贷款额也有限,农户贷款难和信用社放贷难是首要问题。传统种养殖产业本身劳动力需求大、投资风险高、经济回报率低,依靠农户自身发展,生产规模小,缺少技术,不懂管理经营,难以形成规模化产业。针对这样的情况,即使通过金融扶贫可以解决部分贫困户发展资金缺乏问题,但缺劳力和缺技术仍然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年轻人多数外出打工,村中剩余的主要是“妇幼、老弱、病残”人群,靠这部分人来发展产业困难大,势必增加了整村推进、产业扶贫等工作难度。一些产业项目发展也因缺乏资金支持而无法实施,缺资金、缺项目成为制约贫困村群众发展经济的瓶颈。

(四)生产经营没有形成规模,享受优惠政策条件受限

一是部分产业扶贫政策门槛较高,与多数贫困户自身条件及发展能力不相适宜。如:对种养殖业政策补贴标准较高,很多种养殖户条件受限,小打小闹,成不了规模,很难享受优惠政策补贴。

二是在房屋建设中,危房改造项目补贴金额与实际建房成本相差较大,贫困群众很难承受自筹部分。特别是关于住房面积人均不超过25m2和户均不超过80m2的规定标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很大难度。

三是政策性扶贫得不到长期保障,一些农村贫困户普惠性政策因脱贫后必须取消。比如:教育“雨露计划”只能是贫困户的学生享受,贫困户退出后子女考学享受不了“雨露计划”政策,因孩子上学随即返贫。

三、对策思考

(一)注重因地制宜施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20世纪以来,党和国家已出台15个中央一号文件,不断加大对“三农”投入,改善了农村的生存环境和基礎设施条件,但由于受地域气候限制,基础设施仍然薄弱,生产结构单一,经济来源较少,群众生活较困难。针对这一问题,精准扶贫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产业,延伸产业链条,通过土地流转,发展特色种植、特色加工,扶持扩大养殖业等措施来增加农民收入。同时,村“两委”班子要注意研究市场,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改变种养植结构,防止市场供大于求,给农民带来经济损失。

(二)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增强自主发展能力

以培养与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新型农民为目标,农闲季节不定期培养一些种养能手、餐饮能手、经营能人,加强对本村农民的农业技术、职业技能的培训,提高农民科学种养和外出打工的技能,让闲置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通过加强培训学习,转变“等、靠、要”的思想观念,增强自主发展产业的勇气和信心。

(三)开发乡村旅游项目,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针对普遍缺资金、缺技术、缺劳力实际情况。必须依托当前新村建设、村域人文景点和自然景点,大力开发第三产业,发展文化旅游、民俗旅游、农家乐饮食服务等新兴产业,着力打造“餐桌上品特产,田野中赏美景,农庄里享乐趣”的农家乐生态旅游村,通过鼓励多种经营方式,加强经营管理,重视旅游服务从业人员培训,积极招商引资,吸引更多外来资金和人员以发展旅游产业带动全村经济发展,成为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新亮点。

(四)加强政策资金扶持,全面落实惠农政策

应出台更多优惠政策,助推精准扶贫,用政策调动产业扶贫、社会扶贫的积极性,并对农民发展产业、生产经营予以鼓励和支持。同时,要积极协调财政、金融、扶贫等部门对扶贫融资予以大力支持,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提供一些低息或无息贷款以及专项资金拨付,真正把惠农富农政策落到实处。

(五)推进基层组织建设,营造平安和谐环境

加强村民自治组织建设,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机制,认真落实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各项制度。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农民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和自觉履行义务的责任感。建立完善村规民约,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深入开展文明村、平安村、和谐村创建活动,创建农村良好社会环境。按照十九大报告描绘的“治理有效、乡风文明、生态宜居、产业兴旺”推进促进乡村振兴,促进文化、教育、社会、生活、科技、生态等全方位的发展,而这一切都需要党的基层组织充分发挥影响力。

四、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1]又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三农”工作做出了新部署,这是我们党在全面认识和把握了当前社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发展的全局出发,制定的一项重大决策。青海能否如期实现脱贫目标、打赢脱贫攻坚战,直接关系到农村发展的新征程。时间不等人,为此,我们不能有丝毫懈怠。

注释:

[1]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7年4月,第38页。

(作者单位:中共湟源县委党校)

作者:吴国芬

第4篇: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汇报材料

安边镇关于开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工作汇报材料

一、全镇基本概况

安边镇地处定边县东部,距县城50公里,始建于明正统二年(1437年),是历史上有名的“三边”之一;1949年撤县建区,素有“旱码头”之称,是定边县东滩六乡镇经济文化活动中心,商贸物资集散地;1958年改为人民公社,1984年建镇。1998年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级小城镇建设试点镇,2009年又被省政府确定为陕北“50镇”,后又被确定为陕西省107个重点镇之一,榆林市“一县一镇”试点镇。。

全镇辖1个街道办事处、2个社区居委会,11个行政村、75个自然村、驻镇企事业单位21个;总人口23274人,其中农业人口19781人;党委辖党支部18个,其中农村支部11个,共有党员603名。全镇在册建档立卡贫困户603户,贫困人口2488人。全镇土地总面积24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万亩,林草地面积12万亩,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地势南高北低,境内资源丰富,石油、天然气、红胶土等储量十分富集,交通条件十分便利。区域内以农业生产为主,农业主导产业以马铃薯、玉米、荞麦、小杂粮、蔬菜、羊子为主,其中,南部7个行政村属于白于山丘陵沟壑地带,以旱作物为主,北部4个行政村为滩区,土地平坦肥沃,部分地为盐碱地,多为水地,旱地少,以种植反季节、无公害农产品为主,甜瓜、红葱、大棚菜等特色农业初具规模。201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1960元。2017年各项工作都走在了全县的前列,同时被市委、市政府评为脱贫攻坚“模范乡镇”。

二、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年来,我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直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镇具体抓好脱贫攻坚、现代农业、保障民生、社会事业、重点工程、作风转变“六方面重点工作”。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一是通过在杨岭村实施18公里高压、8公里低压改造,雷圈村实施7公里高压、8公里低压改造,使得全镇电力入户率达到100%;二是配合县水务局对全镇人饮安全进行全面排查,建成水窖88个、硬化集雨场26700平方米,财政补助资金132.9万元,北园子、雷圈、杨岭实施人饮工程使得全镇人饮安全率达到100%;三是新修水泥路,惠楼至杨岭,雷圈至杨岭等5段49.6公里,使全镇11个行政村均有通村水泥路或沥青路,并且延伸至村部。四是移民搬迁和危房改造工程,全镇共易地扶贫搬迁199户,其中169户人均补贴2.5万元;分散安置30户,人均补贴1.5万元;危房改造130户,补助资金325万元,全面解决了我镇农村群众的住房问题。五是投资1350万元实施了1.7公里安边镇街道改造一期工程,二期街道改造工程0.9公里目前已开工建设,后续将积极争取资金实施街道改造、亮化、绿化,全面改善镇域道路。六是投资183万元建成安边文化馆一座,投资167万元建成10000平方米安边文化广场1个。

三、2018年工作打算

一是实施产业兴村强镇行动。改造北园子村2000亩高标准农田;优化杨岭村龙飞马铃薯基地建设;打造牛圈塘村德旺专业合作社千亩示范基地、安寺村集体洪漫地集约种植基地和王寨子村百亩“温室”蔬菜村,创“安边小瓜”特色品牌;以退耕还草、家庭农场建设等为重点推进畜牧业结构调整。

二是打造雷圈村、王寨子村“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实施改路、改水、改电、改圈、通讯、绿化等民生工程。

三是推行“旅游+”发展模式,打造塞上古镇。依托安边古城、“五里墩”和安边起义纪念馆等打造安边文化一日游精品旅游线路。通过开办“农家乐”带动群众就业。

第5篇: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内在关系

摘要:到 2020 年我国全面脱贫之后,精准扶贫向乡村振兴的转换将成为欠发达地区农村工作的重要战略任务。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具有紧密的联系,对更好更快解决“三农”问题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从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相互作用、乡村振兴战略与精准扶贫耦合衔接、精准扶贫助力乡村振兴探索三个角度出发,在梳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同时发现其中的不足,为深刻认识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关系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乡村振兴;精准扶贫;关系问题

一、研究背景

精准扶贫是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1月在湖南湘西调研时提出的,这一思想主要是针对粗放式扶贫的弊端所提出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脱真贫,要求扶贫开发中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地制宜“扶贫摘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针对“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战略部署,该战略从重塑城乡关系、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传承发展农耕文明、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等七个方面破解“三农”问题。当前,我国正处于精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并存和交汇的特殊时期,贫困地区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的短板,形成精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的良性互动格局,对于提高脱贫质量,合理利用资源,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者都是从国家战略角度制定

的,符合当代“三农”问题的解决之策,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实现脱贫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但从实践角度出发,两者之间的关系却是复杂的,特别是 2020 年脱贫任务完成之后精准扶贫向乡村振兴的转换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立足于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前人研究的基础,多数学者在普遍关注和重视的同时从含义、目的、对策等角度对该问题进行思考,普遍认为精准扶贫工作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但就乡村振兴反哺精准扶贫方向的思考,目前学术界还存在一定的缺失,二者都着眼于当今大时代背景下“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服务于深度贫困地区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协同工作的推进。因此本文着重从三个角度思考:一是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相互促进,即两者实属“一体两面”,主要是将辩证法作为其思考路径,一方面精准扶贫为乡村振兴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乡村振兴为精准扶贫的长久发展提供了保障;二是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耦合衔接,立足于 2020 特殊的时代背景,思考了二者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举措;三是精准扶贫助力乡村振兴实施路径,主要从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和人才振兴等五个具体抓手出发,从具体举措分析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衔接路径,产业、文化、生态、组织、人才只有得到“精准”发展,才能更好地结合当地实际推动乡村振兴有效实施。深入解析深度贫困地区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的协同关联,提出存在的不足和对其未来发展的思考及展望,以此促进乡村发展治理水平、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提高,推进“三农”问题更好更快解决。

二、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关系领域中的重要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深刻阐述了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之路,怎样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之路。这是党中央着眼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目标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由于目前我国已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都受到学界的高度重视。

(一)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相互促进作用

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本质看实属“一体两面”,从达成目标看,二者都针对于“三农”问题,促进“三农”问题又好又快解决,为农村、农民、农业提供更好的环境和出路;从时间节点上看,2020 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转折之年;从实施内容上看,无论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的纲领性谋划,还是《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阶段性部署,都将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作为重点详述。因此从辩证的角度可以看出,二者的关系问题十分重要,不少学者也对这一问题提出了看法和思路。1.精准扶贫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基础。刘升(2019)认为精准扶贫通过资源下乡的方式为贫困地区输入了大量资源,着重分析了精准扶贫投入巨量资源奠定了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等多方面基础,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条件[1]。舒畅(2019)从精准扶贫的重要性角度出发,在认为精准扶贫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的基

础上,分析了目前我国精准扶贫助增收的途径及发展现状,并指出精准扶贫帮助贫困群众增收致富,也是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2]。由于目前我国“三农”面对着严峻的问题,农村人口流失现象严重、经济滞后、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层出不穷,对脱贫攻坚以及之后的乡村振兴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而许多学者都从精准扶贫角度出发,对精准扶贫提供解决角度和思路,从而以小见大用“阶梯式”的方式解决目前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问题,为乡村振兴奠定基础。2.乡村振兴提升并巩固了精准扶贫。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都是面对“三农”问题提出的对策和思考,二者相互集成相互衔接,精准扶贫对乡村振兴的影响不言而喻,但就乡村振兴对精准扶贫的反作用机制,目前学术界的研究较为狭窄,笔者搜索相关文献,其中以李敏(2019)的观点最为新颖,他认为乡村振兴对精准扶贫的长效机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从脱贫攻坚要具有长期性和持续性这一目标入手,指出脱贫的难点就在于做到稳定脱贫而不返贫,着眼于构建精准扶贫长效机制,提出了具体的举措。

(二)乡村振兴战略与精准扶贫耦合衔接

张文光(2019)认为乡村振兴战略侧重于从顶层设计,是一个系统性工程。精准扶贫从致贫的因素出发,针对不同原因,采取不同的扶贫措施,侧重于微观政策。并从正确认识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的逻辑关系、准确把握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的实施路径、全面建立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的保障机制三个角度出发,为二者衔接和保障提出了解决之策。[4]豆书龙、叶敬忠

(2019)的《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有机衔接及其机制构建》从现实需要、制度衔接理论诉求、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三个层面论证了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衔接的必要性,指出虽然目前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在衔接上仍然存在着体制机制衔接不畅、产业发展升级困难和内生动力难以激发等问题。但从实践可行性方面分析,乡村振兴可以借鉴脱贫攻坚的有效经验实现稳健推进,而脱贫攻坚亦能够利用乡村振兴机遇谋求纵深发展。[5]文丰安(2019)则在对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理论进行精确分析后,对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协同推进的现状进行审视,从利弊两个角度对目前两者关系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和解释,并提出从健全管理体制和强化技术支撑、将乡村振兴战略融入精准扶贫方略、依托乡村振兴战略巩固脱贫成果等三方面出发,解决目前两者关系存在的问题。[6]相雪梅(2018)在《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协同研究》中指出,一方面,精准扶贫为乡村振兴补齐短板,乡村振兴为精准脱贫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农村产业体系的构建,既利于推动脱贫减贫工作,又利于乡村全面振兴,并在详细分析了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中存在相异点后,用示意图清晰展现二者的关系,指出二者在构成要素、涉及层面和实施领域等方面的极大相近性,从协同发展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7]以上作者充分认识到了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关系的重要意义,并着重从二者的耦合衔接角度出发,分析二者协同作用的意义和重要性,以及在衔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方面发挥精准扶贫的优势作用,助力精准扶贫实施,另一方面使乡村振兴有更好发展前景的基础上,反哺精准扶贫,使二者更好相互助力的同时,更好

推助“三农”问题的高质量解决。

(三)精准扶贫助力乡村振兴实施路径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因此,2018 年 3 月 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两会审议时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指出五个具体路径,即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和人才振兴,既是我国面对“三农”问题的又一理论创新,又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要义,这五大振兴相互不同又密切联系,共同助力于乡村振兴的实现和“三农”问题的有力解决。1.产业振兴。依据我国乡村目前面临的问题,结合前人研究,从产业振兴角度出发,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首先,立足当地特色产业带动经济发展。牛胜强(2019)认为,实现产业振兴应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做好特色文章,将乡村振兴的战略思想和原则深度融入产业扶贫实践,从而科学构建产业扶贫长效机制提高长效发展动能[8]。其次,发挥旅游产业的巨大吸引力,助推产业振兴,例如在《精准扶贫视角下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困境及路径探究》一文中,张莉、邵俭福(2019)就指出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是新兴的产业扶贫形式,是乡村振兴的新希望、农村产业联合发展的新动力、农民增收的新渠道和贫困人口自我提升的新路径[9]。最后,主要结合目前新兴电商经济的新势头,将电商与产业振兴相结合,其中叶诗凡(2019)认为随着互联网的应用和普及,电子商务在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战略的共同作用下,取得了长足进步,有效地带动国民经济特别是农

村经济的进步和发展,成为国家精准扶贫的重要手段之一[10]。2.文化振兴。文化振兴主要是从精神文明建设的角度出发,立足于我国农村文化建设严重滞后的现状,对乡村文化建设提出的要求,尤其是孙志国、刘红、刘之杨(2018)等人立足现状从分析原因的角度入手,指出可以从专利、地理标志、传统知识等当地特有传统文化入手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带动当地文化振兴。[11]当然,这里所谓的文化振兴不仅是指开发当地的文化资源,更是通过转变当地人的精神风貌,达到当地农户从外部“输血”向内部“造血”思维的转换,“扶贫先扶智”让农户在更好理解扶贫政策的基础上,调动其生产发展积极性,切实从扶贫对象所需出发,使农户可以真正结合实际情况反映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精准扶贫助力乡村振兴的目标。3.生态振兴。乡村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改善农村居住条件、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都具有重要意义。而目前我国为了促进乡村振兴的高速发展,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给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弥补的伤害,违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因此生态振兴最重要的目标就是立足于可持续的同时,以发展的眼光研究贫困问题,在生态保护与修复中脱贫,实现环境优化和脱贫共赢的局面,张玉等人(2019)就对江西省采取的生态振兴项目成果进行研究,立足江西省重点生态功能区贫困县现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总结成果的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12]4.组织振兴。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对乡村全面振兴激发农业农村内生发展动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农村基层党组织这一理论上

的“领头羊”作用发挥不足,因此恢复其重要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其中,王韬钦(2019)的《乡村组织振兴的基本逻辑及实现路径探讨》就从目前乡村组织面临的困境出发,指出制约我国目前组织振兴的四对基本矛盾,并着力从协调国家有效治理和乡村基层民主之间的关系角度解决目前我国组织振兴存在的问题[13]。而殷梅英(2018)的《以组织振兴为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则从另一个角度出发,分析了目前农村中常见的四种组织,即:农村基层党组织、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社会组织、村民自治对乡村振兴的意义和作用,二者虽角度不同,但都题材新颖且分析准确到位[14]。同时驻村工作队和驻村干部等形式的帮扶,也对乡村振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驻村工作队的队员或驻村干部往往是具有相关专业技能、知识或能力的人才,将他们纳入扶贫组织体系来,能够更好发挥政策的上传下达作用,推进脱贫政策落实的同时,与当地实际存在的脱贫问题相结合,团结和整合具体资源,在与农户亲切沟通的过程中确保了当地脱贫攻坚保质保量地完成。5.人才振兴。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出“乡村振兴,关键在人”的重要论断,而作为第一资源的人才在我国目前的农村却面临着挑战:留守老幼多、青壮年劳动力缺失、对优秀人才缺乏吸引力等,而面对上述问题,不同作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相应的解决之策。刘秋林、李林春(2019)则以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新型职业农民素质提升工程为例提出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其“造血能力”[15];余应鸿(2018)认为教育精准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一种模式,它能有效提升贫困人口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是

最有效、最直接的精准扶贫,可充分发挥教育精准扶贫作用,帮助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与发展[16]。人才振兴的途径一方面是利用教育扶贫,通过教育的手段,提高农村的教育现状和整体素质,解决目前农村面临的教育落后和人才外流的现象,另一方面则可以通过专门的科技扶贫手段,培养或吸纳科技人才,从而立足实际对面临的贫困问题提出具体举措。上述五种具体途径既是乡村振兴的推进之法,也是精准扶贫的实现路径,通过在实际路径中融合与践行使五种举措能与当地实际问题具体结合,从而推进脱贫攻坚的实现和乡村振兴的蓝图。

三、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关系问题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一)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关系问题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1.精准扶贫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研究成果较多,但乡村振兴助力精准扶贫、且二者互相促进的研究成果较少。从前人的研究来看,多数学者主要研究了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精准扶贫对其的助力作用,且结合具体实例涵盖文化振兴、组织振兴、生态振兴、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等各个具体领域,研究较为详实,但就乡村振兴对精准扶贫的提升作用研究较少,从时间和范围来看二者相互递进、相互包含,但从影响程度里看应更辩证的角度看二者的关系问题,但就目前学者的研究来看,较为狭隘且浅显,涵盖面也较小,后者主要以李敏的《以乡村振兴助推精准扶贫形成防治返贫长效机制》为例,有较大的借鉴意义。笔者认为,乡村振兴对精准扶贫的积极作用至少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提升了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的目标要求高于精准扶贫的目标,时间上也是更为长远的目标。但两者具有相同的价值追求。2020 年脱贫

任务完成之后,精准扶贫的经验、措施、管理机制等可以优化升级后用于乡村振兴;二是巩固了精准扶贫成果。脱贫后预防返贫的任务艰巨,乡村振兴从根本上解决了贫困地区农村自我发展能力不足的问题,是有效预防返贫、巩固脱贫成效的有力措施。2.对精准扶贫助推乡村振兴的具体路径不同作者有不同的看法,但没有大的理论框架将其整合在一起,且重合度较高。例如,李敏的《以乡村振兴助推精准扶贫形成防治返贫长效机制》中就提出了从贫困群体的识别认定要精准,开拓多元化扶贫主体,激活现有扶贫主体动力,扶贫资源的传输要高效精准三个角度如何实现精准扶贫;而梁铭豪的《乡村振兴战略下精准扶贫的创新研究》就从优化贫困识别流程,完善精准识别机制、加强帮扶监管创新,完善精准帮扶制度、借助信息化平台开展大数据扶贫、改革扶贫资金管理体制,加强资金整合、完善精准扶贫考核机制五个角度出发,二者既有差别,又有一定的包含关系,界定不清。学者们主要从具体问题出发思考对策,未从哲学层面构建理论框架。从而导致面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较多,却缺乏整合性和理论性,新颖观点和理论较少,着眼点小,思考范围过于狭窄。3.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关系问题研究目前较为前沿,成果较少,且发表时间较紧凑,文献之间的借鉴与整合程度较低。就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的关系问题来看,当前学者已经意识到二者从时间、内容、目标等方面具有着密切的联系,并提出了相应的看法和理解,但由于乡村振兴战略出台时间较晚,研究者无法有效全面整合前人研究,因此多数只是从自己的研究角度出发,对前人的借鉴较少,未能全面整合提出较为系统的思路。

(二)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关系问题研究的思考和展望

1.探索二者的内在关联。要结合扶贫开发深入挖掘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理论、历史、实践逻辑,探索两者之间的一致性和区别。主要立足于理论层面。从理论层面利用辩证法的思维全面理解、深化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整合零碎观点,形成大的理论框架,以实践—理论—实践的方式,更好地指导目前我国“三农”中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的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都只是停留在实践层面,例如多数研究的落脚点是从各个地区的扶贫问题出发,具体分析了呈现现状及解决措施,但并没有将二者的关系问题上升到理论层面,在从实践向理论的转换和衔接问题上缺乏大的理论框架,且研究应更深入于研究二者的关系层面,探索二者的内在关联,再上升到理论层面后为更好地指导实践奠定基础。2.深入研究二者之间的衔接与转换机制。2020 年脱贫任务完成之后,我国扶贫开发中形成的大量经验,管理、投入、协同、考核、监督等机制、大量倾斜性政策、大量机构、软件系统等该何去何从,如何将精准扶贫机制转换为乡村振兴机制,巩固精准扶贫的成果,并促进贫困地区乡村振兴的实现。从 2013 年精准扶贫政策的提出,特别是到近几年我国更是加大了对农村的扶贫开发力度,明确提出了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在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站在 2020 年这个关键节点上,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在加大投入力度的同时,整合精准扶贫的内在资源,将现有的政策成果和未来的发展目标更好地实现内在的衔接,更好地为我国“三农”问题提出解决策略。3.总结并创新有效的具体实践路径。目

前,乡村振兴的整体框架已形成,但如何有效落实,还需要深入探索。例如,如何解决农村经济社会建设中人的问题、土地的问题、资金的问题、公共管理和服务的问题、如何监测工作进程、如何考核督促地方政府工作、谁来帮助农村、乡村振兴的具体标准有哪些等。只有把乡村振兴战略转化为具体可操作性的实施细则,才能找到抓手,稳步推进,确保按期实现目标。理论指导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实现真脱贫的战略目标,由于不同地区所面临的现状和难点不同,发展阶段也不同,这时就要结合当地具体实际找出适合自己的脱贫发展之路。例如在明确区域资源特征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找准乡村发展着力点和突破点,明确乡村发展战略,在综合现有资源的基础上,依托科学技术等手段,提高农村资源的合理配置,在目标明晰的基础上,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冀潘渝 杨智 单位:甘肃政法大学

第6篇:宁县美丽乡村建设助推精准扶贫见闻

“住上好房子也要过上好日子”

——宁县美丽乡村建设助推精准扶贫见闻

初春时节,走进宁县农村,整洁雅致的农家院外,沃野纵横;村与村之间的水泥路、柏油路和砂石路四通八达,笔直平坦;道路两旁的行道树整齐划一,摇曳多姿;功能齐全的文体广场上是群众载歌载舞的身影……处处都是美丽乡村建设带来的喜人变化。

2015年以来,宁县多措并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以“一线一区”建设为主轴,全力创建2个省级“千村美丽”示范村,着力建设4个市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精心打造50个环境整洁村,努力把农村建设成为农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幸福家园,纵深推进精准扶贫工作。

宁县致力推动扶贫方式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努力打造扶贫攻坚示范片带,有效加快了扶贫攻坚的步伐和进程。依托宁江乡村旅游示范区建设,在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的基础上,结合城北河流域新农村建设及环境综合整治示范片带,全力实施王台、莲花池等6个乡镇的2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和4个村的环境整洁,精心打造一条集生态文化、环境整治、旅游观光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示范区。建成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及文体广场4处,在建1处,升级改造1处,文体广场配置健身器材6套,安装路灯110盏。建成通村水泥路35公里,并栽植了路旁绿化树。整治河道15公里,治理河沟池塘662平方米,配置垃圾箱2442个,拆除违法违章建筑物147处。宜林荒山繁育苗林3.35万亩,培植花卉150亩,建成旅游景点6处,接待旅客1.55万人次。

围绕“一线”,推进2个省级和48个县级整洁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安装垃圾桶6931个,分类垃圾箱900个,建成农业生产垃圾收集房135座,购置人力垃圾保洁车242辆、压缩式垃圾车14辆、垃圾收集转运箱188个。在新农村聚居点安装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5套,配套污水管网3400米。整治提升“三沿”村庄48个,新建“三沿”生态景观林5000亩、无害化卫生公厕83座,搬迁坟墓826穴,就地绿化整治或深埋改造坟墓552穴。同时,实行县乡领导包抓责任制,整合各类项目资金,整片区、整流域有序推进精准扶贫。

“住上好房子,还要过上好日子。”宁县把产业发展放在建设美丽乡村助推精准扶贫的首要位置,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大力扶持发展林果、旅游等特色产业,通过思想上的发动,工作上的引导,政策上的鼓励,资金上的扶持,大力发展以苹果、核桃为主的林果产业基地,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让群众走上了脱贫致富的路子。

供稿:宁县扶贫办

第7篇:精准扶贫中的乡村治理问题94分

位置 > 个人空间登录 > 课件测试

剩余时间:26分45秒

课件名称:精准扶贫中的乡村治理问题

测试题目共:30 ,总分值:100 ,测试时间:60分钟

第1题、 习近平指出,城镇化要发展,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也要发展。同步发展才能相得益彰。(是否题)(分值:3) A. 对 B. 错

第2题、 乡村治理主体是精准扶贫中乡村治理面临的问题之一。(是否题) (分值:3) A. 对 B. 错

第3题、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开辟农村广阔发展空间。(是否题) (分值:3) A. 对 B. 错

第4题、 习近平指出,“即使将来城镇化达到70%,还有4-5亿人在农村,农村决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是否题) (分值:3) A. 对 B. 错

第5题、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确保到203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是否题) (分值:3) A. 对 B. 错

第6题、 以源头治理实现持续发展是以源头治理实现持续发展之一。(是否题) (分值:3) A. 对 B. 错

第7题、 习近平指出,古人有“家贫子读书”的传统,把贫困地区孩子培养出来,这才是根本的扶贫之策。(是否题) (分值:3) A. 对 B. 错

第8题、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指出,“强化贫困地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和基层执法队伍建设。”(是否题) (分值:3) A. 对 B. 错

第9题、 乡村核心资源分配是精准扶贫中乡村治理面临的问题之一。(是否题) (分值:3) A. 对 B. 错

第10题、 以综合治理维护社会安全是以源头治理实现持续发展之一。(是否题) (分值:3) A. 对 B. 错

第11题、 充分利用传统治理方式是以源头治理实现持续发展之一。(是否题) (分值:3) A. 对 B. 错

第12题、 当前我国基层党组织涣散、自治组织不自治现象较为普遍。(是否题) (分值:3) A. 对 B. 错

第13题、 乡村治理方式是精准扶贫中乡村治理面临的问题之一。(是否题) (分值:3) A. 对 B. 错

第14题、 1995年,在全国30个省份农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中,集体收益5万元以上的占()。(单选题) (分值:3) A. 22% B. 26% C. 31% D. 43%

第15题、 党的()大提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单选题) (分值:3) A. 十五 B. 十六 C. 十七 D. 十八

第16题、 (),中央发行“一号文件”指出建立健全乡村治理机制。(单选题) (分值:3) A. 2012年 B. 2013年 C. 2014年 D. 2015年

第17题、 习近平指出,“即使将来城镇化达到70%,还有4-()亿人在农村,农村决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单选题) (分值:3) A. 5 B. 6 C. 7 D. 8

第18题、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指出,要继续推进开发式扶贫,处理好国家、社会帮扶和()的关系。(单选题) (分值:3) A. 历史进程 B. 自身努力 C. 社会帮助 D. 家庭互助

第19题、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确保到()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单选题) (分值:3) A. 2020年 B. 2021年 C. 2022年 D. 2023年

第20题、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指出,坚持()主体,激发内生动力。继续推进开发式扶贫,处理好国家、社会帮扶和自身努力的关系。(单选题) (分值:3) A. 领导 B. 工人阶级 C. 群众 D. 工农阶级

第21题、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完善农村基层自治机制,(),确保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多选题) (分值:4)

A. 改善乡村治理机制 B. 健全农村法制

C. 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 D. 改善乡村法治机制

第22题、 我国精准扶贫中乡村治理面临的问题包括()。(多选题) (分值:4) A. 乡村权力行使问题 B. 乡村治理主体方面问题 C. 乡村核心资源分配问题 D. 乡村治理方式问题

第23题、 习近平指出,城镇化要发展,()也要发展。同步发展才能相得益彰。(多选题) (分值:4) A. 农业现代化 B. 基础设施建设 C. 工业发展 D. 新农村建设

第24题、 我国农村治理主体缺位、主体缺位会导致()。(多选题) (分值:4) A. 上热下不热 B. 单打独斗 C. 政策偏误

D. 脱贫后长期发展无主心骨

第25题、 我国乡村治理主体方面问题包括()。(多选题) (分值:4) A. 主体缺位 B. 主体错位 C. 主体失位 D. 主体移位

第26题、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建立健全()的乡村治理机制。(多选题) (分值:4) A. 代表利益 B. 符合国情 C. 规范有序 D. 充满活力

第27题、 精准扶贫中乡村治理创新的重心包括()。(多选题) (分值:4) A. 不同治理主体权责分明 B. 核心资源分配的公平化 C. 充分利用传统治理方式 D. 以综合治理维护社会安全

第28题、 王道勇教授指出,我国乡村治理方式问题表现在哪些方面?(多选题) (分值:4) A. 德治缺乏厚实基础 B. 法治尚未内化于心 C. 人治现象大行其道 D. 法治基础尚未夯实

第29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促进()协调推进。(多选题) (分值:4) A. 农村基础设施 B. 工业化调整 C. 城镇化 D. 新农村建设

第30题、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指出,要继续推进开发式扶贫,处理好国家、社会帮扶和自身努力的关系,发扬()精神。(多选题) (分值:4) A. 自力更生 B. 艰苦奋斗 C. 勤劳致富 D. 共渡难关

第8篇:[精准扶贫工作总结]深入发动群众 建设美丽乡村

工作总结

深入发动群众 建设美丽乡村

在过去两年“四化同步”示范村建设和“三万”活动中,市经信委工作队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要求,坚持工作队引导、地级主导、村民主体的思路,大力推进驻点的太子镇长上港村的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我们的主要作法是:

一、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在谋划思路上接地气。市经信委对“四化同步”,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示范村建设和“三万”活动高度重视,抽调一名二级单位的一把手带队组成驻村工作队,安排工作15名县级干部和两名科级干部一对一结对帮扶持1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工作队驻村后,扎实开展工作,走村入户全覆盖,深入了解村情民意,多次走访村里老党员、老干部、种养殖大户、外出打工回乡农民工,召开4次村民代表会,就上港村近期发展和三年发展听取群众意见,反复斟酌修改工作计划,确立了植树造林绿化荒山、发展乡村旅游、发展以柑橘为重点的林果经济,生态养殖四个方面的三年产业发民规划,明确了村两委班子建设、产业发展、村庄整治、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扶贫攻坚五大重点工作。

二、充分发动群众,在村庄整治上下功夫。在村庄整治工作中,我们遵循保护自然生态、保护传统建筑、因地制宜完善基础设施的思路,实施以农民为主体,工作队实施奖补,两年来重点抓了五大工程,实现了五大变化:一是村路通起来。我们通过协调争取了华新公司100吨水泥支持,筹措了20多万元资金,群众筹资6万余元,修建了一条3米宽,1000米长的乡村公路,修通1200米的户户连水泥路,并新建一座客车候车厅。二是乡村亮起来。协调市电力公避开,筹措资金60万元,实施了全村电网改造,彻底解决了过去村民家庭经常停电的问题。沿路安装太阳能路灯35盏。三是文化生活丰富起来。筹措近20万元新建了党群服务中心、篮球场、乒乓球场,沿路新建村民活动广场5个共2500平米,改造完成了村文化礼堂。四是村庄干净起来。发动群众投工劳对村庄主要排水管道进行全面改造拓宽完善,落实5名保洁员,建立保洁长效机制,定期清理1500米港渠杂草污泥。五是生态绿起来。筹措3万元购置树苗,发动村民在屋前屋后种植了15亩湾子林,引导群众种植17亩石榴、100亩核桃,500亩杉树。

三、帮扶发展专业合作社,变输血为造血。我们积极发挥经信委的优势,创新建立“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市经信委筹资10万元作为合作社起动资金,为17个特困户垫资参股,号召工业民营企业参与经营,动员全村农户积极入股,组建上港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经营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发展乡村旅游,改造龙王洞生态旅游景点,发展农家乐。二是发展柑橘种植。注册“筠山蜜桔”品牌商标,流转全村400亩柑橘林,由合作社统一进行组织生产、管护和销售,销售利润按股分成,解决了以前“好橘烂家中”,“有桔无收入”的局面。三是发展生态养殖。组织12家工业民营企业到村考察,利用荒山林地、荒地,生态养殖山鸡、黑山羊等,初步供应企业食堂,待时机成熟再包装走向市场。通过工作队的努力,村产业经济有望实现零的突破。

四、发挥部门优势,帮助农民就业惠民生。一是上门培训,提高农民工技能素质。今年4月,协调组织**市冶金建材技校,带上教学器材、设备到村里开展钳工、电工、焊工等专业技术知识竞赛培训,向农民传授技能和专业知识,引导农民在本地工业企业就业。二是组织农民到工业企业就业。我们充分发挥经信委广大联系工业企业的职能优势,积极向企业推荐农民就业,5月份组织村委会班子和20名农民,分两个批次到鸿达模具等于家企业对接,当场签订录用合同工异曲人。6月份模具行业会议期间,组织村委会班子与企业进行专题座谈,推介用工。

新的一轮“三万”活动开展在即,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坚定不移的紧扣活动主题,牢牢把握六个精准的工作要求,继续走发展产业经济、增强造血功能、实现精准脱贫的帮扶思路,进一步夯实上港村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把上港村专业合作社做好、做实、做红火,促进产业经济快速发展,加快上港村脱贫致富步伐,为早日建设美丽乡村示范村贡献力量。

第9篇:精准扶贫贵在精准

从总书记多次在重要场合强调精准扶贫的重大意义,到各地方积极行动真抓实干搞扶贫,再到扶贫工作切中要害解决广大困难群众脱贫难题。凡此种种均凸显出精准扶贫工作是让群众享受幸福生活的切实保障,更是实现中国梦小康社会的核心前提,而精准二字又是新时期扶贫工作实现的有力保障。因此,精准扶贫贵在精准。

精准扶贫要精确识别。精准扶贫政策出台以来实施过程中取得一定效果,但是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确定大多还是延续之前的方式,部分是由村民选出但绝大部分都是由村干部按照原有政策画线得出所谓贫困人口,至于贫困原因、如何有针对性解决等不确定问题,难以重点突出,也使精准扶贫政策在基层出现定位不准,实施效果出现偏差的问题。泸州市纳溪区龙车镇金龙村组织全村党员、村组干部和村民代表,在通过入户调查、群众评议、公示公告、抽查检验后,第三次对2015年全村的贫困户进行最后认定,真正做到精准识别、精准扶贫。实践证明,精准扶贫只有在第一环节进行精确识别才能将此项政策落实好。

精准扶贫要精确帮扶。在以往的扶贫政策中大多集中在以输血式扶贫为主要手段,国家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资金,虽然可以在一定意义上解决暂时的贫困问题,却不是长久之计。更有甚者个别下村帮扶干部无视群众贫困的症结所在,只是大而化之的进行帮扶,群众身体不好疾病缠身,却丢给群众100只鸡去饲养,导致群众不但获得相应的经济收入,反而花费更多资金,在本就困难的生活雪上加霜。淮安市通过变输血为造血的扶贫方式,探索出一条精准扶贫之路,员民营企业家参与精准扶贫活动,针对不同困难家庭的实际情况和需求,一村一策、一户一策,精准发力。企业家通过技术帮扶、就业帮扶、创业扶持等措施为贫困户“输血”。

精准扶贫要精确管理。精确管理是精准扶贫的保证,而对贫困户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贫困农户。建立起贫困户的信息网络系统,对贫困农户实行一户一本台账,确保“扶真贫” 帮扶“真扶贫”。实行阳光、透明的操作管理模式。在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情况下,对扶贫资金建立完善严格的管理制度,将扶贫对象、扶贫项目等公开。将扶贫工作的全过程公开,避免暗箱操作导致的应扶未扶。要做到“精准扶贫”,找准病根,才能对症下药,需要“精准监管”和“精准惩罚”相结合。对于扶贫干部的乱作为现象,需要监管到位,及时纠正,对于屡教不改的干部,要果断摘掉其乌纱帽,决不能让被扶贫的群众受到伤害。

共同富裕是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普遍繁荣的全面富裕,经济发展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步入康庄大道的根本保障。精准扶贫号角的吹响,精确识别贫困人群,精确帮扶解决实际需求,精确管理保证公开透明,才能消除贫困人口,消除贫富分化,使发展成果与人民共享。

集三维之力 建美丽乡村

广大农民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美丽乡村建设离不开农民的参与,并且农民对美好生活有了新的渴望。但是,农村地区环境仍然存在污染,农民的整体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低效化,这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应该多管齐下,集三维之力,当好美丽乡村的践行者和建设成果的维护者。

建设美丽乡村需要注重机制建设,改善农村环境,打造宜居乡村。干净整洁的卫生条件是美丽乡村必备条件,以硬化、绿化、净化、美化、亮化“五化”为重点,开展乡村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整治三堆和卫生死角,治理乱堆乱搭乱建等影响村容村貌行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俗话说,“三分建、七分管”,建设长效化的机制,专门人员负责管理农村环境的问题,建设美丽乡村必然要求村庄环境管理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轨道。为此,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确保每个自然村都有最基本环保设施,提高农村垃圾收集率;建立村庄环境卫生巡查和评比制度,加强工作督查和通报并严格奖惩,要求村民管好自家房前屋后的环境卫生;并为村级保洁员提供工资保障,建立健全村级保洁员各项规章制度。

建设美丽乡村需要注重核心价值观教育和文化内涵建设,提高村民素质,打造美德乡村。美丽乡村建设,追求的不仅是农村居住环境的优化,更主要是塑造美的心灵,建设农民精神家园。应将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教育宣传引导农民践行核心价值观。善于发现群众身边的先进典型,突出典型引领作用,广泛开展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评选活动,让美德在人人心里落地生根。美丽乡村不要千人一面,还要通过内涵建设来体现本地的特色,努力打造出品牌和特色。结合各乡村地理区位、民风民俗等,充分挖掘特色人文元素,进行个性化塑造,保留了传统民俗活动的生活土壤,陶冶了人们的情操,使美丽乡村真正让人流连忘返。

建设美丽乡村需要注重乡村特色产业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打造生态乡村。美丽乡村建设不只是外在美,更要美在发展上,激发农村经济发展潜力,这才是美丽乡村建设的落脚点和归宿。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强化土地流转政策,多渠道推动农民增收,消化转移农村剩余劳力。成立专业合作社,与果品企业深度合作,发展果品深加工,发展农家乐、采摘园、乡村游等具有地域特色的第三产业,提高农民的从业人数,加强科技创新,利用高科技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果品业、加工业、旅游服务业等乡村特色产业的兴起,既培育了农民自力更生的创业精神,又为美丽乡村建设积累了丰厚资金,注入可持续发展的血液。

建设美丽乡村承载着很多人的梦想,特别是对那些保留美好乡村记忆的人更是有着不同寻常的寄托,为让梦想早一步照进现实,应整合资源和力量,全民动员,全民参与,全民创建,开展“美丽乡村”帮扶共建工作,全力打造“最美乡村”,让更多农民真正养成美的德行、得到美的享受、过上美的生活,用无数的美丽乡村共筑美丽中国。

43、(主观题)请结合岗位实际,谈谈对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基本方略的认识。

关系

解析

【参考答案】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基本方略与其他十三条基本方略,是对党的治国理政重大方针、原则的最新概括,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统

一、战略与战术相结合,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其中,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对我们发展为了谁、依靠谁的确切厘定。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做到:

第一,在扎实学上下功夫,认识上见真章,有共识。

要在学懂上下功夫,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博大精深、内涵丰富,主要体现在“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中。其活的灵魂,可理解为党的领导、人民至上、问题导向、“四个自信”。其中,人民至上,问题导向,更是对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精准把握。民生之事,是我们工作的立足点和落脚点,必须高度重视,“以人为本,以财为末;人安则才瞻,本周则邦宁”。

第二,在融会通上下功夫,广泛宣传上入心声,汇合力。

在解决发展为了谁的问题上有了共识,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积极去学习有关惠农、强农、富弄政策并宣传到位,把党中央与中央政府的关切传达入心,帮助百姓学好政策、用好政策,发挥人民群众的改革和实践的主体作用,将政策落地生花。了解大家的心声、意见,积极谋划和完善政策,出成效有合力,民声所倾,就是我们工作的方向,“以百姓心为心”、“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共筑美好蓝图。

第三,在方向明上确定目标,广泛调查上明重点,敢对标。

始终在增进民生福祉上走在前列,紧扣主要矛盾变化的新特点,下大力气去搞调查研究,增强工作的科学性。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青年人的锐意担当,积极搜集民意民声,敢于对标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找准群众的烦心事、迫切需要,把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积极汇报配合调动公共资源,不断满足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需求,“民生在勤,勤则不溃”,努力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第四,在工作上,勤思考,有闯劲,着力改善和保障民生,走前列。

“民生问题无小事,处处留心皆民生”。因此,在工作中,向有丰富经验的领导干部、同事学习,向群众取经,勤思考,敢创新,明确自己的工作计划,突出解决群众在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养老、居住、环境等方面的操心事、烦心事,积极配合深入实施“厕所革命”三年行动计划。彰显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以及作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基层工作者的本色。用好“三权分置”、“三变”等关键领域改革与政策,摆脱“无经验思维”、“没办法就这样吧”的不良惯性,不断提高自己服务群众的真本领。想民所想急民所急,尤其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积极推进平安杨凌建设工作。民生工作,走在前列。

相信,聚集全社会的力量和群众努力,一定会为美丽杨凌、幸福杨凌、平安杨凌,贡献力量,“他日喜悦应山红”。

上一篇:武术社团方案下一篇:笔试备考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