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队伍建设

2022-08-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企业文化队伍建设

江西文化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研究

[提 要]文化企业是文化的内容产业,文化企业的文化建设尤为重要。通过阐述当前江西文化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不足,并以江西出版集团为例,从地方文化烙进企业文化、制度规范融进企业文化、社会责任写进企业文化等三方面为江西文化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提供启示。

[关键词]文化企业;企业文化建设;江西出版集团

[作者简介]余玉荣(1979—),女,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企业文化、企业管理、会计理论;郝慧芬(1993—),女,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会计理论、企业文化。(江西南昌 330000)

[基金项目]江西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江西文化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研究”(YG2014077)

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信仰、宗教、风俗、习惯、传统、所创造的财富等的总和。文化是内在的,文化的力量深厚持久,对企业来说,是企业的内力和内功,有文化才能使企业蓬勃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企业文化也称为组织文化或公司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被全体员工认同与接受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制度规范、行为方式等。企业文化建设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体现企业业务范围、经营特色、营销实践,被员工接受并成为共同的价值观。文化企业的制度或是生产方式方面的特殊性,体现着文化建设在文化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一、江西文化企业文化建设的背景和现状

文化企业是从业务的概念来讲的,是指生产、经营和销售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企业,是以文化、创意和人力资本等无形资源为投入要素,提供文化产品和准精神产品,并以此实现利益的组织。文化企业由于和自身经营的业务相关,一般更加注重企业文化建设。

(一)文化企业文化建设的特殊性

文化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较为特殊,企业本身就是经营文化产品,传递着文化价值。作为文化企业更有文化的双重性:一方面企业本身是做文化的企业,做的是内容文化,是文化的内容产业,生存根本依赖于独特而优质的文化产品;另一方面企业要形成自己有特色的企业文化。与其他企业相比,有一定的特殊性。

1.时代性强,受当下社会文化影响大。企业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亚文化,植根于社会文化中。文化企业由于以文化为产业,受社会文化的影响大,体现着文化的时代要求和发展方向。也是经济与文化关系的集中体现,是经济与文化的社会同构体。文化企业的企业文化代表一种文化氛围、文化标识,反映着文化发展的现实状态。

2.期望值高,公众的要求会更高。文化也是长期的社会生活中的积淀,反映了人类的需要、理想和愿景,是现实生活中的价值判断和行为准则。文化建设是文化企业的应有之义,文化企业与其他企业不同的突出特点是生产或经营文化产品,因此,企业文化在文化企业中有着特别的意义,公众的期望值会更高,把文化企业的企业文化与企业实力一体对待,以此为衡量企业的实力。

3.融合度高,与企业业务的内在逻辑强。文化企业经营的是文化产品,以各种形态体现文化,文化性的产品自然就是文化企业的标志。产品与文化紧密结合,生产经营与文化紧密结合,如何经营文化就成为文化企业的生存之本。文化产品是物质产品,同时又是精神产品。文化产品的物化形态一旦进入市场到消费者手中,就转换成精神产品。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企业生产和经营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提供精神产品,满足人民对文化生活的多种需求。可以说,一种文化产品的内涵,凝聚的和传播的是这个文化企业的灵魂。所以,文化企业的企业文化与企业的经营融合度高,与企业的经营业务的文化性内在逻辑性就强。

(二)文化企业文化建设在坚定文化自信中的作用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由文化企业形成的文化产业作为新时代经济发展的主流产业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这一产业从物质和精神双方面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尤其在新时代的今日更是备受关注。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是新时期新阶段我国进行文化建设的一项十分重大而又紧迫的任务,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必然选择,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文化企业优秀的文化产品建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有着独特的精神标识,代表着当下社会的一种文化状态。所以,文化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对坚定文化自信有传播、宣教的作用,滋养着人民的精神世界。

(三)江西文化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江西大力推进文化企业“走出去”,“走出去”不仅仅是加强文化贸易,也要用企业文化让江西的文化企业“飘香”海内外。江西目前有文化企业法人单位近2万家,根据研究分析,文化建设存在以下几方面突出的问题:

1.文化建设战略性不足,呈短期化特点。企业文化作为典型的精神产品,其来源于企业实践。反观江西文化企业,文化成为了“应景”,未体现战略性。

2.产品的精神属性认识不足。文化企业主要生产文化产品,文化产品是一种同时具有商品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的特殊商品。因此,文化企业因其产品特殊性应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在此基础上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文化企业生产的产品特殊性决定了文化建设的特殊性,要侧重产品的精神属性。目前,江西文化企业文化建设中,这方面未得到体现。

3.没有充分利用江西文化资源。美国大片、日本动漫、韩剧等文化产品在国际流通广泛,大受欢迎。任何文化产品都会留下本国文化的烙印,加深世界人民对本国文化的关注度和认同度。目前中国元素正在国际走红,不少美国大片出現了中国元素,花木兰、功夫熊猫动画电影取得了巨大成功。这些依托我国文化传统取得成功的外国文化作品给我们启示。同时,带有本省文化烙印的产品可以促进文化输出省的旅游业和企业的发展。江西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但江西的文化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没有充分利用江西文化资源。由此,也削弱了文化产品的竞争力。

二、江西出版集团的企业文化

近年来,江西省出版集团公司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同时,较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发展较快。截止目前,该集团连续十一届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

(一)江西出版集团基本情况

据江西出版集团资料显示:该集团成立于1993年,与江西省新闻出版局合署办公;2005年,与江西省新闻出版局实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管办分离”;2006年,经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集团正式成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2009年,集团全面推行转企改制;2010年,集团控股的中文天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上市;2013年,组建集团全资的一级子公司——华章天地传媒投资有限公司;2014年,组建集团全资的一级子公司——华章文化置业有限公司。目前,集团所属的中文传媒、投资公司和置业公司拥有全资一级子分公司28家,控(参)股一级子公司7家,含各市县新华书店在内的各级子、分公司192家,在职员工(含参股、控股公司)9700余人,离退休员工4700余人。集团形成了以图书、报纸、期刊、音像、电子等出版物的出版、发行、印刷复制、物资贸易等传统主业,与数字及新媒体出版、艺术品经营、影视剧生产、现代物流、文化金融、文化科技和文化地产等新兴业态相结合的经营格局。

近年来,江西省出版集团公司全面实施“一体两翼、互动发展,一业为主、多元支撑”发展战略,不断创新发展、优质发展、稳健发展,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2018年,江西省出版集团公司七项指标位居全国100多家国有出版、报刊、广电传媒集团前列,其中净利润列第二,主业净利润列第一,新媒体新业态净利润贡献率达49.59%,文化产品出口额和净利润继续保持全国同行第一。集团共获得出版类国家级荣誉156项,同比增长59.2%。影视作品首次获得中国广播影视大奖电视剧飞天奖和中国电视金鹰奖。

(二)江西出版集团文化建设

根据江西出版集团公司官网企业文化板块了解到,该集团企业文化有以下内容:

1.集团使命:导读世界,领航人生。

2.发展目标:创新发展、优质发展、加快发展,打造全国领先的现代文化产业集团。

3.战略定位:一体两翼、互动发展;一业为主、多元支撑。精品出版是旗帜、出版产业是主轴、全媒体发展是方向、多元发展是支撑、现代文化产业集团是目标。

4.企业精神:团结、优质、高效、创新;出版品牌兴业,文化产业报国;事业无涯,创新无限;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理由。

5.企业理念:企兴我荣,企衰我耻;企业发展我有责,企业壮大我幸福;集团是个大家庭,齐家兴业靠大家;人人为加快发展出主意,个个为实现目标做贡献。

6.核心价值:以人为本,和谐创业;诚信为基,开拓创新;凭竞争谋生存,靠创新求发展;导向为指针,利润最大化。

7.五大管理:股份公司以“市值管理”为核心;投资公司以“股权管理”为核心;出版企业以“内容管理”为核心;发行、印刷企业以“营销管理”为核心;全企业全系统以“制度管理”为核心。

8.“四型“集团”:大力推进“学习型、创新型、节约型、和谐型”集团建设。学习、学习、再学习。永不自满、永远进取,永恒创新;节约经营久,图书继世长;和谐才能发展,和谐才有希望。

9.“三个定位”:集团是企业,通过正当合法的经营活动获取更大的利润,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是出版集团重要的、根本的职责与目标;集团是文化企业,承担着积累、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职责,必须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集团是出版文化企业,主要是通过出版、印刷复制、发行等业务来实现“积累文化、获取利润”的双效目标。

10.“三不”:流汗不流泪、吃苦不吃亏、受累不受气。

11.“三台”:想干事的人有舞台、能干事的有平台、干成事的有奖台。

(三)江西出版集团文化特征

从以上可以看出,该集团发展目标明确、理念新、话语体系新,结合了江西省的省情,具有以下特征:

1.目标定位符合实际。该集团以“创新发展、优质发展、加快发展,打造全国领先的现代文化产业集团”为发展目标,符合企业实际。企业地处江西南昌,文章节义之邦,所依托的地方文化使其在打造全国领先的现代文化产业集团有特殊的优势。集团“一体两翼、互动发展;一业为主、多元支撑。精品出版是旗帜、出版产业是主轴、全媒体发展是方向、多元发展是支撑、现代文化产业集团是目标”的战略定位,与江西省的发展战略相契合。集团针对不同类型公司有着不同核心的管理,“市值管理”“股权管理”“内容管理”“营销管理”“制度管理”,“五大管理”符合市场实际。

2.表述话语体系新颖。集团提出的流汗不流泪、吃苦不吃亏、受累不受气“三不”,想干事的人有舞臺、能干事的有平台、干成事的有奖台“三台”,接地气,新的话语体系让员工容易理解、接受,也能够振奋员工的精神。

3.社会文化特性明显。由于历史的原因,江西人民传统儒家思想根深蒂固,有“家孔孟而人阳明”之誉。同时,江西是片红色的土地,传承着艰苦奋斗的精神。集团提出建“四型”集团,即大力推进“学习型、创新型、节约型、和谐型”集团建设。学习、学习、再学习。永不自满、永远进取,永恒创新;节约经营久,图书继世长;和谐才能发展,和谐才有希望。

三、江西出版集团文化建设对江西文化企业文化建设的启示

江西出版集团文化建设对江西文化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了“样板”,给我们以下启示:

(一)地方文化烙进企业文化

文化企业无论是产品生产还是企业文化建设,传统文化都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输出文化远比输出产品更能体现中国的实力。中国文化企业只有根植于传统文化才能生产出优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江西地方文化在上古时代脱胎于越文化、吴文化,在两千多年中不断和中原文化融合,最终发展成赣文化。江西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地方文化资源丰富,红色文化、绿色文化、古色文化闻名中外。文化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只有地方文化特色,在保护地方文化中作贡献,对地方文化进一步发展和保护。同时,把地方文化特色提炼到企业文化中,增强辨识度,体现传承性,这样才更加有生命力、有创新力。

(二)制度规范融进企业文化

制度优势是最大的优势。前面提到过,企业的领导层或高管对企业文化的影响大,在企业文化中要体现制度规划,要有制度规范,企业文化的发展要有制度的保障。要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轴,突出制度建设这条主线,发挥江西优势,形成江西文化品牌,加强文化知识产权保护,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三)社会责任写进企业文化

文化和商业的双重属性,决定了文化企业社会责任的多方面体现,也决定了社会效益高于经济效益的社会要求。文化企业承担着传播优秀文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向社会大众提供优秀文化产品,参与社会慈善和公益活动,创造工作岗位,吸收社会人员就业等社会责任。在文化建设和实践过程中,要实现传统文化、企业文化和企业产品的生产经营要实现高度融合,担当社会责任,将社会责任意识深入到企业文化中,才能培养文化奉献精神,实现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参考文献]

[1]赵敏.江西出版集团企业文化优化研究[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16.

[2]约翰与詹姆斯.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刘骞.出版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与路径探索[J].出版广角,2013,(8).

[4]李东华.论传统文化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与品牌塑造[J].学术探索,2011,(8).

[5]南方嘉木.赵东亮:打造江西出版集团升级版[J].出版广角,2013,(8).

[6]莫曲波.企业文化与出版集团内部凝聚力的铸造[J].出版科学,2014,(5).

[7]王吉鹏,王明.企业文化诊断评估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8]余玉荣.优秀企业文化构建途径研究[J].商业时代,2011,(14).

[责任编辑:熊文瑾]

作者:余玉荣 郝慧芬

第2篇:企业文化管理不同于企业文化建设

主持人说:本文把企业文化细分为企业文化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并结合目前一些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区别,以使文化理念变成管理实践,使企业文化管理得到切实加强,值得研究与思考。

我们的企业文化理念和行为手册编印成厚厚的大精装本,文化上了墙、上了报,我们也组织学习了、考试了、讨论了,员工也基本认同了,但为什么大家依然学是学、干是干,根本没有发生什么行为转变? 如何让企业文化真正深入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能不能让大家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企业管理风气、管理气氛、管理行为和管理绩效的变化?

开始收集这些问题是在5年前,让人深思的是,直到现在的提交问题中,这些问题依然出现较多,真有点“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感觉。

由于泛文化和形式主义影响,中国很多企业长期热衷于企业文化的表面工作,基本停留在“企业文化建设”的阶段,加上中国管理学界还没有真正重视以组织行为和组织系统变革为核心的文化管理的研究,致使很多企业把企业文化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混淆。

要想使企业文化真正给企业带来价值,就必须鲜明地把“企业文化管理”这个科学的概念提出来,涵盖和替代“企业文化建设”。

那么企业文化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差异在哪里?本文分别从关注点、过程和方法、成果价值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和甄别。

关注点不同

企业文化建设关注的焦点在文化体系上,重表现;企业文化管理关注的焦点在企业价值的提升上,重管理。企业文化建设关注的是“企业文化工作本身”,企业文化管理更关注企业管理业绩。

一、关注的层面不同:

企业文化建设的关注层面:主要涉及文化传统、文化实态(CI用语)、文化策划设计、文化征集、文化提炼、文化体系、文化理念、企业精神、行为规范、文化发展纲要、文化灌输、文化传播、文化认同、文化落地等。企业文化建设基本有自己的运作套路,这些套路延续了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S)策划基本思路,借鉴采用了思政建设的一些模式。所以一般企业文化建设的语言都比较空泛,关于管理的语言少而又少。

企业文化管理的关注层面:关键成功要素、关键阻力要素、核心价值要素、关键行为准则(和细则)、文化管理应用手册、战略匹配、文化深植、关键胜任能力、文化意味、系统变革、持续提升。企业文化管理牵系管理的所有层面,不仅仅关联到战略、组织、人力、流程、营销等职能序列面,也关联到企业上至最高决策层、下至普通员工的管理的等级序列面,还涉及到企业各地分支机构的地域序列面和产业序列面等等,不仅仅要看整体的同一性和统一性,还要考察每个序列面的复杂性和差异性,并通过有效的指导协助各个序列提升各自的价值,从而实现整体价值的协同提升。

关注的深度不同

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建设对于企业管理的探究几乎没有什么深度,一般搞搞文化征集、文化理念用语的头脑风暴会或者一些演讲等文化活动就算不错了。稍深层次的企业文化建设也谈及“文化要入脑入心”,举办一系列的活动,也取得了“文化认知率”和“文化认同率”,但很难与管理融合,员工尤其是管理者的实际行为变化不大。

即使某些文化建设涉及到企业的管理问题,也往往是为了支撑已经策划好的文化理念词语,一般不会通过文化来致力解决这些问题。

企业文化管理:企业文化管理本身就是管理,是更高层次的核心管理和系统管理。其管理的深度体现在:

1、深究本原:前向深入,探求企业的发展基因;平面深入,探求企业发展现有动力;后向深入,探求企业的未来发展动因;全面探究,解析企业的本原。

2、不仅入心,更强调入行。提升管理者的变革适应性和管理胜任能力,提升企业解决关键问题的能力和效率。并且由文化管理发展成文化的“自觉管理”。

3、不仅仅关注企业管理问题,更关注管理问题背后的问题并致力解决。

关注的强度不同

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一般会关注认知度和认同度的考评,有关组织发文“强化企业文化的重要性”、进行组织到位和经费到位检查、员工满意度调查、纳入精神文明单位评比指标、申报上级文化奖项等等,但不涉及企业系统调整,所以无法引领企业的系统变革。整个建设看似热火朝天,大张旗鼓,但实际与企业管理提升关联度不大。

企业文化管理:

清晰确立组织运行的价值核心,由高层强烈传达核心价值信号,并围绕核心价值直接从企业最关键的问题着手,展开战略、架构、人力、流程等各个关键环节的调整,强化动力,消除阻力,纲举目张地引动组织的系统变革,如GE的“换铁轨”(变革企业的软件以带动硬件的整合)、IBM的“让大象跳舞”,不仅旗帜鲜明,而且对每个员工的影响深刻并深远。

过程和方法不同

一、前期动因不同

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建设的动因一般有:

1、盛世修典:企业发展得非常好,“别的企业有文化我们也必须有”。

2、完成任务:为了完成上级安排的任务。

3、整理理念:自己已经有了企业文化理念的基本词语和结构,想整合一下。

4、统一形象:统一标识和品牌,或者统一礼仪规范。

企业文化管理:管理者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高度,推动文化管理。主要动因有:

1、寻找核心基因和价值:企业的发展必定会积累很多独特的管理认知,必须进行梳理提炼,形成核心认识,明确核心价值,指导所有的组织行为。

2、系统解决问题: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一些管理问题,需要洞悉其实质,有的放矢地进行解决。

3、战略转型和变革需要:外部环境和企业内部发生重大变化,原有的管理认识和信念体系已经不能支撑新的战略转型,必须对组织和成员的思想和行为进行深度变革。

4、文化提升:已经进行了企业文化建设,但总是感到和管理结合得不够,价值不大,需要重新审视企业文化的核心,并深入到企业管理行为中去,把文化建设提升为文化管理。

二、中期的方法、内容不同

调研的方法不同

企业文化建设:

1、一般围绕“企业文化的文字表现应该是什么”的课题展开。

2、一般比较直白简单,大多数参考国内外优秀企业的文化典籍、引经据典、堆砌一些看似深刻的话语,却不涉及企业深层次的管理问题。

3、调研一般主要针对企业高层的喜好,有时候也考虑员工的认同,但不关注内心的认同差异,重点关注文字和语言表述的认同。

4、不对整体文化与亚群体文化之间、亚文化之间的文化差异进行对比分析。

5、不涉及管理与文化的相互匹配问题,不涉及组织气氛和员工敬业度问题。

6、体现不了企业的个性。

企业文化管理:

1、围绕定位“我们的组织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课题展开。

2、调研尽量避开人为的表面“文化”,直接从管理入手,由表及里,层层剥茧,寻找和定位企业的管理根本和核心。

3、更重视领导倡导的文化在企业的具体落实情况。

4、强调文化与战略、领导风格、组织流程、人力资源、品牌信仰等方面的匹配,并充分考察企业及其内部各群体的团队氛围、敬业度和领导胜任能力。

5、直面企业问题并探究到底。

6、充分掌握对企业员工的深层次价值期望,并分析期望与现实的差异和意味。

7、全面掌握组织变革或者提升的动向、趋势和关键点,为以后的战略转型、文化定位和系统变革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分析和报告的方式不同

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其实是为企业文化的体系铺垫的,是以说服(甚至有的称作“摆平”)企业领导为目的,如果让领导感觉不错,那么整个调研报告就万事大吉了。浅显点的调研报告是基于CIS的,深一些的文化建设涉及到领导力、文化模型、管理问题等内容,也有数据支撑,但一般不做深层次的研究,蜻蜓点水,点到为止,更不做下属企业或者各个部门单位的亚文化对比分析。企业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一般文字不多,分析量不大,对以后的文化执行起不到很大作用。

企业文化管理:

企业文化管理的调研报告不仅仅是文化体系的前提,更是文化深植和系统变革的前提。好的文化管理调研报告和汇报直面管理问题,用报告征服企业领导,并能获得企业员工的普遍认同。它能够客观公正、条分缕析、数据翔实、定位准确、一针见血地解析企业的发展个性基因、关键成功要素、主要问题及其成因、战略需求、员工的期望、发展方向和企业变革的关键点和节点,并全面分析企业所有部门、所有成员机构、所有群体的亚文化状态。既高屋建瓴,又振聋发聩。

后期落实的方式不同

1、规划不同

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一般不注重后期文化工作的执行规划,而是比较喜欢制定很排场的《企业文化发展纲要》等,但一般这样的作品内容空洞、千篇一律,几乎没有什么针对性和个性。纲要一旦经过企业通过,就基本被束之高阁。

企业文化管理:

企业文化管理特别重视文化体系形成后的后期文化管理落实,所以对文化管理工作的规划和计划安排要求特别高。不仅仅要规划出发展的方向和重点,更多的是安排好具体的执行计划和步骤,如主题是什么?针对什么问题?转变什么、如何转变、谁来转变?第一天、第一个月、第一个季度、第一年、第三年做什么?高层、中层、基层怎么做?各个管理模块和管理条线如何联动?如何组织并控制过程?如何评估和改进?

这样的深植规划,牵系着企业生存命脉,联结着企业的各个环节,致力持续解决企业的核心问题,是每个管理者都可以参照的。如果说调研报告是企业管理者的行动情报数据库,文化手册是企业管理者的行动纲领,那么深植规划则是企业管理者的行动路线图。

2、执行不同

企业文化建设在执行过程中是基于传播学方法论的,只盯着文化本身的宣传贯彻到位,千方百计策划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执行的主体是企业文化部门。由于这些企业没有认识到企业文化是公司整体的事情,所以经常会出现“认认真真搞形式、扎扎实实走过场”的文化落实现象。

企业文化管理在执行过程中是基于组织行为学和企业变革理论的,紧紧围绕着“提升企业价值”和提高管理的有效性等管理命题,它紧守核心价值,着手文化深植,切中问题要害,鼎力推进系统变革和提升。从上到下,从各个管理模块和业务条线,脚踏实地、有条不紊地全面推进,整个执行过程宣贯、对照、转变行为、解决问题,都由企业高层带头,层层展开,文化管理部门组织、协调、辅导和督促,企业的每个单元和员工都能感知到文化管理的直接影响,且与自己团队和个人的发展休戚相关,会自觉投入到系统变革中去。

3、持续性不同

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工作一般在手册出来,培训完,就基本告罄了。因为没有调研的详细数据,所以,之后的文化执行和深入,很难有再次的调研对照分析,造成持续性很差。

企业文化管理更多的是转变组织和个人的行为,尤其是利用思想、方法、工具来解决问题。这些工具不是用一次就完事,而是持续使用,不断完善相应的管理,并且根据企业的自身需求进行选取。

企业文化管理的重点工作也是持续的,会不断进行,乃至二次、三次、四次的调研和对照分析,并辅导各个亚群体单元进行改进。由于企业生存环境的不断变化,使得企业文化管理必然要进行文化价值取向的适时调整。“核心不变,其它时刻在变”,成为企业文化的要旨,也是管理持续改进的要旨。

成果和价值不同

一、核心成果不同

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成果:

1、企业文化体系重点阐述“我们的文化是什么”。并且一般会内容庞大,显得很“文化”,但概念堆砌或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不清晰。如“核心价值观和核心理念为什么要同时出现”搞不清楚。

2、企业文化战略规划看似内容丰富,但规划细节只谈要点,且依然是“认识上”和“行动上”,不涉及具体的行为转变和能力提升。

企业文化管理的核心成果

1、企业文化管理调研报告是一切企业文化成果的基础,也是企业进行管理变革和提升的重要参考和依据。

2、企业文化管理手册的重点阐述“我们应该怎么做”,逻辑严密,清晰简练,利于对照执行,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

3、企业文化深植实施是企业文化管理的落脚点,围绕组织心智模式和行为模式的转变,以组织发展和变革的手段推进组织系统提升。

4、企业文化持续变革和提升,更重管理成效。

二、企业文化部门的工作价值不同

企业文化建设由于没有真正渗透进企业的肌体,企业文化就会出现越建设越虚、越建设离管理越远的现象。企业文化部门尽管唱文化活动的主角,但基本游离在企业管理职能之外,难以赢得公司管理层的青睐。有的企业文化负责人为了展示工作业绩,采取各种手段在年底拼命争取全国性的企业文化建设奖项,反而更加降低企业文化部门的价值。

企业文化管理直接从管理核心切入,由领导班子和管理者团队引领并身体力行,紧扣核心价值驱动要素,从组织和个人全面致力改善组织状态。企业因企业文化管理而获得管理者素质的提升、核心员工保有率提高、品牌价值提升、竞争优势保持等高价值回报。尽管企业文化管理部门和工作者只是规划者、组织者、辅导者和督促者,但由于直接推动组织变革,所以企业文化管理工作会赢得公司的高度重视并成为企业管理的职能机构。即使没有专门的机构,企业文化工作者的价值也会充分得到体现。

最后,我们用一个例子来展现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文化管理的差别,希望企业文化管理者不要囿于企业文化建设的框框,真正为企业经营业绩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工作。

一个非常注重规范和层级管理文化的精工制造企业,经过战略分析决定企业要树立“创新文化”,那么:

企业文化建设者首先花大功夫对“创新文化”进行诠释,尤其是创新文化的“重要意义”要写得丰富,大量引用古今中外对创新的论述。再通过各种会议、强制培训和考试等形式进行宣传、目的是要让员工记住“创新文化是什么”。

企业文化管理者不仅会考虑“创新文化是什么”,更关注“创新文化怎么做”,在现实基础上思考“树立创新文化”需要企业在管理上做出哪些调整,并为企业高层管理者提供可执行的、有价值的方案,比如:

1、公司在保持良好的规范管理的基础上,减少控制环节;

2、公司要摘掉“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的大牌子,因为鼓励创新就意味着宽容失败,强调“一次就做好”的价值观是难以培养创新文化的;

3、只要有创新成果,哪怕是小的成果也要及时奖励;

4、只擅长管理控制和精细化管理的中层干部不能被提拔到更高的管理岗位上,尽管大家目前都认同他的业绩。

作者:孙 兵

第3篇:从企业文化建设走向企业文化管理

摘 要: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核心价值体现,它代表了一个企业的发展成长理念,因此不同的企业拥有不同的企业文化。虽然文化各有不同,但其核心价值观都包含着:公正、仁慈、自尊、博爱、正直、诚实、品质、服务和耐性的美好品德。这些都是历史传递下来的美德,同时也是指引一个企业走向长盛不衰的永恒力量。

关键词:企业 文化建设 文化管理

一、企业文化建设

1.什么是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形成、塑造、传播企业文化相关的的过程。多强调口号的呐喊,内容的宣传。其核心反映在文化的建立上面,企业文化是一次基于策划学、传播学范畴的实际应用。

2.企业文化如何进行建设:(以公司五色文化为例):

2.1头脑风暴10分钟。头脑风暴10分钟是指员工每天上班前10分钟听公司领导讲解五色文化。

2.2定期做思想小结。按照公司五色文化的核心思想,将五色文化推崇的行为与自己的实际行为做对比,定期做思想小结,进行自我评判,发现自己做到了五色文化要求的哪些行为,以及不足点该如何改正。

2.3实施文化理念的“视觉化”工程。实施文化理念的“视觉化”工程就是将五色价值观、使命、愿景、战略导向和相关要素等标语化,文化画与话,用可视可听可讲的形式展示文化理念和文化成果。

2.4选树典型。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头作用,使员工在活动中受到熏陶、感染和教育。

2.5培训活动。通过举办学习培训、征文演讲、知识竞赛、传授互动等活动,“槽刻”五色文化,构建同心文化。

二、企业文化管理

1.企业文化管理。现代企业管理工作当中一个突出的地方就是企业文化的管理。企业文化强调以人为本,把培养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价值观作为企业员工自身价值体现的核心价值观。企业文化管理工作做的好,不仅可以提高企业内部员工的凝聚力和责任感,还可以增强企业的外部竞争力,在经济发展的竞争大潮中占据自己的一席之地。

2.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文化管理两者之间的差异。

3.怎样从企业文化建设迈入企业文化管理。

3.1由策划改为深度学习。企业文化管理不是对企业文化进行一次次地策划,创造新的企业文化内容,其实质是利用企业文化去解决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从而提升企业文化的利用价值。

A、全面找出价值驱动要素;B、分析得出关键价值驱动要素:C、分析其潜在价值驱动要素;D、确定企业激励目标;E、对于事务性服务工作效率的高低用成本效率进行衡量,分析每个员工对于企业成长的价值贡献。

3.2对价值创造进行全方位解析。

A、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正确看待人力资源部的变革和成长; B、对公司业务进行全方位的学习;C、把人们的关注点更多地吸引到写作与创造方面,摒弃旧有的单一的控制工作;D拥有一颗创新的灵魂,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3.3制定新的战略与标准。

A、因为人具有个体性,根据个人特点制定成功标准,从而共同影响公司的发展;B、建立一套鼓舞人心的薪酬方案; C、对公司战略进行宣传讲解;D、正确看待培训;E、与公司员工进行密切沟通,了解公司发展细节。

3.4加快速度進行结构调整。

A、利用网络建立起员工、客户、供应商和业务伙伴之间的合作关系,提高工作效率;B、培养公司员工的团队精神,提高员工团队发展的责任心。

4.由落地走向深植。从近些年中国企业成长和发展的过程来看,企业文化存在两种典型的发展方向:一种是企业把自身的企业文化捧得很高,内容非常地先进,紧随时代的潮流。但在实际的执行当中,很多企业文化所要求的思想或行为成为了空话,企业文化也就像是一个摆设一样,根本发挥不出其实际作用;另一种是企业员工的真正执行,由于企业文化没有充分地深入到每个员工的心里,导致企业员工执行度不强,企业管理起来复杂而困难。这主要是因为企业文化宣传地不够到位和深入,加之企业员工整体的职业文化素质低,使得企业文化的员工接受文化的核心思想偏弱,没有形成强烈的心理契约。同时,企业员工自律能力较差,使得整个企业内部的管理成本增加。因此,对于企业文化的管理工作,重要的是加大对企业文化的渗透工作,让员工自觉地建立起心理契约,行为由他律走向自律,把企业文化深植入每个员工的心里,共同努力,共同促进企业的发展。

5.建设企业文化发展为管理企业文化。现在,企业文化是促进一个公司发展的重要因素,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重视自身企业文化的建设和管理。对于以前存在的“重理念”、“轻深植”的情况,各企业纷纷做出努力进行改正。将企业文化管理工作做为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核心,对企业文化做出正确的管理。不但追求理念的创新,更要将创新后的企业文化与当今实际情况作对比,实事求是,用企业文化真正解决企业存在的问题和问题背后的问题。

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上,很多公司都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然而,很多公司的企业文化都不能很好地与公司的战略、人力资源、生产、经营、营销等管理工作进行匹配。企业文化所反映出的核心价值观,是企业每位员工的一种“道德绩效”衡量标准,员工以此价值观作为行为导向,将个人行为与企业发展紧紧结合在一起,将个人目标作为实现企业大目标的关键因素,主动承担起企业发展壮大的责任。另一方面,企业文化作为企业日常管理的一种参照,是一种理性而有效的管理手段,可以实现企业想要达到的功利目标。

企业文化管理工作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企业文化纲领的拟定仅仅是企业文化管理工作的一个开端,它的主要工作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企业文化管理的核心,这主要取决于企业家与企业家群体。企业家和企业家群体作为企业的领导者,是企业文化的最初缔造者,也是企业文化贯彻实施的先行者,其拟定出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往往就决定了企业以后的发展,也反映出自己希望企业向哪个方向发展的意志。同时,企业家和企业家群体要充分商讨企业今后的具体发展方向、发展战略、主要发展领域,以及商业运作模式,找出自身企业发展的优势和不足,努力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对于企业文化,企业领导是企业文化最初的追随者和传播者。通过一次次地讲解,一层层地传递,使每个企业员工都能充分理解自己企业文化的真谛,以文化促行动,切实发挥每个人的个人价值。(2)企业文化的建设重要的进行有效地管理,这主要就依赖于企业的核心人才和中坚力量,换句话说除了企业高层进行统筹把握外,企业文化的管理工作主要由各层管理者承担。其工作内容包括:一、总结各层发展情况,发表个人意见,与企业高层要共同参与企业文化的制定。二、总结各部门业务经验教训,寻找解决办法。三、企业的中层管理者往往是真正接触员工,深入员工内部的人,对于企业文化的讲解和宣传,他们是最最重要的力量。因此,要鼓励中层与企业员工之间多多接触,将企业核心价值观深植入每个员工的心中。用企业文化做指导,进行员工的管理工作,一旦员工拥有自觉性和责任感后,这将大大减少企业的内部管理成本。

企业文化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是现代企业管理工作的发展新趋势,也是玉溪矿业公司创新构建五色文化体系最重要的目的之一。站在企业文化管理新的更高的起点上,坚持不懈,大胆探索,用心践行五色文化,精心打造文化软实力,解放文化生产力,为精心打造“绿色循环持续 国内一流矿业”公司而努力奋斗。

作者:熊海鹰

第4篇:制药企业怎样建设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建设宣传)

制药企业怎样建设企业文化?

首先,最高领导人驱动。给企业文化以魂魄。

从企业家自我抓起,企业家要经常思考、学习、自我修炼,提升自己的境界。忠实严守企业价值观,并敢于扬弃旧文化,发展新文化。

蒙牛提倡“百年蒙牛,强乳兴农”的使命和“创第一品牌,建中国乳都”的愿景,以及“大胜靠德”、“大智靠学”、“大牌靠创”的文化主线,为蒙牛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企业家要为企业文化构建骨架,确立一系列的核心文化理念,包括愿景、使命、企业精神和核心价值观等;同时,应尽量涵盖企业内各个系统的管理和经营理念,以向员工明示企业秉持什么、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要走向何方。

想一想: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目的是什么?个人最终奋斗目标是什么?怎样把优秀的人才集中到企业,并激发其积极性?通过什么途径能在行业的新形势下做强做大?

我们认为,制药企业的企业文化有几大关键词:创新、诚信、良心、务实。

第二,评估企业所处阶段,建设适应发展的globrand.com企业文化,给企业文化以血肉。

初级阶段,先求生存、突围求变,文化应当求新、冒险、高效;中级阶段,是提升竞争优势,需要规范、合作、团队意识的企业文化;高级阶段,文化则需要诚信、进取、自我突破。

在清楚了自身企业的所处阶段和目标后,需要建立一个跨部门的文化建设团队,建设规章制度、组织机构、行为模式、视觉识别等,以完成公司文化理念的传达和活动的组织等工作。使价值理念渗透到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各个环节中去。

海尔的“敬业报国、追求卓越”和“真诚到永远”的核心价值观不变,在不同生存阶段,海尔倡导了一系列体现时代规律的价值理念,如:“赛马不相马”、“先难后易”、“国门之内无品牌”、“只有创业、没有守业”、“要么不干,要干就要争第一”、“OEC管理”等等,都是不同阶段按照不同的目标需求,提出并建立的。

第三,要强化固化企业文化,从制度到文化,从文化到制度,良性循环。

阿里巴巴将价值观归纳成为“六脉神剑”:客户第

一、团队合作、拥抱变化、诚信、激情、敬业。

选人上,首先看其个人取向,与阿里巴巴的价值观是否匹配,然后才是个人能力、履历。如果不能融入阿里巴巴的企业文化,再强的能力、再漂亮的履历也不予录用;同时,阿里巴巴把价值观落在实处,在其考核体系中,个人业绩的打分与价值观的打分各占50%。也就是说,即使一个业务员拥有很好的业绩,但是价值观打分不达标,在阿里巴巴依然会面临淘汰。

这样就能不断地固化、强化企业文化,让文化力生生不息。

第四,要在内外两个方向鼓动宣传企业文化。

在内部,企业文化决不是写在员工行为守则里就ok,也绝非文绉绉的语言,还要用活泼的形式,多样的媒介,让员工去看去听去感受,比如做到网站上,挂在墙上,印在名片上,编到歌曲中,通过鲜活的案例范本将“理念故事化”,宣传栏、辩论会、演讲比赛、内部期刊等媒介,唤醒激情和使命感,鼓舞斗志,比如,我们常常说到的海尔“砸冰箱”事件;

在外部,企业家要成为代言人,在合适的机会去演说,通过公关宣传,进行宣传渗透,让商业客户、终端消费者、政府、媒介都感受到,比如阿里巴巴从“独孤九剑”到“六脉神剑”,就是马云通过在新闻访谈、出书、网站等多种渠道,让人们心向往之的。

第5篇: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概念

关于企业文化的概念,有许多不同的认识和表达: 企业文化

1. 美国学者约翰·科特和詹姆斯·赫斯克特认为,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中各个部门,至少是企业高层管理者们所共同拥有的那些企业价值观念和经营实践。„„是指企业中一个分部的各个职能部门或地处不同地理环境的部门所拥有的那种共同的文化现象。

2. 特雷斯·迪尔和阿伦·肯尼迪认为,企业文化是价值观、英雄人物、习俗仪式、文化网络、企业环境。

3. 威廉·大内认为,企业文化是“进取、守势、灵活性--即确定活动、意见和行为模式的价值观。

4. 企业文化是一种新的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企业要真正步入市场,走出一条发展较快、效益较好、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使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子,就必须普及和深化企业文化建设。

5. 企业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所创造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狭义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所形成的具有自身个性的经营宗旨、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综合。

6. 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民族文化和现代意识在企业内部的综合反映和表现,是民族文化和现代意识影响下形成的具有企业特点和群体意识以及这种意识产生的行为规范。

7.企业文化是企业内的群体对外界普遍的认知和态度。--全景式管理

8.企业文化是在现代化大生产与市场经济发展基础上逐步产生的一种以现代科学管理为基础的新型管理理论和管理思想。也是企业全体员工在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9.(1)企业文化是在工作团体中逐步形成的规范。

(2)企业文化是为一个企业所信奉的主要价值观,是一种含义深远的价值观、神话、英雄人物标志的凝聚。

(3)企业文化是指导企业制定员工和顾客政策的宗旨。

(4)企业文化是在企业中寻求生存的竞争“原则”,是新员工要为企业所录用必须掌握的“内在规则”。

(5)企业文化是企业内通过物体布局所传达的感觉或气氛,以及企业成员与顾客或其他外界成员交往的方式。

(6)企业文化就是传统氛围构成的公司文化,它意味着公司的价值观,诸如进取、守势或是灵活--这些价值观构成公司员工活力、意见和行为的规范。管理人员身体力行,把这些规范灌输给员工并代代相传。

(7)企业文化就是在一个企业中形成的某种文化观念和历史传统,共同的价值准则、道德规范和生活信息,将各种内部力量统一于共同的指导思想和经营哲学之下,汇聚到一个共同的方向。

(8)企业文化是经济意义和文化意义的混合,即指在企业界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准

则在人群中和社会上发生了文化的影响。它不是指知识修养,而是指人们对知识的态度;不是利润,而是对利润的心理;不是人际关系,而是人际关系所体现的处世为人的哲学。企业文化是一种渗透在企业的一切活动之中的东西,它是企业的美德所在。

(9)企业文化是指企业组织的基本信息,基本价值观和对企业内外环境的基本看法,是由企业的全体成员共同遵守和信仰的行为规范,价值体系,是指导人们从事工作的哲学观念。

(10)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该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它包括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企业制度、文化环境、企业产品等。其中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是指企业基于自身特定的性质、任务、宗旨、时代要求和发展方向,并经过精心培养而形成的企业成员群体的精神风貌。

企业精神要通过企业全体职工有意识的实践活动体现出来。因此,它又是企业职工观念意识和进取心理的外化。

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在整个企业文化中起着支配的地位。企业精神以价值观念为基础,以价值目标为动力,对企业经营哲学、管理制度、道德风尚、团体意识和企业形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企业精神是企业的灵魂。

企业精神通常用一些既富于哲理,又简洁明快的语言予以表达,便于职工铭记在心,时刻用于激励自己;也便于对外宣传,容易在人们脑海里形成印象,从而在社会上形成个性鲜明的企业形象。如王府井百货大楼的“一团火”精神,就是用大楼人的光和热去照亮、温暖每一颗心,其实质就是奉献服务;西单商场的“求实、奋进”精神,体现了以求实为核心的价值观念和真诚守信、开拓奋进的经营作风。

企业道德

企业道德是指调整该企业与其它企业之间、企业与顾客之间、企业内部职工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从伦理关系的角度,以善与恶、公与私、荣与辱、诚实与虚伪等道德范畴为标准来评价和规范企业。

企业道德与法律规范和制度规范不同,不具有那样的强制性和约束力,但具有积极的示范效应和强烈的感染力,当被人们认可和接受后具有自我约束的力量。因此,它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是约束企业和职工行为的重要手段。中国老字号同仁堂药店之所以三百多年长盛不衰,在于它把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融于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之中,形成了具有行业特色的职业道德,即“济世养身、精益求精、童叟无欺、一视同仁。”

团体意识

团体即组织,团体意识是指组织成员的集体观念。团体意识是企业内部凝聚力形成的重要心理因素。企业团体意识的形成使企业的每个职工把自己的工作和行为都看成是实现企业目标的一个组成部分,使他们对自己作为企业的成员而感到自豪,对企业的成就产生荣誉感,从而把企业看成是自己利益的共同体和归属。因此,他们就会为实现企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自觉地克服与实现企业目标不一致的行为。

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是企业通过外部特征和经营实力表现出来的,被消费者和公众所认同的企业总体印象。由外部特征表现出来的企业的形象称表层形象,如招牌、门面、徽标、广告、商标、服饰、营业环境等,这些都给人以直观的感觉,容易形成印象;通过经营实力表现出来的形象称深层形象,它是企业内部要素的集中体现,如人员素质、生产经营能力、管理水平、资本实力、产品质量等。表层形象是以深层形象为基础,没有深层形象这个基础,表层

形象就是虚假的,也不能长久地保持。流通企业由于主要是经营商品和提供服务,与顾客接触较多,所以表层形象显得格外重要,但这决不是说深层形象可以放在次要的位置。北京西单商场以“诚实待人、诚心感人、诚信送人、诚恳让人”来树立全心全意为顾客服务的企业形象,而这种服务是建立在优美的购物环境、可靠的商品质量、实实在在的价格基础上的,即以强大的物质基础和经营实力作为优质服务的保证,达到表层形象和深层形象的结合,赢得了广大顾客的信任。

企业形象还包括企业形象的视觉识别系统,比如VIS系统,是企业对外宣传的视觉标识,是社会对这个企业的视觉认知的导入渠道之一,也是标志着该企业是否进入现代化管理的标志内容。

企业制度

企业制度是在生产经营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对人的行为带有强制性,并能保障一定权利的各种规定。从企业文化的层次结构看,企业制度属中间层次,它是精神文化的表现形式,是物质文化实现的保证。企业制度作为职工行为规范的模式,使个人的活动得以合理进行,内外人际关系得以协调,员工的共同利益受到保护,从而使企业有序地组织起来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努力。

文化结构

企业文化结构是指企业文化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时空顺序,主次地位与结合方式,企业文化结构就是企业文化的构成、形式、层次、内容、类型等的比例关系和位置关系。它表明各个要素如何链接,形成企业文化的整体模式。即企业物质文化、企业行为文化、企业制度文化、企业精神文化形态。

企业使命

所谓企业使命是指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应担当的角色和责任。是指企业的根本性质和存在的理由,说明企业的经营领域、经营思想,为企业目标的确立与战略的制定提供依据。企业使命要说明企业在全社会经济领域中所经营的活动范围和层次,具体的表述企业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身份或角色。它包括的内容为企业的经营哲学,企业的宗旨和企业的形象。

第6篇:“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对企业安全文化进行建设”

在我国安全生产领域,“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如今已经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词汇,无论是在政府的法规性文件中,还是在媒体文章中,该词与“企业安全文化”总是几乎同时在使用。但是,与“企业安全文化”不同的是,至今很少有人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作为一个独立的、完整的概念来看待,更没有什么人对它下过明确的定义。大家好像不约而同地觉得,“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无非就是“对企业安全文化进行建设”的简称罢了,只要把建设对象——“企业安全文化”的概念搞明白就行了,其他没有什么值得思考和解释的。更有甚者,对“企业安全文化”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这两个概念不加甄别,使用起来混杂不清,在该用“企业安全文化”的地方却使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反之亦如此。例如,“企业安全文化评估”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估”,前者是对一个企业的

为了使大家在开展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工作过程中能够有清醒的认识和清晰的思路,摆脱模糊混乱的说法,有必要认真分析“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这个概念所涉及的内涵,并给它下一个明确的定义。出于这一目的,毛海峰教授在执笔制定《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标准时,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设定为该标准中的一个专门术语,并经过反复斟酌,意图使用尽量简洁的话语给出准确的定义。在标准中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所下的定义是:“通过综合的组织管理等手段,使企业的安全文化不断进步和发展的过程。”

从定义中可以看出,我们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界定为一种过程,这个过程要用到各种组织管理手段,要实现企业安全文化不断进步和发展的目的。简而言之,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就是一种管理过程。因此可以说,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属于安全管理的范畴,是安全管理的一种运行形态。根据这个定义,可以很清楚地认识到,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概念与企业安全文化的概念是完全不同的,甚至二者不在同一个范畴内。在标准中作为专门的术语给出明确的定义,就是希望今后不会有人再将这两个概念混为一谈或随意使用,正如“作风”与“作风建设”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并且所属概念范畴与使用场合也不一样是同一个道理。

摘自《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理论与体系化建设》

第7篇:企业文化管理,而非企业文化建设

同心动力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有终点的过程,而企业文化管理是一项长期的没有终点的动态过程。

我们都很清楚,当今世界,变化是我们生命中的常态。我们所面临的环境时刻在变,它已经成为一个动态的环境;我们所面临的未来不再稳定,它已经成为一个移动的标靶。因此,在决策时,我们必然要允许不确定性的存在。面对我们要解决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关键是要把不确定性纳入决策框架之内。同时,当事情的复杂程度在不断增大时,我们唯一的选择是设法去简化它,去清晰它――这就是任何的变革不要轻易动摇组织的根基:关键价值驱动要素、组织的愿景、组织存在的价值、根植于员工心中的信仰,广为接受的处事原则,以及公认的价值取向;同时,任何变革、任何管理都要紧紧围绕我们的根基。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企业文化管理在组织中的实践,它是一项长期的没有终点的动态过程。而企业文化建设本身仅仅是去确立我们的愿景、使命和价值取向,至于如何将这些内容转化为组织的行为和员工的行为则没有过多的关注,其是一个有终点的过程。

企业文化建设不针对管理,不针对管理问题,而企业文化管理是管理的一种具体方式。

企业文化的概念对于许许多多的企业管理者、员工、管理咨询专家、教授、学者们来说都耳熟能详,今天大部分企业管理者都已经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即使许多人都把这一流行的名词应用于经营中,但他们仍然将文化视作与管理不相干的事物。实际上,现在很多企业都在进行的,抑或是请咨询顾问机构操作的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策划就是在很大程度上为了企业文化而企业文化,比如策划一些公司的企业文化口号,让员工参加一些简单的培训,把公司的价值观等内容贴在墙上,放进橱窗里,写到文件中,教育员工要尊重顾客等等建设企业文化的努力通常都收效甚微。同心动力看来,企业文化是管理思想的体现,企业文化通过对员工行为和组织行为潜移默化的影响,对组织战略的实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管理者们必须清楚组织文化是影响个人行为和组织行为的重要变量。对企业文化的变革又不能仅仅盯着文化本身,若要真正的进行企业文化管理,企业领导人就必须集中精力于企业文化管理的重要方面:领导风格、愿景及战略、绩效考评、组织架构及公司氛围营造等等。既然是文化管理,文化就要引领和支撑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战略、组织、流程、人力资源、领导„„我们的研究表明,成功的公司都有明确的核心价值观,他们的员工都能自觉的以这些价值观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在不经意间践行着公司的价值准则,公司的文化成为其管理者和员工衡量自己行为和工作的标准。让公司的所有人理解这些价值观,清楚的知道公司为什么要倡导这些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到底包含哪些内容?这些价值观的确立对于我们每一个员工到底意味着什么?„„让他们很轻易的接受这些价值观并使其体现在公司日常工作中点点滴滴的小事上是价值观管理、也是企业文化管理的真谛。

企业文化建设重建设,企业文化管理关注文化变革。

我们从具有几千年封建文化传统和几十年的计划经济传统走来,企业的内部文化(包括企业文化、群体文化和个人文化)与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往往不相适应或相互抵触。例如,落后的企业管理造成了严重的人员管理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不尊重人的现象十分普遍;用人制度老化;考核与分配制度不合理;管理方式落后;民主管理的实际效果不佳;家

长制与官僚主义严重;内部沟通不畅等。与此相应,大多数员工长期以来形成的信念和行为方式与优秀的企业文化也显得格格不入。现有的管理方式往往并不能发掘员工的最佳状态,不能激励员工发挥潜能。因此,加人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国内企业基本都面临着组织文化的变革这一紧迫任务。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由于很多企业领导者自身个性的局限性、对于企业文化认识的片面性和(或)文化变革的困难,抑或是管理顾问公司对于文化的认识不到位,在企业文化(管理咨询)工作过程中只重建设新文化不重变革旧文化,结果是新文化缺乏生存和发展的土壤,产生水土不服,难以存活,更别提发挥积极作用。在国内企业的组织文化管理过程中,必须合理地处理好破和立的关系,没有对旧文化的有效变革,就不会有新文化的成长与发展。

企业文化建设强调活动化,而企业文化管理强调系统化。

现在有些企业一提企业文化,马上就想照搬成功企业的CI策划,模仿知名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些形式,热衷于搞理念设计、文艺活动、统一服装、统一标识什么的,有些企业还直接请广告公司做CI形象设计,认为这样就是在搞企业文化。结果使得很多所谓的企业文化千篇一律,失去了企业鲜明的个性和特色,变成了所谓工业企业中标准件的组合,而忽略了在这些形式下面企业文化真正的内涵和基础。在笔者看来,每个企业的成长都有自己的轨迹和个性,而企业文化管理就是通过自觉的、有组织的行为,把企业已有的、内在的文化进行总结、提炼、优化和更新,把企业的“游戏规则、基本假设”明晰化,并通过预期组织和个人的未来,让每一个员工都清楚地知道工作目标和运行规律,清楚自己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使企业的管理变得顺畅自如。

任何企业或者组织都是独一无二的,即使是生产同样产品的企业,其企业现状和员工构成,以及领导者的价值取向和管理思想都是不一样的,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也可能有种种差异。任何一种管理模式都有它适用的条件,要正确看待优秀企业文化形成和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不要简单的肯定和照搬照抄某种文化模式,单纯克隆优秀企业文化的表层形式而不考虑企业自身的性质、行业特点和文化的背景,不从企业实际出发搞什么企业文化建设,这样的企业文化是没有意义的,难以持续的,也不可能形成文化的推动力。因此,我们崇尚的是尊重企业自身特点、自身发展历程、自身文化基因的企业文化管理,其必须脚踏实地,结合企业内部环境和管理实践,在这些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建设容易政治化,而企业文化管理强调日常化,职能化。

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混为一谈,这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现在很多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一谈到企业文化,总会与精神文明或群众文化、业余活动混为一谈。咨询过程中经常听到类似的话语:为了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建设企业文化,这些年,我们加强了精神文明建设,成立了很多兴趣小组,比如足球、篮球、音乐小组等,我们还组织了大量的活动。这些都是企业文化建设政治化的具体体现。

我国企业改革已经进行了20多年,但直到今天,思想政治式的企业文化观点仍然根深蒂固,有很多人仍将企业文化等同于政治思想工作,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党委或党支部的事或者工会的事情。在实际工作中,片面强调理论知识而忽视企业价值理念的塑造,忽视企业文化的管理,这是对企业文化的浅化。

从负责企业文化工作的部门也能看出这两者最为明显的差异。目前,很多的企业,企业文化工作主要由政工部门负责。在笔者看来,企业文化管理应该是一个日常的职能工作,在直线管理方面,由公司高层统管,当然,高层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进行企业文化管理方面的工作,

它应该贯穿整个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所以理应由一个具体的职能部门来负责,而不应该让企业文化工作政治化。

第8篇:企业文化论文---探索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

探索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

【摘要】企业 文化建设,必须 融合 历史文化,找准 人文定位,建立 文化平台,紧抓 时代前沿。

【关键词】企业发展;文化建设;以人为本;绿色团队

企业发展靠管理,管理成功靠文化。这一企业管理新理念,如今已成为引领企业持续发展的成功法则。尤其是像晋北铝业这样的现代化大型企业,文化建设尤显重要。怎样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应该建设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艰巨的任务。

作为一个刚刚走过6年发展历程的晋北铝业,伴着事业的不断发展,员工队伍的不断壮大,六年来,公司企业文化建设也取得了一定得成绩,但与国际先进企业的企业文化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必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创新和发展。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融合历史文化,发扬鲁能精神

无论一个企业,还是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在其间的发展历程中,都深深地留下一代代创业人宝贵的经验、优良的作风、良好的习惯,这是一笔财富。更是一种资源,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好这种文化传统。

鲁能旗下的晋北铝业公司秉承鲁能集团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先进的企业理念,继承和发扬鲁能集团的先进企业文化,坚持“效益第一,品牌至尚,以人为本”的工作方针,追求 “股东满意、员工满

1意、社会满意”的企业宗旨,探索并寻找出适合自身发展的企业文化。为公司未来进一步的发展提供基础,创造环境。

二、找准文化定位,建设绿色团队

一要倡导一种人本管理方式。推崇以人为本,即强调人在企业中的主体地位,倡导人是企业的主人,是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第一驱动。企业发展的生命力就是持续不断地开发人力资源,在市场经济化、信息网络化的形势下,培育企业的竞争优势,保持企业的持续发展,关键在人。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基点就是确立正确的人力定位。

具体说来就是让每一位员工树立我是“鲁能铝业人”的思想,每一个员工都要明确自己的身份,只有摆正了这个方向,才能更好的为公司服务,才能把公司的事看做是自己的事情来做,才能在工作、管理、学习、生活中主动培养“自我加压、顽强拼搏、无私奉献、争创一流”的优良作风,倡导“以事业统一思想,以工作统一行动”,争做具有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的鲁能新人,树立好“鲁能铝业人”的良好形象。

二要培育企业人本文化建设。首先是要培育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企业的组织形式和组织制度不仅要考虑到人员的职业,还要考虑到人员的兴趣、爱好、脾气及有可能发展的方向。要让员工参与企业管理,培育思考性、自主性、合作性的新型员工。让员工自主独立思考,对自己工作范围外的其它工作提出建议和意见。其次是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情感是人的本性,人的思想和行动无不受情感的支配。

因此,培育员工对企业、对管理者相互之间的情感,营造出一种友好、和谐、团结、互助的家庭氛围,是建设人性化企业文化的核心。公司员工大多来自千里之外,长期忍受跟家人分别的离别之情。如果企业能够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就会让每一个员工有一种身在家中的温暖,减少思念亲人的痛苦,从而全身心的投人到工作中去。再次是要注重目标激励作用。目标是企业与员工共同的追求和价值导向,一个科学而合理的目标能够极大地鼓舞员工的士气,激发员工的潜能,并能得到顺利实现。

三要把团队建设放在企业文化建设的首要位臵。一个好的企业需要一个好的团队,一个好的团队需要一种好的团队精神。一个企业要使自身处于最佳发展状态,团队精神是必不可少的。培养一支充满团队精神的高绩效团队,是企业决策层的管理目标之一。要尽可能使该队伍趋向于有着共同的目标和期望,有着相近或类似的观念、信念、价值和行为规则,以致得以形成一种共同的行为模式,团结共进,这需要公司全体人员的热心呵护。

三、建立文化平台,争取广泛支持

一是重视党团活动,建立文化平台。大力提高团员青年的思想道德水平。充分发挥党团作用,有效利用各项活动,引导公司团员青年将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文体活动等结合起来。组织开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青年的党团活动。抓好活动资源共享、办好各种培训、文艺演出等活动;调动员工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从活动中发掘人才,培养人才,锻炼人才。为更多的团员青年提供展示

自我的舞台,体现特色的浓郁企业文化氛围。

二是激发员工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努力让公司的每个成员都能强烈地感受到自己是雄伟城墙中的一块砖,是不可缺少的一份子,明确砖与砖之间的紧密结合是建立城墙的基础。加大宣传力度,强调文化建设的重要性。通过让员工参与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来增强员工队伍的凝聚力,为企业的发展和集体创造力提供基础和保障。

三是收取社会信息,争取社会支持。2008年10月,原平市举办的“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鲁能晋北铝业游”项目正式启动。1400余名离休干部陆续游览了公司厂区和生活区。在鲁能花园,老干部们对公司的绿化和植被保护工作竖起了大拇指;在厂区,看到如此现代化、干净清洁的生产现场,纷纷夸到:“这管理,就是规范”!还有的离休老干部通过自己的人生经验给公司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他们的赞扬使我们前进的动力,他们的建议是我们改进的方向,所以要及时了解周边群众对公司的看法,沿着正确的方向努力改进,争取到更广泛的支持和认可。

四、紧抓时代前沿,建设现代企业

发展的社会要用发展的眼光看未来。现代意识的企业文化,不仅表现为时间观念上由现实趋向未来,同时在价值观念上表现为应融合这一时期的先进特征和先进文化。及时查找与国际顶尖公司的企业文化差距,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融合先进的企业文化。如公司8月份开展的6S建设活动,活动开展以来,企业建设的各项工作都取得的显著成绩。

近年来,实体企业面临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的激烈竞争,与国一些先进企业相比,我国企业不仅表现在装备、技术、产品等硬件上的差距,更多的是表现在企业的经营理念、发展方向、员工的价值观念等软件方面,也就是企业文化上的差距。因此,必须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强化企业软件建设,从提升企业经营理念、培养员工质量意识、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等方面下工夫,全面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总之,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文化的保障,企业文化的建设离不开员工的支持和团队的合作。一个现代化企业若想立足于世,必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探索并创建符合自身发展的企业文化,以文化促发展,以人才促进步。

氧化铝运行分厂蒸发片区:周忠伟

联系电话:15834087191

第9篇:企业文化建设与落地:有效塑造企业文化

1. 紧跟策略要求企业采用哪种管理体制? √

A B C D 金字塔结构 扁平化

科层式

三点式

正确答案: B 2. 下列哪一项不是现代企业人才管理的要素? × A B C D 有意愿

有能力

有机会

有资源

正确答案: D 3. EAP计划指的是什么? √

A B C D 员工心理援助计划

员工家庭关怀计划

员工身体关注计划

员工心理资助计划

正确答案: A 4. 下列关于用头脑风暴法提炼企业文化这一做法说法错误的是? √

A B C D 重数量

重质量

主题关联性

正确性

正确答案: B 5. 用塑造未来法提炼企业文化适合哪种类型的企业? √

A B 正在发生变革的企业

刚成立的新型企业 C D 需要突破和革新的企业

行业头部大企业

正确答案: A 多选题

6. 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要采取的市场策略有哪些? √ A B C D 紧跟策略

优质策略

学习策略

创新策略

正确答案: A B D 7. 紧跟对手的竞争策略强调企业需要具备哪些要素? √

A B C D 快速应对

执行能力

拥抱变化

稳健沉着

正确答案: A B C 8. 创新型策略对企业文化的要求是什么? √

A B C D 激励创新

建立容错试错机制

帮助员工创新

惩罚创新失败的员工

正确答案: A B C 9. 企业文化在精神层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 A B C D 企业的精神

企业的价值观

企业的梦想

企业的目标 正确答案: A B 10. 企业的牵引机制包含哪些方面的制度建设? √ A B C D 岗位职责

绩效指标

工资奖金

发展前景

正确答案: A B D

上一篇:危化品相关管理制度下一篇:家庭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