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只爱你

2022-11-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一生只爱你

刘朝阳:一生只为一事来

刘朝阳。合肥幼教集团总园长。参与“反思性实践者”目标引领下的幼儿教师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的研究。获2018年国家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参与教师教育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儿童发展》建设研究;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当前安徽省男幼儿教师的职业期望与职业素质研究》主要课题成员。曾获安徽省幼儿教育先进个人、合肥市优秀共产党员、合肥市巾帼建功标兵等荣誉称号。

作为探索者,刘朝阳说,做事一定要把心放在其中,只尽力不够,必是尽心。2016年,刘朝阳出任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所属幼教集团(以下简称合肥幼教集团)总园长。

截至2019年底,合肥幼教集团其开办26家幼儿园。

作为引领者,刘朝阳眼界开阔,思路清晰。面对幼儿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合肥幼教集团以“政府+高校”的全新模式,积极探索幼教发展新路。

“合肥幼教集团不走复制粘贴的路子。”她坚持“一园一策,一园一色”。

归根到底,刘朝阳是个教育者。爱是她事业的底色,也是她努力的方法和道路。她爱幼儿,愛教师,支持他们成长。她的这份爱——纯净得像是一片透明的雪花,闪耀照亮周围。

刘朝阳说:“一生只为这一件事来,就要用心做好。”

2019年11月28日,在合肥幼教集团实验园内,记者采访了刘朝阳。

探索者

2015年,从教31年的刘朝阳走马上任合肥市包河区欣星幼儿园(以下简称欣星幼儿园)园长。这是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创办的第一所分园。它开创了政府出钱委托高校办园的新模式。

欣星幼儿园是由区政府提供设备和一班两名教师的工资,全权委托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管理的公办幼儿园,接受区教育局监督考核。这种地方政府和高校合作办园的方式,体现了“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精神,是一种管办分离的创新探索。

“人家区里也有好的幼儿园,为什么不交给他们办,非要交给我们呢?因为相信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专业能力和办学标准。”

办好一所幼儿园,对于从1998年--就开始担任园长的刘朝阳来说,并不是一件难事。她相信自己会办得很出色,因为她深窥过自己的内心,而后发现一切的奇迹在自己。探索者的世界,总是洋溢着希望。

“要做就做好,做出特色来。”刘朝阳一上任,就开始调查幼儿园周边环境,了解一所幼儿园的环境、资源禀赋,摸排发展家底。她懂得如何办一所幼儿园。

当时,欣星幼儿园是回迁小区配套园,家长多是新市民。刘朝阳带着教师走进不同的家庭,了解不同的家庭期望、家庭背景以及家庭环境等,对幼儿园周边的环境以及居民文化水平都做了深入了解。就像是打仗的将军,她要“知己知彼”。

在“都是为了孩子好”这点上,家长的期望和幼儿园的期望是相同的。抓住问题的根本,也就找到了工作方法。刘朝阳说:“只有你说到家长的心坎里,家长才认可你,支持你。”

万丈高楼平地起。

打好家长工作基础之后,刘朝阳便开始谋篇布局,思考幼儿园发展方向。探索者亦是开拓者。刘朝阳将“体验教育”选为欣星幼儿园特色发展方向。作为第一家“政校”合办园,欣星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教科研都由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指导管理。

在合肥幼教集团,每一所分园都有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老师进行有针对眭的指导,有效地保证幼儿园的发展和管理。

据了解,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落实师德为先,把集团幼儿园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放在首位,开创了省内“教授当园长”的先河,委派高校教师到各幼儿园挂任副园长,将学前教育最前沿的“养分”输入进来。

“要做就做好。做出特色来。”刘朝阳一上任,就开始调查幼儿园周边环境,了解一所幼儿园的环境、资源禀赋。摸排发展家底。她懂得如何办一所幼儿园。

“我们怎么开展‘体验中学习、体验中成长’教育呢?比如在环保教育中,将孩子带到社区里组织开展捡拾垃圾的活动,在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同时,也有利于社区居民素养的提升。”刘朝阳大胆探索。她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体验教育之中,充实了课程,丰富了幼儿的生活以及园所特色。就拿元宵节来说,这一天,欣星幼儿园会在园内组织孩子闹元宵,做宫灯、舞龙、煮元宵等。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就是在传承中确认自己的根,知道我们来自何处,去往何方。

培养什么样的儿童?放眼未来,刘朝阳希望,合肥幼教集团的孩子了解自己,了解家乡,了解世界,是一个有根的人,能装下世界的人。

引领者

从欣星幼儿园开始,合肥幼教集团开始了“细胞再生式发展”。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焱如此评价合肥幼教集团。

2015年,3所;2016年,5所;2017年,11所;2018年,20所;2019年底,合肥幼教集团发展到了26所幼儿园。

2016年,刘朝阳担任合肥幼教集团总园长。

刘朝阳这样评价合肥幼教集团的发展:“我们是在‘质优’的基础上,实现了量的发展。”“政校”合作办园的模式,得到了地方政府的认可,避免了集团化办园发展中“摊平优质资源”“稀释优质资源”等现象的发生,又保证了各个分园的优质发展。

作为合肥幼教集团发展的引领者,刘朝阳对集团发展有着深刻的思考。她说,每个幼儿园所处地理环境不同,有的幼儿园在城市,有的幼儿园在城郊接合部,还有的在农村,而且教师也各有所长,这就决定了合肥幼教集团不能走“复制粘贴”的路,更不能一个模式打天下。

刘朝阳和合肥幼教集团提出了“一园一策,一园一色”的发展理念。“从园舍设计、设施设备等硬件配套,到环境创设、教育资源的开发,皆是以幼儿为本。”

合肥幼教集团是一座百花园,牡丹花、玫瑰、月季……诸花星罗棋布,它们共同扮靓了百花园,但是我们不要忘记,每一种花都是一个完整的世界,有着独特的魅力。合肥幼教集团要:各美其美,美美与其。

合肥市高新区第一幼儿园是合肥幼教集团的一所分园,毗邻大蜀山森林公园,有着得天独厚的森林资源。刘朝阳和合肥幼教集团将“森林里的幼儿园”定为其发展方向。森林作为重要的资源融入了园舍建设和课程开发,从而打造出了独具特色的“森林幼儿园”。

幼儿园充分利用大蜀山森林公园,将孩子们带进了公园,将课程搬到森林,自然生态的教育环境里,幼儿与风相会,与树木相亲,星空将遥远变成了孩子的梦,落叶用自己漂亮的颜色涂抹了童年,生长在寻找树洞的时候,在“哇”的惊讶里萌发。

这生长属于童年,也属于教师,还属于合肥幼教集团……

另外一所只有一轨的幼儿园,就只有三个班级。这么小的幼儿园如何办?刘朝阳经过思考,选择将混龄教育作为其发展方向。

在整个教师队伍中,分园园长是关键。刘朝阳十分重视分园园长的学习和交流。每年,合肥幼教集团都会举办四次园长论坛。每学期期中一次,期末一次,一年共计四次。在论坛上,来自各分园的园长们将会分享、交流各自取得的经验,也会剖析总结面临的问题,在共同的交流中相互学习借鉴。

在刘朝阳的带领下,整个集团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好的发展氛围。

支持者

刘朝阳鼓励教师争做“四有教师”,用优秀的园所文化激励人。在教师成长方面,她是他们坚定的支持者。“如果哪个教师觉得自己的某方面还有欠缺,正好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有这方面的课程,他可以到学校里回炉再造,再进行学习。”

合肥幼教集团为教师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如果你愿意做名师,可以走星级教师的路;如果你适合管理岗位,当然可以出去做分园园长……”刘朝阳如是说。

希望种在每个合肥幼教集团人的心里。

合肥幼教集团是新生事物,满是希望。在这里,每个人都怀抱着希望,追赶着希望。这所承担着探索创新幼儿园发展模式的希望的金种子,它要播撒到更多的地方,将希望种在更多的儿童的心里。

男教师汪建满怀希望。

男教师李洪翔满怀希望。

合肥幼教育集团现有12位男教师。他们是幼儿园的宝贝。刘朝阳道,每当男教师走进班级,孩子们就会冲上去,搂腰的搂腰,抱腿的抱腿,甭提多高兴了。他们也是孩子们心中的宝贝。

但是,在女性主导的幼儿园里,如何真正发挥男教师的优势,刘朝阳和集团也着实费了一番思量。刘朝阳组建了“阳光体育”教师队伍。这支队伍围绕幼儿体育活动,承担着所有分园的体育教学。每个男教师负责若干园所的体育活动,并不固定在某个分园办公。例如,李洪翔就负责合肥高新区第一幼儿园、新店花园幼儿园等园所的体育活动。他们按照同课异构的模式,开发出了不少别出心裁的体育活动。

在促进教师发展方面,刘朝阳积极对接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专家团队,选择合适的专家到分园挂职,指导园所发展。这些专家教授下园当园长,强化了园所教科研力量,有力地推动了教师发展和园所发展。

“做课题对教师的成长很有帮助。但是要有老师带,若引领不好,就会成为负担。我们做课题基于园本文化或园本特色,这样产生出的东西,既能提升幼儿园自身保教质量,还能有所辐射。”刘朝阳说,合肥幼教集团各个分园的课题都是从本园的实际工作中来,致力于解决幼儿园发展存在的困难,也是帮助老师解决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课题还是各个分园特色建设的抓手。

2018年,刘朝阳参与的“反思性实践者”目标引领下的幼儿教师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研究,获得了国家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合肥幼教集团还是培养幼儿教育人才的基地。近年来,合肥幼教集团接纳安排了大约4万人次的学生实践。建设好实践基地是合肥幼教集团的责任,也是刘朝阳的责任。“现在幼儿园保健医生的幼儿教育知识不足,而教师做保健员又不懂医学知识。”在她的倡议下,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采纳并设置了幼儿教育与健康管理专业。

每个人都有闪光点,刘朝阳要放大这点光,“成人之美”。《论语》说:“君子成人之美。”刘朝阳有君子之风,“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教育者

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刘朝阳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做事绝不允许自己“滑着过去”。她也如此要求教师。谈到新教师的成长,刘朝阳说,面对天真无邪的孩子,教师心里要有敬畏。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

“教师做任何事情,都要以人为本,将孩子放在心里。”

“新教师做事的时候,心里要有一个标准,自己对自己负责,这样每件事都做好,到了一定时候有了积淀,成长就会很快。”

就像是一棵大树的生长一样,狂风强健了它的身体,暴雨坚硬了它的枝叶,在春乌的鸣叫声里生长,在夏蝉的聒噪声里战胜炎热的酷暑……人的成长不也是如此吗?真正的成长,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有许多的看不见参与其中,锻造、改造、创造,经历过九九八十一难,最终方能圆满。

保护年轻教师的自尊心。刘朝阳说:“刚做教师的年轻人。年龄小,本来就怯怯的。什么都不懂,如果你一开始就指责、批评。她做事就会失去信心。久而久之就会对职业产生逆反心理。”

保护年轻教师的自尊心。刘朝阳说:“刚做教师的年轻人,年龄小,本来就怯怯的,什么都不懂,如果你一开始就指责、批评,她做事就会失去信心,久而久之就会对职业产生逆反心理。”

从新教师的成长说到自己的成长,刘朝阳说,自己也走过弯路。那时候,她还是普通教师。一天下午放学之后,班级里的调皮鬼明明不时碰碰这个,打下那个。当明明的爸爸来到幼儿园时,刘朝阳就将明明的情况告诉了他爸爸。“明明爸爸脸刷的一下子变了。”刘朝阳马上意识到自己处理得欠妥当。

没有老教师指导,她就自己琢磨。在这之后,她选择了先扬后抑的办法,主动将孩子在园的情况介绍给家长,然后再点出孩子的不足。“这样家长接受起来就会坦然一些。”

在成長路上,应彩云和李佩芬两位老师给刘朝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令她触动比较大。李佩芬老师了解孩子快,课堂上善于表演、动作夸张,三言两语便抓住了孩子的心,至今令她钦佩不已;应彩云老师表达能力、亲和力强,总是能够制造出温馨的课堂氛围来,让她记忆犹新。

但是,刘朝阳从不模仿她们,她知道自己模仿不来,一味地模仿就会失去自我。吸收、消化、创新,只有发挥自己的优势,才能真正实现自我。正如国画大师齐白石所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唯有见得自我,人才能走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一节集体教学原本是25分钟,到了20分钟的时候可以结束了,你非要拖到25分钟,你是在‘磨洋工’,是无效的,浪费孩子的时间。值得你反思的是,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你的课是不是简单了,你的方法是不是可以更多样化一点……”

这崭新的开始,犹如一股春风,浩浩荡荡,将生长的故事和希望播撒到各处。

合肥幼教集团面对学前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坚持优质、普惠的定位,建设专业、高素养的师资队伍,积极探索创新发展模式,开启了合肥市学前教育跨区发展、齐头并进的新篇章,努力做幼有优育的实践者。

希望的脚步声越来越近……

作者:周浩 高玲 江炎魁

第2篇:一生只做一件事:探索中小学外语教学规律

章兼中,华东师范大学外语教育学教授,享受国务院专家津贴。1956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外语系,后留校任教。现任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华东地区外语教学法研究会理事长、上海章兼中外语教学法研究所所长。1958年起,历任华东师范大学二附中外语教研组组长、华东师范大学外语教学法研究所所长、课程教材教法研究所所长、《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杂志主编、世界银行贷款师专教育项目专家组组长、国家教委外语教材审查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中国外语教学学会副理事长和中国外语辅导类期刊研究会理事长。出版的主要专著有:《国外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外语教学心理学》、《外语教育学》、《小学英语教育学》、《英国皇家督导讲座》、《中学实用英语教学法》、《中学英语教学方法与技巧》、《简明英语教学法》、《上海市优秀教师课堂教学实录》等;发表论文百余篇;曾主持“世界银行贷款师专教育调查”、“中小学英语积极学习实验研究”(与加拿大合作)、教育部“全国英语初、高中英语教学质量调查”(华东地区)、教育部“外语教学心理学实验研究”等项目。

记者:您在一些著作中对教学法进行了探讨,其中既有对中国传统教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也有对西方英语教学流派如直接法、听说法和交际法的学习和吸收,可谓兼收并蓄,请简要谈谈您的英语教育思想的发展过程。

章兼中:兼收并蓄是我一贯的做法。我的名字叫章兼中,曾用笔名章庸,一个“中”,一个“庸”,合起来就是中庸,取兼收并蓄的意思。我的英语教学思想主要有两方面:提倡积极有效教学法和直接拼音教学法体系。积极有效教学法中的“积极”是指师生积极动用各种感官,全身心地投入学与教的活动;“有效”是指花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最大化的效果。它主要由“情景、情意、结构、交际、方法”五个因素组成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体系,即在创设的英语情景中,教师指导学生怀着轻松愉快的情绪和克服困难的精神,积极、独立和合作地学习、运用英语知识结构进行沟通;同时,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掌握学习策略和方法,自觉调控学习过程。直接拼音英语入门教学法体系,是指在一定的口语基础上,培养学生能根据字母、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直接拼音和拼读单词的能力,让学生在基本把握直接拼音、拼读能力的基础上再学字母,最后再学音标。

我的英语教育思想的发展建立在广泛学习和了解国内外外语教学法体系和哲学、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并通过教学实验探索和研究立足于中国本土的外语教学法体系。1958年,鉴于我国中学生无法通过阅读培养英语阅读能力的实际情况,经实验验证,我提倡加强在情景中发展英语听说能力,这样有利于综合培养听说读写能力。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为解决语法翻译法存在的问题,我提倡大力培养言语实践能力,使语言规则为言语实践服务;在言语实践的基础上归纳语法规则,再指导语言实践;听说读写全面发展,不同阶段有所侧重等原则。20世纪70年代初,为解决中小学生读不出、写不出单词的问题,我提出按字母、字母组合发音规律直接拼音、拼读单词的直接拼音法。20世纪70 年代后期至今,我开始对积极有效教学法和直接拼音法体系进行全面和深化的实验。20世纪80年代,外语界主流观点认为,听说读写不是我国外语教学的目标而仅仅是手段,实际目的是培养语言能力,我则认为学生学习外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进行听说读写,而不仅是为了掌握语言知识。在制订和讨论基础英语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目标时,我提倡发展能进行听说读写交际的能力,而不是社交能力,更不是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

记者:您一生都坚持在中小学进行教学实验研究,请您谈谈各阶段实验研究的具体目的、内容和结论。

章兼中:我这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始终坚持通过外语教学实验,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外语教学法体系。研究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8年上学期,我被派到无锡市第二中学,在那里进行了小范围的课堂教学改革实验,目的是突破大纲规定的通过阅读培养单一的阅读能力,尝试在情景中发展听说能力,兼顾读写能力的培养。课文、语音、单词和语法等内容的教学大多在创设的情景中进行。为指导大学生教学实习和向无锡市全体英语教师进行教学展示,由外国教师在实验班上了一堂全英语的观摩课,并得出需要加强口语教学的结论。1958年下学期,我参与创办华东师大二附中并兼任外语教研组组长,开始了长期的教学实验,实验目的是发挥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加强口语教学。实验的过程和结论都以文章形式发表在杂志上,如《当小老师》、《用外语上课》和《怎样组织和运用课堂用语》等。

第二阶段: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当时全国进行课程教学改革,上海成立了中小学外语课程革新委员会,我担任课程编写组组长。我们根据当时外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改革,提出九年三个阶段的教学目标:小学二年级至五年级以听说为主,注意培养阅读和书写能力;中学一年级至三年级全面培养听说读写能力;中学四年级至五年级在听说读写基础上以提高读写能力为主。同时,我们还提出:建立从语言实践需要出发,语言理论为语言实践服务,培养学生熟练运用外语的新体系;根据学生语言实践需要,按一定题材安排语音、词汇、语法材料;教材内容适当集中安排,以便学生就一定题材内容有联系地进行语言实践活动;语言实践基础上授予相应的语言理论知识,以便学生更自觉地掌握语言实践能力;听说读写全面发展,不同阶段有所侧重等。

第三阶段:“文革”期间,我们在二附中暗地进行了初一到高三的第一轮实验。鉴于当时政治口号式的教材很难发展日常口语和读写能力,我主张在实验中自编改革教材,探讨全面提高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教学方法。教材大致有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革命而学习(语文、数学、英语、政治等)、锻炼身体、参加文艺活动和劳动,以及欢迎外国朋友等。第二部分:讲授10个革命英雄人物故事,并分别配有6~8幅图画,由学生用英语向全校学生宣讲。第三部分:把电影《闪闪的红星》编译成英语剧本,让学生学习。学生学完后将它搬上了学校舞台,向全校师生演出。第四部分:在学校里布置一个学生支援西藏事迹的宣传室。由学生把它翻译成英文并向全校师生宣讲。这些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能力,也发展了学生的读写能力。尽管这些教材很不完善、很不系统,但由于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学习紧密联系,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恢复高考制度后,这批学生的英语高考成绩名列前茅。这次实验取得的成果发表在《人民教育》上。

此外,这一阶段还在小学进行了直接拼音法实验。在对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革新教材进行反思之后,我发现有些学生不会拼读单词,只会死记硬背。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有一次,我突然想到,可以不通过音标,直接根据字母、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拼读单词。于是,我编写了《直接拼音英语入门》教材,并在小学里进行实验且效果良好。有关这一实验的过程和结果我写入了《外语教学心理学》一书。

第四阶段:1978年~1982年,我在华师大二附中进行了从初一到高三的第二轮实验。这次实验也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首次采用引进教材《新概念英语》并尝试将其与本土教材相结合。在实验中,我们以引进教材为主,主要发展口语,兼顾培养读写能力;以统编教材为辅,主要发展读写能力,兼顾培养听说能力。1985年教育部全国英语教学质量调查显示,整个实验年级高三毕业高考总分93分,名列全国榜首。高三实验班学生还做了研究生的试卷,结果都合格,此外又与华东师大英语专业10位大四高材生座谈讨论,其口语水平受到组织座谈会的英语教授的欣赏。这轮实验的主要成果是形成了“情境、结构、规则、交际”教学方法体系,总结了一系列教学原则,除继续贯彻已归纳的教学原则外,增加了如初步掌握听说读写能力作为交际工具;引进教材和统编教材相结合;双基、能力和智力协调发展;各阶段严格要求,层层把关;情景、句型、语法三结合;在不增加负担的条件下适当提高程度;合理安排时间;提高课堂教学40分钟的质量或层次;听说领先,读写逐步跟上,最后达到听说读写全面发展,等等。实验在全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许多学校纷纷来实验班参观听课。根据实验结果,我发表了多篇文章并写成《外语教学心理学》一书。与此同时,我进一步总结了英语教学三段九步教学模式:“整体-部分-整体”三个阶段和“复习-导入-理解-记忆-表演-朗读-运用-书写-拓展”九个步骤,并在《小学外语教育学》一书中对此进行了详细阐述。

第五阶段:1984年~1992年,华东师大和加拿大合作进行中小学英语积极学习的实验,旨在面向全体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大面积提高薄弱学校英语教学的质量。我们选择了上海市闸北区非重点薄弱学校青云中学、闸北三小,普陀区的云岭中学和静安区的华东模范中学等同时进行实验,明确采用行动研究方法,针对薄弱学校存在的“12轻12重”的教学问题进行改革实验。小学实验从三年级开始,初中实验从初一开始。三年后,三所中学的中考成绩都超过区重点中学,甚至达到或超过了市重点中学。原先的“情景、结构、规则、交际”教学法体系提升并完善为“情景、情意、结构、交际、方法”的积极有效教学法体系,增加了“情意”和“方法”两个因素,而“结构”和“规则”合并成一个“结构”因素。实验中,我们又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面向全体学生,注意个性特征;增强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参与情景中生动活泼、相互协调的交际活动;强化相互合作的小组活动,指导学生学会课堂学习的方法;扎实打好双基,提供足量的听、读理解输入,加强说写能力培养;充分利用现代化工具;积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层次;采用多信息、快节奏、高密度、勤运用的教学原则和情景、结构、启发、交际教学模式。后来这个方法在华东地区50多个学校进行实验,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第六阶段:1996年~2001年,我在温州市郊区的南郊中学进行了五年实验,实验中采用直接拼音教材和通用教材(人教版)两套教材。一开始,那里的老师压力很大,甚至感到委屈。一年后,期末考试成绩却让教研员对参加实验的老师另眼相看。最后,实验班在温州市中考成绩中名列前茅。第二轮实验班的中考平均成绩居温州全市之首。此后,我们在上海市徐汇区一所薄弱学校(龙山中学)进行了初中四年直接拼音法和市编教材相结合的实验。结果,学生英语语言知识得到扩展,听说读写能力水平大大增强,实验执教老师徐志萍后来被调任区教研员,并继续兼任实验班老师。此后她把这一方法推广到其他20几所薄弱学校,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记者:中国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习英语,一直到大学甚至硕士、博士都在为学好英语而努力。学生花费很多时间学习英语,但效果不甚理想。您认为症结在哪里?

章兼中: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第一,外语教育政策不稳定。1952年,政策规定初中和高中只教授一种外语,俄语或英语。在抗美援朝时,人们都认为英语是帝国主义语言,因此学校大多取消了英语课,开设俄语课。上世纪80年代初,政策规定没有条件的小学停开外语课,结果北京只剩下三所学校继续开设英语课。当时我就提出,可以将“没有条件的小学不开”理解成“有条件的小学可开”,于是上海的英语课得以保持。可见,政策不稳定是导致外语教学质量低下的首要因素。第二,教学方法摇摆不定,要么强调语法为纲,要么强调培养阅读能力,或者强调口语,强调任务型、强交际,这使得教师无从应对,外语教学质量受到影响。第三,英语师资质量欠佳,特别是小学,很多非外语学科的教师临时转行教英语。甚至一个教师同时教几所学校的英语课,教师连学生的名字都叫不上来,更谈不上教学质量了。第四,对中小学英语教学法研究工作不重视。在高等师范院校,英语教学法学科属于三、四级学科。在中小学核心期刊发表的文章不被承认,只能转写语言学、应用语言学、教育学等专业的文章。由此造成基础外语教学法研究队伍数量不足,质量难以提高。第五,教材模式单一化,对于教材使用和教学方法研究也不够。另外,英语教学既要强调基础性,扎实打好学生双基,也要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的能力。

记者:我国现在从小学三年级起开设英语课,孩子在小学学习英语时开开心心,但到了中学阶段就开始感到困难,两极分化现象比较严重,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应该重点解决什么问题?

章兼中:我认为两级分化问题的根本在小学英语教学。实际上,入门最重要,过去西方教学法流派研究的大多是入门教学。现在小学虽然开设英语课了,但对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研究不够。小学英语教学表面上很热闹,课堂活动看起来很多,但一旦让学生用英语对话交流就不行,这也导致很多学生学无兴趣。兴趣是靠学会英语得来的,是靠在听说读写活动中运用英语培养出来的。只有听得懂、说得出、能读、会写,他们才有成功感,才能产生学习兴趣,仅依靠外在的激励是不会持久的。

另外就是中小学教学衔接问题,不解决小学、初中、高中三级分开管理的衔接问题,就很难消除两极分化现象。现在两极分化从小学三、四年级就开始了,而且还比较严重。小学老师说初中教学方法没衔接好,中学老师则说小学老师没教好发音,学生基础知识没掌握,高中老师又说初中英语基础不扎实,相互抱怨。现在有的地方搞一条龙实验,这种实验较适合外语学校,因为外语学校的管理制度就是从小学一直到高中统一管理的,但对于小学、初中、高中分级管理的一般学校来说,衔接就有很大难度。所以,我们还需从教学思想、目标、教材、方法等各方面整体解决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

此外,关于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改革,我还想谈几点感受。第一,在小学开设英语课问题上,我认为,小学,特别是广大农村小学,大面积开设英语课速度太快,师资跟不上,严重影响教学质量。所以,我建议着重加强小学英语教师的英语专业和教学能力,特别是正确的语音语调的培训。在课时方面,小学英语每周2课时少了一些,学生前读后忘,效果不佳,建议适当增加1~2课时。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过多“为活动而活动、为兴趣而兴趣”的教学现象,建议教师设计蕴涵英语语言知识学习、英语技能训练和运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的生动活泼、富有趣味性的英语活动。第二,语言教学目标定得过高和繁杂,不利于教师实施,需要务实一些。第三,教材内容脱离我国学生,特别是广大农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英语教材内容大多是描述外国和城镇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活动,建议重视教材联系我国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活动实际。第四,教学方法单一化,过分强调任务型教学,以致教学过程的教学步骤1、2、3都改成任务1、2、3了。我认为应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阶段、不同学习特点和规律,对症下药,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第五,学生自创的中国式英语太多。教师要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教材中的固定结构、典型句型表情达义。最后,现在一本教材至少配3~4本练习册,校长、教师、家长迫不得已接受和实施题海战术,严重影响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建议一本教材配一本练习册,加强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情景中灵活运用所学英语知识进行沟通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层次。

记者:过去10年来,我国部分有条件的中小学在部分学科里开展了双语教学实验。您如何看待我国中小学实施双语教学实验?

章兼中:对于双语教学,我自己有过这方面的学习和教学经历。我读高一时,物理教材是原版英文教材,老师用英语教授。我们一拿到新课本就急着先预习并赶快查字典,以免上课听不懂。在老师上了几个星期后,学生还是接受不了,老师只能换用中文教材,用中文教学。上世纪80年代初,我选编了一本英文代数教材,并做了中文注释,作为其他学科采用英语教学的一种补充或拓展材料,目的是巩固学生所学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其语言阅读能力,扩大其知识面和加强学科间的联系。但这只是校本英文选读教材,不能称作双语教学。双语教学在加拿大实施得比较好,其主要原因是它有比较好的双语环境。1984年以及随后几年,我参观了加拿大的几所双语学校,它们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进行双语教学。目前我国缺乏这个环境,所以实行双语教学还比较困难。

记者:您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就组织和参与了上海外语教学大纲的制订及教材的编写工作,后来也参与了全国中学英语教学大纲的制订。您是否同意当前《英语课程标准》的一些基本理念?

章兼中:《英语课程标准》中有许多先进的教学理论,以及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但我觉得有些问题还需探讨。比如,在指导思想上, 它以建构主义和语言习得论为指导。建构主义提倡主体性、个体性、建构性等,它们对教学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过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师生之间的互为主体性;过分强调个人的自我建构往往会忽视英语知识和交际社会性的客观本质特征以及感知、学习和活用文本知识的重要性;过分强调知识被创造,忽视英语词语的社会规定性和发现英语知识内在的结构和规律性,这可能造成中国式英语的泛滥。我想外语教学还是要强调让学生发现一些基本规律,学习一些基本规律,这样才能使学习效果更好。语言习得论强调在自然的外语环境中获得语言能力,在目标上强调培养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用外语进行思维的能力,这样的目标规定得实在太高,很难实现。《英语课程标准》提倡强交际的任务型教学方法,并要求在真实情景中完成真实任务,这不但实施起来困难,还可能造成教师忽视双基训练。另外,《英语课程标准》过分强调体验性,教师往往会忽视学生的认知学习,这不利于我们研究学生学习掌握外语认知心理过程的规律。

记者:在英语教学研究领域,习得和学习这对概念经常被人提起。您认为这两个概念有何不同?我国中小学能否实现英语习得?

章兼中:这个问题很好。现在中国很多师范院校对师范生都开设语言习得课,但没有教育实践课。我认为习得与学习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习得在自然情境中发生,与儿童习得母语过程相同,而学习是在课堂教学里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活动;第二,习得是在自然情境中获得的,不需要教语法知识,学习则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学习语法结构和规则;第三,习得是无意识的,而学习是有意识的;第四,习得不需要语言示范和模仿,而语言示范和模仿是学习必不可少的;第五,习得强调在交际中实际体验,而学习强调学习的认知过程,强调从理解、巩固到运用的认知过程。我国英语教学基本上还是要以学习为主,习得为辅,完全靠习得是不可能的。

记者:您早些时候在教学第一线时就开始做教学研究,现在很多领导要求中小学教师做课题研究,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能否谈一下今后英语学科教育研究的重点和方法,以及对年轻一代英语教育科研工作者的期望?

章兼中:中小学英语教师要做科研,通过科研可以提升英语教学的理论水平,并指导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当然,中小学教师与大学教师的科研应该有所不同,中小学教师要发挥自己的特长,立足自身的教学实践来研究。中小学教师应多采用行动研究法,根据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用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方法解释和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效果可能更好些。大学教师研究课题的理论性可能比较强,他们可能更多地从文献、资料等出发进行研究,但即使这样,如果他们要进行基础英语教育研究,也必须理论联系实际,从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然后再上升到理论,为中小学基础外语教育提供理论支持。

今后,英语学科教育研究的重点要立足于中国本土,研究和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特点的外语教学体系。我们应以辩证唯物主义、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发展人的全面素质的角度进行研究,从学生运用英语语言知识的交际本质出发来研究英语的教与学。至于方法,我还是主张理论联系实际,深入到教学实践第一线去总结和提炼,进行实验探索和研究,解决实践问题,并上升为理论。我们还要多借鉴西方语言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兼收并蓄,为我所用。在这些方面,年轻一代英语教育科研工作者做出了很多成绩。此外,我觉得研究中小学英语入门教学很重要,但人们往往认为其是小儿科而忽视,其实如果英语入门基础打不好,会深刻影响学生的后续学习,甚至影响他们的一生。

(俞红珍系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教授)

责任编辑 陈 敏

作者:俞红珍

第3篇:一生只爱你一次

人的一生当中,或许有很多爱,也可能有许多至爱,甚至有时会爱的死去活来,直让人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依!

记得梅艳芳唱的那首《一生爱你千百回》的歌吗?

歌词是这样的动听,让人沉醉着:“日夜为你着迷时刻为你挂虑/思念是不留余地/已是曾经沧海即使百般煎熬/终究觉得你最好/管不了外面风风雨雨心中念的是你/只想和你在一起/我要你看清我的决心相信我的柔情/明白我给你的爱/一转眼青春如梦岁月如梭不回头/而我完全付出不保留/天知道什么时候地点原因会分手/只要能爱就要爱个够/我要飞越春夏秋冬/飞越千山万水/带给你所有沉醉/我要天天与你相对/夜夜拥你入睡/梦过了尽头也不归„„守住你给我的美/要一生爱你千百回。”

是的,守住你给我的美,要一生爱你千百回,这是多么的让人激动不已的词语,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总是说,一生爱你千百回了。

我们或许都不知道,爱到底有多少,但可能有人会讲,一生爱你千百回!然而,在我的一生之中,可能有许多自己喜欢的女人,但为了一个自己所爱的女人,一生只爱她一回,一世只恋她一次。

可能我们都不知道结果会是怎么样,但作为传统的男人,我的爱情观念就是这样的。我们或许都不了解,这样的结果是否对与错,但坚持自己的原则,坚守最后的底线,或许就是我们这一代人所谓真理存在的意义。

人有许多自己喜欢的人,也有许多自己所爱的人,特别是女人,特别是美丽的女人,或是有气质的女人。也许,能够为一个自己所喜欢所钟爱的女人,哪怕你一生为她付出所有,甚至一切去疼爱,去用心柯护她,你都觉得自己很乐意,又十分满足。

有人说,人生无限境遇,一路摇晃迷离树影,不知曾有过多少次,擦肩而过回眸凝视,才有了今生,这怦然心动相视而笑的一瞬。从此生命相连,心灵相同;从此患难扶持,欢乐与共。

也许,生命里有过多少过客,而你却于这万丈红尘,千万人之中选择了我,成就我们共同生命的欢欣,让我在生命单薄的过往里,不断延续心中的温暖和感动,我相信这定是上天别样的安排,纵使有过年少的痴狂,纵使有过感情的放纵,因为这份美丽的相遇,而让我们在这烟波浩渺的人生境遇里,不离不弃。于是,因你的存在,让我有了这魂牵梦萦的思念,最终的喜字成双,红烛相对,希望你会心疼,为了你我情愿给一生!

为此,不管一生爱你千百回,还是一生只爱你一次,这都是爱的一种方式,而选择怎样的方式去追求自己的感情,去追求自己的所爱,这完全取决于你自己,也只有敢于面对,勇于表达的人,才会有机会获得自己所爱。

一生只爱你一次!

这是因为你让我明白爱的至真,爱的至诚,即使我用尽一生去为你执着,因尽一世为你守侯,我也不曾后悔。如果老天爷规定一个人的一生中,只能有一次爱情,那么,我愿意只爱她一人,为她一生只爱一次就够了。

第4篇:妈妈只负责爱你,你只负责爱你自己杂文随笔

亲爱的儿子:这是妈妈在简书平台给你写得第十封信。此刻,妈妈的心情平静。天气渐暖,寒冬过去,暖春来临。屋外和煦的暖风到处游荡,人们从冬装直接过渡到了夏装。北方的天气只有冬天和夏天,没有春天和秋天。这也好,省去很多衣服钱。

今天早晨,快上学前,8岁的你,急切地说,妈妈,快,我需要完成英语听力作业,不然我死定了。然后你急忙把你的英语书打开,拿出妈妈的手机,在手机上听英语听力。

那一刻,妈妈在背后偷偷地看着你认真的小模样,欣慰地笑了。

儿子,妈妈的“阴谋”逐渐在得逞了!妈妈让你自己去学会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的教育理念,在一点一滴地实践。虽然昨天晚上,妈妈没有问你的英语作业情况,但是有时候妈妈是故意的。妈妈不想替你的学习负责任,你应该为你的学习负责任。一开始你可能觉得不习惯,可能因为没有完成作业而被老师批评,这都没有关系。你必须养成你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任的态度。学习是你自己的事情,而不是妈妈的事情。

你的爸爸批评我不负责任,他的话我忽略不计。妈妈不想成为整天围着你的学习成绩打转的妈妈。妈妈有自己的空间,有自己需要学习和爱好的空间,你是妈妈最珍贵的宝贝,妈妈深深的爱着你,但是不能替你过你的人生。你的人生需要你自己去负责。我只负责爱你,你只负责爱你自己。

妈妈不是不管你。妈妈怎么会不管你呢?你是妈妈的身上掉下来的肉啊!你的一颦一笑牵动着妈妈。你的痛就是妈妈的痛,你的幸福就是妈妈的幸福。但是妈妈不是你,你不是妈妈。妈妈是妈妈,你是你自己。我们每个人生下来就有着自己的使命。

在“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驱动下,家长们为了孩子的学习成绩纷纷给报了各种辅导班。妈妈也给你报了英语、美术和书法班。但都是在尊重和征求你意见的情况下。妈妈不指望你成为画家和书法家,只是希望你享受这个过程就可以了。因此也不会整天逼着你必须去完成一定的量。尽量不去控制你,这是我的想法。

最近,我很开心地看到,在你爸爸大病后,你没有受到爸爸大病给家庭带来悲痛的影响,每天像开心的鸟儿一样。当然有时候还会戚戚地说,妈妈,真没意思。但是总的来说,你快乐。妈妈特别欣慰。以后,咱们家再怎么难,妈妈也要做一个坚强和乐观的妈妈。妈妈情绪的稳定,就是给儿子最好的教育。妈妈的坚强就是给儿子最好的学习榜样。

我亲爱的儿子,你爸爸生病后,妈妈让你尽快独立,尽快学会自己的学习负责任的想法越来越强烈。你需要长大,需要独立而不依附他人!

妈妈肩负的担子,需要妈妈像男人那样去奋斗,才能把咱这个家支撑起来。妈妈想尽办法去挣钱,尽量不去卖咱家的房子,给你一个尽可能富足的经济条件,和丰盛的精神生活。

每当妈妈靠自己的劳动赢得每一分钱,在小卖部给你买一些好吃的时候,那时候的妈妈是天底下最幸福的妈妈。夜晚,看到你吃着妈妈给买的好吃的,妈妈的内心都幸福地流油!天下妈妈没有不爱自己的孩子的。只是我亲爱的儿子,你需要尽快地长大!

爱你的妈妈

20xx年3月29日

第5篇:《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_《一生只为一事来》观看心得_《一生只为一事来》观看影评

近日,实力派演员谭凯现身北京师范大学,为其主演的电影《一生只为一事来》宣传造势。谭凯在剧中饰演商人董大山,出生乡村,在老师的教育下走出大山,开创自己的一番事业,回看过往,不忘师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019《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希望能帮到大家!

2019《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

9月6日,电影《一生只为一事来》在北京师范大学首映,导演张亚海与主演穆婷婷、谭凯、王姬,小演员徐梓涵、宋心钰、李涵阳、胡雨慈,以及电影主题曲演唱者米粒等主创现身,影片原型人物支月英也来到现场。

该片9月9日上映,原型人物支月英是一位支教38年的乡村女教师,她曾获得“全国模范教师”以及央视“感动中国2016人物”称号。1980年,江西省奉新县边远山村教师奇缺,刚满19岁的支月英不顾家人反对,远离家乡,来到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小学,成了一名乡村女教师。至今,支月英还在以最质朴的信念坚守着初心与大山的希望,诠释了“一生只为一事来”。

在教师节即将到来之际,影片特意选在北师大首映,既是为了向即将步入教师行列的学生们传播“一生只为一事来”的伟大无私的奉献精神,也是为了向全天下的教育工作者致敬。

片中,穆婷婷饰演支月英,她说第一天去剧组时就对山里生活、支教老师和当地孩子有了崭新的认识。“我去支老师的学校看,发现她对孩子们就像妈妈一样,不仅管学习,还要管生活,一个孩子发烧了,她还要带他看医生。难以想象这些年她面临的困难。”穆婷婷表示,饰演支月英老师是自己的荣幸,影片的拍摄就是一场心灵的洗涤之旅,希望这部电影能够感动更多人,希望大家关注山村儿童的教育问题。

王姬在片中饰演支月英的母亲,当被问及如果自己遇到和片中一样的情况会怎样面对时,王姬一度哽咽,她表示支月英老师这样的人太伟大了,虽然女儿选择这样的职业,作为母亲肯定是心疼、担心,但是身为母亲,肯定还是会支持自己孩子的选择:“我相信支老师没有家人的支持,也坚持不了这么多年。”支月英补充说,她母亲虽然嘴上不支持,行动上却一直支持,“她的支持是我坚持的动力。”支月英含泪表示,自己在山里那么多年,妈妈只来看过自己一次,甚至因为距离太远,她没能赶回家见到母亲最后一面,这也成为她一生的遗憾。

2019《一生只为一事来》观看心得

近日,实力派演员谭凯现身北京师范大学,为其主演的电影《一生只为一事来》宣传造势。谭凯在剧中饰演商人董大山,出生乡村,在老师的教育下走出大山,开创自己的一番事业,回看过往,不忘师恩。

出道多年,谭凯塑造的角色跨度广泛,从《神话》中的项羽,到《何以笙箫默》里的应晖,再到《远大前程》里重情重义的沈达。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当属天生精英范的霸道总裁形象。

首映现场,谭凯被问及是不是生活中也像电影里一样是“霸道总裁”时,谭凯表示其实自己生活中是一个很平易近人的人,只不过角色的要求让自己不得不有时候表现的比较严肃。

《一生只为一事来》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真实故事,影片以商人董大山的视角展开,讲述了支月英老师驻守大山38年、为乡村教育奉献一生的感人故事。该片赶在教师节前夕上映,于9月9日和全国的观众见面,致敬“新中国第35个教师节”。

2019《一生只为一事来》观看影评

由张亚海导演,穆婷婷、谭凯、巩汉林、王姬主演的电影《一生只为一事来》今日全国上映,献礼“新中国第35个教师节”!影片根据“感动中国2016人物”支月英老师的真实故事改编而来,以商人董大山的视角展开,讲述了支月英老师驻守大山38年、为乡村教育奉献一生的感人故事。“此生为师,青春无悔”,穆婷婷化身“支月英”,戳心演绎了一个感动了全中国的乡村女教师,影片今日上映,引燃观众的泪腺。

19岁到50多岁跨年龄演绎穆婷婷获原型人物认可

作为以古装戏见长的女演员,穆婷婷一向以温婉著称,自出道以来就塑造了许多深入人心的角色。此次饰演“感动中国2016人物”支月英老师,也迎来了演艺生涯的一个很大的挑战。对于这样一个角色,其实留给演员再创作的空间不是很大,演员一向“小心触碰”,可是穆婷婷却勇敢的接下了这个角色,并出色的还原了支月英老师的风貌。对此,穆婷婷表示:支月英老师太伟大了,自己读剧本时,就被她的故事感动到好多次落泪,对于自己来说,这不仅仅是一个电影,更重要的是能发扬支老师的精神,影响千千万万的观众,所以不能不演。

穆婷婷的勇敢值得敬佩,开拍之前,穆婷婷就早早的随剧组来到拍摄地体验生活,并和人物原型支月英老师进行了亲密接触和长时间的沟通了解,这为饰演角色,提供了很大的帮助。穆婷婷的努力也收获了回报,支月英老师对穆婷婷的表演极为认可,并表示在穆婷婷身上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影子。

在电影深度还原30多年前的场景后,支月英老师多次感动落泪,夸赞场景极为真实,感慨:“当时别人都说我‘傻’,但是山里需要我这样的‘傻子’,没想到一眨眼30多年就过去了”。支月英老师的无私奉献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致敬全天下所有的老师催泪电影今日上映

《一生只为一事来》这部集结了穆婷婷、谭凯、巩汉林、王姬、王岗、廖京生等实力派演员的暖心催泪电影,今天终于要和大家见面了,这些著名演员、经典艺人的加盟,使得这样一部偏文艺的电影更具观赏性。在问到为什么无论戏份的多少,都要参演这样一部电影时,几乎每个演员都提到了“为了致敬全天下所有的老师和教育工作者”这一点。在每一个学习的阶段,总有几位老师让我们终身难忘,对于70后、80后,甚至是90后、00后,这部电影一定会有触动你内心的地方,相信一定会引发你的思考和怀念。

电影摒弃一板一眼的说教,用“支月英老师”38年教育生涯鲜活的例子,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不忘初心”的励志故事,向每一位观众传递了在浮躁的当今极为欠缺的“坚持到底”、“无私奉献”的精神品格。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电影告诉了我们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伟大”,什么才应该是“一生的追求”。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一生只为一事来》将直击我们的心灵,引爆每一位观众的泪点。预祝电影取得口碑票房双丰收的好成绩!

2019《一生只为一事来》观看有感

2月8日晚,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2017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上,江西农村最美乡村医生代表支月英成功当选“2016感动中国人物”。

主持人在介绍支月英的评委会颁奖词中说道,支月英,女,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教师。1980年,江西省奉新县边远山村教师奇缺,时年只有十九岁的南昌市进贤县姑娘支月英不顾家人反对,远离家乡,只身来到离家两百多公里,离乡镇45公里,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小学,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师。36年来支月英坚守在偏远的山村讲台,从“支姐姐”到“支妈妈”,教育了大山深处的两代人。

支月英在长达36年的教师生涯中,她努力创新教学方法,总结出适合乡村教学点的动静搭配教学法。她关爱孩子,资助贫困生,不让一个孩子辍学。她走得最多的是崎岖山路,想得最多的是如何教好深山里的孩子。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江西省“龚全珍式好干部”、江西省“三八”红旗手等荣誉。

最后的获奖感言里,支月英对孩子说出了最朴素的寄托:“希望你们走出大山,实现自己的愿望,老师为你们自豪,我爱你们。”

2019《一生只为一事来》观看体会

2月8日晚,江西一位平凡的乡村教师站在了2016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颁奖舞台上。她叫支月英,36年来坚守在宜春市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从“支姐姐”到“支妈妈”,一张小小的山村讲台,彰显出她内心的大爱。当晚,当记者独家连线在北京颁奖现场的支月英时,她略带激动但言语朴实无华的言语中,脱口而出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想孩子们了,我好想赶快回去看到他们。”对于获得的荣誉,支月英称自己只是一个平凡的人,做着一件平凡的事“我不是因为看到希望才坚守,而是因为只有坚守才能有希望。”

承诺:36年扎根乡村讲台

1980年,江西省奉新县边远山村教师奇缺,时年只有十九岁的南昌市进贤县姑娘支月英不顾家人反对,远离家乡,只身来到离家两百多公里,离乡镇45公里,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小学,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师。

一到白洋教学点,她发现这里条件比想象中还要艰苦。学校地处江西省奉新县和靖安县两县交界的泥洋山深处,交通不便,离最近的车站都要20多里地,师生上学全靠两条腿在崇山峻岭间爬行。山村生活条件异常艰苦,食品稀缺。支月英像当地人一样,自己动手种菜。当地老百姓十分疑虑:这外地姑娘能坚持下来吗?是不是想过渡一下,过不久就溜掉?这话不假,山旮旯太偏太穷,前些年,教师如同走马灯似的来了又走。但过了一年又一年,乡亲们不但看到支月英坚持了下来,还看到无论刮风下雨、结冰打霜,她都一个个送孩子回家,像自己亲人一般对待。于是乡亲们议论开了:“这位老师靠得住,肯定会用心思教好我们的孩子!”但也有不同声音,“莫想啊,顶多再过两年就会走掉,我们这地方哪能留住这般好老师啊!”冬去春来,寒来暑往。这位外乡的女教师,用自己36年的倾心守望,兑现了自己的承诺,成为深山乡村人人尊敬的人民教师。

“不是看到希望才坚守,而是只有坚守才能有希望”

在白洋山村,支月英与一双双渴望知识眼睛相伴。她教孩子们读书识字,唱歌跳舞,认识大千世界。但贫穷的山村并不是世外桃源,山村的教育更显落后。但艰苦的条件并没有难倒支月英。刚参加工作时,她的工资只有几十块钱,有些孩子交不起学费,家长不让孩子上学,支月英经常为学生垫付学费,垫着垫着,有时买米买菜的钱都不够,她只得去借,家人不理解,劝她赶紧离开,她总是笑着说:“日子会好起来的!”后来,支月英被任命为校长,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工作也更忙了。她既要承担教育教学任务,还要做好教学点的管理服务工作。

穷山村的学校破烂不堪,她买了材料,把教室修好,把冬日刺骨的寒风拒之窗外,学生在教室里暖洋洋的。学校不通班车,每逢开学,孩子们的课本、粉笔等都是支老师和其他几位同事步行二十多里的山路肩挑手提运上山的,一趟下来,腰酸腿疼,筋疲力尽,浑身酥软。山村的家长重男轻女,不让女孩读书,支老师走门串户,与家长促膝谈心,动员家长把孩子送来学校,没让一个山村孩子辍学在家。

母亲从老家来学校看她,看到女儿步行二十多里到山下接自己,心疼不已。支月英对母亲说:“这里山好,水好,村民朴实善良”。母亲心疼地说:“你就净说好!”她只是望着母亲笑。其实她心里装满了对亲人深深的愧疚,她何尝不想尽享天伦之乐,但她更愿意把爱意播撒在这青山绿水,让这份爱生根发芽,承载起贫瘠山村的绿色希望。在颁奖现场,当记者连线支月英时,她用朴素的语言告诉记者:“我就是一个非常平凡的人,做着一件平凡的事,我不是因为看到希望才坚守,而是因为只有坚守才能有希望。”

一人一校多次婉拒调任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支月英除了自学外,每年都积极参加各类教育培训,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水平。她努力创新教学方法,不断学生学习效率,总结出适合乡村教学点的动静搭配教学法。她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把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在她眼里没有差生概念,只是爱好和特长不同。她循循善诱的教诲,像甘泉、像雨露,滋润着每年一个深山孩子的心田。在她的精心教育下,一个又一个学生走出大山,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

一人一校的工作特别辛苦,支月英老师经常累得头晕眼花。她血压偏高,导致视网膜出血,只有一只眼睛正常。更让人揪心的是,2003年10月18日上午,正在讲课的她身体剧烈疼痛,几位家长迅速把她送往医院,医生诊断她身患胆总管胆囊结石,并马上进行了手术。住院的几天,她心里一直惦记着她的学生。刚刚出院,就立刻回到了学校。2012年暑假,为了解决白洋村教学点校舍破旧问题,上级教育部门决定新建校舍。支月英就起早摸黑,一边教学,一边照料施工,帮工人做饭,将丈夫也拉来帮忙。整个暑假,支月英都是在校建工地度过的。如今崭新的校舍宽敞明亮。乡亲们看到崭新的校舍,感动不已。

既是校长、老师,又是保姆,上课教书、下课照应学生玩耍。家里人担心他的身体,总是说:“你也年过半百了,身体又不好,别的老师都往山外调,而你还往更远的深山里钻。”她乐呵呵地说:“如果人人都向往山外,大山里、山旮旯里的孩子谁来教育,山区教育谁来支撑。”各级领导关心她,几次要给她调换工作,但她每次都婉言拒绝。

“我亏欠了自己孩子,但我有了更多的孩子”

支月英其实也有自己的孩子,但为了山里的孩子们,她选择了亏欠。“这么多年来,我亏欠了孩子太多,但为了山里的孩子,我只能祈求孩子的原谅,因为我放不下山里的孩子们,他们也是我的孩子。”支月英略带哽咽的说出这番话,“不过我的孩子现在已经完全理解我了,并且也非常支持我。”

这次参加颁奖,支月英离开教学点已经有一段日子了,但山里的孩子们却心心念念的牵挂着她,“孩子的家长们都通过微信向我拜年,孩子们也在微信里奶声奶气地说想我了,其实我也非常想他们,非常非常想,我迫不及待地想赶快回去看到他们。”

“我只希望山里的孩子们,能好好学习,走出大山,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这就是支月英对孩子们最大的希望。

第6篇:余生只爱你爱情诗歌

谁也不知道—我

可以在这个世界上停留多久

看多少风景秀丽多姿

而我知道

每一次见到你

都想加倍珍惜和你揉在一起的时间

每一次都那么短暂

犹如瞬间

似流星划破天边

回归温热的夜暗

让我用余生的时间

温暖—

你从前经历的寒

让我的拥抱嵌进你的怀间

不要你受一点点委屈

用我轻柔的手指

捋直你的脊杆

如果累了

我给你结实的膀肩

如果想哭

抱紧我,释怀的哭吧

让我把你的泪吻干

我只想用余生的时间

爱你多一点

不会改变

我说海枯石烂,你会觉得那是谎言

唯有时间

踩着最真实的步伐

验证我的文字语言

第7篇:绘本《我只爱你》原文

我只爱你

“尤西,我真是受够你了!”妈妈大声喊道,“怎么什么事都要让我说两遍!你怎么还没收拾房间?怎么还没刷牙洗脸?怎么还不快起床去跑步?”

“我也受够你了!”尤西一下子从床上跳了起来,“你真是世界上最讨厌的妈妈!哼,我走了,我要搬家!我要去跟我的朋友一起住。”

“那好吧。”妈妈不紧不慢地说,“那么你要住在谁家呢?” “好多呢!比如,小老鼠拉拉家,小胖獾菲菲家,小松鼠贝贝家,当然,还有我的皮皮哥哥家。”尤西得意地数着。

“奥,你有这么多朋友啊,那你更愿意和谁住呢?”

“不用你管,哼,反正不论住在哪儿,都比家里强多了。”尤西很坚决。

尤西一边说着,一边收拾好背包,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出来家门。 玛莎伤心地哭了起来,梅蒂也伤心地哭了起来。

妈妈安慰着她们:“宝贝,不哭,过不了多久,你们的哥哥就会回来的。”

尤西首先来到小老鼠拉拉家。

拉拉全家都很欢迎尤西。“我希望你能在我们家舒舒服服地住下去。”说完,老鼠妈妈给了尤西一个大拥抱。

她绝对不可以揉我的耳朵呦,尤西心里想着,只有我妈妈才可以。 午饭时,老鼠妈妈准备了非常好吃的烤草根和荨麻叶拌沙拉,尤西吃得很饱。睡醒午觉后,尤西和拉拉兄弟姐妹几个一起开心地做游戏。他们画画,搭积木,玩儿过家家和买东西的游戏。大家玩儿得正开心,突然尤西大叫起来:“哎呦,好疼啊,是什么东西?” “嗨,你踩到了一颗弹珠。”拉拉笑着说。

“天哪,我的脚疼死了,”尤西捂着脚说,“你们家怎么地上、床上到处都是东西啊,难道你们从来都不收拾房间吗?”

“不啊。”拉拉耸耸肩,不以为然地说。

晚上,老鼠妈妈给大家准备了美味可口的饭菜。大家吃完饭就睡了。 夜里,尤西醒了,他要去上厕所。屋子里真黑啊!尤西迷迷糊糊地往外走。哎呀,是什么东西?尤西给一个玩具绊了个大跟头,接着又一脚踩到了彩色铅笔上,哧溜一下,滑倒在拉拉的哥哥雷欧身上。

“拉拉,”第二天早上,尤西说,“你还是我的好朋友,但是,我没法儿在你家住了。你家地上到处都是东西,说不定什么时候我又会给绊倒了。”说完,尤西告别了拉拉,去下一个朋友家了。

没过一会儿,尤西就来到了小胖獾菲菲的家。

“奥,我亲爱的小尤西,欢迎你啊!”獾妈妈拥抱着尤西,“你就把这儿当成自己的家吧!”

尤西觉得,獾妈妈特别亲切。但是,她绝对不可以揉我的耳朵哦,只有我妈妈才可以。

开饭了,獾妈妈准备了可口的甲虫三明治。不过,尤西不爱吃甲虫。 尤西觉得,菲菲家还是挺整齐的,玩具没有到处乱扔,所以他不用担心被绊倒啦。而且最棒的是,菲菲家的洞穴就像迷宫一样,在这里玩捉迷藏简直太过瘾了。

只是,尤西时不时地闻到一股怪味儿。

晚上,尤西和菲菲兄弟几个睡在一张床上。尤西一整夜都没怎么睡,因为房间里也有那股味儿。而且尤西越来越肯定,那股怪味儿就是从菲菲和他的兄弟身上发出来的。 “早饭准备好了!”第二天早上,菲菲把尤西叫醒,“吃完饭,我们接着玩。”

“嗯,我有个问题,”尤西瞪大眼睛说,“你们起床后,难道不洗脸,不刷牙吗?”

“不呀!”菲菲很肯定地说,“而且我们从来都不洗澡,身上脏了,就舔一舔。”

“啊?那多脏啊。怪不得你们身上有一股味儿。”尤西很失望地说,“菲菲,你还是我的好朋友。不过,我不能在你家住了,我不喜欢这种味道。”

这次,尤西打算去小松鼠贝贝家住。去那儿之前,尤西先在小池塘里洗了个澡,他可不愿意带着那股味儿去小松鼠家。

小松鼠全家热情地欢迎了尤西,松鼠妈妈还特别准备了榛子粒拌橡树叶。

松鼠妈妈轻轻地摸摸尤西的头。

尤西心想:她可绝对不能揉我的耳朵哦,只有我妈妈才可以。 贝贝家很整洁,也没有臭味儿。而且,尤西可以和贝贝一起疯玩儿,一整天咯咯咯地笑个不停。贝贝还带尤西参观他的房子,给他看松鼠的食物都藏在哪儿。这一切都太完美了,除了一件事„„

那就是,贝贝家的房子在树上,尤西每次都要费好大力气才能爬上去。就算有贝贝和他的兄弟姐妹帮忙,对尤西来说,爬树也绝对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尤西心想:比起来,我们兔子早上跑步要简单多了。

于是,尤西对贝贝说:“贝贝,你还是我的好朋友,但是每天爬树太累了。我不能住你家了。”

下一个目的地是哪儿呢?

嗯,就去皮皮哥哥家吧。尤西背着行李,迈着轻快的步子,穿过树林,越过田野,跨过小桥,来到了皮皮哥哥家。

姨妈一见到尤西,就把他抱在怀里。尤西想:姨妈真好。但是她绝对不可以揉我的耳朵哦,只有我妈妈才可以。

在皮皮哥哥家呆着真幸福啊!

在这儿,尤西再也不用担心会被东西绊倒,这里也没有臭味儿,而且最重要的是,这里也没有什么事儿会让尤西累着。

在这儿只有好事儿!

比如,皮皮哥哥一家人带着尤西外出郊游,和皮皮哥哥还有他的朋友一起玩儿新奇的游戏,还能吃到姨妈亲手做的可口的饭菜。这一切太好了。我要在这里住下去,尤西第二天就下定了决心。

我要一直住在皮皮哥哥家。尤西第三天还是这么想的。可是,他总觉得好像有什么东西卡在喉咙里,很不舒服。

到了第四天,尤西依然坚定地要住在皮皮哥哥家。可是,他觉得肚子隐隐约约有点儿疼。

第五天,尤西和皮皮哥哥做了很多游戏,可是,他一整天老觉得心里空荡荡的,好像缺了点儿什么。

第六天,尤西待在房间里,什么也不想做,只是在那儿发呆。大家都对我很好,我也不用做我不想做的事,而且在这儿,我什么都不缺。可我为什么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呢?

原来,这就是想家的滋味啊!我想妈妈了!尤西终于明白了。 他拿起行李,跨过小桥,越过田野,穿过树林,一口气跑到了自己家门口,然后,猛地推开了门。

“妈妈!”尤西激动地喊道。“尤西!”妈妈一把把尤西搂在怀里,“宝贝,你终于回家了!”

第8篇:《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_观《一生只为一事来》有感

电影《一生只为一事来》,说的就是初心的故事。全程看完,泪眼模糊,深有感触,那位前往深山支教的支老师戳中泪点,不带一丝娇柔操作,她是一位伟大的领路人!内心深处的强大、坚韧是一位真正的教育家的初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希望能帮到大家!

《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

看《一生只为一事来》的时候,竟然掉了眼泪。我自己也有点意外,半辈子电影看下来,我早就是一个心肠冷酷的专业观众。类似《唐山大地震》《山楂树之恋》这种,电影内外,全中国大概流了有五吨眼泪,我也就是听别人哭哭。

而《一生只为一事来》这样的电影,老实说,也不是我的菜。因为我不喜欢煽情,不喜欢励志主题,而要在影像的意义上去挑剔这部电影,更太容易。比如,整部电影的年代感单薄,年代符号也简易,剧情设置和起承转合基本套路,主要演员的声口和表情也相当城市。但是,我几乎是轻易地被这个题材拿住,因为,这些年的中国教师太缺乏影像表现。自《阳光灿烂的日子》后,中国教师的形象基本就被冯小刚给遮蔽了。虽然,冯小刚演的这个胡老师绝对是他个人表演史上的最佳,形神兼备地表现了教师行业的难堪开端,之后的教师影像,基本就在胡老师的光圈里摇摆,传达一种温和的无能,色厉且内荏,以及猥琐的体面。

而随着这些年教育被各种蚕食,影像中的教师或者成了“疯狂老师”“麻辣老师”,或者就成了“恐怖老师”“人偶老师”。我们几乎忘记了,少年时代,我们遇到的老师曾经多么亲切,他们曾经就是我们的左邻右舍,我们的父亲母亲。这就是电影《一生只为一事来》的意义,编导用相当朴素的镜头带我们回到过去,重新把我们童年时代的老师还给我们。

电影开头恰好是我们20世纪70年代初出生的人上小学的年代,背着行李的支月英从城市来到大山,我想到了我自己的小学语文老师金感芳。她在和支月英一模一样的年纪成了我们的班主任,而少年时代的喜欢,常常就用恶作剧的方式表达,虽然我们没有像电影中的小男主一样给老师吃巴豆来逼她离开,但我们也把自己最喜欢的老师气得眼睛出血。

老师眼睛出血住院,跟电影中的孩子一样,大家突然意识到了老师的珍贵。我们把两分五分零用钱拼凑一起,给老师买了四个鸡蛋,一路像捧着玉玺一样护送到医院。可惜医院不让我们一群人进去,我们就爬墙,跌碎了两个鸡蛋,当时的心痛到现在还历历鲜明。看《一生只为一事来》的时候,因此就一直交织着我们自己的记忆,到后来,你就完全不觉得它是一部电影,虽然有那么一个时刻,比如支老师和学生如意一起睡在黑暗的学校宿舍时,电影给了一盆紫色花两秒钟的镜头,当时我想到了《晚春》中被原节子凝视过的花瓶,导演可能并不知道或记得小津有过这样一个镜头,但是,《一生只为一事来》中三次出现的花镜头,让人觉得,在电影的意义上,最朴素的表达就是最高级表达。

当然,《一生》还远没有那么高级,编导的手法几乎老梗,支老师的每一次困难,都表现为跌倒和爬起,矛盾和矛盾的解决,也都是桥段。好在,江西大山里的风景是朴素的,千年月色是朴素的,溪水是朴素的,导演也难得地没有把这部电影做成江西风光片,朴素的天地,才酿造真正的日子。也是在那样的岁月里,我们和老师一起经历风霜,共同成长。电影结尾,有一个很不起眼的细节,成了大老板的小男主把过去同学召集一起坐在教室里,给支老师一个意外。日子过得最辛苦的如意,一直辗转各个工地谋生,带了老师写给她的一叠信来,说,老师,这辈子能遇到你,就一点都不遗憾了。这个演员不漂亮,但是特别情真意切。想起我们小学三十年聚会,每个同学,看见过去的老师都哭成一团。

因此,《一生只为一事来》最好的地方就是,全片没有去表现支月英的学生多么有成就,也没有去强力表现支月英的付出多么感天动地。这部电影终极要讲的是,所谓教师,就是那个在几十年岁月里,种树成林的人。对一个民族的情感呵护,才是教师最深沉的付出。黑泽明的《袅袅夕阳情》里,老师和过去学生聚会,大家各自耍宝,看上去情商不太高的学生表演报站名,他一直站在那里报,特别呆萌的样子,时间久了,就有一种感动,最好的师生关系就是这样的吧,面对老师,每个人都重新获得回到童年的能力。而一个民族的童年能有多长,就看这个国家的支月英有多少。

如此,看完《一生只为一事来》,我也卸掉了自己作为一个专业观众的面具,在教师节到来之前,我想给自己的小学老师,中学老师和大学老师分别写张卡片,告诉他们,我曾经分别和他们撒过一模一样的谎:“后面两天不能来上学,因为我舅舅死了。”但其实,我根本没有舅舅。

《一生只为一事来》致敬乡村教师

一辈子只做好一件事情,有多不容易?根据“感动中国”人物支月英原型改编的电影《一生只为一事来》讲的就是她驻守山区38年、为乡村教育奉献一生的感人故事。昨天(6日),该片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首映礼,影片主创和人物原型支月英的到来,让现场变成了一次向教育工作者的集体致敬,无论是台上嘉宾还是台下观众都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该片由张亚海执导,穆婷婷、谭凯、巩汉林、王姬主演,将于9月9日教师节前夕全国公映。作为一部献礼“新中国第35个教师节”的作品,影片原型人物支月英是一位支教38年的乡村女教师,她曾获得“全国模范教师”以及央视“感动中国2016人物”称号。影片选在北师大首映,既是为了向即将步入教师行列的学生们传播“一生只为一事来”的奉献精神,也是为了向所有教育工作者致敬。

在歌手米粒和小演员宋心钰一起演唱影片主题曲《若说》之后,支月英登台亮相,将首映礼气氛推向高潮。支月英语带哽咽地说:“党和国家给我太多荣誉了,它属于奉献在乡村教育一线的广大教师群体。”她表示,电影内容都是真实的,之前一直不敢看,怕勾起很多回忆,但现在她觉得,这些都是“金色的回忆”。

当被问及拍摄收获和感悟时,饰演支月英的演员穆婷婷透露,她第一天去剧组时就对山里生活、支教老师和当地孩子有了崭新的认识。“我去支老师的学校看,发现她对孩子们就像妈妈一样,不仅管学习,还要管生活,一个孩子发烧了,她还要带他看医生。难以想象这些年她面临的困难!”她希望这部电影能够感动更多人,关注山村儿童的教育问题。

观众所熟知的演员王姬在片中饰演支月英的母亲。当被问及如果自己遇到和片中一样的情况会怎样面对时,王姬表示:“我女儿选择的职业也不是我喜欢的,但只要她愿意,我都支持。我相信支老师没有家人的支持,也坚持不了这么多年。”一旁的支月英补充道,她母亲虽然嘴上不支持,行动上却一直支持,“她的支持是我坚持的动力。”她还含泪表示,自己在山里那么多年,妈妈只来看过自己一次,甚至因为距离太远,她没能赶回家见到母亲最后一面,这也成为她一生的遗憾。

观《一生只为一事来》有感

9月9日,由张亚海执导穆婷婷、谭凯、巩汉林领衔主演、以支月英真实事迹改编的故事影片《一生只为一事来》在全国各大影院上映。这部筹备3年之久、有笑有泪、真情大爱的电影,讲述上世纪80年代初几个农村孩子坎坷不幸却自强不息的成长历程,来诠释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支月英老师为大山里三代孩子带来重大命运转变的真实感人事迹。

2019年8月13日晚,以支月英事迹为原型的大型现代宜春采茶戏《明月照山乡》在宜春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首演。讲述支月英39年来抱着“一生只为一事来”的信念,从“支姐姐”到“支妈妈”,再到“支奶奶”,不让一个孩子辍学,教育大山深处三代人的感人故事。

一生只为一事来 恪守初心筑师魂

9月11日晚,城西中心幼儿园全体教职工前往义乌影都上溪影院观看庆祝“新中国第35个教师节”的献礼影片《一生只为一件事》。向乡村优秀教师支月英同志学习。

电影根据“感动中国2016人物”支月英老师的真实故事改编而来,以商人董大山的视角展开,讲述了支月英老师驻守大山38年、为乡村教育奉献一生的感人故事。支月英老师近40年如一日扎根山区,为点亮大山里孩子的希望,恪守初心、执着坚守、无私奉献,先后获得“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2016感动中国人物”等称号。

支月英同志的感人事迹,如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如盏盏明灯,点亮千家万户。此生为师,终生无悔。这次观影活动,对全体教职员工来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灵魂的升华。大家表示,要牢牢把握“四有”教师的要求,向先进模范学习,主动对标对表,悟初心、守初心、践初心,择一事终一生,不为繁华。用实际行动写好教育奋进之笔。

一生只为一事来心得体会

初心,很多时候是指人们做某件事情的最初原因。它们,也是纯真、质朴以及纯洁的信念。有的时候,对于教师来说,初心便是无私付出、奉献教育。坚守初心,也成为了许多教师身上质朴和纯真的信念。

电影《一生只为一事来》,说的就是初心的故事。全程看完,泪眼模糊,深有感触,那位前往深山支教的支老师戳中泪点,不带一丝娇柔操作,她是一位伟大的领路人!内心深处的强大、坚韧是一位真正的教育家的初心!

《一生只为一事来》是由江西美臣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品的剧情片,由张亚海执导,穆婷婷、谭凯、巩汉林联合主演。该片于2019年9月9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影片根据“感动中国2016人物”支月英老师的真实故事改编,以商人董大山的视角,讲述了支月英在偏远大山深处的艰苦条件下,以最质朴的信念坚守初心,为大山里三代孩子带来重大命运变革的感人故事。

1980年,江西省奉新县边远山村教师奇缺,刚满十九岁的支月英不顾家人反对,远离家乡,来到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小学,成了一名乡村女教师。刚到此地,支月英就被大山深处难以想象的艰苦条件深深震撼,但是一腔热血怀揣支教理想的支月英并没有退缩,她时刻记着“我们不是因为看到了希望才去坚持,而是我们坚持了才有希望”这句话,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改善环境,帮助每一个孩子。

38年来她用教育帮助一批又一批的孩子走出深山,实现自己的价值,支月英还在以最质朴的信念坚守着初心与大山的希望。

上一篇:中班数学反思下一篇:优秀教师职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