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哲学思维论文

2022-04-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中医思维实际上是一种哲学思维。自觉、积极、主动是中医思维的重要特征,也是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培育中医思维,提高中医人才的培养质量。关键词:中医思维;立德树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等教育的發展要回答和解决一个“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中医哲学思维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医哲学思维论文 篇1:

浅析中医理论中的哲学思维

摘要:中医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璀璨瑰宝,它的发展脉络不仅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在医学理论上的伟大造诣,也深刻地蕴含着中国哲学的辩证思维。当代社会,很多人打着中医辨证治疗的旗号却已与中国医学的精神背道而驰,这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没有真正领悟中医辨证的真谛。究其哲学根源,中医理论时刻体现着哲学的光辉。那么为了把古老的中华民族的瑰宝发扬光大就要求我们从理论深处探究中医哲学的奥秘。

关键词:中医;辩证法;本体论;整体观念

中医哲学是文化的形式之一,由于中国哲学是本体论、认识论的统一,所以,中医学的形式必然表现出中国哲学的原生态面貌。中国哲学的基本原理和中医学形式的关系表明了,中医学的思维方式与中国哲学的基本理论在两者的统一性中展示出其文化上的基本意义。换言之,即中医学代表了中国文化和哲学的基本面貌。

一、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中医学的思维方式即哲学基础,是近些年来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中医学的哲学思维及其基本规律的研究只能是中国文化研究中的自在的哲学反思的结果,因为任何文化的和逻辑的过程只能孕育于它的文化母体之中,而不可能以任何外来文化进行解释。那对中国哲学的研究中它的哲学基础是什么呢?

第一,在对中国哲学的研究中,以时空的认识论原理对中国的知识系统进行反思,发现在中国的知识形式中,《周易》是中国哲学的基础,而中医学是运用中国哲学思维所产生的最成熟的知识形式。也可以这样认为,从中医学中可以反映出中国哲学的本质性,所谓医易相通。那么中国哲学的本质性与中医学的统一是以怎样的原理表现出来的,这是研究中医学的哲学规律首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研究中医学的哲学规律首要的是要把《周易》的思维方式进行外化为哲学的形式,而这也是研究中国哲学的首要的工作。《周易》在各个卦象中时刻蕴含着哲学辩证的思维。易经讲求一事一卦,但也绝非会绝对的告诉你事情会怎样发生,而是告诉卜卦者怎么做才是吉怎么做才是凶。所以说易经的科学就科学在它是一分为二的全面的看问题,讲究卦象的变化发展含义。而中医理论的辩证施治也恰好是植根于这样的哲学土壤。中国的先哲们认为,宇宙是连续的,万事万物之间都是通过“气”和“象”联系起来的,不可分割中。《周易》表现了这种思想。所以对万事万物的认识中,也仅仅是以阴阳、五行等事物的“象”(也有人说成是“属性”)去表示它,其事物在头脑中的反映经常会随环境而改变,这一特点反映在医学上,则是同一疾病在不同的人,不同的时间、地点都会有不同的疗法,即“同病异治”。

二、中医理论的整体观念

第一、整体观念的文化渊源及哲学基础。中医学理论体系是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在中国古代哲学指导下逐步形成的。而哲学的形成又是有其地理和经济的背景的。中国是一个大陆国家,中华民族历来依靠农业来维持生存,无论在和平时期或战争时期,农业都同样重要,被认为是立国之本。而在当时的生产条件下,农民得靠天吃饭,太阳、月亮的运行和四季嬗替的自然变化是农业必需跟进的。读书人虽然通常并不亲自耕地,但农业生产的好坏与他们有直接的联系,因此他们的宇宙观及人生观主要反映了农民的思想,而农民的眼界制约着中国古代哲学的方法论。哲学家把直接认知的东西看为哲学思维的出发点,他告诉人们看见了什么,语言简短而内涵丰富,但只作提示而并不明确,因为它来源于直觉,不代表假设或用理性能演绎得出的概念。所以,“人与天地相应也”的看法,可以说是一种直觉感受,表达的是对自然的爱慕和顺应。这是中国古代文化及哲学背景所决定的。而从哲学发展上,关于“天人关系”的认识,是自西周以来中国思想史上出现的一个最重要的命题。《书经》中《洪范》篇传说是周武王克商之后,商朝贵族箕子对周武王陈述来自夏朝大禹的治国大法,其中提及的五行观念,虽然还没有以水火木金土代表抽象的力量,但它暗含的“天人关系”是:人类社会和自然世界是联结在一起的,国君的恶行伴随有自然世界不正常现象。春秋以后,“天人关系”有两种不同的认识路线,一是老子、庄周道家宣扬的“天人相分”“消极无为”观,《老子·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人对于自然“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一是自孔孟、《易传》开始的“天人感应观”和“有为观”,主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儒家“天人感应”思想最早表现在对“咸卦”的解释中“彖曰: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天地感而万物化生,……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在汉武帝即位的前六年,丞相田等人以儒家学说为武器展开了反对崇尚老子道家思想的窦太后把持政权的斗争,这场斗争以窦太后的逝世而告终,从此,儒家取得了正统地位,诸子百家则遭“罢黜”。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大儒董仲舒的许多措施被统治者所采纳而成为当时社会的重要制度,而他吸收先秦方士神秘化了的阴阳五行学说,并利用当时天文、历数、物候等自然科学的新成果所构造出的以“天人感应”为中心的神学目的论,显然也有一定强势影响力。因此有学者认为,《内经》中关于人与天地相应的原理,是源于儒家哲学的演绎,确实不无道理。再者,儒家注重伦理道德,主要关心的是社会,而不是宇宙,关心人际关系的日常功能,和人的今生。由于这种儒家社会伦理观的渗入,《内经》在对“人本身”的认识中,采用的是结构严密、分工有序的社会组织来比喻描述,各脏腑的联系也是用人际关系来比喻描述的,如《素问·灵兰秘典论》言“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当然,这里并不否认道家等其他诸子学说对《内经》的影响。

中医基础理论的教科书上在表述中医整体观念时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二是人与环境有密切的联系。古人认为,人与天地有相互作用的关系,人本身各脏腑间也有相互作用的关系,我们可以从以上的阐述中朦胧地找到整体观念的景象。

三、中医学的发展方向

对于中医学的文化形式而言,其本质性与文化的形式的本质性是统一的。所以,中医学在当代的发展方向的从宏观角度而言,其与中国文化在当代的发展是统一的,微观而言是由中医学的自在的规律所决定的,而且与当代的哲学思维密切相关。

首先,在西医学已经于当代越来越显现出其固有的不足和缺欠的同时,伴随着中国文化热的出现,中国医学的优异之处同时引起了世界医学界的重视。对其进行的哲学反思表明,从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而言,其所要解决的问题已不仅仅是单纯的医学问题。因为西方文化的模式所暴露出的问题,不仅仅表现在医学方面,其更主要的问题是在西方文化的哲学方面。应当认为,两种医学模式的优劣是在其不同的思维方式中形成的,这些优劣还要在以后的医学和文化的进步中更加明显的表现出来。关心中医学发展的学者显然已注意到中医学的优势,但是,除了中医学的医疗实践上的优势以外,笔者认为,中医学的优势表现在哲学思维上,中医学的成就是中国哲学思维所造成的。因此,正是在中国文化及哲学的统一下所生成的中医学本体论,使中医学的医学和实践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当代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将成为人类医学继续发展的相当重要的参照系。但是,由于近代中国引进西方文化和哲学造成的思维定势和对中国哲学的判定的失误,以至于造成对中医学的发展和思维方式上的误导,了中医学的正确发展。因此,从哲学的高度研究中医学的哲学本体论及其在实践中的作用,是中医学影响的基础理论研究中的重要工作,也是中国哲学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由于中国的哲学思维与西方的哲学思维不同, 以至于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没有从固有的中国文化形式中重视中国哲学的本质性,即中国哲学是以怎样的本体和本体论进行哲学思辩的。尽管西方形式化的哲学思维造就了西方文化,但是,由于中国的传统哲学不是形式化的, 以西方哲学的形式化的概念和范畴释解中国哲学就势必使中国哲学的本质性受到歪曲。例如,对“道”范畴的研究,以西方哲学形式所进行的疏解,已使我们看到二律悖反的结论。因此,研究中国哲学的本体论是哲学和中医学发展的重大的理论问题。例如: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个观点,即认为中国哲学是“天人合一”的,实际上这并不是哲学上的终极结论,应该反思和追问产生所谓“天人合一”观念的本体及其这一思辨性的本体论哲学问题,以最终使中国哲学的本体和本体论形式被发现出来。

总之,中医学的哲学是与中国的文化和哲学统一的, 而中国的文化和哲学是自在的和独立的系统,是以人的形而中存在的本体论下所作出的概括,因此,人的存在方式应与其形而中的本质性统一。所以,中国的文化和哲学是不同于西方文化和哲学的文化形式的,和逻辑均表明, 中医学的发展与其中国的文化和哲学一样有其自在的理路和规律。由此可知,中医学在当代的发展将取决于中国文化在当代的发展,应当认为,中医学的发展是与中国文化的发展一脉相承的。发现和顺应中国哲学的规律,以人的存在的形而中的本质性与时空层次的对应统一,使中医学的形式在与人的存在的必然性上统一,这将是中国的文化和哲学及中医学在今后的发展进路并将以此实现和人类的本体论意义上的自在的存在形式。

参考文献:

[1]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新世界出版,2005.

[2]刘延伶,赵洪钧.“整体观念”特色论之反思[J].医学与哲学,2002.

[3]张其成.中医哲学基础导论[J].医古文知识,2004.

[4]邱鸿钟.医学与人类文化[M].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5]张岱年.中华的智慧——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精粹[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6]孙正聿.哲学通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石银)

作者:赵 倩

中医哲学思维论文 篇2:

培育中医思维 提高中医人才培养质量

摘  要:中医思维实际上是一种哲学思维。自觉、积极、主动是中医思维的重要特征,也是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培育中医思维,提高中医人才的培养质量。

关键词:中医思维;立德树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高等教育的發展要回答和解决一个“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教育要回归初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高等教育的初心就是培养人才,一是成人,一是成才,也就是说,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因此,立德树人是衡量高等教育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准。人才培养,质量是关键。高等中医院校担负着中医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而中医人才的培养质量事关健康中国的建设成败。笔者试图从中医思维培育这个视角,就如何提高中医人才培养质量谈一点初浅的看法。

一、何谓中医思维

何谓中医思维?笔者以为,中医思维实际上是一种哲学思维。哲学又被称为玄学,“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是黑色的意思。黑色充满神秘感,中医理论用的许多语言都是哲学语言,所以中医给人的感觉也是神神秘秘的。作为中医学子,其中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要揭开中医这层神秘的面纱,让世人更好地认知、认同和接纳它。

“哲”是一个会意字,由“折”和“口”构成。好比一块月饼,要判断它包的是什么馅,通常的做法是把它“折”成两半,露出一个“口”来,往里一看,一目了然。所以“哲”的本意是寻求真相,它包含两层含义:第一层是“真相是什么?”,这属于本体论范畴;第二层是“如何找到真相?”,这属于方法论、认识论范畴。它们是一体的,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当代大学生存在的一个问题是,重方法轻本体。比如以考试为例,他们关注的是用什么方法提高考分,却对为什么考试漠不关心。如果没有本体的深化,方法的提高和改进就无从谈起。“哲”的深刻内涵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无论做任何事,目的一定要明确,“立志”始终是第一位的;有了明确的目的,方法也随之应运而生。

“哲”字还含有智慧、聪明之意。学点哲学,长点智慧,让人变得聪明起来。智慧与知识不能划等号,并非知识越多智慧越高。当然,知识毫无疑问是智慧的前提。智慧是一种艺术,是运用知识的一种技巧和诀窍。中医是一门体悟艺术,是一门智慧之学。聪明,耳聪目明。从中医视角来看,耳与肾相连,目与肝相关,要使人变得聪明必须增强肝肾功能。很显然,“聪明”找到了它的生理基础。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增强肝肾功能?这是大学生关心的也是最想知道的。其实关于这一点,在《黄帝内经》的“上古天真论”篇中已经提及,那就是: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比如,水份占人体比重的70%,是身体各器官系统、器官、组织、细胞的营养来源。大学生每天都要喝大量的白开水,若能在白开水中加入一些补肝益肾的中药材如桑椹子、枸杞等诸如此类的,长期坚持,形成习惯,必有良效。除了饮食外,大学生还应当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笔者以前在师范院校求学期间,对其严格的作息时间甚难理解:晚上10点前睡觉,早上5点起床。后来阅读了一些中医书籍,了解了一些中医理论,觉得这种作息安排太有科学道理了。根据“子午流注”理论,晚上11点至零晨1点,气血流经胆,晚上11点以前睡觉有助于胆气和阳气的生发,“阳气”乃生命之源;早上5点至7点,气血流经大肠,所以早上5点起床上厕所有助于排出身体的毒素。现在大学生“熬夜”现象比较严重,既不利于健康,又不利于白天的学习。“熬夜”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它会导致生理层面的耳聋耳鸣、肠胃不给力、免疫力下降、黑眼圈、近视、皮肤粗糙等,还会造成情志层面的易怒、焦虑不安、记忆力下降等。所以,大学生要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严格作息制度,不要熬夜,早睡早起,积极参与体育锻炼,身体健壮,精力充沛,学习效率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妄劳作”指的是劳逸结合,保持人体的动态平衡。脑是思维的重要载体,根据脑科学研究表明,脑可分为爬行脑、情绪脑、视觉脑,与人的身体下(胸隔以下)、中(颈部与胸隔之间)、上(头部)三部分是相对应的。爬行脑与人的四肢运动和肠胃消化功能相关,情绪脑与心肺的交换功能相关,而视觉脑与大脑的认知学习功能相关。人作为生物体,他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这种交换表现为物质和能量输入和输出,比如从人的头部输入和从下阴部输出、吸与呼等。如果输入和输出功能受到阻碍就会失去平衡,人的身体健康就会受到危胁。现代的都市人,随着经济和科技进步,生活得很“安逸”:坐得多动得少、吃得多排得少、想得多做得少,再加上环境污染食物安全没保障,人的身体容易出问题。所以说,人要动起来,跑步、慢步、打球、游泳等都行,加速胃肠蠕动,排出体内“垃圾”,从而增强心肺的交换功能,调节情绪,使我们的头脑保持清醒,认知能力得以提升。劳逸结合很重要,它能促使人体内部动态平衡保持健康,而动态平衡也是中医思维的重要范畴。

二、立德树人与中医思维的培育

立德树人,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他们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等学校本科教育的根本任务。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的观点和看法。笔者以为,这个定义的理解难点是:如何理解“整个世界”?其实,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整个世界从外到内可分为三个层次即自然、社会和思维。对自然的看法形成自然观;对思维的看法形成思维观;对社会的看法形成社会观,因为社会是由人构成的,所以人生观、价值观是社会观的核心组成部分。如果把自然、社会领域定义为物质世界或外部世界,那么就可把思维领域定义为精神世界或是人的内心世界。外部世界探索艰辛,其实人的内心世界何尝不是如此呢。从类型来看,世界观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自发、消极、被动的世界观;一种是自觉、积极、主动的世界观。大多数人的世界观都处在自发、消极、被动的状态。所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就是一个变自发为自觉、变消极为积极、变被动为主动的过程。可以想象,一件事情,他人要求做和自己主动要求做,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哲学是一种世界观,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一种自觉、积极、主动的世界观。当一个大学生树立了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思维层面上来看,他已具备了哲学思维。正如前文所言,中医思维实际上是一种哲学思维,所以,自觉、积极、主动也是中医思维的应有之义。

思想决定行为,思维方式决定行为方式,有什么样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方式。行为是思想的外在表现,要改变一个人的行为首先得改变他的思维方式。大学生初入学时经常追问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要读书、要学些什么?这不仅是学生所关心的问题,而且也是高等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回答和解决的问题。

大学生学会如何“为人处事”是高等学校本科教育的重要内容。换言之,大学生通过接受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的意识水平和思维水平。从内容结构来看,意识包括知(识)、情(感)、意(志)三个方面。古代著名教育学家、中国第一位私学教师孔子曾用“三不”对知情意作了形象描述,即“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所谓“智者不惑”即知,就是一个人要明白事理,才能做到不困惑、不迷惑,“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仁者不忧”即情,二人(含两人以上)相处时,要克制自己欲望,不要任意妄为,处处为对方考虑,这样有助于关系的和谐,而不至陷入无穷无尽的忧愁中,因为欲望总是和痛苦成正比的。“勇者不惧”即意,一个人做事要有担当,有责任意识,不害怕责任,不逃避责任。总之,作为一个人,要明白事理,善待他人,勇于担当。很显然,明白事理是前提,善待他人、勇于担当是目的。换句话说,在知情意三者关系中,学习知识是培养情感和坚定意志的前提条件,而情感的培养、意志的坚定为知识的学习提供动力和助力。现在高等本科教育中存在一个问题,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情感、意志的培养。孰不知,情感、意志的培养是学生知识学习的动力源泉。回顾历史人物,他们对社会的贡献与他们对国家社会的情怀是密不可分的。马克思17岁时在中学的毕业论文中写道:“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周恩来总理上初中时立志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因此,高等本科教育不仅要让大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做一个“好人”,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明白做“好人”的前提是做好自己。作为大学生,他的本职就是认真刻苦学习,以备为贡献社会奠定扎实的知识基础。由此看来,意识水平的提高是全方位,涵盖了知情意三方面,与中医思维的培育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因为中医思维强调的也是从整体视角、立体角度去面对和处理问题。

自觉、积极、主动是中医思维的重要特征,也是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中医思维有别于西医思维。西医强调的是借助先进的技术设备进行实验的实证思维,关注的是局部;而中医强调的是通过身体力行进行感悟的直觉思维,关注的是整体。西医是一种科学思维,而中医是一种哲学思维、艺术思维。当然,从本质上来讲,哲学思维内在包含了科学思维,区别在于中医的哲学思辨多于科学实证。如果打个比喻,西医看到的是树木,而中医看到的是森林。中医这种直觉思维非常强调实践体悟,即通过自觉、积极、主动的思考和身体力行去感悟事物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必须指出一点,自觉、积极、主动也体现了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德”是相对于“道”而言的一个哲学概念,“道”讲的是万事万物的普遍规律,而“德”讲的是具体事物的特殊规律。人作为一个具体事物,强调的是“德性”。按照儒家的传统,人这种“德性”强调的不是生物学层面的自私性而是社会学层面的利他性。人之所以为人,关键一点就是利他性。人们常说:学做人是一辈子的事情。因为人从利己走向利他,从私心走向公心,一方面需要有人引导,更重要的是自觉、积极、主动去认识和改变自己。从这个角来说,中医思维的培育和立德树人具有关联性和一致性,它们的目的是相同:要把大学生培养成有情怀(爱国爱民)有志向(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热血青年。

三、培育中医思维,提高中医人才培养质量

古语有云:“秀才学医,笼中捉鸡。”中医思维的培育,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中国梦,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它内在地包含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中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振兴理应担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的先锋队。由于传统文化的缺失,西化倾向严重,当下的中医教育现状堪忧,因此中医院校开设国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正当其时。正如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楼宇烈老先生所言,学中医要打好国学基础,要有深厚的国学功底。中医药大学办国学院关注的应是本色而不是特色。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的不足表现为丢失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家民族的发展离不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呈现方式是综合的,不是分科式的;传统教育理念是通才教育,而不是专才,这一点的确有别于西学(相对于国学而言)。中医的振兴,除了靠国家的扶持和国民的信赖,关键是靠大量中医优秀人才的涌现。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培养优秀的中医人才呢?笔者以为,作为一位合格的中医师,他的医疗实践行为应该处处表现为中医本色:用中医手段诊断、治疗,善待患者,这些都与他的中医思维方式紧密联系,因为思维决定行为。因此在中医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应该侧重于学生中医思维的训练。中医思维的形成取决于中医价值观的确立,根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在国学中,易经是群经之首,是各家学说的源头所在,儒释道只是从不同的视角阐释和发展了易经的观点。中医与易经有着天然的联系,医易同源,“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易经所表现的哲学立场正是中醫的立足点之所在:气一元论。在传统文化看来,世界万物的生成、发展、壮大、衰退、灭亡都源于元气的聚与散。元气的聚意味着物质系统的生,而元气的散意味物质系统的亡。这个世界是由不同层次物质系统构成,而系统之间相辅相成、相互对立、相互转化。人只不过是这个世界物质系统的一个层次而已,因此对于人的生与死、健康与疾病应站在系统这个角度去思考和认识。系统思维又被称之为整体思维,看问题立足于整体正是中医思维区别于西医思维的特色所在。由此看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对中医思维的培育和中医优秀人才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读经典,做临床”,做到知行合一是提高中医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这里讲的经典指的是中医经典,比如《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四大经典等,这些经典贯穿了中医的理、法、方、药的基本思想。中医经典的学习和理解是中医思维培育的关键,但中医经典毕竟是古人的智慧结晶,它的语言表达方式有别于现代,若没有深厚的文言文功底是难以胜任的。正如前文所言,中医理论用的语言很多是中国传统的哲学语言,这些哲学语言的产生与特定的文化背景是紧密相关的。因此,对于中医学子而言,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很重要,它能为中医经典的学习和中医思维的培育打下深厚的文化、语言功底。另外,这里讲的临床指的是中医临床实践,比如望闻问切、开方用药是中医诊疗的基本要求。这些能力的培养不是单纯靠中医经典的学习,还必须跟师临证,在临证中领悟中医理论的精华。理论联系实际一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倡导的基本方法论,体现了知行合一的重要性。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没有理论指导的行动是盲从。但知而不行,非真知,实践在认识活动中起决定作用。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大量优秀人才的涌现。而对优秀人才的定义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懂理论,二是实践经验丰富。中医是一门强调实践体悟的医学,在实践中创新知识、方法,破解疾病密码,维护人民健康。因此,中医优秀人才的培养要从“读经典,做临床”开始。

2017年9月份,广州中医药大学等6校高等中医院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大学建设名单。这对于我们中医人来说,既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双一流”建设高校要争当立德树人的标杆,在人才培养方面走在前列、干出成效、做好示范。我们作为中医院校,理应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和输送大量“精诚”的优秀中医人才,为国民健康保驾护航,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振兴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以上是笔者从培育中医思维这个视角,谈了谈如何提高中医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些看法,不足之处,不吝赐教。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3]楼宇烈.中医与传统文化.北大微课堂[EB/OL].當当云阅读,2007-4-28.

[4]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搜狐网,2018-6-21.

作者:李国荣

中医哲学思维论文 篇3:

体验科学发现之旅 培养哲学思维能力

摘要:高中政治课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政治基本常识、了解解题技巧,还应该把政治课上成思维课,通过关注生活,教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政治课教学效益。

关键词:哲学思维;真理;科学精神

科学发现能唤醒人们的好奇,激发人们的热情。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科学发现之旅,从而培养哲学思维能力,应成为广大中学教师的教学目标与不懈追求。现以《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为题,围绕屠呦呦先生获诺奖这一话题,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哲学思维。

课题: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屠呦呦研究青蒿素的过程,明确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从而感受哲学思维的实践性、辩证性、批判性和超越经验等特征。

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运用授导法、问题探究法、图示法等。授课时,教师充分利用材料,用预先设置的问题导人,引导学生先读书预习,再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展示,最后教师点拨概括,采取边板书、边指导学生读书讨论的方法组织教学,以达到培养学生哲学思维能力的目的。

主要教学过程

材料一:2015年10月5日,北京时间17时30分,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授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及另外两名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以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

疟疾是世界性传染病,几百年前人类就开始研究抗疟药物。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科研条件极为艰苦的环境下,屠呦呦团队与国内其他机构合作,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并从《肘后备急方》等中医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新方法,世界数亿人因此受益。目前,一种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已经成为治疗疟疾的标准药物。

材料一说明了认识论的什么道理?

学生讨论并展示答案后,老师归纳: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板书)

为什么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材料二:在当时,研究青蒿素有好几个团队,但其他团队都认为青蒿素作用小而放弃了。屠呦呦领导团队做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和方子的积累探索,在实验室筛选了许多药物最终才确定了青蒿素的研究。

青蒿素的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普遍筛选。根据文献确定对象,筛选了数千个药物最终确定几个药,青蒿只是其中之一。第二阶段是青蒿被作为再筛选的对象,但也只有10%-40%的抑制率,远没有胡椒的90%高,效果并不理想。到了第三阶段,屠呦呦受东晋名医葛洪《肘后备急方》启发,开始考虑提取过程当中的温度,用低沸点的溶剂去提取.由于得到了有效成分.使青蒿的抑制率几乎达到100%。

材料二说明了认识论的什么道理?

学生讨论展示后,老师归纳:认识具有反复性(板书)

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总要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一开始,青蒿素的研究有不同的团队,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西药结合的研究,其知识水平、认知能力、思维方式等决定了她不可能像其他团队那样放弃对青蒿素的研究,从而使对青蒿素的研究具有持续性。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对青蒿素的研究在经历了三个阶段后思路才清晰起来,从而使对青蒿素的研究具有反复性、持续性。

问题探究①: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分析,为什么认识具有反复性?

学生讨论并展示答案后,老师归纳:因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板书)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这种反映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实现。在实践活动中,人们借助一定的工具同客观物质对象发生关系,从而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材料中,屠呦呦运用实验工具领导团队不断地进行药学实验,终于发现了青蒿素这种抗疟药。

材料三:在几百年前,人类就发现了较为有效的抗疟药物。1630年,西班牙传教士朱安·鲁珀发现了“金鸡纳”治疗疟疾有效,但副作用很大。1820年,法国医生在金鸡纳树皮中提纯出“喹啉”后,人类似乎找到了“抗疟”的盾牌,但疟原虫对喹啉类药物的抗药性,又使疟疾的防治重新成为世界各国医药界的研究课题。上世纪,屠呦呦团队筛选了几千种药物,反复进行抗疟实验,终于使青蒿提取物对疟原虫抑制率达100%。

材料三说明了认识论的什么道理?

学生讨论展示答案后,老师归纳:认识具有无限性(板书)

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疟原虫的抗药性产生后,使得人们认识的对象发生了变化;几百年时间里人们一直在进行着世代相传的抗疟研究;较后一代人既继承前人的实践结果,又不断进行着新的实践,从而使认识具有无限性。

问题探究②: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分析,为什么认识具有无限性?

学生讨论并展示答案后,老师归纳:因为,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板书)

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为了治疗疟疾,人类找到了“金鸡纳”树皮;为了减少“金鸡纳”的副作用,人类提纯出了“喹啉”;为了解决疟原虫的抗药性,人类提取了“青蒿素”,这些都说明,实践不断产生新问题、提出新要求,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推动了认识的发展。每一阶段的实验,都会产生新的实验工具,拓展人类的认识,促进人类对疟疾认识的发展。不断进行的抗疟实验,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疟疾的能力,提高了判断和推理的能力,从而推动了认识不断深化。

材料四:针对疟原虫的抗药性,屠呦呦改进了提取方法,采用乙醇冷浸法,使青蒿提取物抗疟效果有了显著提高;又用低沸点溶剂提取,使抗疟效果更高;反复不懈地实验更使抑制率达100%。1972年分离出青蒿素结晶时,动物实验非常好,但临床效果却不好,于是有人犹豫了。但屠呦呦执着坚持,自己的以身试药以及全部病例痊愈的结果证明,青蒿素确实是一种高效的抗疟新药。多年来屠呦呦并没有止步于青蒿素的发现,她还在继续青蒿素在世界不同地区的新的适应症的研究工作。

材料四说明了认识论的什么道理?

学生讨论展示答案后,老师归纳:认识具有上升性(板书)

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并不是圆圈式的循环运动,屠呦呦不断改进提取方法,使青蒿提取物抗疟效果一步步提高,最后达到100%,说明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每一次都是向事物的本质更靠近了一步。发现青蒿素后,屠呦呦并没有止步于此,仍继续青蒿素的新的适应症的研究工作,是因为她知道,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会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地向前发展了。

问题探究③: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分析,为什么认识具有上升性?

学生讨论并展示答案后,老师归纳:因为,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板书)

要检验一种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不能用认识自身,也不能用客观事物。只有实践这一“桥梁”,才能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反映了客观事物。面对疟原虫的抗药性,屠呦呦不断用实验加以对照,才使得抗疟效果不断提高。在分离出青蒿素后,她更是以身试药,因为,她知道,实践,只有实践,才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而且,只有实践的不断进行,才能一步步揭开事物的本质,使人的认识更靠近事物的本来面目,从而推动认识不断上升。而那些在不同地区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地向前发展了。

总之,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以上内容,也可以用三维坐标表示:其中,横坐标x轴代表认识的广度——认识具有反复性;纵坐标v轴代表认识的深度——认识具有上升性;z轴代表时间的宽度——认识具有无限性。用时空观对“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进行分析,更加深了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理解,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辩证思维的合理性。

问题探究④:联系四则材料,从《认识论》的角度说说从屠呦呦抗击疟疾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讨论并展示答案后,教师归纳: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决定追求真理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大胆实践,敢于创新;正确对待前人的经验,不能全盘照搬,也不要全盘否定;追求真理不可能一帆风顺,要敢于坚持,与时俱进。

教学提纲: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1认识具有反复性。因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认识具有无限性。因为,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认识具有上升性。因为,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教学效果分析

教学实践表明,关注生活,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哲学思维,能克服学生死记硬背的陋习,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哲学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据统计,高一学生的主动听课率由原来的38.2%上升到91.4%,高二学生的主动选修率由原来的8%上升到29%,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

“哲学思维可以指引着人生的前进方向”(科学家波恩语)。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贯穿哲学思维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科学品质和科学精神,就一定能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使他们走得更远、更快、更稳、更好。

【责任编辑 李经普】

作者:朱兆华

上一篇:小说当代文学论文下一篇:农办半年工作总结(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