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养成教育论文

2022-04-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在新形势下,要全面提高青少年的养成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儒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根植于中国人的血脉中,其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为现代青少年养成教育提供宝贵养分。本文从养成教育内容和方法两个方面阐述了古代儒家文化对现代养成教育借鉴意义。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青少年养成教育论文 (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青少年养成教育论文 篇1:

狠抓青少年养成教育,推进青少年法律信仰教育

摘 要 法律信仰是实现真正法治社会的精神条件,是现代法律有效运行的心理基础。青少年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法律信仰对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养成教育对青少年法律信仰的培养具有特殊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养成教育 青少年 法律信仰

一、青少年法律信仰教育的重要意义和现状

法律信仰是主体基于社会生活的经验和情感体验而产生的对社会生活的终极意义和目的的一种主观把握方式,是社会主体对法律和依法治理方式的一种理性的自觉把握,是主体对法的一种心悦诚服的认同,并体现在行动中对法律严格遵循和对法律尊严的维护,是法治社会的精神蕴含和心理基础,是法治社会中的最高层次的理念问题。法律主体的法律信仰培育尤其是青少年法律信仰对整个法治建设具有基础性、全局性、未来性,青少年对法律的认同和信仰昭示了法治建设的根本和未来。法律信仰对法律主体包括青少年的影响不仅包括宗教般虔诚的内心信念,还包括对自身行为规范、遵守法律规则的习惯养成,其影响是全面和深刻的。“法律乃是自然中固有的最高理性”,法律是理性的代名词。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法律理性观的本质。培育合格的理性公民是各国教育目标的共性。法律信仰的教育无疑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社会意识和公民意识,使其成为有责任心和担当能力的合格公民;青少年的法律信仰教育有利于青少年民主意识的养成,提高青少年权利义务观念;公平民主的法律精神有助于青少年树立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价值观。行为科学认为行为主体的状态决定了行为选择现象的客观必然性,其中,行为主体的心理、观念、知识、信仰等理性活动占主要地位。法律规范不仅是人们行为的理性总结,也是社会秩序的概括。秩序是法的价值之一,秩序的存在是人类活动的必要前提。任何时期或阶级的法律对秩序的维护都包含了对正常生活秩序的维护、对人类基本文明行为的维护。青少年法律信仰有助于青少年文明行为习惯的德性养成。

针对青少年这一特殊群体的法制教育(法治精神、法律信仰的培养)起步晚,力度不够而且不够深入系统,偏重于“支离破碎”的法律知识灌输,法律信仰的培养不够重视,忽略了最根本的法律理念教育。目前,我国青少年犯罪率居高不下,与青少年养成教育、法制信仰教育缺失、滞后有重要的关系。

二、养成教育对青少年法律信仰的借鉴作用

养成教育理论对青少年的法律信仰教育具有独特的借鉴作用。“养成”这一词汇涵盖了“手段—目的”或者“条件—结果”的逻辑关系。在这个逻辑关系中“养”规定着“成”,“成”是“成长”、“长成”、“构建成”,而不是“规定成”、“约束成”或者是“制造成”。唐凯麟教授和刘铁芳博士认为:个体道德品性的养成包含着两个基本过程:一是个体道德理性的形成;一是道德理性引导下的个体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前者是后者的精神基础,后者是前者的生活外化。没有道德理性作为基础的行为习惯,就不具备真正的道德意义,个体行为不过是没有内在灵魂的“创制”,而不是个体道德精神的实践;没有个体日常道德行为习惯养成,个体道德理性终究是肤浅的。两个过程是相互交织渗透的。加强青少年遵守法律规则生活的养成教育,应当是是当前青少年养成教育的基本内容。“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遵守法律规则生活的养成也必须通过生活发出习惯的力量才能成为真正的教育,日常生活是个体品性的养成之所。遵守法律规则生活的养成就是青少年把个人的理性启蒙与现代法治生活结合起来,在生活中验证、丰富、实践自身的理性信念,并且逐步形成稳定的生活行为习惯,形成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稳定的符合现代法治精神的思考、判断、选择、行动的基本方式。遵守法律规则生活的养成是青少年作为生活的主体自觉地实践个人的理性信仰,养成行为习惯的过程,其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突现个人在生活中的主体性。养成教育具有长期性和渐进性,必须常抓不懈,持之以恒。

三、青少年法律信仰养成教育的路径分析

青少年法制教育包括法制观点、法律信念和法律信仰的教育,其中以法律信仰教育最为匮乏。而青少年法制教育的途径也仅限于课堂教学中,其实效性不强。

(一)宣传法治精神和宣传法律知识并举。

对青少年而言,课堂是法制教育的主要场所,主要课程有初中二年级开设的思想政治课、大学一年级开设的思想道德基础与法律基础课,这些课程的内容、授课方式、考核方式都仅仅体现了法律知识的宣传,却很难体现对法律信仰、现代法治精神的弘扬,缺乏对青少年进行法律信仰的理性启蒙。法律信仰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之上的一种精神和心理需求,只有使青少年从内心深处认识到法律的信仰价值,从理性上认同现代法治的精神,才能从行为上养成遵守法律规则的习惯。

(二)法律援助对青少年的法律信仰理性的启蒙。

“能够为人们所信仰的法律必须是能够给人们或至少是绝大多数人带来利益的。”法治建立的过程是逐步树立法律权威、坚定公民法律信仰的过程。青少年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之一,其权益容易受到侵害,权利的救济也显得尤为重要。法律只有给予青少年以力量,青少年才会形成法律信仰的坚强基础,社会才会形成稳定和谐的法治秩序,进而才会形成民族法治未来的一片晴空。

(三)加强青少年规则意识教育。

规则是人们的行为规范,它包括道德规则、法律规则、宗教规则、技术规则、游戏规则等,其中与人们日常生活最为紧密的是道德规则和法律规则。理性的启蒙需要用习惯的养成来落实,法律信仰的作用需要制度和规则去实现;制度和规则的遵守会深化对法律信仰的虔诚。青少年的规则意识教育应以法律规则、道德规则教育为主线,技术教育规则为补充,把尊重青少年与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坚持长期性和一贯性原则,循序渐进由繁到简地进行,只有这样才能更有利于青少年遵守法律规则生活的养成,成为建设法治国家的中坚力量。

(作者:西藏警官高等专科学校法律系,讲师)

参考文献:

[1]张文显:《法理学》,法律出版社1997年出版。

[2]赵震江:《法律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3]刘旺洪:《法律信仰——中国语境及其意义》,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作者:布穷

青少年养成教育论文 篇2:

儒家文化对青少年养成教育的现代价值探究

摘 要:在新形势下,要全面提高青少年的养成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儒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根植于中国人的血脉中,其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为现代青少年养成教育提供宝贵养分。本文从养成教育内容和方法两个方面阐述了古代儒家文化对现代养成教育借鉴意义。

关键词:儒家文化;养成教育;青少年;现代价值

“养”初见于《孟子》:“以善养人”,“才也养不才”,“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成”指“成人”、“成器”,即达到教育目标。青少年的养成教育,从广义上说就是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多渠道的协同教育和影响,使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培养青少年良好的行为习惯,全面提高他们的“知、情、意、行”等思想道德素质,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中国古代儒家文化中蕴涵良好的养成教育的精华,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背景下,儒家文化中的许多优秀思想对青少年养成教育具有借鉴意义和时代价值。

一、儒家文化中养成教育内容的现代意义

关鸿羽在《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中指出“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它往往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知、情、意、行是青少年养成教育的四大要素。儒家文化中关于‘知、情、意、行’有着精辟的论述,有着广泛的现代意义。

第一,学而知之。“知”是指青少年的道德认识,对是非善恶的认识和判断,正确的道德认识是培养学生良好养成教育的思想基础。我国古代儒学家非常重视在教育中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儒学创始人孔子强调“学而知之”,即“多闻”“多见”“择善”“识之”。《论语·述而》中记载了孔子的话“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孟子在《孟子·尽心上》说:“尽其心者,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北宋朱熹提出的“格物致知”的思想就是要从日常生活中来践行道德规范,他认为“所谓致知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羞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明朝王守仁提出“致良知”的思想,他认为良知是人固有的先天道德标准,是人们判断事物的准则。

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一方面经济转轨带来了金钱至上、唯利是图的价值取向,其严重影响了中学生的价值观。另一方面,部分家庭教育中的溺爱纵容使得很多孩子成为“家庭的中心”和“利己主义”者。因此,提高青少年的道德认识是培养学生良好养成教育的思想基础。儒家思想主张的“学而知之”即通过学习获得良好道德认识的观点历经千年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在现代养成教育中值得借鉴。

第二,道德修养。“情”即道德情感,指人们对事物爱憎、好恶的态度。儒家道德修养所追求的是真、善、美的完美境界。正如《论语·大学》开篇所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止于至善” 是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最终目的。儒家的修身思想主要是围绕仁来展开的。孔子把仁视为做人的根本,甚至把仁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程颢、朱熹、王夫之等人在孔、孟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向前发展了以仁为核心的修身思想。

良好的道德修养是人类社会文明的标志,现代青少年的道德现状需要儒家道德教育的回归。儒家思想积极追求理想人格,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强调在现实世界中提升道德品格,达到理想境界;在人生实践中自强自立、奋发有为,成就理想的人格。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儒家道德修养观倡导积极的处世态度、入世的精神以及讲求奉献的价值取向,为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儒家道德修养观所建立的是非善恶的评判标准,主张依靠个体将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自我行为,反省自律,不仅为人们理解荣辱观和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厚的思想理论基础,更是人们行为选择和实践的行动指南。

第三,意志品质。“意”是古代儒学家非常重视的环节,良好的品德与坚强的意志是密切联系的。孔子和孟子都极力追求崇高精神境界和理想人格精神。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孟子尚志,孟子曾曰:“居天下之广居,走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的名句“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也是强调坚强意志的主要性。

养成教育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其过程就需要坚定的意志品质。这也是儒家思想宣扬的“修身养性”、“内圣外士”的重要构成之一。所谓“士不可不弘毅”,只有在坚定意志为支撑的基础上树立的理想才能达成“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远人志向。

第四,知行合一。“行”即道德行为。古代儒学家重视知行合一,慎言躬行。在《论语》中“子张问行。子日:‘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貂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为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荀子不仅强调学行一致,而且有“行”高于“知”的思想,认为“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明朝王阳明强调“知行合一”,认为“称某人知孝,某人知弟,必是其人已曾行孝行弟。”古代儒学家注重在日常行为中恪守行为规范,将道德要求与自身修养紧密结合,这同样对现代青少年养成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儒家文化中养成教育方法的现代借鉴

《大学》中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古代儒学家的教育教学方法是在实践中总结和验证的,为我们现代教育教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第一,循序渐进。

所谓“养成”,即“养”而后成。“养”是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决非一日之功。而“养”的前提是老师的教和引,要教得“勤”,引得“到”,才能养得“成”。 孟子曰:“于不可已而已者,无所不已。于所厚者薄,无所不薄也。其进锐者,其退速。”在现代养成教育中存在一些运动式、口号式的教育方式,希望习惯的养成能一蹴而就,那是错误的观点。古代儒家家循序渐进的方法给我们很好的启示。

第二,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即对不同的学生通过不同的教育方法,促进每个学生发展,这一教育理念是孔子留给后世的弥足珍贵的教育思想财富。孟子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指出了五种因材施教的方法,“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儒家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已成为自古到今经典教学原则。

第三,道德践行。

古代儒家学者将认识论和道德修养论结合起来,强调道德认知和道德践行的统一。明朝王阳明明确提出“知行合一”的方法。当今许多青少年中存在只是高谈修养、道德而在生活中却不能践行自己行为,其原因在于我们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只停留于说教阶段,忽视了通过社会实践等方式来对青少年进行道德素质的引导。所以,现代养成教育过程中要避免学生理论和实践的脱节,就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能力。

第四,言传身教。

《论语·子路》中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强调的是教师要注意自身修养,树立榜样的作用。教师的言行、举止、仪态、作风、为人处世等表现一方面有利于把枯燥、抽象的道德规范具体化、人格化,从而增强德育的效果;另一方面也对学生起着直接的示范作用,产生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教师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塑造良好的师德形象是加强对学生养成教育的必要前提和关键,正所谓“正人先正己,教人先自教”。

儒家思想的理论和实践是现代教育一笔博大精深的宝贵财富。教育者应该继承与发展,学以致用,在现代养成教育中将儒家思想的“知、情、意、行”赋予新时代的内涵,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

[参考文献]

[1]李贵臣.孺家知行思想及其对中学德育意义的探析[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7.

[2]张心亮.孺家教育思想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J].焦作师范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04).

[3]朱明贤,郑克卿,赵国龙.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格教育[J].理论视野,2007(12).

[4]束有鹏.儒家道德思想在青少年品性养成中的现代价值[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12).

[5]洪守义.从儒家文化的精华中汲取养成教育的智慧[J].当代青年研究,2008(10).

作者:岑彭新

青少年养成教育论文 篇3:

农村中学借助优秀传统文化进行青少年养成教育的策略研究

摘 要:优秀传统文化应该也必须传承下来,不仅是因为它们承载着我们民族的精神,更重要的是它们对于青少年一代民族精神的塑造效力不可磨灭。作为教育工作者,不仅应该担负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更应该充分挖掘出经典传统文化中的德育价值,将经典文化内化到学生的思想、行为、人格中,从而在教之中育之,实现育人实效。

关键词:农村中学;优秀传统文化;养成教育

一、引言

将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养成教育中,不仅需要学校和教师的努力,更需要家长的配合,社会力量的支持。以临沂傅庄中学为例,就我校所处的农村地区面对的普遍教育环境而言,学校教育资源较市区学校来说相对匮乏——图书馆藏书量过少,真正面对师生开放的时间太少,阅读习惯难以养成,经典传统的阅读教学更是处于弱势,课外活动过于单一。农村家长大多自身文化程度不高,忙于工作,对孩子陪伴过少,对如何正确进行家庭教育没有科学正确的认识,加之校园周边文化氛围淡薄,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可借助的社会力量薄弱。

那么,在如此环境中,家长对孩子又有怎样的期待呢?我们曾多次利用家长会跟家长交流沟通发现,家长们对于孩子的期望值并不亚于城区学校,甚至有些家长会表达出即使孩子不能成材,也一定要成人的心声。可见,我们农村中学的教育工作不能只放在智育上,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因此,我们意将研究重点放在通过优秀传统文化进行青少年养成教育的策略研究,并且结合我校农村中学的背景,去探究怎样的策略和实施办法才能有效地将优秀传统文化的巨大能量激发出来,并使学生产生共鸣,继而向“为仁由己”的理想境界努力。

二、借助优秀传统文化进行青少年养成教育的措施

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便是如何在学生和优秀传统文化之间建立连接,这便涉及到兴趣问题——如何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这也将成为我们课题研究的重难点。接下来,我们将从家长学校、校本课程、教师培训、课外活动这四个方面去着力探寻解决之道。

1.家长学校常态化

家长学校一直以来是我校面向全体学生家长的一个窗口,但利用率并不高,在家长中起到的影响力并不大。透视我校家庭教育现状,不难发现,家庭教育的氛围不佳是家教失效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我们意将家长学校常态化,将传统文化中优秀的家庭教育范例和家庭教育的经验融入到家长学校的课程中,通过本校教师自主备课,以及通过邀请知名讲师参与到家长学校授课,将家庭教育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在加强家校联系的同时,帮助家长实现自我提升,教育理念的更新,素质的提高,从而从根本上改善“5+2=0”(即在校5天养成的行为品德习惯,在周末与家长相处过程中全部归零)这一教育现象。

2.校本课程自主化

說起来,利于学生养成教育的优秀传统经典,对于初中生来说,大多晦涩枯燥。如何调动学生感知传统经典、自主理解传统经典的积极性对于内塑品德,外养行为至关重要。我们试图在传统经典融入到校本课程过程中,思考怎样开展校本课程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我们尝试以问答和研讨的形式进行课程。正如苏格拉底的“助产术”一般,学生对德行的认知应该是在教师的适度引导中自主感知而出,不应是教师的一味灌输和填鸭。

3.强化教师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培训

“为师者,弟子之所效法”。教师的一言一行会直接影响到学生,西方的“潜课程”理论也认为教师的教学不仅仅是显性的,而且其隐性的影响大大超过课堂上显性的影响。因此,若想要将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德育部分内化到学生行为中,任何一位课堂中的教师都可以并且应该发挥作用。这就要求教师本身对传统经典有所了解和认知。但作为一线教师,本身教学任务繁重,如何在不增加教师负担的情况下激发教师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和积极性,这也是学校管理层面需要思考的问题。

4.丰富课外文化活动

课外文化活动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传统经典的兴趣。初中生正经历着人生中一个重要的阶段,在此阶段他们有着强烈的成人感和自尊心,渴望关注,不愿被束缚,讨厌强压和灌输式的说教。因此,我们希望能利用丰富的活动充分地释放学生天性,挖掘学生的潜能,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经典传统文化,乐于学习经典传统的情感。

①开展经典诵读活动。

利用每天的大课间活动,全校由一名同学领诵,全校师生跟读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篇目,经过一周五天全校师生集体诵读的形式使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为人处世之道、伟大精神内涵、以及对现实生活具有指导意义的价值观日渐内化到学生的思想体系之中;利用每一学期的读书节活动,发动全校师生积极参加,每班选取一篇经典传统篇目作为集体诵读项目,两到三篇作为创意诵读项目参加活动,活动将根据各班表现给予表彰,并推送到区级活动中参加演出。

②开展传统文化展示节。

在每个学年结束时,学校计划根据年级布置不同主题的传统文化展示任务,要求各班级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采用不同的形式展示自己所热爱的优秀传统文化,班级黑板报、班级文化墙、传统文化市集都将成为学生展示自我、展示班级风采的舞台,尤其是传统文化市集,不仅能够挖掘学生潜能,更能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学习经典传统文化的兴趣。

我们将经典传统文化作为开展课外活动的核心,围绕这一核心,我们希望能够探索出更多有效、有趣、有意义的活动,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同时在逐步内化中实现学生“为仁由己”,激发学生形成内在的道德行为。

三、结语

作为一所农村中学,在借助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道路上,与市区学校相比,面临着太多的问题和挑战,但这不应该成为我们驻足的原因。身为农村教育工作者,肩负着这片土地的未来,优秀人才或将流失,而那些终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孩子们,他们的成材与否,他们命运几何,应该成为我们当下需要急切思考和探究的问题。

作者简介:于新艳(1989.11-),女,汉族,山东临沂人,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本科学历,现为临沂傅庄中学团委副书记,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基础教育。

邵长城(1979.04-),男,汉族,山东临沂人,毕业于山东省教育学院,现为临沂傅庄中学副校长,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德育管理。

作者:于新艳 邵长城

上一篇:个人年度教师工作总结(精选2篇)下一篇:销售上半年工作总结(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