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心理论文

2022-03-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本文一共涵盖5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大学生网络心理论文(精选5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当前,大学生网络成瘾已成为家庭、学校和社会不可忽视的问题,这一问题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正常生活和学习。为此,文章对大学生网络成瘾进行了归因分析,并提出要对网络成瘾大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建立心理干预系统,提高大学生自我心理调节能力,从而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第一篇:大学生网络心理论文

浅析大学生网络消费心理

[摘要] 当代大学生所受的教育、校园的环境以及该年龄的特殊心理特征,使他们有自己特有的网络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对他们的网络消费情况、消费心理特点研究,有助于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关键词] 大学生网络消费消费心理

随着网络在大众生活中的普及,网络消费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大学生作为走在时代前列的新新群体,他们更是热衷于网络“买”“卖”。方便快捷、价格低廉、购物方式新鲜刺激,产品琳琅满目,丰富多样,新奇独特,小到玩具、手套、衣服,大到mp3、相机、手机甚至电视、电脑、冰箱等,在网上都有出售和交易,网上定餐,网上订票……。网络可以完全满足大学生们的购物需求,也正好符合前卫、时尚、喜欢接触新鲜事物的大学生的口味,种种优势让大学生们对网络消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网上消费已渐成为他们的消费新理念。

一、大学生网络消费的总体情况分析

大学生热衷网络消费,据调查31.9%的大学生在过去一年中有过网上消费的行为,表面上看低于中国网民37.8%的平均水平。然而这些学生普遍是从大学入校时开始接触网络,平均只有三年网龄,且绝大多数学生每月可支配收入在500元以下,在这种条件下,31.9%的比率是比较可观的。

大学生的网络消费行为分虚拟消费和网上交易。虚拟消费指网络游戏中的虚拟消费行为,网上交易是指网络上的真实消费行为。而网上购物的首选网站共分为三大类:主要进行网上零售的B2C网站、拍卖网站以及门户网站。而拍卖网站在大学生中具有非同寻常的吸引力。41.6%的学生经常光顾拍卖网站,相比之下,只有23.8%的学生将B2C网站作为自己的购物首选,20.0%的学生在门户网站购物。这表明,大学生是网络世界最活跃的年轻人,乐于尝试新事物,喜欢网络购物交易方式。

二、大学生网络消费心理分析

1.追求个性化的消费心理

大学校园中不乏追“新”族。他们喜欢追求新潮,敢于创新,消费的趋附性强。网络消费正好符合大学生富于想象力、渴望变化、喜欢创新、有强烈的好奇心的特点,他们往往对个性化消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选择的已不再单是商品的实用价值,更要与众不同,充分体现个体的自身价值,这已成为他们消费的首要标准。个性化消费已成为现代大学生消费的主流。

2.追求自主、独立的消费心理

在社会分工日益细化和专业化的趋势下,即使在许多日常生活用品的购买中,大多数消费者也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对产品进行鉴别和评估,但对于获取与商品有关的信息和知识的心理需求却并未因此消失,反而日益增强。大学生对购买的风险感随选择的增多而上升,而且对单向的“填鸭式”营销沟通感到厌倦和不信任。尤其在一些大件耐用消费品(如电脑)的购买上,他们会主动通过各种可能的途径获取与商品有关的信息并进行分析比较,从中获取心理上的平衡以减轻风险感,增强对产品的信任和心理满意度。而网络购物通过获得商品的信息量丰富正好能够满足他们的这种心理需求。

3.追求表现自我的消费心理

网上交易是出自个人消费意向的积极的行动,只要登录网络随时都可以在网上的虚拟商店浏览、比较和选择。独特的购物环境和与传统交易过程截然不同的购买方式容易引起大学生的好奇、超脱和个人情感变化。消费时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向商家提出挑战,以自我为中心,根据自己的想法行事,在消费中充分表现自我。

4.追求方便、快捷的消費心理

对于大学生来说,购物中的即时、便利显得更为重要。传统的商品选择过程短则几分钟,长则几小时,再加上往返路途的时间,消耗了大量的时间、精力,而网上交易弥补了这个缺陷,如今,网上订餐、电子客票、虚拟机票的推广,更加体现了网络消费的简单快捷,从而深受他们的喜欢。

5.追求文化品位的消费心理

现在部分高价值消费品越来越多地进入大学生的消费视野。大学生消费在一定程度上会相信自己真实的体验,如果使用某种品牌产品产生好的体验,就会坚持使用,从而逐步形成固定的偏好,最终形成使用习惯,保持对此产品良好的忠诚度。比如洗发水,感性认识上的气味清香,质量好,效果明显,都会使他们继续使用下去,而阿迪达斯、耐克等运动品牌在大学生中的渗透率也越来越大。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大学生对追求高品质、高品牌、高品位生活的需要。在网上常常能够买到本地买不到的商品,从而从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他们对追求文化品位的消费心理。

6.追求物美价廉的消费心理上海

价格、质量、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讲求实用、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因为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这使他们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300元~600元之间,家境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800元,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开销的。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当今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增多,大学生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他们非常关注的内容。网络商品往往折扣较大,价格相对便宜,因此网上淘宝,购买物美价廉的商品渐渐被大学生津津乐道。

7.网络虚拟消费

虚拟世界里的消费主要是在网络游戏中的消费,对大学生说主要是为了满足一些幻想,从而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越是紧张、充满着激烈竞争的社会,人们就需要通过幻想和憧憬来达到舒缓的目的和愿望;越是年轻,幻想倾向就越明显。网络上的虚拟消费从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和人格倾向。不少大学生通过虚拟的世界,寻求心理上的一种投射,这种虚拟的消费往往消解紧张感,并且满足年轻人对生活变化的追求。

三、大学生网络消费存在的问题

1.网络消费风险意识亟待加强

大学生对网络消费风险性往往认识不足。网络消费风险主要是指网络购物当中的风险,即指人们在某种程度上觉得利用网络购物可能不够安全或者会产生不好的结果。例如,提交给网站的私人信息可能被非法利用,银行卡账户和密码可能被盗用,所购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可能和网站上的宣传不符,甚至网上购物这一行为本身也可能被视作离经叛道。互联网是一个开放和自由的系统,目前仍缺乏适当的法律或其他手段进行规范。因此如果网上交易发生纠纷,消费者的权益未必能获得足够保障。

2.网络消费无接满足某些特定的心理需求

网络消费的特点决定了它不能满足特定的某些消费心理需求。由于网上购物可替代部分人际互动关系,也就不可能满足消费者在这方面的个人社交动机。例如朋友间希望通过结伴购物来保持友情等。此外,虚拟商店也无法使消费者因购物而受到注意和尊重,亦无法以购物过程来显示自己的社会地位、成就或支付能力,且网络商品的价格欠缺灵活,会令某些喜欢在现场讨价还价者大失所望。

3.较易助长盲目消费、高消费

网上有很多新奇的东西,对于喜欢新鲜事物但没有收入来源、自治理力不高的大学生来说,会极大地刺激他们追求档次,崇尚名牌的心理特点。此外,利用信用卡进行网上支付也较容易诱发盲目消费,高消费。

4.虚拟消费容易助长攀比心理

网络游戏中的虚拟消费对心理防御特别脆弱,容易受到影响的大学生极易成瘾,沉溺其中,虚拟的网络高消费容易使部分自制力不强的大学生今后在现实中养成互相攀比的高消费习惯。

四、开展网络消费教育势在必行

大学生的网络消费行为不仅体现了当今大学生喜欢接受新鲜事物的一面;也体现了他们的消费心理、择友方式、为人处事的原则,表面上看消费是个人行为,但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说,消费心理、消费意向、消费意识、消费嗜好是一种精神文化现象。深层次的了解大学生构成了学校德育教育的一部分。

网络消费作为一种新兴事物,需要积极引导,它给大学生带来的影响不能不引起重视,处理不好不仅加重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影响家长和学生的感情;某种程度上还可能扭曲校园人际关系,增加学校教育管理的难度,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对学生个人来说,所形成的道德观念可能会影响他一生的消费行为,并且与其人生观、价值观、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完善密切相关。因此,在高校中开展网络消费道德教育刻不容缓。

说到底,网络消费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道德习惯,自觉遵守消费道德规范,树立科学的网络消费道德观念。针对大学生年龄和消费行为的特点,网络消费道德教育不应是单纯的说教,而应该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加以引导。

1.网络消费与电子商务市场的基本理论教育

在校园中开设《电子商务经济学》、《网络消费常识》等消费教育课程或讲座,使学生了解网络消费观念、网络消费习惯与方式、网络消费技巧技能等。

2.开展网络消费风险教育

开展知识讲座,利用校园传媒进行网络消费风险教育。诸如告戒学生选择历史较长、访问量较高、信誉度高的网站消费;购物时不能只看其好评率或信用等级,还要看评价记录和销售记录;选择可货到付款的网站或商家购物,避免先付款的风险;选择第三方支付,比如易趣网的安付通、阿里巴巴的支付宝等有利于维护双方的信用;根据不同的产品,要分别查看生产日期、保质期、保修期、退换货制度等;网上“刷卡”,注意识别交易支付网站的“数字证书”等等。

3.消费品常识教育

常用消费品的选择、评价、鉴赏、使用、维修与保护等,提高大学生对不科学网络消费的抵抗能力。

4.网络消费生态意识教育

让大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消费与社会持续的发展、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的关系,深刻认识生态需要的极端重要性,从而关注社会消费问题,提高社会责任感。

5.消費者权益与保护教育

举办系列网络消费知识专题讲座,介绍有关消费者权益保障的政策法规,商品标识鉴别。

6.网络消费文明教育

消费文明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对大学生的消费伦理、消费质量、精神文化消费的提高,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另外,发挥学校社团的重要作用,开展多种有益的消费教育活动,如开展消费问题研讨会、消费知识竞赛或有奖问答、消费品鉴别与鉴赏、消费投诉等实践活动,成立各种节俭组织(如“爱心基金会”等)。在校园形成良好的消费舆论,把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引向正确的方向;同时,充分利用校内大众传媒工具,引导高校网络消费舆论,形成学生的科学网络消费观,促进学生的合理、适度消费,提高学生的网络消费能力。校园网、广播电视台、校报、团讯、专刊专栏等传播媒介进行直观形象的网络消费教育,引导消费舆论等等。

五、结束语

如今,在校园网络消费已渐成为大学生的消费新理念。面对网络上多姿多彩的诱惑,能否合理应用金钱,是否会合理消费是当代大学生走向成熟、挑战竞争、学会生存的重要标志,也是学校德育的一个重点。因此,作为高校德育工作者在校园内为学生搭建一个了解消费,认识网络的平台,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网络消费观显得尤为必要。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郭占宇 齐继妍 李志刚

第二篇:网络心理理论下的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观念与方式的更新

摘 要:网络心理所面临的是重新验证与表达,网络心理学为大学心理咨询提供了一个崭新而又更加虚拟的研究视野,因此在了解网络生活与网络心理的同时,还应理解网络心理学的建构。故网络心理学在诞生伊始,其一方就立足于网络技术的基础,一方立足于网络对社会的个体、群体心理与社会心理的研究。本文从大学生网络心理教育的观念与方法入手,从上述两方面进行更新与他探索。

关键词:网络心理教育;教育观念与方法的更新;

一、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观念的更新

(一)大学生在网络中的心理问题

网络的出现给当今社会,特别是当今大学生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革,改变了大学生获取资源、信息交流的方式,这一系列变化同时带来的还有网络沉迷、网络依赖等各种问题,这些问题经研究发现往往是由心理变化而引发,当今大学生在繁重的高压力下的高中生活后,大学的自由、开放、独立的环境中,这种虚拟空间的交往与交流则变得更加复杂,有些甚至会出现负面、变态的行为,这不但影响到学生本人的日常行为与生活,对学校及其他同学、网络中所交流对方个体都将产生一系列影响与问题。有些大学生自己都承认本人对网络的痴迷已达到一种无法辨认自我、无法控制自我的程度,只要一有时间就会打开电脑上网,有些学生连基本的日常生活要素都放弃而沉迷于网络,因此使得他们于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就成为真空地带,甚至连自己的父母都很难与其交流,有些网瘾过深的学生说自己上网的时间长了,连如何说话都不会了。因此说,这种沉迷于网络的状态,为何会产生、如何来解释,正是网络心理学研究的内容范畴。

(二)大学生在网络中和现实中的心理变化

由于在现实社会中的行为方式、交流方式、心理变化使得大学生在应对时需要更多的、独立的思考与应对,而虚拟社会所面对的变幻莫测与真真假假使得大学生这一处于多变期、青春期的青年所应对的环境则更加复杂,正因为虚拟社会中的特点,许多大学生在虚拟空间中的应对方式则更加大胆可随意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不必理会社会或是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同时当代大学生好胜心强、社会责任感弱,使得许多大学生在参与网络的社会评论、调查、游戏、聊天等活动时容易显露出其偏执性的一面。因此,在不同的网络应用产生的新的行为模式、心理模式与现实生活中应对的行为、心理有着巨大的差异,网络所蕴涵的文化与传统人文思想也有着巨大的落差,人们在这种巨大的落差与差异中所呈现出的新的道德、伦理问题都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和思考的。

(三)大学生在网络中的心理需求

网络作为新兴产物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主流生活要素,但网络心理学却一直游离于主流研究学科之外。由于當代大学生的交流、行为、生活等各方面所关注的问题和视野由线下的现实社会转变到线上的虚拟社会,因此有必要研究大学生在网络中的心理需求,同时也将极大改善整个心理学研究领域的范畴。如同网络对于当今世界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一样,网络心理学对心理学研究的影响也是全方位的,因为网络心理学需回答心理学中所涉及的所有问题。从理论到实践,网络在改造着心理学的体系,重塑心理学一些诸如自我、行为之类的最基本的概念。网络心理学在丰富心理学研究领域的同时,从研究大学生的网络应用心理着手,分析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心理差异、心理需求,用心理学的应用找出网络应用的弊端,为设计和开发更符合大学生的思维、行为、特征、心理、生活的活动方式的网络应用提供基础与依据。

二、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更新

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需要进行网络心理健康调查并建立网络心理测验系统。心理调查可以积累大量的心理资料、数据与心理案例,将这些资料、数据、案例进行科学的分析,科学地定位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特点以及类型,对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以及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的依据。网络心理调查包括心理疾病、心理障碍、学习问题、人际交往、情感问题、家庭问题等方面。网络心理调查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的调查内容与调查对象,通过网络心理调查,能够了解大学生的基本心理需要、特征、问题,进而可以及时有效地发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以及其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与倾向性,从而提高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的时效性、针对性与有效性。

建立网络心理检测系统,采用专业地心理测量表或是测量工具对被测试者进行地心理健康状态、智力、人格、能力方面的评估并对评估后的结果进行系统的分析并给出量化的数据的过程。心理测验是在大学生心理教育过程中了解大学生心理状况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通过它可以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心理问题、心理倾向甚至是精神状态,可以有效地筛查出心理有问题地学生,提高心理咨询教师的有效性和针对性。目前,在我国高校中应用较为广泛的心理测量表或测量工具有16PF——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测验、UPI——大学生健康调查表、EPQ——艾森克人格问卷、MMPI——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SCL——精神症状自评量表等工具。通过测量后的数据统计进行综合分析,不但可以节省统计时间提高统计效率,避免错误的数据与重复的数据产生,同时还可以建立数据库,收集大学生群体资料,并进行个案研究,为日后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大学生虽然脱离了家庭进入大学校园生活,但并不代表家长从此便可以放任其自由发展。从现阶段来看,许多大学生在生理上虽已成年,但在心理上并未成熟。在家庭教育中性格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性格伴随人的一生,并影响着人的一生。因此家长应主动培养和优化大学生的个性和性格。家长在与学校共同教育的时候要注意培养心理的稳定性和个性的可变性,但同时要关注大学生的个性的不良因素,因为这种不良因素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很大的危害性。良好的个性与稳定的心理是适应社会和大学生自身成长必备的条件之一。在家庭教育中,要培养大学生的自制力、主动性,一个性格坚毅的人能够更好地安排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能正视现实和困难。

在重识网络心理与网络心理教育后,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要对大学生的教育中要注重日常心理健康,更好地有针对性地通过一定的途径进行个性的优化和心理的稳定,纠正认知上的偏差,用积极的眼光看待别人,善待别人,并有意识地对他们进行自我锻炼和改造,不断完善性其格特征,培养健康的情绪,保持乐观的心态,注意取长补短,学会与他人交际,与他人和谐相处。

作者:曹雅致

第三篇: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干预研究

[摘要]当前,大学生网络成瘾已成为家庭、学校和社会不可忽视的问题,这一问题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正常生活和学习。为此,文章对大学生网络成瘾进行了归因分析,并提出要对网络成瘾大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建立心理干预系统,提高大学生自我心理调节能力,从而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成瘾心理干预

[作者简介]王长海(1965- ),男,山东沂水人,吉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管清华(1970- ),男,山东诸城人,吉林农业大学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吉林长春130118)

[

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今人们生活中获取信息和进行沟通的不可缺少的途径。《2008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6月底,我国25岁以下的网民规模已经达到1.26亿,其中,学生网民达到7600万,占到网民总数的30%①,而且近三成有网络成瘾倾向。对于正处于发展期的大学生而言,互联网成为他们缓解压力的途径、寻找刺激的平台、展示自我的阵地。但是,由于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还未稳定,加之自控能力相对较弱,互联网中诸如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影响着其健康成长。大量资料表明,网络成瘾问题已经对大学生的环境适应、知识学习、人格发展、角色定位、人际交往、情感交流等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更有甚者可能引发一些违法违纪行为。因此,大学生网络成瘾是家庭、学校和社会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网络成瘾的相关问题概述

当前,人们对网络成瘾现象的界定和命名还未统一。美国精神病学家Goldberg宣称自己在临床上发现了一种新的心理疾病,并把它命名为IAD(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指个体由于过度使用因特网而导致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的一种现象②。美国匹兹堡大学的Young博士最早用实证方法对网络成瘾进行了定量研究,通过调查证实网络成瘾现象确实存在。

1.网络成瘾的定义。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所谓网络成瘾,是指由于过度使用网络而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着迷状态,并产生难以抗拒的再度使用的欲望。同时会产生想要增加使用时间、耐受性提高、出现戒断反应等现象,对于上网所带来的快感会一直有心理与生理上的依赖。

2.网络成瘾的危害。网络成瘾者有一些躯体症状,如头晕、心烦、胸闷气憋、紧张性兴奋、懒散等;与家长、朋友的交流越来越少,下网后变得空虚、失落,不愿与人交流;并伴有生物钟紊乱现象。可见,网络成瘾会对大学生的环境适应、知识学习、人格发展、角色定位、人际交往、情感交流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

3.网络成瘾的分类及症状。根据以上定义,网络成瘾可分为电脑游戏成瘾、网络关系成瘾、信息收集成瘾、网络交易成瘾和网络色情成瘾五大类③。凡是强迫性地沉溺于QQ、MSN等网络工具来结识朋友;着迷于在线赌博、网上贸易或者拍卖、购物等而不能自拔;强迫性地浏览网页以查找和收集信息;沉迷于成人话题的聊天室和网络色情网站,或沉迷于网上虚拟性爱等,导致精神萎靡、工作和生活不能正常进行等,都属于网络成瘾的症状。

二、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很复杂,是学生个体、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网络成瘾的内部原因在于大学生自身成瘾的易感性特征,外部原因在于互联网的功能和现实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

1.家庭原因。有些家长过于溺爱孩子,这会让大学生感到没有自己的思维和行为空间,从而刺激他们通过网络摆脱心理束缚;有些家长注重自己的事业,与孩子缺乏交流,这时学生就会通过网络寻求安慰并沉迷其中,网友可能变得比现实生活中的亲人、朋友更重要;还有在关系不和睦的家庭或者是单亲家庭,孩子可能会有一定的心理和性格上的缺陷,这些高焦虑、低自尊、忧郁、自我概念不明确的大学生很容易网络成瘾。

2.学校原因。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的人数逐年增多。由于受年龄和经验的影响,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以及枯燥的学习生活、松散的校园管理、不和谐的人际关系,都会让大学生感到无所适从。目前很多学校只注重招生效益,忽视大学生的全面成长,使大学生迷失理想、厌恶学习,而上网可以帮助他们释放压力、缓解焦虑,这就逐渐造成了他们对网络的依赖。

3.社会原因。造成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社会原因很复杂,包括国家行政部门对网络监管的相关法规不健全。虽然我国已实施了《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但该条例在各地并没有得到很好地贯彻执行,对网吧的管理仍然存在漏洞。不少网吧经营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专业技术和法律知识,网络安全意识淡薄,在实际经营中疏于管理。有关部门在日常监管中存在权限交叉、职责不清的现象,这也给违法经营者提供了可乘之机。

4.大学生心理原因。從大学生自身的心理特征来说,他们正处于心理发育趋向成熟但又未完全稳定的阶段。由于受到价值多元化的影响,大学生的心理既有积极面,又有消极面,存在各种心理矛盾和冲突,主要表现为有上进心,但又不在乎学习成绩;有荣誉感,但缺乏自信,消极情绪较多;独立意识强,不爱受约束,对家庭和学校的教育持轻蔑态度;思想早熟,有胆略,善于表现自我,缺乏合作精神;有一定的是非辨别能力,但自控能力差;心理素质不高,受挫承受力差,吃苦精神不够,生活自理能力欠缺;情感复杂,性意识超前,喜欢结交朋友,异性之间交往增多;攀比心理强,花费无计划,个人开支入不敷出,经济困惑加大;追求时尚,惰性强;遇到烦恼,渴望向他人倾诉,一般很难得到心理上的帮助,逆反心理较重。这些心理特征都是造成大学生网络成瘾的不良因素。

5.网络原因。互联网的丰富性、开放性、操作性、互动性、平等性、虚拟性等特点,给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这是现实社会难以提供的。其中网络最吸引人的特点是它的虚拟性。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人的内在准则和社会规范的制约性大大削弱或不复存在,人们在网上可以随心所欲地发表言论,做出许多想做而不敢做的行为。此外,大量低级媚俗的内容充斥着互联网,这就使得大学生更容易沉溺于那些虚拟的网络世界中难以自拔。正是由于网络的这些特点对大学生形成了难以抗拒的吸引力,从而使他们沉溺网络难以自拔。

三、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干预

心理干预是指在心理学理论指导下,通过对个人的内在气质、性格和环境、面临的困难等具体的成瘾因素,运用引导、启发、转移、排解等方法缓解和消除心理问题及应激症状。针对网络成瘾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施加策略性影响,建立由网络成瘾诊断、心理教育训练、心理治疗、社会支持、回访巩固五部分构成的心理干预系统(如图所示),在心理干预系统的作用下,使之发生指向性预期目标变化的活动。

1.大学生网络成瘾诊断。首先利用Young的网络成瘾诊断问卷,该问卷共有10个条目,得5分以上者视为网络成瘾,得4分以下者视为非网络成瘾。④再利用其他心理量表,例如,症状自评量表(SCL-90)、父母养育方式等量表(EMBU)、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社会支持量表、应付方式量表等进行辅助测评,并通过面谈进行综合评定最后判断是否网络成瘾⑤。

2.心理教育训练。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将心理教育训练理念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培养大学生的优秀心理品质,使心理学的科学理论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相结合,以消除大学生可能出现的环境适应、知识学习、人格发展、角色定位、人际交往、情感交流等方面的问题。由于我国针对网络成瘾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还没有形成一套规范、标准的心理教育训练模式,这就需要根据具体问题,结合现实情况,研发一套科学的网络成瘾心理教育训练方法,形成完整的心理教育训练模式。

3.心理治疗。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治疗方法有认知治疗、强化干预、厌恶干预、转移注意力、替代、延迟满足、团体辅导等。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治疗的过程中,要结合大学生的个体差异与实际情况,注意循序渐进,对大学生提出的每一个目标都应该是其力所能及的,并要通过不断地鼓励,使他们逐步达到目标、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增强他们的自我效能感。

4.社会支持。社会支持是旨在提高网络成瘾者对网络心理依赖的防御能力,在戒除网瘾的过程中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支持。成功的戒除网瘾不仅需要好的治疗方法,还依赖于有效的支持系统。社会支持一方面对戒瘾者个体提供保护,另一方面对维护一般的良性情绪体验具有重要意义。除戒瘾机构应为大学生提供多种必备的支持外,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支持在大学生戒瘾的过程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减少家庭冲突,体验情感交流,增进大学生之间的友谊,激发学习兴趣,构建良好的环境,减少学生的上网动机,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除此之外,还应培养和增强大学生对客观社会支持的主观体验和感受,指导他们积极地争取和勇敢地接纳这些支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帮助。

5.回访巩固。大学生网络成瘾回访巩固是针对戒瘾者进行的定期、不定期跟踪服务,旨在了解戒瘾者的戒瘾情况,解决他们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如果戒瘾失败则重新进入新一轮的心理干预。在回访巩固的过程中,要使网络成瘾者审视自己的成长过程,不断提高自我控制能力,保持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使戒瘾成果得到进一步的巩固。

[注释]

①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OL].http://tech.qq.com/zt/2010/cnnic25/,2010-01-15.

②Y.Amichai-Hamburger,E.Ben-Artz.Longliness and Internet Use[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3,19(1):75.

③钟欣,陶然,杨凤池.网络成瘾心理干预研究[J].首都醫科大学学报,2008,29(5):569.

④Kimberly S.Young.Internet Addiction:The Emergence of a New Clinical Disorder[J].CyberPsychology and Behavior,1996,1(3):237.

⑤叶新东.网络成瘾研究概述[J].心理科学,2004,27(6):1147.

作者:王长海 管清华

第四篇:大学生网络文化之心理学探析

摘要:大学生网络文化的心理功能有逃避功能、攻击功能、替代功能、建设功能;其中前三种是消极的心理功能,后一种是积极的心理功能。网络心理教育是通过教育使大学生利用网络文化的建设功能,能够学会正确地对待和利用网络。网络心理教育是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大学生网络文化的充分条件,应围绕心智模式、情绪管理、意志力、人际沟通、压力管理等方面展开。

关键词: 网络文化;心理功能;网络心理教育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逐步转变,如今的大学校园再也不是与世隔绝的精神王国,外界时尚的点点滴滴都逃不过这群年轻人的眼睛。千变万化的校园时尚文化成为目前高校校园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逐渐进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校园网络化的直接结果是网络文化与大学校园文化形成“交集”,产生了以互联网为载体的大学生网络文化。这是一种全新的文化表达形态,它依托发达而迅捷的信息传输系统,进行学习、生活、交往、娱乐等活动的同时,传播思想、文化,使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也得以反映。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人格的形成、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构成、个性的发展都产生深刻的影响,本文从心理功能及心理教育两个层面探析大学生网络文化,以期为发展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指导。

一、大学生网络文化的心理功能

1.逃避功能。逃避功能往往是对那些意志薄弱而知识结构简单的大学生来讲,他们会在网络中以抑制、否定、退化的方式处理不符合社会准则的情感或冲动以及严重受挫时产生的焦虑和痛苦。

当大学生在生活、学习过程中面临的各种状况时,他们会在网络中将这种极度痛苦的经验或欲望潜抑到无意识中去,会放弃成人的方式,采用原先比较幼稚的方式去应付困难和满足自己的欲望,完全的放弃努力,彻底逃避成人的责任,从而拒绝承认那些不愉快的现实以保护自我。

大学新生刚进入大学校园,他们渴望友谊、渴望与他人交流。然而,大学新生的自我表露又受心灵闭锁的影响,总是不经意地与同学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能完全敞开心扉沟通思想。而网络的交往特点,使他们畅所欲言、无所顾忌,许多学生在现实中受挫时,往往愿意到虚幻的网络空间去倾诉,互联网成了他们逃避现实、寻求自我解脱的一个良好的渠道和环境。

2.攻击功能。攻击功能是大学生通过转移和投射的方式在网络中把对现实生活中强者的情绪、欲望转移到弱者身上,或者将自己不良的思绪、动机、欲望、情感赋予到网络中的他人或他物身上,推卸责任或把自己的过错归咎于网络中人或物,从而得到一种解脱。

网络本身的特征就像一个垃圾箱和“回收站”,只需定期“清空”就使之消失得无影无踪。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在大学生网络文化活动中看到更清晰攻击行为,尤其是当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网络黑客知识时会有强烈攻击他人的倾向,他们出于不同的动机:满足自信、完善自我、谋取利益、戏弄他人、寻求刺激,虽然有其合理的成分,但网络这一外力的介入使这种攻击倾向表现的更加明显。同时,当大学生受到到网络攻击时,也有部分同学采取报复行为,他们会选择转发给别人,或者找个新病毒回复,在其中找到平衡感。

3.替代功能。当大学生因心身某个方面的缺陷不能达到某种目标,或是遇到困难,无力处理实际问题时,会在网络上有意识的创造或寻找一种虚幻的世界以弥补因失败造成的自卑感,获得心理平衡。他们常常会在网上酝酿成虚幻的自尊,带有浓厚的自我陶醉色彩。

网络的匿名性,实际上是一个假的身份,我们可能常常从大学生网络文化活动看到不少怪异的现象,比如改换性别,男生以女生名字和女性性格化身出现,或者女性以男性面目笑傲网络世界。更常见的是大学生隐匿真实的姓名、年龄、性格特征和固定的社会身份符号,来参与到虚拟世界的网络文化活动当中。尤其是有部分大学生以不同的身份网上娱乐:如聊天、玩网络游戏、写博客等,更有甚者会选择逃课上网,每天花费在网上的时间超过6小时,很容易产生对网络依赖而沉迷网络,这种替代在某种程度上使大学生将现实与虚拟混淆,将现实世界中的情感移植到网络世界中来,这样,以情感为纽带的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往与互动关系,就被虚幻的人与计算机之间的关系所代替。久而久之,他们会心甘情愿地退出现实生活,这种心理上的依赖使他们对现实情感的体验变得淡漠[1]。

4.建设功能。建设功能是大学生以认同、升华的方式接受网络文化的影响。大学生在网络文化活动中有选择性的吸收、模仿或顺从另一个在网上接触到得自己敬爱和尊崇的人或团体,以对方之长归为己有,作为自己行为的一部分区表达,以此吸收他人的优点以增强自己的能力、安全感,掩护自己的短处。

同时,大学生在网络文化活动中会把被压抑的不符合社会规范的原始冲动或欲望另辟蹊径用符合社会认同的建设性方式在网上表达出来,并得到本能性满足。

在网络中搜索引擎的发展更加速了信息的传播和被汲取,大学生通过网上的点击、搜索、浏览、筛选、下载获得所需的信息,他们主动获取新的信息来满足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的要求以发展自我。而且,大学生在网络沟通过程中会形成固定的交往圈,在生活中遇到烦恼或问题时,在网络中向朋友倾诉的过程中,对方积极、向上的心态会使大学生有所改变,使之朝着对方的方向努力。

二、大学生网络心理教育

1.网络心理教育的目的。网络心理教育是网络和心理教育的联姻。在本文中,笔者认为,网络心理教育是关于网络的心理教育,网络只是其中的一种手段,既可以通过网络的途径进行,也可以通过传统的非网络的途径进行。网络心理教育的总目标是通过教育使大学生利用网络文化的建设功能,能够学会正确地对待和利用网络,从而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质,调节心理机能,开发心理潜能,促进其个性的和谐发展。

具体来讲,网络心理教育可细化为两个子目标。一方面,网络心理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以预防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发生为主要目标。另一方面,网络心理教育要顾及差异,以治疗大学生网络成瘾为主要目标进行个别教育。因此,以个体咨询、网络成瘾团体心理辅导等形式对已经出现网络成瘾症状的大学生进行个别咨询与辅导,对极个别网络严重成瘾的学生重点关注并及时进行转介。同时,要针对网络成瘾学生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个别教育。

以上两个子目标教育对象虽然不同,但总目标是一致的,即通过网络心理教育使其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在使用网络过程中的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使他们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2.网络心理教育与大学生网络文化。尽管探讨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负面影响是重要和必不可少的,但过分地注重甚至夸大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会给人造成一种“网络文化就是洪水猛兽”,“网络文化就是罪魁祸首”的认知错觉或心理错觉[2]。网络文化之所以有如此的影响,主要是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利用了网络文化的逃避功能、攻击功能和替代功能,以此使网络文化呈现消极状态。我们不应该因噎废食,反对或禁止大学生开展网络文化活动,应该有一个基本的价值尺度和健康的心态,充分利用和发挥网络对人的心理的积极影响,防止网络对人的心理的消极影响,引导大学生做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网民。拥有健康的心理才能形成健康的网络文化。高等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网络心理教育,促进大学生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以此培养大学生从事网络文化活动时具备基本的价值尺度和正常的心态,才能保证和强化大学生网络文化发挥积极的心理功能,弱化其消极的心理功能。

3.网络心理教育的基本内容。虽然网络心理教育以网络为出发点,但它仍然是高校心理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网络心理教育的内容应该在包含心理教育的基本内容的基础上,重点围绕网络心理现象展开,如我们对网络这种现代科学技术应该持有怎样的态度和行为,人的网络心理有哪些类型和表现,其特点和成因是什么;应该怎样利用网络来为心理教育服务等等。在此笔者认为,以网络为中心从心理教育的视角开展网络心理教育的内容应以大学生心理过程与个性特征的内在规律即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为基础[3],围绕心智模式、情绪管理、意志力、人际沟通、压力管理等方面展开。

心智模式教育,是使大学生认识到自己存在着心智模式,并认清楚模式对他们的影响,使他们了解改造心智模式的方式并学会应用,创造出适合他们的新的心智模式。

情绪管理教育,是使大学生了解自己情绪的节律周期以及自己调节、控制情绪的方法及有效性,让他们掌握培养良好情绪的方法,尽可能延长积极情绪的影响时间,而缩短消极情绪的影响时间,最终学会调节、驾驭自己的情绪。

意志力教育,是使大学生了解自己的意志力水平,并在此基础上掌握培养良好意志品质的方法,尤其是在使用网络过程中学会运用所掌握的方法提高自己的意志力。

人际沟通教育,是鼓励大学生多走出网络,学会在具体生活中掌握人际交住的技巧,使其体会单向和双向沟通的差异,学习双向沟通的方式,使沟通更完整有效。

压力管理教育,是使大学生在了解自己所面临和承受的心理压力的程度的基础上,使其意识到网络是缓解压力的一种途径,学会有效地缓解压力,掌握缓解压力的方法。

通过以上不同方面的心理教育使大学生从认知、情绪和情感、意志等方面形成健康的心理,强化大学生网络文化的建设功能,弱化其逃避功能、攻击、替代等功能,进而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

综上所述,大学生网络文化有其特殊的心理功能,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大学生网络文化是把“双刃剑”[4],有其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对高等教育工作者来讲,必须在此基础上探索科学有效地大学生网络心理教育新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利用这把“双刃剑”,将网络文化的风险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胡敏.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及应对措施[J].民办教育研究,2008,(2):97-99.

[2]刘守旗.网络文化与心理教育[J].江苏高教,2005,(3):97-99.

[3]黄辛隐,张秀敏.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及团体心理训练设计研究[J].心理科学,2004,(2):307-310.

[4]毛春梅,陈家麟.网络文化背景下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对策[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5,(2):14-16.(责任编辑/ 吴凤华)

作者:张秀敏 丁 静

第五篇: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心理成因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网络政治参与越来越成为大学生政治参与的重要手段。大学生群体利用网络获取政治信息、表达政治诉求、发起现实活动等网络政治行为,突破了传统政治参与的限制,充分满足了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强烈愿望和动机。当然,我们看到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具有不同的方式、途径与特点,对高校稳定构成“双刃剑”式的影响。因此,面对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现实,我们如何积极引导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有序化、制度化、理性化,促进高校乃至社会的稳定发展,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研究的新课题。

一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心理成因和特点

为了切实了解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所呈现的新特点、表现与需求,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成立了课题组,申报了《当代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引导研究》的省级课题,并设计了问卷对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意识、参与内容和参与方式等方面进行调查,立足于当代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理论和实践,意图在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实证研究、心理研究、行为模式和价值引导四方面有所突破,探究大学网络政治参与的内容与实质、成因与路径、限度与效度,以指导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实践。

本次调查共回收问卷1047份,有效问卷1042份,其中男生618人,女生424人,参与调查的学生有本科生,也有高职院校的学生,所有数据输入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调查问卷的内容涉及到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动机、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意愿或态度、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内容、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途径、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影响因素、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大学生对完善网络政治参与环境的建议等几方面,其中关于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动机、意愿和态度方面的调查统计情况如右表。

从以上调查结果可见,在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的责任和历史使命面前,大学生的强烈的参与动机和意愿构成了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心理成因,他们网络政治参与的动机和原因是符合主流的价值判断的。

同时,当代大学生思考政治话题也表现出较为明显的理性特点,大多数学生对政治话题的关注具体而真切,在他们心中,无论发生在眼前或成为历史的政治事件都有思考評判的价值,特别对现实政治话题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并且在各种网络发起的政治活动中已经呈现出一定的独立分析和思考的能力,不偏激、不盲从。

然而,我们也从以上的调查中发现,虽然大学生对社会政治民主问题十分关注,而复杂的现实问题又给大学生思想成长增加了不确定性。一些学生对重大问题的看法存在模棱两可或无所谓的态度,或认同度偏低。

因此,在目前课堂教育对大学生政治思想影响力的下降的情形下,运用网络平台正确地引导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热情,必须准确把握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的心理机制,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和丰富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和政治觉悟。

二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心理机制

大学时期是人一生中自我意识和叛逆心理最强烈的时期,大学生们急于摆脱学校、教师、家庭的管制,丢开书包、作业和课本,追求独立个性、确立自我价值、成人化倾向,网络恰好提供了这样一个开放的空间,成为一个追求自由和民主的产物和平台,网络行为则是人们自由意志的结果。在网上,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人,自己可以决定要干什么事、说什么话、发表什么观点、表达什么看法,因而极大地调动了大学生上网的自主性、能动生、主体性及其自信心。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心理机制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好奇心理

大学生们在经历了埋头书本,两耳不闻窗外事的长期禁锢后,终于可以张开双眼看世界了,这时候他们发现一直以来所接受的社会倡导价值观受到了社会时尚价值观的严重冲击,虽然使他们感到困惑,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网络的出现为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提供了广阔的社会背景、政治舞台以及全新的理念和操作方式。网络的开放性给他们提供了网络政治参与的可能性,网络的丰富性以及政治价值观的多元化,使他们的思考更加深入和复杂。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越来越显示出与传统政治参与完全不同的新形态。

2 从众心理

网络不仅是当代大学生时尚生活方式的体现,也成为大学生了解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窗口。因为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大学生渴望了解社会,参与政治活动,但限于个体认知不够全面深刻,以及担心个人观点和行为偏离群体的主导倾向,他们通过网络寻求众家之观点,社会之主流倾向,修正个人偏激之政见和判断,使自己的观点、态度和行为在与社会的主导倾向不相背离,因此,网络政治参与成为很多大学生参与的途径和潮流。在这种从众心理的驱动下,大学生利用网络的匿名制和非限制性的特点,积极参与政治民主活动,并和所处群体或社会进行积极互动,恰当地发挥个人的影响力,不仅推动了青年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主人翁责任感。

3 补偿心理

补偿心理是一种心理适应机制,个体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的一些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为求得到补偿,个体会在现实中寻找可行的方式。大学生思想解放,勇于探索,敢于发表不同见解,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富有政治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比较关心国家大事,对重大社会政治热点问题尤其感兴趣,具有较强的政治主体意识和较高的政治参与欲望。但是,由于局限于学校,主要任务是学习,政治参与的渠道相对较少,当网络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工具后,大学生们就开始从网络获取政治信息,利用网络表达政治诉求,使得他们的参与欲望得到了补偿。

三 网络政治参与对大学生政治心理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政治心理在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中是不容忽视的核心素质,健全的政治心理不仅是社会稳定、政治发展的前提和保证,而且对大学生的自身成长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它是大学生形成健康人格的重要基础,它还有益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能够从容应付各种社会变化的心理应变能力。

大学生通过网络参与政治实践,亲身体验政治生活的意义,获取政治知识能力,大大推进了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水平。参与过程中,大学生激起了政治参与的兴趣与热情,逐渐培养了政治参与意识和技能、政治责任感,铸造了政治人格。

因此,大学生网络政治的参与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积极引导大学生对政治含义的正确理解,增强他们的政治判断力,塑造他们的政治责任感,对大学生政治心理的发展与成熟有着不可磨灭的积极影响。

当然,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除对政治稳定产生积极的、建设性影响外,也会带来一些消极影响。

网络的匿名性使得很多发言可能不是很负责任,这些意见在一些事件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有些意见看起来好像是民意表达,但我们很难理解它是个人的意思,还是集体的意思,还是一个小群体的意见。网络上非理性言论的存在,某种程度上可能影响公众意见的理性表达。这些网络舆论形成的背后,蕴涵着复杂的社会动因,潜藏着期待解决的社会矛盾。对于很多不谙世事的大学生而言,政治理论修养的缺乏以及政治认知水平的不足,容易产生思考分析社会政治问题不够全面不够成熟的情况,也可能产生盲目的从众心理,出现缺乏理智的正式行为。

另外,对大学生而言,网络的开放性使得他们价值观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冲击,看起来似乎是大学生的价值观不太明确,现在通过网络更加深入和广泛地了解了政治信息,使大学生的思考更加复杂化和更加深入。由过去绝对化的观念到多面化,由比较简单化的观念复杂化。当然,也有些学生因为不适应以多样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所以出现很多不适应的症状。

总之,通过对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心理成因和心理机制的研究,我们知道学生的思想成长空间存在网内网外、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等多重性,从一定程度上说,网内的、课外的、校外的信息对大学生更具有接受诱惑力。很多大学生十分依赖网络信息,甚至排斥其他信息渠道,容易形成“网络政治思维”,如可以“任意表达”等。

面对网络平台的无国界和开放性的特点,使得当代大学生有条件接触到更多的政治资讯,对传统的资讯供给渠道提出的巨大挑战。高校不仅应该运用讲座、论坛等方式,有效矫正大学生网络意识和行为,引导大学生辨别网络政治信息,增强自我判断、自我控制的能力。还应该充分运用网络平台引导学生辨别网络信息,如及时披露相关正面信息,以正面信息抵制负面信息的侵扰,特别是在一些敏感问题上,防止负面信息先人为主影响大学生思想,都是正确引导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方法和途径。

因此,正确地看待网络参与对大学生政治心理的影响,有效地引导大学生通过网络参与政治实践,亲身体验政治生活的意义,获取政治知识能力,形成成熟的政治心理,具有现实和长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尚旗,论青年的网络化政治参与[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2]宋争辉,论网络时代大学生的政治参与[J],河南社会科学,2007(11)

[3]赵雪芬_网络对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积极影响——基于成本收益分析[J],中国农业教育,2007(6)

作者:周虹

上一篇:大一新生德育论文下一篇:大专护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