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话清明

2022-08-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清明时节话清明

清明时节话廉政

清明节将近,笔者这两天在媒体上看到了好多关于时髦和雷人祭品的报道。这些“雷人”祭扫物品,不仅有“天国银行金卡”、“房产证”,还有画满了名牌标记的 “名牌包”、“名牌服装”。这种不良文化的祭祀活动除了浪费金钱、污染环境之外,还使中华祭祀文化步入歧途,民族优良传统蜕化到愚昧落后的地步。

清明寄哀思,百善孝为先。对逝去亲人表达思念,寄托哀思,不在于采用何种祭品,应从精神上纪念,从内心缅怀亲人,祭在心中而重在真情。

清明时节扫墓祭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然而,近年来,清明祭祖活动中却出现了活动中却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引起群众的不满。

一是动用公车、公款吃喝玩乐。每逢清明时节,一些党员干部借祭祖之名,携妻带子动用公车往返于城乡之间,前呼后拥,以示衣锦还乡,光宗耀祖。还有的借机游山玩水,大吃大喝,令基层苦不堪言,群众为之不齿。二是大搞封建迷信活动,少数党员干部不讲党性讲迷信,借清明祭祖之际,有的请风水先生选“风水宝地”,迁祖坟,立牌坊,不惜毁林占地,大兴土木为祖先营建豪华阴宅。三是乱刮“宗族房头”歪风。近几年,一些人不讲组织原则,讲“宗族房头”活动,搞所谓的“族祖大祭”。少数地方还出现了“族规”大于国

法的现象,扰乱了社会秩序。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更应以肃穆、环保、节约、安全的文明方式缅怀逝者,摆脱封建迷信的羁绊。对父母怀感激之心,做到真心敬。对革命先烈常怀感激之心,时刻铭记今天的安定幸福浸润着前辈的鲜血,用英雄的业绩激励自己牢记教诲,不忘本色,树立正确的幸福观、人生观、价值观,做到不迷信,不贪财,不玩物,不丧志,不重色。在“先忧后乐”的奋斗中求得人生的最大价值。时刻牢记自己是党的形象代表,自己的言行时刻受到群众的监督和关注,时时事事谨慎。

笔者认为,应在广大干部中积极开展 “文明祭扫”活动,弘扬祭祀清风,抵制“雷人”祭品和铺张祭祀,严格禁止清明期间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的违纪行为。树立党政机关良好形象,促进机关作风建设,就是首先要让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做到崇尚健康风俗,反对封建迷信;崇尚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国有企业的领导干部带头遵守 《廉政准则》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严禁清明期间利用公车扫墓,严格遵守公车管理规定。各地各单位应从加强公车管理入手,严明纪律,严格禁止动用公车扫墓等公车私用行为。

(作者:忻城县纪委纪检监察室主任

蓝可腾;笔名:山区柚子)

2011年3月22日

第2篇:清明时节话烧饼

过了二月二,直到清明节,恩平城镇的烧饼作坊应运而生,有的甚至几档连在一起,形成烧饼制作专卖行。因为烧饼是当地群众历来清明扫墓祭祖的主要祭品,各地作坊便抓紧机遇,日夜制作,供应市场。因为这个缘故,在恩平,清明节又称“烧饼节”。

恩平人之所以用烧饼作为扫墓祭祖的主要祭品,当中还有个美丽的传说。明朝时,恩平有个叫冯德的人,在兵营当千总,他的妻子很爱吃恩平烧饼。一天,家里来人说冯妻病了。冯德思妻心切,遂辞官赶回家,可是当他回到家时,爱妻已辞世了。之后,每年清明,冯德都带上妻子最爱吃的恩平烧饼拜祭她。有一年,冯德刚摆好祭品,发现一个放牛娃晕倒在旁边。冯德忙上前查看,只见放牛娃面黄肌瘦,想他准是饿坏了。冯德立即在妻子坟前祷告,说救人要紧,望妻子莫生气,然后把拜祭妻子的烧饼拿给放牛娃吃。放牛娃醒来后,深刻地记住了自己的救命恩人以及救命的烧饼。放牛娃长大后做了大官,想要报答恩人时,冯德已去世了。于是他就买了许多烧饼到恩人冯德坟前拜祭以示感恩。这个故事传开后,人们纷纷效仿,渐渐成了一种习俗。自此,恩平人清明时节扫墓祭祖,就用烧饼作为主要祭品,并在拜祭完后把烧饼分给过路人或在附近干农活的人。

恩平人制作烧饼,已有500多年的历史,经验丰富,加上制饼作坊多,互相竞争,因而制出来的烧饼质量上乘,独具品味,皮脆囊软,甘香可口。如果夹上烧猪一起进食,味道更佳。群众称“烧饼夹烧猪,食过返寻味”。正因如此,恩平烧饼早已登上了恩平美食殿堂,驰名海内外。不少恩平籍的海外游子,如果清明时节回乡,常有在外的亲朋叮嘱他们返回时携带几斤恩平烧饼,供大家品尝。

笔者走访过制饼的老师傅。据称,要制作靓烧饼,必须采用传统工艺。第一,要选用纯净靓糯米打粉,粉和糖要比例适中;第二,饼酱发酵充分,揉制粉团功夫做足;第三,烤饼炉盖用木柴生火,炉子用木炭生火,上下恒温烤制,并严格掌控好烘烤时间。这样烤制出来的烧饼,就会皮脆囊软,甘香可口,吃过之后还想吃。

恩平烧饼简称“恩平烧”。据老一辈说,“恩平烧”过去数牛江渡(今牛江镇)的白糖烧饼最有名气。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现在恩平各地的烧饼各具特色,而且品种逐渐增多,除了传统的斋饼、冰肉芝麻饼外,还推出有豆沙馅饼、奶黄馅饼、叉烧馅饼、咸甜饼等等,适应了各种口味人群需求。

美哉妙哉,欢迎各方游客齐来品尝恩平美食靓烧饼,享受一下个中美味!

第3篇:清明时节话家风

清明节又到。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祭祖扫墓的传统节日,清明又是二十四节气之一。

在我的家乡,清明节的主要习俗就是扫墓祭祖。所以又把清明称为“鬼节”。民间还有上坟、添坟的习俗。晚辈带着烧纸,供品等,到已去世的亲人坟上,烧纸磕头。最后给坟墓上添新土,还要在坟头上压白纸条。听老人们讲这是给已去世的亲人修房屋,防备夏天,下大雨漏水。以此来表示对死去亲人的悼念。此时我想起了大诗人杜牧的一首《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节正值春天,万物复苏,春光明媚,桃红柳绿,到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除扫墓之外,还有踏青郊游的活动。这时,人们就会带着家人到野外去游玩,以此来放松放松自己因工作而紧张的情绪,还可增加家庭的和睦气氛。古代也有踏青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著名画家张择端的作品《清明上河图》就生动形象的描绘了当时清明节都城人民郊游踏青的热闹景象。

清明节还是植树的好季节。因此又有插柳植树的活动。听老人们说旧时候有“清明不插柳,来年变黄狗”的谚语。

除了以上的风俗以外,还有吃蛋的习俗。这就如同春节吃饺子,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一样。这些习俗随着社会的发展,有的已经被淘汰,有的流传至今,有的还增加的新的内容。 清明除了这些习俗之外,还有我们小伙伴的欢乐活动,荡秋千,放风筝。最好玩的要数放风筝了。大家在一片宽阔的空地上,跑来跑去,欢声笑语,共同把风筝送上蔚蓝的天空,大家一起放飞欢乐,放飞梦想,放飞希望……

坊岭小学 四年级一班 张艺珺

第4篇:清明时节

《清明时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观察清明时节春天的美景,并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来。

2、回忆清明祭奠先辈的经历,培养学生缅怀先辈的感情。

3、学生了解关于清明节这个传统节日,受到感恩教育。

教学重点:

观赏美景,缅怀先辈,了解清明节。

教学难点:

学生把自己了解到的内容写下来,并受到感恩教育,提高学生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

教学打算:

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先说后写,用两课时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吟诵古诗,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古诗《清明》,学生诵读,入情入境。

二、观赏美景,生动描述。

清明时节,阳春三月,梨花春雨,大地一派春意盎然,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时节。学生观赏春天的图片,教师引导学生从花草树木、春风春雨等不同方面描绘春天美丽的景色

三、讨论交流,了解习俗。

1、讨论:清明节到了,我们这里都有哪些习俗?学生观看课件图片,了解清明节的习俗。

2、清明时节,我们祭奠逝去的亲人,缅怀革命烈士,感恩他们为我们付出的一切。想一想自己忘不了的是那位亲人,自己最敬佩的是哪位革命烈士,并说一说自己的感想。

四、了解清明节的来历。

刚才我们欣赏了清明时节美丽的景色,了解了清明节的习俗,你们知道清明节的来历吗?鼓励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故事。

学生观看有关清明节来历的视频资料后,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故事的主要情节。

五、教师小结。

教师结合板书,概述要点,帮助学生理清习作的思路,教师读自己写的习作范文,并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指导。

鼓励学生把自己看到的美景、想到的先辈和听到的故事简要地写下来。要求做到表达清楚明白,有条理,有重点。

六、板书设计:

点题

美景春雨 花草树木

清明时节习俗春游踏青 祭奠亲人 缅怀烈士

来历两千多年前 晋国 重耳 介子推

学会感恩

第5篇:清明时节杂文随笔

一早醒来,夜犹浓,天未明,雨很大,瓢泼如注。听了许久窗外的滴答雨声,伴随着轰隆隆的春雷响动,不住地下,没有要停的意思。年年清明雨纷纷,祭祖踏青恨别离!

小时候随父亲去扫墓,点蜡烛,摆祭品,燃纸钱,手握燃香鞠躬致意,祈求祖先保佑家人身体健康,事事顺心。那时小,因与祖辈并不相识,也自然谈不上什么感情,没什么哀愁。反倒因为这种肃穆庄严的满满仪式感,觉得好玩、新奇又兴奋。而现在,回家扫墓是我工作请假的唯一理由,父亲走后的第一个清明,已不单单是一个法定节假日那么简单。

当你站在墓碑前,看到父辈祖辈一排排有秩序的名字,你会发现,你的基因,你的性状特征,竟然和土里埋的人是一样的。你的生命有一部分来自于土里的人,他们也是以另一种方式在你身上活着。对!生命在你身上延续着,所以不用悲伤,也不要难过。清明是表达对死去的人的思念,是要死去的人死得安心,让活着的人活得更好。满眼盎然的春天是生机和生气,是生与死的对话,是生对死的力量,也是死对生的一种延伸,一种还魂。

母亲早早地起来了,庭院里响起捶打衣服的声音。待到我起床,刷牙,洗脸,母亲已经将一锅抄过春笋的废水泼向院中,升腾的缕缕水汽在春雨的敲打下渐渐散去,徒留一地凉了的开水和着雨水朝排水沟里流去。

花开了,草绿了,燕子回来了,停歇在庭院里的电线上,啾啾的叫着,呼朋引伴,它在召唤春天吗?在召唤去年和自己一起同甘共苦的丈夫吗?燕子俯下身来,一蹬腿,一展翅,在雨里急切地穿梭着低飞,只留下黑色的电线在雨里摇摇晃晃,荡着秋千。它们掠过弄堂,越过深巷,又折返身来,在老屋檐下盘旋,去年的旧窝经不住风吹日晒,已经破败不堪,所剩无几,只有一个曾经存在过燕子家的浅浅印迹。一圈又一圈的盘旋过后,也许是相中了这个屋角,这只燕子满意的停歇到了对面檐下的电线上歇息去了。

我看到大门口两边花盆里的太阳花儿又开了,春——确实又来了啊。奶奶过世以后,家门口的花盆再也没有称职的园丁料理,但它们依旧年年开,那么艳丽。

生命之美就在于它们一直都如此顽强吧!

人类之美也在于生命一直在传承延续吧!

眼科女医生,爱阅读和运动,喜烹饪和旅游,文能读书作散文,武可打球骑行又射箭,愿为贤妻良母,我未来丈夫的贤内助~~闲时写写文字乱翻书,忙时只为工作狂??(?)??愿岁月静好,你我都能不负此生……

人的一生无比脆弱

那天的我终于熬过了一个星期,回到家里舒舒服服的躺在床上准备熬个夜然后迎接第二天的阳光!关闭聊天网站,准备把上个星期收藏的那部电影拿出来看看!突然,一个很久都没有联系的一位老同学找到我。想随便聊聊后开始自己的电影旅程!可是她却告诉了我一个无比震惊的消息! “...

爱果果生活

流浪

你问,我为什么选择流浪?我说,那是因为没有遇到你。你问,我的眼神为何漂移,我说,那是因为我没有锁定你。 我问,你为什么选择四处流浪,你说,追寻。 我问,什么,你说,自由与浪漫,诗和远方。

庄德坤

老李

Day10 昨天走的时候,跟老爸争执了几句。起因是他总想帮我安排好车程,结果最后没有安排到,我自己解决的。就嘀咕了他几句,意思是他不应该总插手我们的事情。说完看到他在一边默默不语的样子,我突然特别难过,觉得自己可能伤到他了,内疚极了。 直到刚才看到树獭先生的...

兔子跑太慢

第6篇:清明时节忆先烈

诵先烈,爱祖国

——五年级三班主题班会活动

主持人:田欣雨 王士昱 男:春天,万物复苏,盎然春意。 女:春天,是最令人向往的季节。

男:人们总不会忘记,祭扫烈士墓,缅怀革命先烈, 女:看烈士事迹,学烈士精神,踏上红色之旅。 男:看到了吗,聆听了吗,感受到了吗? 女:革命烈士的英勇和今天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 男、女:我宣布《清明时节忆先烈》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男: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年的4月5日是什么节日吗?

女:对,那天是我们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清明节是我们中国人传统的纪念祖先的节日。关于清明节,我们的先人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 1. Ppt 展示 清明诗句名篇

而说起清明节的来历,我们就会想起一个人——介子推。下面,让我们来听一听介子推的故事吧。 2. 介子推的故事 (刘京京)

谈到清明节,人们都会联想到历史人物介子推。据历史记载,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时代,介子推跟随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苦,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大事封赏所有跟随他流亡在外的随从,惟独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他带了母亲隐居绵山,不肯出来。

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他想,介子推孝顺母亲,一定会带着老母出来。谁知这场大火却把介子推母子烧死了。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食物,这就是寒食节的来源。

寒食节是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人们便将寒食与清明合而为一。现在,清明节取代了寒食节,拜介子推的习俗,也变成清明扫墓的习俗了。 男:原来,清明节的来历是这样的。我也想考考你,你知道清明节有哪些习俗吗? 女:我知道,我知道,清明节有许多人要出去扫墓的。 男:清明的习俗,除了扫墓还有什么呢?

女:其他的,我就不清楚了。不过我知道,我们班的同学对清明节的习俗做过一番研究,下面让他们为我们介绍一下吧。

3. 清明节习俗的介绍 (李欣雨)

(1)中国有25个民族过清明节 扫墓踏青是基本主题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乌丙安说,与西方人比较,东方人、特别是中国的汉民族,祖先观念非常浓厚。这恐怕与起源于农业文明,农耕技术、家庭事业、宗亲宗族等都讲究世代传承有关,也与儒家思想观念有关。因此,两千多年来,清明节追思先人成为汉民族传承不息的特有文明。

乌丙安教授指出,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满族、赫哲族、侗族、苗族、瑶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过清明节习俗。有一些少数民族清明节过得比汉族更隆重、更有味道。

乌丙安举例说,壮族对祭扫祖先陵墓十分看重,届时要全家出动,带上五色板、肉、香烛、纸幡等

1 到祖坟去上供,行拜礼。土家族在清明节这一天要上坟挂青,家里要吃猪头肉,有“清明酒醉,猪脑壳有味”的说法。一些民族在清明踏青郊游时,还逐渐加入了荡秋千、放风筝、踢球等丰富多彩的健身娱乐习俗。

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民俗节日之一,去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到了清明节,最主要的一项活动就是祭祖扫墓了。这一习俗相沿已久,据史书记载,秦汉时,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古人有描写清明扫墓的诗,唐代杜牧的名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些诗句都十分真切地反映了当时清明扫墓时的情景和氛围。

为什么要在清明扫墓呢?这大概是因为冬去春来,草木萌生。人们想到了先人的坟茔,在祭扫时,给坟墓铲除杂草,添加新土,供上祭品,燃香奠酒,烧些纸钱,或在树枝上挂些纸条,举行简单的祭祀仪式,以表示对死者的怀念。

(3)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我主要向大家介绍一个放风筝的习俗。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在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男:现在,我又多了解了一些关于清明节的知识了。

女:自古以来,清明扫墓不光是纪念自己的祖先,对历史上为人民立过功,做过好事的人物,人民都会纪念他。清明节祭扫烈士墓和革命先烈纪念碑,已成为我们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一种形式了。 男:在这清明时节,让我们缅怀学习他们,让我们去烈士陵园亲身走一走,看一看。 4. 介绍人民英雄纪念碑 (张长攀)

人民英雄纪念碑简介

人民英雄纪念碑位于北京市天安门广场中心。

人民英雄纪念碑呈方形,建筑总面积达3000平方米,碑身高37.94米。碑座分为两层,四周环有汉白玉栏杆,四面有台阶与天安门广场地面相通。底层座为海棠形,东西宽为50.44米,南北长61.5米;上层座为方形。承托碑身的是大小两层须弥座。下层须弥座腰部收束,四面嵌有八块巨大的汉白玉浮雕和两块装饰性浮雕,主题分别是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和百万大军胜利渡长江。浮雕高2米,宽2—6.4米,总长40.68米,共雕刻有170多个人物,形象、概括地表现了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这百余年间中国革命的艰苦历程。上层须弥座四周镌刻有中国人民所喜爱的菊花、百合花、荷花、牡丹等组成的八个花环。碑心是一块长14.7米、宽2.9米、厚1米、重约110吨的巨石,其正面(北面)刻有毛泽东题写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八个镏金大字,碑心背面(南面)是周恩来题写的碑文。碑身两侧用由五星、松柏和旗帜组成的花环浮雕装饰。整座纪念碑用17000多块花岗石和汉白玉砌成,矗立在天安门广场的中心偏南部,北面正对天安门,显得十分雄伟壮观。 纪念碑奠基

1949年9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举行开国大典前夕,举国上下都为即将诞生的共和国而欢欣鼓舞。这一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在首都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决议。

当天下午6时,毛泽东率领全体政协委员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奠基仪式,并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

随后,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向全国各建筑设计单位、大专院校建筑系发出征选纪念碑规划设计的通知。到1951年,共收到140多件各种形式的设计方案和设计修改方案(截止最后定案时共收到240多件)。海外华侨也积极献计献策,侨领陈嘉庚组织华侨绘制了图纸,并制做了水泥柱头模型,花费15万多元(旧币)运费寄给人民英雄纪念碑建造工程处。

在纪念碑建造过程中,毛泽东主席于1955年6月9日为碑心石题写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周恩来总理书写了毛泽东主席在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上起草的碑文。

在北京档案馆的档案中还藏有另一份毛泽东亲笔修改的纪念碑奠基石碑文草稿。原碑文是彭真同志拟写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和中国人民革命烈士纪念碑奠基典礼”,毛泽东将原词中删去“纪念碑奠基典礼”几个字,改为“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和中国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改后的碑文深邃精辟,气势磅礴,情感深沉,表达出对先烈的敬仰。 5. 播放《歌唱二小放牛郎》

女:王二小真了不起,年纪虽小却那么勇敢。

男:先烈们,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险时刻,是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长城,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进行着拼搏。

女:是他们把对国家、对劳苦大众的爱化作战斗中同敌人拼杀的精神力量,不怕牺牲,勇往直前,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男:下面,再让我们聆听一个关于夏明翰的故事。 6. 忆先烈——《夏明翰的故事》 (尹玉晓)

夏明翰是湖南衡阳人。他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党的事业做了许多的事。不幸的是,1928年2月7日他在汉口被捕了。

夏明翰被押在狱中。敌人用了种种手段,想让夏明翰说出中国共产党的地下组织,但是毫无所得。又一次审讯开始了。夏明翰镇静自若地走进来,昂首对着那个恶煞般的主审官怒目而视。 主审官问:“你姓什么?”

夏明翰答:“姓冬。”

“你明明姓夏,为什么说姓冬!简直是胡说!”

“我是按国民党的逻辑讲话的。你们的逻辑是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你们把杀人说成慈悲,把卖国说成爱国。我也用你们的逻辑,把姓“夏”说成姓“冬”,这叫以毒攻毒。”

主审官又问了几个问题,可是什么都问不出来。反动派在夏明翰身上连半根稻草都没捞到,而且失去了希望,只得使出了最后的一招儿,宣布“就地处决”。

2月9日,也就是夏明翰被捕的第三天,反动派把夏明翰押上了刑场。夏明翰泰然自若,连声高呼革命口号,接着又高唱起《国际歌》。周围的群众都感动得流下眼泪;反动派在这凛然正气的震慑下胆颤心惊。

行刑的时刻马上就到了。反动派问夏明翰:“你还有什么话要说吗?”

夏明翰说:“我要把我的话写出来,给我拿纸和笔来!”

反动派还希望夏明翰最后能供出点有用的材料来,立即给他了一枝笔和一张纸。

夏明翰接了过来,奋笔写了一首正气凛然的就义诗: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自有后来人。

写完后,大声念了一遍,把笔往地上用力一抛。

3 夏明翰慷慨就义了。他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壮烈的革命之歌。 7. 诗歌朗诵《英雄赞歌》 鲜花

像灿烂的火把燃烧在眼前„„ 五星红旗

像熊熊的烈焰映红了苍穹„„ 面对庄严的墓碑

我们心如潮涌 面对先烈的英灵

我们热泪盈眶„„ 耳边,仿佛还震荡着激烈的枪炮声

眼前,好像还弥漫着战斗的浓浓硝烟„„

永远不会忘记

身先士卒,革命志士逞英豪

永远不会忘记

力战顽敌,一片丹心照乾坤

一个声音高喊着

勇往直前,战斗不息„„

是你们

使天空变得晴朗高远

是你们

使大地变得瑰丽斑斓

是你们

使阳光变得灿烂辉煌

是你们

使春风变得和煦温暖

高亢的国歌在耳边响起

鲜艳的国旗在空中飘扬

听,革命先烈

鲜红的热血

谱写的英雄赞歌

是多么的嘹亮,多么激昂„„

男:先烈们的故事,我们记在心里,我知道,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先烈们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女:先烈的爱国精神让我们动容,更应在我们身上延续。让我们继承先烈的遗志,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共创美好明天!

男、女:我宣布,《清明时节忆先烈》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总结:今天,在《清明时节忆先烈》主题班会中,我们同学既了解了清明节的一些知识,又知道了一些为祖国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先烈事迹。先烈们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发扬先烈们的革命精神,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做一个正直无私的人,并为祖国做出贡献。

上一篇:职工食堂人员职责下一篇:单位节能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