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高质量发展答案

2022-11-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推动高质量发展答案

推动高质量发展 推动一体化发展 推动创新发展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以下简称《建设纲要》)明确了我国交通发展的总体思路,确立了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强国、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交通强国的发展目标。与此同时,《建设纲要》也对建设交通强国的任务作出了清晰的阐述。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任务,《建设纲要》强调指出,必须“推动交通发展由追求速度规模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转变,由各种交通方式相对独立发展向更加注重一体化融合发展转变,由依靠传统要素驱动向更加注重创新驱动转变”。这三个转变简言之即: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动一体化发展、推动创新发展。

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对照高质量发展水准,我国交通领域尚有很多不足之处。基础设施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发展差距较大;绿色交通占比不高,能耗排放问题突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薄弱,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安全水平不高;国际竞争力不强。推动高质量发展就是要精準发力,调结构补短板,建设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构建便捷顺畅的城市(群)交通网,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破解城市交通拥堵;形成广覆盖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网,促进交通建设与农业发展有机结合。构筑多层级综合交通枢纽体系,促进公路、铁路、水路、航空和城市交通深度融合。推动高质量发展就是要提高交通服务水平,实现出行服务快速化、便捷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眼“全出行链”“全供应链”,提供一站式“门到门”一流服务;客运建成大城市1小时通勤圈、城市群2小时交通圈、全国主要城市间3小时交通圈;货运发展多式联运,降低物流成本,建设高效快捷运输体系,形成国内1天送达、周边国家2天送达、全球3天送达的物流圈;加速共享交通等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改善农村客运服务,创新农村物流发展模式。推动高质量发展就是要大力发展绿色交通,促进土地、海域等资源的集约应用;优化交通结构,推广使用清洁能源交通工具;大城市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以公共汽车为主体的综合交通系统;营造宜人的步行和自行车出行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就是要提升交通安全水平,构建完善的交通安全管理体系,强化应急救援能力,解决道路交通伤亡率过高问题。推动高质量发展就是要深化国际合作,构建联通周边、服务世界的重要通道,建设综合交通国际门户枢纽,布局海运、民航、铁路全球服务支点;打造国际知名交通企业和品牌,提升竞争能力。

关于推动一体化发展。尽管我国基本形成了综合交通运输管理体制,但规划、建设、管理等环节尚待进一步理顺;法律法规建设滞后于行业发展。推动“一体化发展”就是要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体制,统筹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管道、邮政等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促进综合发展。推动运输结构优化,支持大宗、长距离货物运输从公路向铁路、水路转移。发展公共交通,用价格机制调节私人汽车的使用。健全交通运输法律法规体系,制定《交通运输法》,填补交通运输基础性法律的缺项;适应形势发展和新技术、经济新业态的涌现,修订、制定法律法规。

关于推动创新发展。尽管我国交通科技取得了许多标志性创新成果,但自主创新能力仍显不足;一些重要装备的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智能化总体水平有待提高。推动创新发展就是要构建世界先进的交通技术体系,着力提升创新能力,突破核心技术,解决汽车、船舶、飞机等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问题;攻克载运工具节能技术,降低能耗排放;发挥我国电动汽车在产能、技术研发、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上的优势,实现“换道超车”;保持高速铁路领先地位,研发时速400公里级高速列车系统,攻克低真空管道高速磁悬浮铁路技术;巩固交通土建和港机技术的领跑优势。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就是要提升智能交通水平,发挥我国智能交通发展在市场、技术和制度的相对优势,建设综合运输智能管理平台和城市智能交通系统,优化交通规划、调度指挥、运维管理,助力破解交通拥堵难题;推进车路协同技术研发,集中力量组织攻关,实现自动驾驶。

当前,《建设纲要》已经发布,目标任务已经明确。作为交通人要为把我国建设成交通强国而努力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本文摘自傅志寰院士署名文章《为建设交通强国而奋斗》,略有删改)

作者:傅志寰

第2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发改环资﹝2021﹞969号,以下简称《规划》)近日发布了,这是推动我国循环经济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一件大事。《规划》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要求,聚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确定的全面推行循环经济理念,构建多层次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体系等任务,明确和细化“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本文主要从资源效率角度谈一些认识体会。

一、发展循环经济是应对资源效率问题的系统解决方案

现代化经济体系一定是资源高效利用循环利用的体系。“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要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离不开循环经济的支撑。循环经济的典型特征就是物尽其用、综合利用、循环利用,“以少产多”,以更少能源资源消耗和环境排放,获得更多、更高附加值和更具可持续性的产品和服务,核心本质就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将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理念贯彻到资源开采加工、产品生产制造、商品流通消费、废物循环处置的各环节,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对保障国家资源安全,助力双碳目标都将发挥重要作用。《规划》强调了发展循环经济这一重大战略对我们国家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意义。

国际社会普遍将发展循环经济视作应对资源效率问题的系统解决方案。七国集团(G7)于2015年建立了G7资源效率联盟,二十国集团(G20)于2017年建立了G20资源效率对话关系。2019年联合国环境大会发布的最终声明将促进可持续和有效的资源管理列为三大优先事项之一,并将“以综合的生命周期观点改进国家资源管理战略,实现资源效率型经济和循环经济”列为该事项下的首个任务。发达国家已系统部署了新一轮的循环经济行动计划,2018年日本循环型社会推进基本计划进入4.0版,2020年欧盟循环经济行动计划进入2.0版,德国的资源效率计划3.0版即将发布。《规划》作为我国“十四五”时期的循环经济行动计划,汇于全球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历史大潮,中流击水正当时。

二、我国资源效率提升显著

《规划》概括了我国“十三五”以来循环经济发展取得的积极成效,我国主要资源产出率在过去五年提高了约26%。主要资源产出率可视作反映我国经济系统资源利用效率水平的综合性指标。如以2010年为基准,过去十年间GDP增长了94%,根据清华大学循环经济研究院团队测算,涵盖化石能源、金属资源、非金属资源和生物质资源四大类别十四种主要资源的消费量仅增长27%,表明我国以较少的资源消耗支撑了较快经济增长,主要资源的利用效率大幅提升。《规划》提出,2025年主要资源产出率要比2020年提高约20%,这一增长目标的设定充分考虑“十四五”时期内外部环境的较大不确定性,既积极又务实可行。相信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我们会顺利完成这一目标。

需要看到的是,總体上我国资源利用效率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尽管我国资源产出率的提升世界瞩目,但是按可比口径计算,我国资源产出率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这主要是两方面原因。一是结构性原因,我国仍处于大量消耗资源的快速城镇化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阶段,而发达国家已过了这个时期。二是技术性原因,我国在原生资源减量化、高效加工转化、废弃物再资源化等方面的技术和管理水平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我国大有可为。

三、以资源高效利用为核心推进“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

《规划》运用系统观念和全生命周期思想,提出“十四五”时期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体系性重点任务,通过构建多层次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工业生产领域提出了重点产品绿色设计、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园区循环化发展、资源综合利用、协同处置城市废弃物等五大任务,在废旧物资循环利用领域提出了完善废旧物资回收网络、提升再生资源加工利用水平、规范发展二手商品市场、促进再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等四大任务,并进一步具体部署了5项重点工程和6项重点行动。此外,在农业循环经济、政策保障、组织实施方面都有系统性的任务设计。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技术创新是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支撑。《规划》提出了循环经济关键技术与装备创新工程,对于推动循环经济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循环经济领域不少技术创新与绿色低碳发展关系密切,广大科技工作者要行动起来,在绿色低碳循环技术的创新中开拓新天地。

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加强资源利用效率监测和评估,提升统计数据对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规划》专门提出要完善循环经济统计评价制度,逐步建立包括重要资源消耗量、回收利用量等在内的统计体系。这些指标和数据将成为督促和引导各领域开展循环经济工作的“指示器”和“风向标”。由于物质资源社会代谢过程的复杂性,完成这项任务需要统计部门和不同行业、领域相关主体付出更多努力。

总之,《规划》内容丰富,为在循环经济领域奋斗的各方面工作者提供了指引,对共同建设更高资源利用效率的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循环经济研究院教授)

作者:金涌

第3篇:立德树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摘要:“立德树人”是教师的初心与使命,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唯有了解“立德树人”的思想来源、深刻内涵才能更好地履行教师职责与使命。“立德树人”的思想来源来源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教育思想、中共历代领导人的教育思想。深刻理解“立德”与“树人”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践行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本领,才能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立德树人;教育;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希望广大教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本领,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1]这为我们指出了教师这个职业的初心是什么,目标和使命是什么,以及采取何种途径和措施才能守住教师的初心与使命。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唯有了解“立德树人”的思想来源、深刻内涵才能更好地履行教师职责与使命,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發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立德树人”的思想来源

(一)中华传统文化重视修心立德教育

《左传》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说的是人的一生中如果在培养高尚品德、建功立业、著书立说,这三件事上有成就,就可以不朽了。在这三者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树立高尚品德。自古以来,圣贤之士都把培养自身的高尚道德情操作为一生的行为准则和毕生追求的目标。当然身为古代的“先生”,更需注重培养自己的师德与修养。

(二)中共历代领导人的教育思想

毛泽东强调,“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教育”[2]。毛泽东认为,教育不能仅仅重视课本知识的积累,还应该要德、智、体诸方面都得到发展,教育要有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特点。邓小平强调,培养“四有新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3]。江泽民提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4];胡锦涛指出,教育“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习近平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公平、立德、改革”[5]的教育观。

二、“立德树人”的深刻内涵

(一)“立德”的内涵

1.教师“立师德”

教师“立师德”首先就是要深刻理解“师德”包括哪些方面,教师师德失范行为有哪些。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坚持强化教师文明从教、廉洁从教、规范从教的职业意识,自我对照、树立底线意识,对所有的失范行为产生敬畏之心。自觉抵制一切违反师德师风和职业要求的行为,明确身份,克己尽职,不从事、参与营利性活动,不参与校外培训机构经营,不到校外培训机构兼职取酬,不组织、参与有偿补课等。

2.学生“立学德”

学生立德首先就是要尊师重教。“为学莫重于尊师”[6]。尊师重道是我们文化的优点。但时下的年轻人,竟然持械以对老师,对老师口出秽语,令人无不为之心寒、痛心。尊是礼仪,重是态度。尊敬他人是基本素养。自古以来,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拜师,是古代新生入学礼的必要环节。除了拜师礼,古人在日常学习中也十分讲究敬师的礼数。春秋战国时期的“学生守则”——《弟子职》规定:在课堂上,“若有所疑,奉手问之”;若在路上相遇,学生也需立于道旁,待老师通过后再前行。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尊师的重要性皆不言而喻。因此学生立德就是要立学德,尊师重教,实践师训,对国家社会有所回报、有所贡献。

(二)“树人”的内涵

1.教师树人:树师表形象

教师树人就是要树师表形象。师表形象包含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恪尽教师职责;立德树人,廉洁从教,弘扬教育新风等。坚持为师必先修身、修身重在立德,加强师德修养,坚守高尚情操,时时自尊自律,处处自重自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切实维护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

2.学生树人:树文明风貌

学生树人就是要树文明风貌。学生要加强道德修养,做到言语文明,谈吐儒雅;注重仪容仪表,突显青春风貌,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习惯,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更好地展现现代学生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改进自身,主动传统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一个新时代青年。

(三)“立德”与“树人”的关系

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立德和树人虽然主体不同,但是“树人先树己,树己先立德”[7],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要想“树人”,必先“树己”;要想让别人“立德”,自己需要先“立德”。在重视对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的同时,要更多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精神成长,把育人的落脚点和终极目标放在“立德”与“树人”上。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一些专业素养,如讲诚信、不做假,敬制度、守规范等,只有兼顾育人与育才,才能真正地实现立德树人的最终目标。

三、立德树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

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动脑筋,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各项工作中找差距、抓落实,积极改革创新,补齐工作短板。全面开展“师生结对共建党支部”“教师教研室和学生班级结对共建”活动,教工党员开展“一二三”活动,即与学生党员每月共同学习一小时,每学期给学生讲两堂党课,每年作为三名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学生的入党介绍人。把立德树人目标融入党建、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教育管理等各项工作中,深入推进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充分挖掘和运用好高中教学课程、综合素养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使高中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探讨建立高中教学课程思政途径和模式,打造具有地方文化特点的高中教学课程思政品牌。作为教育者,我们始终要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工作的着力点,把握好新形势新任务提出的新要求,始终牢记为谁培养人,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时代命题,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研水平,积极服务于人民健康事业。忠诚于教育事业,主动扛起“传道授业解惑”的使命,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当好学生的人生导师,着眼未来,着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積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

教师要注重钻研教育教学方法,坚持多自修多请教,多听课多探讨,多动笔多思考,努力提升教学能力,当好学习本领、追求真知的领路人,把握学生认知规律,融合现代技术手段,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新时代的教学方式要更加注重学思结合,为教而学,自主深思,启发诱导,激情展示,研究性学习,让问题解决学习成为常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推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通过线上线下检验学生课前预习情况,随时调整教学节奏,借助思维导图、游戏功能把抽象知识变得可视化、趣味化,提供贴纸墙方便学生各抒己见,在丰富的教学环节中培养高阶思维能力,在教学模式上实现师生之间良好互动,推动教学流程重组与模式创新,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三)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本领

教师既要向书本学习,更要向实践学习,向社会学习,向人民学习。教育的关键在老师,但老师的影响力在其个人魅力和教学素养。这就是说,要提高教师的育人本领,换句话说,人文学科的老师学一点理工科的知识,理工科的老师学一点人文知识,在钻研专业的基础上,坚守人文情怀,弘扬科学精神,恪守学术道德,涵养品格与学问以至深厚,形成相对完备的知识结构、扎实的专业学识和宽广的思维视野。教育应该是很纯粹的,很快乐的,教育应该是五彩缤纷的。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把读书作为精神的第一需要,积极探索适应时代要求、符合学生特点的教育教学方法,创新开展丰富多彩地教育教学活动,努力提升教书育人的本领,成为学生喜爱、同行敬佩的学科教育专家。

参考文献:

[1]求是网评论员.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N/OL].求是网,2020年9月10日.

[2]孙海林.论毛泽东教育思想的演进脉络、结构体系、基本特点[J/OL].乌有之乡,2011年5月25日.

[3]沈谦芳.邓小平: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N/OL].广安在线,2019年1月30日.

[4]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2卷[M].人民出版社,2006.

[5]习近平.习近平的教育观:公平、立德、改革,方能人生出彩[J/OL].人民网,2014年6月26日.

[6]评论员.以“师道”重塑社会风尚[J/OL].人民日报,2016年9月9日.

[7]韩李.树人先树己,树己先立德[J].教育信息,2017(04).

(作者单位:江苏省镇江中学,江苏 镇江212000)

作者:严晓雯

第4篇:推动高质量发展专题测试题库及答案

(红字为正确答案)

1. 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保证我国经济沿着正确方向发展。 (单选 3 分)

[A] 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B] 坚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C] 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D]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2. “一带一路”的主要目的是保障资源能源。 (判断 4 分)

[A] 正确 [B] 错误

3. 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趋势性特征之一是增长动力由()。 (单选 3 分)

[A] 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B] 高速增长转向适度增长

[C] 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 [D] 中低端转向中高端

4. 建设长江经济带要在改革创新和发展新动能上做( )。 (单选 3 分)

[A] 乘法 [B] 除法 [C] 加法 [D] 减法

5. 1992年邓小平南巡,为中国走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道路奠定了物质基础。 (判断 4 分) [A] 正确 [B] 错误

6.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次会议确定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上来。 (单选 3 分)

[A] 改革开放 [B] 拨乱反正 [C] 对外开放

[D]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7. 浙江的安吉县坚持按照习近平的“两山”理论,依靠( )等当地的自然资源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单选 3 分)

[A] 青竹 [B] 白茶 [C] 木材 [D] 红茶

8. (

)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纲领性文件。 (单选 3 分)

[A] 《长江经济带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方案》

[B] 《关于建设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的实施意见》 [C] 《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 [D] 《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

9. 党中央国务院对县域经济的发展高度重视,“十三五”规划提出(

)。 (单选 3 分)

[A] 发展特色县域经济 [B] 壮大县域济

[C] 统筹推动县域经济科学发展 [D] 保持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0. (

)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单选 3 分)

[A]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思想 [B]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C]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D]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11. 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趋势性特征之一是经济福祉由()。 (单选 3 分)

[A] 中低端转向中高端

[B] 市场起基础性作用转向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C] 先好先富型转向包容共享型 [D] 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12. (

)是世界第三大河流。 (单选 3 分)

[A] 长江 [B] 刚果河 [C] 密西西比河 [D] 尼罗河

13.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等。 (多选 4 分)

[A] 科学制定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B]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C] 清除阻碍要素下乡各种障碍 [D] 深化粮食收储制度改革

14. “一带一路”等于全球化,要建立新的全球治理体系,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判断 4 分)

[A] 正确 [B] 错误 15. 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要()等。 (多选 4 分)

[A] 坚决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 [B] 做好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和处置 [C] 服务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

[D] 促进形成金融和实体经济、金融和房地产、金融体系内部的良性循环

16. 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趋势性特征之一是增长速度由()。 (单选 3 分)

[A] 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 [B] 高速增长转向适度增长 [C] 中低端转向中高端

[D] 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17. 建设长江经济带要在淘汰落后过剩产能上做(

)。 (单选 3 分)

[A] 除法 [B] 乘法 [C] 加法 [D ]减法

18. 结构性政策要发挥更大作用,要优化()。 (单选 3 分)

[A] 实体经济吸引力和竞争力 [B] 消费的基础性作用 [C] 创新驱动 [D] 存量资源配置

19. 我们要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减少微观管理、直接干预,注重加强()。 (多选 4 分)

[A] 市场监管 [B] 公共服务 [C] 放管服改革 [D] 宏观调控

20. 1992年,()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单选 3 分)

[A] 党的十四大 [B] 党的十五大 [C] 党的十三大 [D] 党的十六大

2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供给质量满足需要,使供给能力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判断 4 分)

[A] 正确 [B] 错误

22. 总书记强调,在我们党的组织结构和国家政权结构中,(

)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 (单选 3 分)

[A] 镇一级[B] 省一级 [C] 市一级 [D] 县一级

23. 根据授课内容,我们要严守耕地红线,推动(

)战略加快落地,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单选 3 分)

[A] 藏粮于库

[B] 口粮基本自给、谷物绝对安全 [C] 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D]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24.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企业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判断 4 分) [A] 正确 [B] 错误

25. 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指出,中国同“一带一路”参与国大力推动贸易和投资(),不断改善营商环境。 (单选 3 分)

[A] 便利化 [B] 纵深化 [C] 便捷化 [D] 一体化

26. 总书记强调,我们要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发展活力,努力实现( )的发展。 (多选 4 分)

[A] 更有效率 [B] 更可持续 [C] 更高质量 [D] 更加公平

27. 作为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关键层次,(

)城镇化将为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和强劲动力。 (单选 3 分)

[A] 区域 [B] 县域 [C] 农村 [D] 乡镇

28. 促进长江经济带一体化发展要推进(

)建设。 (多选 4 分)

[A] 黄金水道走廊 [B] 沿江绿色生态廊道 [C] 综合立体交通走廊 [D] 现代产业走廊 29. 县域经济是指以行政县为区域范围,以县一级独立财政为标志,以(

)为中心。 (单选 3 分)

[A] 农村 [B] 集镇 [C] 县城 [D] 市区

30. 总书记指出,我们要认识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 (单选 3 分)

第5篇:“推动高质量发展”测试题库及答案1

“推动高质量发展”专题测试1

1. 当前培育新主体要培育创新型的企业,尤其是创新型的领军企业。 (判断 4 分)

[A] 错误

[B] 正确

2.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企业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判断 4 分)

[A] 正确

[B] 错误

3. 当前,环境保护成为参与国际竞争与博弈的()。 (单选 3 分)

[A] 新潮流

[B] 新目标

[C] 新问题

[D]新焦点

4. 1992年邓小平南巡,为中国走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道路奠定了物质基础。 (判断 4 分)

[A] 错误

[B] 正确

5. 贸易冲突实质是( ),中美贸易摩擦将长期存在。 (单选 3 分)

[A] 利益冲突

[B] 制度冲突 [C] 大国博弈

[D]文化冲突

6. 总书记强调,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 )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多选 4 分)

[A] 各个环节

[B] 各个部门

[C] 各个层面

[D]各个领域

7. “五大发展理念”不包括( )。 (单选 3 分)

[A] 绿色

[B] 开放

[C] 平等

[D]共享

8. 建设长江经济带要在改革创新和发展新动能上做(

)。 (单选 3 分)

[A] 乘法

[B] 除法

[C] 减法

[D]加法

9. 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坚持问题导向部署经济发展新战略,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变革产生深远影响。 (判断 4 分)

[A] 错误

[B] 正确  10.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推进()。 (多选 4 分)

[A] 需求端向供给端转变

[B] 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C] 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D]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

11. 要素堆积型发展,创新能力弱是我国目前的现实发展状况。 (判断 4 分)

[A] 错误

[B] 正确

12. 推动县域创新驱动发展要发挥(

)在县域创新驱动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单选 3 分)

[A] 政府

[B] 企业家

[C] 领导干部

[D]市场

13. 推动县域创新驱动发展要引导金融机构支持县域( ),提升县域科技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 (单选 3 分)

[A] 商业模式创新

[B] 管理创新

[C] 制度创造

[D]科技创新

14. 县域经济是指以行政县为区域范围,以县一级独立财政为标志,以(

)为中心。 (单选 3 分) [A] 县城

[B] 集镇

[C] 市区

[D]农村

15. 结构性政策要发挥更大作用,要发挥好()。 (单选 3 分)

[A] 创新驱动

[B] 实体经济吸引力和竞争力

[C] 消费的基础性作用

[D]存量资源配置

16. ( )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单选 3 分)

[A]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B]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C]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思想

[D]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17. 2008年后以(

)为核心的宏观调控政策,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积累了大量需要化解的问题和风险。 (单选 3 分)

[A] 促增长

[B] 防风险

[C] 稳增长

[D]调结构

18. (

)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纲领性文件。 (单选 3 分) [A] 《长江经济带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方案》

[B] 《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

[C] 《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

[D]《关于建设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的实施意见》

19. 推进城镇化必须从(

)出发,遵循规律,因势利导,使城镇化成为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发展过程。 (单选 3 分)

[A]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矛盾

[B]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C]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

[D]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20.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坚持()第一。 (单选 3 分)

[A] 质量

[B] 效率

[C]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D]效益

21. 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保证我国经济沿着正确方向发展。 (单选 3 分)

[A] 坚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B]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C] 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D]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22. 全面深化改革的()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单选 3 分) [A] 总体目标

[B] 基本路线

[C] 基本原则

[D]指导思想

23. 总书记强调,我们要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发展活力,努力实现( )的发展。 (多选 4 分)

[A] 更有效率

[B] 更高质量

[C] 更加公平

[D]更可持续

24. 下列关于“一带一路”倡议表述不正确的是(

)。 (单选 3 分)

[A] “路”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B] 丝绸之路从运输方式上,主要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C] “带”指丝绸之路经济带

[D]“一带一路”以西安为起点

25.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次会议确定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上来。 (单选 3 分)

[A]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B] 对外开放

[C] 拨乱反正

[D]改革开放

26. 2009年10月,人大宏观经济论坛课题组首次提出:(

)。 (单选 3 分) [A] 迈向新时代的宏观经济

[B] 超越新常态的中国宏观经济

[C] 次高速增长阶段的中国经济

[D]迈向新复苏和新结构

27. 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趋势性特征之一是增长动力由()。 (单选 3 分)

[A] 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B] 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

[C] 中低端转向中高端

[D]高速增长转向适度增长

28. 以下属于现代经济体系的政府之手的是( )。 (多选 4 分)

[A] 环境与气候变化政策

[B] 企业竞争创新

[C] 反垄断与监管

[D]支持基础科学

29. 1992年,()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单选 3 分)

[A] 党的十三大

[B] 党的十五大

[C] 党的十六大

[D]党的十四大

30.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

)的攻关期。 (多选 4 分) [A] 转换增长动力

[B] 优化经济结构

[C] 转变发展方式

[D]提高规模经营

第6篇:2018年湖北干部在线“推动高质量发展”答案80+

1.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坚持()第一。 (单选 3 分)

[A] 质量

[B]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C] 效益 [D]效率

2. 推进城镇化必须从(

)出发,遵循规律,因势利导,使城镇化成为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发展过程。 (单选 3 分)

[A]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B]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C]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 [D]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矛盾

3. 根据授课内容,我们要严守耕地红线,推动(

)战略加快落地,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单选 3 分)

[A] 藏粮于库

[B]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C] 口粮基本自给、谷物绝对安全 [D]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4. (

)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单选 3 分)

[A]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B]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思想 [C]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D]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5. 当前,环境保护成为影响国家政治秩序和社会发展的()。 (单选 3 分)

[A] 新问题 [B] 新目标 [C] 新焦点 [D]新潮流

6. 当前,环境保护成为参与国际竞争与博弈的()。 (单选 3 分)

[A] 新问题 [B] 新潮流 [C] 新焦点 [D]新目标

7. 《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指出,鼓励相关金融机构以()为基础开发公募、私募基金等绿色金融产品,满足投资者需要。 (单选 3 分)

[A] 绿色经济 [B] 资金实力 [C] 环境保护 [D]绿色指数

8. 三大攻坚战指的是()。 (多选 4 分)

[A]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B] 防范生态危机 [C] 污染防治 [D]精准脱贫

9. 结构性政策要发挥更大作用,要强化()。 (单选 3 分)

[A] 实体经济吸引力和竞争力 [B] 创新驱动 [C] 存量资源配置 [D]消费的基础性作用

10.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企业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判断 4 分) [A] 正确 [B] 错误

11. 总书记强调,我们要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发展活力,努力实现( )的发展。 (多选 4 分)

[A] 更高质量 [B] 更加公平 [C] 更有效率 [D]更可持续

12. 新时代,我国经济正在经历着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过程。 (判断 4 分)

[A] 错误 [B] 正确

13. 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做到哪几个方面?(

) (多选 4 分)

[A]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B]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D]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E]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14.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以()为主线。 (单选 3 分)

[A]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B] 质量 [C] 效益 [D]效率

15. 2009年10月,人大宏观经济论坛课题组首次提出:(

)。 (单选 3 分) [A] 超越新常态的中国宏观经济 [B] 迈向新复苏和新结构 [C] 次高速增长阶段的中国经济 [D]迈向新时代的宏观经济

16. 推动县域创新驱动发展要引导金融机构支持县域(

),提升县域科技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 (单选 3 分)

[A] 管理创新 [B] 科技创新 [C] 制度创造 [D]商业模式创新

17.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是由(

)所决定的。 (单选 3 分)

[A] 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B] 量化宽松政策 [C] 前期经济刺激政策 [D]非预期收紧

18. 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趋势性特征之一是经济福祉由()。 (单选 3 分)

[A] 中低端转向中高端 [B] 先好先富型转向包容共享型 [C] 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D]市场起基础性作用转向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19. 要素堆积型发展,创新能力弱是我国目前的现实发展状况。 (判断 4 分)

[A] 错误 [B] 正确

20. 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坚持问题导向部署经济发展新战略,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变革产生深远影响。 (判断 4 分) [A] 正确 [B] 错误

21. 新动能是指()。 (多选 4 分)

[A] 要素升级 [B] 制度变革 [C] 目标转换 [D]结构优化

22. 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要优化港口布局,加快建设(

)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 (单选 3 分)

[A] 南京 [B] 成都 [C] 杭州 [D]武汉

23. 下列关于“一带一路”倡议表述不正确的是(

)。 (单选 3 分)

[A] “路”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B] 丝绸之路从运输方式上,主要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C] “带”指丝绸之路经济带 [D]“一带一路”以西安为起点

24. 我们要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减少微观管理、直接干预,注重加强()。 (多选 4 分)

[A] 放管服改革 [B] 宏观调控 [C] 公共服务 [D]市场监管

25.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 (判断 4 分) [A] 正确 [B] 错误

26. 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

),这是我国首次以中央名义出台产权保护的顶层设计。 (单选 3 分)

[A] 《知识产权对外转让有关工作办法(试行)》 [B] 《国务院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 [C] 《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

[D]《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

27. 2008年后以(

)为核心的宏观调控政策,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积累了大量需要化解的问题和风险。 (单选 3 分)

[A] 稳增长 [B] 促增长 [C] 调结构 [D]防风险

28.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习近平在( )年8月在浙江考察时提出的。 (单选 3 分)

[A] 2004 [B] 2007 [C] 2006 [D]2005  29. 以下不属于软环境的是()。 (单选 3 分)

[A] 产业配套环境 [B] 政务环境 [C] 人文环境 [D]政策环境  30. 全面深化改革的()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单选 3 分)

[A] 总体目标 [B] 基本原则 [C] 指导思想 [D]基本路线

第7篇:践行新发展理念 推动高质量发展

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市委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对加快振兴崛起、决胜全面小康、奋力建设区域性增长极三大历史性任务作出了战略安排。落实市委决策部署,就是要运用科学方法推进新发展理念战略化、具体化、项目化,既作为行动指引一体贯彻,又作为工作任务一体实施,实实在在地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唱好“四三二一”发展歌,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

聚焦聚力“双强双兴”发展重点

总书记强调,新发展理念不是凭空得来的,是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践行新发展理念,就是要坚持问题导向,找准黄冈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具体实际,咬定农业实力弱、工业底子薄、城镇规模小、文化创造性发展慢的市情难题,抓牢发展第一要务,保持“双强双兴”战略定力,明确新内涵新要求,彰显新活力新作为。

围绕“强工”,坚持质量第

一、效益优先,主攻十亿级项目,建设百亿级企业和园区,打造千亿级产业,推动转型升级不断取得新突破。围绕“兴城”,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实行高

1

起点规划、特色化建设、精细式管理,加快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创新城市、生态城市、幸福城市,协调推进县城、重点镇和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不断取得新进展。围绕“强农”,坚持“两转四用”思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推进“八大工程”,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不断取得新成果。围绕“兴文”,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创新文化产业发展方程式,深入开展全域旅游创建,创建大别山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把项目建设、招商引资、服务企业、创新创业“四大行动”作为实施“双强双兴”的战略抓手,高质量建设强基础、利长远、立支柱的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大产业,加快食品饮料、医药化工、建筑建材等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扶持先进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推进大健康大文旅大金融大物流等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入实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突出产业招商、资本招商、专业招商,用好产业投资基金,建强招商专责机构和专业队伍,瞄准500强企业、行业领军企业和上市公司,大力引进强链型、建链型、补链型项目。实行领导领衔项目计划,全力推进投资280亿元的黄冈晨鸣、135亿元的绿宇环保、202亿元的星晖新能源汽车、110亿元的中外新材产业基地等百亿工业项目尽早达产,既补强工业短板、提升产业能级,又培肥经

2

济土壤、倒逼思维更新。

打好打赢三大攻坚战

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防风险,是新发展理念活的灵魂和重要方法论。践行新发展理念,摆在首位的就是要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黄冈集著名革命老区、重点生态功能区、连片贫困地区于一体,在湖北战场肩负着特殊责任,打好三大攻坚战是重大政治检验、能力检验、作风检验。要把底线思维贯彻到三大攻坚战的方方面面,摸清底数、守住底线、加固底板,制定总体方案和专项方案,列出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一项一项抓落实,一步一步往前推。

要以严防严控之力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坚持党政主责、依法办事、果断出击、综合施策,坚决防控金融风险、政府债务风险、房地产市场风险、社会风险,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要以决战决胜之心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坚持“四级书记”抓扶贫,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人口,强化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教育扶贫、健康扶贫、金融扶贫、兜底保障六大举措,夯实基层党建、精准管理、驻村帮扶、脱贫退出四个基础,确保真脱贫、脱真贫。聚焦产业扶贫这个重中之重,“五位一体”发展茶叶、中药材、板栗、蔬菜、油茶、花卉、乡村旅游等扶贫产业,探索贫困户加入专业合作社的增收强志扶贫新路子,打造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同步的黄冈样本。

3

要以雷霆万钧之势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坚决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做好标本兼治、长短结合的辩证法,答好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必答卷。健全“七个一”机制,统筹推进长江大保护九大行动、“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雷霆行动”十大专项整治。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广泛开展四级生态文明创建,建立以大别山世界地质公园、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湿地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站好河湖库长制岗位,建设白莲河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示范区,让青山绿水蓝天好空气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黄冈形象的发力点。

激发激活改革开放新动能

总书记指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必须发挥改革的推动作用。践行新发展理念,就是要坚持改革开放创新互促互动,更大力度推进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实,着力构建体制机制新高地、开放合作新高地、创新创业新高地。

要深化三大改革。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抓手,打好降成本组合拳,推进补短板“四大工程”,攻坚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做强做优实体经济。把重点领域改革作为突破口,深化“互联网+”放管服改革,改善营商环境,树立黄冈楚商形象。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关键点,打通渠道,盘活资源,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建好现

4

代农业示范园区、农产品加工园区,打造大别山茶谷、大别山药谷,发展一批健康养老、地标产品精深加工等特色产业,建设一批临江四城、特色小镇、中国传统村落等特色村镇,做强一批蕲春蕲艾、麻城福白菊、英山云雾茶等农产品品牌,建设农业强市。

要扩大双向开放。坚持开放先导、交通先行,加快黄黄铁路、蕲太高速、安九客专黄梅段、鄂黄第二过江通道等重大项目建设,构建集公、铁、水、空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畅通发展“大动脉”,打造大别山核心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积极创建武汉城市圈融合发展示范区,合作共建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将黄冈打造成为武汉创新政策率先接轨地、武汉改革试点推广地、武汉高端产业协同发展地、武汉科创资源重点辐射地。依托长江经济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对接湖北自贸区,谋划建设黄冈临空经济区,加快黄团浠区域统筹发展,建设口岸“大通关”体系和一类水运口岸。健全《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战略合作机制,唱响大江大山“大合唱”。坚持创新立区、产业兴区、人才强区、资本活区,完善“一区七园”运行体制,把黄冈国家高新区建成全国百强高新区。

要强化三项创新。按照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原则,以科技创新、金融创新、人才创新为支柱,统筹实施市校合作、大别山金融工程、千企联百校、大别山英才计划等创新新政,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深化科技体

5

制改革,打造重大创新平台,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扶持“专精特新”和科技型企业,广泛凝聚科技第一生产力。

兜牢兜实社会民生第一底线

总书记强调,落实共享发展是一门大学问。践行新发展理念,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时刻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大地方财政投入,深化公共服务改革,抓好惠民政策落实,在老百姓不幸福不快乐不满意的方面下功夫,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要加强公共事业建设,让民生更充实。抓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擦亮教育、中医药、文化等城市品牌,优先发展和保障教育事业,提高就业创业质量,建设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保障食品药品供应和安全,推动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建设健康黄冈,努力使老区人民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

要加强法治建设,让民生更有力。深入推进法治黄冈、平安黄冈建设,做实法治信访、阳光信访、责任信访,完善“互联网+社会治理”体系,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让人民群众的小事难事有处说有人理有法办,全面保障人民合法权益,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都有成就感的生动局面。

6

要加强文化建设,让民生更多彩。坚定文化自信,开展文化小康建设三年行动,以全国文明城市引领群众性文明创建,运用市场化方式实施文艺精品工程,争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文化强市,书写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富人的黄冈篇章。

总书记反复告诫,新发展理念要落地生根、变成普遍实践,关键在各级领导干部的认识和行动。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决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发扬老区精神,抓住关键少数,从严上要求、在实处用劲,往深层掘进、向细里发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推动“新时代湖北讲习所”在黄冈落地生根,推动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强化践行新发展理念的思想指引、理论武装、组织保障和纪律约束,锻造一支政治硬、本领强、作风好的干部队伍,奋力开辟黄冈革命老区振兴崛起新境界。

7

第8篇: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大讨论

——优化营商环境思考

思想,是行为的指引者,指引着前进的方向。正确的思想,引领人们走向理想之路;错误的思想,却带着人们误入歧途。此次大讨论有很强的时效性和必要性,更是当前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同时,把问题摆出来讨论,也是我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体现。

当下,上下各级积极推进优化营商环境的热潮如火如荼。那么,如何破解“新官不理旧账”,不兑现承诺等伤害市场主体信心,影响长远发展的问题,怎样加快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等一系列问题就摆在了我们的眼前。

所谓“新官不理旧账”,其表层原因大多源自一个“怕”字。前任旧账,遗留问题,多是盘根错杂,难办的“老大难”问题,本身不易解决;同时,新任官员容易担心自己“被比较”,解决此类问题做得好,那是前任的功劳政绩,做得不好那更是不如前任,劳心劳力不讨好。不管原因是什么,不理“旧账”的“新官”,都不是群众满意、组织认可的好官。不论是怕事不敢理,还是懒政不想理,都不是能够推诿扯皮的事情。说到底是政绩观出了偏差,不负责不担当,只想请赏邀功不想担当负责,只想人前出彩,不愿低头出力。殊不知,“旧账”不清算,新绩也难出。地方政策大多具有延续性和稳定性,倘若“新官”上任不理“旧账”,那“旧账”就会拖成呆账、坏账、烂账、死账,短期看似只是影响了地方经济社会的一时发展,长期看其实是给政府的权威与公信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如果我们再深挖一点深层原因呢?那就是思想的问题,官本位的思想问题。我们政府的公权力不是哪一位官员的私有财产,而是人民赋予我们为百姓谋幸福的。无论新账旧账,都是地方发展的“民生账”、“发展账”,思想上必须要转变。在提高政治站位的同时,还要让思考角度“接地气”,从企业角度出发,从发展角度考虑,自然主动排除企业办事各个环节的繁文缛节、沉疴积弊。

那么如何能够,从企业角度思考问题,怎样提高干部自身的“知民度”呢?自然是“脚下有土,心里有谱”,走到基层,走进企业,也走进寻常百姓办理的各项事情中去。身为共产党员,只有始终不忘我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工作方法,学会用好这一办事法宝,才能把事办好,才能真接地气。

总书记就深入推进东北振兴曾提出,“更加关注补齐民生领域短板,让人民群众共享东北振兴成果。”,企业是由千万个个体组成的,我们立足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其本质就是营造优秀的政民环境。服务企业的同时更要服务好山城百姓,具体来说,就是让每一个个体公民在对公办理的每一个具体事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获得感,每一件百姓关心事有法依,有人管,得处理,有结果。那么企业这个个体公民的集中体现者也定能“元气满满”坚定信心,稳步发展。

当然并不是说,所有“旧账”都合理,学会区分处理旧账,也是我们共产党员领导干部的本领之一。同时做好“制度的笼子”,做好离任审查,“账单”有问题的,决不能让其“一走了之”。有了这样的保证,合格的蓝图就更能得以一绘到底。

身为一方干部,只要脑子里面有信念,肩膀上面扛责任,心中牵挂老百姓,思想正确、思路清晰,定能引领一方百姓共走康庄大道。我坚信,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东北可振兴,xx可发展,xx会崛起。

2018年11月22日

第9篇:2018江西遴选策论文:以企业创新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

企业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体。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各类企业竞相发展,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当前,我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也是企业创新发展、活力与创造力不断增强的过程。但在现实中,还有不少企业的发展理念和思路不适应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一些企业出于自主创新费时费力的懒汉心理,不看长远、只顾眼前的短视思维,企望立竿见影、立马见效的浮躁情绪,不愿下功夫搞创新,仍然沿袭简单模仿、低成本竞争的老套路。按照这种老套路走下去,企业最终难免被市场淘汰出局。新形势下,企业必须深刻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新特征新要求,走好全面创新的新路子。

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也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的制胜法宝。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涌现出一大批勇立潮头的创新型企业。它们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在电子商务、“互联网+”、共享经济等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但总体上看,我国企业大都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面临发展中国家中低端分流和发达国家高端压制的双向挤压。要摆脱这一处境,我国企业发展就不能止步于过去的老套路,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将创新作为提升企业发展水平的核心密码,协同推进发展理念、发展方式、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变革,以全面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

推进发展理念变革,用创新理念引领发展。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引导行动。企业走好全面创新的新路子,首要问题是更新发展理念。一是树立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转变片面强调速度和规模的传统思维,摆脱要素投入、资本投入的路径依赖,探索推进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业态创新和管理创新,更加注重企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优化企业产品结构,推动企业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二是树立科技兴企理念。加强科技创新及其成果应用,探索“互联网+”等新产业新业态,提高产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加快转型升级。聚焦新需求,拓展新市场,创造新价值,打造新品牌,积极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环节攀升。

推进发展方式变革,用先进方式提质增效。企业要实现转型升级,必须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环节,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应加大研发投入,瞄准核心技术和关键环节推进技术创新,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改进生产经营流程,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提高发展质量效益。坚持质量兴企,积极创建知名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不断提高研发设计、供应链管理、品牌培育和营销水平,加快由低端制造向高生产率的设计、研发、品牌、营销、产业链管理等

环节延伸。加强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技术应用,实现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信息产业跨界融合,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全面提升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通过装备技术创新和产业技术升级走高效低成本发展之路。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形成崇尚创新的氛围。浓厚的创新氛围是企业保持创新活力的重要因素。企业实现创新发展,需要培育形成崇尚创新、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企业文化。一方面,爱护创新人才。打破论资排辈的用人观,给予创新人才应有的待遇和地位,增强企业员工创新意识,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另一方面,建设学习型企业。结合企业实际,将推进自主创新与建设学习型企业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不断学习、崇尚创新的企业价值观,营造勇于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

(作者单位: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 人民日报 》( 2018年10月16日 07 版)

上一篇:国情专题复习资料下一篇:绿色低碳转型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