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电脑检验标准

2022-06-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平板电脑检验标准

食品检验方法标准体系研究

摘要:食品检验方法标准体系作为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内容,深入开展食品检验方法标准体系的研究将有利于全面提升我国食品标准化水平。目前,我国食品检验方法标准体系中存在着检验方法缺乏、不匹配、适用性差等问题,应加强评价体系建设,完善标准更新制度,探索体系适用性,推进检验方法标准国际化,为标准体系高水平发展探寻突破口。

关键词:食品检验 检验方法 标准体系 问题分析

Key words: food inspection, inspection methods, standard system, problem analysis

食品安全是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国家或社会的食物保障,判断是否具有足够食物供应的基准。为鉴定食品卫生、质量、安全和营养,应对微生物污染、农药残留等食品安全问题,我国对食品检验的需求正不断加大。2016年12月,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印发的《食品检验工作规范》(食药监科﹝2016〕170号)对食品检验机构和检验工作人员进行管理,针对抽(采)样和样品管理、检验、结果报告、质量管理等关键环节进行有效规范。2017年2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食品安全规范和“十三五”国家药品安全规划的通知》中指出,应加快建设食品安全检验检疫体系,加强检测检验信息化建设,组织开展食品快速检验方法评价,规范快速检验方法应用。

2018年12月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指出,应以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为基础,推进我国食品标准清理整合,提高标准的科学实用性,同时借鉴国际标准,结合人民群众健康需求,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近年来,为保障食品卫生安全,我国相继发布了一系列食品卫生标准,其中与食品安全有关的食品检验方法标准也在逐步完善。食品检验方法标准作为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技术和依据,是衡量食品安全的标杆和量尺[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食品安全标准与食品检验标准均为强制性标准。针对标准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标准要求交叉重叠、相互冲突等现象,2013年,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及相关部门启动了食品标准清理整合工作[2]。统计截至2017年4月,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共1157项,食品检验方法标准418项,其中理化检验方法标准 (GB 5009)227项、微生物检验方法标准(GB 4789)30项、毒理学检验方法标准(GB 15193)26项、兽药残留检验标准(GB 31650、GB 31660)29项和农药残留检验方法标准106项[3]。食品检验方法标准涵盖检验原理、檢验指标、方法内容等不同要素内容,是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内容,深入研究食品检验方法标准对构建我国科学合理、结构完整的食品检验方法体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目前,国内关于食品检验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检验机构设置、检验技术和设备运行、检验过程操作等方面,以及食品检验方法标准体系初步构建和国内外食品检验方法标准体系对比研究。本文将对现有的食品检验方法标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提升我国食品检验方法标准化水平为目的,为食品检验方法下一步标准化工作方向和内容提出建议。

1 我国食品检验方法标准体系现状和问题分析

我国食品检验方法标准体系包含3个基本要素:方法要素、检验指标要素、检验原理要素。其中,检验方法分为基础类方法标准和检验类方法标准,检验指标分为质量指标和安全指标,检验技术包括理化分析法、毒理学方法和生物分析方法。我国食品检验方法标准体系框架图见图1[4,5]。

1.1 缺乏相应的检验方法或现有检验方法不能满足其要求

原卫生部2007年12号公告和2012年第6号公告中批准两种不同低聚果糖的使用,两公告以及GB 14880—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均对低聚果糖的使用范围和最大使用量进行要求,但缺少相应的检验方法标准。对于国际上通常采用的慢性毒性试验和致癌试验评价,我国目前仅有国家标准GB 15193.17—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慢性毒性和致癌合并试验》对二者的合并试验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标准实施造成困难。已被纳入我国食品微生物风险监测项目的寄生虫和NV病毒,国家已出台国家标准GB 4789.4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诺如病毒检验》对NV病毒进行检验,但目前针对寄生虫的检验方法标准仍处于缺失状态。我国制定的农药限量标准中仅有64.5%有配套的检验方法标准。仅有对检验物质使用范围和使用量进行要求的标准,缺少相应的检验方法标准作为有利依据,将对食品质量安全埋下较大隐患。

1.2 新技术、新产品等检验方法标准具有局限性

随着我国农业的高速发展,大量新型技术不断出现,随之生产出的食品面临检验方法标准的空白局面,缺少科学鉴定食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例如,转基因食品。目前,我国有9项转基因产品检验方法国家标准,包含食用安全性检验、安全管理、转基因成分检验和环境安全性检验4大类,如表1所示。我国现阶段现行有效的转基因食品检验标准大部分均是定性检验,应用范围具有局限性。从国际发展趋势看来,开展转基因食品定量检验方法标准的研究应是大势所趋。转基因食品定量检验的缺失将不利于转基因食品强制性标识的实施。再例如人人追捧的保健食品,目前我国保健食品检验方法标准大多都是借鉴普通食品检验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例如保健食品中农药残留和添加剂检验,使得保健食品质量难以保证,影响保健食品行业健康发展。

1.3 食品检验方法标准体系内容不够完善,与实际需求不匹配

随着食品行业发展的加快和生产企业需求的提升,对于快速检验、掺假、非法添加等食品检验方法标准的需求加大,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檢验标准与实际操作需求不匹配的现象。例如,在开展食源性疾病等应急检验任务等情况下,目前我国并没有国际组织认可的食品微生物快速检验方法标准。除此之外,与食品法典委员会(CAC)食品检验方法标准体系相比,我国食品检验方法标准体系中指导食品合理抽样、规范检验方法、提升检验结果准确性等方面基础类方法标准较少。在体系中,对于方法评价和验证、实验室质量控制等标准评价体系仍有待提升,例如,行业标准SN/T 0177—2011《出口食品中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计数方法》与国家标准GB 4789.13—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产气荚膜梭菌检验》中规定的检验程序和方法原理一致。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规定,SN/T 0177—2011应废除,但其仍为现行有效。评价体系的不完善导致标准修订更新速度较慢,标准体系与实际需求脱节,使得食品检验方法标准体系的适用性和科学性降低。

2 我国食品检验方法标准体系的相关建议

2.1 加强评价体系建设

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食品检验标准体系相比,我国食品检验方法标准体系缺乏一套严格的评价体系用来科学评价方法的实际分析性能。CAC分委员会分析和采样方法分委会(CCMAS)发布的16项标准中与评价相关的标准占比高达75%[6]。虽然我国2013年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工作程序手册》中规定了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完整工作流程和相关要求,其中包括了标准跟踪评价、标准制修订和复审等,但随着我国食品检验的不断发展,部分要求已无法满足工作需求。通过进一步完善我国食品检验方法标准制修订运行实施程序,持续开展标准实施效果动态评估工作,及时更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工作程序手册》,再次明确标准修订、复审时限,实行食品检验方法标准制修订信息全公开,收集社会反馈意见,及时将其落地,保证标准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性。

2.2 完善新食品、新技术等检验方法标准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人们对于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相当多数量的新食品和新技术不断涌现,例如,转基因食品、保健食品、快速检验方法等。在各项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我国应及时针对相关食品、技术检验方法标准进行制修订,让标准逐渐趋向于定量化、便捷化发展,以此为食品质量安全工作提供保障。同时应注意新食品检验方法与普通食品检验方法之间的相互协调,明确哪些指标可以借鉴或采用普通食品的标准,哪些指标需要重新制定新标准,避免出现交叉重复。对于标准体系中基础类方法仍要加强,对照食品法典委员会(CAC)食品检验标准体系,CAC中基础类方法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这些标准在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协调解决贸易争端、促进检验结果国际化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应在CAC标准体系架构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食品检验实际工作情况,对体系内基础类方法标准开展深入研究,从而整体提升标准体系水平。

2.3 强化标准体系与实际需求匹配程度

由于食品检验方法国家标准均为强制性标准,为满足食品行业良好发展和企业生产需要,应重点关注检验方法标准与相关基础标准、产品标准的匹配程度,应向CAC等国际组织学习,立足于技术、服务于应用。目前,随着国际贸易的蓬勃发展和区域经济往来的频繁,标准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国家和地区经济竞争的依据,我国应建立主要贸易国和国际食品检验方法标准的动态追踪制度,及时收集整理相关标准,为借鉴或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应主动参与食品检验方法国际标准研究,尝试承担国际标准化机构委员会,提高国家在国际食品检验方法标准领域的话语权。在借鉴CAC等国际组织制定的标准时,也应充分考虑我国实际检验设备情况和技术水平,以防盲目采用国际标准,造成国际标准与我国食品检验实际需求不相符的情况。

3 结论

综上所述,食品检验作为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构建符合我国实际需求、结构完整、科学合理、与国际接轨的食品检验方法标准体系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基准。在我国现有的食品检验方法标准体系的基础上,强化评价体系建设,完善新兴食品技术标准更新,探索标准体系适用性,推进国家食品检验方法标准国际化发展,从而整体提升标准体系水平,推动食品行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农轻和地方部.食品标准化[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7.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食品标准清理工作方案通知:卫办监督函〔2012〕913号[A/OL].(2012-10-10) [2021-01-08]. http://www.gov.cn/gzdt/2012-10/19/content_2246963.htm.

[3] 孟杰.我国食品安全标准现状及完善措施[J].中国食品, 2019(1):176.

[4] 云振宇,刘文.我国食品检测方法标准体系研究[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2.

[5] 肖晶,王紫菲,陈潇, 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检验方法标准体系研究[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6, 28(5):658-661.

[6] 王紫菲,肖晶.国际标准组织食品检验方法体系的构成及特点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2):4-8.

作者:高伟 林佶 曾祥辉

第2篇:台湾标准检验局组织架构

1 台湾标准检验局组织架构

中国台湾“标准检验局(台湾省经济部标准检验局)”局长陈介山一行3人于2010年3月7日~8日在厦门检验检疫局进行参观访问,并专程前往中国首家海峡两岸农产品检验检疫技术中心考察实验室。这是中国台湾省“标准检验局”61年来首次实地参访中国直属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也是两岸首次在闽商谈进出口商品检验合作事宜。为了今后在海峡两岸检验业务上的进一步合作,相关机构工作人员有必要对台湾“标准检验局”作进一步的了解。

2 标准检验局在台湾省行政体系中的作用

台湾省“标准检验局”(Bureau of Standards, Metrology and Inspection, BSMI)是依据台湾省经济部组织法成立的台湾省最高商品检验机关,行政上隶属经济部,主要任务为台湾省标准制修订及推行国际标准质量保证制度和环境管理系统;办理台湾省度量衡标准的统一及实施其它检(试)验服务。

凡经台湾省经济部公告为应施检验之品目,须经该局检验合格,始得输入、输出或在台湾省市场陈列销售。

3 标准检验局沿革

因加入WTO工作需要,1999年1月26日台湾省“标准检验局”挂牌成立,将原标准局的标准、度量衡业务分离移至原商品检验局,改制成立台湾“标准检验局”,其具体工作职责就是负责标准制修订和地区贸易中的商品检验;原标准局机构中专利、商标、著作杈等业务由原标准局改制成立的台湾省‘智慧财产局”另行负责.也于1999年1月26日挂牌。

台湾省“标准检验局”具体历史沿革见表1。

4 组织架构及执掌

台湾省标准检验局从组织架构上,可以认为由业务单位、事务单位和地方分支机构这样三大模块组成,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为“7组6室1中心,台北总局6分局”。

4.1 三大模块

业务单位:承担具体技术业务工作的单位,由1~7组和一个资料中心组成。

事务单位:承担行政事务的单位。有6个室,包括法务室、秘书室、资讯室、会计室、人事室、政风室。

地方分局:台北总局以及下属的基隆、新竹、台中、台南、高雄、花莲六个分局。

其组织系统图见图1。

4.2 业务单位各自职掌

业务单位包括1~7组和一个资料中心。其各自的执掌如下。

4.2.1第一组:标准制定推行

业务单位第一组由原中央标准局演化而来,主要负责台湾地方标准的体系建设。台湾标准分为26类,现有台湾标准14000余种。

4.2.2第二组:农畜水产品、化工检验行政

第二组由3个科室组成。分别处理与食品,一般商品和化工商品有关的行政事务,制定有关领域的规划。

第一科负责食品检验有关行政管理,如外销食品HACCP业务之规划;第二科负责一般商品检验行政业务,如深层海水类,玩具类,老人及儿童用品和限用化学品类(如欧盟RoHS)之检验行政业务;第三科负责化工类产品检验行政,如化工类产品检验品目之规划。

4.2.3第三组:机电检验行政

第三组负责工业机电产品的检验事宜。第一科具体管理机械类检验制度规划,品目鉴定,自愿性产品验证业务等;第二科负责电机检验制度规划与管理;第三科负责电子产品检验制度规划与管理。

4.2.4第四组:度量衡

标准检验局第四组负责法定度量衡技术行政与管理,建立、维持与供应度量衡标准及上级交办业务等事项。共分三科办事。

第一科主管度量衡行政,比如度量衡类行政法规,营业许可,违规案件,合格印证之规划,计量专业人员之养成及训练;第二科主管度量衡技术,比如度量衡技术规范之研拟与释疑,型式认证及检定品目,代施检定机构之监督管理;第三科主管度量衡标准,比如度量衡标准建立与维持之规划及督导管理,度量衡国际合作事务。

4.2.5第五组:验证与国际合作

第五组共分四科办事。第一科负责消费者保护;第二科主管检验法规之研修及疑释;第三科负责ISO体系建设;第四科负责国际事务与合作,推动双边相互承认,拓展与国外机构之合作。

4.2.6第六组:检验技术

“经济部标准检验局第六组”对应的是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单位。单位首长称为“组长”,大概相当于总局司处长;下属为“简任技正”相当于技术中心处级领导;“简任技正”直接领导若干“科级单位”相当于中心下属各个实验室;其中“XX 科”类似于大陆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下属的实验室,另外增设“技术开发科”,属于专设技术研发机构。

第六组具体由组办公室、作业管制科、报验发证科、技术开发科、电气检验科、电磁相容检验科、机械检验科、生化检验科、化学检验科、材料检验科、高分子检验科组成。

4.2.7第七组:度量衡检定检查、纠纷鉴定

第七组共分三科办事。第一科负责度量衡器检定之受理、审核、执行、缮发报告、发证;第二科负责度量衡器检查之规划、审核、执行、缮发报告:第三科负责度量衡器校正之规划、执行、缮发报告。

4.2.8资料中心:提供国内外标准资料搜集、管理与服务

标准检验局特别设立资料中心,负责国内外标准资料之搜集。馆藏内容以标准资料为主,另有部分度量衡资料、法规、目录及期刊等。资料量总计约有26万份。

4.3 事务单位六个办公室执掌

4.3.1法务室

标准检验局于1999年正式成立后,为健全行政法制组织而增设法务室,综理各业务单位法制再造工作之管考、审议。法规案件审议及法令阐释,以提升法规品质,并利法规之实行。

4.3.2秘书室

负责该局文书及档案管理,出纳、财物及宿舍管理,采购、修缮及工友管理,公关及新闻发布等业务之执行,以及施政计画之研究与考核。

4.3.3资讯室

规划开发该局及各分局资讯系统的整体规划、协调及推动事项。

4.3.4会计室

会计室掌理所属年度岁入、岁出、预概算的筹编及分配预算的编制。局预算的执行、控制,经费收支的内部审核。局暨所属会计报告、半年结算、决算等汇编事项。

4.3.5人事室

负责组织编制,考试分发,任免迁调,办事细则,权责划分。

4.3.6政风室

政风室第一科预防查处科处理政风法令宣导事项,编撰防贪兴利专报事项;政风室第二科综合维护科,策划政风工作年度计画及办理年终工作检讨会事项。

4.4 六个地方分局

4.4.1基隆分局

该分局位处基隆国际港,并办理由台北港输入之商品检验业务。由于辖区港口邻近最大消费市场,该分局业务量最大,承担省内60%以上的输入商品检验工作。

4.4.2新竹分局

辖区涵盖桃园县、新竹县、新竹市、苗栗县等地区。该分局所辖南北距离百余公里,基于服务需求,设置三个服务场所,包含新竹分局本部、中坜办公室及台湾桃园国际机场办公室。

4.4.3台中分局

该分局主要任务为执行台中、南投、彰化等县市地区标准、度量衡、检验业务之推行及管理事项。

4.4.4台南分局

该分局除台南局本部外另设嘉义办事处、斗六办事处

4.4.5高雄分局

该分局局本部内设第一~六课,另外设立港口办事处、机场办事处、金门办事处、澎湖办事处。

4.4.6花莲分局

该分局检验业务涵盖深层海水验证,肥料检验,建材检验,纺织品检验。

台湾标准检验局2009年共执行商品检验392363批次,其中基隆分局的业务量就占到了55%,另外新竹和高雄分局大体相当,各占20%左右的检验业务量;台北总局、台南和花莲分局的业务量微乎其微,全年业务在1000批次上下。

在两岸经贸合作协议签署的预期下,双方经贸往来的扩大,不论是进出口贸易商还是有关政府机构都应该对“台湾标准检验局”机构组织和运作方式作进一步的了解,希望此拙文起“抛砖引玉”之效。

参考文献:

[1] 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两岸首次在闽商谈进出口商品检验合作[EB/OL].2010年3月.http://www.xmciq.gov.cn/ztlm/gzhy/201003/t20100312_30869.htm.

[2] 台湾标准检验局改制成立[J].技术监督实用技术,1999,(4):12-12.

[3] 台湾省经济部标准检验局.标准检验局简介,2006

作者:郑向华 方恩华

第3篇:实践是检验新农村建设的标准

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农村面貌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农业发展已进入新阶段。由于中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南北经济发展条件不同,在过去的几年中,不同地区在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侧重内容存在较大差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需要研究典型地区的典型经验,也需要研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规律,使新农村建设符合自然规律、市场经济规律和人类发展规律。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到底情况如何,进展到什么程度,取得了什么效果,遇到哪些困难,解答这些问题不仅需要理论上的系统分析,更需要通过深入细致的实践调查,取得第一手的翔实资料,进行科学的评估,才能对我国新农村建设问题作出科学的判断和总结。

这些年有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图书也出版了不少,有的从宏观战略上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问题,如(《新农村建设战略研究》,有的分专题研究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思路问题,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若干问题研究》;有的从实践案例角度,总结新农村建设所取得的经验,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百村调研汇集》;还有许多从部门、从地区的角度探讨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可谓林林总总。这些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对推动新农村建设都起到过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新农村建设是一个不断推进的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总结新经验、研究新问题、提出新对策,不断完善和丰富既有的理论成果,并以社会实践来检验理论成果,努力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体系。

由宋洪远等著,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新农村建设:政策与实践》就是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的阶段性成果,也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的最终成果。

本书共分14章。不仅系统回顾了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历程、取得的成就、国外经验和典型案例,而且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强化公共服务、提高农民素质等重大现实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探讨了通过完善财政支农政策、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增加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通过构建新型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现代农业建设等相关问题;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如何借鉴国外经验和我国实践推进新农村建设等理论问题,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分析;此外,还研究了影响新农村建设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乡村治理和村民自治制度等改革问题,进一步完善了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的系统性和针对性。

本书的突出特点,就是注重实践,注重实证研究。2007年8月-11月,该课题调研小组分别赴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安徽省滁州市、明光市,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开展实地调研,从县、乡、村三个层次,访谈了有关机构和人员,围绕新农村建设中的体制和政策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此外,课题组还对安徽省、江苏省、吉林省和陕西省等四个省农村固定观察点的样本村、农户和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资料分析。2008年底,课题组完成大部分研究报告的初稿。2009年和2010年,课题组对新农村建设相关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专门进行了两次百县万户调查。还通过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系统进行农户问卷调查和政策落实情况调查,结合已有的公开研究成果、统计资料和相关数据等,系统分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理论问题,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现实问题。

《中国新农村建设:政策与实践》的另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科学性和实践性。其为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的集体研究成果,课题研究结论及相关系列研究成果所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规律和建议,已成为党和政府制定新农村建设相关政策措施的重要参考,转化为指导各地新农村建设的政府决策,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例如,课题组的研究成果通过《中国农村研究》《农民日报》和《国家社科基金成果要报》等多种途径送达中央领导和省部级领导同志处,得到省部级以上领导同志的重要批示,有很多政策建议已被有关部门吸收采纳。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也是检验“新农村建设理论”科学与否的唯一标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给当代经济研究学者尤其是“三农”理论研究者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丰富多彩的、鲜活的社会实践,必定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伟大理论不断创新,推动我国“三农”事业的不断进步。

作者:赵刚

第4篇:平板电脑检验标准参考

1.外壳可视面积内,丝印处10 mm内赃点、刺点、异色点不允许,丝印处10 mm外赃点允许3个(D≤0.3mm),按客户签样品标准检验.2.尘点:视距眼距与被测物距离30-35cm;视角被测面与光源成45度,平视;光照度: 距离检测者1-1.5米800-1200lux。点允许4个D≤0.3mm且间距L≥20mm;丝 、线宽W≤0.1mm 长L≤2mm允许有2条

3.外壳可视面积内,(有感划伤长度≤3mm允许一条.,无感划伤≤8mm不能超过两条);TP划伤不允许

4.TP与塑胶外框 、前后壳间隙必须均匀,缝隙≤0.2mm;TP装配到位后凸出、翘起、倾斜≤0.3mm

5.各结构件如螺钉、布线等应紧固无松动或缺失,拉扯不能松脱.6.按键凸出、翘起≤0.3mm、间隙≤0.3mm不能有卡死 或功能不良

7.丝印偏斜≤0.4mm 不允许掉漆 模糊 毛边≤0.1mm上下左右居中公差≤2mm

8.液晶屏亮点、暗点范围D≤0.2 mm允许2个,0.2≤D≤0.25 mm允许2个,

0.25≤D≤0.3 mm允许1个 ;亮点、暗点之间距≥20mm且亮暗点总数不超过3个;MURA、漏光、亮线不允许

9.检查WIFI功能、按键功能、喇叭功能有、各种接口(USB HDMI TF SD卡音频接口)功能、触摸功能、LCD屏显示功能、应用软件功能、照相、软硬件版本和配置有无异常;产品测试完成后,恢复工厂模式设置,删除测试软件、清空IE浏览器、播放器缓存、录音文件、软件运行操作痕迹等,并清空回收站。

10.检查配件是否完整有无漏放 重放 放错 抽测配件能是否能正常使用

11.检验完成后先关闭机器电源,将合格品贴上“QA PASS”放在合格品区,不合格品注明不良现象放入不合格品区,所有检验结果均完整记录于《QA成品检验日报表》。

产品抽样执行MIL -STD-105E一般检查II类水平(等同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2828》),合格质量水平AQL具体见下表:

缺陷名称 AQL值

致命缺陷(CRI) 0

主要缺陷(MAJ) 0.65

轻微缺陷(MIN) 1.5

第5篇:电脑好坏评价标准

硬件方面

1、CPU,这个主要取决于频率和二级缓存,频率越高、二级缓存越大,速度越快,现在的CPU有三级缓存、四级缓存等,都影响相应速度。

2、内存,内存的存取速度取决于接口、颗粒数量多少与储存大小(包括内存的接口,如:SDRAM133,DDR333,DDR2-533,DDR3-800),一般来说,内存越大,处理数据能力越强,速度就越快。

3、主板,主要还是处理芯片,如:笔记本i965比i945芯片处理能力更强,i945比i910芯片在处理数据的能力又更强些,依此类推。

4、硬盘,硬盘在日常使用中,考虑得少一些,不过也有是有一些影响的,首先,硬盘的转速(分:高速硬盘和低速硬盘,高速硬盘一般用在大型服务器中,如:10000转,15000转;低速硬盘用在一般电脑中,包括笔记本电脑),台式机电脑一般用7200转,笔记本电脑一般用5400转,这主要是考虑功耗和散热原因。

硬盘速度又因接口不同,速率不同,一般而言,分IDE和SATA(也就是常说的串口)接口,早前的硬盘多是IDE接口,相比之下,存取速度比SATA接口的要慢些。

硬盘也随着市场的发展,缓存由以前的2M升到了8M,现在是16M或32M或更大,就像CPU一样,缓存越大,速度会快些。

5、显卡:这项与运行超大程序软件的响应速度有着直接联系,如运行CAD2007,3DStudio、3DMAX等图形软件。显卡除了硬件级别上的区分外,也有“共享显存”技术的存在,和一般自带显存芯片的不同,就是该“共享显存”技术,需要从内存读取显存,以处理相应程序的需要。或有人称之为:动态显存。这种技术更多用在笔记本电脑中。

6、电源,这个只要功率足够和稳定性好,稳定的电源是很重要的。

7、显示器:显示器与主板的接口也一样有影响,只是人们一般没有太在乎(请查阅显示设备相关技术资料)。

软件方面

1、操作系统:简单举个例子说明一下:电脑的同等配置,运行原版Windows 98肯定比运行原版Windows XP要快,而原版XP肯定又比运行原版的Windows Vista速度要快,这就说明,同等配置情况下,软件占用的系统资源越大,速度越慢,反之越快。

还有,英文原版的操作系统运行英文版程序比运行中文版的程序稳定性及速度都有是关系的。

所以,这里特别强调是原版的系统,也就是没有精简过的系统。同理,精简过的Windows XP一般来说,会比原版的XP速度快些,因为精简掉一些不常用的程序,占用的系统资源少了,所以速度有明显提升。

WIN7系统以它的超稳定性的优点正在迅速普及,而且有取代XP系统的趋势。

2、软件(包括硬件)都可以适当优化,以适合使用者,如:一般办公文员,配置一般的电脑,装个精简版的XP和精简版的Office 2003就足以应付日常使用了。但如果是图形设计人员,就需要专业的配置,尤其对显卡的要求,所以,升级软件:Microsoft DirectX 9.0 或以上版本是很有必要的。[1]

哪些能软件查看电脑配置:

1、EVEREST

2、鲁大师+优化大师

3、硬件快捕

4、cpu-z

5、gpu-z新版本都支持最新的酷睿i5 酷睿i7等新品

第6篇:房屋接管验收标准及检验标准

第一条 范围

住宅小区和大厦的住房及房屋内的水电配套设施。

第二条 标准

参照国家颁布的《房屋接管验收标准》及达到业主(住户)的合理要求。

第三条 标准及验收办法

1、 梁、柱、板主体

(1) 按图纸设计逐间检查,无变形、弓凸、剥落、开裂、倾斜、移位和非收缩性裂缝。

(2) 无钢筋外露,无预制件结构减荷空间外露。

2、 顶棚

(1) 抹灰面平整,面层涂料均匀,无漏刷,无脱皮及气泡。

(2) 无裂纹,无霉点,无渗水痕迹,无污渍,无人为涂抹。

3、 墙面

(1) 抹灰面平整,面层涂料均匀,无漏刷,无面层剥落,无明显裂缝污渍。无人为涂抹。

(2) 块料(如瓷砖、大理石等)面层。

① 粘贴牢固,无缺棱掉角。

② 面层无裂纹、无损伤,色泽一致。

③ 对缝沙浆饱满、线条顺直。

(3) 外墙面:无裂纹、起砂、麻面等缺陷,无渗水现象。

4、 地(楼)面

(1) 毛地面:平整、无裂纹。

(2) 快料(如瓷砖、地砖、大理石)面层。

① 粘贴牢固,无缺棱掉角。

② 面层无裂纹、无损伤、色泽一致。

③ 对缝沙浆饱满、线条顺直。

(3) 水泥沙浆面层:抹灰平整,压光均匀,无空鼓、无裂纹、无起泡等缺陷。

(4) 卫生间、厨房和前后阳台地面:

① 用水桶或水管向地面冲倒水,观察水流顺畅流到地漏,不应有积水,倒泛水。 ② 第二天到楼下检查楼面及顶棚有无渗漏。

③阳台护拦玻璃安装牢固,无轻微晃动现象;玻璃胶缝密实,玻璃面层无裂纹、无损

伤和刮花痕迹,玻璃色泽一致,并要有CCC认证标志。

④不锈钢材质无变形,焊口处理平整,对缝整齐,不应有机械外伤。

5、 门窗:

① 开启自如,手轻摇晃门窗与楼面接触牢固,无晃动和裂缝出现;目视另配件装配齐全、位置准确,无翘曲变形。

② 从室内轻摇晃门琐与门连接牢固,开启灵活。

③ 木门油漆均匀,观察门缝线条均匀,不掉角、无变形。

④ 单指轻击玻璃安装牢固,无轻微晃动现象;玻璃胶缝密实,玻璃面层无裂纹、无损伤和刮花痕迹,玻璃色泽一致。

⑤ 可视对讲门禁,图象清晰,对讲通话清楚,布防、撤防、红外、开锁、监视、呼叫、门磁、信息、免扰等功能完备,

⑥ 门窗防越红外探测器报警功能正常,无死角。

⑦ 紧急求救按钮功能正常,门镜完好,门铃工作完好。

⑧ 门窗整体无机械外伤痕迹,无刮花痕迹。

⑨ 防盗铁门无漆面脱落,无锈迹和刮花痕迹。

⑩ 窗台泛水正常,无向室内倒流缺陷。可选择以下检查方法:

A、 先关紧所有的窗户,从天面或顶层房门窗户(属天面均有檐口的房屋,普遍为多

屋住宅区)自上而下均匀浇水,停止浇水后半小时逐间检查每个窗台(墙面)是否有水渗入。

B、 查询天气预报,在验收期间出现下雨的日期前,先将所有窗户关紧,雨后逐间检

查墙面和窗台泛水。

6、 楼梯、扶手:

(1)钢结构的楼梯:无裂缝,面层无剥落,钢筋无外露。

(2)钢木结构的楼梯:用力轻摇无晃动,按装牢固;钢筋无锈蚀、无弯曲;木扶手表

面无龟裂,油漆无脱落,色泽一致,表面平滑,不扎手。

7、 插座:

(1)电器插座:单指轻击检查盖板安装牢固,无晃动并紧贴墙面;盖板无损坏,符合

安全要求,满足“左零右火”规定,逐一检查,并抽查接线质量。

(2)有线电视插座、电话插座、宽带插座只进行外观验收,安装牢固、盖板无损坏。

(3)电话插座:只进行外观验收,单指轻击盖板,安装牢固,盖板无损坏。

8、接线盒

(1)单指轻击盖板,安装牢固,目视盖板无损坏。

(2)用试电笔检查每处预留线头电源接通是否正常,并用电胶布安全地缠包好线头。

9、开关

(1)安装牢固,目视盖板无损坏。

(2)全部开关灵活,开启接触效果良好。

10、照明灯具

(1)用木头或硬竹片等轻碰灯具,无轻微摇晃,紧贴楼面,零配件齐全,且灯罩完好无损。

(2)打开所有灯具,检查电源接通是否正常、灯具发光是否正常。

(3)产品合格,使用寿命时间达到要求,室内公共照明灯全部接通可以连续工作三天,统计有多少自然损坏的情况。

11、供水系统

(1)安装牢固:打开每栋的供水总阀门(注意关闭室内的水阀),管道完好无损,无渗漏水、无锈迹。

(2)管道接头无渗水。

(3)水龙头(花洒)和水阀:打开水阀,流水畅通,接头处无漏水。

12、排污管道(含塑料管)

(1)安装牢固,外观完好无损,配件齐全。

(2)从楼上的各排水口处注水,楼下目视管道接口密实无渗水;楼上排水畅通无堵塞。

(3)铸铁管:灌水后无渗漏水,表面无锈迹、无裂纹,面层油漆均匀。

13、地漏

过滤铁篦安放稳固,管缝密实,无渗漏水、无堵塞,排水畅通。

14、卫生洁具

(1)安装牢固、配件齐全、完好无损,面层无污渍和刮花痕迹。

(2)灌水后排水口接口实心密实,无渗水,接水软管无锈迹。

(3)便器:水箱冲水正常,不堵塞,冲水畅通。

15、防盗网(窗)

安装牢固、焊接点密实,面漆均匀,无脱皮和漏涮、无明显锈迹。

16、室内配电箱

(1)安装牢固,配件齐全,试操作一次空气开关等控制按钮看是否正常。

(2)开关符合型号规定。

(3)导线与设计相符,布线规范。

(4)目视箱盖无损坏,操作一次,开关灵活。

17、门铃

室外按钮安装牢固,盖板完好,操作灵活,操作一次,进行检查。

18、其他

(1)晾衣钩、室内吊扇挂钩:用软绳等套住挂钩用力拉时,安装牢固,无摇晃,目视钢筋挂钩表面无裂纹,弯处无断裂。

(2)水表、电表和石油气表:安装牢固,无摇晃;打开室内各阀,看表内读数运转是否正常;目视外观完好无损,镜面玻璃无损伤。

公共设施接管验收标准

第一条 范围

住宅小区和大厦的公共场所、娱乐活动设施及其水电等。

第二条 标准

参照建设部ZBP3001-90标准和国家1991年7月1日颁布的《房屋接管验收标准》及要达到的设计要求。

第四条 验收标准

1、基础设施

(1)房屋墻体露出地面部份无倾斜、无移位、无裂痕和无扭曲等。

(2)散水坡:无下陷、无裂痕和无分裂,面层平整,无脱层;无倒泛水现象。

2、天台

(1)屋面隔热层、防水层:板端缝、伸缩缝油膏紧贴;隔热板、防水层表面无裂缝。

(2)天沟、落水口畅通,管道完好。

(3)天面扶拦:无破损、变形,无明显锈蚀。

3、公用天线

配件齐全,安装到每家每户,且收视效果良好。

4、屋面避雷设计

各种避雷装置的所有连接点牢固可靠。

5、 消防设施(消防栓、消防箱)

(1) 消防栓:油漆均匀,无少刷、漏涮现象;阀门完好,无渗漏水现象。

(2) 消防箱:消防管、消防带等配套齐全;箱门上标识清楚,箱门玻璃安装牢固,门锁

开启自如;消防管无渗漏水现象,阀门完好。

6、 小区路灯

(1) 按设计要求安装。

(2) 灯具安装牢固,配件齐全,灯罩无损伤,灯泡照明正常。

(3) 灯柱安装牢固,外面油漆均匀,无损伤和刮花。

7、 绿化

(1)按设计要求种植花草树木,对照绿化设计图纸,不缺株少苗,成活率达98%以上,无病虫害发生,无绿化死角,无杂草丛生,绿地纯度为98%。

(2)绿化用水:绿化水管布局合理,阀门开关距离四周不超过100米,布局覆盖率为100%,

阀门开关灵活,无漏水,安装稳固,无摇晃。

8、小区道路

(1)道路面平整,无起砂、无空鼓、无损伤。

(2)道路沿砌筑整齐,灰缝饱满,无损伤。

(3)块料面层:拼砌整齐,平整稳固,块料面无裂纹、无缺棱掉角。

(4)路牌标志清楚,地面线条顺直。

9、垃圾池(箱)

(1)冲洗水管:垃圾池通水率100%,水管安装牢固,接口处密实,无漏水;水阀开关灵活无漏水;水阔箱装锁,箱面无锈迹,油漆面均匀,锁头开户灵活。

(2)砌筑类:砌筑平直,底层无起砂、无裂纹、无空鼓;装饰面层砖线缝顺直,砖面无损伤、无缺棱掉角;投入口和清出的铁门:无锈迹,油漆完好均匀,安装牢固,开户自如;出口铁门安装小锁,小锁开户灵活。

(3)铁箱类:油漆面层均匀,无损伤,无锈迹、安放平稳。

(4)塑料类:桶身完好无损,桶底无裂纹,不漏水,配有桶盖且完好无损。

10、垃圾转动站

参照相关《房屋接管验收标准和检验办法》的室内接管验收部份执行。

11、岗亭

(1)铝材和不锈钢类:安装牢固,配件齐全,型材面无损伤,玻璃无污渍。

(2)砌筑类:参照相关室内验收标准。

(3)电动道闸:安装牢固,配件齐全,开户自如,道闸栏无损伤。

12、车库

(1)露天(地下)停车场:路面平整,无起砂、无空鼓、无裂纹。

(2)地下停车场:参照《房屋接管验收标准和检验办法》的相关内容;车道标识,入口出口标识清楚,油漆均匀。

(3)露天(夹层)车棚:参照相关室内验收标准。

(4)自行车架:焊接牢固平直,油漆面均匀,无锈迹。

(5)照明设施:配套齐全,灯具完好无损,开关灵活,照明正常。

(6)排水系统:设有专门的排水沟,参照《明暗沟验收标准》,排水泵参照相关机电设备验收标准。

(7)地下车库通风设施:参照《机电设备接管验收标准》。

13、沙井、检查井和化粪池

(1)池内无垃圾杂物,进排水畅通,池壁无裂痕。

(2)检查井和化粪池进出口高差不小于5厘米,井盖搁置稳妥并设置井圈。

14、明暗沟

(1)沟底无断裂、无积水,沟壁和沟底抹灰平整。

(2)沟盖板安装平稳、牢固,排水畅通。

15、挡土墙、泄水孔

(1)砌筑密实,沙浆沟缝饱满。

(2)按设计要求设有泄水孔。

16、踏步

(1)砼砌:踏面、踢面无破损,阴阳角无缺口和断裂。

(2)块料砌:参照《房屋接管验收标准和检验办法》的相关内容。

17、台阶

参照相关的面层砌筑材料的验收标准。

18、水池、水箱

(1)按设计要求和有关卫生标准进行验收。

(2)无渗漏水现象。

(3)内外爬梯无锈蚀现象。

19、信箱

信箱门锁开户灵活,房号标志清楚、有序。

20、景观、

第7篇:手机检验标准

手机外观检验标准

1.0目的:

提供在本厂生产的各机型的QC检查指引.

2.0适用范围:

本公司所有手机的半成品及成品的外观检查.

3.0定义:

4.0职责:

4.1 OQC检查员按照本文进行检查工作.

4.2 OQC主管负责检查员工的日常工作及培训工作.

4.3 品质工程师负责品质问题的分析跟踪及CAR的处理.

4.4 OQC如有重大品质问题或异常情况出现,品质工程师或主管应向品质部经理报告,由品质经理作出决策.

4.5 PQE或OQC技术员负责对本标准的更改或更新.

5.0程序:

5.1外观分区如下:

ZONE1:总是被用户观察面—包括手机的大小LCD面(包括大小LCD及键盘面

ZONE2:经常被用户观察面---包括手机的侧面,下盖的背面及电池的喷漆面

ZONE3:很少被用户观察面---包括手机机芯内面及电池背面

5.2测量方法

观察距离:离人眼40CM

观察角度:在全查过程中将观测面旋转45到90度

观察时间:5秒

观察环境:距离观测物50CM处的光强度为1000到2000LU

5.3缺陷标准

5.3.1划伤,毛等条形状缺

区域 最大尺寸(mm)W :width (宽度)L:Length (长度) 可接受的最大数量 备注

ZONE1 W<0.1L:1.0—1.5W<0.1L:1.0—2.5W<0.1L:2.5—3.5 210 以上所提缺陷应为同色,如果为异色则拒收

ZONE2 W<0.1L:1.0—1.5W<0.1L:1.0—2.5W<0.1L:2.5—3.5 321 以上所提缺陷应为同色,如果为异色则拒收

ZONE3 W<0.1L:1.0—1.5W<0.1L:1.0—2.5W<0.1L:2.5—3.5 321 以上所提缺陷应为同色,如果为异色则拒收

第1页

5.3.2.异色点,灰尘或脱皮等点状缺陷

区 域 缺陷 最大尺(mm)D:直径 可接受最大数量 备 注

1 白点,灰尘或脱皮黑点白点,灰尘或脱皮针孔手印 ≤0.2≤0.2≤0.15≤0.15N.A 11不限不限0 两个缺陷间的距离应大于5mm

异色点或脱皮银点针孔 ≤0.2≤0.2≤0.2 111 两个缺陷间的距离应大于5mm 3 银色点或脱皮银点针孔 ≤0.2≤0.2≤0.2 111 两个缺陷间的距离应大于5mm

5.3.3.间隙及断差

接受标准 备 注

手机上下盖之间间隙 0.4mm 间隙必须是均匀的

上盖的上下壳之间间隙断差 0.1mm0.15mm 间隙必须是均匀的

下盖的上下壳间隙断差 0.1mm0.15 间隙必须是均匀的

上盖的下壳与大LCD镜片之间间隙断差 0.15mm0.35mm 间隙必须是均匀的

上盖的上壳与小LCD镜片之间间隙 0.20mm 间隙必须是均匀的

机芯与电池之间间隙 0.25mm 间隙必须是均匀的

相机镜头与上壳之间间隙必须是均匀的

间隙 0.3mm

天线和外壳之间间隙 0.25mm 间隙必须是均匀的

键盘和外壳之间间隙 0.20mm 间隙必须是均匀的

5.3.4键盘

所有变形,针孔,气泡都的直径都必须小于0.3mm

键盘的丝印移位应小于0.2mm

5.3.5.LCD&LED显示规格

大小LCD均不允许出现缺一个显示点。

如果发现LCD显示淡的,将对比度调整到最大时仍能辨别出字则可以接收,对于

LCD显示的,将对比度调整到最小时不为黑屏则接收。

5.3.6.转轴

打开80-90度时,能自动翻开;合到20-30度时,能自动关闭。

正面持机,检查物距眼睛40cm,打开关闭翻盖时,应没有机械干涉杂音。

6.0 附注:

第3页

手机出货检验标准

1.0目的:

提供在本厂生产的各机型的OQC检查指引.

2.0适用范围:

本公司所有手机的产品的出货检验.

3.0定义:

4.0职责:

4.2 OQC检查员按照本文进行检查工作. 第

24.2 OQC主管负责检查员工的日常工作及培训工作.

4.3 品质工程师负责品质问题的分析跟踪及CAR的处理.

4.4 OQC如有重大品质问题或异常情况出现,品质工程师或主管应向品质部经理报告,由品质经理作出决策.

4.5.PQE或OQC技术员负责对本标准的更改或更新.5.0 程序:

5.1抽样计划:AQL

采用ISO2859-1:1999抽样标准,General inspection levels II.

批量数应<=500pcs,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

Critocal; defect:0收1退;Major defect:AQL0. 40;Minor defect : AQL.1.5

批的数量 抽样数 重要不良 次要不良

接收 拒收 接收 拒收

<=32 全检 0 1 1 2

32

5.2成品包装检查

5.2.1 检查成品包装是否正确。

5.2.2 彩盒外观不能有损坏

5.2.3 每Lot的首尾两台检查彩盒外和机身内贴纸内容是否正确,丝印是否良好,贴纸不能有损坏,其余的只检查机身IEI号码、S/N号和彩盒是否一致。

5.2.4参照相机同机型的“出厂品质检查(技术)清单”文件,检查成品的所有物品是否齐全。

5.2.5检查成品在卡通箱摆放和卡通箱在卡板摆放是否正确。

5.3外观检查:(具体参照手机外观检查标准)

1)充电器及电池检查两附件有无氧化,破损,刮花,披锋,凹凸,变形和脏污等外观缺陷。

2)说明书检查:检查说明书的印刷是否正确,清晰,有无漏页,折页。

3)所有附件的金属或镀金部份是否有生锈、腐蚀、变形等。

4)机芯贴纸和彩盒贴纸上的12NC,IMEI,机芯贴纸上的CMIIID号与TPD是否一致。

5.4功能检查:

开启手机电源,是否能登陆网络

插入SIM卡:将SIM卡装入SIM卡固定器中。

第1页

装上电池:将电池放入手机中,然后盖上后盖。

开启手机电源:按压“power ON”直到荧幕出现客户使用的画面。

检查是否能正常开机,显示是否正常、无内烁。

IMEI号码确认

按压手机上的*#06#键,IMEI号码会显示在荧幕上。

核对荧幕上的 IMEI号码和手机贴纸是否一致。

若其中任一位IMEI号码不符合,则判这只手机不合格。

版本确认

按压手机上的按检查软件版本号查看软件版本是否正确:

充电功能测试(每批机抽查2pcs)

使用包装盒内充电器及电池。

手机放入电池,同时检查电池与机身的间隙是否正常,将充电器插上系统连接器。确认手机荧幕,此时荧幕上的电池容量指示器将来回循环表示充电中。

通话测试(每批抽检2pcs):分别用座机拨打台手机,用手机拨打座机,手机互拨电话,检查提示画面、铃声是否正常,通话声是否清晰,有否噪音、杂音或断话现象。

短信测试(每批抽检2pcs): 用手机发短信,检查接收和发送功能是否正常,提示画面、铃声是否正常,

彩信测试(每批抽检2pcs):用手机互发彩信,检查接收和发送功能是否正常,提示画面、铃声是否正常

拍摄照片测试(每批抽检2pcs):分别用大小LCD进行拍照,检查拍照是否正常。 备注:所有抽检手机检查完后,应恢复出厂设置并清除用户信息。

5.5 在所有检查完毕后,将不良品标,并将各部件按原样包装好,记录检查结果。

5.6.MP3播放器的检查,打开MP3播放器,播放下载的MP3歌曲,检查其声音是否清晰正常。

5.7 MP4播放器的检查:打开MP4播放器,播放下载的影音文件,检查播放时的图像、声音是否正常。

6.0 性能测试(每批抽检2pcs )

6.1关机电流≤5mA.

6.2 GSMPCL5时的通话电流<450mA.

6.3 GSM62信道的5功率等级的功率应该是:33±3dbm ,频差范围是±90Hz,相差范围是±20度.

6.4 DCS698信道的0功率等级的功率应该是:30±3dbm, 频差范围是±90Hz,相差范围是±20度.

6.5 功率时间模板应符合GSM05.05标准.

6.6 均方根误差<5.

6.7 接收信号强度:基站功率为-85dbm时,手机报告的发射电平值为23-28dbm.(GSM62信道、5功率等级,DCS698信道、0功率等级下测试)

6.8 灵敏度:-102db时CLASSⅡB误码率<2.439%(GSM62信道、5功率等级,DCS698信道、0功率等级下测试)

第2页

第8篇:服装检验标准(原版)

服装检验和测试标准(全套)

服装通用检验和测试标准

2008年进出口服装检验启用部分新标准 我国进出口服装检验本月起采用新标准,出口服装的环保和安全标准有所提高,新增了服装内在质量常规检验项目和安全检验项目以及童装检验标准等。中山检验检疫局提醒相关进出口企业,尽快熟悉和掌握新标准。我国出口服装检验将采用新标准《进出口服装检验规程》,由9个部分组成,包括《通则》、《抽样》、《室内服装》、《牛仔服装》、《西服、大衣》、《羽绒服装及羽绒制品》、《衬衫》、《儿童服装》、《便服》等。 中山检验检疫部门人士介绍,新标准的制定和实施突出了保护消费者的人身安全、卫生、健康和保护环境的主题。与现行标准相比,新标准增加了《通则》和《儿童服装》部分,《通则》部分明确了服装内在质量中的常规检验项目和安全检验项目;《儿童服装》中除了对偶氮、甲醛等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项目有明确规定外,还根据儿童喜欢拉、扯、咬服装上装饰物的特点,对童装上小部件、装饰物的抗扭、抗拉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防止被儿童误吞造成窒息的危险。

近来的全球金融风暴加重了国内纺织服装业经营压力,中山劳动密集型的服装代工企业也同样遭受生存压力。该人士称,此次新标准的出台旨在加强服装产品质量,提升中国纺织服装业国际竞争力。企业需要及时掌握并严格执行,保证进出口服装的质量合格和贸易的顺利开展,确保不被市场所淘汰。 各部位尺寸公差表 单位:英寸

部位:一般(+/-)洗水(+/-)测量、方法

胸围:3/8" 1/2" 夹下1"平度(周围计算)

腰围:3/8" 1/2" 夹下最细处平量(周围计算)

下摆:1/2"

3/4" 下摆处平度(周围计算)

衣长: 3/8" 1/2" 后领窝中点量至下摆

袖长:1/4" 3/8" 肩顶点至袖口

夹直:1/4" 1/4" 夹圈直度

袖脾围:1/4" 3/8" 袖夹底至袖中线垂直度(周围计算)

袖口:1/8"

1/4" 袖口处平度(周围计算)

肩宽:1/4"3/8" 左肩顶点至右肩顶点平度

领围:1/4" 3/8" 领窝一周

前胸宽:1/4" 3/8" 前幅两夹最细处平度

后背宽:1/4" 3/8" 后幅两夹最细处平度

腰围:3/8" 1/2" 扣好钮扣或裤钩平行裤头度,由裤头中间横度(周围计算)

臀围:1/2" 3/4" 裤头摊平由浪上3"“V”度(周围计算)

脾围:1/4" 3/8" 摊平裤筒,浪底处横度(周围计算)

前浪连裤头:1/4" 1/4" 由浪底度上裤头顶端(度量部位自然平放)

后浪连裤头:1/4" 3/8" 由浪底度上裤头顶端(度量部位自然平放)

外长短:1/4"长:3/8" 短:3/8"长:1/2" 裤平摊,由裤脚口边度至裤头顶端

内长短:1/8"长:1/4" 短:1/4"长:3/8" 裤平摊,由脚口边度至浪底

脾位(围):1/4" 3/8" 浪底落地3"平度或者按照制单要求(周围计算含左右互差)

脚口:1/8" 1/4" 裤脚口处平摊横度(含左右互差)

拉链长度:1/8" 1/4" 由拉链底封尾处度至拉链口封口处

钮牌:1/8" 1/8" 由钮牌口度至间线处

耳仔长及宽:1/8" 1/8" 由起点到耳仔顶及平度(含相互间互差)

袋口长:1/8" 1/4" 袋口处平摊两点平度(含左右互差)

袋口宽:1/8" 袋口处平摊两点平度(含左右互差)

裤 头 高 1/8" 裤头底到顶端点直度。 服装通用检验标准

一、高档服装

1货物数量─ 检查产品数量是否达到查验要求; 2 唛头 — 核对唛头是否与客户要求相符;

3 配比 ─ 检查物品配比是否与订单,唛头标注及客人要求一致; 4 摔箱 ─ 检查商品及包装是否适于运输保存; 5 验针 ─ 检验商品中是否包括断针和金属;

6 包装检查 — 检查货物包装是否符合要求;

7 产品描述/款式/颜色的检验─检查产品与订单及样板在描述/款式/颜色上的一致性;

8 尺寸测量 ─ 检测产品的尺寸是否与要求相符;

9 产品称重─ 检查产品的重量是否符合客人的要求;

10 品质─ 检查产品的品质;

11 挂牌及缝唛 ─ 检查挂牌及缝唛是否符合要求; 12 发霉 ─ 检查皮革产品可有发霉; 13 适当时可以进行阻燃测试; 14 ROHS 测试报告;

15 组装及功能试验—将按S3抽样进行功能试验; 16 其它 ─ 检查客人提出的其它查验项目。

17 发霉及活虫 ─ 检查产品中可有发霉及活虫;

二、杂货

1货物数量─ 检查产品数量是否达到查验要求; 2 唛头 — 核对唛头是否与客户要求相符;

3 配比 ─ 检查物品配比是否与订单,唛头标注及客人要求一致; 4 摔箱 ─ 检查商品及包装是否适于运输保存; 5 包装检查 — 检查货物包装是否符合要求;

6 产品描述/款式/颜色的检验 ─检查产品与订单及样板在描述/款式/颜色上的一致性;

7 尺寸测量 ─ 检测产品的尺寸是否与要求相符; 8 外观品质─ 检查产品的品质;

9 挂牌及缝唛 ─ 检查挂牌及缝唛是否符合要求; 10发霉 ─ 检查皮革产品可有发霉;

11 组装及功能试验—将按S3抽样进行功能试验; 12 其它 ─ 检查客人提出的其它查验项目。

三、抽样及检测

1 货物数量─ 检查产品数量是否达到查验要求; 2 唛头 — 核对唛头是否与客户要求相符;

3 配比 ─ 检查物品配比是否与订单,唛头标注及客人要求一致; 4 摔箱 ─ 检查商品及包装是否适于运输保存; 5 包装检查--检查货物包装是否符合要求;

6 产品描述/款式/颜色的检验 ─检查产品与订单及样板在描述/款式/颜色上的一致性;

7 尺寸测量 ─ 检测产品的尺寸是否与要求相符; 8 抽样—随机抽取样品送专业实验室测试;

9 挂牌及标注─ 检查挂牌及标注是否符合要求; 10 发霉及活虫 ─ 检查产品中可有发霉及活虫; 11 其它 ─ 检查客人提出的其它查验项目。

四、装箱检验

1 货物数量─ 检查产品数量是否达到查验要求; 2 唛头 — 核对唛头是否与客户要求相符;

3 配比 ─ 随机抽取5箱,检查物品配比是否与订单,唛头标注及客人要求一致;

4 摔箱 ─ 按客人要求检查商品及包装是否适于运输保存; 5 包装检查 — 检查货物包装是否符合要求;

6 产品描述/款式/颜色的检验 ─检查产品与订单及样板在描述/款式/颜色上的一致性;

7 挂牌及缝唛 ─ 检查挂牌及缝唛是否符合要求; 8 发霉及活虫 ─ 检查产品中可有发霉及活虫; 9 其它 ─ 检查客人提出的其它查验项目。 附:布料检验

1 数量─ 检查产品数量是否达到查验要求; 2 唛头 — 核对唛头是否与客户要求相符; 3 疵点检验-多数情况下使用美国4分制;

4 包装检查 — 检查货物包装是否符合要求;

5产品描述/款式/颜色的检验 ─检查产品与订单及样板在描述/款式/颜色上的一致性,颜色头尾,边中,匹间色差将是检查的重点;

6 尺寸测量 ─ 检测产品的尺寸是否与要求相符,每批测5匹; 7 称克重,测纬斜;

8 其它 ─ 检查客人提出的其它查验项目。 服装质量检验标准

一、总体要求 1. 面料、辅料品质优良,符合客户要求,大货得到客户的认可;

2. 款式配色准确无误;

3. 尺寸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 4. 做工精良;

5. 产品干净、整洁、卖相好。

二、外观要求

1. 门襟顺直、平服、长短一致。前抽平服、宽窄一致,里襟不能长于门襟。有拉链唇的应平服、均匀不起皱、不豁开。拉链不起浪。纽扣顺直均匀、间距相等。

2. 线路均匀顺直、止口不反吐、左右宽窄一致。 3. 开叉顺直、无搅豁。

4. 口袋方正、平服,袋口不能豁口。

5. 袋盖、贴袋方正平服,前后、高低、大小一致。里袋高低。大小一致、方正平服。

6. 领缺嘴大小一致,驳头平服、两端整齐,领窝圆顺、领面平服、松紧适宜、外口顺直不起翘,底领不外露。

7. 肩部平服、肩缝顺直、两肩宽窄一致,拼缝对称。

8. 袖子长短、袖口大小、宽窄一致,袖袢高低、长短宽窄一致。 9. 背部平服、缝位顺直、后腰带水平对称,松紧适宜。 10. 底边圆顺、平服、橡根、罗纹宽窄一致,罗纹要对条纹车缝。 11. 各部位里料大小、长短应与面料相适宜,不吊里、不吐里。 12. 车在衣服外面两侧的织带、花边,两边的花纹要对称。 13. 加棉填充物要平服、压线均匀、线路整齐、前后片接缝对齐。 14. 面料有绒(毛)的,要分清方向,绒(毛)的倒向应整件同向。

15. 若从袖里封口的款式,封口长度不能超过10公分,封口一致,牢固整齐。

16. 要求对条对格的面料,条纹要对准确。

三、做工综合要求

1. 车线平整,不起皱、不扭曲。双线部分要求用双针车车缝。底面线均匀、不跳针、不浮线、不断线。

2. 画线、做记号不能用彩色画粉,所有唛头不能用钢笔、圆珠笔涂写。

3. 面、里布不能有色差、脏污、抽纱,不可恢复性针眼等现象。

4. 电脑绣花、商标、口袋、袋盖、袖袢、打褶、鸡眼、贴魔术贴等,定位要准确、定位孔不能外露。

5. 电脑绣花要求清晰,线头剪清、反面的衬纸修剪干净,印花要求清晰、不透底、不脱胶。

6. 所有袋角及袋盖如有要求打枣,打枣位置要准确、端正。 7. 拉链不得起波浪,上下拉动畅通无阻。

8. 若里布颜色浅、会透色的,里面的缝份止口要修剪整齐线头要清理干净,必要时要加衬纸以防透色。

9. 里布为针织布料时,要预放2公分的缩水率。

10. 两头出绳的帽绳、腰绳、下摆绳在充分拉开后,两端外露部分应为10公分,若两头车住的帽绳、腰绳、下摆绳则在平放状态下平服即可,不需要外露太多。

11. 鸡眼、撞钉等位置准确、不可变形,要钉紧、不可松动,特别时面料较稀的品种,一旦发现要反复查看。

12. 四合扣位置准确、弹性良好、不变形,不能转动。 13. 所有布袢、扣袢之类受力较大的袢子要回针加固。

14. 所有的尼龙织带、织绳剪切要用热切或烧口,否则就会有散开、拉脱现象(特别时做拉手的)。

15. 上衣口袋布、腋下、防风袖口、防风脚口要固定。 16. 裙裤类:腰头尺寸严格控制在±0.5公分之内。

17. 裙裤类:后浪暗线要用粗线合缝,浪底要回针加固。 服装常见的不良情况

一、车缝

1、针距超差——缝制时没有按工艺要求严格调整针距。

2、跳针——由于机械故障,间断性出现。

3、脱线——起、落针时没打回针,或严重浮线造成。

4、漏针——因疏忽大意漏缝,贴缝时下坎。

5、毛泄——折光毛边时不严密,挖袋技术不过关,袋角毛泄。

6、浮面线——梭皮罗丝太松,或压线板太紧。

7、浮底线——压线板太松,或梭皮罗丝紧。

8、止口反吐——缝制技术差,没有按照工艺要求吐止口。

9、反翘——面子过紧;或缝制时面子放在上面造成。

10、起皱——没有按照缝件的厚薄调换针线;或缝合件有长短。

11、起绺纽——由于技术不过关缝纽了,缝合件不吻合。

12、双轨——缉单明线,断线后,接缝线时不在原线迹上;缝制贴件下坎后,补线时造成两条线迹。

13、双线不平行——由于技术不过关;或操作马虎造成双线宽窄不匀。

14、不顺直——缝位吃得多少不匀造成止口不顺直;技术差缉明线弯曲。

15、不平服——面里缝件没有理顺摸平;缝件不吻合;上下片松紧不一。

16、不方正——袋角、袋底、摆角、方领没有按90度缝制。

17、不圆顺——圆领、圆袋角、圆袖头、西服圆摆,由于缝制技术不过关出现细小楞角。

18、不对称——由于技术差或操作马虎,必须对称的部位有长短、高低、肥瘦、宽窄等误差。

19、吃势不匀——绱袖时在袖山部位由于吃势不均匀,造成袖山圆胖,或有细褶。

20、绱位歪斜——绱袖、绱领、定位点少于三个或定位不准。

21、对条、对格不准——裁剪时没有留清楚剪口位;或排料时没有严格对准条格;缝制时马虎,没有对准条格

22、上坎、下坎——缝纫技术低或操作马虎,没有做到缉线始终在缝口一边。

23、针孔外露——裁剪时没有清除布边针孔;返工时没有掩盖拆孔。

24、领角起豆——缝制技术低;领角缝位清剪不合要求;折翻工艺不合要求;没有经过领角定型机压形。

25、零配件位置不准——缝制时没有按样衣或工艺单缝钉零配件。

26、唛牌错位——主唛、洗水唛没有按样衣或工艺单要求缝钉

二、污迹

27、笔迹——违反规定使用钢笔、圆珠笔编裁片号、工号、检验号。

28、油渍——缝制时机器漏油;在车间吃油食物。

29、粉迹——裁剪时没有清除划粉痕迹;缝制时用划粉定位造成。 30、印迹——裁剪时没有剪除布头印迹。

31、脏迹——生产环境不洁净,缝件堆放在地上。

32、水印——色布缝件沾水裉色斑迹。

33、锈迹——金属钮扣,拉链,搭扣质量差生锈后沾在缝件上。

三、整烫

34、烫焦变色——烫斗温度太高,使织物烫焦变色(特别是化纤织物)

35、极光——没有使用蒸气熨烫,用电熨斗没有垫水布造成局部发亮。

36、死迹——烫面没有摸平,烫出不可回复的折迹。

37、漏烫——工作马虎,大面积没有过烫。

四、线头

38、死线头——后整理修剪不净。

39、活线头——修剪后的线头粘在成衣上,没有清除。

五、其它

40、倒顺毛——裁剪排料差错;缝制小件与大件毛向不一致。

41、做反布面——缝纫工不会识别正反面,使布面做反。

42、裁片同向——对称的裁片,由于裁剪排料差错,裁成一种方向。

43、疵点超差——面料疵点多,排料时没有剔除,造成重要部位有疵点,次要部位的疵点超过允许数量。

44、扣位不准——扣位板出现高低或扣档不匀等差错。

45、扣眼歪斜——锁眼工操作马虎,没有摆正衣片,造成扣眼横不平,坚不直。

46、色差——面料质量差,裁剪时搭包,编号出差错,缝制时对错编号,有质量色差没有换片。

47、破损——剪修线头,返工拆线和洗水时不慎造成。

48、脱胶——粘合衬质量不好;粘合时温度不够或压力不够,时间不够。

49、起泡——粘合衬质量不好;烫板不平或没有垫烫毯。

50、渗胶——粘合衬质量不好;粘胶有黄色,烫斗温度过高,使面料泛黄。

51、钉扣不牢——钉扣机出现故障造成。

52、四合扣松紧不宜——四合扣质量造成。

53、丢工缺件——缝纫工工作疏忽,忘记安装各种装饰绊,装饰纽或者漏缝某一部位,包装工忘了挂吊牌和备用扣等。 服装的一般外观质量要求

整体外观应整洁无脏污,粉印水花,线头等缺陷,各部位熨烫平挺或平服不允许有亮光、烫黄、烫变色等缺陷。各部位线路平服、顺直、牢固、缝纫及锁眼用线与面料相符,不允许有缺线、短线、开线、双轨线及部件丢落等缺陷。面料质量要符合各类出口服装的标准要求,色差应按GB250-84和ISO105/A01 1984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的标准掌握,达到出口服装的行业标准要求,规格尺寸准确,应符合合同或标准的规定,对格、对条、对花的部位要符合合同的标准或成交样品的规定等。

服装检验标准将疵点分为A类和B类,具体介绍如下:

一. A类疵点

一般指影响服用和商品销售的、消费者不易自行修复的缺陷。主要规格超出极限偏差。

一件(套)内出现色差,一部位面料疵点超过标准规定,逆顺毛面料顺向不一致,对条格部位超过标准规定,对称部位超过标准规定,粘合衬脱胶、渗胶、缺扣、掉扣、扣眼没开、锁眼断线、扣与眼不对称。

缝纫吃势严重不均,缝制严重吃纵 缺件、漏序、开线、断线、毛漏、破洞 熨烫变色、水斑、亮光、污渍。

绣面花型周围起皱、漏绣露印,链子品质不良,金属锈蚀,整烫严重不良,熨烫不平,洗水后明显不良,一件(套)内不一致,洗水后明显,黄斑、白斑、条痕。

二. B类疵点

在部位和程度上明显较A类疵点轻微的缺陷:应滴针(插条)外未滴针(抽条),洗水后不明显的黄斑、白斑、条痕线路不顺直、不等宽,钉扣不牢,缝纫吃势略有不匀,缝制稍有吃纵。

整烫折叠不良,里子与面料松紧程度不适宜。

三. 服装常见的缺陷

止口搅、止口豁、肩头裂、爬领、荡领、领圈豁、领面松、领面紧、领脚断点、两袖前后、后袖山袖子起皱、西装塌胸、背

叉搅豁、裤腰腰口不平、裤子前裆起皱、吊裆、裤子挺缝歪斜、裤子门里襟长短、裤子豁脚、插袋不平。 梭织机褛:

一、造型检验:

领形是否平服、袖山、夹圈、领圈要圆顺,线条明朗,左右要对称。

二、面料外观:

走纱、色差、粗纱、布次、破损。

三、对称检验:

1、领圈、袖山、膊骨要对中;

2、前袋位高低、大小距离、领尖大小、前后左右驳位、撞色是否相对;

3、两膊、两夹圈的阔度是否一致、两袖长短、袖口大小。

四、做工检验:

1、各部位线要平整牢固,不准有跳线、断线、浮线、驳线不可太多及不可出现在显眼的部位,针距不可太疏或过密,底面线松紧适宜;

2、车缝手势、吃势要均匀,避免吊紧曲皱;

3、注意部位:领圈、筒面、 夹圈、冚条各袋口、脚边、袖口;

4、门襟平直,左右下摆长度一致,无起皱圆的要圆顺,方的一定要方正,左右领缺口要相同;

5、前门襟拉链容位要均匀,要有适宜紧度,避免起波浪,小心前中下坠,拉链布阔左右要对称,衫脚小心起八字;

6、肩缝及袖山、领圈、吃势适宜,领绵要自然平服,领翻好后要松紧适宜,无露底现象;

7、袋盖要与前身配合,袋盖里的布料松紧适宜,不得反翘,袋里有否漏针、跳针、袋里要牢固干净,封口无洞;

8、衫里布不可外吐(衫脚、袖口)、棉不可外露,里布缝制是否有足够余量,是否有裂形,针迹是否过稀,各部位是否面布相合平服,无容紧现象。

9、魔术贴不可错位,重线、漏线、上下大小要一致;

10、凤眼定位要准,开刀利落无线毛,针钮线不可过紧过松,拍钮要打到位,松紧适宜;

11、打枣粗幼及位置要合适设计要求,不许拖车;

12、毛面料顺逆方向全件要一致。

五、尺寸检验:严格按照制单要求尺寸表。

六、尾部检验:

1、各部位要平服,无烫黄、极光、水渍、变色(特别注意袖折、丝里、领、门襟);

2、各部位保持清洁,无赃污、无线头;

3、效果优良、手感柔软、无黄斑、水渍印。

七、物料检验:

1、唛头缝制位置和效果,挂牌有无遗漏,洗水唛是否合适要求,烟治唛是否对码,胶袋、拾针、拷贝纸品质;

2、棉绳色度是否牢固,丈根松紧适度;

3、拍钮、撞钉要牢固,不允许脱落;

4、里布对色质布质、棉厚度;

5、跟物料单指示。

八、包装检验:

成衣折叠端正平服,严格按照包装资料指示。 纺织品耐摩擦牢度。

耐摩擦色牢度是指纺织品的颜色耐摩擦的能力,分为干摩擦和湿摩擦。有色材料的耐磨擦色牢度主要取决于浮色的多少和染料与纤维结合情况等因素。

GB/T 3920—1997规定了各种纺织品,包括纺织地毯及其他绒类织物耐摩擦色牢度的试验方法,适用于各种纺织地毯、织物及纱线。该方法是将试样分别用一块干摩擦布和湿摩擦布摩擦,绒类织物和其他纺织品分别采用两种不同尺寸的摩擦头,摩擦布的沾色用灰色样卡评定。

耐摩擦色牢度试验机的摩擦头垂直压力为9N,直线往复动程为100mm,往复速度60次/min。绒类织物(包括纺织地毯)用具有长方形摩擦表面的摩擦头,尺寸为19mm×25mm;其他各种纺织品用具有圆形摩擦表面的摩擦头,直径为16mm。摩擦用棉布采用褪浆、漂白、不含任何整理剂的棉织物,剪成50mm×50mm的正方形用于圆形摩擦头,或剪成25mm×100mm的长方形,用于长方形摩擦头。

制备试验样品时,如被测纺织品是织物或地毯,则必须备有两组不小于50mm×200mm的样品,每组两块。一组其长度方向平行于经纱,用于经向的干摩和湿摩;另一组其长度方向平行于纬纱,用于纬向的干摩和湿摩。当被测纺织品有多种颜色时,应仔细选择试样位置,使所有颜色都被摩擦到。若各种颜色的面积足够大时,必须全部取样。如被测纺织品是纱线,则将其编结成织物,并保证试样的尺寸不小于50mm×200mm,或将纱线平行缠绕于与试样尺寸相同的纸扳上。

用夹紧装置将试样固定在试验机底板上,使试样的长度方向与仪器的动程方向一致。将干摩擦布固定在试验机的摩擦头上,使摩擦布的经向与摩擦头运行方向一致,10s内摩擦10次,往复动程100mm,垂直压力9N。

更换试样,用湿摩擦布重复上述操作。湿摩擦布必须用三级水浸湿,并使用轧液装置,使其含水量在95%~105%。摩擦结束后,在室温下晾干。去除摩擦布上的试样纤维,用灰色样卡评定摩擦布的沾色级数。 针织服装检验标准

一、外观检验:

1、粗细纱、色差、污渍、走纱、破损、起蛇仔、暗横、起毛头、手感;

2、领圈夹圈要平服、圆顺。

二、布质检验:

缩水、色差、扁机领、罗纹拉架对色程度和质地。 三:尺寸检验:严格按照尺寸表。

针织服装尺寸正负差(单位cm) 部位 正负差 部位 正负差 部位 正负差 衣长(肩顶度) 1.5 袖长 1.5 领宽 0.5 胸宽(夹下1CM度) 1 袖臂宽 1 前领深 0.5 腰宽 1 袖口宽 1 后领深 0.5 脚宽 1 袖口高 0.5 领高 0.5 肩宽 1 夹宽 1 拉链长 0.5 印绣花位置距离 1 代长/宽 0.5 脚高 0.5

部位

裤腰宽 裤腰高 裤长 前浪长 后浪长 裤坐围宽

四:对称检验:

衫:

1、领尖大小,领骨是否相对;

2、两肩、两夹圈的阔度;

3、两袖长短、袖口宽窄;

4、两侧长短,脚叉长短。

裤:

1、裤腿长短,宽窄,裤脚宽窄;

2、左右插袋高低、袋口大小,后袋左右边长短。

五、做工检验:

衫:

1、各部位线路顺直,整齐牢固,松紧适宜,不准有浮线、断线、跳线现象,驳线不可太多且不能出现在显眼的位置,针距不能过疏或过密;

2、上领、埋夹手势要均匀,避免领窝、夹圈容位过多;

3、翻领款常见疵点:领筒歪斜,底筒外露,领边走纱,筒面不平服,领嘴高低,领尖大小;

4、圆领常见疵点:领位歪斜大小边,领口起波浪,领驳骨外露;

5、夹顶要顺直不起角;

6、袋口要平直,袋口止口要清剪;

7、冚脚多余止口要清剪;

8、衫脚两侧不可起喇叭,侧下开叉款不可高低脚;

9、冚条不可粗细不匀,不可太多太紧导致束起衫身布;

10、哈梭线不可太多驳口,留意线头清剪;

11、底面线要松紧适宜,全部骨位不可起皱(特别是领圈、夹圈、脚围);

12、钮门定位准确,开刀利落无线毛,钮门线平整无散口,钮线不可过松过长。

裤:

1、后袋留意做工不可歪斜,袋口要平直;

2、裤头冚线要平行,不得弯曲,不得宽窄不均;

3、打枣粗细长短及位置要合乎要求。

六、整烫检验:

1、部位整烫平服,无烫黄、极光、水渍、脏污等;

2、线头要彻底清剪。

七、物料检验:

1、唛头位置及车缝效果,挂牌是否正确,有无遗漏,胶袋质地;

2、棉绳对色度,丈根厚薄及松紧度,落朴效果;

3、全部按照物料单指示。

八、包装检验:

折叠端正平服,严格按照包装指示单。 牛仔(1)

一、造型检查:

衫形线条明快,领形平服,夹圈、领圈圆顺,夹脚底边顺直;裤形线条流畅,裤筒顺直,前后浪顺直。

二、面料外观:

粗纱、走纱、破损、暗横色差、水洗痕、洗水不均匀、白黄斑、污渍。

三:对称检验:

衫:

1、左右领型大小、领圈、搏骨、袖山要对中;

2、两袖长短、两袖大小,袖叉长短、介英宽窄;

3、袋盖、袋口大小、高低、距离,驳骨高低,左右破骨位;

4、门襟长短,摆脚度;

5、两膊、两夹圈的阔度;

裤:

1、两裤腿长短、宽窄、脚口大小,腰头要三对,侧骨要四岁;

2、前后左右及脾袋高低大小;

3、耳仔位置及长短;

四、做工检验:

衫、裤:

各部位面底线要牢固,不准有跳线、断线、浮线,驳线不可在显眼的部位,针距不能过疏或过密。

衫:

1、车缝的手势要均匀,避免吊条曲皱,注意部位:领圈、门襟、袖叉、夹圈、袋口;

2、门襟长短要一致;

3、领面、袋面要平顺、不能反翘;

4、各部位五线缝合是否符合要求,吊带是否牢固,

裤:

1、上裤头的手势要均匀,避免出现容位;

2、拉链不能起谷,钮牌要平服;

3、耳仔不可歪斜,止口要清剪,耳仔脚要塞入裤头内;

4、浪十字位要对准,开刀利落无线毛;

5、袋口原身横口,不可外露,袋口要平直;

6、凤眼定位要准,开刀利落无线毛;

7、打枣粗幼长短位置要符合要求。

五、尺寸检验:严格按照生产制单尺寸表要求。

六、尾部检验:

1、各部位要烫平顺,无烫黄、水渍、污渍、变色;

2、各部位线头要彻底清除干净;

3、水洗效果优良,色彩明快,手感柔软,无黄斑、水印。

七、物料检验:

1、唛头、皮牌位置及车缝效果,挂牌是否正确,有无遗漏,胶袋、枪针、纸箱质地;

2、拍钮撞钉要牢固,不能脱落;

3、跟紧物料单指示,注意落朴效果。

八、包装检验:成衣折叠端正平顺,严格按照包装资料指示。 牛仔(2) 1.概述

牛仔服装因布面质地较厚,颜色较深,耐磨耐穿,是从事体力劳动最为适宜的一种工装。由于时代的发展,牛仔服装已由过去单一颜色发展到现在制成服装后经过水洗工艺处理,使其手感柔软,色泽特别,风格粗犷潇洒的休闲牛仔服。牛仔服装的款式多变,有合体式,又有宽松式与其它服装配套穿着极为美观舒适,是国际市场最为流行的一种服装。目前牛仔服装已形成系列的时装。在服装面料上也有突破,除了全棉外还有弹力(氨纶)、麻棉、涤棉、真丝、人造棉等;在制作工艺上,除了斜纹外,还有平纹、磨绒、竹节纱、提花的等;在颜色上,除了靛蓝色外,还有黑色、印花、杂色的等。 2.制作

牛仔服装的工业生产采用最佳的流水工艺,在一条生产线上密集了各种不同的生产设备和它的操作工人,整个制造流程包

括款式、规格及生产工艺的设计,又包括验料、排料、划皮、裁剪、缝制、水洗、熨烫、烘干和整形等多种生产工艺。 3.产地及输出国别

(1)、牛仔的生产遍及全国各省、市和乡村,尤其以广东一带更为集中 (2)、牛仔服装输往国家已发展到五大洲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4.种类

牛仔服装的种类有:

(1)、按款式分男、女、童牛仔长短裤,牛仔长短裙、牛仔夹克衫、牛仔衬衫、牛仔背心、牛仔裙裤和连衣裙等。

(2)、按水洗有普洗、碧纹洗、雪花洗(双雪花洗)、石磨洗(分轻重磨)、石漂洗、漂洗(分轻、重漂)、酵素、石酵、石酵漂洗、套染洗等。 5.检验

(1)、检验标准:按合同标准,实物样品和SN/T0558—1996《出口牛仔服装检验规程》。

(2)、检验项目:牛仔服装检验项目与衬衫相同。

(3)、检验操作规程:牛仔服装检验操作规程与衬衫相同。 (4)、质量要求: 牛仔上衣

A.外观:水洗色泽均匀、丝绺顺直、折叠端正、无明显污渍、无破洞、对称部位要一致;

B.领子:领面平服不允许起翘、缉线顺直无接线,绱领子不偏斜、领圈不允许起绉,领面无面料疵点;

C.左袖:缉线顺直无起绉,不允许有破洞、损伤、黄斑、白斑、水洗色泽均匀,袖筒不扭曲;

D.右袖与左袖相同;

E.左前身:缉线顺直无起绉,底边宽窄一致,缝头平服,袋口套结牢固,袋里有无异物残留,底边橡筋张力应均匀;

F.右前身与左前身相同;

G.门襟:钮门不允许脱线或破烂,钮扣牢固,不允许有松动,拉链无损坏,活动顺滑,扣与眼位相对,门襟长短一致;

H.后衣身:底边缝头大小一致,平服,底边橡筋张力应均匀,洗水色泽均匀,无斑渍;

I.商标:挂带缝制牢固,商标、洗水唛、尺码唛位置准确、端正;

J.衣里:里面松紧适宜,不允许有破洞、脱线、污渍,袖口里线与袖口缝位置应对; 牛仔裤

A.左裤腿:无明显污渍,无破洞、损伤,不允许烫黄,水洗色泽应均匀,左右裤脚大小一致,裤腿长短一致,丝绺顺直,裤筒不扭曲;

B.腰头:串带位置准确,套结应牢固,腰头宽窄一致,平服; C.袋口:袋口平服,缉线顺直,袋口套结牢固,袋布有无封好,口袋有无异物残留;

D.右裤腿与左裤腿相同;

E.前后裆缝:十字裆套结应牢固,前后裆缝相对;

F.门襟:门襟长短一致,明线无接线,门襟末端套结位置准确牢固,扣与眼位相对,拉链顺滑,无损坏; 牛仔裙

A.整体外观:裙身之线条是否流畅,丝绺顺直,产品清洁,水洗色泽均匀,无破洞、烫黄,商标位置正确、牢固;

B.前腰部:串带位置准确,套结牢固,腰头平服无起绉,腰头宽窄一致,线路顺直;

C.侧袋:袋口套结牢固,袋口平服,缉线顺直,袋里有无异物残

D.门襟:门襟长短一致,拉链顺滑,不允许扣眼脱线或破烂,门襟末端套结位置准确牢固;

E.前裙摆:折边宽窄一致,缉线平服顺直; F.后腰部与前腰部相同; G.后裙摆与前裙摆相同。 针织

一、外观检验:

1、粗幼纱、色差、污渍、走纱、破损、起蛇仔、暗横、起毛头、手感;

2、领圈平服,领圈夹圈要圆顺。

二、布质检验:缩水、甩色、扁机领、罗纹拉架对色程度和质地。

三:尺寸检验:严格按照尺寸表。

四:对称检验:

衫:

1、领尖大小,领骨是否相对;

2、两膊、两夹圈的阔度;

3、两袖长短、袖口宽窄;

4、两侧长短,脚叉长短。

裤:

1、裤腿长短,宽窄,裤脚宽窄;

2、左右插袋高低、袋口大小,后袋左右边长短。

五、做工检验:

衫:

1、各部位线路要顺直,整齐牢固,松紧适宜,不准有浮线、断线、跳线现象驳线现象不可太多且不能出现在显眼的位置,针距不能过疏或过密;

2、上领、埋夹手势要均匀,避免领窝、夹圈容位过多;

3、翻领款常见疵点:领筒歪斜,底筒外露,领边走纱,筒面不平服,领嘴高低,领尖大小;

4、圆领常见疵点:领位歪斜大小边,领口起波浪,领驳骨外露;

5、夹顶要顺直不起角;

6、袋口要平直,袋口止口要清剪;

7、冚脚多余止口要清剪;

8、衫脚两侧不可起喇叭,叉款不可高低脚;

9、冚条不可粗细不匀,不可太多太紧导致束起衫身布;

10、哈梭+A22不可太多驳口,留意线尾清剪;

11、底面线要松紧适宜,全部骨位不可起皱(特别是领圈、夹圈、脚围;

12、钮门定位要准,开刀利落无线毛,钮门线平整无散口,不可起鼓起,打钮位要准,钮线不可过松过长。

裤:

1、后袋留意做工不可歪斜,袋口要平直;

2、裤头冚线要平行,不得弯曲,不得宽窄不均;

3、打枣粗幼长短及位置要合于要求。

六、整烫检验:

1、部位整烫平服,无烫黄、激光、水渍、脏污等;

2、线头要彻底清剪。

七、物料检验:

1、唛头位置及车缝效果,挂牌是否正确,有无遗漏,胶袋质地;

2、棉绳对色度,丈根厚薄及松紧度,落朴效果;

3、全部按照物料单指示。

八、包装检验:折叠端正平服,严格按照包装指示单。 毛衫

一、 外观检验:

粗幼毛、飞毛、起毛团、起蛇仔、混毛色不均匀,漏针、衫身松散不够结实、洗水柔软度不够、起白痕(件染不均)、污渍。

二、尺寸检验:严格按照尺寸表。

三、对称检验:

1、领尖大小,领骨是否相对;

2、两膊、两夹阔度;

3、两袖长短,袖口宽窄。

四、手工检验:

1、翻领款常见疵点:领口走纱,领搭中空过宽,门襟扭曲、歪斜、底筒外露;

2、樽领款常见疵点:领口收口过松起喇叭,领口过紧;

3、其它款常见疵点:夹顶起角,衫脚丈根过紧,抽针款坑条过于平直,衫脚起波浪,两边侧骨不顺直。

五、整烫检验:

1、各部位整烫平服,无烫黄、水渍、污渍等;

2、无板结块,先头要彻底清除。

六、物料检验:

1、唛头位置及车缝效果,挂牌是否正确,有无遗漏,胶袋质地;

2、丈根是否配色;

3、全部物料依照物料指示单。

七、包装检验:严格按照包装指示。

车、印、绣花

一、车花检验:

1、位置是否正确,花位是否端正,有无错漏现象,颜色是否标准;

2、行针要流畅整齐,疏密均匀;

3、车花线有无甩色现象;

4、线头、称底要清理干净。

二、印花检验:

1、位置是否正确,花位是否端正,有无错漏现象,颜色是否标准;

2、线条要平滑整齐清晰,对位要准确,落浆要厚薄适中;

3、不可有甩色、脱胶、粘污、反底现象;

4、手感不可过硬、过黏。

三、绣花检验:

1、绣花针、珠片、珠粒等辅料的颜色是否正确,材质、规格是否正确,是否脱色、杂色变形的珠片、珠粒;

2、绣花位置是否正确,左右是否相称、稀密是否均匀;

3、珠片、饰品钉线是否牢固,连线不能过长(不能超过1.5cm/针);

4、绣花面料不能有起皱、起泡的现象;

5、绣花剪片上干净、整洁,不能有粉迹、笔迹、油污等,先头要干净。

衬衫

一、外观检验:

粗纱、走纱、飞纱、暗横、白迹、破损、色差、污渍。

二、尺寸检验:严格按照尺寸表。

三、对称检验:

1、领尖大小、领骨是否相对;

2、两膊、两夹圈的阔度;

3、两袖长短、袖口宽窄、袖褶距离、袖叉长短、介英高度;

4、担干两边高度;

5、口袋大小、高低;

6、门襟长短,左右条格对称。

四、做工检验:

1、各部位线路顺直松紧适宜,不可有浮线、跳线、断线现象,驳线不可太多且不能出现在显眼位置,针距不能过疏过密,依照规程;

2、领尖要贴服,领面不可鼓起,领尖无断尖,止口无反吐。领窝留意底线与否外露,止口要整齐,领面松紧适宜不反翘,领底不可外露;

3、门襟要直,平服,侧缝顺直,松紧适宜,宽窄一致;

4、明袋内止口要清剪,袋口平直,袋角圆顺,封口大小一致,牢固;

5、衫摆不可扭边外翘,直角摆要顺直,圆底摆角度一致;

6、面线与底线的松紧要适当,避免起皱(易起皱的部位有领边、门襟、夹圈、袖底、侧骨、袖叉等);

7、上领、埋夹收拾要均匀,避免容位太多(主要部位是:领窝、袖口、夹圈等);

8、钮门定位要准,开刀利落无线毛,大小应与纽扣相匹配,钉钮位要准(尤其是领尖),钮线不可过松过长;

9、打枣粗幼、长短及位置要符合要求;

10、对条、对格主要部位:左右幅与门襟相对,袋片与衫片相对,前后幅对,左右领尖、袖片、袖叉对;

11、顺逆毛面全件顺向一致。

五、整烫检验:

1、位整烫平服,无烫黄、机关、水渍、脏污等;

2、整烫重要部位:领、袖、门襟;

3、线头要彻底清除;

4、注意朴渗透胶。

六、物料检查:

唛头位置及车缝效果,挂牌是否正确,有无遗漏,胶袋质地、落朴效果,所有物料必须依照物料单指示。

七、包装检查:严格按照包装指示。 出口衬衫检验方法 1.概述

衬衫是和西服配衬的内衣,随着时代的发展也与其它服装配衬,并逐步走向外衣化单独穿用。由于衬衫穿着舒适,外观大方,制作简单而适体,便于从事各种活动,是广大人民群众普遍穿着的服装,因此,衬衫是属于大类产品之一,也是法定检验商品。 2.制作

衬衫的工业生产,采用最佳的流水工艺,在一条生产流水线上有各种不同的生产设备和操作的技术工人,整个制造流程包括款式、规格及生产工艺的设计,在工艺设计方面采用“立体造型,平面裁剪”增加缝、接开刀、收省、打褶等技术,同时又包括验料、排料划皮、缝制和熨烫整型等多种生产工艺。 3.产地及输出国别

(1)、衬衫的生产遍及全国各省、市和乡村,其生产量和销售量均比其它服装数量大,市场广阔。

(2)、衬衫输往国家已发展到五大洲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4.种类

衬衫主要包括有各种面料制成的高、中、低档,男、女、童的长袖、短袖、硬领、无领、无袖和绣花等衬衫。 5.检验

(1)、检验标准:①按合同要求及有关规定、实物样品和GSBY76001—88《出口衬衫熨烫外观样照》。SN/T1932.7—2008《出口衬衫检验规程》。

(2)检验项目:

1、成衣外型测定,以目测为主,对照款式样(确认样),按合同或标准及有关规定等查对实货是否依照规定生产,商标、吊牌、尺码带定位是否正确。

2、熨烫定型,首先检验领子部位,立领衬衫,领圆大小适宜,领尖插片要足不折尖,折叠端正,前、后身及袖身平服,挺括、袖口齐,无亮光、水渍、烫黄等,成衣外观整洁。

3、外观疵点:面料无明显疵点,无色差,详细要求按SN/T1932.7—2008《出口衬衫检验规程》。

4、缝制检验:各部位线路顺直,双明线宽窄一致,牢固、针距密度符合规程要求,缝修大小一致,缝合吃势均匀不起绺,无毛漏开线、止口倒吐,扣位正确,扣牢固,扣眼无毛疵,对条、对格、对花部位符合规定。

5、检测规格尺寸:可按合同或规程进行测量主要有五部位,领大、衫长、胸围、肩宽、袖长,规格尺寸准确。 (3)辅料:

缝线与面料应一致,(顺色)面料缩水率要准确,纽扣大小一致,无残扣,水洗后效果优良,有柔软感,无黄斑,水渍等。

检验操作程序:检验动作要统一,检验时应把衬衫衣领位置向上平放于检验台上,折叠衬衫首先检验折叠外观,然后按检验程序逐项进行检验,从上到下,先看左,后看右,看完表面,看里面,最后翻过来检验包缝线。应顺直无脱落现象。

(4)质量要求:

外观:折叠端正,熨烫平挺,商标、尺码标位置端正准确,无歪斜。

领子:领面平服,无外翻。松紧适宜,领圆大小要一致,领不起泡、渗胶,明线顺直,无跳线,接线,止口无反吐,领尖大小对称,领尖无断尖,领头圆顺,领豁口大小适宜。绱领子三点定位准确,不偏斜,底领不外露。

门衿:门衿应平服,松紧适宜,宽窄一致,线路顺直,双明线宽窄一致,无接线、断线,销眼间距应均匀,无漏针、断线,开刀利落,无线毛,扣位与扣眼应相符,钉扣要牢固,扣大小一致,无残扣。门、里衿长短应一致。

前身:过肩,线路顺直,松紧适宜,口袋位置端正,线路顺直,封口大小一致、牢固,底摆折边宽窄一致,线路顺直,圆底摆圆度一致。

袖子:绱袖子,上袖缝与底袖缝相交处,袖底十字处应相对,袖开叉应顺直,长短;宽窄符合要求,袖叉中间扣位准确、

袖头、应圆顺或方正,线路顺直,止口无反吐,眼与扣位相对称,两袖长短应一致,两袖口大小应一致,袖头圆顺,方正应一致。

后身:后领口无吃纵,过肩线路顺直,松紧适宜,底摆折边宽窄应一致,熨烫平服。

衫里:应把衬衫翻出里面,检验各部位包缝线应牢固,无脱落,缝头大小一致,洗涤成分标位置准确。

检验结果判定按SN/T1932。7—2008《出口衬衫检验规程》。 6.包装

商品包装是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主要内容之一,在国际贸易中合同均有明确规定。包装的目的为了保护商品安全运抵目的地,主要方便运输、储存、分配、消费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衬衫包装检验的具体要求按SN/T0554—1996《出口服装包装检验规程》执行。 针织

一、外观检验:

1、粗幼纱、色差、污渍、走纱、破损、起蛇仔、暗横、起毛头、手感;

2、领圈平服,领圈夹圈要圆顺。

二、布质检验:缩水、甩色、扁机领、罗纹拉架对色程度和质地。

三:尺寸检验:严格按照尺寸表。

四:对称检验:

衫:

1、领尖大小,领骨是否相对;

2、两膊、两夹圈的阔度;

3、两袖长短、袖口宽窄;

4、两侧长短,脚叉长短。

裤:

1、裤腿长短,宽窄,裤脚宽窄;

2、左右插袋高低、袋口大小,后袋左右边长短。

五、做工检验:

衫:

1、各部位线路要顺直,整齐牢固,松紧适宜,不准有浮线、断线、跳线现象驳线现象不可太多且不能出现在显眼的位置,针距不能过疏或过密;

2、上领、埋夹手势要均匀,避免领窝、夹圈容位过多;

3、翻领款常见疵点:领筒歪斜,底筒外露,领边走纱,筒面不平服,领嘴高低,领尖大小;

4、圆领常见疵点:领位歪斜大小边,领口起波浪,领驳骨外露;

5、夹顶要顺直不起角;

6、袋口要平直,袋口止口要清剪;

7、冚脚多余止口要清剪;

8、衫脚两侧不可起喇叭,叉款不可高低脚;

9、冚条不可粗细不匀,不可太多太紧导致束起衫身布;

10、哈梭+A22不可太多驳口,留意线尾清剪;

11、底面线要松紧适宜,全部骨位不可起皱(特别是领圈、夹圈、脚围;

12、钮门定位要准,开刀利落无线毛,钮门线平整无散口,不可起鼓起,打钮位要准,钮线不可过松过长。

裤:

1、后袋留意做工不可歪斜,袋口要平直;

2、裤头冚线要平行,不得弯曲,不得宽窄不均;

3、打枣粗幼长短及位置要合于要求。

六、整烫检验:

1、部位整烫平服,无烫黄、激光、水渍、脏污等;

2、线头要彻底清剪。

七、物料检验:

1、唛头位置及车缝效果,挂牌是否正确,有无遗漏,胶袋质地;

2、棉绳对色度,丈根厚薄及松紧度,落朴效果;

3、全部按照物料单指示。

八、包装检验:折叠端正平服,严格按照包装指示单。 泳装

一、外观检验:

是否伏贴,线条是否起皱,车线接头左右是否对称

二、布质检验:缩水、退色、克重 三:尺寸检验:严格按照尺寸表。

四:对称检验:

上衣:

1、胸罩是否左右对称;

2、绑带是否长度一样,

3、肩带是否完全一样

裤:

1、侧缝是否左右对成称

2、脚口是否左右对称

五、做工检验:

1、各部位线路要顺直,整齐牢固,松紧适宜,不准有浮线、断线、跳线现象驳线现象不可太多且不能出现在显眼的位置,针距不能过疏或过密;

2、夹顶要顺直不起角;

3、冚车多余止口要清剪;

4、冚车不可粗细不匀,不可太多太紧导致束起衫身布;

5、底面线要松紧适宜,全部骨位不可起皱(特别是领圈、夹圈、脚围;

六、线头要彻底清剪。

七、物料检验:

1、唛头位置及车缝效果,挂牌是否正确,有无遗漏,胶袋质地;

2、棉绳对色度,丈根厚薄及松紧度,落朴效果;

3、全部按照物料单指示。

八、包装检验:折叠端正平服,严格按照包装指示单。 服装检测

检测项目的执行标准,采用GB、FZ及ISO、JIS、ASTM、AATCC、DIN、GM等相关标准。满意和周到的技术服务,将满足您对产品质量指标和检测方法标准的需求。

纤维、纱线、织物,以及特种纺织品和产业用纺织品的物理、化学测试手段。包括傅里叶红外光谱仪、HP6890/5973型毛细管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仪、ICP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美国INSTRON3366电子强力仪、ATLAS Ci4000氙灯日晒老化仪、SPAA-20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Waters高压液相色谱仪、扫描电镜、DSC差示扫描量热仪、织物风格仪等大型精密分析测试仪器。还有保暖仪、织物折皱弹性仪、撕裂仪、各类耐磨仪、纤维卷曲弹性仪、乱翻式起毛起球仪、毛羽仪、起毛起球仪、阻燃仪等。

纺织品测试

检测项目 / 方法标准

1. 纤维成分(定性分析)——FiberComposition

FZ/T 01057.3, FZ/T 01057.8, FZ/T 01057.4

2. 纤维含量(成份分析)——Quantitative Method

AATCC 20a。

GB/T 2910, GB/T 2911

3. 羊绒含量——Cashmere Content

GB 18267, GB/T 14593

4. 羊毛纤维直径——Wool Fiber Diameter

GB/T 10685

5. 动物纤维含量——Animal Fiber Content

GB/T 16988

6.蚕丝/羊绒混纺比——Silk/Cashmere FZ/T 01048 7.拉伸强力——Tensile Strength

GB/T 3923.1, ASTM D5035, GB/T 3923.2,ASTM D5034

8.撕破强力——Tearing Strength ASTM D5587,

GB/T 3917.1,

GB/T 3917.2, GB/T 3917.3

ASTM D2261, ASTM D1424

9.剥离强力——Bond strength

FZ/T 01085 10.顶破强力——Burst Strength

GB/T B878,

GB/T 14800(土工布)

11.接缝强力——Seam Strength ASTM Dl683, GB/T 13773,

FZ/T 01030

FZ/T 70007

12.幅宽——Width GB/T4667, ASTM D3774

13.厚度——Thickness

GB/T3820, ASTM D1777 14.单位面积质量——Mass GB/T4669, ASTM D3776 15.织物密度——Thread Count GB/T4668, ASTM D3775 16.线密度——GB/T 4743(纱线线密度), FZ/T 01093(机织物拆下纱线线密度)

17.抗起球性——GB/T 4802.1(圆轨迹法), GB/T 4802.2(马丁代尔法),GB/T 4802.3(起球箱法),GM 9652P(乱翻式),ASTM D3512

18.尺寸稳定性——GB/T8628, GB/T8629, GB/T8630 19.表面抗湿性——AATCC 22, GB/T 4745 20.拒油——AATCC 118 21.回潮率——GB/T 9995

22.干热收缩率——FZ/T 50004

23.抗静电性能(体积比电阻)——Static Surface GB/T 14342 24.抗静电性能(表面比电阻)——Static Specific 25.保温性——GB/T 11048(A法) 26.透气性——GB/T 5453 27.折痕回复性——GB/T 3819 28.织物悬垂性——FZ/T 01045 29.织物勾丝——GB/T 11047

30.抗滑移性——GB/T 13772.1,ASTM D434 31.针织物拉伸弹性——FZ/T 70006

32.阻燃性——GB 8410, GB/T 5455, GB/T 17591 33.纱线捻度——GB/T 2543.1-2 34.防紫外线性能——GB/T 18830 35.透湿性—— GB/T 12704(透湿杯法) 36.毛细效应——FZ/T 01077 37.吸水性—— FZ/T 62006

38.毛巾脱毛率—— FZ/T 62006

39.胺纶丝线密度试验方法——FZ/T 50005

40.胺纶丝断裂强度(及其延伸率)——FZ/T 50006

41.胺纶丝弹性试验方法——FZ/T 50007 42.合成短纤维线密度——GB/T 14335 43.合成短纤维长度——GB/T 14336

44.合成短纤维断裂强力及伸长——GB/T 14337 45.合成短纤维卷曲性能——GB/T 14338 46.合成短纤维含油率——GB/T 14340 47.织物风格——Fabric Style

48.聚合物熔融温度和结晶温度——GB/T 17594(DSC法) 49.材料表面微区分析扫描电镜——

50.纤维摩擦系数(动、静)纤维与纤维、纤维与金属——

51.玻璃纤维纱线和织物燃烧损失——ASTM D4963 52.松弛、毡化收缩——FZ/T 70009 抗菌测试

检测项目方法标准

1,织物抗菌性能的定量评估Assessment of Antibacterial Finishes onTextile Materials AATCC 100 2,固着性抗菌剂抗菌活性的动态测试法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Determinina the Antimicrobial Activity of lmmobilized Antimicrobial Aclents Under Dynamic Contact Conditions ASTM E2149

3,纺织品抗菌活性检测方法和抗菌效果(定性及定量菌液吸收法)Testing for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nd efficacy on textile products JIS Ll902

4,抗菌加工产品抗菌性试验方法和抗菌效果Antimicrobial products-Test for antimicrobial activity and efficiency JIS Z2801

5,织物抗菌活性的定性评估:平行画线法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ssessment of Textile Materials: Parallel Streak Method AATCC 147

6,纺织品抗真菌活性评估:抗霉变抗腐败测定试验Ⅲ烟曲霉菌的检测:琼脂平板法 Antifungal Activity,Assessment on Textile Materials:Mildew and Rot Resistance of Textile Materials AATCC 30。

备注:

菌种: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杆菌,大肠杆菌,百色念珠菌 霉菌:烟曲霉菌,绿胶木霉。 生态纺织品检测 检测项目 方法标准

1、耐摩擦色牢度Colorfastness to Rubbing AATCC 8

GB/T3920

ISO 105×12

2、 耐洗色牢度Colorfastness to Wash a) GB/T 3921.1-3 AATCC 61(1A&2A) ISO 105 C01-03 b) GB/T 3921.4 AATCC 61(3A-5A) ISO 105 C04 C06 c) GB/T 3921.5 ISO 105 C05

3、耐汗渍色牢度(酸碱汗渍)Colorfastness to Perspiration GB/T3922 ISO 105 E04 AATCC 15

4、耐水色牢度 Colorfastness to Water GB/T 5713 ISO 105-E01 AATCC 107

5、耐色干洗色牢度Colorfastness to Dry Cleaning GB/T 5711 ISO 105 D01 AATCC 132

6、耐光色牢度Colorfastness to Light GB/T 8427 AATCC 16 Ⅰ、20个褪色单位

Ⅱ、40个褪色单位

Ⅲ、80个褪色单位或以上

ISO、105 B02 Ⅰ、4级或4级以下

Ⅱ、5级

Ⅲ、6级或6级以上

7、耐水斑色牢度Colorfastness to Spotting:Water ISO10 5E07

GB/T 5717 BS EN ISO 105 E07 AATCC 104

8、耐热压色牢度Colorfastness to Hot Press GB/T 6152 ISO105-X11

9、耐酸斑色牢度Colorfastness to Spotting:Acid ISO 105 E05 GB/T 5717 BS EN ISO105 E05

10、耐碱斑色牢度Colorfastness to Spotting:Akali ISO 105 E06

GB/T 5716 BS EN ISO 105 E06

11、耐海水色牢度Colorfastness to Sea Water GB/T 5714 ISO 105 E02 BS EN ISO 105 E02

12、漂白色牢度(次氯酸盐) Colorfastness to bleaching:Hypochlorite ISO 105 N01 BS EN ISO 20105 N01 GB/T 7069

13、漂白色牢度(过氧化氢) Colorfastness to bleaching:Peroxide ISO 105 N02 BS EN ISO 105 E02

14、耐有机溶剂色牢度Colorfastness to Organic Solvents ISO 105X05 BS EN ISO105X05 GB/T7074 纤维/纱线/面料检测 END检测项目/方法标准

1、纤维成分(定性分析)—Fiber Composition FZ/T01057.3,FZ/T01057.8,FZ/T01057.4

2、纤维含量(成份分析)—Quantitative Method AATCC 20a,GB/T2910,GB/T2911

3、羊绒含量—Cashmere Content GB18267,GB/T14593

4、羊毛纤维直径—Wool Fiber Diameter GB/T10685

5、动物纤维含量—Animal Fiber Content GB/T16988

6、蚕丝/羊绒混纺比—Silk/Cashmere FZ/T01048

7、拉伸强力—Tensile Strength GB/T3923.1,ASTMD5035,GB/T3923.2,ASTMD5034

8、撕破强力—Tearing Strength ASTM D5587,GB/T3917.1,GB/T3917.2,GB/T3917.3 ASTM D2261,ASTM D1424

9、剥离强力—Bond strength FZ/T01085

10、顶破强力—Burst Strength,GB/TB878,GB/T14800(土工布)

11、接缝强力—Seam Strength ASTM Dl683,GB/T13773,FZ/T01030,FZ/T70007

12、幅宽—Width GB/T4667,ASTM D3774

13、厚度—Thickness GB/T3820,ASTM D1777

14、单位面积质量—Mass GB/T4669,ASTM D3776

15、织物密度—Thread Count GB/T4668,ASTM D3775

16、线密度—GB/T4743(纱线线密度),FZ/T01093(机织物拆下纱线线密度)

17、抗起球性—GB/T4802.1(圆轨迹法),GB/T4802.2(马丁代尔法),GB/T4802.3(起球箱法),GM9652P(乱翻式),ASTMD3512

18、尺寸稳定性—GB/T8628,GB/T8629,GB/T8630

19、表面抗湿性—AATCC22,GB/T4745 20、拒油—AATCC118

21、回潮率—GB/T9995

22、干热收缩率—FZ/T50004

23、抗静电性能(体积比电阻)—Static Surface GB/T14342

24、抗静电性能(表面比电阻)—Static Specific

25、保温性—GB/T11048(A法)

26、透气性—GB/T5453

27、折痕回复性—GB/T3819

28、织物悬垂性—FZ/T01045

29、织物勾丝—GB/T11047

30、抗滑移性—GB/T13772.1,ASTMD434

31、针织物拉伸弹性—FZ/T70006

32、阻燃性—GB 8410,GB/T5455,GB/T17591

33、纱线捻度—GB/T2543.1-2

34、防紫外线性能—GB/T18830

35、透湿性— GB/T12704(透湿杯法)

36、毛细效应—FZ/T01077

37、吸水性— FZ/T62006

38、毛巾脱毛率—FZ/T62006

39、胺纶丝线密度试验方法—FZ/T50005

40、胺纶丝断裂强度(及其延伸率)—FZ/T50006

41、胺纶丝弹性试验方法—FZ/T50007

42、合成短纤维线密度—GB/T14335

43、合成短纤维长度—GB/T14336

44、合成短纤维断裂强力及伸长—GB/T14337

45、合成短纤维卷曲性能—GB/T14338

46、合成短纤维含油率—GB/T14340

47、织物风格—FabricStyle

48、聚合物熔融温度和结晶温度—GB/T17594(DSC法)

49、材料表面微区分析扫描电镜—

50、纤维摩擦系数(动、静)纤维与纤维、纤维与金属—

51、玻璃纤维纱线和织物燃烧损失—ASTMD4963

52、松弛、毡化收缩—FZ/T70009。 汽车内饰物检测

检测项目 方法标准

1、耐清洁性—CleanabilityGM9900P GM9126P GMW3402 FLTMBN107-01

2、耐磨损性—Abrasion GM3208A(Taber) GM3208B(Taber)

ASTMD3884(Taber) DINENISO12947(Martindale)

3、气味性—OdorSAEJ1351 GM9130P PV3900 GME60276 FLTMBO131-01 MS300-34 EDS-T-7603(A、B、C类)

4、拉伸强力—TensileStrength ASTMD5034 ASTMD5035 DINENISO12947

5、撕破强力(a)—TearingStrengthASTMD5587(梯形) ASTMD2261(单舌) DIN53356

6、剥离强力—BondStrengthASTMD751 DIN53357

7、接缝强力—SeamStrengthGM9129P

8、静态和永久伸长—StaticandPermanentElongationPV3909

9、拒油性—OilRepellencyAATCCl8

10、阻燃性—FlammabilityGM9070P ISO3795 GB8410 MS300—08 FMVSS302 UL94 GMW3232

11、耐刮伤性—Marring&ScuffingGM9150P

12、透气性—AirPermeabilityGB/T5453 ISO9237

13、防霉性—ResistancetoMildewGM9128P(14天)

14、尺寸稳定性—DimensionalStabilitySAEJ883 GM9452P GM9452P&GM9505

15、水解稳定性—HydrolicStabilitGM9231P(168小时)

16、排水性—WaterRepellencyGM9317P

17、柔韧性—Pliability GM9664P

18、抗起球性—ResistancetoPillingGM3347P ASTMD3512 GM9652P ASTMD4970

19、耐水斑、盐渍性—WaterSpotting,Salt GM9133P 20、耐汗渍色牢度—ColorfastnesstoPerspiration FLTMBI113-06

22、抗汗性—ResistancetoPerspiration GM9240P

23、耐水色牢度—DyeStability AATCC107

24、耐摩擦色牢度—ColorfastnesstoRubbingAATCC8 FLTMBN107-01

25、拉伸回复性能—Recoverability SAEJ855

26、SO2点蚀法—ResistancetoSO2GM9736P

27、有机化合物挥发(苯、甲苯、二甲苯等)—Benzene、Methylbenzene、Xylene,etc、Head-Space-GC/MS

28、总碳挥发—VOCPV3341 TSINT20

29、甲醛含量—FormaldehydeContentPV3925 GME60271 30、重金属含量—HeavyMetalGB/Fl7593(游离量)

31、重金属含量(总量法PbHgCd)—EPA3050B(产品为塑料件/及其涂层)

32、六价铬—Cr6+GB7467。 服装外观规格检测 检测项目/方法标准

1、纤维成分(定性分析)—FiberCompositionFZ/T01057.3,FZ/T01057.8,FZ/T01057.4

2、纤维含量(成份分析)—QuantitativeMethodAATCC20a,GB/T2910,GB/T2911

3、羊绒含量—CashmereContent GB18267,GB/T14593

4、羊毛纤维直径—WoolFiberDiameterGB/T10685

5、动物纤维含量—AnimalFiberContentGB/T16988

6、蚕丝/羊绒混纺比—Silk/CashmereFZ/T01048

7、拉伸强力—TensileStrength GB/T3923.1,ASTMD5035,GB/T3923.2,ASTMD5034

8、撕破强力—TearingStrength ASTMD5587,GB/T3917.1,GB/T3917.2,GB/T3917.3 ASTMD2261,ASTMD1424

9、剥离强力—BondstrengthFZ/T01085

10、顶破强力—BurstStrengthGB/TB878,GB/T14800(土工布)

11、接缝强力—SeamStrengthASTMDl683,GB/T13773,FZ/T01030,FZ/T70007

12、幅宽—WidthGB/T4667,ASTMD3774

13、厚度—ThicknessGB/T3820,ASTMD1777

14、单位面积质量—Mass GB/T4669,ASTMD3776

15、织物密度—ThreadCountGB/T4668,ASTMD3775

16、线密度—GB/T4743(纱线线密度),FZ/T01093(机织物拆下纱线线密度)

17、抗起球性—GB/T4802.1(圆轨迹法),GB/T4802.2(马丁代尔法),GB/T4802.3(起球箱法),GM9652P(乱翻式),ASTMD3512

18、尺寸稳定性—GB/T8628,GB/T8629,GB/T8630

19、表面抗湿性—AATCC22,GB/T4745 20、拒油—AATCC118

21、回潮率—GB/T9995

22、干热收缩率—FZ/T50004

23、抗静电性能(体积比电阻)—StaticSurfaceGB/T14342

24、抗静电性能(表面比电阻)—StaticSpecific

25、保温性—GB/T11048(A法)

26、透气性—GB/T5453

27、折痕回复性—GB/T3819

28、织物悬垂性—FZ/T01045

29、织物勾丝—GB/T11047

30、抗滑移性—GB/T13772.1,ASTMD434

31、针织物拉伸弹性—FZ/T70006

32、阻燃性—GB 8410,GB/T5455,GB/T17591

33、纱线捻度—GB/T2543.1-2

34、防紫外线性能—GB/T18830

35、透湿性— GB/T12704(透湿杯法)

36、毛细效应—FZ/T01077

37、吸水性— FZ/T62006

38、毛巾脱毛率—FZ/T62006

39、胺纶丝线密度试验方法—FZ/T50005

40、胺纶丝断裂强度(及其延伸率)—FZ/T50006

41、胺纶丝弹性试验方法—FZ/T50007

42、合成短纤维线密度—GB/T14335

43、合成短纤维长度—GB/T14336

44、合成短纤维断裂强力及伸长—GB/T14337

45、合成短纤维卷曲性能—GB/T14338

46、合成短纤维含油率—GB/T14340

47、织物风格—FabricStyle

48、聚合物熔融温度和结晶温度—GB/T17594(DSC法)

49、材料表面微区分析扫描电镜—

50、纤维摩擦系数(动、静)纤维与纤维、纤维与金属—

51、玻璃纤维纱线和织物燃烧损失—ASTMD4963

52、松弛、毡化收缩—FZ/T70009。 纤维/纱线检测

检测项目 / 方法标准

1.纤维成分(定性分析)——Fiber Composition FZ/T 01057.3,FZ/T 01057.8,FZ/T 01057.4

2.纤维含量(成份分析)——Quantitative Method AATCC 20a,GB/T 2910,GB/T 2911

3.羊绒含量——Cashmere Content GB 18267,GB/T 14593 4.羊毛纤维直径——Wool Fiber Diameter GB/T 10685 5.动物纤维含量——Animal Fiber Content GB/T 16988 6.蚕丝/羊绒混纺比——Silk/Cashmere FZ/T 01048 7.拉伸强力——Tensile Strength GB/T 3923.1,ASTM D5035,GB/T 3923.2,ASTM D5034 8.撕破强力——Tearing Strength ASTM D5587,GB/T 3917.1,GB/T 3917.2,GB/T 3917.3 ASTM D2261,ASTM D1424 9.剥离强力——Bond strength FZ/T 01085

10.顶破强力——Burst Strength GB/T B878,GB/T 14800(土工布)

11.接缝强力——Seam Strength ASTM Dl683,GB/T 13773,FZ/T 01030,FZ/T 70007

12.幅宽——Width GB/T 4667,ASTM D3774 13.厚度——Thickness GB/T 3820,ASTM D1777 14.单位面积质量——Mass GB/T 4669,ASTM D3776 15.织物密度——Thread Count GB/T 4668,ASTM D3775 16.线密度——GB/T 4743(纱线线密度),FZ/T 01093(机织物拆下纱线线密度)

17.抗起球性——GB/T 4802.1(圆轨迹法),GB/T 4802.2(马丁代尔法),GB/T 4802.3(起球箱法),GM 9652P(乱翻式),ASTM D3512

18.尺寸稳定性——GB/T 8628,GB/T 8629,GB/T 8630 19.表面抗湿性——AATCC 22,GB/T 4745 20.拒油——AATCC 118 21.回潮率——GB/T 9995

22.干热收缩率——FZ/T 50004

23.抗静电性能(体积比电阻)——Static Surface GB/T 14342 24.抗静电性能(表面比电阻)——Static Specific 25.保温性——GB/T 11048(A法) 26.透气性——GB/T 5453 27.折痕回复性——GB/T 3819 28.织物悬垂性——FZ/T 01045 29.织物勾丝——GB/T 11047

30.抗滑移性——GB/T 13772.1,ASTM D434 31.针织物拉伸弹性——FZ/T 70006

32.阻燃性——GB 8410,GB/T 5455,GB/T 17591 33.纱线捻度——GB/T 2543.1-2 34.防紫外线性能——GB/T 18830 35.透湿性—— GB/T 12704(透湿杯法) 36.毛细效应——FZ/T 01077 37.吸水性—— FZ/T 62006

38.毛巾脱毛率—— FZ/T 62006

39.胺纶丝线密度试验方法——FZ/T 50005

40.胺纶丝断裂强度(及其延伸率)——FZ/T 50006 41.胺纶丝弹性试验方法——FZ/T 50007 42.合成短纤维线密度——GB/T 14335 43.合成短纤维长度——GB/T 14336

44.合成短纤维断裂强力及伸长——GB/T 14337 45.合成短纤维卷曲性能——GB/T 14338 46.合成短纤维含油率——GB/T 14340 47.织物风格——Fabric Style

48.聚合物熔融温度和结晶温度——GB/T 17594(DSC法) 49.材料表面微区分析扫描电镜——

50.纤维摩擦系数(动、静)纤维与纤维、纤维与金属——

51.玻璃纤维纱线和织物燃烧损失——ASTM D4963 52.松弛、毡化收缩——FZ/T 70009 关于印发十运会射击比赛步枪项目专用服装检测规定的通知 发文单位:国家体育总局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体育局竞训处,总参军训和兵种部体育局,各行业体协:

由于国际射联新规则的实施,步枪项目服装检测程序有较大的变化,为了确保全运会射击竞赛的顺利进行,特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运动会射击比赛步枪项目专用服装检测规定》,经国家体育总局批准,现通知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运动会射击比赛步枪项目专用服装检测规定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射击射箭运动管理中心下发的《关于执行国际射联新规则对步枪运动员服装进行严格检查的通知》(体射运字[2005]66号文件)的规定精神,现制定第十届全国运动会射击比赛步枪项目服装检测规定如下:

一、赛前服装检测方式、时间及要求

(一)检测方式报到后先进行赛前检测,在各项目比赛前再进行硬度复测,复测合格的服装将集中封存,统一保管。 (二)检测时间:

1.赛前检测:代表队报到后,按裁判委员会统一安排的时间在指定地点进行武器、服装检查。

2.各项目赛前复测:每个项目正式比赛前一天,裁判委员会将指定时间、地点对参加该项目比赛的运动员的专用服装进行赛前硬度复测。

(三)赛前检测要求:

1.裁判委员会根据竞赛日程通知运动员在指定的时间内到达指定地点进行服装、武器的综合检测。

2.赛前检测过程中将依据规则对射击服装的厚度、硬度、长度、松紧度等内容进行检测,同时也对射击鞋、手套、皮带进行检测。

3.凡未进行赛前服装检测的运动员,其专用的服装不得参加赛前服装硬度的复测,该运动员也不得穿专用服装进行比赛。

4.赛前服装检测不合格的运动员,可以提供一套备用服装送检,仍不合格,该运动员将不得参加服装复检,也不得穿专用服装进行比赛。

(四)赛前复测要求:

1.各项目正式比赛前一天,运动员必须在裁判委员会规定的时间,到指定地点进行服装硬度复测。

2.服装复测合格,运动员需填写代表队、姓名、靶位号卡片,装入服装储存装备中,交由服装检测裁判统一封存保管。运动员须自带服装储存装备和锁。

3.项目开赛前30分钟,运动员在比赛靶位接收自己服装。 4.未参加服装硬度复测的运动员,将不得在该项目比赛中使用专用射击服装。

5.射击服装复测不合格者,可以提供一套备用服装送检。备用服装只检测一次,仍不合格,该运动员将不允许穿专用服装进行比赛。

二、服装检测办法

(一)服装检测程序:

1.服装硬度检测仍然采用运动员抽取服装区域点位的方式进行。射击服、射击裤各检测3个点位。

2.所测点位中任何一个点位数值低于3.0即为不合格。第一次检测不合格的服装,5分钟后进行再次检测,仍不合格,将在5分钟之后进行第三次检测。如仍未通过检测,该服装将被标注永久性“不合格”记号。

3.赛前检测和复测均在服装检测室内进行。检测过程中,运动员要求将服装移出检测室必须是为了做永久性的修改。再次送检时,必须向检测裁判员明示所做永久性修改的区域位置。

(二)检测仪器全运会服装检测所使用的厚度仪、硬度仪等专用检测仪器均由国家体育总局射击射箭运动管理中心提供。

本规定仅适用于第十届全国运动会射击项目决赛期间的比赛,解释权属国家体育总局射击射箭运动管理中心。国家体育总局

丝绸服装检验方法 1.概述

丝绸服装是用质地轻快的丝织品缝制成各种款式的服装,穿着爽身,飘逸,如裙装、睡袍、睡衣、晨衣、衬衫等品种,这些服装加上手绣工艺的点缀使其更加精致高雅,在国内外属高档服装,丝绸服装属于法定检验商品。 2.制作

丝绸服装的工业生产,采用最佳的流水工艺,在一条生产流水线上有各种不同的生产设备和操作的技术工人,整个制造流程包括款式、规格及生产工艺的设计,在工艺设计方面采用“立体造型,平面裁剪”增加缝、接开刀、收省、打褶等技术,同时又包括验料、排料划皮、缝制和熨烫整型等多种生产工艺。 3.种类

按面料分类有:真丝绸服装和合纤绸服装。按款式分类有裙类、衬衫、睡衣、睡袍、晨衣和夹克衫等。 4.检验:

(1)检验标准:

按合同有关规定,实物样品SN/T0556—1996《出口衬衫检验规程》。

按S N/T0557—1996《出口便服检验规程》。

按SN/T0252—93《出口砂洗真丝服装检验规程》,不包括砂洗部分要求,其它相同。

按SN/T0559—1996《出口室内服装检验规程》。

(2)检验项目:

成衣外型测定:以目测为主,对照款式样(确认样),按合同或标准及有关规定等查对实货是否依照规定生产,商标、吊牌、尺码带定位是否正确。

熨烫定型:首先检验领子部位,立领衬衫,领圆大小适宜,领尖插片要足不折尖,折叠端正,前、后身及袖身平服,挺括、袖口齐,无亮光、水渍、烫黄等,成衣外观整洁。

外观疵点:面料无明显疵点,无色差,详细要求按SN/T0556—1996《出口衬衫检验规程》。

缝制检验:各部位线路顺直,双明线宽窄一致,牢固、针距密度符合规程要求,缝修大小一致,缝合吃势均匀不起绺,无毛漏开线、止口倒吐,扣位正确,扣牢固,扣眼无毛疵,对条、对格、对花部位符合规定。

检测规格尺寸:可按合同或规程进行测量主要有五部位,领大、衫长、胸围、肩宽、袖长,规格尺寸准确。

辅料:缝线与面料应一致,(顺色)面料缩水率要准确,纽扣大小一致,无残扣,水洗后效果优良,有柔软感,无黄斑,水渍等。

(3)检验操作程序:

检验动作要统一,检验时应把领位置向上平放于检验台上,首先检验外观,然后按检验程序逐项进行检验,从上到下,先看左,后看右,看完表面,看里面,最后翻过来检验包缝线。应顺直无脱落现象。 (4)质量要求:

女裙装:

A.前身全体:折叠端正,熨烫平服,领面平服,松紧适宜,花形对称,不允许有污渍、烫黄、破损。绣花产品:绣面整齐,花型四周无明显绉纹,不漏绣,不露墨迹,胸部漏空花边整齐无毛疵;

B.领子:绱领要三点定位,无偏斜,领尖长短一致,月牙边无断线,出边整齐,领尖漏空花边绿整齐无毛疵;

C.肩部:肩袖缝要顺直一致,无双轨迹,垫肩位置准确,纤绸类面料合肩缝时须代扦条、肩部平顺不下溜;

D.前身:胸省大小一致,腰省高低一致,下摆顺直,针码不外露,折边宽窄一致。

E.袖及袖口:绱袖吃势均匀,袖底缝顺直,十字处相对,袖口折边宽窄一致,计码不外露,两袖对比长短一致,袖口大小一致。

F.门里衿:门衿宽窄一致,钉扣牢固,扣位准确。 G.后身:后领窝圆顺不起绺,底领不外露,折边宽窄一致。

H.衫里:包缝顺直,包缝线不允许脱落及开线,包缝线头最长留0.5cm。

其它检验项目与衬衫及夹克衫相同。

5.包装与标记

商品包装是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主要内容之一,在国际贸易中合同均有明确规定。包装的目的为了保护商品安全运抵目的地,主要方便运输、储存、分配、消费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衬衫包装检验的具体要求按SN/T0554—1996《出口服装包装检验规程》执行。

纳米服装将告别无标准

纳米服装神奇效果将不再由商家说了算!记者日前从有关部门获悉,由东莞市质量技术监督标准与编码所、广东省服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东莞)、东莞市纺织服装行业协会负责起草的《纳米技术处理服装》已被正式列入省地方标准。该标准出台后,将就纳米服装范围、材料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目前有关标准内容还有待进一步报批。

现状:新型高科技遭遇互信危机;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纳米服装一上市就被商家在设计和宣传中费足了心血。不少商家也是大打纳米服装的保暖、治疗、防水、防污牌,有的甚至不惜重金请来明星代言。但无论商家如

何宣扬,不少消费者还是持平和心态看待,除了对产品价格偏高的踟躇外,更多人则对这类产品重金背后的效果真实性产生怀疑。

记者日前随机在天和百货、海雅百货、中华百货等数家百货公司附近采访了一部分市民。其中超过90%的采访对象均表示对纳米服装不熟悉。一位姓张的女士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她去年曾经购买过一件纳米服装,当时销售人员称该服装可以避污免洗,心动之下就买了件500多元的纳米外套。刚开始穿时也的确不沾水油,但时间一长就会产生很强的静电,尤其是每次脱衣服时,只要动作稍微快点还会打得很疼。洗过几次后,就连衣服的防污染效果也下降很快。

记者随后来到海雅百货、中华百货里面的多处服饰专柜前,但均未发现有纳米服装销售。有人员表示,这类产品除了价格偏高外,产品真伪也一时难辨,而且缺少对纳米概念的详细说明。

根源:自立标准造成质量参差不齐

据有关负责人介绍,作为一种新型高科技产品,纳米服装尚无专门的国标或行标,在产品质量和鉴别方面存在一定困难。目前东莞从事纳米服装生产的厂家只能依照各自的企业标准进行生产和检验,但企业因自身生产经验和管理水平不尽相同,试验设备条件等诸多限制,造成市场上的纳米服装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措施:九方面技术指标被具体量化;

据悉,整个标准体系将被分为六大部分,包括:规定内容和适用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标准。

记者从草案中了解到,该标准适用于经防水,防油,防污,抗菌、防紫外线等五种纳米技术处理过的机织或针织织物为主要面料生产的各类服装。其中要求部分为标准核心,从材料要求、使用说明、型号、内在质量及外观质量、特殊性能指标、耐洗涤性能、透气率偏差、原料的成分和含量、安全性等九个方面来规范纳米服装的质量,并对各个技术指标提出了具体要求。

纳米技术是对纳米尺度的材料进行合成、控制、工程及处理等过程所需的技术。纳米材料的耐用性和小体积,可大大降低资源耗用量,从而减少废物对环境污染带来的健康问题。三防

功能(防水、防油、防污)是纳米技术目前在服装、服饰方面应用最多的功能,其次是抗菌、防紫外线功能。三防处理即是将具有纳米级的微粒的产品覆盖在纤维表面,或镶嵌在纤维甚至分子间隙间,由于这种微粒十分微小(小于100 nm),且表面积大,表面能高,在物质表面形成一个均匀的、厚度极薄的、间隙极小(小于100 nm)的“气雾状”保护层,正是由于这种保护层的存在,使得常温下尺寸远远大于100 nm的水滴、油滴、尘埃、污渍都难以进入到布料内部而只能停留在布料表面。同时,由于形成保护层的纳米级微粒及其微小,几乎不会改变布料的物性,如颜色、舒适度、透气性等。 印花的检验标准

我国是纺织品大国,更是服装印花大国,要使我国服装印花的纺织品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必须掌握国际标准,标准是技术基础,产品质量的基础在于标准的高低,只有及时掌握欧美日发达国家的标准发展动态,知已知彼,才能在国际服装印花纺织品市场赢得更多的份额。

一、目前国际纺织品标准发展动态:

纺织品服装的国际标准实际上多为基础标准和测试方法标准,而大家都关注的产品标准很少。纺织品服装的产品标准大多为国际买家在贸易过程中为了买到优质产品而制定的买家标准,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主要买家集中在美国、欧盟和日本,因此要熟悉美国、欧盟和日本的标准尤为重要。

1.美国纺织品的测试标准:

美国纺织品的品质测试标准主要有:AATCC标准(美国纺织染色家与化学家协会),ASTM标准(美国材料试验协会),CPSC(美国联邦消费品安全委员会)和FTC强制性标准(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另外美国对纺织品服装制定了许多技术法规:纺织纤维产品鉴定法令、毛产品标签法令、毛皮产品标签法令、公平包装和标签法,织物可燃性法规、儿童睡衣燃烧性法规、羽绒产品加工法规等等。

2.欧盟纺织品的测试标准:

欧盟没有专门的标准制定机构,CEN(欧盟标准化委员会)主要是贯彻国际标准,协调各成员国标准并制定必要的CEN(欧洲标准),CEN标准大多数与ISO标准相同。

欧盟各成员国有自己的法规和标准,与欧盟统—的法令法规无论在技术要求还是在条件上都稍有差异。英国作为现代纺织业发源地之一,其纺织标准体系除了相当完善的英国标准(CBS)外,还有一套(BSBN)标准体系。德国标准(DTN)也相当严峻和完备,目前的有害物质控制标准就来源于DIN标准。

3.日本纺织测试标准:

日本对纺织品服装的品质非常“挑剔”,进入日本的纺织品服装其贸易商有一套严格的产品质量标准作为审核的依据,主要有三种规范:(1)日本工业标准(JISL)(2)产品责任法(P/L)(3)产品品质标准制定。并且要求生产商在指定的质量检测机构取得合格认证。

日本还有多种纺织纤维和服装的标志。(1)Q标志(quality)日本的优质产品标志。(2)SIF标志(财团法人缝制品检查协会)是对优秀制品认可和推荐的标志。

另外,日本对断针的检验要求很严,因为日本政府以立法形式颁布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纺织品服装上检出有残断针的生产者,消售者实行重罚。

4.国际纺织品测试标准及检测项目的新发展:

国际的纺织品服装标准体系在基础检测方法的修订,每年都会有。其中包括一些缺陷的修订,新内容的增添和不适应标准的废除。在纺织服装贸易中,目前最受关注的国际标准中技术性标准法规主要有二方面,(1)纺织品和服装标签法规,(2)安全、生态和环保法规。特别是安全、生态和环保标准,西方各国越来越重视,我们不能仅仅看作为贸易中的绿色壁垒,这是人类技术与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中美国强调安全、欧盟强调生态和环保

二、我国的服装印花首先要达到国家强制标准GB1840-2003

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GB18401-2003 (2003.11.27发布2005.1.1实施)

GB/T2912.1纺织品甲醛的测定第1部分:游离水解的甲醛(水萃取法)

GB/T3920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GB/T3920-1997,eqvIS0105-X12:1993)

GB/T3922纺织品耐汗渍色牢度试验方法(GB/T3922-1995,eqvISOl05-E04:1994)

GB/T5713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水色牢度(GB/T5713-1997,eqvIS0105-E01:1994)

GB/T7573纺织品水萃取液pH值的测定(GB/T7573-2002,ISO105-E01:1994,MOD)

GB/T17592.1纺织品禁用偶氮染料检测方法第1部分:色相色谱/质谱法

GB/T18886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唾液色牢度

GBl84016.7异味试验方法

三、最新颁布的欧盟纺织品生态标准Eco-Label明确规定禁用和限制使用的部分纺织品化学品:

1.有害染料——偶氮、致癌、致敏染料 在法定检测条件下裂解并释放出致癌芳胺的禁用染料,大约为20余种。

2.重金属:

a.限定所使用的染料或颜料和纺织助剂中作为杂质存在的重金属量:

银100ppm

钴1.0ppm

砷0.2ppm

铬l.0ppm

钡100ppm

铜2.5ppm

钙20ppm

铁2500ppm

汞0.02ppm

铅0.2ppm

锰1000ppm

硒20ppm

镍1.0ppm

锑30ppm

锌1500ppm

锡250ppm

镉0.1ppm

镍(NI)及其附加物0.5ppm

氯化苯和甲苯1.0ppm

五氯苯酚PCF0.05ppm四氯苯酚TeCP0.05ppm邻苯基苯酚50ppm b.禁止使用媒染染料(媒介染料)

c.限制使用含铜、铬或镍的金属结合染料。

3.苯酚

有防霉、防腐性的机化合物而被禁止使用。

4.农药、杀虫剂或生物抑制产品使用量不能超过标准。

5.危险品物质:

对于卫生、阻燃整理中不允许含有超过0.1%的危险品物质:

R40 R45 R46 R49 R50 R5l R52。 R53 R60 R61 R62 R63 68 6.禁用的表面活性剂:

(1)APEO-烷基苯酚乙氧基醇的简称,它包括壬基苯酚、辛基苯酚及壬基苯酚乙氧基醇。

(2)直链烷基苯磺酸盐LAS。

(3)双(氢化牛油烷基)二甲基氯化胺(DTDMAC) (4)二硬脂基二甲基氯化胺(DSDMAC) (5)二(硬化牛油)二甲基氯化胺(DHDMAC) (6)乙二胺四乙酸(EDTA) (7)二乙烯二胺五乙酸(DTPA) (8)铬(CRVI)

(9)甲醛

7.不能使用生物降解率低于95%(干质量)的洗涤剂、柔软剂和螯合剂。以及由以上七条中所涉及的成份所组成的制剂或复配物。

国际上纺织品服装印花贸易市场复杂多变,我们不仅要掌握国际标准动向,更要完善我国的标准体系,提升我国的产品质量,使我国服装印花纺织品由以量取胜转变为以质取胜,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儿童服装检测要求:

出口儿童服装安全技术规范 (SN/T1522:2005)

安全要求:

外在质量:

1.附件应耐用 光滑 无锈 无缺件,不允许有毛刺,可触及性锐利边缘和尖端.

2.三岁及以下儿童穿着的服装不应使用在外观上与食物相似的附件

3.三岁及以下儿童穿着的服装不应使用含有刚性成分的组合纽扣

4.不允许有昆虫 鸟类和啮齿类动物及来自这些动物的不卫生物质颗粒

5.颗粒状填充材料的最大尺寸小于或等于3mm时,应有内胆包裹

6.不允许有断针

7.附带供儿童玩耍的小物品,应符合GB6675的要求

8.标识及使用说明符合GB5296.4和GB/T1335.3的要求

内在质量:

1.甲醛、pH、色牢度(水、汗渍、干摩擦、唾液)异味、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符合GB18401

2.面料有阻燃声明,燃烧性能符合GB14644中的“正常可燃性”要求。

3.可能被儿童拇指和食指抓起和或牙齿咬住的附件的抗拉强力不得小于70N。三岁以上、八岁以下儿童服装的附件如能容入GB6675-2003中A.5.2测试要求的小零件实验器应设警示说明

4、所用附件声明不含镍时,附件的镍标准释放量每周不得超过0.5ug/cm2

5.t填充材料的安全卫生指标应符合GB18383或FZ/T81002的要求

包装:

1.包装物及儿童服装包装过程中使用的定型用品不得使用金属材料.

2.包装用的塑料薄膜袋或面积大于100mm*100mm的软塑料薄膜厚度应符合GB 6675:2003 3.塑料薄膜(袋)需附安全警示. 4.内、外包装材料应清洁 干燥.

5.使用印有文字图案的包装袋,其文字图案不得污染产品

抽样:

外在质量和包装: 1.在总箱数内随机抽取样品箱,样品箱数=0.6,将计算结果取整(样品箱数的小数大于0时,取1整数,无小数时,即为其本身; 2.代表性样品参照GB/T2828.1特殊检查水平S-2随机,抽样数量如下;

每批儿童服装数:

1、样品数

2.150

3

3.151~1200

5 4.1201~35000

8 5.35001

13

内在质量和塑料薄膜(袋) 从每批儿童服装中随机抽取代表性样品1件(套),当取样的样品不能涵盖儿童服装的面料款式和附件种类时,可扩大样品的数量来保证以最少的样品数量来满足内在质量涉及到的全部实验方法的需要。 检验

外在质量和包装检验条件及方法:

1.在正常的北向自然光下或规定的灯光下进行。如在灯光下进行,应采用加罩的青光灯或青光灯或白光日光灯,灯罩与台面中心垂直距离为80cm±5cm,中心照度不低于750 lx.检验工作台宽1m以上,长2m以上。

2.将抽取的样品平摊在检验台上,逐件进行检验,检验员的视线与样品的距离为50cm±5cm.

3.附件的可触及性锐利边缘可触及性锐利尖端按GB6675-2003 4.包装完毕的儿童服装通过金属检测技术进行断针检验。 内在质量实验方法:

1.甲醛、pH、色牢度(水、汗渍、干摩擦、唾液)异味、可分解芳香胺染料按GB18401的要求进行测试

2.附件抗拉强力测试(附录E)

3 附件的尺寸按GB6675:2003中A.5.2的要求测试

4.附件中的镍释放量按EN1811EN12472的要求测试

5.面料燃烧性能按GB/T14644的要求进行测定

6.填充材料按GB18383或FZ/T81002执行

7.薄膜厚度按GB6675:2003中A.5.10的要求进行测定

判定

1.根据儿童服装的分类和安全要求,按照判定,如果样品的检验检测结果,全部符合要求,判定该样品合格;否则不合格.;

2.如果抽取的样品全部合格,平定该批儿童服装的安全性能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其他

1.合同国家法规和进口国的要求高于本标准的,按有关要求进行检验和判定;合同国家法规和进口国的要求低于本标准或无明确要求时,要结合本标准综合判定。 附录A 附件分类l:

1纽扣

2.金属扣件

3.拉链

4.绳带

5.商标和标识

6.其他附着物。

附录B与儿童服装的燃烧性能有关系的国外技术法规和标准;

1.美国16CFRPART1615儿童睡衣燃烧标准(尺码大小:0.6X)

16CFRPART1616儿童睡衣燃烧标准(尺码大小:7-14);

2.欧盟EN1103纺织品燃烧性能服装织物燃烧性能测定的详细程序;

1992/59/EEC关于安全性,包括阻燃中有害物质的使用的指令

BS5722睡衣与晨衣用织物燃烧性能规定

BS5866pt.4阻燃要求

BS6595婴4襁褓安全要求 英国有关阻燃标签

见ConsumeraffairsDivisionoftheU.K.DepartmentofTrade) 瑞典GuidelinesinFirepropertiesofApparelTextile

3.加拿大(CSA)危险产品(儿童睡衣)法规

4.澳大利亚减少燃烧危险的儿童睡衣

附录C警示附录:

1.塑料薄膜(袋)上应有类似下述警示:

--、请及时将包装袋收好,避免儿童玩耍引起窒息”

二、应远离儿童!塑料薄膜会吸附在鼻子和嘴上并使窒息!”

2.三岁以上、八岁以下儿童穿着的服装上的附件如能容进GB6675-2003中A.5.2测试要求的小零件试验器,其包装上应有警告! 内含小件物品,可能产生窒息危险,不适合三岁及以下儿童穿者”

第9篇:质量检验标准

油漆工质量检验标准

1、除锈彻底而无填腻或施喷。

2、腻层厚度不大于3mm(指在面积大于0.01平方米范围内)

3、腻层无开裂、起泡、脱落现象。

4、各边角平整、光滑、过度圆顺。

5、漆层厚度一致,无脱层、开裂。

6、漆面光滑,无起泡、流痕、返白、桔皮、变色、裂纹、皱纹,无杂物,色泽统一。

7、橡胶件、电器线路、装饰件、玻璃及其其他非油漆部位不沾油或漆雾等。

8、其他施喷油漆的零件及总成油漆合格。

9、施喷底漆前,底盘处理清洁、喷漆质量合格。

10、无错喷杂色(指产地、型号、漆名)

钣焊质量检验标准

1、焊接部位无脱焊或漏焊现象。

2、焊缝及整形平整(在0.01平方米面积内凹凸达3mm视作不平整)

3、焊缝不能出现裂纹,无焊穿;焊接部位需经防锈处理 ;焊接形状正确、线条圆顺均匀、左右对称。

4、车身、底板不能出现贴焊。

5、门、窗、盖各部缝隙开闭、停靠达到该车型技术标准。

6、各锁(钩)开闭灵活、锁止可靠。

7、各拉线、卡箍可靠,运动灵活。

8、水箱清洁干净、无漏水,安装符合技术要求。

9、后视镜、保险杠、备胎架、电瓶架等安装维修达到技术标准。

10、作业中应注意车身、电器线路和其他管路保护措施,不能对其造成损坏。

11、门、窗等各密封部位不能出现漏水、少装、漏装、错装等现象。

12、排气管、消声器无漏气现象,安装防止与其他部件发生干涉。

13、全车各流水孔无堵塞现象。

14、车身通气孔无堵塞现象。

15、各外饰件无错装、无松动。

16、油箱清洁干净,无渗油及安装不正确现象。

17、车身校正形位公差符合技术标准。

装饰质量检验标准

1、内顶安装贴合紧密,无褶皱;内顶安装缝边及螺钉(钉子)不外露;车门及车身内部其他装饰板、件扩外包装紧固,无褶皱。

2、座椅与靠背移动灵活、锁止可靠;活(移)动拉(旋)钮,踏板橡胶齐全(安装合格),座椅、垫安装整齐美观。

3、各类密封胶件,海绵无明显老化开裂,安装粘接平服、牢固,厚度相差不明显;发动机隔热垫固定良好。

4、各风窗 清洁,色纸边线整齐,无明显气泡、刮伤、褶皱、起边等。

5、各门窗玻璃及行李箱四周橡胶嵌条安装良好,无漏水、进灰。

6、门玻璃泥槽安装牢固,玻璃松紧适当,玻璃升降器轻便、到位、玻璃升后加压而不下降、摇手转动时不擦车身、窗玻璃开闭灵活、锁止定位可靠、玻璃定位钩(卡)有效。

7、内外后视镜成像清晰、调整灵活、定位自锁可靠,支架及座无断裂、安装牢固。

8、各外饰板、饰物、标记齐全、整齐、对称;固定牢固、边角圆滑平整、光泽度好。

9、行李箱及车箱内地铺面大小合适、安装平服、无破损腐烂,清洁干燥、无污物。

10、搁手、拉手、烟灰缸、门按钮、拉手盒及遮阳板、安全带等配备齐全、安置可靠、性能良好。

发动机质量检验标准

1、发动机各机件、零件整洁,各机(附)件安装合理、牢固整齐。

2、活塞连接杆组装安装正确,铜套与销配合、小瓦接触面及活塞环安装及环隙合格,连杆五圆柱度及圆度达到标准。

3、分电器总成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保养、调整、轴向、径向间隙不超标,各高低压线路按原车要求布置,防尘罩与火花塞罩齐全及性能良好,连接线或打铁符合要求,各电器线路、高压线无漏电等。

4、曲轴飞轮检查:曲轴与平衡块安装合格,曲轴与飞轮安装正确、曲轴前后油封颈、曲轴与轴承接触面及间隙合格,大瓦圆柱度及圆度超标、曲轴轴向间隙,各有关坚固螺丝及坚固合格、有关维修校正方法正确等。

5、汽缸压力有一缸不合格或各缸压力差超过8%即视为不合格。

6、凸轮轴自身质量合格,轴向间隙、颈向间隙合格,凸轮轴座安装合格。

7、缸盖与缸垫:缸盖平面度合格,缸盖、气门座圈安装合格,气门导管不松动及磨损正常,紧固螺栓符合要求或扭力合格。

8、气门与气门座接触面合格,气门赶与导管配合间隙合格,气门挺杆、挺杆与孔、气门间隙、气门油封等合格。

9、发动机起动性能良好,燃油消耗低、动力性能强,真空度合格,从0-80KM/小时所需时间为11秒。

10、配气相位正确。

11、水泵轴承、正时齿(链)轮、张紧轮、张紧板、机油泵齿轮等(在工作温度正常撕)无异响。

12、有单个气门响声明显,允许在40分钟内调整一次而合格。

13、曲轴箱通风单向阀、机油压力限压阀工况良好、维修合格,节温器工作正常或良好。

14、化油器经保养,保养后油平面合格,阻风门及拉线、油门拉线(杆)操纵装置灵活,燃油系及排气管接口无漏气及起动困难等。EFI车型须清洗节气门体,清洗喷油嘴积碳,检查喷油量,清洗汽油泵、油箱。电动燃油泵保持工作压力。

15、燃油泵无漏燃油现象(渗油即视为漏油),汽油泵无异响。

16、空气滤清器、燃油滤清器、机油滤清器、机油集滤器总成及滤芯清洁,固定良好、工作正常。

17、发动机无恶性异响(连杆轴承、曲轴轴承、凸轮轴轴承等部位);无烧机油现象。

18、无冲缸垫,缸垫密封性能良好,机油压力达到原车要求。

19、无漏机油(形成油滴)、漏水、漏电、漏气;润滑油及冷却水加注合格;各种开关(阀)工作良好,水温正常;冷却液比例正常

20、离合器工作良好(无发抖、打滑,无分离不彻底、分离轴承及导向轴承无响声,分泵、总泵经保养及无内漏、外漏或管路漏油。)离合器踏板、油门踏板自由行程及有效高度合格。

21、各种紧固件无少装、漏装、错装及路试后牢固,无与其他机件发生干涉。

22、废气排放合格、点火时间达到该车型要求。

23、发动机大、中修吊装机身,外表喷漆;多点燃油、电喷车维修完工后,须用专用仪器进行故障查询匹配。

24、发电机皮带、正时皮带、压缩机皮带、电子扇皮带、助力泵皮带松紧度合格。

底盘质量检验标准

1、转向机构各总成及各拉杆、球头、臂、销、支架、锁止达到该车型的技术标准。

2、方向助力器无漏油、失效、方向机达到该车型的技术标准。

3、左右各悬挂臂(前桥)无裂纹、无变形;臂轴(主销)、轴套、螺杆、螺母(丝套)无裂纹、滑扣、松动,锁止可靠。

4、毂轴承无松旷;行驶无异响、锁止可靠。

5、挂弹簧(钢板)及相应的安装螺丝(杆)座、吊耳等应做到保养、除锈(污)着漆,无少装、漏装、错装螺丝,垫片、锁紧销(垫)、橡胶缓冲件、防尘罩及缓冲件、防尘件有效等。

6、保养制动分泵;制动力合格,制动蹄片回位良好;左右制动力偏差不超标。

7、前轮定位四参数及侧滑、转向角等符合各车型要求

8、方向盘最大转动是从中间位置左右不超过15°、方向盘自由转动量合格。

9、润滑部位润滑油(脂)加注合格;滑脂油嘴无少装或失效;本工种作业所属机件外表清洁。

10、轮胎螺丝松紧度适中。

11、轮胎气压合格、;轮盖锁紧装置可靠、轮胎无漏气现象,胎冠上的花纹深度不得小于1.6mm,四轮胎动平衡达到技术标准。

12、经不少于50km路试,无拉方向现象,有关部位温度适中,螺丝、销等紧固,无漏油、无异响。

13、各减震装置有效,无漏油或安装不合格。

14、认真填写表格及总成检验数据交检验员,无缺交或填写不清楚。

15、底盘大修,前、中、后需吊装,喷漆颜色合格。

16、变速器、分动器、壳盖、壳体无裂纹,螺孔完好、轴承孔符合技术要求。

17、变速器、分动器各齿轮、齿鼓、齿环、轴、花键、键、键槽、同步器齿环、套拨叉槽及卡环、垫片、锁片、螺母(杆)轴承(滚动、滑动)符合要求。

18、变速器、分动器内部机构(机件)装配符合技术要求,行驶时无跳档、乱档等。

19、变速器、分动器、操纵机构、拉杆、球头、销、螺丝、垫等无松旷、无少装、漏装、错装;变速杆位置正确、无松旷;操纵机构与其它部(件)不发生干涉。

20、变速器、分动器更换档位顺畅(档位正确、轻柔)、变速杆空档自行停靠位置正确。自动波箱应用专用仪器进行故障查询和匹配。

21、变速器、分动器分解保养检修、润滑油量适中,无恶性异响。

22、传动轴万向节紧固、中间支架无松旷及轴承正常、花键完好、传动轴无弯曲、锁紧紧固螺母(杆)、锁片、销齐全、锁紧可靠。

23、制动总泵检修保养、总泵无内漏、外漏、增压器工作良好、安装牢固,管路及接头无漏油(气),油杯及管路无漏油。

24、制动踏板有效高度、自由行程符合要求;踏板行程合格;管路布置、卡固等合理;真空管路密合,无漏气。ABS系统按照该车型的出厂要求,检查其相应部位达到要求(工作畅顺,性能良好)。

25、手制动力度足,汽车空载在20°坡道上使用驻车制动,应保持5分钟前后不溜滑,手制动拉杆锁止性能良好、运动灵活、拉紧长度符合车型技术要求;制动毂(盘)蹄片符合技术要求;紧固件无松旷、少装、漏装、错装,锁止可靠。

26、备胎保养合格。

27、减速器、差速器各齿轮啮合面及啮合间隙合格,运动时配合间隙合格,轴承(滑动、滚动)内外圈配合,紧固件紧固,锁紧合格;内部无出现少装、漏装,桥壳无裂损,行车时无恶性异响,后桥润滑油按所需加注合格。

28、独立悬挂后桥摆动轴与衬套、衬套与座孔配合合格,万向节合格,后桥吊架拉杆装配调整合格;无少装、漏装、错装及调整,锁紧合格。

29、半轴无裂痕、无弯曲超标,半轴花键合格,半轴与轴承(滑动、滚动)相应配合合格,半轴无松旷。

30、轮毂轴承装配、相应配合及锁紧合格。

31、后悬挂弹簧(钢板)及相应的安装螺丝(杆)、座、吊耳等做保养,除锈(污)后着漆,无少装、漏装、错装螺丝、垫片、锁紧销(垫)、橡胶缓冲件及防尘罩合格。

32、润滑部位润滑油(脂)加注合格,滑脂作业所属机件外表清洁,黄油嘴无堵塞失效现象。

33、车轮圆跳动量,轿车不大5mm,其它车辆示大于8mm。

电工质量检验标准

1、 全车各部线路按原车设计布置、清洁;卡箍、包扎良好、各接(插)头牢固、接触良好;线路布置(排列)整齐、穿过线板孔的线路需加胶圈等,距排气管距离应不小于30mm。

2、线路排列整齐无搭线、短路现象。

3、 全车各保险丝齐全,安装保险丝适合要求通过电流,保险盒安装、卡固良好。

4、 各仪表、仪表照明灯指示灵敏、准确、稳定、正常、大修车里程表调至零、各电器(元器)件按设计要求进行工作。

5 、电瓶液面及比重合格、充电良好、电瓶极柱及电源线、电瓶架、搭铁线保养安装牢固,电瓶按设计规定固定。

6、 转向灯、小灯、尾灯、刹车灯、雾灯及驾驶室内各灯光性能良好或工作正常,按设计规定安装、控制、调整,前照灯调整合格(允许10分钟内调整一次而合格)。

7、 刮水器安装各部连接坚固、运转灵活、无杂音、刮水片运转角度正确、左右对称、刮水性能、喷水性能优良,喷水角度正确、液面加注标准。

8、 发电机、起动机按规定保养,保养后其性能达到其要求、运转无异响;按要求喷(刷)漆;安装、固定合格;发电机皮带松紧度适中。

9、通风电机运转正常、无杂音;暧气水箱及管路、开关、阀漏水;管路排列整齐、合理;管路畅通;各开关、阀门开闭灵活;暧风装置及除霜器效能良好;各部安装固定(卡固)良好。

10、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储液罐及各管(线)路安装牢固、布置合理、整齐且采取防磨损措施;各部件及接头无泄露;各运转部件(压缩机、电子风扇、水箱电子扇、蒸发器电机)工作正常、无异响;各开关(阀)工作可靠、灵活;附件齐全、制冷正常、空调线路合理。

11、出风口性能良好;点烟器、音响性能良好、安装合理;电动天线、电动座椅、电动玻璃升降器、电动天窗、电动后视镜等工作性能良好。

12、喇叭声级符合要求、安装合理;各继电器、发电机调节器、电器开关工作正常。

13、凡与电有关的各零件、附件作业后安装牢固,无少装、漏装,装配正确。对有自动论断功能的车辆,必须使用专用仪器进行匹配。

上一篇:业余孔子学校听课笔记下一篇:学校安全检查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