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科学和技术论文

2022-04-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2006年2月,《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配套政策》)正式发布。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纳米科学和技术论文 (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纳米科学和技术论文 篇1:

工程中的纳米科学和技术

Vijay K Varadan等

本书详细介绍了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涉及到纳米尺度材料的研究和发展。现在,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已扩展到人类生活各方面。总的来说,纳米科学注重于纳米尺度下纳米材料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纳米合成、组装和表征等基础科学之间的根本内在问题的解决,而纳米工程主要解决纳米材料的设计、制造和应用问题。因而纳米科学和纳米工程的研究和发展,需要多种多样的学科专业如物理、化学、材料科学、电子工程、机械工程和生物医学工程等背景的研究人员进行紧密合作,推动纳米科技的发展。纳米科技的最终目标是在传统科学和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制造新型材料、器件和系统,创建完全新颖的功能。

本书是第一本系统论述了纳米科学工程方面的教材。该领域已表现出巨大的潜力,是目前学术界最活跃和最重要的领域之一。直接关系到工业和日常生活。

本书的主要内容有:1.物理和生物的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2.纳米制备与表征;3.碳纳米材料;4.纳米结构材料;5.聚合物纳米技术;6.纳米复合材料;7有机电子纳米材料。这些内容是根据作者在世界各地的学术机构做的讲座和课程整理总结而写出的。

本书作者是来自美国阿肯色大学的Vijay K Varadan和Linfeng Chen,以及来自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机构的A Sivathanu Pillai,Debashish Mukherji和Mayank Dwivedi。其中,Vijay K Varadan博士是目前的21世纪生物技术与医药协会主席、阿肯色大学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和生物医学工程系特聘教授和宾夕法尼亚州大学医学院神经外科特聘教授。

本书可作为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工程方面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科书,亦适用于相关人员的短期专业培训的参考资料,也可作为学术研究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资料。

杨盈莹,助理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纳米科学和技术论文 篇2:

IT业,在未来15年

2006年2月,《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配套政策》)正式发布。

《规划纲要》面向世界、立足国情,站在历史的高度,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奋斗目标,对我国未来15年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全面规划和部署,是未来15年指导我国科学和技术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发展中的信息技术产业(以下简称IT业),《规划纲要》和《配套政策》将会对其产生重大影响;同时也给IT企业与IT人才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

主导经济增长 影响产业格局

IT成为主导经济力量

“信息科学和技术发展方兴未艾,依然是经济持续增长的主导力量”已明确写入《规划纲要》序言。它充分肯定了建国50多年来,以高性能计算机等为标志的一大批重大科技成就,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振奋了我们的民族精神。

《规划纲要》的发展目标,把经过未来15年的努力,“掌握一批事关国家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和信息产业核心技术,制造业和信息产业技术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放在八大重点目标之首,进一步明确“信息科学与技术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中的主导力量”的地位,也把发展信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定位于“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关键”。

这表明在发展信息科学与技术以及其产业自身发展的同时,它的核心技术与相关服务还将渗透到很多相关科技与产业领域,并催生其发展壮大,如在农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城镇化与城市发展、公共安全等领域。这些交叉领域的基础研究与前沿研究也成为了优先发展主题;反之发展与壮大后的交叉领域也促进了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加速了信息科学与技术逐渐向现代应用服务业转变。这也将是未来15年信息技术经济发展的一个大趋势——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与研究也将不仅仅局限在其自身领域,也会超越技术,对经济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IT主导整个产业格局

中国IT产业在整个中国产业格局中将会发挥其重要作用。在《规划纲要》中,就明确了信息科学与技术在相关领域的发展思路与优先主题。如在能源方面,研究高效配电和供电管理信息技术和系统将作为优先主题。

在农业方面,加快农业信息技术集成应用将作为发展思路之一,并把农业精准作业与信息化作为优先主题,重点研究开发动植物生长和生态环境信息数字化采集技术,实时土壤水肥光热探测技术,精准作业和管理技术系统,农村远程数字化、可视化信息服务技术及设备,农林生态系统监测技术及虚拟农业技术。

在制造业方面,基本实现高档数控机床、大力推进制造业信息化等将作为基本思路之一,并把数字化和智能化设计制造、新一代信息功能材料及器件等作为优先主题,重点研究数字化设计制造集成技术,建立若干行业的产品数字化和智能化设计制造平台。开发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网络环境下的数字化、智能化创新设计方法及技术,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与工艺设计技术,设计、制造和管理的集成技术。

在交通运输业方面,发展交通系统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实现交通信息共享和各种交通方式的有效衔接,提升交通运营管理的技术水平等作为发展思路之一,并把汽车计算平台技术、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等作为优先主题,重点开发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和信息资源共享技术,现代物流技术,城市交通管理系统、汽车智能技术和新一代空中交通管理系统。

在人口与健康方面,把远程诊疗和技术服务系统、数字化医疗技术等作为优先主题。

在城镇化与城市发展方面,加强信息技术应用,开发城市数字一体化管理技术,建立城市高效、多功能、一体化综合管理技术体系,作为发展思路之一,并把城市信息平台作为优先主题,重点研究开发城市网络化基础信息共享技术,城市基础数据获取与更新技术,城市多元数据整合与挖掘技术,城市多维建模与模拟技术,城市动态监测与应用关键技术,城市网络信息共享标准规范,城市应急和联动服务关键技术。

在公共安全方面,加强对突发公共事件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的技术支持,以信息、智能化技术应用为先导,发展国家公共安全多功能、一体化应急保障技术,形成科学预测、有效防控与高效应急的公共安全技术体系作为发展思路之一,并把国家公共安全应急信息平台作为优先主题,重点研究全方位无障碍危险源探测监测、精确定位和信息获取技术,多尺度动态信息分析处理和优化决策技术,国家一体化公共安全应急决策指挥平台集成技术等,构建国家公共安全早期监测、快速预警与高效处置一体化应急决策指挥平台。

这些都表明在中国未来的产业格局中,IT将不是作为一般的高新技术加以研究与发展,而将会作为一个基础性与战略性的发展与研究渗透到各项产业中去,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原动力。对此,其发展与研究将会得到更多的政策与相关资源的支持;同时与之相关联的IT企业与个人将会得到更多机会。

更多支持带来全新机遇

《配套政策》明确在投入、税收、金融、政府采购、人才队伍等十个方面,对《规划纲要》的目标落实制定了相对应的具体配套政策,创新型的IT企业和个人将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源。

机遇一

政府首购自主知识产权产品

政府对自主知识产权高新产品将实施首购政策。这也是IT行业期盼多年的结果。因为国内很多自主创新的产品,或由于研发成本太高,或推广力度不够等各种原因,在每年的政府采购中都处于弱势状态,特别是对那些中小IT企业。多年来,那种呼吁政府采购向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倾斜之声不绝于耳,但一直雷声大雨点小。

现《配套政策》指出,建立激励自主创新的政府首购和订购制度。国内企业或科研机构生产或开发的试制品和首次投向市场的产品,且符合国民经济发展要求和先进技术发展方向,具有较大市场潜力并需要重点扶持的,经认定,政府进行首购,由采购人直接购买或政府出资购买。

政府对于需要研究开发的重大创新产品或技术,将通过政府采购招标方式,面向全社会确定研究开发机构,签订政府订购合同,并建立相应的考核验收和研究开发成果推广机制。

在政府采购中,以后会改进政府采购评审方法,给予自主创新产品优先待遇。以自主创新为主的产品,政府采购评审中将优先考虑。《配套政策》指出,以价格为主的招标项目评标,在满足采购需求的条件下,优先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其中,自主创新产品价格高于一般产品的,要根据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程度等因素,对自主创新产品给予一定幅度的价格扣除。自主创新产品企业报价不高于排序第一的一般产品企业报价一定比例的,将优先获得采购合同。以综合评标为主的招标项目,要增加自主创新评分因素并合理设置分值比重。经认定的自主创新技术含量高、技术规格和价格难以确定的服务项目采购,可以在报经财政部门同意后,采用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将合同授予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完善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采购合同管理,拒绝接受或提供合同约定自主创新产品的,财政部门应责令其纠正,否则不予支付采购资金。

政府力量对技术创新的直接作用,不仅体现在投入上,还体现在需求上。随着政府采购自主知识产权高新产品的力度加大,国内企业也将更多地采购国产高新技术设备,政府补贴企业进口设备的政策也将会逐渐改为补贴企业采购国产高新技术设备。

同时,国防采购也将立足于国内自主创新产品和技术。自主创新产品和技术满足国防或国家安全需求的,应优先采购。政府部门对于涉及国家安全的采购项目,应首先采购国内自主创新产品,采购合同应优先授予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或科研机构。

机遇二

国家政策措施惠泽中小企业

创新型的IT中小企业可以获得税收和金融的优惠政策。《规划纲要》明确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支持创办各种性质的中小企业,充分发挥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活力。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采取联合出资、共同委托等方式进行合作研究开发,对加快创新成果转化给予政策扶持,制定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

《配套政策》指出,支持创业风险投资企业的发展。对主要投资于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创业风险投资企业,实行投资收益税收减免或投资额按比例抵扣应纳税所得额等税收优惠政策。

政府同时将改善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金融服务。具体措施包括商业银行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建立稳定的银企关系,对创新活力强的予以重点扶持;加快建设企业和个人诚信体系,为商业银行改善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提供支持;政府还会引导和激励社会资金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建立担保机构的资本金补充和多层次风险分担机制;探索创立多种担保方式,弥补中小企业担保抵押物不足的问题;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开展知识产权权利质押业务试点。这些措施将为不少拿着技术找资金的中小企业主解燃眉之急,提供良好的创新金融环境。

《配套政策》也指出,政府还将建立支持自主创新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有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国内主板和中小企业板上市。大力推进中小企业板制度创新,缩短公开上市辅导期,简化核准程序,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上市进程。适时推出创业板。这将为更多中小企业的制度改造、管理水平的提高、研发能力的提升等各方面,打下“做大做强”的基础。同时还会推进高新技术企业股份转让工作,在有条件地区进行试点。

企业还可用财税优惠政策扩大研发投入。企业将来购买先进科学研究仪器和设备不仅可享受税收优惠,还可加速研究开发仪器设备的折旧。此外,企业研究开发的投入还可能在税前扣除。《规划纲要》指出,加大企业研究开发的税前扣除等激励政策的力度,实施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

机遇三

企业可承接国家技术创新项目

以往,企业很难承接到国家包括国防的技术类创新项目。但《规划纲要》指出,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要求,以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为目标,产生一批对经济、社会和科技等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发明创造。组织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联合攻关,并在专利申请、标准制定、国际贸易和合作等方面予以支持。这标志着企业可以大量承接国家“技术”类创新项目。

《规划纲要》也指出,到2020年,使我国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5%以上。这意味着今后15年我国科技研发投入将呈现持续、大幅度增长的趋势,而科研投入增量部分将明显向企业倾斜。以后高校、科研院所将主要承担“科学”类创新项目,而企业则主要承担“技术”类项目,打破那种高校、科研院所“科学与技术”类项目一统天下的局面。

对于非军工企业来说,国防的科研历来是带着神秘的面纱,尽管除科研外“军民一家亲”,但国防科研却是“军民分家”。现《规划纲要》指出,加强军民结合的统筹和协调。改革军民分离的科技管理体制,建立军民结合的新的科技管理体制。鼓励军口科研机构承担民用科技任务;国防研究开发工作向民口科研机构和企业开放;扩大军品采购向民口科研机构和企业采购的范围。改革相关管理体制和制度,保障非军工科研企事业单位平等参与军事装备科研和生产的竞争。建立军民结合、军民共用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这意味着,不仅大量尖端国防科研项目将来可能委托民口科研机构和企业研发,而且军方对IT产品采购的范围和数量都可能大量增加,对国内IT企业而言国防将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大市场。

机遇四

培养引进人才机制更加灵活

在未来15年中,我国将实施国家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在基础研究、高新技术研究、社会公益研究等若干关系国家竞争力和安全的战略科技领域,培养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的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创新人才群体和创新团队。

《配套政策》强调,要建立有利于激励自主创新的人才评价和奖励制度。建立符合科技人才规律的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对科学研究、科研管理、技术支持、行政管理等各类人员实行分类管理,建立不同领域、不同类型人才的评价体系,明确评价的指标和要素。改革和完善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建立政府奖励为导向、社会力量奖励和用人单位奖励为主体的激励自主创新的科技奖励制度,把发现、培养和凝聚科技人才特别是尖子人才作为国家科技奖励的重要内容。建立和完善科技信用制度,对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和从事相关管理的人员、机构进行信用监督,增强道德规范,促进学风建设等。

《配套政策》指出,支持企业培养和吸引创新人才。改革和完善企业分配和激励机制,支持企业吸引科技人才,允许国有高新技术企业对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实施期权等激励政策。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评审、验收、国家重点实验室评审、科研基地建设综合绩效评估中,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将作为重要的考评指标。

同时,也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在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具体配套政策包括:调整高等教育结构,加强重点学科建设;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专门人才的需求,优化学科专业布局,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抓紧培养紧缺人才;创新研究生培养机制,着力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坚持产学研结合,鼓励和支持高等学校同企业、科研机构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紧密型合作关系,共同培养创新人才,联合开展创新活动;扩大研究生派出规模,完善选派办法,在更高层次上开展国际科技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合作等。

《配套政策》指出,要大力发展与改革职业教育。加快技能型紧缺人才的培养和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培训。切实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扩大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模,提高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质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些政策对于IT人才的培养与引进,提供了更好的机制。

这些政策都将为改进中国现阶段IT人才结构,推进IT产业进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机遇五

IT业服务横向化带来新机会

随着中国信息化的推进,IT产业在经济与整个产业结构中的地位提高,现阶段的IT业将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各行各业都需要有以IT技术为基础的服务。

对于IT产业来说,横向发展将会给产业自身和相关联产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对于IT人才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特别是提供IT服务时,需要组织或个人能够具有跨学科的多专业技能背景,甚至是一些跨国界的合作。如智能机器人的研发,就需要具备机械、电子技术、生物模拟、计算机技术等各方面的专业技术背景,这对任何组织与个人都是一个很大的考验。总之,在IT时代来临时,IT业的服务横向化将会带来更多的机遇与挑战。

链接一:未来15年信息产业的发展思路

①突破制约信息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掌握集成电路及关键元器件、大型软件、高性能计算、宽带无线移动通信、下一代网络等核心技术,提高自主开发能力和整体技术水平。

②加强信息技术产品的集成创新,提高设计制造水平,重点解决信息技术产品的可扩展性、易用性和低成本问题,培育新技术和新业务,提高信息产业竞争力。

③以应用需求为导向,重视和加强集成创新,开发支撑和带动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技术和关键产品,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技术升级。

④以发展高可信网络为重点,开发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及相关产品,建立信息安全技术保障体系,具备防范各种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技术能力。

链接二:未来15年信息产业发展优先主题

①现代服务业信息支撑技术及大型应用软件:重点研究开发金融、物流、网络教育、传媒、医疗、旅游、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领域发展所需的高可信网络软件平台及大型应用支撑软件、中间件、嵌入式软件、网格计算平台与基础设施、软件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②下一代网络关键技术与服务:重点开发高性能的核心网络设备与传输设备、接入设备,以及在可扩展、安全、移动、服务质量、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建立可信的网络管理体系,开发智能终端和家庭网络等设备和系统,支持多媒体、网络计算等宽带、安全、泛在的多种新业务与应用。

③高效能可信计算机:重点开发具有先进概念的计算方法和理论,发展以新概念为基础的、具有每秒千万亿次以上浮点运算能力和高效可信的超级计算机系统、新一代服务器系统,开发新体系结构、海量存储、系统容错等关键技术。

④传感器网络及智能信息处理:重点开发多种新型传感器及先进条码自动识别、射频标签、基于多种传感信息的智能化信息处理技术,发展低成本的传感器网络和实时信息处理系统,提供更方便、功能更强大的信息服务平台和环境。

⑤数字媒体内容平台:重点开发面向文化娱乐消费市场和广播电视事业,以视、音频信息服务为主体的数字媒体内容处理关键技术,开发易于交互和交换、具有版权保护功能和便于管理的现代传媒信息综合内容平台。

⑥高清晰度大屏幕平板显示:重点发展高清晰度大屏幕显示产品,开发有机发光显示、场致发射显示、激光显示等各种平板和投影显示技术,建立平板显示材料与器件产业链。

⑦面向核心应用的信息安全:重点研究开发国家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中的安全保障技术,开发复杂大系统下的网络生存、主动实时防护、安全存储、网络病毒防范、恶意攻击防范、网络信任体系与新的密码技术等。

链接三:未来15年信息产业发展前沿技术

信息技术将继续向高性能、低成本、普适计算和智能化等主要方向发展,寻求新的计算与处理方式和物理实现是未来信息技术领域面临的重大挑战。纳米科技、生物技术与认知科学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将促进基于生物特征的、以图像和自然语言理解为基础的“以人为中心”的信息技术发展,推动多领域的创新。重点研究低成本的自组织网络、个性化的智能机器人和人机交互系统、高柔性免受攻击的数据网络和先进的信息安全系统。

①智能感知技术。重点研究基于生物特征、以自然语言和动态图像的理解为基础的“以人为中心”的智能信息处理和控制技术,中文信息处理;研究生物特征识别、智能交通等相关领域的系统技术。

②自组织网络技术。重点研究自组织移动网、自组织计算网、自组织存储网、自组织传感器网等技术,低成本的实时信息处理系统、多传感信息融合技术、个性化人机交互界面技术,以及高柔性免受攻击的数据网络和先进的信息安全系统;研究自组织智能系统和个人智能系统。

③虚拟现实技术。重点研究电子学、心理学、控制学、计算机图形学、数据库设计、实时分布系统和多媒体技术等多学科融合的技术,研究医学、娱乐、艺术与教育、军事及工业制造管理等多个相关领域的虚拟现实技术和系统。

(以上链接摘自《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作者:周智涛

纳米科学和技术论文 篇3:

论科学技术对循环经济发展的影响

[摘要]科学技术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科学技术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础与手段,不仅优化循环经济的资源配置,而且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加速器;科学技术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助力循环经济,更使数字化循环经济成为可能;科学技术有助于培育社会的循环经济理念,使公众能有效地参与循环经济建设。循环经济可能诱发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给人类、自然和社会带来不确定的风险性。

[关键词]科学技术;循环经济;影响

科学技术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循环经济打破传统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增长模式,以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人、科学技术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为宗旨,既是一种新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也是一项涉及政治经济、自然生态、科学技术、法律伦理等诸多领域的系统工程。发展循环经济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特别是要依赖围绕循环经济开发出来的高新技术,这是摆脱资源短缺、减缓能源危机、防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是优化产业结构、增进社会就业、保持经济健康发展的理性选择;是推动循环经济的科技实践、丰富科技创新理论内涵的重要契机;是完善我国科技体制、制定科技战略与政策、保障科技安全的迫切需要;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是提高国家以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的有力手段。

一、科学技术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础与手段

循环经济的产生是科学技术与经济、自然发展的结果,科学是其基础,技术是其手段。科学提供循环经济物化的可能,发展循环经济,必须遵守科学规律,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并涉及到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自组织、突变论、混沌理论,生态能量转换效率、物质循环等理论。其科学基础是多学科性的:最直接的科学基础是产业生态学,许多生态规律已被循环经济的实践所遵从。循环经济的工程科学基础有热力学第一、二定律、耗散结构理论、爱因斯坦的质能关系、信息负熵等;其自然科学理论基础是地球系统科学。“除了技术科学的重要作用,自然科学、管理科学、社会科学也对循环经济产生重要影响。自然科学为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提供源泉和坚实基础;管理科学为循环经济相关资源的配置、规划和管理提供有力保障;人文社会科学则有助于全社会形成节约资源、循环利用资源的科学消费观念,并有助于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统筹。”社会科学唤醒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意识;航天科学的启发,使人类认识到地球是唯一的,废物循环利用才能减轻环境压力;经济学研究使人类明白废弃物资源化、减量化及再利用的处理不仅要循环还需经济,必须建立一系列研究宏观与微观的影响与反馈机制评价体系,来评价人与生物圈的某项活动对整个人类、社会及自然的影响。总之,科学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是循环经济坚实的基础。

技术是科学的延伸,是循环经济物化的现实手段。循环经济的宗旨需要技术来贯彻,其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的原则需要技术来体现,其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也需要技术来实现。它的实施和推行要依靠先进技术及其组合集成,还需要更高、更新的技术设施和设备。循环经济支撑技术主要包括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再利用技术、再资源化技术、系统优化技术和共生链接技术6类,环境无害化技术和恢复技术是核心,其直接运用基础是各类资源的循环利用模式设计和利用技术,主要应用于资源、生产、销售、消费、环境等领域。现代科学技术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效手段。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们采用的观测手段和精密仪器愈来愈先进,愈来愈发达,有助于人类弄清环境问题的相关成因、作用机制、危害程度、变化趋势与规律,以及防治措施和效果等一系列问题,从而获得越来越多的科学观测和技术分析证据,为人类认识、治理环境污染进行科学决策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至于各种具体的技术则成为循环经济的重要支撑手段。在循环经济实践中,人们普遍利用生态技术来追求环境危害最小化;环境科学技术则被用于污染治理与生态平衡,生物技术、新材料和新能源技术等高新技术为修复、改变已遭破坏的生态环境起到关键性作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与全球定位系统(GPS)相结合的3s技术无疑是环境研究和环境保护的新手段。

二、科学技术优化循环经济的资源配置

循环经济是取代传统高能耗、高污染的一种新经济发展模式,以无害化、生态友好型方式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为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只能依靠科技进步、科技创新来获取更清洁、更有效的技术和工艺,尽量减少能源和自然资源的消耗。为缓解能源危机,以及资源过度开采而面临的枯竭危机,达到资源永续利用,各国政府陆续实施循环经济战略,不断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并积极寻求国际合作。各国实践表明,要想真正缓解经济与资源、能源的矛盾,将环保理念渗透到经济过程中,除了要依靠科学管理之外,还要依靠科学进步和技术创新。只有采用能耗少、物耗小的环境友好型新技术,开发新的可替代资源与可再生能源,不断挖掘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技术,才能从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弃物利用和社会消费等环节,合理地开采资源与利用能源,加快推进资源、能源的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真正缓解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能源的矛盾。

技术进步意味资源替代和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循环经济的“减量化”不是单纯地减少对资源、能源的利用,其实质在于提高资源生产率和能源利用效率,意味着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第2版)。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利用,既大大增加了可利用资源的种类和数量,又可实现资源替代,使许多不可再生资源有了新的替代品,还能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增进循环使用,减少资源浪费,进一步满足人类的各种需要。更重要的是,科学技术可实现循环经济的物质资源虚拟化、减量化,目前主要是通过信息技术、生态技术、3s技术等来实现。信息技术可导致经济过程中无形资源对有形资源的替代;信息产品(如U盘)可取代汗牛充栋的纸上文件,网络使纸张使用量锐减,避免更多林木被砍伐,还能有效避免造纸产生的废水对环境的污染。3s技术通过信息高速公路实现了循环经济的实时信息数据传输与通讯,调查和监测环境及生态,指导环境评价和管理,为国家制定长远规划提供可靠决策依据。以清洁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生态技术及其在经济中的应用,可促进资源有效循环。总之,科学技术能促进循环经济的物质资源减量化、能源效率化,保护和节约资源,使之真正实现多目标开发及综合管理的转变。

三、科学技术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加速器

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首要决定因素。技术创新及其扩散的多重效应会推动经济增长的持续出现,科学则是技术这种动力的燃料。世界各国经济增长的现实表明,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典型特征是经济增长由资源消耗、资本投入型向技术进步、科技创新型转变。技术进步与创新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超过任何

其它经济要素。目前,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80%。科技创新更是实现循环经济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加速器,是科学技术知识与新科学、新技术为达到知识产出和价值增值最大化、在市场的催化作用下交互反应而形成的结晶;科技创新一旦导入到循环经济的活动中,可产生四重功效:即原始创新的引擎效应、模仿创新的扩张效应、继起创新的持续效应、结构优化的集成效应,导致一系列科技新发明、新创造不断涌现,并被引人到新一轮的清洁生产中,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成为循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同时,高科技含量和绿色环保特性使产品拥有强劲的市场竞争力,科技成果转化伴随着良好的经济效益。科技创新还促使产业从劳动密集型转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智力密集型转变,带来高科技产业群的迅速崛起,推动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传统产业比重下降,并不断被新技术、新工艺改造,有前景的替代产业和新兴产业比重在不断攀升。如日本不断开发和创新环保技术,从而奠定了日本环保产业的国际地位与明显的经济效益。日本环保装置制造企业的生产规模从1966年的约340亿日元到1975年的6830亿日元,2000年更是达到16432亿日元。2000年,日本环境经济的产值和就业效应分别达到210000亿日元和57万人。科技创新保证了循环经济发展的高速度、持续性和高效益,为其发展带来新契机。

四、科学技术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助力循环经济

当前,国际经济结构调整和重组正在加速进行,产业结构变化是经济动态发展与科学技术进步相结合的结果,“是一国资源禀赋与现实经济实力之间的联结机制和转换器,它通过自身转变来实现资源与能源的有效配置,以期从有限的资源与能源中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要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无论是高新技术产业还是传统产业,都需要按循环经济的原则加以优化组合,向可持续的循环型模式过渡。这一切需要依靠科学技术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重视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合理配置资源与能源,这是从源头上节能降耗、减轻环境污染、保护生态、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产业结构的合理离不开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升级则有赖于科技进步与创新,尤其是离不开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首先,科学技术使劳动者对自然资源及能源在各产业部门中的开发与利用能力在广度和深度上加强。“技术进步具有波及效应,它降低产品成本,扩大市场,改变需求结构,一个部门技术进步的结果成为另一个部门技术进步的起点;并使资源消耗强度下降,可替代资源增加,改变需求结构,从而使产业结构发生变化。”[5](第64页)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升级,亦是对各类新技术、新工艺的分布重新优化组合,从整体上凸现技术进步对循环经济的贡献。其次,以高新技术产业增长、互联网推广及电子商务拓展为特征的科学技术,整合和重组原有产业及部门,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加速产业结构调整,促使大量与资源循环利用相关的新产业和部门诞生。许多发达国家利用高科技优势,采用不平衡发展战略,出台各种激励政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建立科技创新型的循环产业,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以及航天航空技术来影响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使产业结构调整符合循环经济的战略需求。再次,科学技术推动传统产业部门改造升级,使产业结构合理化,大幅度提高资源、能源的使用效率。不同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进步对循环经济的影响是不一样的。要利用信息技术对高能耗、高物耗和高污染的传统支柱产业进行改造和提升,促进信息技术在能源、交通运输、冶金、机械和化工等行业的普及应用;推动钢铁、水泥、电解铝、煤炭行业的企业兼并重组,淘汰、关闭那些落后与粗放经营的企业,努力降低单位产品能耗、物耗,加大对环境污染的监控和治理,使之成为科技含量高、能耗小的循环型企业,利用高科技产业聚集和产业链条建设,促进节能技术产业化来为循环经济服务。

五、科学技术使数字化循环经济成为可能

所谓数字化循环经济,是适应数字化时代要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而创立的一种新模式。它是数字技术、数字贸易、电子商务和循环经济相结合的成果,是依靠数字化运行、能独立运营、自成体系的循环经济模式。服务体系化、平台系统化是它的基本要求,以网络技术和网格技术为基础,以信息与数据库建设为平台,通过数据信息共享,打破传统的封闭与垄断,搭建信息交流的桥梁,解决信用缺失问题。

随着网络技术和网格技术的快速扩展、数字化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产业的蓬勃升起,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3S技术不断提供空间信息资源。这些科学技术的普及应用,有效地促进了数字化循环经济的发展:一是完善数字化循环经济所依赖的信用体系建设。发展数字化循环经济,首先要建立开放统一的数字化信用体系。而这离不开数字信息的使用、电脑化的业务处理与因特网集成操作等信息技术。二是极大地催化了循环经济建设所需的信息咨询和信息技术咨询市场的高速成长,使各种类型的循环经济信息咨询中介机构日益增多,规模不断扩大,得到长足发展。三是使高起点打造信息网络与数据库平台建设成为可能,使循环经济信息咨询服务平台不断完善,环境和资源监测的科学化、信息化和网络化已逐步形成,数据信息共享打破传统的封闭与垄断,提供资源共享,克服信息交换的非对称性,均衡企业间的资源、能源与信息,提高交易效率,有助于数字化循环经济顺利实施。四是完善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建设,加速数字化循环经济的发展。通过信息技术建立循环经济信息系统和技术咨询服务体系,企业可通过信息化及时拓展产业链、技术链、市场链,规避因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决策风险和管理风险,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营效率和技术创新能力,使企业走向设计研发信息化、经营管理网络化、生产过程智能化、制造装备数控化以及企业资源、能源节约化的良性循环道路。政府对循环经济进行有效管理,也需通过科学技术建立全社会的物流网络,以便政府能对物流进行了解、利用、监控和管理;同时,充当信息中介,利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一起引导循环经济发展,使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与循环经济发展具有一致性。把环境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都建立在先进科学技术基础上,才能降低决策失误、管理失效引起的风险,体现循环经济战略对管理科学化的要求。

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网格技术,为信息透明、信息咨询服务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和物质保证,完善循环经济信息平台。而3S技术也是数字化循环经济的重要工具,在环境工程、生态系统、资源环境管理、区域环境开发、环境污染监测、环境灾害监测、环境状况调查等方面是不可缺少的信息工程,可提供各种重要信息的动态预测预报,为全面、综合、系统地研究循环经济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持。

六、科学技术培育社会的循环经济理念

科学技术更新人类的思维方法,每一次科学进步和技术革命都会不同程度地引起思想观念的变革。现代系统科学(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及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等理论方法的日益成熟和发展,推动着人类思维方法不断更

新;尤其是丰富和发展了人类的辩证思维方法,使人类面对研究对象时,能充分利用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从以前的针对个体事物转向整体系统研究,实现了从静态研究发展到动态控制、从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的跃迁,面对复杂的大系统,人类认识的着眼点从精确转向模糊。在分析地球与人类、社会的关系问题时,人类不断运用现代系统科学所带来的观念及方法,从而激发了人类善待地球、注重环保、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及行动,循环经济理念的萌芽随之诞生。正如马克思说:科学技术除了是一种实际的财富外,还是一种观念的财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科学发展形成的科学精神、科学观念、科学思想能给公众和社会以潜移默化的渗透与影响。科学精神一旦渗透到公众心中,能促进劳动者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更新和进步,重建他们的价值体系,使人们对环境和环境质量的认识有很大的进展,增加了对复杂自然体系的了解,从而强化了人们发展循环经济的决心和行动。价值观念创新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条件,更是循环经济取得公众支持的基础。

科学技术在工业化进程中对生态与人类的副作用越来越明显,在世界范围出现的程度不一的酸雨、毒雾、水源破坏、森林死亡、动物灭种、人类疾病等现象应有尽有;原子弹的成功爆炸严重刺激了人类,使之不得不反思科学技术的应用后果及其带来的生存威胁。20世纪70年代石油价格飞涨,许多国家和地区的能源严重短缺、供求不平衡,建立在高能耗技术基础之上的经济增长遭遇了能源匮乏、资源枯竭的制约,导致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发生重大变化,对新技术开发持保留、怀疑甚至是反对态度。每项重大技术突破都不约而同地出现反技术的态度;反技术态度由最初的关注个人失业更多地转向对社会资源、能源、生态环境及整个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关注;人们开始纷纷要求科学技术生态化转向,以避免科学技术的滥用或误用可能带来的能源与资源的枯竭,超过地球生态承受能力的极限,进一步唤醒公众的资源忧患意识、能源节约意识、环境保护意识。科学技术通过不断创新的技术手段(如电视、网络等)不断向人们传播循环经济的理论知识和相应的思维方式,培育社会的循环经济理念,提高公众节约意识,使绿色消费观念、节约型消费模式受到公众重视。可以说,循环经济理念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和重视,并几乎都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作为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纳入国家重点发展战略并付诸行动,通过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使循环经济越过理论层面得以快速实施,迅速转化为各个领域卓有成效的实践,科学技术功不可没。

七、科学技术有助于公众有效参与循环经济建设

科学技术拓宽人们的认识视野,突破公众认识局限,既为循环经济发展扫清思想障碍,也为其发展提供具体的技术认识手段。没有环境化学,人类就不可能开展环境监测和水质检验,没有分析化学,就不能进行新物质鉴定,新物质的结构和性能无法了解;工农业生产中的矿产资源开发、工业原料的评价、工艺流程的控制、产品质量监测、厂矿三废的处理和利用等都无法检测和分析;人们就不能很好地认识环境污染中的有害物质浓度及危害。近代生态学理论的问世,使人们逐渐掌握了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弄清污染物的迁移、转化、积累、富集对环境危害的范围、途径和程度,从而使社会有针对性地建设循环经济。

科学技术培育科技主体的自觉参与意识。科学进步不断培育科学精神,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循环经济意识;特别是培养科技主体的求真、务实、怀疑、创新等科学精神。这些精神内化为行为规范,约束和指导循环经济中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科技主体行为,防止科学共同体中出现为利益而背叛科学良心、依附于政治或经济权贵而滥用科学技术的现象。同时,各国深入实施的循环经济战略和一系列重大高科技工程,引导和鼓励广大科技人员应当从社会、伦理和法律的层面规范科学行为,考虑资源、能源的永续性和代际公平,在生产生活中自觉走循环经济道路,激发他们的爱国、奉献和奋斗精神,增强全民族凝聚力,使循环经济宗旨在他律和自律的共同作用下落到实处。

科学技术是公众参与循环经济建设的重要载体。公众参与循环经济建设主要体现在立法领域、行政决策和政府管理领域,以及基层治理和个人消费方面;这些参与往往借助于科技手段表现出来。以网络为例,现在全世界有数以亿计的网民,且呈不断增长趋势,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的发展正如火如荼,政府和公众网上互动功能进一步加强,这都为公众共同参与循环经济管理提供新的推动力,网络成为公众参与政府决策与管理、监督政府和企业行为的新途径,促进政府相关循环经济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而公众通过科学技术增强了对循环经济的关注和重视,从而激励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树立绿色企业形象。对污染严重、信誉不良企业在网络和其它各媒体上曝光,可遏制其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行为,还可使社区居民、新闻媒体、民间组织等广大公众对所有企业全面监督,造成执法压力、伦理压力和市场压力。公众购买和消费符合环境保护标准的产品,用“消费者说不”的方式拒绝非绿色产品进入流通市场,在市场上就能形成一个庞大的环保消费趋势,同时配合可持续性的绿色消费模式和绿色采购制度,能引导企业研究绿色技术,生产绿色产品,使企业在公众的环境监督、社会环境道德和国家法律的压力下,自愿积极地推行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促成企业实施绿色管理和市场绿色营销,履行社会责任。同时,公众参与循环经济的大型科研项目和工程项目决策可降低风险。公众关注这些项目,不仅可提高工程技术的安全系数,还能对这类工程可能造成的地质、生态、局部小气候以及物种灭绝等生态安全问题提出发展禁区,使民声民意纳入各级政府的决策参考,有助于循环经济的各项决策更加科学合理,避免各级政府错误决策引起财政与资源的严重浪费。总之,科学技术导致各类信息不断透明公开,拓宽个人视野和选择范围,使公众及时获得相关信息资源,广泛参与到循环经济的发展中来。

科学技术可以有效地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但仅靠科学技术是远远不够的。人类对科学的认识能力是有限而非无限,对真理的接近亦是相对而非绝对的,科学技术应用于自然、为循环经济服务也是有限度的。“这种限度表现在:人类的资源消耗总量并不随科技的进步而减少;科技进步并不能使有限资源无限化;科技进步不能满足高消费对资源的消耗;只要人口以指数形式增长,科技进步不能满足人类对资源的需求;科技应用会产生新的环境问题,科技应用对环境影响呈现延迟效应;环境科技应用的成本正在逐渐增加;科技应用于环境保护时要受到其他因素,如政治、经济等因素的限制等。”科学技术是双刃剑,加之人类不能有效地预测出每一项新技术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机,科学技术的不确定性和非对称性使其在循环经济的建设中有可能被误用或被滥用,呈现负面效应并产生无法预见的社会后果,甚至超过了对其实行控制的社会手段的发展。这不是危言耸听,要引起大家的重视。当然,科学技术要与时俱进,必然要为循环经济发展其所需求的各种新技术。这些新技术具有创新性和探索性,同时也可能具有危及环境或人类的显见或隐含问题。因此,人类在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活动中应理性地使用科学技术,充分发挥其独特作用,抑制其不利效应,使科学技术成为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责任编辑 严 真)

作者:严 炜 李 光

上一篇:材料员工作总结(精选2篇)下一篇:销售工作计划和总结(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