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孝亲敬老事迹材料

2022-04-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一篇:个人孝亲敬老事迹材料

“孝亲敬老”事迹材料

××同志,1965年12月出生,1980年2月参加工作,1982年7月入党,1985年5月到南阳市老干部休养所工作,任职老干处汽车驾驶技师。

××同志能够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八大精神,积极参加各类政治学习和政治活动,政治立场坚定,在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该同志从事老干服务工作已经多年,在这几十年里,他全心身地投入到老干部服务工作中去,在汽车驾驶岗位上兢兢业业工作,任劳任怨服务,处处事事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作岗位上认真负责,无私奉献。先后获得市、县老干部工作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及优秀驾驶员等荣誉称号。

该同志热爱本职岗位,作为一名汽车驾驶员,他几十年如一日,不管上班下班,不管白天晚上,不管是否节假日,只要处里的老干部用车,他就会立刻出现在老干部身边,从没有让人等车,做到了车在哪里人就在哪里,做到了及时出车,安全行车,服务周全,并在完成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能够合理安排车辆,使每台车辆都能达到最大利用率,保证了老干部对车辆的合理使用。他坚持以服务为本,在自己的岗位上爱岗敬业,任劳任怨,早出晚归。他注重知识的学习,能够熟练掌握各项驾驶技术,做到了业务熟,技术精,从没有发生过任何安全事故。该同志在工作中始终把为老干部服好务作为其思想之源和工作之本,把敬老、尊老、爱老运用到为老干部服务岗位中来。××处的老干部都是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有功之臣,他们为党和人民立下了汗马功劳,现在他们都已进入耄耋之年,大多身体有病,行动不便,需要带着感情去服务,怀着热情去工作。在工作中,他对待老同志犹如亲人一般,始终以满腔的热情,周到的服务把耐心和细心贯通在工作中。他经常深入到老同志当中,熟记老干部的生日,熟知老同志的信息,了解他们的困难,对他们嘘寒问暖,排忧解难。他曾经为去世的老干部穿过寿衣、抬过担架;他曾经背着老干部趟过水沟、爬过台阶;他曾经半夜出车送过老干部到医院救治、忙前跑后办理住院手续;他曾经为生病的老干部擦过鼻涕、喂过茶水;他曾经远途跋涉为老干部购买物品„„。他做了许多的曾经,做了许多爱老敬老的感人事迹,他的手机24小时开机,只要接到老同志的求助电话,他都能够及时赶到。他在为老干部服务的岗位上对老同志生出了情,扎下了根,勤勤恳恳,无私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得到了处里的老干部和老同志的一致好评,老同志都深情地称赞他“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第二篇:孝亲敬老先进个人事迹材料(模版)

孝亲敬老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飞云镇飞云村薛红霞

百善孝为先,这是民族历史上的佳话,也是我们做人的本分。在大力提倡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薛红霞同志以孝道为荣,以奉献为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为人女、为人妻的高贵品质,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绎着点点滴滴的亲情故事。

薛红霞,女,现年49岁,飞云镇飞云村坷老组人。上有八旬的母亲,多年以来,夫妻二人在孝敬父母,邻里团结等方面的实际行动,受到了邻里的高度赞扬。

作为一名儿女,在赡养老人问题上,她对丈夫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父母亲苦了一辈子,孝敬老人、赡养父母是为人子女最起码的标准,人人都要有一颗孝敬父母的心。”逢年过节,哪怕再忙再累,总要给母亲里里外外换个新,老人家嘴上说不要乱花钱,但心里却乐开了花。都说媳妇难做,可薛红霞却用自己的行动默默的诠释着“孝道”的真谛,让婆婆觉得这个儿媳妇比自己的亲生女儿还要好,婆婆常说“有这样的好儿媳,是我前世修来的福!”

母亲由于长期的辛苦操劳身体落下了多种疾病,只要身体感到不适,她总是陪着母亲去医院做各项化验检查。母亲住院期间,穿衣、洗漱、喂饭、按摩、烫脚、倒大小便这些劳累繁琐而又必须的日常护理工作她总是亲力亲为,任劳任怨。因为患病,母亲胃口不好,她总是费尽心思,迎合老人们的口味,不重样地给老人们做饭菜,让母亲吃好。

作为一位妻子,薛红霞深知妻子是一所学校,她能培养出优雅成功的男人,也能催生出邋蹋失败的男人,妻子的好坏决定了婚后男人下半辈子的生活。1991年她和张文俊组成了一个幸福的家庭,积极响应国家生育政策,只生育一个孩子。二十多年来,她默默无闻地为这个家任劳任怨地奉献着,丈夫的工作很繁忙,为了最大限度的支持好丈夫的工作,她义无反顾的挑起照顾家庭的重任,做饭洗衣,照顾老人、料理孩子她任劳任怨、无怨无悔。

作为一位母亲,她深知知识和做人的重要性,因此即使再忙再累,也从不放松对儿子的教育。她时常教育儿子学习工作要踏踏实实、生活要简朴、对人要和善、对长辈要尊敬、做人要诚实、做事要诚信,并在很多方面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教育孩子。

这位普通的家庭妇女,不仅对家人这样,对亲戚邻居也是如此。用自己最年轻的时光,付出了人世间最宝贵的爱情、亲情和真情,她爱老人、爱丈夫,她多年如一日,将自己的青春年华都献给了这个家庭,用自己那颗最善良的心怀温暖着老人、孩子和丈夫,在她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华儿女孝敬老人、夫妻和睦、诚实守信、无私奉献、积极乐观、勇担责任的优秀传统美德。

第三篇:孝亲敬老先进事迹材料

***今年49岁,在**河务局大车闸做涵闸管理工作已经二十多年了,作为黄河职工,她兢兢业业,克尽职守,二十年如一日担负着四个乡镇的灌溉用水重任;作为妻子,她做到了贤良体贴;作为母亲,她做到了慈爱善良;作为人子,她做到了百事孝为先。可喜的是在今年九月份**县首届孝亲敬老模范评比中,***同志用她侍奉四位卧病在床老人的感人事迹竟在80万人口众多的**县,取得了孝亲敬老模范称号,连日来,***同志可谓是电视上有影、广播里有声、报纸上有名的知名人士,当我们和电视台的同志来到大车闸采访她时,她却说:“尊老养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之不过是为了以后,当我步入老年时能够自豪的说一声,做人,我一生无愧”。多么质朴的语言啊!那么,让中华传统美德在**河务局得以弘扬,让孝亲敬老之花在我们黄河系统开的更鲜

***1982年同本单位滑卫学同志结婚,组成了幸福的家庭,不久有了一双儿女,膝下承欢,其乐融融,他们共同渡过了前半生当中最轻松,最舒心的时光。可是好景不长,噩运就向他们袭来。愉悦的日子在***她公爹的瘫痪中嘎然而止。在1990年她年仅60岁的公爹突发脑溢血被送进了抢救室,经过医生全力抢救,命是保住了,从此只能躺在床上让人伺侯,老人的心情可想而知。由于她刚结婚没几年,平日里和公爹一天到晚说不上一两句话,如今公爹病了,脾气也变了,自己能把老人侍侯好吗?咋能让老人安心养病呢?其初她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不说别的就说让老人吃饭这件事就费了不少周折。侍候老人她不怕,最让她害怕的是让公爹吃饭。老人躺在床上不能动,心里难免产生急躁情绪。于是她就专门说一些开心的事让他老人家听,哄得老人高兴,公爹吃饭才会顺当点。否则稍不注意,公爹不是背过去脸不搭理她,或者干脆把饭菜抛洒一地,有时甚至故意用胳膊一抡将饭菜溅她一脸一身。每当这时,她总是不声不响地收拾烂碗碎盘,然后重新给公爹做饭。如此多次,当她再次把重新做好的饭菜送到老人面前时,老人再也不乱发脾气了,吃饭的问题算是解决了。

给老人洗脸端盆也是她难迈的一道砍,为此,背地里她不知道流过多少泪。当她回娘家把这件事讲给母亲听时,母亲总是对她说:“清素,你把公爹当成你的亲爹就不显别扭了。”母亲一席话,点亮心头灯,心里豁亮了,委屈也没有了,她把给公爹洗脸端盆当成了自己应该干的事情。自己多干点,侍候好一点,才能解除丈夫的后顾之忧,才能让他安心工作。

人们常说,床前没有百日孝。七年二千五百多个日日夜夜,病卧在床七年的公爹的床铺总是干干净净,房内没有任何异味,身上也从来没有生过痤疮、湿疹。七年,短暂而漫长的七年,***做到了为人媳能做的一切。1997年9月,病重的公爹因抢救无效与世长辞。老人临走时对自己的儿子说:“孩子,你以后要善待清素,七年来她一面上班,一面侍奉俺,从来没有让我受一点委屈。”

她公爹走了。剩下形影孤单的婆母整日愁眉不展,暗自垂泪,这时,***又看在眼里,有事没事的就和婆母坐在一块闲聊天,拉家常,方便的时候就带婆母到处转一转,宽宽老人的心。饮食方面,隔三差五来点花样,让婆母吃的高兴,吃个顺心。婆母的脸上泛起了久违的笑容。有些不知内情的人总会这样对她婆母说:“老人家,养闺女就比养儿子强,想吃啥做啥,您多有福气呀!”她婆母听了总是笑眯眯地说:“可不是,这是我上辈子修来的福,修来了这么一个好的儿媳妇比亲闺女还要亲。”

花开花落,春去冬来,庭院里刚刚有了笑语,不幸却又笼罩住了这个家庭。1999年冬天,她的父亲突发脑梗塞被送进了人民医院,当时,她的姐姐正在洛阳做脑瘤手术,哥哥也在外地忙生意一时半会也回不了家,所有的重担又落在了***的身上。父亲瘫痪在床,她这个做女儿的理所应当地担负起侍候父亲的重任。给父亲擦身她的力气小翻不动,她就用棉垫垫着,一点一点的擦,然后再全身按摩,一天几遍,从未间断。功夫不负苦心人,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锻炼,父亲的病渐渐有了起色,饭量增加了,双腿双手明显有力了,看到这她心里别提多高兴了,高兴得她在梦里也笑醒过几回。可老天没等她笑出声,20xx年,她的母亲也因脑梗塞病倒了,当她看到一个床上躺了两个生活不能自理的双亲,她的心在滴血,在颤抖,精神到了极度崩溃的边缘。她诅咒上天如此不公,一个接一个的灾难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可伤心归伤心,她多次劝慰自己决不能倒下,要用自己的努力让二老重新站起来。三年后,她的父亲、母亲都能靠拐杖,扶着轮椅走路了,她这时似乎看到了一丝迟来的曙光„„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当她的眼前呈现出曙光时,命运又一次捉弄了她。

第四篇:孝亲敬老友善之星事迹材料

大家好,我叫※※※,是育才学校二年五班的一名小学生,今天我要讲的是孝亲敬老。俗话说:“百善孝为先”, 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孝敬父母、尊老敬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所以我们从小就要懂得孝亲敬老。

从小,妈妈就教导我,做人首先要懂得感恩和孝敬,感恩父母,孝敬长辈,这是一个人的基本品质。爸爸妈妈工作很繁忙,为了不给他们增加负担,我尽量在做好自己任务的情况下帮助妈妈分担家务,扫地、擦地、收拾碗筷。看到爸爸妈妈累了,我就会帮爸爸妈妈捶捶背,揉揉肩。周末的时候,我就会去姥姥家,和姥姥一起去赶集帮姥姥提东西,见到长辈也会主动问好并且帮助他们。前一段时间,爸爸生病了,从医院回到家后我就让爸爸躺在床上休息, 在家里尽量安静不吵不闹,帮爸爸盖被子、拿药、 打水,还讲笑话给爸爸听,爸爸夸我是个好儿子, 我觉得这都是我应该做的,父母养育了我,现在我 长大了,也应该照顾他们。

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孝亲敬老,并不需要多么轰轰烈烈的感人大事,点点滴滴都照应出我们那可贵的孝心,反映出一名优秀小学生应有的风范。孝亲敬老,争做美德少年,从我做起。我相信,在美好社会的氛围培养下,在我自己的努力下,我一定可以成长为一名孝亲敬老、尊老爱幼的好学生!

二年五班

※※※

第五篇:孝亲敬老十佳之星事迹材料

事迹材料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要是你在柳堡提到一个人,我想没有人会不知道,此人曾多次荣获宝应县慈善之星、宝应县十佳青年创业之星、宝应县十佳纳税之星 、宝应县十大青年兴业领头人等荣誉称号,不仅如此,此人所创办的企业也多次被评为优秀和各类诚信企业。他这些年来用于扶困、修路、建学、捐助等资金总额多达60多万元,他就是:宝应县华东滑线吊具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华鹤章

华鹤章,出生于一个穷苦的农民家庭,从小看惯了父母整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干活,他从小立志一定要让自己的父母过上好日子,高中毕业后,因为家里没钱,他早早的就怀着梦想踏入了社会,经过多年的奋斗努力,他取得了一定的成功;随着地位的改变,他思想境界的提高,他所“行孝敬老”的人群也发生了变化,从对自己父母行孝升华到了员工和社会,下面就具体谈谈华鹤章“孝亲敬老”的事迹:

一、1983年,高中毕业的华鹤章,一直在家里务农,激情满怀的他实在不想就这样一直穷下去,他觉得如果自己不能够尽快摆脱贫困,以后怎样才能有个幸福的家,怎样才能够孝敬二老,想想二老这些年省吃俭用借钱为自己读完了高中,这种情感不断的转变成为他一种创业的动力,终于有一次在朋友的介绍下,进入镇上一家企业做营销工作。这一干就是十年。十年的营销之路,华鹤章跑遍了全国,吃尽了苦头。每每有点收获总是第一个写信或打电话给父母,每次拿到

钱后的华鹤章,在回来之前总在要带上很多二老没吃过的东西来孝敬一下,回到家后给父母讲在外工作中的开心事和看到的发生的有趣事情,但华鹤章从不在父母面前讲一句在外的辛酸和艰苦。他在父母眼中始终是一张笑脸,是父母心中坚强和乐观的一个儿子。其实销售之路,充满艰辛,但他从不让父母去为他担心的。

二、正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华鹤章在跑业务的时候,每次到同事家中串门都能够做到非常尊敬朋友的父母,还常常带上些礼品,他成了很多朋友家中的上客,每个人都很高兴与其相处,正因为如此,华鹤章自己创业后,企业很快吸引了大量优秀的人才和朋友。

父母对儿子的那种关爱,儿子对父母的那份情感,使做了老板后的华鹤章更深明白,一个儿子在家庭中的重要性。因此他从对自己父母的孝敬升华到了对所有员工父母的孝敬了。

一次晚饭后他突然接到一个电话,得知业务员董强的母亲身体突然不适,而董强正在宁夏商谈一笔重要的合同不能回来,他立刻带上驾驶员送婆婆连夜赶到医院,是急性胆结石,如果不是及时赶到,老人家性命就能不保,手术一直进行到第二天早上,华鹤章也一直在手术室门口等到了第二天早晨。当得知手术成功后顾不得休息一下,又为老人把一切安排妥当,为确保董强在外不分心谈合同,他告诉他旁边的人暂时不要通知董强。老人手术后非常想念自己的儿子能够到身

边陪她说说话。华鹤章就天天抽时间去医院或打电话陪老人说会话并让自己的母亲去陪老人家说话。一个星期之后,业务员董强回来了,当他得知这一具体情况之后,当场拉着华鹤章的手就哭了下来。

三、五年前村里的老干部姜承富的儿子不幸患上了白血病,当病情报告送到老人手中时,年迈的姜承富一下子坐到了地上,可怜这位老干部一辈子兢兢业业却没什么积蓄,对这种突如其来的噩耗,以及将需承担的巨额医疗费用,老人不到一周头发就全白了,姜承富的老伴也是终日以泪洗面。

正所谓“疾病无情人有情”,当华鹤章从和家人电话聊天中得知姜承富家中情况,原计划准备停在青海陪客户再考察两天,便匆匆和客户打了个招呼就赶了回来,华鹤章感到非常痛惜,老人家辛苦一辈子,本来可以安享晚年的,不幸的是儿子患上了这种不治之病,当华鹤章到了姜承富家中后当即从包中拿出了自己所带的合同金6000元交给了姜承富,老人当场泪流满面,华鹤章不但给老人送钱送物,在老人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主动伸出援助之手,还多次登门慰问,看望病人,每次姜承富老人看到华鹤章都比自己亲人还亲。

四、村里有个老人,老伴去得早,一个人很艰苦的拉扯两个儿子长大并双双结婚生子,本来老人以为可以安享晚年,却不料两个媳妇之间常有矛盾,对婆婆不闻不问,不履行赡养义务,华鹤章得知此事

后非常生气,多次找到了她的两个儿子进行沟通。了解到两个儿子家中经济条件确实都十分困难,两个媳妇也是因为这方面的原因弄出很多矛盾,以至于都不肯赡养老人。了解了情况后的华鹤章想“要想彻底的改变这种情况,必须为两个儿子解决就业,拥有稳定的工资收入”,于是将其兄弟二人招进自己的公司。 老人的赡养问题得到解决后,华鹤章还不时的去看望老人并常悄悄的背后给老人点零用钱。

五、十几年企业不断发展,从一个家庭小作坊到如今的亿元企业,华鹤章深知企业的发展和成功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支持,更少不了社会给予的帮助。华鹤章在富了个人的同时不断回报社会,华鹤章看到了村里的老人院破旧的很,于是就出资对老人院进行装修,并且还拿出一部分资金作为老人院的活动经费,叫老人家们自娱自乐,多组织活动。华鹤章每年都要定期几次去敬老院看望老人,每逢重大节日都会将村里的老党员和孤寡老人召集到一起,开个茶话会,了解一下老人们的生活、健康情况。这么多年以来华鹤章对建设村的孤寡老人、老党员、老干部每年年底都要发放400到600多元不等的慰问金。不仅如此,华鹤章还常常对社会进行扶困、资助贫困大学生和失学儿童、给村里修桥铺路、给孤寡老人修房子、还积极为学校的建设捐献资金。

华鹤章说:“自己的进步和社会的帮助是分不开的,是党和政府

的关心与支持使我们的企业得到发展,关心爱护和赡养老人是我们的义务同时也是我们的责任,社会要和谐、企业要和谐、家庭更要和谐,用我们的言行去感染身边的人和教育我们的下一代,创建一个和谐的大家庭,我还要继续努力” 。

柳堡镇“孝亲敬老十佳之星”候选人推荐表

第六篇:孝亲敬老模范先进事迹材料

出则“巾帼不让须眉”,入则“贤妻良母孝媳” ------ 记孝亲敬老模范小小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范小小 、女 48 岁、中共党员,现任开县妇联主席,主任科员。 1984 年 6 月参加工作,无论在什么岗位上,她都能默默无闻,工作尽职尽责, 曾连续几年公务员考评为“优秀”, 获得了一个个“先进工作者”,“五好文明家庭”,“巾帼建功标兵”称号。特别是 她 孝亲敬老 ,在家人亲属有伤病等困难情况下,做到不离不弃,守护相助,患难与共,受到亲朋近邻的称赞。她的家庭曾被重庆市精神文明办评为:“诚信文明家庭”,她的事迹在单位在邻里,在亲朋好友之间早已被传为佳话。 奉献

撑起一片天 1986 年,经人介绍相识,当时住偏僻农村,父亲身患冠心病、肺气肿等疾病,母亲也年老多病,家中还有三个妹妹,一个弱智弟弟,家庭负担很重,他们的相爱 遭到了家人的极力反对, 可她没有被这可想而知的婚后负担所吓倒,而是执意选择了心善、朴实的韩万平 。婚后 小两口 在工作之余,无论是春耕、夏种、秋收、冬修,就回家里,帮助父母开展生产劳动,起草摸黑,风里来,雨里去。 两人的工资收入除日常生活外,全部用于支持家庭,供给三个妹妹上学两人虽然没有什么山盟海誓,但志同道合,夫妻和和美美。公婆视她亲闺女,姑姐、姑妹、小叔子把她当亲姐妹,丈夫疼她,一年后他们育有一女 , 一家人和睦共处,过着平静如水的日子。日子虽然清贫,但她深感幸福。

上一篇:消防演练方案及流程下一篇:公司培训后的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