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教育发展

2023-01-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女性教育发展

农业女性化与女性发展

摘要:在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过程中,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是一种重要特征,我国农村社会在劳动力大量转移后出现了“农业女性化”的现象。这种由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滞后所带来的现象,反映了我国男女地位的不平等和性别发展的不平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关注农村女性发展问题是题中应有之义。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女性化;女性发展;新农村建设

我国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农民的非农化转移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过进程中的一种必然。他的源泉是长期城乡二元体制下累积起来的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动因是家庭与个人为改善家庭生活状况,求寻求更多发展机遇,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在比较产业和地区之间的差异后选择的结果,是一种生存、社会和经济的理性选择。然而,在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中,男性率先从农业中流动出来,大量女性滞留在农村,成为事实上农村常住人口的多数,主要在家从事农业生产,催生了一种新现象,即农业女性化。本文就农业女性化与女性发展问题作一个粗浅的探讨。

一、“农业女性化”产生的原因

据2006年全国妇联对全国10个省、50个县市、100个村的近万名成年妇女的调查中发现:74.7%的农村妇女参加农业劳动,并且女性“单独承担”农活的占20.7%,比丈夫“单独承担”多了近7个百分点。特别是在甘肃、四川和江苏分别达到了32.4%、33%和31.4%。农村妇女己成为农业生产建设的主力军。

1.社会分工设置限制了女性就业机会,阻碍了女性非农转移

城市中存在正式和非正式的“二重劳动力市场”分割[1]。对于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农村女性而言,不仅不能进入正式劳动力市场,而且受身体素质的限制,她们也不能胜任一些体力活。这样,女性相对于男性更不容易获得社会资源,女性的就业机会少了。还有,性别间也存在着“同工不同酬”的现象。男性不仅仅择业机会多,而且所获得的报酬比女性也要多,男性出去就业,女性留守是一种成本小和收益大的理性策略。因此,在经济理性的驱动下,家庭决策更倾向于男性外出就业。

2.传统的家庭性别分工模式,阻碍了女性非农转移

“男主外,女主内”的分工模式在家庭外出就业决策中起了很关键性的作用。女性在家持家,男性赚钱养家。女性在传统中的性别分工主要承担家庭事务,负责全家人的生活起居,照顾老人、小孩。女性在家务事的拖累下不能外出就业,就算有机会外出,但是在老人生病、生小孩等情况时也必须提前回家。而男性主要负责家庭的生产等经济性事务,赚钱是首要任务。其次,农村家庭收入来源主要是在家务农和外出就业产生,务农是保障家庭经济生活的基础,而外出就业相对于在家务农而言是一种更具有发展性,多数农村家庭在“保障”与“发展”的选择中,妇女选择了“保障”,男子选择了“发展”。因此家庭决策往往是男性外出,女性留守。

3.农村女性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阻碍了女性的非农转移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其文化结构呈正相关。[2]在数据样本中,农村妇女受教育状况有: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比例最高,占50.6%;其次是“小学”占25.9%;“高中及中专”占16.1%;“没上过学”占6.3%;“大专及以上”占1.2%。较低的学历导致了女性缺少外出就业的知识和技能,没有能力外出就业。也使女性对外出就业缺少自信,不愿意外出。

总的来说,农村女性转移的滞后性,不仅表现为个人、家庭“无奈之举”,这也充分体现了社会性别发展的不平等:一是社会提供的就业机会和资源上的不平等;二是在家庭分工上的不平等;三是在享有教育资源上的不平等。而其根源在于根深蒂固的社会性别文化。传统的社会性别观念和制度不仅在塑造着女性自身的意识和形象,同时也主导着社会的性别选择。

二、“农业女性化”给女性发展带来的影响

关于这一点,学界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农业女性化使女性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为农业生产和新农村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女性的家庭地位得到改善,她们在社会中的影响力也得到了提高。同时,女性的社会参与度增加,不仅实现了自身价值,也增强了她们的能力和自信心,为其自解放打下了基础。如康芳民认为农业女性化使农村妇女从家庭走向了社会,不仅对家庭的经济贡献日益明显,而且对国家粮食安全、消除农村贫困、农民增收、水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人口的可持续发展都有重要影响。[3]方向新认为:“女性在农业中显示出的巨大潜力,为她们能够和男性叫板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明,为更新女性观念、增强其争取自身解放和平等的自信心,求得自身解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4]另一种认为对女性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如高小贤认为农业女性化对女性地位的提高明显不利,因为:“一是从事农业生产为主要工作的妇女创造的农业产值在整个农村总产值总产中的比重下降,女性的贡献在下降;二是农业成为妇女的主要活路,并不等于妇女在农业中占主导地位。很多情况下对农业生产和产品处理的决策权事实上还是由男性决定”。还有王黎芳运用社会性别的视角,分析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过程中的性别转移顺序和劳动性别分工,认为“这种性别差异是一种性别发展差距,这种性别发展差距危害农村妇女的利益和社会公正的实现。不仅使农村女性的利益受损,地位底层化,而且长期把妇女排除在发展之外,会使非农化进程的经济效益受损,社会公正无从体现”。[5]

作者认为,农业女性化表明了农村女性由家庭劳动走向了农业生产,从生活领域参与到了社会领域,这是一个历史的进步。她们的劳动价值也得到了社会的肯定:宏观上,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女性在经济基础中成了主力军,表现出了强大的力量;微观上,处于社会弱势地位的女性在家庭中发挥了稳定家庭经济重要的作用,体现出了女性价值。但是这仅仅是一个纵向比较,高小贤认为“一般我们在两个方向上谈及妇女的发展和进步。一是和自己以前做纵向比较,二是和男性做横向比较。而在分析、评估妇女地位状况时,第二个角度往往更重要,因为只有横向比较才能把握住在社会变革中男女两性地位的动态变化。”因此,参加社会劳动是妇女解放的一个重要先决条件,农业女性化只是满足了女性寻求自身发展与解放的先决条件,但是体现女性发展决定因素的两性地位之间的差异并没有改变,并且农业女性化还有可能对女性未来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第一,农业女性化使女性在饱受身心双重压力的同时,却没有改变其根本的弱势地位,因为:一是农业女性化现象本身就是一个性别差异的结果。分析农业女性化产生的过程可以看出,无论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家庭决策阶段,还是在转移过程中的职业选择阶段,无不充斥着传统性别观念和制度的阴影。并且这种阴影无论从女性本身意愿,还是在社会意识里,都得到了广泛的认同。这种对性别差异的认同转变为社会行动后,农业女性化也将是一个必然的结果。二是形式上并没有改变传统的性别分工模式。农业女性化建立在传统性别分工的基础之上,尽管目前这种“男工女耕”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男耕女织”的分工形式,把女性的劳动范畴从家庭分工推上了社会经济,但是“男主外,女主内”的分工模式依然主导了社会就业,男性外出打工,女性滞留在家本身就是传统择业形式的体现。三是权利上不平等依然存在,义务却得到了加强。地位的提高,应该表现为权利和义务上的平等。作为女性,家务向来是女性的“自留地”,永远有尽不完的义务,但是应该享有的家庭决策、追求发展机会等权利却总是“外人田”。在家庭经济收入上女性己成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财产也可能在女性手中,但是处于主导地位的依然是男性。比如:在妇联的调查中,除甘肃外,有9个省的女性掌握家庭的财产的比重大于男性,在家庭生产决策时,“两口子一起决定”是主流模式。而在非两口子共同决策中,除了“参加农技培训”这一项由妻子做主(占20.5%)外,其余多由丈夫说了算。其实,在“两口子一起决定”的主流模式中,妻子一般也只能参政和议政,最后的决策权最终还是在丈夫手里。权利上不平等的现象依然存在,但是女性的义务却是得到了加强,男性在向现代部门转移后所留下的空洞也便成了女性被强加的义务。

第二,从女性发展来看,农业女性化将对女性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一是阻碍农村女性自身文化水平的提高。农村女性本来就存在文化水平不高,受教育程度普遍低于男性的客观现实。但是在丈夫外出务工后,农村女性不仅仍然要操持家务,教育子女,赡养老人,还要承担原来丈夫手中留下的农业生产的重担。负担的加重使妇女无暇顾及学习和自身文化水平的提高。二是阻碍农村女性向现代女性的转变。家务劳动和农业生产使大部分女性束缚在土地上,延续着千年不变的角色,无法享受现代女性生活。不仅如此,现代女性的文化和观念也没有办法触及,对于向现代女性转变就无从谈起了。三是增强了男性发展机会,造成了性别之间更大的差异。“农村女性受到家务劳动的拖累和土地的制肘的结构性障碍又一次地重复了历史的老路——以牺牲女性的个人发展为代价,换取男性社会价值最大限度的实现。”女性的这种自我牺牲,不仅使男性实现了自我价值,也使男性处在了另一发展高度,获得了更多发展机会。

三、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促进女性发展

农村女性化现象不仅仅体现出了农村女性发展的滞后,而且有可能带来的是“女性农业化”的刻版印象。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十七届三中全会又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决定》,其中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对于改变农业女性化现象,促进女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农村女性发展离不开农村社会发展

农业女性化的产生有它的现实原因和文化根源,现实原因是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滞后,而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却是因为城市与农村、其他产业与农业发展不平衡所致。所以,要解决农业女性化,有两条路径:一是加快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二是加快农村社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正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社会的发展问题。同样,农村女性发展也同样必须依靠农村社会发展,离开农村社会发展的农村女性发展,有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解决好了农村社会的发展问题,才有可能在这个基础上去解决农村女性的发展问题。

2.新农村建设是农村女性发展的一个良好契机

(1)打破制度上的障碍,有效促进女性的非农转移

首先,统筹城乡发展,有助于城市先进生产要素向小城镇及农村转移,形成“城市——小城镇——农村”统一的公共服务体系与劳动力市场,摆脱了信息闭塞的现状,增加了就业机会,便于农村女性向区域外的非农行业转移。其次,巩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建立了土地流转制度,有助于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市场,提高了农业集约化水平,加速了农业产业化的形成,使农村女性挣脱长久以来形成的镣铐,不再受那“一亩三分地”的束缚,实现农村女性“离土不离乡”的区域内的非农行业转移。再次,有助于小城镇的工业聚集,体现小城镇的“聚集效应”,实现农村工业化,让农村女性真正的实现非农转移,成为现代市民。

(2)发展现代农业,把女性从传统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

女性的非农转移可以解决农业女性化问题,促进女性发展。但是,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同样能够促进女性发展。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为农村女性摆脱繁重的体力劳动提供了手段,有助于其成为现代“农业工人”。而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业产业结构,使农业生产不仅仅是保障,同样也是发展的门路,有助于消除城乡收入差距。不仅使女性社会贡献率上升,也利于吸引农村劳动力回家创业。

(3)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有效解决女性发展的后顾之忧

“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老、有所养医,住有所居”是新农村建设公共事业发展的目标。首先,对女性自身而言,受教育程度低是制约其发展的最大的障碍。因此,农村女性要想走出农业女性化,求得自身发展,必须要接受更多的教育,提高文化水平。其次,女性发展往往受制于家庭,要把女性从传统家庭中解放出来,必须要完善农村的医疗服务与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女性的后顾之忧。

3.女性应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女性不应该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旁观者,也不应该只是农村社会发展的受益者,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是她们的权利。这种权利不仅要体现在参与劳动中,更多的要强调女性在建设中与男性一样的主体地位。使女性有效获得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公共资源,以主体的身份参与决策过程和实施过程,这样才能有效保证农村女性的发展和农村社会发展协调一致。

参考文献:

[1] 宋林飞.中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对策[N].数字中国网,2008.7

[2] 高小贤.当代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农业女性化趋势[J].社会学研究, 1994

[3] 康芳民.建设新农村必须高度重视农业女性化问题[J].理论导刊,2008.7

[4] 方向新.“农业女性化”带来了什么[N]. 中国社会报, 2004206226.

[5] 王黎芳.非农化进程中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性别分析[J].甘肃理论学刊, 2006

责任编辑:李建君

作者:邓赞武

第2篇:当代湖湘女性教育实践

[摘 要] 地理空间的区隔和地区文化差异带来了教育发展的区域化特征。新中国时期的湖湘女性教育重视基础文化知识教学和实用职业技能培训,努力缩小两性教育差距,女性高等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出现了以湖南女子学院为代表的女子高等教育规律探索者和践行者。湖南女子学院的办学体现了湖南省妇女联合会突破边界倡导两性教育平等和女校特色办学执着的情怀和冠绝的勇气,显示了湖湘女性教育者巨大的创造力,是湖湘一脉志士仁人长期传承的一方文化。

[关键词] 湖湘女性教育;女性高等教育;妇女联合会

在教育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由于地理空间的区隔和长久以来各地形成的独特传统文化和历史底蕴,教育呈现出地区差异性。“惟楚有才,于斯为盛”。湖南教育受湖湘文化影响,湖湘女性有着“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心怀天下的大爱情怀、男女平等的性别意识、外柔内刚的坚毅性格”,这是一种“敢为人先、大情大爱、至刚至柔、坚毅执着、勤劳聪慧”的湘女精神[1]。“湘女多才,湘女多情”,纵观湖南女子教育发展的历程,湖南女性教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为一批批女性成才奠定了基础”。湖南女子学院正是湖湘女性教育实践的当代范例。

湖南女子学院作为全国现有的独立建制的三所本科女子学院之一,其前身是创办于1985年的湖南女子职业大学,2010年3月,湖南女子职业大学升格为本科院校,其办学以其特色而获得社会广泛认可,也是一代代湖南女院人努力办学的结果。

一、迂回嵌入:艰难创办

湖南女子学院创办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湖南地处闭塞和保守的中南地区,其高等教育办学与发展相对落后,女性在高等教育中的比例相对较低。改革开放活跃了经济,刺激了社会的高等教育需求,教育体制的改革催生了内陆大批的高等教育机构,成人教育机构和职业院校的兴办是20世纪80年代中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显著特征。在湖南省妇联的努力和坚持下,湖南女子职业大学开始兴办。

与国内其他同期兴建的女子学院不一样的是,湖南女子学院创办时基础十分薄弱,创立之初还是一个“三无”(无人员、无场地、无经费)学校。在中国的计划时代,学校的设置基本上可以看作是一种行政行为,也就是说,一所学校要获得建制,就必须诉诸行政性设置,行政的允可是一所学校获得人员编制、资金资助的必要条件。考虑到没有办学基础,且创办者妇联没有办学启动经费和运行经费,如何得到政府的资助是办学者首先要面临的问题。在一个经济不富裕、性别问题还没有被明晰的时代和环境下,行动的努力和良好的处理策略是一所女子学校在体制中突围的重要前提。湖南女子学院的立校和发展正是通过一些个人努力和有效地“迂回”策略才得以成功[2]。

湖南女子学院的创办正是用中国问题的解决办法获得成功的:通过“迂回”获得艺术的效果。女院办学者顺应中国文化的表达策略——“迂回”以达到进入的效果,间接接近的功效可能是无限多的。采取“迂回”的表达方法,“并不是因下层的意见和决定注定要掩着什么”,而是“物本身就乐于用隐秘的方式发出号召”;在中国,“表达偏离的意见,或干脆就是特殊的意见都只能比别的地方更加多地在赞同表述的掩盖下进行,因而必须运用曲折和巧妙的方法”。[3]兴校者与直接主管者既保持距离,又不离其权力框架,通过请更高层的权力人物题写校名,获得“表述的赞同”,而不是表述内容的赞同,再与上级部门进行商讨,索要进一步的支持。显然这种策略获得了成功。1985年9月,湖南女子学院正式招收第一批学生162人。

二、韧性坚持:曲折历程

湖南女子学院从创办、发展到今天,历时三十五载,主要经过了四个阶段:初创探索期、过渡期、稳定发展期、内涵建设期。

第一,初创探索期(1985—1990年)。主要进行职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初创时期的湖南女子学院专业设置主要考虑:“既能满足社会需要,又能适应妇女特点为原则,从有利发展妇女儿童福利事业出发,实行灵活变通、讲求实效、确保质量的办学方针。”[4]专业教学重视基础,文化教学重视外语和体育教学。在学校选修课中设置了两门“女性课程”:美学艺术、妇女学。学院根据当时女子职业教育情况向全国妇女联合会提出了有关的意见和建议[5],这些建议与意见是十分可贵的:(1)各级党政领导和教育部门要重视职业技术教育,特别是女子职业技术教育,全国妇联和各级妇联要为女子职业技术教育争地位;(2)建议全国妇联成立女子职业技术教育的领导机构,制定有关方针、政策、计划,加强女子职业技术教育的宏观控制、协调、指导与管理。鼓励各级妇联开办女子职业学校建立全国性的女子职业技术教育网。全国妇联可以直接领导几所重点的职业技术教育学校,以便培训干部,总结经验;(3)建立国家女子职业技术教育基金或由国家财政给全国妇联拨付女子职业技术教育经费,由全国妇联统一管理,用于发展全国女子职业教育,各省市也应由地方财政拨给女子职业技术教育经费,用于发展地方女子职业技术教育;(4)建立全国性的妇女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或研究中心,出版女子职业技术教育的报纸杂志,开展女子职业技术教育的科学研究活动,交流女子职业技术教育的工作经验;(5)组织编写具有女子职业技术教育特点的教材。

第二,过渡期(1990—1994年)。这一时期的办学因一些因素的制约而停步不前,不过,学校仍然坚持不懈。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高校原来布局分散、专业单一、条块分割、重复设置、规模过小、专业狭窄、资源浪费的办学弊端显示出不利于国家和地方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湖南开始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调整布局结构,改变条块分割状态,对“单、小、窄、重”的学校进行撤、并。1992年春天,国务院对普通高等教育实行“加快改革和积极发展”的指导方针,《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为湖南高等教育改革增强了活力,指明了方向,湖南大力推进高等職业技术教育,这给学校的发展带来了转机。在承诺改善办学条件的前提下,学校中专部获准招生,开始积极探索,尝试在中专部学生中开设女性特色课程“女性修养”。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自己在生活和学习中应怎样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仪态风度、待人接物,提高学生的处世能力、审美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素质[6]。

第三,稳定发展期(1995—2010年)。办学规模稳步上升,提出升本战略,为本科办学做准备。湖南女子学院抓住“北京世妇会”和“高校扩招”的良好机遇,积极发展,师资力量逐年增强。2003年,湖南女子学院提出“整体升本、提升办学层次”的奋斗目标。2003—2006年的师资水平上升最快,这是该院确立“升本战略”以来人才立校的重大举措,2006年以后的师资逐步稳定,主要强调高端人才的引进。在所引进的人才中,女性专任教师的比例增幅大于专任教师和整体师资引进力度,专任教师的学科分布以文科为主,有些学科一直阙如。在此期间,湖南女子学院先后举办了艺术设计、会计学、音乐学的专本沟通办学,积累了本科教学的一些初步经验。

第四,内涵发展期(2010年至今)。2010年3月,經教育部批准,湖南女子职业大学升格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所公办全日制女子普通高校,全国三所独立设置的女子普通本科高校之一,全国妇联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世界女子教育联盟成员,中国女子高校联盟成员。升格本科后,学校凝练办学理念,按照本科办学要求继续完善师资和教学配备,引进高层次人才,完善办学条件,牢固树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逐年分专业实现升本,探索本科办学的规律和女校办学特色。

一是明确办学理念与思路。湖南女子学院坚持“教学立校、科研兴校、人才强校、特色名校”的办学理念,将学校建设定位为“规模适中、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教学型女子本科院校”,主要服务于地区经济与区域女性人才发展,立足湖南,面向全国,服务社会经济和妇女发展。在人才培养方面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树立全面发展的人才质量观,按照“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凸特色”的总要求,确定了“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根本,突出实践能力与适应能力,注重通识教育与个性化发展相结合、专业教育与女性教育相结合,培养符合经济社会和妇女发展需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协调发展,具有‘四自’精神、创新意识、传统美德的应用型高素质女性人才”的本科人才培养目标。

二是以教学为中心,科研来促进。湖南女子学院组织全校教职工开展本科教育大讨论和师德师风建设活动,贯彻“教育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生命线”的思想,教学管理要以教学工作第一,“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为教学工作服务”,确保教学“三个地位”: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教学改革的核心地位、教学投入的优先地位。教学中抓教师责任落实,严格实行主讲教师资格制度,优先安排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教师讲授本科课程。

三、终有所成:女性特色

湖南女子学院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在抓办学质量和内涵建设的基础上抓住机遇稳步推进办学规模,学校规模与全国高校办学规模基本持平,招生专业在经过了几年的扩展期后,专业数基本趋于稳定。学院办学主要围绕“女”字进行,突出女性特色。

第一,以女性为本、构建女性特色专业群。湖南女子学院强调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的培养,积极推广社会性别意识,以女大学生的专业教育为基础,为适应未来的女性人才需求,根据女性生理、心理特点和市场需求,重点发展与第三产业相关的专业,构建了以文学、管理学、艺术学为主要学科、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以一批应用特色学科为基础,形成如生活服务类、经管财会类、文学语言类、文化艺术类、信息技术类特色专业集群,开设了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计学、服装设计、空中乘务、应用英语、文秘、学前教育、家政学、社会工作、妇女工作与管理等专业。其中,家政学成为国家一流专业;旅游管理被列为教育部教学改革试点专业、省级重点专业;服装设计是省级特色专业,在省内及全国同类院校中有一定的影响;女性学和妇女工作与管理分别是全省高校唯一开设的专业,直接为湖南妇女事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涉外旅游(韩语方向)是全省首创的特色专业,培养的女性韩语导游是目前旅游市场紧缺的专业人才。

第二,开设女性特色课程。根据女性性别特征和女性人才培养目标,学院开设了17门女性特色课程,形成了“女性学”“家政学”“礼仪学”等三个系列的女性特色课程。女性学系列课程的目的是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提高性别意识,培养人文情怀。主要课程有:女性学、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妇女思想史、妇女工作概论、女性社会学、家庭社会工作、女性心理学、女性与法律等。家政学系列的目的是要帮助学生提升自我,培养家政素质,优化生活品质。主要课程有:家庭生活科学、婚姻与家庭、插花与茶道、女性经济学、家庭理财等。礼仪课系列的目的是要帮助学生完善自我,提高气质修养,融入社会生活。主要课程有:女性形象设计、女性服饰、形体训练、女性卫生与保健、女性伦理与礼仪等。

第三,进行女性研究、构建女校校园文化。学校先后有全国首批“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 湖南省公民礼仪素质研究基地、湖南省湖湘女性文化研究基地、湖南省高等教育学科(女性教育)学科研究基地、湖南省教育科学现代家政教育研究基地等5个国家级、省级研究基地和女性人类学研究所、女性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所、女性经济研究所、女性体育研究所、女性服饰文化研究所、女书文化研究所等20个校级女性研究所,积极开展以女性教育和女性研究为重点的科学研究工作,建成了国内第一个女性教育史展览馆。以女性研究带动其他学科的研究,先后承担“礼仪的伦理学视角”“女子大学办学特色的研究与实践”等国家级课题,出版了国内较有影响的《女性文学与文化研究丛书》,完成了中国—欧盟基金项目“社会性别意识的教育与推广”、中加政策选择项目“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妇女权益保护政策研究”等国际性项目,承办中国妇女研究会妇女教育专业委员会“2005年年会暨妇女教育与女性发展国际研讨会”等重要会议。学院以“男女平等、两性和谐”为校园价值观,以“懿德睿智、笃行臻美”为校训,追求和培植“求真、求善、求美、求精”的校风、“爱生、善教、博学、创新”的教风、“明礼、修身、乐学、自强”的学风。开展各种校园活动,成立女子礼仪队、管乐队、哈韩舞蹈队等40多个学生社团,开展国际家庭日、女生节、空姐之星、反家暴社会宣传等一系列大型校园活动。学校兴建了女性教育与文化展览馆、服饰文化展览馆,在教学楼、图书馆等地方的长廊和墙壁上悬挂国内外杰出女性的照片及事迹宣传帖,激励学生,以营造女性校园文化氛围,学校“建设阳光校园文化,培养‘四自’女性人才”的校园文化精品成果多次获得省内奖项。

四、结语:文化意涵

湖南女子学院的创办源于妇联这一组织,其长期办学过程也一直与妇联有关。妇联这一组织位置的复杂性使之不能将边界划分得过于明显。女子院校创办者一直会强调领导的关怀,不仅在年度汇报中,也会在其他的多种场合表达。表述了女子院校的办学是与上级的主张相一致。女子院校就是国家教育的一部分,女子院校的办学需要更多的关怀和照顾。湖南省妇联在工作中划出其妇女工作边界,并利用当时的社会形势创办女子学院以争取女性受高等教育权利的做法无疑是成功的,且意义重大。既彰显了湖南女子教育倡导者执着的情怀和不灭的勇气,也显示了湖湘女性教育者巨大的创造力,是湖湘一脉志士仁人长期传承的一方文化。

参考文献

[1]罗婷.湖湘女性文化和创新型湖南建设[N].中国艺术报,2012-05-16.

[2]欧阳林舟.教育与性别:女子院校办学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196.

[3]弗朗索瓦·于连.迂回与进入[M].杜小真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18.

[4]湖南女子职业大学档案室.要求成立湖南女子职业大学的报告[A].1985.

[5]湖南省档案馆.湖南女子职业大学办学情况汇报[A].1986.

[6]湖南女子学院档案室.湖南女子职业大学中专部财务会计专业(九四级)教学计划[A].1994.

作者:欧阳林舟 李清

第3篇:高职女性礼仪教育研究

摘 要:女性作为社会群体的一员, 担任着社会与家庭的双重角色,同时,在社会公共活动中已占据越来越广泛的空间, 社会地位越来越高。因而,在社会交往活动中遵循礼仪准则、讲究文明礼貌, 成为女性礼仪的重要内涵。在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中,礼仪教育已经越来越重要,针对女性礼仪教育的“淑女”式教育应运而生。这种教育方式有助于现代女性更好地传承礼仪文化,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为培养“现代职业淑女”探索出了一条较为可行的教育方法。

关键词:女性 淑女 礼仪 高等职业教育

礼仪是“礼”和“仪”的统称,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人们为了表示尊重与友好而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礼仪本质上是一种道德规范和伦理要求,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形式。现代社会是一个充分展示自我,发展自我的时代,每个人都努力实现自身最大的人生价值,现代女性当让也不例外。而且,随着女性在社会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女性的自我培养也日益引起重视。

在现代女性的工作、生活中,离不开礼仪与修养。有人说,女性最关注的是自己的外在形象礼仪。没错,女性对自己的形象确实非常关注,例如皮肤的保养、发式的选择、服装的搭配等等,但是千万不要以为这就是女性礼仪的全部。在女性的公共生活中, 礼仪不仅是女性社会交往的基本行为准则和规范,而且也是女性协调人际关系的强大武器。女性要在公共生活中获得社会的认同,必须加强自身的礼仪修养, 全面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

女性作为社会群体的一员, 担任着社会与家庭的双重角色,同时,在社会公共活动中已占据越来越广泛的空间, 社会地位越来越高。因而,在社会交往活动中遵循礼仪准则、讲究文明礼貌, 成为女性礼仪的重要内涵。

在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中,礼仪教育已经越来越重要,然而以往的“大礼仪”教育重视的是理论修养,实践操作缺失,导致教师讲课枯燥乏味,学生听过就忘不吸收,难以真正提高学生的礼仪修养。作为金融类高等职业院校,我院“金融服务礼仪”很好地将专业教育和礼仪教育有效融合,也打出了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的一块金字招牌。近年来,我院招生比例女生明显高于男生的趋势日益明显,“性别教育”凸显出了重要性,我校“淑女学院”应运而生,也就意味着女性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我校“淑女学院”以全日制在校女生为培养对象,以培育女生的内在修养、气质形象、才情才干为重点对全体女生进行专门的女性教育,促进我校女生的全面发展。通过这种专门的女性教育,使我校女生在掌握必需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能够正确认识和把握自身的女性角色,凸显女性的优点,具有较广博的人文社科知识、较宽广的视野和独立成熟的人格,具有良好的适应职场、适应家庭、适应社会的能力,成长为职场成功、家庭幸福、社会欢迎的自尊、自信、自强的现代女性;能够很好地承担起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在完善自我、贡献社会的过程中实现其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由此可见,“淑女”式的礼仪教育在当代职业女性的职业素养教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们将从四方面来论述“淑女”式礼仪教育的作用。

一、有利于现代女性很好的继承传统文化

我国的礼仪文化起源很早,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起,历经尧舜禹时代及夏商周王朝,“礼”经历了萌芽、产生、继承与发展几个阶段,直到周代、礼制逐步系统化,并趋于完备,成为后世的典范。而女性的礼仪也随同着时代的转变而发展,贤惠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好女人的基本标准,也是现代女性魅力的源头之一。古人对女性要求对上和孝,对下恩慈,对丈夫温情脉脉,对家庭甘心奉献。当然现代女性往往要顾及家庭和事业两个方面,要表现出不输于男性的一面,这是需要更多智慧和辛劳的。要达到家庭和事业的平衡,笔者认为现代女性应该吸取传统文化当中的精华,在生活和工作中要平和、温柔、甘于平淡,珍惜所有,不争强好胜,也不贪心不足,要宁静,知足,懂得真爱,珍惜幸福,当然现代女性也必须要努力丰富自己,让自己更完美优秀。

二、有利于女性审美意识的提升

审美是人生中的一种极高的境界, 并非每一个人都能够达到的。“淑女”式礼仪教育旨在培养女性树立良好的审美观,让女性在人际交往中把握好礼仪的审美标准。首先, 注重礼仪的内秀和外美的统一。一般来说,对人的审美视角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注重外在的形象美,一种是注重内在的心灵美。我们知道,人的外在美是人的自身美的外表显现。它既能给本人以极大的心理满足和心理享受,又能给他人带来美感视觉,使人赏心悦目。俗话说: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因此,追求外在的外貌美,是人的天然本性,对此我们不应该加以禁锢和压抑,而应该从美学的角度给予积极的引导。然而,由于人的外在美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加上人们对秀丽的容貌和优美的体态的感受带有很大的主观性、表面性和局限性,因而个体的外在审美最终不能引起内心世界的深刻记忆和震撼。而内在美却不同,由于内在美体现的是人性美的本质,与外在美相比较,它具有永恒的魅力,能够引起人们心灵深处的震撼。因此,它比外在美更具有不可比拟的深度和广度。因此,现代女性必须要做到内外兼修,只有这样,才符合现代职业淑女的审美规范。在人际交往中,要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女性礼仪的审美规范,就要培养自己的淑女风度。

三、有利于塑造高素质的职业女性群体

职业女性要想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发展自己,要想在当代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具有自觉发展的主观愿望,就需要发挥主体自觉能动性,主动去追求和实现自身的价值目标。必须对旧的女性意识进行扬弃,克服女性的依赖心理和自卑心理等精神缺陷。培养独立人格,提高自强意识,不断在更深层次上挖掘自我,实现自我。

“淑女”式礼仪教育能够培养女性的自主意识,也就是要女性意识到自己是独立自主的个体,做独立的女性,掌握自己的命运。不消极依赖外界的力量,不依附他人。还要培养女性的竞争意识,让女性认识到自己是命运的主宰者,在当代社会,现代女性必须要面对社会,面对残酷的竞争,不妥协、不畏惧,敢于迎接挑战和竞争,只有这样,现代女性才能在更深层次上提高自我,实现自我价值。

四、有利于实现女性个人的现代化

现代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基础,如果没有社会主体——人从心理、观念、思想和行为等整体素质向现代的转变,社会的现代化目标就无法真正实现。面向现代化,表明了现代女性礼仪文化的时代性。

“淑女”式礼仪教育就是发掘、整理、改造、吸收中国传统女性伦理与礼仪中具有超时代性、科学性、人民性的精华,同时借鉴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和亚洲国家伦理建设和礼仪教育的文明成果和先进经验,融入当代中国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时代精神,赋予女性礼仪以新的内涵,进而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符合当代要求的现代女性礼仪新模式。

良好的礼仪修养是现代女性美丽、优雅和魅力的根基所在。特别是礼仪之美,它不仅仅体现在女性优雅的举手投足之间,温婉得体的谈吐之间,更体现在女性待人接物彬彬有礼落落大方的礼仪之间。

“淑女”式礼仪教育,是将女性的道德风范、知识修养、心理素质、仪表风度等多方面综合培养的一种方式。现代职业淑女,表现出较强的亲和力、感召力和凝聚力。一个缺乏礼仪修养的职业女性,即便能力再强,人们对她的印象也会大打折扣,其威信和影响力难免会受到负面影响。女性与男性同在社会的舞台上,要以特有的优势与他人交往,尤其要注重礼仪修养。这是现代职业淑女取得事业成功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有别于男性提升自身人格魅力的一个着力点。

参考文献:

[1]易银珍.试论女性礼仪的审美内蕴.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4)

[2] 于伟娜 郑瑞新 康江卫.高职院校女性礼仪教育模式改革之研究.学术研究.2012(1)

[3]吴静.现代职业女性完美形象塑造前瞻.创造.2000(10)

作者简介:张佳,女,1982年生,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文学硕士。现任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银领学院教师,讲师。

作者:张佳

第4篇:女性教育

女性教育与女性发展

女性教育与女性发展密切相关,女性受教育程度不高制约着女性的发展,影响着女性参与社会各项事务的权利与作用:

女性教育与女性就业。妇女是经济发展潜在的劳动力,她们为促进社会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经济发展与妇女就业与收入状况的改善并不成正比,这除了世界上普遍存在的男女事实上的不平等外,妇女的受教育程度也是造成此一现象的一大原因。一些妇女由于经济状况、世俗观点等的影响,接受的文化教育不多,缺乏长远的目光,发展的意识,不能掌握时代发展所需要的技术与知识,缺乏一些行业所需的技能,致使丧失了就业机会,生活处于贫困状态。由于受教育程度不够高,女性就职的行业多为低收入、技术含量低的行业,高科技领域、政治领域的女性相对较少,在1995年,驻联合国的184名大使中,只有6位女大使,参与高层次领域的女性比例的稀少不利于女性权益的争取,对推动妇女解放事业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在男性占绝大多数的情况下也是有限的。

3、女性教育与男女平等。女性与男性共同创造了人类社会共同的物质生活资料与精神文明产品,女性为推动人类的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不管是在历史中还是现实中女性却从来没有获得与男性同等的地位。传统观点认为,家庭和家务事是女性的天职,女性是男性的从属品,是男性的奴隶。随着时代的变迁,虽然女性地位有了很大提高,大部分国家法律明文规定“男女平等”,女性开始有了选举与被选举权,有了受教育权,有了劳动就业权,开始走出厨房,踏入社会,从事各项工作。但是现实中男女并未达到真正的平等。在政治地位上,男性仍在政权中占统治地位,在经济上男女同工不同酬现象普遍存在,而女性受教育程度将影响男女平等地位的争取。一个受过教育的女性更有条件争取平等,更有能力使自己和别人脱变以及更充分地参与民主社会;而受教育程度不高,则容易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屈服于“男尊女卑”、“男主女从”的不平等现象。

第5篇:发展女性教育,促进男女平等

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民族素质的竞争。女性素质反映了民族素质,女性的发展水平反映着一个国家的文明进步程度,同时也决定着男女平等的实现进程,而教育是提高女性素质的重要手段。真正的和富有性别意义的女性教育发展,对男女平等起着促进作用。

一、女性教育发展状况

在中国,女性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和机会。中国的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和职业教育法等法律对女性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予以明确规定。国家采取切实措施和行动,致力于消除义务教育阶段的性别差距,不断改善女童的受教育环境。保障女童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多渠道筹集资金设立中小学助学金,并由政府拨款实行免书本费、免杂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的“两免一补”政策,重点扶持中西部农村地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努力保证女性平等接受中高等教育的机会,使各级各类学校中的女性比例显著提高。重视扫除妇女文盲,遏制女性新文盲产生,防止脱盲女性复盲,并重点推进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妇女的扫盲教育。政府有关部门和全国妇联共同开展了以妇女为对象的“巾帼扫盲行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技术培训,妇女的终身教育水平得到提高,性别差异进一步缩小。提高妇女的终身教育水平和平均受教育年限。 虽然国家采取了很多措施,想方设法发展女性教育提高女性素质为实现男女平等夯实女性基础。然而,由于中国几千年来的教育没有给妇女平等的教育机会,古代中国妇女可以读书,但不能考科举,也就是不能为社会服务,不能当官员,很多方面的工作都不能担任,这些传统的偏见仍然对今天的教育产生影响,并构成当今女性教育中依然存在着的问题

1、从性别比较和时期变动的视角来看,女性文盲率依然偏高,新文盲还在不断产生;初等教育持续性弱,部分地区辍学率还比较高;高等教育代表性低,在学比例与学位层次成反比;学科分布均衡性差,人文学科偏多;理工学科偏少。专业集聚现象比较严重。像“幼师”、“护士”等由家庭女性角色延伸出来的社会角色,成了女性就学聚集的学科与领域。

2、从整体来看,中国女性教育发展呈现出两个值得关注的性别缺陷,一是平均教育年限偏短,2000年平均上学年数只有6.1年,仍比男性短1.5年;二是教育分布不够均衡,城乡之间、经济发达与不发达地区之间、不同学科专业之间差异明显。

二、影响女性教育发展的原因

1、传统性别文化和制度的制约和影响。传统的性别文化和制度不是直接作用于中国女性教育发展,而是通过教育机会、教育难度和教育回报等三个中间变量间接地产生影响。表现在传统的两性分工使男性长期占据了社会舞台,成为社会的中心和主角。在历史的长河中,虽然也辈出了许多英雄豪杰、女科学家、女学者、女诗人、但就整体而言,妇女被挡在了家门口,“男主外,女主内”“相夫教子是女人最重要的工作”、“男人以事业为重,女人以家庭为重”的传统性别分工制度;“女子无才便是德”“在家庭中,女比男强好景不长”的传统性别文化;以及容易产生“反正长大都要嫁人,何必进行教育投资”以及容易产生“反正长大都要嫁人,何必进行教育投资”想法、“男婚女嫁”与“男高女低”的传统性别婚嫁制度,使妇女丧失了接受教育、参与社会事务及人格独立发展的权利和机会。因此,首先,在家庭中有意识地形成向男孩倾斜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最终导致女性教育机会的减少。即使是接受政府提供的义务教育,有些父母出于机会成本的考虑,还会拒绝女孩子去上学,因为减少了女儿在家帮忙可能带来的经济收益。还有长期传承下来的对女性掌握知识能力的刻板印象,如哈佛大学前任校长萨默斯认为,男女先天智力的不同导致女性科研人员不如男性同行出色,使得女性更多地聚集在语言文学等学科,失去了在工学、理学和农学等学科的教育机会。其次是增加女性接受教育的难度。其主要表现是:1)不能全力以赴自己的学业,要照顾弟妹,要看护生病卧床的父母,甚至要照料和承担家庭的小生意或季节性的农活;2)得不 1 到必要的学业支持和辅导,如农村父母不会像关注男孩那样关注她的学习情况,也不会在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请家教指导,当学习跟不上的时候更多的是劝其放弃;3)学习的精神压力大,父母本来就不让你上学,现在你自己要上,不学好能行吗?4)性别的学科专业聚集加大了升学的竞争程度,迫使女生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在教育过程中力争好中更优。最后是降低女性来自教育的回报。对于女性来说,教育回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有能力从事更体面、更有发展和更多工资报酬的工作,二是有条件建立一个更为理想的婚姻。然而,在传统的性别文化和制度下,教育的这两个主要回报来源受到很大的限制,不仅回报率低,甚至可能是零回报或负回报。许多调查研究的结果已经证实了这一点。显然,传统的性别文化和制度对中国女性教育发展的滞后作用,并不是那么直接的、简单的、显而易见的,它是通过教育机会的减少、教育难度的加大,以及教育回报的降低来实现对中国女性教育发展的消极影响的。

2、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妇女的劳动就业权益和保障机制存在许多新问题,妇女从事低收入、低附加值、低技术水平就业的状况比较突出;在加快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效率和公平的矛盾在部分地区、行业和群体中尖锐起来,男女两性发展不平衡问题显现;妇女参政仍存在种种障碍;婚姻家庭领域出现许多消极现象,严重损害了妇女儿童的权益。这些问题的出现,虽然,有些源于资源配置中的利益调整不公平,有些属于制度不完善,有些源于落后消极社会观念的深层影响。但在实际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等传统思想造成女性长期处于劣势状态,再加上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没有在人的头脑中真正树立,许多人甚至经常把男女平等当成是对妇女的照顾,正因为如此,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提高女性素质、发展女性教育也成为一般化了。

3、人口压力的作用。人口压力意味着中国教育需求超过教育供给,当教育变成稀缺资源时,不外出现两种情况:一是提高教育的市场价格,这样经济不富裕的家庭就会在男权性别文化和制度的驱使下,把教育资源的约束转嫁给女儿,或者让女儿去打工,分担儿子比较昂贵的教育消费,或者让独生女儿适可而止,不要上更多的学,以免给家庭增加负担;二是提高教育的入学门槛,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性别意识强的父母仍然会在需要的时候牺牲女儿,以保证儿子考高分继续深造,如要求女儿承担更多的家务事,还有让女儿去打工,以便有足够的经济能力为儿子请家教。因此,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人口压力会加大传统性别文化对中国女性,特别是中国农村女性教育发展的负面影响。

三、加快女性教育的发展,促进男女平等。

1、加强女性素质教育,促进男女平等。妇女占人口总数一半,又承担着教育下一代的历史重任。全面提高妇女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也是实现妇女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条件。提高女性素质,要坚持教育为本。要从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高度出发,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把提高女性素质作为落实中央重要战略决策的基础性工作,努力构建女性终身教育的新格局。使广大女性把个人的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的发展同本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增强她们的主体意识,培养她们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发扬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精神,紧跟时代步伐,立足本职工作,认真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增强新本领,创造新生活,树立新风尚、展示新形象。特别是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市场经济发展波澜壮阔、竞争不断加剧的今天,提高妇女素质的任务显得更加迫切。妇女作为争取男女平等的主体力量,首先要有信心和自信,要在提高自身素质上下功夫。妇女解放、男女平等,是社会发展必然趋势,但是却无法省略掉在实现男女平等的道路上自身必须经历的艰苦努力的历程。因为,能否实现真正的男女平等,最终只能取决于全体妇女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并在其中所发挥作用的状况。无论多么良好的社会愿望,无论多么优越的社会制度,所起的作用终究是有限度的。这是因为,法律上的男女平等,是权利而不是现实,权利并不像福利那样可以发放到每一个人的手中,权得只是提供了前提、机会和可能性,权利的实现必须去争取。尽管全社 2 会都有责任为实现男女平等的国策创造条件,但这一切都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妇女发展,而不能代替妇女发展。妇妇解放首先而且最后也只能依靠妇女自身的努力才能真正实现。妇女要发挥主体作用。一项政策法律是否平等,妇女自己体会最真切。因此,妇女应当不断向决策机构反映自己的呼声和要求,争取自身平等权利的实现。同时,要树立“四自”精神,积极参与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平等与自身素质互为因果条件,只有依靠妇女的自觉意识和奋斗精神,男女平等才具务了主观条件。

2、稳步发展基础教育,夯实女性知识基础。提高女性素质,发展女性教育,要从基础教育这个源头抓起。缩小义务教育的性别差异,充分确保女性受教育的权力,保证女性与男子共享教育资源。要充分保障女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力。帮助家长革除重男轻女的落后观念,营造有利于女童健康成长的思想文化环境。对于经济拮据的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以及农村的家庭,我们不仅要建立健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活费的“两免一补”,而且还要适当地开展勤工俭学,使女生在求学过程中甚至还有一定的经济收入,加上增加农村办学在时间上的灵活性,以满足农村季节性的劳动力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比较好地降低或抵消女孩因为户外求学给家庭带来的机会成本。对女生特别是农村女生要减轻家务负担和减少求学压力,对于她们的学业要给与更多的关心、鼓励和指导尤其是在她们遭遇学习上的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更要及时地予以帮助和疏导。为了更好地在学习态度、学习心理和学习方法上对女生提供辅导和咨询,建议构建以学生家长、社区义工以及在读学校班主任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以人为本,以学为重,定期交换信息,适时跟踪服务。要通过法律和经济上的帮助,进一步完善对弱势群体的教育救助,尤其要实施好“春蕾计划”,减少女童失学、辍学现象,确保适龄女童接受教育,从而为提高女性素质夯实知识基础。

3、积极发展职业教育,提供女性社会就业机会。在当前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的背景下,要教育引导广大妇女增强紧迫感,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要进一步依靠社会资源,充分发挥妇女院校和活动阵地的教育培训功能,着力提高广大女性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以此帮助她们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要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积极推进职业教育结构调整,进一步转变职业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针对社会需求和女性特点,优化专业设置,扩大招生规模,进一步增强服务广大女性、服务经济建设的主动性。要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围绕就业创业、增收致富,广泛开展女性职业技术培训。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有重点、分层次地采取多门类、多形式的行之有效的教育培训措施,广泛组织开展为广大妇女喜闻乐见的科技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全面促进女性劳动者素质的提高。针对农村妇女要加大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的推广普及力度,提高农村妇女科技致富的本领。针对城市下岗、转岗女工要进行创业知识、服务技能等方面培训,按照市场需求帮助她们掌握一技之长,增强其就业和创业能力。要为成年女性创造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努力培养专业女性人才,把巨大的女性人力资源转化为强大的女性人才资源,为女性发展经济、增加收入,促进男女平等提供广阔的舞台。

第6篇:社会和谐发展与女性

一、女性能力发展: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探讨女性能力发展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明确指出,构建和谐社会就要“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社会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最终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和谐社会的建构,都必须把女性能力发展纳入视野。因为:

第一、促进妇女能力发展,是实现男女平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首先,妇女能力发展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促进妇女发展,实现男女平等,实现男女共同发展,是社会和谐的主要标志和重要内容。马克思认为,女性的解放与发展,是整个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以及人自身发展程度的标尺,女性的地位是衡量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最好尺度,他引用了傅立叶的一句名言,“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标准。”[1](P250)与此相联系,马克思认为男女两性关系最鲜明地标明社会发展程度,“从这种关系就可以判断人的整个文化教养程度。从这种关系的性质就可以看出,人在何种程度上对自己来说成为并把自身理解为类存在物、人。”[2](P296)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和谐社会建设,表现在男女两性关系上,必然要求男女平等、和谐发展。而妇女的能力发展不仅是男女平等的重要表征,并且是实现男女平等的关键因素。妇女只有实现自身能力方面与男性更平等的发展,才能争取与男性更平等的社会地位。其次,妇女能力发展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必要条件。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广大妇女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女性只有在自身能力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才能与男性一道,成为建设和谐社会和维护社会稳定的中坚力量。

第二、促进女性能力发展是“以人为本”的题中之义。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规定,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原则。“以人为本”就是把人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本原、本体,把人的发展视为发展的本质、目的、动力和标志的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发展理念,从政治上就要求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可见,“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就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依归,强调的是,经济社会的发展都不是最终的目的,人的全面发展才是终极目标,才是发展的最高准则和标准。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能力发展、社会性发展、个性发展等方面。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求社会关注占人口半数的女性的发展。因而关注女性发展中的问题,促进女性能力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必然逻辑。任何对女性发展的忽略,也就是对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违背。

第三,促进女性能力发展,是实现女性自身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谐社会既包括人际关际的和谐,也包括每个人自身全面、和谐的发展。党的十六大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十六届六中全会再次强调和谐社会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基础上的和谐社会。人的全面发展是指每一个人的能力、社会本质、个性等方面都得到充分、和谐发展。能力发展,是人的发展的重要方面。女性能力发展是女性社会性发展、个性发展的基础。广大妇女只有实现了自身能力的全面、充分发展,才能更广泛的参与社会,形成独立的个性。

二、促进女性能力发展:和谐社会建构进程中的必解之题

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都为女性能力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机,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女性的能力发展。但是,在能力发展问题上,仍然存在性别不平等、仍然存在一些阻碍女性能力发展的、不和谐的因素。突出表现在:

1、男女两性的能力发展不平衡

2、男女两性的能力发展机会不平等

3、男女两性能力的社会承认不平等

4、对女性能力发展一定程度的歧视与偏见

第7篇:当代中国女性教育存在问题及解决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当代中国女性教育存在问题及解决

教育问题是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一个大问题。无论男女,接受教育,都是提高自身素质,适应社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必不可少的环节。从这个角度出发,男性和女性的教育有着同一性。但也有人说过:“妇女教育的不可动摇的目的就是养育子女。”

教育可以使女性更充分地发展自己的能力,参于社会生活,增加生活质量;更为重要的是,教育可以使女性更加自信,对自我价值更加肯定,并在社会生活中做出更有见识的决策。女性从教育中获得的这种自信和技能可以在相当程度上改变原有的社会权力结构。但在当代中国女性教育存在许多问题。

一、教育存在地域差异,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山区女性难以得到有效的教育。改革开放以来,虽然中国农村及山区的女性受教育权利的范围扩大了,文化水平也普遍提高了,但是仍然面临诸多问题,例如:女性普及义务教育程度不足;女性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持续性差。与经济发达的城市女性教育水平差距不断拉大,并进一步拉大城乡二元分割。

二、居住在城市的流动人口的女孩难以享受到与城市同龄儿童同等的教育机会;而他们随父母居留在城市,也无法进入原籍所在地的乡村教育系统,成了被“边缘化”的一个庞大群体。由此产生了农村流动人口、尤其是农村女性公民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被剥夺的现象。流动人口中女童无法得到正常义务教育的后果十分严重。首先是严重危害流动人口中女童身心的健康成长,使她们从小感受到社会的不公、不义,加深了她们对社会的敌视与对立。其次是严重损害了教育的公平性,教育不公是最致命的社会不公,因为它剥夺了底层民众改变自己命运的唯一机会,扼杀了贫民获得社会升迁的最后希望,逼使广大流动人口中的女童毫无希望地居于社会底层。第三是影响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流动人口中女童的不公正教育待遇,对中国城市化过程发出一个负面信号,它阻碍着社会流动、维护社会不公,必然对现代社会所固有的人口流动和迁移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三、女性教育的目的不再以发展女性本身,而是畸形市场化下教育机会不公和受教育权利不公和要求妇女回归家庭的歧视。“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而现代鉴于城市化、市场化阶段中出现的就业压力,呼吁妇女回归家庭的观点再度出现。若女性重返家庭成为社会风俗,那么她们接受教育的动机和内容就会改变:对那些中产阶级和富豪家庭的女性而言,受教育的主要使命便成为相夫教子、培养后代,而不是独立就业、自主奋斗;对那些被迫下岗的贫困妇女而言,回归家庭不可能激发她们求学的动力,因为年龄、收入和环境都阻碍她们继续求学。尽管妇女是否回归家庭不是评价妇女是否解放和妇女价值是否下降的唯一参照,但只要女性无法自由、自主和自愿地选择生活和个人前途,她们就难以获得真正的平等。

针对上面总结的三点问题,我们认为女性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解放女性、发展女性和得到与之相符的社会地位并发挥出女性相应的社会价值。

女性教育问题的解决需要内外两部分的共同努力。在外部的环境中,政府起到了重要作用。政府应继续加大义务教育投入,特别是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及山区的教育支持。将其中适龄女性的教育作为义务教育普及中的重中之重。在社会家庭观念的改善、提高方面,力求破除旧的封建思想、落后个观念的影响,去除重男轻女观念。社会各方面力量也应积极参与其中,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对口支援、地区城乡之间互派教师学习等多种方式扩大义务教育发展渠道。

作为受教育者本身,女性在教育过程中应树立信心,转变以往的落后的封疆观念。女性教育的发展还需要女性自身的发展,还在于女性素质的提高。女性在接受教育时,不但要注重教育的数量,即你读了几年书,而要注重在接受教育时自己获得了甚么知识。作为新时代的女性,女性更应该认识到自身作为未来的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自己的素质直接影响孩子的素质。当然女性教育的目的不是相夫教子,而是发展自己是想自己的社会价值。

女性受教育程度影响着女性素质,影响着女性进步与女性解放事业。女性教育不但要实现量的突破,还要实现质的突破。只有不断发展符合女性的教育事业才会促进女性价值的实现。

第8篇:我市城乡女性教育需求状况调研报告

为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妇联第十次代表大会精神,全面提高女性的文化素质和生产技能,进一步发挥女性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市妇联在2008年10月底、11月初对**市城乡2000名女性就知识技能掌握状况以及各种教育需求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力求在全面了解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在女性群体中有针对性地开展文化教育

和技能培训活动。调查结果显示,**女性具有积极向上的精神状况和旺盛的教育需求,必须积极引导,并尽可能创造条件,满足她们的相关教育需求,提高其劳动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促进其全面而健康发展。

一、女性教育需求的特点

女性教育需求是基于女性特殊的社会地位、生活内容、生活经验和发展目标而产生的,只有当她们自觉意识到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利或者需要提高生活水平和社会地位时才会产生学习的需求。调查显示,当代**女性教育需求呈现迫切性、多样性和实用性等特点。

1、教育需求的迫切性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社会总体财富不断增加,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由于社会成员 能力、机遇、社会背景等方面的差异性,个人、家庭经济收入差距具有扩大的趋势。城乡妇女普遍认识到,知识是提高经济收入的重要渠道,为了增加经济收入、提高社会地位,必须要获得相关的知识,参加相关的技能培训。同时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女性精神需求也不断提高,保健知识、育儿知识、美容知识等改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的相关需求也比较迫切。调查发现,94.80%的农村女性期望得到种植业、养殖业以及 其他非农行业谋生、发展的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80.40%的农村妇女迫切需要获得健康生活和养生的知识教育,60.35%的女性迫切需要获得和谐家庭的诀窍,还有相当部分女性需要获得亲子教育、家庭理财、婚姻艺术与家庭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2、教育需求的多样性

教育需求不仅具有迫切性,而且还由于女性的职业、文化程度以及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异性而显现多样性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育内容需求呈现多样化。教育内容需求包括日常家庭生活、劳动技能以及教育孩子等方面的知识学习需求。在选择“您期望接受哪些方面的培训(多选)”时,答案多种多样,从需求高到低排序,分别包括粮食业培训27.75%、服装知识23.25%、水产养殖业知识20.60%、花木花卉知识20.35%、蔬菜种植培训19.75%、餐饮知识15.9%、特种养殖知识14.85%等。

其次,教育培训时间需求多元化。教育培训的时间需求与女性工作时间、女性的居住地点等因素紧密相联,她们对教育培训安排在“上班时间”、“晚上”、“白天”、“周末”等时间段的需求者都有,但是主要还是集中在周末,其比例为35.05%,白天需求者为28.15%,愿意晚上接受教育的为16.40%。

最后,教育周期和教育方式需求的多样性。教育周期、教育方式是由教育对象以及教育内容需求的特点所决定的。一般选择每次培训时间长度为半天或者1-2天 ,但是培训周期的需求比较多样,43.35%的人希望每年培训1次,34.25%的希望每季度培训1次,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分别选择每周1次,每月1次等。关于教育方式的需求也表现委多样性特点,选择“系统性课堂讲授”和“专家讲座”两种方式的最多,占78.55% ,其他包括研讨与交流、观察与观摩、自学等;44.35%的女性希望得到专职培训师的指导。

3、教育需求的实用性

女性接受培训和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增加自己的劳动技能或者家庭管理技能,她们都需要接受适合自己特点的具有实用性的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并需要得到具有实用技能专家的指导。

一是教育培训目的的实用性。当问及“您参加培训的目的是什么”时,47.05%的人回答提高技能,36%的人回答增加收入。

二是教育方式的实用性。虽然教育方式需要方面存在多样性特点,但是主要还是需要得到有专业知识的专家进行指导。调查显示选择“系统性课堂讲授”和“专家讲座”两种方式的占78.55%。

三是教育时间和地点选择的实用性。教育时间要适合女性工作特点,所以她们主要选择在工作之余、空闲时间为主,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女性选择周末学习;关于教育地点的选择也比较符合农村女性的特点,她们大部分愿意在乡镇或者村委所在地,方便生活和照顾家庭。调查显示,50.15%选择在乡镇,40.60%选择在本村进行。

4、教育需求的生活性

教育需求的实用性一方面表现在女性对生产技能提高、增加收入的要求方面,还表现在对家庭生活质量提高、孩子教育水平的提高等生活化内容方面,因此女性教育需求更表现出生活化特点。

一是教育群体特出生活化。从特别需要接受教育的女性群体来看,主要集中在农村妇女

第9篇:常宁市女性团体组织发展状况综述

作者:常宁市妇联 谢琼 发布时间:2010-05-17 08:48:32 点击:406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妇女的结构、层次发生了新的变化。常宁女性面对新的形势,在不断改变、适应和发展。出现了不同行业特点和不同妇女群体的需求的女性团体组织。

一、常宁女性团体组织现状:

一是业余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女性团体不断发展。常宁市群众性文化活动团体成立1988年,至今已由当初的2支队伍发展成现在的15个,几乎全部由女性组成。其类型多种多样,有民族舞蹈队,国标舞队,木兰队,太级队、保健队、军鼓队、腰鼓队等,人员由原来的3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5000多人。特别是常宁市公共设施建设对广场的投入建设,市民对健身活动给予了极大地热情。市民参加人达到10000多人。现已发展涉及到全市22个乡镇村,自2008年——2010年,全镇22个乡镇级四个办事处,以“村妇代会+艺术队”形式实现了乡镇都有文艺宣传队,全市70%村庄有腰鼓队,人员达到8000多人。常宁市妇女群众文化团体自1993年至今共参与常宁市政府举办的大型春节联欢晚会13次,市妇联庆“三八节”、“母亲节”主题活动6次,香港回归、中南五省门球运动会、首届“和风常宁”常宁市第一节文化节、第二届文化节的大型表演活动、第一届、第二届全市腰鼓大赛。2010年3月常宁市东风广场文艺队积极参与了衡阳市“月月旬”表演并获得成功,同时加强与兄弟县市联系,互相取经学习。2009年市东风广场文艺队在常宁市体育局组织前往湘潭市体育局学习民族舞蹈培训,经过严格考试,市东风广场文艺队20名队员获得教师培训资格。

二是女领导干部联谊会等知识型、能力型女性团体健康成长。为增进女领导干部之间的相互了解,相互沟通和交流,常宁市妇联于2005年牵头成立了常宁市女领导干部联谊会,到2010年共有会员100余人。几年来,常宁市女领导干部联谊会精心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如06年组织的赴民营企业调研活动、07年组织的“如何提高女领导干部能力与素质”专题讲座、08年组织的女领导卡拉OK大赛和乒乓球比赛以及近两年来组织的参观考察江河乡水电站项目建设、弥泉乡国家森林公园项目建设等活动。常宁女领导干部联谊会的建立,为女领导干部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和增进友谊的平台,成为女领导干部更好参政议政,助推常宁经济发展、服务社会的桥梁。

三是种、养殖协会等农村经济合作社专业型、联合型妇女团体组织初显雏形。随着“双学双比”活动的不断深化和新农村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近年来,常宁市妇联以服务农村妇女增收致富为目标,在探索建立“妇代会(妇联)+妇女经济合作组织”、“妇代会(妇联)+艺术队”等基层组织模式。建立了协会、培训中心、妇女学校,又组织成立活跃在城市和农村社区的基层妇女团体。如曾获得全国双学双比养殖女能手的常宁市人大代表王赛花创办的常宁市黄桥村养殖协会,常宁市盐湖镇梅花村妇代会和该村养殖女能手刘志凤创建的盐湖镇梅花村养殖集体,以及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而逐步形成的由村妇代会、种养殖女能手建立的各种农业指导中心。如常宁市西岭镇桐江村烤烟种植协会、常宁市蔬菜村时令蔬菜种植基地、常宁市宜潭乡黄桥村的礼品西瓜基地等这些农村妇女经济合作组织,基本上形式了因地制宜、一村一品的格局。这些初显雏形的农村妇女团体为常宁市新农村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存在问题: 虽然常宁妇联在促进女性团体组织创建和发展作了一定工作,但在调研中,笔者认为女性团体组织工作在中级以上城市和上一级妇联组织中发展得比较好,已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跨行业的格局,这是新时期妇女工作的需要、对于推动妇女工作上层次、上水平、全面发展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常宁以及同一级兄弟县市,女性团体组织工作的活跃发展还需要一个过程。比如妇联的重视程度有待加强,缺乏应有的工作力度和实效,导致女性团体组织工作的辐盖面有限;对女性团体工作的调研和一些理论性思考滞后,导致女性团体组织发展的滞后。

三、建议: 一是加强理性思考,深入认识女性团体组织的重要性。首先,这是适应形势发展,巩固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必然要求。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人们思想观念多元化、需求多样化,大量不同阶层、不同行业的女性团体应运而生,她们联系着不同界别的妇女,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代表性。团结凝聚这些妇女团体,引导她们服务妇女儿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是妇联组织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的需要,也是团结动员各界力量共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其次,这是动员妇女参与经济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各团体会员集中了大量女知识分子、女企业家、女职工等各类女性精英,她们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加强团结引导,把她们凝聚在妇联组织周围,激发她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妇女的聪明才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再次,这是做好新形势下妇女群众工作的内在要求。随着政府职能转变,将有越来越多涉及妇女儿童发展的职能转移给妇联等非政府组织去承担。进一步培育并发挥团体会员作用,有利于延伸妇联工作臂膀,有利于构建社会化、开放式的妇女工作体系,协助党和政府切实做好联系、服务、教育妇女,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的各项工作。

二是要加强培育和指导,不断壮大女性团体组织队伍。要根据妇女工作和发展需求,妇联组织要主动协调有关部门,在不同行业、不同界别,特别是在教育、科技、卫生、政法、企业等行业中培育一批女性团体组织。如女法官、女检察官、女律师团体,工商联女企业家联谊会,女医师协会等。同时,要积极探索在农村发展妇代会(妇联)+妇女经济合作组织”等团体组织。对深受群众欢迎的女性社团要加强联系和指导,逐步吸纳为妇联团体会员。要落实工作责任制,做到有领导分管、有部门协调、有专人负责,及时掌握情况,加强业务指导。要指导帮助团体会员健全领导班子,建立健全团体会员工作年会、联席会议、信息交流、表彰激励制度。要探索扩大团体会员的经费来源,争取社会资源和会员的支持。对团体会员工作较薄弱的地区,妇联要加强调研,促进发展。

三是要加强培训与举荐,搭建团体会员人才成长平台。将团体会员培训工作纳入妇联整体培训计划,充分利用各种培训资源,通过组织知识讲座、培训考察和交流合作等活动,不断提高团体会员的创新能力。妇联组织可以加强对部分社团负责人业务培训,加强对团体会员女性人才队伍的调研,及时发现人才,纳入妇女人才库。为团体会员参政议政畅通渠道,让其参加或列席同级妇联执委会,积极推荐社团领军人物参加各级人大、政协;为团体会员展示风采提供机会,纳入妇联各项评选表彰范围;大力宣传她们的先进事迹,提高其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是要加强服务,不断探索与创新,拓展团体组织工作领域。不同的女性团体有不同的工作内容和需求,妇联组织要积极探索管理模式,宏观指导,同时要争取领导重视,主动协调有关部门,帮助有发展愿望的团体会员打开局面;密切关注新建立的女性社团,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团体与妇联,团体与团体,团体与社会紧密联系,适应形势和实际需要。在服务对象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区、农村,服务社区和新农村建设,尤其是困境中的妇女儿童;在工作内容上,坚持三贴近原则。即贴近党的中心工作,贴近妇联工作中心,贴近妇女需求。树立工作品牌,有效地为妇女儿童和社会服务。

上一篇:平安医院专项会议记录下一篇:党员自查问题整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