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中考政治试题分析

2023-01-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河北中考政治试题分析

河北省2015中考英语试题分析评价

摘要:河北省2015年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英语试卷,以《英语课程标准》和《河北省2015年中考文化课学科说明》为依据,坚持“稳中求新、稳中求变、稳中求发展”的命题思路,充分考虑了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教育理念,体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试卷难易适中,信度效度较高、区分度较为合理,充分体现了中考的选拔、诊断、评价和导向功能。

关键词:总体分析 结构分析评价 建议

一、试卷总体分析评价

2015年河北省中考英语命题以《课标》和《学科说明》为依据,以检测学生的英语语言素养和语用能力为主要目标,突出考查学生在具体语境中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试卷布局规范合理,语言材料真实地道,贴近学生生活,语言知识与文化背景融合;试题设计科学严谨,难易适当,考查内容丰富,知识覆盖面广。试卷既体现了语言的交际性、真实性和时代性,也体现了语言教学的实践性、开放性和严谨性。

二、试题结构分析评价

1.听力部分

听力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对英语口语的理解能力以及从真实性语言材料中获取信息、归纳判断和正确应答的能力,试题突出了语言的交际功能。

2.英语知识运用部分

英语知识运用包括单项选择、完形填空和词语运用三部分,分值为30分,主要考查学生在微语境下运用英语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所有试题均借助于一定语言环境考查学生对语法、词汇、习惯用语和常见表达法的掌握,把地道的语言呈现给学生。它对“语言必须放在真实运用的交际环境中才有生命力”这一语言灵魂做了成功的尝试,从而有力地推动中学“淡化语法观念,突出语篇理解”的教学。专项的语法知识考查侧重在那些可以典型地反映初中毕业生英语学习水平的语法项目。

完形填空题的考查是以语境线索为基础,结合不同的手段来要求考生根据上下文线索,从语篇层次上把握语言材料,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逻辑推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选择正确的答案。本文是一篇以“控制压力”为主题的、夹叙夹议体文章。

词语运用是承接2014年继续使用的题型,侧重考查语言的运用能力,即在语境中使用语言的能力。

3.阅读理解部分

阅读理解主要考查学生对书面语言的理解能力,要求考生能够读懂比较熟悉的有关日常生活话题方面的文字材料;试题旨在全面检测学生接受书面信息的能力和反馈能力。

A篇是一篇记叙文,主题是学校生活,通过介绍自己在历史考试之前捡到一张历史试卷的经历,来说明做人要踏实、诚实,培养学生养成坦荡做事的好习惯。文章浅显易懂,贴近学生生活。

B篇选取的是一个关于大型国际工艺品市场购物指南,主题是“选购工艺品,领略异国文化”,所选内容完全是生活中真实存在的工艺品介绍,重点考查学生的扫读和跳读能力以及学生提取所需信息、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学以致用原则的同时,也督促广大教师努力寻找和发现生活中的英语,积极拓宽教学资源。

C篇阅读是一篇有关“选择工作”的议论文章。题目设置有一定的深度。它再一次突出体现了“考中学”的思想,同时也为初中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即阅读教学不仅仅使学生获取信息,更重要的是获取真知。

任务型阅读是一篇介绍邮票保存的科普说明文。本题型旨在引导教师优化语篇教学,注重阅读技巧指导。

4.基础写作部分

基础写作部分包括连词成句和书面表达两部分。连词成句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句型和结构的掌握情况,五个句子涵盖了初中阶段所学的主要句型结构。

2015年的书面表达,在内容上仍然继承了以往的风格——贴近考生、贴近生活,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内容更加积极、向上。试题设计了一篇周末计划,由学生根据表格所给内容完成一篇发言稿。试题立意新鲜,把考试命题与学生生活实际完美对接。试题立意巧妙,能够满足学生表达心声的愿望,让学生有话可说,留给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

三、对中学教学的建议建议

1.英语教学要从“知识至上”转向以“核心素养”为导向

英语教学要从原来对于学科及功能的关注,转向了对于学习者的关注,最终走向以人为本的核心素养的培养。核心素养体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成为下一步深化工作的“关键”因素和未来基础教育改革的灵魂。

从小学到大學的英语教学者需要对英语教育的本质做一个重新的思考,这样将会发生一场革命性的变化。英语课程教学应该回到教育原点,我们要提升人的价值观,思维品质,判断能力等。

教師的行为应该成为学生的范式,那么教师应该如何践行核心素养?从教师本身来说,言传身教是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素养的途径之一。之前大部分老师只注重了“言传”教学而忽略了“身教”教学,在看到核心素养的目标时,我们的英语老师也要思考自己是否具备该种素养,能否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做到“身教”。我们要教会孩子说话,是构建说话思维的框架,而不仅仅只是语言的只言片语。

2.优化语法教学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减少单纯语法知识,并降低语法试题难度。”即“淡化语法”,但不是不讲语法,而是要优化语法教学。

Larsen-Freeman(2001)指出,语法随语言发展不断地发生变化。因此,语法教学不是教授死的规则,而是培养学生使用语法的能力。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和教材主张:改变以语法为纲,过多讲解语法知识,削弱学生语言实践的倾向,要将传统的语法静态讲述式教学,变为师生、生生一起活动的动态运用式教学。英语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语用的能力,教师要以“问题”为抓手,诱导学生质疑,交流,自学,总结,归纳,提升,使语法的学习为“用”而学,在“用”中学。

3.英语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整合

教材中所提供的阅读文本,不仅是教的蓝本、读的范文,而且是写作的样本。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阅读文本挖掘写作话题,注重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整合,指导学生把握文本篇章结构,学习优美的文句,并把从阅读文本中学到的写作基本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进行写作训练。

4.反思让教师收获更多教学的幸福

“读书学习—实践探索—反思提高”,是教师特有的职业生活方式。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过程中离不开不断地教学反思这一重要环节。有效的课堂源自预设与生成的融合。教学反思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学内容新的呈现形式。作为英语教师应以此为指导,积极投身教学实践,乐于探究教学的背后,对经验进行再思考,成就教育的无数精彩瞬间。

作者:冯红梅

第2篇:2018年河北省中考化学试题分析及教学建议

摘 要:分析2018年河北省中考化学试题的特点,体会命题思想,剖析典型错误,总结教学启示,以此提高教学效果和复习效率。

关键词:中考;化学;教学建议

一、试题特点

2018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理科综合试卷——化学部分(以下简称“河北省中考化学”),紧扣《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没有偏题、怪题、超范围题,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注重化学与生活的联系,突出实验与探究,如此有利于引导教师在教学中落实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一)题型及试卷结构稳定,试题立意有创新

从表1可以看出一方面,自2010年至今,河北省中考化学(含综合)部分的题型设置及题号顺序、小题数量、各题型分值等均保持稳定。如第29题突出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第30题立足于教科书中的基本实验,第31题是框图推断题等均保持不变。

另一方面,从试题的内容和设问分析,可以感受到试题的设置稳中有变,部分题的立意和考查角度有突破和创新:一是首次在实验与探究中引入计算,命题素材的选取范围更加宽泛,试题的思维容量变大;二是打破常规,突破定势,创新角度命题。如第7题图像②“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Zn中加入等质量、不同浓度的稀硫酸”,其中就有“Zn足量”“硫酸质量一样”“硫酸浓度不同”三个关键词;第30题的第(2)小题探究影响铁锈蚀快慢因素的实验中,在铁生锈的条件是需要水和氧气的基础上,增加了变量“氯化钠”;第31题的第(4)小题中,需要先分析CO在①中、H2在④中分别表现出什么化学性质,再梳理其共性。

(二)突出科学探究,关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基础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凝练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5个方面。其中,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是化学核心素养的实践基础。从表2可以看出,2018年河北省中考化学与综合部分,科学探究主题所占分值仍然是最高的,而且考查角度广、层面多、立意新,这与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是吻合的。

1.立足于教科书中的基本实验,考查学生是否具备必备的实验与探究能力。第2、30(1)、35题【探究I】考查的是学生对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基本仪器的认知与科学规范的操作能力;第14题考查学生在实验与探究中基于证据进行合理推理的能力;第28题是教科书中的实验,通过对“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原理进行理解和误差分析,考查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严密性;第30题在教科书实验的基础上适当进行了拓展和延伸,第(2)小题考查的是学生在实验中能否合理运用“控制变量”这一科学方法的能力。第35题以在农业生产中“施用硫酸铵导致土壤酸化”的情境为命题背景,首先根据产品说明书和质量守恒定律作出合理猜想,这是考查学生是否具备通过阅读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的能力,然后对土壤的酸碱性以及硫酸铵的性质进行实验探究,这是考查学生是否具备准确表述实验现象的能力和基于证据分析综合获得合理结论的能力。

2.与实验有关的图表数量多、样式多,这是考查学生是否具备多角度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2018年的河北省中考化学试题部分有图表25幅,其中与实验有关的占17幅,高达68%。第2、8、14、28、30、35和36题都有实验示意图,包含实验操作、实验装置、实验过程等多种实验信息,学生必须准确理解其蕴含的信息才能正确解答问题。如第36题通过图示来反映纯碱与盐酸反应的实验过程,首先要读懂样品中的氯化钠不参与反应,随着盐酸的加入碳酸钠不断发生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溢出溶液,由此导致溶液的实际质量小于样品和加入盐酸的总质量;然后再从“复杂”的数据中找出“HCl”和“CO2”的对应关系,这样才能正确解答该题。

3.引导教师摒弃“教师讲实验、学生背实验”的教学方式,并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参与实验探究的过程,奠定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践基础。如第30题甲、乙、丙实验示意图所示的气体制取装置、影响铁锈蚀条件的探究、过滤操作都是学生应该亲自动手进行的实验活动,如果采用讲实验、背实验、刷题的方法,学生往往悟不透、印象浅、记不准,尤其是第三问涉及到“对难溶物较多的悬浊液进行过滤,如何防止过滤速度过慢”, 如果学生没有这种经历,那将很难顺利作答。

(三)紧扣核心知识,体现学科价值

2018年的河北省中考化学试题涵盖了《课标》中的5个一级主题和19个二级主题,涉及80多个知识点、60多种化学物质、20多个化学实验和20多个化学变化,有4个要求寫出化学方程式。如第1题营养素;第2题基本实验操作;第3题空气的组成成分及用途;第4题离子、元素、原子、分子等化学用语的正确书写;第5题离子、单质、中和反应、溶液等概念;第7题金属与酸的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第8题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第11题分子的性质;第12题物质的分类;第29题硬水、合金、乳化和有机合成材料;第28题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第30题气体制取、粗盐提纯等基础实验中的基本操作;第31、35、36题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第35、36题中的简单计算等都是初中化学的核心知识。此外在试题中还涉及到空气污染的防治、污水处理、土壤酸化与改良等。通过考试引导学生体会化学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促进社会发展,由此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同时这也能很好地体现化学学科的价值。

二、典型试题分析

【试题3】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稀有气体可用于制作霓虹灯

B.氮气充入食品包装中可以防腐

C.二氧化碳是一种空气污染物

D.氧气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试题分析:空气的成分是初中化学的核心知识,高频考点有“空气的主要成分及其含量和用途”“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及其防治措施”等。2017年对“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进行了考查,而本题涉及稀有气体与氮气的性质、科学认识二氧化碳,以及在自然界中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等多个知识点,思维容量相较于2017年明显加大。稀有气体虽然只占0.94%,但用途广泛,由于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所以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故A选项正确;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容易得到,故常用作保护气,B选项正确;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体积含量为0.03%,是空气的一种成分,所以不是大气污染物,C选项错误;“氧气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是一个基本常识,D选项正确。由于一些学生对“二氧化碳会造成温室效应”印象深刻,而错认为C选项说法正确。本题答案为C。

启示:一是要用化学的视角客观分析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说法,例如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二氧化碳的认识,要知道二氧化碳本身无毒,并且是空气的一种重要成分,所以不属于大气污染物。二是要善于把教科书中的不同单元、课题、章节中出现的相关知识点前后联系起来,重复再现,以此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如人教版教科书第六单元课题3正面介绍了温室效应,即“正是因为有了温室效应,全球平均地表温度才提高到目前适合人类生存的15℃”,还提到“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除了二氧化碳外,还有臭氧、甲烷、氟氯代烷(商品名为氟利昂)等”。纠正学生对“温室效应是对自然界的危害”的错误认识,理解“温室效应增强,全球气候变暖”产生的一系列后果才是温室效应的危害。

【试题7】图1所示的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A.①分别向等质量Mg和Cu中加入足量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

B.②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Zn中加入等质量、不同浓度的稀硫酸

C.③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Mg和Z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

D.④分别向等质量的Mg和Z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且足量的稀硫酸

试题分析:近10年的中考理综试题第7题都是图表题。2017年是通过表格呈现化学反应过程中t1、t2两个不同时刻各物质的质量变化的(见下面2017年第7题),即考查学生对“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认识几种化学反应”和“质量守恒定律”等有关知识的掌握程度;2011年是通过韦恩图结合直角坐标图来考查学生对化学变化和溶液稀释过程中溶液酸碱性变化趋势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见下面2011年第7题)。其他年份均是以一个或四个直角坐标图的形式考查学生对有关知识的理解水平,以及思维的灵活性和严密性。

(2017年第7题)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内发生的某化学反应,测得t1和t2时各物质的质量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值小于3

B.Q可能是单质

C.该反应一定是分解反应

D.M与N的质量变化比为14∶3

(2011年第7题)图2中甲、乙、丙、丁表示相邻两物质相互混合过程中溶液酸碱度的变化,其中可能符合图3所示变化关系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018年通过对坐标图蕴含的信息进行分析和梳理,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对金属的化学性质中金属与酸的反应、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两个核心知识点的掌握水平。①中铜的金属活动性排在氢的后面,因此不会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所以关于铜的图像与事实不符,A选项错误;②中等质量且足量的Zn与等质量、不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20%的稀硫酸与Zn反应的速率比10%的稀硫酸快,且生成的氢气多,图像中20%的稀硫酸生成氢气的质量与事实不符,因此B选项错误; ③等量且足量的Mg、Zn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反应,Mg产生氢气的速率比Zn快,稀硫酸被完全消耗,得到氢气的质量相等,图像与实验事实完全符合,因此C选项正确;④中等质量的Mg、Zn与等质量、等浓度且足量的稀硫酸反应,Mg产生氢气的速率比Zn快、最终生成氢气的质量Mg也比Zn多,图像中生成氢气的速率与事实不符,所以D选项错误。本题答案为C。

启示:本题是一道坐标图与化学核心知识紧密融合的综合题,思维容量大、区分度高。解题的关键:一是在理解、熟记基础知识点的基础上,掌握解题方法,会分析金属、酸的用量和氢气的质量之间的关系;二是要从心理上克服畏难情绪,细心梳理曲线的起点、折点、变化趋势等与哪些知识相关,做到真正把图像蕴含的信息读懂、读透。

【试题28】图4所示是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装置,气密性良好。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点燃红磷后,迅速伸入瓶中并塞紧塞子;待燃烧停止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1)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打开弹簧夹后,烧杯中的水能够进入到集气瓶中的原因是:_________。

(3)实验结束,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瓶内空间的五分之一,可能的一种原因是_________。

试题分析:近几年的第28题侧重化学,主要考查“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的化学变化”三个一级主题中的“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我们周围的空气”“质量守恒定律”三个二级主题的核心内容。图示的实验装置与教科书中的实验装置基本一致,考查的是对实验原理和实验误差的分析,这是中学化学的核心知识,也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必备的关键能力。很显然本题的预估难度低,命题者以送分题的意图命制该试题,但从各地的阅卷反馈来看得分率约为60%,零分率甚至超过20%。

典型错误剖析: 第(1)问中常见的错误:一是反应条件问题,不写反应条件或写“高温”等;二是配平问题,不配平、配平出现错误;三是气体和沉淀符号错误,在O2后面出现气体符号、在P2O5后面出现沉淀符号等;四是化学式写错,P写成 P2、O2写成 O或O5等 ,P2O5写成 P5O2、P2O3,大小写不规范等。该小题出现错误,暴露出一些学生对化學学习缺少兴趣,连最基本的化学知识都没能掌握,化学基本素养欠缺,导致考试时只能蒙着写,所以出现了本不该出的错误。第(2)问中常见的错误:一是关键词写错,如“集气瓶内大气压强减小”“烧杯内气压减小”等;二是问题的解释不准确,如“瓶外气压增大”“大气压增大”“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等;三是不懂得原理胡乱作答,如“红磷燃烧生成气体,压强减小”“磷与氧气反应完了压强变大,所以水被吸入集气瓶中”“空气密度大于水的密度”等;四是未审清题意,将“原因”答成“实验现象”。通过对学生的答案进行分析,发现在错答的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懂得这道题的立意和原理的,但是在用语言表达时存在叙述不完整、不准确,甚至出现错误的情况,如将“气压”和“大气压”概念混淆,对气压的影响因素以及具体是怎么影响的不清楚;错答的另一部分学生是因为不清楚该实验的原理。第(3)问中常见的错误:一是审题不清,没有将题目中给出的“气密性良好”“待燃烧停止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这两处关键词抓住,还答“装置气密性不好”或“没有将集气瓶冷却至室温即打开止水夹”等类似描述;二是懂得实验原理,知道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瓶内空间五分之一的实质是氧气有剩余,但却将关键词写错,如“氧气没有燃烧完”,红磷是可燃物,氧气是支持红磷燃烧的物质,而非可燃物;三是不理解本实验的原理是通过氧气被消耗的量来确定氧气的体积分数的,所以出现了“红磷没有完全燃烧”等类似错误。

参考答案:(1)4P+5O2 2P2O5;

(2)瓶内气压减小;(3)红磷的量不足。

启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是初中化学中的第一个定量实验,也是第一个运用思维转化法进行迁移思考的一个实验。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一是要帮助学生建立密闭容器中气体量的变化是如何影响气体压强变化的思维模型;二是要通过思维转化法帮助学生建立现象与实验原理之间的联系;三是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引导学生学会用简要规范的化学语言描述实验现象和原理等;四是多给学生说、评、析的机会,尤其是对实验意外现象的剖析要给学生留足交流、分析的时间,使学生能自己得出合理的解释与结论。

【试题29】理化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烧水时易生水垢的水,属于_________水。

(2)人体摄入_________元素不足或过量均会导致甲状腺疾病。

(3)保险丝(铅锑合金)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熔点_________。

(4)用洗洁精除去油污,是由于洗洁精对油污有_________作用。

(5)尼龙手套、玻璃茶杯、纯棉桌布中,主要用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_________。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 “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化学与社会发展”三个一级主题中的“水与常见的溶液”“金属与金属矿物”“认识化学元素”“化学物质与健康”“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五个二级主题的内容。该题属于容易题、送分题,主要功能是帮助学生认识到化学的基础性、实用性和重要性,感受化学的独特价值与魅力,使学生能从化学的视角认识身边的化学物质,并初步形成科学的化学物质观和合理利用化学物质的意识。

典型错误剖析:本题虽然非常基础,但是各地的反馈数据却显示零分率平均超过了10%,该情况反映出这些学生的化学知识极度匮乏,缺少应有的化学学科素养。(1)中出现的主要错误有:生、软、沸、污、自来、中、热、熟、脏、混、废、矿泉、白开等,导致这些错误出现的原因之一是学生没有仔细品读教科书中的“有些地区的水很容易使水壶或盛水的器具结水垢,就是因为该地区的水中溶有较多的可溶性钙和镁的化合物,在水被加热或长久放置时,这些化合物会生成沉淀(水垢)。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硬水”这几句话,没有形成“加热(或长期放置)硬水易形成水垢”的认识;原因之二是做家务少,缺少烧水的生活经验,没有看到过“河北绝大多数地区的天然水、地下水、自来水等都属于硬水,加热(煮沸、烧开)后会有水垢生成”的现象。(2)中出现的主要错误有:①错填成“锌”“铁”“硒”“钙”等,以及“微量”;②写成错别字,如“典”“腆”,还有写成金字旁、三点水旁的。(3)中出现的主要错误有:①错填成“高”“弱”“大”“少”“轻”等;②写成错别字,如“底”“低字不写点”等。(4)中出现的主要错误有:①写成错别字,如“浮化”“孵化”“污化”“乳作”“腐化”和“乳字的左边写成豹字的左边”等;②不理解洗洁精的去污原理,错答成 “溶解”“去污”“洗涤”“清洁”等。(5)中错写为“玻璃茶杯”的较多,个别学生错写为“纯棉桌布”,还有同时填写“尼龙手套”和“玻璃茶杯”的。其原因是学生没有真正掌握判断生活中常见材料成分的依据,以及生活中常见的典型实例。在送分的题目中,部分学生却没有得到分,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学生懒惰,或是失去了学习的信心,由此导致连最基础的知识都没有掌握。

参考答案:(1)硬;(2)碘(或I);(3)低;(4)乳化;(5)尼龙手套。

启示:一是无论是在新授课还是复习课的教学中,都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将课本知识盘活,由此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化学的实用性,懂得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所蕴含的化学原理。如在《水的净化》课题中,对“烧水时易生水垢的水是硬水”的学习,在新授课中可以展示烧水壶(暖壶)中的水垢,以此增加学生对水垢、硬水等的感性认识;然后在复习课时再对形成水垢的化学原理进行解读,即原因之一是“Ca(HCO3)2 CaCO3↓+H2O+CO2↑”。二是在平时的教学和考前复习阶段,应特别重视基础,重视对课本知识的解读和梳理,多下功夫帮助学生学会阅读、品读课本,重复再现高频考查的知识点,以此强化记忆,同时教师还应加紧督促,即以各种方式激励学生记准记牢,进而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而布置大量的作业、刷题或追求大题、难题,则会打击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进而使其失去学好化学的信心。三是教师在课堂上要多给学生读、说、写、展示、交流、评价的机会,并及时分析“究”错,帮助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和求真求实的品质。如在讲解生活中常见的“有机合成材料”与“天然有机材料”“普通玻璃”与“有机玻璃”等的区别时,要给学生思辨、梳理的时间,以此帮助学生将有关知识、思想和方法都内化到自己的头脑中。

【试题30】根据图5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1)甲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

该装置作为气体发生装置对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的要求是_________。

(2)乙是探究影响铁锈蚀快慢因素的实验。为探究氯化钠是否可以加快铁的锈蚀,试管①中的物质X和试管②中的物质Y分别是_________。

(3)丙是粗盐提纯实验中的过滤操作。过滤时,最好先将上层液体倒入过滤器,然后再倒入混有沉淀的液体,以免_________,使过滤速度过慢。在粗盐提纯实验中,若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其他操作均正确),则得到的精盐质量会________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试题分析:自 2014年开始,这道题均是以教科书上的基本实验或探究活动为命题素材,通过对教科书中的实验进行分析、反思、整合、总结等,重点考查学生对重要仪器的辨识能力、对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的理解能力、对实验误差的分析能力和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探究的能力等。2018年对《课标》列出的活动与探究建议中的“实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制取”所用仪器的名称和选择装置的理由,以及运用科学的方法“设计实验探究铁锈蚀的条件”进行了考查,同时依然对《课标》要求的8个必做基础实验中的“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进行了考查,这是继2014年、2017年后第三次考到该实验。2014年考查蒸发用到的仪器名稱和玻璃棒的作用;2017年考查过滤所用仪器的名称和过滤的目的;2018年考查过滤时不合理操作对实验的影响以及误差分析。

典型错误剖析:(1)第一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写错别字:①部分学生将“锥”写成“椎”;②较多的学生将“形”写成 “型”“行”。第二空是本题出错最多的,正答率不到1/3,其主要原因是:①表述不完整,反应物状态(固体和液体)和反应条件(不需要加热)只答其一;②表述不准确,将反应条件写成“直接反应”“不需要反应条件”“自然反应”等;③表述错误,将反应物的状态写成“固体或液体”或只写“固体”“液体”;将反应条件写成“不需要点燃”“不需要加催化剂”“不需要催化”等。(2)有接近一半的学生出错:①出错最多的是丢掉关键字,一是“氯化钠溶液”只写出“氯化钠(或NaCl)”丢掉“溶液”两字,二是将“氧气(或O2)”写成“氧(或O)”;②少数学生将“氧气和氯化钠溶液”两种物质的顺序写颠倒。(3)第一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有:①未能准确描述出过滤速率较慢的原因,如“杂质吸附(沾、留、堆放)在滤纸上”“飘浮物(粗盐)覆在滤纸上”“混有沉淀的液体阻碍过滤”“滤纸残留大量滤渣”等;②堵塞位置写错或不写堵塞位置而丢分,如写成“堵塞漏斗”或堵塞“过滤口”“过滤孔”“漏口”等自创词汇;③滤纸的“滤”字书写错误,如“虎”“虚”等。(3)第二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约一半的学生填“偏小”,其主要原因是没有理解粗盐提纯的实验原理,蒙答案的居多。

参考答案:(1)锥形瓶;固体和液体,不需要加热;(2)氧气(或O2)和氯化钠(或NaCl)溶液;(3)沉淀先进入过滤器堵塞滤纸;偏大。

启示:一是要注意充分利用、挖掘教材中实验的价值,即同一实验,多年从不同角度多次考查,这明确提醒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要重视基础实验,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探究方案),即既要知道如何正确操作,又要懂得为何这样操作,还要了解常见的错误(不合理)操作,并真正理解错误(不合理)操作产生的后果和可能造成的影响,这样才能避免在考试中靠背实验拿分的不科学做法,才能有效克服思维定势。二是要给实验留出充足的时间,如实验中的观察、记录;实验后的讨论分析、表达交流和评价反思;有的探究实验实验前方案设计的讨论和优化等。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合理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实验探究、准确表述等能力。三是加强答题方法的指导,即对于思维含量较高、较为陌生的题目,如何分析,如何联系课本知识,利用课本中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试题31】A~L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6所示(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G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A和I为红色固体,B、D和L为气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G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2)E的组成元素在化合物中常呈现的化合价有_________。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4)上述转化中,B和L表现出相似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

试题分析:自2000年至今,本题的出题形式固定为框图推断题,试题综合性强,区分度高,对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严密性要求高。2018年该题以“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三个一级主题中的核心知识构建物质间的反应、转化关系网络,以此考查学生从繁杂的信息中寻找突破口、分析推理、运用化学语言进行科学表达等能力,是近几年相对容易的一次。本题涉及4个化学方程式,12种化学物质。第(1)空不需要推理,直接由题干信息即可作答,实际上是送分题。第(2)空难度也不大,只需要将题干中的“A为红色固体、D为气体”结合起来思考、推理,便可轻松得出反应①是工业炼铁的原理,E是铁,在Fe2O3、FeCl3、Fe2(SO4)3等初中常见的铁化合物中铁元素呈现+3价,在FeO、FeCl2、FeSO4等初中常见的铁化合物中铁元素呈现+2价,Fe3O4可看成由“FeO·Fe2O3”组成的化合物,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既有+2价,也有+3价,当然认为其中铁元素呈现“+8/3价”也是合理的。第(3)空的答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F为CuCl2、CuSO4、Cu(NO3)2均合理,对应的就会有三个符合题意的化学方程式,注意规范书写即可得分。第(4)空对学生的思维品质要求较高,即既要推出B是CO、L是H2,又要知道在反应①、④中CO、H2分别将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中还原出来,表现了还原性。

典型错误剖析:本题的零分率是最高的,平均超过1/3。(1)中出现的典型错误有:①约1/5的学生由于化学基础没有打好,不知道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CaCO3而写成“CaO”“Ca(OH)2”等错误答案;②少数学生没有审清设问要求写成名称——“碳酸钙”而失分;③部分学生有的是书写错误,如“CaCO2”“CuCO3”“Ca(CO)3”“CaCO3”,有的是书写不规范而丢分,如字母大写、小写,角标数字过大等。(2)中出现的典型错误有:①未推出E是“铁”而胡乱作答;②+2、+3中只写出一个;③基础知识不扎实,多写“0”“+4”等错误答案;④与离子所带电荷混淆,写成“2+、3+”“Fe2+、Fe3+”;⑤其他不规范的书写,如“2、3”“正二、正三” “二价、三价”等。(3)中除了因没有推出反应③发生了什么变化而胡乱写方程式之外,最主要的问题是书写错误或不规范,如将有关化学式写成“CuCl”“CuNO3”“Fe(SO4)”“Fe2(SO4)3”等。(4)中出现的典型错误有:①将性质写成用途,如“做还原剂”“冶炼金属”等;②不结合本题问题,审题不细致,没有考虑题目中给出的“上述转化中”几个关键字而写成“可燃性”;③因为对知识学得不透,思维不严密,考虑不周全等导致失分,如将氧化还原反应与置换反应的概念混淆,认为CO还原氧化铁是置换反应,错答成“与金属氧化物发生置换反应”。

参考答案:(1)CaCO3;(2)+2、+3(或多寫出+8/3、+6也可);(3)CuSO4+Fe=FeSO4+Cu(其他合理答案也可);(4)还原性。

启示:一是在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本题是化学味儿最浓的一道题,零分学生多,说明这些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低,没有入门,投入精力少,化学素养不够,初中化学具有启蒙性、基础性的特点,教师应想方设法提高化学课堂的魅力,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爱上化学。二是要采用科学的方法锤炼学生的基本功。例如在新授课中要求学生用四线三格本书写相关的化学用语;运用比较法、归纳法等方法辨析化学反应的类型等基本概念;用坐标纸绘制不同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使学生感受(享受)知识的形成过程等。三是复习课应引导学生学会考后反思、学会总结,找到适合自己的得分点,从而提高正答率。四是鼓励学生消除畏难情绪,有的学生认为此题难度大,就直接跳过去了,即鼓励不敢落笔的学生努力尝试作答,尝试写出题目中比较容易的一至二个空,指导学生在基础不牢、分析能力较差的情况下,如何将得分最大化(或者要求学生,此题目不可以直接跳过),从而减少零分率。

【试题35】小明怀疑自家菜地因施用硫酸铵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土壤酸化问题,于是和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

【查阅产品说明】小组同学根据图7所示产品说明书中的_________和硫酸铵的组成,推测硫酸铵受热可能会分解生成氨气,使肥效降低。

【探究I】土壤的酸碱性

实验1:按图8所示溶解土样,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用pH试纸测得土样浸出液的pH约为4,说明土壤呈酸性。

【探究II】硫酸铵具有哪些性质

实验2:25℃时,将30g硫酸铵加入50g水中,完全溶解,此时所得溶液对应图9中_________(选填序号)点的状态;测得其pH约为5。

实验3:为证明硫酸铵受热分解生成了氨气,小组同学进行了图10所示的实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①硫酸铵固体减少;②用酚酞溶液浸湿的滤纸_________;③小气球胀大。

小明依据现象①和②,小红只依据现象③,都得出了“硫酸铵受热分解”的结论。小组同学认为小红的依据不合理,小气球胀大可能是装置中的空气受热膨胀所致。若要通过小气球的变化得出“硫酸铵受热分解”的结论,还需继续进行观察,若_________,才能得出这一结论。

实验4:按图11所示进行实验,闻到刺激性气味,说明硫酸铵能与熟石灰发生反应。

【拓展应用】

(1)为保证铵态氮肥的肥效,不能高温暴晒,不能_________。

(2)硫酸铵中的氮元素被植物吸收后,剩余的硫酸使得土壤酸化,可用熟石灰进行改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试题分析:自2012年以来,本题的文字量都在500字以上,是所有化学试题中文字量最大的一道题;7个空总计7分,是化学试题中分值最高的一道题。2018年首次将计算融入实验探究之中,而且涉及5幅图,是近几年隐含信息最多的一年,主要考查学生从标签、实验操作示意图、溶解度曲线等图像中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考查学生对物质的溶解、加热、检验等基本实验的理解能力,考查学生准确运用化学用语进行表述的能力和将化学分类思想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同时又巧妙地渗透了对证据推理、科学探究、社会责任等化学核心素养的考查。

典型错误剖析:【查阅产品说明】中出现的典型错误有:①由于不理解题意,不知道从题目中给出的“硫酸铵受热可能会分解生成氨气”这一物质的性质入手进行分析,没有领会贮存条件与物质性质之间的关系,不会从说明书中提取有用信息,而随意填写标签中“白色颗粒”“N含量”等与问题不符的信息;②没有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摘抄时不按题给的正确词语填写,有的自编词语,有的将“贮存条件”中的关键字“贮”写错。【探究I】的得分率相对较高,常见的错误有:①不理解实验操作的目的,不能结合本题回答,填写的是死记硬背的加热蒸发皿中的液体时玻璃棒的作用——“防止局部过热,液滴飞溅”等;②化学基本功不扎实,把“溶解与化学反应”“溶液与浊液”“溶解速率与溶解度”等概念混淆,而答出“提高反应速率”“加快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使溶液更加均一穩定”“增加溶液(土样)的溶解度”等错误答案。【探究II】实验2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有:①由于不能读出“图9中25℃时硫酸铵的溶解度超过70g”的信息,计算出50g水能溶解硫酸铵35g以上,由此进一步推理得到“25℃时,将30g硫酸铵加入50g水中,完全溶解”得到的是硫酸铵的不饱和溶液,或者是不理解溶解度曲线图像中点、线、面的含义,不能把不饱和溶液与图7中的C对应起来,因此用蒙答案的方法,随意选填A、B、C;②少部分学生习惯认为“序号”就是“顺序号”,所以自己把题中A、B、C一一对应成①、②、③从而导致错误。【探究II】实验3第一空出现的错误五花八门,如不变色、红色变其他颜色(蓝、紫、黄等)、由蓝变红、由紫变红、有明显变化、变色、变干等等,导致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①不知道氨气溶于水后溶液显碱性,可以用湿润的酚酞试纸检验氨气的存在;②没有记住指示剂(酚酞、石蕊)的变色情况,把指示剂的变色情况张冠李戴。【探究II】实验3第二空失分的学生高达2/3以上,是本题得分率最低的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有:①不写“冷却(恢复室温)后”或写错温度;②将气球的变化现象写错,如“气球继续胀大不变”“气球不变形”等;③不按题干要求作答,如写“捅破气球,闻到刺激性气味”“取下小气球,小气球浮起来”等。虽然本空题干说得非常明确,比较容易作答,但是由于这一空是本题的第5空,很多学生有畏难思想,认为会比较难,再加上文字量比较大,所以使一些学生不能正确作答。有的学生不能排除“装置中的空气受热膨胀导致气球涨大”对“硫酸铵受热分解产生氨气导致气球涨大”产生的干扰;有的学生没读懂题意,没有考虑到“装置中的空气受热膨胀”和“硫酸铵受热分解”都会导致气球涨大,没有排除“装置中的空气受热膨胀导致气球涨大”这一干扰因素而导致错答;也有的是答题方法的问题,即不会分析,不知道与前面的三个实验现象相联系,进行对比分析,而单纯地将本空当成一个考察知识点的题目,甚至是瞎蒙瞎编。【拓展应用】(1)中出现的主要错误有:①把关键字词写错,如“与碱性物质‘反应’”等; ②化学基础薄弱,没有掌握NH4+的检验方法,不知道铵盐与碱性物质混合会产生氨气,使肥效降低,以致出现很多不该有的错误,如“与石灰石(碳酸钙)放在一起”“与酸性肥料一起使用”“与钾肥(或磷肥等其他肥料)一起使用”“开口放置”“过量施肥”“与水混用”等。【拓展应用】(2)比较独立,不需要读懂整道题便可作答,其出现的主要问题有:①未审清题意,用盐酸(或硝酸、硫酸铵)取代硫酸书写化学方程式;②化学方程式错误(化学式错误、未配平、书写不规范等)。

参考答案:

【查阅产品说明】贮存条件;

【探究I】加快土样溶解;

【探究II】实验2:C;实验3:由无色变为红色;冷却后,小气球不恢复原状;

【拓展应用】(1)与碱性物质混用;

(2)H2SO4+Ca(OH)2=CaSO4+2H2O。

启示:一是要重视学习情境的创设。挖掘化学知识与社会生产生活的结合点,选择适当的生活情境,用在新授课、复习课、探究活动中,以增加化学的趣味性、实用性,提高解答化学试题的实战能力,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二是要抓好化学基础。即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夯实化学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将化学知识运用在化学与生活中,并想方设法降低学习难度,让学生感受到化学易学、好学。三是加强答题方法的指导。例如实验探究题相当于一篇小论文,如何从整体上把握题目,探究各个环节之间存在的联系;如何读懂题意怎样从实验目的进行分析;怎样提出问题、进行猜想;怎样设计实验方案,表述实验现象,表述实验结论和注意的问题等;以及题目给出的“资料”怎样利用。四是培养学生读题、审题的能力,尤其对信息量大、题目长的实验探究题,要帮助学生树立得分的信心,并习得适合自己的解题方法,进而各个击破,得到自己理想的分数。五是注意研究我省往年的中考试题,了解命题特点、习惯和答题得分点。

【试题36】小明用某纯碱样品(含少量氯化钠)进行了图12所示的实验。请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总质量为_________g。

(2)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试题分析:自2010年至今,本题都是分(1)(2)两个问题,一般是用图表呈现变化的过程,考查的是学生通过读图、分析、推理从中获得有价值信息的能力和学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具体问题并进行简单计算的能力。本题(1)是送分空,最佳解法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整体考虑,并运用差量计算,快速得出体系减少的质量即为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12g+50g+50g)-107.6 g=4.4g。(2)中要求计算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这需要进行数据筛选,即第一次加入50g稀盐酸后产生了2.2g[(12g+50g)-59.8g]二氧化碳,第二次加入50g稀盐酸后共产生4.4g二氧化碳,即稀盐酸均被完全反应(碳酸钠可能恰好反应,也可能剩余),用“50g稀盐酸~2.2g二氧化碳”或“100g稀盐酸~4.4g二氧化碳”进行计算均可。本题预估难度并不大,应该是容易题,但是通过各地反馈的数据看,本题的零分率、满分率相当,各约1/3。有的学生感觉有难度主要因为两个方面:①纯碱没有直接给出物质的名称,不知道纯碱是碳酸钠,所以后面的分析也没有意义了;②进行了2次反应,增加了干扰因素,第一个空难度加大。

典型错误剖析:(1)中由于没有审清“总质量”或不会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导致出现2.2的较多,其他还有因不会做而照抄题中数据59.8、107.6等错误。(2)中出现的典型错误有:①将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式写错,如将纯碱写成CaCO3、Na2SO4、NaCl、NaOH、NaHCO3等,将HCl写成H2SO4等;②选择数据错误,如“用4.4克二氧化碳与50克稀盐酸进行计算”“用2.2克二氧化碳与100克稀盐酸进行计算”;③将Na2CO3、HCl的相对分子质量计算错误;④因反应方程式未配平而导致计算错误,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中采用溶液质量(用溶液质量去求氯化氢的质量)而导致错误。

参考答案:(1)4.4;(2)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解题过程略)。

启示:化学中的计算不是真正要考查考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多数计算都能通过简单的口算得出结果,即计算题主要还是考查质量守恒定律和溶液部分的相关知识,以及学生对化学用语的理解与运用能力。因此我们应加强对化学基础知识的总结、梳理与综合建构;加强训练,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答题的能力,并提高其进行数据分析的能力。如通过变换题目给出的形式,将同一个题目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出来,本题目是以图示的方式给出的,可以再将其转变成文字叙述、表格的形式给出,让学生体会不同形式题目之间的关系,以此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分析图表、数据的能力;再就是本题暴露出学生两极分化严重,因此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自信心,是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研究的课题。

三、2019年化学教学与中考备考建议

(一)挖掘资源,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都建议教师从新闻素材、社会生活、化学史实、魔术、故事等中多层次、多角度地挖掘各种资源,同时紧密结合相关课题创设真实、生动、有趣,而且能体现化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发展成果的教学情境,然后结合情境提出恰当的问题,让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这些问题,如此学生一定能感受到化学的独特魅力和价值,进而就会喜欢上化学、爱上化学、学好化学,变被动学化学为主动学化学。此外在复习中还可以引入主题化实验探究活动,即在实验中结合真实的情境开展探究活动,在探究中解决实际问题,以此提升学生的知识迁移、方案设计与评价、实验反思等能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而從根本上解决学生学习化学动力不足的问题。

(二)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落到实处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升学考试也是学生的事,教师在教学的方方面面,都不要包办代替,应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落到实处。

1.防止教得“难”

学生在学习中感觉化学不好学、难度大的主要原因有:教师为赶进度,讲得快,学生接受不了;教师带的毕业班多了,中考题见得多,确实讲得难。因此在教学中,不能只照顾接受能力强、成绩好的学生,要适当放慢进度,给学生“悟”的时间。

2.重视双基

要肯在双基上花费时间,因为一半以上的试题是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对于高能力的学生,扎实的基础是提高他们其他方面能力,取得优秀成绩的基本保证;对于能力中下的学生,这有利于学生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可以减少后进生的人数,同时这也是降低学生两极分化程度的有力措施。

3.多给学生“究错”的机会

在课堂教学中,要多给学生板书、发言、交流、评价等机会,因为学生讲、写的思路更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也更方便其他学生接受。因此在交流过程中,要促使学生完成自我“究错”,并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以提高学生思维的严密性、表述的准确性。

4.重视课堂中的“生成”

不能为完成教学预设而不给学生质疑、提问的机会,并建议教师适当预设“生成”,以帮助学生真正融入课堂的学习和思考中,真正打开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感到化学富有“逻辑”、充满“智慧”。

5.减少“刷题”增加“自编题”

不少教师在单元复习、阶段复习、总复习中经常采用现成的套题,进行大量练习和考试,以强化学生对某一知识点的记忆、某一类题的突破、某一种技巧的运用等,这其实就是题海战术,即网络热词“刷题”。实际上,这样的做法对提高应试能力是有一定的助推作用,但是这样做往往会降低学生对化学学科价值的认识,导致两级分化更加严重。为此建议教师们一是要结合当地的生活实际,增加自编情境题,使学生在做题中依然能感悟到化学的价值;二是要发挥教研组的集体智慧并结合学生实际进行“变式题组”训练;三是适当尝试开展学生编制试题、分析试题的专项活动。

6.尽可能多做实验

近几年,命题者有意加强了对教科书实验的考查力度,期望能引导学校、教师更加重视实验。实验怎么重视也不为过,它能帮助学生感悟化学的奥妙,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加深学生对一些实验现象的记忆和理解,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所以我们应创造一切机会让学生亲自做实验。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王 晶,郑长龙.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4]王 晶,郑长龙.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作者:许九奎

第3篇:研究河北中考试题,准确把握复习要求,提升学生学

摘 要:搞好初三复习教学,一要研究河北中考试题,准确把握复习要求。二要研究学生。让学生学会质疑探究,掌握化学思维方法;落实学法指导;多鼓励学生,增强成就感和自信心。三要打造高效课堂。精选习题,精讲例题,巩固训练注重实效。

关键词:中考试题;学生;高效课堂;复习效率

题海无边,教师如何从纷繁复杂的内容中选准切入点,使复习的重点突出、节奏合理、效果理想?学生已完成新知学习,做题无数、似会非会、身心疲惫,如何催生复习热情、明确复习方向?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如何调整复习策略,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提高中考成绩,成为教师关注的焦点。我们只有多研究河北中考化学试题、多研究学生,打造高效课堂,才能给复习以正能量。

一、研究河北中考化学试题

近几年河北中考化学试题“稳中求变、变中求新”,表现在仍是以“知识、能力、思想和方法”交融为主旋律,但年年都有新思路。既使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也需要再学习、再研究,真正成为指导复习的明白人。

(一)深入研究《化学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考试说明》是河北版的《化学课程标准》,是河北中考化学命题的直接依据,每年都有所调整,研究《考试说明》首先要弄清《考试说明》的变化,对新增、删除和改动的内容要了如指掌,据此确定复习范围;其次吃透各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

调研中发现,一部分教师对部分教学内容进行了拓展和延伸,拔高了教学要求,但在中考复习时,一定要将有关内容及要求回归课程标准,引领学生把宝贵的时间和有限的精力用在对“双基”深层次的理解和更广泛的应用上,用在对化学学科思想和方法的感悟上。

(二)潜心研究河北中考试题

河北中考化学试题是《考试说明》的细化,也是检验我们初中化学教学效果的最终裁判。通过对中考试题的再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准确把握不同知识点的不同要求。

一是研究分值比例。这一比例与《考试说明》中的规定是相似的,据此可以确定复习过程中对每个知识点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分清主次轻重。

二是研究重点和热点。比较近五年来的河北中考化学试题不难发现,重点和热点是年年考查且常考常新。对于这些重点和热点应进行多侧面、多角度、全方位的训练,实现重点的突破和热点的攻克。

三是研究训练的科学性、针对性。中考复习的目标是引领学生将教材中各部分的知识点按相互间的联系进行归纳、整理,将普遍的知识规律化,零碎的知识点系统化,对热点深入研究,总结处理,从而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更为扎实,同时将学生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指导的实验、设计的作业、进行的检测应当与河北中考对路,并切合学生实际,难度适宜,旨在让学生灵活运用知识,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研究学生

中考化学复习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因此,要提高复习效率,就必须加大对学生的研究力度。面对新问题、新情境,大量的训练已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多研究学生、指导学生,引领学生做复习的主人是每一位教师的必修课。

(一)研究化学思维

首先,培养化学思维应当从学会质疑探究开始,教师应以多种方式引发学生主动质疑探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

其次,培养化学思维的关键是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诸如观察、分析、综合、比较、分类、归纳和概括等,教给学生一些处理问题的策略和战术,能收到化难为易、化疑为无的效果。根据河北中考化学试题的特点,可开设一些专题讨论,如“如何解答开放性试题”、“近五年实验探究题的思维解剖”等等。

再次,培养化学思维在拓展学生思维的过程中最终实现。教师可通过部分典型习题的评析,引领学生暴露自己思维的全过程,以总结和反思其合理性、严谨性、准确性,以及所蕴涵的化学学科思想和方法。

(二)研究学法指导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1)勤于积累、善于梳理、及时总结。化学概念、原理较多,可指导学生在比较中全面理解概念,在变化中掌握和灵活运用原理,引导学生在新情境中反复思考和比较,从而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2)书写认真、工整、规范。包括书写化学方程式有序流畅,化学用语及元素符号规范无误。(3)认真审题、快捷解题、解答反思。

2.学法指导落实到每一节课,指导到每一个学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联系、学会选择、学会综合、学会变化、学会反思、学会创新、学会自评,去建构自己的知识网络,提高能力。

(三)研究学生心理

进入中考复习阶段,学生升学压力大,一部分学生对化学学习丧失信心。所以,只有懂得研究和疏导学生心理,获得学生的信任和尊敬,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复习效率,达到迎考练兵的目的。

1.营造一个和谐的复习气氛,在民主、平等、信任的基础上进行情感交流。

2.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多关爱,热情鼓励,帮助学生消除顾虑,以积极的精神状态投入复习迎考,以自然的心态进入考试角色。

3.分析学生的学习障碍,做到准确把握复习的难度,酌情降低考试难度,适当降低复习的综合性,以增强学生复习的成就感和学习的自信心。

4.鼓励学生参与提问、反驳、补充,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获取知识的主体,成为复习的“主角”。

三、打造高效课堂

中考复习,不但要落实知识点,还要找准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更要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是通过回忆、思考、阅读、讨论、回答、板演、实验等一系列活动不断练就出来的,绝非教师讲出来的,这就决定了中考复习的课堂要以练为主,以讲为辅,精选习题,精讲例题,且要注重实效。

(一)精选习题

精选习题是复习备课的重头戏,多积累河北各地中考模拟试题,还有各省市中考试题(往往难度偏大),根据实际需要精心选择和改编。

一轮复习多结合化学核心知识和学生前段学习中的典型错题,而不是简单的知识再现;二轮复习多关注近五年河北中考出现过的。不管一轮复习还是二轮复习,最好是一些思维价值高或者涵盖所学知识点的中档题,使课堂教学具有实战意义,实现中考复习中思维方式的转变。

一方面,可选用一些近五年的河北中考化学试题作例题;另一方面,还要紧扣考试说明,以教材为素材编制题目或加工改造、翻新旧题,借以进行基础知识的复习和基本能力的提高。例如,针对第九单元的选题一是挑选2010年至2014年的中考有关题对学生的相关知识作一检测;二是根据学生的测试结果回归课本,以教材上的典型例题为模型自编一系列例题进行教学;三是结合教材中例题、习题和中考将部分试题设置学习情境,要求学生通过尝试、探索、猜想,寻求变化问题的某些规律来达到解题的目的。这样选题和操作对考查和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起到良好的作用。

(二)精讲例题

中考复习中的例题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梳理化学知识、形成网络,还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削枝强干,删减、弱化课时教学“无关”内容,实现解题方法和化学学科思想的强化教学,让例题教学在“核心主线”上前行。

精讲就是讲重点、难点和疑点。切实抓好学生的信息反馈,把学生自己解决不了的难点、疑点以及薄弱环节讲精、讲透,切忌面面俱到。根据目标和学生完成情况,引领学生进行知识的回顾,规律小结和方法的再应用,指点迷津。点拨知识的关键点、迷误点、窍门点,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整个初中化学知识的有序回顾和有效重组,还有利于学习过程的合理再现和方法的融会贯通,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应用和价值的充分展示。

精讲要讲活,善于转变思维角度,通过变换题目类型(主观题与客观题的互换等)、变换题目条件、改变题目叙述方式等手段来活化思维,逐步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精讲重在讲思路、讲方法、讲规律,引导学生多思,排除思维障碍。精讲也可由教师讲变为学生说,一是说出自己的想法,享受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愉悦,二是把错误的解答过程展示出来,把整个思维过程暴露给其他学生,以增强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

(三)注重实效

例题教学可与知识的回顾、规律小结和方法的再应用交叉进行,针对不同的知识点选择例题。在例题教学中应重视解题方法的引导和解题思路的拓展,加强“举一反三”和“反三归一”意识的培养,并在例题的后面一对一地复制适当的习题进行训练。

教师结合涉及的重点知识、方法,针对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和典型错误,来设置一些针对性的练习,引导学生攻坚克难,真正领悟,完全掌握。一是要加强指导的针对性,理顺学科知识,掌握化学方法,提高解题能力;二是适时调整和优化训练模式,增强学生的适应性;三是注重表达,提高答题的准确性。

作者:张宝友

第4篇:2017河北中考政治

河北省2017年中考政治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12题,1-10题,每题2分;11-12题,每题3分,共26分

1.冀华中学准备举办“图说时政”专题展览,小亮同学搜集到的下列图片,适宜归入“厉害了,我的国”这一主题的是

A.①②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阴雨天,在有积水的路上,大多数机动车驾驶员看到路上有行人会主动减速慢行,生怕将路上的脏水溅到行人身上。对这样的驾驶员我们会心生敬意,其原因是他们

①尊重他人

②尊重劳动

③讲公德

④有教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近年来,一些不法经营者为了赚取高额利润,利用健康讲座、夸大效果、赠送礼品的手段,诱导老人高价购买质量低劣的保健品,引发较多消费投诉。为了让更多老人认清不法经营者的真实面目,小亮和同学们准备到附近居民小区举办公益宣传活动。小亮他们应揭露不法经营者 ①虚假宣传

②价格欺骗

③践踏诚信

④侵犯知识产权。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③

河北省雄县有“中国温泉之乡“的称号,全县的六成面积蕴藏地热资源,这里的地热水储量丰富富,埋藏较浅,出水温度较高,回答4〜5题。

4.过去,雄县冬季取暖主要靠烧煤,自2009年开始,这里实施地热代带煤取暖,地热代带煤取暖 ①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

②说明自然资源取之不尽

③解决了我国协调发展问题

④符合建设绿色生态宜居城的要求。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雄县在利用地热资源过程中,应该(

)

①采取先进技术提高利用效率

②强化节约意识

③坚持各项工作都服从经济效益

④做到开发与保护并重。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精神家园,是世界文化大花 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回答6---7题。

6.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丰厚的精神滋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启发我们 与人为善、平等待人;“群己合一”,启示我们要有团队精神、善于合作;“和而不同”,启迪我们尊重不同文化并与之和平共处……由此可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①影响我们的道德情操

②影响我们的思想观念

③凝聚中华民族的智慧

④决定我们的行为方式。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④

7.四大发明传入西方,被英国哲学家培根誉为“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 ”; 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呼吁,“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 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培根和75位诺贝尔奖得主的观点共同说明了中华传统文化(

)

A.对人类文明进步有重要影响

B.指明了人类社会发展方向

C.对人类文明做出的贡献最大

D.能够解决人类面临的一切问题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郑家庄村,是全国闻名的民族团结示范村。这个125户的小村庄,聚居着汉、白、藏、傈僳、傣、纳西和彝7个民族。小亮和同学们慕名来到郑家庄,感受它的魅力。回答8-10题。

8.村党支部书记曲登热情接待了他们,向他们详细介绍了村里的民族关系。在介绍中,曲登会提到(

) ①各民族生活习俗相同

②各族群众和睦相处

③各族群众互帮互助

④各族群众亲如一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9.曲登自豪地对他们说:“我们村里的7个民族,无论哪个民族的节,都一起过。”村民在一起过的节日有(

)

A.①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0.说起未来 ,曲登信信满满。“我们要建民族文化展示厅,打造民族旅游示范村,做到全体村民共建共有共享。”这些美好愿望的实现,有利于(

)

①展示民族文化特色

②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

③实现村民共同富裕

④进一步巩固民族团结。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英雄是国家和民族精神的体现,是引领社会风尚的标杆。回答11-12题。

11.探月工程总设汁师,为中国航天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孙家栋;高铁焊接师,为“中国制造”由大变强助力的“大国工匠”李万君;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把毕生精力投入到山区生态建设和科技富民实业之中的全国脱贫攻坚模范李保国,这些时代英雄共同的精神追求是(

)

A.科教救国 B.献身国防 C.报效国家 D.消除贫困

12.我国有关法律规定,侵害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这一规定(

)

①有利于形成尊崇英雄的社会风尚

②表明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

③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表明刑法是维护英雄烈士声誉的武器。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二、非选择题:共35分

24.学会辨法析理 一天,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来到某基层法院,状告他辛苦养大的子女,请求法院判决子女们履行赡养义务。在基层法院依法进行庭前调解过程中,子女们以各种理由推脱对老人的赡养责任。承办法官分别对子女们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谈话,从法与德两个方面对他们提出告诫。

经过几番辨法析理,子女们终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纷纷表示愿意赡养自己的父亲。

(1)你认为承办法官应对老人的子女们提出哪些告诫?

(2)据以上材料及问题的回答,归纳出一个实现家庭和睦的准则。

25.感悟生命价值 小鸟在网上挣扎,有的声嘶力竭而死,有的被卖给餐馆变成了盘中餐……乱捕乱猎候鸟让人痛心不已。2016年国庆节期间,护鸟志愿者在天津、唐山两地巡查时,发现两大片非法捕鸟区域,志愿者累计拆除候鸟网2万余米,解救活鸟近3000只,发现挂网死鸟5000余只, 其中不少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1)从生命的角度,说明乱捕滥猎候鸟让人痛心不已的原因。

(2)据材料及相关链接回答,怎样处理这类事件才能维护法律的尊严?

(3)护鸟志愿者的行为对我们提升生命价值有什么启示?

26.探究权利保护

材料一:公民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家庭住址、联络方式、身份证号及各类账号密码等),是公民在现代信息社会中的重要民事权利。近年来,泄露、盗取、贩卖、滥用公民个人信息的事件频发,给个人生活和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已刻不容缓。

材料二:2012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将公民个人电子信息保护纳入法律层面;2015年11月1日起施行的《刑法修正案

(九)》 中专门新设了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民法总則》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材料三:韩某利用工作便利,在两年多时间里,窃取上海疾控中心的全市新生婴儿信息共计20万余条,然后通过张某之手层层转卖非法牟利。2017年2月9曰,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对这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作出一审判决,对参与窃取、出售、收买的韩某、张某、范某等8名被告人,分别判处刑期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1. 要对贩卖个人信息的人进行道德谴贵,应谴责他们什么?

2. 小亮同学认为:“保护公民个人信息要靠法律规定”;小华同学认为:“保护公民个人信息不能仅靠法律规定”。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并从法治角度说明理由。

3. 对韩某等人的审判体现了公正的要求,请简要说明。

30.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三:21世纪初,我国开始大力发展高速铁路。2008年我国第一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运营。如今,我国高铁运营里程突破2万公里,居世界第一位。 经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我国已全面掌握高铁核心技术,中国高铁总体技术水平挤身世界先进行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时速380公里CRH380A型动车组是我国高铁的标志性产品,也是世界上运营时速最快、科技含量最高、综合性能最好的高速列车,成为代表中国高铁走向世界的一张闪亮国际名片。中国高铁项目已遍及亚、 欧、南美等大洲,为世界高速铁路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推动了世界高铁技术发展。

(2)据材料二 ,概括21世纪以来我国高速铁路发展的特点。

(3)据材料三,简析我国哪些方针政策的实施促进了我国高铁发展。

(4)由中外铁路发展看人类社会文明进步,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第5篇:2017年河北省中考政治试卷

一、选择题:共12题,1-10题,每题2分;11-12题,每题3分,共26分 1.冀华中学准备举办“图说时政”专题展览,小亮同学搜集到的下列图片,适宜归入“厉害了,我的国”这一主题的是(

)

A.①②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阴雨天,在有积水的路上,大多数机动车驾驶员看到路上有行人会主动减速慢行,生怕将路上的脏水溅到行人身上。对这样的驾驶员我们会心生敬意,其原因是他们(

) ①尊重他人②尊重劳动③讲公德④有教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近年来,一些不法经营者为了赚取高额利润,利用健康讲座、夸大效果、赠送礼品的手段,诱导老人高价购买质量低劣的保健品,引发较多消费投诉。为了让更多老人认清不法经营者的真实面目,小亮和同学们准备到附近居民小区举办公益宣传活动。小亮他们应揭露不法经营者(

)

①虚假宣传②价格欺骗③践踏诚信④侵犯知识产权。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③

河北省雄县有“中国温泉之乡“的称号,全县的六成面积蕴藏地热资源,这里的地热水储量丰富富,埋藏较浅,出水温度较高,回答4--5题。

4.过去,雄县冬季取暖主要靠烧煤,自2009年开始,这里实施地热代带煤取暖,地热代带煤取暖(

)

①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②说明自然资源取之不尽

③解决了我国协调发展问题④符合建设绿色生态宜居城的要求。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雄县在利用地热资源过程中,应该(

) ①采取先进技术提高利用效率②强化节约意识

③坚持各项工作都服从经济效益④做到开发与保护并重。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精神家园,是世界文化大花 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回答6---7题。

6.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丰厚的精神滋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启发我们 与人为善、平等待人;“群己合一”,启示我们要有团队精神、善于合作;“和而不同”,启迪我们尊重不同文化并与之和平共处……由此可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①影响我们的道德情操②影响我们的思想观念 ③凝聚中华民族的智慧④决定我们的行为方式。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④ 7.四大发明传入西方,被英国哲学家培根誉为“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 ”; 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呼吁,“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 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培根和75位诺贝尔奖得主的观点共同说明了中华传统文化(

)

A.对人类文明进步有重要影响B.指明了人类社会发展方向

C.对人类文明做出的贡献最大D.能够解决人类面临的一切问题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郑家庄村,是全国闻名的民族团结示范村。这个125户的小村庄,聚居着汉、白、藏、傈僳、傣、纳西和彝7个民族。小亮和同学们慕名来到郑家庄,感受它的魅力。回答8?10题。

8.村党支部书记曲登热情接待了他们,向他们详细介绍了村里的民族关系。在介绍中,曲登会提到(

)

①各民族生活习俗相同②各族群众和睦相处 ③各族群众互帮互助④各族群众亲如一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9.曲登自豪地对他们说:“我们村里的7个民族,无论哪个民族的节,都一起过。”村民在一起过的节日有(

)

A.①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0.说起未来 ,曲登信信满满。“我们要建民族文化展示厅,打造民族旅游示范村,做到全体村民共建共有共享。”这些美好愿望的实现,有利于(

) ①展示民族文化特色②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 ③实现村民共同富裕④进一步巩固民族团结。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英雄是国家和民族精神的体现,是引领社会风尚的标杆。回答11?12题。 22.探月工程总设汁师,为中国航天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孙家栋;高铁焊接师,为“中国制造”由大变强助力的“大国工匠”李万君;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把毕生精力投入到山区生态建设和科技富民实业之中的全国脱贫攻坚模范李保国,这些时代英雄共同的精神追求是(

)

A.科教救国 B.献身国防 C.报效国家 D.消除贫困

23.我国有关法律规定,侵害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这一规定(

)

①有利于形成尊崇英雄的社会风尚②表明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

③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④表明刑法是维护英雄烈士声誉的武器。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二、非选择题:共35分

24.学会辨法析理

一天,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来到某基层法院,状告他辛苦养大的子女,请求法院判决子女们履行赡养义务。在基层法院依法进行庭前调解过程中,子女们以各种理由推脱对老人的赡养责任。承办法官分别对子女们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谈话,从法与德两个方面对他们提出告诫。经过几番辨法析理,子女们终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纷纷表示愿意赡养自己的父亲。

(1)你认为承办法官应对老人的子女们提出哪些告诫?

(2)据以上材料及问题的回答,归纳出一个实现家庭和睦的准则。

25.感悟生命价值[来源:学。科。网] 小鸟在网上挣扎,有的声嘶力竭而死,有的被卖给餐馆变成了盘中餐……乱捕乱猎候鸟让人痛心不已。2016年国庆节期间,护鸟志愿者在天津、唐山两地巡查时,发现两大片非法捕鸟区域,志愿者累计拆除候鸟网2万余米,解救活鸟近3000只,发现挂网死鸟5000余只, 其中不少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1)从生命的角度,说明乱捕滥猎候鸟让人痛心不已的原因。

(2)据材料及相关链接回答,怎样处理这类事件才能维护法律的尊严?

(3)护鸟志愿者的行为对我们提升生命价值有什么启示?

26.探究权利保护

材料一:公民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家庭住址、联络方式、身份证号及各类账号密码等),是公民在现代信息社会中的重要民事权利。近年来,泄露、盗取、贩卖、滥用公民个人信息的事件频发,给个人生活和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已刻不容缓。

材料二:2012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将公民个人电子信息保护纳入法律层面;2015年11月1日起施行的《刑法修正案

(九)》 中专门新设了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民法总則》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材料三:韩某利用工作便利,在两年多时间里,窃取上海疾控中心的全市新生婴儿信息共计20万余条,然后通过张某之手层层转卖非法牟利。2017年2月9曰,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对这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作出一审判决,对参与窃取、出售、收买的韩某、张某、范某等8名被告人,分别判处刑期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1. 要对贩卖个人信息的人进行道德谴贵,应谴责他们什么?

2. 小亮同学认为:“保护公民个人信息要靠法律规定”;小华同学认为:“保护公民个人信息不能仅靠法律规定”。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并从法治角度说明理由。

3. 对韩某等人的审判体现了公正的要求,请简要说明。

30.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三:21世纪初,我国开始大力发展高速铁路。2008年我国第一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运营。如今,我国高铁运营里程突破2万公里,居世界第一位。

经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我国已全面掌握高铁核心技术,中国高铁总体技术水平挤身世界先进行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时速380公里CRH380A型动车组是我国高铁的标志性产品,也是世界上运营时速最快、科技含量最高、综合性能最好的高速列车,成为代表中国高铁走向世界的一张闪亮国际名片。中国高铁项目已遍及亚、 欧、南美等大洲,为世界高速铁路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推动了世界高铁技术发展。 (2)据材料二 ,概括21世纪以来我国高速铁路发展的特点。

(3)据材料三,简析我国哪些方针政策的实施促进了我国高铁发展。

(4)由中外铁路发展看人类社会文明进步,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2017年河北省中考政治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2题,1-10题,每题2分;11-12题,每题3分,共26分 1.冀华中学准备举办“图说时政”专题展览,小亮同学搜集到的下列图片,适宜归入“厉害了,我的国”这一主题的是(

)

A.①②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考点】FT:时事政治.

【分析】本题考查时事政治.平时要注意养成关心国家大事的习惯.

【解答】根据时事政治,2016年10月19日凌晨,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成功.2016年9月4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行.2016年9月27日上午,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正式宣布大桥主体工程全线贯通.2016年11月30日,在埃塞俄比亚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1届常会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①②③④都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增强,符合题意.故选D.

2.阴雨天,在有积水的路上,大多数机动车驾驶员看到路上有行人会主动减速慢行,生怕将路上的脏水溅到行人身上。对这样的驾驶员我们会心生敬意,其原因是他们(

) ①尊重他人 ②尊重劳动 ③讲公德 ④有教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考点】27:尊重他人.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尊重他人.尊重是交往的重要前提.尊重代表着人际交往中的平等关系,尊重他人既是做人的基本道德,也是文明交往的第一要求.尊重体现在多个方面:要尊重他人的评论、观点和想法;要尊重他人的劳动果实;要尊重他人的人格;要尊重他人的隐私.尊重要建立在平等和张扬个性的基础上,尊重他人与保持自尊密不可分.一个人要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别人.只有尊重他人,才能得到别人对自己的尊重.

【解答】题干中司机在积水的地方,减速慢行,防止脏水溅到行人,这是尊重他人的表现,体现了良好的道德素养和公德意识.①③④说法正确,符合题意.②不合题意.故选C. 3.近年来,一些不法经营者为了赚取高额利润,利用健康讲座、夸大效果、赠送礼品的手段,诱导老人高价购买质量低劣的保健品,引发较多消费投诉。为了让更多老人认清不法经营者的真实面目,小亮和同学们准备到附近居民小区举办公益宣传活动。小亮他们应揭露不法经营者(

) ①虚假宣传 ②价格欺骗 ③践踏诚信

④侵犯知识产权。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③ 【考点】9R:用法律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分析】本题考查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消费者要增强维权意识,依法维权.

【解答】依据课本内容,一些不法经营者的行为会严重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所以消费者当遇到不法经营者时,要揭露不法经营者虚假宣传,价格欺骗,践踏诚信的行为,①②③是正确的选项;④选项不是消费者角度的内容,排除. 故选B.

河北省雄县有“中国温泉之乡“的称号,全县的六成面积蕴藏地热资源,这里的地热水储量丰富富,埋藏较浅,出水温度较高,回答4?5题。

4.过去,雄县冬季取暖主要靠烧煤,自2009年开始,这里实施地热代带煤取暖,地热代带煤取暖(

)

①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 ②说明自然资源取之不尽 ③解决了我国协调发展问题

④符合建设绿色生态宜居城的要求。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考点】BF:生态文明建设.

【分析】本题考查生态文明建设.环境问题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威胁生态平衡,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使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解答】人类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的生命与其他生命之间是共存共荣、息息相关的生命大系统.应树立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地热代带煤取暖即符合建设绿色生态宜居城的要求,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所以①④是正确的选项;②③选项太绝对,排除. 故选C.

5.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雄县在利用地热资源过程中,应该(

) ①采取先进技术提高利用效率 ②强化节约意识

③坚持各项工作都服从经济效益 ④做到开发与保护并重。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考点】BD: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分析】考查的知识点是可持续发展的含义与要求.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

【解答】本题考查了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依据课本知识分析材料可知,雄县在利用地热资源过程中,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采取先进技术提高利用效率,强化节约意识,做到开发与保护并重,所以①②④是正确的选项;③选项割裂了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要求,排除. 故选D.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精神家园,是世界文化大花 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回答6?7题。

6.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丰厚的精神滋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启发我们 与人为善、平等待人;“群己合一”,启示我们要有团队精神、善于合作;“和而不同”,启迪我们尊重不同文化并与之和平共处……由此可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来源:学_科_网Z_X_X_K] ①影响我们的道德情操 ②影响我们的思想观念 ③凝聚中华民族的智慧 ④决定我们的行为方式。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④

【考点】FL:正确处理中国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的关系.

【分析】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文化的力量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它足以使中国人、海外华人引以荣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解答】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文化不仅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还能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而且对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选项①②③正确;选项④错在“决定”,应该是影响.故选A.

7.四大发明传入西方,被英国哲学家培根誉为“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 ”; 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呼吁,“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 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培根和75位诺贝尔奖得主的观点共同说明了中华传统文化(

)

A.对人类文明进步有重要影响 B.指明了人类社会发展方向 C.对人类文明做出的贡献最大 D.能够解决人类面临的一切问题

【考点】FL:正确处理中国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的关系.

【分析】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中国人、海外华人引以荣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解答】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文化的力量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中华文化不仅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对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选项A正确;选项B不符题意;选项CD观点过于绝对.故选A.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郑家庄村,是全国闻名的民族团结示范村。这个125户的小村庄,聚居着汉、白、藏、傈僳、傣、纳西和彝7个民族。小亮和同学们慕名来到郑家庄,感受它的魅力。回答8?10题。

8.村党支部书记曲登热情接待了他们,向他们详细介绍了村里的民族关系。在介绍中,曲登会提到(

)

①各民族生活习俗相同 ②各族群众和睦相处 ③各族群众互帮互助 ④各族群众亲如一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考点】BX:我国的民族关系.

【分析】我们生活在社会主义民族大家庭里,是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应自觉拥护我国的民族政策.在日常生活和交往中,做到一言一行都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做伤害民族感情的事情.各民族同学平等相处,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

【解答】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建立起来的新型民族关系.我国已经建立起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因此选项②③④符合题意;选项①观点错误,因为各民族具有不同的风俗习惯.故选B.

9.曲登自豪地对他们说:“我们村里的7个民族,无论哪个民族的节,都一起过。”村民在一起过的节日有(

)

A.①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考点】BZ:维护民族团结;37:正确对待传统礼仪和习俗.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维护民族团结.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共同缔造了我们伟大的祖国.民族团结是国家统

一、繁荣昌盛的前提和保证.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解答】我还在没听见,要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题干中汉、白、藏、傈僳、傣、纳西和彝等民族,共同的节日有火把节、春节、泼水节,①③④说法正确,符合题意.古尔邦节是我国穆斯林(维吾尔族)的盛大节日,②不合题意.故选B.

10.说起未来 ,曲登信信满满。“我们要建民族文化展示厅,打造民族旅游示范村,做到全体村民共建共有共享。”这些美好愿望的实现,有利于(

) ①展示民族文化特色 ②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 ③实现村民共同富裕 ④进一步巩固民族团结。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考点】BZ:维护民族团结;CO:共同富裕.

【分析】我们生活在社会主义民族大家庭里,是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应自觉拥护我国的民族政策.在日常生活和交往中,做到一言一行都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做伤害民族感情的事情.各民族同学平等相处,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

【解答】结合教材及题意得知:“我们要建民族文化展示厅”有助于展示民族文化特色;“打造民族旅游示范村,做到全体村民共建共有共享.”这有助于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实现村民共同富裕,进一步巩固民族团结,维护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因此选项①②③④正确.故选D.

英雄是国家和民族精神的体现,是引领社会风尚的标杆。回答11?12题。 11.探月工程总设汁师,为中国航天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孙家栋;高铁焊接师,为“中国制造”由大变强助力的“大国工匠”李万君;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把毕生精力投入到山区生态建设和科技富民实业之中的全国脱贫攻坚模范李保国,这些时代英雄共同的精神追求是(

)

A.科教救国 B.献身国防 C.报效国家 D.消除贫困 【考点】FG:爱国主义.

【分析】本题考查了有关实现人生追求、报效祖国等内容,我们应该树立远大理想,积极创造和奉献,实现人生的追求,心系祖国、报效祖国,积极为祖国的发展做贡献.

【解答】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它是一个民族凝聚起来的强大的精神力量,它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它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以此分析材料中优秀人物的做法,体现了他们心系祖国、报效祖国的爱国情怀.所以C是正确的选项,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ABD. 故选C.

12.我国有关法律规定,侵害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这一规定(

) ①有利于形成尊崇英雄的社会风尚 ②表明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 ③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表明刑法是维护英雄烈士声誉的武器。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考点】FK: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分析】本题考查了依法惩罚侵害英雄烈士合法权益的行为的现实意义,用有利于的句式,从弘扬烈士精神,维护英雄形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等角度选择即可. 【解答】依法惩罚侵害英雄烈士合法权益的行为有利于弘扬烈士精神,培养公民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有利于维护英雄形象,引导公众崇尚英雄、学习英雄;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所以①③是正确的选项;②选项不符合题意;④选项材料体现的民事责任,不是刑法的内容,排除.

故选A.[来源:学科网ZXXK]

二、非选择题:共35分 13.学会辨法析理

一天,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来到某基层法院,状告他辛苦养大的子女,请求法院判决子女们履行赡养义务。在基层法院依法进行庭前调解过程中,子女们以各种理由推脱对老人的赡养责任。承办法官分别对子女们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谈话,从法与德两个方面对他们提出告诫。经过几番辨法析理,子女们终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纷纷表示愿意赡养自己的父亲。 法律连线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1)你认为承办法官应对老人的子女们提出哪些告诫?

(2)据以上材料及问题的回答,归纳出一个实现家庭和睦的准则。

【考点】46:孝敬父母;AG:法治和德治的关系;F9: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分析】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真挚的爱.父母不仅从生活上无微不至的抚养、照顾我们,教给我们基本的生活技能,还从思想品德上关怀、教育我们,引导我们确立人生的目标,教我们如何做人.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法律规定子女应尽的义务.

【解答】(1)题干中子女们以各种理由推脱对老人的赡养责任的做法错误.因为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法律规定子女应尽的义务.

(2)本小题考查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家庭和睦既要遵循道德原则,也要遵纪守法. 故答案为:

(1)从法的方面,赡养父母是成年子女的法定义务,必须履行,不履行就是违法,就要承担法律责任.(评分说明:意思相近即可,若考生从权利和义务一致性的角度的答也可酌情给分.3分)

从德的方面: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本分,不孝敬父母就会受到舆论的谴,遭人唾弃.(评分说明:意思相近即可,若考生从感恩的角度回答也可酌情给分.3分) (2)遵法守德.(评分说明:意思相近即可. 2分) 14.感悟生命价值

小鸟在网上挣扎,有的声嘶力竭而死,有的被卖给餐馆变成了盘中餐……乱捕乱猎候鸟让人痛心不已。2016年国庆节期间,护鸟志愿者在天津、唐山两地巡查时,发现两大片非法捕鸟区域,志愿者累计拆除候鸟网2万余米,解救活鸟近3000只,发现挂网死鸟5000余只, 其中不少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相关链接

《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禁止用网捕等方法猎捕野生动物, 禁止为食用非法购买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及其制品。

(1)从生命的角度,说明乱捕滥猎候鸟让人痛心不已的原因。

(2)据材料及相关链接回答,怎样处理这类事件才能维护法律的尊严? (3)护鸟志愿者的行为对我们提升生命价值有什么启示?

【考点】21:多彩的生命;5R:承担社会责任;5T:热心公益

服务社会;68:法律的作用;BF:生态文明建设.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涉及到多彩的生命、积极承担责任、法律的作用、人生价值等.解答时要根据材料问题,推断考查的知识点,紧密联系教材相关知识,综合作答. 【解答】(1)解答本题可从生命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生命需要相互关爱、生命的多样性、生态平衡等方面展开作答.

(2)保护生态环境需要用法律的力量.依法追究违法者的法律责任,使其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3)护鸟志愿者的行为,是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表现,启示我们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实现人生价值.据此作答. 故答案为:

(1)生命需要相互关爱,乱捕滥猎候鸟是对生命的残害;世界因生命而精彩,乱捕滥猎候鸟,破坏了生命的多样性;自然界的各种生命共生共存、息息相关,乱捕滥猎候鸟,破坏了生态环境(或生态平衡).(评分说明:言之有理即可,每答出一点,答出两点即可.共4分)

(2)依法追究非法猎捕者、买卖者的法律责任,使之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评分说明:意思相近即可. 2分)

(3)提升生命价值要承担社会责任,奉献社会.(评分说明:意思相近即可. 2分) 15.探究权利保护

材料一:公民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家庭住址、联络方式、身份证号及各类账号密码等),是公民在现代信息社会中的重要民事权利。近年来,泄露、盗取、贩卖、滥用公民个人信息的事件频发,给个人生活和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已刻不容缓。

材料二:2012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将公民个人电子信息保护纳入法律层面;2015年11月1日起施行的《刑法修正案

(九)》 中专门新设了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民法总則》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材料三:韩某利用工作便利,在两年多时间里,窃取上海疾控中心的全市新生婴儿信息共计20万余条,然后通过张某之手层层转卖非法牟利。2017年2月9曰,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对这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作出一审判决,对参与窃取、出售、收买的韩某、张某、范某等8名被告人,分别判处刑期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1)要对贩卖个人信息的人进行道德谴贵,应谴责他们什么?

(2)小亮同学认为:“保护公民个人信息要靠法律规定”;小华同学认为:“保护公民个人信息不能仅靠法律规定”。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并从法治角度说明理由。 (3)对韩某等人的审判体现了公正的要求,请简要说明。

【考点】5A: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4L:失信的危害;56:维护社会公平正义;68:法律的作用;AC:树立法治观念.

【分析】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借助材料考查了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失信的危害、维护公平正义、法律的作用、树立法治观念等内容.需紧扣题意、结合相关的基础知识进行解答. 【解答】(1)题干中贩卖个人信息的行为既违反道德,又违反法律.在道德方面,应该谴责缺乏责任、缺乏正义、损人利己等.

(2)本小题属于言行评价题,关键是说明理由.题干中小亮的观点可以从有法可依的角度分析;小华的观点可以从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角度解析. (3)本小题考查了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题干中对韩某等人的审判体现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故答案为:

(1)见利忘义; 损人利己;缺乏责任感;没有正义感;丧失良知;践踏规则. (评分说明:言之有理即可,答出一点,答出两点即可.共2分)

(2)答案一:支持小亮的观点.有了法律规定,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就有了法律依据;就可以依法打击侵犯个人信息的违法犯罪;就可以依法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公民就可以依法保护个人信息.(评分说明:答出一点,答出两点即可.共4分)

答案二:支持小华的观点.要保护个人息,除了法律规定,还需要执法机关严格 执法; 司法机关公正司法;公民增强法津意识,自觉守法;公民增强权利意识,依法维权. (评分说明:答出一点,答出两点即可.共4分)

(3)犯罪分子依法受到制裁,体现了公正要求;公民权利依法得到保护,体现了公正要求;维护了社会秩序,体现了公正要求(评分说明:意思相近即可,答出一点,答出两点.共3分)

16.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三:21世纪初,我国开始大力发展高速铁路。2008年我国第一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运营。如今,我国高铁运营里程突破2万公里,居世界第一位。

经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我国已全面掌握高铁核心技术,中国高铁总体技术水平挤身世界先进行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时速380公里CRH380A型动车组是我国高铁的标志性产品,也是世界上运营时速最快、科技含量最高、综合性能最好的高速列车,成为代表中国高铁走向世界的一张闪亮国际名片。中国高铁项目已遍及亚、 欧、南美等大洲,为世界高速铁路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推动了世界高铁技术发展。 (2)据材料二 ,概括21世纪以来我国高速铁路发展的特点。

(3)据材料三,简析我国哪些方针政策的实施促进了我国高铁发展。 (4)由中外铁路发展看人类社会文明进步,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考点】B3:党的基本路线;B%:创新的重要性;BQ: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BR:科教兴国战略;C3: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F1: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F5:弘扬中华文化. 【分析】该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与理解能力;涉及党的基本路线以及科教兴国战略等内容,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2)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创新”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据题干描述“我国高铁运营里程突破2万公里,居世界第一位,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时速380公里CRH380A型动车组是我国高铁的标志性产品,也是世界上运营时速最快、科技含量最高、综合性能最好的高速列车”可知,21世纪以来我国高速铁路发展速度快;技术先进;有自己的品牌;走向世界.

(3)此题考查了“党的基本路线以及科教兴国战略等”;不仅考查知识,更是考查学生能力的运用.依据课本内容结合题意可从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及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等角度分析作答.

(4)开放试题,结合科技创新的意义、中国的发展对人类杜会的文明进步做出贡献等内容分析即可. 故答案为: (2)发展速度快;技术先进;有自己的品牌;走向世界.

(3)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推进了高铁发展;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国家,促进了高铁技术提高;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引逬来”和”走出去”,促使高铁走向世界.

(4)示例一:铁路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文明进步(或铁路发展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示例二:科技创新推动了人类杜会文明进步.

示例三:各国相互影响、相互学习,共同为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做出贡献.示例四:中国的发展受世界文明的影响,并对人类杜会的文明进步做出贡献.

第6篇:2018河北省中考政治试卷评析(定稿)

2018年河北中考政治试卷分析

2018年中考思想品德试题,依据《课程标准》,遵循《考试说明》,以学生为中心,植根于生活沃土,多维视角全面考查课程目标,实现了考试的各项功能。

一、站位有高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试卷的开篇,以党的十九大主要内容为考查目标,让考生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浓郁气息。试题重点反映了我国在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法治建设、社会文明进步等方面的进展和成就。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始终,统领整张试卷。第

5、

6、

7、

8、

9、

10、24(3)、28(5)题,体现了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第

3、

4、24(1)、

25、28(3)题,体现了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第

2、24(2)、28(3)(4)题,体现了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第

8、10题以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作为切入点,让考生体悟中华文化的深刻内涵和独特魅力,体会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广泛影响力。第28题以传唱经典歌曲为主线,让考生感悟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自觉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

二、故事有温度,以真实可感的中国故事为载体,引导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

试题讲述了丰富多彩的中国故事,这些中国故事贴近学生实际、真实可信、鲜活灵动。“起航新时代”“改革开放40年”“塞罕坝的变迁”“农业现代化”“国土绿化”“修改宪法”“审议监察法”“实施国歌法”,这些国家大事,主题鲜明、高峰突起、宏观大气。

“为迷路老人寻家”“为快递小哥送水”“知错能改的交警”“礼让斑马线的司机”“回家过年”“洋粉丝过春节”“网上热议三月三”,这些平凡小事,温馨可感、静水流深、润物无声。

三、视角有宽度,围绕着学生不断扩展的生活领域,多维视角考查课程目标 试题围绕着学生日益扩展的生活领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多维视角呈现问题,全方位考查学科目标。“吸烟者应提高哪些道德素质”“大多数观众的表现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哪些要求”“归纳当代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这些设问是从道德视角呈现问题。“提出实现无烟环境的设想”“说明权大还是法大”“体会国歌法与我们的关系”,这些设问是从法治视角呈现问题。

第2,8,10,24(2),28(4)题从个人层面呈现问题;第24(3)题从社会层面呈现问题;第5,6,9,22,23题从国家层面呈现问题;第10题从国际层面呈现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解答,有利于让考生形成立足现实、从我做起的态度,具有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情怀。

四、思维有深度,以学科关键能力考查为重点,引导教学关注思维品质的提升

坚持能力立意,是思想品德中考命题的执著追求。整张试卷没有单纯识记能力的考查,综合能力考查的分值占比由去年的24.5%提升到了58.3%。

突出学科关键能力考查,以24题最具典型性。该题有两个情境材料,一是我国各地开展“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专项整治活动;二是室内无烟环境成为公共诉求。回答这些问题,就是观察生活、感悟生活、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必须具备从资料中获取信息、提炼观点能力,认识、理解、解释社会现象的能力,观察、感受、体验、参与公共生活的能力,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第7篇:2011年河北中考物理试题

中考网

2011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

理科综合试卷

13.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观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

A.氧气被压缩装入钢瓶——分子间有间隔

B.破碎的玻璃无法复原——分子间存在斥力

C.闻到路边怡人的花香——分子不停地运动

D.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结合起来——分子间存在引力

答案:B 15.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正常人的体温约为36.8℃

B.成年人的手掌厚度约为10cm

C.—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kg D.成年人脉搏跳动的时间间隔约为0.2s 答案:A

16.超市的购物小车被推开后,向前运动,最终停下来。在这一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对小车的推力越来越小

B.离开人手后的小车不受力的作用

C.刚离开手的小车相对于货架是运动的

D.小车在运动过程中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答案:C

17.假设导体没有电阻,当用电器通电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炽灯仍然能发光

B.电动机仍然能转动

C.电饭锅仍然能煮饭

D.电熨斗仍然能熨衣服 答案:B

18.下列事例中利用惯性的一组是(

)

①汽车行驶时,司机系着安全带

②火车进站前,撤去动力,仍能进站

③上岸后的鸭子,振动翅膀,把身上的水抖掉

④比赛中,运动员将冰壶推出,冰壶在冰面上继续向前运动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答案:A

20.让一束平行光经过一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7所示),小明用此透镜做“探究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当物体距透镜5cm时,成正立的像

B.当物体距透镜15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时,所成的像逐渐变小

D.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向透镜的方向移动时,要得到清晰的像,应使光屏靠近透中国最大的教育门户网站

中考网

第8篇:近三年河北中考物理分析

张敏

2018年中考物理命题遵循课标及考试说明,聚焦学科主干内容,突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加强对学生逻辑推理、信息加工、建立模型等关键能力的考查,引导学生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一、试卷特点:

1、立足基础,考查基础知识;

较多的习题停留在布鲁姆目标分类的初级认知即记忆、理解、应用层面,为增强学生物理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探究能力提供指导。课标中知识与技能要求:认识物质的形态和变化、物质的属性、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了解新材料及其应用等内容;认识机械运动和力、声和光、电和磁等内容,了解相互作用规律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认识机械能、内能、电磁能、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能量守恒等内容。这些内容2018年中考题都有体现。

2、贴近生活,倡导学以致用;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试题让学生知道物理学不仅含有物理知识,而且还含有科学研究的过程与方法、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通过加强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技术应用带来的社会进步和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的世界观。

3、稳中求变,创新命题思路;

通过对比,2018年的中考物理与2017年题型、题量、分值分布、知识排布都很平稳,突显科学方法、加强能力培养始终如一。题的难度略有下降。注重知识的延展、综合,明确分析方法、突出逻辑思维严谨性,多选题、实验探究题、计算应用题有突破,需要不仅学知识,还要多问为什么,在实验及实践中获得真知。

4、数形结合,突显数学知识;

依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间的关系式及识别函数图像,在多选题22题C选项、实验题33题拓展、34题图像判断、

37、38题均有体现,这些题又是体现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拔高点,能体现思维的差异。

5、实验探究,突出科学方法;

科学探究包含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要素。依据课标知识与技能要求: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用简单的实验仪器,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具有安全意识,知道简单的数据记录和处理方法,会用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2018年中考中充分体现。考题也符合课标过程与方法要求:经历信息处理过程,有对信息的有效性、客观性做出判断的意识,经历从信息中分析、归纳规律的过程,尝试解释根据调查或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从审题到答题都有体现。

例如,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中具体要求: ◇经历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的过程。 ◇明确探究目的和已有条件。

◇尝试考虑影响问题的主要因素,有控制变量的意识。 ◇尝试选择科学探究方法及所需要的器材。

◇了解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 转换成考题实验每题都有明确的问题。

二、2018年中考物理题目分析

(一)、15至22题,选择题。

15题,估测题,主要考察学生生活常识的积累和基础知识的记忆。20题C选项考察了科学家,也属于此类问题。可以推测的题目选项容易做,需要记忆的选项,记不住或记不清就只能靠猜。

16题,声与电磁波。主要考察学生声和电磁波的区分及相关知识点的记忆。

17题,物态变化。主要考察六种物态变化和相应的吸放热情况,涉及晶体和非晶体概念,需要记忆准确。

18题,力学基础知识。主要考察力学基本概念,能量转化,惯性易错。

19题,凸透镜成像规律。主要考察凸透镜成像规律。把握准规律,多选也能准确选项。理解+ 记忆

20题3分,电与磁。主要考察磁现象的应用。电磁那一章知识的记忆。概念的准确理解和记忆。

21题3分,浮力综合题,浮力结合压强,有难度,需要学生有很扎实的逻辑和计算基础功底。初二时学生提高不到综合的高度,初三复习段得拿出时间和心境。

22题3分,电路图分析与计算题,选择题中最花时间的一个题,考察电路图相对实物图较简单,但综合性比较强。

选择题存在的问题:

1、知识理解不全面,

2、概念记忆不精准。解决的办法是依靠专题复习,同类知识集中训练,做到清楚明确。

(二)、23至27题,填空题。

23题,电能表、电能、电功率。注意单位。理解记忆。 24题,光现象分类考察,常规题型难度低。理解记忆。

25题,功和机械效率小计算,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和功率的公式考察,机械效率的计算也很基础。理解记忆。

26题,内能常见题型,精准概念类问题。专题练习。

27题,考察改变内能的方式,做功和热传递。精准概念类问题。

(三)、32至34题,实验题。

32题,大气压问题,常考题,或易或难,专题组织搞透。精准概念类问题。

33题,杠杆实验题,基础知识题,拓展应用性比较强,需要平时训练到位。理解记忆。 34题,焦耳定律实验题,综合性强,文字填空,需要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强。理解记忆。

(四)、

37、38题,综合计算题,力学、电学。

37题,纯压强综合题,不结合浮力计算。前两问考察基本公式计算,很简单,第三问计算量比较大,需在有逻辑和方程能力,容易错,包括问题思维的技巧。理解记忆。

38题,电学综合计算题,虽然是常见的分类讨论但作为压轴题难度依然是比较大的,需要学生很强的分析能力。理解记忆。

综上所述,失分原因有两点,精准概念记忆类和逻辑理解记忆类。解决办法就是专题复习全面并明确。如何做到事半功倍,专题练习的选题很重要,题目精练、知识点和技能全面,学生要学透。

三、所考查知识的覆盖面:

2018年中考物理知识点覆盖面综合来看:A层级的覆盖面小,主要集中在声、光、磁、部分热的现象,联系生活注重实际,进行判断、记忆的内容;B层级的内容集中在力与电的理解与应用;C层级的内容集中在电和力,几乎全覆盖,重在解决问题;还有一些技能的掌握,比如识别表盘,画图等。突出主干知识,引导在完整的知识系统中体会严谨科学的思维过程及方法。

2016年试题中20题(多选)考查的是电与磁的知识,2017年电与磁的知识点考查放在了16题改成了单选,改成了利用图片考查电与磁知识,难度不大,但是需要认真审题。2017年在20题(多选)的位置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知识。

2016年试题中21题(多选)考查的知识载体是用手按压在弹簧上的木块,主要考查平衡力,弹性势能及对木块的受力分析。2017年的21题是以滑轮组为载体考查功率、机械效率等相关知识。

整体来说选择题保持了稳定,但是从以上对多选题的分析可以看出,按照以往规律进行按题号押题是没有意义的,按部就班将所有基础知识复习到位才是制胜法宝。

总之河北省中考理综试题(物理部分)在保持总体稳定的同时进行了大胆创新,这符合“三个有利于”的命题思想,能够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第9篇:河北省2018中考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10~19题为单选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20~22小题为多选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不得分) 10.生活中的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医院里用紫外线灯灭菌 B.用湿布擦拭正在发光的台灯 C.经常用钢丝球擦洗铝锅 D.发霉的大米多淘洗几次食用 l1.下列事实不能作为相应观点的证据的是 A.尘土飞扬,说明分子是运动的

B.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说明分子是可分的

C.气体被压缩后体积发生了较大变化,说明气体分子间的距离大

D.将两个干净平整的铅柱紧压在一起会结合起来,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12.归类整理是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归类正确的是 A.氯、碘、汞都是非金属元素

B.醋酸、硝酸钾、二氧化硅都是化合物 C.铁、木头、玻璃都是热的良导体 D.太阳能、风能、核能都是可再生能源 13. 下列应用与原理对应不正确的是 A.防毒面具——活性炭吸附有毒物质 B.利用声呐探知海洋深度——回声定位 C.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隔绝空气

D.船闸——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14. 分析图5所示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中,合理的是

A.甲: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说明甲烷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B.乙:摩擦后的塑料梳子能吸引碎纸屑,说明纸屑与梳子带同种电荷 C.丙:试管中无明显现象,说明CO2与NaOH溶液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D.丁:弹簧测力计读数相同,说明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15.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洗澡水的温度约为70 ℃ B.一部手机的质量约为1 kg C.普通居民楼每层高约为5 m 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 m/s 16.下列有关声和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的传播都需要介质 B.它们都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C.人听到的声音大小只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D.开会时把手机调为静音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17.下列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出汗时吹风扇感觉凉快,是因为风降低了室温 B.石蜡和冰的熔化一样,都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C.冬天人呼出的“白气”和露珠的形成原理相同

D.因为雪的形成过程中吸收热量,所以下雪时天气变冷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静止的物体可能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B.越高的拦河大坝,水的重力势能一定越大

C.火车进站时需提前减速,是因为火车受到惯性作用

D.地面上滚动的小球越滚越慢,是由于小球的惯性越来越小

1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6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照相机应用了这一成像规律

B.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光屏上的像会向下移

C.蜡烛不动,将透镜移至35 cm处,移动光屏可能得到倒立的清晰像 D.更换一个焦距小的凸透镜,只移动透镜仍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20.下列有关电与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磁感线是用来形象描述磁场的,并不真实存在 B.悬吊着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地理南极附近 C.法拉第在世界上第一个发现了电与磁之间的联系

D.电磁继电器是利用电磁铁来控制工作电路的一种开关 21.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底面积为S的薄壁圆筒形容器,内盛某种液体,将质量分别为mA、mB、mc,密度分别为A、B、c的均匀实心小球A、B、C放入液体中,A球漂浮,B球悬浮,C球下沉,如图7所示,它们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A、FB、Fc。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若mA = mB = mc,则FA = FB > Fc

B.将C球截去部分后,剩余部分可能上浮 C.只取出A球,容器中液面的高度降低了

D.三球放入液体前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了

22.如图8所示,电源电压不变,a、b、c为电流表或电压表。只闭合S1时,a表无示数,b表有示数。S

1、S2都闭合时,滑片P向右滑动,c表的示数不变。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a表是电压表

B.先闭合开关S1,再闭合S2,电路中的总电流变大

C.只闭合S1,P向右移动,R2两端的电压变化量与电流变化量的乘积大于其电功率的变化量

D、开关均闭合,电路的总功率为P1;若将c表换成另一种电表,再闭合S

1、S2,电路的总功率为P2,则P2 > P1

二、填空及简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每空1分,共31分) 23.小明一家外出旅游,出门时电能表示数为

,回来时为

,这期间消耗了______度电。这些电能可使标有“220 V 25 W”的灯泡正常工作______h。 24.小明在平静的湖边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的现象。“云在水中飘”是小明以_________为参照物看到“云”在水中运动的现象。“鱼在云上游”是鱼通过水面的_________形成的虚像和云在水面的__________形成的虚像同时出现的现象。

25.一台起重机在10 s内将重为3 600 N的货物匀速提高了4 m,起重机做的有用功是______J。若起重机做的额外功是9 600 J,则机械效率是_______,起重机的功率是_________W。

26.有如图9所示的两套相同装置,分别在两个燃烧皿中放入质量相同的不同燃料,点燃后加热质量相等的同种液体,通过比较燃料,_______________(选填“燃烧相同时间”或“全部燃烧”)后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来判断两种燃料的热值的大小。燃料燃烧,____________转化为内能,用比热容_________的液体可以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实验中液体没有沸腾)

27. 图10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透明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把活塞迅速下压,压缩空气__________,使筒内空气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观察到硝化棉___________。上述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与发烧时用冷毛巾给头部降温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29.理化知识在生产、 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烧水时易生水垢的水,属于___水。

(2)人体摄入____元素不足或过量均会导致甲状腺疾病。 (3)保险丝(铅锑合金)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熔点_______。 (4)用洗洁精除去油污,是由于洗洁精对油污有________。

(5)尼龙手套、玻璃茶杯、纯棉桌布中,主要用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第32小题4分, 第33小题6分,第

34、35小题各7分,共24分) 32.制作简易气压计,观察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

(1)如图14所示,在玻璃瓶中倒入适量红色的水,将插有玻璃管的橡皮塞塞紧瓶口,红水升到玻璃管一定的高度,但高度不够,你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水上升到瓶口以上适当位置,制成了简易气压计。

(2)将简易气压计从四楼移到一楼过程中,发现玻璃管内水柱_____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将简易气压计放在阳光下,过一会儿,他发现玻璃管内水柱发生了变化,这一现象说明,简易气压计的测量结果会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 33.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杠杆两端的螺母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2)小明用如图15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并收集了下表中的数据,分析数据可知,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又用如图16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请在图中画出拉力F的力臂,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应是_______N。(一个钩码重0.5 N)

(4)如图17所示,小红实验时在一平衡杠杆的两端放上不同数量的相同硬币,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她用刻度尺测出L1和L2,则2L1____ (选填“>”“<” 或“=”) 3L2。

【拓展】探究了杠杆的平衡条件后,小红对天平上游码的质量进行了计算。她用刻度尺测出L1和L2 (如图18所示),则游码的质量为____g。

34.用如图19所示的装置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关系”。相同烧瓶内装满了煤油。

(1)烧瓶中装入的煤油是________(选填“导体”或“绝缘体”)。 (2)请根据实物电路,在虚线框内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3)为达到实验目的,选用的两电阻丝R1与R2的阻值应________,通过R1的电流______通过R2的电流。

(4)通电一段时间后,乙烧瓶中玻璃管内液面上升的高度较大。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红用如图20所示的装置,进一步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关系”。经多次实验测量,收集实验数据,绘制了烧瓶中玻璃管内液面上升的高度h与电流I的关系图象。根据焦耳定律可知,图21中能正确反映h-I关系的是____________。

【拓展】用Q=IRt可以计算电流通过任何用电器产生的热量,能用Q=UIt计算通过任何用电器产生的热量吗?请用实例说明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应用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第36小题5分,第37小题6分,第38小题7分,共18分。解答时,要求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计算步骤等,只写最后结果不得分) 37.实心圆柱体甲和长方体乙分别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的密度为0.6×104 kg/m3,质量为12 kg,底面积为4×10−2 m2;乙的质量为5.4 kg,边长分别为0.1 m、0.2 m 0.3 m。(g取10 N/kg) (1) 求乙的密度。

(2) 求甲直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3)若在甲的上方水平截去一段并叠放在乙的正上方后,甲剩余圆柱体对水平面的压强恰好等于此时乙对水平地面压强的最小值,求甲截去的高度。

38.如图28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小灯泡L的额定电压为10 V,滑动变阻器R1的规格为“10 Ω 1 A”。 闭合开关,当滑片P置于距左端三分之一处,灯泡正常发光,电流表指针满偏,电表表盘如图29所示。

(1) 求灯泡的额定功率和电源电压。

(2)用定值电阻R2替代小灯泡,再将另一电压表V2接入电路,其它部分电路连接不变。闭合开关,当滑片P置于某一位置时,两个电压表指针偏转的角度相同,且表V2示数大于表V1的示数,两种电表指针偏转角度之比为2:1。求R2可能的阻值。

2

上一篇:教育技术问答下一篇:课题研究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