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论文

2022-03-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本论文主题涵盖五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检验论文(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血站检验科是血站血液质量检测的重要部门,能够保证临床用血的质量,进而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在实际血站检验科的操作中发现,血液检测的质量已不能够满足我国当前医疗的要求,尤其是近几年来我国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检验科暴露出较差的检验效率与质量,要想提高我国当前血站检验科的检验质量,就要对其关键环节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从而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

第一篇:检验论文

锅炉检验的重要性及检验方法

摘 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日益发展下,人们使用锅炉的次数也大幅度提升,不仅仅火力发电要使用锅炉,而且某些工厂也要应用到锅炉等。显而易见的是,锅炉在人们生活中及其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锅炉在实际应用的时候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锅炉是否安全性开展检验工作是必然发展趋势,只有确保锅炉在应用的时候确保是安全的,才可以将锅炉的应用效率加以提升。基于此,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提供给相关人士,供以借鉴。

关键词:锅炉检验;重要性;检验方法

相关单位需要在特定的时间来对锅炉进行检修,并且对生产企业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相关人员需要对锅炉的检修工作做到熟练掌握,在具体工作中采取恰当的处理手段,确保检修工作可以顺利进行。基于此,本文主要从对锅炉进行检验的重要性、对锅炉进行检验的主要内容、对锅炉进行检验的主要方法多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提供给相关人士,供以借鉴。

1 对锅炉进行检验的重要性

相关人员在应用锅炉的情况下,需要依据相关需要对锅炉进行操作,禁止发生违规操作的情况,并且在对锅炉进行应用的时候,需要在特定的时间对锅炉进行检测,为锅炉不会出现不足之处提供重要的保障,对锅炉的日后应用带来不利影响,倘若锅炉发生不足之处,那么需要及时的承报给有关负责人,而且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对锅炉做好质量维修工作,当锅炉在进行维护的过程中,应用的往往是满足我国相关要求的的锅炉,只有当锅炉的各项指标都符合相关条件以后才能够投入到实际生产中。不要产生侥幸的心理,认为在此期间不会出现锅炉事件,进而对存在质量问题的管理加以应用,最大程度减少此类心理的产生,一定依据相关要求对锅炉进行操作,避免锅炉出现的事件,为相关人员的身心安全可以得到保障而创造有利条件,从而确保我国生产行业的不断进步,促使锅炉的检测质量可以得到保障。

2 对锅炉进行检验的主要内容

2.1 锅炉的外部检验

对锅炉进行外部检验就是在锅炉使用时对锅炉的质量安全情况进行检验的形式,锅炉的外部检验主要是对锅炉的人孔、手孔、检查孔进行检查,检验这些与外界环境想通的孔道是否漏水、漏汽的现象,如果,这些孔道出现漏水、漏汽的情况,那么就有可能导致锅炉内部的压力不稳,出现锅炉爆炸的事故。其次是对汽、水阀门和管道、辅助设备、炉墙、钢架、炉膛的使用情况,如果这些使用设备出现问题,都会多多少少的对锅炉的使用产生影响,因此,一定要仔细的对这些使用设备的进行检验,保证在以后的锅炉的使用中能够正常的运行,还有就是要将锅炉的安全配件配制完整,并且保证这些安全附件的使用灵敏程度达到最高,不会在使用中出现卡壳的情况。锅炉的外部检验是锅炉检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锅炉的检验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锅炉的外部检验一定要认真进行,确保锅炉外部的质量安全。

2.2 锅炉的内部检验

由于锅炉一直在不停的使用中,所以如果想要对锅炉内部进行检验,首先就要让锅炉停止工作,因此对锅炉进行内部检验又有一个浅显易懂名字叫做定期停炉检验。锅炉内部的质量安全对于锅炉以后的使用非常的重要,因此,在对锅炉进行内部检验的时候,需要非常的仔细,不要放过任何一个微小的地方,因为往往细节决定成败,所以,锅炉的内部检验的需要重点注意的地方非常的多,首先,之前出现质量问题的部位是锅炉内部检验的重点部位,特别是经常出现问题的部位,更是锅炉检验的重中之重,其次,锅炉的管壁也是锅炉检验的一大重点,锅炉的管壁特别容易受到外物的磨损和腐蚀,所以,对锅炉管壁的检验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锅炉管壁出现磨损和腐蚀,一定要及时更换管壁,避免出现管壁疏松或者是管壁破损的情况发生。由于锅炉是由许多的部分组成的,所以,锅炉的内部检验必须要将所有的部分都检查一遍,避免出现错漏的现象,而且检查时一定要认真,不要马虎大意,或者得过且过,只有将锅炉内部检验彻底做到位,才能减少锅炉事故的发生。

3 对锅炉进行检验的主要方法

3.1 外观目测法

当时我国科学技术还无法发展到当前水平的情况下,诸多东西在进行检验的时候大部分都依赖于相关人员采取目测的方式得以实现的,而无法应用准确的、全面的设备,因此在实际检测的时候往往会存在诸多问题,不是完全的精准。在對锅炉最开始的时候进行检测的时候,相关人员仅仅需要利用自己的眼睛来对锅炉的表面进行检查,会看到磨损、变形等表面现象。然而即使存在一些质量缺陷,那么大部分都是利用简单、直接的形式看出来的,无法对隐藏在锅炉深处的质量问题不能通过目测的形式检查出来,并且相关人员在应用外观目测的手段来对锅炉质量进行检测的过程中,也不能对锅炉内在状况检查出来,所以该检测方式在实际进行检测的过程中会存在诸多的不足之处。

3.2 使用高新仪器设备进行检验

随着当前我国科学水平的日益完善,诸多新型手段使用到锅炉检验里面。当前,随着声波技术的日益完善,慢慢朝着国际的发展水平前进,该技术在各个领域中都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并在其中有着显著的效果。人们可以利用超声波仪器来对锅炉进行检测,该仪器无论是对锅炉内部还是外部的具体状况呈现出仪器表面,可以通过直观的方式来对锅炉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检测,而且还对存在的问题在第一时间做好修补工作,对锅炉检测的手段存在诸多种,例如超声波探伤、化学分析等相关检测手段,都在检验工作中有着显著的效果。

3.3 其它检验方法

锅炉检验工作在我国发展中运行了几十年,检验的形式是从最开始采取的是外观目测法逐渐发展到应用相关设备进行检验,这些都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了更多的检验手段,例如锤击检查法、钻孔检查法等,无论检验手段主要是依据具体状况而采取较为简便的工具来对锅炉进行检验的,即使会有着显著的效果,然而无法检查出锅炉的实际情况,所以相关人员需要做好科学的检测,采取恰当的检查手段,从而对锅炉做好科学的检查。

结束语

综上所述,锅炉在相关领域中得到了普遍的认可,然而锅炉在使用的时候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需要对其做好详细的检查,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锅炉不会发生不必要的情况。但是,这种方式通常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事情,有一部分单位都可以对锅炉进行定期的检查,这样就需要相关人员应当加大研究锅炉的力度,利用安全系数高的设备替代锅炉的应用,避免事故出现质量问题。

参考文献

[1]李凯旋,木合特江·阿不力孜.锅炉检验的内容与方法[J].中国设备工程,2017(10).

[2]木合特江·阿不力孜,李凯旋.锅炉检验各环节质量控制要点分析[J].中国设备工程,2017(09).

[3]崔维刚.锅炉检验过程中多发危险源识别要点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13).

[4]万志光.浅谈锅炉检验中的安全隐患问题与应对策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16).

[5]李树春.浅析锅炉检验的内容及常用的检测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05).

作者:李扬

第二篇:医学检验和检验医学的区别

摘  要:“医学检验”与“检验医学”展现的是两种不同的学科理念,“医学检验”是用来诊断和治疗人体疾病以及维护身体健康,通过对人体某组织进行遗传学、细胞学、生物学等各方面的检验的一门学科。“检验医学”主要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检验技术这三方面的综合医学类知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现代社会不仅需要技术类检验人才,更需要综合类检验型人才,我们需要创建现代化的检验医学专业,使医学能更好的为人们带来便利,造福于人类。

关键词:医学检验;检验医学;区别

前言

进入二十一世纪,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现代科学技术在不断地发展,其中医学技术是人们最为关注的一方面。在医学技术中,“医学检验”与“检验医学”展现的是两种不同的学科理念,“医学检验”是用来诊断和治疗人体疾病以及维护身体健康,通过对人体某组织进行遗传学、细胞学、生物学等各方面的检验的一门学科。“检验医学”主要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检验技术这三方面的医学类知识,本文我们主要论述“医学检验”和“检验医学”及二者的区别。

一、医学检验

医学检验是用来诊断和治疗人体疾病以及维护身体健康,通过对人体某组织进行遗传学、细胞学、生物学等各方面的检验的一门学科。医学检验详细来说是对人类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或某构成组织进行检测化验,从而得到详细的分析结果,对人体疾病进行诊断、治疗,维护人类身体健康。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医学检验专业也是医学专业其中重要的组长部分,主要是学习如何检验,检验中所涉及的知识原理及对检验结果的分析,在如今的各大医学类大学里,医学检验专业也是一门比较热门的专业。医学检验分为临床检验与医学实验技术两方面,临床医生需对病人进行临床检验来诊断病人病情从而得到有效的治疗方法,是临床医生必要的确诊治疗手段,医学实验技术主要是医学类实验科学技术,培养医学类实验型人才,为医学检验提供各类实验技术人才。

二、检验医学

检验医学是与临床方面的内科、外科等平等并列的一门学科,也称之为医学检验诊断学,通过对人体的血液、体液及某构成组织进行血液学、免疫学、细胞学、生物学等多方面进行化验检测,其根本宗旨是为了诊断及治疗人体疾病并且维护人类身体健康。

检验医学在医学中及其重要,如今被人类愈加重视,其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包括血液檢查、微生物检查、免疫学检查、多种体液检查及各种组织及器官的病理学检查,在部分国家及地区还会涉及到心电图、脑电波、视力、听力等对各项生理的检查。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逐渐增长,现代医疗技术也进入了逐步上升趋势,检验医学作为医学技术中忠言组成部分,需受到人们的重视,检验医学的发展会给现代医疗技术带来巨大贡献。

三、医学检验和检验医学的区别

“医学检验”和“检验医学”的区别我们主要从学科理念、定位及侧重点三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一)学科理念不同

“医学检验”是用来诊断和治疗人体疾病以及维护身体健康,通过对人体某组织进行遗传学、细胞学、生物学等各方面的检验的一门学科。“检验医学”主要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检验技术这三方面的综合医学类知识。二者所包含的学科理念有出入,医学检验偏理论性,主要是对人体某构成组织进行实验化验检查,从而得到相关数据实验,而经验医学偏人性化,是一门综合类检验医学,主要包含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检验技术这三方面的医学类知识,实验结合实际,是一门比较偏向实际,人性化的综合类医学学科。

(二)定位和理念不同

“医学检验”与“检验医学”二者文字构成相同,但文字顺序不同,在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国,相同的文字可能会有不同的蕴意,更何况二者文字顺序不为相同,这亦是一种文字游戏,所以医学检验与检验医学两者所包含的内容及内涵也就不同了。从医学检验到检验医学,二者的定位于与理念也发生了转变,医学检验主要是对检验类医学方法上的,技术上的研究,而检验医学除了对方法技术研究外,更侧重于与实际、临床上的相结合,不仅仅可以达到更为精准的实验及检验报告。更能与实际相结合,检验医学的定位与理念能带给现代医疗技术更大的贡献。

检验医学的良好发展可以使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二者相结合,使实验室人员与临床医护人员可以进行详细的沟通与交流,使实验室的数据更具有现实意义,从实验室走出临床,临床的实际情况也可以及时传达到实验室,得到更为精准的现实临床数据,使得相关医疗科研技术工作能够更好地进行。

(三)侧重点不同

“医学检验”与“检验医学”二者所侧重的点不同,所服务的对象不同,“医学检验”侧重于医学实验,重点关注实验标本,是为了得到实验数据,而“检验医学”侧重于治疗阶段,重点关注病人,服务宗旨是为了诊断和治疗人类的疾病以及维护人们的身体健康。可以看出二者的关注中心大不相同,一个是以实验数据为中心,一个是以人们为中心。

在如今这个以广大人民的利益为先的法制社会,检验医学的发展显而易见更迎合如今的社会,为了广大人民的利益,更关注广大人民的意见,以及最终要的是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将检验医疗相关知识融入到实际临床中去,使实验数据与临床经验相结合,才能更好地为人们的身体健康服务,使现代医疗技术更好地发展起来。

参考文献

[1]  谭红军.我国检验医学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 检验医学教育,2006,13(4):1-5.

[2]  仝人斌,陶启敏.自动化免疫分析的进展.中华医 学检验杂志,1996,19:329-331.

[3]  康红.对现代医学检验人材培养与定位的几点思 考———兼论检验医学基地教学人才构架建设 [J].中国临床实验室,2002,3:14-15

作者:刘华文 黄小平

第三篇:论如何提高血站检验科的检验质量

【摘要】血站检验科是血站血液质量检测的重要部门,能够保证临床用血的质量,进而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在实际血站检验科的操作中发现,血液检测的质量已不能够满足我国当前医疗的要求,尤其是近几年来我国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检验科暴露出较差的检验效率与质量,要想提高我国当前血站检验科的检验质量,就要对其关键环节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从而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血站检验科;质量管理;关键环节

血站检验科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对献血者捐献的血液进行规定项目和方法的检测。因此,必须加强血站检验科的质量管理,提升血站检验技术,为临床提供安全有效的血液。在现代血站管理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以期找到解决问题的科学办法。

1 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在我国血站检验科的管理制度上还存在着许多漏洞,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其主要表现在:一是血站检验科的管理人员在进行血液的检测时没有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来进行操作,检测技术人员对管理体系不熟悉,最终导致血液检测质量不符要求;二是目前有些血站检验科的操作流程还不太规范,在血液的质量要求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不能够建立切实可行的规范性的管理体系。所以在这样的管理下就不能够保证血液的安全性。

1.2 设备管理不规范。在进行血站设备的管理时由于管理人员管理意识的欠缺,从而导致设备的管理存在不规范的现象,尤其是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机械设备的自动化和信息化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潮流,仪器设备已经成为血站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血站检验科在对设备的使用管理上存在较大的问题。一般管理人员都会比较重视血液的质量检测环节,从而忽视了对设备的检测以及维护,导致设备的故障率偏高。仪器设备不仅是检测血液的重要工具,还是保证血液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设备管理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血液检测,如果不能够对问题设备进行及时的保养、维护,将会影响检测的效率。如果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检测还有可能导致血液检测的结果出现错误,最终将会影响血液的安全。设备管理条例中的相关操作方法及内容不完善,工作人员不够细致,这也会对整体检验结果造成较大影响。

1.3 标本采集管理不完善。血液标本的采集管理对整体的检验质量有非常大的影响,该环节的工作大多数是基于实验室外,主要包括下面几个方面:一是献血者当前的身体状态及饮食结构,如部分献血者在进行检测之前有过较为激烈的运动,这将对多数项目的检测结果造成影响,同时高蛋白、高脂、高糖的饮食也会引起患者体内谷丙转氨酶的含量变化;二是血液检测工作人员可能会将血液试管标签贴错;三是血站外部获取的血液检验标本在送往检验的过程中,会由于时间、运输温度等方面因素发生质量问题。

1.4 检测人员的专业素质较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医疗设备和医学技术也在不断进步,所以检测人员的相关知识已经无法满足当前血液检测的需要。血液的质量会关乎所使用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对其检测设备的要求比较高,相应的技术要求也就提高,尤其是一些血液检验站引进先进的设备后,检测人员专业素质问题就更加突出,检测人员不能够熟练掌握先进设备的操作流程,不了解设备的使用方法,最终会影响血液检测质量。除此之外,检测人员对国家所确定的相关标准不够了解,也导致一些问题血液在检测过程中没有被及时发现。

1.5 没有做好检测记录。对于检测人员来说,不仅需要做好血液检测工作,同时还需要做好检测数据的记录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保证血液的质量,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一些检测人员没有做好检测的原始记录,导致血液数据出现问题。

2 提高管理的方法

2.1 建立健全血液检测质量体系。要想保证血站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就需要建立健全血液检测质量体系,并严格实施和持续改进:一是检测人员要严格自身的行为,提高自身的职业责任意识,从而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二是要对操作流程文件化、制度化,质量体系一般都是由四部分组成,即质量手册、操作流程、程序文件、质量记录等;三是要将检测制度程序化,即对检测人员的操作程序进行科学的安排,画出相应的流程图,明确展示各个环节工作人员所要进行工作,从而保证血液的质量。

2.2 提高设备管理意识。在对设备进行管理时,首先应该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要对设备进行及时的维护,从而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其次,要对设备进行定期的监督检测,对试管以及设备进行及时的清洗,保证设备的安全性,提升血液检测质量,最终保证人员的生命安全。

2.3 提高检测人员责任意识 。提高检测人员的责任意识就要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强化他们的质量安全意识。相关单位要对每一位员工的血液检测质量进行规定,使他们能够熟练掌握管理的程序以及管理的技术,从而保证血液的质量。培训时需要结合检测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提高检测人员的责任意识,使他们认识到检测工作的重要性。除此之外,单位还需加强对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让相关人员能够掌握专业的检测技术,尤其是要加大对先进设备的使用培训,让他们能够很好地处理相关的血液检测问题,面对重大问题时能够及时做出判断,提高血液检测的安全性。。

2.4 提高检测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想提高血站检验科的管理质量,就必须提高检测人员的专业素质,从而保证血液的质量。对于血站检测方面来说,它与许多临床医学以及基础医学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它所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泛,所以要想提高血站检验科的检验质量还需要提高检测人员的专业素质。

2.5 做好质量记录。检测人员在进行血液检测后还学要做好相应的检测记录,从而保证血液数据的准确性。其中,质量记录包括设备的确认记录、检测中的原始数据、室内质量数据记录以及试剂确认记录等。这些原始记录能够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在发生血液质量问题时能够从中找到相关数据,提高血液检测站的检测质量。

3 总结

综上所述,血站检验科的质量管理将会影响到血液的质量,从而影响使用血液的患者健康,所以保证血液检测质量能够促使我国医学事业更好地进步与发展。提高血液检测质量不仅需要加强对检测人员的培训力度,还需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规范设备管理,从而提高检测的质量和效率,确保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血液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 王艳清,陈素君,廖丽梅.环境设施与献血反应调查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上半月,2009, 4(19):128-129.

[2] 覃克文.淺谈血站检验科质量分目标的更新与实践体会[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1,13(3):89-90.

[3] 李瑞丽,张颖.血站检验科档案管理[J].中国实用医药,2009,4(1):39-40.

作者:赵桂霞

第四篇:临床医学检验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方法

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细胞检验在临床医学检验中控制质量的应用价值。方法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该院实施血常规检验的健康体检者80例,均予正规的血液细胞检验,通过分析血液细胞检验结果,观察不同检验流程对实际结果产生的影响。结果1∶5000血液稀释比例的血液标本在RBC、WBC、Hb、PLT的检验结果,均低于1∶10000血液稀释比例的血液标本;室温状态下,血液标本放置48小时后的RBC、WBC、Hb、PLT水平均高于放置24小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温状态下,血液标本放置48小时后的WBC、PLT、Hb、RBC水平与放置24小时接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细胞检验各项环节(标本放置时长、稀释比例、存放温度等)均会对检验质量形成一定影响,应在采取血液细胞检验过程中对不同环节进行严格把控,最大化确保检验结果的准备性。

关键词:医学检验;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临床探讨

血液细胞检验是临床中重要的诊断与检验手段之一,若血液标本检验结果与实际病情出现较大差异,则无法为疾病的鉴别及判断提供有效的参考价值,继而不利于受检者接受针对性地治疗。笔者分析血液细胞检验结果,观察不同检验流程对实际结果产生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就诊并实施血常规检验的健康体检者80例,样本均符合诊疗标准。男48例,女32例;年龄22~69岁,平均(42.2±2.5)岁。

1.2检测方法

采集受检者的静脉血液作为样本,将血液样本均分为两份保存在相应的试管中,分别在试管中加入EDTA-K2抗凝剂,稀释抗凝剂分别为1∶5000与1∶10000。将血液样本等分为5份,放置于相同室温(20℃)环境下,时间为24小时与48小时;将血液标本放置在低温(4℃)环境下,观察其在24小时与48小时的血液检测情况。

1.3观察指标

比较不同配比的抗凝剂稀释后的血液标本检测结果,包括WBC、PLT、Hb、RBC水平。在同等温度(相同室温、低温)条件下,血液标本不同放置时间呈现的检测结果。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同比例抗凝剂的检测结果

1∶5000血液稀释比例的血液标本在RBC、WBC、Hb、PLT的检验结果,均低于1∶10000血液稀释比例的血液标本,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2.2同等温度下不同放置时长的检测结果

室温状态下血液标本放置48小时后的RBC、WBC、Hb、PLT水平均高于放置24小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低温状态下血液标本放置48小时后的WBC、PLT、Hb、RBC水平与放置24小时接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血液细胞检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明确受检者病情,并可有效评估预后效果。但在临床医学检测中,血液细胞检验質量可能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包括抗凝剂比例取值、放置时间等,继而造成检测结果产生偏差。为不断提高检测结果的精准率,检验人员应积极优化质量控制措施,最大程度排除干扰因素的影响,确保为临床医师提供明确、合理的检测信息,进一步为受检者提供有效的治疗依据。本文结果显示,1:5000血液稀释比例的血液标本在RBC、WBC、Hb、PLT的检验结果,均低于1:10000血液稀释比例的血液标本;放置时间从24小时至48小时,低温状态下的WBC、PLT、Hb、RBC水平无明显变化;与放置24小时相比,室温状态下的WBC、PLT、Hb、RBC水平放置48小时后明显升高。在室温环境下,血液样本随放置时间延长,平均红细胞体积会逐渐上升,导致红细胞比容随之升高;血小板出现黏附或聚集现象,使得内部结构产生变化,抗凝管将大量离体血小板聚集后,其渗透压也会出现变化,导致血小板出现肿胀并引发构型变化;对白细胞造成影响的原因,可能在于采血器内壁周边的温度及全血环境产生变化,血小板形态周边会产生丝状伪足,数量不等的血小板伪足交叉缠绕,产生血小板可逆聚集体,利用阻抗法计数过程中,溶血剂无法溶解血小板可逆聚集体,导致在白细胞群中将其计入其中。血液样本保存时间延长后,细胞会发生自身代谢,细胞核、细胞体积、胞浆比例及细胞活性也会有所改变,导致样本检测时检出数据升高。笔者认为,室温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离体血液生化变化,低温则可能会减缓离体血液化学、物理及生物性质的变化程度,故血常规样本较适合在低温环境下保存,在临床中采集样本后立即进行送检更好。综上所述,影响血液细胞检验质量存在较多因素,包括稀释比例、标本放置时长、存放温度等,需要各环节把控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才能确保合格的检验结果,减少安全风险。

参考文献

[1]向小红,秦燕.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在临床医学检验中的运用分析[J].饮食保健,2019,6(3):241.

[2]唐丽姣.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方法研究[J].中外医疗,2019,38(3):187.

[3]李雪杰,法琼.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在临床医学检验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9,3(1):104.

作者:陈铁军

第五篇:医学检验专业中职生如何提高检验技能

摘 要: 医学检验是一门科学性、实践性、技术性都很强的专业,操作技能的培训是该专业的重要内容之一。中职生在短短两年的在校学习期间,既要掌握相关基础理论,又要熟悉各项操作技能,存在不小的困难。在教学中,须考虑中职生的学习特点,精心设置课程,营造技能培训的氛围,多角度、全方位开展检验技能训练,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提高实际操作水平,培养合格检验人才。

关键词: 中等医学类职业学校 医学检验专业 教学模式 教学效果

近年来,随着招生面的扩大,中等医学类职业学校生源的基础文化素质有所下降,学生之间学习能力的差异也比较大,这给各专业教学目标的实现带来了新的困难。医学检验专业的教学目标是培养能胜任各级医院、血站、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部门医学检验工作的专业人才。检验专业课程的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对各种检验技术的掌握和运用上,对中职生而言,这是一个难点。在近年来的教学中,我们通过对专业课程优化组合,针对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特点,采取先难后易、梯次推进的教学模式,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1.优化课程安排,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1.1统筹安排,提高实验课程比重。

以“够用、实用”为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专业理论课删繁就简,以“职业岗位能力”为中心,加大实践性教学课时的比例,强化职业技能训练。在课程结构和考试管理中,加大了实验课成绩在学生总成绩中所占的比例;大力改进实验课教学模式;重视实验操作基本功训练并进行实验技能考核。具体措施:一是把学生实验基本操作、基本技能放在首位,从医学检验专业对中职生的教学大纲要求着手,制定需严格考核的实验技能内容并落实到授课老师、带教老师人头,实行责任负责制,做到放手不放眼,在学生操作过程中随时发现、随时纠正、随时指导,并确保每个学生达标、熟练掌握为止。二是建立实验课随堂考核制度,增加随堂考核的次数,优化随堂考核的方式,细化随堂考核内容。随堂考核内容涵盖实验操作的各个环节,既体现学生的操作能力,又体现学生实验时的工作作风;考核时,既有同学互考,又有老师统考。这些方式方法的优化细化,极大地激化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

1.2优化内容,突出教学重点。

重点改进实验课教学内容,加大学生对学习兴趣的引导力度,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1]。一是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实验。传统的实验课内容在编排上章节全面、叙说详细,每节实验课相互独立,上次实验结果与下次实验内容没有必然的联系,学生只是教条地学习每次实验内容,对实验缺乏整体认识,在时间安排上缺乏科学合理性。我们对《微生物学及其检验技术》这门学科从实验内容、时间安排上做了大胆尝试,先集中讲完一类细菌的理论知识,再集中通过四至五次连续实验课,模拟医院微生物室从标本收集到出报告的完整程序。这样做不仅可以避免理论与实际的脱离,而且可以缩短学生与医院工作人员的差异。通过与实习医院的反馈信息,连续5届对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动手能力、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自信力、从业力等场比以往有明显的提高,学生受到实习医院的好评。二是增添设计性实验。老师只提供标本,如痰液、尿液、粪便,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内容、实验方案,自己配制培养基及做实验前的准备,分组提交设计报告,待审批后以组为单位以学生为主体在老师协助下完成整个实验程序。三是增设讨论性实验。对在实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不当的操作、出现结果与预期不符的现象、误差的分析等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所学的知识展开讨论,并形成讨论性实验报告[2],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营造各种学习环境,巩固和提高课堂教学成效

2.1利用现代教学设备,提高教学效率。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改善实验教学条件,提高实验教学效率。在课程教学中应用数码显微互动技术,使传统的抽象形态学教学直观化、具体化、立体化,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教学效率,有效克服了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存在教学信息传递的单向性,教学组织低效率等诸多缺点;利用网络技术所提供的高度互动的教学平台,大大提高了师生共同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例如,在微生物检验实验教学中,学生观察到典型细菌,可及时与教师、同学进行讨论。学生还可利用该系统的拍照功拍成照片直接储存在电脑中,随时调出进行对比观察。

2.2拓展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在实际教学中,采取实验与实岗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学与临床的深度融合”。一是在教学中采用“做中学”、“做中教”的模式,即教师在学校的实训室模拟临床场景,指导学生操作。摒弃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二是聘请了临床一线操作熟练、经验丰富的技师作为兼职指导老师,指导学生完成校内实践性教学及校外医院顶岗实习。三是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我校已与本市实习教学医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由校内模拟实训实验室拓展到临床,利用周末,分期分批组织学生提前接触临床,学习检验科岗位的基本职责,熟悉常用设备,了解检验医学新动态及检验操作规范。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效果极好。通过实践,学生们提高了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维分析能力,拓宽了视野,极大地增强了对专业课程学习的兴趣,为今后综合能力的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3创造实践环境,提供自主学习机会,学以致用。

学生要真正掌握检验技术,必须有初步应用过程的体验。为增强实验课教学效果,我校实行实验室开放制度[3],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做实验。如果学生自己有设计性实验,先书面申报实验内容(包括实验前准备、实验过程的计划、最后实验结果的处理、实验器材的清洗与消毒等各个环节),同意实施后约定实验时间自己动手操作;有一至两名指导老师在一旁协助完成。经过近5年的尝试,实验室开放制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巩固了理论知识,更提高了他们的综合思维能力及实际操作技能。此项制度目前已成为本校医学检验专业的常规制度。

3.精心指导,提高检验技术的综合应用水平

进入临床实习后的核心目标是:全面考查学生对专业课程的掌握程度,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各项检验技术解决各种临床问题的能力和素质。为规范化管理,在实习前我们给每个学生都印发了实习管理制度和实习手册。学生根据实习手册,结合实习医院具体条件,轮转科室。在此阶段,带习老师要注意把握的教学原则是:放手而不撒手、放松而不放任,要让学生从临床实践中,确实理解和掌握所学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此阶段学生的考评是学校评价与社会评价相结合,毕业临床能力考核(操作和理论)主要由临床各科室实施。由教学实习医院根据实习手册制定相应的带教大纲,并积极与医教科、检验科沟通,指定老师带教指定学生,并进行严格的出科、入科考试。学校也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到各实习点检查,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及时向医教科反馈学生的意见或建议。教学实习医院也为配合学校教学大纲定期实习生举办学术讲座、开办技能提高辅导培训课,使学生拓宽视野、启发思路,并了解本专业的最新动态。从反馈的信息看,通过这一阶段的教育,学生的专业技普遍能得到大幅提高,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

医学检验专业课程的教学是理论与实验技术综合运用的过程,不仅要使学生具备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要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检验技术,为今后的发展和提高做好技术储备。对学校、教师而言,只有不断探索、改进教学模式,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适应医学检验技术的发展需求,能创造性地使用甚至发展医学检验技能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晓翠,医学微生物学理论教学中的几点体会[J].健康医学教育,2008.22,(2):35-36.

[2]季建军,康英芳.微生物检验实验室管理的几点体会[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2005,22,(5):81-82.

[3]蒋显勇,徐克前.医学检验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检验医学教育,2006,13,(3):1-3.

作者:钟晓艳

上一篇:建设工程施工管理论文下一篇:建筑环境心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