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意义科学教育教学论文

2022-04-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现阶段,高职院校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教学依旧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表现为本末倒置、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等方面。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生活意义科学教育教学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活意义科学教育教学论文 篇1:

小学科学教育教学改革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人们对小学科学教育教学的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科学教育能够对学生科学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关键性作用,影响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探究了当前小学科学教育教学的现状,并根据现代教育理念,结合当前小学科学教育现状,对如何进行小学科学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科学 教学 现状 对策

现在我国小学科学教育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在课程设计、教学实践、成绩评定、活动设计等方面仍然主要以过去的教学模式相同,不能很好地满足新时代小学科学教育的需求,不能够很好地达到小学教育的教育目标。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质十分重要,科学教育是让学生主动学习、探索科学、培养创新意识和科学兴趣的重要手段。教师应该积极进行小学科学教育教学方式的探索和创新,为推进小学科学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科学课堂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目标进一步进行小学科学教育教学改革。传统的小学科学教育模式已经不符合现在的需求,应该在传统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小学科学教育的手段和方法进行创新和实践。

一、小学科学教育的现状

1.小学科学教育所受重视不够

受到应试教育的思想限制,学校和教师对科学课的往往不够重视,在平时的课程安排和教学中侧重于语数外等科目。对科学教育的忽视导致虽然学校设置了科学课程,但是教学资源和教学质量都很难达到要求,存在着教师资源缺乏、教学材料不足、教学经费有限等问题。教师在教学时对科学课程的重视程度也普遍较低,认为科学教育只是在“玩”,在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上都缺乏创新,没有在科学教育上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教学方法落后。

2.照本宣科情况严重

毫无疑问,科学现象充斥在我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教师在教学时本应充分结合生活,积极引导学生探究和思考身边的科学现象,进而培养学生独立观察、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学生的科学意识。但是目前许多科学教师往往只是立足于课本,很少对课本内容进行延伸,将课本与生活结合的教学方式较少。这种照本宣科式的教学自然很难有效地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很好地引导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热情。

3.教学中实践性内容较少

目前小学科学课程教育中理论内容占据了绝大多数,实践环节十分有限。这导致学生虽然对理论知识有所了解,但是却缺乏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不能对掌握的理论知识在生活中进行实践运用。科学教育中本应有很多探索和实验的内容,科学教育课堂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验能力的绝佳场所,但是现行的科学教育模式对实践性环节缺乏足够的重视,使学生只擅长应付考试,动手能力却很弱,实践精神和探索能力相对不足。

4.课堂探究活动效果不理想

学生在科学课堂上的探究活动随着教师教学理念的逐渐改变而不断增多。但是课堂探究活动却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探究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着形式化、无序化、表面化等缺陷。教师在安排科学探究活动时常常简单依据课程上的基本流程进行开展,没有进行自身思考,不考虑活动是否适合按照这种方式进行。不仅如此,小学生在自由探究过程中容易陷入混乱,不能够正确发现和认识科学现象。而且在课堂上还普遍存在学生只是单纯依据探究流程操作了一遍,对于活动设计的意义、活动现象的认识和理解缺乏思考,没有真正明白实验背后的理论知识。

5.教学手段和成绩评定方式单一

现在许多教师对教学设备的应用较少,大部分还停留在最低层面,不能充分地发挥多媒体教学工具的作用。许多教师开始使用电子课件进行教学,但是在课件的编辑和讲解比较单一,往往只是课本内容的单调重复,不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在成绩评定上,单纯依靠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评价也较为片面,不能充分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科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兼具理论与实践,在教学成果的考核上也应反映这一点,结合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共同对学生成绩进行评定。

二、小学科学教育教学改革对策研究

1.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

传统的教学观念对科学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阻碍了学生探索科学的热情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广大教师必须给予小学科学教育相应的重视,提升教法改革意识,在教学活动中实践正确的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学校应该充分认识科学课程的重要意义,提升学校科学教师队伍的专业性,提高科学教师的地位,改变科学教师普遍不被重视的现状,使学生能够接受更优质、专业的科学教育,使小学科学教育更具有系统性。

2.创新教学模式

目前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互动减少,信息往往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传递,启发式教学能够较好地改善这一局面,有助于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在科学教育的全过程中都可以运用启发式教学的理念,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发问,实现教学相长。除此之外,教师也应该积极拓展和延伸课本内容,将科学教育课堂与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相联系,更多地运用生活中的案例帮助学生加深对科学现象的理解,培养学生对科学内容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观察生活、探索生活的能力。

3.改善课堂探究活动的开展方式

科学课堂上的探究活动不仅是让学生“玩”,还要求学生在玩的过程中能够有新的收获和体验。教师在开展探究活动时应该思考开展方案应该如何设计才能适合小学生的学习需要,在活动开展的开放度上进行合理的拿捏,既要让学生发挥自主探索的兴趣,又要维持科学课堂的基本秩序,保证科学课堂的教学效果。同时教师还应该提供好适合探究活动开展的材料,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小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是处于不断发展之中的,教師应该依据学生的探索能力在活动开展时合理引导学生,在学生在探究遇到困难时适当地指引学生研究方向,保护学生的探索热情,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在探究活动结束后,教师应该及时对探究过程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把理论知识与探究活动相联系,加深学生对于该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学习,同时为下一次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王蓉

生活意义科学教育教学论文 篇2:

高职院校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教学改革

[摘 要]现阶段,高职院校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教学依旧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表现为本末倒置、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等方面。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根据具体状况创新、改革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教学,制订科学可行的课程教学策略,即明确定位教学目标、改进完善教学内容、创新优化教学方法、合理利用实习基地资源、充分发挥网络平台作用、实时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高度重视并引进过程性评价等,以顺利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 教学

引 言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提出,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幼儿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和理解事物本质和事物间关系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幼儿不仅会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充分发展形象思维,而且在感知具体事物基础上初步尝试归类、排序、概括、抽象,逐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为其他领域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这一观点彻底颠覆了传统科学教育的知识取向,对学前教育教师提高了相关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开设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以培养出更优秀的幼儿园科学教育师资力量。

高职院校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1.本末倒置

所谓本末倒置,即学生不了解、不明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学习的具体目的。对于学前儿童教育而言,科学教育是其关键内容,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中明确表示,教师必须深入研究、分析幼儿的成长,并遵循幼儿成长规律提高保教工作的专业化水平。由此可见,以专业化水平开展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当前学前儿童教育的必然要求。学生作为课程学习的主体,若不能正确评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的现实意义,势必会影响学前儿童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在日常学习中,一些学生以“工具性”心理对待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单纯地为了应付考试,修习学分。这样一来,学习意义与应用功能本末倒置,不仅会直接影响学生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正确认知,还会影响学生的就业与从教生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的价值会在本末倒置中被淹没,无法得到体现,且太过单一枯燥的学习还会导致学生逐渐丧失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的学习兴趣。

2.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在以往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教学过程中,课程内容具有一定封闭性与预设性,且教师多采取照本宣科的灌输式教学。尽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已经详细阐述了基础理论知识,学生在考核测评时也表现良好,但学生面对实践教学时,仍不能切实有效地应用其所学的理论知识,难以还原理论教学在实践中的投影,即学生未能将学科理论知识转化成实践能力。当前,在高职院校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教学过程中严重缺乏实践教学,导致许多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进入岗位后,无法充分把握实践教学,甚至觉得自己曾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是相脱离,没有联系的。

3.教学主体混淆

高效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控好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还必须熟悉教学方式方法,明确教学主体。在高职院校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教学过程中,师生主体地位应注意彼此互换,在教时,教师为显性主体,学生为隐性主体;但是在学时,学生为显性主体,教师为隐性主体。但是传统的课堂教学却混淆了师生主体地位,从而导致教学无法形成持续的学习过程,教师或者社会未对学生提供开放性的学习资源,学生没有从有效学习中实现独立思考能力与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还缺乏良好的互动交流,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述,迎来的却是学生的消极接受,学生不仅难以积极反馈教师,相反还会在教学内容不断深化的趋势下变得越来越被动,甚至会产生抵触、排斥的情绪。

高职院校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教学提升策略

1.教学目标定位明确

课程教学目标定位不仅要与课程特征相符,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办学定位有机结合,同时还需要充分考虑社会需求。高职院校的办学特征应全面突出应用性、实用性,教师要在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熟练掌握理论知识,构建扎实的理论知识体系,养成良好的科学研究素养,另外,还应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确保职前教育与岗位需求相适应。因此,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教学目标应明确定位为三个:(1)知识目标,熟练掌握核心理论与概念,了解发展前沿,树立先进教育理念,建构内容体系;(2)能力目标,熟练掌握教育模式与教学方式方法,可基于儿童年龄阶段组织并开展相适宜的儿童科学教育活动;(3)情感目标,树立科学合理的教育观,尊重儿童学习个性化特征与认知范式。

2.改进并完善教学内容

课程教育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基础是建构科学的课程框架,改进并完善教学内容。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幼儿教学的教材选择比较灵活,不可单一参照某一教材。教师在参照教材的同时,还应深入挖掘并整合课程内容,以确保课程内容结构与逻辑体系的脉络更加明确清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教学内容大体可划分为三部分:(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概述,具体为内涵、特征、目标、内容;(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教学方法与模式,具体为集体教学、区角活动、日常生活及偶发性的科学教育;(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领域,具体为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空间等多领域。

3.创新优化教学方法

(1)汇总教学方法。在传统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師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频繁使用灌输式教学方法,学生长时间被动接受知识,导致其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较差。不同的教学方法具有不同的优点与缺点,不同的教学情境所应对的教学任务也不同,因此,在课程教学中,教师若长时间使用某一种教学方法是不合时宜的,应就不同模块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相应的教学方法,以优化教学效果。

(2)传统讲授法与任务驱动法。教师利用传统讲授法可使学生充分了解并掌握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涵、特点,以及科学的学习特点等相关内容,建构了与课程学习相关的核心经验与能力。同时,教师可结合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即在教师讲授的同时,安排学生以小组形式学习,使其采集并了解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教学发展的前沿动态与资讯,并进行小组分享与交流,以助于学生树立先进的科学教育理念。

(3)案例教学法与研究讨论法。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进案例教学法,让学生观看并分析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精品案例,以强化其直观感受。随后,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开展研究与讨论,从不同层面分析案例。小组之间彼此交流沟通、互评,再给出相关建议,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深入挖掘案例的实际价值,能将理论与实践有机联系,构成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教学活动设计思路,能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4)重视情境模拟教学。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试讲、试教等实践训练都不能脱离幼儿园,教师应利用校内环境进行情境模拟教学,强化学生的实操能力。在某一板块理论教学完成之后,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小组的方式自行选择内容、设计教案、准备教学资料。同时,教师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模拟幼儿园教学。活动结束之后,学生之间再进行自评、互评,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

4.合理利用实习基地资源

教师应科学合理地利用高职院校资源,建设高质、高效的见习实习基地,为学生创造进入幼儿园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可以近距离接触幼儿园实际教学。在进入幼儿园之前,教师应明确见习实习任务,与学生多交流,一起讨论、分析重难点,及时了解学生的困惑,并制作观察记录表,以便于充分了解学生的整个实践过程。而学生要认真观摩幼儿教师的教学活动,面对面地与幼儿园一线教师交流学习,借鉴并吸收他们的指导,尝试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相联系,再通过已有知识评估实践教学活动。在幼儿园教学活动结束之后,学生应详细记录整个观摩过程,教师在课堂上选择最具代表性的个案组织学生分享与讨论,以拓展学生观察与思考的视野,进一步提高其教学活动的设计能力与组织能力。

5.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作用

以往,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课时安排较少,教师针对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的教学具有局限性,通常很难让所有学生都进行课堂模拟实践操作,而教师也无法准确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此外,学生之间也无法实现共享交流,致使教学效果不理想。但是在互联网发展下,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教学中引进网络平台,可有效解决以上问题。就微信而言,教师可安排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创建公众号,学生能通过网络上传自己设计的教案,或分享录制的活动视频,教师和其他学生可对此留言、点评,提出建议。同时,教师还可以在公众号中创建资源库,分类整合精选教案,以便于学生随时浏览与学习。

6.实时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教学并非是教师的单项传输,还需实时关注学生的学习进程,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据此适度调整教学思路、教学内容或教学形式。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认真观察学生的学习参与度;第二,教师注重与学生在课堂内外的交流沟通。学情分析属于动态化过程,不应止步于课堂教学这一初始环节,应始终贯穿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整个教学过程。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与学生交流可以发现学生普遍的困境是什么。例如在学生实践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在既有经验的基础上,选择日常生活中合适的内容开展教学工作,这也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所需解决的核心问题。学生基于理论学习与经验积累,能大体掌握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学习方式与特征,明确科学领域的分阶段教学目标与教学建议。理论建构可使得学生能够设计出高质高效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而要想确保教育活动的质量,就必须保证活动与学前儿童知识的建构过程相符。所以教师应以学生困惑为基础,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教学中,给予学生积极支持,创建更完善的实践平台,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练习,切身体验整个教学过程。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在学生自评互评时提供关键的实践指导,使学生深入反思与总结,使其能够灵活应用理论知识合理开展学前儿童科学教学工作。

7.高度重视并引进过程性评价

基于课程的特性,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教学考核时,教师要加强对过程性评价的重视,并凸显实践操作考核的重要性,在成绩比例中,平时成绩与考试成绩各占一半。平时成绩即实践操作,主要包含幼儿园教学案例采集与分析、小组教案设计与模拟、个人教案设计与自评互评。考试成绩即指课程的核心概念理解与掌握、核心经验建构、理论知识的实践运用、基于模拟情境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参考文献:

[1]李艳苹.基于文献计量分析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综述[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0(3):127-129.

[2]張晓璐.高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实践环节教学改革分析[J].赤子,2019(35):70.

[3]黄丽燕.“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教学的困境及其关键点[J].科教文汇,2016(10):45-46.

[4]余祥.应用型本科院校“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新课程研究(中旬),2018(5):53-54.

[5]李艳苹.高师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教学现状、问题及对策[J].科教导刊,2019(36):111-112.

作者单位:神木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神木

作者:孙云霞

生活意义科学教育教学论文 篇3:

幼儿园科学教育游戏化的实施策略探析

摘要:幼儿正处于认知世界,了解身边的事物的一个启蒙阶段,他们需要一个正确的认知方式和思维能力,而且要能充分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这就是幼儿科学教育的教学目的和教学价值,让幼儿能够具备一定的科学常识和思维,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只讲科学未免太过严肃,需要以趣味性来进行调节。本次研究从教学氛围、教学评价和科学活动三方面着手融入游戏化教学的方法和理念,幼儿园科学教育除了要让幼儿具备一定的科学常识之外,还要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和好奇心,游戏化的教学方式是实现该教学目标的不二之选。

关键词:幼儿园;科学教育;游戏化

一、 引言

幼儿园在将科学教育进行游戏化的时候,教师要先观察幼儿的兴趣点,做到“投其所好”,然而在以往的幼儿科学教育当中,教师过于注重教学的形式,对于幼儿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成果的验收并不过于重视,对于在幼儿园内营造科学教育的氛围、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等方面是没有任何好处的。

二、 幼儿园科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较为单一

在以往的幼儿园科学教育当中,教师普及科学知识的方式,就是将所有的知识点如同低价大甩卖一样,不管幼儿能否吸收理解,都一股脑地塞给幼儿,最终幼儿对于教师所传授的科学知识只能留存一个模糊的印象,甚至这个模糊的印象所存留的时间还有待考究。游戏化教学方式融入幼儿园,科学教育的价值就在于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教师能够根据教学的重点自主调整教学方式和游戏项目的选择,能够激发幼儿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二)过分注重教学结果

幼儿园科学教育并非是要将幼儿培养成定向的科学家,只是作为一个引子,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或者是觉醒他们关于科学研究方面的天赋,即使幼儿未来不会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科学教育中所涉及的科学思维和探究的方式,也会使他们有所收益。然而当前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过分重视教学的结果,忽略了教学过程对于幼儿能力提升的作用,对于幼儿提出的问题也缺乏耐心去一一解答,这导致了幼儿对科学教育的学习热情有所冷却。

三、 幼儿园科学教育游戏化的侧重点

(一)注重营造游戏化教学氛围

能够吸引幼儿这个时期的失误,必须具有极其鲜明的特征,能够在第一时间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游戏化教学融入幼儿园,科学教育当中也应当注意这一点,要突出生动活泼的特点,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幼儿产生好奇心。而要达成这一目的,环境的烘托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氛围的营造可以算是幼儿园科学教育游戏化前期必须要完成的工作。首先可以抓住幼儿的兴趣点或者是寻找与他们之间的共同话题来完成教学氛围的营造工作,例如幼儿喜欢的动漫人物、幼儿关注的故事情节、幼儿喜爱的书籍等等,让幼儿能够带着对这些事物的兴趣,进入到科学教育当中。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天然的环境来完成游戏化教学氛围的营造,可以选定一个固定的科学教育地点,可以让幼儿在心里面形成暗示,知道来了这个地方就要进行科学教育活动,能够最大化地缩短幼儿融入科学教育活动当中的时间,一些农场果园等地点是最佳的选择,可以让幼儿进行观察实验,借此来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精神。

(二)注重开展多样化的游戏活动

游戏活动固然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但是人是会出现思维惯性的,若是游戏总是一成不变,最终所达到的教学效果,必然会随着次数的增加而递减。因此想要让幼儿持续保持对科学教育游戏化的学习热情,教学游戏活动务必要注重多样化,而且要尽可能地覆盖多一点人,让每位幼儿都能够有机会参与到游戏当中。为了让幼儿能够在科学教育当中占据更多的自主权,教师可以准备多种方案,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喜好进行选择,这其实也是另类的心理暗示:既然是自己做出的选择,就要完成下去。例如在植树节期间,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去进行植树,在植树开始之前,教师要让幼儿去调查一下本地土壤中最适合生长的树木是什么,然后决定树苗的购买等等,围绕着活动的各个点进行科学知识的普及,让学生能够在活动当中提升科学知识。

(三)注重游戏化教学的评价

如果把幼儿比喻成自由生长的树苗的话,那么根据土壤与营养成分的不同,最终长成的树木也不会相同,每个幼儿都是独一无二的,在不同的家庭教育环境之下,存在差异性是难以避免的。因此在科学教育活动当中,教师要以宽容的心態去对待幼儿所展现出来的个体差异,不能关注到他们不擅长的地方,而是要去观察他们做得相当出色的地方。例如在进行观察实验的时候,有的幼儿擅长与设计方案和安排分工合作的内容,而有的幼儿对于树木的成长情况和种类比较了解,有的幼儿对于一些动手的工作更为细心等等,要让幼儿展现出独属于自己的风采。教师要根据幼儿的不同表现,对下一次的教学活动进行细微调整,展现出游戏化教学的个性化,对于幼儿的评价,也不能按照统一的标准,要懂得发掘幼儿身上的闪光点。

四、 幼儿园科学活动游戏化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几个基本原则

(一)趣味性原则

无论是哪一个教学阶段,总会有一部分学生对于一些科目特别热爱,其中可能他们并不擅长这些科目,但他们探究的热情却从未因此而消减,这就是趣味性在其中发挥作用的展现。而在幼儿园科学活动当中,趣味性更是幼儿进行科学探究活动最大的动力。因此在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应该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幼儿身上,科学活动的过程固然重要,但并不是开展活动的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让幼儿能够接收到科学教育带来的知识,能够形成科学的思维,因此教师要关注幼儿的兴趣点,将他们的兴趣点融入科学教育活动当中,从而达到科学教育活动的预期目标,提升幼儿园科学教育的质量。

(二)目标性原则

在科学活动当中,首先要确定本次研究的目标,就确定了准确的目标之后,才能够合理安排后续的工作。确立了科学教育的目标之后,才能够将它贯穿到科学教育活动的整体当中。例如以唤醒幼儿的环保意识为科学教育的主要目标,教师要做的就是探寻通过哪些途径才能够让幼儿体会到环保的重要性,并通过不断创新和改进科学活动游戏化模式,解决影响学生思维能力提升过程中的主要问题,为幼儿科学能力提升扫清障碍,给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科学活动环境,这样才能使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所有教学活动的开展都围绕这一教学目标进行,对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将起到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能从根本上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帮助孩子更好地接受和理解科学知识,实现幼儿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

(三)启发性原则

在传统教学当中,教师永远是课堂的主导者,在幼儿园教学当中,教师会習惯性地将幼儿判定为缺乏判断能力的群体,会在教学活动当中下意识地剥夺掉幼儿的话语权。然而科学教育需要幼儿提出质疑以及去进行探索验证,需要培养幼儿的独立思考能力,因此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游戏的过程当中,教师应当注重科学活动游戏的启发性,给幼儿留出足够的发挥空间,让他们能够在自己的学习经验上提出自己的看法,哪怕有一些想法荒诞不经,但是作为教师并不能剥夺他们提出意见的权利,让他们形成这样的一种意识:没有经过检验的失误,不能轻易地进行判定和信任,在接受科学知识的同时,要用质疑的目光去看待问题。

五、 幼儿园科学教育游戏化的有效实施策略

(一)应用科学活动游戏化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

在素质教育的影响下,幼儿学习能力的培养逐渐成为教育的重点,在幼儿园教学实践中,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于孩子更好地接受和理解知识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因此,老师可以利用科学活动游戏化的教育方式,培养幼儿各方面的学习能力,使孩子逐渐养成一定的自主学习意识。具体来说,老师可以让几个孩子站成一排,然后根据口令,让幼儿进行人数的增加和减少,这样可以使幼儿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加减法的内涵,帮助孩子更好地掌握加减法的实际意义。除此之外,老师也可以采用“分苹果”的游戏方式,让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分出老师指定数量的苹果,这种教学形式可以一改传统灌输式教育模式的弊端,让更多的幼儿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并且能够有效调动孩子参与游戏的积极性,从而大大提升幼儿园教学效率。

(二)优化幼儿科学活动游戏化教学模式

科学研究的背后,一般都需要在团队的力量下相互扶助,在幼儿园的教育中也提倡幼儿彼此之间要团结友爱,因此在科学游戏项目的挑选过程中,教师应当优先考虑能促进幼儿团结合作的团队型游戏,强调幼儿在进行科学活动的时候进行相互配合,统一协调彼此的能力来完成教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例如水果电池实验,实验本身的主题和过程就极富有趣味性,用水果的外形来颠覆幼儿主观印象中电池的形象,借用几根电线和小灯泡来证明水果电池的实用性,幼儿可以自行组成小组,可以有兴趣爱好或者是个人能力进行分工合作,调动自身的生活知识和学习经验,不仅能够提升科学教育的效率,而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意识,对于幼儿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也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

六、 结语

综上所述,科学教育要秉持严谨科学的原则进行教学,游戏化教学只是在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方面起到了调剂作用,不能向幼儿传授未经检验的知识。因此,在幼儿园科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对科学活动游戏化给予足够重视,并且不断创新和改进教育形式,促进幼儿对于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断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促进幼儿园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除此之外,在幼儿科学教育当中,教师也要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所教学的知识务必要严谨科学,尊重科学知识的同时,也让幼儿能对科学有正确的认知。

参考文献:

[1]高雅.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游戏化教学探究[A].2020年“互联网环境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20.

[2]艾力曼.幼儿园游戏化教学与园本特色的融合探究[A].2020年“互联网环境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20.

[3]居里杜孜·哈里别克.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的重要性[A].2019年中小学素质教育创新研究大会论文集[C].2019.

[4]聂丹.现代信息技术下幼儿园游戏化课程的有效实施[A].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重庆会场)论文集[C].2020.

作者简介:赵万霞,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和政县城关镇中心幼儿园。

作者:赵万霞

上一篇:石油化工企业经济发展论文下一篇:市早稻收购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