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二则教学资料

2022-12-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庄子二则教学资料

多媒体辅助物理学科教学的几点思考二则

多媒体辅助物理学科教学的几点思考

杨志琴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教学方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改进中学物理学科的教学手段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现代教育理论指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媒体是信息传播的通道和载体,作用极为重要,选择最佳媒体可以使教学质量达到最优,教学效果达到最好。教学模式和教学技术之间是一种辩证关系,它们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的普及,这发展中学物理教学模式提供了可能和便利。利用计算机技术和其它现代科学技术结合的优势发展起来的多媒体技术正日益成为中学物理课堂中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同时,多媒体技术在物理学科教学中所表现出来的优点和缺点也日益成为广大教师探讨的问题。

一、多媒体技术辅助物理学科教学的优势

物理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基础学科,它的概念的建立和规律的获得大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包括人们提出的各种假说和设想都要通过实验来加以验证。在学物理教学中,由于受各种条件和课堂教学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很多实验都无法进行,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很多的不便;另外,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经历和阅历有限,对一些抽象的物理概念和物理模型无法想象和理解,从而限制了他们相关的能力的快速提高,多媒体技术在物理学科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却能较好地解决这一大难题。正确适时的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物理教学,将学生带人物理学时空,会给物理教学带来很大的便利。

二、多媒体辅助物理学科教学的劣势

因为种种因素的影响,还有许多制约多媒体技术地物理课堂中应用的瓶颈问题。概括起来大体有以下几点:

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物理教学,就需要的完善的物理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这一工作在中学里基本上有两部分人在进行,其一是物理教师,其二是计算机学科教师。物理学科教师有其学科知识的优势,但往往缺乏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技术,而计算机学科教师有制作技术上的优势,但他们在物理学科知识上有一定的缺陷。这两个对立的矛盾使得做出的课件并不非常符合课堂教学的要求。

另外就是时间问题。大部分的中学教师都承担着非常繁重的教学务,很难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制作多媒体课件,更不用说去花费大量的时间去钻研具体的课件制作的技术问题。

再其次就是资源和设备问题。目前只有极少部分条件较好的学校具备了应用多媒体技术的一些必需的硬件和软件。而大多数学校还没有这个经济实力,更不用说在广大偏远落后的农村学校。

三、对策

从多媒体技术在物理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历程来看。第一代教学软(课件)是事先由教学设计确定的、有固定程序的、有定型情节的、模式化的、封闭的、体现着整体的构思设计的软件。这样的教学软件包含了太多的设计者的教学观点,它不利于一般教师和学生个性与创造性的发挥,不适应现实中的千变万化的课堂教学。它排斥了教师的创造性和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更忽视了教学环境与学生发展水平的多变性。教师为了在课堂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往往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了软件的制作上,教师之间也缺乏交流,致使许多教师在进行重复的劳动,软件制作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极低,严重影响了教学软件设计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极大地阻碍了多媒体技术在物理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推广。基于以上原因,第二代教学软件(积件)就应运而生。在学校内部构建多媒体这一先进技术,广大教师从繁重的软件制作工作中解放出来,充分实现教师设计、制作软件价值。

物理学科教学中应该以真实实验为主,模拟实验为辅。能做的真实实验一定要做,现有条件无法做的实验我们再去考虑采用模拟实验。同时应该让学生明白多媒体演示的仅仅真实情景的模拟。培养学生尊重事实的习惯,加强学生的物理科学素养。

一年级上册识字教学体会

任金枝

人教版低年级语义实验教材倡导的是“多认少写,提早阅读”的识字教学理念,这给我们的教与学都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了突破这一难点,使学生主动识字以达成识字教学的目标,我们采取了多种形式,来巩固课内识字,激发学生课外识字的兴趣。具体做法如下:

反复再现、认读,及时巩固课内知识:

1、教完一课,当日检测

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识字,我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记字、联系生活识字,利用孩子们已有的经验,用自己感兴趣的方式识字:教完一课后,我就利用课余时间,拿着本课的生字卡片,请学生认读。对于当堂巩固的学生给予一定形式的鼓励或奖励;对识字有困难的学生,则为他们找个“小老师”,一对一地互帮互学。

2、鼓励学生自制卡片,巩固课内所学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记住课内所认识的字,我常常引导学生自制一些卡片,进行认读、巩固。卡片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单纯的“拼音生字”卡,另一类则是词语卡。制作“拼音生字”卡的往往是班上那些记忆力较差的学生,他们在家长的帮助下,将不会认的字与音节一起写在小卡片上,随时拿出来翻看、认读,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生活中识字

上学路上认认路牌、店名;进校园后认认标语、科室的牌匾;到商店购物时认认商标、包装盒上的字;外出游玩时认认名胜介绍、亭子石刻上的字;家庭休闲认认电视、报刊杂志上的字等。这样,不经意中扩大了识字量。

4、制作“识字剪报”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刚从幼儿园升到小学的学生特别喜欢剪剪贴贴。于是,就引导他们制作了“识字剪报”。将报纸、商标、包装袋上的字剪下来,贴到画纸上,并将有创意、贴得好的剪报在“展示台”上展出。

5、开展识字竞赛

成就动机是低年级学生课外识字的最大内驱力。看到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识字成果的愿望,我就开展“识字大王”、“识字之星”的评比活动。使学生在评比过程中学会反省自我,学会正确评价自己、看待别人,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6、分阶段及时复习巩固,以防遗忘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经过研究后总结出遗忘规律: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的最初阶段遗忘速度最快,以后逐渐缓慢。根据这个遗忘规律,我采取多种办法及时地引导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的生字。

作者:杨志琴等

第2篇:生态养猪特色等二则

江苏省无锡市洛社镇双庙村是远近闻名的生态养猪特色村。1998年,无锡市南洋农畜廿有限公司在该村成立,公司占地3080亩,以种猪繁育、无公害商品猪养殖为主,集水产养殖、苗木种植、肉猪屠宰、饲料加工等于一体。2003年公司被评为省级龙头企业与国家生猪活体储备基地,是江苏省重点良种场及无锡市良种繁育中心,成为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种猪场。

无锡市南洋农畜业有限公司采用全进全出、分段饲养流水生产工艺,实施标准化饲养,科学选育。在良种繁育上,引进美系、加系、台系杜洛克,加系、英系、法系大约克,加系、法系,新丹系长白等优良种猪,确保良种繁育的品质。公司年产苏绿牌无公害肉猪25000头,并能向周边地区供应种猪10000头,优质种猪精液10000头份。

近年来,双庙村从规模化养殖、小区域饲养、降低畜禽污染角度出发,归并集中附近大小猪场,提出了生态养猪理念。陆续建设2000余由的防护林带,100千瓦沼气发电项目也已正式点火运行,逐步形成一条“牲畜粪便一沼气发电一渣液回田”的立体循环体系。

水产特色村——西锄

江苏省宜兴市和桥镇西锄村有37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4057亩,鱼塘面积5155亩。2006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2亿元,钠售收入402亿元,农业产值965万元,水产产值3821万元,农副工三业总产值4.685亿元。农民纯收入人均8800元。

西锄村紧邻塥瑚,自然费源得天独厚,水源充沛,水质清新。该村长期与中国淡水研究所、上海水产大学等科研单位合作,从事水产新品引进和技术探讨,做活水产养殖这篇文章,从2000年开始,先后进行了白鱼养殖技术、多品种混套养殖技术、饲料添加ZEO生物酶制剂,河蟹生态养殖技术、“浦江一号”引进技术等项目研究,总结出一整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用型技术,为全镇养殖业蓬勃发展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目前,西锄村水产养殖业是以常规鱼养殖为主,河蟹、白鱼、青虾等英他品种为辅。百花齐放的局面。常规鱼养殖水平居全市领先地位。2006年西锄村常规鱼养殖面积4275亩,平均养殖亩产量820公斤,亩效益2130元、河蟹养殖面积880亩,平均养殖亩产量56.2公斤,亩效益2940元。

第3篇:市场档案等二则

市场档案等二则

●江苏丹阳市皇塘苗猪交易市场

常年供应三元杂交、长白、约克等优质苗猪,规格5-50公斤。货源来自本地及安徽、河南、河北等省,销往全省及浙江、安徽等地。市场年苗猪成交量10万头以上,成交额达3400万元。

地址,丹阳市皇塘镇化工路2号

电话:0511-6632009

●江苏阜宁县陈集苗猪交易市场 位于阜宁县城西南,苏北灌溉总渠脚下,是苏北地区苗猪集散地之一。

地址:阜宁县陈集苗猪市场

联系电话:0515-7831705

注:江苏省苗猪交易市场还有

如东县苗猪(禽)交易市场,地址,如东县双甸镇江海桥东首,电话0513-4611303;

吴江市芦墟生猪苗猪交易市场。地址,吴江市318国道东首,电话:0512-63255514

句容市苗猪市场。地址:句容市人民路88号,电话:0511-7220807。

专家名片

唐建清男,45岁,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科技事业部主任,研究员,1984年7月毕业于南京大学生物系,同年分配到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工作。先后主持或参加了“罗氏沼虾人工育苗技术研究”、“青虾良种选育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黄颡鱼引繁与养殖推广”等20余项科研项目,获得科研奖项5项。先后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编写出版了《小龙虾养殖技术》、《淡水虾规模养殖关键技术》、《池塘立体养殖新法》等8部专著,编写培训教材3本,主持和参加起草行业及地方标准8项,目前在研项目6项。近年主要从事淡水甲壳类养殖品种的研究与开发,尤其在克氏原螯虾、青虾、罗氏沼虾和河蟹的研究方面,具有较深的理论基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省内外有一定的知名度,2004年被选为省“333”第三层次培养对象。

电话:(0)13951783663

徐习奎 农民技术员,44岁,大专,现为盱眙县河桥大莲湖同兴龙虾养殖基地负责人,助理工程师。自2002年就开始从事龙虾养殖技术试验研究,积累了丰富的龙虾养殖实践经验。在龙虾生态环境设置、苗种造育、商品高效养殖等方面有独到见解。

电话:(0)13770465372

(0)13915179316

第4篇:第二十二节《庄子二则》

《<庄子>二则》

主讲:黄冈中学优秀语文教师 黄君

一、知识概述

本次学习《<庄子>二则》。学习文言文,了解有关的文学常识,掌握文中的生字难词,并积累文中常用的文言词语。感悟文中所蕴含的哲理,感受中国古代传统美德,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学习《浑沌之死》,理解文中浪漫主义写法。学习《呆若木鸡》中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写法。

二、重点知识归纳及讲解

作者及作品简介

庄子(约公元前369年——约前286年),名周,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矛盾极其尖锐的时代,做过漆园吏。他一生贫困,甘愿闲居独处,不满现实,不与统治阶级合作,据传楚王曾以千金相邀为相,被其拒绝。他继承并发扬了老子思想,和老子同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老庄。

《庄子》,道家经典之一,由庄周和庄周的门徒所著。《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内篇7篇为庄子所作,外篇15篇和杂篇11篇一般认为是其门人和后学者的伪作。《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文汪洋恣肆,想象丰富,气势壮阔,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鲁迅先生称赞“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庄子思想:主张“天道无为”的思想,持有相对主义的认识论,主张无条件的精神自由。

《浑沌之死》

1、读准字音

浑(hún) 沌(dùn) 凿(záo)

倏(shū)

窍(qiào)

2、译读课文

南海的大帝名叫倏,北海的大帝名叫忽,中央的大帝名叫浑沌。倏与忽常常相会于浑沌之处,浑沌对待他们十分殷切。倏和忽在一起商量报答浑沌厚重的恩情,说:“人人都有眼、耳、口、鼻七个窍孔,用来看、听、吃及呼吸,惟独浑沌没有,我们试着为他凿开七窍。”他们每天凿出一个孔窍,凿了七天,浑沌死了。

3、把握文章内容

(1)这则寓言给我们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体会故事中“倏”、“忽”、“浑沌”命名的意义。

(3)请谈谈这则寓言的寓意。

4、探讨文章主题

庄子的这则寓言故事,从一个侧面警示世人:不按照规律办事,违反了事物本性,往往会好心办坏事,结果与愿望相悖。

《呆若木鸡》

1、读准字音

渻(shěng) 恃(shì)

2、译读课文

纪渻子为宣王饲养斗鸡。十天后,宣王问道:“鸡训练完毕了吗?”

纪渻子说:“还不行,它正凭着一股血气而骄傲。”

过了十日,宣王又问训练好了没有。纪渻子说:“还不行,仍然对别的鸡的啼叫和接近有所反应。”

再过十天,宣王又问,纪渻子说:“还不行,仍然气势汹汹地看着(对方)。”

又过了十天,宣王又问。纪渻子说:“差不多了,即使别的鸡叫,(斗鸡)已经没有任何反应了。”

宣王去看斗鸡的情况,果然就像木头鸡了,可是它的精神全凝聚在内,别的鸡没有敢应战的,看见它转身逃跑了。

3、把握文章内容

(1)这则寓言给我们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从“斗鸡”到“木鸡”,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3)斗鸡能使“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主要得益于什么?

(4)请谈谈这则寓言的寓意。

(5)联系现实生活,谈谈这则寓言给我们的启示。

(6)成语“呆若木鸡”的意思现在有何变化?

4、探讨文章主题

庄子的此则寓言故事通过训练斗鸡,比喻只有精神内敛,修炼内功,修养到家,方为竞争中“上之上者”,方能在竞争中战无不胜的道理。

5、写作特点

(1)善用寓言阐明一定道理。两则短文均是寓言,都有一定寓意。

(2)语言精炼,意境开阔。

三、难点知识剖析

(一)怎样解读《浑沌之死》《呆若木鸡》蕴含的道理?

(二)总结庄子寓言的内容和影响。

(三)你知道《庄子》中还有哪些成语?搜集这些相关的成语故事,讲给同学听。

同步测试

1、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C )

①要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有效______投资过快的增长势头,保持经济平稳发展。

②城管部门要增强城市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切实______好城市管理工作的重要职责。

③杭州作为旅游城市,以其______的人文景观和绚丽的自然风光吸引着国内外游客。

A.阻止

履行

丰厚

B.遏制

奉行

丰富

C.遏制

履行

丰富

D.阻止

奉行

丰厚

2、下列句子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A.这行云流水般的歌声使所有在场的听众获得了极大的艺术享受。 B.一方困难百方支援,被洪水冲得囊空如洗的灾区又重建了家园。 C.这么好的天气去郊游,同学们可以在大自然中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 D.凡是优秀的演员,总能把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表演得惟妙惟肖。

3、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那霏霏的春雨,像蚕丝儿那么柔和, ① ,给人一种清新、神爽、舒适之感。烟雨迷蒙,使所有的景色若隐若现,若幻若真, ② ! A.①飘在脸上,凉沁沁的

②恐怕没有哪位国画家能挥洒出如此飘逸的笔墨

B.①凉沁沁的,飘在脸上

②就像哪位国画家画出来的一幅优美的水彩画 C.①软绵绵的,飘在脸上

②恐怕没有哪位国画家能挥洒出如此飘逸的笔墨 D.①飘在脸上,软绵绵的

②就像哪位国画家画出来的一幅优美的水彩画

4、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C)

A.通过看地图上等高线的分布和疏密情况,可以知晓大致的地形:等高线越密集,这一带的地势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这一带的坡度越缓。

B.谁不承认春天是美好的?诗人白居易曾这样说:“遇物尽欢欣,爱春非独我。”

C.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特殊资源。由于一些国家正面临水资源危机,这些国家的农业、工业、人民的生活、健康都受到威胁。

D.如果以花为喻,玫瑰象征春天,石榴象征夏天,争奇斗艳的菊花象征秋天,水仙则是冬天的使者了。

阅读文段,完成相关练习。

纪渻子为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已乎?”

曰:“未也,方虚骄而恃气。”

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向影。”

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

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

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5、解释下列加线的字词。

方虚骄(

)

疾视(

) 鸡已乎(

)

无变(

)

6、翻译下列句子。 ①未也,犹应响影。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成语“呆若木鸡”衍生出的新义是什么?

新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纪渻子养的斗鸡能使“异鸡无敢应者”,主要得益于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显示答案

答案:

5、正;怒目而视;停止,这里指训练完毕;没有反应

6、①还不行,仍然对别的鸡的啼叫和接近而有所反应。

②看这只鸡,果然呆若木鸡了,可是它的精神全部凝聚在内,别的鸡没有敢应战的,(看见它就)转身逃跑了。

7、比喻人呆板不灵,失去知觉的样子,或形容人因恐惧或惊讶而发愣的样子。

8、没有骄傲自满之气,没有盛气凌人之势,把浮躁和妄动收敛起来,把力量和气势凝聚于内,貌似木鸡,看似呆气,其实是精神内敛,修养到家,具有大智若愚的灵气,游刃有余的大气。

-END-

课外拓展

庄子简介

庄子即庄周,字子休,战国时宋国蒙(今安徽蒙城)人,曾任蒙漆园吏。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著有《庄子》10余万言,是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

庄周一生著书十余万言,书名《庄子》。这部文献的出现,标志着在战国时代,我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学语言,已经发展到非常玄远、高深的水平,是我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因此,庄子不但是我国哲学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同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无论在哲学思想方面,还是文学语言方面,他都给予了我国历代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以深刻的,巨大的影响,在我国思想史、文学史上都有极重要的地位。

他做过蒙城漆园(在今县城涡河北岸的漆园故址)吏的小官,但不久辞去。他布衣草鞋,糁汤野菜,安居陋巷著书。生活难以维持时,曾向监河侯借过粮食。楚威王闻境内庄周是有学识而贤德的人,就遣使备千金厚礼前来漆园(蒙城),请庄子为楚国宰相。使者言明楚王许以为相的旨意后,庄子笑谓楚使说:“千金可算是重礼了,相位可谓尊贵至上。可是,你没见祭祀时的牛吗?人们把牛喂养肥了,祭祀时披红挂彩,还不是牵到太庙杀了作祭品?我宁愿在淡泊无为中度日,不去做牺牛。”庄子在谈笑中“喻牛辞相”,终未为楚国宰相。

战国初年,诸侯兵戎相见,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学术思想空前活跃,学术流派竞相而起,形成了他独特的哲学体系和思想。

庄子晚年常垂钓于濮水(今城南芡河)、涡水,游于濠梁(今安徽凤阳临淮城西南)观鱼,与鱼鸟共乐,甘于清静闲居的生活。唐天宝元年(742年),玄宗皇帝颁布沼书,赐号庄子为“南华真人”,称其书曰《南华真经》。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却,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胍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磔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这篇文章,体现了庄子的主张养生之道的思想。很明显养生之道不仅是庄子对生命存在的判断,更是在对自己所处环境中的人道思潮的批判与否定,指出了人道价值观念的局限和施行时必然面临的困境。 庄子思想

庄子是先秦道家学派的大思想家。他的哲学思想基本上继承老子,对其中消极方面的东西有所发展。庄子不满于当时的战乱,对人民生活痛苦表示愤慨,他不满现实又无法反抗它,不得不走隐居遗世的道路。他的蔑视礼法和权贵,放荡不羁,对统治阶级不合作,在一定历史时期曾有积极作用。但他由此得出抛弃一切的虚无主义结论,是十分错误的。

-END-

中考解析

1、(北京海淀区中考题)对文言语句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意思是,聪敏而又努力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羞耻。

B.“困心,衡于虑,而后作”的意思是,内心忧困,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C.“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的意思是,虽然驾着风奔跑,也没有这样快。 D.“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意思是,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山水之间的美景。

答案:C。“奔”在此是指“奔跑的马”。

文言文阅读(武汉市中考题)

终不知车

越①无车,有游者得车于晋楚之郊,辐②腐而轮败,折而辕毁,无所可用。然以其乡之未尝有也,舟载以归而夸诸③人。观者闻其夸而信之,以为车固若是,效而为之者相属④。他日,晋楚之人见而笑其拙,越人以为绐⑤己,不顾。及寇兵侵其境,越率敝车御之。车坏,大败,终不知其车也。

(作者:方孝孺) 注: ①越:越国。

②“辐(fú)”与下文的“(ní)”“辕(yuán)”均是古代大车上的部件。 ③诸:相当于“之于”。 ④相属:一人接着一个。 ⑤绐(dài):欺骗。

2、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语的意义。

①辐腐而轮败

败:________________ ②以为车固若是

固:________________ ③效而为之者相属

效:________________ ④越人以为绐己,不顾

顾:________________

3、翻译下列句子。 ①舟载以归而夸诸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及寇兵侵其境。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则故事后,你从越人身上吸取了哪些教训?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①坏,毁坏

②本来

③模仿,仿效

④理睬

3、①用船运回家并向别人夸耀。

②等到敌人侵入他们的国境。

4、①不要不懂装懂,胡乱吹嘘;

②不要自以为是;

③不要轻信,不能盲目模仿;

④不能凭主观判断事物,应认识事物本质;

⑤要听从劝告,接受正确的建议。

-END-

第5篇:《庄子二则》《唐诗两首》测试题

班级:

姓名:

满分120分

一、基础知识(33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7分)

(1)车还在半山腰就听见涛声隐隐如雷,河谷里雾气弥漫(

)。

(2)“追梦女孩足球节”的举行,让更多女孩可以驰骋(

)在绿茵场。

(3)习总书记谆谆

(gào

jiè)我们:“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不能有任何喘口气、歇歇脚的念头。”

(4)当你遇到一件暂时无法解决的事情时,不妨换个角度去看看,也许

(yū

huí)一下事情反而更容易解决。

(5)我听了不觉打了个

。(hán

jìn)

(6)不,简直如钢板出轧。(

)

(7)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

。(nù

è)

2、

根据拼音写汉字(5分,每空0.5分)

miǎn怀(

)

不知所cuò(

)

liào望(

)

zhì爱(

)

páng徨(

)

浩jié(

)

zhuō劣(

)

枷suǒ(

)

diàn定(

)

目dǔ(

)

3、根据词语意思把正确的词语的序号填入横线上(10分)

A风口浪尖

B阳奉阴违

C格物致知

D袖手旁观

E挑拨离间

F招摇撞骗

G强词夺理

H行将就木

I自圆其说

J平易近人

:对人和蔼可亲,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

:现在多指在别人背后散布的诬蔑、中伤的说法。

:指说话的人能使自己的论点或谎话没有漏洞。

: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比喻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

:指人寿命已经不长,快要进棺材了。。

:指无理强辩,明明没理硬说有理。。

:探究事物原理,而从中获得智慧(或从中感悟到某种心得)。

(8)

:假借名义,进行蒙骗欺诈。

(9)

:指玩弄两面派手法,表面上遵从,暗地里违背(当众同意背后反对)。

(10)

:比喻激烈尖锐的社会斗争前哨。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3分)

八股文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在封建时代用于科举考试。它必须“代圣人立言”,在形式上也必须遵守一些死板的

。1905年,清朝政府宣布废止科举考试制度,八股文随之失去了它的实际效用;新文化运动兴起时,它作为封建旧文化的象征之一,受到严厉

_____

;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成了无人肯说的______

话题。

A.限定

抨击

生僻

B.限制

批评

生僻

C.限制

批评

冷僻

D.限定

抨击

冷僻

5、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在建设三峡大坝的过程中,无论工人们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们却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B.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

C.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香港演出大型音乐舞蹈《千手观音》,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D.为了防止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6、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这样长而富有变化的墨线是中国画的特点。

②宋代梁楷《李白行吟图》中李白的一件斗篷,只用了不到十根线条,便勾勒出人物身体的结构,衣褶的变化。

③线条的起落及抑扬顿挫都清楚可辨。

④造型以线条为主,是中国画区别于西洋画的重要特征,它是中国书法用笔方法的发展和延伸。

⑤中国画以“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独特风格,闻名世界。

A.④⑤③②①

B.⑤④②③①

C.⑤④③②①

D.④⑤①②③

二、《马说》理解性默写(18分)

1、

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2、体现伯乐对千里马的决定性作用的句子是:

3、作者借千里马表达了什么观点?

4、表现作者对千里马的遭遇痛惜之情的句子是:

5、

千里马才能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的句子是:

6、千里马才能被埋没的直接原因的句子:

7、刻画统治者浅薄愚昧的句子是:

8、

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

三、文言文阅读(49分)

(一)《虽有嘉肴》(37分)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1、

《虽有嘉肴》节选自

,节选的作品它是

学派经典著作之一。(2分)

2、

本文在论述时先以“

。”作比引出“

。”,进而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论述了“

”的道理。(用原文相关语句填空)。(7分)

3、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4分)

(1)能自强也(

)

(2)教学相长(

)

(3)《兑命》(

)

(4)学学半(

)

4、解释加点词(12分)

(1)

虽有嘉肴(

)

(2)弗食(

)

(2)

不知其旨也(

)

(4)至道(

)

(5)

不知其善也(

)

(6)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

(7)教然后知困(

)

(8)能自反也(

)

(9)能自强也(

)

(10)教学相长也(

)

(11)学学半(

)(12)其此之谓乎(

)

5、翻译句子(4分)

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⑵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6、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划两处)(2分)

1、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2、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7、请写出下列加点字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2分)

(1)“教然后知困”句中加点字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是:

(2)“学学半”句中加点字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是:

8、问答题(4分)

(1)开头“虽有嘉肴”一句有什么作用?(2分)

(2)从学习的角度,“教学相长”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试结合学习经验,谈谈你的看法。(2分)

(二)

《大道之行也》(12分)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选自《礼记•运》)

【乙】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选自《桃花源记》)

1.解释下列文言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

选贤与能(

)(2)货恶其弃于地也(

)

(3)

故外户而不闭(

)(4)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言句子。(6分)

(1)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2)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3)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甲]

文中阐述的“大同社会”与[乙]文中描绘的“世外桃源”有什么相似的地方?(2分)

四、课外现代文阅读(20分)

《去远方》

文/肖复兴

①寒假的时候,儿子从美国发来一封电子邮件,告诉我利用这个假期,他要开车从他所在的北方出发到南方去,并画出了一共要穿越11个州的路线图。刚刚出发的第三天,他在德克萨斯州的首府奥斯汀打来电话,兴奋地对我说这里有写过《最后一片叶子》的作家欧.亨利博物馆,而在昨天经过孟菲斯城时,他参谒了摇滚歌星猫王的故居。

②我羡慕他,也支持他,年轻时就应该去远方漂泊。远方,会让他见识到他没有见到过的东西,让他的人生半径像水一样蔓延得更宽更远。

③我想起有一年初春的深夜,我独自一人在西柏林火车站等候换乘的火车,寂静的站台上只有寥落的几个候车的人,其中一个像是中国人,我走过去一问,果然是,他是来接人。我们闲谈起来,知道了他是从天津大学毕业到这里学电子的留学生。他说了这样的一句话,虽然已经过去了十多年,我依然记忆犹新:“我刚到柏林的时候,兜里只剩下了10美元。”就是怀揣着仅仅的10美元,他也敢于出来闯荡,我猜想得到他为此所付出的代价,异国他乡,举目无亲,餐风宿露,漂泊是他的命运,也成了他的性格。

④我也想起我自己,比儿子还要小的年纪,驱车北上,跑到了北大荒。自然吃了不少的苦,天寒地冻,路远心迷,仿佛已经到了天外,漂泊的心如同断线的风筝,不知会飘落到哪里。但是,它让我见识到了那么多的痛苦与残酷的同时,也让我触摸到了那么多美好的乡情与故人,而这一切不仅谱就了我当初青春的谱线,也成了我今天难忘的回忆。

⑤没错,年轻时心不安分,不知天高地厚,想入非非,把远方想像得那样好,才敢于外出漂泊。而漂泊不是旅游,肯定是要付出代价的,品尝人生的多一些滋味,也绝不是如同冬天坐在暖烘烘的星巴克里啜[chuò]饮咖啡的一种味道。但是,也只有年轻时才有可能去漂泊。漂泊,需要勇气,也需要年轻的身体和想像力,便收获了只有在年轻时才能够拥有的收获,和以后你年老时的回忆。人的一生,如果真的有什么事情叫作无愧无悔的话,在我看来,就是你的童年有游戏的欢乐,你的青春有漂泊的经历,你的老年有难忘的回忆。

⑥青春,就应该像是春天里的蒲公英,即使力气单薄、个头又小、还没有能力长出飞天的翅膀,藉着风力也要吹向远方;哪怕是飘落在你所不知道的地方,也要去闯一闯未开垦的处女[chǔ

nǚ]地。这样,你才会知道世界不再只是一扇好看的玻璃房,你才会看见眼前不再只是一堵堵心的墙。

⑦我想起泰戈尔在《新月集》里写过的诗句:“只要他肯把他的船借给我……我将带我的朋友快快乐乐地航行于仙人世界。”那么,就把自己放逐一次吧,就借来别人的船张帆出发吧。只有年轻时去远方,才会拥有充满泰戈尔童话般色彩的经历和收益,那不仅是他书写在心灵中的诗句,也是你镌刻在生命里的年轮。(选自2009年第1期《读者》,有删改)

1、文章开头写儿子在美国漫游,在结构和内容表达上有什么作用?请分别概括。(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叙述中国留学生在西柏林和“我”在北大荒这两件事,各侧重说明了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⑥段画线的句子表达在了什么意思?语言上有什么特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多处流露出了作者对“去远方”的情感态度,请简要概括。(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细读全文,结合自己的认识,谈谈你怎样正确理解作者反复强调的“年轻时就要去远方”的观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6篇:2017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 26《庄子》二则教案语文版.doc

第26课 《庄子》二则

教学目的

1.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2.体会课文 想像奇幻、构思巧妙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庄子与《庄子》

庄子(约公元的369~公元前286),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矛盾极其尖锐的时代,做过漆园吏。他不满现实,不与统治阶级合作,据传楚王曾以千金相邀为相,被其拒绝。庄子对后人的影响主要是《庄子》一书。

《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文汪洋恣肆,想象丰富,气势壮阔。《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内篇7篇为庄子所作,外篇15篇和杂篇11篇一般认为是其门人和后学者的伪作。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鲁迅先生称赞“其文则汪洋辟阉,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郭沫若也评价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庄子与鲁迅》)因而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二、整体感悟

1.结构分析

(1)划分本文层次,并概括大意。

《浑沌之死》可以分为三层

第一层(第1句):交代主人公,巧妙有趣。

第二层(第

2、3句):倏和忽打算报浑沌之恩,要为之开七窍。

第三层(第4句):浑沌之死。

《呆若木鸡》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句):故事的开端——养斗鸡。

第二部分(第2-5句):故事的一步步发展——斗鸡的变化过程。

第三部分(第6句):故事的高潮和结局——呆若木鸡,不战而屈人之兵。

(2)结构图

┏ 开端:浑沌待倏、忽甚善

浑沌之死 ┫ 发展:倏忽为报恩,为开七窍 ┣ 好心办坏事

┗ 结局:日凿一窍,七日浑沌死 ┛

┏开端 → 为王养斗鸡

┏ 方虚骄而恃气;犹应响影 ┓

呆若木鸡 ┫发展 → ┫ 疾视而盛气

┣ 精神内敛

┗ 鸡虽有鸣,已无变

┗结局 → 呆若木鸡,德全,无敢应者

2. .《浑沌之死》如何理解?

【明确】庄子用“倏”和“忽”给“浑沌”开窍的故事,比喻人的自我感觉中常常带有不可超越的功利性,也就是说,庄子意在针砭人不能与万物自然相处。庄子主张的浑沌之境,是真朴的自然之道。庄子认为顺应自然是生命真正的归宿和最高境界。以庄子的哲学体系来理解其寓意主要是无为而治;脱离庄周哲学体系去理解,即纯粹当作寓言故事去解读,会给我们更多的启发。不按照规律办事,就会好心办坏事,这是最明显的启发。

3.《呆若木鸡》如何理解?

【明确】庄子在该文中表现的根本思想与《浑沌之死》一样,都可归结到“恬淡无为”的政治主张,这些无疑是对当时社会现实进行批批判的,也是积极的;同时我们又从文中体味到:精神内敛、修炼内功、修养到家,便能百战不殆。由此可悟出人生的大道理:人们如不断绝竞争之心,急功近利,则易树敌,彼此仇视;如能消除急于求成的竞争心理,凭实力气定神闲地战胜竞争对手,乃为上策。

三、问题探究

1.“倏”和“忽”为报“浑沌之德”而给他凿七窍,结果好心坏事,浑沌也因此丢了性命。这个哲理故事蕴含了什么道理?

【明确】本文以庄子的哲学体系来理解其寓意,主要是无为而治,但脱离庄周哲学体系去理解,即纯粹当作寓言故事去解读会给我们更多的启发。首先我们不难想到一个哲学道理,即不按规律办事,就会好心办坏事;面对日益污染的自然环境,我们也不难想到顺乎自然,尊重生命的自然状态,是生命的最高境界;面对日趋繁杂的物质化了的文化追求,我们也会深感崇尚自然之美的重要性,反对雕饰之美的必要性。(答案不必统一,提倡有新的见解,只要能自圆其说即可。)

2. 纪渻子养的斗鸡能使“异鸡无敢应者”,主要得益于什么?

【明确】没有骄傲自满之气,没有盛气凌人之势,把浮躁和妄动收敛起来,把力量和气

势凝聚于内,貌似木鸡,看似呆气,其实是精神内敛,修养到家,具有大智若愚的灵气,游刃有余的大气。

3.你知道《庄子》中有哪些成语?

【明确】鹏程万里、呆若木鸡、朝三暮

四、望洋兴叹、游刃有余、目无全牛、踌躇满志、螳臂挡车、东施效颦、扶摇直上、涸辙之鲋等等。

4.写作特点分析

(1)善用寓言阐明一定道理。第一则可理解为不按照规律办事,会好心办坏事;也可理解不考虑后果,结果弄巧成拙。第二则可理解为要把骄傲浮躁收敛起来,把力量气势凝聚于内,才能修养到家。

(2)想像奇幻,构思巧妙,文笔汪洋恣肆。《浑沌之死》中,倏、忽、浑沌三个形象以及倏、忽为浑沌开窍的故事想像大胆,妙不可言,浑然天成。

(3)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庄子的很多寓言以他浪漫主义色彩和现实精神相结合的创作方法,以及有情节、有人物、有对话、有描写的艺术形式,启迪了后世的文学创作。《呆若木鸡》在写法上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四、课文翻译

《浑沌之死》

南海的大帝名叫“倏”,北海的大帝名叫“忽”,中央的大帝名叫“浑沌”。倏与忽常常相会于浑沌之处,浑沌对他们非常殷勤。倏与忽在一起商量报答浑沌的厚重的恩情,说:“人人都有眼、耳、口、鼻七个窍孔,用来视、听、吃以及呼吸,惟独浑沌没有,我们试着为他凿开七窍。”他们每天凿出一个孔窍,凿了七天,浑沌就死去了。

《呆若木鸡》

纪渻子为周宣王驯斗鸡。过了十天,周宣王问:“驯好了吗?”纪渻子回答说:“还没有,它还虚浮骄矜,自大得不得了。” 又过了10天,王又来问,纪渻子回答说:“还不行, 它还是听见响声就叫,看见影子就跳。”又过了10天,周宣王又来问,纪渻子说:“还不成,还是目光犀利,盛气凌人。” 又过了十天,周宣王再来问,这回纪渻子回答说:“差不多了。别的鸡即使在它面前打鸣,它也无动于衷,看上去呆头呆脑,像木鸡一样,它的德行真可说是完备了,别的鸡没有敢于应战的,看见它掉头就跑。”

五、小结(揭示强调寓意)

《浑沌之死》这篇寓言故事从一个侧面警示世人:不按照规律办事,违反了事物本性,往往会好心办成坏事,结果与愿望相悖。

《呆若木鸡》这则寓言故事通过训练斗鸡,比喻只有精神内敛,修炼内功,修养到家,方为竞争中“上之上者”,方能在竞争中战无不胜的道理。

第7篇:

上一篇:最新重庆旅游攻略下一篇:如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