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心得读后感

2023-06-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庄子心得读后感

庄子心得读后感

庄子是诸子百家中一个重要的代表人物,人们把孔子称为“圣人”,称庄子为“神人”,庄子心得读后感。记得在我的大学时代,博学多才的中古文学老师最喜欢讲的也是庄子的作品,在学校组织了我们集体看过于丹的《论语心得》之后,我又在假期中阅读了于丹《庄子》心得。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一字子沐,战国时代宋国蒙人,曾任蒙之漆园吏。贫而乐道,不慕富贵。他是庄子学派的创始人。庄子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代表作《庄子》(又被称为《南华经》)阐发了道家思想的精髓,发展了道家学说,使之成为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哲学流派。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庄子》共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一般认为“内篇”的七篇文字肯定是庄子所写的,“外篇”十五篇一般认为是庄子的弟子们所写,或者说是庄子与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写成的,它反映的是庄子真实的思想;“杂篇”十一篇的情形就要复杂些,应当是庄子学派或者后来的学者所写,有一些篇幅就认为肯定不是庄子学派所有的思想,如《盗跖》、《说剑》等。

《于丹庄子心得》大部分篇幅通过解读庄子中的寓言,结合现代社会的现象,引导我们用庄子的思想来指导人生,认为人生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种大境界,这种境界超越名利,超越生死,超越一切,逍遥得自在,追根究底是一种精神生活,灵魂生活,是一种“无”的境界,“归零”的境界,需要不断反观内心,需要大觉悟才能体会得到,而且更需要时间,因为“悟”本身是一个过程。在大境界的指引下,我们就会逐渐走上人生的坦途,直至掌握人生之道。如果没有大境界的指引,我们的人生就像有些“屠夫”解牛一样,用刀乱砍筋骨而损坏刀,在生活和工作中被一些小事所困,被有形有象的名和利所扰,在社会中被五颜六色,纷纷纭纭的表面现象所惑,不知不觉地浪费我们宝贵的生命。于丹用内心、自然流露的语言,借尊者、名人之口说出自己的观点看法,并用那些虚拟的、寄寓于他人他物的寓言小故事诠释着人生的哲理,那就是:宽容感恩于外在世界,融合于一切自然规则,清醒地认知自己的内心,超越所有的功名利禄之心,感悟人生的最高境界,拥有健康的人生心态和快乐的生活状态,读后感《庄子心得读后感》。

庄子的人生哲学,就是教我们要以大境界来看人生,感知已心,淡泊心态,合乎自然,超越利碌功名和自我。——是一种理想的,甚至是超理想的境界。读过此书,让人在不经意中增加了智慧的砝码,给予了力量的源泉,伴随了身心的成长,满足了心与心的交流,真正品味出那份平平淡淡才是真的细腻意境。于己于人,无论你在何种岗位上,环境只是一种需要你去顺应的外在世界,却需要你坚持自己内心的秉性而不随波逐流,并让自己尽力把自身的潜能激发到最佳状态,那何尝不是一种超越自我的成功;无论在家庭还是社会,你充当的任何一个角色都需要你用心面对,真心付出,等到再回首时,我们可以无怨无悔,因为我们已经尽心尽力。作为一名教师,更是如此,我们的快乐,就是可以从孩子们一双双清澈的眸子里,看见他们对你的喜爱,夫复何求!

-------------------------

庄子是诸子百家中一个重要的代表人物,人们把孔子称为“圣人”,称庄子为“神人”。 之前看过于丹的《论语心得》之后,我又在暑假中阅读了于丹《庄子》心得。

最初知道庄子,是从一首诗“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虽不知道什么意思,只觉得诗句挺特别。后来知道庄子写了逍遥游,逍遥游代表了庄子思想的最高境界,是对世俗社会的功名利禄及自己的舍弃。

如果说孔子是儒家的代表,那么庄子就是道家的化身。庄子留给我们的,是他那些充满了寓言和小故事的文章。庄子一生穷困潦倒,却能超越贫困乐在其中,庄子能言善辩,尤其善用寓言和小故事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嘲讽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庄子的文章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充满了尖酸刻薄的讽刺和挖苦。他的所作所为,经常令人瞠目结舌,又令人拍案叫绝。他看破功名,不屑利禄,甚至对于死亡,他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而庄子思想中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他的《逍遥游》。

庄子是一个有智慧的人。虽是一个幽默而有涵养的人,但并不是一个衣食无忧的人,他贫穷到极点,处处求人,等米下锅德地步。

在于丹《庄子心得》里,我很喜欢“境界有大小”一个人境界的大小决定了对事物的判断,也可以完全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站在大境界上,就会看到天生我材必有用。而站在小境界上,只能一生碌碌无为。 世间的大,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世间的小,也同样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因为真正的大小不仅在眼界之中,还在人的心智之中。比如一个太大的葫芦,惠子因为“其坚不能自举”皮太薄不能做容器认为它没用,庄子却说;你怎么就认定它非要剖开当瓢,而不用完整的它系在身上去遨游江海呢?有人将可以抗冻的家传秘方用于使家人在寒冷的冬天不被冻伤,而世代漂洗为生;有人却高价买了此秘方使吴国兵士不被冻伤在向越国发起的水战中大获全胜,而裂地封候身价倍增。

所以每一个人境界的大小,决定了他的思维方式。人们常常以世俗的眼光,墨守成规地去判断事物地价值,而只有大境界地人,才能看到事物地真正价值

顺应外界,与外界相处要通达,而内心又要有所坚持,这样才能在复杂社会中不迷失自己。

第2篇:庄子心得读后感

在现在社会中,所谓的孔孟、老庄已经离人们越来越远,圣贤与经典也逐渐模糊,纷繁世界的庸俗烦琐和思想的高贵纯粹似乎缺少了一些必要的链接。而于丹教授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把两千多年前的论语用一个现代人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演绎出来,灰色的孔子一旦链接了这个多彩的世界,催生而出的是一种纯粹的积极的态度,是道德品性、情感智慧的升华。读于丹说论语,让我领略到的就是这样一种智慧,是对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确对待,是对身边朋友的理智看待,是一种心态,一种融入在现在社会中的理性道德。“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于丹给我们讲述的《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人首先要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的遗憾,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遍地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重你的苦痛。第二个态度是,要尽可能地用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去弥补这个遗憾。一种遗憾,可以被放得很大很大,放大遗憾的后果是什么呢?那就将如印度诗哲泰戈尔所说:“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了。”承认现实的不足之处,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弥补这种不足,这就是《论语》告诉我们对待生活缺憾的态度。

人们常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社会环境中朋友是最重要的,从你的朋友身上可以照见自己的影子。其实人这一生有什么样的朋友直接反映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为人,好朋友就是一本书,他可以打开整个你的世界。我们经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什么样的人你只要观察他的社交圈子,从这样一个外在环境是可以看到他自己内心价值取向。那么什么样的朋友对我们来说才算是好朋友,好朋友的标准是什么,会给我们的生活事业带来什么样的帮助;什么样的朋友算是坏朋友,会给我们的人生带来怎样的影响,我们又如何来分辨好朋友和坏朋友呢?于丹教授在讲论语时,谈及交友就有非常明确的标准,谓之,益者三友损者三友。也就是说,好朋友有三种,坏朋友也有三种: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偏辟、友善柔、友便妄,损矣。友直就是说要为人正直,要坦荡要刚正不阿,一个人不能有谄媚之色,要有一种朗朗人格,在这个世界上顶天立地,他的人格可以映校你的人格,他可以在你怯懦的时候给你勇气;他可以在你犹豫不前的时候给你一种果断,这是一种好朋友;友谅,也就是宽容的朋友,其实宽容有的时候是一种美德,他是这个世界上最深沉的美德之一,我们会发现,当我们不小心犯了过错或者对他人造成伤害的时候,有时候过分的苛责还有一种批评,都不如宽容的力量来得恒久。其实有时候最让我们内心受不了的是一个人在忏悔的时候没有得到他人的怨气反而得到淡淡的一种包容,所以有一个好朋友,他会给我们内心增加一种自省的力量;宽容的朋友不会使我们堕落或者更多的放纵自己反而会让我们从他人的内心包容上找到自己的弊病,找到自己的缺失。所以宽容的好朋友,是一种做人的情怀,是我们在失落时需要的关怀,是黑暗中所需要的光明。友多闻,就是见多识广,学识渊博的朋友,当你在这个社会上感到犹豫彷徨有所踌躇的时候,到朋友那里以他的广见博识为你做一个参考,来帮助自己做出选择。知道了三种好朋友,同时,还有三种坏朋友,叫做友偏辟、友善柔、友便妄,这是三种什么人呢?论语告诉我们,第一种坏朋友,友偏辟,就是指性情暴躁的朋友。我们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情况,当你还需要理智判断的时候,你的朋友却先自盲目下定了结论,这种暴躁的朋友往往因为盲目的激情影响你的判断,让你做出可能永远无法挽回的后果。第二种叫做友善柔。跟第一种相反,是说那种脾气特别优柔寡断的朋友。要知道,现在的生活节奏很快,竞争激烈,很多时候,机遇在我们面前只是一晃而过,你必须果断的去把握它,而善柔的朋友往往干扰了你的思维,使你犹豫不决,这种朋友总是让你错失良机。第三种,也是最坏的一种朋友,友便妄,就是那种不择手段来谋取个人利益的小人。他们往往会打扮出来一副善良的面孔,来博取你的信任,直到你发现被他利用,而这时往往你已经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其实,交什么样的朋友,怎样与朋友相处,考验的是我们的眼光和智慧,我们读论语,听于丹讲论语,从中学习到的是一种审视、明辨的能力,是宽容、不为己甚的态度。选择一个朋友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而能够选择什么样的朋友,先要看自己配交什么样的朋友,自己站在一个什么样的人生坐标上,只有明确自己的修身养性才是交到好朋友的前提。论语是道德与智慧的凝结,他是一个循循善诱的老师,又是一个正直、坦率、宽容的朋友,它是一个映射着我们道德情操、品性修养的镜子,让我们在生活中找准自己的方向,多一份艺术和智慧,多一份清醒与闲暇,多一份享受生活馈赠的心情。

《论语》 读后感 1.《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说需要的那种快乐生活。主要讲述了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事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书中每一个故事都告诉了我们许多人生的哲理和处事做人的道理。于丹老师讲授《论语》心得别具一格。在我的心目中,孔子是一位离我们很遥远的古代圣贤,《论语》犹如高山上一颗劲松高不可攀,只可仰望而不可触及。而于丹老师仿佛是一位美味快餐的加工高手,它能把一般人很难懂的《论语》通过心得的方式来解读,似乎把难以消化吸收的食品加工成了老少皆宜备受欢迎的高档营养品。他带我们超越时空,把一位两千年前的圣人引领到了众人眼前与今人对话。孔子没有圣贤的架势,朴素平和、平易近人,时时传递一种朴素、温暖的生活态度。她把深奥的道理讲的浅显易懂,真正走进了我们的心里。他说:“孔子没有温度,只有色彩”。面对人生的遗憾,我们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接收下来,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一遍地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重你的痛苦。如果你因为错过了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了。于丹老师在论语心得中讲了一个故事:一座寺庙里供着一个花岗岩雕刻得非常精致的佛像,每天都有很多人来佛像前膜拜。而通往这座佛像的台阶也是跟它采自同一座山体的花岗岩砌成,台阶不服气地对佛像提抗议:我们本是兄弟,凭什么人们采着我们去膜拜你?你有什么了不起?佛像淡淡地说,因为你只经过了四刀就走上了今天的岗位,而我经过了千刀万剐才成佛。我们过去总是喜欢与他人相比,为什么你我一起参加工作,你今天如此辉煌?往往比的都是自己的缺失和他人的所得,而忽视了他人付出的努力、做出的贡献、肩负的责任、承受的压力。想得到他人所得背后的付出,千刀万剐与四刀相比相差何其大,这样比起来我的内心就平和多了,怨气自然就少了。你有你的快乐,我有我的开心,知足常乐!我们知道,西方国家以宗教立国,中国长期以儒学立国。孔子提倡仁爱,但他并不认为应当以丧失原则的仁爱之心去宽宥所有人的过失。《论语》告诉我们,要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去尊重每一个人,且彼此之间要留有一点分寸,有一点地。常言道:世界是个大家庭。既然是在“家”里,就不免人各有志,人各有禀性,正如有爱茶者喜欢龙井,有爱好乌龙茶一样,不过都是求真的一种心境。“不夺其真香 ”,“不损其真味”,那么,还有什么不可以真心待人,真诚说话,真情做人的道理呢!品味人生,修身养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度好这一轮回。淡泊的襟怀,旷达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闲适的心态去生活,将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状态,这样才无愧与祖先,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导我们快乐地生活的秘诀那样,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

一个人若能具备“心智”“感悟”“逍遥”“看得开”这些常人很难拥有的心态去活着,去做人,那将是一件多么逍遥的境界,然而,现时代的人,也包括我自己,却常常“功名利益”所牵绊,忘了自己要的是什么,活着为什么,甚至是为了一些生不带来,死不带的东西而强迫自己去做着一些不快乐、不愿意的事情,其实,人,如果失去了快乐,那么,他活着又有什么意义,既便他通过一些手段获取了他想要的东西,但是,又有什么能比快乐更为珍贵呢?这些心得令人不禁想到了自己,是呀!多少年来,我常常就是觉得累,觉得有些时候好烦,可是觉得自己不得不这样下去,心情就这样一轮一轮的转下去,越转越累,越转越烦,活过三十二个春秋,渡过三十二个年华,我却终没明白“感悟”这两个字的含意,而今天在庄心

得中,一语道破了我多年的疑虑,那就是我从未曾看清和认识过我自己,于丹教授借庄子心得问世人:“有多少人能真正认识到自己呢?”那一刻,我才反思,我认识我自己吗?其实人的眼睛只能看清楚别人,而却看不清楚自己,当你啮牙裂嘴的指责别人的时候,你是否知道自己又是不幅什么嘴脸呢?当你不屑一顾的嘲笑别人的时候,你是否自己的表情有多么的无耻呢?

于丹《庄子心得》读后感

[ 作者:关涛转贴自:本站原创 ]

庄子是诸子百家中一个重要的代表人物,人们把孔子称为“圣人”,称庄子为“神人”。记得在我的大学时代,博学多才的古汉语文学老师最喜欢讲的就是庄子的作品,恰好在前不久读书活动中,我读了于丹《庄子心得》一书,有了诸多新的认识在此与大家分享。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一字子沐,战国时代宋国蒙人,曾任蒙之漆园吏。贫而乐道,不慕富贵。他是庄子学派的创始人。庄子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代表作《庄子》(又被称为《南华经》)阐发了道家思想的精髓,发展了道家学说,使之成为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哲学流派。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庄子》共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一般认为“内篇”的七篇文字肯定是庄子所写的,“外篇”十五篇一般认为是庄子的弟子们所写,或者说是庄子与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写成的,它反映的是庄子真实的思想;“杂篇”十一篇的情形就要复杂些,应当是庄子学派或者后来的学者所写,有一些篇幅就认为肯定不是庄子学派所有的思想,如《盗跖》、《说剑》等。

《于丹庄子心得》大部分篇幅通过解读庄子中的寓言,结合现代社会的现象,引导我们用庄子的思想来指导人生,认为人生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种大境界,这种境界超越名利,超越生死,超越一切,逍遥得自在,追根究底是一种精神生活,灵魂生活,是一种“无”的境界,“归零”的境界,需要不断反观内心,需要大觉悟才能体会得到,而且更需要时间,因为“悟”本身是一个过程。在大境界的指引下,我们就会逐渐走上人生的坦途,直至掌握人生之道。如果没有大境界的指引,我们的人生就像有些“屠夫”解牛一样,用刀乱砍筋骨而损坏刀,在生活和工作中被一些小事所困,被有形有象的名和利所扰,在社会中被五颜六色,纷纷纭纭的表面现象所惑,不知不觉地浪费我们宝贵的生命。于丹用内心、自然流露的语言,借尊者、名人之口说出自己的观点看法,并用那些虚拟的、寄寓于他人他物的寓言小故事诠释着人生的哲理,那就是:宽容感恩于外在世界,融合于一切自然规则,清醒地认知自己的内心,超越所有的功名利禄之心,感悟人生的最高境界,拥有健康的人生心态和快乐的生活状态。

庄子的人生哲学,就是教我们要以大境界来看人生,感知已心,淡泊心态,合乎自然,超越利碌功名和自我。读过此书,让人在不经意中增加了智慧的砝码,给予了力量的源泉,伴随了身心的成长,满足了心与心的交流,真正品味出那份平平淡淡才是真的细腻意境。于己于人,无论你在何种岗位上,环境只是一种需要你去顺应的外在世界,却需要你坚持自己内心的秉性而不随波逐流,并让自己尽力把自身的潜能激发到最佳状态,那何尝不是一种超越自我的成功;无论在家庭还是社会,你充当的任何一个角色都需要你用心面对,真心付出,等到再回首时,我们可以无怨无悔,因为我们已经尽心尽力。

对《论语》重新认识的体会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把握自我,不为外界表象所迷惑。忠孝礼仪是《论语》对“士人”的基本标准和要求。以前的人一听到“忠孝”,立刻肃然起敬,乃至于“流涕”。但文革后我们根据学到的理论对这些看法有了变化,对“忠”,认为是愚忠,封建礼教的产物,“孝”是封建社会家长专制的工具,“礼”是伪善。于是,我们没有了文化行为标准,没有判断是非的镜子,除了法律因素外,我们的工作关系、家庭关系、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社会关系,如何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上没有,法律上除了基本准则外也没有。于是,种种千奇百怪的事情出现在我们身边。有些掌握了机密的国家工作人员通敌,出卖国家机密,背叛了党和人民;有的不孝敬父母,欺诈老人的钱财;生意场上,有的不讲诚信,要么货到不拿款,要么款到不发货;官场上,买官买官,拉帮结派,做一些昧着良心的事情,乃至贪污受贿。搞得来使人们对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什么事情是好的,什么事情是坏的,都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了。其实,《论语》早就把这问题解决了,只是我们以前没有注意到而已,处理好各项关系,就是要讲求“忠孝”。对党,对国家,对事业,对领导,要“忠”;对朋友,对工作,要“诚”,对父母,对老人要“孝”,对子女,对孩子要“悌”,对他人,乃至敌人,要有“礼”。把忠深深植入到心中,不是说说了事,有时候要用生命来解读,有时候要用几十年的苦难解读。西汉时苏武出使匈奴,单于爱其才,要其归顺,苏武拒绝。单于为了瓦解苏武意志,将苏武发到北海牧羊,一去就是十九年。苏武“渴饮雪,饥吞毡”,没有忘记自己的身份和使命,始终将汉武帝赐的使节拿在手上。十九年后,单于儿子即位,突发善心将苏武放归汉朝。汉武帝开始听说的是苏武已经投降匈奴,大为震怒。后来得知真相后,非常感动,动员了全京城军民出城迎接苏武。苏武仍拿着当年汉武帝赐的使节,衣着褴褛,仪态从容,他的赤胆忠心感动了所有的人。

二是安贫乐道,淡薄名利思想。我们工资收入不高是多年的事实,我们都已经“习惯了”。但有的人却很不适应,有的甚至口出狂言。所谓“靠山吃山,靠树吃树”,“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等等,言论既已如此,行为上必然出现偏差。所以看见一些“勾兑”现象,也就不奇怪了。但任何事情都有个度,超越了度,事物本质就发生了变化。“法律允许范围内”、“违纪”、“违法”悬殊往往在一线间,有的人偏就喜欢在这钢丝上走,思想根源上还是不能正确看待“安贫乐道”思想。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我认为人要真正获得自在、宁静、最要紧的就是安贫乐道。孔子的学生颜回家境贫寒,住漏雨破屋,三天两头缺粮,“瓦灶绳床”,都还朝不保夕,还得经常依靠子贡的周济。孔子称赞颜回能在贫困中“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清朝有个清官任满回家时候,因为没有收受贿赂,觉得不好意思,在行李里装了很多石头,以示“宦囊丰富”,居然还被人举报,上面居然还派员“调查”,结果查出了一个清官。笑话之余,这个清官清政不留名,体现了安贫乐道思想。我们不排斥富裕,我们不崇尚贫穷,但如果在富贵中,要学子贡一样,要同情、周济贫困的人,并且不要名利。如果在贫困中,不能怨天尤人,要有安贫乐道精神。

三是爱人犹如爱己,敬人犹如敬己。孔子很重视日常生活中的礼节。当做官的人,穿丧服的人,还有盲人路过他面前,他一定要站起来;如果他要从这些人面前经过,他就小步快走,这表示对这些人的一种尊敬。现代人一般都希望能得到他人的关爱、得到他人的尊敬。但自己付出了什么呢?却很少去思考。有的人挺起个冬瓜一样的大肚,唯我至上、目空一切,任何人都不在眼里;有的人“出口成脏”,开口就是粗话脏话,不管他人接受不接受;有的人不讲社会公德,随地乱丢脏物,公共场所旁若无人地喧哗、吸烟、吐痰;“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自己心中没有别人,很难得到别人的尊重。特别是生活中本来有诸多不

如意的人,忧患多于欢乐的人,更不容易做到自尊、自爱,并对他人的付出。美国原总统里根说他在中国的一次经历是他一生中最受教育的事。里根访华到西安,当然是微服私访式。看见街边有个小女孩卖甘蔗,里根突然想买根甘蔗来吃,一根甘蔗一毛钱,里根没零钱,拿出一张10元“大团结”付钱,小姑娘找不起,涨红了脸。那时候中国还没有开始改革开放,人们生活水平不高,对卖甘蔗的来说,10元相当于巨款了。里根也知道这个事实,于是以一种“周济”的心情,“美国式的宽容”,摇手说不要了,然后怀着一种对第三世界国家作了贡献的满足离开。没料到一会儿小姑娘叫喊着,迅速追上来,把该补给的钱补给里根。里根后来说,他感到了自己的感情贫乏和空虚,他以一种施舍的心去施舍,反而到是自尊自强的中国小女孩对他进行了施舍。使他先前的施舍成了一种不尊重他人,不礼貌的行为。里根之所以受人尊敬,除了总统因素外,他以尊重他人心做事,尊重的对象不光是经济巨头、国家首脑,对一个普通老百姓也注意到细节,这些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因此我们任何时候都要保持一颗诚敬的心,真心赞扬他人,真诚对待他人,真心接受他人的好意。对待不友好的人,要“以德报恩,以直抱怨”。用《论语》精神指导我们的行为。

第3篇:于丹《庄子》心得读后感

世纪路学校 张枫丽

读于丹的《庄子》心得,已没有了古文的晦涩难懂,有的只是于丹老师通过通俗的语言文字所表现的对庄子的感悟,清新自然,在心得中,于丹老师没有寻章摘句,没有引经据典,没有从教条到教条、从书本到书本的搬家,一切都娓娓道来,将庄子从圣人的高位复原到脚踏实地的实践者,将圣贤经典点化为隽永心语,不故作高深,不矫情卖弄,把庄子对待人生、看待生命的态度诠释得形象生动。

读完心得,感受最深的就是庄子那种大境界、大胸怀,境界的大小,决定了对事物的判断,站在大境界上会看到天生我才必有用,而站在小境界上,就只能看见一生碌碌无为。世间的大,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世间的小,也同样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因为真正的大小不仅在眼界之中,还在人的心智之中。在现实中,也许我们无法出世脱俗,无法远离这尘世的喧嚣,但在我们的心中,该有庄子这种逍遥游的境界,把我们的眼光放远一点,笑对人生。作为一名教师,更是如此,我们的快乐,就是可以从孩子们一双双清澈的眸子里,看见他们对你的喜爱,夫复何求!

现实中,我们往往会在一些小事上纠缠不清,在一些小节上太过在乎,什么是有用,什么是无用,这只不过是用我们认为正确的标准在衡量,也许我们心中的那把尺根本就是错误的,同样,在教学中,我们评定一名好学生的标准是什么?品学兼优,还是其他的什么呢?然而,往往有许多我们认为的坏学生,在各个领域做出了非凡的成绩,而许多好学生却庸庸碌碌地度过了一生,为什么?这也是我们的境界所决定的,也许我们换个角度,眼光放远一点,我们会发现,所谓的坏学生身上有许多的闪光点。

每天我们按照这社会给我们划定的规则上班下班,整天忙忙碌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为了生计奔波,我们的灵魂不再自由,我们的心中有太多的羁绊。读过于丹老师的心得,心中不觉了然,我们不能苛求物质生活的尽善尽美,但我们的灵魂是自由的,可以追求精神生活的至善至美,以一颗自由之心,去追求那种逍遥游的境界。

第4篇:《庄子》读后感

2010年,我认真参加中心组学习,重视自身理论研习;认真阅读区委宣传部下发的书籍,不断拓宽知识面。因为今年是我工作岗位的转换之年,所以我特别注重在读书中领悟和掌握更多有助于科学思考的规律。今年除了阅读推荐书籍外,我还自己选读了一些书,其中一本是《庄子》。结合工作中的思考,有了些粗浅的心得,并立

志在明年自身修养的磨砺和具体工作实践中加以运用,以下汇报其中两条心得:

心得之一:在新一轮**机关文化建设工作中,必须大力倡导“齐物”理念。

庄子提出“齐物”,意思是物不分大小长短久暂高低贵贱,必须一视同仁。他用鲲鹏与斑鸠作比喻,认为虽然鲲鹏嘲笑斑鸠鼠目寸光、胸无大志,斑鸠嘲笑鲲鹏沽名钓誉、迂阔空疏,但是大知大年与小知小年都有伟大而值得尊敬之处,同时他们都存在只有对方才能弥补的不足。大鹏扶摇而上九万里,是不了解那些燕雀的艰辛生活的;而燕雀站的枝头很低,也不会理解大鹏为什么要飞那么远。世界不能只有大鹏,也不能只有燕雀,所以必须“齐物”;世界不能只有君王圣贤,也不能只有平头百姓,所以必须“齐人”。

**的发展即将迎来人才汇聚的时刻,伴随而来的将是思想的碰撞、方法的矛盾和习惯的冲突。这是一个有利于转型的过程,但是对机关文化发展来说却是一个充满风险的过程。**机关文化向来平和,但随着这几年青年干部的增多,这种平和正在悄然发生变化(经过一年中大量的沟通谈话有所察觉),未来几年量变会加剧,新老思想、新老方法、新老习惯的交锋频率和强度可能会提高。如果处理得好,机关文化会在平和的基础上体现一些诸如高效、进取的元素;如果处理得不好,则可能会使冲突破坏了最宝贵的平和。所以**机关的文化建设应该及时被提上议事日程。我主张从三方面着手开展这项工作:一是在机关内部广泛挖掘先进事迹,尤其是要大力宣传中层以下干部的点滴闪光点,鼓励每一位机关干部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精彩的人生,逐步构建一个机关干部共同的精神家园;二是对青年干部的培养施行导师制,一方面切实帮助青年干部加快提高业务水平,另一方面也促使青年干部更多地接触、了解老同志,有助于相互理解和宽容;三是加强机关党总支和机关工会的工作,以党员学习为平台,经常教育党员干部带头求大同存小异、团结奋进,以工会为纽带,有计划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活动,提供快乐合作的体验机会,不断营造“齐物”、“齐人”氛围。

心得之二:在自己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必须坚持“自我守持”。

庄子描述了一个残疾圣人王骀的故事,说明一个人的德行是否充实,是否够得上一个美德的标志(符号),不在于他的外表,而在于他的内容。王骀的圣明伟大,在于他把一切凡俗的喜怒哀乐全部淘汰,建立了超稳定的心里架构。庄子认为修养境界的核心是心功,心如止水,无私无惑,无骄无赘,清可鉴人,明洁永远。有了或者过于注意自身的好恶,就会带来伤害,这种伤害不仅是给予自己的,也会是给予他人的。所以他认为有德之人必须“自我守持”。

对于自我守持,不止庄子提出过,孔子也有中庸化、适度化、非极端化的要求,比如他说要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等,以防干扰心智。老子也曾不遗余力地提倡虚静心态。这些年,我把庄子、孔子、老子等圣人们的守持说当成座右铭,不断提醒自己做懂得自我守持的人。懂得自我守持的人才可能成为真正强大的人。习惯于自我守持的党员领导干部才可能成为强大党的真正基石。归根结底,领导干部做事的“度”在于“爱自己”还是“爱群众”,“爱享受”还是“爱真理”。守持住了,把握好这个度,才能不卑不亢、顾全大局;才能说话有理、交往有节;才能做成事、做好事。守持不住,把握不好这个度,就可能出现不该定的事擅自定;不该管的事乱插手;不该办的事胡乱办;不该讲的话到处讲。党员领导干部只有时刻注意自我守持,才能自然而然地做到不揽权、多揽事;不干扰,多支持;不武断,多协调,才能在工作中毫不犹豫地按政策规定办事,按客观规律办事,按组织原则办事,按老百姓的愿望办事。

《庄子》的内涵丰富,以上两点只是我今年阅读它时得到启发的一部分,不全面也不够深入。但是我在读《庄子》时,已经深深感受到了读书对于机关干部的益处——读书确实能够给到自己很多思想的指导和实践的启发,有助于自身修养的提高和思辨能力的增强,我将坚持下去,多读书、读好书,指导实际工作不断出成效。

第5篇:庄子读后感

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庄子读后感。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庄子、徐无鬼》

世间有这样一种人,在一起的时候常常面红耳赤地争论,可是交情很笃厚。庄子和惠子的关系就是如此。

庄子过惠子墓的时候,他给随从的人讲了个奇怪而不可思议的故事:楚地有个人,鼻子给弄了点白色垩土。这是很平常的事情,擦掉就是。怪就怪在这人没去擦,而是跑到一个木匠那去,叫那木匠给他拿砍掉那块大小厚薄象苍蝇翅膀的垩土。更奇怪的是那个木匠,没象常人那样叫他擦掉垩土,却真的随手拿起斧头砍去,那斧头虎虎生风,从那人的鼻尖擦过,垩土被砍掉了。他站在当地儿,脸不变色心不跳,鼻子完好无损。

这是怎样的一种奇景?!这是怎样的一种际遇啊!人世间难得有这么个胆子大的,难得有这么个技术高的。没有那斧子当前不眨眼的气度,谁敢砍?怕是斧子还没砍下,人已战栗觳觫了吧?没有那高水平的技艺,谁敢站在那等着人家砍?只怕是你站得再稳,也会给那没水平的家伙砍掉了鼻子吧?或许脑袋都岌岌可危了吧?可这俩人竟然就搭档配合得这么高妙。所以,当郢人死后,宋元君叫匠石表演一下砍去鼻子上的垩土时,他再也发挥不出如此高的技艺了。

庄子为什么要讲这么个故事呢?他自己给我们点破了其中的寓意,他说:“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意思是说,从惠子死后,自己没有谈话的对手了,没有谁可以说话了。真的是没有说话的人了吗?他这不是正在给人家讲故事么?其实,他是在哀叹,自己失去了如此高妙的对手,心中万分悲凉罢了。

人世间类似的哀痛我们常会看到,远到春秋战国时期,钟子期死后,伯牙摔琴,不复再弹,纵有高山流水之音,又有谁能懂呢?世界上最懂得我们的那个人没了,我们的知心话又该说给谁听呢?纵使说了,又有谁能懂呢?

虽然庄子和惠子对事物的看法大多截然不同,两人在一起时喜欢互相批评和争辩,但是这相争却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庄子的哲思常常由之激发。即使在论争,那也争得是不亦乐乎啊!

站在濠水桥上的惠子和庄子,又开始争辩了,读后感《庄子读后感》。 庄子说:“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说:“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说“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说:“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庄子、秋水》)

能一起出游,非好友者何?那庄子出游从容,看鱼儿从容欢快地在水里游来游去,心有所感,大发感慨。惠子是个不可知论者,所以,他反问庄子,你又不是鱼,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以惠子之矛攻惠子之盾,他说,你惠子又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到此,我们觉得惠子该闭嘴了。可那惠子还是没服气,辩论水平是高高的,他继续着自己的辩论事业:我不是你,本来就不知道你是否知道鱼的快乐,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大家全都不知道了!这是何等的论辩才能啊!叫我们怎么听怎么觉得象绕口令了。这大约已到了论辩的高峰,可庄子仍能在这高峰上在拔高一筹,他告诉惠子,你先前问我怎么知道鱼的快乐等等等等,就已经知道我知道鱼的快乐还问我。我在濠水上知道鱼的快乐了。

这次论争,庄子和惠子各逞口舌之利,没有惠子的高论,又哪来庄子的妙论啊!难怪张之纯在《评注诸子菁华录》里说:“庄子、惠子意见虽不同,然惠子犹是解人也。寥寥数语,写出低徊踯躅无限凄凉。”

另一次的论争,更是叫庄子发了一通关于生死的妙论。

说来庄子可真是个奇人,老婆死了,他老人家大大咧咧坐地上,姿势不雅观也就罢了,他竟然敲着个盆儿唱了起来。这情景给前来吊唁的惠子看到了,就狠狠地批评他:“你跟人家过了这么久,她给你养大了孩子,现在老了,死了,你不哭也就罢了,还敲着盆唱歌,这不是太过分了吗?”这通责备有理有节,却没难住庄子,正象明代陈深辑在《诸子品节》里说的那样“庄子遇惠子,便出奇句,便有奇思奇笔,乃知奇文待人而见也。”

庄子说:“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恍惚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噍噍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庄子、至乐》)

在反驳惠子时,庄子奇句迭出,奇思奇笔叫人不得不叹为观止。他把生命过程描述成一个从无气、无形、无生到恍惚有气、有形、有生的过程。生死存亡本为一体,我们为什么还要悲哀呢?亲爱的老婆,她又回到她生命的本原处了。又回归到无气、无形,无生的状态中去了。她在天地自然中,又何必伤心呢?

人生在世,得对手如惠子者,幸甚幸甚!庄子有此对手,足矣!庄子有此知己,足矣!过惠子墓,庄子睹物思人,为失去对手而慨叹,而感伤。这无尽的悲凉情其始我辈浅陋之人所能深味?

第6篇:庄子读后感

《庄子》读书报告

1.《庄子》其书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一类书可以称之为“奇书”。这类书是既充满着诗意的感性文字、闪耀着文采精华;又蕴含着深邃的哲学思辩,超凡脱俗。在这类“奇书”中,最有趣、最有灵性的莫过于《庄子》。

《庄子》是庄子及其后学者的著作总集。《汉书·艺文志》著录52篇,现仅存郭象编辑注释的33篇。《庄子》在魏晋时期与《周易》、《老子》并称为三玄。到唐代正式成为道教经典之一,称《南华真经》。

2.庄子其人

庄子(约前369-前286)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原系楚国公族,楚庄王后裔,后因乱迁至宋国,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然文采更胜老子。庄是一个让人琢磨不透、与众不同的人。他懂得一切,却没有割舍一切,他知道人类有着无穷的缺陷和疾病,但他自己却没有隐居山林,过着孤独而清净的生活。他喜欢做的事是唱着歌悠游于天地之间。

3.吾之感:

聆听自己

认识自己是永恒的话题,是一个人生历程。认识自己,需要有一个平和、宁静的心态;认识自己,需要不断的倾听自己的心声。

庄子在《大宗师》里面,讲了一个老人的故事:一个老者,年事虽高,却面如孩童。别人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么年轻? 老者回答道:我懂得道啊。要参透圣人之道,必须有所持守。这持守参悟,有七个阶段:“悟犹告而守之,三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也,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已外物也,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已外生也,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不死不生。

要做到这些首先要忘记天下所有牵绊自己的事故人情;也不去想明天自己生命中还有哪些事没有做。超越生死,活在当下,享受生命中的每一个时刻,安详地穿越人生,于是,心灵便开始进入了虚灵之境。当古人的切肤之感、天地之叹进入到我们的生命之中时,就达到了庄子所说的第七重境界——不死不生。

当然,这七重境界,对我们这样的普通人来说,实在太困难。我们生活在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里,大概没有几个人能做到完全不顾及“物质”而单纯追逐“精神”的超脱。

但庄子的人生境界,给现在被物欲所累的我们一个提示:怎样的生活,才是幸福的生活?

庄子所提出来的“外化而内不化”,内在,是要我们把心灵逐渐腾空、把心中的杂念逐渐排除,最终,我们心底真正内化的依据能够有所秉承;而外在,则是本着内心的宽容和洞察的清明,随遇而安,不与世争,这样的化,可能会使我们把握好每一个当下、活好每一个当下,以一种从容的姿态,安详走过人生的整个流光。

这样,便少了很多纷争、少了很多矛盾,最后,我们会认识自己,达到一个合乎天地自然的自己的生命境界。所以,我们不仅要仔细倾听自己内心的呐喊,积极响应自己内心的呐喊。而且要珍惜眼前的一切,活在当下。

至乐无乐

《至乐》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孔子的弟子颜回要去齐国宣传孔子的学说,孔子面有忧色。子贡离开自己的座位悄悄地问孔子:“先生在上,学生想问一个问题,不知是否妥当。颜回要去齐国,先生面有忧色,这是为什么呢?”孔子说:“这个问题问得好!过去管子曾经说过一句话,我很赞赏。他说:小口袋不可以用来装大东西,短绳子不可以用来汲深井之水。这是说,每种东西都有固定的性能,都有一定的形体,只能从事与其性能相适应的工作,只能办成与其形体相适应的事情,既不能超越,也不能不及,超越和不及都会给它带来危害。现在颜回要齐国了,我怕他向齐王讲什么尧舜事迹、黄帝功果,再加上有关燧人和神家的业绩。如果讲这些,齐王一定会用来反省自己。反省而不得要领,那就会对颜回讲的道理产生怀疑。一旦有所怀疑,颜回就有可能被处死。你不是听说过吗?过去有一只海鸟落在了鲁国的郊外,鲁侯将它迎入庙堂之上,给它奏最高雅的音乐,给它吃最精美的食物。可是海鸟却感到满眼昏花,忧愁悲哀,不敢吃一嘴肉,不敢喝一杯酒,没有过三天便死了。鲁侯这是以养活自己的方法来养活鸟,不是以养活鸟的方法来养活鸟,与鸟的本性不相适应,所以鸟不能生活。用养活鸟的方法养活鸟,那就是让它居住在森林里,漫步在沙滩上,漂浮在江湖中,觅食于鱼鳅间,与自己的同类共飞同止,与自己的伙伴同游共处。综怕人声嘈杂,为什么要用那嘈杂的声音来招待它呢?《咸池》、《九韶》这些人们认为高雅的音乐,在洞庭的旷野中弹奏,鸟听到后会吓得高飞,兽听后会吓得逃走,鱼听到后会吓得深潜,就连一般的人刚刚听到,也不过是围观而已。鱼在水中才能生活,人在水中就会淹死。他们的性能不同,所以彼此的好恶也就相异。正因为如此,所以圣人不要求不同的事物有同样的性能,不要求不同的人做成同样的事情。他只要求名誉与实际相符合,做事与能力相适应。这就叫做理通情顺而福气常存。”

这个故事是说,一种事物有一种事物的特性,一种东西有一种东西存在的特殊环境。如果想要维持一种事物,保存一种东西,就不能脱离了它的特性,不能改变其存在的环境,也不能用其他事物的特性要求它,用其他东西存在的环境对

待它,否则的话,就会适得其反,事与愿违。也就是说,事物存在的最佳环境,就是与其原本真性相适应的环境。处在这种环境中,事物就安闲自在,这就叫做顺其自然;安闲自在,也就既不觉甘甜、也不觉得、苦涩,无知无觉,这就叫做混沌。自然、混沌就是事物存在的最佳状态。现世之人陷于滚滚红尘之中,诸多诱惑,更应该怀着一颗宁静、谦虚的心去学习这顺其自然的智慧,这样,才能不被这红尘世俗所累,达到自然、混沌的最佳状态。庖丁解牛

读了庖丁解牛这个故事后感受颇多。现主要列出以下几点:

①练习过程--“依乎天理”“因其自然”:庖丁杀牛的动作和其所发出的声音既配合《桑林》舞曲,又吻合《经首》乐章,令文惠君不禁感叹。庖丁说:自己花费了三年时间才练就从一只完整的牛看到牛自然生理结构这个本领。可以说,庖丁具有X光的透射智慧。在练习的过程中有两个很关键的词:“依乎天理”“因其固然”。“天理”是自然的条理,“固然”是本来的样子。其实我们也可以将这些道理运用到我们的学习上。庖丁用心神代替感官,练成如此技艺,我们学生也可以用心去学习、感悟真谛。

②操作技巧--游刃有余:一个人有充分的准备与足够的能力,再经过训练,做起事来不正是如此吗?俗话说得好,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无论我们做什么事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样我们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于不败之地。③工作状态--乐在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庖丁说:“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他已超越了技术的层次达到了道的境界。每次工作后庖丁总是“为之四顾,为之踌躇”,乐在其中。我觉得始终处于创作的喜悦之中,是最难得的状态,而这不正是很多人所缺乏的一种状态吗?

研读《庄子》非一朝一夕之事,《庄子》不只是一部书,更是一个世界、一个与宇宙、自然相通的大世界。想要从中汲取更多营养,得学艺日精才是。

上一篇:机关单位自我简介下一篇:吹乒乓球简单游戏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