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规范与要求

2023-01-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课堂教学规范与要求

物理教学语言的规范要求与智慧生成

俄罗斯有一句谚语:“不是蜜,但它可以粘住一切的语言,”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人们用它交流思想,表达感情,创造文化,精彩的语言能够动人心弦,甚至震撼世界。

语言对教师职业尤为重要,而物理教学语言则是物理教师的基本功和必要素养,是教学艺术的基本而又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是接通师生心灵的桥梁,是物理教师完成“传道、授业、解惑”任务强有力的手段,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在论述教师的素养时所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物理教师教的是原理和方法,因此物理教师本身必须具有更好的语言素养,要提高物理教师的语言素养,必须先明确物理教学语言的规范要求。

1物理教学语言的规范要求

物理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它要求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科学规范,一般说来,规范性的物理教学语言应达到以下要求。

1.1必须精确

严格按教材“咬文嚼字”来阐述物理定义、定理、定律和定则,这是因为物理定义、定理、定律和定则的遣词造句都是经过几代学人反复推敲和不断论证而成,内容的表述十分精确,往往是多一个字不行,少一个字不行,前后颠倒也不行,例如:牛顿第二定律中,物体的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就不能说成合外力与加速度成正比;在光的反射定律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也不能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同时,要特别注意一些似是而非的词语讲解,对“一切与一般、相同与相等、相等与就是、和与或、强弱与大小、大小与快慢、阻碍与阻止、刚好与至少、变化与变化率、增加了与增加到”等这些词语的讲解必须抠字眼,不能含糊其辞,例如:牛顿第一定律中,“一切物体”就不能说成“一般物体”;“或”也不能说成“和”。

1.2必须流畅

物理教师教学说话不能吞吞吐吐,不能语病迭出,不说不着边际的空话,不讲套话,不说半截语,不能前言不搭后语,语无伦次,不能将公式、定律冠以“大概”,所有这些均有碍于学生的接受,甚至使学生产生错觉或形成错误的思维定势。

1.3要注意语气语调,富有节奏

唱歌为什么好听呢?这是因为唱歌有节奏、有起伏、有激情,我们物理教师应学习借鉴音乐中一唱三叹的音律手法,控制好教学语言的声调和节奏,努力做到语言强弱适宜、快慢适中、抑扬顿挫,使教师的“讲”和学生的“听”协调合拍,促使学生进入学习的最佳思维状态,例如:讲到教材的重点、难点及其它关键的地方,语速应放慢,语气应加重,声调要提高、尾音要拖长;课堂秩序出现混乱时,要有意变换声调,压低嗓门,声缓语重,实践证明,富有节奏情感的教学语言能激发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增强他们的理智感和求知欲,使学生在“动之以情”的过程中更好地接受和理解所学物理知识。

1.4不能带口头禅

要尽量避免开口“这个,那个”,闭口“是不是,对不对”“前者,后者”等口头禅的出现,因为这些口头禅会使学生心烦意乱,分散注意力,误解教师讲授的内容,这就势必影响教学效果。

2物理教学语言的智慧生成

2.1应多用启发性语言

物理教学语言的启发性,就是在教学时“用语言把人们的心灵点亮”,物理教师的教学是为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教学语言应含蓄蕴藉、耐人寻味、发人深思,富有启发性,启发性的前提是激疑,让学生产生疑问,它的前提是诱思,在旧中见新、易中见难、平中出奇、难而可及、循循善诱,教学时,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富有问题性,给学生留下想象的余地,让学生能由“此”想到“彼”,由“因”想到“果”,由“表”想到“里”,有“个别”想到“一般”,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使学生在听课的始终都处在带着问题、解决问题、再重新带着问题、再解决问题的状态中,形成师生共同活动,也就是说,物理教学语言应追求张力或弹性美,同时,教师还应注意把握启发教学的火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适当的时机施教,才能充分发挥教学语言的启发作用,正如有人总结的:“教师的语言如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种子,能深埋在学生的心里。”

2.2应幽默风趣

幽默是一种艺术,是智慧优雅的表现,是教学语言的“调料”,是语言引力的“磁石”,它既能引人发笑,增添教学活力,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愉快欢乐的氛围中主动地获取知识,消除师生间的隔阂,融洽师生间的关系;还可以突出一些概念、规律的特征,解决教学的难点,有时还可以巧妙地处理偶发事件,使教学转入正轨,教师用幽默的语言来讲述抽象概括的物理概念的意义,剖析物理原理的内涵和外延,往往比直截了当的阐述更能为学生接受,正如前苏联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所说的:“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风趣幽默的教学口语,活跃气氛,启发智慧,催化感情。

例如,描述波动的情景,可来一句歌词:洪湖水,浪打浪,波传播时介质中的质点振动而不“随波逐流”;讲“楞次定律”,可把线圈比喻为具体有“冷酷”和“多情”双重性格的特别人物,时而表现为“冷酷多情”,时而表现为“多情柔和”,最后把定律归纳成“来之抗之,走之拉之”八个字,学生听了便会情趣盎然,演示灯泡电压超过额定电压,发出耀眼白光即随口大声吟出:“生命诚可贵,电势差更高,小灯泡呀,你一路走好!”一道闪亮,灯灭了,而演示灯泡再亮一下后熄灭的自感现象时,可说一句:“垂死挣扎。”

实践证明,风趣幽默的教学口语,能使枯燥的物理知识趣味化,使学生乐于接受、乐于学习,从而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当然,风趣幽默不能哗众取宠、流于庸俗。

2,3应生动形象

建构主义理论告诉我们,人们的认识建立在已有的知识模型上,而不能凭空产生,因此,物理教学语言应追求形象直观、通俗易懂,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创设物理情景,可以将物理学中科学的抽象转化为学生熟知、喜闻乐见的一幅幅动画和实例,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更好、更快地顺应和同化新知识,如利用典型事例、诗歌、典故或故事将学生带人物理情景;用确切的比喻、鲜明的对比、夸张的手法活跃思维,强化记忆;用合理的张弛,消除学生疲劳,保证教学效率。

例如,讲波发生衍射条件,可把波长描述为一个人的两腿长,当障碍物的尺寸小于或接近人的两腿长时,人能容易的跨过障碍物继续前进,否则就很难跨过去,讲“右手定则”,采用割韭菜的例子进行比喻,将刀尖指向、刀刃切割方向、韭菜直立方向分别喻作感应电流方向、导体运动方向、磁感线方向,这样不但讲明了三个方向之间两两垂直的关系,而且增强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形象理解,再如,何为理想化方法?就如同鱼网捕鱼,必须漏掉水、杂物、小鱼,才能捕到大鱼。

实践证明,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能够化抽象为具体、变深奥为浅显,能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和强烈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引起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渴求与情感共鸣,

2.4应化繁为简

课堂教学由于受时间、空间的制约,它要求教师的讲解必须有的放矢,不能东拉西扯、随意发挥,滔滔不绝,话语太多太长,学生会无所适从,茫然不解,影响听课的情趣和效率,因此,教师要有惜话如金、少说为佳的意识,多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和思维的空间,做到教学口语精炼简明,言简意赅,句句实用,简要不烦,能使人通之,即“约而达”;藏而不显,以使人悟之,即“微而藏”;举例无须求多,但要有触类旁通之效,故虽罕璧,亦能晓喻,能用一句话讲清楚就不应该用两句,对可说不可说的话要尽量克制不说,力求一语破的,一语激情,适当的重复是必要的,但一句话反复唠叨、罗嗦不完,学生是无法接受的,“言不在多,达意则灵”,就说明了这个道理,例如,归纳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这样表达:“物体沿直线运动,在任意相等时间里,通过的位移都相等,”虽然是寥寥数语,却包括着四个约束条件,且层层深化。

实践证明,使用精炼简明,明快流畅的教学语言,学生才能学有所思,思有所得。

总之,教学语言,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是我们教师基本功的体现,是衡量我们教师知识水平、教学能力的尺度,它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所以,作为教师,应掌握好语言艺术,以成为学生喜爱的物理领路人。

作者:马辉

第2篇:基于“工程师能力-认证标准-专业规范”要求的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研究

摘要:建设法规是土木工程专业本科一门重要的建设法规类课程。根据“工程师能力-认证标准-专业规范”融合要求,以建设法规课程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土木工程专业建设法规的课程目标及能力要求、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关系、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教学方法设计、课程考核方法及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等内容,通过分析土木工程师执业能力、工程教育认证、专业规范对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支撑关系,进而编制了满足工程教育认证要求的课程教学大纲。研究成果对于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编制土木工程和工程管理类课程教学大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注册工程师;工程教育认证(评估);专业规范;教学大纲;建设法规

建筑领域普遍实行执业资格许可制度,近年来国家对建筑执业资格许可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根据2020版《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涉及建筑领域相关执行资格的有注册建筑师、监理工程师、房地产估价师、注册城乡规划师、建造师和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与此同时,实施普通高校工程专业教育认证评估也是国际惯例[1]。从1992年起,住建部陆续对建筑学、土木工程、城乡规划、工程管理、建筑环境、给排水工程等六个本科专业开展专业评估。1994年开始对土木工程专业进行专业评估[2]。截至2019年5月,全国共有102所普通高校通过了土木工程专业教育认证(评估)。

建筑领域的注册工程师执业资格许可和工程教育认证(评估)对土木工程專业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注册土木工程师执业资格许可代表工程界对注册工程师知识及能力要求,为高校确定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培养计划和课程设置提供了重要参考[3]。因此,高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改革应当适应注册工程师执业资格许可制度的要求[4- 5]。

近年来,工程教育认证(评估)、注册工程师制度、工程教育及人才培养受到了广泛关注[4-6]。徐能雄和吕建国(2008)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木工程专业为例,提出适应土木工程专业教育认证要求进行培养方案和课程改革的建议[7];李凤臣等(2013)认为,应当以专业评估为导向进行土木工程专业改革[8];张华等(2013)研究了基于注册工程师制度的给排水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9];吴昌兴等(2014)探讨了基于注册工程师制度的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9];郭全全和周耀(2015)分析了面向工程教育认证的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改革[10];佘艳华等(2016)研究了基于专业评估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11];杨佳玲等(2017)讨论了工程专业认证背景下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2];苏原和孙峻(2019)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理念探讨了土木工程专业课程建设[13]。本文主要从注册工程师执业能力、专业认证标准和《普通高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以下简称《专业规范》)三个方面,以建设法规课程为例,研究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研制过程中的课程目标及能力要求、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关系、教学内容及方法和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

一、学生的建设法规知识及能力要求

注册工程师执业资格许可明确了注册工程师应当具备的知识及能力要求。其中,建设法规及相关考试科目反映了建筑领域注册工程师的建设法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如表1)。

根据表1,建筑领域注册工程师的建设法规知识及能力要求不尽相同,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熟悉执业领域主要建设法规和基本建设管理制度;(2)能够分析解决执业过程中的建设法规实际问题;(3)能够分析建设法规违法违规责任,具有风险责任意识和职业伦理意识。

此外,《高等学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以下简称《专业规范》)规定了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建设法规知识及能力要求、推荐学时和课程性质(如表2)。《专业规范》可以作为土木工程专业建设法规课程设置的重要参考。

由表3可知,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建设法规知识及能力要求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设计环节能够综合考虑建设法规要求;(2)熟悉土木工程领域的建设法规、规范标准,能够评估复杂工程解决方案的法律影响;(3)能够综合评估土木工程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4)执业过程中理解并实践土木工程师职业规范和工程伦理。

二、课程目标及其对毕业要求的支撑作用

根据注册土木工程师执业资格许可、土木工程专业认证和《专业规范》要求,建设法规是高等学校土木工程本科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主要讲授建设法规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以及重要的建设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

(一)课程目标

通过理论讲授、案例教学、自主学习、实践调研、交流研讨等教学活动,使学生初步具备运用建设法规基础知识解决工程实践中相关法律问题的基本能力,理解并遵守土木工程师执业准则和道德规范,基本达到二级建造师的法律知识能力要求,实现如下学习目标。

课程目标1:理解建设法规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熟悉建设法规和土木工程管理制度;掌握建设工程法律责任制度,培养建设法规意识和工程伦理意识。

课程目标2:熟悉建设人员执业资格许可、建设企业资质管理制度;熟悉建设行业执业准则和道德规范,能够分析违反建设执业资格和职业道德的法律责任。

课程目标3:熟悉或掌握勘察设计文件审查、建设规划和用地管理的法律规定及违法责任,能够评估建设工程实施全过程中涉及的建设法律影响。

课程目标4:掌握建设工程承发包、质量管理和安全生产管理的法律规定;熟悉建设监理和施工许可、建筑节能、环境保护和质量保修的法律规定;能够评估建设工程实施过程中涉及的历史、文物(文化)、环境及法律影响,能够分析违反《建筑法》的法律责任,培养依法合规开展建筑活动的法律思维。

课程目标5:掌握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的基本法律规定;能够分析违反《招标投标法》的法律责任,培养依法合规开展建设招投标活动的法律思维。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关系

建设法规课程在设计工程技术方案、工程与社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和职业规范4个方面对毕业要求的支撑作用,如表4。

其中,括号内的数字为建设法规课程对学生毕业要求支撑的权重系数,支撑指标点权重是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建设法规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较在学生毕业要求矩阵相关指标点上的重要性程度,某个毕业要求指标点上所有课程的权重系数合计为1。课程目标权重是建设法规的多个课程目标对某个毕业要求指标点的重要性程度,某个毕业要求指标点上多个课程目标的权重系数合计为1,可根据学校和专业特点对权重系数进行调整。

三、课程内容与主要教学方法

(一)课程内容及推荐学时

根据注册工程师执业资格许可、《标准》和《专业规范》,建设法规课程应当涵盖建设法规基本概念、建设基本制度、建设执业资格管理、建设程序管理、建筑法、招标投标法等内容,推荐课内学时为24学时(如表5)。

(二)主要教学方法

采用理论讲授、案例教学、交流研讨、实践调研等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建设法律基本知识,能够分析解决建设法规实际问题,培养建设法律思维和工程伦理意识。本课程课内总学时为24学时, 课外实践调研(8学时),自主学习等课外学习环节可有效解決建设法规涉及知识面广、教学任务重、课内学时少等矛盾。

课内学时(24学时),包括两部分:(1)理论讲授 (20学时),主要讲授建设法规基本理论,侧重课程重点、难点、争议点和新发展,旨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突破重要概念、把握章节和课程结构,其中,在理论讲授过程中,可以选取适合的章节或知识点组织案例教学;(2)交流研讨 (4学时),主要安排在课内,用于检查学生实践调研、自主学习,交流调研和学习成果完成情况等。

课外学时(8学时),包括两部分:(1)实践调研 (4学时):收集重要的建设法规资料,开展城市违章建筑、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法规实施情况、建设工程规划和建设用地法规实施情况、建设工程发包承包法规实施现状等专题调研;(2)自主学习 (4学时):教师推荐参考书和课后读物、布置自学任务、指导学生确定学习目标,选择相关章节或知识点(建设工程担保、建设工程保险、建设纠纷处理、建设工程文物保护等专题)推荐学生自主学习,并提交学习成果,同时将自学部分列入考核内容。

四、课程考核环节及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

课程考核环节包括平时作业、研讨汇报、期末考核三部分,权重分别为20%、30%和50%(表6),合计100%;课程考核重在过程控制、全员覆盖和持续改进。

(一)平时作业

平时作业考核多样化,既包括课后作业,也包括自主学习随堂完成提交的随堂作业,共4次,每次占5%。按作业完成情况给予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评定等级。评定作业成绩时适当考虑学生的出勤和课堂表现等。

(二)研讨汇报

为检查实践调研、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情况,组织学生开展课内研讨汇报(2次,4学时),调研报告或汇报材料质量占15%,汇报、答辩情况占15%;按成果质量和汇报情况,综合学生打分和团队整体表现,分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评定成绩。

(三)期末考核

期末考核建议以开卷考试的形式进行,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试题分为基础题、分析题和综合应用题,分值比例为5∶3∶2。考查内容须符合课程目标、认证标准和专业规范要求,突出考查学生是否具备土木工程工程师应当具备的执业能力及素质,其中基础题考查学生对建设法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分析题考查学生分析解决建设法规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应用题考查学生分析解决多项或较为复杂的建设法规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课程考核成绩

课程考核成绩由平时作业、研讨汇报和期末考核三部分组成,按20%、30%和50%的权重加权求和形成课程考核成绩,课程考核成绩四舍五入取整数,按优(90~100分)、良(80~89分)、中(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60分)折算为五个等级。

(五)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

首先根据学生平时作业X、研讨汇报Y和期末考核Z三项成绩按20%、30%和50%的权重加权求和得到课程总成绩S,求得S100即为课程目标达成度(表6)。

根据表6,既可评价所有学生课程目标的平均达成度,也可评价每个学生的课程目标达成度;既可评价课程目标的平均达成度S100,也可按式(1)计算各分项课程目标达成度si。

si=xi*0.2+yi*0.3+zi*0.5Xi*0.2+Yi*0.3+Zi*0.5(1)

最后,根据达成度数值,对课程目标达成度按表7核定为六个等级(表7)。

课程结束后,发放课程教学效果调查表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产出情况进行满意度评价,根据学生自评等级,将全部学生自评等级加权求和,平均值作为学生自评的课程目标达成度,以此作为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的补充,为课程的持续改进收集信息。

(六)毕业要求指标点达成度

结合上述课程目标达成度si,毕业要求指标点权重qj和课程目标权重mi(表4),毕业要求指标点的达成度dj=qj×∑(si×mi)进行计算评价。式中,毕业要求指标点j=3.3, 6.1, 7.1, 8.2,课程目标i=1, 2, 3, 4, 5。

五、结语

根据建筑领域注册工程师执业能力素质、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和专业规范要求,以土木工程专业建设法规课程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建设法规课程教学大纲研制过程中的若干重要问题,包括课程目标及其对学生毕业要求的支撑作用、主要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主要考核环节及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研究结论可为基于工程专业认证要求的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等专业的课程教学大纲研制提供重要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李茂国,张彦通,张志英.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注册工程师认证制度的基础[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4):15-19.

[2]毕家驹. 中国工程专业评估的过去、现状和使命——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J]. 高教发展与评估, 2005(1):40-42.

[3]沈蒲生,尚守平. 论我国注册工程师制度和土木工程教育与国际接轨[J]. 机械工业高教研究, 2000(4):69-71.

[4]苏永强,黄玲. 与注册工程师制度相适应的工程教育改革[J].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1):41-43.

[5]张云峰,詹界东,李文. 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必须与国家注册工程师制度接轨[J]. 高等建筑教育, 2005(1):14-16.

[6]韩晓燕,张海英. 专业认证、注册工程师制度与工程技术人才培养[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4):38-41.

[7]徐能雄,吕建国. 适应土木工程专业认证的培养方案与课程改革[J]. 中国地质教育, 2008(2):49-51.

[8]李凤臣,张丽娜,杨泽平. 以评估为导向的专业改革研究——以东华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为例[J].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4):477-480.

[9]吴昌兴,阮建凑,陈自力. 基于注册工程师制度的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研究[J].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14(1):75-80.

[10]郭全全,周耀. 土木工程专业面向工程教育认证的教学改革研究[J]. 高教学刊, 2015(4):57-58.

[11]佘艳华,王德玲,黄文雄,等. 基于专业评估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J]. 大学教育, 2016(9):152-153.

[12]杨佳玲,刘敏,范留明,等.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J]. 教育现代化, 2017(42):16-17.

[13] 苏原,孙峻.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理念的土木工程专业课程建设探讨[J]. 高等建筑教育, 2019, 28(4): 73-78.

Key words: chartered engineer; engineering education accreditation (evaluation); professional specifications; syllabus; construction law

(責任编辑 梁远华)

作者:张友志 顾红春

第3篇:解析现代社会人事档案管理规范化要求

摘要:现代社会每个领域的正常运转都需要借助一套合理高效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作为支撑。因此,人事档案实现规范化管理是各行各业实现健康运行的重要保障。本文首先阐述了现代社会人事档案管理规范化的现实意义,然后分析了影响人事档案规范化管理的不利因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对提升人事档案规范化管理水平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人事档案管理规范化意义策略

1.人事档案规范化管理的现实意义

在现代社会里,人事档案是每个单位都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因此,人事档案必须实现规范化管理,并将规范化管理置于一个显著的高度,才能为推动单位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1.1人事档案规范化管理可以有效减少单位的日常工作量

社会的不断进步,使单位的人事事宜更加频繁。因此,必须构建起一系列有效的人事档案管理机制,才能确保档案管理实现规范化。人事档案管理实现规范化,才能在日常工作中做到有备无患。一旦本单位需要工作人员的档案信息或上级单位需要一些本单位的人事信息,就可以方便快捷的进行查阅,获取真实准确的人事档案信息,使人事档案的作用发挥得非常及时到位。如此,单位不会再额外花费时间去收集工作人员的人事档案信息,大大节省了时间和精力,确保工作及时开展。

1.2人事档案规范化管理可以为单位提供招聘参考价值

人事档案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单位的岗位需求,也代表了单位的发展方向。因此,人事档案信息实现规范化管理,可以使单位更加客观的审视自己,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如此,一旦单位在发展过程中,缺少一些工作人员,就可以将人事档案信息作为有价值的参考,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人员吸纳,使利于单位长远发展的有用人才被及时招聘到单位中,为单位发展注入源源不绝的动力。

1.3人事档案规范化管理可以记录单位成长的过程和轨迹

每个单位都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薄弱到强大的过程。可见,人事档案管理实现规范化,可以使单位的成长过程更加准确及时的得以保存。这样,曾经有过的过程对于单位来说,是一种无形的财富。这样,单位才能在成长过程中吸取教训,积累经验,从而为今后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2.影响人事档案规范化管理的消极因素

现实中的消极因素永远是现代社会人事档案信息实现规范化管理的最大困扰。我们必须深刻剖析这些消极因素,只有剖析到位,才能更加稳妥的采取应对策略,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2.1队伍领导重视程度不够,影响信息规范化管理效果

目前,很多单位的领导未能给予人事档案规范化管理高度的重视。因此,人事档案规范化管理进程较为缓慢。究其原因,在于很多单位领导认为,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和能力才是单位发展的重要条件,其他事宜都是辅助条件,不能对单位发展造成过大影响。殊不知,单位的竞争力不仅来自于工作人员的素质能力,还需要依靠良好的软件管理。最后,这些守旧的思想观念形成困境,不利于档案信息的规范化管理。

2.2档案信息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管理效果不明显

在现代社会里,人事档案信息是单位践行“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客观需要。然而,很多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直接影响了单位的档案管理规范化进程。同时,一些管理人员的职业操守问题较为严重,不利于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最终,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陷入僵局,不能适应单位发展的需求,更无法跟上社会发展的需要。

2.3硬件设施跟不上发展要求,影响档案规范化管理效果

现代社会的人事档案信息若想实现规范化管理,不仅需要转变思想意识,还要切实借助一些设备设施,否则很难达到预期的管理效果。然而,很多单位恰恰缺少崭新的设备设施,这必然为单位人事信息管理带来负面障碍。人事档案的应有价值无从发挥。

3.人事档案实现规范化管理的积极策略

我们必须从现实的困扰中寻找突破口,寻找合适妥善的策略来实现人事档案信息的规范化管理。这样,人事档案管理必然惠及更多的受益对象,使档案信息实现价值的最大化及时化,促进单位事业的深入发展。

3.1转变单位领导的陈腐意识,开拓人事档案规范化管理空间

首先,人事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是一种管理意识。因此,单位领导必须具备科学合理的管理意识,才能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顺利的开展下去。可见,单位领导要认清现代社会发展形势对人事档案方面的更高要求,深刻理解人事档案管理规范化的缘由。如此,单位领导的管理思想才能更加进步理性,进而为人事档案实现规范化管理夯实基础。

其次,单位领导要注重人事档案管理部门的完善与优化。领导可以召开会议,共同商议档案管理部门与人事管理部门的性质定位及职能定位,从而使管理工作更加明确的开展,不至于出现杂乱无章的情形。当然,领导要积极审阅规章制度的内容,将合理的规章制度加以借鉴,或根据单位现实情况来制定规章制度,确保档案管理实现规范化。

3.2着力提升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为强化管理规范化提供保障

首先,人事管理具备较强的严密性和谨慎性。因此,严谨高效的工作意识是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应当具备的素质之一。档案管理人员应当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才能更好地胜任管理工作,单位领导要积极强化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培训学习,使工作人员形成较强的管理能力,更加稳妥的开展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并确保管理工作朝向规范化状态发展。

其次,除专业素质外,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操守问题也要引起注意。领导可以与培训机构或培训老师及时沟通直接对话,将职业操守问题作为培训学习的重要内容。同时,领导还要积极鼓励管理人员开展自学,学习档案规范化管理的相关知识,以便更好的指导自己的工作,提升档案规范化管理水平。

3.3及时更新硬件设备设施,跟上规范化管理的要求

单位在投入资金购置设备设施时,一定要投入及时,力度到位。当然,还要对资金运行情况进行全面的跟踪核查,坚决杜绝职务违法犯罪行为的出现。如此,硬件设备设施更新的资金有所保障,才能实现更好的档案规范化管理。此外,单位也要配置专门的硬件设备设施维护人员。这样,一旦设备设施出现问题,能够得到及时的维修和养护,不会耽误资源共享活动的开展。

4.结语

现代社会里人事档案管理的价值在于实现信息价值的最大化,并确保单位实现长久持续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要认清消极因素,采取积极策略,确保人事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水平。

参考文献:

[1]徐浩然,宋立昌,尤秋实,徐志远.浅谈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J].民营科技,2013(10):40-40.

[2]王博珍.新时期人事档案管理规范化的探究[J].科技风,2014(5):238-239.

作者:石静

第4篇:教案编写规范与要求

教案是教师组织教学的必备教学文件,是教师授课的重要依据,是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的基本保障。学院要求上课必须有教案。为确保教案编写质量,特别制定本规范与要求。

一、基本格式 1.封面

封面主要包括授课学期、课程名称、任务教师、教学单位等信息。

2.扉页

扉页主要是课程教学的基本信息。包括课程名称、总学时数、任课教师、职称、授课对象、授课时间、选用教材、主要参考书目、总体教学目标要求和课程内容学时分配等信息。

3.首页

首页主要包括课程名称,学生专业、班级,教师姓名、授课序次、授课类型、授课学时、授课题目、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分析,教学方法与手段,学生课前准备、教学课前准备等信息。

4.续页

主要包括具体教学内容、辅助手段和时间安排、课后作业、教学后记等信息。

5.末页

主要包括课后作业和教学后记等信息。

二、书写规范

每篇教案一般以一次授课(一般为2学时)为单元编写。

(一)教案首页书写

1.课程名称:填写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名称的全称。 2.专业班级:填写授课的专业及班级。 3.授课教师:填写任课教师本人姓名。 4.授课序次:从第一次课开始,依次填写。

5.授课类型:授课类型很多,如“理论课、讲授课、新授课、讲评课、导言课、讨论课、习题课、复习课、测验课、实验课、见习课、实训课、实习课”等等,根据所授课程的内容特点选填授课类型。

6.学时:学时要与《教师学期授课计划》保持一致。填写教学进度规定的每次课时,一般以每次课2学时为单位。

7.授课题目:填写第几章、第几节及其题目,或项目、任务及其题目。

8.教学目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对各门课的教学目标一般只分解到单元目标,教师需将单元目标具体分解到每次教学中。要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单元目标为依据确定教学内容,制定相应的课堂教学目标。

高职教育的课程教学目标分“掌握、熟悉(理解)、了解”三个层次。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要求,对教学内容的目标具体阐述清楚掌握内容的范围、熟悉内容的范围和了解内容的范围。如①掌握…;②熟悉…;③了解…。不能填成教学内容的题目,也不能随意提高或降低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对各个知识点的要求格次。 可将教学目标分为: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素质目标(或态度目标、情感目标)。但在填写各种教学目标时,需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行为动词来描述对不同知识点的教学目的要求。

1)知识目标

(1)掌握水平的知识目标常用:“掌握、分析、归纳、概括、确定、判断、优化、改进”等。

(2)理解水平的知识目标常用:“说明、理解、解释、比较、权衡、找出、选择、识别、调查”等。

(3)了解水平的知识目标常用:“说出、知道、了解”等。 2)技能目标

(1)掌握水平的技能目标常用:“掌握、实现、灵活运用”等。

(2)理解水平的技能目标常用:“会、能、学会、进行、完成、制定、识读、绘制、画出、检测、安装、操作、运用、使用、选择”等。

(3)了解水平的技能目标常用:“模仿、仿照、尝试”等。 3)素质目标(情感目标、态度目标)

(1)掌握水平的态度目标常用:“树立、确立、养成、形成、具有、发展、保持、增强”等。

(2)理解水平的态度目标常用:“提出、确认、判断、关注、获得、欣赏、发现”等。

(3)了解水平的态度目标常用:“讨论、观察、调查、参观、参与、体验、交流、感受、经历”等。

9.教学重点与难点 指该章、节的重点和难点部分,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授课内容中哪些知识点是重点,哪些知识点是难点要明确,做到心中有数,并填写于教案中。重点难点内容要讲透,使学生在学习中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10.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很多,如“讲授法、谈论法(问答法)、讲演法、读书指导法、PBL法、课堂讨论法、练习法、问题法、探究法、演算法、翻译法、听说法、视听法、演示法、实验法、实习法、社会实践法”等等。根据各次课程内容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2)教学手段。教学手段很多,如“多媒体、VCD、DVD、录像、电影、录音、图表、标本、模型”等等。根据授课内容需要填写。

11.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教师应当设计好课前准备阶段的学生自主学习计划,做好课堂相关内容的课前布置,告诉学生课堂学习的目标,要求学生提前准备与学习目标相关的内容,提出具体的要求。

(2)教师课前准备。是指上课前教师为提高课堂效率,保证课堂教学顺利实施,根据教案为上课进行的有关准备工作,主要包括:教具准备、电教设备准备、教学思路准备、课前心理准备、服装服饰准备等。填写时要具体,富有针对性。

(二)教案续页撰写 1.教学内容与过程 教学内容与过程是教案的正文部分,是教师对课堂教学内容与活动的具体表述。教学内容的撰写要以教学大纲和学期授课计划为依据,以课堂教学目标为准则,要体现出教学设计的路径,要处理好教案与教材、讲稿、电子课件之间关系。

2.辅助手段与时间分配

(1)辅助手段:完成教学任务所使用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VCD、DVD、录像、录音、挂图(表)、标本、模型”在教学内容和过程中的具体应用。

(2)时间分配:完成每一具体教学任务(知识点)所需的时间。

(三)教案末页的书写

1.课后作业:拟定作业时,要突出重点、导向明确,体现“启发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后记:教学后记是课后自我分析填写每次授课后的教学体会,如有什么经验、体会、不足、需要改进之处等。

三、教案要求

1.教师上课前必须写出所授课程的教案,不能无教案或借他人教案进行授课;授课教案要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适用性,不得使用未经任何补充、修改的陈旧教案进行授课。

2.不同专业、不同教材、学时不同,要求书写不同教案;不同专业、使用同一教材、学时相近(10学时之内)者,可书写使用一份教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专业特点适当调节教学内容。

3.教案编写要求内容简明、条理清楚、教学目明确、教学内容设置合理、重点难点清晰。

4.提倡教师利用计算机进行教案编写,与教学过程中的手写批注相结合,形成不同时期,不同版本(注意分别存盘和存档)的教案。

5.各分院可根据本规范与要求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 6.本规范与要求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xxxx年xx月xx日

第5篇:教案书写规范与要求

房山区第二职业高中

教案书写规范与要求

教案是教师经过教学设计,以授课单元或章节为单位的编写的具体教学设计方案,是授课思路、教学内容、教学技能的客观反映,是教学大纲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体现,更是评估与检查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凭证,教师的教学活动必须依据教案进行。教案设计应从教学实际出发,符合教学规律,符合学习规律,通过科学合理的教案设计提高授课水平与学习质量,为保证我校教学管理的完整性、规范性,特决定将教案统一样式,具体要求及说明如下: 第一部分:教案封皮,关于教案封面信息要填写完全,按照学科、周课时、授课班级、任课教师、教研组准确填写,其中周课时是教师在该班级本周上课的节数;

第二部分:关于授课教师姓名、授课日期、科目、教案顺序、授课班级信息,要填写完全、准确;

1、教学内容:按照章、节确定教学内容,或按照项目(学习单元)填写,

2、授课时数:此项应该是一次课的课时数,如果课时数为多节连排,要求上、下午分开;

3、教学方法:行动导向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案例分析法、情景模拟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学方法;

4、授课类型:新授课、复习课;理论课、实训课、理实一体化等;

5、

7、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和难点要分开描述,把握应准确无误,要写出解决重点、难点的具体办法和有效途径,体现因材施教和自身特点;

6、教学目标:教学目标采用三维目标写法,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三个目标的主体一定是学生; ①知识目标:可使用的行为动词

了解:说出、回忆、选出、复述、识别、描述

理解:解释、说明、阐明、概述、比较、分类、归纳、判断、区别、提供、收集、整理 应用:运用、质疑、撰写、检验、计划、总结、推广、证明、评价 ②能力目标:可使用的行为动词 技能:模拟、重复、再现、例证、缩写

独立操作:完成、表现、制定、解决、拟定、安装、绘制、测量、尝试、试验 迁移:联系、转换、灵活运用

“能认出„„”“能解释„„”“能设计„„”“能写出„„” “能准确无误地说出„„”“详细地写出„„”“客观正确地评价„„” “对„„作出评价”或“根据„„对„„进行分析”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可使用的行为动词

反映:遵守、拒绝、认可、认同、承认、接受、同意、反对、愿意、欣赏、喜欢、讨厌、 感兴趣、关心、重视、爱护、珍惜、蔑视、怀疑、摒弃、克服、拥护、帮助 领悟:形成、养成、具有、热爱、树立、坚持、建立、保持、确立、追求 “用所给的材料探究„„”、“通过合作学习小组的讨论,制定„„” “通过自行设计小实验,体验„„”

7、教学资源及教具:教师上课所用学习手册、任务单、工作页、评价表、反馈表、讲义、教案、课件以及多媒体设备、学生工具、操作实物、耗材等;

8、板书设计:应针对重点、难点、要点等进行设计,要求精美、简洁、实用,能体现目的性、针对性、概括性、等特点;

10、教学反思:课后及时把授课中的感受记录下来,以便今后进行改进。课后记录可以包括:教案的执行情况、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教法的选择和应用效果如何、学生的反映、疑难问题、典型错误、经验体会、存在的问题、今后教学建议、资料索引等。

第三部分: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师生活动、时间分配应该从课堂教学的实际出发,安排合理、详略得当、设计精心。

1、教学环节:根据学科、课型、班级的不同,可灵活设置。 必须包括:组织教学、课堂反馈、课堂小结、课后作业四个环节

可以包括复习提问、创设情境、情景导入、布置任务、分析任务、解决任务、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探索实践、成果展示、作品展示等不同设置;

2、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的核心,须将教学内容分步骤、分层次地写清楚,要详略得当、主次分明,强调重点、难点、要点;

3、师生活动:课堂上老师和学生的活动是交织进行的,它可以记录教师与学生活动的动作行为,老师深入学生间的教学活动。例如教师启发、鼓励、评价、指正学生的语言、行为教师组织活动的形式等,学生按老师要求所做的学习活动,比如如何活动的,活动的效果,老师是否参与其中等等;

4、时间分配:教学过程应在每一部分教学环节后注明完成这部分内容所需的教学时间,这样可以使所讲授的内容按预计时间稳步进行,使教师在课堂上有条不紊地圆满地完成每一个教学环节,不至于出现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的局面。

5、课堂反馈:教学过程必不可少的环节,在评价的组织形式上我可以采用教师评学生、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等多种形式;学生评价要客观、及时、公正,并且有延续性,可以作为学生平时成绩评定、教学效果反馈的依据;

6、课堂小结:教学过程必不可少的环节,对课堂教学进行归纳梳理,给学生一个总体认知,促进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总结规律;

7、课后作业:教学过程必不可少的环节,布置学生课后作业,要求必须有手写作业。

本规范自本学期开始实施,并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教务处 2012年9月18日

第6篇:书写规范与打印要求

毕业设计(论文)书写规范与打印要求

(一)论文书写

论文(设计说明书)要求统一使用Microsoft Word软件进行文字处理,统一采用A4页面(210×297㎜)复印纸,单面打印。其中上边距30㎜、下边距30㎜、左边距30㎜、右边距20㎜、页眉15㎜、页脚15㎜。字间距为标准,行间距为固定值22磅。

页眉内容统一为“沈阳理工大学学士学位论文”,采用宋体五号字居中排写。 页码在下边线下居中放置,Times New Roman小五号字体。

摘要、关键词、目录等文前部分的页码用罗马数字(Ⅰ、Ⅱ„„)编排,正文以后的页码用阿拉伯数字(

1、2„„)编排。

字体和字号要求 论文题目:二号黑体

章标题: 三号黑体:

(1□□×××××)居中打印,章下空一行为节

ctrl+1 节标题: 四号黑体

(1.1□□××××)节下空一行为条

ctrl+2 条标题: 小四号黑体

(1.1.1□□×××)

ctrl+3 正文:

小四号宋体 页码:

小五号宋体

数字和字母

Times new Roman 体

目录题头用三号黑体字居中排写,隔行书写目录内容。

目录采用三级标题,按(1„„、1.1„„、1.1.1„„)的格式编写,目录中各章题序的阿拉伯数字采用 Times New Roman 体 第一级标题使用小四号黑体,其余使用小四号宋体. 章节及各章标题

论文正文分章节撰写,每章另起一页。每章标题以三号黑体居中打印,章下空一行为节,以 四号黑体左起打印,换行后以小四号宋体打印正文。

注:论文装订方式统一规定为左装订。

(二)论文前置部分

包括:封面、答辩成绩评定页、评阅意见页、任务书、设计档案页均按学校统一内容和格式填写。

(三)摘要

摘要是学位论文内容的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实验方法、实验结果和最终结论等。应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可以独立使用和引用,摘要中一般

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和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

1、中文摘要(300字左右)

“摘要”字样(三号黑体),字间空一个字符,“摘要”二字下空一行打印摘要正文(小四号宋体)。

摘要正文后下空一行打印“关键词”三字(小四号黑体),其后为关键词(小四号宋体),关键词是为了便于文献标引从该学位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关键词一般为3~5个,每一关键词之间用分号“;” 隔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打标点符号。

2、英文摘要(250个实词左右)

英文摘要另起一页,其内容及关键词应与中文摘要一致,并要符合英语语法,语句通顺,文字流畅。

英文和汉语拼音一律为Times New Roman体,字号与中文摘要相同。

(四)目次页

目次页由学位论文的章、条、款、致谢、参考文献、附录等的序号、名称和页码组成,目次页置于外文摘要后,由另页开始。

目录题头用三号黑体字居中排写,隔行书写目录内容。

目录采用三级标题,按(1 „„、1.1 „„、1.1.1 „„)的格式编写,目录中各章题序的阿拉伯数字用Times New Roman体,第一级标题用小四号黑体,其余用小四号宋体。

(五)论文的主要部分

1、引言(或绪论)

引言(或绪论)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前人的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实验设计、预期结果和意义等。引言(或绪论)不要与摘要雷同,一般教科书有的知识,在引言中不必赘述。

引言(或绪论)重点应放在有关历史回顾和前人工作的综合评述,以及理论分析等,应该用足够的文字叙述,如有必要可单独编成首章。

2、正文

正文是学位论文的核心部分,要求做到客观真切,准确完备,合乎逻辑,层次分明,简练可读。工科学生论文字数在15000字以上;文科、理科学生论文字数在18000字以上;外国语专业学生论文字数在5000个词以上。

(1)章节及各章标题

论文正文分章节撰写, 每章应另起一页。每章标题以三号黑体居中打印,章下空一行为节,以四号黑体左起打印,换行后以小四号宋体打印正文。节下空一行为条,以小四号黑体左起打印,换行后以小四号宋体打印正文。

各章标题要突出重点、简明扼要。字数一般在15字以内, 不得使用标点符号。标题中尽量不采用英文缩写词,对必须采用者,应使用本行业的通用缩写词。

(2)层次

层次以少为宜,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正文层次的编排和代号要求统一。

一级标题:1 第一层次(章)题序和标题,用三号黑体字。题序和标题之间空两个字符,不加标点,下同。

二级标题:1.1第二层次(节)题序和标题, 用四号黑体字。 三级标题:1.1.1第三层次(条)题序和标题, 用小四号黑体字。 四级标题:

1、第四层次(款) 题序和标题, 用小四号黑体字。

五级标题:(1)第五层次(项) 题序和标题, 用小四号黑体字。 层次用到哪一层次视需要而定,若节后无需“条”时可直接列“款”、“项”。 (3)公式

原则上居中书写。若公式前有文字(如“解”、“假定”等),文字顶格书写,公式仍居中写。公式末不加标点。公式序号按章编排,并在公式后靠页面右边线标注,如第1章第一个公式序号为“(1.1)”格式见下例:

F = ma (1.1)

V = S/t (1.2)

文中引用公式时,一般用“见式(1.1)”或“由公式(1.1)”。

公式较长时在等号“=”或运算符号“+、-、×、÷”处转行,转行时运算符号留在上行。公式中应注意分数线的长短(主、副分线严格区分),长分线与等号对齐。

公式中第一次出现的物理量应给予注释,注释的转行应与破折号“——”后第一个字对齐,格式见下例:

式中Mf— 试样断裂前的最大扭矩(N·m);

θf — 试样断裂×××××××××××××××时的单位长度上的相对扭转角。

(4)表

表应有表名、表号或必要的说明,表也应有“自明性”

表格一般采取三线制,不加左、右边线,上、下底为粗实线(1磅),中间为细实线(0.75磅)。比较复杂的表格,可适当增加横线和竖线。

表序按章编排,如第1章第一个插表序号为“表1.1”等。表序与表名之间空一格,表名不允许使用标点符号。表序与表名置于表上,居中排写,采用黑体五号字。表内文字说明用五号宋体,起行空一格、转行顶格、句末不加标点。

表头设计应简单明了,尽量不用斜线。表头中可采用化学符号或物理量符号。全表如用同一单位,将单位符号移到表头右上角,加圆括号。表中数据应正确无误,书写清楚。数字空缺的格内加“—”字线(占2个数字宽度)。表内文字和数字上、下或左、右相同时,不允许用“″”、“同上”之类的写法,可采用通栏处理方式。

文经管类论文插表在表下一般根据需要可增列补充材料、注解、资料来源、某些指标的计算方法等。补充材料中中文文字用楷体五号字,外文及数字用Times New Roman体五号字。

(5)图

图应有图名、图号及必要的说明。图应具有“自明性”,即只看图、图名和图例,不阅读正文,就可理解图意。

插图应符合国家标准及专业标准,与文字紧密配合,文图相符,技术内容正确。 1图题及图中说明

图题由图号和图名组成。图号按章编排,如第1章第一图图号为“图1.1”等。图题置于图下,图注或其他说明时应置于图与图题之间。图名在图号之后空一格排写,图题用五号黑体字。

2插图编排

插图与其图题为一个整体,不得拆开排写于两页。插图应编排在正文提及之后,插图处的该页空白不够时,则可将其后文字部分提前排写,将图移到次页最前面。

3照片图

论文中照片图均应是真实的,照片应主题突出、层次分明、清晰整洁、反差适中。显微组织类照片必须注明放大倍数。

4制图标准

机械工程图:采用第一角投影法,严格按照GB4457-4460-84, GB131-83《机械制图》

标准规定。

电气图:图形符号、文字符号等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流程图:原则上应采用结构化程序并正确运用流程框图。 对无规定符号的图形应采用该行业的常用画法。 (6)数字

按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等七单位1987年发布的《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 除习惯用中文数字表示的以外, 一般均采用阿拉伯数字。年份一概写全数,如2003年不能写成03年。

3、结论

结论是学位论文最终的、总体的概括性论述,应该准确、完整、明确、精练,如果不可能导出应有的结论,也可以没有结论面进行必要的讨论。可以在结论或讨论中提出建议,研究设想或仪器改进的意见、尚待解决的问题等,结论置于正文最后一章之后,由另页开始。

4、致谢

可在正文后对下列方面致谢:

对指导、协助完成学位论文工作的组织或个人; ――对在做论文工作中提出建议和提供的人;

――对给予转载和引用权的资料、图片、文献、研究思想和设想的所有者; ――对其他应感激的组织和个人。 致谢置于结论之后,由另页开始。

5、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表按专著、论文等分类后顺序列出,置于致谢之后,由另页开始。 (1)文献标识

论文正文中须标识参考文献编号,按出现顺序用小四号字体标识,置于所引内容最末句的右上角(上标)。文献编号用阿拉伯数字置于方括号“[ ]”中,如:×××××[1];×××××[4,5];×××××[6-8]。当提及的参考文献为文中直接说明时,其序号应该与正文排齐,如“由文献[8,10~14]可知„„”。

(2)书写格式

参考文献题头用黑体四号字居中排写。其后空一行排写文献条目。

参考文献书写格式应符合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按论文引用顺序

编排,文献编号顶格书写,加括号“[ ]”,其后空一格写作者名等内容。文字换行时与作者名第一个字对齐。常用参考文献编写规定如下:

著作图书类文献——[序号]□作者.书名.版次.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页

翻译图书类文献——[序号]□作者.书名.译者.版次.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页

学术刊物类文献——[序号]□作者.文章名.学术刊物名.年,卷(期):引用部分起止页

学术会议类文献——[序号]□作者.文章名.编者名.会议名称,会议地址,年份.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页

学位论文类文献——[序号]□学生姓名.学位论文题目.学校及学位论文级别.答辩年份:引用部分起止页

其中:文献作者为多人时,一般只列出3名作者,不同作者姓名间用逗号相隔。外文姓名按国际惯例,将作者名的缩写置前,作者姓置后;学术刊物文献无卷号的可略去此项,直接写“年,(期)”。

(六)论文的附录

附录包括英文原文(要求10000字符以上)、汉语翻译、同时也包括重要的原始数据、数学推导、计算程序、框图、结构图、注释、统计表、计算机打印输出等。附录作为学位论文主体的补充项目,其中英文原文、汉语翻译是必须的,而重要的原始数据、数学推导、计算程序、框图、结构图、注释、统计表、计算机打印输出等并不是必须的。

附录的序号编排按附录A,附录B„编排,附录(例如附录B)内的顺序可按B.1,B.2.1,B.2.1.2规律编排。图表按:图B1,图B2,表B1,表B2的规律编排。

附录可以单独装订,单独编页码,封面上须注明论文正本的名称,作者等内容。如果附录与论文正本装在一起,其页码与正文连续编码。

(七)毕业论文本装订顺序

前置部分:

1、封面

2、答辩成绩评定页

3、评阅意见页

4、任务书

5、设计档案页

主体部分:

1、中文摘要

2、英文摘要

3、目次页

4、正文

5、致谢

6、参考文献

附录部分:

1、英文原文

2、汉语翻译

3、原始数据、数学推导、计算程序、框图、结构图、注释、统计表、计算机打印输出等。

第7篇:学术论文的撰写规范与要求

“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GB7713-87)是学术论文的撰写规范与要求的国家标准,制定和执行该标准的目的在于方便和促进信息用户及信息系统对信息进行的收集、存储、处理、加工、检索、利用、交流和传播。

1、学术论文的编写的相关要求及格式

首先,论文稿应当采用A4(210mm*297mm)标准大小的白纸进行单面缮写或计算机打印,以便阅读和作相关处理。同时要求稿纸的四周留足的空白边缘,便于装订、复制及读者批注。每一面的上方(天头)和左侧应当分别留出25mm以上;下方(地脚)和右侧(切口)应当分别留出20mm以上。

其次,论文的章节编号需要按照GB1.1《标准化工作导则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中第八章“标准条文的编排”的有关规定执行,即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不同层次的2个数字之间用下圆点(.)分隔开,末位数字后面不加点号,如“1”,“1.2”,“3.5.1”等;各层次的标题序号均左顶格排写,最后一个序号之后空一个字距接排标题。

另外,同论文题名一样,层次标题也应准确得体,能概括全章、全节的特定内容,突出中心,一般宜用词组;同时应简短精炼,明确具体。

第三,从总体结构上看,一篇学术论文一般应当由前置部分、主体部分、附录部分、结尾部分共四部分内容组成。

(1)论文的前置部分,主要包括以下项目:

◆篇名(题名)

即是一篇论文的题目。它应当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所特定的重要内容的逻辑组合。在选取篇名用词时必须考虑有助于文章关键词的选定及编制题录、索引、文摘时可供检索的实用信息的体现;篇名的长度不宜超过20个字;篇名中应当避免使用缩略语、代号及公式等。也就是说文章的篇名不但要很准确地反映文章的主题,同时要有利于读者的识别与判断,有利于其被充分利用。

就是论文的创作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团体;可以是一位(独立创作),也可以是多位(合作完成)。学术论文的作者一般以真名实姓出现;合作者按完成任务时承担内容的主次、轻重排序,主要作者排在前面。

◆作者单位及邮编(Email)

指的是作者供职的组织及其邮政编码、作者个人的电子邮件地址。这些信息的给出,不但有利于信息用户从团体作者角度检索文献,更重要的是为有共同关心的课题(项目)的读者与论文作者之间建立合作与交流的联系方式。 ◆文摘

是对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它应当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读者在阅读论文全文之前,通过看文摘就可以获得必要的信息、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判断有无必要阅读全文。因为文摘虽然一般需要控制在300字以内,但它却能够说明研究工作目的、实验方法、结果和最终结论。

◆关键词

是从论文中抽取出来的能够准确表达文章主题概念的词语,一篇论文需要选取3-8个这样的词语作为关键词。为了提高关键词选取的质量,应当尽量利用《汉语主题词表》、《中国分类主题词表》选取主题词或关键词。

(2)论文的主体部分,主要由以下内容组成:

◆引言(或绪论)

在这部分,需要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并提出论文的中心论点。一般可以包括下面几个方面内容:

(一)研究的必要性——为什么开展研究,说明这项研究的意义。

(二)历史的回顾——简介存在的问题及前人研究的大概情形(前人研究中存在的缺欠、不足等)。

(三)介绍自己的研究动机、写作论文的目的和想法。

(四)研究的结果的适用范围及研究者的建议或研究的特点等。

引言的撰写应当言简意赅,不要与摘要雷同或成为摘要的注释;一般教科书中的知识在引言中不必赘述。

正文是论文的核心所在,将占据论文的主要篇幅。正文中可以包括:调查对象、实验和观测方法(观测结果)、仪器设备、材料原料、计算方法和编程原理、数据资料、经过加工处理的图表、形成的论点和导出的结论等。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研究工作涉及的学科、选题、研究方法、工作进程、结果表达方式等等存在很大差异,对正文的内容不能规定得千篇一律。但实事求是、客观真实、准确完备、合乎逻辑、层次分明、简练可读是对任何一篇学术论文的起码要求。 ◆结论

结论是在论题得到充分证明之后得出的结果。结论是最终的、总体的结论,而非为正文中各段小结的简单重复,是整个研究活动的结晶,是全篇论文的精髓,是作者独到见解之所在。但是,由于研究工作存在复杂性、长期性,如果一篇论文不可能导出结论,也可以没有结论而进行必要的讨论。在结论或讨论中作者可以提出建议、研究设想、仪器设备改进意见、尚待解决的问题等等。结论部分的写作,要求措词严谨,逻辑严密,文字具体。

◆致谢

致谢是作者对他认为在论文过程中特别需要感谢的组织或者个人表示谢意的内容。一般应当致谢的方面及个人有:资助研究工作的国家(或省、市)科学基金、资助研究工作的奖励基金、资助或支持开展研究的企业、组织或个人、协助完成研究工作和提供便利条件的组织或个人(包括在研究工作中提出建议和提供帮助的人;给予转载和引用权的资料、图片、文献的提供者;研究思想和设想的所有者,以及其他应感谢的组织或个人)。注意致谢内容要适度、客观,用词应谦虚诚恳,实事求是,切忌浮夸和庸俗及其他不适当的词句。致谢应与正文连续编页码。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作者在开展研究活动的过程中亲自阅读过的并对其产生了明显作用或被作者直接引用的文献,故一般也称之为引文。对参考文献的准确记录,具有三方面的意义:一是作者开展研究工作及撰写学术论文的理论支持及文献保障。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作者的文献信息利用能力及作品的可信程度。二是表现了作者尊重他人知识产权及研究成果的良好品质及严谨的治学态度。三是向读者

提供了相关信息的出处,以便核对文献、扩大对研究课题了解的范围及线索。学术论文中参考文献的表现形式(加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夹注——即段中注,在正文中对被引用文句在相应位置标注顺序编号并置于方括号内。该编号与正文部分对参考文献的完整记录内容顺序一致。二是脚注——在某页中被引用文句出现的位置加注顺序编号并置于括号内。同时,在当前页正文下方编排相应编号参考文献的完整记录。 三是尾注——将所有需要记录的参考文献顺序编号,统一集中记录在全文的末尾。

参考文献的记录格式应当严格按照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GB7714-87)执行。私人通信信件和未发表的著作,不宜作为参考文献列出。

(3)论文的附录部分

附录是对论文主体的补充项目,并非必需记录的内容。在GB7713-87中对附录内容的规定是:一是为保持论文的完整性,但编入正文后有损于正文的条理性、逻辑性的材料如比正文更为详尽的信息、研究方法和技术更深入的叙述以及对了解正文内容有帮助的其他有用信息。二是篇幅过大或取材于复制品而不便于编入正文的材料及一些不便于编入正文的罕见珍贵资料。三是对一般读者并非必要阅读,但对本专业同行有参考价值的资料。四是某些重要的原始数据、数学推导、计算程序、框图、 结构图、注释、统计表、计算机打印输出件等。GB7713-87对附录部分的记录形式及要求还做出了具体规定。

(4)论文的结尾部分

在学术论文的结尾部分,作者为了读者更加方便地在其论文中找到特定的信息如论文中提到的许多主题概念、有关的人物及事件等等、为了更深入地反映论文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可以为自己的论文编制关键词索引、著者索引甚至分类索引等。但是作为整个论文的组成部分,这部分内容并非一定要有,只是作者认为有必要时可以考虑编写和加进这部分内容作为结尾部分。

2、几点注意事项

(1)关于论文的署名。在学位论文封面及期刊论文、会议论文上论文作者

项署名的个人作者,仅限于那些对于选定科研题目和制定研究方案、直接参加全部或主要部分研究工作并做出主要贡献、以及参加撰写论文并能对内容负责的人,按贡献大小排列名次。对于参加部分研究工作的合作者、按研究计划分工负责具体小项的工作者、某项测试的承担者、接受委托进行分析检验和观察的辅助者以及提供文献信息帮助的人员等,一律不应当以论文作者身份署名。这些人员可以作为对研究工作提供了帮助和支持的人员,一一列入致谢部分或排于脚注。

(2)关于论文中对图表、数学、物理及化学式、计量单位等的书写在GB7713-87中做出了详细的要求,同时在许多期刊、会议论文征稿中都有严格的规定,因此必须引起作者的高度重视。

第8篇:《汉中年鉴》2011卷撰写规范与要求

一、资料内容时限: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

二、供稿内容

(一)机构

准确记录2010年本单位县处级及以上领导人(含非领导职务,女性注明性别)名录,以2010年内任职务为准,该年中职务调整变动有任免者,以发文时间为准,括注任免时间(年、月)。

(二)概况条目

写清本单位2010年编制、实有人数、内设科室及下辖单位、代管单位,简要概述全年主要工作内容及成绩。

(三)工作条目

1、基本要求

①记录社会现实和各个领域的发展状况,并做到基本情况符合实际,引用资料准确无误,用事实和数据说话。

②杜绝反科学、伪科学的内容,不出现政治和常识性差错,符合保密原则。

③以全市性的工作为反映重点,做到“大事不漏、小事不上”。 ④对只能记载主题内容梗概的重要条目,应当提供可追踪的线索资料。

⑤选题范围不宜过大,主题要明确且具体,能细分主题的应尽量细分。 ⑥选题力求鲜活,为读者提供最新资料。

- 1

1、条目内文一律使用第三人称(文献中的文章除外)。不用“我们”“我市”“我县”“我局”“本区”“本县”“本局”“来我市”“来校”等,应写明具体主(承)办单位名称和“到汉中市”“到校”等,但在内文中的引号和书名号内的“我市”等应保留。

2、人物一般直称姓名,后面不加“同志”“先生”“女士”等之类的称谓或褒贬词,但可在姓名前加职务或在其后加职称。

3、外国的国名、地名、人名、党派团体、政府机构、报刊等译名均以新华社译名为准;国内的以地名管理部门命名的为准;历史地名与现今不同的,现地名管理部门又无对应规范的,以历史原名为准。

4、部门、行业、单位等各种名称第一次出现时一律用全称,其后在同一稿件中再次出现时可用简称。条目标题中可用简称。简称用原名称缩略而成,要以通用和规范为原则,要易懂,不能使用随意生造、读者不能明了或容易产生歧义的简称和缩略语。

5、对极少数古籍引文和古代人名、地名,使用简化字可能引起歧义或误解的文字,应保留原用繁体字或异体字。

(二)时间

1、时间表述一般应用具体日期,写出准确的年、月、日,避免使用“去年”“今年”“明年”“当年”“当前”“目前”“最近”“近年”“几年来”“近几个月来”“现在”“以后”“以来”“目前”“近几年”“最近”“日前”“不久以前”等概念模糊不清的时间代词。“去年”可改用“上年”,“今年”可改用“全年”“年内”或具体所指年份。

2、在同一“分目”中,第一条目已写明年份,其后条目不必重复,可用“全年”“年内”;若多次出现“与2009年同期相比”的,第一次应

- 3“十一五”规划等,但社会上广泛流行、并渐成习惯趋势的用阿拉伯数字书写日月简称词组,如“9〃11”“3〃15”“5〃12”等,可按约定俗成的方式表示。

6、一般用“增长12%,降低5%”,不用“增加12%,减少5%”;用“增加56人,减少12人”,不用“增长56人,降低12人”

7、约数可用“约”“左右”“上下”“多”“余”等表示,但不能重叠使用,如可用“1000多人”“约5000字”,而不能写作“约1000多人”“约5000字左右”;可用“2.8万次”,不用“2.8万余次”;可用“100余名”,不用“近百余名”。

8、文字叙述中使用5位以上数字,一般要求以万、亿为单位,小数点后面的数字后面的数字四舍五入后保留2位数,如“25,260万元”要写作“2.53亿元”。对于特别强调数据精度的地方可不受此限,如“2008年国际航线出入境达574,289人次,再创新高。”

9、统计数字在5位数以上的,分别作如下处理:

①尾教“0”多的,改用万、亿为单位,如“240,000”,写作“24万”;

②尾数“0”少的,改用小数,计算单位取最大值,小数点后按四舍五入法取2位数,如“245,470万吨”,写作“24.55亿吨”;“12834240公斤”,写作“1283.42万公斤”。

(四)计量单位

计量单位用法以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GB 3100一93)为依据。

1、计量单位不能简写,如“万元”“万人”不能简写为“万”。

- 5面用逗号分隔;如果前面不是完整句子或是逗号分隔,则“其中”后直接与词语或数据连接,不用逗号分隔,例如:“全市共有商业连锁企业网点1490个。其中,市城区內网点630个,市城区外网点860个。”“商业连锁企业网点1490个,其中市內网点630个。”不能出现“其中”前后都用逗号分隔。这一情况同样适用于“即”“如”“例如”“同时”“另外”等词语。

4、投资、科研等项目名称,会议、单位名称,泛指的荣誉称号名称一般不加引号。

5、破折号占两个字符,符号后面是对前面词语作解释的词语。

6、连接号占一个字符,把意义密切相关的词语连成一个整体。地点起讫也用连接号,占一个字符,如“汉中一宁强”。表示产品型号字母连接的,用半字线,如MD-82客机。

7、句中开头年份后面如果是主谓句,则年份后面使用逗号;如果是无主句,则不用标点。例如,“2010年,公司获得5项荣誉。”“……2010年获得5项荣誉。”

8、书名号用于文化精神产品,如书名(包括栏目名),报纸、期刊名(包括板块、栏目名),以及电影、戏剧、乐曲、舞蹈名绘画、雕塑、工艺品、邮票式相声、小品等的题目。非文化精神产品,如物质产品名、商标名、课程名、证件名、单位名、组织名、奖项名、活动名、展览名、集会名、称号等,均不能使用书名号。

9、合同、协议、责仼书的具体名称可加书名号,但泛指的一般不加。例如:“洽谈会上,38家公司签订了购销合同,其中××公司签订了《三年承包进口酒销售合同》。”

- 7

第9篇:“机械创新设计”课程设计要求与规范

机械创新设计要求与规范

一、课程设计名称:机械创新设计

Mechanical Creative Design

二、学时与学分:2周,2学分

三、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四、课程设计教材:《机械创新设计》

五、开课单位:机电与汽车工程学院

六、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机械制造技术学科的创新性实验,是发挥学生个人想象力的开放性实验。通过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各种相关实验的设计和创新,一方面获得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操作的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为学生在课程设计以及今后从事生产技术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七、课程的基本要求:

1.掌握机器人的结构设计和运动控制设计; 2.掌握工程机械的结构和运动;

3.掌握常用的一些机械原理,并通过设计实现其原理。

八、课程的主要内容

题目不限,但是一定要和机械领域相关。

九、教学安排及方式

1.课程设计整个过程分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根据设计内容消化原理、完成方案论证。 (2)第二阶段进行机构设计和软件编程、完成全部设计内容。 (3)第三阶段总结,完成设计报告。

上述每个阶段各占整个时间的三分之一,也可根据情况适当调整。

十、考核方式

图纸:完整性(加起来1张0号图纸的工作量) 说明书:不少于1万字

十一 说明书应包括以下内容:

(1)标题:设计课题名称,要求简洁、确切、鲜明,标题字数要适当,不宜超过20个字,如果有些细节必须放进标题,可以分成主标题和副标题。

(2)摘要:以浓缩的形式叙述本设计的主要内容、特点,文字要精练。中文摘要约300字左右。 (3)关键词:是反映课程设计主题内容的名词,是供检索使用的,主题词应为通用技术词汇,不得自造关键词,关键词一般为3--5个,按词条外延层次(学科目录分类)由高至底顺序排列,关键词排在摘要下方。

(4)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制(即

1、1.1、1.11),要求标题层次清晰,题文一致。 (5)前言:应说明本设计的目的、意义、范围及应达到的技术要求;简述本课题在国内(外)发展概况及存在的问题;本设计的指导思想;阐述本设计应解决的主要问题;本设计采用的研究(计算)手段方式方法。

(6)正文:

① 设计方案论证:应说明设计原理并进行方案选择。应说明为什么要选择这个设计方案(包括各种方案的分析、比较);还应阐述所采用方案的特点(如采用了何种新技术、新措施、提高了什么性能等)。

② 理论计算部分:这部分在设计说明书中应占有相当的比例。详细说明所使用的分析方法和计算方法等基本情况:指出所应用的理论依据和分析方法、计算方法、实验方法等哪些是已有的,哪些是经过自己改进的,哪些是自己创造的,以便指导教师审查和纠正,这一部分所占篇幅不宜过多,应以简练、明了的文字概略表述。

③ 设计说明书中的计算:凡手算部分应列出计算公式和计算结果,公式要统一编号,电算部分要绘出结构离散图和计算参数,以及采用计算软件名称,计算打印部分可列在附录中,计算结果应列表示出,计算过程中的插图,应有图名和编号,要与文字叙述配合。

(7)结论:概括说明本设计的情况和价值,分析其优点、特色,有何创新,性能达到何水平,并应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改进的方向,重点对本设计的安全(强度、刚度应满足规范要求)、经济、美观等进行综合评价,特别是对设计中遇到的重要问题要重点指出并加以研究。

(8)谢辞:简述自己通过本设计的体会,并应对指导教师和协助完成设计的有关人员表示谢意,其言辞应恳切、实事求是。

(9)参考文献:对那些重要的学术性强的,在设计中所引过的文献,一般都应列出来,正文中引用文献的地方应做标注。课程设计的参考文献一般在1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在2篇以上。

(10)附录:在设计之后附上不便放进正文的重要数据、表格、公式、图纸、程序等资料,供读者阅读论文时参考。

2、课程设计撰写内容

(1)标题:直接表达或揭示论文主题思想或中心论点,因而,论文题目一般不得超过20个字,较大的题目也可以有副标题。题目要鲜明、准确、精练。

(2)目录:反映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纲要。目录应列出通篇论文各组成部分的大小标题,层次,逐项标注页码,并包括注明参考文献、附录、索引等附属部分的页次,以便读者查找。

(3)摘要:摘要也称内容提要,应当以浓缩的形式概括研究课题的主要内容、方法和观点,以及取得的主要成果和结论,应反映整个论文的精华。中文摘要在400字以内为宜,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内容对应。

(4)关键词: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名词,是供检索使用的。主题词条应为通用技术词汇,不得自造关键词,尽量从《汉语主题词表》中选用。关键词一般为3-5个,按词条外延层次(学科目录分类),由高至低顺序排列。关键词排在摘要下方。

(5)前言:相当于论文的开头,它是三段式论文的第一段(后二段是本论和结论)。前言与摘要写法不完全相同,摘要写得高度概括、简略,前言可以稍加具体一些,文字以1500字左右为宜。前言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① 为什么要写这篇论文,要解决什么问题,主要观点、目的意义是什么。

② 对本论文研究主题范围内已有文献的评述(包括与课题相关的历史回顾,资料来源、研究的现状、性质及运用情况等)。

③ 说明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所采用的研究手段、方式、方法。明确研究工作的界限和规模。

④ 概括本课题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预期的目标及意义。

(6)正文:是作者对自己的研究工作的详细表述,它占全文的较多篇幅。应包括以下内容:

① 理论分析部分

详细说明所使用的分析方法和计算方法等基本情况:指出所应用的理论依据和分析方法、计算方法、实验方法等哪些是已有的,哪些是经过自己改进的,哪些是自己创造的,以便指导教师审查和纠正,这一部分所占篇幅不宜过多,应以简练、明了的文字概略表述。

② 课题研究的方法与手段,分以下几种方法说明。

用实验方法研究课题,应具体说明实验用的装置、仪器、原材的性能等是否标准,并应对所有装置、仪器、原材料做出检验和标定。对实验的过程和操作方法,力求叙述得简明扼要,对实验结果的记录、分析,对人的共知的或细节性的内容不必过分详述。

用理论推导的手段和方法达到研究目的,这方面内容要精心组织,做到概念准确,判断推理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要做到言之有序,言之有理,以论点为中枢,组织成完整而严谨的内容整体。

用调查研究的方法达到研究目的,调查目标、对象、范围、时间、地点、调查的过程和方法等,这些内容与研究的最终结果有关系,但不是结果本身,所以一定要简述。但对调查所提的样本、数据、新的发现等则应详细说明,这是结论产生的依据。

③ 结果与讨论是全文的核心,需进行充分论述

在写作时,应对研究成果精心筛选,把那些必要而充分的数据、现象、样品、认识等选出来,写进去,作为分析的依据,应尽量避免事无巨细,把所得结果和盘托出。在对结果做定性和定量分析时,应说明数据的处理方法以及误差分析,说明现象出现的条件及其可证性,交代理论推导中认识的由来和发展,以便别人以此为根据进行核实验证,对结果进行分析后所得到的结论和推论。也应说明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恰当运用表和图作为结果与分析,是科技论文通用的一种表达方式。论文反映作者的研究成果,表达作者对所研究课题的见解和主张,是全文的思想精髓,是全文的思想体现,一般写得概括、篇幅较短。

(7)结论:结论包括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归纳和综合而得出的总结;所得结果与已有结果的比较;联系实际结果,指出它的学术意义或应用价值和在实际中推广应用的可能性;在本课题研究中尚存在的问题,对进一步开展研究的见解与建议。

(8)论文小结:主要内容是写本人对课程设计这个教学环节的认识,以及自己有哪些心得体会和见解。

(9)致谢:对于课程设计的指导教师,对课程设计提过有益的建议或给予过帮助的同学、同事与集体,都应在论文的结尾部书面致谢,其言辞应恳切、实事求是。

(10)参考文献:对那些重要的学术性强的,在论文中所引过的文献,一般都应列出来,正文中引用文献的地方应做标注。论文的参考文献一般在1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在2篇以上。

(11)附录:在论文之后附上不便放进正文的重要数据、表格、公式、图纸、程序等资料,供读者阅读论文时参考。

十二.课程设计排版参考规范

(1)页面设置 ① 论文用纸:

论文用纸一律为A4(210mm×297mm),复印纸。 ② 页眉和页码:

页眉从摘要开始到最后,在每一页的最上方,奇数页眉内容为:XX届XX专业课程设计(论文),偶数页眉的内容为:XXX(作者姓名):XXX(论文题目),均采用宋体五号居中。

汉语摘要单面打印,英语摘要单面打印,单独编页码(如果一页,无页码)。页码从正文开始编排。

③ 页边距:

论文页边距设置采取以下方式:上边距:2.5cm;下边距:2.1cm;左边距:2.1cm;右边距:2.1cm;装订线:1.0cm;页眉:1.5cm;页脚:1.5cm。

④ 字间距和行间距

论文行间距设置为:固定值22磅 (2)中文摘要

① 居中打印“摘要”二字(三号黑体),字间空一字符。 ②“摘要”二字下空一行打印摘要内容(小四号宋体)。 ③ 摘要内容后下空一行打印“关键词”三字(小四号黑体),其后为关键词(小四号宋体),每一关键词之间用逗号隔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打标点符号。

(3)英文摘要

①居中打印“ABSTRACT”,下空二行打印英文摘要内容。 ②摘要内容每段开头留四个空字符。

③摘要内容后下空一行打印“KEY WORDS”,其后为关键词用小写字母,每一关键词之间用逗号隔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打标点符号。

(4)目录

二字为小二号黑体,居中打印;下空一行为章、节、小节及其开始页码(小四宋体)。章、节、小节分别以第1章、1.1、1.1.1等数字依次标出。

(5)前言

“前言”二字为三号黑体,居中打印;二字之间空一字符。 (6)正文

每章标题以三号黑体居中打印;章下空二行为节,以四号黑体左起打印,节下空一行为小节,以小四号黑体左起打印。换行后以小四号宋体打印正文。

(7)图

图题采用中文,中文字体为五号宋体。引用图应在图题右上角标出文献来源。图号以章为单位顺序编号。

(8)表格

论文的表格可以统一编号(如表1,表2„),也可以逐章单独编号,采用哪种方式应和插图及公式的编序方式统一。表序必须连续,表内必须按规定的符号标注单位。

(9)公式

论文中重要的或者后文中须重新提及的公式应注明序号并加圆括号,序号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公式书写应在文中另起一行,居中排列。公式序号按章顺序编号(如:式(1.1),式(1.2)„),序号排在版面右侧,且距右边距离相等。

(10)参考文献 为了反映论文的科学依据和作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的严肃态度,同时向读者提供有关信息的出处,正文之后一般应列出主要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一般应是作者亲自考察过的对论文有参考价值的文献;参考文献应具有权威性,要注意引用最新的文献;引用他人的学术观点或学术成果,必须列在参考文献中;按论文中参考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并在引用处右上角标注,标注符号为[n];参考文献中每条项目应齐全,并按如下格式著录: ① 著作

[序号]作者,书名[标识码],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例如:

[1]白雪洁,日本产业组织研究——对外贸易框架中的特征与作用[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注意:马克思全集、毛泽东选集、邓小平选集等每一卷设一个序号。

② 译著

[序号]国名或地区(用六边形括号)原作者,书名[标识码],译者,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例如: [1](法)泰勒尔。产业组织理论[M];张维迎总校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③ 论文集

[序号]编著;书名[标识码];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例如:

[1]汤敏:茅于轼,现代经济学前沿专题:第三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论文集中特别标出其中某一文献:

[序号]其中某一文献的著者,某一文献题名[A],论文集编者,论文集题名[C],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PP首页码-末页码(或P页码) 例如:

[1]林平:美国反抗托拉斯的主要内容及最新发展[A]。汤敏,茅于轼,现代经济学前沿专题:第三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PP221-249.

[2]林平,美国反抗托拉斯法的主要内容及最新发展[A],汤敏,茅于轼,现代经济学前沿专题:第三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p225.

④ 期刊文章

[序号]作者.篇号[标识码].刊名,年,卷(期),页码。 例如:

[1]王珺.双重博弈中的激励与行为——对转轨时期国有企业经理激励不足的一种新解释[J],经济研究,2001,(8).

⑤ 报纸文章

[序号]作者.著名[标识码].报纸名,出版日(版次). 例如:

[1]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⑥ 外文文献

要求外文文献所表达的信息和中文文献一样多,但文献类型标识码可以不标出。外交文献一定要用外文原文,切忌用中文叙述外文,例如“牛津大学出版社,某某书,多少页”等等。英文书名、杂志名用斜体标出。

[1]Aoki,M.The Nature of The Japanese Firms as a Nexus of Employment and Financial Contracts:An Overview.Journal of the Japanese and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989.3,pp.345-366 ⑦ 网络文献:

[1]谦莹,中国专利申请//www.sipo.gov.cn/sipo/ywdt/jdlt//t2005051046437.htm

参考文献类型标识

二十年http,:

上一篇:岗位责任清单下一篇:音乐知识填空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