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文化论文

2022-03-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温州文化论文(精选5篇)》,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文章就南戏文化在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作出四种可行性应用探讨,包括形成商业化运作机制的剧场文化、推出系列微电影与纪录片、配合传统实体展出成立虚拟平台和建立南戏产业园区,以一系列循序渐进的方向性对策完成南戏文化落地温州地区,实现南戏文化在本土的传承与弘扬。

第一篇:温州文化论文

基于温州商业文化的创业教育研究

摘 要:我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已经十年有余,虽然借鉴国外先进理念,获得了一些创业教育的经验,但整体来讲还是缺乏对本土创业教育资源的挖掘、提炼和使用,尤其是在结合区域资源方面开展的创业教育研究更显不足。文章在深入挖掘区域资源的基础上,提炼温州商业文化中的创业文化资源,融入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能力,并通过创业教育促进区域商业文化的发展。

关键词:创业教育;区域商业文化;温州

作者简介:马德龙(1979-),男,山东金乡人,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创业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浙江省教育厅课题“基于温州区域资源的高职创业教育研究”(项目编号:Y201018651)和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基于温州资源的高职创业教育教学模式研究”(项目编号:SCG292)的阶段性成果,主持人:马德龙。

一、区域商业文化的含义

商业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商业活动中形成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在一个国家的不同经济区域,由于历史习惯、文化氛围和资源禀赋上的差异,会形成不同的商业文化,即区域商业文化。一个地区经济发展,不仅需要有资源、科技、劳动力等“硬实力”的运用,而且还需要有优越的商业文化这个“软实力”的支撑。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曾经说过:基于文化的优势是最根本的、最难替代和模仿的、最持久的和最核心的竞争优势。[1]相对说,“硬实力”是可以通过投入的增加和政策的倾斜迅速提升的,而“软实力”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仅仅靠投入的增多和政策的倾斜。

区域商业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创业文化,可以说一个地区的创业氛围是浓厚还是淡漠,是衡量这个地区的商业文化是先进还是落后的主要标志。一般讲,创业文化主要包括人们的致富欲望、风险观念、吃苦精神、团队精神和创新意识等内容。创业文化是一种环境文化,它可以形成一种商业氛围,有很强的渗透性,对被氛围覆盖的每个人具有吸引力和凝聚力。创业者可以感知这种氛围的存在,潜移默化地受其影响,并萌生创业意识和动机,进而产生创业行为。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要求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也要与市场经济相一致,即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业文化。然而,由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人们习惯了遇到问题找政府、找官员思维方式,自力更生、自主创业和在市场中解决问题的观念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譬如,我国的中、西部地区有着悠久而丰富的历史文化、优良的人文传统,但有些文化传统不太适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也是我国的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就全国来说,当前最需要克服传统文化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业文化。

二、温州商业文化的内涵

温州自古以来就是浙南闽北的商业中心,在漫长的经商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温州商业文化。关于温州商业文化,虽然有各种各样的理解和解释,但有一点是大家都认可的,即永嘉学派提倡的事功、注重实用,反对空谈的“义利”思想,这种思想是温州商业文化的核心。近30年,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温州人又在实践中发展了这一思想,并形成了著名的“温州模式”,可以说温州模式是温州商业文化的集中体现,而温州模式的核心就是温州人强烈的致富欲望和坚忍不拔的创业精神。在温州,无论是对企业家还是对温州创业群体进行梳理和总结,每一个企业家、每一个创业集体,以及每一个发展阶段、每一事例都深刻体现着温州人浓厚的创业精神。

温州商业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可以说是涵盖了经商活动的方方面面,我们认为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一是温州人浓厚的创业欲望。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讲,温州人浓厚的创业欲望与温州的资源禀赋相关联。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农业文明的国家,但温州自古在农业方面就没有出现过繁荣,主要是温州的农业资源十分匮乏。“七山二水一分田”的自然地理状况,使得温州人不得不到处奔走,从事农业以外的经营来维持生存,如“弹棉花”、“理发”以及各种各样的小商品生产和销售,由此形成了温州人的经商意识。这种经商意识世代相传,不断发展。现在世界各地几乎都有温州人捕捉商机、艰苦创业的身影。在温州,人人谈创业,人人谈致富,由此形成了“重商主义”文化。在这种“重商主义”文化氛围中,人们潜移默化地受其影响,形成全民创业的局面。可以说,温州人的创业欲望是他们创业的精神动力和发动机,是温州企业诞生与发展壮大的灵魂和精神支柱。

二是温州人“敢为天下先”的创新意识。创新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源动力,只有创新才能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温州经济发展令世人瞩目,主要在于温州人具有很强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引领温州人创造了无数个中国第一,“敢为天下先”是温州人创新意识的高度概括。温州人在决定是否做某件事情时,只是看实践中需要不需要,实践中能不能做得通。只要实践中需要的而且又能做通的,他们都会千方百计地去做。温州永嘉县的李云河开创了“包产到户”的先河;“胆大包天”是温州人王均瑶的创举;温州人金忠苏包雁荡山、季展敏包楠溪江开发旅游风景区;几个温州农民可以到黑龙江承包下建三江农场的6.7万亩粮田;甚至温州人范鸣强还承包了天安门城楼开“马列书店”;最绝的是温州商业人物彭星邀请克林顿为法派形象代言人。目前,温州正处在创新发展阶段,“创新”正逐渐成为温州商业文化的核心内容,温州企业家又在进行新一轮的“创新”尝试,争取把温州企业做强做大。

三是温州人四海为家的流动性品格。资源流动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资源流动可以促进资源优化整合,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温州是典型的海洋文化,海洋文化中冒险、开拓、自由漂流、四海为家的潜能激发着一代又一代温州人背井离乡,远涉重洋,开拓创业。“温州人在流动和移民过程中,具有区隔和逾越这两重性,一方面温州人总是聚集在一块,与当地社会存在一定的隔离,另一方面不断扩大自己的活动范围,需求超越地域界限的行动模式和认识观念。”[2]

四是温州人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市场经济使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腻,同时也使合作越来越密切,要求人们具有合作意识。合作意识能够提高经济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在商业活动中,温州人很“抱团”,即团结合作。但早期温州人合作团队,往往具有浓厚的家族色彩,在近期才逐渐地开放起来。

五是温州逐渐形成移民城市和移民文化。近些年,温州市的各行各业都在积极地引进人才,企业的外来务工人员不断增加,据不完全统计,温州外来人员(新温州人)有300万,所以温州将逐渐形成移民城市,同时形成移民文化。移民文化的特点就是拥有“杂交优势”,来自不同文化、经历背景的人集聚温州,使这个城市充满活力,有利于经济开放体系的形成。

三、区域商业文化与创业教育的融合与发展

(一)基于温州商业文化的创业教育模式

近几年,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和创业活动逐渐地开展起来,有些高校还比较活跃。但是,从总体上说,绝大多数都是为了就业而被动创业或生存型创业,这充分说明了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的缺乏。[3]究其原因,我们以为主要是缺失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业文化。因此,坐落在温州的高校一定要充分利用温州商业文化这个得天独厚的资源,把它提炼和融合于教育资源中,通过创业教育这一载体,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

1.培养学生敢于拼搏、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浓厚的创业欲望和创业精神是温州商业文化重要内容,创业教育必须针对这一内容进行。第一、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的品格。可以这么说,没有吃苦耐劳的品格,就没有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目前在校的大学生都是九十年代初出生的,他们基本上是生活在无忧无虑的家庭中,没有经历过大的挫折和坎坷,因此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的品格非常重要。第二、加强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的培养。要充分认识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是竞争。虽然市场竞争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效率,但是市场竞争也很残酷,有成功也有失败,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大学生在创业之初必须有这样的思想准备。第三、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要让学生了解我国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巨大的社会就业压力,从而懂得创业成功不仅能使自己就业而且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能够有效解决中国当前就业难题。第四、加强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现在的大学生身体状况并不理想,如在半小时的露天军训动员会上竟有相当数量的学生晕倒,这不能不令人担忧,所以高校必须加强大学生的身体锻炼。学校要有针对性地改革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除正常的身体素质训练以外,要加强耐力方面的培养和训练,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将来的创业做好身体准备。

2.培养学生“敢为天下先”的创新意识。“敢为天下先”是温州人的品格,在创业教育中要突出这方面教育内容。第一、要学习温州人白手起家创大业的精神,使大学生成为思想解放、观念更新、敢冒风险的创业者。敢于创业才有成功的希望,墨守陈规、望而生畏永远没有希望。第二、要学习温州人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培养高职大学生开拓创新的理念,让学生明白,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把创新精神、创业能力与所学专业、市场机会有机结合起来,才会创造出社会财富,个人价值才会得到体现。第三、培养大学生善于创业的能力。“敢”与“先”是一种精神,是一种魄力,然而仅仅具有“敢”与“先”的精神和魄力还不够,还必须具备善于创业的能力。为此,我们要培养学生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的能力,培养学生企业管理的能力,培养学生专业技术能力,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社会交往的能力,只有把这些能力结合起来才能取得创业的成功。这些能力与专业教育有直接联系,所以我们必须把专业办好。

3.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目前在校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娇生惯养,自以为是,极端者专横跋扈,所以培养大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极为重要。通过教育使他们认识到,在现代社会中,任何事情都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都需要人们之间的合作才能成功,所以要有团队精神,要有团队创业能力。大量数据表明,超过2/3的新企业是由在一起密切工作的创业者团队所创建的。美国20世纪60年代一项针对高成长企业的调查显示,其中有83%是属于团队创业的形态,证明了团队创业型企业的成长速度高于单人创业形态。[4]团队创业包括了创新能力、策划能力、组织能力、指挥能力、控制能力、协调能力和管理能力,这样让学生可以更全面了解创业的整体性。

4.培养学生的创业知识和技能。务实又是温州商业文化的一大特点。温州人做事情从功利出发,而且毫不掩饰。温州人不空谈、不幻想,也不怨天尤人。在创业教育中我们要重视温州人的务实精神。第一、要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高职大学生也要学习专业理论,但理论一定要与实践结合起来,为此要设计好专业培养方案,要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和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发展,不断改革专业培养计划,使专业培养计划更加符合实际;第二、要强化专业技能的学习,让学生明白所学的专业,本身就是一种创业资本,依托专业技能来创业,成功的机率会更高。第三、要拓宽学生的创业知识面,让学生了解国内外成功创业者和创业企业的成长历程和特征、学习创办企业的相关知识。第四、要解读学生创业政策,让学生掌握国家对于大学生创业所提供的优惠政策,增强创业欲望。第五、要建立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工学结合就是在学生学习期间,既要在学校接受专业理论教育,又要在实训基地进行相应的职业技能训练,还要在行业所属企业中完成一定的生产性作业。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特点是把学习、实训和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特别是把学生的工作也作为专业培养计划的一部分。

(二)创业教育促进区域商业文化的发展

商业文化对创业教育的影响是不容置疑的,但创业教育对商业文化的发展也会产生积极的作用,它可以促进商业文化保存传递、传播交流、创造和更新。[5]区域商业文化是后天习惯得来的,它无法通过遗传的方式延续,那么,教育无疑是保存和传递商业文化的最佳手段。首先,温州商业文化是在受到生存环境限制和经过商业实践逐步形成起来的,具有本土化特色,将其应用于创业教育,是为了将这些优秀的商业文化传递给学生,激发他们的创业意识,也是为了让他们可以更好地保存这些优秀文化。其次,创业教育即使有丰富的温州商业文化作为内容,也还是需要国外先进的创业教育理念来引领。那么,在理念引进的同时,中国创业教育不是在被动接受,而是经过交流进行扬弃,去劣存优,加以吸收。第三,最重要的是创业教育有创造和更新商业文化的功能。将国外先进的创业文化通过教育进行融合,这是一种区域商业文化内容上的更新;创业教育顾名思义,它体现更多的是实践性创业,与市场、企业有着紧密的联系,可以紧跟市场,掌握商业讯息,这对区域商业文化的普及起到了加速的作用;创业教育与创新教育本源同根,强调首创精神,培育的是具有创新和创造精神的人才,通过这些人才的创新和创造行为,创新观念和发展科学技术,加速区域商业文化的优化。

参考文献:

[1]Michael E. Porter.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M]. New York: Free Press,1990.

[2]袁亚平.世上温州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5):324.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创业教育在中国:试点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5.

[4]李时椿,常建坤.创新与创业管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8):282.

[5]田昌玉.谈教育与文化的关系[J].花溪教育,1994(4).

责任编辑 刘扬军

作者:马德龙

第二篇:温州文化产业集群式发展研究

摘 要:要将文化产业打造为温州支柱产业,走文化产业集群式发展是其可行的选择。通过对国内外的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理论进行分析,对文化产业及文化产业集群进行界定,然后对温州现有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从发展模式选择、政府政策执行、文化产业集群融合、核心企业和品牌形成、文化创意园区规范运行等方面对温州文化产业集群式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文化产业;集群式发展;对策建议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1.1 文化产业集群内涵

文化产业集群至今为止并没有统一明确的定义,本文从众多文献中整理得出,认为“文化产业集群”是指在一定的地理空间上集聚,并通过相互的交流与合作联系在一起的大量的文化企业与机构,它们由于具有相当强的文化共性与产业互补性,而体现出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创新性与进取性。一般意义上的文化产业集群包括了文化产业链上所有上下游的企业,包含了文化产业的五大主体——创意主体、制作主体、传播主体、服务主体和延伸主体。

针对目前温州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可将其文化产业集群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是包括印刷、文化用品制造业等在内的处于低端的文化产业集群。二是包括文化休闲娱乐、创意设计等处于高端的文化产业集群。事实上,温州文化创意产业的起步和崛起,可以说是与温州的传统印刷业、文化用品制造业等的迅速发展分不开的。印刷业、文化用品制造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既对创意设计业、文化旅游业形成了巨大的市场需求。

1.2 文化产业集群式发展的必要性

文化产业集群的形成,具有多重的显著作用,容易产生规模经济效应、学习曲线效应,能够相互学习、合作,共享市场繁荣,能进行知识共享、资源共享,有效降低文化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成本,同时文化产业链上下游各个环节的相互依存和协作,既完善文化产业链,同时又使文化产业得到深度开发,构建核心竞争优势。

因此,文化产业集群式发展对温州文化产业在未来的发展具有相当长远的意义。首先,发展文化产业集群,有利于促进GDP的增长,增强软实力;其次,发展文化产业集群有利于扩大就业;再次,发展文化产业集群,有利于温州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也有助于提升温州文化产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由于目前温州文化产业的发展历史较为短暂,也较晚,产业发展处于初步阶段,产业政策与环境不完善,文化企业的竞争力普遍不强,文化核心品牌严重缺乏,因此,要使文化产业成为温州的支柱产业,就必须进行文化产业集群式发展。

2 温州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2.1 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指引以及战略定位

温州市委、市政府出台《温州市文化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和结构,推动温州转型发展。到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市GDP总量的比重达8%。产业结构和布局优化合理,实现从文化制造业为主向文化创意产业为主转变,形成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产业体系。《规划》提出“强化一核、提升两翼、发展四副、全面推进”的文化产业发展空间新布局,以带动温州市域范围乃至浙南闽北的文化产业跨越发展。

另外,温州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加大对文化产业各领域的扶持,使得各项政策扶持更到位、推动更有力、操作性更强。届时温州市财政每年安排2000万元作为文化产业发展扶持资金。

2.2 温州文化产业集群现状与问题分析

总的来说,目前温州文化产业正在蓬勃发展:文化市场主体规模逐渐壮大,印刷业、文化用品制造业颇具规模,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亮点突出,数字文化服务业发展初露端倪,文化创意产业逐渐成长,工艺美术业特色显著,文化休闲娱乐业方兴未艾。与此同时,温州国有文化企业不断壮大,一些规模较大、效益较好的龙头企业、品牌企业开始成长。

2.2.1 总体问题解析

(1)集群发展规模相对偏小,产业结构和区域发展不尽合理。

从总体规模上看,数据表明温州文化产业发展规模总体偏小。2012年,温州市文化产业增加值138亿元,比上年增长19%,比市GDP增幅高12.2个百分点,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总量的比重由上年的3.4%提升到3.75%,低于全省4.56%平均水平.其中:2010年温州市文化产业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层分别实现增加值23.76亿元、18.34亿元和58.48亿元。这与2010年浙江省文化产业核心层、外围层、相关层三者实现增加值之比为29.2:23.9:46.9相比差距有一些。这与2009年全国文化产业核心层、外围层、相关层三者实现增加值之比34∶30∶36相比差别较大。与国内主要城市相比有较大差距。从上述数据可以得知温州市文化产业优势在于相关层,而核心层和外围层则相对薄弱。

从区域发展统计数据上来看,2010年苍南县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21.11亿元,占该县GDP比重高达8.3%,居温州市第一位;鹿城区、平阳县、龙湾区文化产业占GDP比重分别为4.1%、3.9%、3.8%,分列温州市第2-4位,高于温州市平均水平;泰顺县、永嘉县、瑞安市文化产业占比在2.4%-2.9%之间,乐清市、瓯海区、文成县、洞头县占比均在2.2%以下,处于下游水平。

(2)融资问题突出,政府资金投入明显不足。

文化产业融资问题依然非常突出,保障文化产业发展的资金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宽。目前,温州市文化企业发展最大的困难是资金少。企业主要依赖自身积累,通过金融市场融资困难重重。特别是中小文化企业没有多少固定资产进行抵押贷款,限制了文化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2011年,全省各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累计3442.76亿元,其中文化体育和传媒支出71.10亿元,占比2.07%。而温州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370.4亿元,其中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6.96亿元,占比仅为1.88%。2011年,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全社会投资总额15.22亿元,仅占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的1.0%。

(3)文化企业规模小,文化产业集群化程度低。

由于温州文化产业起步晚,文化领域条块分割和市场壁垒严重,温州文化企业规模普遍偏小,文化产业规模化和集群化程度低,缺少文化领域的战略投资者,缺乏龙头文化企业。

另外,要推动温州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发展,迫切需要大量的既懂文化又懂经营的复合型高级人才。事实上,从事文化产业的相关人员的素质远远不够,专业人才数量严重不足,结构严重失衡。在创意产业方面,温州市就业人数72429人,仅占全市二三产就业人数的3.42%。特别是高层次创意营销人才的匮乏,制约着温州文化创意产业进一步发展。

(4)低端文化产业制造集群升级困难。

温州传统优势的文化产业,如印刷业、文化用品制造业,为温州文化产业大发展做了卓越贡献。但是,由于金融危机深入、融资环境恶化、无法有效利用高新技术,工业设计普及不广、产品缺乏创意等导致温州低端文化产业制造集群升级困难。

2.2.2 发展文化产业创意园区需要警惕的问题

随着《规划》方案的大力推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创意园区中,未来可能会出现的几种乱象需要警惕:一是创意园区内文化企业盲目一哄而上。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园大都是政策型的,缺少资源整合和产业链的形成,普遍存在产业集聚度低的问题,重视“硬件思维”,缺少对产业和文化内涵的规划和提升。二是园区呈空壳化、地产化现象。现在不少文化产业园区都是比较初级的,一方面园区内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形成产业链,同时,园区为企业能提供的都是物业服务,只扮演房东作用,距离成熟的文化园区还很远。三是文化企业同质化倾向严重。虽然园区已经为企业提供政策保障、资金支持、硬件配套等一系扶持办法,但园区之间的竞争让我们能吸引到的优质企业数量有限。四是文化产业投资大、回收期长、盈利难。文化产业园投资多则十几亿,少则五六亿,但目前只有少数能维持收支平衡,多数园区在短期内难以实现盈利。

3 温州文化产业集群式发展的若干建议

3.1 文化产业集群式发展模式的选择

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确定,是一个逐步尝试和不断完善的过程。必须按照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思路、战略定位、资源市场条件、文化企业状况等,结合文化产业园区开发、文化产业链的形成、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因素,综合考虑,科学合理地选择发展的模式。

故此,本文认为温州文化产业集群发展应当坚持以政府引导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原则,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和条件,灵活运用大国有企业集团带动、政府政策推动、小企业集聚、产业园区整合的模式。

3.2 建立统一的文化管理部门,加大文化产业规划和政策执行力度

目前温州市有市委宣传部、文化局、统计局、文化产业办公室、文化产业促进会,专业委员会等相关机构。建议成立温州文化产业建设发展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上述单位,完善相关机构的管理制度与机制、统一协调、集中管理。加强文化产业规划和政策执行力度,提高资源要素改革进程和文化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文化产业发展统计误差,建立数据统计标准,杜绝漏统虚报现象。

3.3 加大低端文化产业集群和高端文化产业集群的融合度

就目前温州文化产业发展现实情况表明,低端文化集群行业大多是劳动力密集型的传统产业,是以其低成本优势见长的。为了有效提升低端文化产业集群的创新度和竞争力,必须要发展高附加值的高端创意产业。在升级低端文化产业集群的同时,实现由低端向高端的有效转变,重点发展高附加值的高端文化产业集群,加强二者产业集群的联合度,以此实现两者更紧密的结合和共携式的发展。由此而言,政府有必要从加强文化产业的关联度出发,在科学规划产业分工及其空间布局的同时,从市场研究、创意、工业设计、生产制造、营销等上下游环节“打造”一条切合实际需要的产业链。注重上游原创研发、中游生产制造、下游销售服务,将文化内涵和创意注入物质产品中,形成产品差异化,错位发展,避免低端产业过度或恶性竞争。

3.4 构建文化产业链核心价值环节,塑造核心企业和核心品牌

实践证明,产业集聚度高容易造就名牌产品,名牌产品及其生产企业又会集聚更多的企业,这样就加快了产业集群的发展,其中,核心品牌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品牌优势越明显,集聚力越强,集聚的企业越多,产业集群规模就越大。因此,温州文化产业要确立集群式的发展道路,就必须实施文化产业品牌战略,继续做大做强温州的印刷、文化用品制造、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数字文化服务、文化创意、工艺美术、文化休闲娱乐等优势文化行业,打造多个国家级省级文化产业园区、塑造核心企业和核心品牌,以优秀园区和品牌战略带动温州文化产业集群的更大发展。

3.5 合理规范文化产业园区的运作,高效发展

对于温州现有的一定规模的印刷工业园、文化用品制造业园区、红连文化创意园区、浙江创意园、东欧智库以及未来的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西片“LOFT”等创意产业、吴桥工业区、黎明工业区、机场路北片老化工区“优二兴三”以及鹿城区和瓯海区总部经济园等区块的创意产业,建议温州市文化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上述工业园区或创意园区布局的统筹规划,坚持标准、突出特色、提高水平,促进各种资源合理配置和产业分工。要按照《规划》和《意见》确定的重点行业,从温州文化产业发展实际出发,综合考虑经济基础、市场空间、消费水平、比较优势、文化生态、资源禀赋等条件,明确文化产业园区的布局、规划、定位和发展目标。并且要从规划、内容、投资、建设、运营等环节全方位对本地区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加强指导、引导。

4 结束语

总之,文化产业的集群式发展,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一种新兴现象与趋势,它也是温州文化产业未来发展的一个值得追求的路径选择。本文从已有的文献理论上研究文化产业集群问题,并探讨温州文化产业的集群式发展的路径、现状以及问题分析,这仅仅是做出了一个初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温州市文化发展“十二五”规划[EB/OL].温州市政府网,20111130.

[2]王缉慈.地方产业群战略[J].中国工业经济,2002,(3).

[3]魏后凯.对产业集群与竞争力的考察[J].经济管理·新管理,2003,(6).

[4]罗佳.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研究——以浙江省为例[D].浙江大学,2006.

[5]符韶英,徐碧祥.创意产业集群化初探[J].科技管理研究,2006,(5).

[6]康小明,向勇.产业集群与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提升[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

[7]王伟年.城市文化产业区位因素及地域组织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8]刘蔚.跨国公司与文化产业集群的互动模式研究[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8(3).

作者:王建平

第三篇:南戏在温州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应用探讨

【摘要】文章就南戏文化在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作出四种可行性应用探讨,包括形成商业化运作机制的剧场文化、推出系列微电影与纪录片、配合传统实体展出成立虚拟平台和建立南戏产业园区,以一系列循序渐进的方向性对策完成南戏文化落地温州地区,实现南戏文化在本土的传承与弘扬。

【关键词】南戏文化 文化创意产业 剧场文化 南戏产业园区

起源于北宋时期、产生于温州一带的南戏作为中国戏曲史上第一种成熟的戏曲形式,为后世的中国戏曲奠定了基础。虽然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发展,南戏作为独立的戏曲表演形式已不复存在,但这并不意味着南戏这一古老文化的失传。在我国乃至日本、韩国等国际性的学术领域,仍保留着一批学者专家对南戏文化进行着持续性的关注与研究。可惜,珍贵的研究成果却大多停留于学术领域,南戏难免给大众、甚至土生土长的温州乡民以“孤傲高贵”之感。那么,南戏文化倘若要在纵向的历史传承上走的更远,必将首先解决其在当下横向上的辐射问题。因此,考量如何才能将这有着近千年历史,来自于坊间的文化以“原生态”的面貌回归本土,以实现该文化形态与当下文化产业的对接将成为本文思考的核心内容。笔者认为,结合当下全球化的多元文化和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将南戏文化翻陈出新,实现其创新性、创意性则成为关键。以下将尽可能基于现实条件的考量,对南戏文化落地温州的四种可行性对策进行探讨,以实现南戏文化在深度与广度上的双重推广。

形成商业化运作机制的剧场文化

北有林兆华驰骋京城,南有赖声川名扬宝岛。无疑,他们在戏剧界以品牌团队的口碑而存在,已成功创造出具有商业化运作机制的剧场文化。借鉴这些团队的经验以及已经走出一条产业化道路的台湾传统戏曲业所采用的对策,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南戏文化若要再度兴起而得以推广,以演出的形式重现于这个消费社会和图像时代乃是必要手段。更何况,南戏恰是表演艺术与叙事文学相结合的艺术。众所周知,戏剧不同于电影艺术,它的不可复制性注定了每一场戏剧作品的独特之处。因此,将戏剧进行商业化运作必须考虑受众的不同特性。由此,笔者认为针对南戏文化,我们可以就不同的观众定位推出传统演出和实验剧目。

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为古老戏曲形式之一的南戏文化,最大程度地还原其本真的面目—即复原传统演出,不仅有利于大众对于南戏的认知,且对于学界于南戏文化的研究,尤其对艺术体制包括曲调格律、脚色体制、演唱形式的探讨也将因有了具象支持而更为深入和全面。当然,复原传统演出的观众定位更多地偏向于学界人士与专业的戏曲爱好者,如若要达到曾经在文化界轰动一时的青春版昆剧《牡丹亭》的造诣, 恐怕还得将南戏剧作文本结合当下社会实情进行一定程度的改编,力图在内容、情节或精神情感上贴近对现代人的关切,追求通俗易懂、简洁直白的表现方式,以期用传统表演的形式引起现代人共鸣。以《琵琶记》为例,市民性与婚变戏是观众永恒不变的话题,在题材上已具备市场基础。从剧作角度来看,主线蔡伯喈应试求官与副线赵五娘的遭遇对比前进,具有矛盾的美感,为戏剧冲突提供可能,也平添了一丝悲剧的氛围。而从人物形象而言,南戏文本更多地在于描绘好或坏的人物,就算经历不同的文本形态,也只是翻盘式的抨击或歌颂。文化发展至今,观众显然已经不满足于这样的扁平人物和说教式的内容灌输,影视剧中太多的原型人物和待定的争议性话题受到观众的追捧已是最好的实证。因此,设法将《琵琶记》中的重要角色如蔡伯喈、赵五娘的性格立体化,让观众产生爱恨交织的情感走向是适应现代化需求而需要改编的地方。另外,在舞台效果和时空处理的技巧上,可考虑借用新媒体技术手段来辅助现场表演,如张艺谋《印象》系列便是成功的案例,通过山水实景因地制宜演出内容,把艺术作品作为一个强有力的项目进行自我升值,既实现传统与创新的融合,又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趣味。

如果说尊重原著的演绎是剧场文化的一种方式,将原著进行先锋改编或许更符合当下年轻群体的审美体验。当然,这种先锋改编是基于南戏文本的可能性而言。比如,“南戏艺人同样采用了虚拟的表演形式,即通过剧中人物的唱、念、做、打等具体表演来表现特定的时间与空间”①,不可否认,这和当下的实验剧存在异曲同工之妙,有效解决了舞台与现实生活的矛盾。然而,如《琵琶记》一夫二妇的所谓“大团圆”结局,实则留有余音,耐人寻味,这以生命为代价所换来的光耀门楣确是家族幸事?实验剧场能够为这样的讨论提供可能,甚至邀请在座的年轻观众一同加入演绎,创造不同的版本以彰显现代人以人为本、自由开放的价值观。

温州的戏剧文化活动正逐步走俏,如果可以打造属于温州人的戏剧作品或是戏剧团队,以南戏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品牌团队进行商业化运作,势必将掀起温州乃至中国新一轮的戏曲文化潮流。

推广系列微电影与纪录片

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人们生活进入“短、平、快”阶段,因而传统戏曲艺术缓慢的叙事节奏和百转千回的韵律之美反而成为观众欣赏过程中的一种“负担”—他们似乎早已习惯了电影院线欧美大片那强有力的视听冲击与高潮迭起的故事情节。况且在当下,进入剧场本身便是一种精英文化的趋向,在受众层面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若将南戏应用于文化创意产业,不得不考虑其受众素质与受众范围,而用微影像这样的方式恰能以最快、最直白、最符合当下人碎片化阅读习惯的手段,做到面向各个群体,向他们解读南戏文化。

在微影像的形式与内容择取上,可以从电影与纪录两方面着手进行考虑。纪录片的核心为真实,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经过适当的艺术处理得以展现主题。而电影(剧情片)相较于纪录片,是综合了视听特效的文学戏剧,以虚构为主要手段去刻画人物,营造氛围,叙述故事。但在表现南戏元素的过程中,这两种高于生活的艺术表达皆是有利的、易被大众接受的途径。

相信张艺谋的经典之作《千里走单骑》依然叫人印象深刻,观众在为荧屏上隐忍的情感感动落泪之余,也首次接触到云南本土戏剧文化—傩戏(面具戏)。其成为主要线索贯穿在两对父子之间,这一出傩戏的上演不仅直指剧中男性的血性与情义,而且似乎在印证张艺谋“卸下面具面对自己真实内心”的创作初心。这富有设计感的故事背景和情节足以让观众熟悉所谓傩戏,以区别于其他地方传统戏剧,也相信凭借张艺谋的艺术品牌影响力,傩戏能够在日益消失的传统戏剧文化里成为惊鸿一瞥,越过本国走向世界。电影艺术可以凭借其强大的叙事表现力以引发观众共鸣为前提,引起社会思考讨论为目的,为观众脑海中植入某个人、某件事抑或某种文化。上文提到的《千里走单骑》就是借着故事内核,揉合人物造型在戏曲文化的背景中向观众娓娓道来。回望温州地区,由温州政府支持投入的系列电影作品《四大名瓯》开拍在即,瓯剧作为四大名瓯之一不久将以主要故事线索亮相荧屏。所以,在考虑有着中国戏曲之源地位的南戏应用于文创发展之时,投拍一部以它和它的主人公为故事内容的微电影进行传播推广有其必要性,一方面利用故事和人物让观众熟悉南戏文化,另一方面借南戏背景来提升该剧的艺术价值,无论于南戏,还是温州文化创意产业都将是双赢的一步。

如果说微电影是让观众对南戏文化稍作领略,那么微纪录片则更侧重于将南戏的具体信息,诸如南戏的起源与形成、南戏的艺术体制、分期与发展等,以深入浅出的方式“直观”地说给观众听。让专家开口,让史料说话,让复原的传统演出出镜,而编导对此进行后期有序的整理,形成三、五分钟为一期的系列微纪录作品,系统、有条理性、口语化地将南戏文化的生命作以纪录。同时,这也是为南戏研究人员提供影像资料的有效手段,在数字化大肆入侵我们生活的当下,将一部分文本资料转化为活动的影像数字资料对后世的研究有其积极意义。

配合传统实体展出建立虚拟平台

坐落于温州大学校园内的南戏博物馆鲜为人知,这是传统实体展出过程中所遭遇的普遍困境—地域性所造成的受众局限性。更何况,南戏目前在传播过程中又始终保持其低调神秘的色彩,就更加减缓其传播进程。与其让该博物馆作为校方品牌的珍藏而存在,不如将其实行开放化。然而,建立和发展高端品牌博物馆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和专业人员的维护,而且从目前所处地区的客流量的角度考虑,南戏博物馆进行全面开放确实存在一定难度。信息时代的全面到来更是要求线上线下同步作业,单纯的实体博物馆或是实体展出已经无法满足受众对于信息和对信息发布方进行双向交流的需求。此时,配合传统实体展出建立虚拟展现平台显得尤为重要,这是数字化大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文化保护和利用的新模式。

虚拟展现平台实现的可能,基于对图像、文字、声音、影像、实物的数字化信息录入与分类整理,形成系统性、可检索的数据库。这将是一次南戏文化数字化的过程,有效资源得以重新整理与归纳。同时,利用当下的网络技术与通讯设备,考虑将这样的信息进行整合再输出,以折叠目录的形式实现线上虚拟展出。三维场景漫游更是一种沉浸式的体验设计,参观者足不出户就能通过手机应用软件或是在线网站实现对南戏博物馆全方位、交互式、360度全景观览。而具体到展出实物,可以进行点击阅读相关文献资料,对展品的历史、由来和特点进行具体的解读,或是观看三维精致模型,甚至播放辅助影像释义段落(如微纪录片、复原传统演出片段)来实现线上虚拟平台的交互功能,以提高南戏博物馆于参观者的信息到达率。当然,此时的虚拟展现平台非实体博物馆的完全替代品,借用该虚拟平台可以实现线上线下双向的交流对话功能与常规客服服务,诸如展出信息、参观路线、导览释义,不仅可以24小时随时完成人机对话,还可以利用线上平台实现南戏专家、戏曲爱好者、民间艺人、普通观众的多点交流,帮助彼此获取信息、分享信息、共同讨论而不受时空的限制,这对于南戏文化的回归与衍生无疑都起着积极的推进作用。

另外,配合实体展出的虚拟平台同样需要自我品牌创建意识。在应用软件具有南戏元素的界面风格和导览设计基础之上,可以效仿故宫博物馆对故宫人物与建筑进行Q版形象设计的理念,创建属于南戏文化的形象代表,以该形象为代言人为参观者生动地诉说南戏,演绎南戏,以解除目前大众可能对戏曲文化所存在的枯燥乏味的误解。而借形象代表推出衍生品,如公仔、冰箱贴、折扇的线上出售,能够为传统文化带来巨大商机,也扩大南戏文化的知名度。

建立南戏产业园区

对南戏文化置于创意文化产业中的应用探讨,则可以考虑在温州开辟南戏文化园区,将南戏元素与立足温州本土、取材温州本地、依托在地资源和创意人才所打造的温州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进行融合与嫁接,开发形成以南戏元素为主的园区,将休闲、教育、娱乐、旅游与南戏文化紧密结合,实现休闲生态业与戏曲业的相辅相成、共生共赢。

打造南戏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必须合理利用当地自然和人文资源,让南戏文化重新回归民间,融入民间,在民间的吆喝声里再现身影。台湾省宜兰县所发起的“戏曲旅游”便值得借鉴,“国立传统艺术中心”的成立以戏曲艺术、戏曲文化为展示平台,以游览者的积极参与为重点,集参与性、欣赏性、休闲性、娱乐性为一体,最终达成文化保护与经济利益双赢”②。建立以南戏元素为主的园区,便可考虑因地制宜把自然资源与南戏文化进行巧妙衔接,拒绝大刀阔斧整改区域,保留温州地区水乡古镇的原始风貌,包括戏台、文庙、村落等古建筑,甚至可利用当地(永嘉地区)已开发但尚未成熟的古村落景点进行调整布局,形成温州周边具备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文化旅游路线。而配套以戏曲为主体的体验式客栈则立足于消化享受型旅游者在此的静养需求,以艺为由,以慢为调,以真正投入到南戏的艺术文化氛围中,而区别于走马观花式的观光游览。但是,倘若要留住消费者,仅仅靠一次性消费恐怕是不够的,而把南戏文化当作消费品也并非产业园建立初衷。

此时,南戏文化产业园恰为南戏文化研究所与南戏博物馆找到了最为合适的选址,配合园区相关文化活动,高端南戏研讨会在此展开,势必吸引到国内外大众传媒的眼球。而就南戏展开的商业化运作机制的剧场文化恰也能在该产业园区内找到一席之地,固定的小剧场演出不仅能够让游览型消费者将此作为游览的一站,也能够长期吸引到戏曲文艺爱好者前来一消戏瘾,更可以作为南戏文化产业园区的品牌项目所存在。在官方设立的南戏文化呈现方式之余,考虑围绕南戏元素面向不同群体开展系列工作坊,以相互对话交流的方式来进一步推广南戏。其一,面向戏曲爱好者成立交流中心,提供场所与配套设施以供才艺切磋与心得交流;其二,面向学生群体开展南戏文化的授课交流活动,将传统文化转化为易于感知与欣赏的体验过程,在与南戏工作者的情感交流、互动活动中拉近当代学生群体与传统戏曲文化的距离,从而增强他们主动接触戏曲文化的兴趣。根据台湾国光剧团的有效经验,可根据不同年龄层的受众在主题、形态上加以不同课程的设置。比如,针对小龄儿童,则多推出“儿童夏令营”、“戏曲体验营”等亲子活动,而针对青年学子除开展讲座、公演之余,运用系统的教学手法来设计课程内容。青年戏曲爱好者与青年观众群体的培养是南戏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可持续性运作的关键,同时,他们从南戏文化中的获得将有效地传承南戏文化,延续南戏文化在温州本土的生命。

综上,本文就南戏文化应对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作出四种可行性应用对策的探讨,包括形成商业化运作机制的剧场文化、推出系列微电影与纪录片、配合传统实体展出成立虚拟平台和建立南戏产业园区,以期通过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思路或方式的探索而为南戏文化提供在温州地区的落地模式。然而四个方向性之间并非彼此独立、互不相关的存在,若将四种对策在历时上进行科学计划、布局与实施,将形成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有机应用体系。例如在产业化的早期阶段,商业化的剧场运作与影像媒介的推广植入应作为主打的产业化运营手段,以获得早期的受众群基础,而实体与虚拟结合的展示平台甚至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与运作则需要更大的资金、人才团队等投入,这则依赖前期培育起的一定市场份额,才可免于实体投建后无法吸引足够客流而终于破产的结局。因此,欲全面实现南戏文化创意产业的复兴,四种策略循序渐进,缺一不可,才能为南戏文化学界内的研究提供支持,促进南戏文化长期、持续性、宽辐射的发展。

(作者单位: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本文系南戏的视觉化艺术创作策略探讨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5wsk106)

【注释】

①俞为民:《南戏通论》,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97页。

②魏然,王伟:“台湾传统戏曲的产业化对策”,《艺苑》,2011年第5期。

责编 /王坤娜

作者:蒋述

第四篇:基于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眼镜产品装饰艺术研究

摘要:从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技艺出发,提出将非遗元素应用到现代工业产品装饰设计中。以温州非遗中的瓯塑、黄杨木雕、细纹刻纸、苍南夹缬等几项手工技艺为背景,结合现代先进的加工设备如精雕机、激光镭射机、现代打印机和油压机等,根据现代工业产品特征设计装饰图案,分析如何通过这些装饰艺术实现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关键词:传统;现代;非遗;装饰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繁多,形式多样,文化底蕴深厚,但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仅仅只是被收录进各级非遗名录,对非遗项目只起到了调查和记录的作用,没有很好地进行传承和发扬,使得很多非遗项目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为了进一步弘扬非遗文化,传承非遗项目,如何利用新时期的创新创意设计,将非遗融入现代装饰艺术已经成为当今热门话题。

1现代装饰艺术中的非遗装饰元素以及文化内涵

我国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10类: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1]传统手工技艺因其形式多样、具有实际载体、技艺性强、花纹特色明显等多个特点,能与现代装饰艺术很好的融合,强有力的烘托产品内在艺术特色,使产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本文选取瓯塑、黄杨木雕、苍南夹缬、细纹刻纸等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手工技艺,根据这些传统手工技艺与装饰艺术的结合层次,将其分为三个层级,并对这三个层级分别进行深入研究,并延伸拓展。

第一层级:技艺搬迁。所谓技艺搬迁即指将传统手工技艺原封不动或者简单整合,将其完整搬迁到现象产品装饰艺术中,实现传统手工技艺与现代产品的第一层级结合。这一层级结合比较简单,主要通过利用原技艺特点,改变其基材、表面形式等方法,实现技艺搬迁。在此基础之上,产品设计者结合瓯塑特点,利用瓯塑油泥自身特性,将图案缩小,将其制作在眼镜架上。设计者可以利用镜架本身镜腿宽度以及金色斜线的位置,在斜线上制作出金色花瓣的感觉,为镜架增添几分优雅,使镜架更具文化底蕴。类似的方式还可以应用到其他传统手工技艺中,如将小面积瓯绣作品、细纹刻纸作品等,采取简单结合的方式,将这些传统手工技艺运用到现代装饰艺术中,打破传统非遗作品宣传方式,使消费者在购买这些产品时,主动了解、认识并接纳非遗文化。

第二层级:加工技巧。传统手工技艺加工自成一体,加工特色明显,产品独特,深受人们喜爱。有些有特色的手工技艺,可以在原有基础上,缩小加工面积、减少加工复杂程度、变化加工形式等,甚至可以将这些不太复杂的手工技艺交由消费者进行判断、选择,根据消费者意愿进行个性化设计和定制,使传统手工技艺和现代产品设计有机结合。第二层级主要在第一层级基础上,通过对手工技艺加工技巧的分析,将这些非遗手工技艺加以转化,将其移植到现代产品装饰设计中,或者结合现代先进的加工设备,体现消费者个性需求,在装饰设计中添加传统手工技艺。

(1)仿黄杨木雕工艺。温州黄杨木雕,作品内容贴近社会,作品造型生动,其刻画的人、物神形兼备,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内容题材大多表现中国民间神话传说、民间风俗习惯中的人物、动植物等,如八仙、寿星、关公、弥勒佛、观音等。黄杨木雕刀法细腻,图案清晰、生动,现代产品设计中,吸收黄杨木雕的加工特点,将其和先进的精雕机相结合,将黄杨木雕这项手工技艺应用到现代产品装饰中。利用雕刻机仿黄杨木雕技艺特点的眼镜产品。

(2)仿细纹刻纸工艺。温州细纹刻纸刀法精妙绝伦,图案线条细若游丝,工整细腻,纤而不繁,手法高超者可以在一寸见方的纸面刻出50条线条,其纹样细若游丝,经过这些刀具打造的经纬格子线,手工技艺者能随心所欲地刻画装饰图案、纹样。眼镜镜腿表面的花纹可以采用镭射加工,能在镜腿金属饰片表面形成很好的一层细致花纹,并且花纹大小不受限制,花纹复杂程度由设计者决定,能很大程度提高本款眼镜档次。同时眼镜销售人员可以通过对这款眼镜特色的宣传使消费者了解这款眼镜的文化内涵,了解温州细纹刻纸手工技艺的特色,增强对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加深消费者对这款眼镜的喜爱程度。

(3)仿苍南夹缬。温州苍南夹缬是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一种在织物上印花染色的传统手工技艺。苍南夹缬手工技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苍南当地广为流传,20世纪初,本地民众婚嫁均会选用当地夹缬技术制作相应织物。2006年“苍南夹缬”列入第一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第三层级:提炼升华。经过技艺搬迁和加工技巧沿用,非遗手工技艺能在现代加工技术手段之下,实现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并在各类工业产品中加以体现,从而使工业产品和非遗更好的结合,也在工业产品中体现当地非遗文化内涵。在这两个基础之上,提炼升华主要将流传至今的非遗手工技艺中的图案、花纹、加工特点、工艺特点等各种内容加以综合,[2]并将其进行提炼和提升,用现代工艺手法在现代工业产品上得以体现。非遗手工技艺中,很多图案、花纹、颜色、工艺特点等,都和当地民众生活、生产以及风俗相结合,有很强的文化气息在内,如瓯绣、瓯塑、细纹刻纸、苍南夹缬等多种手工技艺,图案以花鸟、山水、人物等为主,制作细腻,图案清晰,颜色鲜艳生动,层次感强,作品效果突出,制作精美。在此基础之上,很多工业产品也吸取这些非遗传统手工技艺特点,结合现代工业设备,将这些优美的图案、花纹提炼升华,结合产品本身尺寸、造型基础等加以应用。

2总结

温州当地非遗手工技艺有着很强地方气息和浓厚的文化底蕴,手工技艺很多都展现了南方手工艺人精妙的技艺和细腻的装饰风格。[3]这些细致、烦琐的装饰花纹和图案,结合现代先进的加工设备,通过简单搬迁、加工技艺搬迁和提炼升华等方式,将温州当地的非遗手工技艺成功转化到现代工业产品中,使这些非遗手工技艺能通过现代产品得到更好的体现,也使非遗手工技艺的精髓在现代产品上得到传承。以非遗为基础,通过现代加工手法设计、生产的现代产品,能使消费者在了解溫州当地民俗文化的同时,更好的认识、接纳、传承和推广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更好地认识温州、了解温州。[4]参考文献:

[1] 汪颖.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设计案例研究[J].包装工程,2012(06):6871.

[2] 宗伟刚,段晓昀.黎平侗族童帽装饰艺术研究[J].装饰,2013(03):8486.

[3] 李光,黎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J].艺术评论,2011(11):103105.

[4] 陈瑶.高职实训课程分段考核方式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08):1820.作者简介:潘晓琼(1993—),男,浙江温州人,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眼镜设计与贸易专业2012级学生。

作者:潘晓琼

第五篇:融入温州地域文化的包装设计教学探索

摘 要:本文阐述了将地域文化融入包装设计教学的重要性,就如何将温州地域文化融入包装设计教学做了有益的探索。为此,提出以地域特色的设计项目驱动教学,以地方文化资源辅助教学,以专业竞赛促进教学,以校企合作拓展教学的教学思路。

关键词:地域文化;包装设计;教学

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市场需要兼具审美价值与文化内涵的包装设计;而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现代包装设计中地域性、民族性的文化元素的运用显得越发重要。国内越来越多的艺术设计教育者认识到将地域文化、传统文化融入到设计教育中的重要性,并作出了有益的尝试。

阮艺、刘珈妮、焦岩等学者都尝试了将中国传统元素融入到包装设计的教学中,他们分析了传统纹样、汉字、水墨、剪纸等元素在包装设计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指出在包装设计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能够将现代审美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将地方特色与实际教学相结合,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蔡洁将福建武夷文化特色融入包装设计教学,在教学理念、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上融入地方文化特色。梁殊萌将壮族文化元素融入中职包装设计的课程开发研究中,设计了具有实效性、趣味性、地方特色性的课程。蓝晓辉、李迎把岭南传统文化与现代包装设计理念相结合来进行课程设置,通过加强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提升学生作品的文化内涵。然而,目前并没有将温州传统文化融入到设计教学中的研究。因此,本文将在这一方面做出有益尝试。

1 在包装设计教学中融入温州地域文化的意义

1.1 在包装设计教学中融入地域文化,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

对于高职学生而言,设计理论与方法比较抽象枯燥。通过介绍地域文化、民间艺术,可以增强课程的趣味性和人文性;利用本地文化素材进行教学更能补充目前教材脱离实际的不足之处,帮助学生理解设计概念,掌握设计方法和规律。

与此同时,本课程将活化推广地域文化作为课程的设计项目,以项目任务为驱动,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1.2 在包装设计教学中融入地域文化,有助于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优秀的包装设计设计师不仅需要具备设计能力和审美能力,也需要具备历史文化知识和人文情怀。本项目将地域传统文化作为教学的一部分重要内容,引导学生在继承文化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学生通过包装设计,深入了解地域传统文化,既提升了设计能力,又促进了人文素质的发展。

1.3 在包装设计教学中融入地域文化,有助于活化传承地域文化

温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丰富的非物質文化遗产。这些特色文化,是地方的文化名片,值得传承和发扬。然而由于诸多原因,许多宝贵的传统文化处于长期无人问津的境地,更难以得到市场的垂青。将温州传统文化融入包装设计,可以得到一批质量较高的设计作品,推进传统文化走向市场,促进其活化传承。与此同时,高校不断培育出具有地域文化素养的设计师,将不断投身到对传统文化进行设计创新的事业中,使得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发扬。

2 在包装设计教学中融入温州地域文化的探索

《包装设计项目》是产品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拓展课,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平面设计能力和包装基础知识,需要在课程中通过综合的项目设计训练,强化设计能力,提升设计水平。将地域文化融入课程,就是将地域文化渗透进课程的内容中,贯穿在学生的设计实践过程中。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笔者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措施将温州地域文化融入包装设计课程。

2.1 以地域特色的设计项目驱动教学

温州人杰地灵、物产丰富,有众多包装设计题材可以挖掘。笔者结合温州地域文化和地方实际情况,提取出温州土特产包装设计、温州老字号包装优化设计、温州非遗文创产品设计这三个设计命题,进行项目驱动式的教学。

三个设计命题的背景、意义及具体设计内容如表1所示,学生选择其中一个命题展开课题式、项目式的设计实践,通过市场调查分析、地域文化元素的收集整理、设计构思、细化方案等步骤完成设计项目。

课程的项目选题基于温州地域文化,既迎合目前的市场需求,又很好地传承和发扬地域文化。课程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设计项目驱动,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老师授人以渔,为学生提供搜集资料的渠道、构思方案的方法,引导学生独立完成设计项目。学生通过项目式的设计学习,通过同学间不同设计项目、设计方案的交流,设计能力得到进一步强化,审美水平得到提升,对温州的地域文化也有了更广泛深入的了解。

2.2 以地方文化资源辅助教学

为了让学生对温州的地域文化有更直观的体验,笔者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温州线上线下的文化资源,深入了解地方文化。

一方面,笔者在课程设置中添加了外出考察的部分,带学生进入温州的博物馆、展览馆实地考察体验。温州地方文化资源较为丰富,温州博物馆、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南戏博物馆、白水民俗博物馆、青灯石刻艺术博物馆等文博机构为学生提供了直观、生动的地域文化学习体验。

另一方面,笔者引导学生运用中国知网、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线上博物馆等线上资源收集资料,深化对项目涉及的具体地域文化内容的认识。通过这种课题式、研究式的学习,提升学生的资料搜集能力和分析研究能力。

2.3 以地域特色的专业竞赛促进教学

在课堂之外,笔者遵循学生的兴趣和特长,组织专业能力较强的学生参加专业竞赛,以赛促学。以地域文化为基础的设计与诸多省内竞赛的要求相契合,课程所学能很好地应用在比赛中。

例如笔者带领学生团队参加浙江省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分别为马站镇和茶山镇进行了农产品的品牌设计和推广策划,设计了一系列的品牌标志、农产品包装、活动海报,并策划了品牌推广与网络营销的方案。其中的视觉设计部分,借鉴了诸多温州地域特色的视觉元素,形成了鲜明的视觉特色。最终,比赛团队收获了一金一铜的好成绩。再如笔者组织学生参加浙江省“知识产权杯”创意设计大赛,将课程中的优秀作品进行优化调整参加比赛,最终《南戏主题旅游纪念品设计》《瓯+-》《生活回味馆》等作品获得一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

参与竞赛项目能够很好的巩固和拔高学生的设计能力,提升学生的专业兴趣。通过参加地域特色的专业竞赛,在设计作品中融入地域文化元素,学生对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2.4 以校企合作拓展教学

本专业与企业形式多样的合作,共同指导学生参与企业项目,使学生在真实的项目实践中提升设计能力。笔者的包装设计课程与企业的合作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课程划拨出一部分课时来设计企业提供的项目,企业派出人员为学生授课,阐述设计要求和设计思路,指导学生进行方案设计,最终以课程展的形式,从全班学生的设计作品中挑选适合的方案;二是笔者组织学生组成设计实践团队,通过暑期社会实践、晚自修兴趣小组等形式为企业的项目进行设计。通过上述形式,笔者和学生们先后与温州市设计创意中心、麦扣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设计完成了温州海鲜干货包装、茶叶礼盒包装、刺绣布贴包装等项目。通过与企业的合作,专业积累了丰富的教学案例和设计成果,学生也获得了宝贵的实践经验,提升了实战能力;企业提供的设计稿酬也激发了学生的设计热情。

3 结语

综上所述,将地域文化融入包装设计教学中,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有助于活化传承地域文化,服务地方特色产业,体现地方办学特色。将地域文化融入包装设计教学,需要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乐于创新,在教学资源的运用上勇于拓展,在以赛促学、校企合作方面做出更多尝试。

参考文献

[1]阮艺.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体现与教学探索[J].美术教育研究,2017,(1):70.

[2]刘珈妮.包装设计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包装工业,2015,(10):124.

[3]焦岩.传统元素在包装设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装饰理论,2016,(3):277.

[4]蔡洁.融入地方文化特色的包装设计教学初探[J].武夷学院学报,2009,(2):78.

[5]梁殊萌.壯族文化元素融入中职包装设计的课程开发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7,3:19-43.

[6]蓝晓辉,李迎.基于岭南文化传承的包装设计课程的反思[J].美术教育研究,2016,(5):86-87.

[7]黄松光.浙江国家级和省级非遗数据公布温州列名录体系首位[N].温州日报,2017-04-14.

[8]马欢欢.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6:12-13.

作者:胡朝朝

上一篇:审美教育论文下一篇:四有教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