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教育论文

2022-03-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审美教育论文(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更多范文可通过本站顶部搜索您需要的内容。[内容摘要]当今新课程标准下的美术教育已经逐渐从最初的传授技艺为主转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人才的需求也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学校教育中,艺术教育能和谐地统整学生成长的过程,使他们的身心更加健全。

第一篇:审美教育论文

从《审美教育书简》谈席勒的审美教育思想

内容摘要: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由于受到启蒙运动中卢梭等人的影响,在反思了法国大革命的失败和资本主义社会对人性的异化之后,提出了以解决这些现实问题为目的的审美教育思想。他通过对人性、美和艺术的抽象分析和论证,证明了其审美教育思想能使人性完满、自由。席勒还将人类和社会的发展历史分为物质状态、审美状态和道德状态三个时期,而正是在连接物质与道德状态的意义上,审美教育对现实问题的解决成为可能。通过对席勒论证审美教育思想的逻辑过程的考察,审美教育思想的本质与意义得到彰显。

关键词:审美教育思想 席勒 《审美教育书简》

一、审美教育提出的现实前提

席勒的审美教育是直接针对其所在时代的现实问题而提出的,这在《审美教育书简》中不止一次的提到:“不是粗野,就是懒散,这是人类堕落的两个极端,而这两者却汇集在同一个时代里!”“象现在这样的国家是祸害的起因”。综合来说,其审美教育思想提出的直接现实前提主要有三个:

1、启蒙运动的影响。自文艺复兴以来,科学的发展成为了世界最主要的推动力,这种推动力不仅表现在对社会经济活动的改观上,也表现在对人们精神生活的震撼上。而启蒙运动发起后,人们开始运用自身的理性来消除成见和迷信,努力追求进步,并习惯用科学来解释一切。孔多赛就在其《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中提到:“依据推理并依据事实,自然界对人类能力的完善化并没有标志出任何限度,人类的完美性实际上乃是无限的。”

2、法国大革命的失败。在法国大革命刚开始时,席勒与德国的许多进步作家一样,对法国大革命表示了同情和支持,并满心欢喜地迎接这一社会变革,并希望这场革命会为德国苦闷的现实带来一些激愤的力量。然而,当雅各宾党开始暴力专政时,席勒的态度就发生了转变,开始反思法国大革命的结果:“偏见的威望倒了,专制揭开了假面具,它虽然还有势力,可是再也不能诈取尊严。”然而,其结果在人身上的体现却是糟糕的,“在为数众多的下层阶级,我們看到的是粗野的,无法无天的冲动,在市民秩序的约束解除之后这些冲动摆脱了羁绊,以无法控制的狂暴急于得到兽性的满足。……另一方面,文明阶层则显出一副懒散和性格败坏的令人作呕的景象,这些毛病出于文明本身,这就更加令人厌恨。”由此,席勒开始意识到,没有从人自身的变革来开始进行的革命是不可行的,于是他开始“力图找到一条中庸的改良道路,那就是通过艺术和审美教育来改变社会,从人性、人的心灵的改变来实现对社会的改变。”法国大革命的失败是引导席勒提出审美教育思想的直接原因

二、审美教育之本性的抽象论证

席勒主要通过三个循序渐进的抽象论证来说明审美教育之本性:

1、先验人性论。席勒指出,“经验指给我们的只是个别人的个别状态,从来就不是人类”,而席勒是从整个抽象人类的意义上提出审美教育,因此,“我们必须使我们自己提高到人的纯粹概念上”,在这样的意义上,席勒对人性的分析走上了先验的道路。

席勒首先从人自身抽象出“人格”与“状态”——自我和它的各种规定这两个相因素,“人格”具有永恒性,而“状态”受时间限制,处在不断变化之中,在“想象的绝对存在”中,这两者应当是同一的,但在现实的人那里,“人格”与“状态”是处于对立状态的,并产生了对人的两种相反的要求:“他必须把一切内在的东西外化,给一切外在的东西加上形式。”由此产生了两种对立的力量促使人去完成双重的任务, 这两种对立的力量便是感性冲动和形式冲动。感性冲动的对象是生活,因此它受时间空间限制,要求把人自身以内的必然的东西转化为现实;形式冲动的对象是形象,它自由不受限制,要求使现实的存在事物获得理性的形式。在此,这两种冲动实际上已经“隐约窥探到马克思在《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阐明的‘人的对象化’和‘对象化的人’的辩证关系。”

2、以艺术为工具的审美教育。人性的分裂要靠审美才能得到恢复,而艺术作为美的主要形态,自然充当了席勒审美教育理念的工具。然而,席勒指出,“精神的这种高尚的宁静和自由,再与刚毅和精明相结合,就是真正的艺术作品把我们从禁锢中解脱出来所需要的那种心境,这事检验真正没的品质的最可靠的试金石。”只有真正的艺术作品才能使人性得到完满,由此,席勒对艺术进行了区分和规定。

首先,席勒指出“在一部真正的美的艺术作品中,内容不应起任何作用,起作用的应是形式,因为只有通过形式才会对人的整体发生作用,而通过内容只会对个别的力发生作用。不管内容是多么高尚和广泛,它对我们的精神都起限制作用,只有形式才会给人以审美自由。”相对于内容,席勒认为艺术的形式保证了艺术的纯洁性和独立性,在艺术中起决定作用,由此席勒对艺术家提出了要求,“艺术大师的真正艺术秘密,就在于他用形式来消除材料”。

基于这样的认识,席勒进一步指出:“美的艺术的本质就是假象”,张玉能先生将此“假象”译为“外观”可能更好理解,在席勒看来,美的艺术就是外观,即形式。在席勒那里,艺术的产生必须以审美外观为基础,并依赖游戏的创造力,而一旦离开审美外观,游戏的创造力就无从谈起,艺术本身就更是空中楼阁。所以说,审美表象与艺术密不可分,艺术的本质就是审美表象。

另一方面,艺术之所以能作为审美教育的工具,还因为它起源于游戏,这是席勒从生物学的观点得出的结论。他发现狮子、昆虫、鸟儿这些动物在满足了生理上的需要之后,便将过剩的精力用于游戏,动物的游戏是一种生存的本能,因为它有助于幼小动物生存技能的形成。而人类的游戏则源自一种先验的本能,这种游戏币动物的游戏更高级的标志在于对假象、外观的关注:“表明野人进入人性的那个现象是什么现象呢?不管我们对历史的探究深入到什么地步,这个现象在所有摆脱了动物状态的奴役生活的民族中都是一样的:对假象的喜爱,对装饰与游戏的爱好。”“只要人真的开始重形象甚于重材料,并敢于为了假象而牺牲实在,他的动物性的轮环就立刻被打开,他就置身于一条没有尽头的道路。”

总的来说,通过先验的人性论、对美的分析和作为工具的艺术的论证分析,席勒审美教育的本质得到彰显——审美教育即通过观赏美的艺术,使人的感性与理性得到调和,人性获得完满、自由。然而,席勒对审美教育的界定始终是从抽象的层面来进行,其审美教育的最终作用仍然得回到现实社会的层面。

三、审美教育的作用

正如上文中提到的,席勒审美教育思想的提出是直接针对着他所反思的现实问题的,因此,对审美教育的抽象论证,最终必须回到它对现实问题的克服,即审美教育在问题的克服中起着什么作用。

在物质状态阶段,人受到自然的支配,处于一种蒙昧的状态,“在这个时期,世界对他来说只是命运,而不是对象;只有为他创造了生存的那些食物对他来说才是存在,而一切既无施于他又无取于他的事物对他来说都根本不存在。”在这个状态中,理性还没有出现,人是无理性的动物。然而,即使当人具有了理性,直接从物质状态上升到了道德的阶段,也不能使人性具有了自由,因为“理性在人身上被识别出来是通过它要求绝对的(即以自身为基础的和必然的)东西”,这样的要求使人离开物质的需求,从有限的现实中上升到绝对的观念,但在现实中,由自然阶段直接过渡到道德阶段,将导致“曲解”,因为这时人的感性仍然占据统治缔约,因此,理性产生的要求“有可能把矛头对准物质生活,不是使人获得独立,而是把它推入最可怕的奴役之中。”这即是说,这时理性给人带来的不是自由,而是另外的一种束缚。

正因为从物質状态直接上升到道德状态是不可能的,席勒由此提出了其中间的过渡阶段——审美状态。在审美状态中,人“把世界至于他自己的身外或者观赏世界”,这样,人与世界相分离,世界对于人来说才开始存在。审美状态使人从物质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而自由地观赏世界的假象、外观。因为在谈论美的艺术时,席勒曾经指出,美的艺术的本质即是假象,这种假象,既联系于感性的范围,又联系于理性的形式。它是感性的,但并不受到事物物质性存在的限制,不与人发生利害关系;它是理性的,但又不同于抽象的观念,它是人的视觉和听觉所直接感知到的形象。也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席勒指出“一个欣赏假象的人,已经不再以他所接受的东西为快乐,而是以他所创造的东西为快乐。”这样的快乐正是由美的艺术之源——游戏所产生,因此,在对美的艺术的观赏中,人性获得了自由,并最终能够完成从物质状态到道德状态的过渡。

总的来说,通过对《审美教育书简》的思想道路进行考察,可以得知,席勒的审美教育思想以现实问题为出发点,通过对人性、美和艺术的抽象论证,最终实现其通过审美教育以解决现实问题的美好愿望。试图通过改造主观世界以改造客观世界,通过对人格的改造以实现社会的变革,是席勒的审美教育思想的核心。然而,这样一种唯心主义基础的审美教育思想不可能真正解决资本主义社会中人性的异化问题,完成社会的变革,而现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正如蒋孔阳先生所指出的,席勒的“这些将发不过是软弱无力的德国资产阶级在强大的革命风暴面前,所作的一种胆怯的自我粉饰罢了。

参考文献

[1][德]席勒著,冯至、范大灿译《审美教育书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2][法]孔多赛著,何兆武、何冰译《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3]张玉能著《席勒的审美人类学思想》,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朱光潜著《西方美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

[5][德]席勒著,张玉能译《审美教育书简》,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年版。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一般资助课题 (XJK013BTW008)]

(作者单位:长沙师范学院音乐舞蹈系)

作者:张娣

第二篇:先秦儒家审美教育哲学与高校审美教育

摘要:先秦儒家审美教育思想注重强调真、善、美的和谐统一,强调“知行合一”“内圣外王”,强调以亲身实践来感知现实世界,不断提高审美情趣和审美素养。借鉴先秦儒家审美教育的思想,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实际,使审美教育中的陶冶与熏陶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地提升大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加强大学生的审美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高度的道德自觉性,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升他们的审美感受力和审美境界。

关键词:先秦儒家;高校;审美教育;审美实践

先秦儒家教育哲学中的审美教育理念包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情操、审美观念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注重强调真、善、美的和谐统一。大学生审美教育是大学生是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结合,强调大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觉投入,强调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个人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借鉴先秦儒家审美教育哲学思想,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加强大学生的审美教育是新形势下高校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先秦儒家的审美教育思想及其丰富内涵

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日益失去驾驭诸侯的力量,礼崩乐坏,贤士大夫的说“礼”论“乐”及其具有审美教育意义的内涵赋予构成了中国早期的审美教育思想。在审美教育的实施和审美诉求方面,先秦儒家推崇“诗言志”的审美价值取向,以“思无邪”“致中和”“充实为美”等作为审美教育的审美原则和审美追求。

孔子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以“仁”的思想为指导,对“六艺”教育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革新。孟子的“性善论”思想就是使教育完全成为以“仁义”为核心的人伦道德教育,他明确提出了“德教”的概念,“故沛然德教溢乎四海”(《孟子·离娄上》)。荀子是先秦儒家审美教育的集大成者。荀子格外重视审美教育的社会功能价值,认为审美教育的实现途径是“化性起伪”(《荀子·性恶》),强调个体自觉地积善修身,尤其重视社会性的“礼”“乐”教化。在孔孟的基础上,荀子进一步提出“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荀子·劝学》)的观点,把美育的实施对象直接指向人。

先秦儒家认为,只有通过审美教育,才能使受教育者的人性得以完善,真、善、美与自由相统一的人生境界才能够得以实现。审美教育的特殊教育功能是诸如德育、智育、体育等其他教育所无法取代的,它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同时,审美教育与其他教育之间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共同作用,从而使受教育者的人格得以完善。从审美教育的角度分析,先秦儒家的审美教育尤其注重人格美的培养,以提高精神境界为主导,着眼于个性人格的和谐发展,并由此而达到“人文以化成天下”的思想。

二、新形势下大学生审美教育的紧迫性

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导致大学生无暇关注除就业以外自身各方面素质的发展和提高,而高校以传授科技技能、培养专业型人才为目标的现代教育理念也使大学生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审美素质出现缺失。《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的主流积极、健康、向上。”同时又指出:“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

以经济利益为终极目标的庸俗、低俗、媚俗等“三俗”艺术导致黄色文化、暴力文化、封建文化充斥社会,大学校园作为社会的一部分不可避免地遭受着前所未有的负面冲击。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倾向在大学生的思想中占据着一定的位置,这给高校当前的审美教育带来了巨大考验。

我们应该汲取先秦儒家审美教育的精髓,用以构建现代高校的审美教育体系,不断提高高校审美教育的效果与大学生的审美素养,促使大学生明辨是非,进一步弘扬优秀精神和品质,摒弃不良嗜好和习惯,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

三、先秦儒家审美教育思想中的内在美、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美及其在大学生审美教育中的有效运用

1.先秦儒家强调人的内在美与完美人格素质的培养

先秦儒家强调“知行合一”“内圣外王”,把人的内在修养的提高和完善作为审美教育的最高境界。在先秦儒家看来,人只有通过“自我控制”“自我改造”“自我完善”才能达到理想境界。对大学生施以审美教育首先应从其内在美的培养着手,开展“做人教育”,这是高校审美教育的根本。“做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大学生高尚的人格和美好的情操。

2.先秦儒家审美教育重视“礼”“乐”等艺术美对人的感化与教化作用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游于艺”(《论语》),体现了先秦儒家对艺术审美功能的重视。艺术美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和人生价值的取向性,能够给人以理想和教喻,富有感染力、吸引力、渗透力,更易于被大学生接受。不仅如此,艺术美的培养还可以有效缓解大学生面对当前就业压力和严峻的社会现实所造成的压力,达到心理平衡,不断提升他们的审美境界。

3.对自然美陶冶功能的倡导是先秦儒家审美教育思想中的又一个重要思想

自然美是人的某种精神品质的表现和象征,“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则是先秦儒家对自然美具有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的审美教育功能的认识。自然美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品质情操,因此要教育大学生主动接受大自然的陶冶和熏陶,从而形成自己的价值审美素养,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

4.先秦儒家审美教育思想还强调社会美的教化作用

先秦儒家倡导通过“仁”“德”社会美的教化,提高人内心的道德需求和自觉理念,从而达到人格的自我完善和人生价值的自我实现。社会美的培养和提高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群体的组织向心力和内在凝聚力,既可以提高大学生融入社会的“贴合度”,又能够巩固和深化他们所学的专业知识,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和爱心。

四、积极探索大学生审美教育的新途径,不断丰富大学生审美教育形式

高校是审美教育的重要领域和主要场所,因此要大力推动高校审美教育工作的开展,积极探索大学生审美教育的新途径,不断丰富大学生的审美教育形式,优化审美教育环境,充分展现当代大学生积极向上的良好精神风貌,从而更好地促进大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

1.加强美学知识教育,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是高校审美教育的首要任务。审美观是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对美、美感、美的创造等方面的基本观点。要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有效发挥审美教育的功能,就必须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美学理论知识教育,引导他们懂得美的原则和审美范畴,懂得美的存在状态以及审美活动的全过程,帮助他们认清美的本质和特征,了解审美的心理过程及其规律。

2.加强文学艺术审美教育,培养和发展审美能力

所谓审美能力是指人们对自然界、社会中各种事物及现象的审美价值所具备的感受力、想象力和鉴赏力。培养大学生审美能力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加强大学生的文学艺术审美教育,主要包括语言艺术教育、表情艺术教育等。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可以根据专业特点增加与审美教育相关的必修课和选修课。文学艺术美的培养可以使大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陶冶审美情操。

3.加强网络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

面对网络文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高校审美教育工作必须抓住机遇、更新观念,将审美教育贯穿于网络教育的始终,主动应对网络带来的挑战,积极探索有效的措施,努力构建网络文化背景下的高校审美教育新体系,不断改进高校的审美教育工作。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

高校要以诸如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专题活动宣传展、大学生社团活动等为载体,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大学生在活动中感知美、欣赏美、接受美,自觉校正自己的审美取向,不断培养自己的审美素养。

5.加强锻炼,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个人及个性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环境和社会实践。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大学生在集体活动中锻炼自己的品格,丰富自己的兴趣爱好,培养开放的性格,提升自己的整体能力,形成优秀的品格。

6.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相关职能部门和相关专业的教师要不断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因为健康的心理状态是有效实施审美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健康的心理才能够培养出正确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只有健康的心理才具有正确的审美评判标准。

7.加强审美艺术教育

以融合绘画、文学、音乐、雕刻、摄影等艺术元素的戏剧、电影、电视等综合艺术为载体,从不同角度给大学生以立体性、综合性的艺术感知力,从各个方面达到审美艺术教育的效果。通过综合艺术方面的教育和熏陶,促进大学生审美思维的多样化和立体性,全面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

五、大力开展大学生审美实践活动

审美实践是审美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审美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审美实践可以使审美主体通过实践活动获得美感愉悦和精神满足,更好地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

审美实践活动有利于培养大学生高度的道德自觉性;有利于开发大学生的智力潜能,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力;有利于健全大学生的人格,使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感受力,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高校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开展审美实践活动。第一,将审美实践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将审美实践活动贯穿于专业学习之中,使大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培养审美情趣。第二,以文明教育为基础,以艺术教育为核心。结合高校实际尽可能多地开设文艺作品欣赏课,尽可能多地组织学生艺术社团开展活动。第三,充分发挥高校学生会的作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化活动,建设优秀的校园文化环境。要注重校园文化活动和课外审美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注重校园环境建设,营造积极向上、和谐温馨的校园文化氛围,打造能够切实体现大学特色的书香校园、人文校园、精神校园。

高校要有选择性地吸收先秦儒家审美教育哲学中的精华,使其与现代高校审美教育思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勇于创新,积极探索适合于当代大学生身心特点的、适宜于我国高校特色的审美教育理念和方法,从而促进我国高校审美教育的良性发展,有利于大学生审美素质的培养,有利于在校大学生正确审美观的树立,进而为高校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优秀人才提供内涵支撑和价值支持。

参考文献:

[1]钟仕伦.中国美育思想简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2]韩钟文.先秦儒家教育哲学思想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3.

[3]王小舒.审美艺术教育论[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

[4]于文书.大学美育[M].济南:泰山出版社,2010.

[5]陈望衡.美与当代生活方式[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6]顾海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导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责编:路童

作者:梁哲

第三篇:如何培养富有审美能力、审美情趣的艺术教育观

[内容摘要] 当今新课程标准下的美术教育已经逐渐从最初的传授技艺为主转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人才的需求也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学校教育中,艺术教育能和谐地统整学生成长的过程,使他们的身心更加健全。

[关键词] 审美能力 审美情趣 直觉 主动 合作 探究

美术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学生情感方面的审美能力,对人进行情感上的陶冶是艺术最基本的功能和最根本的价值。中学时期是一个人形成人生观和培养高尚情操的重要阶段,学生们不仅要注重各门学科的学习,还要兼顾艺术的修养。艺术课程的设置无疑是学科结构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学生可以通过艺术课了解世界的优秀艺术,积累一定的审美经验并掌握一些基本的表现技法;这些课程可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其树立审美理想,进而培养他们的形式美感和审美能力,从而使其达到情感上的升华。如果忽视艺术教育,学生的创意思维必将受到限制,无法打开,而审美能力低下的人很难产生远大的理想,人生的发展也必然受到影响,其后果将很严重。

在新课程改革标准的指引下,美术课堂的教学理念已经逐渐从最初以传授技艺为主转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高尚情操。罗恩菲德在《创造与心智的成长》中指出:“艺术教育对于我们教育系统和社会的主要贡献,在于强调个人和自我创造的潜能,尤其在于艺术能和谐地统整成长过程中的一切,造就出身心健全的人。”[1] 下面结合教学实践来谈谈如何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一、寓教于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艺术鉴赏

艺术教育首先是强调人在情感上的愉悦。在进行艺术教育时,我们首先教给学生鉴赏的方法,注重对优秀作品的赏析,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画作的内涵。如对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进行鉴赏时,教师会带领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以审美概念和生活经验相结合,感悟画作的意境;同时再让学生临摹一些简单的写意画,使其感受中国写意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精妙。这样就会激起学生的审美激情,也有利于他们积累审美经验。艺术教育更多的是要在教育方面发挥作用,所以更应当强调艺术具有积极的审美功能[2] 。

二、精讲善练,引领学生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在美术模块教学中,教师经常会结合理论和技法进行讲解:如讲到中西方绘画工具、材料、技法的异同,讲到美术界不同流派的创作理念,讲到各种绘画技法的逐步分解……这些授课内容如果仅靠教师的讲解而不做示范,不仅老师讲得很空洞,学生也会因为缺少基本概念而感到很茫然。但如果教师的课堂讲解顺带作一些技法示范,再让学生参与一些作品的临摹——即对一些传统绘画技法进行体验,让他们去切身体会、真实感受一番,则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授课效果。继而教师再让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创作;通过创作体验,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使其创造性、探索性思维得以促进。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还有利于他们培养自己的团体精神,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协作意识。

三、直观教学,明确学校美术教育在思维训练中的意义

直觉在人的审美活动中举足轻重。在艺术创作和艺术鉴赏中,人的直觉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艺术心理学教授鲁道夫·阿恩海姆在论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中指出:“有这样一些教育者,他们对直觉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甚至抱以轻蔑的态度……直觉被认为是一种由上帝或遗传授予少数个人的神秘天赋,因此很难通过教育获得的。”[3] 他认为艺术教育是激活人的直觉的重要手段。人们在认识和接触外部世界时,首先通过直接感知来获得相关信息,人类最初的美术传播方式就是言传身教;在美术教育中,直观教学法是最为传统也是最为直接的教授方法。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能说到画到,让学生直接感知什么是美及如何表现美;还要让学生参与一些体验性活动,如通过直观来体会现实中的场景和艺术加工后的效果对比;还可以拓展教学环境,如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和户外写生,让学生去画校园中的树木、房屋,可以举办校园风景作品展,把他们的审美能力和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以增强他们对校园和大自然的热爱。

美术教师不仅要充当课堂上的导演,还应当是一个好演员,其艺术修养和娴熟的技艺必然会给学生带来最直观的感受,从而激起学生的创作激情,以促进他们的创意思维。如讲到《移情草木——花鸟画》一课时,教师先讲明中国古代的写意画家们为什么会寄情草木,然后现场示范画梅兰竹菊这中国画中的“四君子”。课堂上,教师的寥寥数笔而情景毕现,收获的不仅仅是掌声,更多的是让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的灿烂,体会到艺术情操的陶冶,尤其能感受到自我人格的升华,这才是艺术课堂的最高境界。当然,现代教学媒体的参与也大大丰富了教学手段,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也让教师的示范来得更为直观。

美术作品的评价主要是学生的自评、互评为主,学生凭借自己对事物的感知和理解去作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力。只有通过富有直觉的感知,使学生有了创作的冲动,才会激起他们丰富的想象,促使其思维得以全面发展。所以说,美术教育对思维训练的培养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

四、环境育人,创设良好的校园艺术环境

早在19世纪中叶,美国教育家阿莫斯·布朗森·奥尔克特认为:“源于宇宙精神的直觉应远离肮脏、丑恶的环境,而在美好的自然环境中产生。”因而他强调学校的环境对于教育非常重要。为此,他在他的学校中用“能激发和培养想象力、陶冶心灵”的美好事物来装饰校园和教室。奥尔克特还认为,每一件“物质和有形的”东西都要与“尚未被破坏的幼年和少年时代的心灵的宁静”协调一致。我们可以通过在校园内摆设名人塑像、艺术雕塑、名人字画等形式,让学生置身于艺术感很强的校园环境中,给学生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来学习和生活,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美术课在现代课程设置中所占比重不大,仅凭单一的课堂模式教学显然不能达到预期目标,但是如果运用艺术的手段并以改善学校环境的名义来进行,将对促进学生心灵的成长无疑是最直接、最有益的补充,也是其他学科的学习所无法替代的。

五、与时俱进,了解当代艺术教育现状及价值观

现代社会是人类历史上发展最迅速、变化最丰富的时代,社会生产力和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社会意识形态也产生了巨大变化,人的变化必须要跟上社会的变化。众所周知,很多国家的学前教育都是让幼儿通过游戏活动进行探索发现的学习,包括特别适合儿童发展水平的美术、音乐、舞蹈等课程。在小学、中学的课程设置中,艺术课目都占有一定的比重。艺术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如富有跳跃性的想象,如富有创造性的思维,这是让孩子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善于将一些想法与其他问题相联系。

人们所学的艺术技能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不胜枚举。但是在我国,现有的学校评价机制和教学结构中仍旧存在一些偏科的现象,艺术课教学有时会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事实表明,艺术学习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还会对学生学习其他学科具有一定的促进效果。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这就要求我们教师首先必须进行观念的转变,加强理论学习和艺术修养,要求老师至少能胜任三至五个模块的教学。美术教学任务不仅有其复杂性、艰巨性,而且应当具有创造性、广泛性,更是一个长期性、连续性的活动。只有在美术课堂教学的前沿阵地上,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地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示范性,注重对学生审美功能和审美情趣的培养,这样才能既符合社会与人的发展需要,又有利于促进多元文化的发展。

作者:侯学森

第四篇:数字化社会亚审美心理背景下职业教育中的审美教育研究

摘 要:在数字化社会语境下,人们的精神意识受到数字化社会影响,审美精神呈现出亚审美化特点。职业教育兼任成人、成才双重任务,面对职教生的亚审美化心理现象,如何有效地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是数字化社会职业教育亟需解决的问题。审美教育借助艺术熏陶、情感教育,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正确的功利观,树立高尚的精神信仰和价值观,健全人格,升华生命情感,实现心灵自由。

关键词:数字化;亚审美;职业教育;审美教育

作者简介:谢敏(1978-),女,江西崇义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文艺学;郑苏淮(1958-),男,江苏淮安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文艺学。

基金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数字化社会与地方文化发展研究中心”重点招标课题“数字化社会与亚审美化关系研究”(编号:JD15102),主持人:郑苏淮;江西省教学改革研究立项课题“基于地方文化提升高校学生毕业论文实践性的研究”(编号:JXJG-14-10-23),主持人:谢敏。

职业教育是“以培养符合职业或劳动环境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一种教育类型,它以职业需要为导向,以实践应用性技术和技艺为主要内容,传授职业活动必需的职业技能、知识、态度,并使学习者获得或者扩展职业行动能力,进而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是技能型人才,亦可称之为技术工人,进一步可以分为技术应用型人才和操作技能型人才,两者都需要具备一定的理论技术和实践技术、心智技能和运动技能,都需要在生产或服务的一线通过行动将已有的设计、规范和决策转化为产品或服务成果”[1]。可见,职业教育以培养人的基本生存技能为第一任务,是实利主义之教育,以民生计为普通教育之中坚[2]。同时,职业教育不仅注重技能的培养,还关注人的发展,因为技能的最终掌握和使用者是人,教育的对象也是人,正如黄炎培先生最初在谈到职业教育时所言,职业教育的目标是“用教育的方法,使人人依其个性,获得生活的供给,发展其能力,同时尽其对群之义务”,职业教育的终极教育目标不仅是技能的掌握,而是人的全面发展。基于这个教育理念,成人与成才是职业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共同实现的两个目标。在教育过程中,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教学效果旨在实现人的自由自觉的身心塑造,并在此基础上完成技术能力的培养。职业教育“通过适当的形式和方法,帮助人在一生中保持其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的连续性、适应性和前瞻性”[3],是帮助人持续发展,走向全面发展的理想途径。

马克思对人的全面发展有科学的认识,认为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一致的。“大工业的本性决定了劳动的变换、职能的更动和工人的全面流动性……用那种把不同社会职能当作互相交替的活动方式的全面发展的个人,来代替只是承担一种社会局部职能的局部个人”所以,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不矛盾的,人的全面发展与生产力决定下的社会环境是相互影响的,人的实践活动使自然人化,而环境的变化亦会对人走向全面发展提出新的时代要求,“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的理解为变革的实践。”[4]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数字化社会关系新形态的出现,人们社会心理出现亚审美化现象,职业教育在实施中也要面临数字化时代亚审美心理的挑战。

一、数字化社会亚审美心理背景下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

数字化社会是一种在數字化技术基础上,借助网络化途径,打破人类传统的生存模式的社会形态,它体现出全球化、权力分散、追求个性等特征。数字化社会的“比特”方式,使人们在现实与虚拟空间中穿梭往来,在带给人类诸多便利的同时,使人类进入一个建立在技术基础上的“交往共同体”,极大地延伸了人的现实存在。

数字化社会语境是数字技术为当下人类提供的新的物质存在方式,因此人类的精神意识体现出了显在、强烈的数字化痕迹,审美精神呈现出亚审美化的特点。亚审美化是“一种含有部分审美因素的流行的社会心理。一般来说,它排斥崇高、悲剧这一类需要巨大人格力量参与才能出现的审美形态,对优美、喜剧这类审美形态也采取一种调侃或摇滚式的态度……亚审美化谈不上明显的确定的价值判断,有时甚至表现出排斥或拒绝价值判断”[5]。一方面,人们的精神世界在数字化所构建的现实、虚拟交互的多维空间里体现出了新的审美特点,如张扬个性、打破同一、炫丽多彩等,这是亚审美化作为一种社会心理在发展中对审美的升华;另一方面,数字化虚拟世界在帮助人类实现自我理想生活的同时,也为人类生活带来了困厄,即隐匿性、技术性、外在约束力的弱化等特点使人类的精神世界呈现出焦虑、怀疑等特点,亚审美化作为数字化社会生活直接呈现的审美心理,表现出了对审美价值的消弱。

在数字化社会亚审美心理背景下,职业教育在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也带上了新的时代特点。对于学生个体而言,在数字化生存语境中,借助数字技术,将获得相对自由无限的空间,有利于自我延伸、自我重塑及综合素质的多样发展。数字化社会带来的平等、共享、快捷,使学生能够更便捷地获取资讯,使自我的成长意识更大程度地受到数字空间的影响,这有利于开拓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意志和自我创新能力。当然,职教生在自我重塑同时也受到数字化社会负能量的影响,如充斥网络的庸俗、媚俗甚至低俗的信息,也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了不容小觑的挑战。学生在这个倡导个性自由的社会,追求个体尊严,自我意愿的表达,渴望在行动中确证自我的存在价值,但充斥的工具理性,物欲追求对尚处在身心成长期的学生而言,都是严峻的考验。成长期的职教生世界观价值观未完全确立,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接受意愿强,可塑性大,正负能量都较易在他们身上产生反应。如果没有科学的精神引导,学生在物欲追求、享受主义和严峻的就业压力下,模糊了现实与虚拟的界限,空虚迷茫,易在数字化提供的虚拟空间里寻求暂时的精神栖息地,逃避现实,价值失落,人生意识消沉,在社会物欲膨胀氛围中,失去基本的精神信仰、道德情怀,唯物是从,失去扎实肯干诚信等优秀品质。正像潘多拉的盒子被打开,职业教育在数字化社会既享受了天使般的沐浴,又面临严峻的挑战。职业教育面对机遇与挑战的同时,如何实现“成人、成才”的教育任务,成为当下职业教育亟需思考解决的问题。

二、数字化社会审美教育在职业教育的重要作用

席勒认为,人的自由自觉性在机器生产的压迫下日益受到束缚,物欲膨胀,人在机器生产方式中被物化或异化,审美教育是呼唤人性,使人重树精神信仰、人文关怀,实现“完美的人性”的唯一途径[6]。如果在职业教育的成人成才教育中一味强调知识、技能实用主义,凸显职业教育的工具理性,反而会使学生的精神世界在拒绝崇高、优美的同时,束缚了自我的自由自觉性,使之在无目的的迷茫和狂欢“娱乐”中迷失自我。因此,在数字化社会亚审美心理背景下,以人为本、从人文关怀和精神信仰入手的审美教育,将是引导职业教育走上真善美全面发展的有效路径。正如王国维所言“盖人心之动,无不束缚于一己利害,独美之为物,使人忘一己利害而入高尚纯洁之域,此最纯粹之快乐也”。

(一)审美教育有助于学生引导功利倾向,树立正确价值观

职业教育以教授技能技术为主要内容,相对于其它教育类型,职业教育带有较强的功利色彩和实用倾向,然其教育任务中的功利和实用特色不应抹杀或取代职业教育的本质目标,即教育的任务既包括教授技能,实现就业目标,也包括教育做人,实现“成人”之旨归。职业教育的核心教育宗旨是培养学生的生存技能,实用教育在职业教育中是“名正言顺”的。所以,职业教育中的功利主义色彩具有存在的合理性。但是,功利在人的知情意形成完善中,不可肆意张扬,需注意度的把握和正确科学的引导。过分强调职业教育的功利欲求或漠视职业教育中的功利主义泛滥危害,无疑违背教育的本质。职业教育虽然以教授生存技能、就业能力为宗旨,但职业教育需在成人的基础上教育学生成才。所以职业教育在正确认识功利主义的基础上,需注重学生的审美教育、情感教育,在知的教学中,注重学生情、意的培养,树立正确价值观。

价值观是价值的一定信念、倾向、主张和态度的系统观点。发挥行为取向、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尺度的作用。受主体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社会地位、教育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价值观渗透在人们的生活行为、思想、意志诸方面,在人们的生活活动中发挥着重要引导作用。正确、高尚的价值观引导、规范人的行为、选择,低下、错误的价值观滋生落后、邪恶行径。个人价值观的形成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生活、教育中形成。作为一种观念形态,价值观是一定社会存在的产物和表现。数字化社会背景下,打破了同一价值观标准,价值观表现为个性化、多样性的特点,对于正处于成长期的职教生而言,这无疑有利个体个性张扬,实现多彩的人生价值目标。同时,由于职业教育的特点,学生易在追求技能、技术学习的同时,唯“利”趋之,迷失正确的价值方向,价值取向偏离。

审美教育有别于生硬口号式说教,它是通过情感渗透式潜移默化的途径,引导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价值观。“天下最神圣的莫过于情感。用理解来引导人,顶多能叫人知道那件事应该做,那件事怎样做法,却与被引导的人到底去做不去做,没有什么关系”。而用情感来激发人,却好像磁力吸铁一般,丝毫容不得躲闪……它是人类一切动作的原动力。”[7]情感是人行动的源动力,它在人的价值形成中具有基础性、核心的地位。职教生在人生成长期,可塑性强,在提倡追求自我实现、主张个性的亚审美社会心理下,他们追求鲜明的个性,拒斥同一,因此,成人式灌输说教不仅不能帮助学生解惑释疑,反而易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教育效果适得其反。审美教育通过在艺术教育中“润物细无声”的情感渗透,使学生在不自觉中提升自我修养和道德情操,引导他们建立科学、正确的道德价值观、生活价值观、成才价值观,提升学生不断学习、不断完善的能力,成为“专心致志,以事其业”的人才。

(二)審美教育有助于学生健全人格,升华生命情感

人格是个人尊严、价值和道德品质的总和,是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一种社会特质。作为社会性存在的、具有整全人格的个体,不可能脱离精神生活、情感生活而存在。审美教育中的情感教育有助于人格健全。情感是一种心理体验,在个体的生活实践中,往往以最真实、直接的方式确证人的存在状态。情感可以产生快感或痛感,是“造就幸福或苦痛成为行动的动力”[8]。人类情感丰富多样,情感世界枯燥乏味的人,生活缺少乐趣,活力不足,直接影响个体的生活存在质量,不能建立良性的尊严、价值认识和道德品质,自我人格发展向度缺失。反之,拥有正能量情感的人精神状态良好,能够充分地感受到自我的存在价值,人格发展健康向上。强大的人格力量可以升华生命情感,引导人从真善美的人生美学高度审视生命的价值。

中国古代先贤的教育理念始终重视情感教育。如儒家的仁者爱人,就包含了以情动人的哲理,认识到人不仅是社会性存在,还是精神性存在。情感是人类精神世界的重要内容,然情感的释放需适度,需要在一个相对平衡中释放。《礼记》云:“夫物之感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则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于是有悖逆诈伪之心,有淫泆作乱之事。是故强者胁弱,众者暴寡,知者诈愚,勇者苦怯,疾病不养,老幼孤独不得其所,此大乱之道也。”据《礼记》所言,情感若不节制,则有滥觞之危险,但从另一角度,亦能得知,情感对人的行为的影响作用,以及恰当的情感对人的积极引导效用。

“全面的人”在满足了基本的吃、喝、住、穿等需求后,还需要满足更高级的精神需求。情感教育有助于人的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帮助完善人格力量,升华生命情感。数字化社会提供的网络共享世界,使人能够在一个相对自由空间中自由宣泄,这一方面有利于人类情感的释放,但另一方面也使情感释放肆无忌惮,反而损害了自我和他人的身心健康。职教生入学基础相对较薄弱,认知、思维、情感与智力尚处在构建过程中,判断力和控制力体现出盲目性、摇摆性、个性化等多元特征,在数字化社会背景下,互联网的无限空间一方面使学生沉浸于其中,享受无限资讯的冲击,另一方面,也会使尚处于建构期的学生迷失判断标准。纯粹的知识性学习,加上其它诸如就业、生存等压力,易使学生产生紧张、沉重感,学生无形中会在数字虚拟世界中寻找暂时的“避风港”,而此举不仅不能有效释放压力,反而会导致与现实距离愈来愈远。借助于艺术审美的情感教育可以帮助学生陶冶情操,丰富兴趣、开拓视野、塑造人格,提升个体综合素养,亦如“心之忧矣,我歌且谣”,情感教育帮助处于学业、就业压力下的学生寻找到适当的舒缓途径。审美教育通过艺术的熏陶,超越现实的利害关系,升华人的生命情感,形成高尚的精神文明,在审美陶冶过程中,浸润理性力量,彰显主体生命存在价值。

(三)审美教育有助于学生树立精神信仰,实现心灵自由

精神信仰产生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是人类对自身本质力量和发展向度的把握。古往今来,科学、先进的精神信仰是人类社会前行的动力和指引方向,是追寻人类价值存在的终极关怀。如果个体心中没有建立一定的精神信仰,那么主体行为则会茫然、无所适从。二战后西方社会出现的“垮掉的一代”,正是因为战争的摧残使西方青年缺失精神信仰,最终只能在堕落、放纵行为中迷失自我。反之,科学、先进的精神信仰可以为主体提供强大的信念,为主体行为建立价值目标,并为此目标努力奋斗。中国古代文人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最高人生理想。但纵观中国历史,有许多文人的人生理想与实际生存境遇并不总是保持一致,当人生理想与生存境遇出现强烈冲突时,能及时在心中找到信仰支撑的文人,不会长久沉沦于悲天悯人,抑郁叹息的消极中,而是能凭借心中之信仰找到人生坐标。元朝,废除科举,蒙古统治者轻视儒生,把国人分为十等,“九儒十丐”,文人仅列第九等,位于乞丐之上,儒生在这样的生存境遇中,若不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儒家文化精神的信仰的支撑,何以会投身戏曲创作,成就元杂剧这一“千古独绝之文字”[9]。所以,“精神信仰是社会前行发展的内在精神动力,信仰能够给予人生以最广大的意义,在解释与构筑人生方面,它比科学具有更大的作用。”[10]

在人类的有限生命中,功利生活是人们的主要生活形式之一,也是满足人类基本生活需求的存在方式,没有功利性追求就没有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功利追求对人类进步发展的作用,具有完全合理性。职业教育倡导技术、技能的培养,功利性色彩在整个教育过程是显在存在的。但是,当教育中的功利性目标不断被强化,甚至片面化时,人的自由则会被功利欲望箍制、束缚,这时审美教育则是不可或缺的引导力量,使职业教育在强调功利教育的同时,不丧失人的精神家园。

职业教育旨在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然而,把职业教育目标仅定位在专业技术和实用技能是不行的,在“人”与“才”的培养中,职业教育首先是育“人”,其次是育“才”。若在实用技术的教育理念下,注重眼前即时的实用学习,忽略人文素质艺术修养的积累熏陶,将使教育精神束缚,缺失教育信仰。职业教育对象正处于个性、思想的发展阶段,可塑性强,同时波动性大,他们接受外来信息的能力强,但辨别判断能力弱,渴望接触新事物,但也易受到负能量、不健康事物的干扰。数字化社会信息交流便捷,人与人可以在互联网平台自由“交往”,但是虚拟空间的不确定性和隐蔽性易混淆真实与虚假,高尚与邪恶,职教生身处其中,其精神世界也易出现焦虑、虚无,表现出亚审美心理非理想化的一面。“我们能否再从这唯物的宇宙里寻回自己和自己的心灵,使我们不致堕入理智的虚无或物质的奴隶,而在丰满的充实的人格生活里,即爱的生活里,收获着人生的意义。”[11]这是职业教育需要思考的问题。

心中树立高尚信仰,可以帮助职教生走出精神困境,走向远方的诗意,实现心灵自由。信仰是指引人心灵成长的明灯,是人的意志力量产生的依托,引导建立人生价值目标,寻找到自我精神家园,使心灵世界走向自由王国。

“只有艺术里面有最高的美,因为艺术纯是心灵的表现。艺术与自然相反,它的目的就在超脱自然的限制而表现心灵的自由。”[12]审美教育通过感性艺术教育和情感熏陶,在主客交融的审美境界中,使主体的精神世界不断获得升华、拓展,“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相互渗透、融合的审美关系,导致不同审美体验和审美超越,形成了不同审美境界,在审美境界中,人的真正自由才终于绽出了。”[13]审美教育通过艺术陶冶、情感熏陶,有助于释放人的心灵世界,疏导心理,愉悦身心,完善精神生活,促进学生的知、情、意健康和谐发展,使实用功利与审美净化找到相对平衡点,引导学生以和谐的精神情感对待学业。审美教育使学生在技能学习的同时保持身心愉悦,走向心灵自由,最终使职业教育过程不是异化人的本质力量,而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

“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14]马克思的这段话说明两层含义,一是,物质需求是人从事其它活动的基础,二是,人类的活动并不仅仅是物质需求,精神活动也是人的类特性,甚至是人的本质属性更重要的一方面。在数字化社会建构的独特“比特”世界,人类精神呈现出亚审美化特点,人们拒斥崇高、优美,张扬个性,打破同一,表现为情绪情感上的愉悦,追求当下的感受,很少讨论价值判断。在数字化社会亚审美心理下,职业教育亦需适应新社会的变化和需求,“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加强文化基础教育、职业能力教育和身心健康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主攻方向。”[15]审美教育借助艺术美的熏陶,在情感教育中潜移默化地在学生心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的精神信仰,健全人格,升华生命情感,实现心灵自由。让学生在技能技术学习的同时,实现身心自我完善,使之能作为“和谐的人”离开学校,而不是技术的工具。审美教育之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正如王国维先生所言:“美育者,一方面使人之感情发达,以達完美之域;一方面为德育为智育之手段,此又教育者所不可不留意也。”[16]

参考文献:

[1]和震.论现代职业教育的内涵与特征[J].中国高教研究,2008(10):65-67.

[2]蔡元培全集(第2卷)[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94.

[3]叶肇芳.论职业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J].职教论坛,2000(5):14-17.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5]郑苏淮.论亚审美化——当代流行社会心理的描述[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74-77.

[6]席勒.美育书简[M].徐恒醇,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

[7]梁启超.饮冰室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9:71.

[8]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西方美学家论美与美感·论人的知解力[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111.

[9]王国维.宋元戏曲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101.

[10]威尔逊.社会与宗教[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

[11]宗白华.宗白华全集[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290.

[12]朱光潜.朱光潜全集·文艺心理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344.

[13]朱立元,刘阳.论审美超越[J].文艺研究,2007(4):4-14.

[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76.

[15]葛道凯.中国职业教育二十年政策走向[J].中国教育科学,2015(4):51-73,232.

[16]王国维.论教育之宗旨[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146-147.

责任编辑 秦红梅

作者:谢敏 郑苏淮

第五篇:小学数学教育审美教育初探

摘要:审美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掌握创造美的能力,将审美教育充分融入小学数学教育中具有重要教育意义。本文阐述了审美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教育价值,提出了审美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措施,旨在促进小学生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审美教育;创造美

小学数学在教学过程中呈现出一定的美学意义,但是需要利用审美教育进行深入挖掘和探索。通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观念,能够在极大程度上提高小学生对数学美的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因此,本文针对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开展审美教育做出以下探讨。

一、审美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教育价值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多为讲解基础知识,但是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状态难以满足数学学习需求,导致部分小学生缺乏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所以很难奠定良好的数学学习基础,这就需要重视课堂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审美教育主要是带领小学生发现数学学习中的独特美感,深入感受学习数学的韵味和乐趣,并且能够在极大程度上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在审美教育的影响下,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能夠传授给小学生相对来说比较实用的知识内容,并且能够在实践锻炼的基础上做到学以致用,促使数学知识内容变得灵活和多元,同时还能够开阔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的眼界。由此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审美教育能够有效改善传统数学教学方式和教学弊端,让小学生从根本上发现数学学习的乐趣,并且能够使小学生从真正认识到数学的美感和价值,从而认为学习数学是一件有趣且美好的事情,有利于提高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和综合教育质量。

二、审美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措施

(一)创建审美教育的课堂教学情境

因为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相对来说普遍较低,所以对于审美相关内容并不能充分理解和直接感受,这就需要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创建与审美教育相关的教学情景,以此来让小学生理解并感受学习数学的美感和乐趣。小学数学与日常生活存在比较紧密的关联,在课堂教学中就可以从小学生常见的事物或场景入手,帮助小学生挖掘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并且认识到现实生活中的数学美。例如,在学习《观察物体》这一课时,老师可以生活中常见的教室作为导入内容,从教室前后左右四个位置观察发现教室有什么不同、桌椅有什么差异,从而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再引导小学生动手操作拼搭立体图形并进行观察,观察生活中建筑物和拼搭立体图形的线条感和立体感,从而挖掘其中蕴含的数学美。

(二)提高对审美教育的重视程度

老师作为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主要设计者和引导者,就要提高对审美教育的重视程度,充分认识到审美教育在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中的重要作用,从而达到预期的数学教学目标。老师自身需要具备足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教学能力,才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将审美教育与数学基础知识进行充分融合,帮助小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念,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审美能力,在解决数学问题的同时感受到数学带来的独特之美。例如,在学习《轴对称和平移》这一课时,老师重视对数学内容中审美教育知识点的挖掘,不断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教学素养,将轴对称图形知识点与数学的对称美进行充分结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小学生在掌握轴对称图形判断方式的过程中感受到对称美,从而实现审美教育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并且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数学学习趣味。

(三)优化小学生数学审美能力评价

要想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充分融入审美教育,充分发挥审美教育在小学生学习数学中的推动性,就要优化小学生审美能力评价,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对审美教育的热情。教学评价是数学课堂中的重要内容,在以往教学活动中只是针对小学生数学成绩、学习能力、学习状态等与数学学习直接关联因素的考察和评价,并不重视对小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和评价,这也是小学数学教学效率普遍较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需要重视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情感价值和审美体验。

例如,在学习《图形的运动》这一课时,老师在引导小学生学习物品运动时呈现的独特美感时,需要对小学生的审美能力表达及时评价,改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观念和学习习惯,重视小学生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的培养,避免过度重视小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掌握而忽视小学生的情感和审美。合理有效的评价方式能够在极大程度上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利于充分发挥审美教育在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和小学数学教学效率提升中的推动作用。

三、结语

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重视审美教育的教育价值,能够充分调动小学生对数学的主动学习性,并且可以感受到学习数学的魅力和美感。通过创建审美教育的课堂教学情境,提高对审美教育的重视程度,优化小学生数学审美能力评价,有利于促进小学数学教育和审美教育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钟义锦.小学数学的审美教育和学生的审美培养[J].魅力中国,2020(47):184.

[2]叶秀彪.小学数学的审美教育和学生的审美培养[J].林区教学,2020(8):85-87

.[3]黄娜.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浅谈小学数学如何渗透审美教育[J].中外交流,2019,26(12):210.

作者:闫荣欣

上一篇:如何写经济论文下一篇:温州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