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学情境创设论文

2022-04-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经过参加小课题研究这段时间的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深刻地认识到了情境创设研究的意义和必要性,使我的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增强了理论学习、研讨、交流的意识,也强化了以科研促教学的意识。通过研究,个人对小学课堂教学中情境的创设有了一定的认识。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学教学情境创设论文 (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教学情境创设论文 篇1:

情境创设:物理教学情境的创设

摘要:物理教学情境的创设随着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方法主要是:1.巧设思维障碍,创设问题情境2.利用多种手段,创设模拟情境。

关键词:创设;问题情境;模拟情境

物理教学情境创设是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利用实验、挂图、模型、故事、幻灯、多媒体等方式和手段,精心设计的趣味横生的教学情境。恰到好处地创设情境,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有趣的事;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其学习能力。那么,在物理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创设教学情境呢?下面举例说明之。

一、巧设思维障碍,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目的在于激发学生求知欲,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做法有:

(一)采用生动的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例如在讲解浮力产生的原因时,教材只从理论上研究,学生难以捉摸,常感觉枯燥乏味,其教学效果不明显,因而可先做这样一个实验:将一个乒乓球放入剪成漏斗形状的可乐瓶内把瓶口堵住,问向瓶中倒水,乒乓球会怎样?大部分学生可能会回答乒乓球会浮起来。实验结果大大出乎意料,乒乓球并未上浮!从而激起学生强烈的思维冲突,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二)创设新旧知识冲突的情境

例如:布置“电动势和全电路欧姆定律”的预习任务,可暂时不说预习,只出示一硬盒,盒子里事先装一节干电池,两极各引一根导线伸出盒外,问学生盒子里是什么却不打开。然后把盒子与变阻器连接成闭合电路,用演示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盒子外的电压和电流。在这里先用盒子引发学生的好奇心,然后多测量几组电流、电压数据之后,画出图线,发现电流随电压升高反而减小与已学欧姆定律结论截然相反,打开盒子提出电流与电池电压为什么不成正比呢?趁机把新课中心问题明确提出来,却打住不说,告诉学生,想知道就要预习。

(三)创设一种促使学生提出问题的情境

发现问题是优秀的物理思维品质。为此教师要创造良好的民主气氛,引导和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大胆提问,敢于思考、善于思考,并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好问的积极性要得到鼓励和尊重,哪怕是表面的、片面的问题,都不要不屑一顾。如在研究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后,我问学生,你对这个实验还有什么疑问,请提出至少一个问题。这时学生提出的问题各种各样。有的问:既然拉力等于摩擦力,拉力大了,摩擦力也会增大,为什么不说摩擦力大小与拉力大小有关?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有没有关系?与速度有没有关系?对学生的问题,教师既要肯定学生的思维,又要筛选出有意义的问题和学生讨论,必要时让学生设计实验进行探索,如对学生提出的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有没有关系的问题,学生设计实验探究时,大部分学生能想到应控制压力大小、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因而选用一个长方体木块平放和侧放做实验来验证。这样让学生能在问题的解决中提高能力,让学生在问题的探索中发现自己的长处,找到成功。也能通过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加强物理学科对学生的吸引力,让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发现,乐于探究。

(四)创设符合认知结构的情境

创设情境要有层次,要符合认知的逻辑性。如在“透镜”一节中,第一次创设情境,平行主光轴的平行光线经(凸、凹)透镜方向怎样?经实验得出答案后;再创设第二次情境不平行主光轴的平行光线射入透镜后又会怎样?又经实验得出答案;然后再创设第三次情境,非平行光线射入透镜后又怎样?再次实验证明,最后总结得出结论。学生对透镜的认识就较为明确。这样,通过问题层层深入,不断地启发学生的思维,既可使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落到实处,又能启发学生不断地从自己的学习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利用多种手段,创设模拟情境

模拟情境在物理学中主要体现在对实验情境的模拟,物理理论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在教学过程中实验情境的模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绪论课时,利用多媒体优势通过丰富多彩的画面,将腾飞的火箭、神秘的宇宙、变化多端的大自然、绚丽的激光、原子弹爆炸蘑菇云等,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及生活中最简单物理现象一一展现在学生面前,告诉学生,古代的“千里眼,顺风耳”“嫦娥奔月”之类的神话、幻想,随着科学的发展都变成了现实。短短的一节课使学生置身于变化无穷的美丽大千世界中,生动自然地了解了什么是物理学,以及它研究的对象,同时大大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

教学情境的创设应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特点和教材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情境问题的创设要体现平等的师生关系与和谐自由的教学氛围,使问题真正成为打开学生思维的钥匙。要选择学生身边熟悉的事例,设计的问题不能太难或过易,让学生能“跳一跳,摘桃子”,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快乐,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学习兴趣。

作者:杨夫芹

教学教学情境创设论文 篇2:

教学情境创设与情境教学模式的研究初探

经过参加小课题研究这段时间的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深刻地认识到了情境创设研究的意义和必要性,使我的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增强了理论学习、研讨、交流的意识,也强化了以科研促教学的意识。通过研究,个人对小学课堂教学中情境的创设有了一定的认识。

1创设情境要有目的,不能盲目

兴趣是儿童认识需要情趣的表现,是儿童主动探索知识的心理基础。积极地情感会是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强烈的求职欲望,而这种浓厚的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因此,在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要有针对性,有的放矢,多加思考,创设符合新课标要求的、学生易于接受且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探究活动,真正为教学服务的有 效情境。

2创生教学情境要依据学生的特点

情境的创设主要是为教学服务的,其根本目的是要适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情境的创设要符合不同年龄的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根据教材的内容、目标和要求,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针对低年级学生,尽可能创设趣味性、故事性较强的教学情境,以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学生能够在无意中产生好奇,从而达到学习知识的目的。

3创设情境要因材施教

小课题的研究为我们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了进步和发展的平台,而创设有效地教学情境、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学改革永恒的主题。而情境的创设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内化学习内容,因此,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需要不同的表现手段与表现形式,而不同的情境类型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中所起的效果也不相同。创设教学情境不要只注意其故事性、游戏性、新奇性,而要因材施教,既要考虑学生的认知,又要考虑知识的呈现,使创设的教学情境真正起到其应有的作用。

总之,通过这段时间的教学研究,我们有了不小的收获,我们每个人都会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运用到我们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使我们能真正成为科研型教师,并使我们的研究成果能更好地为自己的教学工作服务。

作者:董纯子

教学教学情境创设论文 篇3: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教学案例

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

“探索规律”是人教版数学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十五章“数学活动”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和“图形的认识初步”等知识的基础上,把“图形”和“代数式”有机结合起来,是这两方面内容的深化和延伸,同时也是历年来广东省中考试题的必考题目,因此在教学上可以独立出来教学,在中考的复习中也是作为独立的复习内容进行复习。

本课在深澳中学初二(1)班(中学数学“情境—问题”实验班)和初二(2)班各上了一节,因班级的不同,所掌握知识面、知识结构的不同及是否参加情境教学实验各不相同,所以课后效果不尽相同。

(二)教学设计

本节课采用“情境——问题”教学模式,“活动一”是让学生观察图形,猜想梯形的个数与梯形的周长间的关系,并用代数式把它们表示出来,同时验证所列代数式的正确性。

“活动二”是提供一组算式,让学生根据算式中所提供的数字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在解答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找出规律。

“活动三”是提供一个图形数据(此数表是2011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的第20题,因为是初二的学生,对题目进行了小的改动),学生要对图形数据进行观察、猜想、分析,再根据教师的提问来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这节课通过三个活动,以开放的课堂形式组织教学,让学生在数学情境中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并学会去运用,改变了过去接受式学习方式,学生不是等待知识的传递,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操作、探索、研究,逐步培养学生处理信息、交流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引出课题

小学时我们学过的常见图形中就有梯形,今天我们利用梯形的相关知识进行数学的探索规律。(引出课题)

(二)合作交流,探索规律

活动一: 探索常见图形的规律

师:请大家观察图形,下列图形中梯形的周长随着梯形个数的增加,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每位学生桌上都有一份梯形的实物框架、多媒体展示)

师:你有什么表现?

生:[初二(1)]:①第一个梯形的周长是多少?

②拼成的图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吗?

③可拼成哪些图形?

生:[初二(2)]:①拼成的图形是平行四边形吗?

②你这样问是什么意思?

③可拼成哪些图形?

师:拼出的梯形个数与梯形的周长有什么关系?

(通过多媒体展示拼出的梯形图形,引导学生对数量关系的分析与发现)

学生甲:一个梯形的周长为5a,拼成两个梯形的周长为8a,三个梯形的周长为11a,当n个梯形时,要减去(n-1)个2a,因此周长是5a×n-2a×(n-1)=(3a+2)a

学生乙:可以从5a,8a,11a,14a…这组数据的规律分析,得出是(3a+2)a

老师让学生讨论后,学生都能理解学生甲与学生乙都是正确的。然后引导学生概括“探索规律”的一般步骤:

①寻求数量关系

②用代数式表示规律

③验证规律

多媒体出示:

(2013烟台)将正方形图1作如下操作:第1次:分别连接各边中点如图2,得到5个正方形;第2次:将图2左上角正方形按上述方法再分割如图3,得到9个正方形,以此类推,根据以上操作,若要得到2013个正方形,则需要操作的次数是( )

A. 502 B. 503 C. 504 D. 505

考点: 规律型; 分析: 根据正方形的个数变化得出第n次得到2013个正方形,则4n+1=2013,求出即可, 解得:n=503.

活动二:探索数学算式的规律

师:观察下面这组算式,请你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多媒体展示)

算式1:15×15=1×2×100+25=225

算式2:25×25=2×3×100+25=625

算式3:35×35=3×4×100+25=1225

……

生[初二(1)班]:①它们之间有什么规律?

②它们的相同点、不同点分别是什么?

③如果是45×45,结果是2025,所有式子的结果后面两位数是25?

④式子的结果应该可以用某一个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

生:[初二(2)]:①它们之间有什么规律?

②老师这样写是什么意思?

③它们的相同点、不同点分别是什么?

在教师的引导分析下,解决问题:“它们的相同点、不同点是什么?”及问题:“所有式子的结果后面两位数是25?”

再根据“探索规律”的一般步骤可找到这组算式的规律:

(10a+5)×(10a+5)=100a(a+1)+25

多媒体出示:

(2015广东中考)观察下列一组数: 、 、 、 、 …根据该组数的排列规律,可推出第10个数是 .

教师在学生得出结果后,可引导学生根据“探索规律”的一般步骤可找到这组算式的规律:n/2n+1.

活动三:探索图形数据的规律

(多媒体展示)如下数表是由从1 开始的连续自然数组成,随着行数的增加数据会有何变化?第n行的数有哪些? 能用代数式表示出来吗?

从上面的数表中,你观察到了什么?

生甲:我发现第二行数比第一行数左右多一个数。

生乙:应该是第二行数比第一行数共多两个数。

生丙:每个数之间相差是1。

(两个班的学生都能找出以上三个规律)

生:[初二(2)]:①第七行数是哪些?

②随着行数的增加,每一行数比前一行数应该多前后两个数。

③每行数之间的相同点、不同点分别是什么?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逐个解决:

(1)表中第8行的最后一个数是 64,它是自然数 8的平方,第8行共有15个数;

(2)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第n行的第一个数是n2-2n+2 ,最后一个数是n2,第n行共 (2n-1) 个数;

师:你能发现其中还有哪些规律吗?(下课铃声响)请同学们课后思考。

(3)求第n行各数之和 ×(2n-1)=(n2-n+1)(2n-1).

小结: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很多的数学信息,今天我们就利用数学知识,发现了很多身边事物所存在的数学规律,希望同学们做生活的有心人,继续去探索发现生活中的数学规律。

作业:

观察生活,编一道探索数学规律的题目。

三、教学反思

(一)体现中小学教学“情境—问题”教学特点,凸显数学发现的基本规律

中小学数学“情境—问题”教学模式的基本思想是让学生通过对数学情境的观察与分析,形成并提出自己的数学问题,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来解决问题,进而把获得的知识与方法,应用到解决新的问题中去。通过这种教学过程来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体验数学发现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与能力。在这节课中,通过三种不同背景的情境问题(梯形的周长问题、数学算式和图形数据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大胆提出问题,并且积极探索规律(猜想)培养学生合情推理(证实与反驳)的能力。这三个问题情境适合学生的生活背景和数学现实,而且是相当开放的,并有丰富的数学探索内涵。这样的数学情境,为开放式的数学探索提供了基本平台和丰富的资源。此外,课的最后,让学生去编制问题,带着问题离开课堂,将数学学习延伸到课外。整堂课展示了实验,观察,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过程,体现了数学新课的教学理念。

(二)数学探索的开放性与教师的适时介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提出开放性问题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多角度分析,提出丰富的问题,这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如果学生的思维过于发散,有时甚至偏离数学教学的目标,这样便会影响教学的有效组织以及有价值的数学问题的探究。所以,教师的适当介入不仅不会影响学生的自主学习也是进行探究式学习的所必须的,比如,在课的一开始,当教师布置了第一个探究活动,教师问学生“你有什么发现”,于是一位学生说了“第一个梯形的周长是5a”,另一个学生说了“拼成的图形是平行四边形”。教师进一步提问“随着拼出的梯形个数的增加,拼出的梯形个数与梯形的周长有什么关系”进一步,通过多媒体演示梯形个数增加的动态过程,以引导学生对数量关系的分析与发现。应该说,教师的这种适时介入与辅助是必须的。

(三)关注“数学化”过程

在初中阶段,学生还处在具体运算向符号运算发展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具体操作、形象操作、符号操作的转化过程是符合数学学习规律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体现了这一规律。比如,在“用梯形的框架进行观察”,然后,用多媒体展示随着梯形个数的增加的直观过程,最后,对梯形的个数与周长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行探索:从具体数字的观察分析,到一般代数表达式的猜想与证实。这一过程体现数学概念形成或发现的基本规律。

(四)关注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数学“情境—问题”的教学中,无论是引导学生探究或是教师的讲授,或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讨论,都要不断激发、唤起学生的好奇心的质疑、批判意识。尤其是关注用学生提出的问题恰当引导思考、讨论与交流,以问题驱动教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在掌握适量的数学知识的同时,有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三个活动中,教师都设计了相应的问题,要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进行适当的提问,教师再针对学生的提问,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猜想进行交流、分析,最后解决问题。

此外,通过本次课的教学我感到参加中小学“情境—问题”教学实验的班级由于受到过教学训练,对给出的数学情境更加敏感一些,所提出的问题更加贴近数学。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上册,2012.7

[2]吕传汉、汪秉彝,中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研究,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4

[3]罗增儒,中学数学课例分析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

[4]张广祥,数学中的问题按探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5

作者:张兰兰

上一篇:数学课程整合实践论文下一篇:工伤保险条例